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版:简述以呈现腹泻症状为明显表现的猪传染病鉴别诊断(市农校学习论文)

电子版:简述以呈现腹泻症状为明显表现的猪传染病鉴别诊断(市农校学习论文)

电子版:简述以呈现腹泻症状为明显表现的猪传染病鉴别诊断(市农校学习论文)
电子版:简述以呈现腹泻症状为明显表现的猪传染病鉴别诊断(市农校学习论文)

简述以腹泻症状表现显著的猪常见传染病

鉴别诊断与防治

何国安

(云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级兽医师,首批国家执业兽医师)

摘要:本文将生猪在临床上具有腹泻症状的常见传染病,包括病毒性、细菌性和寄生虫性传染病,从其原病特征、发病机理、特征性示病症状、流行特点、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实验室检验检验等方面予以阐述,同时提出了推荐的治疗药物和综合防制方面要注意的措施,层次清晰,内容比较全面,对基层兽医防控当前生猪腹泻性疾病可能有所帮助。

随着生猪交易的日趋频繁,生猪在全国流通的范围越来越大,流通的速度越来越快,有时在一夜之间就可以让生猪疫病在全国各地扩散,生猪发生的风险也越来越高,加上环境、管理以及疫病病原本身的变异或者血清型较多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导致当前生猪疫病控制难度加大,防控效果不理想,特别是生猪腹泻性疫病,曾一度给广大生猪养殖场造成严重损失。在防控生猪腹泻性疫病的过程中,由于广大基层兽医对该类疫病的掌握不熟悉,往往导致诊断不准确,不及时,延误了治疗控制的最佳时机,是导致当前生猪腹泻性疫病防控效果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选择了仔猪副伤寒、猪痢疾、猪瘟、猪丹毒病、猪沙门氏菌病、猪弓形虫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李氏杆菌病、猪姜片吸虫病、猪结节病、未断奶仔猪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C/A 型感染、仔猪轮状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大肠杆菌病等14个生猪在临床上具有腹泻表现的常见疫病,对其鉴别诊断进行阐述,希望能对基层兽医防控生猪腹泻性疫病有所帮助。

1、从原病特征上进行鉴别

仔猪副伤寒:也称猪沙门菌病,细菌体两端钝圆、中等大小、商杆状,革兰染色阴性,无芽孢,无荚膜,具有周鞭毛,能运动,绝大多

猪痢疾:病原为猪痢疾密螺旋体,两端尖锐,形如双雁翼状,革兰氏阴性菌,对消毒药抵抗力不强,可被普通消毒药迅速杀死。

猪瘟:猪瘟病毒属黄病毒科瘟病属呈圆形、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

猪丹毒病:猪丹毒杆菌呈一种革兰氏阳性,平直或微弯纤细小杆菌,多呈长丝状。

猪沙门氏菌病:病原主要是猪霍乱沙门氏菌与猪伤寒沙门氏菌,

革兰氏染色阴性、两端钝圆、卵圆形小杆菌,不形成芽胞,有鞭毛,能运动。本菌对干燥、腐败、日光等环境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各种化学消毒剂均能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猪弓形虫病:本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猫是终末宿主,中间宿主很多,人也可感染弓形虫病,人畜共患。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有双层膜,核酸为单股RNA,只有一个血清型。

猪李氏杆菌病:李氏杆菌呈规则的短杆状,两端钝圆,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荚膜,不形成芽孢,现已查明本菌有7个血清型和11个亚型,猪、禽以Ⅰ型多见,常用的消毒药都易使之灭活。本菌对青霉素有抵抗力,对链霉素敏感,但易形成抗药性;对四环素类和磺胺类药物敏感。

猪姜片吸虫病:新鲜虫体呈肉红色,大小为(20-75)mm*(8-20)mm。虫体大而肥厚,呈长卵圆形,状如斜切的厚姜片。

猪结节病:虫体长12-22mm。口囊较小,口孔周围有1或2圈叶冠,有的还有头泡、颈沟、颈乳突,有的有侧翼膜。雄虫交合伞较发达,有1对等长的交合刺。雌虫生殖孔位于肛门前方不远处,排卵器呈肾形。

未断奶仔猪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C/A型感染:病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其芽孢在肠道内繁殖和产生毒素。

仔猪轮状病毒病:本病病原为呼肠病毒科、轮状病毒属,无囊膜,有双层衣壳,形状如轮;病毒抵抗力较强,耐酸不耐碱。

猪伪狂犬病: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病毒粒子为圆形,在疱疹病毒科中抵抗力较强的一种,但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以及福尔马林和紫外线照射敏感。病毒V只有一个血清型,病毒基因组呈线状双链DNA分子,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独特长区段、独特短区段、位于US两侧的末端重复序列、内部重复序列)。

猪大肠杆菌病: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菌,无芽胞,有鞭毛,无荚膜,两端钝圆。对外界因素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均易将其杀死,血清型很多。

2、从发病机理上进行分析

仔猪副伤寒:沙门氏菌细胞壁里的脂多糖含有类脂体A形成内毒素,导致动物发烧、黏膜出血、白细胞先减少后增多,造成微轮回障碍,引起败血症,以致休克死亡;病菌刺激前列腺素分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adenylcyclase),使液体外渗引起肠炎;沙门氏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是一种毒力因子,其中的脂质A具有内毒素活性,可引发沙

门氏菌感染动物发烧,黏膜出血,白细胞减少继之增多,血小板减少,肝糖消耗,低血糖症,最后休克而死亡。

猪痢疾:据研究发现:痢疾杆菌是利用和宿主TBC样GAP类似“催化双指”机制的毒力效应蛋白分子,特异性识别并失活宿主小G蛋白Rab1,实现对宿主自噬作用和炎症因子分泌所介导的抗感染防御通路的抑制,发挥其致病作用。

猪瘟:病毒进行进入机体后,在全身各器官、组织的细胞内广泛复制,引起脏器和皮下组织出血,引起败血症。

猪丹毒病:猪丹毒杆菌通过呼吸道、吸血昆虫等传入健康生猪体内后,经扁桃体、消化道上的淋巴组织进入体内大量繁殖,迅速扩散到全身并产生毒素,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

猪沙门氏菌病:沙门氏菌细胞壁里的脂多糖含有类脂体A形成内毒素,导致动物发烧、黏膜出血、白细胞先减少后增多,造成微轮回障碍,引起败血症,以致休克死亡;病菌刺激前列腺素分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adenylcyclase),使液体外渗引起肠炎;沙门氏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是一种毒力因子,其中的脂质A具有内毒素活性,可引发沙门氏菌感染动物发烧,黏膜出血,白细胞减少继之增多,血小板减少,肝糖消耗,低血糖症,最后休克而死亡。

猪弓形虫病:当人弓形虫被终末宿主猫吃后,便在肠壁细胞内开始裂殖生殖,其中有一部分虫体经肠系膜淋巴结到达全身,并发育为滋养体和包囊体。另一部分虫体在小肠内进行大量繁殖,最后变为大配子体和小配子体,大配子体产生雌配子小配子体产生雄配子,雌配子和雄配子结合为合子,合子再发育为卵囊。随猫的粪便排出的卵囊数量很大。当猪或其它动物吃进这些卵囊后,就可引起弓形虫病。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病毒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入侵机体,经口咽,食管,胃进入消化道,在小肠上皮细胞发生感染,导致空肠和回肠的绒毛显著萎缩。感染的上皮细胞受到破坏脱落,破坏了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功能,使肠道水解乳糖和吸收其他营养成份的功能下降,肠腔内高渗,导致严重腹泻脱水。TGE病毒经鼻腔进入呼吸道,在鼻粘膜和肺中增殖,然后经血液进入小肠。仔猪发病后往往表现为严重脱水而死亡。

猪李氏杆菌病:病原进入机体后,导致机体单核细胞增多,机体出现败血症和脑膜脑炎症状。

猪姜片吸虫病:一次大量感染囊蚴时,幼虫穿过小肠壁并再由腹腔进入肝实质,引起肠壁和肝组织的损伤。虫体进入胆管后,上于虫体长期的机械性刺激和毒素作用,引起慢性胆管炎,慢性肝炎和贫血现象。

猪结节病:卵随宿主粪便排出后,发育为感染性幼虫,经口感染

猪,进入猪体后,钻入肠壁,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使肠壁形成结节。

未断奶仔猪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C/A型感染:当初生仔猪很短时间内吮吸母猪的奶或吞入污染物,细菌进入空肠繁殖,侵入绒毛上皮组织,沼基膜系列扩张,产生毒素,使受害组织充血、出血和坏死。

猪伪狂犬病:低毒株有严格的嗜神经性,感染2~3周猪才表现临床症状,病毒早期增殖部位为鼻,经淋巴循环迁移至相应的淋巴结内增殖,感染嗅神经移行至嗅球或感染舌咽神经而到达脊髓的微小核或经三叉神经而至脑桥和脊髓,导致CNS功能紊乱。较强毒力的毒株表现为病毒扩散至全身,并有嗜组织特性(如嗜生殖道、肺泡巨噬细胞感染等)。

猪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致病由多种毒力因子引起:一是大肠杆菌内毒素引起败血症,二是大肠杆菌外毒素——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LT有使肠粘膜细胞分泌亢进,发生腹泻和脱水;而ST引起分泌性腹泻;三是细胞毒素:SLT有3型:SLT-ⅠSLT-Ⅱ及SLT-Ⅳ使猪产生水肿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仔猪轮状病毒病:发病机理可能与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类似,病毒感染机体后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繁殖,引起小肠上皮细胞变性、绒毛脱落,导致小肠内酶活性明显下降,扰乱了消化及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电解质,引起急性吸收不良。对哺乳仔猪而言,就不能消化乳中的乳糖和蛋白质,使肠内产生高渗,液体在肠内滞留,甚至从组织内吸收液体,进而导致腹泻和脱水,酸中毒而死亡。

