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2015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2015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2015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2015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

语文试卷

(面向普通高中考生)

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名句名篇默写(12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群贤毕至,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2)臣以供养无主,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云销雨霁,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 ________________,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5) ________________,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6)飘飘乎如遗世独立,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久在樊笼里,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8)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10)乍暖还寒时候,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11)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12) ____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暴:晒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备:准备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雕刻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门见山,一落笔就点明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B.文章论述的内容涉及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意义。

C.文章第四段议论说理,用了比喻论证法和对比论证法。

D.“终日思”不如“须臾学”,这是强调学习重要,思考无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代诗歌阅读(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送客入蜀

杨凝

剑阁①迢迢梦想间,行人归路绕粱山②。

明朝骑马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③。

[7]①剑阁:在今四川剑阁县北。②梁山:在今陕西南郑县东南。③子午关:旧址在陕西西安市南。

5.请根据诗中的地名,写出“客入蜀”的线路。(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行人”的情感如何?诗人的情感又如何?请结合原文简要回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学名著阅读(6分)

7.下面两小题,选做一题

....(6分)

(1)下面是对《三国演义》“草船借箭”有关情节的叙述,划横线处有三处错误,请写出有错误的序号并改正。

孔明向周瑜立下三日造箭①一万的军令状,随后向②鲁肃借了20只船。第三天,孔明趁③夜雨,命船队驶向曹营。接近时,孔明令船只④前后相连、军士擂鼓呐喊。曹操命⑤弓弩手乱箭射之,一时箭如雨发。

(2)下面是对《红楼梦》“共读西厢”有关情节的叙述,划横线处有三处错误,请写出有错误的序号并改正。

沁芳闸桥边①梨花底下,宝玉坐在石头上偷读②《会真记》,被要去③捕蝶的黛玉看见。黛玉问宝玉读的是什么书,宝玉④径直以实相告,并把书递给黛玉。黛玉接过来瞧,觉得⑤词句警人,越看越爱。

答第( )题:

序号: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一)(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有信息量,也要有含金量

龙文

①哲学家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在移动互联时代,我们也不妨说,人是一切数字化信息的总和。勇于探索的人,在数字化的浪潮中将会站到驶向新世界的游船甲板上。而拒绝变化的人,则会被遗留在旧世界日渐萧瑟的海滩上。

②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世界的层次。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提出“可能世界”理论,他认为,世界由无穷无尽的可能性组成,因此,在我们身处的世界之外,还有无数个“可能世界”。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每个人都有可能进入现实世界之外的另一个“可能世界”。可穿戴移动互联设备的普及,将使这一切触手可及。你想回到唐朝,带上数字头盔按下菜单键即可身临盛世长安;你想到火星旅行,同样可在虚拟世界实现星际穿越。

③事实上,智能手机的出现,已经将我们带入另~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信息不再是稀缺物,很难再成为垄断资源。比如,有了导航软件,高速公路出口的“带路党”已濒临消失;有了搜索软件,百科全书的销量就一落千丈。

很多人还没有适应这个“信息极大丰富”的世界,所以才会在看到精彩内容后“先转再看”“果断保存”,其实那些信息有的因为唾手可得而不必收藏,而更多的则是在信息海洋中快速徜徉以致保存后基本上永不会再看。因此,所谓的“信息饥渴症”,同样是转型时期的问题,人们需要慢慢适应和海量信息共存的生活,让信息为人服务。

④然而,“信息爆炸”还是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人们的认知结构。研究者表示,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将催生一种全新的“数据思维”,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因果关系将让位于相关关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购物网站,商家并不关心顾客是谁,为什么要购买,而只需了解你的相关购买记录,就可以运用大数据为你量身打造推荐清单。在“数据思维”影响下,人们不再对“为什么”感兴趣,只对“是什么”感兴趣。大家如饥似渴地浏览那些与我们生活关系不大的奇闻异事,却很少追问新闻背后的缘由。没有人文精神牵引的“大数据”,在极大丰富这个世界的同时,也会像洪水一样掏空人们的注意力,把精神空洞的“用户”们冲到彼此隔绝的信息荒岛。

