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武传》《张衡传》同步练习

《苏武传》《张衡传》同步练习

《苏武传》《张衡传》同步练习
《苏武传》《张衡传》同步练习

班级姓名

《苏武传》同步练习

一、实词

1.引:(1)虞常果引张胜()

(2)引佩刀自刺()

(3)项王在睢阳,闻海春侯军败,则引兵还。()

2.节:(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常恐秋节至()

(5)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6)守节情不移()

3.会:(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2)会论虞常()

(3)单于召会武官属()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使:(1)数通使相窥观()

(2)故使陵来说足下()

(3)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据秦。()

(4)使得奋大辱之积志()

(5)单于使使晓武()

5.当:(1)汉亦留之以相当()

(2)副有罪,当相坐。()

(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二、虚词

1.益:(1)单于益骄(更加副词)

(2)武益愈()

2.相:(1)数通使相窥观()

(2)副有罪,当相坐()

3.即:(1)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2)昭帝即位数年()

(3)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4.以:(1)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2)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3)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三、词类活用

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使动,使……回去)

2.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语,n-v,告

诉)

3.宜皆降.之()

4.欲因此时降.武()

5.空以身膏.草野()

6.天雨.雪()

7.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8.杖.汉节牧羊()

9.单于壮.其节()

10.剑.斩虞常已()

11.反欲斗.两主()

12.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13.言太守以下皆白服

..()

14.得夜.见汉使()

15.收族.陵家()

16.惠等哭,舆.归营。()

四、通假字:请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女为人臣子(女-汝,你)

2.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4.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

5.空自苦亡人之地()

6.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7.南乡号哭,欧血()

8.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9.异域之人,壹别长绝()

10.士众灭兮名已隤()

11.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

五、古今异义

1.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

..。()

2.武等实在

..。()

3.武使匈奴明年

..,陵降。()

4.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

..欲相待。()

5.汉亦留之以相当

..( )

6.皆为陛下所成就

..()

7.我丈人

..行也()

8.欲因此

..时降武()

六、特殊句式

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判断句)

——汉皇帝,是我的长辈。

2.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3.何以女为见?()

4.见犯乃死()

5.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6.陵尚复何顾乎?()

7.虽欲报恩将安归!()

8.子卿尚复谁为乎?()

七、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

在汉者。

2.单于益愈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3.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

矣。

4.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

辱之积志,庶几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八、选择题

1.选出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A.前后十余辈.。(批)

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行辈)

C.因厚赂

..单于。(贿赂)(“赠送”)

D.召苏武受辞.。(供词)

2.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何以女为见?

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单于召会武官属。

D.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

阙。

3.对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于是眼泪浸湿了衣襟,

与苏武告别而去。)

B.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常惠请求看守自己的人一

道去见汉使。)

C.来时,太夫人已不幸。(我率兵离开长安时,你

母亲已去世。)

D.勿复有云。(不再有什么云了。)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常果引.张胜引:牵扯。

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候:拜。

C.而收.系张胜收:逮捕。

D.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阴谋。

5.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的判断,

正确的一项是()

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②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③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④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膏”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例句:空以身膏.草野

A.使人止.晋鄙军,留军壁邺

B.其一人夜.亡

C.单于壮.其节

D.欲因此时降.武

7.选出与下面例句句式不同的一句()

例句: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A.见犯乃死,重负国

B.皆为陛下所成就

C.武留匈奴凡十九岁

D.为降虏于蛮夷

8.选出与下面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

例句:(3)何以女为见?

A.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B.子卿尚复谁为乎?

C.非汉所望也

D.皆为陛下所成就

9.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本不应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劫行动,导致苏武被匈奴扣留了19年。

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者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

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

九、给加点字注音。

昆邪

..侯()()..王()()且鞮

阏氏

..()()煴.火()左伊秩訾.()浞.野侯()丈人行.()缑.王()

《张衡传》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属.文(zhǔ)左冯.(píng)征辟.(bì)

B.逾.侈(yú)邓骘.(zhì)不徙.(xǐ)

C.都.柱(dōu )合契.(q ì)陇.西(lǒng)

D.骸.骨(hài)肃.然(sù)收禽.(qín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与……交往

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

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

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举孝廉不行

..

