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与社会革命

国家与社会革命

国家与社会革命
国家与社会革命

斯科克波(Theda Skocpol)的《国家与社会革命》(State and Social Revolutions)是历史社会学的名著。1979年发表之后,很快就变成政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从现代制度主义观点来看,它也是历史制度主义的经典读物。它通过比较中国、俄国和法国导致近代国家转型的剧烈而深刻的社会革命原因、过程和结果的比较历史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国家转型和制度变迁的普适性命题。由于中国还没有译本,基于此,本文在这里作一个基本的介绍(同时,还附一篇评论性的文章)。

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提出全书分析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对社会革命的定义和几种流行的“革命”理论的评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作者的分析框架;二是展开全书的三个分析原则:即结构观点;国际和世界历史的整体观;国家潜在自主性观点。三是提出贯穿全书的比较历史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章,主要探讨在法国、俄国和中国旧体制下,革命形势出现的结构条件和历史条件。第二章探讨绝对主义国家的政治危机;第三章分析农民状况及农民造反的可能。第三部分以国家建设为主要命题,探讨革命危机所引发的冲突如何导致社会革命的结果。该书的结论部分回应了第一章的主题,并对马克思的革命观进行了谨慎的预测。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对社会革命的理论探讨

这一部分是全书展开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作者首先对社会革命的含义和影响进行了说明。认为社会革命是一个社会的国家和阶级结构剧烈、迅速而根本的改造。是近现代历史的罕见现象。伴有一定程度的自下而上的阶级暴动。是社会结构变化与阶级变动的重合,政治改造与社会改造的重合。作者提出要注意区别“造反”和“政治革命”:“造反”不会导致结构变化。而“政治革命”只能改造国家结构但不会改变社会结构,也未必要经由阶级冲突来实现。社会革命的独特之处在于社会结构变革与政治结构变革相辅相成、同时发生,并透过激烈的社会政治冲突产生。其中阶级斗争起关键作用。社会革命是一个复杂的整体。近代以来各国爆发的社会革命,改变了各国的国家组织、经济结构和支配性意识形态。增强了国家的权力和自主性。也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激发了新兴国家的雄心。

为了寻找对社会革命的原因和后果的分析模式,作者对几种流行的“革命”理论进行了评析,以深化对社会革命理论的分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认为革命不是孤立的暴力或冲突事件,而是结构矛盾中的阶级运动。是生产方式中社会力量与社会生产关系的脱节。这种脱节即表现为激烈的阶级冲突。二是聚众心理理论。它从民众的心理动机解释革命。革命源于“相对剥夺”感。三是系统价值共识理论。认为革命是思想运动对社会系统严重失衡的激

烈反应。一个正常没有危机的社会是一个“价值和谐的社会系统”,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制度构成,其功能能够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革命首先改变社会核心价值取向,一般是异物从外界介入的结果,使价值观和环境不协调。革命的成功是一种系统重构。四是政治冲突理论。认为革命是一种特殊的集体行动,成功的革命是政体内部联盟的形成。强调有一定政治资源的组织团体参与的重要性,关注政府和各种争夺权力的有组织群体之间的冲突。

在上述基础上,作者提出本书的“社会革命”概念。它吸收了马克思关于社会结构变革和阶级冲突的思想。认为阶级冲突和阶级关系是表面的政治冲突的潜在根源。在成功的社会革命转变中,阶级冲突和阶级关系的变化起着主要作用。特别是农村的阶级冲突,直接或间接的促成了革命所实现的全面社会政治改造。此外,该书还吸纳了政治冲突理论的一些观点。认为革命从形式上看是基于团体组织及其所能掌握的资源而展开的集体行动。因此,要研究为自己利益而奋斗的阶级成员所能形成的组织和所能获得的资源。

在对“社会革命”的概念进行充分的解释后,作者提出自己分析社会革命的几个基本理论预设。即结构的观点;国际和世界历史的整体观点;国家潜在自主性的观点,是贯穿全书的分析基础。

作者提出结构的观点意在区别意志论、目的论。认为上述四种方法都存在有这一缺陷。革命是由有目的运动造成的,阶级意识对实现革命很重要。社会变化导致不满和迷茫,产生新阶级或团体利益或潜在能力;形成明确的借助意识形态和组织并以群众为基础的运动,并着手建立政权。社会秩序是基于共识,革命的根本和充足条件是共识的取消。作者认为这些观点不注意探索革命的客观结构问题,实际上“革命运动很少从一种革命意图开始,它完全是在斗争中发展起来的。”革命的过程和结果都难以设计和安排。“革命不是制造出来的,而是自然发生的。”革命和冲突是由现存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国际条件促成的,并受到这些条件的制约。革命冲突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任何参与团体不能预见、期望并未必符合其利益。所以应该寻找革命中的“重大规律、制度范式、历史范式和冲突范式,”搞清革命形势在旧体制内部出现、不同处境的团体受到客观制约而行动的复杂组合,搞清楚社会内部由制度决定的各种局势和团体关系,世界历史上形成的国际结构。任何阶级或精英团体都不应根据他们的观点或行动来阐述社会革命的进程或结果的逻辑。

强调发生革命的国际和世界历史背景,其实是结构观的放大。前面虽然强调结构,但不能孤立考察民族国家内部的社会经济结构,而要包括对国际和世界历史等宏观结构的考察。特别要注意两个因素:一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影响。国际关系同一个国家旧有的阶级结构和政

治结构交错;历史上形成的跨国经济影响各国经济发展。二是竞争国家的国际体系所决定的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欧洲是一种大陆性的政治结构的发源地,其地理扩展和财富增长不能简单被挪用。国际军事和均衡提供了完成社会革命的特定“空间”,影响革命紧急时刻的事件发展。此外还要关注“世界时间”的影响。后发国家革命的领导者会受到早发国家革命进展情况的影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突破会插入两个很相似的革命期间。总之,作者强调以革命为中心议题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是在历史上形成的跨国结构背景下进行的。应该将旧的政府体制以及后来新兴革命政权与国际舞台的交叉点作为观察点。

全书以国家为考察中心,把国家理解为位于阶级结构和国际局势交界的潜在自主组织。传统马克思主义认为,从社会中产生的新国家组织的结构与活动,是在革命冲突中注定取胜的社会经济力量或社会文化力量的利益体现。国家是特定阶级争夺基本社会和经济利益的舞台。新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受内在的“选择机制”的控制,国家的活动相应于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作者对这些观点提出了质疑,并得出自己的自主性国家观。认为国家是一种自主的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自身的逻辑和利益,并不一定与社会支配阶级或政体中全部成员的利益融为一体。国家可能同支配阶级争夺资源。国家通常履行两类基本职能:维持秩序;同其它潜在或实际的国家竞争。在性质上,国家“是以行政权威为首的并由该行政权威在某种程度上妥善协调的一套行政、治安和军事组织。”国家通常维持现存的经济和阶级结构,因为这是阻力最小的推行秩序方法。有两种现象制约国家,一个是社会阶级结构,一个是各国的实际地位。国家卷入国际国家网络正是国家在行动上具有潜在自主性的基础。

