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海省城镇住宅建设标准

青海省城镇住宅建设标准

青海省城镇住宅建设标准
青海省城镇住宅建设标准

青海省城镇住宅建设标准(试行)

(Db63/T367—2001)

1.0.1、为提高我省住宅建设的科技含量,促使住宅建筑符合舒适、安全、经济、节能、卫生、美观的基本要求,以适应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提出的新需求,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改善住宅环境条件、全面提高住宅质量标准,并逐步向小康住宅方向发展。根据国家住宅标准化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我省实际状况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淮为全省住宅建设的统一标准,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扩建的普通住宅。

1.0.3、住宅建设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0.3.1、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经济建设、城市规划及房地产开发的相关法律和法规,执行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

1.0.3.2、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凡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已有规定的应积极采用。严禁选用落后、淘汰产品。

1.0.3.3、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严格执行住宅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提高外部环塔设计的质量,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并应充分考虑各民族不同的生活习俗和对使用功能的需求,做到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1.0.3.4、积极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新技术,采用节能型建筑材料和产品,限制使用粘土实心砖等非节能型产品。严格执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青海省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

1.0.3.5积极推广应用新型结构体系,提倡大空间、大跨度的住宅方案,以适应空间布置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并应留有今后发展的余地。

1.0.4、住宅日照间距标准及绿化、消防、噪声控制均应按《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房屋建筑部分)有关规定执行。

1.0.5、住宅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执行国家、本省现行的与住宅建设相关的规范和规定。对建设部制定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参与建设的各方主体应严格执行。

2 套型分类和面积指标

2.0.1、住宅的套型划分,应以满足使用功能、家庭人口、代际关系、居住行为(职业特征)等要求为原则,合理划分与组织各类空间。

2.0。2、新建城镇住宅应按套型进行设计,且应遵循以下原则:每套住宅必须是独门独户,基本功能空间明确完善,平面组合分区合理,辅助空间设置适当,设施配套齐全。

2.0.3、住宅套型按表2.0.3面积标准分为五类。

住宅套型面积标准

表2.0.3

注:根据本地区所处环境对建筑热工的要求和平面组合形式,中高层、高层住宅每套可增加面积7—9平方米。

2.0.4、住宅套型应按一定的比例控制,城镇新建住宅平均每套建筑面积以二、三类套型面积为主,但每套住宅的最小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应满足表2.0.3

中一类住宅套型面积最低标淮伪要求。

2.0.5、住宅套型内应设有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储藏空间和阳(阴)台,其中三、四、五类住宅各户门以内应设置过度空间(门厅、门斗)。

2.0.6、住宅套型内各功能空间的数量和面积不宜小于表2.0.6的规定要求。

2.0.7、当套型建筑面积大于130m2时,亦应满足表2.0.6中五类住宅各功能空间数量和面积标准的要求。

3 功能与室内环境标准

3.0.1、新建住宅的层数全省州、地级城市一般不宜低于六层,其它城镇不宜低于三层。

3.0.2、住宅设计层高不低于2.7M,一般不得超过2.8M。

3.0.3、每套住宅至少有一间卧室或起居室(厅)能获得有效日照。住宅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应直接采光;卫生问、过厅等可间接采光或采用人工照明。

3.0.4、住宅应具备良好的自然通风;单朝向的住宅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厨房和卫生间必须设置出屋顶的垂直排烟道和通风竖井,并组织好进风和排气。

3.0.5、有条件住宅,每单元应设计集中管道井,并应满足防火,隔声,保温等要求。

3.o.6、当采用集热式太阳能热水器为热水源时,应在每户卫生问或厨房内设置专用附墙管井,且应满足隔声要求。

3.0.7、门窗设计应考虑私密性要求,卫生间的窗不得直接对楼梯间。

3.0.8、住宅楼梯间应为封闭楼梯间,外墙、屋面、外窗等围护结构应进行热工验算,底层地面应做保温处理,保证其不低于《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青海省实施细则》的要求。

3.0.9、封闭式阴阳台外围护结构应按住宅外墙进行热工验算,满足保温要求。

3.0.10、住宅分户墙及楼板的空气计权隔声性能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3.0.11、中高层、高层住宅出入口应设有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坡道。

4 建筑结构与安全防护

4.0.1、住宅建筑结构应满足建筑结构、地基基础的设计规范和相应区域的抗震烈度设防要求。

4.0.2、住宅建筑结构应满足结构体系的安全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其结构体系应多样化,并积极推广采用预应力结构、异形柱结构、钢结构等。

4.0.3、住宅阴、阳台设计首先应满足阴、阳台功能要求,砖砌体结构住宅不得将阴、阳台与房间拉通,保证通向阴、阳台门窗两侧窗间墙有足够的宽度。

4.0.4、商店住宅楼屋面应采用现浇板,砖混住宅楼面宜采用现浇板,屋面应采用现浇板或装配整体式屋面板。

4.0.5、住宅进行装修改造时,不得影响主体结构安全;不得凿剔承重墙、板和梁柱;不得任意改变原设计使用性质;不得增加使用荷载。

4.0.6、住宅中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楼梯间、电梯井的墙、梁、板、柱等建筑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应满足相关防火规范的要求。

