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

中医基础理论

一、绪论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张机“医圣”《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第一部国家组织方书,处方规范著作《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

辨证:将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及其他资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症侯的识病方法。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二、阴阳五行

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

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1)相关性2)普遍性3)相对性4)属性的规定性

3.阴阳的相互关系:1)对立制约[属性相对、相互制约] 2)互根互用[阴阳互藏、阴阳互

根、阴阳互用] 3)消长平衡[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皆消皆长] 4)相互转化[渐变、突变] 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i.阴阳偏胜:阳盛则热,阴胜则寒

ii.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iii.阴阳互损

iiii.阴阳转化

4)指导疾病的诊断

5)知道疾病的防治

6)归纳药物的性能

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2)火曰炎上:“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

3)土爱稼穑

4)金曰从革

5)水曰润下

7.五行属性的归类:直接取象比类法,间接推演法

8.五行的生克关系:

1)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的递资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五行之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相乘:相克太过,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

4)相侮:反向制约,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又叫“反克”,或者“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

9.确立五脏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1)根据相生规律确立: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2)根据相克规律确立:抑强,扶弱

三、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及相通应的自然事物和现象。

1.五脏:心、肝、脾、肺、肾

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

2.六腑: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受盛和传化水谷

3.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奇恒之腑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贮藏精气

4.心

1)生理特性:心在五脏中居于首要地位,对脏脏功能活动起着主宰的作用。

2)主要生理功能:

i.主血脉。心能推动血液运行。

ii.主藏神。心主管生命和精神活动的能力。

3)与形体官窍的联系: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为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

5.肺

1)生理特性:肺为娇脏。又称华盖之脏。肺气运动的特点是宣发和肃降。

2)主要生理功能:

i.肺主气,司呼吸。肺具有主管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的功能。

ii.肺主宣发与肃降。肺气既具有向上宣升和向外布散的功能,又具有向下通降和保持呼吸道洁净的功能。

宣发:排浊气;向上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卫气;将会聚于肺的血液经清浊之气交换后布散全身。

肃降:吸清气;向下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清除肺和呼吸道的异物;洁净血液;有利于大肠的向下传导糟粕。

iii.助心行血。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液经过血脉汇聚于肺,血液的循行虽然主要依靠心气的推动,但心气的盛衰与宗气密切相关,宗气“贯心脉”助心行血,正是通过肺朝百脉而实现的。

iiii.肺主通调水道。肺具有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的功能。

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在液为涕,在志为悲(忧)。

6.脾

1)生理特性:喜燥恶湿,主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主要生理功能:

i.脾主运化。主管饮事物的消化、吸收、转输的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方面

ii.脾主升。含升清、升举两个意思。

iii.脾主统血。即脾具有统摄血液的功能。

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志为思。

7.肝

1)生理特性: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

2)主要生理功能:

i.肝主疏泄。肝具有疏通全身气机,使之调畅的功能。

(调畅精神情志。

维持气血运行。

促进脾胃消化吸收与输布。

促进水液代谢。

调节生殖功能。)

ii.肝藏血。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

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

8.肾

1)生理特点:肾藏精,肾为先天之本。

2)主要生理功能:

i.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

ii.主水液。主管水液代谢的功能。一是温煦和推动肺脾等脏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二是肾气、肾阳对水液代谢的调节是通过“蒸腾气化”、“升清降浊”来实现的;三是司膀胱的开合,排泄尿液。

iii.主纳气。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以防止呼吸表浅的功能。

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骨,齿为骨之余,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前后阴,在液为唾,在志为恐。

9.脏与腑的关系:1)心与小肠2)肺与大肠3)脾与胃4)肝与胆5)肾与膀胱

四、精、气、血、津液

1.精

1)精的生成: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主要藏于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水谷精气,后天之精:水谷)

2)精的主要功能:

i.生殖繁衍

ii.促进生长发育

iii.生髓、充脑、养骨、化血

iiii.滋养濡润

iiiii.防御卫外

2.气

1)气的生成:

i.气的来源:先天之精气(禀受于父母生殖之精);后天水谷之精气(饮食物化生而成);

后天自然界清气(通过呼吸而得)。以上先后天之气结合起来,就生成为人体的气,又称真气。

ii.气生成与脏腑的关系:与肾、脾胃、肺关系密切。肾藏精,脾胃主运化,肺主呼吸。2)气的主要功能:

i.推动作用: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激发和推动各脏

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能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

ii.温煦作用:气的温煦作用是指通过运动变化能够产生热量,温煦人体。

iii.防御作用:气的防御作用是指气有护卫肌肤,抗御邪气的功能。

iiii.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指气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和控制,防止其无故流失的功能。

iiiii.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而言指气具有促进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的功能。

iiiiii.营养作用:人体之气分布于全身各脏腑组织中,为各脏腑器官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