最后,作者提出自己的比较历史分析方法。认为这是一种多变项分析方法。提出、检验和改进有关宏观单位的事件或结构的因果解释假说。适用于只有少数实例的宏观历史现象的解释。它同自然历史研究方法区别开来,一个确定革命的原因和结果,而不是描述革命;一个则描述革命进程中典型的特有周期或阶段序列。

第二部分(第二、三章)政治危机与农民造反

第二、三部分共同构成全书论述的总体框架。第二部分是对革命发生前的社会危机等背景因素和作为社会革命基础的下层农民造反动因和过程的分析。

三国的旧体制都是完善的帝国国家,即君主为首,中央协调,职能分化并具有一定渗透能力的行政和军事体。以庞大的农业经济为基础,上层地主阶级居于支配地位,市场经济有所发展。支配阶级在维护其阶级地位和特权上依靠着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但也利用为国家服务的机会来谋求私人财富。君主与上层地主阶级客观上存在利益冲突。专制国家以维持国内

秩序和与外敌竞争为基本职能。革命的发生源于旧体制国家结构和局势的特殊政治危机。首先是国际形势的挑战。而在君主对此作出应对时,由于专制国家组织与上层地主阶级和农业经济的制度化联系,使其在作出反应时受到各种限制。从而在国内阶级结构和国际非常事件的双重压力下,独裁统治及其中央集权组织和军队崩溃。

作者比较了法国、满清帝国和沙俄帝国发生革命危机的背景。法国在路易十四时成为绝对君主制国家,但其国家结构依然复杂,新的国家政治系统和旧制度结构并存。经济上法国依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而农业的滞后影响了法国工业的发展。波旁王朝存在一个巨大的社会支配阶级。而政府官员同支配阶级的勾连进一步削弱了王权。就满清帝国而言,侵略的欧洲列强迫使中国进入一个民族国家竞争的世界。但传统中国的现实状况阻碍着任何中央创新的成功。人口增长抵达农业经济的极限;帝国政府的财政和行政能力愈益虚弱;在外来侵略和太平天国起义的打击下,帝国的权力分配走向了地方主义,不得不认可地方士绅的某些超越性越权。20世纪初,帝国的改革努力进一步削弱了脆弱的中央权力,加剧了士绅与满清专制统治之间的紧张状态。沙俄同样是一个农业生产力落后国家,1861年改革意义重大,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制度现代化,其解放农奴的措施进一步释放了社会能量。沙俄土地贵族软弱,政府掌握了对贵族的支配权。1890年代,沙俄实行了国家强制下的工业化方针,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迅速形成一个工业无产阶级,导致社会阶级结构变化。同时农业增长缓慢。

总之,三国的农业结构侵害了专制的和早期官僚制国家组织,束缚了君主政府在资本主义竞争世界的行动能力。在法国和中国,强大的上层支配阶级遏制了现代化的起步。而俄国软弱的土地贵族无法遏制自上而下的革命。国家推进的改革都受到阻碍,最后在国内外双重压力的夹击下导致君主专制的垮台。

在正面描述革命危机的基础上,作者将三国的情况同普鲁士和日本作了比较。普鲁士和日本在面临外来威胁时进行了成功应对,他们在传统合法性的名义下自上而下实施了旨在调配更多资源的改革,从而避免了社会革命。而法、俄、中的旧体制君主政权被证明无力充分的进行根本变革。比较的结果证明,一个国家面临外部竞争时,能否成功的应对,看君主政府能否迅速从社会中动员资源,并在此过程中进行结构性的改革。否则,国家要么败于外来战争的冲击而瓦解,要么由于政治势力强大的地主阶级反对君主动员资源或进行改革的努力而垮台。日本明治维新通过内部的小规模调整,形成一个中央集权的高度官僚化中央政府。原因是德川时代的日本没有一个政治上强大的上层地主阶级。同时,德川政府已经达到了不寻常

的官僚合理化程度。明治维新是在现存官僚阶层内部进行的,不牵涉拥有政治权力而抗拒政治集权化的地主(德川时也根本就没有这一阶层)利益。日本明治维新是政治体制内部结构的自我转换,并不摧毁现存政治结构,是一次集权建国政治革命。而1807-1814年的普鲁士改革,是一种内部的派系政治斗争,土地贵族的抵抗有限。原因是贵族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与官僚制的秩序、体制和效率融为一体。国家有较强调适能力。

法中俄三国都发生了社会革命大变动,而普鲁士和日本则透过专制政治权威自上而下的改革,平稳实现了国家的政治革命。对这种不同命运,主要看农业生产关系和地主支配阶级侵入国家组织的方式,以及各国面临的国际压力的严峻程度。如果上层地主阶级在高于地区的层次具有制度化的政治实力,即具有与统一的财政和军事治安职能的王权行政机构相对的实力。那么如果存在在政治上组织起来的在行政机构中盘根错节的地主阶级,当这些阶级尝试反对专制政府的现代化改革时,就会导致推翻君主制,促使行政和军事组织崩溃。从而,外因诱发的政治危机就会发展成为社会革命形势。反之,如果没有这种政治上强大的地主阶级,如日本和普鲁士。旧体制国家又有较高程度的官僚制,那么外因诱发的危机有可能透过有限的政治斗争,即在原有的统治精英和行政结构内部解决。

农民造反是三国社会革命共同的构成要素。仅有社会政治危机还不够,只有在政府监督和制裁中断,同时发生了普遍的农民起义时,革命才能爆发。农民起义摧毁了旧的农村阶级关系,促进和巩固了革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社会革命发生在农业国度,农民是主要的生产阶级,没有农民的造反,城市激进主义者不可能实现社会革命改造。因此,农民的态度和行动在国家危机时有关键作用。广泛的农民暴动打击了地主支配阶级的财产和权力,削弱了旧体制社会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的基础。研究农民暴动的展开要考察农村秩序的政治结构,考察地方政府的性质及其与中央政治权威及代理人的关系,要考察农民在农业经济和地方政治-阶级关系中的结构状况。具体而言如农民村社的团结程度和类型,农民摆脱地主和及代理人监督和控制的自主程度;国家镇压农民造反的强制措施的懈怠等。