3、从特征性示病症状上进行鉴别

仔猪副伤寒:以出现败血症、胃肠炎、肺炎和关节炎为主要特征。

猪痢疾:又叫猪血痢,主要临诊症状为严重的粘液性出血性下痢,急性型以出血性下痢为主,亚急性和慢性以粘液性腹泻为期为主。剖检病理特征为大肠粘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及坏死性炎症。

猪瘟:以持续高热、全身广泛性出血、呈现败血症状或母猪发生繁殖障碍为特征。

猪丹毒病: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

猪沙门氏菌病: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者以败血症、坏死性肠炎、卡他性或于酪性肺炎为特征。

猪弓形虫病:以贫血、低热、妊娠猪流产、厌食、呼吸困难为特征。

猪传染性胃肠炎: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

猪李氏杆菌病:以脑膜炎、败血症、流产和单核细胞增多症为特

征。

猪姜片吸虫病:以人兽共患、贫血、腹痛、腹泻表现为特征。

猪结节病:以在大肠壁上形成结节为本病的显著特征。

未断奶仔猪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C/A型感染:出血性下痢,肠坏死,病程短,病死率高。

猪伪狂犬病:以发热、奇痒、脑脊髓炎为特征。

仔猪轮状病毒病:本病的特征表现为腹泻和脱水,且仔猪发病年龄多在2月龄以下。

猪大肠杆菌病:常见的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三种,以发生肠炎、肠毒血症为特征。

4、从流行特点上进行鉴别

仔猪副伤寒:由沙门氏菌引起,6月龄以下猪多发,病猪或带菌猪通过被污染的水源、饲料经消化道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多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急性型死亡率较高。

猪痢疾:又称猪血痢、猪黑痢,病原为猪痢疾蛇形螺旋体,流行季节为每年的4-5月份和9-10月份,发病日龄以1-4月龄最为常见。

猪瘟:以持续高热、全身广泛性出血、呈现败血症状或母猪发生繁殖障碍为特征。

猪丹毒病: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分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猪沙门氏菌病:由沙门氏菌引起,6月龄以下猪多发,病猪或带菌猪通过被污染的水源、饲料经消化道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多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急性型死亡率较高。

猪弓形虫病: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侵害3-5月龄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秋冬和早春发病率最高,患病动物和带虫动物的唾液、痰、粪便、尿、乳汁、蛋、腹腔液、眼分泌物、肉、内脏淋巴结、流产胎儿等都重要的传染源,猫和鼠类动物是天然的疫源。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原为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季节每年12月至次年4月,发病日龄多在2月龄以内。

猪李氏杆菌病;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从土壤、排污下水、奶酪、青贮饲料、50多种动物体内分到,患病和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通过粪一口途径发生,自然感染的传播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和损伤的皮肤。幼龄和妊娠猪较易感,本病的发生无季节性。

猪姜片吸虫病:本病呈地方流行性,多发生在低洼和沼泽地带的放牧地区。流行感染季节多在每年夏秋两季。猪多因采食含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

猪结节病:虫卵在外界孵出幼虫,蜕皮,发育为带鞘的感染性幼虫,猪经口感染后在肠内脱鞘,幼虫在大肠粘膜下形成结节,虫卵在60度高温下迅速死亡,干燥容易使虫卵和幼虫致死。放牧猪在清晨、雨后和多雾时易受感染,潮湿和不勤换垫草的猪舍中,感染严重。

未断奶仔猪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C/A型感染:主要发生于1-3日龄的初生仔猪,1周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

猪伪狂犬病:由伪狂犬病毒(猪疱疹病毒I型)引起,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春寒冷季节多发,病毒主要通过已感染猪排毒直接或间接传给健康猪。

仔猪轮状病毒病:病原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流行季节晚冬至早春,发病日龄2月龄以内。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为大肠杆菌,一年四季流行,黄痢发病日龄出生后几小时至一周,以1—3天常见;白痢发病多在10—30日龄。

5、从临床症状上进行鉴别

仔猪副伤寒:急性型(多见于断奶前后的仔猪)体温升高达41-42℃,精神不振,呼吸困难,腹泻,耳和四肢末端皮肤发绀,病死率较高;亚急性型和慢性型病猪体温升高至40.5-41.5℃,消瘦、腹泻物呈灰白色或黄绿色带恶臭水样粪便,便中混有大量坏死组织碎片或纤维素性分泌物,皮肤有痂状湿疹,病程长的会变为僵猪。

猪痢疾:腹泻,先拉软粪,渐变为黄色稀粪,内混粘液或带血。病重时粪呈红色糊状,内有大量粘液、出血块及脓性分泌物。有的拉灰色、褐色甚至绿色糊状粪,有时带有很多小气泡,并混有粘液及纤维伪膜。病猪精神不振、厌食及喜饮水、拱背、脱水、腹部卷缩、行走摇摆、用后肢踢腹,被毛粗乱无光,迅速消瘦,后期排粪失禁。肛门周围及尾根被粪便沾污,起立无力,极度衰弱死亡。大部分病猪体温正常。慢性病倒,症状轻,粪中含较多粘液和坏死组织碎片,病期较长,进行性消瘦,生长停滞。

猪瘟:体温升高到41℃以上,稽留不退,可视黏膜和腹部皮肤呈现针尖大小的密集出血点;眼角有黏液并逐渐转为脓性分泌物;病猪便秘并带血黏膜,有的与腹泻交替出现;咳嗽、喷嚏、呼吸困难;颈、胸、腹、四肢内侧呈现从红色到紫色的败血症变化。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温和性、繁殖障碍性共六种类型,临床症状呈现不同差异。

猪丹毒病:急性败血型体温升高到42-43℃,病猪皮肤发红发紫,呼吸加快,突然死亡,小猪还拌有神经症状;亚急性疹块型的特征症状是皮肤表面出现方形、菱形或圆形的疹块,指压不退,俗称“打火印”,体温升高到41℃以上,病程长,死亡率较低.

猪沙门氏菌病:急性型(多见于断奶前后的仔猪)体温升高达

41-42℃,精神不振,呼吸困难,腹泻,耳和四肢末端皮肤发绀,病死率较高;亚急性型和慢性型病猪体温升高至40.5-41.5℃,消瘦、腹泻物呈灰白色或黄绿色带恶臭水样粪便,便中混有大量坏死组织碎片或纤维素性分泌物,皮肤有痂状湿疹,病程长的会变为僵猪。

猪弓形虫病:病初体温升高至40.5-42℃,呈稽留热,有黏液性或脓性处鼻涕流出,呼吸困难,全身发抖;随病情的发展,耳鼻下肢股内侧下腹部出现紫红斑和出血点,有的猪耳壳上形成痂皮,耳尖坏死;淋巴结肿大;后期呼吸极度困难,后向躯摇晃,体温急剧下降。

猪传染性胃肠炎:特征症状表现为病猪口渴、呕吐、腹泻(喷射状)、脱水,粪便呈黄绿或白色,有恶臭。

猪李氏杆菌病: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脑膜脑炎症状。突然发病,体温升高(41~41.5℃),呼吸困难,粪便干燥,皮肤发紫,脑炎症状表现为意识障碍、兴奋、共济失调、肌肉震颤、无目的地走动或转圈,或不自主地后退,或以头抵地呆立;有的头颈后仰,呈观星姿势;严重的倒卧、抽搐、口吐白沫、四肢乱划动,遇刺激时则出现惊叫,病程3~7天。较大的猪呈现共济失调,步态强拘,有的后肢麻痹,不能起立,或拖地行走,病程可达半个月以上。母猪感染无明显症状,常发生流产。

猪姜片吸虫病:仔猪发育受阻,大量寄生时,病猪表现腹账、腹痛、下痢、消瘦、贫血;严重时阻塞肠道,引起死亡。

猪结节病:重度感染者发生持续性腹泻,粪便呈暗绿色,含有多量黏液,有时带血,严重时引起死亡。慢性病例表现为腹泻与便秘相交替,渐进性消瘦。

未断奶仔猪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C/A型感染:病仔猪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排血便,有的呈灰黄色,有的含有坏死组织碎片,粪便恶臭,常含有小气泡,很快出现脱水。病程急剧,常于2-3天内死亡。

猪伪狂犬病:新生哺乳仔猪最易感染,体温升到41-42.5℃,龄幼猪体温呈高热稽留,呼吸困难,可见前撞后冲,转圈等神经症状。

仔猪轮状病毒病:特征症状表现为1-10日龄的仔猪高度腹泻,严重脱水,腹泻随断奶而增强,死亡率3-10%,3-7天后死亡。

猪大肠杆菌病:黄痢表现为一窝仔猪中突然有一至二头发生全身衰竭,迅速死亡,其它猪只相继发病,拉黄色含凝乳块浆糊状稀粪;白痢表现为拉白色或灰白色腥臭粘稠粪便,病程较长,逐渐消瘦,被毛粗乱,行动迟缓。

6、从病理特点上进行鉴别

仔猪副伤寒:急性型病猪脏器呈败血症变化,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心内外膜、喉头、肾、膀胱黏膜、肠浆膜等有散在的出血点,