3)气的分类:

i.元气:功能特点: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

生理功能活动。

ii.宗气:生成:由肺吸入的大自然之清气和由脾胃运化食物所得的水谷精气在胸中结合而成。

分布:积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

功能特点:走息道以行呼吸,呼吸的强弱与宗气盛衰有关。贯心脉以行气血,主要体现在助心行血。与人的视、听、言、动等相关。

iii.营气:功能特点:营养全身。化生血液。

iiii.卫气:生成:来自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是水谷精气中性质彪悍,运行滑利,反应迅速的部分。

分布:内而脏腑,外而肌肉皮肤,行于脉外,布散于全身,偏于肌表。

功能特点: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开合汗孔,调节体温。

影响睡眠。

3.血

1)血的生成:

i.饮食物经过脾胃运化化生为水谷之精,上输心肺,变化为赤而成血。

ii.肾藏精,骨生髓,精髓化生为血。

iii.津液充盈脉内。

iiii.自然界的清气与营气相结合,贯注于心脉。

2)组成:营气和津液是生成血的最基本物质。

3)血的功能:

i.濡养作用(五脏对血液生成的作用)

ii.运载作用(清气水谷精气,浊气浊物,传递信息)

iii.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4)血的运行:血液在脉等中运行,流行不止,环周不止

4.津液

1)津液: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内在体液及正常的分泌物。在机体内除血液之外的其他所有正常液体都属于津液。

2)津液的代谢依赖于肺、脾、肾等。

3)津液的功能:i.滋养和营养作用ii.化生血液作用iii.运载作用

气与血的关系:气属阳,主煦之;血属阴,主濡之。

气为血帅:1)气能生血(气参与并促进血液的生成)2)气能行血(气的推动作用是血液循行的动力)3)气能摄血(血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

血为气母:4)血能载气(血能化气,血盛则气旺)5)血能化气(血液具有运载水谷精气,自然清气的功能)

5.十二经脉

手太阴肺经

手三阴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三阳经手少阳三焦经

十二经脉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

足三阴经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足三阳经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最大分支

6.体质

1)体质:又称素质、禀质、禀赋,是人体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生理机能、形态结构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2)影响因素:先天禀赋年龄因素性别差异饮食因素劳逸所伤情志因素地理因素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3)体质的分类:

i.阴阳平和质:功能较协调的体质类型

ii.偏阳质: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点的体质类型

iii.偏阴质: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点的体质类型

六、病因

(一)外感病因:

1.六淫: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热(火)邪

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环境性、相兼性、转化性

1)风邪:性质:轻扬开泄、善行数变、动摇不定、多兼他邪

致病特点:易于侵袭阳位(头面-口眼歪斜,肺-鼻塞流鼻涕);病位游移不定(风

疹,荨麻疹);发病急骤、变化无常(小儿风水病);肢体异常运动(“破伤风”症

状);常为外邪治病的先导(风寒,风湿,故“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性质:寒凉、凝滞、收引

致病特点:易伤阳气、表现寒象(脾-吐泻清稀,精神萎靡);阻滞气血、多见疼痛

(脘腹冷痛或绞痛);腠理、经脉、筋脉收缩拘(肢体关节屈伸不利,冷厥不仁)3)湿邪:性质:重浊、黏滞、趋下

致病特点:易于损伤阳气;易于阻遏气机;易于侵袭阴位;病程缠绵难愈;多见头

身肢体困重;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黏滞不爽

4)热(火)邪:性质:燔热、炎上、急迫

致病特点:表现阳热之象(面赤,烦躁);易于伤津耗气(乏力);主要侵犯

人体上部(头痛,耳鸣);易致生风动血(吐血,便血);易扰心神(心烦失

眠);易致阳性疮痈(阳性疮疡)

2.疫气:泛指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和致病性的外感病邪。又称“戾气”、“疫疠”

(二)内伤病因

1.七情内伤

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3)情志波动,影响病情

2.饮食失宜:1)饮食不节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

3.劳逸过度

(三)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

1.痰饮: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激发病因之一。

致病特点:1)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2)易扰心神3)症状复杂,变化无端4)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2.淤血:血液运行障碍、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病因。包括离经之血停积体内,

以及阻滞于脏腑经络内的运行不畅的血液。

致病特点:1)淤血致病的病机特征:阻滞气机;淤塞经脉;伤及脏腑

2)淤血致病的症状特征: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加重);肿块(按之有形,质地较硬,固定不移);出血(血色多为紫暗,或夹有瘀块);紫绀(面部、爪甲、肌肤、口唇青紫);舌象(舌质紫暗,或有瘀点,或舌下静脉曲张);脉象(脉细涩,沉弦,或结代/涩、迟、沉、弦)

3.结石

七、病机

重要依据——“取象比类”,主要方法——“审证求因”

1.发病的基本原理:

1)正气:简称“正”,与邪气相对而言,泛指人体的各种物质结构(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是产生生理机能、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的物质基础。

2)邪气:简称“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六淫、疫疠邪气、七情内伤、劳逸损伤及各种病理产物(如痰饮、水湿、淤血、结石、宿食)等。

2.发病形式:

1)感而即发:新感外邪,疫疠邪气致病,情志骤变,中毒,急性外伤

2)伏而后发:破伤风,狂犬病,艾滋病

3)徐发:湿邪致病

4)继发:肝病,胁痛,黄疸——“癥积”“膨胀”,小儿脾胃虚弱——“疳积”

5)复发:疾病复发的因素:食复、劳复、药复、重感复、其他因素致复、自复特点:原有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和主要病理特征的重现;较原病加重且越来越复杂;与一定的诱发因素有关

八、诊法

1.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2.问现在症状:

1)问寒症:但寒不热;但热不寒;恶寒发热;寒热往来

2)问出汗:

i.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有甚者,称为自汗。多源于阳气虚弱,腠理不密,津液

无以固摄而外泄,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症。

ii.盗汗:入睡时出汗,醒后则汗止者,谓之盗汗。多因阴虚不能制阳而阳偏盛,虚热蒸发津液外出为汗,常伴有潮热、红及舌红少苔等症。

iii.战汗

iiii.绝汗

3)问疼痛:疼痛性质

i.胀痛、走窜痛:多见于气滞

ii.刺痛:多见于淤血

iii.冷痛:多见于寒邪或阳虚

iv.灼痛:多见于火邪或阴虚阳亢

v.绞痛:多见于淤血,蛔虫,结石

vi.隐痛:多见于虚证

vii.重痛:多见于湿邪

viii.掣痛:多见于血虚或寒邪

ix.酸痛:多见于湿邪或肾虚

3.正常脉象:健康人的脉象称为正常脉象,又称平脉、常脉。

平脉特点:平脉具有胃神根三个特点,所谓脉有胃气,是指脉象从容和换,戎律一致;所谓脉有神,即脉象柔和有力,形体指下分明;所谓脉有根,即指沉取尺部,脉应指有力。

九、辨证(六经辨证:叶桂(叶天士),伤寒辨证:张仲景)

1.八纲辨证

1)表里辨证:辨证疾病病位和病逝趋向的两个纲领。

表证:指六淫等外邪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辨证要点:i.本证以外邪袭表,卫气被郁为主要病机。

ii.为外感病的初级阶段,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

iii.以恶寒发热并见苔薄白、脉浮为辨证依据。

iv.可见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甚至喘促等肺气失宣的兼证。

2)寒热辨证:辨证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热证:指感受热邪,或机体阴虚、阳亢所表现的症候。

临床表现:各类热证表现不尽一致,常见的有: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耳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大便干,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数等。

辨证要点:i.本证以阳热亢盛或阴虚内热为主要病机。

ii.以发热、恶热喜凉、面红、舌红苔黄、脉数等症侯为辨证依据。

iii.热伤津夜,故渴喜冷饮、大便干、尿少色黄、舌干少津等症状亦可作为辨证的

参考依据。

iv.热伤血络,迫血妄行,故吐血等血症状亦可见之。

v.寒证热证的鉴别:辨证寒证与热证,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做判断,应对疾

病的全部表现进行综合观察。

3)虚实辨证:辨证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4)阴阳辨证:辨别症候类别的纲领。

阳证:表证、热证、实证阴证:里证、虚证、寒证

2.气血津液阴阳病辨证

1)气病辨证:症状:气虚、气陷、气滞、气逆

2)血病辨证:症状:血虚、血瘀、血热、血寒

3.外感病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十、养生,防治,康复

1.养生的基本原则:顺其自然,形神兼养,动静结合,调养脾胃。

2.预防: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3.标本先后:标与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常用来说明疾病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以发病

先后而言,先发之病为本,后发之病为标;以病因与症状而言,病因为本,症状为标。1)急则治标:标病或标症甚急,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本病治疗时所采用的一种治疗原则。

2)缓则治本:标病或标症缓而不急时所采用的一种治疗原则。

3)标本兼治:标病与本病错杂并重时采取的一种治疗原则。

4.正治和反治:在“治病求本”根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病证有无假象而制定的两种治疗原

则。

1)正治:指治疗用药的性质,作用趋向逆病证表象而治的一种常用治则,适用于本质与现象相一致的病证。

方法: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2)反治:指所用药物的性质,作用趋向顺从病症的某些表象而治的一种治则,适用于本质与现象不完全一致的病证。

方法: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5.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三因:因人、因时、因地

6.康复的基本原则:形神结合,内外结合,药食结合,自然康复与治疗康复结合

中医学基础学习知识(相互学习知识重点)