4.0.7、住宅宜设置单元电子对讲防盗门,当设置分户防盗门时,应以不妨碍公共交通为准。屋面检修孔顶盖应加锁。

4.0.8、位宅底层及开向走廊的窗应设安全防护设施。

4.o.9、阳台窗下栏板应采用封闭式现浇栏板。当栏板低于0.9米时必须加设可靠的护栏。

4.o.10、当商店住宅设室外楼梯时,应采取防滑安全措施。

5 给排水设备与设施标准

5.0.1、住宅设备、设施的设置应充分满足住户生活的基本要求,并且有一定的超前性。各类管线综合设计,一次敷设,并与土建工程同步完成。

5.0.2、各类管道应相对集中布置,设置集中管井和水平管线区,保证检修不串户;管道敷设应隐蔽和方便维修,推广应用户外计量技术。

5.0.3、日照充分地区的住宅应考虑利用太阳能集热设备的可能性,预留管位为今后安装提供方便。

5.0—.4、厨房应按炊事操作流程的要求,设置洗涤池、灶台、操作台、吊柜、排油烟机和热水器等设施或预留相应空间,并考虑电冰箱人厨的可能。

5.o.5、卫生问应设坐便器、洗浴器(淋浴器)、洗脸器,并预留洗衣机朋位置。三、四:五类住宅的卫生问,可将坐便器、洗脸器和洗浴器(淋浴)、洗衣机分开设置。

5.0.6、每套住宅应设水表。便器、洗浴器、洗脸器、洗衣机、洗涤池等用水器具必须设置专用的给排水装置,排水支管的敷设与维修宜以户为界,有条件的宜设热水管道。

5.0.7、各类卫生洁具应选用节能节水型低噪音产品,管材应选用推荐使用的新型管材,当采用PVC下水管时,宜选用低噪音产品,选用的设备、设施应满足建筑耐久性。

6,暖气、通风设备与设施标准

6.0.1、住宅小区宜设集中采暖系统,采暖热媒应采用热水,地处边远地区的住宅可设分散式采暖系统。

6.o.2、设置采暖系统的普通住宅的室内计算温度,应不低于表6。0.2的规定

住宅室内采暖计算温度表

6.0.2

注:有洗浴器并有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卫生间,宜按25设计

6.0.3、集中采暖系统设计中宜考虑热量分户计量的可能性,应设分室温度调节装置。

6.0.4、集中采暖系统中,用于总体调节和检修的设施,不应设置于住宅户内。

6.o.5、散热器的调节阀门,应确保频繁调节时的密封性能,并采用不易锈蚀的材质。

6.0.6、以燃气、燃油、燃煤等为燃料,设置分散式采暖的住宅应设专用排气烟道,上下层或毗连房间合用一个烟道时,必须采取防止串烟的措施。

6.0.7\为厨房排油烟机排气及无外窗的卫生间排气需要,应设置独立的有防回流构造的排气通风道,卫生间应安装机械排气装置;厨房宜设置机械排气装置。

6.0.8、使用燃气的住宅,每套的燃气用量应按至少一个双眼灶和一个燃气热水器的用量计算。

7 电气设备与设施标准

7.0.1、每幢住宅的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应具有漏电保护功能,并考虑加装避雷设施。

7.o.2、每套住宅应设一块电度表,用电负荷不应小于4千瓦,带电灶不应小于6千瓦。

7.o.3、电气线路应采用符合安全和防火要求的敷设方式配线,导线应采用铜线,每套住宅进户线截面不应小于10MM’,分支回路截面不应小于2.5MM2。

7.o.4、每套住宅的电源插座线路与照明线路应分路设计;厨房电源插座和卫生间电源插座宜设置独立回路。并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7.0.5、每套住宅应设置电源总断路器,并应采用可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开关电器。

7.0.6、每套住宅电视、电话终端设置分别不应少于两个。

7.0.7、设有管道煤气、天然气系统的住宅应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

7.0.8、对新建住宅小区,宜采用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至少应预留管路为今后系统安装提供条件。

8 装饰标准

8.0.1、住宅建设装修应不低于表8。0。1最低标准的要求。

8.o.2、住宅如采用二次装修时,不应变更固定的管线系统,应考虑不同装修材料的荷载重量;装饰材料应满足防火规范和环保要求。

8.0.3、住宅外墙应根据具体环境及城市规划要求考虑外装修。

住宅装修普通标准做法表表8.0.

1、总则

1.0.1 本条提出了制定该标准的目的、意义和基本要求。近年来我省城镇住宅发展较快。如1995年全省住宅竣工面积76.7万平方米,到1999年己达到161.6万平方米;1995年完成投资额6.5亿元,而1999年完成投资额18.33’亿元。城镇住宅量大面广,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其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都很强,为保证住宅建设的质量标准和功能要求,规范房地产开发商的行为;保障居住者的切身利益,制定一个地方标准一“青海省城镇住宅建设标准”是完全必要的。

1.0.2 本标淮为全省住宅建设的统一标准,也是最低标准。各地城镇新建、改建、扩建的普通住宅均应执行。条文中所列普通住宅包括:(1)房地产开发商建造的商品住宅(包括临街的商店住宅);(2)旧城改造、危房改造‘为安置拆迁户而修建的住宅;(3)为解决住房困难户修建的经济适用住宅。不包括别墅、公寓等高等级、高标准的住宅。

1。0.3 本条所列基本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保证住宅建设的质量,避免低等级低标准住宅重复建造,限制建造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人为地指定各自的标准,从而在条文中提出了对安全、节能、用地、规划等诸方面的要求。

另一方面,提出了达到基本原则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如采用新型结构体系,新产品新材料的应用等,用以改变我省住宅建设相对落后的现状。

1.0.4 本条为外部环境条件,用以改善室外生活环境,为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

1.0.5 用以与相关规范、规定及强制烽条文相互配合、共同遵守、协调执行。

2、套型分类和面积指标

2.0.1 本条主要针对以往住宅建设中忽视使用功能,片面追求厅室的面积规模倾向而提出的,明确了今后住宅建设不应当只注意居住对象的职务、地位而应更多地考虑居住生活的各类需求,合理确定住宅套型和划分各类空间的原则。

2.0.2 本条是为了保证新建住宅的成套率。对住宅设计与建设的使用功能,主辅空间划分,平面组合分区,设施配套四个方面提出了基本原则,充分体现人居环境水平的不断提高所带来的需求水平相应提高的要求。

2..0.3 本条将住宅套型按面积标准分为五类,各类套型建筑面积幅度为10m2,套型差为5m2,以此涵盖了白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住宅建设中不同的居住面积需求。

本条明确规定了设有阴阳台的住宅,其面积不计人每套住宅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指标,并对各类住宅的阴阳台作定量化的限制,这主要是为避免和消除住宅建设中片面地将阴阳台随意扩大的矛盾。从功能需求的角度出发,合理适度的设置阴阳台,但这部分面积应根据国家现行有关《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要求计算建筑工程量。

在注1中义提出:中高层、南层住宅每套可增加相应的建筑面积,是考虑到这两种类型的住宅公共交通面积,各类管线管道面积增加较多,并且我省为寒冷,严寒地区,要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增加围护结构厚度还需占用部分建,筑面积等因素而确定的。

2.0.4 本条主要是强调住宅套型应有适当的比例。根据我省每年住宅建设总量和套数这一统计指标的测算,平均每套住宅建筑面积总体建设水平控制在以二、三类住宅面积指标内比较合适,能够满足大多数需求者的居住要求。同时也规定了最小套型住宅的面积指标,以此体现了住宅建设总体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证居住者最低的需求。

2.0.5 本条规定每套住宅应具有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储藏空间和阳(阴)台是对小套住宅限定了最基本的空间数量要求,对三、四、五类住宅由于在套型面积指标内有可调剂的余地,因此规定设置户门内的过度空间,满足居住者日常行为要求。

2.0.6 本条对各类套型面积进行了空间划分,提出了各空间应具有的数量和使用面积指标,这些指标主要考虑了当前对住宅模式的要求,避免造成新建住宅不能满足基本居住功能而又面临重新改造的现象,为住宅套内空间划分达到,“动静分离”、“公私分离”/食寝分离”、“洁污分离”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同时不同类别的套型之间不一定仅限于空间组合形式的不同,有时空间组合形式相同,只是空间面积和数量有差别而已,因此应根据实际需要努力改善居住环境的功能需要,提高套型住宅的适应性和舒适性就是建设标准力求引导的方向。