理解法国农民革命要把握当时法国农村社会的基本结构,一方面国王的行政机构渗入地方,取代领主;另一方面农村村社仍起着自治的作用,领主控制领地的司法权和各种税收权力。1789年法国革命爆发后,社会上层四分五裂,农民透过传统的村社组织动员起来进行暴动。法国农民革命没有激进的反财产的造反运动,但领主的权利和控制被废除。在俄国,1861年的农奴解放为1917年农村革命创造了条件。并且使国家的渗透能力增强,贵族在经济和政治上衰落,而农民村社仍保持集体习俗和政治独立。俄国的农民革命不仅废除了地主的地

租权利而且夺取和分配了大部分私有财产。中国是最明显的以农民为基础的社会革命。满清帝国崩溃后,士绅在基层掌控并剥削农民,农民没有可与地主抗衡的村社组织。由于王朝衰落和政府混乱,农民陷入极度贫困。通过中共的动员和组织,中国农民成为反对地主和进行社会革命的主导力量。英国和德国没有实现成功的社会革命改造,这同两国的农村阶级和政治结构有关。

第三部分(四、五、六、七章)社会革命与国家建设

社会革命是一个深刻的结构改造过程。革命的过程和结果的中心议题是创建新国家和新组织,核心是组织建设、社会结构改造、制度建设等内容。在中、法、俄三国的王朝体制崩溃后,都力图重建全国秩序,巩固自下而上的阶级变动所导致的社会经济格局,提高各自国家对抗和战胜国际竞争对手的实力和自主权。

革命的国家建设需要考虑一些基本的方面。政治领导团体是国家建设的主体。在革命动乱时期,政治领导团体的兴衰,取决于他们是否能成功的在危机环境中创建和利用政治体制。革命领袖团体需要具备创新行政、军事组织和政治制度的能力,具有调适能力,意识形态的创新能力。确立一个有内聚力的意识形态是国家建设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是理解革命后果性质的钥匙。但革命所完成的任务和巩固的新体制,常常不同于最初的意识形态目标。

社会革命完成了法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革命造成了法国国家结构和职能的变化,推进了政治和司法的转型,即官僚化的、民主化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法律架构的出现。特别是拿破仑的新体制,使公民获得基本权力,社会向现代转型;行政机构规模扩大。还建立了统一的国库制度、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预决算制度、国家管理公共金融的制度。形成了中央任命的高级行政和司法官员体系,国家触角向基层扩展,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更密切和理性化。俄国的社会革命导致了一党专政国家的出现。沙皇帝国本身就是一个强国家,沙皇帝国的崩溃导致了大的社会动乱。这种整体崩溃的实际,同抵御反革命及外来入侵的严峻现实,使新国家的制度模式具有下属特点:官僚层级制,注重专家特权,对民众特别是农民实行高度集中的强制性控制。俄国革命的后果是产生了一个全盘集体主义的和威权主义的体制。法俄革命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共同点:自发独立的农民造反使反革命无法得逞;自由主义体制无法稳定;革命政治运动无法在农村立足;为反击国内外敌人,建立以城市为基础的革命领导团体强大的国家组织,而其紧迫性又导致了更集权和更官僚化的体制。时代不同也导致两国的相异之处。俄国的大众动员型革命政党导致了国内的深入改造;而法国的社会经济结构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国在欧陆的强大容易使其革命动员转向军事扩张的民族主义,而不是转向国

内由政治决定的深入改造。

在法俄,革命国家组织主要借助于城市平民的支持建立,并透过行政层级系统加强对农村的控制。而在中国,农民始终不仅是革命的造反力量,而且是巩固革命政权的有组织的民众基础。满清帝国垮台后,乡绅仍然控制基层,军阀支配地方大权。这给革命国家建设者造成了障碍,直到懂得了利用农民造反的巨大政治能量,才完成了革命。这种情况最终导致了中国大众动员型党制国家的兴起。导致了一个更庞大、更强有力、更官僚化的新政治体制。但由于中共夺取政权时所累积的政治能力,特别是同农民的关系,以及中国没有现代的,以铁路和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所以中国没有效仿苏联的国家建设战略。

结论

作者回应和强调了第一章的主题:国际和世界历史环境对影响革命的爆发和结局十分重要;要有结构的视野,重视团体和民族之间的客观关系和冲突,重视国内外的结构矛盾;重视国家组织及与国际环境和国内阶级及经济状况的关系。社会革命主要围绕着革命领导团体建设国家的活动展开,而革命后果取决于革命国家建设者面临的国内和国际经济状态;他们与敌对或友好的外国政府的关系,与各种阶级力量的关系。

作为一种深刻的历史思考,作者探讨了中法俄三国社会革命模式是否具有普适性的问题?他认为不具有普适性。因为,革命的原因因各国所处的历史和国际环境而各不相同。革命的产生和因果模式也因世界历史根本结构的变化,国家权力基础的变动而受影响。另外,国际范围的国家权力的形式和基础的改造,现代武器技术和现代官僚职业军事组织的发展,现代军事体制的纯粹镇压性功能,加上盟国互助体制,官方正规武力与非官方的民众之间的强制手段差距的悬殊等,使在现代进行一场全面、彻底的社会革命不太可能。

最后,作者对马克思的革命观进行了评析,并谨慎的作出自己的预测。迄今为止的社会革命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的理论预期和道德观。他们没有充分预见到处于军事化的国际国家体系中的国家作为行政和强制机器的自主权力。现代工业无产阶级革命要么不可能成功,要么“必须采取与历史上重大的社会革命完全不同的形式,”要“同时摧毁社会”。现代社会革命因而“很可能不是一次突变,而是一系列漫长的‘没有改革者的改革’,是由依靠群众的政治运动争取各主要政治领域民主化的来实现的”,并且要在所有的先进国家同时展开民主化运动并且逐步消除军备和实现国际和平

1.2.1《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之《早期国家与社会》

潘桥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之《早期国家与社会》 课时情况:第 1 课时,共 3 课时 作者姓名:伍鼎煜 备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渊源,通过对比课文材料与现实生活,理解和感受礼乐文明 的基本内涵,增强对礼乐文明的感性认识。 2、能够利用实物或文献资料分析礼乐文明在当时的作用及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增强对礼乐文 明的理性认识。 3、在活动与探索中体验求知和学习的快乐,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从而增强民族自豪 感,激发继续探索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礼乐文明在周朝得到发展和完善。 2、教学难点:分封制、礼乐制度成为中国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工具。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注意与本单元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的联系 亚非大河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特征,教学本课时应注意从制度创设、文字起源、宫 殿建筑、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进行联系与比较。 (二)教学新课 夏、商、周时期,史称“上古三代”,是中华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1.走进夏朝 (1)出示商朝形势图,让学生了解商朝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2)说一说 史籍中有“夏传子,家天下”的说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这之前采用何种制度? 什么是王位世袭制? 历史上将国王权位视为一家一族的私产,实行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叫王位世袭制。 (3)出示图1-13,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 发掘确认宫城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米。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建筑基址达9 座。二里头遗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 宫城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二里头 遗址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营建制度的先河。 (4)公元前1600年前后,商部落首领汤,灭夏建商朝。 (公元前1046年被周灭亡) (5)概括——夏朝 1)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初探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课程考试试卷封面 教师姓名: 日期:2011年01月04日

