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文史笔记1

外文史笔记1

1.但丁和他的神曲

但丁是意大利的民族诗人,中古到文艺复兴的过渡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世纪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继往开来,在欧洲文学发展中占据一个关键地位。

《神曲》的思想内容:1.神曲是但丁从政治上、道德上探索意大利民族出路和寓言性的总结.2.神曲在宗教性的构思中反映了中世纪晚期意大利的现实生活,而且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反教会的倾向.3.神曲是中世纪文化的总结,又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最初萌芽.

《神曲》的主要内容:神曲全长14233行,分为《地狱》、《炼狱》(又译《净界》)、《天堂》三部,主要情节是写诗人梦游三界的故事。

《神曲》主要内容:诗中叙述但丁在[人生旅程的中途".即1300年.35岁时.迷失于一个黑暗的森林.他竭力寻找走出迷津的道路.黎明时分来到一座洒满阳光的小山脚下.这是普照旅途的明灯.他正一步步朝山顶攀登.忽然三只猛兽(分别象征淫欲.强暴.贪婪的豹.狮.狼)迎面扑来.但丁高声呼救.这时.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贝娅特丽丝的嘱托前来帮助但丁走出迷途.并引导他游历地狱和炼狱.游历完炼狱后.在净界山顶的地上乐园.维吉尔隐退.贝娅特丽丝出现.贝娅特丽丝责备但丁迷误在罪恶的森林.希望他忏悔.并让他观看表示教堂种种腐败的幻景.饮用忘川水.以遗忘过去的过失.获取新生.随后.贝娅特丽丝引导但丁游历天堂九重天.这里是幸福的灵魂的归宿,他们是行善者.虔诚的教士.立功德者.哲学家和神学家.殉教者.正直的君主.修道者.基督和众天使.在九重天之上的天府.但丁得见上帝之面.但上帝的形象如电光之一闪.迅即消失.于是幻象和<神曲>也戛然而止。

《神曲》影响和地位:这是诗人坎坷一生的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是近代第一部用意大利文写成的伟大诗篇,代表了当时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

2.莫里哀《伪君子》

《伪君子》简介〔法国〕莫里哀【人物提要】,奥尔恭——巴黎富商,答尔丢夫——职业宗教骗子,欧米尔——奥尔恭之妻,米斯——奥尔恭之子,丽亚娜——奥尔恭之女,桃丽娜——玛丽亚娜之侍女,赖尔——玛丽亚娜之情人,柏奈尔夫——奥尔恭之母,尔卜特——柏奈尔夫人侍女,雷央特——奥尔恭之妻舅。

内容简介:《伪君子》写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尔丢夫混进商人奥尔恭家,图谋勾引其妻子并夺取其家财,最后真相败露,锒镗入狱。剧作深刻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丑恶,答尔丢夫也成为“伪君子”的代名词。其剧作在许多方面突破古典主义的陈规旧套,结构严谨,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鲜明突出,语言机智生动,手法夸张滑稽,风格泼辣尖利,对世界喜剧艺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答尔丢夫:伪君子》达尔丢夫是剧作的中心人物。这是一个贪婪、狡猾而又凶狠的骗子和恶徒。他本是来自破落贵族阶层的流氓无赖,却给自己戴上一副假面具,装成一位虔诚的信徒,一位抛弃人间一切情欲,一心向着上帝的苦修者,他身上集中了当时教会和贵族社会的假冒伪善和恶德败行。

奥尔恭:奥尔恭刚慑自用,是个顽固横暴的专制家长;他轻信迷信,对达尔丢夫装虔诚深信不疑,把骗子当“圣人”膜拜。他的愚昧导致引狼人室;他的偏狭几乎祸及全家。虽然他最后在事实面前幡然悔悟,但若非英明的君主出面解决矛盾,奥尔恭一家定会是悲剧结局。

桃丽娜:女仆桃丽娜是剧作中反对封建道德、揭露宗教伪善的主要人物。也是一个性格十分鲜明的形象。她眼光锐利,思维敏捷,最早发现达尔丢夫的险恶用心;她作风泼辣,不畏强权,敢于当场揭穿达尔嘴脸。在同达尔丢夫的斗争中,桃丽娜是关系胜败的关键人物。在她身上,体现了一种民主倾向。

《伪君子》的主题:

1.揭露了天主教会封建贵族和上流社会的伪善、狠毒、荒淫无耻和贪婪成性。

2.辛辣地讽刺和批判了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3.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

4.取材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因素和社会批判精神。

《伪君子》艺术特色:

1.古典主义创作原则与民间喜剧手法结合。

2.情节结构精巧紧凑、层次分明。

3.打破古典主义关于悲、喜剧严格界。

4.语言生动灵活,富有个性化色彩。

5.以对比夸张手法突出主导性格特色。

3.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主要内容:《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最具国际影响的杰作,作品描写了读骑士小说入迷的没落绅士吉哈达,自号堂吉诃德,试图用虚幻的骑士之道还世界以公正与太平,先后三次骑着老马出外行侠。他雇请崇尚实际的农夫邻居桑丘·潘萨作为侍从,与自己一起经历了风车大战、英勇救美、客栈奇遇、恶斗群羊、挑战雄狮、人地穴探奇等等奇特事变。他不分青红皂白,乱砍乱杀,不断闹出笑话,被人捉弄,屡遭惨败,直至临终之前才翻然醒悟。小说通过塑造与刻画堂吉诃德这一滑稽可笑、可爱而又可悲的人物形象,成功反映了西班牙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揭露了封建贵族阶级的骄奢淫逸,表达了人民对社会变革的要求和愿望。

