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书是可以读完的(梁文道)

书是可以读完的(梁文道)

书是可以读完的(梁文道)
书是可以读完的(梁文道)

书是可以读完的(梁文道).txt7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8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书是可以读完的(梁文道).txt23让我们挥起沉重的铁锤吧!每一下都砸在最稚嫩的部位,当青春逝去,那些部位将生出厚晒太阳的茧,最终成为坚实的石,支撑起我们不再年轻但一定美丽的生命。書是可以讀完的——梁文道(轉)来源:李一帆-Lee的日志

梁文道:“我不是帅哥只能多读书”(深圳商报)

书可以读得完吗

世界上的书那么多,想全读完简直是痴心妄想,但梁文道讲演的题目就叫《书读完了》。这不是他的发明,而是借用了金克木先生遗著的名字。金先生回忆说,陈寅恪年轻的时候去看望史学前辈夏曾佑,夏曾佑感慨自己不懂洋文,只会看中文书,结果把中文书都读完了。陈先生当时还觉得不可思议,等他到了晚年,也感到书是可以读得完的。金克木认为,两位大学者所说的并不是所有的书,而是那些最精粹、最根本的,就像一棵树的主干。拿中国文化来说,四书五经、《四库全书》中最重要的那些书都应归为此类。

梁文道把金克木的观点发挥了一下,认为西方的书也可以这么读。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圣经》等都是名著中的名著,也确实有人读完过。著名学者布鲁姆写了《西方经典》,可以看出这些书他几乎全都读过了。如果把书只限定为“经典”,那的确是有望读得完的。

进入35岁之后,梁文道开始思考自己或许需要一个书单。因为年轻人的未来不可限量,而老人的时间是倒数的。进入中年以后,他也开始感受到生命的压力,生活的道路开始缩减,不再有那么多的可能性。因此他认为,与其给年轻人开书单,还不如开给老年人。

梁文道还有一个新观点,不要给青少年看太多的励志书、名人传记,反而应该给他们看一些“黑暗”点的书,描绘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把他们推到悬崖边上,让他们看到下面的深渊。

梁文道观察过身边的人,感觉只看励志类书的人容易盲目自信,永远觉得自己是对的,只知道往前冲,这未必是好事。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只看正面的书,长大以后却接触到很多负面的东西,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打击,甚至怀疑一切,现在社会上就有不少这样的人。梁文道说:“我始终相信一些东西,也有自己的理想,但我知道这些理想可能会失败,我相信的东西可能会背叛我,我有心理准备。”他认为中国的父母习惯于把不好的东西挡在外面,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小环境,但孩子将来总要到社会上去的。如果父母能放开一些,孩子可能会生活得更开心、更健康。

知识面丰富、见解深刻,很多人对梁文道都有这样的评价。其实他小时候并不是个“好学生”,中学六年,他有五年都在班里排倒数前三名,但是他看了很多书。他经常去逛书店、图书馆,把它们当作“冒险乐园”,因为随时都可能有意外的收获。读书最大的乐趣就在于意外之得,灵光一闪的快乐。他说自己很幸运,能把读书当作自己的工作,不管是教书还是上电视。他幽默地说:“电视上帅哥美女那么多,我又不能卖样子,只能多读书了。”

梁文道说自己并不是记忆力特好的人,关键是看得多,反复看就记住了。同一个历史事件,多看一些相关的书,就能在脑海中编一张网,零散的材料就有了组织,而且牢不可破。他看的书有很多种,有些是自己重视的要慢慢看,有些是出于工作需要,睡觉前看文学性的书,洗手间里放些杂书。甚至洗澡的时候他都看书,在淋浴的花洒下面做了一个架子,放些消遣的杂书,一边冲凉一边看。

梁文道:我的灵魂我的书(深圳图书馆演讲)

一个人的书房,一个人看什么书,一个人拥有哪些书,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全部,就是这个人,所以我常常很好奇。我不知道平常大家看什么样的杂志,但我会常常看很多香港的流行杂志,像一些周刊、八卦杂志、娱乐杂志我都很爱看。这些杂志里面通常每一期都会有一些固定栏目,介绍一些名人、家居。例如,介绍一些出自名师设计、特别雅致、特别好的那种房子,这些介绍中的房子内部,永远是干干净净、非常漂亮;家具也非常昂贵,意大利、德国名师设计;如果是名人的家,照片上的这些名人都是很骄傲地坐在沙发上,并且呵呵地笑。

我们接下来再看时间上的问题。书如果在空间上面体现出一个人的灵魂,他的兴趣、他的嗜好、他要隐藏的东西都在里面。那么对他来讲这些书有没有时间纵深的角度呢?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所谓时间纵深的角度,可以这样来理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习惯,买了一本书回来可能会签名,签名的旁边还会有日期,我相信有些人会有这样的习惯。有的人甚至会连什么时候看了这本书也记下来。甚至有人更特殊,这本书可能买回来的时候签了名,写了购买的日期,后来看书的时候又写了日期,而且可能一下子看不完,可能过几个月拿出来又看,于是又记下日期。这本书就变成了一本日记,历年来你读它的轨迹都留在上面。如果你不是刻意这样做的话,你也可能会夹一些书签、证件、名片一大堆东西塞进去,塞进去之后,这些东西都是你生命中某个过程的记录,都保留在这书里面。书不只是表达、承载一个内容的载具,书本身也有历史,有被阅读的历史、有被翻开的历史、有被购买的历史、有被转卖的历史,你会在每一本书看到历史的记录,你什么时候看过它?你什么时候翻开它?特别是图书馆的书更是如此。

我以前在大学里有一个非常坏的习惯,完全不值得学习,尤其当我在深圳图书馆讲这个事情的时候。什么习惯?就是我喜欢在图书馆的书上面划线做笔记(很抱歉),为什么要干这样的事呢?当时有同学问我:“梁文道,你怎么这么做呢?”我当时很自豪:“哼!你懂什么?我要指示重点给人看,我是为了其他的读者好。”我在书上面写了“眉批”,第二个读者看了以后就会知道这本书好不好,值不值得看。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我刚刚说的那些道理,一个人的书房、每一本书里面有什么记号,都会展示你的生命历程和这些书的关系。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能不能想象到有人会伪装?——绝对可能!怎么样伪装呢?大家有没有看到有些人家里面放一整套很漂亮的百科全书,百科全书基本上是没有人会看的人——除了像王云五先生,他是立志把大英百科全书看完的——基本上没有其他人看百科全书的。有些人专门买这些书放在家里面,也不看,就是为了炫耀,但是这种炫耀通常被人认为是很没有品味的。香港的富豪想用书来炫耀的想法是没有的,所以没有这个问题。很多地方的富豪想过得要有品位、有文化,就用书来炫耀,成为笑柄。比如说莎士比亚全集、鲁迅全集等等,你买来后肯定是不看的。因此英国这么一家公司提供特种服务。什么服务?就是几个小伙子专门负责替人买书和整理书架,好显示出主人卓越的品位,他们会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比如说看到你的眼神有一点忧郁、有一点神秘,于是他会专门帮你买一些占星术的书籍,找一些中古、有神秘异教思想的思想家(通常都是被火刑架上烧死的那种)的著作来装扮你的家。但是这还不够,书绝对不能凑一套,比如别人买莎士比亚,你也可以买,但是买莎士比亚一整套就很笨。这家公司很会买,怎么买?不买一整套,就买八本。这八本里面另外有三本是重复的。这个重复是怎么回事呢?因为有几本的区别在于版本不同,然后在不同的版本里面有几位专家帮你在上面划线,表示你看过,还模仿出一些好似不经意的褶口。仿佛有些人夏天喜欢穿麻西装——麻西装烫得很直、很漂亮不好

看,烫得有点皱,太皱又不行,怎么办?——出门之前,烫一下,烫完之后洒点水、捏一捏,这样穿起来更潇洒。书也是这样,故意褶一褶,然后又不经意地塞进一两张伦敦高文花园歌剧音乐会的门票,这表示你买这本书、或者看这本书的时候你正在看歌剧。你想想看,假如你拥有这样一个书房,然后你请一个朋友上门来——假设是位异性朋友,你就和她说:“您慢慢坐,我去弄杯咖啡。”然后一弄就弄很久,弄个20分钟。你出来的时候,发现她正在翻你的书,一脸叹服的表情。你就微微一笑——呵呵,这就得手了。接下来就是另外一个章节的故事了。

再说回这些书,它的历史本身是那么有趣,记录了人生命的轨迹,这个时候我们逐渐接近了一个更加核心的问题——在阅读的那一刹那,我的生命如何受到影响?如何被改变?如何和它发生关系的呢?到底什么叫做阅读呢?其实所谓的阅读我可以借用法国思想家布朗基的话:所谓的阅读,就是让人得到自由,让作品得到自由。为什么?我们每个人读书的时候几乎都有这样的经历,你会发现,有些书是读不懂的,很难接近、很难进入。我觉得这是真正意义上、严格意义上的阅读。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看他看得懂的书,那表示他其实没看过书。为什么呢?你想想看,我们从小学习认字的时候,看第一本书的时候都是困难的,我们都是一步一步爬过来的。为什么十几岁之后,我们突然之间就不需要困难了,就只看一些我能看得懂的东西。看一些你能看懂的东西,等于是重温一遍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这种做法很傻的。我奉劝各位要带着审慎的眼光去看坊间很多的畅销书,特别是那些非虚构的、非文学性的畅销书。比如说最近有一本书很红,我曾经写过一篇书评去讲这本书,那本书就是《世界是平的》,大家知道这本书对不对?是《纽约时报》很红、很有名的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写的,这本书是最典型的、非虚构的畅销书,它具备了最成功的畅销书的特点。第一它会用一个耸动的标题、理论或概念,比如“世界是平的”。“世界是圆的”大家都知道,但是他说“世界是平的”,世界为什么是平的呢?他说因为今天的全球化已经把全世界放在平面上面,中国、印度、美国本来是那么遥远的国度,但是现在这三个地方在某些行业上面是能够竞争的。一个软体工程师在美国干得好好的,但是他现在的工作随便被转移到印度和中国去,这就是所谓世界是平的。这个概念坦白讲,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天天看新闻、看报纸,都知道全球化。这只是全球化其中的一个面相,很简单的道理。但是这个作者懂得用很好的名字把它写出来,就是《世界是平的》,让你吓一跳。你觉得你在看一个很新鲜的东西。看完之后,你觉得他很有道理,说得很对,他说得那么新鲜的东西我竟然觉得很有道理,而且我都看得懂,这个时候你就很愉快。为什么?因为你知道你学到一些你不知道的东西,但为什么你看得懂呢?其实他说的事情你早就知道了,他换一种说法说,于是你以为你过去不知道。你那么容易地、轻快地就看到一些你以为你过去不知道的事情,所以你特别骄傲、而且自豪——哼,我也是聪明人!内心深处、潜意识里面觉得自己是明智的、精明的、优秀的、熟练的读者。所以我们总结一下,畅销书的规律有三个:

第一个规律就是把你已经知道的事情用你不知道的说法说一遍;第二个规律就是把刚刚的说法重复一遍,再举一些例子;第三个规律是再重复一遍进行总结,就成功了——这就是畅销书。

因此,对我来说这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阅读,真正严格意义上的阅读总是困难的。困难在于我们会发现一本作品无论是虚构还是非虚构的,还是哲学的理论经典——比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或者是伟大的文学著作《追忆似水年华》。我们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希望把它们组织成有机的东西,读出一个意义来,读出一个我能理解、掌握的世界。但是你发现这个作品在抗拒你的这种欲望和要求,整个阅读的过程其实是个角力,你想把一个东西套上去,让它成为可理解的、给它一种框架、一个格式、一种格局,但是它一直在抗拒。你刚刚修建一个城堡,有完整建筑的结构,墙角那一面又开始生出了蔓藤,然后慢慢地攻掠了城墙——阅读总是应该这样。在这个时候你就发现,阅读无非是让我们发现了我们自己的顽

强意志以及作品本身的不可征服。作品是自由的,在于在阅读过程中你发现它不能被驯服;你也是自由的,因为你充分地意识到自己的意志、自己灵魂的存在。你读完一本很困难的书,你不能说自己都懂了,但是你的深度被拓展了,仿佛经过了一场漫长的斗争,这样的斗争就像做了一种很剧烈的体育运动——精神上的体育操练,使得你这个人被转化了。

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家很强调阅读。他们用了一个词,就是“操练”。大家有空的时候,可以看一下《柏拉图对话录》,甚至是被认为很系统的著作——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等等。你会发现这些作品表面似乎很系统,但是实际上不是。它甚至有很多内在的矛盾,就是因为作者在书写的过程中,已经有隐含的对话者,不断和读者对话。所谓精心的阅读就是你和这部作品进行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你不能征服它,它不能征服你,然后你和这个作品共同达到一个高度,然后你慢慢被改变——书总会改变人。书会让人变化,会不会变得更好呢?我非常的有疑问。前几个月我在报纸上看到墨西哥有一个城市,这个城市的警察过去是出了名的“混帐”,聚赌、喝酒、不干事,贪污汇款等等,不象话。当地的政府就要改革警察,怎么改革?就搞了一个警察阅读计划,指定了一批书。每个警察都要领几本书回去,要好好看书。墨西哥讲西班牙文,当然是看一些西班牙文学的典,比如《唐吉柯德》等。据报纸说,当地的政府表示这个计划非常成功。这些警察原来都是大老粗,但看了一年的书之后,都变得气质高雅,而且执行公务的时候不偏不倚,非常优秀。比如说一个交警,过去在路上拦你车的时候就直接说:“把证件拿出来。”现在就会这样说:“这位先生,打扰您一下,我知道你赶时间,但是您能给我看一看你的证件吗?”——读书之后就会有这样的效果。因此我们常常鼓励人读书,因为我们相信读书会让一个人变好。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虽然我非常怀疑,因为我们看过更多的人是越读书越坏。但是读书的确会转化人,可以让你变得更加邪恶,也说不定会让你变得更善良,所以不一定。一些作品在思想上、灵性上的深度使得读书变得很危险,因为它让一个读书人可能比一个不读书的人更邪恶。因此我们尝试把阅读驯服为一种很简单的东西。

鼓励大家读书还有个原因就是希望读书让大家更有文化、人变得更好、社会更和谐,但是我觉得这个不一定会发生,这种愿望往往会落空的,因此我很讨厌开书单。在香港我有一些写书评的朋友每年都被媒体要求:开书单吧,暑假了,给学生一点好建议。我觉得书单是不能开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相信所有真正的好书、严肃的书、都能起到改变人的作用。一份书单其实是在规划你成长的目标,你的人生变化的方向,所以它也是人生的计划。你想想,我们凭什么就将一份人生的计划、人生的进程,给一些我不认识的读者?我觉得那是不负责的。我凭什么告诉一些年轻人你应该怎么做人?你应该变成什么样的人?我能介绍一些我喜欢的书,但是我一定会强调我喜欢的书绝对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我人生的方向、我的规划绝对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列一些书单出去推广是很霸道的行为,我是反对开书单的。另外还有一点,也是大家平时很容易有的俗见,就是认为读书应该读一些引人向上的书、励志的书籍。例如推荐看一些名人的传记,看看这些人怎么奋发向上、努力向前,最后成为一代伟人等等——我很反对年轻人看太多这种书。为什么?我发现一个人读励志的书籍多了都会变成傻子,就是立志立过头了。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任何问题,他就想到要勇往直前、排除万难、不怕牺牲。他没有考虑到,是不是自己错了,是不是一开始自己的决定就有些问题。他不管,反正他从头到尾就是立志,志气高昂。一个志气太过高昂、太过自信、人生观非常正面的人其实都有一点傻,他会变得对世界的看法很单向、单调,对人生的看法也很单一,就是只从正面看问题。他从来不知道世界的复杂,人生的阴暗。所以我认为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有机会就要看一些“邪恶”的书。我心目中最伟大的邪恶作品就有几本。《金瓶梅》也有这种效果,但是《金瓶梅》还不够邪恶。大家有没有听过法国的萨德侯爵,今天我们讲性虐待的“SM”,那个“S”就是来自他,因为他是个性虐待大王。他写的书充满着各种不堪入目的情节:人吃人、吃排

泄物、轮奸、虐杀,种种你能想象到的最黑暗、可怕的东西他的书里全部都有了,所以他被判精神病,后来死在监狱里。但是20世纪中期之后,有很多世界级的思想家都非常关注这个人,有很多著名的导演拍他的电影,有人研究他的作品。这个萨德侯爵写书的年代就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大革命是个什么样的年代?就是全社会都很讲理性,大家知道当时最激进的革命派讲理性讲到什么地步么?他们认为月份的划分应该是十进制的,即十天是一个礼拜,因为七天作为一个礼拜显得不够理性、不科学,十天才是科学的。他们认为世界的一切都应该是理性的。那么就在这样一个力求理性的年代里面,法国大革命血流成河,人间能够想到的残酷和暴力都在这个最理性的时代同时发生了。这个时代有伏尔泰、卢梭这些伟大思想家的强调理性的作品流传,但是同时也有萨德侯爵写的那么可怕的书出来,这表明什么呢?理性是有它的黑暗面的,崇高的理想背后往往就是无尽的血和肉组成的深渊——欲望的深渊。所以,你如果读完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再去看萨德侯爵,你将看到启蒙的黑暗面。如同站在一个悬崖边上,旁边是光芒灿烂的日出,但是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深不见底,而且充满着诱惑。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深不见底的东西会很害怕,但是你又很想知道下面到底有什么?你觉得它在把你拉下去,那是罪恶的。

如果一个人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人性里面的阴暗、邪恶,知道自己控制不了那种欲望、那种动力,你就会明白人生很不简单、很复杂,世界很可怕、有很多意外、很多我们不能控制的东西。然后你有可能变成性格比较平和的人,至少你不会再犯傻。所以阅读是一种精神操练,阅读能够改变我们自己,读书不是让人变坏,而是让我们对人性有一个纵深的理解。

因此,我们应该主动去读困难的东西;我们应该不计较、不避讳一些所谓可怕的书;我们不要去认为精神操练就是让人变好的东西,这不一定。精神操练只是让我们有所变化,让你成为另外一种人,每个人一生的阅读过程都是应该不断变化的。有人说读书防老,我觉得说得很对。读书真的可以养老。什么意思呢?老人最可怕的就是他没有什么机会改变自己,变化自己。如果一个人上了年纪依然很开放、而且是以严肃的态度去阅读、容纳一个作品,挑战自己、改变自己、扭曲自己的话,他就还有变化的可能。每天睡眠之前的最后一刻,是一本书在陪伴我,今天的最后一刻和我对话的就是这本书,它在不断地改变我,直到临睡前我都在被改变。于是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我是一个新的人,和昨天不一样,就因为昨天晚上的阅读。

有一个很有名的意大利作家,患了癌症,很痛苦。在临死前,他要求护士念书给他听,直到他咽气。他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可能会死、会咽气,但是在这一刻我仍然不放弃。所以我们大家请开放自己,让阅读、读书去改变自己,让自己变成另外一种人。我们随时随地都还有这种可能:尽管我们未必会变成更好的人,但是改变本身就已是人生的目标。我暂时先说到这,谢谢!

梁文道:将读书视为“志业”(第一财经日报)

梁文道背负诸多身份:凤凰卫视特约观察员、香港数家电台的栏目主持、香港牛棚书院院长、多家报纸专栏作者、出版社合伙人……但他视为“志业”的,却是“职业读书人”,是“知识分子”。匆匆忙忙的上海三日,梁文道只睡了10个小时,每天却匀出一二小时阅读。如果在正常情况下,他每天固定读书四到五个小时——这位大忙人如今每周要为凤凰卫视录制《锵锵三人行》、《凤凰大视野》、《开卷八分钟》三档节目,写约十篇专栏,编辑出版杂志书籍,此外还有数不清的社会文化活动等着他。

在上海参加会议间隙,他熟稔地掏出烟丝,边走边卷起一根烟,对记者解释说:“我总是很疲倦,所以,总是要抽烟。”但采访凡涉及读书,他几乎来者不拒。就像他在港岛,有关读书的演讲活动哪怕听众再少,他也毫不介意,“我将自己定位为‘买办’,把高层知识分子的东西翻译出来给其他人。”

读书方面一向“老成”

“小学二三年级,长辈到家里见面,外公向我介绍,我就说:‘久仰久仰!’他们看到我的书柜,觉得不错,我就说:‘哪里哪里,您多指教。’”这是少年时的梁文道,一个老气横秋的孩子。老气横秋,“可能和读书有点关系”,以至于从小就没人把他当小孩看。

和多数男孩小时候一样,梁文道也想做科学家,于是少儿科普书便成了他的入门读物。但梁文道的兴趣,很快转向历史和传记。“我有一个癖好,喜欢画地图。读到春秋战国,我很想知道春秋战国是什么样,当时不知道有历史地图这回事,就根据书里的描述,自己画。画出来之后,才发现历史地图和我所画的完全不一样。于是就很迷各种各样的地图,一边看地图,一边与书对照。”