浅议国家与社会关系 内容摘要:国家与社会关系是政治学、政治社会学和政治纪经济学学者们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它关注的是权力在政府和社会之间如何分配,即政府控制的权力与社会的自主权力之间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市民社会理论的核心,它所关注的是如何划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合理界限,以及国家与社会之间如何保持适度平衡和确立一种建设性互动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良性化和协调化,是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过程而演进的,是推动经济民主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性资源。本文以政治社会学的视角审视国家与社会关系,并着重从国家与社会互动的理论入手,分析国家与社会关系,并结合我国社会转型期和全球化的实际,探讨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国家与社会;互动;全球化 国家与社会关系是政治学、政治社会学和政治纪经济学学者们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它关注的是权力在政府和社会之间如何分配,即政府控制的权力与社会的自主权力之间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市民社会理论的核心,它所关注的是如何划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合理界限,以及国家与社会之间如何保持适度平衡和确立一种建设性互动关系。当今我国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主要是由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一事实引起的。从社会角度而言,它体现了随着利益多元化的形成和社会自主能力的提高,人们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渴望;从国家角度而言,它体现了在体制转变阶段,如何界定政府权限、规范政府行为的要求。因此,科学地解答这一问题不仅是学术理论界的事情,而且是迫切的现实问题。 一、以政治社会学视角审视国家与社会关系 国家只不过是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位匆匆过客,只有社会才能与人类共始终。 1. 社会产生国家 国家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独立解决不了自身的矛盾,需要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组织来管理社会,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国家产生的最初阶段,缓和了社会矛盾,保持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向前发展创造了条件。 2. 社会支持国家 国家是应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而生。国家刚一诞生,社会就赋予其两种职能:统治职能与管理职能。社会在国家的帮助下取得了巨大成功,种种迹象表明,社会必须支持国家的发展才能使社会按正常的脚步向前迈进。)

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

作者简介:李姿姿(1976-),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中央编译局世界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公民社会、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与社会关系。 《学术界》 (双月刊)总第128期,2008.1 ACADE M I CS IN CH INA No .1Jan .2008 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 ○李姿姿 (中央编译局 世界所,北京 100032) 〔摘 要〕经历了社会中心论和国家中心论之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在20世 纪90年代进入了“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新时期,相继提出了“国家在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共治”、“国家嵌入社会”等理论,重新思考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市场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这表明人们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看法走出了零和博弈的传统观念,标志着一种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视角的出现,对加深人们对社会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国家;社会;国家在社会中 国家与社会关系是政治学长期以来关注的一个话题。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往往通过国家-社会二分法来看待问题,认为国家与社会是零和博弈的关系。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打破了这种二分的视角,以米格代尔(Joel S .M igdal )、埃文斯(Peter B.Evans )、奥斯特罗姆(Elinor O str om )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国家在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共治、公与私合作伙伴关系等理论,认为 国家与社会存在合作与互补的关系,二者是互相形塑的。〔1〕在这一理论的影响 下,产生了有关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形形色色的研究。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超越了传统二分法对单方面的片面强调,反映了社会变迁过程中人们对国家权力和作用的认识转变,对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现实世界有着重要影响。 一、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的核心是讨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合作— 072—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之《早期国家与社会》

潘桥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教案设计 课题名称:《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之《早期国家与社会》 课时情况:第1课时,共3课时 作者姓名:伍鼎煜 备注 一、教案目标: 1、认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渊源,通过对比课文材料与现实生活,理解和感受礼乐文明 的基本内涵,增强对礼乐文明的感性认识。 2、能够利用实物或文献资料分析礼乐文明在当时的作用及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增强对礼乐文 明的理性认识。 3、在活动与探索中体验求知和学习的快乐,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从而增强民族自豪 感,激发继续探索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二、教案重难点: 1、教案重点:中国古代礼乐文明在周朝得到发展和完善。 2、教案难点:分封制、礼乐制度成为中国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工具。 三、教案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案过程: (一)复习导入 注意与本单元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的联系 亚非大河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特征,教案本课时应注意从制度创设、文字起源、宫 殿建筑、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进行联系与比较。 (二)教案新课 夏、商、周时期,史称“上古三代”,是中华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1.走进夏朝 (1)出示商朝形势图,让学生了解商朝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2)说一说 史籍中有“夏传子,家天下”的说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这之前采用何种制度? 什么是王位世袭制? 历史上将国王权位视为一家一族的私产,实行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叫王位世袭制。 (3)出示图1-13,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 发掘确认宫城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M。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建筑基址达9座。 二里头遗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 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二里头遗址 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营建制度的先河。 (4)公元前1600年前后,商部落首领汤,灭夏建商朝。 (公元前1046年被周灭亡) (5)概括——夏朝 1)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启

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

第六讲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 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关于人的学说、社会的学说,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认识集体主义与个人自由发展的关系,怎样坚持集体主义的时代价值,做坚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和难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集体主义与个人自由发展的关系,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教学时数:讲授学时:2个,讨论学时:2个,课外学时:4个 引言: 人是在社会中生活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国家的交互作用,构成了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能否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之一。大学生只有科学地认识人的本质,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握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履行对祖国、对社会的崇高义务,才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一节个人与社会 一、关于人的学说 人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是从两个方向延伸的: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社会属性,而后者历来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无论是东方的思想家,还是西方的思想家均未能弄清人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他们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人的本性是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性的不断改变的历史而已。 二、关于社会的学说 (一)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两种: 1、社会契约论(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卢梭) 2、社会有机论(主要代表人物法国孔德、英国斯宾塞) (二)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结成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社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人们在生产中相互交往,形成与一

