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概论

现代传播媒介的发达会不会导致民间文学的消亡?请根据你的理解说出理由。

以文学史为例,论述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民间文学与专业作家的文学在内容与形式方面有很大歧异。但这两种文学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从来源说,它们的共同根源是原始文学。在没有阶级的社会里,文学的一些种类——神话、歌谣、传说大抵已经产生,这是氏族和部落大众共有的文学。阶级社会形成后,替上层阶级服务的文艺专职人员以及史官、诗人和宗教执行者产生了,文学日益书面化。与原始文学的传统距离远了。但是,广大的下层人民因为被剥夺了文字的使用权,基本上仍沿用着原始文学的传统,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前进加以变化。这两种本来同一发源的文学的性质和面貌,在长期的阶级社会里呈现出极大的不同,形成对抗或对立的状态。

另一方面,这两种文学又互相影响。不但有不少民间文学作品被记录下来成为书面文学;而且,不少书面文学的诗歌、故事、传奇、小说等体裁,往往也是由民间文学发展而成的。至于书面文学取材民间文学或用它作“词藻”的,就更多了。同时作家的书面文学,在思想、想象和语词等方面也多少对民间文学起过一定的影响。到了现代,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思想等的剧变,两种文学互相影响的地方就更加增多。

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有各种各样的途径,有的在接受民间文学影响,利用民间文学素材进行创作的同时,就把民间文学的某些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保存了民间文学,有的在借鉴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加以充实、丰富,提高了民间文学的思想和艺术水平;有的对零散的民间文学作品加以汇集,编撰成册,扩大了民间文学的影响。

例如屈原一方面受到民间文学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又在《天问》、《九歌》、《离骚》中保存了大量的神话因子,为后人研究楚人的巫文化和神话,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材料。《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作者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等人,吸收了民间艺人讲唱故事的成果,运用自己卓越的艺术才能,对民间艺人的话本加以提炼、充实、完善,扩大了篇幅,丰富了内容,使情节更为曲折,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水平等方面,使原作发生了质的变化。《三国演义》较之三国传说与《三国志评话》,《水浒传》较之水浒故事与《大宋宣和遗事》,《西游记》较之取经故事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无论就典型形象、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或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来比较,作家创作都远远超过了民间口头创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民族文化统一体中分化出附属于上层社会的精英文化,形成与民间文化迥然相异的精致华丽文化风格。这些作家一方面不断从民间文学中吸取丰富营养的同时,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按照上层社会的价值观念以及个人的审美趣味,对民间文学注入自己的主观因素,因而往往损害了民间文学的原貌。这是作家对民间文学影响的另一方面。

一、民间文学的定义

民间文学属于文学的一个特殊类别,是与作家文学、通俗文学相并行的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它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时代的人们不断地为民间文学增加新的内容,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蕴涵了深厚的民间文学传统。民间文学是一种“活”的、动态的、不断地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保持着鲜活生命力的文学,它始终与一个民族的历史风云变幻、审美情感、喜怒哀乐、

现实生活、生存竞争血肉相连。拉法格说,“它是人民灵魂的忠实、率真和自发的表现形式;是人民的知心朋友,人民向它倾吐悲欢苦乐的情怀;也是人民的科学、宗教和天文知识的备忘录。”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共有的文化传统,是各个阶层的共同创造,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却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下层民众的口头创作。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发达的国度里,民间文学在其创作、传播、交流、传承的过程中,上层文化、通俗文化会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诸如讲唱、戏曲表演等等途径,对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的集体记忆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民间文化与上层文化、通俗文化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在某种意义上,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基础部分。

民间文学的传播以口头传承为主,在文学发生之初是如此,“歌之咏之足之舞之蹈之”,形象地再现了文学艺术发生之初的文艺形态。当文字发明之后,统治集团掌握着文字,并赋予文字神圣王权,文字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社会底层的大多数民众只有通过口耳相传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传承集体记忆,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口耳相传的历史传统,积累了许多以口语为媒介的创作形式与艺术技巧。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它既是该民族人民的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又是他们关于历史、科学、宗教及其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民间文学的体裁主要有神话、民间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

一、民间文学的集体性

一、集体性的含义及表现

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反映集体的愿望,集中集体的智慧,融汇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所享用的特殊文学。

我们知道,作家的书面创作通常属于作家个人,是他精神劳动的具体体现。作家在创作时,从创作构思到执笔写作、修改定稿乃至校对发表,个人的创造性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家对自己的创作成果全权负责,不容许他人随意改动、抄袭和占有。民间文学则不然。它的创作活动(包括流传中的再创作)通常是在集体中进行并完成的。这种集体状况下的创作活动,创作与流传具有一体化的特点。即多数作品一经创作便进入活的流传状态,它们的流传过程,同时也是广大民众参与作品再创作的过程。每一个传播者都自觉不自觉地对原作进行着某种程度的加工。从这一角度讲,千千万万个传播者也就是作品的创作者。正是由于无数人的参与,对作品的不断加工、修改和完善,才保证民间文学在内容上最直接最集中地体现人民大众的意志和愿望,在形式上最大限度地适应人民大众的欣赏习惯、体现人民大众的审美趣味。作品流传的时间越长,受到加工、修饰的机会就越多,其中集体意识的积淀也就越厚重。正如一首民歌所唱:“唱歌不是人发颠,也是前朝古人传;一人传三三传九,河水淘沙渐渐深。”

在民间创作的长河中,流传年代越久远的作品,就越难找到它的始作者。或者说,民间创作很少是由某位作者单独完成的。它总是要在形成或流传的过程中,受到人们不同程度的加工、改造。正因为如此,民间文学具有匿名性。有人因之说民间文学无作者,实际上确切地讲,民间文学是有作者的,它的作者是大写的“人民”,古往今来,世界民间文学宝库中无数个经世不衰的传世之作和不朽的艺术形象,只有在全体人民一齐思考的条件下才能创造出来,是“人民”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超时空的伟大杰作。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表现在创作和流传上,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 、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

这一情况在原始社会时期最为常见。伴随着集体活动,受集体意识的驱使或集体情绪的感染,人们你一句我一句,或一唱一和地即兴创作。例如我国史料上记载的台湾高山族原始公社成员的集体娱乐情况:男女老幼“挽手合围,歌唱跳舞”,“歌无常曲,就见(现)在景作曼声,一人歌,群拍手而和。” 类似情况在世界其他原始部落也能见到。西方学者克屈里基记述的苏格兰海岸斐罗岛人部落集体创作的情景说:“一个在唱歌跳舞的团体,团结一致地受一种心理的和情绪的刺激,这刺激不仅是宜于诗的创作,

而且几乎必是流于诗的创作。这团体中各个成员轮流更替就地口占一章诗,这些各别的贡献集起来,就是一首歌了。”“这是集群的制作。虽然每章诗单独来说,是一位个别作者的作品,这样做成的歌不是任何人的财产没有个别作者,民众就是它的作者。”

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在现代社会民族节日中群众即兴对歌中也表现得非常突出。在这种场合,集体创作是在歌唱群体之间的互相激发、歌者与听众的双向交流和配合中完成的。比如在“花儿”对唱中,“对手的提问和回答,是‘花儿把式'的产生创作欲望的‘酵母',是激发他们灵感与智慧的关键。没有对歌的热烈氛围和竞技环境,失去了挑战者‘火力'的逼迫,他们即兴创作的才能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此外,在“花儿”表演过程中,听众作为歌手的拉拉队、智囊团在演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 、由个别人编出作品的雏型后,再由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

民间文学更多的、也更经常的,却是在她已经成为“初坯”之后,在不断的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在这种加工、琢磨中,不但渗入那些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艺术才能,也包括那些听众所反映的惫见和情趣在内。

以孟姜女的传说为例,据顾颉刚等人考证,该作品在民间流传了两千多年,传播地区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它的最早雏型只是叙述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的故事;到了战国和西汉前期,又加上了祀梁妻“善哭”的内容;西汉后期至东汉,故事的中心由“善哭”进而发展为哭崩城墙;西晋、后魏时,城墙具体化为“杞都城“、“莒城”;北齐以后,才与长城挂钩,演变为杞良被迫服苦役修长城而死,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明代以后,又加上孟姜女与秦始皇展开面对面斗争,投湖而死的情节。孟姜女的传说的雏型与后来的发展形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都是由于它在“不断地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的结果。

《楚风》 1983 年第 3 期上刊载的题为《一个故事的产生》一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时期民间故事集体编创过程的实例。作者是一名学习过民间文学常识的大学生,作者假期回家乡参加一位邻居“起新屋”(盖房)的集体劳动,亲身感受并耳闻目睹了一个故事如何由“粗坯”到众人的“添枝加叶”,最后完善定型的全过程,一年后,作者又发现了这个故事的新变化。作者的观察为我们了解新时期民间文学集体创作过程提供了生动的材料。

对于民间文学的集体创作,民众早有歌谣概括:

瞎话瞎话,无根无把,

一个传俩,两个传仨;

我嘴生叶,他嘴里开花;

传到末尾,忘了老家。

民间文学的大多数作品,都是这样产生的。它们“无根无把”,很难找到始作者,所谓“传到末尾,忘了老家”,是指成型后的作品与它的原初形态相去甚远,甚至面目全非。而民间创作的价值往往就存在于千人加工、万人琢磨的“添枝加叶'之中。民间文学中不少优秀作品,如“四大传说”、“三大史诗”以及《刘三姐的传说》等都是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和积累民众的创作财富而逐渐完善、定型,成为千古传唱的文学经典。即便如此,它们今夭在民间流传中的变化形态仍然是非常活跃的。每传一次,就会有一次新的积累和新的变化。多少年以后,人们还将会发现它们在新的时空环境中获得新的升华。

3 、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民间歌手、艺人的创作时有这种情况。湖北崇阳的民间叙事诗《双合莲》,就是作品中女主人公的一位长辈郑三爹根据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编唱出来的。这类创作就其创作前期看,是由某个人独立完成的。但这里的“某个人”是作为集体的代言人或民间艺术的集大成者的身份参与创作的。在创作过程中又随时听取和吸收群众意见,所以,这类创作同样能在集体中流传,并在流传中得到集体的认可。同时,人们在传承中也会随心所欲地对其加以修改。

二、集体性的形成与发展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形成于人类必须结成一定群体才能生存下来的原始社会。恩格斯曾评价说,“这个时代的人们,不管在我们看来多么值得赞叹,他们彼此并没有什么差别,用马克思的话说,他们还没有脱掉自然发生的共同性的脐带。”在那一时期,无论是渔猎、农耕、战争还是宗教祭祀、娱乐活动都是或大或小的氏族、部落群体参与的集体活动。共同的生活内容和感情需求决定了当时的人们在进行原始艺术创作时只能采取集体创作的形式。“个人”的创作无条件受集体意志支配,完全融化在集体意志之中。人们从产生创作欲望到完成创作,当众演唱发表,都受集体制约并在集体场合进行,这就是集体性的原初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这种集体性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于文字的产生和阶级分化引起社会的大分化,出现了作家书面创作与民间口头创作的分野。被剥夺了文化权利的广大劳动群众无法从事书面创作,继续发展着自己的口头创作。其中在口头创作中的特别擅长者,就成为职业的和半职业的民间艺人。他们的创作,虽不再像原始创作那样受制于群体意志,而是带有明显的个人独创性但由于他们是民间艺术哺养大的,又从来没有脱离过民众,民众的思想愿望和艺术情趣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创作活动。因此,在阶级社会里集体性的表现形式就更加灵活了。既有集体场合的创作,也有集体智慧与个人独创性互相交融、互为补充的创作方式。如前所述,集体性并不简单地等于集体创作,它还包括集体流传,为集体享用,为集体认可等方面的内涵。集体性也不排除个人的因素。相反,一些高度概括了集体意愿和智慧的歌手、艺人的创作更能自觉地体现集体性原则。因此,追究一作品最初是否为集体共同创作已无多大意义,而看其能否为集体接受,能否在集体中流传、为集体所认可才至关重要。有些作品,尽管最初不是集体创作,但仍能够通过流传途径经受集体检验,得到集体的加工和完善,最终为集体所认可。

第三讲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上)

第一节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共同处在民族文化的统一体中,彼此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间文学先于作家文学而产生,是作家书面文学创作出现以前具有全民性质的惟一文学样式。民间文学同作家文学的分野,主要表现在文学创作主体由于社会分工、生活境遇、文化条件的差异产生不同的世界观、审美观和文学观,采用不同的创作方式,出现有“俗”、“雅”之别的艺术风格。民间文学是民众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主要通过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在人民生活中发挥多方面的作用。特别是那些百科全书式的长篇神话和史诗,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人们不断加工、创造,积累了丰富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智慧,逐渐成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对民族文化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左右或支配着民族心理意识的某些层面,制约或规定着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

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和重要载体,民间文学不仅哺育了作家的成长,给作家以多方面的艺术熏陶而且直接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题材、生动优美的语言和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作家文学对保存和提高民间文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六朝以后,出现了志怪小说、传奇、变文、宝卷、通俗演义等通俗文学作品,其艺术特征通常兼备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的特点,在语言的通俗化方面,比较接近民间文学的艺术风格,但从创作方式与主要通过书面传承等特点看,又属于文人创作的范围。在民间文学影响作家文学,或作家文学反过来影响民间文学的过程中,通俗文学往往起到中介的作用。民间文学、通俗文学、作家文学都以各自的艺术成就,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我国绚丽多姿的文学花园。

第一节、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一、民间文学在题材和思想内容方面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民间文学作为人民大众千百年来集体创作的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多种多样的题材和无比丰富的思想内容。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歌谣、传说、故事、叙事长诗、创世史

诗、英雄史诗等作品.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是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感情、审美情趣和艺术才能的集中体现。民间文学不仅在作家自觉地从事文学创作之后,为作家准备了各种创作题材和体裁,面且在此之前,甚至在作家成长的童年,已经给予深深的艺术熏陶。民间文学中体现的朴素的天人观、善恶观,影响了作家世界观的形成,民间文学中凝聚的淳朴、善良、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民族精神,往往成为作家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扑朔迷离的神话、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中奇特的幻想,激发了作家的想象力。或低吟、或高唱的婉转动听的歌谣,启迪着作家的艺术灵感。人民大众的聪明才智造就了作家的艺术才华,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承为作家的成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氛围,在中国文学史上不乏其例。

