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乔姆斯基的媒介批评观

乔姆斯基的媒介批评观

乔姆斯基的媒介批评观
乔姆斯基的媒介批评观

11诺姆·乔姆斯基的媒介批评观(一)

2009-4-10 阅读414次本站网友高红波发表高红波专栏【字体:大中小】上一篇<<>>下一篇 https://www.doczj.com/doc/ad2493981.html,/bbs14_88681.html

[人物简介]

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1928-),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语言学和哲学教授,杰出的语言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和政论家,被誉为“语言学界的爱因斯坦”、“最伟大的持不同政见者”。

在语言学方面,乔姆斯基是“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1928年12月7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1951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完成硕士论文《现代希伯莱语语素音位学》,1955年又在该校完成博士论文《转换分析》,获得博士学位。从1955年秋天开始,他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曾任该校语言学与哲学系主任,并任该校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为语言学界培养了一批有素养的学者。乔姆斯基是一位富有探索精神的语言学家。最初,他用结构主义的方法研究希伯莱语,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转而探索新的方法,逐步建立起转换-生成语法,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就是这一新方法的标志。这种分析方法风靡全世界,冲垮了结构语言学的支配地位,因而被人们称为“乔姆斯基革命”。后来他又不断丰富和发展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和方法,相继发表了《句法理论要略》、《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支配和约束论集》等重要著作,对世界语言学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转换-生成语法仍在继续发展之中。

在政治评论方面,乔姆斯基政治斗士的角色甚至盖过了他作为语言学家的辉煌,被称为美国的“牛虻”。上世纪60年代,积极反对越南战争的乔姆斯基成为美国左翼运动的负责人。出于知识分子的良知,他坚持批判西方的新自由主义和民主制度的伪善达数十年之久,尤其是批评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每当国际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时,西方知识界往往率先关注他的表现。例如“9·11”事件之后他接受了几乎所有世界著名媒体的专访,对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予以严厉的批评。他对时事精辟独到的见解、对美国政治入木三分的批判,一直受到西方政治界和知识界的极大关注,他的著作也在西方知识精英群体中拥有广泛的读者和支持者。乔姆斯基政治评论的代表作有《霸权还是生存》、《反思肯尼迪王朝》、《海盗与君王》、《宣传与公共意识》、《失败的国家》、《恐怖主义文化》等,探讨了美国自越南战争、海湾战争、“9·11”事件以来的对外政策走向,尤其是对于一向自我标榜为“价值中立”的美国媒体和舆论界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乔姆斯基研究媒体的著作还有《媒体控制》、《必要的幻觉》和《制造共识:大众媒体的政治经济》。

[正文]

诺姆·乔姆斯基一生致力于解决人的本质问题(The Problem of Human Nature)。他认为,要解决人的本质问题必须回答两个相关的问题:一个是柏拉图问题(Plato?s Problem),一个是奥威尔问题(Orwell?s Problem)。[1]所谓柏拉图问题,借用罗素的来讲就是:“尽管人类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与世界的接触是如此有限,为何他们的知识却如此丰富呢?”[2]而奥威尔问题则是:“为什么人对事实似乎知之甚少,尽管现实中的证据是如此丰富?”[3]这样两个问题构成了乔姆斯基一生100多部著述试图解开的谜团:人有充分认知外部世界、实现自由的能力,但在认知的过程中,人又无处不受到控制。关于柏拉图问题,乔姆斯基希望通过语言

研究来揭示人的认知方式进而揭示人类心智的本质。至于奥威尔问题,他试图通过大量的事实剖析来揭示人性如何受到压制和扭曲,统治阶级如何掩盖事实,歪曲、操纵和控制信息从而控制民众思想以便维护其统治。[4]

媒体研究是乔姆斯基对奥威尔问题探究的一个重要步骤。他认为,奥威尔问题的核心在于社会建制和政治力量能束缚人们的认知能力,意识形态更能封锁人们的视野。[5]这就是乔姆斯基媒体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终极目标。在研究奥威尔问题的过程中,乔姆斯基通过广泛地运用搜集到的资料(主要是解密的档案材料和相关媒体报道)对美国政治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对美国媒体和舆论界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乔姆斯基对美国政府和美国媒体的抨击引起广泛的注意,美国负责美洲国家间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埃利奥特·艾布拉姆斯曾向英国一家期刊社写信表示抗议:“在贵刊的最新一期杂志上,也就是1986年7/8月号,有一篇真正让人震惊的文章,从第二页开始,篇幅很长。这篇文章是诺姆·乔姆斯基对美国、美国政府以及美国新闻界的攻击。……它使用了整整三页篇幅持续攻击世界上最自由的新闻界。”[6]根据乔姆斯基本人的回忆,他早年就读奉行杜威主义教育思想、推行进步教育法的实验学校。他认为这对他思考事物的方式(包括社会和政治世界)不无影响,然而思想与研究带来影响的另一个早年因素“无疑就是经济大萧条。在我最早的童年记忆里,有人上门兜售破衣糊口,以及警察袭击制衣厂女工的情境。”[7]大萧条的窘境促使乔姆斯基的许多亲人投身到工人运动中,参加了共产党或者其他左派组织,这对童年时代的乔姆斯基影响颇深。乔姆斯基常常讲起他幼年的经历:纽约的72街有个很大的地铁站,他叔叔在那里设了一个报摊,乔姆斯基从小就在那儿玩,这段经历让他接触了很多智慧、善良的底层人民、所以他始终觉得自己跟草根阶层靠得更近,也力求用普通人的语言跟普通人进行沟通。乔姆斯基少年时代即参加左翼的共产义运动,1960年代越战期间投身校园反运动,从此开始了“异见者的一生”,被认为美国政策“永远的反对派”。[8]虽然乔姆斯基后来不再受经济窘迫之苦,但他仍然对精英知识文化深恶痛绝。在一次访谈中,乔姆斯基提到的“我厌恶它的僵化、它的教条本质、它的侵略性和对独立思考的强烈排斥。在我看来,这种精英文化骨子里是极之专制的,虽然它往往被冠以…自由?之名”。[9]这些都为乔姆斯基的奥威尔问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海盗与君主》一书中,乔姆斯基表示:“研究恐怖主义有两种方法。有些人采取文本法,认真对待这个课题;或是采取宣传法,将恐怖主义建构成一种可以被加以利用以服务于某种权力体系的武器。在每一种方法中,如何进行研究都是明确。遵循文本法,我们可以从决定何为恐怖主义入手。我们可以寻找这个现象的例子——如果我们是认真的话,应该集中在那些主要的例子上——努力确定原因和补救方法。宣传法规定了不同的途径。我们以这样一个命题开始,即恐怖主义是官方确定的某些敌人的责任。随后我们指定恐怖主义行为就是…恐怖主义的?,正如同它们可以被归咎于必要的来源(不管是否有理)那样;否则,它们将被忽略、压制或冠之以…报复?或是…自卫?。”[10]可见,乔姆斯基是通过媒体报道和相关资料的研究作为依据开展政治评论的,其媒体研究作为政治评论的基础广泛存在。当然,对媒体报道的事例进行内容分析和运用只是乔姆斯基媒体研究的“表层结构”,更加重要的是其专门针对媒体展开的“深层结构”研究,即其著名的宣传模式理论。如果说,乔姆斯基对媒体研究的“表层结构”体现在内容分析方法的运用上,那么其媒体研究的“深层结构”则体现在宣传模式理论的建构上,两者相加构成乔姆斯基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总和。

本文主要依据诺姆·乔姆斯基的政治评论著作、媒体研究著作,以及国内外相关学者对乔姆斯基媒介批评思想研究方面的成果,以乔姆斯基在媒体研究中提出的主要观点为主干,以其著作中关于媒体报道内容分析为佐证,试图全面梳理乔姆斯基的媒介批评观,力图勾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或框架。笔者认为,乔姆斯基的媒体批评和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通过内容分析揭示美国媒体对社会公众的思想控制,类似其语言理论中的“表层结构”;二是通过宣传模式论揭示美国媒体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类似其语言理论中的“深层结构”。

一、表层结构:美国媒体怎样制造共识

《诺姆?乔姆斯基的社会政治思想》一书的作者艾利森?埃奇利认为,乔姆斯基的媒体理论涉及三个方面:所有权和控制权、内容分析、影响与受众。并且强调指出,乔姆斯基和其它许多媒体内容分析家不同,他主要关注的是外交事务中的内容,特别是报纸记者对待这种内容的方式。他把自己的分析集中在那些比较具体的和实证的方面,例如媒体对日程安排、涉足领域和语言运用的选择。[11]这样的一种内容分析研究方式,实质上可以较为直接的表达出乔姆斯基关于媒体在社会发展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乔姆斯基认为,媒体在国家政治中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国民的思想。因为“在平民获得了政治权和公民权后,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难以用武力控制了;因此,就有必要控制它们的思想”。[12]乔姆斯基看到了美国言论自由背后的思想控制,认为美国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之少虽然非比寻常,美国在限制思想自由方面多采用的各种方法的范围和有效性同样不同寻常,在一个民众的声音可以被听到的社会里,精英集团必须确保这种声音表达的是正确的事情。在保护有效的主导这种声音的精英集团的利益方面,国家使用暴力的能力越小,它就越有必要创造一些技巧。这些技巧就是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所说的“制造共识”,或者美国公共关系行业创始人爱德华·伯奈斯(Edward Bernays)所偏爱的“策划共识”。依据193 3年版的《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对“宣传”的解释,民众必须服从“那些关于人是其自身利益最佳评判员的民主教条”。民众必须找到能确保他们富有远见的领导人所做出的决定表示赞同的各种方法。乔姆斯基据此得出结论:“当服从是通过暴力来实现的时候,统治者倾向于一种…行为主义?的概念,即只要人民服从就行了,至于他们想什么不是太重要。当国家缺乏必要的强制手段之时,控制人民的思想就显得同样重要。”[13]

在《宣传与公共意识》这本书中,乔姆斯基谈到了美国政府利用宣传手段来控制民众思想的成功事例[14]:“如果你知道约翰杜威的信徒们是如何向公众宣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那么我将很遗憾地告诉你,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期间对南斯拉夫的狂轰滥炸也有类似的现象。二者都充斥着自我吹捧、赞扬战争发动者的英明。杜威一伙热烈的支持威尔逊发动的战争,尽管民众的态度与他们的并不相同。威尔逊是通过一项和平主义的纲领赢得竞选的。他的口号是…要和平不要胜利?。可结果证实他利用宣传手段,成功地使整个国家很快感染上了狂热的好战情绪。然而那些知识分子群体,特别是进步人士却在一些主要的自由派杂志上,例如《新共和》,公开表示他们呢为这场战争而倍感骄傲,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人类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信念而战,而不是为了征服和经济利益,这次战争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凑巧的是,我们在科索沃战争中也听到了同样的论调:这是第一场为了信念和价值观而进行的战争,美国是一个睿智的国家。我们到处都能听到这种自吹自擂的言论,仿佛又回到了一战时期。而且在知识分子圈子里广泛流传着有关南斯拉夫人的种种暴行,如私下比利时人婴儿的胳膊等。同大多数宣传行为一样,这里面也有一些真实的成分,可大部分内容则是捏造出来的。”

那么,在乔姆斯基眼中,美国媒体是怎样“制造共识”的呢?笔者重点对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乔姆斯基文集”进行研读后发现,乔姆斯基认为美国媒体对社会公众的思想控制或者说其“制造共识”的技巧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1)选择事实,故意忽视;(2)合谋政府,欺骗公众;(3)制造错觉,转移注意;(4)标签效应,制造恐惧。

第一,选择事实,故意忽视。用乔姆斯基自己的话讲:“发现宣传话语中被省略掉的东

西永远都能给人以启迪”。[15]他举了《多边投资协定》谈判三年未受国会重视的事例,发现主流媒体对这个有重要意义的贸易协定“令人惊讶地对此保持沉默”。[16]类似的还有媒体对危地马拉主教胡安·杰拉迪(Juan Gerardi)之死的报道。“去读一读这些报道吧。你将会发现这些报道省略了少许东西。事实上,中美洲令唯一宗教领袖被谋杀了,而媒体并没有

将之作为一条重要新闻来报道”。[17]乔姆斯基认为,这种让事实“消失”的艺术的前提是媒体对政府的顺从,在他的著作中美国媒体遵从政府宣传需要的“故意忽视”比比皆是。如美国对联合国安理会号召所有国家遵守国际法决议行使了否决权(11票赞成,1票反对,3票弃权),并和自己的两个附庸国(萨尔瓦多与以色列)一起反对联合国大会号召各国服从国际法院判决的决议(以94票赞成、3票反对通过)。号称“档案记录报”的《纽约时报》没有提到联合国大会上的否决票;该报驻联合国记者在当天宁可报道联合国工资过高的问题。安理会上的否决票则被简单提了一句,而对此前一天联合国大会上号召建立南大西洋“和平地带”的决议只字不提。该项决议以124比1通过,美国独自提出反对。[18]再如,《纽约时报》节选刊登了勃列日涅夫1981年2月在苏共大会上的讲话,但是“关键部分被省略了”。1981年4月,勃列日涅夫的声明得到了巴解组织的一致赞同,但是这一事实却没有在《时代周刊》上得到报道。乔姆斯基评论道:“官方教条所持的立场是,苏联一贯只关心如何制造麻烦,阻碍和平,因而支持阿拉伯的拒绝主义和极端主义。媒体非常尽职地履行了分配给它们的任务。”[19]从这些例证中,可见官方教条对美国媒体的影响。美国媒体为了“尽职地履行分配给它们的任务”,为了国家利益而自觉进行“自我检查”,甚至不惜忽视“重要事实”。

美国媒体通过“选择事实,故意忽视”履行思想控制职责最突出的事例当属“杰宁新闻”事件。乔姆斯基用细致的比较,再现了当时的媒体报道,还特别对著名的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进行了评论。其这个案例中,他这样写道:“空袭突尼斯并不能列入恐怖主义的范畴,因为其发动者与美国的恐怖主义逻辑不符。在阿巴斯被捕之前,美国媒体一直没有报道这场空袭。与突尼斯空袭一起…消失?无踪的还有最近发生的许多事件。”[20]2002年沙龙发动春季攻势后不久,英国记者在杰宁难民营的废墟中发现了“一辆被压成铁板的轮椅”。记者在报道中说,“轮椅被彻底压扁了,变成了一块平平的铁板,就像动画片里一样。”身有残疾的巴勒斯坦人卡迈勒左哈伊尔“在摇着轮椅经过的时候被以军打死。一位朋友找到了左哈伊尔残缺不全的尸体——两只胳膊和一条腿都不见了,脸部则裂成了两半。以军的坦克肯定是直接从他的尸体上压了过去”。[21]美国媒体对这一惨剧保持沉默。美国新闻界最著名的新闻专业期刊《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却为美国媒体的相关报道戴上了钟爱的“桂冠”,在谈到这条“杰宁新闻”时,《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强烈抨击了英国新闻界,指责他们“直接把罪责扣在了以色列人头上”。幸运的是“为了寻找真相,崇尚独立精神的美国新闻媒体来到了杰宁”,揭示了事实真相——“杰宁并没有发生什么蓄意谋杀数百人的冷血事件”。[22]乔姆斯基评论道:“美国媒体根本不值得《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这位啦啦队队长如此卖力地喝彩;…崇尚独立精神?的桂冠戴在他们头上简直就是一种侮辱。细心的读者总会了解到发生在杰宁的罪行,不过,至于以色列和欧洲媒体所报道的骇人细节,美国读者不会了解得那么多。和以往一样,这些骇人听闻的细节被同案犯——他们自己的政府——细心地掩盖了起来。”