确实,在读书方面,梁文道一向“老成”。1988年,读高三的梁文道已经先人一步,开始书评、书话写作,正式走上了他的“职业化读书”道路。“写稿要主动思维,你要主动吐一些内容出来。那会促使你养成一个习惯:主动读书、带着问题读书。我不会平白无故地翻开一本书被动地看,我一定会想:这本书主要想说什么、想怎样达到它想达到的目的?其中有脉络,读书就像掌握一棵树那样读。”

“‘职业化读书’和休闲读书完全不同,书读得越多,就阅读得越快。”梁文道认为自己的“临界点”出现在大学毕业那年,此后,他能非常容易地进入图书的读者角色。“每一本书都假设了你是什么样的读者,我看一本书,很快就能知道它希望我是什么样的读者,然后进入那个角色。”一般看惯小说的人很难读懂理论,因为它们语言表述方法不同,在梁文道看来,这如同方言的不同腔调,“要摸懂那个腔。读多了,就会培养出这个能力。”

目前梁文道见诸报端的专栏文章中,书话、书评已不再是重头,社会评论成了梁文道涉足最多的领域。“但对我来说,写稿从来离不开书。谈论某个问题会需要那些方面的书。我大约知道我将来要写什么东西,就会留意这些书。我是职业化地、为了工作而读书。”

梁文道本人将读书视为“志业”。忙碌的他,承认要实现志业“确实会有困难”,但,“如果你很坚定地说,我要做一个读书人,其实能够做得到。”为此他不惜牺牲睡眠时间,甚至,真所谓“死而无憾”,他逢人常说:“我觉得我会死得很早,因为要做的事情太多。”

《第一财经日报》:对于自己的知识分子身份,你是否也常常反思,一日三省?

梁文道:我常常觉得《浮士德》是关于西方知识分子的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你看到一个知识分子无穷的求知欲望,那很可怕,会让你出卖灵魂。我觉得经常需要这个形象让自己提高警惕。

但我真觉得,有时自己就会像浮士德那样,知道有一件事情自己不懂,就觉得可惜,很想把它弄懂。我衡量一件事懂不懂的标准就是我能不能把它写出来。目前我正在克服的理论是财经,它是现代全球秩序里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正在努力学习。

《第一财经日报》:哪些书是你特别关注的?

梁文道:我的书杂七杂八,但有几类书是我兴趣所在,我特别看准要收藏的:一是关于书的书,就是书的历史、出版史;二是谈知识分子问题的书;还有一类是关于希腊、罗马哲学文化历史的书。

有一个法国的中国学学者,他本来研究古希腊,后来转向研究中国,他认为,古代中国无论时间上、空间上都和他的世界完全不同。我喜欢古希腊、罗马也是同样的理由,那是跟中国如此不同的世界,也是和现代西方如此不同的世界。而这种陌生,我觉得很重要。

这和我读书的观念有关。譬如说读历史,我不是要鉴古知今,恰恰相反,我要读出古人跟今天不同的地方,譬如说,古代人对生死的看法与今天不同,古代人对清洁卫生的看法也与今天不同。然后反过来你会发现,很多我们今天视之为天然的东西,都是从历史中演变而来的。我们今天觉得最自然的东西,其实都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当你从历史中发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能够就解放,表示我们能从现在的体制、社会事件中解放出来,看到一条宽阔的前路。

梁文道:洗脚安全,读书冒险,你选哪个?(杭州日报)

给你半小时时间,你会用来洗脚还是读书,洗脚是个安全的满足方式,因为你预先知道了这洗脚的感觉有多爽。读书就是个冒险的方式,翻开这页纸,你无法预计到会带来怎样的心灵体验。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

在城市西郊旮旯头的书店二楼,没有空调,除了现搭的椅子就是白刷刷的墙。地上放着两块冰,两只落地小风扇,数百人在里头桑拿着。楼下是枫林晚书店,有墨香味,二楼是梁文道的讲座,满是汗臭味。

坊间热火朝天地讨论着“都市没有读书人”,结果人家梁文道一来,不怎么宣传,大夏天照样有这么多人如饥似渴地奔过来。

汗流浃背站两个多小时,就为听传说中的道长唠唠嗑。道长桌上有两杯星巴克咖啡两杯杭州龙井,他顺手拿起哪杯就喝哪杯,交替啜两口,然后抹掉脸上的汗珠,讲一个挺单纯的话题——就是“读书”。

开场白滔滔半小时,很长。他考问着在座的人,“你读书干吗?”

这个问题,在他小学入校门那会被问过,现在跨进校门的小学生还继续需要回答。这基本属于一个设问句,答案无非是:“我读书要学知识以后要当老总当老师……”这和“书中自有黄金屋”是一个道理,说到底,读书是用来做事的。

不好意思,在梁文道的眼中,在宋代朱熹陆象山的眼中,在罗马皇帝奥勒留(《沉思录》作者)眼中,这个答案忒错了。

读书是用来做人的。

好书得用背的,刻在心里,反复在脑袋里拿出来念念,推敲出点活着的名堂。这有点像修炼,念诵顿悟然后得道成仙。

荷马史诗中,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与勇将阿喀琉斯作战身死,特洛伊国王普利安姆哀求讨回赫克托尔的尸体,举行葬礼。梁文道的读法是这样的:阿喀琉斯为敌人哭了,因为他知道敌人今天的战死也是他明天的宿命,“人类悲剧性的命运无可逆转。”哭完,阿喀琉斯说吃饭了。这莫名其妙地承接里,他读到人类的本性,“再巨大的悲痛也无法阻止人要吃的欲望。”

“一个几句话的故事,每个字都在挑战你。不是你在读它,而是它在读你,它在读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看着经典心领会神甚至手舞足蹈,因为你在别人的笔下发现了自己,原来你是这样想的,你是这样的人。”——这就是梁文道的读书方法,翻页那刻,人和书的角度互换了,今天我们依然在看《荷马史诗》,只是看肌肉男的战争故事,阅读何其渺小。

我英语挺差的,读高中那会是英语学校,我烂到不行。那种从头开始的英语教育书肯定是不适合我的。所以我找到学英文的新方法,就是看哲学书。我不是挺喜欢看哲学书吗?于是就跑书店里找了当代西方大哲写的英文书,砖头一样厚,还没出中译版的,只能硬着头皮看。然后我就开始看,每个字都查字典,从头到尾查。这不是很难懂的哲学书吗?每个单词我都查出中文意思,从头读到尾我还是看不懂。但感觉好好玩,怎么会有那么难的东西?好爽。我就是这么慢慢看会外文经典的。

梁文道谈书论道把兴趣变成工作(凤凰卫视)

阅读是让人得到自由,也让书得到自由,让人们发现了自己的顽强意志跟作品本身的不可征服。

除了教人发财的书我什么都看

记者:您藏书万册,写书评,主持《开卷8分钟》,那么您对哪类书有特别的偏好,您觉得书有好、坏标准吗?

梁文道:偏好的书很多,一类是古希腊哲学、文化、历史方面的图书;一类是与知识分子相关的,比如说传记;还有一种与书有关,比如研究图书馆、藏书楼的书。除了教人发财的书,我什么都看。我觉得好书的标准有很多,坏书长得都很像。我对坏书的定义标准--一本书让我觉得它的出版社,它的编辑,它的校对、印刷、设计、作者,大家都不认真的书,就是坏书。这种例子很多,就是它有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记者:阅读应该是一种爱好,但当这种爱好变为工作的时候,还有享受的感觉吗?

梁文道:我承认现在读的书并不都是我最想读的,这种状况很久了,20年来我都把兴趣变成了工作。我喜欢看电影,后来我写影评;我喜欢艺术,就写艺术评论;喜欢吃喝又开始写饮食文化的东西……不过我尽量让自己轻松面对,而且一定会留些时间给自己,留一个后花园给自己,不能全部拿出去"卖"。

记者:您一直以来都关注弱势群体,还参加各种社区工作、反战运动等等,您内心里有英雄主义倾向吗?

梁文道:小时候有,我曾经想当神父,想拯救世界,但后来关注弱势群体是因为他们很多就生活在我身边,我爱他们,觉得他们不应该受到那样的经历和对待,就这么简单。

现在到了确认自己是留在地上的年龄了

记者:您觉得自己达到人生现阶段的预期值了吗?您对未来有什么规划?

梁文道:我之前没有预期,可能有的人会认为我有名有利,可我可以坦白我到现在还没买房子,而"名"有时候也是一种负担。只能说我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善用所谓的"名"。至于未来,我没有规划。有一句话是"我们曾经都想飞,但到了最后我们都留在地上",我现在到了确认自己是留在地上的年龄了,顺其自然就好。

记者:请您向大学生推荐一本(或几本)书。

梁文道:向大学生推荐读的书,我已经提到过《论语》;此外,就是最为基础的逻辑书。我觉得我们最为欠缺的不是国学,而是逻辑。我们需要最基本的思考事情的能力和判断力,并不需要多深。所以我建议,大学生可以找到一本入门性的逻辑书来读。

《出版商务周报》:我觉得,注意逻辑可能和您受过的哲学教育有关。能不能说一下您在大学的时候读过哪些影响到您的哲学书?

梁文道:哲学对我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比如罗尔斯的《正义论》、马克思的《资本论》、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福柯的《疯癫与文明》和《性史》、德里达的《书写与差异》、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当然还有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此外还有笛卡尔的《方法引谈》、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等。我们那时候都是上一学期的课专门读这些书。

《出版商务周报》:香港的阅读氛围与内地读者有什么不同吗?如果有差异,差别在哪里?梁文道:还是有差异的。大体上,香港的读者偏向工具性的图书,读的书实用性比较强。比如,香港的很多书是教你怎么在股市上赚到第一桶金。当然,内地也越来越如此了。相对而言,内地的历史文化的图书要多些,比较流行。我觉得内地的历史文化名人传记有一种危险倾向,在于其中宣扬一些谋略的东西,比如讲曾国藩的谋略,讲厚黑,好像历史就是一个谋略宝库。

梁文道:古代的书为什么没有标点符号

中文原来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要读书先要学句读,自己去给文章加标点符号。这个任务是读者的,而不是作者的。不只中文是这样,英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也都没有标点符号。看来,不只中国,全世界的作者都喜欢折磨他的读者们。

大家有没有想过古人为什么要这么折磨读者?古代书的产量是很低的,市面能找到的书的

种类也很少。罗马帝国时代一年只能出产一两百种书。中世纪末期有个欧洲最博学的学者——他一辈子也只看过800多本书,所以古人的博识与今天是不一样的。大家都说孔子很博学,但那时候有几本书呢?古人讲究的博学是深读,用英文说就是Intensive Reading。一两百本书放在你面前,可能是你一生要读的书了,所以要慢慢读、一个字一个字读,读完再读,一遍遍体会字里行间的意思——很快读完,以后没得读岂不很痛苦?