国家与社会之间

选自《公共行政》2002年第4期(P19-25) 国家与社会之间 ——论社会中介组织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一、中国的社会转型与社会中介组织兴起的必然性 1.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目前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轨时期,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向成熟的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同时,加入WTO会对中国市场经济带来巨大挑战。中国的市场经济虽已基本确立,但还不完善、不成熟。主要表现为: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规则不完善;市场服务体系滞后。无可否认,市场机制是迄今为止最能有效地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然而,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也会由于垄断、外部效应、公共物品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限制,从而出现市场失效的情况。所以,在市场不发达的条件下,市场机制运作的结果不仅达不到理论上的帕累托最优,就连其基本的资源配置功能也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政府就要面临着两大困境:一方面不仅要面临着市场机制存在着内在缺陷的问题,还要面临着市场机制力量薄弱,不能较为充分地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的问题,而且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政府也不一定能解决得好;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和竞争经济,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主要作用,政府不直接干预市场活动主体的行为,只能通过各种间接手段调控、规范生产经营活动。因而,市场经济必然会划定政府权力的范围,迫使政府重新调整其职责和功能,限制政府的结构和规模。为此,政府又必须在市场不发达的条件下把属于市场调节的职能转移给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一方面要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市场失效问题,承担政府微观经济管理职能弱化后的部分职能;另一方面又要借助其他力量来填补对某些领域直接参与、直接管理手段的放弃和间接调控机制尚未健全所形成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机制的结构真空。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曾指出,从不发达、不规范的市场经济向发达、规范的市场经济的过渡、转轨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历史轨迹,诺思称之为lock in(锁定)和path dependence(路径依赖)。”[1] 而在这种转轨过程中,要避免极易出现的lock in现象,就必须找到一种path dependence,即归根到底要找到一种使市场与政府之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通道。建立在市场契约关系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行政权力的基础上的社会中介组织就是重要的path dependence。 2.公民社会的兴起。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也称作市民社会、文明社会,他是包括马克思在内的许多近现代社会学家共同使用过的概念,其基本内涵指一种不同于国家构造的社会形态。今天,市民社会已成为西方社会普及性的结构形态,也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表征。 中国作为迟发展型国家,国家在启动现代化的初期完全占主导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这样才能动员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源进行工业化,因而运用政权力量渗透、控制了社会各领域,形成了国家高度统合社会的关系模式,所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两个越位:公共生活对私人生活的越位;国家生活对社会公共(民间)生活的越位。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种模式使国家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国家行动的有效性降低,进而削减了国家的权威,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转变国家高度统合社会的关系模式已经是非常迫切的了。西方国家现有的国家和社会二元结构模式形成的动力主要来自社会。市民社会通过与王权和国家权力的不断斗争,逐渐确立了市民社会的地位。在市场社会的强大压力下,国家不断收缩其行动范围,逐渐退出私人领域和非政治性公共领域。这一过程呈现出社会主导国家的特点。西方市民社会尽管有较强的自主性、主动性,但由于国家的被动性调适,西方

景跃进: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精)

景跃进: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 关键字:领导乡镇国家关系政治自治社会村民组织社会关系 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 ——从基层实践看中国政治的特点 景跃进 【我要评论】【该文章阅读量:749】【字号:大中小】 “国家与社会关系”与“党政关系”是我国政治学研究中广为人们运用的两对概念。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所要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这两对概念或范畴所揭示的社会-政治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对于我们思考和运用这两对范畴具有什么意义?就此一主题而论,文章具有较强的理论色彩。不过笔者讨论的进路是具体的,确切点说,这一讨论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政治的背景。文章首先反思乡村研究中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的运用脉络,其次围绕村民自治实践中出现的两委“一肩挑”现象,解析党政关系与国家-社会关系的交织(注:本文的观点最先发表在拙著《当代中国农村“两委关系”的微观解析和宏观透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一书。2004年5月曾作为会议论文提交在复旦大学召开的“中国政治与政党发展”研讨会。此次在杂志上发表,笔者作了一些技术处理。)。 一、乡村研究中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的既有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能主义政治的消退,“国家与社会”关系逐渐成为国内学界普遍采用的一个分析术语(注:这一范畴首先是通过市民社会的讨论而引入学界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的一系列专题文章在大陆学界开启了这一学术话语。从理论上说,市民社会是国家与社会关系范畴的一种特定型式,关于它是否适用于分析中国社会存在一定的争论。不仅如此,有的学者对国家与社会二分法是否适合于中国也提出相应的疑问。对此,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尽管如此,随着自由主义著作在国内的大量引介和影响日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范畴越来越为人们普遍接受。杨念群:《近代中国研究中的“市民社会”--方法及限度》,二十一世纪,(香港)1995年第12期。黄宗智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第三领域”,载于甘阳主编、哈贝玛斯等著《社会主义:后冷战时代的思索》。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导论部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在乡村政治(尤其是村民自治)的研究中,无论是理论文章,还是经验研究,它几乎成为一个主导性的研究范式。

《早期国家与社会》教学设计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第一中学 钱文辉

《早期国家与社会》教学设计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第一中学钱文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利用年代尺,识记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时段;结合图文,初步认识丰富多彩的中华早期文明成果,知道青铜文化、甲骨文以及西周时期完善的分封制和礼乐制度,是中华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 2.过程与方法:阅读图文,结合史料,分析早期国家形成的表现,认识夏商周三代的代表性文明成就,通过史料分析、古今对比理解西周分封制和礼乐制度及其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意义理解西周分封制和礼乐制度及其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意义;懂得论从史出的方法,培养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从多角度感知早期国家的初创,熟悉祖国的历史和边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概况,认识夏商周三代的代表性文明成就。 2.难点:理解西周分封制和礼乐制度及其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和讨论。2.采用读图分析、绘制年代尺的方法,准确清晰地知道和描述夏商周三代的概况。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好《三字经》。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准备好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图册。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正所谓“熟读《三 字经》,可知千古 事”。从“经子通, 读诸史”到“通 古今,若亲目”讲 述的是从三皇至 清代的朝代变革, 一部中国史的基 本面貌尽在其中。 出示相关句段。 出示年代尺。 从所出示的句段 中,说说自己了解 到的信息。 ……夏有禹,商有 汤。周文武,称三 王。夏传子,家天 下。四百载,迁夏 社。汤伐夏,国号 商。六百载,至纣 亡。周武王,始诛 纣。八百载,最长 久。 从学生熟悉的《三 字经》引入,既引 发学生兴趣,了解 学情,又培养学生 从史料中获取信 息的能力,还能让 学生感知中国文 明珍贵的文化遗 产,增强民族归属 感和自豪感, 从年代尺中感知 夏商周三代的历 史演变。 新课教学(读经知史) 环节一:走进夏朝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出示《夏朝形势 图》,引导学生思 考:夏朝的建立者 是谁?明确夏朝 是我国历史上第 一个王朝。 出示“夏传子,家 天下”是指什么现 象?这一现象发 观察《夏朝形势 图》,说出夏朝大 致的统治区域。 回忆文明形成的 标志有哪些? 对比禅让制和世 联系旧知,温故知 新。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旷世珍宝“何尊”上的青铜铭文记载,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为:我将中国作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这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首次出现。下列关于何尊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B.当时中国的统治区域包括今新疆地区 C.何尊上的文字被称为铜文D.何尊属于农业生产工具 2.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见下图)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A.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B.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D.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3.下列关于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封的对象是周天子的亲属、功臣等B.幵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 C.山东作为齐鲁大地因分封制而得名D.诸侯国没有独立性,不易形成割据 4.随着国家的建立,我国的奴隶社会幵始形成,与原始社会相比,奴隶社会有很多的不同。以下各项最能反映奴隶社会本质的是 ①军队②刑法③监狱④司母戌鼎⑤四羊方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⑤ 5.“寿虽短,于人于天有益,天人皆择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寿虽长,于人于天无用,天人皆摒弃,倏忽忘之,长亦是短啊。”从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蕴含的道理看,说这段话的人应该是 A.孔子B.老子C.韩非D.孙武 6.《周礼》记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C.丝织业的发展状况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7.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其使用多种造字方法,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2008年国庆节,《南方周末》邀请了海内外的一些朋友,希望大家能结合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包括:你对国家做了什么?国家为你做了什么?你还能为国家做什么?国家还能为你做什么?了解我写作立场和价值取向的读者会知道我不过是由着这个机会,重申自己对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的理解。政治何为?国家何为?谈到对国家的理解,引用最多的恐怕就是美国总统肯尼迪就职演说时的那句话:“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就在人们以饱满的热情四处传播、赞扬肯尼迪的爱国主义时,身为美国公民的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对此非常不以为然。在弗里德曼看来,从本质上说,政府仍不过是一个手段,一个工具。政府既不是一个给我们带来恩惠与礼物的人,也不是使我们盲目崇拜和为之服役的主人或神灵。也就是说,政府的存在,是为了让这个国家公民的权力达到最大化,如果说一个国家的公民不能合理合法的享受自己的权力,那么这个国家的政府就应该进行改进或者下台。 这本书上还重新定义了一下爱国,以前我们想到爱国,大部分都是什么以集体利益为重,为人民服务之类的。我们想象中的爱国也更像是爱我们的政府,或是说爱我们的执政党。但我们应该注意到,爱这个东西是相互的,而且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在这本书中举了这样一个国家,圣马力诺,它有9个政党,每年4月和10月由大议会选举产生两名

