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题库

社会心理学题库

社会心理学题库
社会心理学题库

单项选择题

第1题美国早期社会心理学家(C )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在哲学知识内部建立了社会心理学的主题思想的创始人。

A.罗斯

B.卢梭

C.奥尔波特

D.鲍德温

第2题人们普遍认为教师应该为人师表,医生应该救死扶伤,军人应该绝对服从命令属于(C )。

A.领悟角色

B.实践角色

C.理想角色

D.规定性角色

第3题(A )是一个独特而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是在个体进入青春期后,他的影响日趋重要。

A.同辈群体

B.父母

C.家庭成员

D.大众传媒

第4题城市移民群体为适应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而主动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属于(C )。

A.初级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第5题下列角色中属于开放性角色的是(B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

BA.警察B.朋友C.外交官D.法官

本题得分:5

第6题青少年期的社会化被称为(C )。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第7题监狱中对罪犯的全面改造是属于(D )。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第8题儿童期社会化被学者们称为(B )。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第9题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访谈法,另一种是( B )。

A.实验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预测法

第10题下列角色中属于规定性角色的是(C )。

A.父亲

B.朋友

C.外交官

D.妻子

第11题下列有关文化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C )。

A.文化具有普遍性

B.文化具有共享性

C.文化具有遗传性

D.文化具有整合性

第12题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A )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A.罗斯

B.奥尔波特

C.鲍德温

D.塔尔德

第13题(B )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A.社会地位

B.社会角色

C.社会行为

D.社会心理

第14题封建社会中通过世袭继承形成的皇帝属于( B )。

A.自致角色

B.先赋角色

C.理想角色

D.规定性角色

第15题(B )法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较大。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问卷法

第16题自我概念的内容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C )。

A.理想自我

B.实际自我

C.心理自我

D.应该自我

第17题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B )进行比较。

A.比自己强的人

B.与自己类似的人

C.比自己差的人

D.自己不熟悉的人

第18题罗森塔尔等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这种期望的作用也称为(A )。

A.皮克马利翁效应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光环效应

第19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会不由自主地赋予他(她)们各种好的品质,这种现象被称为(C )。

A.宽大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近因效应

第20题“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认知者的(D )会影响社会认知。

A.经验

B.需要

C.价值观念

D.情感状态

第21题(D )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对比。

A.罗森塔尔

B.伍德

C.希金斯

D.费斯汀格

第22题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D )看作是暂时的内因。

A.任务难度

B.机遇

C.能力

D.努力

第23题(B )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A.自我

B.自尊

C.态度

D.意识

第24题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不包括(D )。

A.个体所处的场合

B.个体的交往对象

C.个体的自我监控水平

D.个体的内部标准

第25题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A )看作是稳定的外因。

A.任务难度

B.机遇

C.能力

D.努力

第26题根据维纳的归因模型,下列属于稳定内因的是(C )。

A.运气

B.任务难度

C.能力

D.努力

第27题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别人对他的看法,这种现象属于(C )。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宽大效应

第28题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C )。

A.选择性

B.双向性

C.整体性

D.易出偏差性

第29题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向别人打听某人怎样时,常会听到“这人不错”、“挺好的”之类的话,其实也许他脑海中正浮现出此人的负面信息,恨得咬牙切齿,这属于(D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版印象

D.宽大效应

第30题三度归因理论是由(A )提出来的。

A.凯利

B.海德

C.维纳

D.库利

第31题(C )等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这种期望的作用也称为“皮克马利翁效应”。

A.维纳

B.凯利

C.罗森塔

D.库利

第32题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 B )看作是暂时的外因。

A.任务难度

B.机遇

C.能力

D.努力

第33题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说,我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A )的人。

A.相似

B.相反

C.熟悉

D.互补

第34题“行之于心,应之于手”属于态度改变的( C )阶段。

A.服从

B.认同

C.内化

D.支持

第35题(B )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之上,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

A.社会判断理论

B.社会交换理论

C.公平理论

D.爱情三角理论

第36题爱情三角理论由(C )提出的。

A.伯克威茨

B.李

C.斯腾伯格

D.鲁宾

第37题刚进学校的儿童为了避免老师的处罚而循规蹈矩就是一种(A )行为。

A.服从

B.认同

C.内化

D.态度

第38题卡茨于1960年提出了有关态度形成与改变的(A )。

A.功能理论

B.三阶段理论

C.社会判断理论

D.学习理论

第39题(D )是人际吸引的强烈形式和最高形式。

A.亲情

B.友情

C.喜欢

D.爱情

第40题(B )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爱情三角理论

第41题(A )指的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爱情三角理论

第42题(D )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A.情感交流

B.人际沟通

C.情感探索

D.自我暴露

第43题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人容易接受其他青年人的劝说,这体现了劝说者的(B )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A.权威性

B.相似性

C.吸引力

D.可信赖性

第44题社会判断理论认为,当一种新观点处于个体的(D )时,最有可能引起个体态度的改变。

A.接受区

B.潜意识区

C.拒绝区

D.不明朗区

第45题有关态度改变的社会判断理论是由(A )和霍夫兰的在1961年首次提出的。A.谢里夫B.卡茨C.史密斯D.费斯汀格

第46题认知失调理论是由(D )提出的。

A.海德

B.凯尔曼

C.谢里夫

D.费斯廷格

第47题古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A )创立并完善的。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谢里夫

D.霍夫兰

第48题社会心理学家(B )于1958年提出了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A.伯克威茨

B.舒茨

C.斯腾伯格

D.鲁宾

第49题心理学家雷维奇通过利用“雷维奇人际关系测量游戏”方法对一千对夫妇进行研究,把人际关系归纳为(D )种类型。

A.5

B.6

C.7

D.8

第50题(B )是指对人、对事、对物及对某种思想观念是非真假的认识,通常是以对某事某物的相信和怀疑的方式表现于外而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

A.态度

B.信念

C.价值观

D.行为

第51题心理学家李夫指出,受到电视节目影响最大的是(D ),因为他们注意力比较容易被具有强烈情绪、激烈活动以及冲突的节目内容所吸引,因此较易于学习攻击行为与攻击态度。