[23]

除“故意忽视”外,“选择报道”也是美国媒体控制民众思想“制造共识”常用的手段。

在《宣传与公共意识》一书中,乔姆斯基以自己1991年2月海湾战争期间参加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时事纵览”栏目评论的亲身经历生动讲述了“选择报道”的宣传艺术。“他们坚持先看我的稿子来确定是不是可以播,而且时间只有2分30秒。他们必须录下来,确保无误。我没有机会说它们审批之外的东西。我第一次年的时候,花了2分36秒。他们告诉我要读得快一点。第二次,我成功地在2分30秒的时间内读完了它们审批过的内容。”就这样,乔姆斯基的评论完全被鼓吹海湾战争的大量宣传所淹没了,虽然全国公共广播公司在公众压力下挤出了一点微小的空间维持“报道的平衡”。但是,没有任何人的上下文语境和背景交待,乔姆斯基的话显得没头没尾,也没有证据。对于宣传机构这种以“简洁”为借口

的宣传手段,乔姆斯基这样认为:“关于简洁,这一点也很重要。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词,这是一个很好的词。你必须恰到好处地构筑你的评论,使它能刚好挤在两个广告

之间,或是夹杂在一连串的宣传中间。这就意味着你不能就你所说的话进行解释。所以你只有面临非常简单的选择,要么你重复别人的老生常谈,这不需要论证;要么你就只能说一些事实上是正确的,但听起来与传统格格不入的东西。简洁要求你不能用证据来论证你的观点,而大量的统一的言论只会使我的话听起来很荒唐。这样他们就可以有效的思想控制,避免人们进行思考。”[24]

第二,合谋政府,欺骗公众。乔姆斯基自称,他偏爱研究“媒体服务于国家和公司权力的利益,后两者息息相关,共同主导着媒体支持现行权威、限制争论和讨论”。[25]当国家的政策站不住脚时,“制造共识”变得异常紧迫。政府常常能够编造出一些罪名强加到某些国家或者群体的头上,“而且有把握让这些无中生有的消息登在头版头条”。[26]乔姆斯基的例子有:美国指责桑地诺政府支持萨尔瓦多游击队——尽管媒体报道没有提供任何让人信服的证据,这条想当然的消息还是作为事实被证实了;散布有关苏联米格式战斗机的假情报也精心计算好了时机,让人们惊慌失措,无暇顾及报纸上对不受美国欢迎的尼加拉瓜1984年大选的如实报道,以免给政府带来危险。乔姆斯基还在报纸上选取了几个关于科索沃事件报道的典型例子,指出“媒体、舆论报刊以及学术界对科索沃事件的评论很多,不过极少有偏离官方版本的”[27]。美国媒体这样报道:1998年,随着科索沃的“暴力事件激增”,塞尔维亚族军队“以种族清洗行动作出了回应,还使得半数以上的阿尔巴尼亚人被迫流亡国外,愈演愈烈的流血事件促使美国及其盟国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空袭行动,好让阿尔巴尼亚难民重返家园。”“1999年春,种种迹象表明塞尔维亚人在进行大规模的种族清洗”;“逃脱且难来到邻国”的科索沃阿族人“讲述了发生在科索沃的随意处决、强迫驱逐等罪行”;正是这些罪行“促使北约”在3月24日发动了空袭。因此,对科索沃的干预“纯粹是为了保护该地区人民的利益,是利他主义精神的体现”——以前美国对该地区的所有干预行动也是如此。乔姆斯基认为,这样的说法成了定罪的依据,也证明人们赞扬“一心为他人”的领导者完全是合情合理的,因为他们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但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症结:第一,它们在分析原因时没有提供任何证据。第二,通行的版本颠倒了时间的先后顺序。无可争议,轰炸是在种族清洗等暴行发生之前进行的;实际上,种族清洗等暴行是西方预料之中的后果。乔姆斯基进一步认为,政府非常了解,“控制新闻的最好方式就是用…真相?,或者用足以称得上官方消息的所谓的铺天盖地地占据版面,从而迫使其它的新闻被推迟或干脆被取消”。这样一来,“不停的重复……就把主义……变成了既成的真理”。[28]

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合谋”赤裸裸的体现在1986年4月戏剧性的“黄金时段”轰炸[29]。

美国对利比亚的轰炸发生在美国东部标准时间的下午7点整,乔姆斯基认为这不是巧合,是因为7点钟正是美国的三大电视新闻网的晚间新闻时间。在这个时间轰炸就意味着里根政府可以免费在电视上做宣传。首先,电视摄影机立即转向了在黎波里与班加西发生的战事——全面停电、炸弹爆炸。然后美国公众就会看到里根政府声称美国所做的只是“对未来的袭击进行自卫反击”,政府在第一时间控制了新闻的内容。乔姆斯基认为这是“合谋”,“是历史上第一次为了在黄金时段的电视上播出而定时进行的战争罪行”。他分析指出,英国到利比亚有6个小时的飞行时间。美国不能直接飞往利比亚,因为欧洲国家不允许。欧洲反对对利比亚进行轰炸,所以美国空军只能借道大西洋和地中海。但是,为什么美国电视新闻网的人员会在利比亚呢?美国广播公司是不是在利比亚有一个站点?乔姆斯基断定,美国电视新闻网的人员会在那里是因为他们事先得到了通知。“你可以回头看一下1986年的新闻,看看关于这个内幕当时有多少评论。”在此基础上,乔姆斯基还进一步怀疑美国对伊拉克的轰炸发生在美国东部标准时间下午5点,就在新闻节目开始之前,可能也是一种“合谋”。伊拉克问题上的宣传,还体现出美国媒体对政府的顺从。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理由是萨达姆不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究计划。到2003年8月这个故事已无法继续成立了,于是媒体报道说:“由于在伊拉克境内对违禁武器的搜索毫无结果,布什政府已把宣传重点转向另一个倒

萨战的理由:把伊拉克作为改造中东的一个…突破口?,以减小美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30]。一场颠倒黑白的宣传重新开始。

乔姆斯基认为,美国媒体与政府合谋欺骗公众“制造共识”有许多方法可以实现,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设计一种合适的官方宣传用语”。换成奥威尔在小说《1984》中的表述,这种官方宣传术语,我们可以称之为“新话”,奥威尔用这种虚构的语言,指称极权社会用来歪曲事实、颠倒黑白的语言。乔姆斯基认识到,“恐怖主义”和“报复”等概念被当作是宣传术语而非描述性术语加以运用。“关键的是,被经过仔细挑选出来的恐怖主义行为——阿拉伯人的恐怖主义,不管是巴勒斯坦人、黎巴嫩什叶派,还是利比亚人或叙利亚人,甚至是伊朗人——所煽动起来的歇斯底里的目的是实现某些特定的政治目标”[31]。“恐怖主义”和“报复”这些术语在教义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含义。“恐怖主义”是指各种海岛,特别是阿拉伯人的恐怖主义行为。群柱和他的代理人的恐怖主义行为被称为“报复”,或者是“防止恐怖主义的合法的先发制人打击”,这相当游离于事实之外。“人质”一词,正如“恐怖主义”、“温和的”、“民主的”和其他政治言论的术语一样,在主导的教义体系内也具有奥威尔主义意义上的专门含义。[3 2]再如“和平进程”这个词。在美国国内媒体报道中指的是由美国政府推进的和平方案。据乔姆斯基分析,美国右翼人士希望约旦加入和平进程,也就是说,接受美国的独断。他援引伯纳德·格韦茨曼在《纽约时报》上对“和平进程”的评论标题:“巴勒斯坦是否做好了追求和平的准备?”,认为根据“和平”一词的通常含义,答案当然是“是的”,以此归谬的结论是“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所有人都追求和平;以希特勒为例,根据它所使用的术语,它在1939年肯定是在追求和平”[33]。乔姆斯基强调,在思想控制的体系下,这样的问题意味着别的意思,即巴勒斯坦人是否准备好接受美国意义上的和平?美国所使用的术语恰好否定了巴勒斯坦的民族自决权,这里的和平显然也是一种“新话”。

在《恐怖主义文化》一书中,乔姆斯基表示:“美国向来喜欢以…新闻报道?形式为伪装大搞舆论宣传”。[34]在“制造共识”的目标引领下,不仅可以肆无忌惮按照意识形态上的可利用性来定义“新话”,甚至证据的标准也是依据政府需要加以设定的,用乔姆斯基的原话来说:“在完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也足以证明利比亚是一个恐怖主义国家。”[35]如为了给一次在利比亚杀死100人的恐怖主义袭击提供合法性理由,《纽约时报》一篇社论的标题是:“为了拯救下一个娜塔莎辛普森”,这里指的是一个11岁的美国小女孩,她是1985年12月27日发生在罗马和维也纳机场航站楼的恐怖主义袭击的受害者之一。《时代周刊》的编辑们庄严地宣称,这些受害者是我们有权轰炸利比亚的城市“以阻止国家支持的恐怖主义”。虽然没有证据说明利比亚涉及到这些行动,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小问题。同样颠倒黑白的例证还有:美国军方为在指挥恐怖主义雇佣军袭击“脆弱目标”中取得的成功深感骄傲,《纽约时报》则把这些目标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军事目标”。其他“脆弱目标”包括医疗中心、医务工作者和学校这些被反政府军成功“瞄准”的地方,而按照反政府军头目阿多弗卡莱罗的解释,老百姓的农场是合法目标。[36]

第三,制造错觉,转移注意。乔姆斯基注意到,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关于“制造一种错觉”的主张,正在官方宣传中大行其道。他感叹:“研究人类社会时经常会遇到障碍,所以研究者必须撕开官方宣传中的假象,那些制造假象的手段常与权力集中的过程如出一辙。”[37]乔姆斯基指出,“亨廷顿提出的为控制本国人民有必要制造错觉的观点,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纯粹的真理:理智的观察者不应相信领导人们坦言的所谓善意。这些表白是世界通用的,内容也不难想象,但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那些罪大恶极的统治者如希特勒、日本法西斯、苏哈托和萨达姆侯赛因都曾用华丽动人的词章来描绘自己崇高的目标”[3 8]。

乔姆斯基揭开了“制造错觉,转移注意”的秘密,他在《失败的国家》一书中举例说明了这一点。当政府欲将公众的注意力从医疗危机转移开时,其采取的主要手段就是组织一次

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声称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以此为由要对其进行“改革”,也就是取消它。借助媒体的评论,这种极具欺骗性的宣传成为华盛顿的“热门话题”。按照乔姆斯基的说法,这些媒体评论中“尽是歪曲事实和颠倒是非的内容”[39]。这种“自由名义下的洗脑”系统的首要武器就是鼓励对政策问题进行辩论,但是这种辩论被限制在一个框架内,这个框架的前提将党派路线的基本教义包含在内,“辩论越是热烈,这些前提就能越有效的灌输下去”[40]。比如在越南战争这件事情上,意识形态的机制允许“鹰派”和“鸽派”进行辩论。不仅允许辩论,而且在1968年还得到鼓励,当时美国商业中相当多的部门开始反对战争,因为战争代价过于高昂,并损害了他们的利益。鹰派人士坚定地认为,美国能够成功地“在共产主义的侵略面前保卫南越”。鸽派人士提出反驳,执意这种崇高努力的可行性,或是对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过多使用武力和暴力表示悲哀,或是对其中的“错误”和“误解”感到痛心。虽然美国参加了对南越的进攻,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是,这种想法不能表达出来,甚至想也不能想。在美国主流媒体,甚至在绝大多数和平运动的出版物中,人们找不到任何“美国进攻南越”的迹象。另一个例子是,在1986年的最初三个月,围绕即将举行的国会投票的辩论日趋激烈,这次投票决定是否援助美国的代理人军方进攻尼加拉瓜,美国全国性媒体《纽约时报》和《华盛顿时报》发表了85篇关于美国对尼加拉瓜政策的文章,这场“所谓的公共辩论”中多数文章都批评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而在美国的战争使其所有努力夭折之前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政府在初期几年实施的成功的社会改革基本没有人提及。政府宣传的声音达到了惊人的一致。

第四,标签效应,制造恐惧。长期以来,美国媒体热衷于制造“威胁论”,引起民众恐慌,这或许是维持政府权威的良策。美国政府情报部门时常利用媒体“制造共识”,从而赢得大众对外交政策的支持。[41]在伊拉克受制裁的时期,美国媒体上登载了大量虚构的有关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道。虽说美国费尽心思也没能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还是认为美军在伊拉克发现了这种武器,而超过20% 的人认为伊拉克人在战争中使用了这种武器。乔姆斯基认为,这种情况是人们在遭受恐吓之后的反应——多年以来,高强度的宣传已经让他们成了惊弓之鸟。这种宣传就是要前期恐慌情绪,好以此来巡抚民众这头“巨兽”。[42]在制造恐惧方面,美国政府成功发售出多张“标签”,这些标签产生了巨大的宣传效应。如里根的公共关系系统创造出了一批适当的魔鬼:卡扎菲、巴解组织、桑地诺组织,等等。美国及其盟国都可以袭击这些组织,还不用担心在袭击过程中会伤及自身,甚至可以指定或强迫它们成为苏联的附属国。美国国内反对阿拉伯这个种族歧视的大背景下,利比亚就非常适合这个角色,里根政府的宣传鼓动部门专家成功的制造了一系列事件和威胁,每一次事件都适时地迎合了国内政治的需求。桑地诺主义者也被描绘成妄图作为苏联的代理来征服此半球的恐怖主义分子,于是媒体和国会的自由主义者呼吁要“牵制尼加拉瓜”,并且迫使尼加拉瓜“处于革命军队的统治中”。里根于1981年3月说,萨尔瓦多的“恐怖主义分子”也“想要称霸整个中美洲和南美洲,而且我相信,它们的最终目标还包括北美洲”。要想让美国人民相信这些魔鬼对其生存是一个威胁很难做到,但如果这些魔鬼都是邪恶帝国的触角,布置在美国民众周围,时刻准备摧毁美国,那么这个威胁就令人信服了。毋庸置疑,宣传活动是行之有效的一个手段。乔姆斯基总结道:“关于这些精心计划的恐怖主义活动的宣传之所以能天衣无缝,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用夸张的辞藻告诉大家和这些罪犯国家划清界限的必要性。”[43]他还说,“现在,美国政府如果想攻击弱小的敌手,必须先发动宣传攻势——要么把敌手说成一种迫在眉睫的威胁,要么说它进行过种族屠杀。其实,政府心里非常清楚,面对如此弱小的一个对手,宣传之后所要开展的军事行动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真正的战争。”[44]