脾脏肿大,盲肠、结肠严重出血。亚急性和慢性型主要表现为盲肠、结肠坏死性炎症,肠壁增厚,表面呈糠麸样伪膜,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溃疡,淋巴结肿大、出血、增生,肝脏淤血、变性、针尖状坏死点,脾脏肿大,肾有灰白色坏死灶,肺边缘发生卡他性肺炎;慢性型病猪关节肿胀,关节内有淡黄色积液。

猪痢疾:病理变化表现为卡他性或出血性肠炎,大肠黏膜肿胀,皱褶明显,表层有点状坏死,黏膜出血,内容物稀薄,呈酱油色,胃底部出血或溃疡。

猪瘟:全身呈败血症变化,喉部、膈肌、浆膜、黏膜和肾脏、消化道等呈广泛性点状出血,肾脏外观呈麻雀蛋样;淋巴结肿胀、潮红、充血、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脾脏边缘有梗死灶,呈锯齿状;胸腔黄红色积液,肺脏充血水肿;怀孕母猪可引起死胎、早产、产弱仔猪;慢性病例在结肠回盲瓣可见纽扣状溃疡。

猪丹毒病:慢性型呈隐性感染,常见慢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炎和坏死性皮炎。急性败血型病理表现以全身性败血症变化和体表皮肤出现红斑为特征,肺充血水肿,脾充血肿大呈樱桃红色。

猪沙门氏菌病:急性型病猪脏器呈败血症变化,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心内外膜、喉头、肾、膀胱黏膜、肠浆膜等有散在的出血点,脾脏肿大,盲肠、结肠严重出血。亚急性和慢性型主要表现为盲肠、结肠坏死性炎症,肠壁增厚,表面呈糠麸样伪膜,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溃疡,淋巴结肿大、出血、增生,肝脏淤血、变性、针尖状坏死点,脾脏肿大,肾有灰白色坏死灶,肺边缘发生卡他性肺炎;慢性型病猪关节肿胀,关节内有淡黄色积液。

猪弓形虫病:特征病变在肺、淋巴结和肝。全身淋巴结髓样肿大,灰白色,切面湿润,肠系膜淋巴结汪绳索状,有米粒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灶和大小不一的出血点;肺门、肝门、颌下、胃等淋巴结肿大2-3倍,肺出血水肿,小叶间质增宽充满半透明胶冻样渗出物,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黏液性泡沫;肝脏肿大呈棕红色,肾脏呈土黄色有散在小点状出血或坏死灶,大小肠有出血点;心包、胸腹腔积液;体表出现紫斑。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理变化表现为肠壁透明,内容物稀薄呈黄色泡沫状;胃底潮红、出血、甚至溃疡,内容物呈黄色,有白色凝乳块。

猪李氏杆菌病:发生败血症时,肝脏可见多处坏死灶;病猪脑和脑膜充血或水肿,脑脊髓液增多、混浊,脑干变软。发生流产的母猪可见子宫内膜充血并发生广泛坏死,胎盘子叶常见有出血和坏死。流产胎儿肝脏有大量小的坏死灶,胎儿可发生自体溶解。

猪姜片吸虫病:姜片吸虫吸附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粘膜上,肠粘膜有炎症、水肿、点状出血及溃疡。大量寄生时可引起肠管阻塞。

猪结节病:感染后出现腹泻,消瘦,发育迟缓;肠粘膜脱落,在猪的粪便中可以见到。常常引起继发细菌感染,发生脓性结肠炎,引起死亡。

未断奶仔猪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C/A型感染:最急性病例,空肠呈暗红色,肠腔内充满血样内容物,腹腔内有较多的红色腹水,肠系膜淋巴结呈鲜红色。

猪伪狂犬病:肺部水肿,切面可流出带泡沫状的液体;气管有溃疡;胃底部粘膜有炎症;脾脏肿胀、充血、出血,有灰白色坏死灶;肝脏有坏死灶,胆囊肿大;肾肿大,肾盂积水;脑膜明显充血;膀胱内膜水肿;流产母猪的胎盘膜坏死。

仔猪轮状病毒病:病理变化表现为胃内充满凝乳块和乳汁,肠管变薄、半透明,空肠、回肠内容物呈水样,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猪大肠杆菌病:黄痢病理变化表现为胃膨胀,内有酸性凝乳块,胃底黏膜潮红;肠鼓气,肠腔内充满腥臭的黄色或黄白色稀粪;白痢病理变化表现为尸体消瘦、脱水,胃肠黏膜充血,易剥落,肠内空虚,有大量气体和少量灰白色带酸臭味的稀薄粪便。

7、从实验室检验上进行鉴别

仔猪副伤寒:取肝脾病料料接种SS琼脂和麦康凯琼脂上的黑色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分离菌纯培养后,进行生化鉴定。

猪痢疾:取病猪新鲜粪便或大肠黏膜制成涂片、镜检可见弯曲的较大的蛇形螺旋体,即可初步确诊此病;或作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综合判断。

猪瘟:可以使用免疫荧光试验(IFA)、酶免疫分析、SPA协同凝集及凝集抑制试验(MCAT)、ELISA和RT-PCR等方法进行猪瘟抗原抗体的实验室特定性检测。

猪丹毒病:实验室检测可采集病猪肝肾脾等组织涂片染色镜检。

猪沙门氏菌病:取肝脾病料料接种SS琼脂和麦康凯琼脂上的黑色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分离菌纯培养后,进行生化鉴定。

猪弓形虫病::取病猪肝脏涂片,自然干燥后以甲醇固定,姬姆氏或瑞氏染色镜检可见虫体。

猪传染性胃肠炎:用原代或次代猪肾细胞培养分离物作免疫染色或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特异抗血清进行中和试验鉴定;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肠组织中的病毒抗原;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粪便的病毒抗原;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血清学检查。

猪李氏杆菌病:实验室组织学检查,可见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套;脑组织有局灶性坏死,见小神经胶质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在脑桥和髓质部最多见小脓灶。

猪姜片吸虫病: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粪便检查及剖检

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猪结节病:生前可粪检虫卵,鉴别需进行幼虫培养。

未断奶仔猪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C/A型感染:据发于1周龄仔猪,红色下痢、病程短、病死率高,肠腔充满含血的液体等症状和病变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而进行实验室检查。

猪伪狂犬病:实验室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进行血清学抗体检测诊断,抗原检测常用RT-PCR试验和动物接种试验进行确诊。

仔猪轮状病毒病:最常用的方法是在仔猪发病后24小时内采取小肠及其内容物或粪便,装入青霉素瓶,送实验室做电镜检查或免疫电镜检查,可迅速得出结果。另外,也可采取小肠前、中、后各一段,冷冻,供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检查。

猪大肠杆菌病:取病死仔猪的肝、脾和肠系膜淋巴结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少量散在、无荚膜、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接种麦康凯琼脂培养基37℃作细菌恒温培养进行鉴别。用纸片法做药敏试验,该菌对诺氟杀星、环丙杀星、土霉素高敏,对青霉素、氨卞青霉素、先锋霉素、庆大霉素不敏感。

8、推荐的首选治疗药物

仔猪副伤寒:药物应用可使用土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可取得较好效果。

猪痢疾:痢菌净(MAQO,3-甲基-乙酰基-喹恶林-1,4-二氧化物)、二甲硝基咪啶、硫酸新霉素、痢特灵、林肯霉素、四环素族抗生素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猪瘟: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或猪瘟脾淋苗进行预防接种可发的效预防该病。

猪丹毒病:治疗用表霉素、阿莫西林等效果较好。

猪沙门氏菌病:药物应用可使用土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可取得较好效果。

猪弓形虫病:应用磺胺嘧啶加甲氧苄氨嘧啶,或用磺胺间甲氧嘧啶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猪传染性胃肠炎: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同时使用广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猪李氏杆菌病:早期可用大课剂量的磺胺药与庆大霉素类联合使用,同时有较好的效果。给以对症治疗。

猪姜片吸虫病:吡喹酮一次内服剂量为30-50mg/Kg体重。硝硫氰胺内服剂量为-6mg/Kg体重,一次拌入饲料喂服。硝硫氰醚15-20mg/Kg体重,一次内服。

猪结节病:伊维菌素0.2mg/Kg体重,一次内服或皮下注射。

阿苯达唑:10-15mg/Kg体重,一次内服。左旋咪唑6-8mg/Kg体重,一次内服或注射

未断奶仔猪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C/A型感染:

猪伪狂犬病: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紧急情况下,用高免血清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仔猪轮状病毒病: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可参照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可能给猪群饮用葡萄盐水或复方葡萄糖溶液(葡萄糖43.20克,氯化钠9.20克,甘氨酸6.60克,柠檬酸0.52克,柠檬酸钾0.13克,无水磷酸钾4.35克,溶于2升水中即成)猪大肠杆菌病:使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对留作种用的猪可以使用本场母猪血清进行治疗;使用抗生素加上对症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9、综合防制措施

仔猪副伤寒:免疫可用猪副伤寒菌苗。

猪痢疾:防止引入带菌种猪;引入时隔离观察,淘汰病猪,严格检疫无病后方可合群;做好猪舍、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处理好粪便;综合使用药物、管理和卫生相结合的净化措施。

猪瘟:以发病猪无特效化学或中药治疗药物,对生产价值较高的生猪可以使用猪瘟高免血清进行紧急注射,配合使用猪白细胞干扰素、黄芪多糖对提高生猪抵抗力有一些效果,同时使用一些广谱高效的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猪丹毒病:预防用猪丹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猪沙门氏菌病:免疫可用猪副伤寒菌苗。