B.言甚详明

..

C.寻其方面

..,乃知震之所在

D.覆盖周密

..无际

5.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衡)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

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未之有也

D.果地震陇西

6.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

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

C.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则不然

D.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虽才高于.世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B.以.精铜铸成验之以.事

C.公车特征.拜郎中京师学者咸怪其无证.

D.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

8.下列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译为:(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

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

B.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译为:张衡机灵精巧,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

推算上很用心

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译为:他精于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

D.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译为:从此以后,才命令史官记下地震发生的方位

二、简答题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a.游于.三辅( )

b.虽才高于.世( )

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

②a.因.入京师,观太学( )

b.……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c.伺者因.此觉知( )

③a.公车特征.拜郎中()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④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

b.以精铜铸成.( )

10.翻译句子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⑤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⑥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三、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4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

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

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

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向,乃知

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

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

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

地动所从方起。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中有都.柱都:大

B.施关.发机关:枢纽、关键

C.牙.机巧制牙:发动机件的枢纽

D.京师学者,怪其无征.征:征讨

2.选出各项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

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C.自此以后

D.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

安得不败乎?

3.从上文中找出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句

(1)例句: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答:

(2)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

答: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答:

四、[拓展运用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

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

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

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

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

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

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

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

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

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

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

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

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

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

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

同的一组是()

A.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B.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砥励名节,品格高尚他在

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途中又亲

自放驴,料理生活,从无靡费之举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

的声誉

B.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恪守清廉胡威辞别

回家时,他仅取绢一匹送作路资在儿子询问时坦然地表

明,此绢为正当所得,并非不义之财从而赢得了儿子的

敬佩

C.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

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岂

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

的官职

D.晋武帝十分赞赏胡质他问到胡氏父子的高下,

胡威说“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认为自已远

远不如这既说明了胡质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

亲的心情

4.翻译原文中句子

(1)食毕,复随旅进道

译文:

(2)阴资装,百余里要之

译文:

(3)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译文:

《苏武传》优秀教案

苏武传 一、导入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身,在这样的选择前,无数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进这样一位故人,他就是—大汉苏武。 二、作者作品p192 三、读 四、梳理文言基础知识(同步作业) 五、全文结构(p142) 六、讲授课文 传记主人公:苏武(生平前140-前60年),80岁,写了19年,出使匈奴的19年,不是每年都写,侧重特殊变故时期(写传记并非列出人物的大事年表,写苏武作为使臣,面临特殊变故时期所表现的品质及言行举止),传记写作方法、文学创作中表现人物的方法,班固作为史学家,但在写人物上有高超的技巧,苏武80年没有写太多,身世只用一句话:苏武,字少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侧重写出使匈奴19年的艰辛历程,又抓住了19年中遇到意外之变时的品质。 (一)、学生齐读1、2段 分析苏武出使的背景、原因 (二)、苏武出使匈奴19年或者说80年最精彩的人生篇章,三件事:自杀·反劝降·牧羊 1、如何理解苏武的两次自杀行为?(学生齐读3、4段) 欲自杀→引佩刀自刺 自杀原因:见犯乃死重负国;屈节辱命 品格:国家利益至上、为国捐躯(苏武身份:使臣,手下叛乱,身为代表团团长,维护国家利益,以死全节)(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自杀行为结果:(卫律)惊、(惠等哭、同伴)哭、(单于)壮 (为苏武人格魅力感染) 2、分角色朗读卫律劝降部分(5段) 劝降步骤:杀虞常、降张胜、吓苏武(杀鸡儆猴、威逼)→利诱 (品味苏武语言)