古代为什么没有标点符号?因为他不需要读那么快。标点符号的流行只是近两三百年间的事情。标点符号是怎么诞生的呢?它其实是一个商业行为的结果。五六百年前,欧洲出现了古登堡印刷术,书籍出现并成为最古老的工业产品,进入市场成了商品。出于成本考虑,印刷商也就是书商就想做大量印刷来摊薄成本,于是他们发明了标点符号,让书变得更容易读、读得更快。这还不够,还要分段。

古人的书是没有分段的,也没有章节。今天我们看《论语》,一篇与另一篇之间是没有关系的,卷只是物质上的单位,竹简不够了,再换一卷继续写。中国古代的书是这样,印度、阿拉伯、欧洲的书也是这样。印刷术出来之后,出版商才开始给书籍做段落篇幅的划分。

分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前欧洲人读不分段的《圣经》每次都老老实实从开篇读起,《圣经》分段以后,人们开始认为不同的段落重要程度不同,分歧就产生了。所以英国大哲学家约翰?洛克说:“《圣经》分段印刷是无耻商人酿制的悲剧,他们为了让《圣经》更畅销强行分段,分段以后我们的信仰将四分五裂。”后来的结果被洛克不幸言中——基督教分裂成一大堆教派、教会。所以怎么印实在很重要,印刷术的产生令我们离开精读,开始泛读。

很多人问我,如何读得快一点,但其实如何读得好更重要。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呢?他们不是看,是反复地读,慢慢地读,读出声音来。朗读能让人沉浸到书里面去,这样一个沉浸的状态会产生一个重要的效果——这就是修炼的效果。

我手中是一本《沉思录》,这本书现在在中国很热,因为温家宝总理在看,克林顿、布什、密特朗都看过。奥勒留并不是为出版而写的,他是写给自己读的——不断研读,修身养性。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本修行集,他的写作本身就是修行,之后的不断研读也是。写作,在英文里面就叫Spiritual Writing,所以它的读者也要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修炼来读,不断地读、反复地读。这些领导人一遍遍地读《沉思录》,就是在做精神修炼。古人读《论语》也是这样。所以读书是为了改变自己,变化人格,变成另外一个人。这一点古人都是知道的。

很多人一辈子读《红楼梦》,每次都看到不一样的意思,古人反复读为的不是这个,他是每次都读到同一个意思。他是要不断地再三地提醒自己,比如,“当一个人对你做错事情之后,你不要愤怒,你反而要去想他为善或为恶的理由,然后你就不会愤怒了”,容不容易懂?做不做得到?这种书不是要你明白它的意思,是要你去做。所以真正读书读得好的人都会被某一本书变成另外一个人。古代读书人一定要是一个好人,如果不是一个好人证明书没有读好。所以读书是一种修炼,一种transformation(转变)。

我为什么讲这个?因为我发现今天大家只是把读书当做一个工具,通过它拿到什么东西。读书其实是一种精神操练,是我们已经失落的一个传统,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恢复它,找一本书去修炼自己,追求自己的变化。

梁文道:一个国家的圣书

用一本书去代表整个国家,这是所有政治家的终极诱惑。

英国评论杂志《展望》(Prospect)七月份的封面专辑是《戈登·布朗:知识分子》。很夸张的标题,所以连这个专辑里的好几个特约作者都怀疑这位爱丁堡大学的政治学博士究竟算不算英国几十年来第一个知识分子首相。为了说明此言不虚,他的一个前助手出来见证,表示当年亲眼见过布朗与名满天下的哈佛商学院教授波特(Michael Porter)会面,聊他那著名

的《国家比较优势》理论。一场长谈下来,波特教授赫然发现这个英国财相对这套理论的细节掌握得竟比自己还好。而这类会面,正是布朗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他总是定期约见各个领域的大牌学者,向他们当面讨教自己的读书心得。

不过有一点很奇怪,虽然布朗深受亚当·斯密及大卫·休谟等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但他对美国的保守主义却情有独钟,甚至还想召集手下合写一本大书,“一本可以描述整个英国的书”,因为他很羡慕“美国是个能够用一本书去代表它所有价值观和所有理念的国家”。我说这个想法古怪,是因为它很不英国,英国从来就不是一个需要奠基文件的国家,也不可能有哪一本书总结得了它那纷杂、自由和散漫的思维习惯与社会传统。

而美国的独特,就在于它身为一个民主国家,却活像一支“圣书的子民”(People of the Book),已经两百多年了,它的大人物还动不动就要回到建国初期,引述先贤圣言来支持自己的言行,就和伊斯兰国家的领袖老把先知挂在嘴上一样。布朗钦羡的,大概就是这种把整个国家建立在一个由书与文献构成的磐石上的传统吧。

竞逐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奥巴马(Barack Obama),他学问或许不如布朗大,但好歹做过芝加哥大学的法律教授,所以写起书来一点也不含糊。其近著《希望的无畏》(The Audacity of Hope)在一票职业政客的业余写作中真可说是出类拔萃,备受好评。看他这本书,你就能感到《独立宣言》、《联邦论》和美国宪法等奠基性文件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了。奥巴马谈任何话题,都不忘向这些“圣书”频频致意,似乎离了它们,美国人民的希望就不知该要着落何处了。

对奥巴马而言,这个圣书传统是迷人的。“我们坚持这些真理是不证自明的,所有人生而平等,创造者赋予人类不可剥夺的权利,尤其是生命、自由与对幸福的追求”,他说:“《独立宣言》里这简单的几句话是我们美国人的原点;它们不只描述了我们政府的基础,更是我们共同信念的实质”。更迷人的是落实和追寻这个信念的方法:他曾为了选举穿州过省,去过乡村教堂,去过平凡人家的厨房,去过某个小镇十字路口旁的商店;听一个母亲对战场上儿子的思念,听一个墨西哥移民工人想进大学的愿望,听一个快要退休的白领对未来日子的担忧;而奥巴马似乎真心相信,在美国“圣书”的引领之下,这一切都将找到答案。

用一本书去代表整个国家,这是所有政治家的终极诱惑,因为它看起来如此优美而简单,就像早年的科学家想用一条公式去说明整个宇宙的诞生和演化。差别在于你用什么方法去验证这本书的真理,又用什么手段去说服别人支持它。与利比亚等国家比较起来,要不是美国政客比较蠢,就是美国宪法还不够说服力。你看奥巴马还要跑遍全国,从底层由下而上,才能总结出美国宪法的永恒与伟大;其他人则根本只要好好地站在那里说话就行了,全国上下自然会以欢呼声证明“绿皮书”之类的真理。

至于中国,历史长远,当也不乏在一本书里构想一个国家的努力。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英雄领袖想把王朝建立在最正确的圣典之上,又有多少文人想要把治乱兴衰的原理总结在一本可作帝王宝鉴的名山巨业里。可惜我最想看的,却是一个亡国之君的不传之书:“徽宗在金,尝得春秋,披览不倦,凡理乱兴废之迹,贤君忠臣之行,莫不采摭其华实,探涉其源流,钩纂枢要而编节之,改岁钥而成书”(俞樾《九九消夏录》卷六)。

他翻译了一长串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 翻译家力冈追忆

他翻译了一长串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翻译家力冈追忆 力冈(1926-1997) 梁文道老师在他的视频节目《一千零一夜》中称,力冈先生翻译的《生活与命运》是他做读书电视节目十多年来,最想推荐的一本书。熟悉俄罗斯文学的读者朋友,大概对力冈先生不陌生。《日瓦戈医生》《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琳娜》《生活与命运》(又译《风雨人生》)……一长串大家耳熟能详的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都有着力冈先生优美精湛的译本。可以说,力冈先生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翻译事业。本文为力冈先生逝世十周年时(2007年),他的学生、浙江大学吴迪教授的纪念文章,回顾了力冈先生一生的主要翻译事业,以及背后秉持的理念,从中能够感受到老一辈翻译家的精神风范。诗越是写得出人意外,越能表现悲怆的境界翻译家力冈追忆文| 吴笛 总是觉得恩师力冈先生并没有离开人世,他说不定又为发现了艾特玛托夫式的新的俄罗斯作家的成名之作而欣喜不已,正在忙于新的翻译工作,所以好久没有来杭州了。 然而,最近在杭举行的“著名翻译家力冈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会暨翻译艺术研讨会”上,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六十多位专家学者,聆听着许多专家发自肺腑的感人的发言,我清醒地意识到,力冈先生实际上真的离开我们了,离开我们整整十个

年头了。十年前,力冈先生在追忆《悠悠儿时情》的童趣中,在《含泪的圆舞曲》的伴奏下,怀里揣着《猎人笔记》,乘上《白轮船》,载着他的同行《高尔基》和《别林斯基》,沿着风光旖旎的《静静的顿河》,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风雨人生》,去会见在他笔下得以《复活》的《日瓦戈医生》,还有《安娜·卡列尼娜》、《查密莉雅》和《上尉的女儿》…… 力冈先生一生坎坷,磨难重重。但是正如他所翻译的帕斯捷尔纳克《二月》一诗中所述:“诗越是写得出人意外,/越能如实地表现悲怆的境界。”他的一生就是用出人意料的成就表现了悲怆的境界。面对种种意想不到的遭遇和不公,他并没有沉沦,也没有片面地记恨,而是在艰难的岁月中怀着对人性的憧憬,将厄运升华为创作的动力,在逆境中不忘呼唤人性和仁爱,将种种遭遇视为生命中的财富,在悲怆的境界中抒写诗意人生,毫不气馁地追求生命的意义,在自己所献身的俄罗斯文学翻译事业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力冈出生于贫苦家庭。由于家乡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他很早就失去了读书的机会。16岁的时候,他和两个年龄相仿的伙伴一起逃离家乡,从此开始了长达6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1948年底,他的家乡解放后,22岁的他立即投奔解放区,入济南华东大学学习。 第二年,他被推荐到新华社山东总分社、《大众日报》社从事编辑工作。为了学习先进文化,1950年,他考入哈尔滨