猪弓形虫病: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应尽可能地坚持自繁自养,采取封闭式管理;加强科学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增强猪群的防御机能;建立完善的消毒防疫制度和免疫接种制度;对发病猪群积极治疗;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实施环境控制,净化病原是目前控制生猪呼吸道疾病最有效的措施。

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生该病时,立即将病猪与健康母猪和未感染的仔猪隔离饲养,以保护仔猪免受感染,圈舍清扫、消毒;饲料投药防止继发感染。

猪李氏杆菌病:重点搞好环境卫生,科学处理污物粪便,灭鼠灭虫害,消毒驱虫,定期使用药物预防。

猪姜片吸虫病:主要流行地区,每年春秋进行定期驱虫;加强管理,尽可能将粪便堆积发酵;在习惯用根据水生植物喂猪的地方,可用0.1%的生石灰进行灭螺。

猪结节病:在流行地区,预防可进行定期驱虫,春秋季各一次。加强饲养管理,粪便发酵处理。

未断奶仔猪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C/A型感染:本病病程急剧,

应加强日常预防工作。有条件的要用仔猪红痢氢氧化铝菌苗对母猪进行预防接种。

猪伪狂犬病:合理营养供给,做好清洁消毒,做好通风保温,及时清理粪便,防止环境污染;设立专用的病猪隔离场所,消灭可能的传播媒介;严格控制犬、猫、鸟类和其他禽类进入猪场;合理地使用疫苗,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仔猪轮状病毒病:加强饲养管理,认真执行防疫措施,增强生猪抵抗能力,搞好免疫种(注射部位在后海穴:尾根和肛门之间凹窝处);保证新生仔猪早吃初乳,接受母源抗体的保护,以减少发病和减弱病症。

猪大肠杆菌病:加强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做好产房消毒保温,适时进行仔猪断奶,以前应用大肠杆菌三价苗进行预防等综合防控措施,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何国安,男,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现任云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1992年参加工作,20年来一直在基层指导、参与全县的动物疫病诊断、防治与处理,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高级兽医师资格和国家执业兽医师资格;从2006年连续7年来,多次参加国内和国际(加拿大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一流知名专家开展的生猪疫病防治培训学习;本人因工作作风踏实、积极肯干、富有创新精神,先后被部、市、地、县、局等各级部门表彰40余次。

传染病诊断标准(新)12种(1)

附件:1、脊髓灰质炎(WS294-2008) 2、甲型H1N1 流感(2009 年试行第三版) 3、甲型病毒性肝炎(WS298-2008) 4、乙型病毒性肝炎(WS299-2008) 5、丙型病毒性肝炎(WS213-2008) 6、丁型病毒性肝炎(WS300-2008) 7、戊型病毒性肝炎(WS301-2008) 8、麻疹(WS296-2008) 9、流行性乙型脑炎(WS214-2008) 1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WS295-2008) 11、风疹 (WS297-2008) 12、手足口病(2009 版)

脊髓灰质炎(WS 294-2008) 1 诊断依据 1.1 流行病学史 1.1.1 与确诊的脊髓灰质炎患者有接触史或近期曾经到过脊髓灰质炎流行地区。 1.1.2 经过3d~35d(一般为5d~14d)的潜伏期。 1.2 临床表现 1.2.1 早期可有发热、咽部不适、婴幼儿可有烦躁不安、腹泻/便秘、多汗、恶心、肌肉酸痛等症状。 1.2.2 退热后(少数可在发热过程中)出现不对称性弛缓性麻痹。神经系统检查发现肢体和(或)腹肌不对称性(单侧或双侧)弛缓性麻痹,躯体或肢体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深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但无感觉障碍。 1.2.3 麻痹60d 后仍残留弛缓性麻痹,且未发现其他病因(后期可出现肌萎缩)。 1.3 实验室检测 1.3.1 发病后从粪便、咽部、脑脊液、脑或脊髓组织中分离到病毒,并鉴定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者。 1.3.2 发病前6 周内未服过OPV,发病后未再服用OPV 或未接种疫苗病毒,麻痹后一个月内从脑脊液或血液中查到抗脊髓灰质炎病毒IgM 抗体,或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或特异性IgG 抗体滴度比急性期>4 倍升高者。 4 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随访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 3 诊断 3.1 疑似病例 病因不明的任何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包括15 岁以下临床初步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病例。 3.2 临床断病例 符合下列一项可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 3.2.1 疑似例并同时符合1.1。 3.3.2 疑似例并同时符合1.2。 3.3. 疑似例并同时符合1.3.3。 3.确诊病例 疑似例并同时符合1.3.1。 3.4 排除病例 3.4.1 疑似病例经实验室和临床检查有确凿证据诊断为非脊髓灰质炎的其他疾病。 3.4.2 疑似病例的合格粪便标本未分离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或麻痹后1 个月内脑脊液或血液特异性IgM 抗体阴性,或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或特异性IgG 抗体滴数比急性期无4 倍升高者。 3.5 与OPV 有关的其他病例 3.5.1 服苗者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疑似病例近期曾有OPV 免疫史,且在服用OPV 免后4d~35d 内发热,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无感觉障碍,临床诊断符合脊髓灰质炎。麻痹后未再服用OVP,从粪便标本中只能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该病毒和原始疫苗病毒相比,VP1 区基因序列变异<1%。 3.5.2 服疫苗接触者疫苗相关麻痹性脊髓灰质炎病例:疑似病例曾与OVP 免疫者在

猪繁殖障碍传染病鉴别诊断

引起猪繁殖障碍的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病名病原流行特点主要临床症状特征性病理变化 猪瘟猪 瘟 病 毒 猪是本病唯一的天然宿主,不同 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可感染。 既有垂直传播,又有水平传播。 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一年四季 均可发病。 ①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停止,喜饮水。 ②精神高度沉郁、畏冷、嗜睡、发抖。 ③初便秘,后腹泻,粪稀臭,常带血。 ④眼结膜炎,有脓性分泌物。 ⑤口腔黏膜发绀或苍白。 ⑥皮肤初期充血,末期鼻端、耳、四肢、腹下、会 阴等处皮肤有出血点。 ⑦公猪包皮积尿。 ①皮肤、黏膜、浆膜广泛出血。 ②淋巴结:肿大、切面出血,中心部位仍有白 色区域,如大理石样(淋巴结周边出血)。 ③脾:不肿大、出血、梗死。 ④肾、膀胱:有出血点,呈麻雀蛋样称雀斑肾。 ⑤肠:坏死性肠炎,回盲肠形成扣状溃疡。 ⑥孕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死胎全身水 肿,小脑、肌肉、肺发育不良。 蓝耳病 猪 繁殖 与 呼吸 综 合 征 病毒 只感染猪,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猪 均易感,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和仔 猪。仔猪死亡率高,母猪无死亡,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本病也可垂 直传播。 ①母猪:表现为突然厌食、发热、沉郁。皮肤发绀 (蓝耳病),出现流产、死胎、弱仔或木乃伊胎。 ②仔猪:病猪发热,呼吸急促,咳嗽,厌食,体温 高,耳部发紫,皮肤发绀。共济失调,急性死亡。 ③公猪:精液质量下降并带毒 ①主要病变为弥漫性间质肺炎。 ②肺部大理石样变,肝肿大,胃有出血水肿, 心内膜充血。肾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 ③仔猪:皮下水肿,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肺 淤血、肉变。 ④流产胎儿出现动脉炎、心肌炎、脑炎。 1

猪伪狂犬病伪 狂 犬 病 毒 多种动物易感,孕猪和新生仔猪 最易感。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和垂 直传播,病猪和带毒猪是最主要 的传染源,仔猪死亡率高,母猪 主要流产。 ①怀孕母猪:咳嗽,发热,精神不振,流产,木乃 伊胎、死胎和弱仔。弱仔发病死亡快。 ②仔猪: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咳嗽、流涕、腹泻、 呕吐,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共济失调,很快死 亡。 ③种猪不育:母猪不发情、返情、屡配不孕等。公 猪不育、发生睾丸肿胀、萎缩,失去种用能力。 ①呼吸道及扁桃体出血、水肿。 ②肺水肿、有小叶性间质性肺炎。 ③出血性肠炎、胃底部出血。 ④肾脏针尖状出血。 ⑤肝和脾有灰白色坏死灶。 ⑥脑膜出血、充血,非化脓性脑膜炎,脑组织 有核内包涵体。 乙型脑炎乙 型 脑 炎 病 毒 多种动物都可感染,初产母猪、 仔猪、肥育猪多发。人兽共患, 经蚊子传播,有明显季节性,感 染率高,发病率低,多为隐性感 染。 ①一般症状:高热、沉郁,嗜眠,减食,粪干;后 肢麻痹,最后麻痹死亡。 ②怀孕母猪:主要是流产,胎儿多是死胎或木乃伊 胎。 ③公猪:睾丸单侧性肿胀、发热、疼痛。 ①有神经症状的猪:软脑膜和实质充血、出血、 水肿、坏死,脑脊髓液增多。 ②流产、早产胎儿:胎儿木乃伊化,脑水肿, 脑膜、脊髓充血,非化脓性脑炎,脑发育不 全,皮下水肿,体腔积液,肝脾坏死。 细小病毒病细 小 病 毒 只感染猪,大小猪均易感,初产 母猪繁殖障碍。可经呼吸道和消 化道传播,垂直传播,流行期长。 ①妊娠早期感染,胚胎死亡,产仔数少或屡配不孕; 中期感染产木乃伊胎;后期感染产仔正常。 ②对公猪的受精率或性欲没有影响。 ①母猪子宫内膜有轻微炎症,胎儿在子宫有被 溶解、吸收的现象。 ②感染胎儿还可见充血、水肿、出血、体腔积 液或木乃伊化。 ③在大脑灰质、白质和软脑膜有以增生的外膜 细胞、组织细胞和浆细胞形成的血管套为特 征的脑膜脑炎变化,为本病的特征性病变。 2