⑤在神话故事中,伊甸园里有两棵树,一棵是生命之树,一棵是知识之树。诗人说,知识之树不是生命之树。意思是,知识和信息的积累,并不必然增进我们的生命意义和幸福感,有时甚至恰恰相反。人们对数据和信息的利用,不是为了用虚拟世界替代现实世界,而是为了用知识去灌溉“生命之树”,从而拓展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增加生命的厚度与纵深。

⑥人类社会需要足够的信息,更需要有含金量的思想。信息和数据不会自动生成思想,只有思索着的人才能成为文明的创造者。思想家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却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在信息化、云计算的时代锤炼思想、捍卫思想,是和拓展虚拟世界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文化使命。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7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极大地增进了人们进入现实世界之外的另一个“可能世界”的可能性。

B.“先转再看”“果断保存”,反映了人们对精彩信息的渴望与珍惜,体现了“信息为人服务”的现代理念。

C.适应了和海量信息共存的生活,意味着能利用信息拓展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增加生命的厚度与纵深。

D.文章从人的本质人题,以人的尊严收结,对数字化时代“信息爆炸”现象的思考和评议有哲学内涵。

9.第④段划横线句中的“全新”的内涵是什么?请根据原文简要回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末段中“有含金量的思想”指什么?这种思想有什么意义?请根据原文简要回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二)(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特立独行的秘书鸟

华姿

①8月的一天下午,在非洲东部的草原上,一只大鸟正在独自玩耍。它把一个草团抛向空中,随即腾空而起,在空中翻一个漂亮的筋斗后,又稳稳地落在地上。

②它就是秘书鸟。秘书鸟是真正的非洲之鸟。它不仅长相奇特,习性也很奇特。

③跟鹰或鹫一样,它长着一个状若钩子的短喙,当它迅捷而有力地啄击时,可使一只小动物当场毙命。跟红鹤一样,它的脚上长着一层厚实的角质鳞片,故而,即使在荆棘和石砾间行走,它也不会受伤。跟鹭一样,它有一双挺拔的长腿。这腿看上去瘦骨伶仃,但却威力巨大,它若用力踢打,猎物必定丧命。

④它的尾巴上还长着两根长长的白羽,仿若一把长矛。而它头上的弱冠,则像极了秘书把羽毛笔夹在耳朵上的样子,这就是人们叫它秘书鸟的缘由——它本来是叫鹭鹰和蛇鹫的。当它发怒或紧张时,这弱冠就会高高地竖起,而平时都下垂着,宛若发辫。

⑤它不但善跑,而且爱跑。当人骑马追赶它时,它只是跑个不停,即便眼看就要被追上,它也不肯起飞,虽然它飞得又快又好。

⑥它还会捕蛇。一旦发现蛇,它便像个机警的拳击手一样,一边频频移步,一边连连鼓翼,而后瞅准时机,猛然出击:一爪抓住蛇的颈,一口咬住蛇的头。蛇虽奋力挣扎,却也枉然。若是条大蛇,它便叼着蛇飞向高空,再对准一块硬地松开嘴。蛇从高空摔下,自然是死。

⑦跟天鹅和白鹳一样,秘书鸟也是一夫一妻制。雌雄一旦结合,便会终生相守,不离不弃,直到死亡把它们分开。

⑧然而,这都不是秘书鸟最独特的地方。秘书鸟最独特之处乃在于:它

敢于以别出心裁的方式繁殖和育雏。

⑨秘书鸟喜欢旷阔的稀树草原,因此,它常常把巢筑在金合欢树上。

⑩爱巢建好后,它便开始产卵。此时正是雨季,是草原上食物最丰富的时候。但经过45天的孵化,当幼鸟出世时,却已是食物匮乏的旱季了。

?通常情况下,草原上的乌兽们都会在食物丰富的雨季繁殖和育雏。有的为了使孩子能赶在食物丰富的季节出世,甚至会提前或推迟自己的产卵或孵化时间。

?而秘书鸟却恰恰相反。

?原来,在旷日持久的干旱中,草原上常常荒火不断。每场荒火过后,都有许多小动物被烧死或烧伤。这些或伤或死的小动物,就成了秘书鸟幼鸟源源不断的食物来源。

?秘书鸟没有从众,它独辟蹊径,为自己的孩子觅到了更丰富的食物。它不愧为长翅膀的沙漠王者。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秘书鸟特立独行,不仅长相奇特,而且习性也很奇特,是真正的非洲之鸟。