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五脏:肝、心、脾、肺、肾 整体观念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中医学基本特点官窍:目、口、鼻、耳、舌 形体:皮、肉、筋、骨、脉 辨证论治1)病、症、证 2)辨证论治辨证 论治 .整体观念:人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1)人是有机的整体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诊断上以外知内;治疗上整体调整;结构上不可分割;2)人与自然相统一:时间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地域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症:症状或体征。指疾病的临床表现。 病: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完整的病理过程。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特性的概括,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 辨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可变性:事物的阴阳属性随其对立面的变化而变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可分性:阴阳之中可分阴阳 对立制约:对立——阴阳属性相反、相对制约——阴阳相互抑制、约束 阴阳的相互关系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互用——阴阳相互促进 消长平衡:阴阳相互消长、阴阳协调平衡 阴阳相互消长:指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存在着量的增减和比例大小的变化 阴阳协调平衡:指阴阳双方的消长在一定限度内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 阴阳相互转化: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条件:“极”、“重”“甚” .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的治疗 五行的概念: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事物及其运动变化。 木曰曲直本义:描述树木枝曲干直的生长状态。引申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本义:火苗有炎热向上的特点。引申义:温热,升腾。 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本义:水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土爰稼穑本义:土主管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引申义: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本义:金有顺从变革的特性。①金属的器物可随人的意向改变形状②革土生金。 引申义:沉降,收敛,肃杀。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和熟悉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话下了。 想必学中医的我们知道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藏象学说中所说的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又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内脏器官,所以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个体,将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概念、生理机能、生理特性以及个体之间的关系都整理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清晰地条理,以便我们掌握。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当我们将病因与生活一一对应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病因其实很好掌握。而病机部分需要我们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再结合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相信如果我们能将哲学、藏象部分学好,那么病机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导论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战国至秦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确立了辨证诊治的纲领;《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东汉——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和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三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病、症、证的概念(懂得区分)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相互排斥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消长平衡: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 阴阳相互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正气——指人体正常的机能活动及适应环境与抗病、康复能力。可分:阳气、阴气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可分为阳邪、阴邪。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1)阴阳偏胜(盛)——指阴或阳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①阳偏胜(阳盛):阳胜则热——实热证:高热烦躁,面红目赤 阳胜则阴病——兼津伤:咽干口渴,尿少便结 ②阴偏胜(阴盛):阴胜则寒——实寒证:恶寒肢冷,舌淡脉紧 阴盛则阳病——兼阳虚:神疲踡卧,尿清便溏 (2)阴阳偏衰(虚)——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虚者补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 本篇是从老师之授课讲稿、论文著作、毕业题词、带教面授等方面选录整理而成,内容极其丰富,哲理非常深刻,传道用心良苦。篇中有反映老师对祖国医学无比酷爱,及执着精神;有显示老师发扬祖国医学的抱负、构想,及发挥中西医之长,使中医学成为最完备医学的热诚期盼;有对《伤寒论》至高无上经典的学习体会;有对后之异军突起温病学说的研究心得;有对末学诲人不倦的"中医千万不能丢失辨证论治法宝"的谆谆教导;有毫不隐私的古方运用、药物研究的经验传授;有为初学者开辟门径、备勤学者临床参考、朗朗成诵、易于记忆、选方能尽左右逢源之妙的自创歌诀等等。 总之,吾等若认真研读,必将和医案一样获益匪浅! 中医焉可称为草药医生。中医和西医根本不同,有人把西医看作科学医生,而把中医视为草药医生。我们不否认西医之诊疗是以科学为基础.然将中医看作草药医生,是对中医根本没有认识。中国医学是中国固有之医学,和中华文化有关,有独立的学术体系,此种医学是由生活实践之经验积累而产生的。即循着积累之经验,不断地应用与体验,乃发现了其中的原理原则,而成为一种专门性的学问。如汉·张仲景综合前人治伤寒的经验,归纳起来,著《伤寒论》一书,将治伤寒分为六经,从表到里,从阳到阴,以比较推理之逻辑治学方法,显示出伤寒之学理,从而成为后世治伤寒的法则。是例证之一。 中医临床是以"证"为依据,因之历代许多医学名家,所著的浩如烟海的医书,可以咸视之为"证治学",即"辨证论治"。证治学为从病象研究治法,即从病象,分辨病证的阴阳、虚实、表里、寒热,然后处方,以取得疗效。这其间存在着盈虚消长之道理,充分体现出辨证论治是基于一种哲理之学问。以理治学,即为科学。斯为例证之二。有人以中医不懂生理而诋毁之,殊不知,+中医之生理学.是研究脏腑功能的。虽对实质方面固然缺少确实性,是个缺陷,然基于中医学为独立的学术体系,中医之特殊性为辨证论治,因之,中医学屡经年移代革之经验、发展,而成为行之有效的专门学问,则充分表明:中医临床所本的是"证治学",不是从生理上求治法。同时,亦毫无疑义地表明:中医研究脏腑功能之生理,是完全正确的,及他对"证治学"建立之功勋是不容抹杀的。此为例证之三。于此可见,谓中医是草药医生,不是认识不够,即是排斥异己者,有心轻薄中医。 事实上已经证明,并将继续得到证明:凡是一种有用学术,必有益于世人,决不会被排斥而磨灭的,中医也应无例外。辨证必须掌握三要诀1.辨主次一个证候有几个不同之症状,相同之症状可出现在不同证候之中,因之,要根据症状来辨别证候,就要抓住能反映疾病本质的主证。(1)患者比较突出的症状,最感痛苦、最严重的症状。例如:患者突然腹痛,要辨别腹痛属于什么证候,必须将其他兼证结合起来进行审辨,辨明他与主证有无联系。如腹痛的同时兼有反酸、呕吐、泄泻、胃脘拒按、泻后腹痛即减等证,那么,此腹痛即可断定为"饮食内伤"证。(2)要确诊一个证候,非有此不能成立诊断之症状。例如:患者头痛头晕,其一面赤耳鸣,怔忡不宁,证属肝阳上扰;其一胸满呕逆,食少苔腻,证属浊痰上泛。此两个证候,前证若无面赤,肝风证不能成立;后证若无苔腻,浊痰证亦不能成立。因为头痛头晕,由肾气上逆而致者,也可出现耳鸣;由心脾两虚而致者,也可出现怔忡不宁;由胃中寒饮上逆而致者,也可出现胸满呕逆等症。(3),在整个病情变化中,对一切症状之产生和消退,有决定性意义之症状。例如:温病病在气分,舌苔黄白相兼;病人血分,舌现绛色。在气分则证见壮热烦渴,大便秘结;入血分则证见夜热更甚,神昏惊厥。这些症状咸随舌苔转变而转变的,从此也可以说明以舌苔黄白,舌现绛色作为温病在气分、血分的主证是正确的。2.辨同异将要确定一个证候,发现其中一两个症状,一般是不应该在此证候出现,那么,就应当根据此一两个症状及其特点重新考虑,从"同中辨异"。同中辨异,不仅从多数相同的症状中,可以找出不同差别,就是一个症状,也有同异