传染病诊断标准论述(doc 15页)

传染病诊断标准论述(doc 15页)

传染病诊断标准 规定管理的35种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肺结核。 丙类传染病: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甲类传染病 鼠疫 一、疑似病例: 起病前10日内,曾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有接触鼠疫疫源动物及其制品,鼠疫病人或鼠疫菌培养物的历史。突然发病,病情迅速恶化的高热病人,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应考虑为疑似病例。 1.急性淋巴结肿胀,剧烈疼痛、出现被迫性体位; 2.呼吸困难,咳血性痰; 3.具有毒血症候、迅速虚脱; 4.伴有重度中毒症候的其他症候群; 5.在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的病人血清中,被动血凝试验1∶20以上滴度的抗鼠疫杆菌EI抗体,或用其他经国家级单位认可(确定)的试验方法检测达到诊断标准的,亦应做出疑似病例的追溯诊断。

二、确诊病例:

1.过去有菌痢病史,多次典型或不典型腹泻2个月以上者; 2.粪便有粘液脓性或间歇发生; 3.粪便细菌培养志贺氏菌属阳性。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或2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1或2加3项 阿米巴痢疾 一、急性阿米巴痢疾: 疑似病例: 起病稍缓,腹痛,腹泻,大便暗红色,带血、脓或粘液,或为稀糊状,有腥臭。 二、确诊病例: 1.粪便检查发现有包囊或小滋养体。 2.粪便检查发现阿米巴大滋养体。 3.乙状结肠镜检查,肠组织内查到阿米巴滋养体。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项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2或3项 伤寒和副伤寒 一、疑似病例: 在伤寒流行地区有持续性发热1周以上者。 二、确诊病例: 1.不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持续性高热(热型为稽留热或驰张热)、畏寒、精神萎靡、无欲、头痛、食欲不振,腹胀、皮肤可出现玫瑰疹、脾大、相对缓脉。 2.末稍血白细胞和嗜酸细胞减少。 3.血、骨髓、尿、粪便培养分离到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 4.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O”抗体凝集效价在1∶80以上,“H”、“A”、“B”、“C”抗体凝集效价在1∶160以上。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体4倍升高。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2项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3或4项 艾滋病 一、HIV感染者: 受检血清经初筛试验,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酶法或间接免疫萤光试验(I.F)等方法检查阳性,再经确诊试验如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等方法复核确诊者。 二、确诊病例: 1.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任何1项者,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 (1)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1个月以上; (2)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日达3-5次)1个月以上; (3)卡氏肺囊虫肺炎(P+C+P+); (4)卡波济氏肉瘤(K+S+); (5)明显的霉菌或其他条件致病菌感染。 2.若抗体阳性者体重减轻、发热、腹泻症状接近上述第1项标准且具有以下任何一项时,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 (1)CD4/CD8(辅助/抑制)淋巴细胞计数比值<1,CD4细胞计数下降;

猪流行性腹泻症状与诊断要点

猪流行性腹泻症状与诊断要点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猪肠道传染病,以水泻、呕吐和脱水为特征。20世纪70年代初首先发现于英国和比利时。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流行性腹泻的症状与诊断要点。 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 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流行主要发生在冬季,也有发生于夏季或春秋季节。病毒存在于肠绒毛上皮和肠系膜淋巴结,pedv随粪便排出后,污染周围环境、车辆、衣服、鞋、用具等而散播传染。pedv主要通过被感染猪只排出的粪便,或污染物经口自然感染,但粪一口不是唯一的传播途径。种猪场该病暴发后,可能自然消失,也可能呈地方性流行。哺乳仔猪、架子猪和育肥猪的发病率可达l00%,尤以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母猪发病率为15%-90%。ped单一发生或ped和tge 混合感染发病。 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诊断 所有年龄的猪可以发病,与tge非常相似,发病率接近100%,1周龄仔猪或稍大猪只持续3-4天腹泻后可能死于脱水。也有报道,哺乳仔猪不发生或只发生轻微的腹泻。主要临床症状为水样腹泻,也有在腹泻之间呕吐。成年猪可能表现亚临床症状,或猪只表现沉郁,厌食和呕吐。少数母猪或育肥猪通常在腹泻初期,甚至在腹泻出现之前急性死亡。对死亡猪只进行剖检,常见背部肌肉的急性坏死。应激性高的

猪死亡率最高。目前还不能解释在种猪场暴发本病而引起的临床症状的巨大差异。通过实验,没有证实几种分离物对仔猪的毒力有差异。猪流行性腹泻的剖检 肉眼病变仅限于小肠。肠管胀满扩张,充满黄色液体,肠壁变薄、透明,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显微镜下可见到小肠绒毛缩短,绒毛与肠腺的比率从正常的7:1降到2:1或3:1。上皮细胞脱落最早发生于腹泻2小时。 猪流行性腹泻的实验室诊断 本病在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方面与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无显著差别,只是病死率比猪传染性胃肠炎(tce)稍低,在猪群中传播的速度也较缓慢些。猪流行性腹泻(ped)发生于寒冷季节,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猪年龄越小,发病率和病死率越高。病猪呕吐,水样腹泻和严重脱水,进一步确诊须依靠实验室诊断。 常用方法:免疫荧光染色检查,取病猪小肠作冰冻切片或小肠黏膜抹片,风干后丙酮固定,加荧光抗体染色,水洗后盖片、镜检。腹泻后6小时空肠和回肠的荧光细胞检出率达90%-l00%。另外,也可以进行免疫电镜检查和人工感染试验。 用阻断eusa和阻断免疫荧光试验证明,血清中的pedv抗体可持续1年。初次感染5个月后的康复猪,血清呈阳性,再次感染后仍可出现腹泻,然而这些猪会迅速出现免疫增强反应。