A.成人

B.男性

C.女性

D.儿童

第52题(C )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A.社会判断理论

B.社会交换理论

C.公平理论

D.爱情三角理论

第53题(A )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A.态度

B.信念

C.价值观

D.行为

第54题(B )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之上,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

A.社会判断理论

B.社会交换理论

C.公平理论

D.爱情三角理论

第55题功能理论有两种一种是由(B )于1960年提出的,另一种是由斯密斯等人于1956年提出的。

A.海德

B.卡茨

C.费斯汀格

D.谢里夫

第56题(B )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

A.去个性化

B.服从

C.社会抑制

D.社会影响

第57题(B )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A.社会促进

B.社会影响

C.社会抑制

D.社会学习

第58题米尔格拉姆的经典电击实验证明了(D )行为的普遍存在。

A.模仿

B.暗示

C.从众

D.服从

第59题个体受到外界压力,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叫做(C )。

A.顺从

B.从众

C.服从

D.盲从

第60题“三个和尚没水吃”属于一种(C )现象。

A.社会抑制

B.社会促进

C.社会惰化

D.从众

第61题“望梅止渴”的成语说的是一种(A )。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

第62题著名的阿希三垂线实验证明了(C )现象的存在。

A.模仿

B.暗示

C.从众

D.服从

第63题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到有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影响到他的活动效果,如果这一刺激会促进活动的完成,我们称其为( A )。

A.社会促进

B.社会影响

C.社会抑制

D.社会学习

第64题(B )是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A.人际吸引

B.利他行为

C.攻击行为

D.求助行为

第65题(C )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

A.旁观者效应

B.评价焦虑

C.责任扩散

D.对模糊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第66题最早会社会促进问题进行研究的是(A )。

A.特里普里特

B.米尔格拉姆

C.津巴多

D.奥尔波特

第67题挫折—攻击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 )和米勒等人在1939年提出的。A.伯克威茨B.多拉德C.弗洛伊德D.班杜拉

第68题我国“千金买骨”的成语故事是个(B )的例子。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

第69题(C )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A.社会促进

B.社会影响

C.去个性化

D.社会抑制

第70题(D )认为,人们的确存在纯粹出于善心的利他行为,其产生条件是人们把自己放在需要帮助的人的位置、以他们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

A.进化心理学

B.社会交换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移情—利他假说

第71题著名心理学家、(C )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强调,在观察学习中,抽象认知能力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A.本能论

B.认知失调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挫折—攻击理论

第72题有明确规章,成员地位和角色、权利和义务都很清楚,并具有稳定、正式编制的群体是指(D )。

A.参照群体

B.成员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正式群体

第73题“9·11”事件后,美国人面临着进一步恐怖威胁时,由来已久的种族对抗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缓和。是因为(D )会促使群体合作的产生。

A.成员之间的沟通程度

B.个体关于竞争的价值观

C.群体规模和相互性

D.共同外部威胁

第74题下列属于正式群体的是(C )。

A.同乡会

B.集邮爱好者协会

C.学校的班级

D.高校里的诗社

第75题下列属于非正式群体的是(B )。

A.机关的科室

B.集邮爱好者协会

C.学校的班级

D.工厂的班组

第76题某个人认真学习、工作,服从上级,尊敬师长等行为属于群体规范中的(A )。

A.正式规范

B.非正式规范

C.一般的社会规范

D.反社会的规范

第77题(A )是指每个人都在努力,以求达到自己获得最高报酬而不给其他人任何好处的互动方式。

A.竞争

B.合作

C.奖励

D.互助

第78题关于群体规范的研究始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D )。

A.麦格拉斯

B.多伊奇

C.克劳斯

D.谢里夫

第79题自发产生的,无明确规章的,成员的地位与角色、权力与义务都不确定的群体是(C )。

A.参照群体

B.成员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正式群体

第80题“运输竞赛”是一项说明竞争与合作之间关系的经典研究,是(A )和克劳斯于1960年进行的。

A.多伊奇

B.麦格拉斯

C.谢里夫

D.奥尔波特

第81题群体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最常见的方法是分为正式群体和(C )。

A.参照群体

B.成员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大群体

多项选择题

第1题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把角色分为(B,C )。

A.理想角色

B.功利性角色

C.表现性角色

D.领悟角色

E.实践角色

第2题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A,B,C,D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档案研究法

E.参与法

第3题个体社会化的历程包括(B,C,D,E )。

A.婴儿期社会化

B.儿童期社会化

C.青春期与青年期社会化

D.成年期社会化

E.再社会化

第4题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B,C )。

A.先赋角色

B.规定性角色

C.开放性角色

D.理想角色

E.自致角色

第5题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是(A,B )。

A.强制性的

B.非强制性的

C.道德性的

D.政治性的

E.法律性的

第6题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的研究的内容包括:(B,C,D,E )

A.社会态度

B.人际关系

C.人际沟通

D.利他行为

E.侵犯行为

第7题解决角色冲突的方法有(A,B,C,D )。

A.角色规范化

B.角色合并法

C.角色层次法

D.角色地位变化法

E.角色认同法

第8题角色冲突的原因主要有(A,B,C,D )。

A.角色准备不足

B.多重群体的社会化

C.角色人格与自然人格的冲突

D.边际人的角色冲突

E.角色失败

A.实验室实验法

B.现场实验法

C.观察实验法

D.调查实验法

E.模拟实验法

第10题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A,E )。

A.先赋角色

B.规定性角色

C.开放性角色

D.理想角色

E.自致角色

第11题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所遵循的三条原则包括(A,B,C )。

A.知情自愿

B.风险最小

C.风险—获益分析

D.伦理分析

E.风险分析

第12题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C,D )。

A.实验观察法

B.调查观察法

C.一般观察法

D.参与观察法

E.现场观察法

第13题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A,B,D )。

A.道德社会化

B.政治社会化

C.经济社会化

D.法律社会化

E.文化社会化

第14题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这一层面的研究包括的领域有(B,C,D,E )。