如何阅读一本书 梁文道《我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 从简式阅读到业余学者 身处一个喜欢发表意见多于听意见的年代,我常常惊讶地发现一些现象。以我为例,常常看到一些观众或读者在看完我介绍某本书的节目后,写出洋洋洒洒的文章去批判这本书,而文章的作者也很坦白,说自己其实没看过这本书,只是在我这儿知道有这么一本书。既然没有看过,只是听过关于那本书的介绍,如何能写出一整篇东西去批判呢? 说到读书的问题,给大家介绍一本名著《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艾德勒,曾任《大英百科全书》第十五版总编辑。这本书里有一章叫“公正地评断一本书”,文中说:“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 我了解了。’”意思很简单,一本书你起码得看过,得懂它说什么,你才能够去评判我赞不赞同、同不同意、书写的好不好、是不是废话等等。 我我们好辩,而好辩时往往是为了胜利、为了赢而辩,忽略了辩论的根本出发点。这这本书引了亚里士多德《诗学》里提到的一段话:“其实这就是我们的责任。为了追求真理,要毁掉一些我们内心最亲近的事物,尤其像我们这样的哲学家或热爱智慧的人更要如此。因为宗师

双方是挚友,我们对真理的虔诚却是超越友谊的。”这句话跟亚里士多德另一句名言呼应:“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给了我们一个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忠告,大家通常以为辩论是以赢为目标,却没想到辩论真正的目的是要学习真理。所以读书首先要有一种谦卑的态度,这个谦卑不是要放下自己,完全泯灭自己的意见,而是要重新想到什么叫读书,什么是学习。 这本书将读书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你从阅读里面获得一些和原先熟知的事物相类似的的新资讯,这并不困难。一个人如果对美国历史有所了解,他只要随便翻一些相关内容的书,对他来讲都很容易理解,只是增加了新的资料,那些资料并没有动摇原来理解事物的框架。 或许第二种阅读才是最重要的学习,以一开始不相等的理解程度为基础开始看书。“在对一本书的理解力上,作者一定要比读者来的‘高杆’,写书时一定要用可读的形式传达他有而读者所无的洞见。其次,阅读的人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力克服到一定程度之内,虽然不能说全盘了解,但总是要达到与作者相当的程度。” 我在香港教课的时候经常布置一些功课作业,我发现很多学生遇到一些看不懂的书或文章就会说作者太糟糕,很差劲,写的东西根本看不懂。他们从来不去怀疑到底是作者写的糟,还是自己的理解程度不

《常识与通识》经典读后感10篇

《常识与通识》经典读后感10篇 《常识与通识》是一本由阿城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常识与通识》读后感(一):没有对谈的对谈录 前半部分《收获》发表文章结集。谈“常识”,说了脑功能、生物学、遗传基因等,更像科普。有的篇目大段引用他文,比例远远超过自己的创作(《攻击与人性》)。后面几篇对谈。第一篇音乐,周勤如倒是说了不少,阿城的应和只是见缝插针说一两个自己晓得的知识点,和音乐无关,感觉两人根本没有“对谈”。和姜文更是搞笑,一个说电影创作,一个重复之前的脑功能,鸡同鸭讲。洪晃那篇最好玩,没有主题,纯家常,然而见出洪晃的真性情。 《常识与通识》读后感(二):前面可以,对谈有些无聊 《常识与通识》是阿城文集之一,像他自己说的“常识”这个名字有几个人选此为题,一个是托马斯潘恩,还有一个梁文道,其它的我还真不知道。不过相较之下,阿城的常识也带有时代特点,而这些常识的背后是阿城对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和文字的戏谑。不可否认的是阿城的知识储备,但是对谈阶段却没有什么更有深读的东西,很多都像是自说自话,因为阿城的引导确实不是很好,所以被谈对象的故事和话语内容就显得略杂乱而缺乏深读,更多的是看被谈人的想法和思路,而阿城更像是一个中间人,只是个过度。 《常识与通识》读后感(三):常识也可以有趣 《常识与通识》是读过的第三本以“常识”的名义写的书。第一本是阿城也在书里提到的托马斯?潘恩的《常识》,讲的是人权,高扬宪法应取代国王成为“国王”,一本薄薄的册子奠定美国独立的观念基础。梁文道的《常识》是时评结集,通过对一个个事件的评论,来发表他对好政府、好社会等问题的看法。 相比于潘恩和梁文道“板着脸”讲道理,阿城的文字要有趣得多。通过他对明清鬼故事的介绍,第一次晓得古时读书人在圣贤经典之外,还在笔记里记录了这么多神叨叨的鬼故

(整理)一个普通人离杀人有多远——梁文道讲《路西法效应》.

一个普通人离杀人有多远——梁文道讲《路西法效应》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在三个月之内,胡图族人杀死了大概80万到100万的图西族人,是三个月的时间死了将近100万人,凶器是一些大砍刀跟狼牙棒,这很可能是现代历史上最被忽略,但是又最残暴的一桩大屠杀。 这个屠杀的发生现在看起来是非常匪夷所思的,为什么呢?因为原来这两族人是混居在一起的,他们很多就是邻居,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是老师跟学生,是医生跟病人,是这样一个关系,是公司里面的伙伴、同事,学校里面的同学。一夜之间,政府告诉胡图族人说图西人是坏蛋,你们拿起武器,然后军人来了发武器给他们,去把他们统统杀光。 这忽然间在你隔壁的,就坐在你身旁的这个人,莫名其妙的就拿起了刀砍向了你的头,然后他们会怎么砍法呢?他们会把一个家庭的父母都砍死,而砍死的这些凶手里面包括一些女人。这个其中有一位胡图族当年的凶手,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她后来回忆她怎么样杀死一个邻居的小女孩。她说既然她父母都死光了,我就只好把这个小女孩也解决了,要不然留下她,她不是更痛苦吗,我也是为了她好。但是她还记得那个小女孩被她的刀子砍下去劈她的头之前,那个惊讶的哀求的眼神。 在这场屠杀里面还有大量的轮暴事件,这些轮暴事件有时候是这样的,是一群凶手逼着一个家庭,要这个12岁的小孩当着全家人的面去强奸他自己的妈妈。然后跟着把刀交给这个小孩,叫他把他全家人都杀光,只剩下他这个妈妈,然后他妈妈再在这个小孩面前被这些凶手一个一个去轮暴。 为什么我们人类可以犯下这样的错误,当我们大部分人在面对这样的图景的时候,我们都觉得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至少我们不会干这样的事情对不对。但是你想想看这场屠杀的教训就是原来非常平静,种族关系不算特别紧张,就你的好朋友,你的好兄弟,你的好邻居,居然可以一夜间就变成这样一个残酷残暴的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部这几年来相当受重视,非常重要的着作《路西法效应》,副标题叫做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这本书的作者叫做菲利浦·津巴多。这位作者现在是全世界心理学界赫赫有名的一位大心理学家,那么他为什么这么有名,是因为他曾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做过一个实验,那个实验后来几乎没有人敢原样的重复再做的实验,就是非常有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这个实验是怎么回事呢?是这样的,他去找了一帮志愿者都是一些学生,过来愿意做一个研究对象。这个实验基本上就是在学校的校园里面把一个教学楼改装成一个监狱,布置成一个监狱环境,然后这些来受实验的学生经历一个非常逼真的逮捕过程,还真的是有地方警察帮忙的一个逮捕过程,把这些志愿的这些学生抓进来。抓进来之后呢就会发现,这些被抓进来的学生就成了囚犯,而另一些学生是随机的被选择当这个狱警,然后就关两个礼拜。 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看在这两个礼拜之内,这些原来都是普通年轻有为的大学生、研究生的这些好孩子们这些年轻人们,当他们有些人扮演囚犯,有些人扮演狱警之后,双方的互动会怎么样,这个环境跟这个制度又会对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结果这个实验的结果非常骇人,乃至于这个实验根本还做不到一个礼拜,就要被迫终止。

梁文道经典句子

梁文道经典句子 【1】:有人说:幸福的人都沉默。百思不得其解,问一友人,对方淡然自若地答:因为幸福从不比较,若与人相比,只会觉得自己处境悲凉。 --梁文道《常识》 【2】: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梁文道《悦己》 【3】: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梁文道《我读》 【4】:一个女人一定要有自己过好日子的能力,要有别人没法拿走的东西,这很重要。 --梁文道 【5】:任何一本书被一个读者拿起来的时候,他心底都有一种或许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欲望,就是我要改变自己,要提升自己,这是一个很伟大也很卑微的欲望。 --梁文道 【6】:我想很多人都有这种经验。你不能主动,你不能做任何事,你只能等他心血来潮问候几句的时候平淡和缓地应答,你不该成为逼迫的力量,你是一株等待季节性阵雨的沙漠植物。 --梁文道《我执》 【7】:一个人去崇拜一个偶像,其实是在利用这个偶像的一些形象,来告诉别人“我是什么样的人”。按照法国社会学大师布尔迪厄的说法,这代表了某种品味的选择。品味就是人赖以区分自己,并且试图在象征性领域战胜其他人的东西 --梁文道 【8】:每一段感情的发生与结束其实都是记忆的战争。受过伤害的,必将迟疑畏惧,因为他记得那么清楚,他害怕的不是眼前人,而是过去的人,他不只是和新认识的朋友交往,还同时和自己的记忆谈判、作战,对方可不知道,这样的关系何等艰难,因为与他角力的是过去的陌生人。 --梁文道《我执》 【9】:所以他是一个真正享受孤独的人,因为喜欢孤独的人必定也喜欢爱情;因为唯独在爱情中,才能最圆满深刻地体会孤独,而且这还得是不可成就不会成就的爱情。就这么闭户独居,你不会感到孤独;但是在一个人的怀抱与自己的小房间之中拉锯,且终于舍弃前者回到密室,你的孤独才是完美的。 --梁文道《我执》 【10】:要完全认识一个人,一定要认识他的恐惧。 --梁文道《我执》 【11】:怀疑是一种顽强的植物。当它被下在两人之间的土地上,即便只是一颗种子,迟早也会抽芽长大,终于扭曲一切,排挤开所有本来健康的花朵,使之枯萎。 --梁文道《我执》 【12】:哲学教懂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谦卑,因为你虽爱慕智慧,但你永远得不到智慧,他总在你的掌握之外。故此,哲学家是“爱智之人”(Philospher)而非“智者”(Sophist) --梁文道《我执》 【13】:如果一个人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人性里面的阴暗、邪恶,知道自己控制不了那种欲望、那种动力,你就会明白人生很不简单、很复杂,世界很可怕、有很多意外、很多我们不能控制的东西。然后你有可能变成性格比较平和的人,至少你不会再犯傻。所以阅读是一种精神操练,阅读能够改变我们自己,读书不是让人变坏,而是让我们对人性有一个纵深的理解。当大家都在狂欢的时候,我却很平静。这是可怕的早衰迹象……-- --梁文道 【14】:正是记忆,不是别的,把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联系起来,使我历经时间的变幻还能统一,而不分裂。 --梁文道《我执》 【15】:财富,美貌,甚至才华,都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一个人身上无奈的限制与枷锁。你不能说一个有钱人除了财富之外还有一个完全与此无关的内在,也不能说一个美丽的女子除了美貌之外还有一个不受外在影响的本质,不,因为这些所谓外在的条件不只深刻地改变了穿戴它们的人,甚至还扭曲了他们的人格。就像一个面具戴得太久的人,他早就失去了原来的面孔。 --梁文道《我执》 【16】:擅于文字的,终将死在文字的手上。因为对方将从文字里发现,无论对待任何事物,这个作者都是冷静置度,且能掌握进退的分寸。于是感到危机的存在,如动物般本能地逃逸。 --梁文道《我执》 【17】:可是我们就是喜欢回首来时路,以为自己原该变成另一个人;不一定比现在好,也不一定比现在坏,但总之是个不一样的人。 --梁文道《我执》