2.0.7 本条主要是对于建筑面积大于五类套型面积标准的住宅,从空间数量和使用面积指标提出了最低的要求,以满足本建设标准。

3、功能与室内环境标准

3.0.1 本条主要从节约用地和今后发展考虑。

3.0.2 为住宅建设满足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美观的基本要求以及我省多年实践的构配件标准,本条规定住宅设计层高以2.8米、2.7米为宜。实践证明,在改进室内平面设计并组织好通风的基础上也并不感到压抑,认为降低层高对节约投资、节约能源、节约用地等方面有一定效果。

3.0.3 日照采光是住宅建筑重要的卫生标准之一,对居民健康和居住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为满足住户对卫生、安全的基本要求,提高居住环境质量,规定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厅)应直接采光,且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间卧室或起居室(厅),能获得冬至日一小时满窗日照。卫生间、过厅可间接采光或人工照明。厨房直接采光也为了满足通风、迅速排除油烟要求而规定。

3.0.4 良好的自然通风是指住宅内主要空间应在相对外墙上开窗以形成穿堂风或相邻的外墙上开窗形成对流、通风。

厨房内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和烹任油烟,不仅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危害,同时对门窗五金、电器、管道等起腐蚀作用,将厨房产生的废气尽快排出,是保证居民健康的要求。现目前很多住户都已安装排油烟机、排风扇,由于没有设置垂直排烟道,将油烟排在楼梯间、走道或通过窗户直接排在外墙处,污染严重,影响市容,因此规定一律设置高出屋面的垂直排烟道并设防止烟气回流和串烟的措施。

卫生间较潮湿并有异味,为提高居住质量,规定必须设置出屋顶的通风竖井,并组织好通风和排气。

3.0.—5 为便于水、暖、煤气等管道集中控制、方便检修,改善室内使用环境,提出设置集中管道井的要求。

3.0.6 随着居住标准的提高,采用太阳能供应将更加普及,为太阳能热水器管道设置专用附墙管井很有必要。

3.0.7 住宅应具备私密性要求。在平面设计中应注意相邻两户住宅,特别是面向天井或开口天井墙面上开窗的情况。应避免出现能互相对视室内的现象。卫生间窗直对楼梯间,很不文雅,应注意避免。

3.0。8 本条是考虑住宅建筑围护结构和底层楼面的热工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采暖性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随着新型墙体材料的不断应用,建筑节能工作的进一步落实,特提出这一要求。

3.0.9 由于建筑平面设计形式的多样性,在住宅阴阳台外墙处开设较大的洞口,有的设玻璃隔断或不设任何玻璃隔断,由于阴阳台栏板不满足保温要求或大面积玻璃窗及洞口不利于保温;特规定封闭式阴阳台外围护结构应进行热工验算,满足保温要求。

3.0.10 隔声要求是住宅建筑的重要指标,在各种新型墙体材料大量出现的情况下,强调新建住宅应满足有关隔声标准的要求。

3.0.11 方便残疾人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象征。在近期因不可能作到将残疾人集中起来住在专用的残疾人公寓,所以规定中高层、高层住宅出入口应设有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坡道;坡道的设计应按有关专门规范执行。

4、建筑结构与安全防护

4.0.1 住宅建设是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为确保

住宅结构体系的安全性,住宅建设必须满足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规范的要求。

4.0.2 住宅建设既要确保结构的安全,同时还要有做到经济、合理,这就要求住宅结构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同时还要兼顾到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和最大限度的节约投资。另一方面,为了发展青海的住宅建设,本标准建议推广采用布置灵活的大跨度、大空间住宅结构体系,这就需要采用一些如无粘结予应力结构、异形柱结构以及钢结构等多种新型结构型式。

4.0.3 针对青海住宅建设中敞开式住宅阴阳台的普遍采用,由于阴阳台与房间直接连通,一方面使阴阳台失去其应有功能,更主要的是使住宅外纵墙墙体截面遭受严重削弱,住宅抗震性能受到严重影响,因而增加了对阴阳台设计的具体要求。

4.0.4 住宅楼面采用现浇板,屋面采用现浇板或装配整体式现浇板,增加了住宅房屋的结构整体性,提高了住宅的抗震性能,同时也提高了住宅上下层之间楼板的隔音性能,在屋面处还可以减少或避免使屋顶处墙体由于温度应力而产生的水平裂缝。

4.0.5 是针对住户对住宅进行两次装修时随意凿剔承重结构而影响到结构安全的现象提出的。

4.0.6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6—9层住宅耐火等级不低于一、二级,10—18层普通住宅为二级,19层及以上住宅为一级,本条要求住宅中各结构构件耐火极限应按上述要求采用。

4.0.7—4.0.10 在住宅使用过程中,尚存在着诸多结构安全以外的影g 向安全的因素,在住宅建设中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条即针对结构本身以外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的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5、给排水设备与设施标准

5.0.1 以前部分新建住宅其设备、设施的设置严重落后于生活及社会发展的要求,为避免今后新建住宅再次出现这种现象,影响住宅使用,特提出本规定。

强调各类管线综合设计、一次敷设并应于土建工程同步完成是针对当前住宅建设中存在各专业相互缺少配合或配合不当,造成随意凿洞穿管等突出问题而制定的。

5.0.2 目前我省绝大多数水表、电表等计量仪表设置在室内,抄表人员需到住户家中抄表,打乱了住户正常的生活秩序,并且不安全,物业管理不方便,现在上海等市已有将水表、电表等集中设置在户外的成功经验。故本条强调各类管线应相对集中布置,管线敷设应隐蔽并推广应用户外计量技术。对在户外何处设置末做规定,可视具体情况确定。

5.0.3 我省大部分地区均为日照充分地区,这些地区应推广利用太阳能,目前加装太阳能住宅立管敷设大部分都利用建筑通风道,影响通风道的正常使用,特提出本规定。

5.0.4—5.0.5 厨房、卫生间是住宅的心脏,居民要求各异,目前许多居民迁人新居后,对不符合自己要求的设施敲掉重做,给结构安全造成一定威胁,故预留相应位置由住户自行设置,卫生间三大件应一次设置。

5.0.6 针对现阶段住宅厨房、卫生间管道布置零乱、使用不便等问题,强调各种用水器具必须设置专用的给排水装置,避免洗衣机到处搬动,卫生间用水需到厨房取用等不合理的生活现象而提出的。