A.群体心理

B.人的社会化

C.自我

D.社会认知

E.社会态度

第15题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B,C,D )。

A.生理社会化

B.道德社会化

C.政治社会化

D.法律社会化

E.心理社会化

第16题社会环境因素包括(A,B,C,D )。

A.家庭

B.学校

C.同辈群体

D.大众传媒

E.遗传因素

第17题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A,B,C,D,E )。

A.个体社会心理

B.个体社会行为

C.人际交往心理

D.人际交往行为

E.群众心理

第18题社会的文化是社会整体性的产物,其特性主要有(A,B,C,D,E )。

A.文化具有普遍性

B.文化具有共享性

C.文化是后天习得的

D.文化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

E.文化具有整合性

第19题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A,B )。

A.角色内的冲突

B.角色间的冲突

C.角色外的冲突

D.直接冲突

E.间接冲突

第20题根据角色存在的形态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C,D,E )。

A.规定性角色

B.开放性角色

C.理想角色

D.领悟角色

E.实践角色

第21题根据角色占据社会地位的取得是否经过角色扮演者主观的努力,可以把角色分为(C,D )。

A.理想角色

B.领悟角色

C.先赋角色

D.自致角色

E.实践角色

第22题角色失调主要包括(A,B,C,D,E )。

A.角色紧张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E.角色失败

A.实验室实验法

B.现场实验法

C.观察实验法

D.调查实验法

E.模拟实验法

第24题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C,D,E )。

A.理想的自我

B.应该的自我

C.生理自我

D.社会自我

E.心理自我

第25题伍德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A,B,C )。

A.向上比较

B.相似比较

C.向下比较

D.横向比较

E.纵向比较

第26题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A,B,E )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地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

A.面部表情

B.身段表情

C.动作表情

D.眼神表情

E.言语表情

第27题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A,B,C )。

A.行动者

B.行动者知觉的对象

C.行动产生的环境

D.行动的结果

E.行动的原因

第28题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的途径包括(C,D )。

A.他人告知

B.查看资料

C.亲身经验

D.社会学习

E.模拟实验

第29题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包括(A,C,D )。

A.认知者的经验

B.认知者的学历

C.认知者的需要

D.认知者的情感状态

E.认知者的能力

第30题印象形成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差有(A,B,C,D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宽大效应

E.开放效应

第31题自我意识发生或形成的主要标志有(A,B,D )。

A.物—我分化

B.人—我分化

C.物—人分化

D.自我的词的掌握

E.个体与他人的互动

第32题根据希金斯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D,E )。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理想的自我

E.应该的自我

第33题社会认知的特征包括(A,B,C,E )。

A.选择性

B.双向性

C.整体性

D.多元性

E.易出偏差性

第34题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A,B,C,D )等渠道而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A.重要他人的评价

B.他人的态度与反应

C.个体的行为与表现

D.社会比较

E.自我评价

第35题人际关系恶化过程包括(B,C,D )。

A.正常阶段

B.冷漠阶段

C.疏远阶段

D.终止阶段

E.封闭阶段

第36题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有(A,C,E )。

A.T小组训练法

B.互相体谅

C.角色扮演

D.彼此包容

E.合理利用良性心理效应

第37题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B,C,D )。

A.改变态度

B.改变认知

C.改变行为

D.增加新的认知

E.改变情绪

第38题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C,D,E )几个阶段。

A.反对

B.支持

C.服从

D.认同

E.内化

第39题态度是由(A,B,C )构成。

A.认知

B.情感

C.行为

D.心理

E.表情

第40题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A,B,C )而得以实现的。

A.联想学习

B.强化学习

C.观察学习

D.社会学习

E.行为学习

第41题态度的特性包括(A,B,D )。

A.社会性

B.经验性

C.广泛性

D.动力性

E.多元性

第42题态度改变的理论有(B,C,D,E )。

A.认知理论

B.学习理论

C.认知失调理论

D.社会判断理论

E.功能理论

第43题人际关系的特点有(A,B,C )。

A.个体性

B.直接性

C.情感性

D.相似性

E.权威性

第44题态度的形成会受到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A,B,C,D )。

A.社会环境

B.家庭

C.同伴

D.团体

E.工作单位

第45题改变态度的方法主要有(A,B,C,D )。

A.劝说宣传法

B.角色扮演法

C.团体影响法

D.活动参与法

E.观察法

第46题导致人际吸引的因素有(A,B,C,D,E )。

A.熟悉

B.接近

C.相似

D.互补

E.吸引你的个人特征

第47题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一般需要经过(A,C,D,E )这几个阶段。

A.定向阶段

B.熟悉阶段

C.情感探索阶段

D.情感交流阶段

E.稳定交往阶段

第48题斯腾伯格认为:爱情体验具有(B,C,D )三种成分。

A.接近

B.亲密

C.激情

D.承诺

E.吸引

第49题心理学家鲁宾在对大学生的研究基础上,确定了爱情的三个主题(B,C,E )。A.相互吸引B.依恋C.关怀与奉献D.激情E.信任

第50题舒茨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3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A,B,C )。

A.包容的需要

B.控制的需要

C.情感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E.生理的需要

第51题从状态上划分,可将人际关系分为(A,B,C,D,E )。

A.正常关系

B.竞争关系

C.协作关系

D.障碍与冲突关系

E.封闭状态关系

第52题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有(B,C,D,E )。

A.定向原则

B.相互性原则

C.交换性原则

D.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E.平等原则

第53题态度改变是指个体已经形成或原先持有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包括(A,B )。

A.质的改变

B.量的改变

C.行为的改变

D.思想的改变

E.价值观的改变

第54题人际吸引理论包括(B,C )。

A.认知失调理论

B.社会交换理论

C.公平理论

D.爱情三角理论

E.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第55题人际关系的形成包含着(A,B,C )等方面心理因素的作用。

A.认知

B.情感

C.行为

D.沟通

E.信任

第56题他人暗示可分为(A,B,D )。

A.间接暗示

B.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

E.表情暗示

第57题出现旁观者效应的原因可能有(B,C,D )。

A.求助人不值得帮助

B.责任扩散

C.对模糊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D.评价焦虑

E.性别的影响

第58题暗示可以根据发出者的来源分为(C,E )。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他人暗示