如何高效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如何高效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开考的首门课程,根据多年统计,合格率一般仅在三分之一左右。显然已成许多考生望而生畏的拦路虎。一些意志薄弱者,一、二次失败就偃旗息鼓。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本人认为有诸多原因,其中相当一部分考生的思维方式尚未转向。众所周知,目前我们的中学教学重视数理推论,直观形象教学,虽然对于中医学习普遍也是适用的,但中医独特的理论框架,独特的思维方式,如果尚未很好建立,就难于在中医这块圣地内驰骋,乃至投械退却。这是十分可惜而可悲的。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迅速换“数理化脑袋”为“中医脑袋”十分重要。实践证明,闯过这一关者,只要继续努力,前面即是坦途。 一、脏腑功能认识观 《内经》时代,中医医家对脏腑的部位、结构、形态亦有颇多记载,而且有些论述在当时大大超越世界水平。在论述各脏腑时,教材中亦有部位、结构、形态的阐述,如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心“圆而尖长,形似倒垂的未开莲蕊,有心包卫护于外”等等。如果顺着这样描述思路去理解,则就会对诸如“肾藏精”、“肺通调水道”、“心主神态”这一些概念理解上的格框。尤其是对刚从高中毕业的学生而言,更是不可思议。故请读书时务必千万要记住P.29有一个重要的说法:“藏象学龄前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用脏腑功能的认识观才能真正理解P.23“左升太过,右降不及”。也就不会钻进脾“似马蹄”、“似镰刀”这类牛角尖里面怀疑中医的科学性,从而影响学习的

信心。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名为“脾”,同理去释各脏的功能。 二、生理、病理互证观 中医药有几千年医疗实践的经验,是在长期行生产斗争和医疗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医学理论。中医学理论形成以后,又反过来指导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中医的实践性融于理论之中,而临床表现是基础。因此,从临床角度而言顺序应是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概念。而教材编写的顺序是:概念→生理、病理→临床表现。故在阅读时,应适度地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譬如以“肾主纳气”一节为例,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之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才能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肾主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若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呼吸就表浅,可出现动辄气喘,呼多吸少等病理现象。从临床表现中证实生理抑或病理,从而得出某一概念。这种论述的形式在教材中比比皆是。所以诸如:如何理解肺朝百脉,脾主升清,肝主藏主等等问题时,皆可用一个模式来回答,即:概念、生理、病理以及临床表现。 三、以象测脏的推断观 何谓“藏象”?藏是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我们要研究内脏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并不是非要打开胸、腹腔观内脏之变化,而是通过临床表现来推断。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望、闻、问、切的诊断手段。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于生理、病理的机制探讨,也举例性地列出一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金元 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 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 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 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 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 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 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 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 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发热、咳喘。 体征: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面黄、目赤、脉数。 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 7、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8、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9、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准确。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10、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 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 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 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 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 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 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 和熟悉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 话下了。 想必学中医的我们知道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 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藏象学说中所说的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又是 人体不可或缺的内脏器官,所以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 个体,将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概念、生理机能、生理特性以及个体之 间的关系都整理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清晰地条理,以便我们掌握。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 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 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通过结合 生活实际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当我们将病因与生活一一对应的 时候我们会发现病因其实很好掌握。而病机部分需要我们在联系生 活实际的同时,再结合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相信如果我们能将哲学、藏象部分学好,那么病机也不会有什 么问题了。