(大丈夫: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牧羊);此之为大丈夫)3、齐读7段李陵劝降部分(长期的精神折磨不成后) 李陵劝降层次:挑拨君臣关系(语言、个人、君:法令无常)、断绝亲情之念(语言)、宣扬叛徒哲学(不得归汉、人生短暂及时行乐) (李陵与苏武关系:素厚、感情牌)同一环境的比对中,凸显人格魅力(张胜、卫律、李陵) 思考:先让李陵,再让卫律劝降?(人可过刀山火海,但经受不了孤独寂寞的折磨,更难过感情关;不屈服是铮铮男儿的气概。但人往往会倒在长期的精神折磨之中,此时给一点温情,这种安排更能凸显人物品格。苏武的语言:忠臣哲学,臣侍君如子侍父···,可看出苏武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的伟岸品格)难怪单于也为苏武的崇高气节折服(壮,想方设法让苏武投降),在周围人的比对中一个伟岸的人物形象诞生了。 4、思考:卫律劝降与李陵劝降有什么不同?品味苏武的答词p194 忠贞不渝、铮铮铁骨,难怪单于费尽心机想要让苏武屈服。(壮:为苏武气节折服) 5、读第6段苏武牧羊部分 卫律威逼利诱不成→长期的精神折磨(幽禁流放,精神上摧垮苏武)(斗争方式:从求死到生存)(苏武想活下来为敌人奸计不能得逞,为维护国家尊严,活着比死更难) 茫茫北海之上是什么支撑苏武活下来?(杖汉节,卧起操持—一心向汉、满腔爱国热忱) 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原为祖国捐—陈辉 如果面对卫律的威逼利诱苏武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话,那牧羊生活就是“贫贱不能移”,孟子曰:此之为大丈夫。 宋·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宋·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是苏武形象的写照。 七、历经艰辛万苦,苏武回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祖国(学生读9、10段) 唐·杜牧: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八、拓展,面对如此形象,我们的感触。 学生谈(维护国家利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我们生活中的诱惑,不要把苏武离得太远,精神种在心中。当我们面临网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整理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整理 .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⑾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轻轻敲打 2.古今异义 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2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独有女弟二人。女弟: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8稍迁至栘中厩监。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1此必及我。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2.会论虞常。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 3.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4.卧起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3.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苏武传》习题及答案

《苏武传》自习考试化练习及答案 出题人:梁之璐 张秋霞 做题人:任广华 审核人:王碧 华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B.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C.空自苦亡人之地 D.凿地为坎,置煴火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虞常果引. 张胜 引:牵攀、招供 B.会. 论虞常 会:会同 C.会论. 虞常 论:判罪 D.阴. 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恐前语发,以. 状语武 B.?????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C.?????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宜皆降之. D.?????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虽. 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 之 A.武能网. 纺缴 B.其一人夜. 亡 C.反欲斗. 两主 D.天雨. 雪,武卧啮雪 5.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子卿”是苏武的字。在古代,“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字”和“名”

之间有意义相同的,有意义相辅的,有意义相反的。 B.“迁”古代称调动官职,有“左迁”“右迁”两种:“左迁”指升职,这个意义有时 只说“迁”;“右迁”是指降职。 C.《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 汉史学家班固编撰,《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D.“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节,旄节,也叫符节,以竹为竿, 上缀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凭证)。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写出两个句子。(5分) 大气者的人生,淡泊名利,威武不屈。面对锦衣玉食,苏武不改其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永平 ..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政,延英雄。时固 始弱冠 ..,奏记说苍,荐桓梁、晋冯诸人,苍纳之。 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

《苏武传》教案

《苏武传》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班固及《汉书》。 ②积累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③培养正确分析文言文内容及准确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所写内容。 ②鉴赏本文运用人物对话、细节描写、对比烘托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 ③把握文章的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品味历史传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体会传主的人格、精神。

2、评价传主的功过和价值。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疏通文言 整体感知 一、导入新课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腰,这是一个涉及心灵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 (多媒体显示课题《苏武传》,教师解说《苏武传》与《左传》中“传”) 二、整体感知 1、学生串读课文,串读过程中正音、把握节奏。 2、学生参考课下注释自读并翻译,确认重点词义、句式,教师明确(多媒体显示) 文言基础知识集约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 jiù)监。 ②数(shuò)通使相窥(kuī)观。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④既至匈奴,置币遗( wèi )单于。⑤后随浞野侯没(mò)胡中。 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yānzhī)归汉。 ⑦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 (附:此课本注音“yún”错误) ⑧拥众数万,马畜(chù )弥山。 ⑨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2)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苏武传知识点(教师版)