D.反暗示

E.自我暗示

第59题影响人们利他行为的个人因素有本人的人格,早期的社会化情况等,其中几个比较关键的因素是(A,C,D )。

A.人格

B.利他行为的得与失

C.助人者的性别差异

D.当时的心境

E.求助人的特点

第60题外界压力主要来自(D,E )。

A.刺激

B.自身

C.风俗

D.他人

E.规范

第61题利他行为的产生可以用(A,B,C,D )理论加以解释。

A.进化心理学

B.社会交换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移情—利他假说

E.社会判断论

第62题根据攻击方式的不同,攻击行为可分为(A,E )。

A.言语攻击

B.工具性攻击

C.敌对性攻击

D.反社会的攻击

E.动作攻击

第63题解释攻击行为为什么会产生的理论主要有(B,D,E )。

A.社会情境理论

B.本能论

C.认知失调理论

D.挫折—攻击理论

E.社会学习理论

第64题能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有(A,B,C,D,E )。

A.群体规模、一致性、凝聚力和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

B.文化因素

C.时间因素

D.刺激物的性质

E.个人因素

第65题根据攻击行为的目的不同可以将攻击行为分为(B,C )。

A.言语攻击

B.工具性攻击

C.敌对性攻击

D.反社会的攻击

E.动作攻击

第66题人们在群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去个性化的行为的原因有(B,C,D )。

A.暗示

B.匿名性

C.责任分散

D.自我意识下降

E.刺激

第67题他人在场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分为(D,E )。

A.社会影响

B.社会惰化

C.社会刺激

D.社会促进

E.社会抑制

第68题进化心理学强调以自然选择法则、从遗传基因的角度解释社会行为,该理论取向从(A,B,C,E )方面解释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

A.亲属选择

B.互惠规范

C.学习社会规范

D.得到赞扬

E.利他主义可能会影响人们选择配偶

第69题影响暗示的因素包括(A,B,C,D,E )。

A.暗示者的年龄与性别

B.暗示者的心理状态

C.暗示的情境

D.暗示者的影响力

E.暗示刺激的特点

第70题促进利他行为可以通过(A,B )。

A.促进旁观者干预

B.促进志愿服务

C.促进情感交流

D.促进人际沟通

E.促进社会文化

第71题情境因素对个体是否表现出利他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它主要体现在(A,B,C,D,E )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A.自然环境条件

B.社会环境条件

C.事件的紧急性

D.时间压力

E.社会文化

第72题根据攻击行为是否违返社会规范,可以将攻击分为(A,B,C )。

A.反社会的攻击行为

B.亲社会的攻击行为

C.被认可的攻击行为

D.工具性攻击

E.敌对性攻击

第73题避免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攻击行为的产生的方法有(B,C,D,E )。

A.加以惩处

B.宣泄

C.习得的抑制

D.置换

E.培养同情心

第74题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有(A,B,C,D,E )。

A.利他行为的得与失

B.助人者的特点

C.助人者当时的心境

D.求助人的特点

E.影响利他行为的环境和情境因素

第75题米尔格拉姆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权威命令普通人去伤害无辜的陌生人,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他们仍然会去做,这种服从倾向背后的因素有(A,B,C,D,E )。

A.命令者的权威性

B.他人的支持与服从

C.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

D.权威的靠近程度

E.行为后果的反馈

第76题社会心理学家一般都把模仿分成(C,D )。

A.直接模仿

B.间接模仿

C.有意模仿

D.无意模仿

第77题影响模仿的因素有(A,B,C )。

A.年龄

B.地位

C.类似特质

D.性别

E.职业

第78题社会惰化行为的几种核心解释包括(A,B,C,D,E )。

A.社会影响理论

B.评价的可能性理论

C.觉醒降低理论

D.努力的可缺省性理论

E.努力的比较理论

第79题属于利他行为的特征有(A,B,C,D )。

A.以帮助他人为目标

B.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

C.自愿的

D.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E.可以得到回报

第80题社会心理学家们归纳了偏见产生的原因有(A,B,C,D,E )。

A.社会分类

B.社会化

C.偏见人格

D.现实利益冲突

E.心理因素

第81题美国密执安大学的李克特等人将领导方式归为(B,C,D,E )。

A.放任型领导

B.剥削式的集权领导

C.慈善式的集权领导

D.协商式的民主领导

E.参与式的民主领导

第82题勒温等人把群体领导方式分为(A,B,C )。

A.专制型领导

B.民主型领导

C.放任型领导

D.集权型领导

E.分权型领导

第83题减少群体冲突和偏见的方法主要有(C,D,E )。

A.消除首因效应

B.消除晕轮效应

C.消除刻版印象

D.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

E.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

第84题领导者的产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如(A,B,C,D,E )。

A.由于某个人在群体活动中表现出才能和智慧等

B.代表群体成员的利益

C.交流信息的数量

D.信息交流的内容

E.对信息的控制

第85题群体决策的积极功能(A,B,C,D,E )。

A.减少偏见

B.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

C.增强了成员的责任感

D.提高了执行决策的效率

E.减少了个人独断专行

第86题非正式群体存在的意义(A,B,C,D,E )。

A.使个体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B.使个体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C.增强个体的集体意识

D.有利于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学习

E.促使个性得到和谐发展和完善

第87题群体压力的形成过程包括(B,C,D,E )。

A.思考阶段

B.辩论阶段

C.劝解说服阶段

D.攻击阶段

E.心理隔离阶段

第88题成员在群体内的现实互动方式是影响群体规范的重要因素,(C,D )是群体内主要的互动方式。

A.领导

B.被领导

C.竞争

D.合作

E.攻击

第89题一般来说,群体规范有以下功能(A,B,C,D )。

A.群体支柱功能

B.评价准则的功能

C.对群体成员的约束功能

D.行为矫正功能

E.影响他人的功能

第90题测量偏见的方式主要有(A,B,C )。

A.测量生理反应

B.测量行为

C.测量无意识联想

D.测量心理

E.测量感情

第91题群体成员某些需要通过群体来满足,其归结起来有(A,B,C,D )。

A.交往需求

B.安全需求

C.自尊心需求

D.自我表现的需求

E.生理需求

第92题研究者对领导有效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成果归结起来有(A,B,E )。