屈原同楚地民歌和发达的楚巫文化的关系,李白、杜甫、白居易同乐府民歌的关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等杰作同民间故事、传说的关系,都说明民间文学对于作家的成长及其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的诗歌创作,标志着我国诗歌发展史进人个人创作的阶段。屈原在吸收楚地民歌和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创作了《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一系列作品。根据古籍记载:楚地“信鬼而好祀”,每逢举行祭祀活动,必请巫觋唱歌以乐神,因而楚文化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气息。这些与民间宗教融为一体的娱神歌曲,对屈原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直接影响。例如《天问》,直接运用民间神话传说和古史材料,对天地万物和社会现象提出了 170 多个疑问,表现了诗人博大的思想和勇于探索的可贵精神。《离骚》则借用某些神话人物和神话中纵横驰聘的丰富想象,表达了忧国忧民的爱国热忱,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感,把国家处在存亡关头以及人民饱经忧患的社会现实同自己的理想彻底破灭的苦闷心情融合在一起,表现作者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不断进取的顽强意志。

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多方面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深刻揭露了统治者穷兵赎武的政策,歌颂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乐府民歌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的崛起和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代表的唐代诗歌的繁荣。

乐府民歌蕴涵“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的现实主义传统,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操、曹丕、曹植等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汉乐府民歌的影响。特别是曹操,他以自己杰出的文学成就,开创了文学创作的新风气。曹操的代表作《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却东西门行》、《短歌行》等沿用了汉乐府古题与格调.反映了汉末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表达了他企望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民间文学的思想内容对李白和杜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他们都能继承民歌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关心人民疾苦,同情下层人民,抒发济世救民的崇高理想。李白的诗现存 900 多首,其中有不少诗篇如《侠客行》、《丁都护歌》、《战城南》、《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等,表达了对侠客、戍边将士和劳动妇女的赞颂、同情和关怀。

杜甫所处的时代,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全过程,饱尝颠沛流离之苦,目睹了国家严重危机,人民灾难深重的“万方多难”的局面。因而对劳动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像《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县咏怀》、“三吏”、“三别”等诗篇,达到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高峰,其中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饥饿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悬百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诗句,同《诗经》中的《七月》、《伐檀》、《硕鼠》,乐府诗中的《东门行》、《妇病行》所流露的思想倾向如出一辙。

我国小说的源头,可以迫溯到古代的神话和历史传说,其间经历了志怪小说、轶事小说、唐代传奇到章回小说的发展过程。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以文人创作的通俗文学为中介,对元杂剧和明清文言小说和长篇章回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民间文学影响《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共同特点都表现为:民间文学提供人物原型、故事梗概,民同说唱艺人加以采纳、补充、加工,使情节更加曲折,内容更加丰富,流

传的范围更为广泛,并付诸书面传承于世。宋元时已有大量的三国故事被搬上舞台,计有《三战吕布》、《赤壁鏖兵》、《隔江斗智》等三十多种,评话小说《全相三国志平话》的内容和结构,已初具《三国演义》的规模。水浒故事在宋末元初就广为流传,并成为讲唱艺人表演的重要内容。现存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大宋宣和遗事》中,已有杨志卖刀、晁盖劫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等情节。作家在此基础上,对原来的口头传说和讲唱艺人的底本加以借鉴、吸收、再创作,使之发生质的变化,使篇幅更加宏大,结构更加严密而精巧,人物形象更为生动鲜明.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的杰作。

民间文学中常见的褒扬救危济困、见义勇为、重诺言、讲义气、感恩遇、报知己的“忠义”思想以及宣扬善恶有报、劝善惩恶的主题,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长篇小说的思想内容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三国演义》受这种主题思想的影响表现为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兄弟情谊为中心,继承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中“拥刘反曹”的传统。老百姓盛传“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正与刘备宽厚仁慈、爱民如子的形象相契合;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才智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封建时代人们所倾慕的贤相典型;关羽作为义气的化身,更是同下层人民祟尚义气的心理相一致,因而被奉为“伏魔大帝”、“关圣帝君”,加以顶礼膜拜。

《水浒传》的“忠义”思想,主要表现为被压迫者之间的相互同情与支持,并通过一百单八将被逼上梁山的过程来表现,有时是指私人之间的情谊但更多的是指“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等待日后招安,实现“忠君报国”的愿望。

从创作过程相比较,文言小说受民间文学的影响,比长篇章回小说更加普遍。像《聊斋志异》里有不少篇章直接承袭了民间神鬼怪异故事。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说“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篇。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 甚至还摆设茶烟于道旁,向行人征集神怪故事,然后进行加工和再创作。《聊斋志异》中直接间接取材于民间文学的作品达 160 余篇.在艺术形式和风格上也深受民间文学影响,“故笔法超绝”,使这部作品达到了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艺术高峰。

古代文人作家在题材和思想内容方面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大多是不自觉的,他们并没有把对民间文学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有意识地吸取民间文学的无比丰富的滋养,这是古代文人、作家与现代文人、作家,在对民间文学的认识上的主要差异。现代许多作家能够超越文化偏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创造文化艺术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因而能够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与他们风雨同舟,休戚相关。现代许多作家不仅仅是借鉴民间文学的题材和思想内容,抒发个人的情怀,而且能自觉地吸收民间文学的丰富营养,创造出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譬如,鲁迅十分推崇民间文艺,称儿时看过的社戏,是“自己一生中所看过的最好的戏”,《山海经》是“最为心爱的宝书”,称颂人民大众是“不识字的作家”,他们的作品“虽然不及文人的细腻”,但却“刚健、清新”。鲁迅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自觉地吸收民间文学,他根据女蜗抟士造人、炼石补天神话,写成了《补天》,根据羿的神话写成《奔月》,根据大禹治水的传说写成《理水》,再现了女蜗、羿、大禹等人物形象,利用神话题材歌颂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

1942 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大批作家在《讲话》精神的鼓舞下,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吸取民间文学的丰富营养,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李有才板话》即是其中的代表作。 1949 年,周扬在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上总结解放区文艺的成就和经验时指出:“解放区文艺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和自己民族的、特别是民间的文艺传统保持了密切的血肉关系。”新中国建立后,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相互影响的自觉性更加增强,二者在新的层面上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伴随着文学发展的整个进程。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先后兴起的寻根文学、新写实主义等文学思潮,都在某种程度上继续受到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化资源的深刻影响。

譬如,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郑义的《老井》,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都植很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沃土,民间文化底蕴浓郁而深淳。藏族作家阿来认为,他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来自于藏族文化和藏族这个大家庭中的嘉绒部族的历史,与藏民族民间的集体记忆与表述方式之间有着必然的渊源”。他说“我生于民间,长于民间,知道在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强大的官方话语、宗教话语并没有淹没一切。在这里,我必须说,不是我开掘了这个宝库而是命运给了我这无比丰厚的馈赠。”“是民间传说那种在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之间自由穿越的方式,给了我启发,给了我自由,给了我无限的表达空间”。

二、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语言方面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了各种文学体裁,还有诙谐幽默、意趣盎然的文学语言以及灵活多变的艺术表现手法,为作家文学创作提供宝贵的启迪。

中国歌咏体文学发展的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从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到词、曲和新诗等阶段;散文方面,大体上经历了从古代神话传说、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轶事小说、唐代传奇、话本小说到长篇章回小说的过程。其中每种体裁都曾经在民间长期孕育,逐步定型,然后被作家采纳,也是作家把来自民间的各种体裁的文学创作推向顶峰。

中国文人创作的五言诗,到东汉时期才出现,此后日趋成熟。但以西周及春秋中叶的作品为主的《诗经》中,已有了五言诗的萌芽,也杂用六言、七言或八言的句子。其中《行露》、《北山》已有半章或全章杂有五言诗句。春秋末期,楚国民歌《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虽然带有语气词“兮”但已具有五言诗的雏形。经过数百年的孕育与逐步完善,东汉时的班固、蔡邕、辛延年、宋子侯等人才正式采用五言体进行诗歌创作,他们在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都受乐府民歌的显著影响。如辛延年的《羽林郎》和宋子侯《董娇娆》二篇,艺术风格接近乐府民歌。我国的词兴盛于宋,但根据崔令钦《教坊记》和《旧唐书·音乐志》的记载,初盛唐已出现个别词调,中唐后逐步流行起来。现传最早的唐代民间词是在教煌发现的曲子词。曲子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风格多种多样,说明中唐前后,民间词已经广为流传。张志和、刘长卿、韦应物等人,较早地受到民间词的影响,开始了唐代文人词的创作。尔后经过温庭筠等花间派词人和李煜等南唐词人的推波助澜,为宋词的全面繁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民间文学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或直抒胸臆,或含蓄蕴籍,而比兴手法更为常见。上溯至《诗经》,下延及当代各民族民歌,比兴手法无不广为运用。《诗经》中的《相鼠》、《硕鼠》、《桃夭》等篇,都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渲染气氛,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孔雀东南飞》的首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题起兴,便造成了欲去不忍,缠绵哀伤的悲剧气氛,为全诗定下了深沉哀婉的基调。比兴手法对后代诗人的影响,屡屡可见。屈原在《离骚》中,“依诗取兴,引类比喻”,把比兴手法合为一体,赋予象征的意义。如以香草象征高洁,以滋兰树蕙比喻培养学生,还自比为女子,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规矩绳墨比喻国家法度,使全诗显得构思奇巧,含蓄生动,意境深远,异采纷呈。

民间故事的叙事时间、叙事体态、叙述语式等叙事艺术,对我国小说的情节结构,具有颇为重要的意义。民间故事常用的顺叙、倒叙、插叙、连贯、交替和插入等手法,也常为小说家所运用。“诸葛亮三气周瑜”、“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等情节结构,同民间故事三叠式叙事方式是相一致的。作家们在创作过程中,常常穿插运用民间神话、故事、歌谣、谚语、谜语、歇后语,来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成功地运用民间文学素材,穿插在情节发展过程之中,或用于点题,或渲染气氛,或揭示人物心理,如同一颗颗熠熠生辉的珍珠,镶嵌在《红楼梦》这座艺术殿堂之中,与整部小说融为一体,浑然天成。《红楼梦》第一回,就引用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用女娲补天时所剩的一块石头,象征贾宝玉生不逢时,“不得入选”,平添一种扑朔迷离、如入幻境的神异色彩。此外,曹雪芹还分别通过贾宝玉讲“耗子精的故事”,刘姥姥讲“村女雪天抽柴”和“敬佛得子”的故事,贾母讲“巧嘴媳妇”的故事等等,推动情节的展开,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丰

富了小说的情趣。曹雪芹不愧是借鉴民间文学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行家里手。据统计,《红楼梦》中共有谚语、谣谚、谜语、歇后语三百多条,比如人们所熟知的“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树倒猢狲散”等俗语简明而深刻地揭示了盛极必衰的哲理。还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是冤家不聚头”、“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儿——好歹别截破这层纸儿”等等,出自不同人物之口,十分切合人物的身份,用得极为精当,成为点睛之笔.任何书面语言都难以取得如此美妙的艺术效果。

民间文学风格的显著特点是刚健清新、朴素自然。许多诗人和作家在长期接触民间文学的过程中,娴熟地运用民间文学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民间通俗语言,创作了许多艺术风格接近民间文学的作品。李白、自居易的不少诗篇深得民间文学的韵味,诗歌语言口语化、通俗化,读来朗朗上口。李白诗歌现存九百余首,其中有一百四十多首是乐府诗,约占全部诗作的六分之一。李白诗歌中成就最高的,也是那些袭用乐府旧题的具有民歌风味的作品,他的《长干行》、《子夜吴歌》、《静夜思》、《赠汪伦》、《越女词》等,语言流畅活泼,读来明白如话却又余韵无穷,达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境界。

第二节、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一、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的保存和再创作

民间文学作品传承于世,主要通过口传心授和书面记载两种渠道。近年来发现的创世史诗、英雄史诗、叙事长诗、抒情长诗等篇幅较长的作品,一般都经过文人的记录并以书面的形式保存下来。各民族的民间艺人和宗教神职人员如彝族的毕摩、壮族的师公、北方民族的萨满,都直接参与了民间文学的保存和流传,他们对保存民间文学起到了重要作用。古代文人、作家在自己的作品,或者在他们搜集、编撰的书籍中,也保存了许多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等民间文学材料,为这些民间文学作品传承至今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有各种各样的途径,有的在接受民间文学影响,利用民间文学素材进行创作的同时,就把民间文学的某些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保存了民间文学,有的在借鉴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加以充实、丰富,提高了民间文学的思想和艺术水平;有的对零散的民间文学作品加以汇集,编撰成册,扩大了民间文学的影响。例如屈原一方面受到民间文学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又在《天问》、《九歌》、《离骚》中保存了大量的神话因子,为后人研究楚人的巫文化和神话,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材料。《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作者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等人,吸收了民间艺人讲唱故事的成果,运用自己卓越的艺术才能,对民间艺人的话本加以提炼、充实、完善,扩大了篇幅,丰富了内容,使情节更为曲折,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水平等方面,使原作发生了质的变化。《三国演义》较之三国传说与《三国志评话》,《水浒传》较之水浒故事与《大宋宣和遗事》,《西游记》较之取经故事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无论就典型形象、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或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来比较,作家创作都远远超过了民间口头创作。

在唐宋话本、词曲、讲唱文学及其他表演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元杂剧。民间文学给元杂剧艺术输入了丰富的养料。而以关汉卿为代表的一批剧作家则将杂剧艺术推上了文学发展史的新高峰。《窦娥冤》就是杂剧作家通过吸取民间故事素材进行再创作,使民间故事的思想内容发生质的变化的典型例证。《窦娥冤》的故事原型是东海孝妇的故事:东海郡妇女周青,丈夫死后,仍很孝顺地侍奉婆婆,婆婆认为白己年老体衰,不愿连累儿媳,自缢身亡。周青被诬告说她害死家婆,被判死刑,蒙受了不白之冤。临刑时,周青发誓“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周青被杀后,“其血青黄,缘幡竹而上,极标、又缘幡而下”。故事的主题主要是为周青鸣冤,歌颂清官。关汉卿则在此基础上,借用“东海孝妇故事”的梗概,注入新的内容,把原作提到更高的层次,具有更为重要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首先.关汉卿增加张驴儿父子两个市井无赖的人物形象,通过他们逼嫁、杀人、栽赃陷害等情节,揭露了高利贷剥削的残酷、社会的黑暗和封建官僚的昏庸无能,展示了“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

又寿延”的不合理现实。其次,关汉卿的再创作,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刻画了窦娥从一个逆来顺受的童养媳、寡妇、孝妇,到敢于指天斥地、发出震撼人心的控诉的抗争性格发展过程,使情节波翻起伏,引人人胜。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呼之欲出。再比如《西游记》同取经故事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相比较,吴承恩冲淡了原有的浓厚的宗教色彩,把宣扬佛教精神歌颂唐三藏圣僧玄奘为主的故事,改为以孙悟空为中心,着重刻画他敢于反抗、英勇顽强的优良品质,让唐僧退居次要地位,并对他的迂腐给予辛辣的讽刺,体现了进步的思想倾向。