乔姆斯基认为,政治领导人可以轻易地利用媒体来煽动人们对各种各样威胁的恐惧。这样的恐吓行动是阶段性的,要视国内的政治需要来进行。[45]1988年总统竞选期间,老布

什利用威利霍顿越狱事件制造种族恐慌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另一个例子是美国在1989年9月重新打响的“反毒品战争”。布什政府大张旗鼓地宣布,哥伦比亚毒贩是对美国社会的一大威胁,尽管有大量证据可以说明这并非事实。政府官员到是对贩毒策略的胜利很有信心——这正好符合新闻记者、编辑霍丁卡特(曾任卡特政府的助理国务卿)的解释。霍丁写道:“只要听到白宫(不管是哪一时期的白宫)打了一个响指,美国媒体就立马开始上蹿下跳,狂吠不止。这是铁定的事。”反毒品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就是没有对滥用毒品的现象产生任何影响。对毒品的恐惧一跃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这就为加大反毒战争的力度创造了条件。政府可以借此机会打发掉城市的多余人口——把他们全扔到新建好的一大堆监狱里去。政府还发动了入侵巴拿马的“正义行动”,理由之一是诺列加与毒品走私活动有牵连。

[46]

通过以上的四种手段,美国政府充分利用媒体这个宣传机器“制造共识”。乔姆斯基说,“思想控制”的关键步骤就是:“把语言夸张、滥用、曲解,以达到意识形态的目标。”[47]事实表明,媒体不仅知道如何无尽地强调某一话题,而且也知道如何用煽动性语言来达到这一目标或那一目标。现在的问题是,美国媒体为什么会如此臣服于政府?美国政府究竟是怎样掌控媒体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乔姆斯基对美国媒体的运行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剖析。

二、深层结构:美国媒体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乔姆斯基从由媒介建构的一致的意见和共同的行动中看到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宣传逻辑,发现了美国媒体深层的运作机制。在与经济学家、媒体分析学家赫尔曼合著的《制造共识: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乔姆斯基和赫尔曼提出美国媒体实际上遵循着一种特殊的宣传模式,认为某一事件在被确定为值得报道之前,它必须通过五大新闻过滤器(filt ers):(1)规模、传媒机构日益集中的所有权和财富以及大众传媒机构的惟利是图;(2)作为大众传媒主要收入来源的广告;(3)对政府、商业公司、信息源的依赖以及由权力机构和上述信息源资助和认可的专家的依赖;(4)把“炮轰”(flak)作为惩戒媒体的手段;(5)把反共作为国教和控制机制。这五个过滤器相互作用、相互加强,使大公司和政府的精英“达成精英的共识,制造出民主认同的表象,并在普通民众心中制造了混淆、误解和冷漠,以便精英的规划得以前行”。[48]

文化传播学者章戈浩认为,乔姆斯基的“宣传模式说”,揭示了企业与国家权力的结合,戳穿了流行的美国的新闻神话,即美国的新闻建立在民主社会的多元理念与自由机制上。据此,乔姆斯基与赫曼认为自由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将导致程序化与狭隘的报道条条框框,并通过这种“宣传模式说”提醒世人在所谓的民主社会里存在着财富与权力的不均,媒体会对政策起到“制造共识”的功能,而几乎不会代表大多数读者与市民的声音与利益。乔姆斯基指出,对公众来说大众媒体是一个传播信息与符号的系统,它的作用是提供娱乐,信息,用价值,信仰和行为规范对个人进行“反复灌输”(inculcate),从而将个人整合进大的社会机制机构中。而在一个财富集中,阶级趣味冲突的世界中,到达到这种目的就需要某种制度化的宣传。乔姆斯基将宣传分为两大类:在权力杠杆落于国家官僚机构之手,可以对媒体进行垄断控制的国家中,这种宣传是通过官方的检查制度得以实现以服务居于统治地位的社会精英。而对于媒体私有而没有检查制度的国家,宣传模式似乎难以被发现。特别是媒体间充分竞争,媒体还时不时对政府的过失加以曝光,疼加鞭挞,俨然以言论自由和公众利益的发言人身份出现。而后者正是乔姆斯基宣传模式说的研究重点所在。宣传模式说侧重于对财富权力不平衡以及这种不平衡对媒体趣味与选择所带来的多层次影响。通过追溯权力与资金在过滤新闻,边缘化异见。[49]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乔姆斯基的脚步,一起去认识美国媒体的深层运作机制,探求五大新闻过滤器的秘密。

第一个过滤器是指当代媒体经营需要大规模的投资从而导致了媒体控制权的集中化。

[50]乔姆斯基与赫尔曼对于第一过滤器的论断是基于詹姆斯·克兰(James Curran)和希顿(Jean Seaton)对英国媒体的研究为基础。他们发现在十九世纪前半叶,英国曾出了一些针对全国工人阶级读者的激进报纸。英国政府与议会通过采取多种手段力图将此类报章赶出媒体界,他们利用诽谤法对这些报纸进行指控,增加对此类报纸的税收以增加其生产成本,但都不见效。然而市场成功做了国家干预未能完成的任务。没有一家工人阶级报纸活过了十九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以降,报纸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与之相伴的资本成本的增长是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1837年,一封全国性周报的每周获利基础上的总成本低于一千英镑,发行量是6200份,而到了1867年,在伦敦开办日报的成本是5万英镑,到了1918年,周日快报发行量是25万,成本已达到达2百万镑。据此,乔姆斯基提出,由于大规模投资所要求的媒体控制权集中化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已是行之有效,而随着时代变迁,这一过滤器更加效果显著[51]。乔姆斯基没有停留在上述对于19世纪英国媒体的研究成果上,他进一步分析了美国的情况。1986年,美国虽然有2500多家媒介实体,但其中的29家大型媒体占据了媒介的大半个江山。从其提供的24家媒体巨头的财政数据来看(除去3家未提供数据的公司),平均资产达44亿美元。美国占支配地位的媒体都是一些被富人们所把持的大型公司。它们成为能设定国家议事日程的“私有的信息文化部”。

许多传媒公司完全融入了市场机制,而其它媒体也同样受到股票持有者、董事和银行的压力。出于盈亏底线的考虑,它们一味地追逐利润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由于政府放松了对媒体所有权集中的限制以及对交叉拥有权与非媒体企业控制媒体的限制,媒体进一步与市场体系相整合,成为了惟利是图的机构。毕竟媒体是一些大公司整合而成,拥有和管理它们的人属于小部分同样的精英,他们控制着私有经济和国家,有着相同的观念,并从自己代表的团体利益出发看待、压制、控制和塑造媒体。他们唯一清楚的是,媒体的市场是广告商而不是大众。因此,他们懂得通过大众把媒体卖给广告商,又通过这种方式控制了媒体内容。

此外,乔姆斯基认为另一个重要的结构关系是媒体和政府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媒体在政策上依赖政府的支持,于是它们不惜重金游说议员,经营与政客之间的关系。十大媒介巨头的29名外界董事中有15位是前政府官员。媒体已经和大公司、大银行及政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们有着许多共同利益。尤其是在与政府的关系上,媒体想与它们保持亲密关系,

希望它们透露消息,希望被邀请到记者招待会。对于记者而言,年轻人最初想做诚实的记者,但为了个人发展,逐步使自己所说的话变成了体制的一部分。这样,一个记者就会变得富有、有特权,也获得了一定的权力,甚至可以成为国务院发言人。

乔姆斯基研究者艾利森?埃奇利认为,宣传模式的第一个过滤器的实质在于媒体必需的大量投资把大多数人彻底排除在媒体之外。拿报纸来说,自由市场的竞争、利润的驱动,造成了一种“越来越强调读者群”的趋势,再加上技术的进步也意味着成本的日益提高,因此,工人阶级的报纸就只好退出竞争。从媒体进入市场以来,集中化和集团化就意味着“持股人、董事们、银行家们关注赢利底线的压力强大无比”。媒体机构“在银行家、机构投资者和大型个体投资者面前,失去了部分本来就有限的自主性”,因而后果必然是“媒体巨人……和公司社会里的主流势力关系日见密切”。[52]

第二个过滤器是广告。正如克兰(Curran)和希顿(Seaton)所说:“广告商实际获得了发执照的权力,因为没有他们的支持,报纸在经济上难以为继。”基于他们的研究,乔姆斯基认识到,广告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机制曾如何有效地削弱了工人阶级的报纸。在广告大行其道之前,报纸的价格依商业运营成本而定。随着广告业的发展,吸引广告商的报纸可以承受低于生产成本的定价。以广告为基础的体系往往会使只依赖销售营利的媒体边缘化或消失。有了广告,

自由市场不会产生一个由购买者做出最后决定的中性体系。广告商的选择将影响媒体的兴亡。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先驱日报》(Daily Herald)的消亡,在它倒闭之时仍拥有470万的读者,几乎是当时《泰晤士报》、《金融时报》和《卫报》读者总和的两倍。根据克兰的研究,它的消亡完全是由于其读者的构成对广告商没有吸引力。那些吸引富裕阶层、反映富裕阶层的媒体会得到大部分的广告业务,而那些反映下层民众利益的媒体则因得不到广告业务而逐渐走向破产。[53]乔姆斯基据此得出结论:从广告引入报纸以来,工人阶级报纸与激进报纸就处于不利地位。他们的读者一般较为贫困,这一事实大大影响广告商们对报纸的兴趣。乔姆斯基发现,这种广告与报纸之间的故事不断地重演。在一战前的英国如此,二战后的英国使然,在当代的美国也是一样。

大众媒体只对吸引有购买力的受众感兴趣,因为只有富裕的观众才能引起广告商的兴趣。“这种驱使媒体获取大量受众的观念,让媒体的…民主?大大变味。它受制于固有的弱点:它的政治独白是一种以收入来衡量的选举制度。”广告商对电视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他们是通过购买或支付节目方式出现的。乔姆斯基将这种行为比作西方封建时代文坛出现过的庇护人制度。广告商向媒体提供津贴,对他们进行庇护,而媒体也要对广告商投其所好,说明他们的节目如何可以满足广告商的要求,从而获得庇护。对电视台而言,收视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就可依“观众质量”的不同而获得8亿到10亿的广告年收入。而所谓的“受众质量”看中的是受众的购买力,而不是受众本人。这样大众传媒所谓的“民主”就是以收入作为度量衡的选举制度的又一翻版。

工人阶级与激进媒体同时还受到广告商的政治歧视。这种政治歧视是通过强调有钱有购买力的受众,而被结构化到广告分配中。也有不少机构是拒绝资助意识形态上的敌人和那些被认为有损于他们利益的。广告商不仅对不友好的媒体采取歧视态度,他们也时还基于他们自己的原则在节目中进行选择。当时绝大多数时候这种选择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是保守的。大的广告商很少会赞助对严厉批评公司行为的节目。电视网络也会随着时间增长而了解,此类节目是卖不出去,反而会带来经济损失,得罪广告商。广告商也会避免那些影响“购买情绪”的节目。他们会寻找那些轻快的娱乐节目。基于广告的这种机制会渐渐地提高广告时间,而将那些公众事务内容的节目边缘化甚至清除掉。

第三种过滤器是新闻源。[54]乔姆斯基指出,“大众媒体被经济需要与相互利益带进一种与权势信息源之间有机的关系。”媒体需要稳定可靠的新闻素材流,它们每天都需要新闻,他们付担不起让记者与摄影师一出现新闻时就在场。经济学决定了媒体只能将他们关注焦点放在时常有新闻发生的,时常有丑闻和谣言爆出的,时常举办记者招待会的地方。对于美国的全国性媒体而言,这主要指的是五角大楼、国务院、白宫等等,而对地方性媒体当地的市政厅和警察局则成了最能打动记者的地方。另一方面媒体为了维持其客观形象,同时也避免诸如诽谤之类的法律案件,需要一个比较准确的新闻源。这样一来,官方以及大公司和企业的公共信息部门自然成为了新闻媒体的主要信息源。这些官僚机构定期发布大量新闻素材以满足新闻机构的需要,它们的身份和地位使消息看起来更为可信,更容易被人认可。从媒体成本角度考虑,通过这类新闻源获得的信息,减少了核实调查的成本。乔姆斯基不无挖苦地对政府和大企业的公共信息部门加以描述,在他眼中这些机构,为了强化作为媒体新闻源地位,不惜为方便媒体而自己承担麻烦,他们得事先为媒体提供演讲的底稿,他们举办新闻招待会要考虑记者们的截稿时间,他们要用媒体可用的语言写新闻稿,他们得考虑照片取景。

乔姆斯基颇有洞见地揭开新闻源背后的经济结构,他认为事实上,权威机构的这种体制实际上是在资助媒体,他们为媒体制造新闻和提供新闻原材料而减少了媒体的成本,作为回报他们的声音得以进入媒体。为媒体提供这种资助的实体会成为媒体固定的新闻源,而过通过把关人的把守有优先权。而那非固定的新闻来源则要通过奋斗才能进入媒体,而且还时不时被守门人所忽略。而政府的这种资助是来自纳税人的口袋,事实上,是公民为政府的宣

传付钱,而这种宣传是为了利益集团的权益。这样看来,这些权威机构看似资助了媒体,实际上获得了特权,它们的声音轻松地通过了把关人的把守。权威新闻源会定期地利用这些优势来操纵媒体,将媒体置于它们控制的议事日程和框架之中。出于这种依赖,媒体会含糊其辞或以保持沉默的方法不去触怒新闻源,破坏与新闻源之间的关系。有时官方新闻源的统治也会被受人尊敬的、具有权威性的“专家”所削弱。他们有时发表与官方相左的见解。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收买专家来解决,比如,将他们聘为顾问,资助他们的研究项目,甚至直接雇用他们成立所谓的智囊团。这样他们就可以按照政府和市场的既定方向来行事。甚至还存在另一类的专家,他们是些“弃暗投明”的激进分子,他们的作用完全是为官方所用。