猪 常 见 疾 病 鉴 别 诊 断 及 防 治 简 表

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一) 一、常见消化系统传染病 病名病原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 仔猪黄痢致病性 大肠杆 菌 发病日龄一般为1-7日龄,新生仔猪24小时 内最易感,潜伏期8-24小时,1-2天内同窝 仔猪几乎全部发病。 最初为突然拉稀,粪便稀薄如水,浆糊状,混有小气泡并带 腥臭味,随后拉稀愈加严重,数分钟拉一次,病猪口渴、脱 水、昏迷死亡 严重脱水,十二指肠粘膜充血、出血,肠内容物黄色或黄红色,空肠、 回肠明显积气,肠腔内充满水样内容物,尾端和后躯常沾有污粪。肠 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多汁,心、肝、肾变性,有小出血点。 仔猪白痢致病性 大肠杆 菌 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各窝与同窝发病先 后均不一致。发病与环境、温度、母乳、饲养 管理条件密切相关。 突然腹泻,排出乳白、灰白、淡黄或黄绿色稀粪,随后腹泻 次数增多,粪便腥臭而稀薄,病猪喂寒,脱水,吃奶次数减 少或不吃。有时见吐奶,除少数日龄小或发病严重的仔猪因 昏迷、虚脱死亡外,一般病情较轻的易自愈,但易形成僵猪。 消瘦、脱水、小肠扩张充气,内含黄白色酸臭稀粪,肠粘膜充血,肠 壁菲薄半透明状,胆囊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大。 仔猪副伤寒沙门氏 菌 1-4月猪易感,阴湿多雨季节、栏内潮湿不卫 生,饲养管理不当、运输等应激因素或猪抵抗 力下降时易发。健康猪常带菌。 急性型呈败血症,来势迅猛(多见于断奶后仔猪),体温 40.5-42℃。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先便秘后腹泻,粪便呈 黄色水样、带血,有腹痛现象。耳、胸及腹下有紫斑。亚急 性和慢性型长期拉灰白或黄绿色恶臭样水样物,混有大量坏 死组织碎片或纤维状分泌物及血液,多数猪继发肺炎,病程 可达数周,终至死亡或成僵猪。 急性脾肿大,边缘纯钝,色暗蓝,绵软;肝有灰白色结节性坏死灶; 大肠粘膜充血、出血,胃淋巴结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亚急性和 慢性的尸体消瘦,大肠粘膜增厚,有浅平溃疡和坏死灶,盲肠、结肠 和回肠壁增厚,肠管膨大,粘膜上附着灰白色或暗褐色假膜,呈糠麸 状。 仔猪水肿病致病性 大肠杆 菌 主要发生于断奶后1-2周的仔猪,尤以一窝中 生长快,体格健壮的肥胖仔猪多发。阴雨天、 气候突变、饲料突然转变、营养单一而缺乏矿 物质和维生素等为诱因。 病猪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步态不稳,盲 目行走或圈走,共济失调,口吐白沫,叫声嘶哑,进而倒地 抽搐,四肢乱划作游泳状,逐渐发生后躯麻痹,卧地不起, 在昏迷中死亡。体温在初期升高至40-40.5,后很快降至常 温或偏低,眼睑或结膜水肿。病程数小时或1-2天。 可见全身多处水肿,特别是胃壁粘膜水肿是本病的特征(多见于胃大 弯和贲门部)。在胃肌和粘膜层之间,切面流出无色或混有血液而呈茶 色的渗出物,或呈胶冻状。大肠肠系膜水肿,结肠肠系膜胶冻状水肿。 全身淋巴结水肿。心包、胸腔和腹腔积液,并易凝固。 猪痢疾(血 痢)猪痢疾 密螺旋 体 经消化道传播,各种猪均易感,但以7-12周 龄猪易发,饲料、管理、环境、用具等因素可 促进传播流行。 病猪先排黄至灰褐色稀粪,或水泻带有粘液、血液。重者排 出带红色粘液、血块及脓性分泌物,或胶冻状,后黑色;病 猪弓背、卷腹、口渴、脱水、裒竭死亡。 局限于大肠、回肠处,大肠粘膜肿胀、严重出血,并复盖着有胶冻状 粘液和带血块的纤维素,大肠内容物软至稀薄并混有粘液、血液和组 织碎片。 猪传染性胃 肠炎冠状病 毒 本病多发于11-3月份寒冷季节,传播迅速, 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数日内蔓延全群. 潜伏期短12-48小时,传播快,数日内蔓延全群,呕吐、水 样腹泻呈喷射状、粪便淡蓝、绿色和灰白色,腥臭,仔猪死 亡率高,一般猪3-7日康复。 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粘膜充血,肠管扩张,呈透明状,肠壁变薄, 肠内含有未消化的小凝乳块和气体,肠绒毛缩短,后期出现肠炎症状。 流行性腹泻冠状病 毒 易发于冬春季,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小猪发 病率高,1周龄乳猪死亡率高,经消化道感染。 类似传染性胃肠炎,主要症状为呕吐和水样腹泻,仔猪常因 脱水死亡,成年猪感染症状轻微。 病变仅限于小肠,肠管胀满、扩张,含有大量黄色液体,肠壁变薄, 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一、疾病治疗原则: 1、准确诊断是选择用药及治愈的关键,猪场应配备经验丰富的兽医和基本诊断条件。 2、个别发病、或当病猪不能采食和饮水时、或急性热性疾病应采取注射给药。 3、当大批发病时,应采用药物拌料饲喂或饮水治疗;也可采取药物拌料饲喂或饮水与注射相结合方式治疗;同时增用“多种维生素”加强畜禽免疫机能。 4、当猪场曾发生过疾病在未得到净化时,猪群带毒或环境有野毒存在时,除搞好防疫免疫接种外,还应在猪群生长发育的各阶段,采取必要的药物保健措施,防止个别免疫不好的猪只发病或引起群发。 5、有条件时尽量使用“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药物,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二、猪场的消毒原则: 1、猪场平时应采取经常性预防消毒和带猪消毒、清场时清洗消毒的原则,减少因排泄或外界各种途径的菌毒影响。 2、发病时应采取隔离和猪场紧急消毒措施,减少疾病传染。 3、老鼠、苍蝇、蚊子等是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之一,应采取经常性灭鼠,选用适合的灭昆虫药物,减少疾病传播。 三、传染病的基本防治原则: 1、健全猪场防疫制度和体系,搞好整体防疫。 2、注意引种工作,防止上代猪场疾病因引种而进入。 3、切实抓好猪场防疫免疫工作,严格监测猪群免疫抗体水平,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4、病毒性传染病如发生,一般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多数死亡于细菌的继发和混合感染,采用对症和防继发、混合感染的治疗措施可减少大部分的死亡。 5、猪场疫情临床症状千变万化,上述的几种混合感染的疫情虽在当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却不能囊括所有。但无论何种演变,综合防制措施不离其宗,搞好科学的防疫、消毒工作,从各方面减少病原微生物数量上的积累与传播;再根据本场实际,搞好免疫接种工作,提高猪群抗体水平,增强猪体的免疫力等是实践证明了最为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瑞昌市畜牧水产局宣

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

级高牧医042 学号200401015227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姓名盛吉吉 系部畜牧系 专业畜牧兽医 指导教师王冬梅职称实验师 日期2009.5.20

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 盛吉吉 【摘要】本病是由类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流行性腹泻。季节性很强,以11月至第二年2月底发生较多,各类年龄都可感染。病猪及带毒猪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传染途径是消化道。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猪龄的增长而下降,1-5日龄内哺乳仔猪感染率最高,死亡率也高,几乎100%,断奶,育肥、种猪症状较轻微,病死率很低或无病死。此病传播迅速,仅数日危及全群。 【关键词】流行性腹泻;冠状病毒;猪;肠道性传染病 1.发生与分布 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与传染性胃肠炎(TGE)相似的疾病,在我国长期被误认为是TGE,1976—1977年,在比利时一些主场发生各种年龄的猪急性腹泻。1977年,伍德氏在英国报道类似疾病,称为“流行性腹泻Ⅱ型”,潘萨尔特氏在比利时,查西氏在英国发现此病,其后,在欧洲的捷克,西德等许多国家发生流行。我国在1964年前后开始发生冬季拉稀病,每年冬季11月份起发生流行,春节前后达到高峰,流行面广,数省数县连续发生,不论猪大小,性别,品种,均可发生,但病因不明。国内从70年代起开始研究病原,分离出几株病毒,如上海的“华株”,辽宁省的“辽株”,吉林省的“吉株”,福建省的“龙株”等,均认为是猪传染性胃肠炎,但抗原似乎有差异。在80年代,长春是高德荣氏等通过TGE的Miller株与4个地方毒株的免疫荧光交叉反应,兽医大学朱维正氏等通过吉株,华株与通化株的免疫荧光实验,均证实与猪流行性胃肠炎不同,直到1983年上海市畜牧兽医研究所从比利时引进CVLA株免疫血清,证实华株为CVLA,才正式肯定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2.病原

有腹泻症状的猪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猪副伤寒:由沙门氏菌引起,6月龄以下(尤其1-4月龄多发),病猪或带菌猪通过被污染的水源、饲料经消化道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多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急性型死亡率较高。 症状 急性型:体温升高达41-42℃,精神不振,腹泻,耳和四肢末端皮肤发绀,病死率较高; 亚急性型和慢性型:病猪体温升高至-41.5℃,消瘦,腹泻,粪便呈水样,恶臭,皮肤有痂状湿疹,病程长的会变为僵猪。 病变 急性型: ①脾肿大,坚硬似橡皮,切面呈蓝紫色。 ②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全身其他淋巴结也不同程度肿大,切面呈大理石样。 ③肝、肾肿大、充血和出血。 ④全身浆膜、(喉头、膀胱等)黏膜有出血斑点。 ⑤胃肠黏膜卡他性炎症。 亚急性和慢性型: ①特征性病变是盲肠、结肠,有时波及至回肠后段坏死性肠炎,肠壁增厚,粘 膜上覆盖着一层灰黄色弥漫性坏死性和腐乳状物质,剥开见底部红色、边缘不规则的溃疡面。 ②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胀,部分呈干酪样变。 ③脾稍肿大,有时肝可见黄灰色坏死小点。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原为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季节每年12月至次年4月,多在2周龄以内发病。 症状:先呕吐后水样腹泻,带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极度口渴,明显脱水,逐渐消瘦,体重减轻。日龄越小病程越短,病死率越高,2周龄以内仔猪死亡率可达100%,病程2-7天。耐过猪发育不良,成为僵猪。 病理变化: ①胃内有凝乳块,胃底黏膜轻度充血. ②肠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体,使肠管扩张,肠壁菲薄而呈半透明状,缺乏弹 性。 ③肠系膜充血,淋巴结肿胀。 ④镜下可见小肠绒毛萎缩而变短.

猪流行性腹泻:病原为冠状病毒属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有一定季节性,多在冬季,各种日龄均可发病。 症状:呕吐、腹泻,2-4天后死亡,病死率20-30%。 病变:小肠肠壁变薄并扩张,内充满黄色液体,个别猪小肠黏膜有点状出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小肠绒毛变短。胃经常是空的或充满胆汁样的黄色液体。 猪轮状病毒病:病原为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流行季节晚冬至早春,2月龄以内多发。 症状:先呕吐后腹泻,严重脱水,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死亡率3-10%,3-7天后死亡。 病理变化:表现为胃内充满凝乳块和乳汁,肠管变薄、半透明,空肠、回肠内容物呈水样,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症状和病变相似。 猪伪狂犬病:由伪狂犬病毒(猪疱疹病毒I型)引起,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春寒冷季节多发,病毒主要通过已感染猪排毒直接或 症状:新生仔猪大量死亡、15日龄内仔猪死亡率100% ;断奶仔猪发病死亡,发病率20-40%,死亡率10-20%,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拉稀、呕吐等。 病变: ①呼吸道及扁桃体出血、水肿。 ②肺水肿、有小叶性间质性肺炎。 ③出血性肠炎、胃底部出血。 ④肾脏针尖状出血。 ⑤肝和脾有灰白色坏死灶。 ⑥脑膜出血、充血,非化脓性脑膜炎,脑组织有核内包涵体。 仔猪黄痢:病原为大肠杆菌,一年四季流行,黄痢发病日龄出生后几小时至一周,以1—3天常见; 症状:仔猪出生正常,后腹泻、消瘦死亡;黄色浆状粪便、内含凝乳小片 病变: ①尸体严重脱水 ②颈部、腹部的皮下常有水肿 ③肠道膨胀,有很多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肠粘膜急性卡他性炎症,十二指 肠尤严重 ④肠系膜淋巴结弥漫性小点出血 ⑤肝、肾凝固性小坏死灶