5.0.7 此条为满足住宅节能、环保、建筑耐久性要求而提出的。

6、暖气、通风设备与设施标准

6.0,1 城市住宅区发展集中采暖是我国的能源政策,也是节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我省地域广阔边远地区大部分城镇规模较小,从经济方面的因素及有其它能牲利用和开发能源的情况,如太阳能、地热、电能等,所以边远地区不强求设集中采暖。采暖系统采用热水采暖是国家节能设计标准中的明确规定。

6.0.2 设采暖系统的普通住宅的室内计算温度按照国家的标准制定统一的规定,根据我省的气候、特点,对厨房采暖计算温度也定了规定。

6.0.3 集中采暖系统住户按热量计量收费势在必行,在设计中须考虑热量分户计量的可能性,从节能方面及用户能自行调节室温并使室内温度保持在用户要求的范围之内也是热量分户计量的基础。

6.0.4 集中采暖系统为以后的物业管理更为方便、合理从维护住户的利益出发,设计中要求用于总体调节和检修的设施,不得设在住宅户内。

6.0.5 为满足住户能自行调节室内温度的要求,确保阀门的密封是调节的前提。

6.0.6 设分散式采暖的住宅为保证住户的安全必须设专用排气烟道,使产生的烟气集中排到安全处。当上下层或毗连房间合用一个烟道时,设计中采取防止串烟的措施也是达到安全使用的保证。从建筑外型的美观,及保护建筑物的洁净要求,使住户采暖产生的烟气有序排放。

6.0.7 为避免厨房排油烟机排出的油气污染建筑物外墙面及周边环境,要求住宅设防回流构造的排气通风道,卫生间、厨房设机械排气装置为了满足住户’对卫生标准、舒适度的基本要求。

6.0。8 按国家标准使用燃气用量的计算标准。

7、电气设备与设施标准

7.0.1 接地电弧短路是常见多发的电气火灾原因,但电弧短路的电流小,一般的断路器和熔断器不能或不能及时切断电源,而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对电弧短路电流有很高的动作灵敏度,能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

7.0.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各种家用电器进入家庭,其中不少家电其功率在1千瓦左右,致使每户用电负荷大大提高,因此规定每户用电负荷设计功率不小于4千瓦。

7.0.3 与铝线相比,铜线不易氧化和腐蚀,且机械强度高,可减少因接触电阻过大线路接头发热起火和断线的危险,进户线和套内分支回路最小截面的规定,是考虑到用电负荷的增长趋势和提高电能质量的需要,且增加投资不多。

7.0.4 多分支回路使套内负荷电流分流,可减少线路升温和谐波危害,从而延长线路寿命和减少电气火灾危险。电源插座常接用手握式电器,当电器绝缘损坏时易引起电击伤亡事故,因此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以快速切断电源。

7.0.5 每套住宅设置电源总断路器,便于在电气火灾发生时拉闸断电,也便于套内电气检修时断电。

7.0.6 本条规定了电视、电话终端出线口的最少数量。

8、装饰标淮

8.0.1 本条强调住宅采用装饰标准的最低限,并以此为依据指定住宅装修的各项指标。

8.0.2 采用二次装修,为达到某二装修效果,变更住宅内各种管线、电气设备。采用荷载较重的装饰材料,严重影响住宅各系统的正常运转和结构安全。特规定此项内容。

装饰材料特别是电气线路,装修灯具安装应满足防火规范和环保要求。

8.0.3 住宅外墙装修形式应满足城市规划要求,且应结合具体环境要求因地制宜。

青海省项目备案实施细则

省发展改革委 (2005年5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进一步推动我省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制度的改革,落实和扩大企业投资决策自主权,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青海省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目录》以外的企业投资项目。凡是不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均应按要求填报项目登记备案申请表,并报送政府备案管理机关登记备案。 第三条前款所指政府备案管理机关,其中省级备案管理机关是指省发展改革委和具有部分工业领域投资管理职能的省经委(省发展改革委和省经委工业领域投资管理工作分工按2004年全省工业项目管理专题会议纪要执行);各州(地、市)备案管理机关由 各州(地、市)政府按照国家和省上的有关规定自行确定。 第四条申请备案的企业应遵循诚信和规范的原则。 第二章备案条件 第五条企业投资建设实行登记备案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三)符合行业准入标准; (四)符合国家关于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的有关要求。 第六条凡不符合第五条规定内容之一的,备案机关应不予备案。 第七条凡第五条中没有规定的内容,备案机关一律不得进行审查。 第三章项目备案内容 第八条实行备案的企业投资项目,由项目申报单位根据项目备案机关的要求填报项目登记备案申请表一式6份。 第九条项目登记备案申请表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二)拟建项目基本情况。 1、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地址; 2、项目建设性质、建设起止时间; 3、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5、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6、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7、是否符合行业准入标准。 第十条省发展改革委将根据实际需要,会同省经委制定主要行业的项目登记备案申请表格式,指导企业的项目备案申报工作。 第十一条项目申报单位在填报项目登记备案申请表时,应附以下文件: (一)项目建设单位工商法人注册证明;

征地补偿安置标准(2017最新)

遇到征地拆迁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doczj.com/doc/a52604072.html, 征地补偿安置标准(2017最新) 1、我市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由哪个机关进行协调处理? 市人民政府是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的协调处理机关,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具体承办依法由市人民政府协调处理的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的案件。 各县(市)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由各县(市)人民政府成立协调机构做好协调处理工作。 东昌府区、经济开发区区域内的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协调事宜,由东昌府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受市政府委托办理。 2、可以申请协调的范围? 属于下列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可以申请协调: (一) 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依据的适用;

(二)被征收土地的种类、等级的认定; (三)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人均耕地面积的认定; (四)被征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确定; (五)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倍数的确定; (六)征地区片综合价标准的适用; (七)因青苗的种类、数量的认定引起的争议; (八)地上附着物的种类、数量的认定引起的争议。 第(七)、(八)项争议,由市人民政府处理。 3、申请协调的期限? 被征收土地所有权人和相关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有争议的,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日内,向批准该公告的市、县人民政府申请协调。

市、县人民政府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中未告知申请人申请协调期限,可自公告发布之日起1年以内提出协调申请。 4、谁可以作为申请人申请协调? 对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有异议的,由被征收土地及青苗、地上附着物(除房屋外)的所有权人作为申请人申请协调。 对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适用标准有争议的,由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居)民委员会申请协调。 对青苗、地上附着物(除房屋外)的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其所有权人申请协调。 对区片综合地价的适用标准和计算有争议的,由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居)民委员会申请协调。 5、在申请人申请协调时,应当提供什么资料? 申请人申请协调,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数据专题报告2018版

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数据专题报告2018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的现状及发展 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数据专题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 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数据专题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 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现状概况 (1) 第二节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总收入指标分析 (3) 一、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总收入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总收入现状统计 (3) 三、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总收入占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总收入比重统计 (3) 四、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总收入(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总收入(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总收入(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总收入(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总收入同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总收入(2016-2017)变 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指标分析 (7) 一、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015-2017)统计分析 (8) 五、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016-2017)变动分析 (8)