第四个过滤器是炮轰和强制执行。[55]炮轰是指对媒体节目或评论的反面回应。这种回应可能是书信、电报、电话、请愿或是国会议案以及其它形式的投诉、威胁与惩罚等,这些炮轰来自中央或地方,也可能来自个人。对媒体而言,如果遭到的炮轰规模很大,那么媒体就会耗费大量资源应对,广告商会撤回赞助,个人和小型媒体根本无力承担这笔费用。颇具威胁性的炮轰是与权力紧密相联的。来自权势的炮轰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白宫可能会给报社老总们写信、打电话或向自己的支持者间接地表示对媒体的不满。

这些支持者可能是媒体的股票持有人和员工,他们资助右翼分子监控媒体或者资助智囊团来攻击媒体。乔姆斯基列举了著名的炮轰机构如美国法律基金会、首都法律基金、媒体与公众事务中心、媒体准确报道、自由之家等,它们对媒体不断发难,但是媒体对它们的意见却格外重视。然而,他们这种宣传角色以及他们与大工业企业项目之间的联系却鲜有提及。这也反映出了媒体赞助者的权力,这其中也包括了大众媒体内部的右翼。乔姆斯基认为,国家就是最大的炮轰媒体者,它不时地攻击、威胁或是修正媒体,让媒体回到既定的路线上。。赫尔曼和乔姆斯基称这种政府和大公司具有的向媒体施加压力的能力为“反对和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媒体“反映资助者的权力”。[56]

第五种过滤器是把反共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控制机制,乔姆斯基称之为美国的国教。[5 7]共产主义威胁到了资产阶级的根基和地位,所以它成为缠绕有产者心头的幽灵。反共这种意识形态可以用来反对任何威胁到财产权的人,或用来反对主张与共产主义国家或激进主义调和的人。媒体通常对于一切异已之见都贴上共产主义的标签加以排斥。乔姆斯基称之为“反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即媒体把国内外任何威胁到财产利益、特别是美国财产利益的政策都解释成“共产主义的”或“亲共产主义的”,并因此把它们作为一种威胁大肆传播。

后来乔姆斯基对第五种过滤器进行了一些扩展和补充。由于苏联的解体,反共的标签对民众已经不灵验了,于是政府对反对者又贴上了其它危险的标签取代“共产主义威胁”,如国际恐怖分子、毒品贩子、疯狂的阿拉伯人、卡斯特罗、萨达姆·侯赛因、本·拉登等都是新制造的威胁,这样反对者的影响就明显削弱了。一方面,他们轻易地过滤掉了持不同政见者和敌对势力的影响;另一方面政府以此恐吓民众,使他们受到牵制和控制,不再注意国内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意识形态方面,现在美国精英层信奉的是“自由”市场的神话,市场是好的、民主的,一切非市场机制都是反民主的,值得怀疑和排斥。

很明显,乔姆斯基的宣传模式说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冷战时期的美国新闻体制[58]。他认为,国家-企业宣传体系在冷战时期担当着主要角色,而媒体自然是这个体系的核心。他不仅怀疑媒体抑制民众,不让他们了解实际情况,他甚至很怀疑它们“延长”了冷战。体面知识份子和媒体的责任就是隐瞒五角大厦以补贴整个高科技工业的方式,来强迫人民提供福利给有钱人。他认为,西方国家其实是强烈反对资讯在国内或跨国自由流动的。她们实在比极权国家更注意箝制独立思想,理由很充分:假如能用暴力控制人民,那他们怎么想关系不大;假如他们获得了一些自由,控制思想和观点就变得重要了。这一点大家耳熟能详,很容易引证,也相当重要。乔姆斯基甚至认为,媒体是在本质上反民主的。它们毕竟是大企业,是更庞大集团的一部分。它们把产品(观众)卖给市场(其它商业)。要成为它们一份子,就必

须证明自己已充分接受了权力和支配系统的价值观。这主要是通过精英大学教育的筛选和通常灌输作用。当然,乔姆斯基也承认这模式存在例外。专业操守还未曾完全被压制掉,偶然还会和权力对抗,但这制度的基本形态是明显不过的了。

通过这五个过滤器,精英阶层的观点顺利地在主流媒体中传播,而持不同政见者的观点则被有效地清除了。这一切没有粗暴的干预,发生得非常自然,以致于大部分人包括新闻工作者自身都认为媒体对新闻的取舍和解释是客观公正的,实际上这些因素已内在化到记者和编辑的头脑之中。美国媒体运行的这种“深层结构”,在根本上为“制造共识”和思想控制提供了制度化的保障。正如乔姆斯基在《必要的假象——民主社会的思想控制》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大多数的普通民众都只能从常见的媒体中获取政治事务和事件的信息,一个人只有了解了某个议题的消息或是前因后果才能谈得上形成自己的看法,一个民主的社会只有在公众能获取全面和公正的信息之时,做出的选择才体现了民众自由意识的选择,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民主。然而美国的大众媒体是掌握在少数有钱人手上的。这些媒体正巧妙地制造同意和假象,以达到思想控制的目的。从美国媒体怎样帮助政府宣传造势制造共识,到美国媒体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深层运作机制,乔姆斯基通过不懈地努力为世人勾画出美国社会民主掩盖下的媒介集权,其深刻的洞察力和追求真理的大无畏精神令人钦佩,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乔姆斯基的论述中显然还有百密一疏之处,其文集中偶尔出现的矛盾之处告诉我们,他只是部分地解释了奥威尔问题,还远没有走完对此问题探索的漫漫长路。

三、网络媒体:致命的武器

乔姆斯基对媒体的研究,还包括其对于网络新媒体的一些看法:

在《宣传与公共意识》一书中,乔姆斯基谈到了从印刷品到网络空间的革命性转变[59]。他认为,没人能预知未来的部分原因在于没有人知道现在使用的储存方法会有多长的应用时间,曾有一些图书馆员和其他相关人士召开过技术会议,专门探讨电子储存手段会持续多久的问题。他确信17世纪的书是经久耐用的,因为那时用的都是最好的纸张,读起来给人一种很愉悦的感觉。而一本20世纪出版的书往往看上去无法进行长久保存,因为这些书籍所用的纸张要便宜得多,很容易破损朽烂。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纷纷改用电子储存方式,这可能会影响到将来档案的存在方式。从专家们的研究来看,这将会有一个新老手段并用的过程。从总体上讲,互联网是比较方便的,运用它可以比较容易得获得技术资料并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地进行交流。乔姆斯基举例说:如果明天我要讲课,需要举一个发生在瑞典的事例,我就可以给一个住在斯德哥尔摩的朋友发封电子邮件——你可以告诉我这件发生在瑞典的事吗?如果我知道某人写了一份关于某某问题的文章,我就可以很容易地进行翻印。但是,在另一方面,互联网带来了信息过量的问题。乔姆斯基强调和担心的是,在科学研究和其他领域,我们面临的真正问题不是信息短缺,而是能否对信息进行敏锐分析。如果信息过量就会使我们进行敏锐分析的几率大打折扣。仅仅通过电子邮件所传输的信息量便极为惊人,而且其数量还在日甚一日地扩大。对于商务往来而言,情况更是如此。曾有人对商界人士每天每个人祸多少时间用来恢复电子邮件进行过研究。实际上,这个时间量增长得非常快,足以导致生产率为之下降。任何人如果头脑发热,有了能管得上三秒钟的草率想法就可大发议论。然后在突然之间,世界上有一半的人都能看到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力量。收到它的人,也就是那世界上一半的人,都得为他做点什么。而实际上很多东西并无价值。同时,人们还容易上瘾。有些人沉溺于网络世界,将大量时间都耗费在网络上,这是十分有害的。

针对新兴技术对于传播的影响,乔姆斯基认为,随着新传播科技的出现,特别是电子邮件的应用和通过电脑网络来交换意见与获得资讯,它们为人类解放而非控制和支配工具的前景如何?这要看谁操纵它。收音机和电视出现的时候,也有同样问题,答案不一而足。在美国,不像其它社会,电台和电视台大多数是操纵在企业手里,因此,自然变成他们的私人

力量,用来达到他们明显不过的目的。除非大众力量组织起来控制它们,否则新通讯科技的前景多半也是一样。[60]

对于互联网更为严重的导向问题,乔姆斯基更是忧心忡忡。他表示,媒体公司正在进行大规模兼并,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并不遥远的威胁:大型网络集团公司将有能力将互联网的浏览者们导向某些特定的网站,以实现它们的利益,从而将一个信息与交流的媒介变成为购物服务的世界。传媒批评家诺曼所罗门在一篇专栏文章中指出,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互联网还在政府的控制之下,当时被称作“信息高速公路”。而到了20世纪末,当它以某种不为人知的方式被赠送给私营企业后,就变成了“电子商务”。公司合并后形成的企业集团,如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能够通过技术手段使你登录到它们想让你看的网站,而不是你所想看的网站。这种现象很危险,互联网是用于传递信息,进行沟通、组织和联系的强大工具。很显然商业机构在得到这俄个工具后正试图改变它的性质。果真如此,那么社会的自由和民主就会受到严重破坏,因此我曾经将互联网形容为“致命的武器”。[61]

四、学界评价

2005年10月,诺姆·乔姆斯基当选“当代最伟大的公共知识分子”,这次评选是由英国著名期刊《前景》和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联合进行的一次网络调查,评选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名公共知识分子。在2万张有效投票中,乔姆斯基共获得了4800张选票,两倍于位居第二的艾柯。[62]乔姆斯基作为西方知识界“左派”领袖,反对美国干预科索沃,反对美国偏袒以色列,揭露西方民主制度的虚伪和“思想控制”,反对针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反对推翻萨达姆政权,得到了全世界知识分子的尊重。

英国《新政治家》杂志2003年7月号发表文章《我们时代伟大的思想家》,邀请一些著名学者对当代思想界进行了评说,评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诺姆·乔姆斯基。尼尔·克拉克撰文评论:“作为一个非马克思主义者、自由社会主义者,乔姆斯基欣然接受柏林墙的倒塌。同时,他也意识到新的权力真空可能造成的危险。随着苏联的解体,他所担优的事情,即美国的军工综合体将会寻求新的对手来证明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已经由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得到了证实。这些事件的成功多数归功于美国政府和…公司媒体?之间的联合,乔姆斯基称之为…非神圣同盟?。在诸如《制造共识》(同爱德华·赫尔曼合作,1988)和《必需的幻像》(1989)等作品中,乔姆斯基指责…自由出版?的传统观念,认为其是资本主义民主的…看门狗?。他认为它们以一种有利于特权阶级的方式构想他们的报告和分析,限定讨论范围,以此来维持现状和维护全球金融资本的霸权。……乔姆斯基或许不为多数正统论者喜欢,但通过揭露有关美国国家机器运作的真相,提醒我们美国的军费不光保护了美国公民,还保护了庞大的美国公司的利益,乔姆斯基为其国家和世界作出了不可估价的贡献。这同他在语言学领域的先驱工作一道,使他成为了这个或其他任何时代伟大的思想家。”[63]美国《每月评论》杂志(1999年4月)第50卷第11期发表了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罗伯特·麦克切斯尼的一篇题为《诺姆·乔姆斯基和反对新自由主义的斗争》的文章。文章全面深刻地剖析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及其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危害,并简要概括了美国著名学者诺姆·乔姆斯基乔姆斯基对新自由主义秩序的批判被…有效地?排斥在主流派思想之外,尽管他的分析具有证的力量同时也忠实于民主的价值。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公司化的新闻媒体、公共关系行业、学术理论家和知识分子文化等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造成了…必要的假象?,使这一体系看似合理、仁慈、必要。乔姆斯基的著作号召民主活动家重建我们的媒体,使之能向反公司、反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和研究开放;要求所有的知识分子自省、自问所做的工作符合谁的利益,追求什么价值。……乔姆斯基对新自由主义和公司控制经济、政治、新闻、文化的论述如此有力和势不可挡,以致一些读者心灰意冷,甚至有人更进一步断定:在我们这个道德败坏的政治时代,由于单靠人性无法创造一个高尚、平等、民主的社会秩序,我们正被网

罗于这个退化的体系中。实际上,乔姆斯基最伟大的贡献正在于他强调了世界人民向往民主的愿望以及体现在这种憧憬之中的革命潜力。”[64]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陈虹在《国际新闻界》发表文章,写道:“乔姆斯基由于曾经发表了著名的媒体批评著作《制造同意》而被美国社会排斥在主流媒体之外,他被贴了许多标签,…老左派?、…马克思主义者?等等。乔姆斯基的批评胆识和力度令人赞叹,无论他被人贴上何种标签,都在不遗余力地批评传媒界的编辑、记者、制片人、出版商、政府官员、情报专家、高级军官如何为了个人的私利,联手…制造?民意。换句话说,他批评的对象是美国制度化的媒体集团、社会根基极深的美国外交、国防和情报利益集团和美国行政当局”[65]。

2005年《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第11期,陈学明撰文这样评价:“纵观乔姆斯基对美国帝国主义行径的揭露与批判,不难看出他对西方媒体的分析批判特别引人注目,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一直自我标榜为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而这种民主最鲜明地体现在新闻自由上。乔姆斯基就是不信这个邪,他就是要让人们睁大眼睛看一看西方的新闻媒体究竟是不是民主的、自由的。”[66]

章戈浩在文化研究网发表的《乔姆斯基的宣传模式》一文认为[67]:“作为语言学继索绪尔之后又一代宗师,乔姆斯基在传播学中的贡献却与他的语言学同行们分道扬镳。与众多有着语言学符号学结构主义背景的同行相比,乔姆斯基对传播的考察跳出了语言学式对符号编码等术语的把玩,转而从事似乎有些吃力不讨好的政治经济研究。这固然与他在语言学理论上以结构生成语法全面改写符号学理论的学术立场不无关系,更主要的则是他对于资本社会的犀利批判的左翼社会立场相关。也或许正是由于他的独特语言学背景使得乔姆斯基在思考传播政治经济学时能够解读中一般学者未必洞察的…深层结构?,从而使他在传播理论也得以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单波、李加莉在《奥威尔问题统摄下的媒介控制及其核心问题》中认为[68]:“乔姆斯基的现代宣传理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了媒体宣传的运作机制,揭示了美国媒体与政府和商业集团的关系。在他眼里,现代大众传媒不断地被操纵,成为权力的运作机构和意识形态的核心体系。然而,他对美国媒体的大胆批判和与众不同的理性思考似乎超出了主流媒介分析家可以接受的极限,此外,乔姆斯基言辞偏激,语气反讽,因此招致了众多的批评。他们厌恶借对宣传模式的批判而对整个体制进行谴责,在他们眼里,美国媒体大体上是好的,接近权的不平等令人遗憾但仍可忍受,而且媒体的多元化和相互竞争会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这个后现代理论风行的年代,这种整体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模式似乎容易遭到人们的嘲笑和排斥。他们视该理论为过分简单化的共谋论(conspiracy t heory)和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工具论。甚至一些左派媒体分析家如菲利普·舒勒辛格(Philip Sch lesinger)、皮特·戈尔丁(Peter Golding)、格兰姆·默多克(Graham Murdock)、丹·哈林(Dan Hal lin)等也对此提出了批评。他们质疑的是宣传模式的决定论(determinism)和功能主义(function alism)。媒体的运作似乎完全由五个过滤器决定,没有考虑到外部的影响因素,没有细致分析经济力量是如何建构了媒体表达的范围和形式,而且现实社会中的许多问题并非是媒体宣传造成的,而是另有原因。此外,该模式突显了过滤器在全局上的干预却忽略了体系内部的矛盾和冲突。乔姆斯基整个宣传理论是一种宏观的建构和批判,是一种演绎式的逻辑论证。虽然他一直着书立说,不断地用时事论证自己的宣传理论,但是他的论证方式是粗略的,在许多媒体事件的阐释中缺乏对五个过滤器细致的、动态的和微观的分析。而且他的举证都是依赖档案和文献,没有和目击者提供的情况结合在一起。此外,乔姆斯基对美国媒体的论证主要集中在内政外交上,很少涉及大众文化,这使得其媒体研究的结论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教授格雷格·菲罗(Greg Philo)认为,乔姆斯基的“宣传模式论”像他的政治评论一样过于激进,美国媒介并非总是服从于(uniformed)政府。乔姆斯基的五个“过滤器”的提法,没有关注到经济和政治的区别,在集团经济利益的作用下,媒介有时会偏离