有些民间文学作品,经过文人的再创作,变成通俗的说唱文学,扩大了民间文学的影响,而且把群众的智慧同作家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融为一体,克服了处在自然状态的民间文学的不完整与粗疏杂芜,创作出既符合人民群众审美趣味,又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也使民间文学发挥出更为广泛的审美功能。像用于宣传佛教教义的变文,就是将佛经的内容用通俗生动、又说又唱的方式加以宣讲,并借用了中国民间故事的传统形式,使民间故事以多种体裁、多种渠道广为流传,扩大了民间文学的影响。中国四大传说《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之所以盛传不衰、妇孺皆知,正是因为这四大传说有多种多样的传承途径,既在各民族民间口头文学中流传,也被文人、作家改编成话本、唱词、戏曲等多种形式在舞台演出。

现代作家借用民间文学进行再创作,呈现出明显的理性意识。鲁迅创作《故事新编》不仅是为了再现女娲、大禹、羿等古代神话人物的形象,而是基于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赋于新的现实意义。《白毛女》、《百鸟衣》、《刘三姐》等优秀作品,也是经过诗人、作家的再创作,才取得重大的艺术成就。《白毛女》的原故事主题是反迷信的,而歌剧《白毛女》的作者赋之以“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新内涵,大大深化了原故事的主题。有关刘三姐的传说,异文颇多,十分零徽,而且情节简单,主题不明确,人物形象很模糊,正是由于《刘三姐》歌剧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丰富了故事情节,突出了刘三姐勤劳、聪颖、敢于斗争的性格,使《刘三姐》成为“歌好”、“景好”、“人好”,风靡全国,饮誉海内外的著名歌剧。

二、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的不利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民族文化统一体中分化出附属于上层社会的精英文化,形成与民间文化迥然相异的精致华丽文化风格。这些文人、作家一方面不断从民间文学中吸取丰富营养的同时,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按照上层社会的价值观念以及个人的审美趣味,对民间文学注入自己的主观因素,因而往往损害了民间文学的原貌。这是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影响的另一方面.

鲁迅、郭沫若、茅盾分别就文人对神话的加工、润色、合理化改制,作了精辟的论述。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诗人是神话的“仇敌”;郭沫若推断原始神话的系统化、合理化本身,就是“人为的”、“人造的”明证。茅盾也认为,神话由“朴陋”变为“诡丽”,神话历史化、哲学化,脱离了神话的范畴,这是神话的“厄运”。

神话是初民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那时还没有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作为原始民族集体无意识之投射的神话,其原始形貌必然是零碎的、不系统的、非逻辑性的,常常只是一个观念原型,是赤裸裸的文化因子,而无情节的连贯,形象的完满和内在的逻辑联系。只有在这种充实的原始神话中,才能体会到原始民族生命意识的律动。后人的修饰、加工,给凝聚着经过千百年的锻造而形成的民族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方式的原始神话,注人了文人、作家个人的主观因素,损害了神话的原貌,给后人试图窥视原始民族的文化心态蒙上了重重迷雾。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以盘古神话为例,认为这则神话哲理色彩比较浓厚,把盘古作为三皇之始,也是后来才出现的观念。其他如天与地、阳清与阴浊、神与圣的两极对立与明确划分,宇宙开辟之前只有混沌,而后相继有天、地、人,“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这些层层推进与严密的逻辑联系,远远超过了较为单一、朴陋、模糊的原始民族神话观念原型所能容纳的文化内涵,以及受神秘互渗思维所支配的原始民族思维能力所达到的清晰程度。可以说,各种神话

越完整,越合乎逻辑,离原始形态就越远。在此,我们并不是否定盘古神话的真实性,只是认为这不是最原始的、原生态的开天辟地神话。

文人、作家对原始神话的歪曲大多不是出于有意识的歪曲,他们不可能在吸取神话素材进行创作时,完完全全地保存“神话原旨”的“初民本色”。从积极的角度说,假设没有他们的借用与再创作,神话将会亡佚更多。只是我们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探讨古代神话的原始形态时,不能忽视由于文人、作家的润色、加工、再创作,客观上对原始神话所造成的某些损害。

除了大部分文人、作家是出于无意识地给民间文学增添个人的思想成分以外,也不排除存在一部分文人、作家,出于某种目的,有意识地对民间文学强加一些主观因素的现象。特别是在封建专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往往有三纲五常、忠义贞烈等观念,渗透到民间文学作品之中,甚至用这些观念去篡改民间文学,以此宣传封建伦理道德。如宋徽宗大观年间,李茂诚撰有《义忠王梁山伯庙记》,梁山伯变成了热衷于追求功名,平“寇”有功的“义忠王”。清代乾隆年间黄图珌所著的《雷峰塔传奇》,完全把白娘子当作反面人物,写得妖气十足,认为她被镇在雷峰塔下是罪有应得。这些歪曲,不仅与民间传说的原貌相距甚远,而且损害了原作的主旨。

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造成损害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某些源于民间,并在民间广为传承的艺术样式,为文人、作家吸收采纳以后,根据上层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进行新的改造,刚健、清新的风格渐渐地趋于华丽、柔靡;纯朴、自然的表现手法让位给精雕细描;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日益变得狭小而肤浅,并着力于歌功颂德,沉溺于嘲风雪、弄花草,把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束之高阁,断绝了同作为艺术的源头活水——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鲁迅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己有,越做越难懂,弄得变成僵石,他们就又去取一样,又来慢慢的绞死它。譬如《楚辞》罢,《离骚》虽有方言,倒不难懂,到了扬雄,就特地‘古奥',令人其名其妙,这就离断气不远矣。”

总之,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的歪曲和损害是多方面的,但是并不能够逆转民间文学发展的总趋向,民间文学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族心理意识的结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总是显示出生生不息的强健活力。

第五讲神话(上)

第一节、神话的产生与定义

神话的语言和形象表达了人类对自己与宇宙关系的感知。人类神话的外在形式随着人类生活千万年来的变化而变化,但它的内在结构基本上始终如一。任何一个神话故事都是迷信和宗教真理的结合,是原始人的畏惧与对宇宙的理解的结合。

神话起源于史前远古时期,当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时候。史前的人类生活是一场与毁灭相抗的残酷斗争,为了获得食物而又不被吃掉,杀戮不可避免地持续了千万年之久。当原始人环顾四周的时候,必定注意到他们周围存在着特定的模式。太阳产生光和热,并且有规律地横穿广阔的天际。太阳的辉煌与黑夜里月亮的微光,寒冬来临万物凋零,温暖初春,万物复苏,这些都是与原始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为之困惑不解的自然现象。黑夜来临和冬天伊始肯定使原始人感到害怕,日食和月蚀以及暴风雨也必定使原始人极为畏惧。这一时期,关于太阳和月亮的神话非常发达,在北欧、非洲以及中美洲一带,太阳以其绚丽的光彩作为男神出现,而月亮则与女性的形象出现。

当人类的耕作和饲养技艺使人类不再过着无休止地寻找猎物的狩猎与游牧生活,建立起了定居的乡村生活模式,进而有了都市。这一切推动了一些宗教体系的发达,它们和某个种族和某个社会联系在一起,并且发展成了世界性的神话。在美索不达米亚或者巴比伦地区,产生许多神奇的神话,苏美尔人不仅创造了楔形文字、并创造了大量的神话,此后,阿卡德人、阿里莫特人、亚述人相继统治着巴比伦地区,他们也继承和发展了苏美尔人的神话。巴比伦地区的万神殿是所谓的“诸神集会”,这个神祗组织是世俗组织结构的反映。由于世俗生活以家庭生活为核心,于是诸神之间也有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的关系,此外还有相当于城邦政府中存在的政治等级。

在这一时期,许多巴比伦的神话和埃及的神话向北、西渗入,通过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化传入古希腊,克里特 - 希腊地区产生的神话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极为明显。后来,希腊的宗教被罗马吞并,演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希腊 - 罗马神话。希腊人对神的态度类似于乡民对待富豪的态度:面对神仙,他们赞美和奉承,一旦背离神仙,则编造不计其数的故事,把神描绘成掠夺成性、好争吵、吝啬、嫉妒,对其奴仆——人类的福乐极少关心等等。如宙斯的贪色,宙斯之妻赫拉的唠叨不休,他们的女儿阿佛罗狄忒(维纳斯)的放荡,儿子阿瑞斯的专横跋扈,还有,雅典娜是个难以对付的聪明过人的老处女,赫耳墨斯则是个骗子和喜欢惹事生非的人。

马克思认为,任何神话都是运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第四节、中国神话

1.盘古神话——宇宙的开辟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清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艺文类聚》卷一引《三五历纪》盘古神话是一个“宇宙卵”母题的神话。为了在原始宗教仪式还是在民俗生活中,蛋都是一种超自然生殖力的象征。中国的神话还有蛋生人的神话,如南方少数民族中的伏羲女娲神话,兄妹俩结合后生下的就是一个大肉蛋,蛋中变出许多民族的祖先。以卵为生殖象征,至今在中国的婚俗依然保存。浙江农村,闹房的姑娘们喜欢将鸡蛋从新娘的胸脯上滚下去,使之落到新娘的下身,象征新娘会“下蛋”。北方婚俗的撒帐仪式,蚊帐的四个角落放置的也是鸡蛋。

2.女娲神话——人类的由来

女娲的神迹主要是化生万物,补天固地,降妖杀怪,灭火止水,抟土造人,安排婚姻,制作乐器。

泥土造人神话在西亚、北非、南欧、美洲、澳洲和东亚等地区,都有广泛的流传。据学者研究,这与氏族社会后期,人类开始学会用土坯烧制陶器有关,在原始人的思维中,泥土既然可以制作各种形状的器物,人们当然会联想到用泥土造人。更重要的,女娲神话与女性生殖崇拜与大地女神崇拜有关。女娲之所以用泥土而不是别的东西造人,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女娲是一个大地女神。原始思维认为大地是主宰生殖的女神。一到春天,大地就像一个生殖力旺盛的产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在多产和生殖方面,并不是妇女谓土地树立了榜样,而是土地谓妇女树立了榜样。在中国古代,祭祀土地的活动称之为“社”,社是一个祭祀大地的祭坛,古代将国家大事称为“社稷”,将举行社祭的集会称之为“社会”古人社祭的内容与形式都与地母崇拜有关。地母掌管着植物与人的生产,在地母的祭坛上,有社树和社石分别作为这两种生殖力的象征,社祭活动的目的是祈求人丁兴旺和庄稼丰收。,

女娲是一个独立创造人类的女神。在古代神话中,女人不需要与男人结合就可以自孕,生下某个民族的祖先的故事时有所见。这些神话反映原始人在尚不完全明白生育的奥秘之前,他们将生育仅仅看做是妇女的事,所以这个时代的神话中,女神常常是被作为歌颂和崇拜的对象。在许多民族中,都有发现丰乳肥臀、极度夸张女性生殖器官的女神形象,许多民族的神话中也有反映初民女性生殖崇拜的故事。

3.昆仑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混沌世界观,主要体现在昆仑神话。

昆仑,含有混沌、完整、原始、不开明、黑、圆、环、旋等意思。实际上是“原始宇宙”的代名词。生活在昆仑山地区的原始初民,以他们的本土为中心,通过不自觉的想象,建构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神话宇宙。昆仑山是上帝在地面上的都城,山上有耀眼的火焰和缭绕的烟云,在昆仑山的山外有一座焰火之山,燃烧着熊熊的大火。昆仑山

下,环绕着四条大川,浩浩荡荡地流向四方。昆仑山分为三层,最高的一层为增城,是上帝居住的地方,里面有倾宫、旋室等精美建筑。城墙有九层,开有许多城门,每座城门都虎身人面九头的开明兽把守。除了巫师之外,只有能射落太阳的勇士羿上去过。第二层叫玄圃,是上帝的空中花园,种植着各种奇异的花草,如不死树,结珍珠的树,忘忧草等等,还有奇形怪状的鸟兽,如土蝼,样子像羊,但有四角,能吃人,还有一种形状像蜜蜂然而大如鸳鸯的怪鸟,名叫钦原,有剧毒。屈原在《离骚》中曾经神游过这个地方。第三层叫凉风,,登上这一层的人可以不死。昆仑山不仅是宇宙的中心,还是登天的天梯。巫师们从这座山上天下地,沟通人神。昆仑山上住着很多神,除上帝外,还有西王母,西王母虎齿豹尾,头上戴着鸟冠一样的首饰,住在一个山洞中,专门有三只青鸟供她吃的。昆仑山的山神陆吾,虎身人首而九尾,担任昆仑山九重天以及空中花园的警卫。

昆仑山是以一系列山组成的一条山脉,它的东部,有许多著名的大山,上演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故事,在崇吾山,夸父追日,在不周山,共工触倒天柱,发起大水,禹攻打共工国,杀死共工的臣子杨柳,治水布土,在峚山,有黄帝种玉、食玉的传说和后稷、叔均发明农业和牛耕的故事,槐江山,是上帝的植物园,清凉山上有瑶池、巨大的若木、巫师们以若木为天梯,上下往来不绝于途。昆仑山的西部,也许多著名的大山,在西山,有西王母和她的三只青鸟,唯一能上昆仑山的大英雄羿正是从西王母处得到了不死药,但被他的妻子嫦娥偷服奔月了,在轩辕之丘,有连短命者都能活到 800岁的轩辕国,有禹为治水而堆起的积石山和夸父追日时丢弃的手杖化成的桃林。马鬼山是重整宇宙秩序、隔断天地交通的重、黎二神的出生地。

神话中的昆仑山,是一个混沌的世界,没有时间界限,一切发生过的事情在口头讲述中不分先后顺序地重新上演,那里也没有空间阻隔,人神相互来往,巫师们不断地往返与天上地下,为人神沟通消息。

在昆仑山之外的外部世界里,还存在着一个陌生的、可怖的、神秘的外部世界,这个世界为莽莽森林、滔滔江河、高耸入云的大山、无边无际的沼泽和沙漠所隔断。在《山海经》一书中记载了许许多多奇怪的国家。

4.洪水神话

在人类的眼中,大自然是威力巨大的巨灵,而人类自己则不过是匍匐在自然面前的蝼蚁,狂风暴雨、山崩地裂、冰雪水火……,都是人类不可抗力,有些往往使人类面临着灭顶之灾。在许多民族的神话中,都有关于人类世界生而覆灭、周而复始的“创造 -毁灭-再创造-再毁灭”的情节模式。在河南商丘流传的故事说,世界10000年要“混沌”一次,天地重新相合,回到原始之水的状态,然后由混天老祖补天,混地老祖补地,将天地恢复。

