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Matlab环境下实现体绘制法的生物切片图象的三维重建

在Matlab环境下实现体绘制法的生物切片图象的三维重建

在Matlab环境下实现体绘制法的生物切片图象的三维重建
在Matlab环境下实现体绘制法的生物切片图象的三维重建

生物与环境是统一体复习课学案

生物与环境是统一体复习课学案 【授课时间】2009年10月19日上午第三节 【授课班级】初一、11班 【复习目标】 1.关注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组成。 2.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的特点。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意义和限度 4.运用生态知识和观点解释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理解保护生物圈的意义。【自主·合作·探究】 一、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 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农田 B.一块草地 C.生物圈 D.一条河中所有的鱼 二、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 三、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下面四幅图均表示在一个食物链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在每一个图最下面一层都表示生产者。其中,可以表示“草→虫→山雀→食雀鹰”这一食物链的是() () A B C D 3、在生态系统中正确的食物链是() A.狼→羊→绿色植物B.绿色植物→昆虫→食虫鸟→鹰C.分解者→蛇→昆虫→蛙D.细菌→羊→狼→绿色植物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B.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 D.阳光、空气和水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四、生物富集作用 五、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5、右下图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据图回答(1)(2)(3)题(1).图中每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都是 A.草 B.鹰 C.蛇 D.兔 (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图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 A.生产者B.消费者

C.分解者D.生产者和消费者 (3).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 A.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C.只有绝对禁捕野生动物,生态系统才有调节能力 D.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6、下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 (1)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 (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能量沿食物链和传递。 (3)如向池塘中投放一些黑鱼(肉食性),则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会。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会是。 (4)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5)该生态系统有机物都来源于。 7、DDT是一种不易被分解、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的有机杀虫剂。DDT进入生物体后,就与生物体内的脂肪结合,不易被排出体外。 (1)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数量最多的消费者 是。 (3)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积累DDT最多的生物是。 (4)人们并没有到南极大陆去喷洒DDT,而从来未离开南极的企鹅体内也积累DDT,这说明( )。 A.DDT挥发性强 B.DDI在生物圈中流动,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从施药地区迁去的动物将DDT带到了南极 D.考查队员把DDT带到了南极 (5)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的物质积累的越多?

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习目标 1、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4、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5、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点,形成保护环境的观点。 难点和重点 ①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②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结合上节课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相关知识,举例说明生物的生存都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实例分析: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又是如何面对的呢?生物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呢?(如夏季植物枝繁叶茂,到了冬季寒冷季节植物是否会因寒冷而死亡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自学教材相关内容,对教材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 2、小组内探讨:根据图片说出骆驼、骆驼刺、海豹、旗形树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的关系。 3、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说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典型实例。 4、课件展示、分析众多的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如乌贼的墨囊、猫头鹰的利爪、尺蠖的拟态等,体会在自然界各种环境中都广泛分布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播放相关的生物影片。感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具有普遍性的,适应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拓展反思: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越来越严重,每年都有很多种生物灭绝,我们应当怎么办? 学习任务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以蚯蚓为例,它被人们誉为“地下的耕耘者”,为什么?来引入生物的环境的影响。学生分析教材,了解相关内容。 2、讨论:为什么我国开发西部强调要退耕还林和还草? 由植被的作用之一“改善气候”引入探究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3、实验探究和分析: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师生对测量的灌丛、草地、裸地的数据分析,绘制湿度曲线。得出相关结论。 三、系统总结 构建知识体系: (形态、结构、生理)适应影响 生物环境 影响生物的生活和生存 四、尝试应用: 分析北极狐与温带狐狸耳朵长短不同的原因。 五、诊断评价: 1、教材中关于几种生物的描述说明了: ①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长得很长是对的适应; ②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的适应; ③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的适应。仙人掌的叶变化成叶刺,可以大大降低水分的蒸腾,这是对环境的适应。