政府宣传要求。同时,乔姆斯基并没有真正解释好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媒介仅是欺骗公众的宣传工具,那么民众为什么还会相信它?媒介是怎样让民众相信它的?”[69]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教授李金铨在《跟随权力结构起舞的传媒——兼评乔姆斯基的“宣传模式”》[70]一文中认为,乔姆斯基“长于批评,短于理论”,同时评价“宣传模式”太绝对化。摘录原文如下:“乔姆斯基在语言学上的权威地位,我是完全没有资格置喙的。她在媒介领域的成就,我想也许可以一分为二:作为一个社会批评家,他所关注的范围广泛,立场稳定一致,炮火隆隆,时间上纵贯三十年,全神投入,举重若轻,无论敌友都不出其右。若以研究传媒的学术来衡量,很多人无法接受他分析的结论,故不置论,但许多意识形态的知音者也会略嫌他的理论取径粗疏空泛而武断,往往不能曲尽其致”。[71]“乔姆斯基似乎把他的…宣传模式?绝对化,几乎提到无限上纲的抽象层次,如何叫人不印证他的命题?媒介的确是服务既得利益的,主流媒介总是把激进思想边缘化,举世皆然。正如…人生必有一死?,这个命题纵然是天经地义的,但一经绝对化,死得…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都变得无关紧要了,问题是那个上纲式的命题对人生意义究竟有什么启发?因此,也许我们应该把论据适当地相对化,才能在各种情况和架构里捕捉现实的复杂面和矛盾面。这样,我们一方面肯定媒介视为既得利益服务的,但也承认两者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媒介的控制方式与强弱随制度而异:我们可以说,美国的新闻自由尽管距离理想甚远,却是真实的(不是虚伪的,也不是完美的),是可观的(不是微渺的,也不是无限的)。同时,媒介与权力中心的基本利益未必完全契合,权力中心对媒介一方面利用,一方面防范,反之亦然,彼此的却存在着结构性的紧张,这也不能一概简化为…技术性的分析?。不这样看,未免太藐视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严肃意义,也无从解释世界各国为什么羡慕美国享有的新闻自由”。[72]李金铨认为,乔姆斯基的“宣传模式”虽然“宣称采用政治经济学的视点,其实它的分析成分是…政?少…经?多,甚至是经济压倒政治”并认为五个“过滤器”的“这个分析全无辨证的味道。他把这五个过滤器并列,可惜从未说明它们是否直线运作,或它们如何互动、联系或冲突,以及政商与媒介如何既合又离,相反相成。……媒介在制造霸权的过程当中不可能没有出现抗拒、挫折、迂回或逆转,并不像乔姆斯基所描述的那样理所当然或无往不利。[73]”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陆建德在为上海译文出版社“乔姆斯基文集”所作的序言《永不停息的叛逆者——代序》中还指出了乔姆斯基在运用媒体报道进行批评时也存在自身的局限:“尽管乔姆斯基对美国媒体的洗脑功能及其警觉,他自己仍不免受害。美国宣传的渗透力之强由此可见。例如他在反对入侵伊拉克的文章里警告,萨达姆长官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战后将被卖到非正规武器市场,而伊拉克的…核设施?会在战争中遭到抢劫。这些反战理由的前提无意中默认了美国的指控:伊拉克却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构成了对联合国有关规定的实质性违反。这样一来,美国政府为发动侵略而作出的无端指责反而得到认可。乔姆斯基心目中的萨达姆是美国媒体描绘的萨达姆。根据中央情报局的结论性调查报告,伊拉克并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74]

值得一提的是,在乔姆斯基堆满书籍的办公室里,挂了一张很大的英国哲学家罗素的照片,下面一行罗素名言:“有三种简单而强大的情感主宰着我的一生:对爱的渴望、对真理的探求、对苦难大众的巨大悲悯。” 这位激进的左派知识分子13岁起便开始发表政治言论。他从很小的时候,就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使命感,似乎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一辈子到底要做什么,然后一直去做,一以贯之,不知疲倦,从不动摇。乔姆斯基被《纽约时报》称为“可能是健在的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事实上,关于他的看法异常分裂,喜欢他的人非常崇拜,把他奉为精神领袖、黑暗中的灯塔;不欢他的人骂他是疯子。2001年“911”事件发生当月乔姆斯基一鸣惊人地反指“美国本身便是头号恐怖主义国家”,此言一出,美国的主流媒体上便再难见到他的音容墨迹,如今,他的声音多是通过校园演讲、“油印”小报、海外报刊、互联网以及出版物达于外界,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讲座,从来都是人满为患,鲜花与臭鸡蛋齐飞,

场面之热烈,堪与校园摇滚音乐会媲美。[75]由此观之,无论学界对乔姆斯基媒介批评理论赞成还是反对,这个倔强的智慧老人仍将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标,坚定地向前走去。

[附录:乔姆斯基政治评论及媒体研究的主要著作]

1、[美]诺姆·乔姆斯基:《失败的国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2、Essential Chomsky,By Professor Noam Chomsk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 y New Press, The, 2008。

3、What We Say Goes: Conversations on US Power in a Changing World,By No am Chomsky, D., N; Barsamian Chomsky, David Barsamian,Published by Allen & Unwi n, 2007。

4、Failed States: The Abuse of Power and the Assault on Democracy,By Noam C homsky,Published by Macmillan, 2007。

5、Interventions,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City Lights Books, 2007。

6、[美]诺姆·乔姆斯基:《霸权还是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7、[美]诺姆·乔姆斯基:《海盗与君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8、[美]诺姆·乔姆斯基:《反思肯尼迪王朝》,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9、[美]诺姆·乔姆斯基:《恐怖主义文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0、[美]诺姆·乔姆斯基:《反思肯尼迪王朝》,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1、[美]诺姆·乔姆斯基,戴维·巴萨米安:《宣传与公共意识》,上海译文出版社,20 06。12、Failed States: The Abuse of Power and the Assault on Democracy,By Noam Ch omsky,Edition: revised,Published by Metropolitan Books, 2006。

13、Government in the Future,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Seven Stories Pres s, 2005。14、Chomsky on anarchism,By Noam Chomsky, Barry Pateman,Published by AK Press, 2005。15、Imperial Ambitions: Conversations on the Post-9/11 World,By Noa m Chomsky, David Barsamian,Published by Metropolitan Books, 2005。

16、Language and Politics: Edited by C. P. Otero, Expanded Second Edition,By No am Chomsky, Carlos Peregrín Otero,Edition: 2, annotated,Published by AK Press, 2004。

17、The Generative Enterprise Revisited: Discussions with Riny Huybregts, Henk Van Riemsdijk, Naoki Fukui, and Mihoko Zushi, with a New Foreword by Noam Chomsky,B y Noam Chomsky, Riny Huybregts, Henk C. van Riemsdijk, Naoki Fukui, Mihoko Zushi,Published by Walter de Gruyter, 2004。

18、Getting Haiti right this time: the U.S. and the coup,By Noam Chomsky, Paul Farmer, Amy Goodman,Published by Common Courage Press, 2004。

19、Middle East Illusions: Including Peace in the Middle East? Reflections on Justice and Nationhood,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Rowman & Littlefield, 2004。

20、[美]杭士基(诺姆·乔姆斯基):《媒体操控》,江丽美译,台北麦田出版,2003。

21、Hegemony Or Survival: America's Quest for Global Dominance,By Noam Chom sky,Edition: revised,Published by Metropolitan Books, 2003。

22、The Prosperous Few and the Restless Many,By Noam Chomsky, David Barsami an,Compiled by David Barsamian,Published by Odonian Press, 2003。

23、Middle East Illusions: Including Peace in the Middle East? : Reflections on Justi ce and Nationhood,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 003。

24、Problems of Knowledge and Freedom: The Russell Lectures,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Distributed by W.W. Norton, 2003。

25、Chronicles of Dissent: The Alternative Radio Interviews,By Noam Chomsky, Da vid Barsamian,Edition: 2,Published by New Star Books, 2003。

26、Understanding Power,By Noam Chomsky, Penguin Books India PVT, Limited ,Published by Penguin Books India PVT, Limited, 2003。

27、Chomsky on democracy & education,By Noam Chomsky, Carlos Peregrín Otero,Published by Routledge, 2003。

28、Manufacturing Conse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ass Media,By Edward S. Herman,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Pantheon Books, 2002。

29、Pirates and Emperors, Old and New: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in the Real World,By Noam Chomsky,Edition: 2, revised,Published by Pluto Press, 2002。

30、After the Cataclysm: Postwar Indochina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Ideol ogy,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Between the Lines, 2002。

31、[美]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徐海铭季海宏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32、9-11,By Noam Chomsky, Published by Seven Stories Press, 2001。

33、Propaganda and the public mind: conversations with Noam Chomsky,By David Barsamian, Noam Chomsky,Edition: illustrated,Published by Pluto Press, 2001。

34、Rogue states: the rule of force in world affairs,By Noam Chomsky,Edition: il lustrated,Published by Pluto Press, 2000。

35、A New Generation Draws the Line: Kosovo, East Timor and the Standards of th

e West,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VERSO, 2000。

36、Chomsky on miseducation,By Noam Chomsky, Donaldo Pereira Macedo,Editio n: illustrated,Published by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0。

37、Fateful triangle: the United States, Israel, and the Palestinians,By Noam Choms ky,Edition:2, illustrated,Published by Pluto Press, 1999。

38、Profit over people,By Noam Chomsky, Robert W. McChesney,Published by M adhyam Books, 1999。

39、The new military humanism: lessons from Kosovo,By Noam Chomsky,Publish ed by Pluto Press, 1999。

40、Profit over people: neoliberalism and global order,By Noam Chomsky, Robert W. McChesney,Published by Seven Stories Press, 1998。

41、The Common Good,By Noam Chomsky, David Barsamian, Arthur Naiman,Edi tion: 2, illustrated,Published by Odonian Press, 1998。

42、Media Control: The Spectacular Achievements of Propaganda,By Noam Chomsk y,Published by Seven Stories Press, 1997。

43、Perspectives on Power: Reflections on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Black Rose Books, 1997。

44、Turning the Tide: U. S. Intervention in Central America and the Struggle for Pe ace,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Black Rose Books, 1996。

45、Class Warfare,By Noam Chomsky, David Barsamian,,Published by Pluto Pre ss, 1996。46、Power and Prospects: Reflections on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B 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Allen & Unwin, 1996。

47、The Chomsky Trilogy: Secrets, Lies and Democracy/the Prosperous Few and the Restless Many/What Uncle Sam Really Wants,By Noam Chomsky, Professor Noam Chom sky, David Barsamian,Published by Odonian Press, 1996。

48、Man kan inte m?rda historien,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Epsilon Press, 1995。

49、Anarchism, Marxism & Hope for the Future,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s.n., 1995。50、Manufacturing Conse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ass Media,By Ed ward S. Herman,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Vintage, 1994。

51、World Orders, Old and New,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Columbia Univ ersity Press, 1994。

52、Notes on Anarchism,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Discussion Bulletin, 199 4。

53、Keeping the rabble in line: interviews with David Barsamian,By Noam Chomsk y, David Barsamian,Edition: 3,Published by Common Courage Press, 1994。

54、Rethinking Camelot: JFK, the Vietnam War, and U.S. Political Culture,By Noa m Chomsky,Published by South End Press, 1993。

55、Year 501,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Univ of Toronto Pr, 1993。

56、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 Pisa lectures,By Noam Chomsky,Edi tion: 7,Published by Mouton de Gruyter, 1993。

57、Letters from Lexington: Reflections on Propaganda,By Noam Chomsky,Publish ed by Common Courage Press, 1993。

58、Deterring Democracy,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Hill and Wang, 1992。

59、What Uncle Sam really wants,By Noam Chomsky,Edition: 14, illustrated,Pub lished by Odonian Press, 1992。

60、Chronicles of Dissent: Noam Chomsky in Conversation, 1984-1991,By Noam C homsky, David Barsamian,Published by New Star Books, 1992。

61、Deterring democracy,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Verso, 1991。

62、Some concept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and binding,By Noam Chomsky,Edition: 5,Published by MIT Press, 1990。

63、Necessary Illusions: Thought Control in Democratic Societies,By Noam Chomsk y, CBC Enterprises,Published by CBC Enterprises, 1989。

64、The Culture of Terrorism,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South End Press, 1988。

65、The Chomsky Reader,By Noam Chomsky, James Peck,Published by Pantheon Books, 1987。

66、On Power and Ideology: The Managua Lectures,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South End Press, 1987。

67、The Race to Destruction: Its Rational Basis,By Noam Chomsky,Contributor Be rtrand Russell Peace Foundation Staff,Published by Spokesman Books, 1986。

68、Turning the Tide: U.S. Intervention in Central America and the Struggle for Pea ce,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South End Press, 1985。

69、Towards a New Cold War: Essays on the Current Crisis and how We Got Ther e,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Pantheon Books, 1982。

70、Radical Priorities,By Noam Chomsky,Contributor Carlos P. Otero,Published b y Imprint unknown, 1982。

71、Superpowers in Collision: The Cold War Now,By Noam Chomsky, Jonathan St eele, John Gittings,Edition: 2, illustrated, revised,Published by Penguin, 1982。