A.特质理论

B.行为理论

C.民主理论

D.参与理论

E.权变理论

第93题领导是一个过程,是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过程,它由(A,C,D )所构成。

A.领导者

B.目标

C.被领导者

D.环境

E.威权性

第94题对小群体的定义是(A,B,C,D,E )。

A.人数不多

B.群体成员之间有直接的个人交往和接触

C.群体的成员由共同的活动结合在一起

D.群体成员之间发生感情上的相互关系

E.他们的行为受群体中形成的规范所调节

社会心理学试题教程文件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立可以从1924出版的《社会心理学》著作算起,该书的观点是:社会行为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他人在场和他人行为。这本书的作者是 A.麦独孤 B.奥尔波特 C.莫雷诺 D.勒温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____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的问题。A.莫雷诺 B.瑟斯顿 C.麦独孤 D.奥尔波特 3.在社会心理学诸理论中,精神分析理论强调____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家庭动力对个体社会化有重要影响。 A.早期经验 B.成年 C.中年 D.老年 4.“群体动力学”,“群体中的心理气氛”等术语的创始人是 A.维纳 B.莫雷纳 精品文档

C.麦独孤 D.勒温 5.“在战斗中的我军战士真勇敢”,这表现出的是 A.价值观 B.态度 C.行为 D.理性 6.把沟通者观点不仅当作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把它评定得比实际上更接近自己的态度,这种效应叫 A.同化效应 B.对比效应 C.接受幅度 D.拒绝幅度 7.在进行态度测量时,琼斯和西格尔(1971)为解决个体自我报告法被试不说真话的问题,应用了 A.假路线技术法 B.生理记录法 C.行为观察法 D.量表法 8.研究发现,由低可信性沟通者说服而产生的态度改变随时间推移而增加。这种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时间而增长的现象是 A.睡眠者效应 B.对比效应 C.新近效应 D.折扣效应 9.美国心理学家对芝加哥市场消费行为的调查发现,以提供优惠券或消费券为特征的广告或推销活动,实际上是____了顾客对那种商品的依赖。 A.稳定提高 B.提高 C.没有提高 D.减弱 10.在生活中,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往往最后一次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更强烈,这是 A.优先效应 B.新进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11.行动者制造了一个做出实际成绩必然遇到的非常真实的障碍,如果失败,人们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是归因为外在的因素。这种现象是自我归因中的 A.自我障碍 B.习得的无望 C.观察者效应 D.安慰剂效应 12.常常与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素质连在一起的助人行为决策阶段是 A.对紧急事件的注意 B.正确地解释情境 精品文档

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群体压力理论 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的影响。 A.社会关系 B.群体任务

C.群体规模 D.群体规范 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菲德勒 B.坎贝尔 C.亚当斯 D.斯托纳 5()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 B.罗廷 C.谢罗德 D.格林伯格 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 B.群体本身特点 C.社会因素 D.信息因素 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侵犯诱因理论 D.挫折—侵犯理论 9.()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 B.自我障碍模型

C.习得无望模型 D.自我服务模型 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A.社会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 C.社会学观点 D.行为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 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1)

2016秋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和英国心理学家()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2.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 3.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4.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5.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二是()。 6.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冲突和()冲突。 7.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 8.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 9.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自我、()自我和()自我。

10.根据希金斯(,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与()。 11.琼斯与戴维斯(,1965)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与他们的外在()相对应。 12.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表情、()表情、()表情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地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 13.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的();二是()。 14.伍德(,1989)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与()三种。 15.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即()、()和()。 16.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和()。 17.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根据认知对象的(),推测与判断其()的过程。 18.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和()三个阶段。 19.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和()三个特点。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 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 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 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 ()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过 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 这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是 社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社会心理学试卷与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卷与答案 一、单选题 1. (1分) 第一份专业经济心理学的专业杂志是哪一年创办的?() ? A. 1902 ? B. 1908 ? C. 1975 ? D. 1981 2. (1分) 以精神分析法研究经济心理学的是()。 ? A. 考托瑙 ? B. 拉扎斯菲尔德 ? C. 阿尔布 ? D. 迪希特 3. (1分) 关于性别角色的论述,下列哪位学者的观点最接近中国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基本观念?() ? A. 本尼迪克特 ? B. 奥尔波特 ? C. 霍尼

? D. 帕森斯 4. (1分) 感知觉异常;逻辑思维紊乱;奇怪想法与信念;情感迟钝或倒错;明显怪异行为;明显退缩或社会隔离;兴趣、动机、意志力明显减退;学习工作能力明显下降;生活懒散、个人卫生或修饰明显受损等这些特征,是()的初期症状。 ? A. 躁狂抑郁症 ? B. 抑郁症 ? C. 精神分裂 ? D. 走火入魔 纠错 5. (1分) 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的横向结构属于()。 ? A. 差序格局 ? B. 团体格局 ? C. 交换格局 ? D. 情感格局 纠错 6.

(1分) 下列哪位社会心理学对性别差异做过出色的跨文化研究? ? A. 奥尔波特 ? B. 霍尼 ? C. 米德 ? D. 海德 纠错 7. (1分) 下列心理学家中被认为是经济心理学的创立者的是()。 ? A. 弗洛伊德 ? B. 冯特 ? C. 塔尔德 ? D. 阿尔布 纠错 8. (1分) 考托瑙对经济心理研究的集中体现是《经济行为的心理分析》,他认为经济心理研究的重点应该是()。 ? A. 经济行为

? B. 决策行为 ? C. 心理预期 ? D. 非理性行为 纠错 9. (1分) 谨小慎微、敏感多疑、拘谨呆板、优柔寡断、心胸狭窄、求全责备、顾虑重重、自我克制、苛求自己、责任心过重、好玄想等这些特征是()的表现。 ? A. 癔病性人格 ? B. 强迫人格 ? C. 反社会型人格 ? D. 分裂人格 纠错 10. (1分) 拉扎斯菲尔德则主张在经济心理学的研究中应该以()作为研究的重点。 ? A. 经济动机 ? B. 消费行为 ? C. 消费潜意识 ? D. 经济习惯