matlab 三维图形绘制实例

三维图形 一. 三维曲线 plot3(x1,y1,z1,选项1,x2,y2,z2,选项2,…,xn,yn,zn,选项n) 其中每一组x,y,z 组成一组曲线的坐标参数,选项的定义和plot 函数相同。当x,y ,z 是同维向量时,则x,y,z 对应元素构成一条三维曲线。当x,y ,z 是同维矩阵时,则以x,y,z 对应列元素绘制三维曲线,曲线条数等于矩阵列数。 Example1.绘制三维曲线。 程序如下: clf, t=0:pi/100:20*pi; x=sin(t); y=cos(t); z=t.*sin(t).*cos(t); %向量的乘除幂运算前面要加点 plot3(x,y,z); title('Line in 3-D Space'); xlabel('X');ylabel('Y');zlabel('Z'); grid on; 所的图形如下: -1 1 X Line in 3-D Space Y Z 二. 三维曲面 1. 产生三维数据 在MATLAB 中,利用meshgrid 函数产生平面区域内的网格坐标矩阵。

语句执行后,矩阵X 的每一行都是向量x ,行数等于向量y 的元素的个数,矩阵Y 的每一列都是向量y ,列数等于向量x 的元素的个数。 2. 绘制三维曲面的函数 surf 函数和mesh 函数 example2. 绘制三维曲面图z=sin(x+sin(y))-x/10。 程序如下: clf, [x,y]=meshgrid(0:0.25:4*pi); %产生平面坐标区域内的网格坐标矩阵 z=sin(x+sin(y))-x./10; surf(x,y,z); axis([0 4*pi 0 4*pi -2.5 1]); title('surf 函数所产生的曲面'); figure; mesh(x,y ,z); axis([0 4*pi 0 4*pi -2.5 1]); title('mesh 函数所产生的曲面'); -2.5 -2-1.5-1-0.500.51surf 函数所产生的曲面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10单元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复习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知识体系 方式 * 按行为的目的分 动物的社群行为 生态平衡 第6单元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学案第10单元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复习学案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觅食行为、防御行为、生殖行为等 动物的运动 .*结构 动物的行为 根据行为的形成(获得途径)分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于主态摘的脈调节能力 二、课本回顾生物關 丿 ”成分1 1功能 E人匚生态慕 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 A: 1.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一系列通过适应环境的特征,从而提高生存能力。( 动物通过主动适应环境) 2.多细胞动物依靠进行运动。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组成。 3.动物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的来源是。食物被消化吸收,营养成分进入细胞并转化为各类 。动物细胞再通过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除了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外,其余 的贮存在一种被称为的能源物质中。人和运动的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 4.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包括等 。 5.动物的社群行为是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 6.动物生来就有的、由所控制的行为,称为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后天性行为是指 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7.动物的复杂行为需要等共同调控完成。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中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属于 成分。绿色植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动植物为食的动物 是 _________ ,微生物中有许多是 ______________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 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得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现象。生物富集现象是伴随 而发生的。 DDT 的污染,体内DDT 含量最高、受危害最严重的生物 作用,固定 开始的。这是能量流动的起点。 2-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递减。不可逆流,越流越少。 的能量最多, __________ 的能量最少。 2- 3.能量流动的过程中,一部分呼吸作用维持自身,一部分流向下一个营养级,遗体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 用。 2-4.营养级:从食物链的起点开始数,数到第几就是第几营养级。 2-5.碳主要以 __________ 的形式参与碳循环。 2-6.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是通过 _________________ 作用完 2- 7.右图中的ABC 分别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 A _________________ , B _____________________ , C 3- 1.生态平衡: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 他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 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 也保持 ___________ 稳定。 这种稳定称为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 的和 _________ 的稳定状态。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 越多,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越复杂,生态系统 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3-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则生态系统越 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_____ 能力。生 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4- 1.生态系统根据地理位置可以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和 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 5- 1.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 _________________ 的下层,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的上层。 6- 1.人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 ,但能较好的满足人类的需求,需要人工调节以维持其稳定。 自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但生产力比较低。 B: 1-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消费者、 、非生物成分。 1-4.食物链“草T 兔T 狼”所在的生态系统受到了 2-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从 ________________ 者 食物链“草T 兔T 狼”中,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年级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 一、填空题(共2题,题分合计2分) 1.野兔依赖牧草生存,但它们的活动也在改变着草场,野兔的爆炸性繁殖曾一度使欧洲的大片草原沦为荒漠。这说明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还 着环境。 2.在食肉鸟类中,只有目光最敏锐、行动最灵巧的个体能寻找和捕到昆虫;昆虫中,只有最善于伪装自己和蒙骗天敌的个体能求得生存。上述鸟类捕食或昆虫防御的行为,说明每种生物都具有 ,这种捕食和防御的相互选择,对鸟类和昆虫的意义是 。 二、单项选择题(共16题,题分合计16分) 1."蚁穴溃堤"这一成语主要揭示了( )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改造环境 C .生物影响环境 D .环境影响生物 2.“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太阳”这句话隐含有( )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环境影响生物 C .生物影响环境 D .生物改变环境 3.冬季森林里的雷鸟换上了白色的羽毛,可以适应降雪后的白色环境,但是当降雪延迟时,一身白色羽毛的雷鸟反而容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 ) A .普遍性 B .一般性 C .相对性 D .绝对性