《苏武传》文言知识点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的词语加拼音。 且鞮 ..jiùjiàn 栘.中yí数.通使shuò ..侯jūdī厩监 丈人行.háng 置币遗.单于wai 缑.王gōu 阏.氏yān 伏弩.射杀之fú以状语.武yù凿地为坎.k.ǎ.n. 煴.火yūn 舆.归营yú膏.草野gào 宛.王yuān 北阙.quē诛.灭zhū天雨.雪yù啮.雪nia羝.乳dī廪.食lǐn 节旄.m.á.o.雍棫.阳宫yù斧钺.汤镬.yuahuò 二、写出通假字并解释。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女:通“汝” 3、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县:通“悬”悬挂 4、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5、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6、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7、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8、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9、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10、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11、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12、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13、请毕今日之驩驩:通“欢”,欢聚 三、古今异义 1、稍迁至栘中厩监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2、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币:古义:财物,礼物。今义:钱。 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5、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6、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7、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8、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即:古义:如果今义:即使 9、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面目:古义:脸面。今义:相貌 10、会论虞常论:会: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 11、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12、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13、独有女弟二女弟: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14、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15、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16、如惠语以让单于让:古义:责备今义:请 17、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四、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1、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2、诚甘乐之甘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甘乐。 ②使动用法 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归:使……归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解析

二十三苏武传 一、知识要点 1、选自《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它与《后汉书》《史记》《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2、作者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因事株连,死于狱中。《汉书》由他的妹妹班昭及马续共同续成,他的弟弟班超有投笔从戎的谈。 二、通假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氈”,一种毛织物。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4、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5、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搯”,叩,轻轻敲打 6、驰召毉毉同医 7、头县北阙县:通“悬”悬挂 8、何以女为见女:通“汝” 三、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当:古义:抵当。今义:差不多。

2、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对年长者的尊称今义:岳父。 3、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4、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还活着。今义:诚实、老实。 5、稍迁至栘中厩监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6、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币:古义:礼品今义:钱币 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7、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古义:正遇上。今义:聚会、集合。 8、此必及我及:古义:连累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9、会论虞常。论:古义:判决罪犯今义:常作议论 10、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1、卧起操持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12、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古义:在今义:介词 13、如惠语以让单于古义:责备今义:请

14、即谋单于古义:如果今义:即使 四、一词多义 1、使 (1)数通使相窥观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2、语 (1)以状语武语:告诉。 (2)如惠语以让匈奴语:说的话。 3、引 (1)虞常果引张胜引:供出。 (2)引佩刀自刺引:拔出,抽出 4、食 (1)绝不饮食食:给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食:吃。 (3)廪食不至食:粮食。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苏武传 一、知识要点 1、《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着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它与《后汉书》、《史记》、《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2、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着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与其父:班彪;弟:班超并称“三班”。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大部份写作。 二、通假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一种毛织物。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4、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5、头县北阙县:通“悬”悬挂。 6、何以女为见女:通“汝”。 三、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当:古义:抵当今义:差不多。 2、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对年长者的尊称今义:岳父。 3、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4、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还活着今义:诚实、老实。 5、稍迁至栘中厩监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6、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币:古义:礼品今义:钱币。 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7、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古义:正遇上今义:聚会、集合。 8、此必及我及:古义:连累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9、会论虞常论:古义:判决罪犯今义:常作议论。 10、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1、卧起操持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12、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古义:在今义:介词。 13、如惠语以让单于古义:责备今义:请。