堂吉诃德:耽于幻想,脱离现实,但出于善良的动机,奉行一种崇高的原则(锄强扶弱,伸张正义),行为荒唐鲁莽但表现出为了维护真理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是一个悲剧性与喜剧性结合的人物。

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的作品《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他身上既有滑稽可笑的特点,又有严肃认真的思考; 既荒谬绝伦,又崇高伟大; 既有喜剧性,又有悲剧性,是一个可笑又可悲、可乐又可敬的具有双重性格组合的人物形象。堂吉诃德敢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来捍卫道德、正义和信仰,即使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这种不屈不挠、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实在是足可令人敬佩的。

《堂吉诃德》艺术成就:《堂吉诃德》乍看似乎荒诞不经,实则隐含作者对西班牙现实深刻的理解。作者采用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表达他对时代的见解。现实主义的描写在《堂吉诃德》中占主导地位,在环境描写方面,与旧骑士小说的装饰性风景描写截然不同,作者以史诗般的宏伟规模,以农村为主要舞台,出场以平民为主,人数近700多人,在这广阔的社会背景中,绘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互相联系的社会画面。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虚实结合的,否定中有歌颂,荒诞中有寓意,具有强烈的艺术性。

堂吉诃德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是神智不清的,疯狂而可笑的,但又正是他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则、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对正义的坚信以及对爱情的忠贞。

桑丘头脑清醒、务实、老于世故、带几分狡诈,“粗笨”中显出诙谐、幽默,他满身的泥土气,脱口而出的民间谚语都使他的谈吐虽常显粗俗却又不失生动、活泼。

3.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作品: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是其悲剧作品中最著名的四部。被人们称为“四大喜剧”的则是《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和《威尼斯商人》。

主要内容:《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主要的悲剧作品之一,叙述了丹麦王子哈姆莱特

当时在德国维登堡大学读书,他的叔父克劳狄斯毒死老哈姆莱特,篡夺了王位,并霸占了哈姆莱特的母亲。哈姆莱特回国后,通过父亲的鬼魂,叙说自己致死的原因。他遵照鬼魂嘱咐,决定为父报仇,这时叔父国王克劳狄斯,开始对哈姆莱特产生了怀疑。在大臣波洛涅斯的策划下,利用其女哈姆莱特的情人奥菲利娅去试探他,又指使哈姆莱特两同学前去打探,都被哈姆莱特识破。哈姆莱特利用剧团在宫廷演戏的机会,准备杀死国王。结果他误杀了情人奥非利娅的父亲,奥菲利娅因为父亲被哈姆莱特杀死,疯癫自尽。国王乘机挑拨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以比剑为名,设计用毒剑刺死了哈姆莱特,该剧的结尾,哈姆莱特、国王、王妃、雷欧提斯同归于尽。

哈姆莱特形象分析:人文主义者。复杂的性格。有崇高的理想,和人类与世界新颖的看法。目光敏锐,思考深刻,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过于内向,过于审慎,;加上势单力薄的处境,造成行动上的延宕。有行动的决心,而且不断督促自己,但最后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

哈姆雷特是个具有先进理想并勤于思索的人文主义者。他的理想和严酷的现实发生尖锐的矛盾。精神的危机,理想的破灭,使他悲郁愤懑,痛苦异常,也促使他不断思索,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他从家庭的变故看到宫墙外的社会问题,有强烈的责任感,然而只相信个人的作用,强调思想的力量,因而矛盾重重,思考多于行动,时时感到忧郁、茫然,行动犹豫、延宕。生活在英国新兴势力还处于幼稚阶段的哈姆雷特,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正确的途径,最后他虽然奋然一击,与敌人同归于尽,但忧郁始终伴随着他,伟大的理想并未实现,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身上寄托了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和悲剧结局也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危机和致命弱点。

《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一、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二、严肃的主题与曲折生动的情节的有机结合;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四、生动形象的语言;

五、对“福斯塔夫式”的背景的运用到达了新的高度。

4.歌德《浮士德》

《浮士德》是歌德一生艺术实践的结晶,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不仅内容丰富、主题深刻,而且有高度的艺术成就。它与《伊利亚特》《神曲》《哈姆雷特》并列为欧洲文学四大名著。

《浮士德》内容简介:

《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第一部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场。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头号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

浮士德形象分析:浮士德是一个虚构的、同时又是一个有着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他不断地追求知识和真理,追求美好的事物,追求崇高的理想。他具有一种“浮士德精神”,即: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用不满足,积极向上的精神。但同时又有贪图享乐、安于现状的一面,这就够成了其内部的矛盾。浮士德的一生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他爹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他前进的内动力,靡非斯特利用他身上的弱点,诱使他堕落,然而浮士德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他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进这。样辩证发展之中,浮士德日益高尚化、纯洁化,最后达到个性的完善。

靡非斯特形象分析:作者笔下的魔鬼,是作为与浮士德对比的形象二出现的。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同时也是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的内在化的体现,而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则同时也是他内心冲突的外在化体现。在与靡非斯特这“一切的障碍之父”、恶的化身结为主仆,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前途可谓危机四伏,随时皆有可能堕落为恶魔的奴隶。但是,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而恶在这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反而常将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歌德辩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

5.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内容简介: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描写了主人公维特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澜,在抒情和议论中真切又详尽地展示了维持思想感情的变化。小说以浓郁的诗意和喷涌的激情描写了维特的痛苦、憧憬和绝望,将他个人恋爱的不幸放置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中,对封建的等级偏见、小市民的自私与守旧等观念作了揭露和批评,热情地宣扬了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表现出一种抨击陋习、摒弃恶俗的叛逆精神,具有进步的时代意义。这也是这部小说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深受各国人民喜爱而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