社会心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助人行为 2.竞争心理优势 3.从众 4.社会助长(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 5.人际关系 二、单选 1下列哪类帮助者提供帮助时会让受助者感到沮丧() A.不喜欢的人 B.不相似的陌生人 C.朋友D.没有重要技巧的人 2.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来预防和控制侵犯行为() A.社会公平的建立 B.移情能力培养 C.成熟个性的培养 D.将愤怒压在心底 3.成熟个性特征不包括下列哪项() A.自我认识客观 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C.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D.有道德责任意识 4.下列哪种观点不属于有关助人的原因的理论() A.社会学习理论 B.社会生物学解释 C.社会交换论观点 D.社会规范论观点 5.社会作用力理论的提出者是() A.德克海姆 B.玛格丽特.米德 C.塔尔德 D.拉特纳 6.合作与竞争的直接动因是() A.遗传 B.现实利益 C.现实利益的一致和冲突 D.性别 7.卡车运输游戏实验是谁进行的() A.依奇和克劳斯 B.依奇和哈定 C.克劳斯和哈定 D.华生和弗洛伊德 8.下列哪一个属于第三方的介入() A.交流 B.接触 C.调停 D.谈判 9.“一大群人去吃饭时,当规定是大家平摊付账时,人们会倾向于点贵的菜来大饱口福”这属于社会心理学的什么效应() A.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B.搭便车效应 C.潘朵拉效应 D.登门槛效应 10.从众的类型不包括(0 A真从众B权宜从众C假从众D不从众 11.不属于依从行为发生的心理规律的是() A命令者的权威B潜在损失危机C互惠心里D喜爱和熟悉 12.从众的动机不包括() A行为参照B喜爱和熟悉C偏离恐惧D人际适应 13.最为典型的逆反心理不包括() A超限逆反B自我价值保护逆反C禁果逆反D消极逆反 14. 以下列举出的需要中,不属于隶属需要的是() A安全需要 B 地位需要 C 自尊需要 D 审美需要 15. 以下不是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 A互动与共同目的 B 隶属需要 C 依从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和()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心理学与()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分别从()与()来阐明人的心理所依据的基础与基本原理。 3、在年龄和学习能力的研究上,()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 5、社会心理学中常见的调查方法有()和()两种。 6、现代心理学始建于()年,以德国教授()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重要里程碑。 7、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环境有两大类是()和()。 8、()是个体产生一切社会心理现象的前提。 9、个体社会化还有()和重建的问题。 10、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与()上。 11、自我表现依赖于某种参照点的实验研究是由名叫()的人在()年做的。 12、自我表现往往依赖于某种参照点,在对人关系中,则对方的()与()常常成为你的自我表现的参照点。 13、心理的自我是自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开始,个体确立起自我意识。 14、按照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关系,可把动机分为()与()动机。 15、在需要和需求两个概念中,()是主观的。 16、()是人的活动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 17、对侵犯行为重要的是学会()和(),发挥自我意识的积极能动作用。 18、知觉的()和()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 19、社会认知指对他人表情、()、人与人关心及对()原因的认识。 20、一致性信息、()信息、()信息是三度理论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使用的三种信息。 21、1958 年()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一书中从朴素心理学角度提出归因理论。 22、()和()是影响社会认知的客观因素。 23、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24、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态度的()和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25、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和()。 26、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和内化。 27、()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28、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强化、()。 29、人际冲突的两种主要形式为()和()。 30、在测量人际关系方面,除了社会测量法,前苏联的心理学家还提出了()和()。

00266社会心理学(一)2018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群体压力理论 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 )的影响。 A.社会关系 B.群体任务 C.群体规模 D.群体规范 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菲德勒 B.坎贝尔 C.亚当斯 D.斯托纳 5.( )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 B.罗廷 C.谢罗德 D.格林伯格 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 )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 B.群体本身特点 C.社会因素 D.信息因素 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 )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侵犯诱因理论 D.挫折—侵犯理论 9.( )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 B.自我障碍模型 C.习得无望模型 D.自我服务模型 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 A.社会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 C.社会学观点 D.行为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 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 E.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量分析 2.态度形成的条件是( )。 A.社会性 B.需要 C.外界环境 D.社会实践 E.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和群体的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的本质和原因,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科学。 2、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3、实验法:实验法是社会心理学的一种基本研究方法,是指在条件控制下,对被试的社会心理现象有目的的观察。 4、社会角色: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 5、从众: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6、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认知者对他人或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 7、再社会化: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进行重大的调整甚至忘记,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 8、社会态度:所谓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应倾向。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态度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过程。态度是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9、归因:所谓归因就是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 10、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11、群体:群体作为社会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个范畴,是指那些成员间相互依存、彼此间存在互动的集合体。在大部分群体中,成员之间存在面对面的直接的彼此相互影响。 12、顺从:是指接受他人请求,采取与他人请求相一致的行为的心理倾向。 13、服从:服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

社会心理学习题答案word版本

《社会心理学》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P86-87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偏向社会性的分支领域,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哪三个阶段?P90-91 (1)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从古代——19世纪上半叶。 (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社会心理学形成的标志:1908年,英国的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的爱德华·罗斯,写出的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学》的出版。 此阶段,社会心理学形成的三大理论来源: A、德国的民族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研究民族文化,即语言、神话等 B、法国的群众心理学;代表人物——塔尔德和黎朋:暗示和模仿的理论 C、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代表人物——麦独孤:认为人有12种本能 (3)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20年代——现在。 此阶段,社会心理学有三种研究角度: A、实验社会心理学;代表人物——奥尔波特,1924年,《社会心理学》一书,标志着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B、社会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代表人物——乔治米德,符号互动论 C、文化人类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 3、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P90 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908年,英国的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的爱德华·罗斯,写出的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学》的出版。 4、为社会心理学诞生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的理论是哪些?P90-91 社会心理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5、社会心理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P91 1924年,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确立。 6、什么是社会认知?它有哪些特点?P100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认知的特点:(1)直接性(2)整体性(3)选择性(4)防御性(5)惯性 7、社会认知有哪些途径?P101 社会认知的途径:(1)面部表情(2)身段表情(3)言语表情(4)人际距离 8、什么是自我知觉?P102 自我知觉即认识自己,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 9、什么是社会印象?它有哪些特点?P105 社会印象:人们利用各种可能的信息资料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这对他人的印象就是指对他人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过