苏武传》挖空练习答案

《苏武传》挖空练习武字子卿,少以( )父任,兄弟并( ) 为( )郎,稍( )迁至栘中厩监。时( )汉连伐胡,数( )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 )汉袭之,乃( )曰:”汉天子我丈人( )行也。”尽( 全部) 归( )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 )其义,乃遣武以( )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因( )厚赂( )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 )至匈奴,置币遗( )单于;单于益( )骄,非汉所望也。方( )欲发使送武等,会( )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 )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 )相与( )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 )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 )与副张胜相知( ),私( )候( )胜曰:「闻汉天子甚( )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 )蒙( )其赏赐。」张胜许( )之,以( )货物与( )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 )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 )死,虞常生得( )。 单于使卫律治( )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 ),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 )我,见( )犯乃( )死,重( )负国!“欲自杀,胜、惠共( )止之。虞常果( )引( )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宜( )皆降之。“单于使( )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 )生( )何面目以归汉?“引( )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 )其节,朝夕( )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苏武传(优秀实用教案)讲课讲稿

苏武传(优秀实用教案)

《苏武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的能力和习惯。 2、探究学习,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教学重难点】 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概括内容要点的技能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一、早自习预习:理解文意(结合课下注释及《创新设计》) 二、导入: “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历尽艰辛,持节不屈。两千多年来,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心理要素。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的人生。 附《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三、作者作品及背景。 1.作者简介:【课件】 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 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 家庭——父亲: 班彪(史学家,文学家) 弟弟: 班超(投笔从戎) 妹妹: 班昭(续写《汉书》) ◆注:班昭,博学高才,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作品——史书:《汉书》 辞赋:《两都赋》 诗:《咏史诗》

苏武传文言知识归纳

苏武传 一、通假字: 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空自古亡人之地;法令亡常;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请毕今日之驩:“驩”通“欢”欢聚 因泣下霑衿:“霑衿”通“沾襟”沾湿衣襟 与武决去:“决”通“诀”诀别 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二、古今异义 1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古:临时充任今:虚假 2置币遗单于古:财物今:货币 3召诸贵人议古:贵族今:尊贵的人 4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燃古:第二天今:今天的下一天5扶辇下除古:殿阶今:去掉 6以货物与常古:一般财物今:供出售的物品 7与武决去古:离开今: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

“来”相对 8 单于视左右而惊古:侍从今:左和右两方面. 支配 9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古: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丈夫妻子的父亲 10汉亦留之以相当古:相抵押今;相差不远 11素与副张胜相知古:相熟识,有交情今:相互了解12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古;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今;一点饭也不吃 13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古;拿着今;管理,治理14明年,陵降,不敢求武古:第二年今:今年的下一年 15皆为陛下所成就古:栽培,提拔今:很大的成绩16谢汉使曰:“武等实在。”古:确实活着今:老实,不说谎 17如惠语以让单于古:责备今: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躲闪避开 18虞常果引张胜古:牵攀,招供今:牵引,引导 19惠等哭,舆归营古:抬,扛今:车,车上可以载人载物的部分 20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古:去世今:不幸运,很失望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惠等哭,舆归营名作动抬,扛 2、天雨雪名作动下,降 3、羝乳乃得归名作动生子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名作动,织网;用弓弩矫正 5、杖汉节牧羊名作动拄着 (二)名词作状语 1、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用弩弓 2、其一人夜亡连夜 3、剑斩虞常已用剑 4、陵与卫律之最上通于天向上 5、朝夕谴人候问武在早晚 (三)使动用法: 1、屈节辱命使……遭受屈辱 2、欲因此时降武使……投降 3、单于愈益欲降武使……投降 4、空以身膏草野使…..肥沃 5、反欲斗两主使……斗 6、何久自苦如此使……受苦 7、空自苦亡人之地使…..受苦 8、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使…..回去