权力同等的执政官。他们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和议会首脑,任期半年,不能连任,三年后可再次当选。也就是说,在圣马力诺每年能产生4位国家元首。如果以60年为一周期,且不考虑连任障碍,理论上一个人一生中可以有240次当选国家元首的机会。而议员为60位,五年一届,平均下来60年就是720次机会。同样是政治权利,和世界各国相比,圣马力诺的“含金量”当属最高,真有点儿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皇帝轮流做,明朝到我家”的意思。这是一个没有铁路、机场和港口,甚至也没有红绿灯的国家,但人均拥有两辆汽车。全体公民享受公费医疗,实行小学和中学16年义务教育制。我们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国家,不用灌输任何爱国主义,一旦遇到外敌入侵,该国公民都会奋起抵抗。 所以说:归根到底,国家只是全体国民缔约产生的一个组织,是国民用以谋求幸福生活的工具。在此意义上,爱国主义者真正要做的不是忙于督促每个人去爱国家,而是要让国家能够爱每一个人。如果只是单纯的追求外表或是说军事实力的强大,那它就违背了国家这个东西最开始产生的意愿。苏联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它外表看起来固然强大,但我们也应该想到,它的工业之所以能蓬勃发展,是有无数的农民无偿的进行支持才造就的,而那些底层的人民我们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只是外表的强大。其实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我们也看到了国家在各个方面上的尝试,我也非常希望能看见理想中的中国,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从理论上来讲,国家与社会存在着诸多关系模式,而非简单的零和关系。有的学者归纳为五种:社会制衡国家、社会对抗国家、社会与国家共生共强、社会参与国家、社会与国家合作互补。[16]而波兰社会学家奥索斯基则认为存在三种模式:集体理解的模式,即建立在传统习俗之上的社会生活;多元模式,它是由于相互作用的“自然法则”而获得的社会均衡,在遵循某些竞赛规则的情况下,是各个不协调的决策的结果;一元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中央决策规定社会生活,主要决策都由一个机构制定并且监督实施。奥索斯基认为,由此可以演绎出第四种模式,“第四种社会制度的概念——尽管旧式的自由主义者反对——是把社会生活的多元特征与合理的计划系统协调起来”。[17]由此可见,不论是“五分法”还是“四分法”,皆包含“强国家-强社会”这一理想类型。事实上,西方国家的现实经验也印证了上述理论假说的正确性,并且表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确能够达致双赢的结局。[18] 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革命型全能主义遗产的国度,将多元主义视为公民社会发展之道并希望最终实现“社会制约权力”的“弱国家-强社会”目标,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因而,打破国家与社会零和博弈的陈腐观念和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具有非常珍贵的现实意义。就此,笔者赞同顾昕等人的观点,就中国的实际来说,在合作主义(Corporatism,也译为“法团主义”)理念下实现国家与社会的相互增权(mutual empowerment),并最终形成“强国家-强社会”的关系格局,不失为一种合理而又可行的发展模式。[19]一方面,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仍然需要国家作为社会总体利益的代表在尊重社会独立性的前提下积极介入社会生活过程,对后者的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协调和引导,或者为它们创造适宜的活动条件和环境;另一方面,社会的良性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实现需要社会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广阔的活动空间,并最终与国家形成“双向的适度的制衡关系”。当然,这样一种抽象的理论界说还需要一套技术性的操作方案与之相配套。就当前来说,改革现行的社团监管体系,鼓励和引导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使它们成为法治框架内各种公共物品和私人产品的有效提供者,乃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强国家-强社会”模式中的国家,并非一个权力不受限制而肆意横行的“利维坦”,而是指国家具有较强的能力,能够有效动员和汲取社会资源,进行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套用迈可?曼(Michael Mamn)对国家权力的区分,“强国家”是说国家拥有强大的基础性权力(infra-structural power),而非专制权力(despotic power)。[20]对“强国家”进行这样的界定,不仅可以避免国家为其滥用权力侵害公民而寻找借口,而且有助于国家提高相应的基础性能力(如汲取能力、调控能力和合法化能力)并免除“自由派”对强大国家能力的无端责难。 国家主要指政府,有时指领土和资源的总合。社会是全体人民组成的整体,主要指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国家、集体、家庭和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