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流传的世界末日来临的神话,一般都是湮灭世界的大洪水。洪水神话由于基督教经典《圣经》的记载而广为流传。《圣经·旧约》中说:上帝看到人类道德败坏,于是后悔自己造了人,他准备降下大洪水将人类毁灭,但是顾念到一个名叫“挪亚”的人,就将要发洪水的消息告诉了他,并教他如何造一只巨大的方舟,让他的一家人躲到方舟避难。同时,还嘱咐他要把各种飞鸟、牲畜、爬行动物等等,按种类各带一雌一雄进入方舟内,还要装各种食物以供食用,一切准备好了,上帝就打开天上、地下所有的水源,洪水在地上泛滥了 40天,在陆地上所有用鼻孔呼吸的生灵全都死了,上帝就这样毁灭地上所有的生物,包括人、动物、地上的爬虫,以及空气中的飞鸟,只剩下挪亚和那些跟他同舟的人和动物了。洪水掩盖大地共达150天之久。

在中国,至少有 42个民族流传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洪水神话,有大禹治水的故事(主要见于古代文献)、石龟拯救型故事(主要流传于河南、安徽和浙江三省)、雷公报仇型故事(主要流传于湖南、贵州、广西等省区交界的地区)以及天女之恋型(云南纳西族和四川彝族)等四种主要类型。

神话隐藏着历史的真实。神话本身是荒诞的,像人激怒了神,神以洪水惩罚人类,整个世界被洪水湮灭等等,可能是初民在不自觉的想象中夸张的产物。但是,如果人类

未曾真正经受过如此巨大的洪水灾难,他们无论如何也是编造不出这样惊心动 [魄的灾变故事,正是大自然巨大灾变的客观事实,成为“世界末日”神话的来源和基础。

5.人类再造神话

在许多民族的神话中,新一轮的人类再造往往无须神们亲自动手,而是他们事先已经选择好了少数人,将他们在世界性的灾难中保护下来,等到世界灾难过去之后,再由他们重新繁衍人类。人类不再是神的任意创造了,而是相互婚配的有性生殖。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这就是性的发现。《圣经·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受蛇的引诱偷吃了伊甸园中的智慧果,从而发现了对方的性别差异,上帝只好将他们放逐到了人间。这个故事隐喻了人类一旦发现了性和性别差异,人类就从混沌蒙昧的状态清醒过来,那种物我不分、男女不分的混沌世界就永远不复存在了。人类关于男女性别的差异,中国浙江流传的一则民间故事讲述了男女生殖器官的由来。在不少神话中,有一种男女同体的神话形象,这也是初民关于人类性别由来的另一种奇思妙想,在希腊神话中,说人类本来是两性同体的,四只手,四条腿,两个头,后来宙斯用头发将其一分为二,变成了两个人,从此,每个人都在寻找他的另一半,一旦找到,就与他(她)紧急、紧地拥抱在一起,想回到自己先前的样子。在初民的生活中,性爱是仅次于觅食的一件大事,觅食品是为了生存,性爱是为了种族的蕃衍。布朗族就有描述人类性爱如何不可或缺的故事。

人类再造神话中,总是有个别人在灾难中能够得到神的恩惠,受到保护,幸存下来重新繁衍人类,他们是神的选民,他们之所以得到神的特别恩赐,有两个原因:一是服从神的旨意,做神的顺民,如苏美尔 -巴比伦-希伯来洪水神话,一是有恩于神,神报恩于他,多见于东方神话。

在中国的洪水神话中,有一个非常普遍并富有特色的母题,就是洪水后剩下的选民,往往是常规情况下绝对不可能婚配的对象,如母子、父女、姐弟,最常见的是兄妹。兄妹婚母题的主要情节是,在世界末日的大洪水中,只有兄妹两人幸存,为了使人类再次得到繁衍,他们经过占卜神意之后,相互婚配,传下人类。世界末日神话中的血缘婚姻,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曾经确实存在过族内血缘婚姻的时代,《吕氏春秋》有记载: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过,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古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娶的妻子就是他的姐姐赫拉。

在洪水神话中,有兄妹之间从拒绝婚配到求神谕再到生怪胎的情节,在这里左右故事情节发展的,是血亲不得婚配的乱伦恐惧,这种观念虽然非常古老,但它并不是故事最原始的状态,故事中的神谕只不过是故事流传过程中发生的变异,人们为了更好适应文化变化而使故事流传下来,后来的人们设置出神谕的情节为乱伦婚配开脱而已。

6. 射日神话

射日神话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逐渐积累着文化的创造,逐步获得越来越多的安全与自由,终于成为大地的主人。中国射日神话中的夷羿与教人使用火的燧人氏、发明巢居的有巢氏、首创文字的仓颉、发明农业的神农氏等等,都是人类在与自然作斗争过程出现的文化英雄。文化英雄,系传说人物,常以兽、鸟、人、半神等各种形态出现。一民族把一些对于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来说最基本的因素(诸如重大发明、各种主要障碍的克服、神圣活动、以及民族自身、人类、自然现象和世界的起源),加诸文化英雄身上。文化英雄为一民族或一社群之理想的象征。他们是人而不是神,虽然这些人身上往往具有某些神性,或与神沾亲带故,但他们却是人的力量的代表者,他们斗争的对象,或者是自然本身,或者是象征自然力的神或怪,他们是初民集体力量的集中体现,是人类原始文化成果的集中代表。

羿是东夷族的神射手。古籍记载,“羿善射”(《论语》)、“羿,古之善射者也,调和其弓矢而坚守之。其操弓也,审其高下,有必中之道,故能多发而多中。”(《管子》)

羿操持弓箭,搏杀猛兽毒蛇,杀掉的猛兽有凿齿、 qiyu、大风(风灾)、修蛇(水灾)等等。

夷羿射日。

相对于创世神话、造人神话、洪水神话,原始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在射日神话中有了根本的转变,他们不再是神灵手中无足轻重的泥偶,也不再听凭神灵任意决定他们的生死存亡。在自然面前,他们再不仅仅是匍匐哀祈,而是试图运用自己发明的武器来加以抵抗。神话并不是原始人无谓的幻想,而是原始人的创造,是讲述这些神话的初民信仰,在他们的生活中具有实际的功能。在初民的生活中,他们与太阳之间的调适是生存的一个重要保障,一旦这种调适遭到破坏,就打乱了他们的整个生活秩序,在人力不能恢复这种秩序时,宗教、巫术和神话,就是他们试图恢复和保持生活秩序的精神力量,射日神话,可能还有相关的宗教仪式、以及求雨巫术等,正是这种精神力量创造出来的具体形式。射日神话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转折,弓箭的发明,农业的出现了,人口的增多,部落之间的交往与战争,人类开始走上神话舞台的中心。

7.神农神话

农业发明的故事。神农的诞生、一系列农业发明。

农业种子的来历。神赐说: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窃取说:种子掌握在天神的手中,但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机智,将种子偷到人间,或者是狗取粮种;尸体化生说:粮种来自神或者人、动物的尸体,这一说法与猎人头的习俗有关。在佤族,有一则讲述人头祭起源的神话,从前,人们无法种粮食,天神对人说,杀一个人头祭神,就可以种出粮食了,有一个人听了,就将他的养子杀了,并砍下头祭神,果然,可以种出粮食。佤族的谷物起源的传说与人头祭也有关系,神告诉人们,砍人头祭木鼓,谷种才能长出幼苗。佤族一般在播种前的三月份和秋收季节举行人头祭仪式,他们喜欢猎取长满络腮胡子的男性,由巫师代表整个部落向人头祈求,求他保佑村寨人畜平安,谷物丰收,在人头上放许多火灰,让血水与火灰混在一起,每家取一点,拿回家拌谷种,他们认为被杀者的灵魂变成了谷魂,保护谷物生长,取得丰收。

在中国,发明农业的除了神农之外,还有后稷。后稷的神奇诞生,以及三弃三收。后稷的神话中,有一个重要的“弃子”母题——一个婴儿生下后被抛弃,但他没有死掉,反而得到了神的庇护,长大后成为一个文化英雄。弃子,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古希腊神话中的宙斯、伯尔修斯、伊阿宋、赫拉克勒斯、俄狄浦斯等都在幼年时遭到抛弃,大难不死,长大后成为大神或国王、英雄。古以色列的著名酋长摩西,幼年时被抛入尼罗河,被埃及法老的女儿收养,后来领导以色列人走出埃及。

8.黄帝神话

在距今 7000年到5000年间的中国大地上,有黄帝和炎帝部落,生活在渭水的两条支流——姜水和姬水流域,后来这两个部落向东部扩张,拓展到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他们的足迹南至汉水中上游、北至河套地区、西至甘肃境内、东至山东的广大地区,这就是后来中华民族的主要来源之一的华夏族团。在南方的长江流域,则是苗蛮族团,这个族团以今天的湖北、湖南、江西为中心,苗蛮族团著名的氏族有伏羲族和女娲族,苗蛮族团与势力逐渐南下的华夏族团之间曾经屡次发生战争,最后战败,一部分向南方山区迁徙,一部分与华夏族团同化融合。东方是东夷族团,居住在泰山周围。

今天,我们将黄帝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其实,黄帝并不是历史上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华夏族团中某个氏族信奉的战神。黄帝与炎帝的交战(材料),最后奠定了黄帝的霸主地位,战争之后,炎、黄两个氏族集团全面融合,合二为一,成为华夏民族正式形成的标志,所以,今天的中国人常自称为“炎黄子孙”。

黄炎氏族融合之后,则大战蚩尤(材料),在战争中,黄帝擒杀了蚩尤。黄帝捉住蚩尤之后,曾以枷锁将他锁住,但杀了蚩尤后,丢弃在山野的枷锁,却化成了一棵枫木,从这棵神奇的枫木中,又繁衍了一个顽强的民族——苗族。关于蚩尤战败,还有另一个说法,蚩尤在冀中被黄帝捉住,砍了头,身体被分解,所以杀蚩尤的地方就叫“解”,即今天的山西解县。解县旁边有个盐湖,湖水呈红色,当地人称湖的里的水为“蚩尤血”。在冀州地区,还流行着一种名叫“蚩尤戏”的民间小戏,人们三三两两,头上戴

着饰有牛角一样的面具,相互触抵,模仿着蚩尤在战斗中的动作,据说汉代的“角戏”,就是从“蚩尤戏”发展而来的。

9.治水神话

古人相信天地本来是平平正正的,中间有四根天柱支撑,但共工为了争夺统治权,不惜以头相撞,撞断了一根撑天的柱子,弄得大地的一角没有了维系,天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原来是不东的,现在也移动起来了,东南方的大地缺了一角,于是水老是向东南流去,整个宇宙从此动荡不安。

面临洪水灾害,鲧(河南嵩山以西一支戎族的首领)治水,但是鲧失败了。鲧为了治水,偷了上帝的宝物——息壤。息壤是自己能长大的神土,鲧将它驮在乌龟的背上,或叫鸟衔在嘴里,跟着他走,看到哪里有洪水,就将息壤投一点下去,这息壤就迅速长大,堵住洪水,眼看治水就要成功了,但他偷宝物的事情却让上帝知道了,上帝一怒之下,命火神祝融将鲧杀死在羽山之上,鲧死了之后,尸体三年不烂,用吴刀剖开他的肚子,从他的腹中生出了禹。然后,鲧化为黄龙,跳到羽渊中去了。实际上,鲧禹的交替,可能是一场悲壮的祭祀仪式。在神话时代,氏族、部落的首领一般都身兼大巫,被看作是神灵下凡,并被认为有着与神沟通和代替神在地上的存在的意义。当鲧被公推为治理洪水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实际上已被他的拥戴者们看作是水神的化身,并被认为有着控制洪水的神力。鲧能以“息壤”湮塞洪水,掌握着制水的法宝,正是这种神性的表现。然而,当鲧治水失败后,人们并不认为是治水的方法有问题,而是对鲧作为神的代理人的资格发生了怀疑。所以,神话中鲧的失败,不是“息壤”治不了水,而是因为鲧偷窃了上帝的宝贝,没有遵照上帝的命令。因此,上帝要惩罚他。在原始民族中,旧神失去上天的信任而神力消失,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必须选出新的人来接替旧神,并将旧神的神性转移到新神身上。因此,当鲧治水失败后,人们认为他得罪了上帝,失去了做神的代理人的资格,就选禹出来替代他了。鲧的被杀和他从腹中生出禹来的神话,可能正是一场新老神祗交替时举行的“人祭”仪式。

大禹治水的方式采取将河流疏通,将积水导走的方法,形成一整套合乎自然规律的生态系统,从根本上治理了洪水的威胁。大禹为了疏通水路,首先必须探查水源,“茫茫禹迹,化为九洲。”大禹还战水怪,联姻涂山女,力杀防风氏,走向新的文明。

第七讲民间传说

第一节、民间传说的界定与分类

一、民间传说的界定

在中国古代,人们常常将传说称为“逸闻”、“传闻”、“趣闻”等。“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民间传说的独特性,开始从学理上去界定民间传说,于是在 20 世纪的中国,出现了几种民间传说的定义。这些定义的表述方式大同小异,即认为民间传说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传播,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相关的故事。

这一说法将民间传说的内容和创作方式作了概括,但是它明显存在“民间传说是……的故事”的表述模式。这种表述将民间传说界定为一种故事,对于广大的民间传说来说无可厚非,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传说故事”就是这种民间传说概念的反映。但是在民间文艺学中,民间传说的狭义概念又如何理解呢?对此,日本著名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在《传说论》中提出:“传说这个词,既有人用于广义,也有人用于狭义。广义,指的是把所有古来的传承,自然包括人们记忆流传在口上的说谭,以及较为奇特的信仰或习俗,只要问起就能得到某种说明的,都看作是传说。狭义,是只认为其中的一部分,即仅限于我国发展起来的,分布各地,广泛流传的有情节的故事才叫传说。”柳田国男将传说界定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是可取的,他抓住了民间传说与历史、民间传说与信仰之间的联系,对我们理解民间传说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他在对传说界定时,广义民间传说太广,狭义又太窄。

上面列举的国内外学者对民间传说定义的界定,反映了民间传说研究的现状。根据目前我国传说学理论研究进展,我们拟将这一定义加以充实表述为:民间传说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在民间传说的创作中,客观实在物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人们又将它称之为“传说核”,“传说核”可以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可以是一个地方古迹或风俗习惯等。