72、Noam Chomsky on the Generative Enterprise: A Discussion with Riny ,Huybre gts and Henk Van Riemsdijk,By Noam Chomsky, Riny Huybregts, Henk C. van Riemsdi jk,Henk C. van Riemsdijk,Edition: 2,Published by Foris Publications, 1982。

73、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By Noam Chomsky,Edition: 3,Publishe

d by Foris Publications, 1981。

74、Morphophonemics of modern Hebrew,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Garlan

d Pub., 1979。75、Political Economy of Human Rights: Th

e Washington Connection and Third World Fascism,By Noam Chomsky, Edward S. Herman,Published by Black Rose Books, 1979。

76、The Washington Connection and Third World Fascism,By Noam Chomsky,Pub lished by Between the Lines, 1979。

77、Peace in the Middle East?: Reflections on Justice and Nationhood,By Noam Ch omsky,Published by Fontana, 1975。

78、Counter-revolutionary Violence: Bloodbaths in Fact and Propaganda,By Noam C homsky, Edward S. Herman,Published by Warner Modular Publications, 1973。

79、At War with Asia,By Noam Chomsky,Edition: 2,Published by Fontana, 1971。

80、Problems of knowledge and freedom,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Pantheo n Books, 1971。

81、Two Essays on Cambodia,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by published by the Bertrand Russell Peace Foundation for 'The Spokesman', 1970。

82、American power and the new mandarins,By Noam Chomsky,Edition: 2,Publi shed by Pantheon Books, 1969。

83、The Menace of Liberal Scholarship,By Noam Chomsky, Mark O Hatfield,Publ ished by s.n., 1969。

84、The Responsibility of Intellectuals,By Noam Chomsky,Published 1967。

85、The Responsibility of Intellectuals,By Noam Chomsky, Published by Students for a Democratic Society ; American Friends Service Committee, 1966。

[1]单波、李加莉:《奥威尔问题统摄下的媒介控制及其核心问题》,《泮溪传播学论坛》,戴元光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3页。

[2]Noam Chomsky:《Knowledge of Language: Its Nature, Origin, and Use》,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前言,第37页。

[3]同上,第39页。

[4]单波、李加莉:《奥威尔问题统摄下的媒介控制及其核心问题》,《泮溪传播学论坛》,戴元光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4页。

[5]同上,第17页。

[6][美]诺姆·乔姆斯基:《海盗与君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第121-122页。

意识形态分析与媒介批评

意识形态分析与媒介批评 在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中,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和见解。 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把意识形态看成是“一种某个阶级特有的信仰系统”,同时也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可能与真实的或科学的知识相矛盾的幻想信仰系统,即伪思想与伪意识”。(这种看法揭示维护统治者利益的意识形态的虚假性。)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看来,意识形态建构和塑造了我们对现实的认识,不存在真实或虚假的问题。 一、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脉络 1、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评 (1)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 (背景)“意识形态”一词最初是由法国哲学家托拉西提出的。在托拉西那里,意识形态的职责就是要科学地分析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批判对观念的神秘主义理解。然而,托拉西在其《意识形态的要素》中却体现出一种实证主义的非批判倾向。据俞吾金教授的观点,这部著作,“至少是作为这部著作的第四、第五篇的‘意识及其作用’本身是从属于国民经济学的,因而也是对真实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歪曲和神秘化”。于是,意识形态的含义就逐渐出现了逆转,意识形态被指认为粉饰现存、掩盖真实的观念和思想。马克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通过对普鲁士政府书报检查令的批判,通过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认识到统治阶级思想观念的虚伪性和隐蔽性,意识到这些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的关系。他开始认为,这种具有虚伪性和隐蔽性的统治阶级思想观念是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与国家机器一起发挥维护社会、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功能。他开始以自己在托拉西的基础上创制的Ideologie(意识形态)来指认这种思想观念。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主要由生产工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的拥有者不从事劳动,而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简言之,生产资料的占有者靠剥削无产者而获得统治地位。 于是,不劳动的人掌握了上层建筑的观念、价值和信仰。阶级身份、政党、社会利益都是根据对这种生产方式的占有、控制和利益所得在社会组织层面得以建立。 统治阶级推行的意识形态系统是以促进资产阶级自身利益,并且将其泛化,使得阶级压迫体制得以延续下去。 当被压迫阶级的个体把统治阶级的价值和信仰当做自己的东西来维护和实践时,他们就参与了对自己的压迫。 (2)西方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即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这汇总矛盾不可能调和,只有冲突。无产阶级要获得平等,只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推翻必须是暴力夺取政权。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看来,这种观点无法解释的是——被统治阶级的大众,他们为什么会

影视理论与批评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科学学位复试科目考试科目名称:影视理论与批评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影视批评写作50分 广播电视传播50分 4)题型结构 论述题:2大题,每题50分,共10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影视批评写作 考试目标: 系统掌握影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用之于批评实践。 考试内容: 一、广电节目管理与生产 1949年前我国广播法规的“平衡”理念分析 我国有线电视法规的法律价值内涵分析 新时期中国广播电视法制建设特点及其启示 传播科技发展对美国传媒监管之法律政策的影响及其启示 湖南卫视“快乐中国”的叙事模式及功能分析

电视纪实节目中悬念营造浅析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沉浮与美国电子传媒管制政策的变迁 自制剧:电视台博弈的新载体——以电视剧《丑女无敌》为例 二、影视艺术文化分析 后现代主义电视文化探析 符号、欲望及神话:消费主义与电视 悲情叙事的影像传播——解析我国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 电视新闻节目的叙事艺术 影视服饰传播的消费主义解读 电视剧的女性主义、消费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绝望主妇》的多维解析论当代社会媒体奇观的建构策略与意义产制——以明星为例 制度变迁视域下的美国传媒娱乐化现象研究 存在与虚无——浅析姜文电影中的生命意识 三、电视剧理论与批评 论大众传播中历史建构的困境——以历史题材电视剧为例 从传媒热点透视社会文化——以《士兵突击》为例 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电视剧改编观念的演化 当文学名作遭遇“覆盖式”改编——兼谈《倾城之恋》的“编剧中心制” 契合与重构——透视电视剧《夜深沉》中原著与改编的关系 爱,要说出来——从《家事如天》看家庭情感剧中“对话戏”的艺术处理新时期电视剧女性形象的嬗变及其文化镜像功能 “梦幻童话”的是与非——青春偶像剧的叙事策略及其对青少年受众的影响 论电视剧叙事者现身问题 美国电视情节系列剧的“透明性”叙事策略 四、广播电视研究史及戏剧戏曲学 民国时期广播研究的历史演变及特点 民国时期的广播播音研究 主要参考书:

媒介批评的结构主义方法_0

媒介批评的结构主义方法 媒介批评的结构主义方法 [内容提要]分析新闻要在一定环境中论证新闻与其他事物的互动和对应关系。第一,新闻客体的生命遵循某种自然之道,拆解新闻客体的结构不应静止化;第二,批评的方法首先应从新闻客体外部结构对内部结构的作用入手;第三,批评主体只能对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关系进行多次反刍性研究,并不断拂去二者冲突的对峙性因素。以结构主义方法分析新闻,开展媒介批评,有助于把握新闻这个生命体的内在密秘。新闻作品作为人化的“第三自然”,蕴含和投射着主体的独立品格。这个第三自然处处都有记者的影子,愈是深入地剖析它的内因,就愈加清楚地发现新闻生命结构的许多相通之处,在批评过程中发现新闻报道者的随意性。结构主义理论认为,任何文化传播都是一种社会体制,包含着一个内部关系上的自我决定的结构。媒介批评的结构主义方法,是指分析新闻要在一定环境中论证与其他事物的互动和对应的关系,构成一种社会结构分析。?新闻实体就是作品中的新闻事实及其陈述的形式。从新闻实体与环境的联系看,结构特征不是社会进程的直接投影,而是记者意识创造的结果。新闻作品被感受的深浅、接收的程度、作用的方向,取决于体裁形式、语言媒介等内在的结构。每一个社会发展时期都可以对新闻实体有一种概括的规范,但特定的社会制度必然反映在对应的新闻作品中。?新闻实体与其对象之间联系的相对恒定性,具有超时空的普遍适应性,在社会生活的链条上留下了相对松散的空间。许多同样的新闻不断发生、不断被报道出来,表现为同时代人的生命过程。这种生命过程使新闻衍生不息,人类的生存和思想特征都在新闻中反映出来,形成新闻的生命结构。由于结构主义理论的出现以及语言理论的发展,“结构”这个词成了具有哲学意味的专门术语。但持有不同哲学观点的学者对“结构”的解释也不相同,尤其是在某些关系中来理解结构的时候更是如此。?结构是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或结合形式,一篇新闻作品的一定组织方式作为一个整体,是对新闻结构概念的狭义解释。结构表征把一要素和其他要素联结起来,具有中介性,认识媒介和新闻的时候,实际上不可能离开结构,即使不使用“结构”一词,也必定包含了“结构”的驱指。结构和要素不可分离,对象只有在结构中才成为要素,结构的独立性仅仅为了认

女性主义媒介批评论文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媒介批评》课程结课论文 题目:女性主义观当今媒介 院别: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姓名: 学号:

现下社会中虽然男女平衡是大家一直在呼吁的事,但因为从古至今文化日积月累的影响,女性的权力总还是会在不经意间被忽视。尤其是在大众媒体方面,其实女性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依然存在着推波助澜的嫌疑。而且自身也在不同程度地传播性别歧视内容:强化,按时女性的传统角色,将女性秒华为公共领域的附属者,活跃于私人领域的主角,被看的用作视觉上的。 在中国,一般女性多以贤妻良母的姿态出现,这其实是一种间接奴化女性受众行为,使得很多观众会在潜意识层受到影响,多以为女性的本职就应该是相夫教子,使得更多的人认同“女主内男主外”这种畸形的思想。还有一些,将女性予以商业化的利用,在广告,电视剧,新闻报道均不同程度含有“有女人味等于有魅力”,“女强人一般都是孤独的”,“美女多半是红颜祸水”等带有偏见的思维定式。其主观上,就是在维护现有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秩序,一味迎合受众的固有思维,以提高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等。比如这两年接二上演的青春恋爱疼痛剧:《匆匆那年》,《同桌的你》,《万物生长》,等等,在这类影片中,女性大多属于一种更为痴情,相比较起来受伤更多的一方。大多情况下,她们都先是被男生追捧,追到后因为各种莫名其妙的原因,又被男方出轨。这种相似度极高的情节出现,极容易给大家形成对女性固有的思维定势。再比如说另一类抗战剧中的女性,如电视剧《亮剑》《潜伏》,电影《智取威虎山》,女性在其中展现出来的形象,大都是家庭主妇,没文化,什么都听男人的,或者是很冲动任性,因为自己的小性子引来大麻烦之类的。虽然这是对当时情况的一种表现,但多多少少会存在不客观因素,同时,给大众带来的影响也是必然的。 除了上述的在电影电视剧中隐含的女性歧视,更为直接还有一些真人秀的节目。这里举例节目“非诚勿扰”。这个节目形式,相信大家都知道,男嘉宾每次出一个,所有女嘉宾就仿佛花瓶一样在站台上,直接被观众看见,而且,首先是由男嘉宾挑选自己心仪的女嘉宾。而且在婚姻指导的方面,一般都更倾向于看男嘉宾的经济条件,而女嘉宾,只要做好性格好,长得好,就可以。这就是对大众一种很直接的误导。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娱乐节目女主持人的“低龄化、美貌化、愚乐化”现象,知名女记者的女性身份、美丽外表被传媒过多炒作而其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被忽略的“媒体宝贝”现象,还有只要一有比较有作为的女性出现,大家都会觉得她是靠不正当手段上位的现象层出不穷。虽有“足情达趣乃

新闻学概论—考试重点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用事实说话:指新闻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材料的分析,取舍和安排,通过事实本身的内在逻辑来表达观点,立场和主张的一种方法。 新闻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 新闻媒介经营管理:指新闻媒介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新闻政策的前提下,按照新闻媒介的发展目标和新闻事业的发展要求,在社会行业和市场范围内,合理地调配和组织人,财,物,信息等各类有形与无形资源使其保值与增值,从而更好地保证新闻媒介实现社会职能的管理活动,经营行为以及一切运作方式。 新闻选择:指记者根据新闻价值、自身媒体的定位或版面(时段)需要对已发现的新闻进行取舍和安排。 新闻指导性: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 受众:本身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只是表明它作为媒介信息接受者的地位。 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新闻媒介从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又属于信息(娱乐)产业。 新闻自由: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 有偿新闻:新闻采编者将具有或不具新闻价值的信息,按照出资人某些宣传意图撰写的新闻。 社会责任论:主张有限制的新闻自由、承认政府对新闻业干预和控制的一种新闻观念。 受众定位:受众定位是指以受众本位为思想基础,确定的目标接受人群,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以受众为中心,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要。 传媒核心竞争力:指一家传媒超越其竞争对手的强项,这个强项就使一家传媒能占得市场先机或稳固地占据市场相当份额。 简答题: 什么是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观点的公开市场与自我修正过程是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两个互为关联的概念。前者指人们可以自由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受外来干涉和控制。后者指通过多种意见的交流、斗争、丰富,最终战胜虚伪,保存正确观点。, 新闻敏感的判断标准? 能十分迅速地捕捉事物正在或即将发生的最新变化,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判断和选择出有价值的变化,不拘束于某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思路。 简述社会责任新闻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新闻自由伴随义务和责任,绝对新闻自由不存在,当新闻媒介不履行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时,政府有权对新闻媒介进行干预。 新闻媒介可以通过哪些形式表达立场观点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海报、宣传单、横幅、口头宣传。 为什么说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可新近发生的事太多,报纸无法全部报道出来,因此还得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选择,所以说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 大众传媒对经济有哪些促进作用? 1.收集与发布经济信息,引导生产与消费。 2.监督市场秩序,反映社会舆论,纠正经济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和其他偏差。 3.刊登商业广告,激活或满足消费需求。 4.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信息产业其本身就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本国创造大量利税,提供大批就业机会。