第五章 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

第五章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 杨鹏程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关于人的学说、社会的学说,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认识集体主义与个人自由发展的关系,怎样坚持集体主义的时代价值,做坚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集体主义与个人自由发展的关系,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教学时数:讲授学时:2个,讨论学时:2个,课外学时:4个 前言: 人是在社会中生活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国家的交互作用,构成了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能否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之一。大学生只有科学地认识人的本质,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握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履行对祖国、对社会的崇高义务,才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一节个人与社会 一、关于人的学说 人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是从两个方向延伸的: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社会属性,而后者历来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无论是东方的思想家,还是西方的思想家均未能弄清人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他们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人的本性是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性的不断改变的历史而已。 二、关于社会的学说 (一)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两种: 1、社会契约论(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卢梭) 2、社会有机论(主要代表人物法国孔德、英国斯宾塞) (二)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结成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社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人们在生产中相互交往,形成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

浅谈法律与社会的关系

浅谈法律与社会的关系 法律和社会之间有着密切而且复杂的关系。归纳来说,法律来源于社会,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同时反过来法律又维护着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对于不同的时期或是对比不同的社会环境,法律有着各不相同的内容形态,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先说法律的起源,法律不是原来就有的,在原始公社制度解体以前,生产资料是公有的,产品实行平均分配,个人与集体浑然一体,利益基本一致,这使他们只需依靠传统习惯就可以把经济关系调整好了。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剥削,原始社会的氏族联盟和氏族习惯就逐渐被国家和法律所代替。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需要新的社会规范来解决社会资源有限与人的欲求无限之间的矛盾,解决社会冲突,维持社会秩序,为了适应这种社会结构和社会需要,国家和法律这一新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就出现了。由此可以看出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是为了调整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维护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应运而生的,法律不能脱离社会。 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化产物,从人类社会早期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习惯法的产生,到国家的诞生,诉讼与审判的出现,再到权利和义务的区别开来,法律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所以对于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环境下,法律的内容、特点和表现形式也往往不尽相同。封建社会法律由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国王或者大臣制定,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由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议会制定,而社会主义社会法律由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人民议会制定。比如说中国的法律就是由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这就是法律的基本精神,即它所代表的利益阶层,由此可见法律是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分不开的。就拿我们国家来说,千百年来,法律经历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夏商周奴隶时代的“刑”,这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的一种暴力的工具,并且通过这些制度、规范来控制自己的国民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发展至今日的社会主义法治,法律趋于完善也更人性化,现如今国家法律在逐渐取消一些死刑罪名,为的是尊重保障人权,这些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

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模拟试题含答案

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 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③④ 2.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棋比喻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发生在 ( ) A.商纣和周武王间B.夏桀和商汤间C.秦二世和陈胜间D.项羽和刘邦间3.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这种制度叫 A.郡县制B.禅让制C.分封制D.世袭制 4.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A.宋襄公B.秦穆公C.晋文公D.齐桓公 5.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A.竞相改革的局面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局面D.商业繁荣局面 6.“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春秋 B.战国 C.西周 D.商朝 7.在分封制的作用下,新封的诸侯带领人们迁徙到未开垦的地区,这使得人口由文明中心地区扩展到各地,使蛮荒地区得到开发。材料反映了分封制 A.提供官职,笼络人心 B.分割土地,提高产量 C.传播文化,扩大领土 D.产生贵族,形成等级 8.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 A.人性本善 B.民贵君轻 C.舍生取义 D.得道者多助 9.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市民社会及其问题评《国家与社会》

市民社会及其问题评《国家与社会》 —— 强世功 2001-3-7 20:14:26 真正的自由不是针对他人的言说,而是指向自我的实践, 真正的反抗也许不是公开的对抗,而是拒绝权力穿过的规避 或对权力视而不见的沉默。 ——题记 尽管“大写的历史”(History)或以“大事件”为标识的宏大历史叙事日益成为反思和批判的对象,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由于“大事件”本身具有的穿透力而导致一个时代的思想风格或精神气质的断裂或转折。正因为如此,当下的学术界正才小心翼翼地将80年代与90年代区分为两个不同的时代:“狂飙激进的时代”与“理智渐进的时代”、“面向世界的开放时代”与“关注本土的保守时代”、“思想的时代”与“学术的时代”。 但是,就知识的增长而言,这样的转折也许仅仅意味着知识旨趣的平面扩展或转移,而不一定就是知识地的叠加或累积。只有当一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知识成果成为被重新思考或审视的对象时,这才有可能意味着一个知识时代的终结和另一个知识时代的开启。由此,我们才有可能理解在当下中国的学术场域中迅速弥散的“国家与社会”这一理论框架在“学术的时代”中所可能具有的意义。当然本文并不是要对这一问题做全面的评价,其目的仅仅是对邓正来先生在《国家与社会棗中国市民社会研究》一书中所建构并予以反思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进行分析性的批评。在我看来,批评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地表明不同立

场或态度的知识行为,而更主要的是一种知识上的历险,它要求探险者对所面临的种种艰险进行周详细致的分析、小心翼翼的辩驳和体现洞识的判断。因此,我的策略是先进入作者的内在理路,分析他对市民社会理论的态度的转化,以及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以此揭示国家与社会理论的解释限度。鉴于作者既是“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的始作俑者,又是这一理论的深刻反思者,这样一种检讨无论是对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还是对于健全的学术批评都有可能获得某种一般的意义。 《国家与社会》是一本论文集,其中收入了邓正来先生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的7篇研究论文。其中,“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以下简称“建构”)一文是整个研究的基础或出发点,“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以文虽然是对“中国市民社会研究”所作的知识社会学式的考察,实践上是对“建构”所作的初步的、整体性的自我“反思获批判”,后来的“‘国家与社会’研究框架的建构与限度——对中国乡土社会研究的评论”(以下简称“评论”)[1]一文是对这种反思的进一步推进。当然,邓正来先生对“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反思获批判并没有就此止步。不过,就本文而言,我的评论主要集中在从“构建”到“研究”再到“评述”这一批判性的反思过程中所引发的种种理论问题。[2]我们当然希望他对这一问题所作的进一步反思能够多我们的智识构成新的冲击和挑战。 一 1、市民社会:从“社会实体”转向“解释模式” 无疑,90年代以来“市民社会”的建构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事件。由于市民社会论者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他们所建构的“市民社会”理论也就有所不同。大体说来,目前有两种市民社会的理论,一种是针对东欧共产主义解体所提出来的“公民社会”的理论,这种理论主要强调的是“公民自由交往的领域”(《国家与社会》,页142,注释35,以下凡引此书只注明页码),即哈贝马斯