二、民间传说的分类>

在中国,《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几乎家喻户晓,并称中国四大传说。民间传说历史悠久,数量众多,流传广泛,要想对它提出一个完善的分类体系相当困难,标准不同,民间传说的类型也不一样。下面我们以民间传说的内容为标准,将它分为:

1 、人物传说

这类传说以人物为中心,记叙他们的事迹,包含着民众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人物传说中大多是有据可考的历史人物,也有少量的虚构人物,这些虚构人物在民众的心理上却往往将他们与历史人物同等看待,具体来说我国人物传说包括以下几类:帝王将相的传说,如秦始皇的传说、赵匡胤的传说、朱元璋的传说、康熙的传说、乾隆的传说等。民族英雄的传说如岳飞的传说、杨家将的传说、戚继光的传说、林则徐的传说等。清宫的传说,如狄仁杰的传说、包拯的传说、海瑞的传说等。农民起义英雄和革命领袖的传说,如黄巢的传说、宋江的传说、方腊的传说、李自成的传说等;近现代革命领袖传说,如毛泽东的传说、贺龙的传说等。文人的传说,如屈原的传说、王羲之的传说、李白的传说、蒲松龄的传说、吴道子的传说等。工匠的传说,如鲁班的传说等。神医的传说,如扁鹊的传说、华佗的传说、李时珍的传说等。宗教人物传说,如张天师的传说、张三丰的传说、米拉日巴的传说、宗喀巴的传说等。

2 、史事传说

这类传说以叙述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主。它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记录历史事件的某一个片段,而不关心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它的侧重点在记事。这类传说与人物传说有所交叉,但是两者各有侧重,史事传说重在记事,人物传说重在记人。我们也不能否认史事传说在描述历史事实的同时,也刻画历史人物,但是这些人物与人物传说中的历史人物有所区别,人物传说中的历史人物一般是著名的人物,而史事传说中的人物是普通的百姓,并且在传说中反映的是集体性的群众英雄,如义和团系列传说中就刻画了许多英雄群像:《杜为利带伤杀鬼子》中的杜为利,“杀不尽鬼子,我死也闭不上眼睛!”这股力量鼓舞他战斗到死;《义和团的志气永不灭》中的霍大雪被捕后,敌人一刀一刀的割他,他面不改色,不断地唾骂敌人;《宗老路》中的宗老六在强敌面前方寸不乱,从容地歼灭敌人等。史事传说主要有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传说,抵御外来侵略的传说,族源和迁徙的传说,民族团结的传说等,如藏族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传说,杨家将的传说,白莲教起义的传说,捻军的传说,义和团的传说,红军的传说等。

3 、地方风物传说

这类民间传说在我国流传最为丰富,它主要是关于各地山川名胜、土特产品、风俗习惯的由来等等具有较强解释性特点的传说。我国地方风物传说具体包括:山川湖海等自然风物的传说,如珠穆朗玛峰的传说,长红和黄河的传说,天池的传说,镜泊湖的传说,石林的传说等。

名胜古迹等人造景物的传说,如长城的传说,黄鹤楼的传说,大昭寺的传说等。

土特产品的传说.如贵州茅台酒的传说,重庆火锅的传说,江西景德镇瓷器的传说等。

风俗的传说,如端午节的传说,泼水节的传说,十二生肖的传说,“三媒六证”的传说等

地方风物传说具有浓厚的地方性和民族性,各地民众认为他们传承的地方风物传说是本地特有的,因而在讲述时表现出浓郁的对乡土的热爱与自豪的情感。

上面我们以内容为标准将民间传说分为三类,对中国古今流传的民间传说来说,基本符合实际;但是如果认真考察,我们就可以发现,任何一种分类法都无法绝对地将所有民间传说进行归类,比如黄山传说中就有许多历史人物传说,武当山传说中也有许多宗教人物和宗教史事的传说;而人物传说与史事传说的交叉重叠就更为普遍,因此按传说内容的分类是相对的,还有不少的民间传说无法归纳进以上三种类型之中。

民间传说除了按内容来分类外,还有一种是依据民间传说的情节来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不着眼于民间传说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而以情节为中心,因此这种分类方法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方法,具有较强学术性。下面我们选择两则常见的民间传说类型进行介绍:

端午挂艾型,农民起义军五月初四经过某地,百姓听信谣言纷纷出逃。义军见一妇人一手牵小孩,一手抱大孩匆忙赶路,询问原因,原来小孩是自己的,大孩是前妻留下的。义军深受感动,让她不要外出,并告诉她赶快回家在自家门上插挂艾枝。妇人回家将此消息告诉乡亲们,使乡亲们免遭杀戮之祸,自此形成了端午挂艾的风俗。此类传说在中国流传甚广,如河南《插艾》、湖北《插艾免灾星的来历》、江西《端午插青的传说》、满族《插艾蒿的来历》、仡佬族《端午节挂艾的来历》等。

地陷为湖型:由于某种缘故百姓得罪了神灵,于是神降下灾难,将某地沉陷为湖。为了酬谢某个好心人,神预先告诉他只要见某处石狮子红眼,就立刻逃离该地。这类传说在我国流传甚广,代表性篇目有《巢湖传说》、《洪泽湖的传说》、《梁子湖的传说》等。

这样的著名传说类型还有审石头型,长角国王型,望夫石型,风物迁移型,出米洞型,烂柯山型,井水无糟型,仙人争地型,挥泪斩子型等。有的研究者也将它们作为一种故事类型来看待。

对民间传说进行分类,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都不是我们的目的,它只是为了介绍和叙述的方便而作出的概括与归纳,也是为了从更多的角度更好地研究民间传说。认识这些,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民间传说的创作与流变规律,理解民间传说的特征和价值。

从上面的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民间传说多不胜数,如果从总体来看,找国各种民间叙事中,当以传说流传最为广泛、作品最为丰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许钰执笔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总序》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

民间传说的体裁样式主要以特定的人物、事件、自然物和人工物等为对象,题材十分广泛。我国文明发达较早,历史发展波澜壮阔;地域广大,物产丰富;民族众多,生活多彩,传说的题材取之不尽。同时传说还有较强的适应性,它可以在原始思维的羞础上展开想象,也可以根据现实生活编织情节。它可以描述著名历史人物的活动,表现对于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对于英雄人物的敬仰,对于劳动技能的赞扬;也可以用各种生动的情节解释风俗习惯、地方风物、土特产品等的来历和特点,因而不论过去的书面记载,还是现代口头流传的作品,传说的数量都是最多的。

现代口头流传的传说,有大量的作品是以古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为题材的。一般群众进行此种作品的创作不一定直接从书面记载中取材,不一定以正史定论为依据,他们往往将本地区历史文化的遗迹同历来的口头传承结合起来,编讲故事,因而许多传说常常把本地的历史、民族、宗教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如湖北一些地方流传三国时期人物的传说,大多与当地三国历史遗迹相结合;各地著名古代建筑的传说,其中多借鲁班的巧技来赞扬劳动者自己的智慧。即使涉及到古代神话人物,在现代流传中也常常表现出地方化趋势,这种情况是我国传说不断产生、日益丰富的原因之一。

第八讲民间故事(上)

第一节动物故事的特殊魅力

第二节幻想故事的构成及其演进

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由 56 个兄弟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呈现出多元一体的辉煌姿态。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民间故事,也以丰饶优美著称于世。中国民间故事从萌生到发展、成熟,大约经历了 2500 年。早在先秦两汉时期,“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中的一些故事,就已引起史官和文人的注意,开始用文字把它记述下来。从秦汉魏晋时期的《山海经》、《列异传》和《搜神记》,到唐代的《广异记》和《酉阳杂俎》,从宋元时期的《夷坚志》、《夷坚续志》,到明清的《耳谈》和《子不语》、《咫闻录》等等,其中保存有成千上万则口述故事。 20 世纪初叶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激发起人们采录研究歌谣、故事的热潮。经过二三十年代、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三个民间文学黄金季节,我们所积累的故事资料已达到数十万篇,一部史无前例的故事巨著《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正按省、市分卷陆续出版。同时还发现了上万名优秀故事家正从事着鲜活的故事讲述活动。

民间故事以现实世界中形形色色的普通人的生活遭遇及其理想愿望为叙说中心,用巧妙的虚构方式编织而成,富于趣味性与教育性。它们有的贴近实际生活,有的饱含神奇幻想,有的诙谐幽默,有的寄寓哲理,构成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下面让我们就那些常见故事类型,对中国故事的艺术世界作一个粗略的宏观扫描。

第一节、动物故事的特殊魅力

在国际民间故事分类编码体系中,都是把动物故事放在最前面,中国的几部故事类型索引也是如此。丁乃通的著作搜罗最广,列出的动物故事类型达 150 个;金荣华就三部民间故事集成所作的分类编码,动物故事类型为 50 个,它们是中国各族民间故事中常见动物故事的代表。

1 、动物故事主要系列及其构思特点。

动物故事分为“动物”以及“动物与人”两大系列,能够反映出这些故事本身的艺术构思特点和中国民间故事积累的实际状况。

(1) 完全以动物为角色,在动物世界里展开的故事。常见类型有“小鸡崽报仇胜野猫”,‘兔杀狮”,“豹狼挑拨离间”,“猫装慈悲吃老鼠”,“猫教老虎上树”,‘用尾巴钓鱼上大当”,“猴子把心肝留给家里”,“狐狸中了计,兔子笑裂嘴”,“水牛涂泥斗猛虎”,等等。故事中角色之间的冲突纠葛,既是按动物的生活习性展开的,十分活泼有趣;又象征性地折射出人类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特点,或人们在社会斗争中积累的某种经验教训。如关于弱者团结起来或充分运用自己的勇敢智慧从而打败强敌的闪光思想,就在那些关于小动物战胜大动物的生动叙说里得到有力的表现,给予在困境中奋斗挣扎的民众以宝贵的启示和鼓舞。

(2) 还有一类故事是以人与动物的纠葛构成有趣情节的。这样的类型有“中山狼”,“老虎怕屋漏”,“老虎求医报恩”,“义犬救主”,“八哥鸟报仇”,“猫狗结仇”,“动物报思人负义”,“人心不足蛇吞象”(相)等等。动物与人的关系,不外乎与人敌对祸害人类,或对人友善助人得福两方面,民众口头叙说最多的是人与动物互相救助的感人故事。它既反映出在漫长岁月里人与周围动物结成的亲密友好关系,也折射出传承这些故事的广大民众善良慈爱的心地。

动物故事中的动物形象,以拟人手法构成。它们是民众在现实与幻想的交织中既概括了动物的习性,又注入了人的思想的一种艺术创造。这种拟人化的结果,就使这些故事中的动物形象呈现出复杂的状态。那就是它既是动物,又不是动物;既不是人,又是人。它是人和动物的统一,是现实和幻想的统一。在拟人化的过程中,人们不仅要尊重有关动物角色本来的生活习性,还受着历史形成的民族心理的影响,打上动物崇拜或图腾崇拜的烙印。如居住在湘鄂西山区的土家族,由于世代传承着对白虎的图腾信仰,人们便以亲切的口吻讲述“义虎”助人的故事,而云南阿佤山的佤族民众,没有这种信仰背景,老虎便以骄横愚蠢的角色出现,成为人们嘲讽的对象。故事中许多动物形象的塑造,在以它们自然形态为基础的同时,还融合着相关民族的传统习俗在内,由此也赋予故事丰富的文化内涵。

动物故事以描绘奇特有趣的动物世界来吸引人们。这个动物世界并非动物自然生态的再现,而是对人类社会的折射。它们“形似”动物世界,却“神似”人间百态,成为两个世界的巧妙融合,并由此寄寓丰富深刻的社会人生哲理。口头文学家正是在这似与不似之间施展艺术智慧编织故事,赋予这些动物故事以妙趣横生又意味深长的魅力。

2 .“动物故事”和“寓言”

中国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寓言,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古印度的佛经寓言如《百喻经》等,均在人类文化史上享有盛誉。寓言的基本特征是借虚构的小故事来寄托某种训诫,它可以用人类也可以用动物来作主角,在简短有趣的故事叙述中对人类社会生活经验进行理性思考,鲜明有力地表达启迪世人的训诫。寓言是世界性的文学体裁,英国著名学者爱德华·泰勒所著《原始文化》一书,就讲述了在原始文化背景上,描述动物生活习性“任何训诫都没有渗入”的普通动物故事怎样逐步过渡到动物寓言的过程。这类纯粹的动物故事在后世的口头文学中已不多见。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著名作家薄伽丘有一个精彩论断:“所有有价值的故事都是寓言,也就是说它有一个重大意义的核心,包藏在虚构的往往不太可能的故事的外壳里。”因此就广义来说,民间口头传承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类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寓言特征,或具有演化成寓言的可能性。所谓先秦寓言,其实它们并非一种单一体裁,正如一位研究中国古代寓言并主编《历代寓言选》的著名学者公木所指出的,先秦寓言的来源是人民口头创作的神话、传说、故事,“它们被赋予寓言的性质,还是由于它们被引用在诸子散文中,经过引用者加以生发的结果”。《愚公移山》、《叶公好龙》就分别来自神话和传说,《狐假虎威》是典型的动物故事,《守株待兔》、《郑人买履》等以蠢人为主角的小故事实为笑话。它们被当时的士人引述时,加以生发改造,便都被学人作为寓言来看待了。

在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中,儒家学说长期占居主导地位;宋以后儒道释由鼎立演化成合流,社会伦理道德仍受儒家思想支配,从上层到下层的文艺生活都有“重教化“的特点,它也渗透到作为休闲娱乐而流行开来的口头讲述故事之中。山东一个著名女故事家胡怀梅常对人说:“为男为女在世间,良心行为要当先,为人不懂世间理,枉在人世走一番。”她讲故事就是要人们明理走正道。在旧时代的广大乡村,文化教育事业落后,民间故事担负着寓教于乐的重要社会功能。许多有见识的文人采录故事,也是着眼于它们“有益讽诫”,借此“以寓劝惩”。仔细体察,我们甚至可以说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民间故事都有寓言化的倾向,就以那些曲折丰富的长篇故事而言,出色的故事讲述人常常借用一些意味深长的流行谚语来作为“故事眼”和故事篇名,如关于男女情爱的《有缘千里来相会》,关于友谊的《春风和夏雨》(“没有春风,哪来夏雨”)以及《路遥和马壮》(“路遥知马壮,事久见人心”),讲人世沧桑的《何东与何西》等等。