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X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V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V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X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 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这是()D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电大社会心理学试题(三次形考作业)

1 “9·11”事件后,美国人面临着进一步恐怖威胁时,由来已久的种族对抗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缓和。是因为(D.共同外部威胁)会促使群体合作的产生。 2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认知者的(D.情感状态)会影响社会认知。 3 “望梅止渴”的成语说的是一种( A.直接暗示)。 4 “行之于心,应之于手”属于态度改变的( C.内化)阶段。 5 ( A 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而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是在个体进入青春期后,他的影响日趋重要。 6 ( B.调查法)法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较大。 7 ( B.服从)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 8 ( B.社会交换理论)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之上,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 9 ( B.社会交换理论)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之上,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 10 ( B.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11 ( B.信念)是指对人、对事、对物及对某种思想观念是非真假的认识,通常是以对某事某物的相信和怀疑的方式表现于外而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 12 ( C.公平理论)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13 ( C.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 14 ( D.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对比。 15 ( D.移情—利他假说)认为,人们的确存在纯粹出于善心的利他行为,其产生条件是人们把自己放在需要帮助的人的位置、以他们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 16 (A.竞争)是指每个人都在努力,以求达到自己获得最高报酬而不给其他人任何好处的互动方式。 17 (A.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18 (A.态度)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19 (B.利他行为)是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20 (B.人际沟通)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21 (B.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22 (B.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您生理上就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 社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与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态 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瞧,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就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就是对人的心理与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 包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她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 与()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就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 过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就是个体成人之 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就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她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她满腹经纶, 这就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就是社 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与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她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与()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就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A、态度的构成成分 ?B、心理状态

社会心理学练习题

社会心理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心理 B.社会行为 C.个体心理 D.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雏形的形成。 A.1879 B.1897 C.1908 D.1924 3.社会心理学在确立时期的特征是()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群体研究 D.理论研究 4.麦独孤在《社会心理学》中用_______解释人的社会行为。 A、学习 B、本能 C、模仿 D、强化 5.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社会学、()之间的一门中间性、边缘性学科。 A、哲学 B、历史学 C、人类学 D、传播学 6.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态度属于()的研究内容。 A.个体层面 B.人际层面 C.群体层面 D.社会层面 7.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的研究内容。 A.个体层面 B.人际层面 C.群体层面 D.社会层面 8.归因问题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 A.结构过程 B.个体过程 C.人际过程 D.团体过程 9.认为人类行为都是由本能决定的心理学家是() A.麦独孤 B.冯特 C.弗洛伊德 D.荣格 10.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等三个阶段。 A.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B.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C.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D.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11.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转向定量研究,从()转向应用研究。 A.纯理论研究 B.经验研究 C.实验室研究 D.哲学思辨 12.完全的价值中立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是()。 A.很难做到的 B.容易做到的 C.不必考虑的 D.必须坚持的 13.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 A.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要注意密切联系社会现实 B.不仅要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

《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1.个体的社会化有_________素质的基础 A性别B生物遗传C个性D能力 ()2.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______的过程 A截然相反B互不相关C辩证统一D互为矛盾 ()3.下面哪一项属于从横向的角度划分社会化 A性别角色社会化B发展社会化C反向社会化D再社会化 ()4.下面哪一项属于预期社会化 A.语言学习 B.罪犯改造 C.成人教育 D.岗前培训 ()5.个体对________的知觉和认知被称作自我意识 A自己存在状态B自己健康状态C他人对自己评价D自己社会化状态 ()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其中第二个“吾”可以看作是 A自我B主我C超我D客我 ()7.社会化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 A.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辩证的统一过程 B.个体的社会化必须在学校进行 C.个体的社会化具有能动性 D.社会化是个终生的过程 ()8.自我意识包括______ A本我B主我C超我D客我 ()9.自我控制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 A.发动作用 B.创造作用 C.发展作用 D.制止作用 ()10.有关自我意识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婴儿一诞生就开始有自我意识 B.从小在狼群中成长的狼孩有样有自我意识 C.自我意识是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D.自我意识对个人的自我修养有影响 ()11.一个有经验的警察,可以一看就发现混在人群中的小偷,这是因为__________ A.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起认知结果 B.认知者过去的经验不同,其认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C.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其他认知结果 D.认知者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果 ()12.印象是认知者以()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 A自己过去经验B自己心理特征C自我感觉D自我标准 ()13.印象形成过程中,认知者要对认知对象三方面的信息进行选择,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所需要的 信息 A自然特性B心理特性C社会特性D行为特性 ()14.社会特征信息一般是指认知对象的____________和所属群体 A性别B人际关系C社会角色D智力特征 ()15.下面哪一项属于海德的朴素心理学所认为的行为发生原因 A情景归因B防御性归因C内在原因D外在原因 ()16.凯利的归因理论认为如果认知者与认知对象存在着亲密的利害相关关系,则认知者对他人行 为失败的原因往往倾向于做 A情境归因B内在归因C个人倾向原因D外在归因 ()1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______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被

2018年10月自考00266社会心理学一试题和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心理学(一) 试卷 (课程代码0026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社会行为的主体是 A.人 B.社会 C.行动 D.物质 2.《被奴役的儿童》使用的方法是 A.生活史分析 B.文献法 C.跨文化研究法 D.观察法 3.同辈群体又称 A.同龄群体 B.大众群体 C.学校群体 D.邻里群体 4.一般社会化的核心是 A.政治社会化 B.经济社会化 C.道德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 5.埃里克森认为学龄期始于 A.4岁 B.5岁 C.6岁 D.7岁 6.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材料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指的是认 知的 A.客观性 B.主观性 C.自我控制性 D.完形性 7.人们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这个现象是 A.假定作用 B.类化原则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8.总加量表法的发明人是 A.古德 B.李克特 C.苏西 D.塔南 9.规模小且互动性强的群体是 A.次属群体 B.首属群体 c.正式群体 D.参照群体 10.将社会与戏剧舞台进行比较的学者是 A.米德 B.库利 C.戈夫曼 D.班杜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社会心理学题库