4.古代食虫类动物中,由于长期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从而进化成形态差异很大的哺乳动物,如猴、熊、袋鼠、蝙蝠、鲸等,这种现象体现了生物适应的( ) A.普遍性B.相对性C.连续性D.稳定性 5.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这个特点能很好地适应什么环境?( ) A.干旱B.大风C.寒冷D.湿热 6.猫的尾巴很长,爪子锋利,舌头上长有肉刺,这样有利于( ) A.捕捉老鼠B.舔食骨头上的肉C.保持身体平衡D.以上各项都对 7.棉红铃虫作茧固然有利于保护自己,然而,金小蜂正是借助它的茧的束缚作用,顺利地将卵产到棉红铃虫幼虫体内,使棉红铃虫死亡,而金小蜂得以繁殖,这一事实说明( ) A.适应的一般性B.适应的绝对性C.适应的普遍性D.适应的相对性 8.蚯蚓活动的地方土壤疏松、肥力强;蜣螂滚粪球,草生长旺盛。这些都可以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选择环境 9.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而蚯蚓的活动又能改变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这一事例说明( ) A.生物都能适应环境,改良环境 B.生物都能适应环境,改造环境 C.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D.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0.树木具有很强的降尘能力。下列哪一项不是树木能够降尘的原因?( ) A.枝叶茂盛,能减少风速,使大气中携带着大粒灰尘降落地面 B.植物的叶表面粗糙,而且多生有茸毛 C.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 D.叶表面生有大量的气孔 11.数据的采集一般都取平均值,这是为了( ) A.凑数B.好看C.避免偶然性D.数据越多越好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 )

初中生物第10单元生物与环境是统一体教案及单元测试(含答案)

5、说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该物质循环的过程及特点。 6、举例说明生态平衡的有关知识。 第10单元单元练习(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群鸟 B、一片森林中所有的生物 C、一片森林 D、一条河流中所有的鱼类 2、下列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 A、小草 B、病毒 C、蜗牛 D、甲烷菌 3、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草→蝗虫→青蛙→蛇→鹰 B、草←蝗虫←青蛙←蛇←鹰 C、草→兔→羊→狼 D、阳光→草→兔→狐狸 4、如果DDT进入下列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生物→小鱼→大鱼→鹰,请问下列哪种生物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A、浮游植物 B、浮游动物 C、小鱼 D、鹰 5、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 A、浮游植物 B、小鱼 C、海豹 D、虎鲸 6、在生态系统中,全部消费者所占有的能量比全部生产者所占有的能量: A、多 B、少 C、相等 D、大约相等 7、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A、照射到生态系统上的全部太阳能 B、照射到绿色植物上全部太阳能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D、流入消费者体内的能量 8、生态系统中,能把动、植物的遗体转变成无机物返回无机环境的成分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物质与能量 9、下列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的是: A、青蛙捕食昆虫 B、松鼠吃蘑菇 C、蛇捕食青蛙 D、兔子吃草 10、马、兔等食草动物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 A、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11、在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是通过: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分解作用 1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循环伴随能量流动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反复循环 C、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