第三节、生活故事、笑话的艺术情趣

民间故事中另一个大的板块是写实性的生活故事和笑话。从口头文学的实际状况而言,生活故事和笑话的数量较之幻想故事无疑要超出许多倍。它们的篇幅短小,结构简单,艺术形式和风格活泼多样,不拘一格。因便于即兴创作,在民众口头俯拾即是,但形成跨越广大时空的著名类型的作品相对于幻想故事而言却少得多。美国民俗学家汤普森讲过一段话:情节的复杂、奇异与超自然的设置,幻想的遥远世界——所有这一切似乎赋予一个故事以真正的价值,并使它能一如原貌地保存下来,持续地讲传几个世纪,甚至在一些遥远的分散的地方也是如此。但是简单故事拒绝接受非常明确的形式和结构。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利用这种特点,每一个故事讲述者都可以练习他的技巧。不存在任何忠实于原文或保存古老的传说的特殊效力。

这里说的简单故事就是生活故事和笑话轶事之类。它不受既定程式或传统文本的约束,创作和流传达到最大限度的普及,而累积的故事类型在数量和影响方面却反而不如幻想故事。汤普森这一论断也适用于中国民间故事。

1 、生活故事主要系列。

生活故事和笑话的内容包罗万象,如就这些内容逐一归类,势必显得十分繁琐,而失去它在故事学上的价值。就民间最流行的 100 多个类型来说,它们作为故事的引人

人胜之处,固然同男婚女嫁、兄弟分家、朋友交往、后妈酷虐、长工与地主对抗这些贴近民众生活的人物、事件有关,可是深入考察,口头文学家在编织故事时又总是力求超脱日常生活平淡无奇的一面,以强烈夸张和大胆虚构的手法,突现大智大愚,颠倒尊卑贵贱秩序,构造出一系列奇特不凡的艺术境界,赋予故事以脍炙人口的生命力。其中艺术上显得最成熟而又流行广远的几个生活故事系列是:呆女婿,巧媳妇,长工与地主,打官司和断案,以及机智人物故事。

( 1 )关于傻子和呆人的故事受民众喜爱是世界性的,正如美国民俗学家汤普森所揭示的:由那些未曾受过教育的人们所讲述的数量多得令人吃惊的简单故事,无不提到傻子以及他们的荒唐行为。中国先秦寓言中就有大量嘲笑蠢人的故事,宋人和郑人常常成为这些小故事的主角,如《守株待兔》、《买椟还珠》、《郑人买履》、《颖水纵鳖》等,以嘲笑愚蠢来倡导智慧。从三国时魏邯郸淳编撰第一部笑话集《笑林》开始,到明代冯梦龙完成集古典笑话之大成的《笑府》一书问世,种种呆人趣事在笑话中占有重要位置,其流风余韵至今不衰。在晋西南的襄陵、汾城地区,乃至形成了一个“七十二呆”的故事系列。而“呆女婿故事”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家喻户晓。

呆女婿故事包含多个类型,其中以“借布机”、“学话得胜”最具代表性,前者讲呆女婿在一系列场合由于阴差阳错(如在乡亲出殡办丧事时说“恭喜”之类)而招惹是非吃尽苦头;后者讲主人公学话虽呆相毕现,却因巧合而获得成功。故事在嘲笑呆女婿言行的荒唐乖谬时,又洋溢着对他天真憨厚的怜爱之情。呆女婿的呆主要由不谙世事所引起,因而民众在嬉笑中讲述这类故事,成为教育儿童熟谙社会事理,实现社会化的生动一课。

( 2 )中国的巧媳妇故事也十分精彩,它包括“巧媳妇解难题”、“巧媳妇当家”、“巧媳妇难公爹”,以及“百鸟衣”等多个类型。故事大多是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显出女主人公的智慧,也有面对邪恶势力而出奇制胜的叙说。幻想故事中的“龙女”、“仙女”和生活敌事中的“巧媳妇”,一是中国口头文学中彼此辉映的两个“女强人”群体,在她们身上,凝聚着中国女性的强烈自尊与自豪,这似乎成为中国民间文学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正如美籍华裔学者丁乃通所指出的:“一个熟悉中国民间故事的人可以发现中国社会和国民性中有许多方面是其他学科的专家不大看得到的。例如,一般人通常认为中国旧社会传统上是以男性为中心,但若和其他国家比较,就可以知道中国称赞女性聪明的故事特别多。

( 3 )“奇巧婚配”,也是和幻想性的神奇婚姻故事相对应的一个系列。蛇郎或青蛙到普通人家讨亲或者放牛娃随手从水滨拣回一个田螺就成了他的妻子,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神奇婚姻故事的传统模式。至于“赛诗求婚”,讲一个乡村小伙子在赛诗选婿活动中竟然胜过秀才而得以同富家小姐成婚或者在“皮匠驸马”中那个一字不识的鞋匠,由于一连串的误会巧合竟然被当作天下最有才学的人(只有一个字不认识)进皇官当了驸马。这些类型就属干地道的生活故事了。实际上它们仍具有超脱现实生活的品格,着重表现的仍是人们渴求美好爱情婚姻的理想

(4) 关于长工和地主故事,在旧时中国农村流行极广,其社会价值早就受到学人的重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地主和雇佣的长工、短工以及佃户之间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备受欺凌、生活贫困的农民反抗压迫剥削者的斗争遍及穷乡僻壤,成为民间口头文学的常见主题。那些威武壮烈的农民起义斗争,在民间传说中有着生动真切的反映。至于日常生活中长工、佃户们同财东、地主的抗争,则成为生活故事取材的一个重要方面。著名故事类型有“兄弟俩做长工”、“金马驹和火龙衣”等。前者的核心母题是长工解难题,东家在年终结账时挖空心思出了三道难题,如在屋顶上种庄嫁,把院子里的水井搬出去晒太阳之类,哥哥无法应付,结果被扣掉一年工钱;第二年聪明的弟弟前来顶替,终于巧妙地化解这些难题挣回了双倍工钱。故事情节是按解难题的流行模式构成的,以大胆夸张手法表现地主的刻薄狠毒和长工的富于心计,既切合农耕生活特点又富有艺术趣味。后一个类型则以“骗人的传家宝”为核心母题,这些“传家宝”有“金马驹”、“火龙衣”、“自滚锅”、“生死棒”等,主人公利用财东贪婪而又愚蠢的特点进行诈骗,使之丑态百出。故事以连环骗的形式展开,绰号叫“吹破天”或“嘴

2020年1月广东省自考11342民间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113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女娲神话中,女娲是用造人。 A.泥土 B.树木 C.空气 D.血液 2.传说中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人物是 A.蔡文姬 B.王昭君 C.李香君 D.孟姜女 3.《灰姑娘》的故事属于 A.幻想故事 B.生活故事 C.民间笑话 D.民间寓言 4.《格萨尔》是一部 A.史诗 B.神话 C.传说 D.民间长诗 5.“举秀オ,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是 A.民间传说 B.民间故事 C.民间歌谣 D.谚语 6.“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 A.成语 B.格言 C.俗语 D.谚语 7.艺人说书的提纲,通过口传心授得来的是 A.柁子 B.扣子 C.梁子 D.悬念 8.明代中后期是中国民间歌谣搜集整理的一个小高峰,其中以的成就最为突出。 A.刘邦 B.唐太宗 C.无名氏 D.冯梦龙 9.著名的《刘三姐》的歌词大多是人民以汉语创编的。 A.藏族 B.苗族 C.壮族 D.族 10.1950年3月,由任理事长,老舍和钟敬文任副理事长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在北京成立 A.郭沫若 B.茅盾 C.叶圣陶 D.周扬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1.一个民族集体创造和传承的口头文学,主要体裁有等。 A.神话 B.民间史诗 C.俗语 D.歇后语 E.民间说唱 12.从散文体作品看,故事结构完整,有头有尾,按顺序展开,模式化、类型化结构十分普遍,通常有 等结构形式 A.对称式 B.三叠式 C.连锁式 D.四季歌 E.五更调 13.被誉为我国古代民间叙事长诗的“双子星座”是 A.《氓》 B.《陌上桑》 C.《孔雀东南飞》 D.《木兰诗》 E.《西洲曲》 14.汉族作为中国华族的主要凝聚核心,它在历史上广泛流传的一些经典民间文学作品,如四大传说,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流传甚广。 2020年1月民间文学概论试题和答案第 1 页共 4 页

(完整版)【考研】民俗学概论(笔记)—钟敬文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民俗与民俗学 一、什么是民俗 1、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中下层民众所创造、想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folklore”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于1846年创立的 3、【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 ①.文化遗留物说。(英国文化进化学派) ②.精神文化说。(英国民俗学会) ③.民间文学说。(美国学者厄特利和苏联学者) ④.传统文化说。(西方普遍流行) 4、【广义的“民俗”】民俗是人民大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这种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民俗事项分类】 (1)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2)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

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3)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位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 (4)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二、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 1、【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 2、【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民俗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①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是民俗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②历史学与民俗学:民俗是历史的一部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历史的人必须了解民俗,研究民俗的人,也需要参考历史文献。 ③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民俗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但文化人类学关注人类一切文化现象,侧重于从整体上对人类文化的起源、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

绪论 关键概念 1、民间文学 答:概括地说,民间文学就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文学作品。对于该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民间文学是一种文学作品,是一种有特色的文艺现象。 其次,民间文学是民众的创作。 第三,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艺术形式。 2、民间文艺学 答:从文艺属性着眼研究民间文学,就是一种文艺学的研究。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就是民间文艺学。但是“民间文艺学”这个术语到目前为止还很少用,通常称作“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这个说法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民间文学作品,另一种含义就是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也就是“民间文学学”或“民间文学之学”。所谓的民间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第二种含义,即“民间文学之学”,也就是民间文艺学。 3、民俗 答: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 4、语言民俗 答:语言民俗是个广义的概念,指以语言为载体的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狭义的语言民俗仅指民间语言,包括俗语、称谓语、流行语、吉祥语、暗语、咒语等短小、不成篇的语言成分。谚语、歇后语、谜语、绕口令等既可以看做民间语言,也可以看做民间文学。 5、民间 答:什么是“民间”,也就是什么是民俗学之“民”的问题,是近年来被中外民俗学者普遍关注,并引起广泛讨论的问题。 在西方民俗学史上,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作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的“民”的概念在外延上经历了一个由窄到广的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一下一段演变轨迹:民是以承载着“大众古俗”的乡民为主的民众——乡民和野蛮人——乡下人和流入城里的乡下人和他们的后代——任何人组成的任何群体,只要这个群体有一个共同点并有自己的传统。 在我国,民“民”的内涵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大体上可总结为是这样一个过程:与贵族、圣贤相对的“平民”或“民众”,重点指下层平民——“人民”或“劳动人民”,是与“反动统治者”、“剥削阶级”相对的一个群体,是以农民、工人等直接生产者为主的并富于革命性的阶级群体——打破很长时期以来关于“民”的阶级论,重要的民俗,在一个民族里具有广泛的共同性,它不仅仅限于哪一个阶级。 6、田野调查法 答:这是民俗学领域最重要也最有特色的方法。就是指民俗学工作者包括民间文学工作者深入民间,特别是深入到农村、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参与式体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它是社会调查的一种。 7、采风 答:就是用一天到几天的时间到民间去采集民间文学作品,称为“采风”。 8、历史追溯法 答:就是在研究现代的民间文学现象时,通过文献资料的考证,追溯它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以获得对这种现象的更全面的认识。 9、共时比较法 答:就是在研究某个地方的一种民间文学现象时,将它与别的地方的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比较,以更好地分析该作品的主要特征、传承规律、演变情况等。 思考题 1、怎样理解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 答:从根本上说,民间文学既是一种文艺现象,又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这就是它的双重属性。 (一)民间文学的文艺属性 民间文学首先是一种文艺现象,它是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区别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1.第11题 远在2500年前结集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就收录了许多古代民歌。 A.《吕氏春秋》 B.《论语》 C.《诗经》 D.《逍遥游》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第12题 各族文学的源头与“奶娘”指的是 ()。 A.史诗 B.民间故事 C.神话 D.歌谣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3.第13题 在中国神话中,()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逐渐积累着文化的创造,逐步获得越来越多的安全与自由,终于成为的主人。 A.女娲神话 B.盘古神话 C.洪水神话 D.射日神话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4.第14题 在《圣经·旧约》中说:上帝看到人类道德败坏,于是后悔自己造了人,他准备降下大洪水将人类毁灭,但是顾念到一个名叫()的人,于是教他如何造一只巨大的方舟,让他的一家人躲到方舟避难。

A.孔德 B.伊阿宋 C.挪亚 D.宙斯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5.第15题 中国古代的民间寓言产生和繁荣于 ( )。 A.先时期 B.两汉时期 C.晋南北朝时期 D.唐宋时期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6.第23题 屈原在吸收()的基础上,创作了《离骚》、

《天问》、《九歌》等一系列作品。 A.吴地民歌和神话传说 B.楚地民歌和神话传说 C.岭南民歌和神话传说 D.北方少数民族民歌和神话传说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7.第24题 女娲神话中,女娲是用()造人。 A.泥土 B.树木 C.空气 D.血液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8.第25题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口头流行的,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和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学作品。 2.神话:人类各共同体(氏族、部落、民族或国家)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以超自然形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它既是一种经典性的文学载体,也是远古人类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 3.传说:是劳动人民创作的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条件、社会习俗、自然产物等相关的具有较强历史性的故事。 4.民间故事:为民众口头创作并流传的所有散文体叙事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幻想故事等。 5. 史诗:是一种古老而源远流长的韵体叙事样式。是关于宏达的叙事。原本有专门化的歌手作为超级故事来演述,以其长度、表现力和内容的重要性而忧于其他故事。是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的象征和文明的丰碑。 6. 笑话:将嘲讽与训诫蕴涵与谈笑娱乐之中的短小故事。一针见血的揭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现象。具有强烈的喜剧、幽默意味。 7.歌谣: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和。 8. 叙事诗:指叙述英雄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9.幻想故事:又称童话、神奇故事、魔法故事等,是以丰富的想象及虚构为手段,来表现人类的生活和理想愿望的故事。

10.生活故事:又称“世俗故事”、“写实故事”。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而开展的叙事。 11. 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12.寓言:是由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干的口头故事,是社会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 二、解答题 1.民间文学的民族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各民族的民间文学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表现形式(包括各式); ②各民族的民间文学反映了各民族具有特点的社会历史和社会生活; ③地理环境,自然风光在民间文学上的反映而形成不同的环境特色; ④各民族的民间文学表现了不同民族的感情和性格; ⑤根据本民族需要和习惯,加以改造使之成为本民族的东西。 2.民间文学有什么价值? ①艺术价值: a.开启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先河(幻想、现实)。神话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创造的浪漫主义最早在神话出现; b.为作家文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造源泉; c.为人类文学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d.为人类文学语言宝库增添了异彩。