社会心理学得定义及研究对象(一)已完成成绩: 1 【单选题】个体得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得过程,人得社会态度三个方面 ?A、个体与群体得关系 ?B、群体得社会化 ?C、个体得成长 ?D、个体得社会化 我得答案:D得分: 20、0分 2 【单选题】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得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得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我得答案:A得分: 20、0分 3 【单选题】从宏观角度瞧,影响一个人社会化得因素就是()。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我得答案:D得分: 20、0分 4 【判断题】性别角色社会化就就是个体成人之后得行为要符合其性别得社会规范。() 我得答案:√得分: 20、0分 5 【判断题】社会化得过程就是一个一生得过程

我得答案:√得分: 20、0分 社会心理学得定义及研究对象(二)已完成成绩: 1 【单选题】人际交往心理与行为不包括()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她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我得答案:D得分: 20、0分 2 【单选题】以下哪个不就是在研究社会态度() ?A、态度得构成成分 ?B、心理状态 ?C、态度改变得过程 ?D、怎么样让人去改变态度 我得答案:B得分: 20、、0分 3 【单选题】影响社会认知得因素有认知者得因素、认知对象得因素与() ?A、认知环境得因素 ?B、认知条件 ?C、认知方式 ?D、认知内容 我得答案:B得分: 20、0分 4 【判断题】广告对人得影响其实就就是一个态度改变得过程。() 我得答案:√得分: 20、0分 5 【判断题】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得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社会心理学试题 2

社会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时蓉华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心理 B.社会行为 C.个体心理 D.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位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三层次是() A.哲学世界观 B.专门方法论 C.具体技术和手段 D.各种理论 3.社会心理学在确立时期的特征是()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群体研究 D.理论研究 4.我国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有() A.高觉敷 B.严复 C.梁启超 D.潘菽 5.从四五十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领域最突出是() A.学科分化 B.整合趋势 C.产生危机 D.学科繁荣 6.文化人类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 A.群体心理 B.国民性 C.人格 D.文化 7.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和他扮演的角色不一致,这属于()上的问题 A.角色期待 B.角色冲突 C.角色认知 D.角色矛盾 8.激发动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需要 B.行为 C.目标 D.刺激 9.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 A.随心所欲 B.事业心强 C.成名成家 D.做力所能及的事 10.如果你和一个人有数次交往,并以第一次的印象对该人作出判断,这在社会认知中属于()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11.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 A.同化 B.内化 C.服从 D.从众 1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加达斯创立了()

A.总加量表法 B.社会距离尺度法 C.投射法 D.生理反应法 13.判断“谢谢啦”这句话的准确意思主要依赖于() A.场合 B.声调 C.热情程度 D.表情 14.如果双方在冲突中作出让步,这种调适方式叫() A.和解 B.妥协 C.容忍 D.调解 15.最早研究暗示现象的人是() A.中国学者孙本文 B.俄国学者别赫捷列夫 C.德国学者施密根斯 D.法国学者塔尔德 16.大众传播的心理效力是有限的观点是由()提出的 A.强效力论 B.适度效力论 C.子弹论 D.有限效力论 17.一个平时遵纪守法的人,在动乱时混在人群中焚烧车辆,这种行为可以从()中得到较好的解释 A.匿名理论 B.还原理论 C.价值累加理论 D.紧急规范理论 18.将领导行为分为民主、专制、放任三种类型的学者是() A.勒温 B.伯德 C.斯德克迪尔 D.若拉列夫 19.俄国学者()欲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社会心理学 A.列宁 B.巴甫洛夫 C.斯大林 D.普列汉诺夫 20.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叫() A.同化 B.服从 C.从众 D.内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社会心理的内过程包括() A.社会舆论 B.社会认知 C.社会动机 D.聚集行为 E.社会态度 22.奥尔波特认为夸张可以分为() A.内化 B.磨尖 C.同化 D.削平 E.弥补 23.符号互动论者布卢默将群体分为()

社会心理学习题与答案1

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包括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 A.交往过程 B.群体过程 C.心理过程 D.行为过程 正确答案:B 2、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班杜拉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正确答案:A 3、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班杜拉 B.奥尔波特 C.勒温 D.华生 正确答案:A 4、与麦独孤同属于社会心理学生物理论的人物有()。 A.班杜拉 B.阿德勒 C.巴甫洛夫 D.劳伦兹

5、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由()提出的。 A.马斯洛 B.荣格 C.华生 D.桑代克 正确答案:D 6、被学术界认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的是()。 A.勒温 B.华生 C.奥尔波特 D.班杜拉 正确答案:C 7、以下哪一位不属于行为主义学派? A.华生 B.斯金纳 C.罗杰斯 D.桑代克 正确答案:C 8、与麦独孤同属于社会心理学生物理论的人物有 A.班杜拉 B.阿德勒 C.劳伦兹 D.巴甫洛夫

9、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由()提出的。 A.桑代克 B.华生 C.马斯洛 D.荣格 正确答案:A 10、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A.斯金纳 B.巴普洛夫 C.班杜拉 D.华生 正确答案:D 11、小伟为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在课堂上总扮鬼脸,老师和同学们都不予以理睬,于是他扮鬼脸的行为逐渐减少。这体现了哪种强化原理? A.负强化 B.正强化 C.消退 D.惩罚 正确答案:C 12、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收集数据是重要的一步。新闻评论、日记、病历等属于什么方法? A.观察法 B.元分析方法 C.档案研究法

正确答案:C 13、在社会心理研究的实验设计中,用民族志、文献分析法来描述社会行为的方法叫做()。 A.元分析方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档案研究法 正确答案:B 14、我们想要了解历代皇帝和大臣人际互动的特点,一般选择什么研究方法? A.非参与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档案研究法 正确答案:D 15、坐在教室后面对学生课堂活动进行观察的方式是()。 A.有目的式观察 B.一般观察 C.情景式观察 D.参与式观察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 1、学习社会心理学有助于()。 A.认识他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