生物教学设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教学设计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该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前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再来考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其实是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为下一节“生态系统”的学习作好预设。 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另一就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呈现的方式也直观,前者就四幅图片,后者是一个探究活动,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三、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 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 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 五、教学难点:探究性学习的培养。 六、教学方法: 1、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本节“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并不难,运用前一节的探究活动方法完全能够完成,所以这个活动我安排在课前,课上主要是组织各小组交流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处理方法。让知识

matlab三维二维离散曲面画图教程

傅里叶变换 img=imread('RADU}4W~M9]09V7Q)ZQ5%~7.png'); %img=double(img); f=fft2(img); %傅里叶变换 f=fftshift(f); %使图像对称 r=real(f); %图像频域实部 i=imag(f); %图像频域虚部 margin=log(abs(f)); %图像幅度谱,加log便于显示 phase=log(angle(f)*180/pi); %图像相位谱 l=log(f); subplot(2,2,1),imshow(img),title('源图像'); subplot(2,2,2),imshow(l,[]),title('图像频谱'); subplot(2,2,3),imshow(margin,[]),title('图像幅度谱'); subplot(2,2,4),imshow(phase,[]),title('图像相位谱'); https://www.doczj.com/doc/a62595904.html,/s/blog_1667198560102wmzu.html 傅里叶变换 I = imread('RADU}4W~M9]09V7Q)ZQ5%~7.png'); %读入数字图像 I = rgb2gray(I);%将图像进行灰度处理 J = fft2(I);%将图像实行傅里叶变换 figure,imshow(I);%这里能得到频谱图 J = fftshift(J); figure,imshow(log(abs(J)),[]); %将频谱平移 J(abs(J)<5)=0;%不必要的过滤掉 figure,imshow(log(abs(J)+eps),[]); J = ifftshift(J);K = ifft2(J);figure,imshow(K,[0 255]);%傅里叶逆变换 自己所写的代码 I = imread('RADU}4W~M9]09V7Q)ZQ5%~7.png'); %读入数字图像 J = fft2(I); %将图像实行傅里叶变换figure,imshow(I); %这里能得到频谱图 J = fftshift(J); figure,imshow(log(abs(J)),[]); %将频谱平移 J(abs(J)<5)=0; %不必要的过滤掉figure,imshow(log(abs(J)+eps),[]); J = ifftshift(J);K = ifft2(J); ss=real(ifft2(J));sss=uint8(ss);subplot(1,2,2); imshow(sss) figure,imshow(K,[0 255]); %傅里叶逆变换

长沙市2017届高三年级统一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科目:生物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封面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2.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3. 本试题卷共7页。如缺页,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否则后果自负。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姓名 准考证号

绝密★启用前 高考湘军长沙市2017届高三年级统一模拟考试 生物 长沙市教科院组织名优教师联合命制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31小题。时量90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请选出每个试题中的最佳选项。24小题,每题1.5分,共36分) 1.下列有关豆科植物根细胞组成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含有DNA和RNA B.含有纤维素和蛋白质 C.含有淀粉和糖原D.含有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物质组成的分子2.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水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细胞中,水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的细胞是 A.酵母菌细胞B.浆细胞 C.人成熟红细胞D.乳酸菌细胞 3.下列关于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小于外膜 B.通常利用甲基绿对线粒体进行染色观察 C.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属于生物膜 D.叶绿体产生的ATP主要用于主动运输等过程 4.胰凝乳蛋白酶在常温及最适pH条件下分解蛋白质,定时取样测得蛋白质的水解度如图所示。(注:蛋白质水解度为蛋白质水解过程中被裂 解的肽键数与给定蛋白质的总肽键数之比)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 B.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反应时间 C.适当升高温度能提高水解度 D.水解度不能达到100%的原因是蛋白酶只能水解部分肽键 5.A 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嘌呤 B.细胞内的ATP均产生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C.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生物界的共性之一 D.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DNA的组成单位之一 6.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部分细胞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B.细胞呼吸产生的A TP比光合作用多 C.O2在线粒体基质中参与反应 D.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常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教案

《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对环境具有不同的影响,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 2、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模拟实验的能力,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下面我们一起打开课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分析课本上的图片。思考:这些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主要是从哪方面来适应环境的?你还能举出哪些相似的例子吗?这样的适应对生物有什么意义呢?讨论1分钟后,请各小组派代表上台交流。 生:各小组讨论约1分钟时间,代表上台交流。 师:好,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现在请各小组派代表上台交流研究结果。 (根据学生的讨论内容,引导学生从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等方面的适应上来理解。并板书(1)形态(2)结构(3)生理(4)行为等。) 师:你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来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吗?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还是个别现象? 通过活动与讨论,我们已经发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各显神通”、“各有奇招”。但是,总体而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还是存在着共同的特点,它们主要是从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来适应环境的。 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有些生物还形成了特殊的适应能力。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人们利用某些生物对环境的特殊适应能力发明创造了许多先进的设备。请将下列军事