最新城市住宅区规划

城市住宅区规划

城市住宅区绿地规划 关键词:住宅区园林绿化规划 住宅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住宅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主要方面。住宅建筑因其在城市各类型建筑中数量最多而成为整个城市的背景,住宅建筑的集聚地――住宅区也就成了影响整个城市形态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地产业随市民们对自己居住生活环境的注重而乘风破浪、飞速向前。高度重视居住区绿色环境,全面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已成为当今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 1、现存的主要问题1.1绿化意识薄弱。由于对城区绿地系统和城区外围的绿化投入不够,对绿色植物存在的价值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随着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水平有所下降,水土流失与沙化面积增加,耕地与森林减少,草原退化,淡水短缺,城市大气、水体污染难以得到有效控制。1.2 绿化观念不够全面。城镇内人口稠密的地段缺少公共绿地和城市广场,供居民游憩的地方少。对城市绿色景观景点缺乏精心设计,急切增加绿地和公共绿地面积。 1.3 绿地景观规划没有凸显。住宅区的绿化景观在设计时,不能满足不同群体对景观的不同需求,在植物的种类上也比较单一,配置不完善,没有起到绿化、美化、亮化的作用。2、规划设计原则 (1)绿化层次多样性原则。

(2)植物保健原则。 (3)树种规划合理原则。 (4)强调人性化原则。 (5)强调创新原则。 (6)努力提高居住区绿化的绿地率和绿视率原则。 (7)努力提高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原则。 3、解决方案3.1 从生态园林城市出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塑造城市景观特色。 分别创造以沿河为主的自然水体景观区及由环城林组成生态绿 色景观区。形成以城区外部绿色林带景观为背景,水体景观为依托,以城区景观轴线为网络骨架,突出城区的重点地段景观风貌,以城 区公共绿地系统和城市广场为中心的景观结构。在做好平面绿化 的同时,相应设计垂直绿化和布景。如墙面绿化:在一些装饰性 不强,而又朝西的墙面,可以适当应用爬墙虎、常春藤等攀爬性 的植物来绿化美化;墙头绿化:在小区的围墙和其他用来分隔空 间的墙体,也可用攀爬植物绿化;阳台绿化:在建筑设计时最好 就考虑到,以便方便居民绿化和增加绿化装饰性;园林构筑物绿化:在绿地规划设计时应设计一些可以垂直绿化的园林建筑或建 筑小品,如花架、棚架、凉亭等。此外,还应尽可能规划设计一 些屋顶花园,既可尽量扩大绿化面积,还可借此创造立体景观。 改善植物的空间分布状况,是提高绿化水平的有效途径。运用生 态园林原理,设计多层结构,乔木下加栽耐荫的灌木和地被植

青海省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标准化评价细则.doc

精选 附件一: 青海省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标准 化评价细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建立起自我约 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的 标准化、规范化,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及相关标准规范,并结合我 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建筑施工项目均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标准化评价按照《青海省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标准化评价表》 进行检查,其主要包括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三宝”“四口”防护、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与外用电梯、塔吊、施工机具9 个分项评价表和评价汇总表。 主要内容: (一)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 (二)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 (三)落地式外脚手架检查评分表; (四)悬挑式脚手架检查评分表; (五)吊篮脚手架检查评分表; (六)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评分表; (七)模板工程安全检查评分表; (八)“三宝”、“四口”防护检查评分表; (九)施工用电检查评分表; (十)物料提升机(龙门架)检查评分表; (十一)外用电梯(人货两用电梯)检查评分表;

(十二)塔吊检查评分表; (十三)施工机具检查评分表。 第四条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施工用 电、物料提升机与外用电梯、塔吊7 项检查表中设立了保证项目,保证项目是安全检查的 重点和关键。 第五条各分项检查评分表满分为100 分,其中保证项目60 分,一般项目40 分,表中各项得分为规定检查内容所得分数之和,每张表总得分为各表内检查项目实得分之和。 第六条检查评分中遇有多个相同的检查项目时(如脚手架、塔吊、龙门架),该项得分为各单项实得分之算术平均值。 第七条检查评分表不采用负值。各检查项所扣分数总和不超过该项应得分数; 第八条在任何一项检查中当保证项目小计得分不足40 分或其中任一子项不得分时, 则此项检查不得分(此项检查表计为零分)。 第九条汇总表满分为100分,各分项检查表在汇总表中所占满分分值为:安全管理 10 分、文明施工20 分、脚手架10 分、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15 分、“三宝”“四口”防护10 分、施工用电10 分、物料提升机与外用电梯10 分、塔吊 10 分、施工机具 5 分。 汇总表另增设 5 分的奖励分,奖励分是指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1-5 分。 汇总表总得分=安全管理+ 文明施工 + 脚手架 + 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 “三宝”“四口”防护 + 施工用电 + 物料提升机与外用电梯+ 塔吊 + 施工机具 + 奖励分。 在汇总表中各分项实得分计算公式:分项得分=该项检查评分表实得分×汇总表中该项 应得满分分值/100 ; 第十条检查中遇有缺项时,检查评分表及汇总表总得分计算:实查项目在汇总表中按 各对应的实得分值之和/实查项目在汇总表中应得满分的分值之和。 第十一条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标准化评价结果以汇总表总得分及保证项目是否达标作 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情况评价的依据,评价结果分为二个等级:

2018年青海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赔偿项目-计算方式

2018年青海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赔偿项目-计算方式 青海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2018年青海省人身损害赔偿内容: 1、医疗费 挂号费+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医用费用,需结合患者病例及诊断证明。 2、护理费 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护理人数和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标准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3、受害人误工费 根据受害人的收入状况和误工时间确定。 受害人固定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或者(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或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365日)×误工天数 4、住院伙食补助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天数 5、交通费 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护理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所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6、营养费 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并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7、残疾赔偿金 (1)受害人在60岁以下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0年×伤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元×20年×伤残赔偿系数 (2)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元×[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系数(3)受害人在75岁以上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5年×伤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元×5年×伤残赔偿系数 8、死亡赔偿金 (1)受害人在60周岁以下 城镇居民死亡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0年 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元×20年 (2)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 城镇居民死亡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0年-(死亡人实际年龄-60岁)] 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元×[20年-(死亡人实际年龄-60岁)] (3)受害人在75岁以上 城镇居民死亡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5年 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元×5年 9、精神损害抚慰金