媒介批评学术论文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互博中媒体人需要的几点反思 ———以媒体对“李刚门”事件的报道为例 摘要:互联网通过让强大的传统媒体更难控制公众事件的解释的方式,现有的传播体系提出了挑战。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博中,许多媒体人迷失了方向,导致非理性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在误导公众。怎样让理性回归受众。本文对媒体和媒体人提出了几点建议:1、对信息的解读。2、对真相的追求。3、对媒体公信力的重视。4、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李刚门”媒介批评 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态度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而最初将事件公布是在10月20日,在天涯杂谈上。网友“河大义工”的一篇帖子,该帖子将事件描述为一起校园车祸。而一时间“我爸是李刚”语句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的流行语。到帖子发出的当天傍晚,相关评论帖子超过36万条,该帖子点击超过47万。随着微博帖子的不断更新“李刚门”不断升级,首先通过强大的互联网络进行人肉搜索,李刚的职业、家庭背景、家庭收入、房产等信息不断刷新,同时也不断挑动着公众愤怒的神经。但要求在新闻报道中做到真实、公正、客观、全面、准确的媒体工作者却选择了沉默,或者是附和着公众的愤怒(详细报道情况见表一),其原因大多是不敢引起所谓之“公愤”,这一点在央视对李刚进行采访后观众的负面评价就得到了充分证明。“10月21日下午,河北大学校园交通肇事案犯罪嫌疑人李启铭(又名李一帆)的父亲李刚接受中央电视台独家采访,向受害人及其家属白哦是诚恳道歉,并且深深鞠躬,采访中李刚多次哽咽,不能自己。”而针对这一采访报道,公众所谓反映多为愤慨,甚至有人说“央视收黑钱了”、“央视太丢人,对不起全国人民”等等言论。当然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公众非理性情绪的爆发。 表一传统媒体对“李刚门”的报道情况表 一、影响 由于传统媒体在公众事件中的沉默导致报道失衡,进而使舆论一边倒的局面,进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一,对于受众来说,互联网络的信息来源多而杂,他们无法了解事实真相,只能人云亦云,这样也极易导致公众理性的迷失产生的情绪激化。第二,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作为社会公器,他们有责任从公众利益出发,客观而公正地报道和评述新闻。【1】此次事件中多媒体的失聪和部分偏颇的报道都会使其本身在受众中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受损。第三,对于社会来说,当公民的知情权得不到满足,群众非理性情绪不断被激化,会导致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崩溃,从而引发社会危机。 二、建议 在传媒责任理论中,社会责任从来都是与自由报道同时存在。从社会责任角度看来,新闻报道自由并非绝对的“自然权利”,而是以承担相应义务为基础的“道德权利”,要求传媒在对社会负责的前提下开展活动。【2】据此,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互博中,对传统媒体及媒体

论述媒介批评的功能

论述媒介批评的功能 媒介批评..即是参照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发展实践, 对新闻传播实务的得失利弊进行批评, 是对媒介#对新闻传播观念更新#新闻传播理论发展进行探讨的特殊新闻活动因此媒介批评是在新闻传播框架中展开的, 而批评所指则是新闻传播的特定领域. 第一,媒介批评的监督功能拉斯韦尔在1948 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概括了传播的社会功能,其中第一点就是:环境监测功能。他说“自然与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及时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人类社会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传播对社会起着一种“瞭望哨”的作用。”由此可见,传播作为社会的观察员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谁来充当大众传播的检察官呢?监督社会是大众传播的责任,监督传媒则是媒介批评的首要功能。媒介批评的监督功能首先表现在对媒介行为的监督上,比如,各地的记者协会多年来坚持组织的新闻评奖和优秀新闻工作者的评选工作, 举办报纸审读和报纸综合质量的评比活动。其次是对传播导向的监督,对一个事件或者一个时期的报道要有一定的基调,比如节庆期间,它的报道基调就是欢乐和祥和,灾难事件发生期间它的报道基调就比较低沉和缓和,在2008年“5·12”地震期间南方周末有篇报道,把地震当成了一次转型契机,认为抗震救灾是一场成功的操练,这篇报道的基调就不对,悲哀的背后是要有站起来的勇气,但不能在数人尸骨未寒的时候做出这样的报道,新华网和人民网几乎在同一时间对其进行了媒介批评,作为灾难时期的报道,它的角度与大的氛围是不相吻合的。再次,就是对报道质量的监督,对同类新闻不同报道比出优劣,就是媒介批评。目前有报社设定报评小组对当日的报道进行点评,评价哪个报纸对哪个事件的报道更能切中时弊,更有针对性可读性等,这样既能保证新闻报道的质量,又能帮助报刊成长。第二,媒介批评的调节和修正功能.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中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的第二个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只有实现了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传播正是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重要社会系统。”大众传播作为社会文化和娱乐的主要提供者,它所承载的内容, 具有流行性的特点, 必须控制住好的方向,扼制住坏的苗头,这就需要一个冷静严肃的“导向者”——媒介批评,去调节和修正媒介。从实际操作上看,首先,电视台栏目的调整、报纸的改版,都是媒介为适应社会这个大系统的需要而进行的内容调节,这属 于媒介自身的调节和修正;第二点,媒介与媒介之间也会互相影响,一个事件最先通过一个媒介的报道有了不好的反响,其它的媒介就会选择自我保护,同时媒介之间也会相互学习,1995年诞生的《华西都市报》靠社会新闻打天下,迅速地在报林中异军突起,很多报纸后来正是学习着华西都市报的模式走出来的。这个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媒介之间的相互调节修正;第三点,从媒介与受众的关系上看,报纸审读就是对报道的可读性,版面的形式美,主题的针对性上进行调节,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媒介批评的功能就是要促使媒介为了适应受众的需求作出种种调节和修正,比如收视率调查、“读者信箱”、“ 听众之友”和“为您服务”等节目设置都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第四点,媒介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它必须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与社会的需求相对接。例如南方周末的批判性曾一度受到各地宣传部的不满,报纸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自身会不断地修正,媒介的这个意识和理念也恰恰是媒介批评的监督和反馈在起作用。

媒介批评 李岩

媒介批评笔记 第一讲: ·媒介批评理论体系: 传播者(对传播主体的行为心理进行分析)——传播内容(对媒介内容进行质化分析)——媒介机构,传播渠道(对传播机构与渠道进行政治、经济,媒介意识形态研究与公共领域的研究)——受众分析(对媒介接收者,媒介传播效果的分析) 媒介批评的理论视角: ·符号学·意识形态分析·叙事理论·解构主义·读者反应理论·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 第二讲: ·媒介批评史之:法兰克福学派 媒介批评所需要的理论基础——媒介发展史、媒介批评史、西方文化,传播学理论、哲学等。课程内容:媒介批评史媒介研究方法媒介批评实践。 媒介批评中的几个重要节点:·马克思主义的报刊批评 ·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判思想 ·英国媒介批评思潮---文化研究学派和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媒 介批评思潮 ·法国媒介批评思想,鲍德里亚等思想界人物媒介批评的观点 ·北美学院派的媒介透视,麦克卢汉等学者对媒介的批评。 重点: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单向度的人 ·法兰克福学派:是由德国的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构成的学术团体,其名称来自于1923 年成立于法兰克福的社会研究所。 这个学派的重要成员包括: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本雅明、施密特…他们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评传统: 老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早在20C30W就十分关注电影这一在当时欧洲十分流行的大众媒介,本雅明便是其中之一。霍克海默、阿多诺的早期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报刊、广播的研究和批判上。 20C60W以来,研究的对象发生了转移,在马尔库塞与哈马斯的研究著作中,电视已经成为讨论的主要大大众媒介。以马尔库塞和哈马斯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更注重对以电视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做形而上学的外部研究。 他们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深刻揭示了现代人的异化和现代社会的物化结构,特别是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等异化的力量对人的束缚和统治。 ·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评理论著作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现代艺术和大众文化》 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文化工业》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真正需要和虚假需要的关系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传统崩溃,现代艺术贴近普民众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贡献 “文化工业”理论的提出: 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也以其独特的方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以商品拜物教作为其意识形态,穿着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虚假外衣,以一种温情脉脉的形态对大众的思想进行管制,只不过这种管制用娱乐和享受性取代了以前的强制性。比起以往的强制管理,文化工业的控

叙事学理论

叙事学理论 叙事学是20世纪的一口重要学科,其发展主要有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60-80年代的建立在结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经典叙事学理论。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俄罗斯的民俗学家符拉迪米尔?普洛普(Vladimir Jakovleoic Propp)对民间故事形态的研究,他从故事中人物的功能入手分析民间故事的结构,开启了结构主义叙事研究的先河。受其影响,法国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一斯特劳斯运用二元对立的神话素分析神话的结构。格雷马斯在二人基础上又发展了结构主义叙事学,提出了 "符号学矩阵"学说。兹维坦?托多洛夫则构建了 "平衡一不平衡一新平衡"叙事模式。杰拉尔?热奈特将研巧对象从民间文学扩展到现代文人创作,聚焦于叙事话语的研究。罗兰?己特早期提出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的结构模式分析方法,并对一切文化现象进巧结构分析,70年代后则走向了后结构主义。第二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的后经典叙事学,在对经典叙事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突破了单纯关注叙述文本的封闭研究,对结构主义叙事理论进行了解构,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叙事形式的具体性和多样性,在研巧方法上也更加多样化。涌现出了一系列代表人物及硏究分支,如大卫?赫尔曼的认知叙事学、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学、马克?柯里的后现代叙事学等。 在民俗学领域,早期普罗普对故事形态的研究主要在于文本的分析,随着后经典叙事学的发展,对于叙事的研究突破了民间叙事文本,而向仪式、景观等方向拓展。董乃斌、程當就将民间叙事划分为言语叙事与行为叙事,又将行为叙事分为仪式叙事和游戏叙事。彭兆荣更是借用人类学仪式理论、现象学间距理论等对仪式叙事进行了研究。田兆元在研究神话时认为其是口头表述、书面表述、物态呈现及其民俗仪式展演的综合整体,应从语言、图像、民俗仪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继而又从民俗结构上进行了内容拓展,指出民俗也是一种叙事的形态, 并将民俗叙事分解为语言、行为、物象的H位一体的叙事构成。

论_非诚勿扰_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媒介批评_梁力中

XINWEN AIHAOZHE2012·10(上半月)传媒观察 媒介与女性 媒介、性别研究起源于西方国家,伴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而产生。“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兴起,是从妇女运动发展到女性主义学科运动、到女性主义通俗文化研究,再到大众媒介研究领域的历史发展过程。”[1] 女权主义的简要回顾 对女性主义(即女权主义)的研究,《社会学词典》的解释为:“既用来描述争取选举权的政治运动,也涉及妇女对同工同酬和社会权利的争取。”[2] 我国的篆书、隶书中,女字被描绘为一个卑躬屈膝的形象。中国正式的妇女解放是从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正式完成的,从放开小脚到推广“男女平等”的思想,宪法中以国家的力量来保护妇女,有学者认为这是“妇女解放历史上的奇迹”[3]。也有人认为,“妇女解放”变成了“男女都一样”地为国家做贡献,女性个性美则认为是腐朽落后的表现。[4] 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 改革开放后,女性的形象呈现出多种样态,很多传媒人还在用以往的固化思维、男权主义思维来传播信息,这种现象充分体现了社会中对女性的不够了解、不够尊重的情况,复制“传统女性形象”、把女性当成是推销商品符号的手段:“……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为‘女人的圣经’,并且把她那句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是被塑造的’放在了主页标题下的显著位置上。但我们却看到她仍然在大谈香水、化妆品、服饰、减肥、宠物、购物、消费这些话题,也看到女人的身体成了推销商品的符号。”[5] 有学者对女性传统社会性别的强化、对女性外在价值的偏重以及对女性人格的贬低等三个误区进行深入剖析,将其根本成因归结为社会传统因素的潜在作用、现代社会的“集体无意识”、女性自身的消极因素三个方面。[6] 娱乐节目中缺乏积极的性别意识,比如黄菡说:“……所谓‘强档推出’的女性节目,大致内容是让几位经报名、挑选而入围的女性,在观众面前进行一些比赛,决出优胜者,并在比赛的过程中展示所谓‘百分百’的女性风采。在我所看到的那一档里,参赛女性们被要求解决以下问题:如何面对自己着装上的尴尬;怎样乞求丈夫的原谅;做水果拼盘,学唱评弹。可谓‘百分百’地复制传统的女性形象。”[5] 有些媒体人对女性信宿的研究和探索还浮于表面,以男权主义思想在主导相关业态形式,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来向女性推广对自己有利的价值观念,女性被塑造成肉体的、非理性的、温柔的、母性的、依赖的、感情型的、主观的、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形象;男性特征被归纳为精神的、理性的、勇猛的、富于攻击性的、独立的、理智型的、客观的、擅长抽象分析思维的形象。[7] 《非诚勿扰》中的女性形象 一、《非诚勿扰》的形成背景及其嘉宾定位。江苏广电所有的频道、节目都围绕着“情感世界,幸福中国”展开,正如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党委书记周莉所说:“……经过多轮内外部门研讨,最终将‘幸福’确立为总台(集团)的核心品牌理念。”[8]江苏卫视频道总监景志刚认为:“江苏卫视亮出‘幸福中国’的大旗体现了主流媒体鲜明的价值取向,传递出积极的精神力量。”[9]这就为《非诚勿扰》确立了价值取向和传达的精神力量。在对《非诚勿扰》的背景上,江苏卫视副总监、总编室主任侍浩军认为:“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剩男剩女特别多,80后、90后敢于表达、表现的行为方式,为交友节目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10] 由此可见栏目是以80后、90后为主要邀请对象的电视节目,同时也展现了各种不同年龄层面的内心世界。 二、《非诚勿扰》的社会影响。在俞虹看来,《非诚勿扰》的特点是“电视被平民了”[11],观众配对的同时,也在想象自己的生活,很多学者把《非诚勿扰》看作是了解当下青年人的窗口,青年人把《非诚勿扰》当做恋爱教材,国外媒体用《非诚勿扰》评价当今中国的社会运行状况,这是研究探讨《非诚勿扰》女嘉宾形象的意义所在。 三、相关个案分析。女性是节目不能缺少的角色,在200多期的节目中,女嘉宾出现了类型化、位置稳定化的特征。制片人李政在接受采访时说:“1号现在固定是谢佳,马伊咪站13号。”[12]另外,5号一般都是留给高学历女生,10号、20号曾给过有短暂婚恋经历的蔡薇、和妈妈一起来参加节目的刘欢、单身妈妈许馨月等。 1号位置。谢佳有句名言“到了20岁才发现自己是个女生”,谢佳在节目中的言谈带有大气和知性,观点经过了自己缜密的逻辑思考。谢佳常有妙语,在问到是否愿意和公婆同住时她的回答是:不介意,可以向老人学习经验。都是有着冷幽默精神的妙语。 有学者认为,“对妇女的改造,实质上也是男权主义对女性主体意识的改造,并因此使女性加入男性行列,男女都一样,而女人成为身份陈旧的符号而被自我抛弃”[4]。我们以前强调的很多都是女性把自己不该承担的责任承担到了自己身上,有很多工作让女性异化了自己的身体,“阴阳合而万物生”[13]强调了男女分工不同,女性上班要干和男人一样的活,回到家中还要承担起母亲、妻子的责任,在这种繁忙的工作中女性有了中性化倾向。 论《非诚勿扰》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媒介批评 □梁力中 【摘要】本文从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社会性别视角出发,通过对电视节目《非诚勿扰》女嘉宾的女性形象的阐述,窥视数字媒体时代下女性的话语权及其流变,并初步揭示当今大众传媒对女性、女权的影响。 【关键词】媒介性别研究;媒介批评;女性形象;女权 65