锵锵三人行节目分析

锵锵三人行节目分析 最初关注《锵锵三人行》是因为梁文道。 我平常喜欢看报纸,《南方周末》每期必看。看久了以后我就发现在评论板块里,有个人写的评论特别有意思。观点独到,极有见地,发他人所不敢想,说他人所不敢说。言语犀利,不留情面。后来我记住了他的名字: 梁文道。 实际上,梁文道不仅文章写的好,作为传媒人,他在电视节目策划以及谈话类脱口秀节目中的出色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锵锵三人行》和《开卷八分钟》。下面,我们就《锵锵三人行》做简要分析。 电视谈话节目,顾名思义,是将演播室内主持人、嘉宾(有的节目还包括观众)面对面的人际传播,通过电视转化为大众传播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电视谈话节目虽然依靠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得以扩大受众面,但其主要表现形态是面对面的人际谈话和交流,这既是它与其他电视节目类型相区别之处,也是它的先天优势。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谈话是人与人交流必不可少的。我个人认为《锵锵三人行》很好地把握住了中国大众在社会转型期的这种渴望与人沟通、与人交流的社会心理,应运而生,用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工具还原了传统社会中面对面人际传播的状态,充分展示出面对面进行人际交流的魅力。在处理谈话氛围时,《锵锵三人行》很少进行过多策划与包装,而对于每星期五次的节目播出量,对每一期谈话内容事前都进行周详的策划也不太可能。因此,用主持人窦文涛的话来说,这个节目“就是我们平常朋友聊天这一类,我们就是用本色,把生活中的聊天尽量本色地搬上电视”。“聊天往往是强调一个聊的过程,……大家都是性情中人,畅所欲言,享受的是这个……” 朋友之间的谈话主题大多宽泛、随意、跳跃。《锵锵三人行》聊天话题很广,可以谈谈政治,如台湾大选与陈水扁;也可以聊聊社会热点话题如华南虎照片事件;或是讲讲情感类话题婚姻与爱情;还可以“八卦”一下,评论一下娱乐界人物,如陈冠希的艳照门风波等等。

触动心灵的经典句子摘抄

触动心灵的经典句子摘抄 1、不要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自我安慰只会减缓成长的速度。 2、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偌我,而是你不懂自己。 3、总是在安静的时候想太多,然后莫名其妙不开心。 4、两个人相爱着,最美好的莫过于一起努力,一起改变,一起梦想。 5、被自己所爱的人宠坏,是最幸福的一种坏。 6、不随大流的人,一定是有着自己的一些坚持,即便这些坚持在途中会被大流们嘲笑或者误解,甚至带来伤痛,但我依然觉得这是可以承受并值得的,因为从头到尾,你都听从自己的内心。 7、离开的就离开了,离开了就意味着就跟自己没关系了,不管TA现在多么精彩,又或者是多么落魄,都与己无关。所以不必总去张望或打探,TA现在到底怎么样,爱怎样怎样,过往不念,逝去不想。

8、人总爱欺骗自己,因为那比欺骗别人容易。 9我主动来找你,是因为我太喜欢你,我已经不主动找你,因为你每一句回复都敷衍得那么不走心,不是不喜欢你了,只是不敢再那样喜欢了。 10不知道是越来越独立,还是越来越心虚,走了这么久,发现唯一靠得住的还是自己。 11别为当初的誓言耿耿于怀了,承诺的时刻一定是真的,只是后来太多意外,谁都想不到会分开。 12不要向任何人诉苦,因为20%的人不关心,剩下的80%听了会很高兴。摆正心态,温柔自相随,人生就是哭给自己听,笑给别人看! 13如果有一天我死了,请你不要靠近我的尸体,因为我已经没力气伸出我的手帮你擦干眼泪。 14爱需要缘分和运气,愿你找到一个像太阳一样的人,为你晒掉所有不值一提的悲伤。 15每座城市,大概都因为有了个特别的人,才赋予了它不平凡的意义。

16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梁文道。 17现在越懒,以后要付出的就越多,现在爱拖,以后负担是就越多。 18愿今日之努力日后想起还能浅浅一笑,不愿今日之颓废用长长一生去悔恨--德卡先生的信箱。 19、要想人模人样地站在人前,背后要吃很多的苦,我想我正处于吃苦的阶段,以后未必能人模人样站在人前,但还是要努力不是么。要知道,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努力做好任何事。 20、我开始学着接纳自己,不跟自己着急,不妒忌恨别人的出色。一旦我发现接纳了自己,那些生着的气一下子就没了,这就是人生的修炼,让我一点一点地学会了安静,学会了宽容与欣赏。 21、快乐,不仅仅是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更多的在于已经拥有的是否仍对你有吸引,是否让你幸挂和珍惜。人生就像一扇门,有人悲观于门内的黑暗,有人却乐观于门内的宁静,有人忧愁于门外的风雨,有人却快乐于门外的自由。

让人清醒的句子

让人清醒的句子 [标签:栏目] ,让人清醒的句子 1、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闯不进去。 2、你喜欢我,因为我是个不错的人,但你爱他,哪怕他是个错的人。 3、你若将过去抱的太紧,怎么能腾出手来拥抱现在? 4、如果不这么在乎,生活会简单得多。 5、面对别人不素的表白,耐心的倾听,不接受但尽量少的伤害别人。 6、凡事不要想的太复杂,手握的太紧,东西会碎,手会疼。 7、有多少人现在是在异乡的城市打拼,忍受着孤独,寂寞,一个人走完四季,冷暖自知。 8、总有一个人,一直住在心底,却消失在生活里。 9、人生中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最长久的拥有需懂得珍惜。 10、三个方法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接受,改变,放开。不能接受,那就改变,不能改变,那就放开。 11、真正的永恒,不是她时刻在你身边,而是她一直在你心里… 12、真正的矛盾,不是她不理解你,而是你不会宽容她; 13、一个缺点的背后,必然藏着一个优点。譬如说话不好听的人,性子必然直率。 14、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 15、有时候,顺其自然,你才会知道那些事是否值得拥有。 16、爱一个人,就是在漫长的时光里和他一起成长,在人生最后的岁月一同凋零。 17、真正的关心,不是你认为好的就要求她改变,而是她的改变你是第一个发现的; 18、假如你想要一件东西,就放它走。它若能回来找你,就永远属于你;它若不回来,那根本就不是你的。 19、孤单,是你心里面没有人。寂寞,是你心里有人却不在身边。

20、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是从一个人的心到另一人的心。 21、一路走来,每一个季节都有残缺,每一个故事都有暗伤。 22、沟通心灵的桥是理解,链接心灵的路是信任。 23、做别人,做得再好也不过是“某人第二”;做自己,却永远是自己的第一。 24、一生中你唯一需要回头的时候,是为了看自己到底走了多远。 25、人生不是要按别人的想法去过,而是要跟随内心,做自己想做的那个人。 26、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 27、有些事,你把它藏到心里,也许还更好,等时间长了,也就变成了故事。 28、真正的遗忘,不是把一切关于她的东西砸碎,而是心里真正放下她; 29、真的,理想的伴侣要补足对方的缺点,而不是互犯同一个缺点。 30、清醒时做事,糊涂时读书,大怒时睡觉。 31、如果我在等一个人回来,我会希望她看到我的时候,我是一个很值得他欣赏的人。 32、喜欢一个人是种感觉,不喜欢一个人却是事实。事实容易解释,感觉却难以言喻。 33、真正的爱情,不是一见钟情,而是日久生情; 34、梁文道:一个女人一定要有自己过好日子的能力,要有别人没法拿走的东西,这很重要。 35、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 36、真正的可悲,不是你已不爱她,而是你不爱她却还骗着爱她; 37、有时候,你放弃了某个人,不是因为你不再在乎。而是因为你意识到ta不在乎了。 38、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他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他由衷的为你着急。 39、人生中会有数不清的遗憾,这也是人生的一种魅力,十全十美的人生也许才是最乏味的人生!