青海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分析

230 《商场现代化》2009年5月(中旬刊)总第575 期 近些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青海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也在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但是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二元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一、青海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比较1.青海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支出水平比较 首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消费等存在明显差异。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青海省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0年的1335.9元增长为2007年的10276.1元,年均增长率为39.4%;农村居民1990年、2007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59.8元、2683.8元,年均增长率为22.3%,比城镇低了17.1个百分点。在收入迅速增长的基础上,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城镇居民1990年人均消费支出为1117.0元,2007年增至7512.4元,年均增长率为33.7%;而农村居民1990年、2007年的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474.8元、2475.8元,年均增长率为24.8%,城镇高出农村8.9个百分点。从2008年青海省统计年鉴中我们还可以看到,1990年、1995年、2000年、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占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1.9%、30.5%、28.8%、26.1%,完全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世界银行认为,农村居民收入应为城市居民收入的66%或更多一些较为合适,说明青海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由于城乡自然地理因素的差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也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比由1990年的2.4∶1 扩大为2007年的3.0∶1。 2.青海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较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收入水平的不同必然导致消费结构的差异。通过表可以看出青海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差异如下: (1)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比较 居民的食品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收入的高低来决定的。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较大反差,所以在人均食品消费方面,农 村居民消费水平比城镇居民低很多,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2803.4元,是农村居民的2.55倍;同时1995年~2007年间农村居民的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的年增长速度却与城镇居民的相当(城镇居民7.2%,农村居民7.1%),说明食品消费还是农村的主要消费;另外在主要食品消费量中,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鲜菜101.2kg、家禽3.9kg、鲜蛋7.3kg、水产品4.3kg,分别是农村居民的2.4倍、3.9倍、10.4倍、14.3倍,城镇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质量明显优于农村居民。 资料来源:《青海统计年鉴2008》(2)城乡居民衣着消费比较 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在衣着方面的支出也逐渐增加, 但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一点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都是相同的。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衣着支出898.5元,比1995年增长2.2倍,而其消费比重却下降了2.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2007年人均购买衣着支出191.8元,比1995年增长2.2倍,而其消费比重下降了1.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支出下降的幅度大于农村居民。 青海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分析 房玉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赵 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 要] 本文以历年青海省城乡居民统计资料数据为基础,对青海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纯收入)、人均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进行定量分析;为优化青海省消费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青海省 城乡居民 消费结构 差异

青海省“检调对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地方司法规范

青海省“检调对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青海省人民检察院、青海省司法厅2012年11月2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和健全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决机制,建立并规范“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全省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结合我省检调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检调对接”机制是指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及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检察执法办案与人民调解相互衔接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第三条“检调对接”是全省“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解决检察环节轻微刑事案件和解、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息诉和解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的对接。 第四条“检调对接”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当事人自愿原则。是否以调解或和解的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并达成调解协议,应充分尊重相关当事人意愿,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二)依法调处原则。“检调对接”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调解协议内容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政策规定,调解过程中应当听取和采纳当事人的合理诉求。 (三)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检调对接”必须在相关案件基本事实已经查清、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已经明确的基础上进行。 (四)就地化解原则。“检调对接”工作主要通过基层检察机关和人民调解组织进行,做到方便群众、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第二章“检调对接”形式 第五条“检调对接”实行各州(市、地)、县(市、区、行委)检察院与司法行政机关联动对接机制。 第六条“检调对接”主要采取以下两种对接形式。 (一)各州(市、地)、县(市、区、行委)检察院指定办案部门和办案人员负责检察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联络,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加强对“检调对接”工作的指导。 (二)检察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建立矛盾纠纷移送调处机制。各州(市、地)、县(市、区、行委)检察院将需要由人民调解组织调处的轻微刑事案件、民事申诉息诉和解案件及时向司法行政机关移送,由司法行政机关指派基层人民调解组织配合检察机关共同调处,努力化解矛盾。 第三章检察环节刑事调解工作程序 第七条适用“检调对接”机制办理的案件范围主要包括: (一)交通肇事、故意伤害致人轻伤、过失致人重伤、故意毁坏财物等轻微刑事案件。 (二)未成年人、在校学生或老年人等特定主体所犯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因亲友、同学、同事、邻里纠纷等引起的轻微刑事案件。 第八条适用“检调对接”机制办理的案件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无争议;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入主观恶性不深,具有认罪悔罪表现; (三)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有谅解意愿; (四)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单处罚金; (五)犯罪嫌疑人是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的,应当具备适当的帮教条件。 第九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本办法: (一)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 (二)检察机关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 (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案件;

上海市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

上海市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配套设施共建共享方案实施办法 (试行本) 上海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办公室

在当今政府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已成为大势所趋。本着节约资源、合作共赢、服务用户的指导原则,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组织编写了《上海市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配套设施共建共享方案实施办法》,并召集上海电信、联通、移动(铁通)公司有关负责同志进行多次审订通过了本实施办法,以规范和指导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配套设施的共建共享。 本办法是对DG/TJ08-606-2004《上海市住宅建筑通信配套工程技术规范》的补充,本办法中有与原规范不一致的部分应以本办法为准。 本办法由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归口和解释。 本办法仅针对建设阶段,共建共享所涉及的运行维护办法见《上海市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配套设施维护管理办法》,不包括在本文件内。 主编单位: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刘健胡定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一般规定 (4) 4 通信配套设施共建共享方案设计 (6) 4.1 无源光网络(PON)参考模型 (6) 4.2 基于PON的光纤驻地网组网方案 (6) 4.3 住宅小区地下通信管道方案 (10) 5 通信配套工程共建流程 (13) 附录 A (15) 附录 B (17)

1.0.1为了适应上海市城市信息化发展目标,指导新建住宅通信配套设施的共建共享,为三网融合奠定基础,满足居民对通信业务的需要,提高通信基础设施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1.0.2本办法适用于新建住宅小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配套设施的建设。 1.0.3通信配套设施的共建共享应遵循“用户选择、平等接入、资源共享、方便服务、资费规范”的原则。 1.0.4根据国家及上海市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求,新建住宅区应建设光纤接入网,大力提倡光纤到户的接入方式。根据所属区域和用户需求内容等实际情况不排除其他接入方式,但需确保方案的可行性与适应性。 1.0.5住宅区地下通信管道建设应纳入小区综合管线规划,并与通信运营商提供的通信管道连通。 1.0.6通信配套设施应符合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的性质、功能、规模、环境条件的要求,并应满足多家通信运营商通信业务接入的需要。 1.0.7通信配套设施工程建设应与住宅区或住宅建筑建设同步进行。 1.0.8不同通信运营企业参与同一小区的通信配套设施共建共享时应统一组网技术及建设方案,以提高基础设施的共享程度。组网技术及建设方案由牵头建设的运营商负责确定。 1.0.9通信配套设施工程建设应按照共建共享工程建设流程实施。 1.0.10通信配套工程设计中选用的产品均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未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设备及主要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征地补偿标准

附件 济南市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中心城区)