以《苏武传》为例归纳文言文知识点

以《苏武传》为例归纳文言文知识点 文言文学习主要包括作家作品及创作背景,重点实词、虚词、句式,另外还有文学常识和作文素材。以《苏武传》为例: 一、作家作品 1、选自《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它与《后汉书》《史记》《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2、作者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因事株连,死于狱中。《汉书》由他的妹妹班昭及马续共同续成,他的弟弟班超有投笔从戎的谈。 二、通假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氈”,一种毛织物。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4、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5、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搯”,叩,轻轻敲打 6、驰召毉毉同医 7、头县北阙县:通“悬”悬挂 8、何以女为见女:通“汝” 三、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当:古义:抵当。今义:差不多。 2、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对年长者的尊称今义:岳父。 3、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4、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还活着。今义:诚实、老实。 5、稍迁至栘中厩监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6、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币:古义:礼品今义:钱币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7、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古义:正遇上。今义:聚会、集合。 8、此必及我及:古义:连累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9、会论虞常。论:古义:判决罪犯今义:常作议论 10、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1、卧起操持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12、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古义:在今义:介词 13、如惠语以让单于古义:责备今义:请 14、即谋单于古义:如果今义:即使 四、一词多义 1、使 (1)数通使相窥观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2、语 (1)以状语武语:告诉。 (2)如惠语以让匈奴语:说的话。 3、引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答案版精编版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答案 版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苏武传》教师版一、文学常识 1、《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同郡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着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2、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着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与其父班彪妹妹班昭并称“三班”。 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大部份写作。

二、给下列加点的词语加拼音。 且鞮..(j ū?d ī)侯厩监..(jiù?)(jiàn)栘.(yí)中数.(shuò)通使丈人行. (h áng) 厚赂.(l ù )诸侯置币遗.(w èi)单于 缑.(.g ōu)王 浞.(zhu ó)野侯阏氏.. (y ān)(zh ī)伏弩.(n ǔ)射杀之 以状语.(y ù)武 凿地为坎.(k ǎn)煴. (y ūn)火 舆.(y ú)归营膏.(g āo)草野 绝不饮食..(y ìn s ì)宛.(yu ān )王北阙.(qu ē)廪. (l ǐn)食 节旄.(.m áo) 纺缴.(zhu ó)檠.( q íng )弓弩 於鞯..(w ū j īan )王 诛. 灭(zh ū)天雨.(y ù)雪啮.(ni è)雪羝.(.d ī)乳雍棫.(.y ù)阳宫扶辇.(ni ǎn )斧钺.(yu è) 汤镬.(huò) 更.(g ēng )嫁 诡. (gu ǐ)言武死 三、通假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 ǔ)”,收藏。 4、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5、何以女为见 女:通“汝”, 你 6、空自若亡人之地 亡通“无” 7、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表现 8、请毕今日之驩 驩通“欢”,欢聚

最新苏武传公开课优秀教案

《苏武传》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的能力和习惯。 2、探究学习,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 【教学重难点】 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概括内容要点的技能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身,这涉及到心灵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 (二)【播放李娜的《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 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苏武牧羊》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快速阅读人教版配发资料《新教材新学案》(第66页)和课文注释①,介绍作者、作品和背景。学生介绍,然后明确。 1.作者简介:班固(32—92),我国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幼年即聪慧好学,16 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后来继承父志,在父未完成的《史记后传》基础上撰写《汉书》。因被人诬告私改国史而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 ,终完成《汉书》写作。 2.简介《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 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 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 ,全书有十二纪、七十列传、八表、十志,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3、苏武出使背景: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朗读课文,熟悉内容。鉴于学生的文言文朗读能力较弱,课堂自读或教读非常必要。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生词与断句有疑惑的句子。放朗读带,学生听读,朗读过程中重点注意把握: 1、校正字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ji U)监;②数(shu o )通使相窥(ku I)观; ③以状语(y U)武;④既至匈奴,置币遗(w百)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m b)胡中;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ymzh i) 归汉; ⑦置煴(y m)火,覆武其上(注:课本注音“ y印”有误。煴,有二音,读y tn意为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二十三苏武传 一、知识要点 1、选自《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它与《后汉书》《史记》《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2、作者,字孟坚,东汉着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因事株连,死于狱中。《汉书》由他的妹妹及共同续成,他的弟弟班超有投笔从戎的谈。 二、通假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一种毛织物。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4、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5、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搯”,叩,轻轻敲打 6、驰召毉毉同医 7、头县北阙县:通“悬”悬挂 8、何以女为见女:通“汝” 三、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当:古义:抵当。今义:差不多。 2、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对年长者的尊称今义:岳父。 3、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4、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还活着。今义:诚实、老实。 5、稍迁至栘中厩监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6、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币:古义:礼品今义:钱币 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7、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古义:正遇上。今义:聚会、集合。 8、此必及我及:古义:连累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9、会论虞常。论:古义:判决罪犯今义:常作议论 10、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1、卧起操持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12、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古义:在今义:介词 13、如惠语以让单于古义:责备今义:请 14、即谋单于古义:如果今义:即使 四、一词多义 1、使 (1)数通使相窥观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2、语 (1)以状语武语:告诉。 (2)如惠语以让匈奴语:说的话。 3、引 (1)虞常果引张胜引:供出。 (2)引佩刀自刺引:拔出,抽出 4、食