试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试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陈晓晓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摘要: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是贯穿西方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这三个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梳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针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指出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三种类型,以及存在的不足。针对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从目的与手段的分野,提出两派对立观点,并分别列举重要思想家的观点予以论证。 关键词:个人;社会;国家;西方政治思想 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历来是政治学,尤其是政治社会学所关注的核心命题,是贯穿社会发展始终的最基本的人类社会关系,正确处理和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是人类创造和拥有的全部政治机制和思想意识所必须面对的永恒课题,因而过去和现在都是西方政治思想家所极目关注的中心。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兴起与拓展,一股以试图对个人、社会与国家间极度的紧张作出检讨、批判与调整,以求透过对公民社会的重塑和捍卫来重构个人、社会与国家间应有的良性关系的理论浪潮开始冲击世界各国。全面、合理地评价西方政治思想家关于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理论,探寻西方政治思想家在认识与思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关系时走过的思想轨迹及其在理论建构中的成功与失误,对于思考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社会发展,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基本概念辨析 个人、社会与国家三个概念本身具有复杂多变的内容,对三个核心概念的辨析有助于对三者关系的理解。 (一)个人 “个人”(individual),在本文中既指一个国家之内所有的个人,也即由全体个人形成的群体;又指每一个单个的人。 在群体意义上的“个人”同国家的关系,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政体。如果他们是国家的主人,通过民主的方式来行使他们的权力,这样的政体就是比较民主的政体。通过他们,或者他们中的多数,不是国家的主人,他们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别人的统治,这样的政体,就是专制性质的。这种意义上的“个人”接近“公民”、“人民”。 而单个的人,个体意义上的“个人”同国家之间的关系,则不仅仅与政体问题有关,也与该政体实行的统治原则有关。从历史事实看,专制政体的统治原则总体上是倾向于限制个人的自由,剥夺个人的权利的。而民主政体的统治原则既可能是强调整体,强调社会,强调多数,因而忽视个人,忽视少数,形成所谓的多数专制或者多数暴政;也可以是既强调整体,强调社会,强调多数,尊重民主的程序,民主的规则;又注重保护少数人,尤其是单个人的权利,形成所谓“服从多数,保护少数”的统治原则。 (二)社会 “国家”与“社会”(society,有时也使用community一词)概念的关系十分密切。事实上,人们也常常在“社会”意义上使用“国家”一词。思想家们早就注意到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区别。 亚里士多德依据古希腊社会的实际经验,关注社会的微观、基层起源,发现了家庭——村坊——城市这样一个社会进化的程序。他明确指出,社会是由家庭组织联合而成的。家庭是“为人类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的社会的基本形式”。家庭之后,为了适应更广大的生活需要而组成的共同体的初级形式,便是由若干家庭联合而成的村坊。再进一步,等到由若干村坊组合而为城市(城邦),社会就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在这种社会团体内,人类的生活可以得到完全的自给自足。1尽管家庭与宗族是不同的社会形式,但它们毕竟都是组织体,在国家产生后,社会仍然是以这样的组织为结构单元的。 斯宾诺莎认为,社会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或者说是一种自然状态,但由于社会本身缺乏一种强制的力量从而不能充分保证秩序与安全,所以人们才通过契约建立国家。国家是具有强力的,社会则是人们的自愿组合。人类的群体趋向,使他们非结合成社会不可,但是,人类的利益冲突和对秩序的需要,又使得他们求助于国家。这是对社会概念与国家概念非常明确的区分,当然也是比较深刻的洞见。2洛克也对国家与社会作了区分,不过角度与斯宾诺莎不一样。在洛克这里,社会被看作是人们自愿

1.2《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习题

第2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的历史大变革时期,推动变革的根本动力是() A.生产的发展 B.争霸的需要 C.分封制衰落 D.人民的愿望 2.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开始用于农业生产是在() A.商朝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3.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A.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4.一个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古代文人尊为“克己复礼,万世师表”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5.庄子代表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6.有这样一个人,他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学说比较保守,主张“仁爱”,他的思想被西汉以后的封建统治者利用。这个人物是() A.老子B.孟子C.墨子D.孔子 7.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闻讯赶回家。他首先关心的是仆人有没有烧伤,而不是询问马的损失情况。这一事例体现的思想与现代社会提倡的观念相吻合的是:() A.依法治国 B.以人为本 C.竞争创新 D.效益原则 8.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 A.《孙膑兵法》B.《孙子兵法》C.《春秋》D.《尚书》 9.战国时,提出“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孔子 C.庄子 D.墨子 10.最早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道德标准的思想家是孟子() A.孟子 B.孔子 C.庄子 D.墨子 11.代表韩非子提出“法治”,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用严酷的刑罚镇压人们的反抗,以维护国家统治的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二.问答题

1.简要分析齐桓公为什么能够称霸?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CCBC 6-11 DBBDAD 二.问答题 1.①齐国盛产食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②管仲改革。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成强大的常备军。③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发展齐国势力。 ④多次召集诸侯会盟,攻灭一些小国。

国家和社会关系理论的新发展

建国后国家和社会关系理论的新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研究成为理论界的焦点。本文通过邓小平对建国初期全能主义模式影响下所造成局面的深刻认识和反思,调整了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了国家和社会关系的新发展。 关键词:国家;社会;关系 一、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基本认识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政治统治以维护和实现其经济利益的工具。在现实生活中,国家的表现形式是政府。社会常常被看为是与国家相对立的,是以人们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形成的相互联系的人类共同体。社会就是为人们的生活、交往、和生产活动提供必要的空间、自由和机会。 从国家和社会的概念可以看出,国家与社会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根据在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社会是自然形成的,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国家则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产生和存在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产生的。因此,社会应该是第一性的,国家是第二性的。社会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社会,国家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然而,在历史的发展中,国家与社会的界限并不明显。国家是建立在社会之上的政治组织,在它产生之初,由于国家缺乏自觉性,社会功能不完善,社会组织不发育和社会力量分散,社会大部分功能被纳入国家的体

系之中,以至于在长时间里,人们看不到国家和社会的区别。 在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学说准确地阐述了国家和社会这种即矛盾又统一的关系。社会因为无法克服和修改自身的缺陷,这就需要产生政治权力对其进行管理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国家具有阶级性,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权益的工具,对社会和个人权利实现存在着一定的威胁,也可以说是,国家在一定的程度上既是民族和公民利益的保护者,也是社会和个人权利的侵犯者。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推进社会更好的发展,要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改革开放以前的国家和社会关系简述 古代中国是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国家占主导地位,社会处于从属地位。国家干预危害到社会及民众生计的情况下,社会力量才会自发的组织反抗,迫使统治者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使之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状态,社会有一定空间。鸦片战争后,国家仍占主导地位,随着具有现代政治体制和现代观念意识的社会力量兴起,社会空间在逐步扩大。 建国后,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对我国经济、政治、军事上封锁,同时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我国在政权组织形式和权力运行模式上只能仿效苏联模式,建立了国家全能主义模式。在”文化大革命”的时期达到顶峰。它的主要表现是: 1、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建国后,我国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