开卷八分钟-梁文道书单

开卷八分钟-梁文道书单 【系列一】读书这件事 《如何阅读一本书》——从简式阅读到业余学者 《好绘本如何好》——教你如何“阅读”图画书 《私人阅读史》——30年阅读史变迁 《灰皮书、黄皮书》——禁书总是诱惑难挡 《读库》——书跟人之间那点复杂的情感关系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狱中创作:作家的另一种出路 《查令十字街84号》——爱书人的书信情缘 【系列二】文艺进行时 《天工开物·栩栩如真》——当香港小说家严肃起来的时候…… 《切·格瓦拉之死》——“很可惜,他失败了!” 《沉默的大多数》——被炒作出的神话符号? 《黄金时代》——好的色情不遮掩 《理想国与哲人王》、《个人尊严》——自由主义的精髓在于什么· 《山楂树之恋》——纯爱感动 《小团圆》——乱世之中现苍凉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通过跑步去悟道 《丈量世界》——知识的态度是谦逊 《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鹿鼎记》——金庸武侠里的女人和政治 《哥伦比亚的倒影》——美貌不需要休息 《退步集续编》——那些“干净”的中文 《在春风里》——陈之藩忆胡适 《一个人的电影》——追忆放电影的美好时光 《我和电影的二三事》——把自己交给电影,就像爱情一样 【系列三】思想杂草 《于丹论语心得》——粗浅的话语,朴素的道理 《丧家狗》——经典的“原解”与“诠释” 《伊利亚随笔录》——一剂心灵创伤的“止血良药” 《沉思录》——哲学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道德情操论》——丰富你的道德想象力 《Purity and Danger》——英国女爵士的“肮脏观” 【系列四】万象 《民主是个好东西》——建立动态的和谐社会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启蒙与救亡的纠结 《八十年代访谈录》——找回失去的常识 《七十年代》——语言变化中的文艺潜流 《提问是记着的天职》——英美媒体值得尊重的地方 《笔底波澜》——百年中国言论史 《货币战争》——从抄袭看我们对无知的恐惧 【系列五】知客 《大师与门徒》——教育的本性是爱欲 《The Companion Species Manifesto》——对动物的溺爱折射了对人类世界的失望《嘘嘘嗯嗯屁屁》——“嘘嘘”也有大学问

所谓情商高,就是懂得好好说话

看《奇葩说》,觉得蔡康永简直太神奇了。 不管辩论题目有多没节操,他都可以讲得很高尚。 不管对方多么屎尿屁黄赌毒,他都能巧妙地拗回来,回归文艺和优雅。 他的用词永远柔软,姿态永远轻盈,永远显得对方像个傻逼。 要是我也像他情商这么高,这么会说话就好了。 跟朋友讲起这件事,他们都说,你自己就很会说话啊,你是难得的既真性情,又情商高。 不。是。吧。 我成天脏话连篇口无遮拦,我也配? 但是他们居然列出了很多条我会说话的证据哎。 不服不行。 原来我这么屌。 所谓情商高,确实就是懂得好好说话。要怎么说话呢? 1.把你说的不对统统改成对。我有个朋友最喜欢说不,不管别人说什么,他先说不,不对,不是的,但他接下来的话并不是推翻别人,只是补充而已。他只是习惯了说不,大家都讨厌他。谁喜欢被否定啊?我采访过一个学识特别渊博的教授,我发现他有个美好的小习惯,不管对方说了多么傻逼的话,他一定会很诚恳地说,对,认真地指出你这个话可以成立的点,然后延展开去,讲他的看法。他这么牛逼的人,肯定了傻逼的你,你一定受宠若惊。而他把你的意见上升到那么牛逼的高度,你发现自己和他都好厉害哦。从此我学会了这一点,先肯定对方,再讲自己的意见,沟通氛围会好很多哦。 2.说谢谢的时候可以加上你,或者加上对方的名字。谢谢和谢谢你的差别在哪?谢谢是泛指,而谢谢你是特指,更走心。对于陌生人,你说谢谢你,对于认识的人,加上对方的名字,会友善很多。很多。很多。 3.请别人帮忙的时候,句子末尾加上好吗。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说话,加上好吗两个字,就变成商量的语气,对方会觉得更被尊重。一个朋友是上市公司总裁,他每次让我做什么事,都会加可以吗你方便吗好吗——尤其是对待世俗意义上比自己地位低的人,用商量的语气,显得你更有教养哦。 4.聊天的时候,少用我,多说你。蔡康永就说过,聊天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朕。每个人

梁文道-常识读后感

常识读后感 真正的社会是怎样的?全世界的信息无时无刻地发生着变化,我们却只能通过一双眼睛来粗略地浏览,只能主观地产生出一种片面的想法。而我们正是需要像梁文道一样的时事评论家,去全面地共享资料、观点,去弥补我们稀缺的一个角度。就如这本书《常识》扉页上注明的:“如若觉得这些奇怪,可谓这是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 《常识》,一针见血地谈及中国社会种种弊端现象,通读全文,不可否认,梁文道是一位用思维贯穿文字的作家,他运用了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高质量知识,去权衡这个社会的各种现象,大到地震,小到一句话。在字里行间,他没有回避当下热点的问题,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实事求是是他给我最大的印象,从事情的开始到结束,甚至之前的征兆,社会流行说法未及提到的,问题本质的透彻分析,没有避讳,也没有故弄玄虚,反映最真的思考。尽管如此,这毕竟是一个叫作梁文道的人的世界观,是他的常识,可是起码反映了一些见解,借用作者的话说,“世界的梦想并不是人人都能会说英语,而是人人拥有普遍的共识”。 这本称为“常识”的文集,仅这两个字的立意,不只是向美国作家托马斯·佩恩致意,归宗于知识分子的传统,而且“常识”寓意丰富,在梁文道的笔下,就蕴涵有三种层面:第一种意思就是我们日常生活所谓的常识,在生活中基本存在却有不可缺失;还有一种就是作者所谓的,“被埋在底下,或者跟我们另一些常识相互矛盾,被我们

扔到一边去了,可谓缺失的常识”,比如说“潜规则”;另外一种常识,可以说是人际关系,或者是公共情怀。 在《常识》的许多篇章里我们都会发现叛逆和辩证的痕迹。当世人对“范跑跑”群起而攻之时,梁文道却为之辩护,说明范只是不那么崇高,但绝不是邪恶;在全社会都在对地方官员公布电话拍手叫好的时候,梁文道却指出,这是对“民情不能顺利上达”的“最好的讽刺”。梁文道总是用不同于大众的眼光看现象,既看光亮的一面,又看背阴的那一面,叫一些人顿悟,也叫一些人咬牙。 梁文道善于分析推理,寻求现象之后的根源。《常识》谈到中国人面对国耻,总是一方面是努力地自我贬损(捏造侮辱中国人的事件),一方面是盲目地自我肯定(制造世界上最长的拉面,争取“世界第一”)。这实际上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其背后是一种集体怨恨。很多人思考国耻问题止于理性爱国这一层,梁文道总是继续深入下去,直指根源,教人慨叹。谈及“毒奶粉”事件后温总理提醒企业要尽社会责任,梁文道则把目光降低,说明企业尽社会责任不是此事的要害,真正的要害在于要有做人的道德底线,是公民的基础道德问题。抗战一篇中谈到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时,提到我们国家没有一个专门保存战死军人灵位与遗体的国家级墓园,更没有一个全面纪念抗战死难军民的国家级建设。说到矿难之后的感言,他列举了一个电视镜头,一位刚被救出来的矿工,眼睛还蒙着黑布条,对着镜头直喊:“感谢党中央!感谢国务院!感谢河南省政府!感谢全国人民!”不遗漏对象并且逻辑严密。梁分析了两种可能,一是在出镜前有所准备,二

儒释道经典语录大全

儒释道经典语录大全 导读:经典语录儒释道经典语录大全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要批评别人时,首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 3、三餐常思农民苦,日用莫忘众生恩。 4、你成功时最危险的敌人,是你自己的傲慢心。 5、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6、人如果不能知足就永远都在烦恼中。 7、不耗时间批评别人,多花时间改善自己。 8、人如果有正确的信仰,在人生的旅途中所走的路就不会出差错了。 9、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10、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11、时搏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 12、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3、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14、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5、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6、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17、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8、不争的人才能看清事实;要知道,普天之下,并没有一个真

正的赢家。 19、人之谤我者,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者,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20、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21、做该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该做的事是愚痴。 22、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2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4、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25、忍辱治嗔恚,懂得涵容就是有福之人。

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北京刚入秋的一个下午,十点读书的采访者在梁文道先生的北京办公室见到了他。他刚和脱口秀演员李诞进行完连线对谈,见到我们来,极为主动与礼貌地打招呼,弯腰握手。 和在媒体上所呈现出“锐利梁文道”的形象不同,近2个小时的采访中,他整个人都被一股温和的气质包裹着,语速较为缓慢地回答着每个问题。 梁文道不擅长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遇到“请具体举例谈谈”的问题时,也总是举一个现象为例子,或者直接说“不知道怎么回答”“说不出来”“很难去讲”“我不太喜欢简化地去归纳一个东西”。 梁文道觉得,所历故事和所看书籍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随着年纪越长,他可以明显感知到的是,这些影响已经把他内心温和与叛逆这两股互为撕扯的力量,自洽得很好。

叛逆 年轻时的梁文道,确是个叛逆的男孩。 他曾说,自己从小就不受约束,讨厌制度,因此产生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像所有的叛逆青年一样,做出了一些引人注目的行为。 家人也评价他害怕沉默的生活,性格颇有“离经叛道”的感觉。 成长环境对他的影响很深。 ▲梁文道 20世纪70年代末,梁文道在台湾读小学。 梁文道在学校学到的地理知识是:“中国的第一大淡水湖是洞庭湖。” 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又告诉梁文道和他的同学:“实际上鄱阳湖才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明知道是错的,还要教这个,考这个呢?”

梁文道想,一个人要学习的,到底是真实的事实,还是某些人从各自立场出发,所告诉我们的东西。 由于父母远居香港,那时,梁文道常往返于香港和台湾间。接触香港自由、多元的文化氛围后,梁文道对台湾学校教授的那套东西很难信服。 高中时,梁文道回到了香港,15岁的男孩看着自己的入学注册通知书上,写着“梁先生收”4个字,他第一次觉得“被尊重了”。 他后来常说,是在香港不同的生活经历,给了他一种放松感和救赎感。 阅读 梁文道从小就爱读书。 他觉得,读书是磨练每个人的磨刀石,一个人如果要让自己保持锐利的话,就需要读书。 幼时和外公住在一起时,他便受外公指导,读了《水浒传》《三国演义》《四书》。