浅谈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浅谈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开考的首门课程,根据多年统计,合格率一般仅在三分之一左右。显然已成许多考生望而生畏的拦路虎。一些意志薄弱者,一、二次失败就偃旗息鼓。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本人认为有诸多原因,其中相当一部分考生的思维方式尚未转向。众所周知,目前我们的中学教学重视数理推论,直观形象教学,虽然对于中医学习普遍也是适用的,但中医独特的理论框架,独特的思维方式,如果尚未很好建立,就难于在中医这块圣地内驰骋,乃至投械退却。这是十分可惜而可悲的。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迅速换“数理化脑袋”为“中医脑袋”十分重要。实践证明,闯过这一关者,只要继续努力,前面即是坦途。 一、脏腑功能认识观 《内经》时代,中医医家对脏腑的部位、结构、形态亦有颇多记载,而且有些论述在当时大大超越世界水平。在论述各脏腑时,教材中亦有部位、结构、形态的阐述,如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心“圆而尖长,形似倒垂的未开莲蕊,有心包卫护于外”等等。如果顺着这样描述思路去理解,则就会对诸如“肾藏精”、“肺通调水道”、“心主神态”这一些概念理解上的格框。尤其是对刚从高中毕业的学生而言,更是不可思议。故请读书时务必千万要记住P.29有一个重要的说法:“藏象学龄前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用脏腑功能的认识观才能真正理解P.23“左升太过,右降不及”。也就不会钻进脾“似马蹄”、“似镰刀”这类牛角尖里面怀疑中医的科学性,从而影响学习的信心。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名为“脾”,同理去释各脏的功能。 二、生理、病理互证观 中医药有几千年医疗实践的经验,是在长期行生产斗争和医疗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医学理论。中医学理论形成以后,又反过来指导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中医的实践性融于理论之中,而临床表现是基础。因此,从临床角度而言顺序应是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概念。而教材编写的顺序是:概念→生理、病理→临床表现。故在阅读时,应适度地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譬如以“肾主纳气”一节为例,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之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才能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肾主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若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呼吸就表浅,可出现动辄气喘,呼多吸少等病理现象。从临床表现中证实生理抑或病理,从而得出某一概念。这种论述的形式在教材中比比皆是。所以诸如:如何理解肺朝百脉,脾主升清,肝主藏主等等问题时,皆可用一个模式来回答,即:概念、生理、病理以及临床表现。 三、以象测脏的推断观 何谓“藏象”?藏是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我们要研究内脏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并不是非要打开胸、腹腔观内脏之变化,而是通过临床表现来推断。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望、闻、问、切的诊断手段。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于生理、病理的机制探讨,也举例性地列出一些临床表现。譬如在论述心主血脉一节,怎样才能诊断心主血脉失调呢?从脉、舌、面之象——临床表现以测“藏”。脉涩、结代,面色表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则为心血瘀阻。笔者认为,如果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能适当地参考有关中医各科教材,诸如《中医诊断学》,可能会收到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取象比类的求证观 取象比类就是取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生物的动象和社会现象以类比于人体,从而解释生理、病理、药理等的一种思维,运用方法。不论其科学如何,这种取象比类法一直在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