2018年中考生物八上第7单元生物与环境是统一体复习测试

第7单元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 1. (2017永州模拟)蘑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 消费者 B. 分解者 C. 生产者 D. 制造者 2. (2017沈阳模拟)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A. 农田生态系统 B. 淡水生态系统 C. 草地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 3. (2017德州A卷)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组成应包括() A.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 生物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C.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非生物成分 4. (2017泰州模拟)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A. 昆虫→蛇→鹰 B. 草→兔→狼→细菌 C. 阳光→草→兔→狼 D. 草→昆虫→青蛙→蛇→鹰 5. (2017梧州)在被DDT(杀虫剂)污染的食物链“草→蝗虫→食虫鸟→蛇→鹰”中,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A. 蝗虫 B. 食虫鸟 C. 蛇 D. 鹰 6. (2017盐城模拟)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是() ①稻田放养蜘蛛②剧毒农药治虫③多施农家肥 ④捕捉青蛙⑤大面积单一种植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①③④ 7. (2017华蓥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B.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C. 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 D. 一条河流里的全部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8. (苏教教材八上P122自我评价1改编)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B. 生物圈是我们生活的唯一家园,必须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生物 资源 C. 生物圈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因此不必担心环境会被破坏 D. 人类不能再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9. (2017广东)如图是生态系统几种生物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9题图 A. ②③④是消费者 B. 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C. 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D. 该图同时存在食物链和食物网 10. (2017淮安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与环境形成的整体叫做生物圈 B. 地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matble课程论文(MATLAB在三维作图中的应用)

《MATLAB》课程论文 MATLAB在三维作图中的应用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老师: 学院: 完成日期:

MATLAB在三维作图中的应用 [摘要]MATLAB提供了一系列的绘图函数,用户不仅不许考虑绘图细节,只需给出一些基本的参数就能得到所需要的图形,这一类函数称为高层绘图函数。除此之外,MATLAB还提供了直接对句柄进行操作的一系列的低层的绘图操作。这类操作将图形的每个元素看做是一个独立的对象,系统给每个对象独立的分配一个句柄,以后可以通过该句柄对改图元素进行操作,而不影响图形的其他部分。高层绘图操作简单明了,方便高效,使用户最常使用的绘图方法,而低层绘图操作控制和表现图形的能力更强,为用户自主绘图创造了条件。其实MATLAB的高层绘图函数都是利用低层绘图函数建立起来的。所以MATLAB的计算准确、效率高、使用快捷等优点常被广泛应用于科学和工程领域. [关键字]MATLAB语言三维图形图像处理绘制 一,问题的提出 MATLAB语言是当前国际学科界应用很广泛的一种软件,强大的绘图功能是MATLAB的特点之一。MATLAB提供了一系列的绘图函数,利用它强大的图像处理来绘制三维图形既简单而且也很方便。在绘制三维图形的过程中也用到了MATLAB语言的其他功能,绘制三维图形时用到了它提供的一些函数,利用这些函数可以方便的生成一些特殊矩阵,因此可生成一个坐标平面。MATLAB语言强大的功能也在二维三维绘图中的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利用它所提供的精细的图像处理功能,如MATLAB还提 供了直接对句柄进行操作的一系列的低层的绘图操作。这类操作将图形的每个元素看做是一个独立的对象,系统给每个对象独立的分配一个句柄,以后可以通过该句柄对改图元素进行操作,而不影响图形的其他部分。高层绘图操作简单明了,使用户最常使用的绘图方法,而低层绘图操作控制和表现图形的能力更强,为用户自主绘图创造了条件,还可以对所绘制的三维图形作一个修饰的处理。MATLAB语言具有强大的以图形化显示矩阵和数组的能力,同时它给这些图形增加注释并且可以对图形进行标注和打印。MATLAB的图形技术包括三维的可视化、图形处理、动画等高层次的专业图形的高级绘图,例如图形的光照处理、色度处理以及四维数据的表现等。那么,如何把它强大的功能应用于实际应用中,下面我们将用实例说明MATBLE在三维作图中的应用。 二,MATLAB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MATLAB近几年广泛用于图像处理和识别, 使用MATLAB设计模式识别应用软件将使设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10 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 第一节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课时训练 苏教版