传染病诊断标准及报告规范培训试题(答案)

传染病诊断标准及报告规范 培训效果测试题(答案) 单位:科室:姓名:总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空,计40分) 1、法定传染病分3类39 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6 种,丙类11种。发现乙类传染病中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或疑似患者时,应于2个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并及时通知区疾控中心。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现行网络直报要求应分为急性和慢性报告的传染病有:乙肝、丙肝、血吸虫病。 4、现行网络直报要求患者工作单位必填的职业种类分别是:学生、幼托儿童、教师、干部、工人、民工、医务人员。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计40分) 1、下列哪种传染病,能够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C) A、乙肝 B、梅毒 C、丙肝 D、淋病 2、传染病报告卡中的患者“现住地址”是指(B) 页脚内容1

A、居住时间≥6 个月地址 B、发病时居住的地址 C、居住时间≥3个月地址 D、户籍所在地 3、传染病报告卡中的“患者属于”是指(A) A、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的关系 B、现住地址与户籍地址的关系 C、户籍地址与就诊医院的关系 D、现住地址与常住地址的关系 4、案例:某患者,入院检查HBsAg阳性、ALT升高3倍以上,入院前6个月内未做过与乙肝相关的健康检查项目。请问该病例该如何诊断、如何报告?(A ) A、疑似慢性乙肝、需报告、进一步检查 B、确诊急性乙肝、需报告 C、乙肝携带者、不需报告 D、疑似急性乙肝、需报告 5、案例:某患者,入院检查HBsAg阳性、ALT升高3倍以上,患者入院前4月体检报告显示HbsAg 阴性。请问该病例该如何诊断、如何报告?(B) A、疑似慢性乙肝、需报告 B、确诊急性乙肝、需报告 C、乙肝携带者、不需报告 D、疑似急性乙肝、需报告 6、案例:某患者,入院检查HBsAg阳性、ALT升高3倍以上,患者入院前6月与乙肝相关的健康检查项目的病史不详,未作抗HBc-IgM检测。请问该病例该如何诊断、如何报告?(A) A、疑似慢性乙肝、需报告、进一步检查 B、确诊急性乙肝、需报告 C、确诊慢性乙肝、需报告 D、疑似急性乙肝、需报告 7、案例:某患者,入院检查HBsAg阳性、ALT升高3倍以上,患者入院前6月与乙肝相关的健康检查项目的病史不详,作抗HBc-IgM检测,结果显示阳性1:1000以上。请问该病例该如何诊断、如何报告?(B) A、疑似慢性乙肝、需报告 B、确诊急性乙肝、需报告 C、确诊慢性乙肝、需报告 D、疑似急性乙肝、需报告 页脚内容2

猪流行性腹泻的案例及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的案例及分析 【案例一】唐山市某猪场养猪500头,2007年3月初,发生以腹泻为主症的疫病流行,11日开始出现个别猪只死亡,其后发病面积逐渐扩大。到14日就诊时,已死亡206只,死亡率为24.3%。剖检变化:胃内容物呈黄色并混有大量乳白色凝乳块。整个小肠气性臌胀,肠管扩张,内容物稀薄、呈黄色、泡沫状;肠壁菲薄、透明状,缺乏弹性。针对病因,用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引入的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紧急接种,同时使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并配合补液,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分析】本案例从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来看是猪流行性腹泻,虽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没有很明显的区别,但是通过使用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联苗紧急接种,同时使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并配合补液,本病同样得到很好控制。 【案例二】某规模猪场购入育成仔猪370头,分别放在19个猪圈内饲养,几天后有近百头猪只精神不好,腹胀、呕吐,还见有排稀便,后出现大批死亡。剖检2头病死猪,可见尸体消瘦、脱水。病理变化主要在小肠,肠管内充满黄色液体,肠壁变薄,黏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对全群猪只采用猪血细胞干扰素在猪后海穴注射,每头2万单位,每天1次,连用3天。 用中药“二苓平胃散”:炒苍术3.5千克、川朴3千克、陈皮2.5千克、猪苓3千克,木香1.2千克,文火上煎后将药液加入电解多维227克,

一并放入装有500千克水的容器内充分搅匀,让猪自由饮水,连用3天。对全群猪只全部投喂青绿饲料,严格控制配合饲料的投喂量,以确保肠内容物排空。至第4天再在水中加入氟苯尼考可溶性粉,以防继发感染。 同时要改善卫生条件,加强饲养管理。用2%的苛性钠溶液对猪舍、走廊、场地坚持每天消毒2次;用常规消毒液每天带猪消毒1次,并做好猪圈、地面的干燥和室内的保温通风工作。 经采取上述防治措施6天后,除26头病重的死亡外,262头病猪逐渐康复,治愈率达91%。 【分析】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该猪场引进370头仔猪进场后,由于管理人员的疏忽,人为将病原微生物带入猪场内,再加上长途运输的应激,因猪体自身免疫力下降而导致该病的发生。结合实验室检查综合判定为猪流行性腹泻。

传染病鉴别诊断

传染病鉴别诊断

————————————————————————————————作者:————————————————————————————————日期: 2

皮肤有充血出血的猪传染病 病名病 原 流行特点主要临诊症状特征性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治 猪瘟猪 瘟 病 毒 只有猪感染发病,不分季节、品种、年龄、性别, 无季节性;感染、发病、死亡率均高,流行广、流 行期长,易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疾病;多途径传播, 可以垂直传播 体温40-41°,先便秘粪便呈算盘 珠一样,带血和黏液,后腹泻; 后腿交叉步,后肢摇摆;颈部、 腹下、四肢内侧发绀,皮肤出血, 公猪包皮积尿,眼部有黏脓眼屎, 终归死亡 皮肤、粘膜、浆膜广泛性出血, 雀斑肾,脾脏边缘梗死,回、盲 肠扣状肿;淋巴结周边出血,黑 紫。切面呈大理石状;孕猪流产, 产死胎、木乃伊胎等 分离病毒,测 定抗体,接种 家兔 无法治疗,主要依 靠疫苗预防和紧急 接种 猪副伤寒沙 门 氏 菌 2-4月龄多发,地方性流行,多经消化道传播;与饲 养条件、环境、气候等有关(内源性感染),流行期 长,发病率高 急性体温41°以上,腹痛,腹泻, 耳、胸、腹下发绀;慢性者下痢, 排灰白或黄绿色恶臭稀粪,皮肤 有结痂状湿疹,易继发其他疾病, 最终死亡或为僵猪 急性型多为败血症、脾肿大、淋 巴结索状肿;慢性者特征性变化 为坏死性肠炎,大肠粘膜呈糠麸 样坏死 涂片镜检,分 离鉴定细菌 广谱抗生素有疗 效;预防可用弱毒 菌苗,但效果不理 想 猪丹毒丹 毒 丝 菌 2-4月龄猪多见,散发或地方流行,夏季多发,经皮 肤、粘膜、消化道感染;病程短,发病急,病死率 高 体温42°以上,体表有规则或不 规则疹块,并可结痂、坏死脱落; 慢性型多为关节炎和心内膜炎临 诊症状 急性者脾樱桃红色,肿大柔软, 皮肤有疹块;慢性病理变化为增 生性、非化脓性关节炎,菜花心 涂片镜检,分 离鉴定细菌, 血清学试验 青霉素治疗有效, 可用弱毒菌苗预防 猪肺疫巴 氏 杆 菌 架子猪多见,散发,与季节、气候、饲养环境卫生 有关;发病急、病程短,病死率高 体温41-42°,呼吸困难张口吐 舌,犬坐姿势,咳、喘,口吐白 沫,咽、喉、颈、腹部红肿,常 窒息死亡 咽部、颈部皮下水肿;纤维素性 胸膜肺炎:水肿,气肿,肝变, 切面呈大理石状条纹 图片镜检,鉴 定细菌,接种 小鼠 链霉素及多种抗菌 药有效;可用疫苗 预防 链球菌病链 球 菌 各种年龄均易感染,地方性流行,与饲养管理卫生 条件有关;发病急,感染和发病率高,流行期长, 病型多 急性体温41-42°,咳、喘,发生 关节炎、脑膜炎,有神经临诊症 状;皮肤有发绀,有出血点,慢 性淋巴结脓肿 内脏器官出血,脾肿大,有关节 炎,淋巴结化脓 图片镜检,分 离鉴定细菌 青、链霉素等有效; 可用疫苗预防但效 果差 3 / 11

传染病诊断标准大全

传染病诊断标准 规定管理的35种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 丙类传染病: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甲类传染病 鼠疫 一、疑似病例: 起病前10日内,曾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有接触鼠疫疫源动物及其制品,鼠疫病人或鼠疫菌培养物的历史。突然发病,病情迅速恶化的高热病人,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应考虑为疑似病例。 1.急性淋巴结肿胀,剧烈疼痛、出现被迫性体位; 2.呼吸困难,咳血性痰; 3.具有毒血症候、迅速虚脱; 4.伴有重度中毒症候的其他症候群; 5.在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的病人血清中,被动血凝试验1∶20以上滴度的抗鼠疫杆菌EI抗体,或用其他经国家级单位认可(确定)的试验方法检测达到诊断标准的,亦应做出疑似病例的追溯诊断。 二、确诊病例: 1.在疑似病人或尸体材料中检出具有毒力的鼠疫杆菌,是确诊首例鼠疫病人的唯一依据。 2.当一起人间鼠疫已经确诊后,在病人或尸体材料中检出鼠疫杆菌的FI抗原或血清FI抗体升高4倍以上,亦可对续发病例做出确诊。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1或2