2017北大新闻与传播考研基础知识很重要吗

2017北大新闻与传播考研基础知识很重 要吗 本文系统介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难度,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辅导,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机构!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的复习方法解读 (一)总结归纳知识 整理笔记对一个三凯程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报考院校近10年的真题找出最爱考的知识点,然后自己进行归纳和整理。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梳理知识,第二可以加深记忆。薪火的重点还是很靠谱的,可以边看边记忆,不懂得再翻书,再总结,再记忆。 在此凯程辅导老师们要提醒一点,最好的办法是,每看一遍书都得要把自己的笔记再整理一遍,查漏补缺,千万不能遗漏重点考点。还有些在每轮复习中出现的新概念,新名词解释都该单独列出来,找出解释。加强记忆。说实话,名词解释就比各人的积累,谁看得多记得多,谁的胜算就大。 (二)重视基本知识 纵观各名校历年的考题,就会发现其实很多题考得也满基础的,但你自己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所以提醒大家牢记每本书的核心内容是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如果在基本概念和内容上失误,这太不应该。 (三)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凯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的老师分析15年各名校的考试题,就会发现,各学校越来越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无论是试论还是业务,都注重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今年新闻业务就有高分的写作题,而且紧跟热点,切合实际,要做好此类题就要广泛涉猎新闻与传播类期刊。 当然,更应当对当年的媒介热点抱以敏锐和理性的态度。考新闻千万不要与新闻本身脱节,每天及时了解新闻是必要的,如果没时间看报,可以再吃饭时翻翻手机报也可以啊。其他有关新闻业界的网站,如CJR,中华传媒网,传播学论坛,人民网传媒,或者著名传媒人的BLOG如陈力丹之类的,在放松的同时也得了解下业内的动态,要真正的融入这个圈子,你首先得从学习别人开始。 关于热点的问题,凯程老师建议,可以把每个热点做成一个专题,一个专题一个关键词,然后就这个关键词在全文期刊数据库搜索相关的核心期刊的文章,找出业内著名专家或者代表性观点的文章集成合集,打印出来,这就是你考试最好的复习资料。这个方法对三跨的考生最有效,不仅能即时补充更新知识,而且还能借鉴名家的观点和分析问题的思路,真的可谓一举多得。 一、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2015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硕士计划招生110名,总体来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招生量大,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北京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新闻

浅谈媒介批评理论

09广播电视学院电编4班学号:20080620021 姓名:于润泽 浅谈后殖民主义媒介批评理论 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后殖民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一种铁板一块的僵化的理论;自诞生之初它就常常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 文学研究在当代的重要转向,即向文化研究的转向,是后殖民主义出现的重大理论背景。1964年,在英国的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CCCS),以及随之出现的“伯明翰学派”,标志着文化研究的正式出现。这一过程的倡导者首当提及英国学者雷蒙德˙威廉斯(Raymo nd Williams)与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aggart)。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为《识字的用途》、《文化与社会:1780-1950》、《漫长的革命》等。 伯明翰学派认为,文化是“一种整体生活方式“,而文化研究就是对这种整体生活方式的完整过程的描述。这一学派所坚持的平民主义倾向使得他们把研究对象从高雅文化及传统的文学经典中解放出来,注重对通俗文化、大众传媒的研究,大众文化现象从此登上了学术的“大雅之堂”。这就抛弃了旧的学院体制对"文化"的狭隘的、固步自封的立场,更加深入到人们的新的文化经验之中。它引入了马克思主义的

方法论,更注重一种新的“内容”的解析策略,对文本进行一种“价值阅读”。霍加特指出:“…价值阅读?这个术语并不表示阅读者此刻正试图作出有关自在的作品的…价值判断?,而是说此刻他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这种…价值阅读?提供了理解文化的新的途径。这两个方向使“文化研究”始终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历史紧密结合,在注重理论进展的同时保持世俗的关怀。而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也在报纸、广告、电视节目以及工人阶级文化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许多此领域的学者。 赛义德的“东方主义”有这样一种倾向,即拒斥总体叙事,强调异质性、差异性,在重估一切价值的批判精神中回避采取一种坚定的价值立场。这样的一种倾向或许与后殖民主义采取后结构主义立场有关。 主体的消解,是后结构主义消解中心的努力的必然结果,因为所谓的“中心”,实际上是自我的一种需要的产物,如果没有一个中心,我们必然失去对自身存在的理解进而丧失自我意识,因此“中心”的中心是“主体”。按照西方传统思想中的主体性,主体应该是统一、完整、自足的实体。因此,人,主体,意识这个三位一体的存在成为最终的绝对的“在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后结构主义对西方传统思想的颠覆实验在“主体”问题上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而对“主体”的消解必然意味着对中心叙事的排斥,也就不可能采取某种固定的价值立场,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很难在这一理论的范围内找到某种合乎总体观念的存在,这是后殖民主义在立场问题上不可回避的。

试论新媒介文化的批评标准与叙事逻辑

试论新媒介文化的批评标准与叙事逻辑 新媒介的崛起給当代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造成了巨大冲击,由于主体的“隐匿”和“弥散”,大众由卑微的“受众”变成尊贵的“用户”,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更是将信息公共空间变成率性而为的话语狂欢之地。在工具理性与技术逻辑所主宰的新媒介文化语境中,网络写作者渐渐弱化了对诗性智慧与审美意味的感知能力。新媒介文化批评也相应陷入标准混乱、价值迷失的困境之中,尤其是在网络文学领域,作者匿名和主体性虚位消解了传统写作的责任、良知、使命感、意义追问等价值依凭和审美担当等人文理念。因此,新媒介文化的价值导向研究和健康向上的批评引导,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关头。 标签:新媒介;网络语言;技术与艺术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打造了一个面向全民的舆论、娱乐平台,在这个无限开放的公共空间里,沉默的大多数在身份、言论等方面,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普通民众从卑微的读者、观众或受众,变成具有主导意义的“用户”或“被服务者”。新媒介不仅为用户提供了可以任意发挥想象的娱乐赛博空间,也给信息垃圾和不良情绪准备了发泄通道。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环境都在经受着大河改道式的巨变。尤其令人大开眼界的是,雄霸哲学王座两千余年的“因果关系”,在大数据时代居然被迫禅位给了“相关关系”!在举头“云端”抬手“终端”的数据化生存语境下,正如美国学者温伯格所指出的,媒介事实“已不再是事实”,以事实为基础的知识大厦在虚拟世界非线性“相关”条件下已轰然坍塌。知识爆炸、信息冗余、资讯超载,使现代人在深不可测的知识海洋中变成不知何去何从的小鱼。众声喧哗却又不知所云的媒介话语,有如不定期发作的火山,时不时地制造一场网络舆情地震。网络围观者的飞沫和哄客们的叫嚣,更是有如雪崩与尘暴,使人根本无法看清真理与真相。以图像、音频、视频、文字和五光十色的表情符号组成的微信铺天盖地,且无从所来,不知所去。这种全天候无差别的信息大轰炸,使文化研究与批评遭遇前所未有的“标准危机”和“价值迷失”。 一、文学“发烧友”的技术逻辑 单就新媒介文化批评而言,新媒介所导致的批评标准缺位和价值导向迷失问题在文学艺术领域早已是人尽皆知的顽疾。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发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我们在为这场媒介革命所带来的可喜变化欢欣鼓舞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事物相反的一面。例如,昔日艺术家的特立独行之风及其孤标傲世之想已变得不合时宜,从柏拉图到雪莱时代一直被人们信奉的代神立言观念,正在被“娱乐至死”的话语狂欢所代替。独立创造精神的万丈光芒也日趋黯淡,以单个主体创作为特色的“浅斟低唱”,已被创作群体精细分工合作的“众声喧哗”淹没。尤其是在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进入电影制作之后,传统表演艺术的空间日渐逼仄,以至于有人感叹银幕将失去真正的艺术家,电影艺术将被 数码技术“退化”到魔法时代。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对当代艺术生产与消费的

媒介批评复习资料

第一章 媒介批评的定义:(名词解释) 对媒介运作的正误、得失作出评价,褒贬媒介行为、媒介作品、媒介工作者或媒介制度,揭示媒介传播的倾向和利弊,包括报刊批评、影视批评、出版批评和网络批评。 广义上看,媒介批评既包括对媒介现象的肯定与赞许,也包括对其弊端与危害的否定。狭义上看,媒介批评是一种否定思维,主要是对媒介的负面问题进行反思,指正媒介传播或媒介制度的错失。本书主要在狭义上使用媒介批评的概念。 填空题 ?媒介批评的核心是批评者的反思与价值判断。 ?媒介批评是一种价值判断 ?提升受众的解读原则、方法和评价理念,对于媒介批评的成功与否,是举 足轻重的环节 ?新闻理论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第一层反思。 ?媒介批评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第二层反思。 ?媒介批评以解读新闻及其传播活动为支点,对媒体和新闻作品展开一系列 评价活动。 ?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反响,是一种原生的媒介批评形态。 ?媒介批评理论是对媒介批评实践和批评法则与方法的总结,是总结对媒介 行为、媒介作品或媒介制度及相关问题如何评价的知识和理论。 ?媒介观念是人们对各类大众传播媒介总的认识,包括对媒介的产生、运作、 机制、制度、功能和传播效果的看法,也包括对各种媒介知识和原理的评价。 ?媒介批评流派划分为杂感批评流派、学理批评流派、历史主义批评流派和 西方批判理论流派。 ?透视社会及其变化,以及媒体如何认识社会,是媒介批评的域外对象 ?媒介批评只停留在媒介自身及其作品,以其反映世界的内容与形式为唯一 对象,很少论及媒介与作品之外的世界,则称作媒介批评的域内对象 ?媒介贯彻传播政策和措施,媒介工作人员的操守,媒介举办的社会活动,

媒介的违法和不光彩举动,以及媒介作品等动态,都属于媒介行为 ?新闻传播活动:口头批评——文字批评——系统理论化批评自发批评—— 自觉批评 ?媒介批评的三个层面:文化层面、本体层面、现象层面 ?媒介批评的范围:1.对新闻传播活动质量的评价 2.对新闻传播社会影响 的评价 3.对媒体的评价 第二章 1.媒介批评功能: 一、信息载体的新视角 ?大众传媒的作用在过去是被忽视的。远比不上哲学、文学、艺术的功用。 ?媒介传播的狭义信息都是描述性的,旨在向人们报告一种情况,但同时媒介还大量传播观点、理论和艺术影像,表达对客观事物的看法,这是广义的信息。 ?无论哪种媒体,传播信息大都服从于一个目的,即扩充某种思想,媒体成了扩充思想的机器。为了达到最大限度的扩充效果,人类不断发明新的传播技术,丰富传播手段,追求更大的传播空间。 ?媒介上的信息与思想都来自现实生活,是对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媒介传播信息与思想增进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使各种知识得以一代代传授下去,提高了人类生存的智慧与能力。 ?媒介以集束信息与强烈的思想改变人类的生存模式,人们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来设计自己,媒介已成为生活的创造者。 ?媒介批评强调这一点,力图把媒介正当功能的实现转给受众,引导他们把这种功能变成有价值的行动。 二、政治涵化与政治推力 ?媒介作为社会与政治变革的助推器,对推进社会进步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社会发展需要媒介推广社会的积极因素,而先进的政治组织利用媒介宣传自己的主张,成为主导社会的前进力量。 ?政治离不开媒介,媒介是政治思想的孵化器,构成政治与社会变革的推力。 媒介的政治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任何媒介都不可避免地反映政治,服务于一定的政治集团,倡导一种政治制度。 ?媒介的思想涵化功能已经举足轻重,它们传播各种政治信息,蕴涵某种政治主张,引起社会政治理念的潜在变化,最终影响受众的政治立场,由此导致政治变革运动的出现。 ?媒介批评的重要指向是如何揭开这种涵化的面纱,评价媒介行为的内在倾

中传新闻传播硕士考研基本重点知识复习经验

中传新闻传播硕士考研基本重点知识复 习经验 (一)总结归纳知识 整理笔记对一个三凯程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报考院校近10年的真题找出最爱考的知识点,然后自己进行归纳和整理。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梳理知识,第二可以加深记忆。薪火的重点还是很靠谱的,可以边看边记忆,不懂得再翻书,再总结,再记忆。 在此凯程辅导老师们要提醒一点,最好的办法是,每看一遍书都得要把自己的笔记再整理一遍,查漏补缺,千万不能遗漏重点考点。还有些在每轮复习中出现的新概念,新名词解释都该单独列出来,找出解释。加强记忆。说实话,名词解释就比各人的积累,谁看得多记得多,谁的胜算就大。 (二)重视基本知识 纵观各名校历年的考题,就会发现其实很多题考得也满基础的,但你自己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所以提醒大家牢记每本书的核心内容是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如果在基本概念和内容上失误,这太不应该。 (三)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凯程中传新闻传播的老师分析15年各名校的考试题,就会发现,各学校越来越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无论是试论还是业务,都注重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今年新闻业务就有高分的写作题,而且紧跟热点,切合实际,要做好此类题就要广泛涉猎新闻传播类期刊。 当然,更应当对当年的媒介热点抱以敏锐和理性的态度。考新闻千万不要与新闻本身脱节,每天及时了解新闻是必要的,如果没时间看报,可以再吃饭时翻翻手机报也可以啊。其他有关新闻业界的网站,如CJR,中华传媒网,传播学论坛,人民网传媒,或者著名传媒人的BLOG如陈力丹之类的,在放松的同时也得了解下业内的动态,要真正的融入这个圈子,你首先得从学习别人开始。 关于热点的问题,凯程老师建议,可以把每个热点做成一个专题,一个专题一个关键词,然后就这个关键词在全文期刊数据库搜索相关的核心期刊的文章,找出业内著名专家或者代表性观点的文章集成合集,打印出来,这就是你考试最好的复习资料。这个方法对三跨的考生最有效,不仅能即时补充更新知识,而且还能借鉴名家的观点和分析问题的思路,真的可谓一举多得。 中传新闻传播硕士考研难度分析 本文系统介绍中传新闻传播硕士难度,中传新闻传播硕士就业,中传新闻传播硕士辅导,中传新闻传播硕士参考书,中传新闻传播硕士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传新闻传播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新闻传播硕士考研机构! 一、中传新闻传播硕士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总体来说,中传新闻传播硕士招生量大,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传新闻传播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