第一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基础演练】 1.关于生态平衡的下列叙述中,揭示其功能特征的是( )。 A.生态系统总是向着营养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B.生物种类的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长期保持动态平衡 D.有一定限度的自动调节能力 2.如果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的结论是( )。 A.这个生态系统没有自动调节能力 B.这个生态系统动植物的种类一定很少 C.只有人为因素对这个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 D.外来干预超过了这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限度 3.下列生态系统中,较为稳定的是( )。 A.食物链较少的生态系统 B.食物网中消费者较多的生态系统 C.生物种类单一,但数量较多的生态系统 D.成分繁多,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大,则( )。 ①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②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③营养结构越复杂④营养 结构越简单⑤生态平衡容易破坏⑥生态平衡不易破坏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年龄越老,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小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小 C.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大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6.当今世界上干扰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重要的因素是( )。 A.水灾 B.旱灾 C.火灾 D.人类的活动 7.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较少,在人的作用消失后会很快失去平衡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8.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A.松毛虫繁殖力强 B.马尾松抗虫害能力差 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D.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 9.粘虫在麦田里大量繁殖,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引起该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可能是( )。 A.青蛙大量被捕捉,破坏了食物链 B.大量清除杂草 C.大量捕杀田鼠 D.大量捕杀黄鼬 10.从生态学角度考虑,农民在农田里除草是为了调整( )。 A.作物和杂草间的生态平衡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 11.一般说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_______,食物链和食物网越______,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选取多方面的实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知道生物适应环境的普遍性、相对性以及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理解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教师准备的资料以及教材中的资料,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与环境相适应的,认同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生物与环境间的和谐 美、协调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重点又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为几类? 2、非生物因素包括什么 ? 3、生物因素包括什么? (二)导入新课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我们已经知道了,生物离不开它生存的环境,那么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又是如何面对的呢?生物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这节课

(三)进入新课 1、阅读教材上或是多媒体上的图片资料讨论这几种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的特点和它们所生存的 环境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教师最后总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教师再举一些其他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例子 2、根据生物外形、体色对环境的适应引出警戒色、保护色、拟态的定义 (1)警戒色: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警告 (2)保护色: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利于避敌和捕食 (3)拟态:外表形状与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利于避敌和捕食 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已经知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那么生物对环境有没有影响呢? 教师给出蚯蚓的图片,根据沙尘暴、土地沙化以及退耕还林的图片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 生物的生活受环境的影响,生物又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改变环境,它们是一个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也生活在生物圈中,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回报给人类,所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多么的重要啊! 六、板书设计 2.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适应——普遍存在 警戒色、保护色、拟态 2、影响 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实验Matlab三维作图的绘制

实验9 三维绘图 一、实验目的 学会MATLAB软件中三维绘图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三维曲线图 格式一:plot3(X,Y,Z,S). 说明:当X,Y,Z均为同维向量时,则plot3描出点X(i),Y(i),Z(i)依次相连的空间曲线.若X,Y均为同维矩阵,X,Y,Z每一组相应列向量为坐标画出一条曲线,S为‘color﹣linestyle﹣marker’控制字符表1.6~表1.10. 【例1.79】绘制螺旋线. >>t=0:pi/60:10*pi; >>x=sin(t); >>y=cos(t); >>plot3(x,y,t,’*-b’) >>grid on 图形的结果如图1.16所示. 格式二:comet3(x,y,z). 说明:显示一个彗星通过数据x,y,z确定的三维曲线. 【例1.80】 >>t=-20*pi:pi/50:20*pi; >>comet3(sin(t),cos(t),t) 可见到彗星头(一个小圆圈)沿着数据指定的轨道前进的动画图象,彗星轨道为整个函数所画的螺旋线. 格式三:fill3(X,Y,Z,C) ℅填充由参数X,Y,Z确定的多边形,参数C指定颜色. 图1.16 例1.79图形结果图1.17 例1.81图形结果 【例1.81】