人教版高中语文苏武传教案

苏武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过程和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的能力和习惯。 2、探究学习,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 教学重点 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概括内容要点的技能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苏武牧羊》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检查课前自主合作预习课文情况 (一)由四人学习小组介绍作者及《汉书》。 1.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 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2.关于《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

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

《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 【文言现象】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二、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1)单于壮.其节壮:以……为壮 2、使动用法 (1)宜皆降.之降:使……投降。 (2)屈.节辱命屈、辱:使…….屈辱 (3)反欲斗.两主斗: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投降。 (5)单于使使晓.武晓:使……知晓 (6)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归:使……归 (7)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别:使……分开 3、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落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育。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拿着。 (4)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送。 (5)空以身膏.草野膏:名词做动词,滋润。或使动用法三、通假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氈(zhan)”,毛织物)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4)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5)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搯”,叩,轻轻的敲) 四、一词多义 使:数通使相窥观名词,使者 单于使使晓武动词,派 使(之)牧羝使令动词,让 发:虞常等七十人欲发动词,起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动词,发出,派出 恐前语发动词,(被)揭发

(完整版)苏武传教学设计

《苏武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班固及《汉书》。 ②积累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③培养正确分析文言文内容及准确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所写内容。 ②鉴赏本文运用人物对话、细节描写、对比烘托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 ③把握文章的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品味历史传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体会传主的人格、精神。 2、评价传主的功过和价值。 教学难点 评价传主的人格、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分析探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欣赏歌曲《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2、走近作者 班固,字孟坚,东汉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长大后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89)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时年61岁。那时,《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尚未写成,后由妹妹班昭和马续补写而成。 家庭:父亲,班彪;弟弟,班超(投笔从戎);妹妹,班昭(续写《汉书》)。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检测(附答案)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一、文化常识填空 1、《汉书》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体________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前四史”。 2、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与其父班彪、弟弟班超并称“三班”。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且鞮 ..侯()厩监 ..()栘.中()数.通使() 丈人行.()置币遗.单于()缑.王()阏氏 ..() 伏弩.射杀()以状语.武()凿地为坎.()煴.火()舆.归营()诛.灭()天雨.雪()啮.雪()羝.乳()廪.食()节旄.()喟.然() 雍棫.阳宫()斧钺.汤镬.()单.于() 奢侈.()旃.毛()扶辇.() 三、通假字 1.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与旃毛并咽之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何以女为见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法令亡常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信义安所见乎?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重要实虚词 1. 汉亦留之以相当.当:______ 2. 稍.迁至栘中厩监稍:__________ 3.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会论.虞常。论:___________ 5. 如惠语以让.单于让:___________ 6. 前后十余辈.辈:__________ 7. 私候.胜曰候:___________________ 8.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舆.归营舆:______________ 11 陵降,不敢求.武求:____________ 12 扶辇下除.除:___________ 13. 自分.已死久矣分:________________ 五、古今异义 1. 我丈人 ..行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岳父。 2. 欲因此 ..时降武。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相当于所以。 3. 武等实在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诚实、老实。 4. 以货物 ..与常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5. 卧起操持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6. 且陛下春秋 ..高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春季、秋季 7. 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业绩 六、一词多义 1. 使 (1)数通使相窥观使: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__________第二个“使”:__________ 2. 语 (1)以状语武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惠语以让匈奴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引 (1)虞常果引张胜引: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佩刀自刺引: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食 (1)绝不饮食食: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食: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廪食不至食: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发 (1)方欲发使送武等发: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