说明: 1.其他未列出的地上附着物参照本标准中相近情况给予适当补偿。 2.难以参照的或被补偿人不接受本补偿标准的地上附着物,可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评估或认证,评估或认证结果经过依法依规确认后,按照确认结果进行补偿。因被补偿人不接受本补偿

标准产生的评估或认证费用,根据确认结果决定支付方,如确认结果与本补偿标准一致或者低于本补偿标准,由申请评估或认证的被征收人支付,否则,由征收方支付。 3.符合《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意见》(济政发[2014]7号)规定的改造项目,按照该文件规定执行。 4.青苗补偿标准按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物价局公布的耕地综合年产值标准补偿一季。 5.农用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除坟墓和电力通讯线路外,可实行包干方式补偿,补偿标准每亩超过5万元(不含)的,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最高标准不得超过7.2万元/亩。 6.自土地征收公告之日起,抢种、抢栽的青苗和其他地上附着物,以及抢建的房屋等建(构)筑物不予补偿。 7.国家和省确定的铁路、公路、机场、航道港口、水利工程、能源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征收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等标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8.其他电力、电信等设备设施的迁移费按照行业标准执行。 9.搬家费和过渡安置费补偿标准参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标准执行。以人口为补偿依据的,按40㎡/人计算补偿面积。因房屋征收部门提供的产权调换房屋为期房或现房但不能及时交付使用的,被征收人需要二次搬迁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按上述标准支付二次搬迁费。

济南市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章丘区)

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和构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和构成情况数据分析报 告2018版

引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字分析为大家展示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和构成情况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和构成情况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和构成情况分析报告对关键因素可支 配总收入,可支配工资性收入,可支配经营净收入,可支配财产净收入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和构成情况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 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和构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能够帮 助机构和个人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和构成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青海省可支配总收入指标分析 (3) 一、青海省可支配总收入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可支配总收入现状统计 (3) 三、青海省可支配总收入占全国可支配总收入比重统计 (3) 四、青海省可支配总收入(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青海省可支配总收入(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可支配总收入(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可支配总收入(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青海省可支配总收入同全国可支配总收入(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青海省可支配工资性收入指标分析 (7) 一、青海省可支配工资性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可支配工资性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青海省可支配工资性收入占全国可支配工资性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青海省可支配工资性收入(2015-2017)统计分析 (8) 五、青海省可支配工资性收入(2016-2017)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可支配工资性收入(2015-2017)统计分析 (9)

标准化实施细则

标准化实施细则 标准化实施细则 第一条根据《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电力企业应当建立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责任体系,完善自查、自评组织机构,并明确专人负责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专责人员应当经电力监管机构培训并考试合格。 第三条电力企业结合本单位(或工程建设项目)实际,对照相关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确定适用的《标准》项目,并对照项目条款开展自查、自评工作。 第四条电力企业根据自查、自评及整改工作情况,完成自评报告。自评报告包括: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概况及安全管理状况,基本条件的符合情况,自评工作开展情况,专业查评情况,自评结果(含自评得分),发现的主要问题,整改计划及措施,以及整改项目完成情况等。 第五条电力企业根据本单位(或工程建设项目)自评结果,向所在地电监会派出机构提出评审申请。评审申请材料应包括申请表和自评报告。电力企业所在地有上级主管单位的,也可由上级主管单位汇总评审申请材料,集中向所在地电监会派出机构提出评审申请。 第六条电监会派出机构自收到电力企业评审申请材料之日起,

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主要审查: (一)电力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是否符合申请条件; (二)自评报告是否符合要求,内容是否完整。 第七条电监会派出机构应将申请材料的审查结果告知电力企业。经审查发现申请材料不完整或存在疑问的,电力企业应予以补充或说明。电力企业如在接到告知10个工作日内未提供补充或说明材料,视为放弃申请。 第八条标准化一级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的评审申请,由所在地电监会派出机构按第六条和第七条规定进行初步审查,审查合格的报电监会。 第九条经审查获准评审的电力企业委托评审机构开展现场评审工作。评审机构应根据电力企业实际,选派评审人员开展现场评审。现场评审人员原则上不得少于5人,且与被评审单位无直接利益关系。 第十条评审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能够客观、公正、独立地开展达标评级工作; (二)具备从事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或解决电力安全生产问题的能力,并取得良好业绩; (三)具有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所需专业技术力量,电力行业中级以上职称、5年以上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经历的人员至少10名;

贵州省征地补偿标准

贵州省征地补偿标准 贵州省征占用林地补偿费用管理办法 第七条林地补偿费标准: (一)征、占用苗圃地、果园及其他经济林地的为耕地(旱地)年产值的6-8倍; (二)征、占用乔木林地、竹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为耕地(旱地)年产值的2-5倍; (三)征、占用宜林地的为耕地(旱地)年产值的1倍。 土地年产值,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被征(拨)耕地的前3年平均年产值及其类别、各类作物的主、副产品的常年产量,参照国家收购牌价和市场价格综合拟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条林木补偿费标准: (一)用材林: 1、幼龄林(包括未成林的苗木)为上一年度单位面积工程造林所需费用及抚育、管护全部投资的2倍; 2、中龄林、近熟林为被征、占用林地上木材产值的1倍;成熟林为被征、占用林地上木材产值的0.5倍。木材产值按当地上一年度杉木、松木、杂木各自平均销售价乘以林木蓄积量; (二)特种用途林、防护林为本条第(一)项第2目中龄林、近熟林补偿标准的2倍。 (三)经济林:

1、尚无收益的经济林为实际造林、抚育、管护全部投资的2倍; 2、收益初期、衰退期的经济林为当地同类经济林上一年度年产值的2倍; 3、收益盛期的经济林为上一年度年产值的4倍。 (四)薪炭林、灌木林本条第(一)项第1目幼龄林的全部投资。 (五)苗圃地苗木为当地同树种上一年度市场单株平均销售价乘以株数总价值的2倍。 (六)竹林为被征、占用林地上竹子产值的2倍。竹子产值以当地上一年度的单株平均销售价乘以总株数。 (七)零星树木为当地上一年度实际销售价。 (八)其他附着物,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补偿。 第九条安置补助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十条征、占用城市规划区内的林地,其森林植被恢复费、林地补偿费和林木补偿费应高于同类标准,但最高不得超过同类标准的10倍。

青海省城镇化发展水平报告

青海省城镇化水平发展现状 城镇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激发新一轮财富涌现的载体。它不仅为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源泉,而且使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变革。 一、青海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比重年均上升1个百分点 2010年青海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为562.67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251.6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4.7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311.0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5.28%。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71.53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27.02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9.9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近1个百分点。 表1 历次普查城镇人口比重