B.鹭鹰被称为秘书鸟的缘由是它的弱冠极像耳朵上夹着羽毛笔秘书的样子。

C.秘书鸟选择在雨季产卵,是因为草原上雨季食物丰富,有利它繁殖和育雏。

D.文章说明秘书鸟的习性,运用了作比较、打比方、作解释等多种说明方法。

12.秘书鸟有奇特的生存能力和捕杀能力,请结合第③段分别加以说明。(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秘书鸟捕蛇有什么特点?请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篇科普文章语言生动。请举例说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语言文字运用(32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卤.面/鲁.直高甲.戏/假.嗓子循序渐.进/见.义勇为

B.桂.圆/贵.宾牛角梳./书.卷气生.花妙笔/争.分夺秒

C.白.茶/挂牌.大红袍./保.温瓶四时八节./技.高一筹

D.光饼./冰.柜寿.山石/售.票员风.华正茂/奋.发图强

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3分)

A. 麦竿大母指见微知著

B.浮躁名信片利行节约

C.称颂百叶窗承上启下

D.车箱大排挡甜言密语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校训_________着大学的办学品格,_________着大学的核心理念,_________着学子的精神气质。

A.体现彰显涵养B.彰显涵养体现

C.涵养彰显体现D.彰显体现涵养

18.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国必须加快人民币计价的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

B.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共同构成了我国广告事业的发展。

C.全民终身学习非常需要教育资源的全面开放与整合。

D.城市灰霾越来越严重与燃煤消耗越来越多密切相关。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很难想象,像芭蕉这种庞然大物,还被分到草这一类里头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像某种食苹恐龙,体型再大,也没有资格被视为猛兽。

①所以他也认为芭蕉属于草而非木

②屈大均也说芭蕉“柔脆不坚”,本质更接近草

③只能算是“草之大者”

④李时珍把它归为隰草

A.④②①③B.①③④②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20.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某同学到一文化传播公司应聘,公司主考官要求说明应聘理由。应答最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我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大作,人称校园一枝笔,完全能胜任贵公司招聘的工作岗位。

B.我是校学生会宣传干事,有写作、编辑、策划的经历,希望借此获得锻炼和提升的机会。

C.我早就听说你们公司待遇很好,工作轻松,因此我想利用暑期来挣点零花钱,恳求成全。

D.学校鼓励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贵公司社会责任感强,有义务给我们提供锻炼机会。

2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分别用一个字从工程规模、全程距离、受益人口、受

益范围四个方面概括“南水北调”工程的特点。(4分)

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团城湖明渠开闸放水。这标志着一江清水从千里之外的丹江口水库,历时半个月,跨越淮河,穿过黄河,顺利抵达北京。工程从2003年开工建设至今,国家投了巨资,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建设工人忙碌在施工一线。工程主要面向京津冀豫供水,计划年均调水95亿立方米,能有效缓解上述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压力,能让1.1亿人直接受益,每年增加经济效益上千亿元。

(1)工程规模:_____ (2)全程距离:_____ (3)受益人口:_____ (4)受益范围:_____

22.仿照下面第一个分句,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成为一个宣传讴歌“志愿精神”的排比句。(4分)

志愿帮扶,远离利益;志愿______,___________;志愿______,___________。

23.下面是某中学校园文化周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简明,不超过60字。(6分)

八、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60分)

民谚云:“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栽下银杏[注],笑望儿孙攀。”[注]银杏:落叶大乔木,结白果,富有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叫公孙树,新栽幼树通常要历经数十年风雨方能结出果实。

要求:(1)可以从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付出与回报、银杏的品格中选择一个角度,也可以自选角度;(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自定立意;(4)自拟标题;(5)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考作文:2015年福建高考语文同题作文赏析(三篇)