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 第1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 本篇是从老师之授课讲稿、论文著作、毕业题词、带教面授等方面选录整理而成,内容极其丰富,哲理非常深刻,传道用心良苦。篇中有反映老师对祖国医学无比酷爱,及执着精神;有显示老师发扬祖国医学的抱负、构想,及发挥中西医之长,使中医学成为最完备医学的热诚期盼;有对《伤寒论》至高无上经典的学习体会;有对后之异军突起温病学说的研究心得;有对末学诲人不倦的”中医千万不能丢失辨证论治法宝”的谆谆教导;有毫不隐私的古方运用、药物研究的经验传授;有为初学者开辟门径、备勤学者临床参考、朗朗成诵、易于记忆、选方能尽左右逢源之妙的自创歌诀等等。 总之,吾等若认真研读,必将和医案一样获益匪浅! 中医焉可称为草药医生。中医和西医根本不同,有人把西医看作科学医生,而把中医视为草药医生。我们不否认西医之诊疗是以科学为基础.然将中医看作草药医生,是对中医根本没有认识。中国医学是中国固有之医学,和中华文化有关,有独立的学术体系,此种医学是由生活实践之经验积累而产生的。即循着积累之经验,不断地应用与体验,乃发现了其中的原理原则,而成为一种专门性的学问。如汉·张仲景综合前人治伤寒的经验,归纳起来,著《伤寒论》一书,将治伤寒分为六经,从表到里,从阳到阴,以比较推理之逻辑治学方法,显示出伤寒之学理,从而成为后世治伤寒的法则。是例证之一。 中医临床是以”证”为依据,因之历代许多医学名家,所著的浩如烟海的医书,可以咸视之为”证治学”,即”辨证论治”。证

治学为从病象研究治法,即从病象,分辨病证的阴阳、虚实、表里、寒热,然后处方,以取得疗效。这其间存在着盈虚消长之道理,充分体现出辨证论治是基于一种哲理之学问。以理治学,即为科学。斯为例证之二。有人以中医不懂生理而诋毁之,殊不知,+中医之生理学.是研究脏腑功能的。虽对实质方面固然缺少确实性,是个缺陷,然基于中医学为独立的学术体系,中医之特殊性为辨证论治,因之,中医学屡经年移代革之经验、发展,而成为行之有效的专门学问,则充分表明:中医临床所本的是”证治学”,不是从生理上求治法。同时,亦毫无疑义地表明:中医研究脏腑功能之生理,是完全正确的,及他对”证治学”建立之功勋是不容抹杀的。此为例证之三。于此可见,谓中医是草药医生,不是认识不够,即是排斥异己者,有心轻薄中医。 事实上已经证明,并将继续得到证明:凡是一种有用学术,必有益于世人,决不会被排斥而磨灭的,中医也应无例外。辨证必须掌握三要诀1.辨主次一个证候有几个不同之症状,相同之症状可出现在不同证候之中,因之,要根据症状来辨别证候,就要抓住能反映疾病本质的主证。 (1)患者比较突出的症状,最感痛苦、最严重的症状。例如:患者突然腹痛,要辨别腹痛属于什么证候,必须将其他兼证结合起来进行审辨,辨明他与主证有无联系。如腹痛的同时兼有反酸、呕吐、泄泻、胃脘拒按、泻后腹痛即减等证,那么,此腹痛即可断定为”饮食内伤”证。 (2)要确诊一个证候,非有此不能成立诊断之症状。例如:患者头痛头晕,其一面赤耳鸣,怔忡不宁,证属肝阳上扰;其一胸满呕逆,食少苔腻,证属浊痰上泛。此两个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87612

中医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主维持和自主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自愈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承: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生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又称“倍克”。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化物质。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精血同源:精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津血同源:血和津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经络:使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

中医博士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与复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和复习题 (七版教材) 绪论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的基础和方法 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观点 4.整体观念的概念 5.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结构、生理、病理、诊治等方面说明) 6.试从生理、病理两方面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7.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2.精气生万物的机理 3.气的两种存在形式 4.气机与气化的概念及其联系 5.气的中介作用的意义 6.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7.阴阳的基本概念 8.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9.阴阳对立制约与消长、平衡的关系 10.阴阳互根互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11.阴阳交感的机理和意义 12.阴阳消长的涵义和形式 13.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条件和形式 14.阴阳自和的涵义和意义 15.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划分(二分法与三分法) 16.阴阳偏胜、偏衰和互损的病理变化及其理论基础 17.怎样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和互损 18.五行的基本概念 19.五行的特性 20.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21.五行相生的概念、次序和母子关系 22.五行相克的概念、次序和所胜、所不胜关系 23.五行制化的概念和规律 24.五行相乘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5.五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6.母子相及的涵义 27.以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28.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9.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30.中和思维和类比思维方法

第二章藏象 1.藏象的基本概念 2.藏象学说的形成 3.藏象学说的特点 4.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5.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6.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正常循行的基本条件 7.心藏神的概念,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由 8.心的生理特性 9.心在液为汗的机理 10.肺主呼吸与主一身之气的涵义和关系 11.肺主行水或为水之上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12.肺朝百脉、主治节的涵义 13.肺为华盖和娇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14.肺气宣发与肃降的概念和体现 15.肺合皮毛的机理和意义 16.脾主运化的涵义和内容 17.脾为后天之本的原理和意义 18.脾主统血的概念和机理 19.脾主四时与脾主长夏的意义 20.脾气主升的主要体现 21.脾喜燥恶湿的临床意义 22.肝主疏泄的概念及其体现 23.肝主藏血的涵义及其生理意义 24.肝为刚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25.肾藏精的涵义 26.肾精与肾气的关系及其生理作用,肾为先天之本 27.肾阴、肾阳的来源和功能 28.肾为五脏阴阳之本的涵义 29.肾主水的概念和机理 30.肾主纳气的概念和机理 31.肾主蛰守位的生理意义 32.肾主骨生髓通脑 33.七冲门的部位及作用 34.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基础 35.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之一的道理 36.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37.胃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8.小肠的部位和生理功能,“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机理 39.大肠的主要功能及其与此相关的其他脏腑功能 40.三焦的六腑和部位概念 41.六腑三焦及部位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42.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功能特点 43.脑的主要生理功能 44.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与此有关的诸因素