(二)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明显提高 随着青海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农牧区基层综合改革,城镇数量迅速上升,2000年建制镇为49个,到2010年,建制镇达到137个,十年增加了88个,再加上1个省辖市和2个州辖市,市镇数达到140个,这是青海省城镇化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同时,青海积极依托优势资源,立足产业基础,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000-2010年,全省GDP年均增长12.6%,非农产业增幅明显高于第一产业,与2000年相比,第二、三产业年均增长分别为15.8%和11.3%,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人员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向第二和第三产业逐步转移。2010年全省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结构为57.74∶ 13.62∶28.64,与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下降 14.7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上升4.92和9.81个百分点, 这些也促成了青海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收支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收支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收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收支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收支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收支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收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收支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收支情况现状 (1) 第二节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3) 一、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3) 三、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 (3) 四、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对 比分析 (6) 第三节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指标分析 (7) 一、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17-2018)变动分析 (8)

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

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 1. 标准化管理目标 以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为核心,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等现代管理手段为支撑,以管理制度标准化为基础,全面落实人员配备、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标准化,建设优质、高效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控制、环水保、科技创新等管理目标的全面实现。 2. 标准化管理实施计划 本项目建设标准化管理总体上分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宣传教育培训阶段。围绕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制定详细的宣传教育培训计划,明确教育培训对象、要求、内容、时间安排及实施方式等,将采取会议动员、组织研讨、集中培训及自学等多种形式进行,确保实效。培训内容应包括:开展标准化管理的有关要求,标准化管理知识,以及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国际标准。 第二阶段:标准化文件编写阶段。各部门对照标准,梳理管理流程,彻底理顺管理程序。明确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接口,明晰各自职责。制订各项工作的工程程序、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工作标准等,保证各项工作环节之间无缝链接,提高工作效率。围绕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现场管理、过程控制等方面,清理标准化管理所需的各项制度、办法、标准等,查缺补漏,对标准化文件进行修订和补充完善。 第三阶段:推进标准化管理阶段。选择个别架子队作为推进标准化管理的试点示范单位。试点示范的重点放在安全质量、文明施工、试验检测、自主创新、 “架子队”管理、物资设备、内业资料和培训教育等方面。项目经理部对试点示范中成熟的办法、经验等进行总结、提升和推广,以点带面,全面深化本项目标准化管理。 3. 标准化管理体系 为了保证本工程顺利实现标准化管理目标,我方在施工过程中将严格遵守有关规定,针对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并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从思想、组织、工作原则、工作要求、经济等方面建立符合本项目工程的标准化管理保证体系。 标准化管理体系见下页《标准化管理体系框图》。 4. 保证标准化管理目标的思想措施 推行标准化管理,采用多种方式,强化宣传教育,正确认识推行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营造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浓厚氛围,

住宅建筑要求规范2012新版

1 总则 1.0.1 城市住宅建设量大面广,关系到广大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住宅建设要求投入大量资金、土地和建材等资源,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合理地使用权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以满足广大人民对住房的要求,保障居民最低限度的居住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基本要求,是制定本规的目的。原《住宅建筑设计规》GBJ96 86是国家计委于1986年颁布实施的,执行已有12年。原规是在1983年国务院颁布的住宅建设标准基础上制定的,在改善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提高住宅设计质量方面无疑起了重大作用。但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规一些条文已不适应当前对城市住宅提高质量的要求,国家制定了新的城市住宅建设标准,与此相适应,本规也应修订,个性不适用的条文,补充新的容。同时,为加强立法,使本规具有强制性法规的性质,增加了监督、执行规的保证措施,扩充了各专业的容,使其成为综合性的设计法规,规定了设计中基本的低限要求,并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容,实施后必将进一步保证住宅设计质量,促进城市住宅建设健康发展。 1.0.2 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和住宅商品化,城市住宅已不再是单一标准的集合式住宅模式,目前除了大量的中、低档标准的城市普通住宅外,尚有标准较高的住宅,其形式有独立式住宅、并联式住宅等等,按层数分也有从低层到高层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城市住宅,基本功能及安全、卫生要一样的,故本规应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扩建的各种类型的住宅设计。 1.0.3 住宅层数的划分与原规规定基本一致,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 50045)修订后,高层建筑已突破100m的限制,故本规不再作高层住宅上限为三十层的限制。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垂直交通和防火要求的不同。一至三层的低层住宅住户一般自用楼梯,四至六层住宅住户共用楼梯,七层以上应设电梯,GB50045规定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要求设消防电梯和防火设施,但又规定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才设消防电梯,故这类住宅十一层以下可像中高层住宅一样设一般的电梯,但其防火设计仍须符合GB50045的要求。 1.0.4 国家对住宅建设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了城市住宅建设标准,特别是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方针政策和法规与住宅建设关系特别密切,住宅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守,如建设部提出“从1996年起到2000年,新设计的采暖居住建筑应完成1980 1981年当地通用设计能耗水平基础上节能50%”的目标,对《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已进行了修订,为此要改革墙体,加强住宅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我国是土地和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因此在设计中要采用节地型方案,使用节水型器具等等。 1.0.5 本规只对住宅单体工程设计作出规定,但住宅与居住区规划密不可分,住宅的日照、朝向、层数、防火等与规划的布局、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道路系统、竖向设计等都有在的联系,必须共同形成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困此,住宅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和居住区规划的要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当然还包括前条规定的安全、卫生等要求。 1.0.6 住宅建筑量大面广,因此,建筑构配件需要标准化、模数化,应符合建筑模数协调标准,适应工业化生产,建筑设备与建筑主体也需模数协调,有得于商品化生产;目前建筑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层出不穷,国家正在实行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政策,改变以往设备旧、工艺落后、粗放经营的局面,采取集约化规模

新版征地补偿标准(2017年最新版)

遇到征地拆迁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www.doczj.com/doc/a52604072.html, 新版征地补偿标准(2017年最新版) 我国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 为了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使他们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确定了征地补偿标准。 根据这个指导意见,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省域内各县(市)耕地的最低统一年产值标准,并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制订统一年产值标准必须考虑被征收耕地的类型、质量、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农产品价格、农用地等级等因素。 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统一年产值倍数,应按照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则,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确定;按法定的统一年产值倍数计算的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能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不足以支付因征地而导致无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应当提高倍数;如果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合计按30倍计算,尚不足以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安排,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划出一定比例给予补贴。经依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征地补偿按当地人民政府公布的最高补偿标准执行。

有条件的地区,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可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省域内各县(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实行征地补偿。制订区片综合地价应考虑地类、产值、区位、农用地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 按照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户的原则,土地补偿费应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合理分配。具体分配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订。土地被全部征收,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撤销建制的,土地补偿费应全部用于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安置。 保护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知情权 拟征地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应以书面形式告知 《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在征地过程中必须严格履行法定程序,特别是要保护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知情权。 意见规定,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