>>X=[2,1,2;9,7,1;6,7,0]; >>Y=[1,7,0;4,7,9;0,4,3]; >>Z=[1,8,6;7,9,6;1,6,1]; >>C=[1,0,0;0,1,0;0,0,1] >>fill3(X,Y,Z,C) >>grid on 图形的结果如图1.17所示. 问题1.30:图1.17中每个三角形按什么规律画出的?(用X,Y,Z的对应列元素值为坐标画三角形)每个三角形内填充的颜色又有何规律?(用C 第i列元素值对应的颜色,从第i个三角形对应顶点向中心过渡)若C=[1,5,10;1,5,10;1,5,10],结果如何? 2.三维网格图 格式:mesh(X,Y,Z,C) ℅画出颜色由C指定的三维网格图. meshc(X,Y,Z,C) ℅画出带有等高线的三维网格图. meshz(X,Y,Z,C) ℅画出带有底座的三维网格图. 说明:若X与Y均为向量,n=length(X),m=length(Y), Z必须满足[m,n]=size(Z),则空间中的点(X(j),Y(i),Z(i,j))为所画曲面网线的交点,X 对应于Z的列,Y对应于Z的行;若X,Y,Z均为同维矩阵,则空间中的点(X(i,j),Y(i,j),Z(i,j))为所画曲面的网线的交点;矩阵C指定网线的颜色,MATLAB对矩阵C中的数据进行线性处理,以便从当前色图中获得有用的颜色,若C缺省,网线颜色和曲面的高度Z相匹配. 在三维作图常用到命令meshgrid,其功能是生成二元函数z=f(x,y)中x-y平面上的矩形定义域中数据点矩阵X和Y. 格式:[X,Y]= meshgrid(x,y). 说明:输入向量x为x-y平面上x轴的值,向量y为x-y平面上y轴的值.输出矩阵X为x-y平面上数据点的横坐标值,输出矩阵Y为x-y平面上数据点的纵坐标值. 【例1.82】 >> x=1:4; >> y=1:5; >> [x,y]=meshgrid(x,y) x =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y = 1 1 1 1

生物:第10单元 《生物和环境系统》单元测试(苏教版八年级下)

第10单元生物与环境是统一体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第25章生态系统 概念:在一定地域,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组成成分:非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营养结构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取食的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的结构叫食物 链。如:植物→兔→狼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经常互相交错形成的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特点:逐级递减,单向。 碳循环的主要形式:二氧化碳 物质循环 与碳循环相关的生理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水域生态系统:可分为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分类 陆地生态系统:可分为森林、草原、荒漠、农田等生态系统 概念:在一定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 它们之间及其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称为生态平 衡。 生态平衡特点:动态的、相对的 原理: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大小取决于生态系统中 生物的种类数量、食物链、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2、生物的富集现象 概念:生物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的物质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生物富集常伴随着食物链发生。 3、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生物共同的家园。 二、本单元主要考点: 1、描述生态系统的成分、类型。 2、描述生物圈是生物共同的家园。

3、概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食物网。 4、解释说明生物富集及其影响。 5、说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该物质循环的过程及特点。 6、举例说明生态平衡的有关知识。 第10单元单元练习(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群鸟 B、一片森林中所有的生物 C、一片森林 D、一条河流中所有的鱼类 2、下列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 A、小草 B、病毒 C、蜗牛 D、甲烷菌 3、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草→蝗虫→青蛙→蛇→鹰 B、草←蝗虫←青蛙←蛇←鹰 C、草→兔→羊→狼 D、阳光→草→兔→狐狸 4、如果DDT进入下列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生物→小鱼→大鱼→鹰,请问下列哪种生物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A、浮游植物 B、浮游动物 C、小鱼 D、鹰 5、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 A、浮游植物 B、小鱼 C、海豹 D、虎鲸 6、在生态系统中,全部消费者所占有的能量比全部生产者所占有的能量: A、多 B、少 C、相等 D、大约相等 7、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A、照射到生态系统上的全部太阳能 B、照射到绿色植物上全部太阳能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D、流入消费者体内的能量 8、生态系统中,能把动、植物的遗体转变成无机物返回无机环境的成分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物质与能量 9、下列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的是: A、青蛙捕食昆虫 B、松鼠吃蘑菇 C、蛇捕食青蛙 D、兔子吃草 10、马、兔等食草动物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 A、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11、在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是通过: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分解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