中医基础理论 心得体会

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几千年唯一的医学,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医,中医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昌盛,几千年来的保健事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内容是XX为您精心整理的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心得体会,欢迎参考! 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几千年唯一的医学,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医,中医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昌盛,几千年来的保健事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医与西医在专业技术上各有所长,各有优势和特点。西医的优势在于精密仪器的检测、高超的外科手术、复杂的器官移植、先进的抢救手段等。而中医的优势恰恰是西医薄弱的方面,中医的辨证施治既准确又灵活,奥妙无穷,对诊治许多疾病,有其独到的特点。如对功能性疾病的诊治,退行性疾病的诊治,病毒性疾病的诊治,痰饮淤血病的诊治,疑难病证的诊治等尤具优势。人民群众对中医中药的认识比较深刻,有相当多的人群喜欢中医中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进化,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中医中药的治病之本、调理、滋补功能就显得更加迫切需要了。 中国人的传统认识是中医越老越吃香。一个年龄大的中医,尽管本事平平,都可以称老中医,甚至夸大一点称“名

老中医”,这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医是终身制的职业。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学好中医呢?《扁鹊仓公传》云:“人之所以病病疾多,医之所以病病道少”,这说明中医难学。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又说:“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 学中医诚然难,学精则更难。但既学医就必须学精,至少要确立“学精”这样一个奋斗目标,方能学成一个好中医。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根据我个人学医的体会,主要在于两点:一要认真读书。中医的书籍,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尚嫌不够。读中医的书,不仅要读懂、弄通,而且要熟读、熟记,对许多重要的内容甚至要熟背。比如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温病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若要有高深的理论功底还必须学好《内经》。读中医的书,要善于融会贯通,中医学的理论均源于《黄帝内经》,中医的各科临床,均源于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总结。 举例说吧,比如学《伤寒论》,不仅要与《金匮要略》相融合,还要上与《内经》相联系,下与《温病学》相联系,此外,还要与内科学、方剂学、药物学、诊断学相联系。比如《伤寒论》的少阳证,这个少阳证就出自《内经》的《素问热论》。《内经》的少阳证只限于少阳经脉症状“胸胁痛而耳聋”,而《伤寒论》的少阳证则为半表半里证,胆火上炎,症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

中医基础理论 我们都知道,《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很重要的一门学科,而且这也是中医学的基础,所以打好基础比什么都重要。也许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这门课很枯燥,又或许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老师幽默的讲课方式为枯燥的课堂增添了不少的乐趣,不管怎么样这门学科的重要性都是不可忽略的。三个月过去了,在这我讲讲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一、了解中医发展 绪论部分讲解了中医学的科学属性,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需要掌握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多,所以只需要对四大经典有一定的了解,当然这也是作为一名中医学生应该知道的,也许学习中医这些都是需要背下来的,但在这门学科中我们需要掌握的就只是了解而已,同时金元时期的“金元四大家”对中医理论和实践有突破性创新为中医学的发展起到里程碑的作用,所以这也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点,当然还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于这部分知识没有更好的其他方法,只有靠多花时间读一读,背一背,当然时不时的复习也是很重要的。 二、从中医到哲学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话下了。 三、联系生活实际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知识汇总 绪论 1.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 草经》等医学问世。 2.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李东坦(补土派);朱震亨、 朱丹溪(滋阴派) 3.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就是: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4.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 性; 5.辨证论治: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与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6.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病,即疾病,就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 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侯,就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即症状与体征就是病与证的基本要素。病的重点就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 阶段。 四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2.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 3.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阴阳基本概念: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事物阴阳属性:相对性主要表现三个方面:阴阳属性相互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 阳;比较对象不同; 3.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 4.制约太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 5.阴阳互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就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名词解释 1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的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2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思维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3整体观念:是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 4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相关临床资料以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证,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5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6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包括患者自身的各种异常感觉与医者所感知的各种异常表现。 7证: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8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9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10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源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11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 12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13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4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5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有广义、狭义和一般意义的精三个层次。 16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17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18气化: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19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0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唾等。 21人体之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22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3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五个脏的合称。 24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5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