霍乱 一、疑似病例: 具有下列项目之一者: 1.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泄,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的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 2.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二、确诊病例: 1.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 2.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霍乱典型症状,(见疑似病例项目之一)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阴性,但无其他原因可查; 3.在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腹泻症状,作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如血清凝集试验呈4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测定呈8倍以上增长者; 4.在疫源检查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患者。 临床诊断:具备2 实验确诊:具备1或3或4 乙类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 一、疑似病例: 1.最近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巩膜黄染、茶色尿、肝脏肿大、肝区痛、乏力等,不能排除其他疾病者。 2.血清ALT反复升高而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一)甲型肝炎(HA): 1.病人发病前1个月左右(2-6)周,曾接触过甲型肝炎病人,或到过甲型肝炎暴发点工作,旅行,并进食,或直接来自流行点。

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 1 病原学 2 流行病学 3 发病机理 4 临床症状 5 病理变化 6 流行现状 7 诊断 8 综合防治 9 综合防治重点难点解析 参考文献 最近几年,因病毒性腹泻疫情流行,给我国养猪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沉重打击。2011年4月,因该年春节前后的猪病毒性腹泻流行,猪价一改之前一年多逐波下行的萎势,出人意料地快速飚升,使始于2010年初,经过近一年的财政紧缩,已于当年12月见顶回落的CPI再度扭头向上,紧缩的财政政策被逼再度紧缩。2011年7月,CPI上升6.5%,猪肉价格上涨56.7%,推动CPI上升1.46个百分点。 对于近几年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因,虽然学者们至今仍意见不一,有人认为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仍然是主要致病病原,有人指出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发生了变异,还有研究指出是新的病毒博卡病毒或CUBO病毒[1]。但据珠海市赛比奥(原安富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比奥)猪病诊断实验室对广东省内外几十个病毒性腹泻发病猪场的临床调查和病原学检测:2011年和2012年春节前后的猪病毒性腹泻疫情,70%以上的猪场是因猪流行性腹泻发病所引起;在母猪免疫过来源正当的猪病毒性腹泻三联弱毒苗(含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三种抗原,以下简称腹泻三联弱毒苗)的猪场,100%是因猪流行性腹泻发病所引起。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来源正当的腹泻三联弱毒苗或某些实验室制作的腹泻二联弱毒苗(仅含有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两种抗原)对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效果均不够理想,或根本无效,但采取一些非常规的免疫手段对该病作免疫预防,可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 1 病原学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猫冠状病毒、犬胃肠炎病毒和人冠状病毒,同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

常见传染病鉴别诊断上报

感染性腹泻 范围 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肠道传染病。 3.2 临床表现 3.2.1 每日大便次数≥3 次,粪便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便,可 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食欲不振及全身不适。病情严重者,常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 质紊乱、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主要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参见附录A。 3.2.2 已排除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志贺菌属、溶组织内阿米巴及伤寒沙门菌以 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的腹泻。 3.3 实验室检查 3.3.1 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有性状改变,常为黏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稀便、水样便。 黏液便、脓血便或血便,镜检可有多量红、白细胞,多见于沙门菌、侵袭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弯曲菌、耶尔森菌等细菌和某些病毒等所致的腹泻。 稀便、水样便,镜检可有少量或无红、白细胞,多见于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隐孢子虫、气单胞菌等所致的腹泻。 3.3.2 病原检查 从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检出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志贺菌属、溶组织内阿 米巴、伤寒沙门菌以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或特异性抗原、特 异性核酸片段检测阳性(详见附录B) 5 诊断 5.1 临床诊断病例:应同时符合3.2、3.3.1,3.1 供参考。 5.2 确认病例:应同时符合临床诊断和3.3.2。 细菌:沙门菌肠炎,大肠杆菌肠炎(5种),致泻性弧菌肠炎、弯曲菌肠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 病毒类:轮状病毒肠炎,诺瓦克病毒肠炎,肠腺病毒肠炎, 寄生虫:隐孢子虫病,蓝氏甲第鞭毛虫肠炎。 丙肝诊断 3.1 流行病学史 3.1.1 曾接受过血液、血液制品或其他人体组织、细胞成分治疗,或器官移植。 3.1.2 有血液透析史、不洁注射史,或其他消毒不严格的有创检查、治疗史,有静脉注射毒品 史。 3.1.3 职业供血者,特别是接受过成分血单采回输者。 3.1.4 与HCV 感染者有性接触史,或HCV 感染者(母亲)所生的婴儿。 3.2 临床表现 3.2.1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猪常见几种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猪常见几种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日期:2014/11/20 10:27:20 人气:10 标签: 猪瘟 症状相似处:体温高(40.5~41.5℃),耳、腹下、股内侧皮肤紫红,眼结膜先潮红后苍白,颤抖、怕冷等。 症状不同处:肠系膜淋巴结暗紫、切面周边出血(大理石状),肾包膜下有小点出血,肾盂、肾乳头有严重出血(针尖状)。脾肿大,边缘有粟粒大至黄豆粒大稍隆起的紫色梗死甚至连成一片(棱状突出)。 猪肺疫(猪巴氏杆菌) 症状相似处: 体温高(41~42℃),耳、胸前、腹下、股内侧皮肤紫红,气喘,呼吸困难,犬坐等。 症状不同处:咽喉型咽颈肿胀,口流涎,流鼻液。喉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出血性浆液浸润。胸膜肺炎型有纤维性肺炎,切面大理石纹。血液涂片镜检,可见两极浓染椭圆形短杆菌。抗生素药物及时治疗有效。 猪气喘病 症状相似处:有传染性气喘,呼吸困难,体温高(40℃以上)等。 症状不同处:一般体温不高,有时咳嗽。X光检查,肺部有不规则絮状渗出性阴影。抗生素药物及时治疗有一定疗效。 猪焦虫病 症状相似处:体温高(40.2~42.7℃),食欲减退或废绝,眼结膜苍白、黄染,腹式呼吸,喘息,剖检可见皮下脂肪黄染,血液稀薄,凝固不良,心肌质软色淡,冠状脂肪胶胨样变性,脾暗红有出血点,肺有水肿等。 症状不同处:肺部听诊有罗音(口哨音、嗽口音),后期腹泻,呈黄红色,有消化不全食物,部分尿呈茶色,四肢关节肿大,腹下水肿。全身肌肉出血,特别是肩、背、腰部,呈黑红色糜烂状,胃肠炎性出血,黏膜易脱落。血检:红细胞内有圆形、环形、椭圆形、单梨或双梨子虫体存在。贝尼尔(血虫净)治疗有效。 猪弓形体病 症状相似处:体温高(40~42℃),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萎顿,粪初干、后干稀交替,呼吸浅快,呼吸困难,耳、下肢、下腹皮肤可见紫红色斑等。 症状不同处:流水样鼻液,虫体侵害脑部时有癫痫样痉挛,后躯麻痹。剖检可见肺淡红或橙黄膨大,有光泽,表面有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髓样肿

猪流行性腹泻治疗方法

猪流行性腹泻治疗方法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仔猪和育肥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本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寒冷冬季多发,我国多在12月到来年2月发生。各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常在4-5周内传遍整个猪场,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2小时~18小时。临床表现与典型的猪传染性胃肠炎十分相似。哺乳仔猪发病症状明显,体温正常或稍偏高,表现呕吐、腹泻、脱水、运动僵硬等症状。呕吐多发生于哺乳和吃食之后。同时患猪伴有精神沉郁、厌食、消瘦及衰竭。症状的轻重与年龄大小有关。年龄越小,症状越重,l周以内的哺乳仔猪常于腹泻后2~4天内因脱水死亡,病死率约50%。断奶猪、育成猪发病率很高,几乎达100%,但症状较轻,表现精神沉郁,有时食欲不佳、腹泻,可持续4~7天,逐渐恢复正常。剖解尸体消瘦脱水,皮下干燥,胃肠弛缓、胃底粘膜潮红充血,胃内有多量黄白色的乳凝块。小肠病变具有特征性,通常肠管膨满扩张、充满黄色液体。肠壁变薄透明,肠系膜充血及弥散性出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显微镜下或放大镜下或肉眼观察可见小肠绒毛缩短,显著萎缩。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基本上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相似,但病死率比猪传染性胃肠炎稍低,传播速度也缓慢一些。 本病无特效药治疗。通常应用对症疗法,可以减少仔猪死亡率,促进康复。发病后可减少喂料,及时补水和补盐,口服补液盐的配方为1000毫升水中加20克葡萄糖、3.5克氯化钠、2.5克碳酸氢钠、1.5克氯化钾,预防机体脱水及酸中毒。注射肠毒一针灵,发病后要在饲料中添加营养性抗应激的多维和广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应立即封锁,做好全面消毒工作,场区周边可遍撒生石灰,切断传染源。本病病原对乙醚、氯仿等敏感,对外界环境和消毒药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可将其灭活。因此严格消毒猪舍、用具、及通道等对阻止本病的传播有较好效果。 冬季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加强保温工作,一般用保温灯比烧煤效果理想,也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痢菌净全群预防。同时做好猪场的消毒和清洁卫生工作,保持猪舍干燥。 疫苗防疫每年冬天10月份-次年2月份母猪、种公猪全群接种肠毒特效一针灵,每头1头份,经产母猪产前一个月接种1头份/头,后备母猪产前40天和20天分别接种1头份/头。仔猪断奶后10天-15天接种一次。疫苗注射用后海穴注射效果比颈部肌肉注射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