谈木心--梁文道

H梁文道TT:木心在文学上成就最大的,恐怕最多读者知道的,他写了很多散文,写了很多箴言般的、格言般的一些句子,某个程度上你可以说,我自己有时候会拿他比赋为法国的蒙恬,当然我们知道当HJ年法国蒙恬写作的时候用的文字是怎么样的一种文字。但是我形容他像蒙恬这是因为他写的散文,真的就是蒙恬意义上的essay,一个题目一个概念,各种疑问探索式的写作,但是他除了这些写作之外,也尝试过不同的文体,诗也是一大宗,明天再跟大家讲,此外还有小说。 可是他的小说很特别,他的小说有部分我是有保留的,那一部分主要是一些太讲故事的一些小说,比如说其中一个故事,后来还被演变成了不同的版本,在网络上流传,他们都不知道是原出于木心。就是谈一个大巴司机,怎么样一路被其他乘客羞辱,只有一个乘客是看不顺眼的,看不过眼的,结果这个司机反而要把这个乘客赶下车,原来这个司机就是要整个大巴往山崖底下冲去,当然今天网络上流行的版本就不是木心原来写的内容,但是大意如此。 可是另一方面,他还有更多的小说写的却像散文,或者说有的时候反过来,他的散文写的像小说,也就是说散文里面看得出明显虚构的东西,而小说里面的叙事慢慢平缓下来,不追求情节上的高低起伏,而变成淡淡散散的,像散文般的格局铺展开去,敷衍开去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小说写法呢?他在一个访问里面曾经解释过,他说他要写的是一种,你可以说他的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散文,他说长篇小说我另有定义,我的那些短篇小说,都是叙事性散文,就像音乐上的叙事曲,哈代曾说,多记印象少发主见,每隔一段时日我就会想起这句话,凡记印象的当时和事后都很安逸,发了主见转身变由回忆,追思起来信信不解,现在我用的方法是以印象表成主见。 什么叫做以印象表成主见?我觉得最好的一个例子或者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例子,就是他这本书《温莎墓园日记》里面同名的小说《温莎墓园日记》,这篇小说很奇怪,一开头你就觉得叙事者的我好像不太明显,或者那个我更像是散文叙事的我,一开始就讲一个墓园,这个墓园的状况是怎么样的,说着说着,就慢慢的开始引入,你开始觉得像小说了,因为叙事者会用括号提醒自己说,这些部分我要写给谁看。 更怪的是他写墓园的时候,写墓园上有黑岩,有块黑石头,根本都没提自己,后来已经坐在这个黑石头上,直接写黑石头,写着写着就转到,好像有一个我们看不见的人,或者他用非常省略的笔法,把那个坐在石头上的人,他的身体状态给写了进去,然后又进入了一种,像我刚才讲的蒙恬散文式的探索性散文写法。 比如说忽然补了一段这句话,他说为何漫步最易沉思,就因肉体有肉体的进行,心灵有心灵的进行,心灵故意付一件事让肉体去做,使它没有余力做骚扰,肉体也甚乐意,无目的,不辛劳,欣然负荷着心灵,恣意地走,其实各种沉思中,很多正是谋划制服肉体的设计,乃至破灭肉体的方程演绎,但是很快我们就发现,这始终是小说,为什么呢?他又来了一个括号,以上的寄给桑德拉,不会,他不会抱怨故意把姓拉长。 这篇小说或者是叙事性散文,慢慢变成一个关于墓地的故事,讲到了当年温莎公爵夫妇他们去世之后,他们珠宝拍卖的过程,他跟他的朋友又怎么看拍卖的过程里面,牵涉到的对

万万没想到

1.导读 煽情是文人的膝跳反应,这是作者说的。 其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陷在类似煽情的思维中,习焉不察乃至不能自拔。这种自以为是的思维方式常常让我们难以对事态做出理性的判断,是该用理工科思维取代文人思维的时候了。《万万没想到》的作者万维钢用通俗的语言阐释了许多生活中的道理,那些理工科思维的产物。 这几年流行一个词——“走心”,如果说“走心”是用情绪,那么“走脑”就是用理性。理工科思维恰恰告诉我们,凡事要多走脑子少走心。 2.用理工科思维代替文人思维 [一和一万]据说是斯大林说的,“杀死一个人是悲剧,杀死一万个人是统计数字”。统计数字的力量远远比不上一个具体的人。 [文人思维]我们的首要技能不是数学计算能力,而是分辨善恶美丑。也许这就是文人思维的起源——针对每个特定动作的美学评价。有时候他们管这种评价叫“价值观”,但所谓价值观无非就是给人和事贴或好或坏的标签。 [取舍思维]英文有一个形神兼备的词可作解释:trade-off。两个好东西我不可能都要,那么我愿意牺牲(off)这个,来换取(trade)那个。讨价还价一番后达成交易,既不美也不丑,既不值得歌颂也不值得唾弃。斤斤计较地得到一个既谈不上实现了梦想也谈不上是悲剧的结果,完全不文艺。 [两套系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把人脑的两套思维系统统称为“系统1”和“系统2”。前者自动起作用,能迅速地对事物给出一个很难改变的第一印象;而后者费力而缓慢,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进行复杂的计算。文人思维显然是系统1的集大成者,而理工科思维则是系统2的产物。 [奥运会上的避孕套]伦敦奥运会组织者给运动员准备了15万个避孕套,在奥运开幕仅仅五天之后被用完。梁文道、蒋方舟和阎连科三位文人对此事发表了意见。梁文道说他从来都是公开支持性产业和性工作者的。蒋方舟说拥有优秀基因就会花心。阎连科说中医认为以毒攻毒,性可能也是一个疏通渠道。他们怎么不算算一万名运动员5天用掉了15万个,这是每天6次的水平(如果是发生在运动员之间)!真正合理的解释是大部分套套被运动员拿走当纪念品了。 [两种机制]物理学家蒙洛迪诺说,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世界上科学家很少,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我们都不但不爱看,而且还直接忽略那些不符合我们已有观念的证据。 3.烧脑甚至反常识的理工科思维有哪些?

王朔出镜《锵锵3人行》 爆砍 “极品女人”-H2O-搜狐博客

王朔出镜《锵锵3人行》爆砍“极品女人”-H2O-搜狐博客 连着几天,王朔都做客《锵锵三人行》,其中砍大山, 喷到“极品女人”,王朔定义:“一身书卷气,思想前卫,行为守旧”,点名的就有林徽因,并且说:“林黛玉也算,她从一 而终了嘛!”火爆的是王朔批评杨澜的老公“太不靠谱”,王朔“凶猛”开腔,一通乱cei。将郭敬明、余秋雨等名人骂了个够以后,文坛“老痞子”王朔还不解气,甚至折腾到了电视上。 日前,王朔做客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与窦文涛、梁文 道一起讨论“大院文化”以及“南北作家”等话题,他借机大过骂瘾,竟然又朝演艺界名人倒起了“脏水”。在当天的录制现场,王朔显得格外健谈,节目开场的前6分钟基本上就是王朔一个人的“天下”,窦文涛和梁文道只有侧耳倾听的份儿,而整 场节目的时间为25分钟左右。在 接下来的环节中,由“大院文化”打开话匣子的王朔几乎不用 任何话题引导,自己开始了大段讲述小时候在大院中的所见所闻,窦文涛几次中间试图打断王朔,把话 题交给梁文道进行,但是都又被王朔马上接了回去。甚至在插播广告的十几秒时间内,王朔也仍然在继续着自己的谈话,并且不时自己大笑出声。一 贯以“骂人”出名的王朔,这次却出人意料地向“女同胞”表示了友好,“现在是信息时代,体力劳动的差别消失了,女人会越

来越厉害,所以我现在玩命巴结女同 胞。”王朔提到,他特别喜欢主持人曾子墨,认为她的“范儿”特别正,可以用“飒蜜”来形容,“就是英姿飒爽的 Miss,之前我觉得杨澜也挺‘正’的,但是她找的老公太不靠谱了。之前她老公还忽悠我们徐静蕾投资来着,我说你别理他,太不靠谱了!”王朔现场语录我 原来就是让着这些文人。(你自己不是文人?)孙子才文人呢!我小时候就是一个坏孩子,我一人能和好多人打架,他们加一块还不够我一口吃的呢!但是我不打女 的,我就看不惯那些男的,我们留级,你就多念了几年书,凭什么歧视别人啊!比如说我就是牛人,但我装孙子,我从来不说自己是作家! 要是南北作家比,金庸还不如老舍呢,老舍的《骆驼祥子》在美国都有影响,金庸也就是在华人圈,这就一比零了吧。我和余华比,这就二比零了!(大笑) 写电视剧就是一体力活儿,写《爱你没商量》把我给写残了,写恶心了……大家喜欢刘慧芳那样的人物,吃多大的苦都得自己扛着,多虚伪的价值观,我不伺候了! 好莱坞有什么创意?他们的故事都是扒的……他们用章子怡,也就是觉得她是一个打星,跟我们拍戏用特型演员一样! *** ***

梁文道经典语录语句

梁文道经典语录语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梁文道经典语录语句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这叫做绅士。不一定喜欢昂贵的身外物,但一定不随便花钱,朝秦暮楚。 2、只有实际的行为才配得上道德判断,所以单恋,其实是超越善恶的爱恋。 3、而爱情,本是一种时间现象,情书就是他最好的表征。既然时间的伸延状态消失了,爱情还会存在吗? 4、你愈想掩藏,那掩藏的手段就愈是耀眼。最精湛的伪装反而夸耀了伪装的存在。 5、有人说:幸福的人都沉默。百思不得其解,问一友人,对方淡然自若地答:因为幸福从不比较,若与人相比,只会觉得自己处境悲凉。 6、一个人去崇拜一个偶像,其实是在利用这个偶像的一些形象,来告诉别人“我是什么样的人”。按照法国社会学大师布尔迪厄的说法,这代表了某种品味的选择。品味就是人赖以区分自己,并且试图在象征性领域战胜其他人的东西。 7、教养是何其古老于今天何其陌生的词啊!这个词本来是品味的绝配,不过,由于教养困难奢华容易,我们今天才把品味许给了奢华,让空洞的、无止境的消费去遮掩教养的匮乏。

8、等待情人的电话总是难熬,特别是当你留口讯,对方却保持冷静,爱理不理的时候,所有人际来往,莫非一种应答关系,不回电话的就是主人。 9、每次看见“国民性”和“国民素质”这些很宏大很玄妙的字眼,我都会特别谨慎。 10、所有的人际往来,莫非一种应答关系。有呼召遂有响应,送礼就期待回礼,寄了一封信之后就等着回信的到来。电话这种沟通技术使得应答俱在一瞬间完成,几有共时的幻觉,因此电话通信的悬搁就更加叫人困扰了,也更加凸显了主奴之间的优次地位。不回电话的必定就是主人。 11、回忆,无论如何都是伤感的。如果回忆是痛苦的往事,那么我们就等于再次经历痛苦;如果回忆是甜美欢快的过去,那么我们就不免慨叹其失落与不可复回。 12、怀疑是一种顽强的植物。当它被下在两人之间的土地上,即便只是一颗种子,迟早也会抽芽长大,终于扭曲一切,排挤开所有本来健康的花朵,使之枯萎。 13、可是我们就是喜欢回首来时路,以为自己原该变成另一个人;不一定比现在好,也不一定比现在坏,但总之是个不一样的人。 14、小时候,我们台湾男孩称赞一个女孩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说他“很美”;假如她不美,我们则说她“很有气质”;万一她不只不美而且还没有气质的话,那么我们就说她“很爱国”了。 15、一个人不做物质的奴隶,但他的人格、性情或许可以借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