《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概论 一、单选题 1.(B),起源于民间巫术,主要功能是驱逐疫鬼,其特点是演员戴着狰狞可怕的面具表演。 A.秧歌戏 B.傩戏 C.采茶戏 D.道情戏 2. 在《圣经·旧约》中说:上帝看到人类道德败坏,于是后悔自己造了人,他准备降下大洪水将人类毁灭,但是顾念到一个名叫(C)的人,于是教他如何造一只巨大的方舟,让他的一家人躲到方舟避难。 A.孔德 B.伊阿宋 C.挪亚 D.宙斯 3. 民间说唱具有叙述性强的特点,属于(A)。 A.第三人称叙述体 B.第一人称叙述体 C.第二人称叙述体? D.自传体 4. 盘古神话是一个(A)母题。 A.太极图 B.人鱼互生 C.宇宙卵 D.世界末日 5. 在民间传说的讲述中,民众往往将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形象身上,这样的人物形象称之为(C)。 A.典型人物形象 B.平面人物形象 C.箭垛人物形象 D.历史人物形象 6. 在中国关于音乐发明的神话中,发明中国古典乐器之最高代表——琴的是(D)。 A.女娲 B.伏羲 C.黄帝 D.神农 7. “尚未崩溃的民间王国”指的是(D)。 A.西藏 B.新 C.四川 D.云南 8. 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是出自于(D)。 A.《楚辞》 B.《庄子》 C.《尚书》 D.《山海经》 9. 《狐假虎威》的故事属于(D)。 A.幻想故事 B.生活故事 C.民间笑话 D.民间寓言 10.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打夜铁……”属于(C)。 A.仪式歌 B.生活歌 C.儿歌 D.劳动歌 11. 中国古代的民间寓言产生和繁荣于(A)。 A.先秦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唐宋时期 12. 芬兰人埃利亚斯.伦洛特搜集整理的芬兰民族史诗(A)成为了芬兰民族精神的象征。 A.《卡勒瓦拉》 B.《勒俄》 C.《伊利亚特》 D.《俄索折怒王》 13. 对于某一民间文学类型和母题、某种结构形式等进行的调查属于(B)。 A.专项调查 B.专题调查 C.专访调查 D.随机调查 14. 水浒故事在(D)时期就广为流传,并成为讲唱艺人表演的重要内容。 A.明末清初 B.唐初 C.魏晋南北朝 D.宋末元初 15. (B)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着他们的基本世界观与价值观。 A.民间故事 B.神话 C.史诗 D.民间谚语 16. 在西方国家,民间文学一般称之为(D)。 A.Literature B.Anthropology C.History D.Folklore 17.“连缀式”民间故事的典型代表是(C)。 A.《蛇郎》 B.《灰姑娘》 C.《一千零一夜》 D.《田螺姑娘》 18.(C)是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民族历史的形象化记载,是“诗性的历史”,即用诗歌叙述的编年体历史。 A.民歌 B.歌谣 C.史诗 D.神话

2016年1月民间文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2016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113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井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渝朱涂均无分。 1.在艺术上,民间故事的主人公多是 A.特指的 B.泛指的 C.固定的 D.指定的 2.有较强的喜剧、幽默意味,一针见血地揭示生活中各种矛盾现象的是 A.民间传说 B.民间小戏 C.民间笑话 D.民间寓言 3.《尚书?无逸》对民间谚语的解释是 A.“谚,俗所传言也” B.“谚,俗语也” C.“谚,俗言也” D.“俚语曰谚” 4.“王大姐头戴两朵花(美)”,这个谜语类型是 A.字谜 B.事谜 C.物迷 D.动作谜 5.中国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笑林》出现在 A.前秦时代 B.两汉时代 C.三国时代 D.唐宋时代 6.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的形成与集体性的关系是 A.传承性等于集体性 B.传承性受集体性制约 C.集体性受传承性制约 D.集体性不利于传承性的形成 7.原始人解释天地的形成,日月星辰的出现和运行以及其他自然现象起源的神话是 A.人类起源神话 B.宇宙起源神话 C.洪水再生神话 D.文化文明神话 8.被称作是汉籍中最著名的“古今语怪之祖”的是 A.《淮南子》 B.《抱朴子》 C.《左传》 D.《山海经》 9.南朝乐府民歌共四百多首,主要保存在 A.《乐府诗集》 B.《诗经》 C.《乐府诗集·清商曲辞》 D.《楚辞》 10.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结构上高于变化,以上下两节句式来表现的格律体民歌是 A.信天游 B.花儿 C.四句头 D.爬山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迭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来涂均无分。 11.迁徒史诗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以民间各民族的世系谱牒为时间线索 B.以沿途迁居为空间线索 C.以迁徒原因、活动为叙述内容 D.展现各民族或各支系的族群命运 E.与部族、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相关联 12.民间传说的特征有 A.可信性的内容 B.传奇性的情节 C.箭垛式人物形象 D.意境忧美生动 E.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课程

我本身就是学中文的.所谓中文就是汉语言文学,顾名思义汉语言文学包括语言和文学两大部分,只不过大学不象研究生分方向分的那么详细,语言和文学是都要学的. 语言这块主要学习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学这块主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其他辅助理论还有文学概论(主要是初级阶段的文艺理论,很枯燥的) 美学写作等,要是师范类的中文系还要设置教法. 至于共同课无非是外语政治计算机还有现在需要选课(一般为本专业以外的课程是自己自由选择) 这个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课程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 语言学概论 中国古代文化 中文工具书 语言工程与中文信息处理 文学原理 高级汉语 汉语修辞 现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化 语法研究 中文工具书使用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汉语方言学 理论语言学 文字学 版本学 古文献学史

散曲研究 实验语音学基础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 说文解字概论 诗经 汉语史 西方文论经典研究 西方文学理论史 文言小说研究专题中国现代散文研究《论语》《孟子》选读 中国古代文化 中文工具书及古代典籍概要 汉语和汉语研究 《论语》《孟子》导读 古代汉语 文学概论 民俗研究 大学语文 沈从文研究 专书选读 现代汉语词汇词义研究 近代汉语研究 古音学 语言学前沿问题讲座 当代语言学 <说文解字>研读 <马氏文通>研读 现代文学批评史 汉学师承记研究 汉书艺文志研究 欧美汉学文本导读 宋诗史料学 清代考据学 现代学术史研究 中国古代画论研究 系统功能语法

汉魏六朝文学要籍导读 近代作家研究 客家方言语法研究 国际汉学研究 比较诗学论著选读 德国美学东渐史专题 接受问题专题研究 语言学讨论班 电影理论与批评实践 欧美文学导读 卞之琳研究 当代批评理论研究 中国说唱艺术研究 历史语言学专题 欧美经典小说专题研究 上古音研究 语言接触实例分析 语义分析 中国古代小说评论史 当代小说经典文本分析 当代文学前沿研究文艺美学 认知语言学 生成音系学 <文心雕龙>研究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研究 我想知道大学(无论哪个大学)中文系的大一到大四的详细科目,书本名称,以及出版人(主要我是自学,怕买错书),最好是2010大学中文系的科目,没有的话,时间不要太落后了(例如2000年附近时期的,我就晕了........)。 本人只是一个热爱文学的穷小子,先谢大家了啊 一、中文系各专业共同必修课及所用教材: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版别编著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修订本上、下)郭锡良等商务印书馆1999年1月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印书馆1993年7月 (逻辑导论新逻辑教程宋文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9月)

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 1.在《圣经?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受蛇的引诱偷吃了伊甸园中的智慧果,从而发现了对方的性别差异,上帝只好将他们放逐到了人间。 2.首先提出“语境”这一概念的著名学者是(马林诺夫斯基)。 3.民间说唱具有叙述性强的特点,属于(第三人称叙述体)。 4.对于某一民间文学类型和母题、某种结构形式等进行的调查属于(专题调查)。 5.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不需要文字作为中介,民众直接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 6.“连缀式”民间故事的典型代表是(《一千零一夜》)。 7.盘古神话是一个(太极图)母题。 8.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以文人创作的(通俗文学)为中介,对元杂剧和明清文言小说和长篇章回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芬兰人埃利亚斯.伦洛特 搜集整理的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成为了芬兰民族精神的象征。 10.民间文学讲唱者在表达愤怒、不耐烦或强烈不满的情绪时使用的语气语调是(强音、假嗓)。 11.在20世纪初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中,最早使用“神话”一词的学人是(梁启超)。 12.个体传承人对于民间文学的贡献,最重要的体现在 (在传承过程中的主观创 造性的发挥)。 13.各族文学的源头与“奶 娘”指的是(神话)。 14.(巧媳妇)属于生活故事。 15.汉族第一首民间叙事长 诗《孔雀东南飞》是(两汉) 时期的民间叙事诗。16. “尚 未崩溃的民间王国”指的是 (云南)。 17. 民间文学必须使用田野 作业的方法是由民间文学 的口头性和(展演性)所 决定的。18. 屈原在吸收(楚 地民歌和神话传说)的基础 上,创作了《离骚》、《天问》、 《九歌》等一系列作品。 19. (史诗)是原始社会或 奴隶社会民族历史的形象 化记载,是“诗性的历史”, 即用诗歌叙述的编年体历 史。 20. 水浒故事在(宋末元初) 时期就广为流传,并成为讲 唱艺人表演的重要内容。 21. 木偶戏由演手操纵木偶 进行戏剧表演,属于(道具 戏)系统。22. 民间文学 讲唱者在表达愤怒、不耐烦 或强烈不满的情绪时使用 的语气语调是(强音、假 嗓)。23. 远在2500年前结 集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中,就收录了 许多古代民歌。24. 与作家 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不需 要文字作为中介,民众直接 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 25. 在民间传说的讲述中, 民众往往将一些同类情节 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形 象身上,这样的人物形象称 之为(箭垛人物形象)。26. 鄂西汉族的《黑暗传》以其 具有(创世史诗)的基本 特征,受到学界的广泛关 注。27. 精卫填海的神话故 事是出自于(.《山海经》)。 28. 在中国神话中,(射日神 话)的出现,标志着人类 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逐渐 积累着文化的创造,逐步获 得越来越多的安全与自由, 终于成为大地的主人。29. 《狐假虎威》的故事属于 (民间寓言)。30. (梁子) 是艺人说书的提纲,一般都 是通过口传心授得来的。31. (傩戏),起源于民间巫 术,主要功能是驱逐疫鬼, 其特点是演员戴着狰狞可 怕的面具表演。32. 在西方 国家,民间文学一般称之为 (Folklore )。33. 机智人 物故事在汉族和少数民族 中都很发达,汉族以(徐文 长)和谎张三的故事流行最 广。34. 女娲神话中,女娲 是用(泥土)造人。35. 从 体裁来看,民间寓言主要是 在寓意型的(动物故事)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6. (孟姜女)是千里寻夫、 哭倒长城的传说人物。37. (神话)是一个民族的集体 记忆,凝聚着他们的基本世 界观与价值观。38.“天皇皇, 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 过路君子念三遍,一夜睡到 大天光。”属于(仪式歌)。 39. 在(故事)中,讲述人 往往有习惯运用的一些开 头用语,如“很久很久以 前……”。

11342民间文学概论学习提纲

民间文学概论学习提纲 一、文学常识1 1、(仪式歌)是用于节日礼俗和祭祀等的歌谣。 2、(谜目)指的是谜语中要猜的范围和格式。 3、(二人转)是流传于东北地区的民间歌谣。 4、“民俗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汤姆斯)提出的。 5、《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彝族的一个分支)人的作品。 6、陈琳以(《长城谣》)为基础写出了《饮马长城窟行》。 7、民间文学整理方法有两种,即(综合整理)与单项整理。 8、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被誉为东方的《伊利亚特》。 9、芬兰学派以(库伦父子)为代表。 10、追悼会奏的哀乐,开运动会奏的《体育进行曲》,可被视为新的(仪式)歌谣。 11、东汉崔实编的(《农家谚》)是世界上最早的谚语集。 12、《伏波井》、《日月潭》属于(山川风物)传说。 1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模拟(竹枝词)创作而成的。 14、(谣)是不能唱的“徒歌”。 15、唐人传奇《李娃传》是根据民间故事(《一枝花》)写成的。 16、灯谜又叫(灯虎),突出它的疑难性。 17、阿凡提的故事是从(土耳其)传入的。 18、沙湾灯笼——何府(苦)是(歇后语)体裁。 19、说书艺人王少堂的《武松》用的是(评话)体裁。 20、《中国歌谣》是(朱自清)研究民间歌谣的专著,他将歌谣按用法分为(15)种。 21、《召树屯》是(傣)族的作品。 22、《柳毅传》是在传说(《龙女牧羊》)上加工创作的。 23、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规定部队要搜集民歌。 24、集体性标志着人民对民间作品的集体所有权,但同时也带来了(匿名性)的特征。 25、(诸葛亮)被称为西南文明的传播者,知识和技术的偶像,甚至说他与火把节的来历也有联系。 26、在中国,“民间文学”一词是由(瞿秋白)在1921年最早提出来的。 27、《王贵与李香香》是用(信天游)体裁写成的。 28、清朝李调元的(《粤风》),选录了不少壮瑶民歌。

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复习提纲(配套资料)

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复习提纲 绪论 关键概念 1、民间文学 答:概括地说,民间文学就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文学作品。对于该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民间文学是一种文学作品,是一种有特色的文艺现象。 其次,民间文学是民众的创作。 第三,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艺术形式。 2、民间文学的范围 在体裁上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民间散文作品,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歇后语等。 第二类,民间韵文作品,包括民歌、民谣、民间长诗、谚语、谜语、绕口令等。 第三类,民间说唱作品,包括民间曲艺和民间小戏。曲艺又有评书、鼓词、弹词、快板、相声、快书等。 3、民间文学的性质 从根本上说,民间文学既是一种文艺现象,又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这就是它的双重属性。 4、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 (1)田野调查法 答:这是民俗学领域最重要也最有特色的方法。就是指民俗学工作者包括民间文学工作者深入民间,特别是深入到农村、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参与式体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它是社会调查的一种。也有一种时间很短的调查活动,就是用一天到几天的时间到民间去采集民间文学作品,称为“采风”。 (2)历史追溯法 就是在研究现代的民间文学现象时,通过文献资料的考证,追溯它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以获得对这种现象的更全面的认识。(3)共时比较法 答:就是在研究某个地方的一种民间文学现象时,将它与别的地方的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比较?以更好地分析该作品的主讁特征、传承规律、演变情况等。 思考题 1、怎样理解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 (一)民间文学的文艺属性 民间文奦首先是一种文艺现象,它是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区别于作家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其文艺属性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学性。民间文学具有文学的美学特点,同时又具有表演性。 (二)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 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指民间文学是一种民俗文刖现象。对此,主要从两方面来解释:第一?从民间文学的实际产生和存活状态来看,民间文学比作家文学同生活有着更加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至?口头创作与表演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第二,从?间文学的学科属性来看,搑间撇学是民俗学的一部爆。 2、怎样看待民间文学的文学价值? 答: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主要在于它的文学价值。民间文学作品大都经过长期流传、千锤百炼,是无数人智慧与才能的结晶,往往思想精粹、艺术高超,其优秀之作可以和第一流大作家的名著相媲美。民间文学既有民谣、谚语、笑话、寓言、谜语那样的精致小品,也有四大传说、史诗那样的篇幅较长甚至结构恢宏的名篇巨著。中国民间文学历史悠久,出现了许多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经典文献。关于中国文学史上民间文学的地位和价值,郭沫若先生曾经作过充分的估价,他说:“如果回想一下中国文学的历史,就可一发现中国文学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就是民间文艺或是经过加工的民间文艺的作品。” 3、为什么说民间文学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答: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语言民俗是个广义的概念,指以语言为载体的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狭义的语言民俗仅指民间语言,包括俗语、称谓语、流行语、吉祥语、暗语、咒语等短小、不成篇的语言成分。谚语、歇后语、谜语、绕口令等既可以看做民间语言,也可以看做民间文学。近年来,民间文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注重它的民俗文化属性,研究方法也是更加注重采用民俗学的常规方法。 4、民间文学有什么社会价值? 答:同作家文学相比,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更具有多样性。归结起来民间文学主要有三大价值: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完整版北大中文系教材书目

北大中文系书目(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科目出题范围) 已有 674 次阅读2010-2-8 09:58|个人分类:语言学习|关键词:北大北京大学中文系书目入学考试 现代汉语,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方言、修辞、现代汉字; 古代汉语,包括:音韵、训诂、古代语法、古文字; 语言学理论; 文学理论,包括:基本原理、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文学史,包括: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 外国文学史; 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史; 文献学知识。 北京大学中文系不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不提供以往考试试题以及导师姓名,以下为中文系本科生各专业四年必修课程及所用教材,仅供参考: (加括号的课程或书目为2001年9月调整后“没有”列出的), “主要参考书”为调整后新增的。 一、中文系各专业共同必修课及所用教材: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版别编著者出版单 位出版时间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修订本上、下)郭锡良等商务印书 馆 1999年1月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印书馆 1993年7月 (逻辑导论新逻辑教程宋文坚北京大学出版 社 1992年9月)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1—4)游国恩等人民文学出版 社 1963年7月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第二版上、下)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6月 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 中国当代文学(当代中国文学概观(第三版)张钟等北京大学出版 社 1998年3月)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8月 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谢冕、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年月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谢冕、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7月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纲(修订本上、下)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6月 二、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必修课及所用教材: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版别编著者出版单 位出版时间 语言学概论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4月 理论语言学(无书目) 汉语史汉语史稿(新一版合订本)王力中华书局 1980年6月 汉语音韵学(音韵学教程(第二版)唐作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 汉语方言学(汉语方言学教程(内部讲义)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1999年8月) 文字学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 1988年8月 主要参考书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关于杨家将与契丹人作战的传说可归为( C ) A、农民起义传说 B、起义英雄传说 C、反抗外来侵略传说 D、革命历史事件传说 2、1846年,发明了“Folklore(民俗)”一词的英国考古学家名叫 ( B )、 A、阿兰?邓迪斯 B、威廉?汤姆斯 C、马林诺夫斯基 D、斯密斯?汤普森 3、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世界上篇幅最长的史诗是藏族的《格萨尔》, 它长( B ) A、10多万行 B、50万行以上 C、20余万行 D、30万行以上 4、鬼故事属于( D ) A、魔法故事 B、变形故事 C、动物故事 D、生活故事 5、河北农村流传的表述农民传统婚姻观念的谚语"休前妻,毁稚 苗,后悔到老",在内容的类型上可归为( B )、 A、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 B、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 C、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 D、其它 6、民间文学在民俗学的学科体系中属于( D )、 A、精神民俗

B、社会民俗 C、物质民俗 D、语言民俗 7、段成式《酉阳杂俎》是一个笔记体作品集,记录了大量民间故 事、该书出现于( A )、 A、唐代 B、先秦时期 C、魏晋时期 D、明代 8、有一种评书讲述绿林英雄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比武打擂,拜山攻寨等内容的故事,或讲述清官秉公破案,惩恶扬善的故事,这种评书 的种类名称为( D )、 A、世情书 B、袍打书 C、神魔书 D、短打书 9、歇后语的目的语在字面上是呼应引语部分的意思的,实际上却 另有所指,从而以双关的形式构成( C )、 A、岔断型幽默 B、情感释放型幽默 C、干涉型幽默 D、含蓄型幽默 10、鬼故事属于( D )、 A、魔法故事 B、变形故事 C、动物故事 D、生活故事 11、许多地方在结婚仪式上都念诵撒帐歌,如"一把栗子一把枣, 小的跟着大的跑"等,这种歌谣属于( D )、 A、法术歌 B、情歌 C、节令歌 D、礼俗歌

民间文学概论试题-推荐下载

民间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1-08-01 14:17:37) 分类:学习资料汇编 标签: 文化 一、单选题 1、关于杨家将与契丹人作战的传说可归为( C ) A、农民起义传说 B、起义英雄传说 C、反抗外来侵略传说 D、革命历史事件传说 2、1846年,发明了“Folklore(民俗)”一词的英国考古学家名叫( B )、 A、阿兰?邓迪斯 B、威廉?汤姆斯 C、马林诺夫斯基 D、斯密斯?汤普森 3、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世界上篇幅最长的史诗是藏族的《格萨尔》,它长( B ) A、10多万行 B、50万行以上 C、20余万行 D、30万行以上 4、鬼故事属于( D ) A、魔法故事 B、变形故事 C、动物故事 D、生活故事 5、河北农村流传的表述农民传统婚姻观念的谚语"休前妻,毁稚苗,后悔到老",在内容的类型上可归为( B )、 A、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 B、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 C、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 D、其它 6、民间文学在民俗学的学科体系中属于( D )、 A、精神民俗 B、社会民俗 C、物质民俗 D、语言民俗 7、段成式《酉阳杂俎》是一个笔记体作品集,记录了大量民间故事、该书出现于( A )、 A、唐代 B、先秦时期 C、魏晋时期 D、明代 8、有一种评书讲述绿林英雄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比武打擂,拜山攻寨等内容的故事,或讲述清官秉公破案,惩恶扬善的故事,这种评书的种类名称为( D )、 A、世情书

B、袍打书 C、神魔书 D、短打书 9、歇后语的目的语在字面上是呼应引语部分的意思的,实际上却另有所指,从而以双关的形式构成( C )、 A、岔断型幽默 B、情感释放型幽默 C、干涉型幽默 D、含蓄型幽默 10、鬼故事属于( D )、 A、魔法故事 B、变形故事 C、动物故事 D、生活故事 11、许多地方在结婚仪式上都念诵撒帐歌,如"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等,这种歌谣属于( D )、 A、法术歌 B、情歌 C、节令歌 D、礼俗歌 12、蒙古族讲述牧民武装起义反抗达尔汉王的黑暗统治与军阀暴政的民间叙事长诗是( B ) A、《钟九闹漕》 B、《嘎达梅林》 C、《召树屯》 D、《十五从军行》 13、鬼故事属于( D )、 A、魔法故事 B、变形故事 C、动物故事 D、生活故事 14、侯宝林,薛宝琨等认为相声的名称经历了( A )的演变过程、 A、从"像生"到"像声",再到"相声" B、从"像声"到"像生",再到"相声" C、从"相生"到"像声",再到"相声" D、从"学像生"到"乔像声",再到"相声" 15、中国的狗耕田型(两兄弟型)故事首见于( B )、 A、《山海经》 B、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C、晋代干宝《搜神记》 D、晋代陶潜《搜神后记》 二、多选题 1、童话具有浓郁的幻想色彩,其表现有( B、C、E)等 A、其内容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基本上没有或完全没有超自然的幻想 B、童话多具有超自然的境界,充满浪漫的想象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试题参考

一、大纲说明: 本课程就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得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按新修订得教学计划规定为专业限选课。通过该课程得教学旨在使学生对民间文学得历史、现状有一个概括得了解,对民间文学得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有一个全面得把握,学会分析鉴赏民间文学作品,能够区分不同体裁得民间文学,近而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学得珍惜、热爱之情与保护民间文学得责任感、使命感。特根据《民间文学概论》得教学大纲制定该课程得考试大纲。 二、命题要求: 本考试大纲得考试范围为中国民间文学得基本知识与理论,内容涉及到 民间文学得含义、性质;民间文学得基本特征;民间文学得发展历程及现状;搜集、整理民间文学得方法与原则;具体得民间文学体裁、各体裁民间文学代表作得鉴赏等方面。主要测试学生对民间文学基础知识得识记能力,对民间文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得理解与运用能力。内容覆盖《民间文学概论》十二章得主要内容与知识点;难度中等;题型设计为: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叙述题、论述题等六大类型;试题分值得分布情况如下:填空题(每空1分,共10空,占10%)、单项选择题(10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占15%)、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共20分,占20%)、简答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占20%)、叙述题(1题,15分,占15%)论述题(1题,20分,占20%);考卷类型为闭卷;考核时间为100分钟。 三、大纲正文: 【考试内容及要求】 绪论

识记:民间文学得含义、范围。 理解:民间文学得双重属性。 运用:结合实例分析民间文学得价值。 第一章民间文学得基本特征以及与作家文学得关系 识记:民间文学得口头性、集体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得含义。理解:民间文学四大基本特征得相互关系。 运用:结合实例分析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得相互影响。 第二章民间文学得搜集、记录与整理 识记:中国古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得成就与特点。 理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得方法与原则。 运用:运用民间文学田野调查得方法搜集整理身边得民间文学作品。 第三章神话 识记:神话、自然崇拜、万物有灵观、自然神话、社会生活神话、日月神话、开辟神话、洪水再生神话、文化发明神话、部落战争神 话、民族起源神话等关键概念。著名神话得基本情节。

民间文学概论讲义

民间文学概论授课大纲 第一讲导论 一.民间文学的定义 二.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 三.民间文学的范围 四.民间文学的性质 第二讲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特征 二.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征 三.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特征 四.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特征 第三讲民间文学的价值及其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一.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与多重价值 1.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 2.民间文学的多重价值 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1.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哺养 2.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第四讲民间文学田野作业与科学写定——搜集、记录与整理一.田野作业的形式与规则 二.田野作业中的全面搜集 三.田野作业中的忠实记录 四.田野作业资料的整理与科学写定 第五讲神话 一.神话界说与起源 二.神话分类 三.神话的基本特征 四.神话的价值及其研究 第六讲民间传说 一.民间传说概说 二.民间传说的分类 三.民间传说的特征 四.民间传说的价值及其研究 第七讲民间故事

一.民间故事的界定与分类 二.民间故事的特征与价值 三.故事家与民间故事的传承 四.民间故事的研究问题与故事学研究方法 第八讲民间歌谣 一.民间歌谣的概说 二.民间歌谣的分类 三.民间歌谣的艺术特征与功能 四.歌俗、歌节与歌手 第九讲民间叙事诗 一.民间叙事诗的概念 二.民间叙事诗的分类 三.民间叙事诗的特征 四.民间叙事诗的研究 第十讲史诗 一.史诗的定义与意义 二.史诗的分类 三.史诗艺人与史诗传承 第十一讲民间谚语、谜语、歇后语一.谚语 二.谜语 三.歇后语 第十二讲民间说唱 一.民间说唱概说 二.评书与评话 三.快书与快板 四.相声 第十三讲民间小戏 一.民间小戏的概念、类型与源流 二.民间小戏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三.民间道具戏 第十四讲民间文学研究 一.国际性的学术研究领域 二.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流派及其方法三.民间文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民间文学概论》期终考试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

《民间文学概论》期终考试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 备注:本复习资料根据《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各章后的“关键概念”和“思考题”进行编写,已根据考试重点、范围、题干以及答案长度进行题型匹配,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敬请谅解。另已根据课程内容及上课要点进行重点分析,以三角记号的内容为重点内容,以圆形记号标记的内容出题的可能性不大,因本科目需要复习的内容过多,未标记的内容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选择性地复习。最后,本资料仅供参考,建议配合其他资料一同使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神话学史上有哪些主要的学派?请说明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 点。 隐喻学派色诺芬尼神话是“古人的寓言” 历史学派攸痕麦拉斯神话实际上是历史的“传奇描述” 语言学派格林兄弟、缪勒神话是语言的疾病 人类学派爱德华·泰勒、安德鲁·郎、詹姆斯·弗雷泽万物有灵观 心理学派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神话是一种“具有原型意义的叙述程式”,“神话就是原型” 功能学派马林诺夫斯基神话是一种文化现象 结构学派列维-斯特劳斯神话直接体现了心灵结构 2.神话有哪些种类? 自然神话:天地开辟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再生神话、自然万物神话社会生活神话:文化发明神话、部落战争神话、民族族源神话 3.民间故事的特点是什么? 贴近生活、泛指性、类型化 4.民间故事的主要价值是什么? 娱乐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资料价值 5.传说有什么社会价值? 娱乐价值、教育价值、文化资料价值、文学借鉴价值 6.简述四大爱情传说与一些节日习俗的联系。 牛郎织女传说与“乞巧节”

孟姜女传说与寒衣节 梁祝传说与双蝶节 白蛇传与端午节 7.民歌有什么功能? 抒情娱乐功能、教育规范功能、实用功能、文化资料价值 8.史诗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一,史诗是各民族幼年时期的产物; 第二,以神话世界观为基础,又有逐渐增强的现实性; 第三,史诗是民族的特殊的知识总汇; 第四,风格崇高,叙述庄严,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二、判断是非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民间文学”与“民间文艺学” 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而民间文艺学是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但是“民间文艺学”这个术语到目前为止还很少使用,通常称作“民间文学”。 2.“类型”与“AT 分类法” 安蒂·阿尔奈在《故事类型索引》一书中提出“类型”概念,即指贯穿于多种异文中的基本要素相同而又定型的故事框架。后来,斯蒂·汤普森根据更大范围的民间故事资料对阿尔奈的体系进行了补充和修订。这二人的分类体系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古诗类型分析法,被合称为“阿尔奈-汤普森体系”,简称“AT 分类法”。 3.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