高考作文:2015年福建高考语文同题作文赏析(三篇) 2015年福建高考语文同题作文赏析 僻远幽径,风景独好 张佳滢 清末异代,满目哀凉,梁公一声长叹如惊雷乍响:人人皆畏败而惮先,天下遂以腐坏不可收拾。嗟叹甚哀,然至今日,吾辈亦伤,只因当代之人仍沉湎旧迹,不知创新之可贵,变法乃公器。一味踏履于前人旧迹,一个时代恰似韩松笔下那随时间变化而不进化的机器国度。立于往辈之陈迹,余深知:今日之昏昏逐逐,吾辈呼告奔求者,乃一种敢于创新,不畏变革之力量;乃是一番敢于踏上僻远之幽径,独追一片淳静风光之精神涤荡。 勇于开拓,不惮创新,于当代正是个人锐意进取的不朽诗篇。 国学大师辜鸿铭刚直果敢,百年以前就曾剑指蒙昧之国人: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心为形抑,闻者太息,然民国之人却多是如此,沉湎于前人旧迹,深以大国自居而不知耻,不敢开拓,畏变而惮先,终只能为龙应台所唾弃的沉默的牺牲者,生命只随枯朽之形体而销陨,不复有诗篇存世。而同一时代的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身为外国之人,却知道开拓创新之要意,把中华传统之浩瀚文化同欧美科技合而自成有机体系,于战火之中恰似惠风吹拂学子心境,铸就了个人的生命诗篇,更在创新之中突破了有限生命的无常,自书一番风华,成一片萧条中锐意进取之典范。 勇于开拓,不惮创新,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 巴尔扎克高昂头颅,傲然而言:我已经粉碎了所有障碍。古语总言多歧路,然,歧路却是创新的根源,看似荒诞谬误的路,往往是民族发展的起点。一如追溯中国之改革开放,正是因总工程师邓小平创新性地在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中引入了市场经济,才赢得了今日的国之腾飞,反观清末慈禧畏变而国门终为列强尖船利炮所破,涕泣之余,不免了悟创新乃民族发展必由之路。 然,老子言坚硬者死之徒并非空穴来风,一味求进求新,抛却公序良俗,本身亦使创新偏离了本质。 而今,我们似乎步入了加谬口中的腐朽时代,信息化之潮奔流,却窒息了个人生活,一味求新求进,处处设立新建筑水利枢纽,却只余下《苍南随想》里余秋雨对这番近乎撕裂自然的大丑的叹惋。无独有偶,践踏公序良俗,以虚假的新奇来博人眼球的网络推手们纷纷身陷囹圄,正是时代奔流中创新偏离本质的道道缩影。 电影《黄金时代》中配乐唱着:总要选择奔流,或冒险出走。人行于路,行而不屐,总要有几分独觅幽径的冒险之心;活在当下,唯有那些尚未开拓的路,才能守得独好的风景,攫取一番精神绦荡。 僻远幽径,勇者独往,纵历风霜,风景和畅。 为自己开路 陈滢 有诗云:林中有两条路,人们永远是走着一条,心中怀念着另一条。人生海海,我们常被外界所影响,随着人潮踏上前人铺好的康庄大道,将自己的初心丢到一边。可在之后的平稳日子里,我们又不禁要问自己:如果当初我走上那条没人走过的路,会怎么样? 可这世上本没有如果,我们能得到的,仅仅是无限的遗憾和追悔罢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要知道,这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盲人男孩力排众议,费尽心血攻读英语,最终被英国著名大学录取;《国王的演讲》中的国王,为了克

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2015年上海语文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地图与理论模型 ①工程师在设计汽车时会按比例制作汽车模型,这种实物模型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汽车的构造,而且可以让一些实验更加便捷。举办一场宴会前,我们会思考应该邀请谁参加、需要准备哪些食物等,这时我们其实也构建了一个模型。这种模型与汽车模型不同,它不是一种实物,而是一种“理论”。科学家的工作与此相似,也是构建某种理论模型,只是这类模型的特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②地图也是一种模型。地图与理论模型的类比有助于我们了解理论模型的特点。我们先来做一个练习。请看一张某大学校园的局部地图: ③这张地图的右边画有一个箭头。请问:箭头指示的东西足什么? ④人们通常会回答:箭头指示的是一幢建筑。如果我说这答案不仅是错的,而且根本不着边,你会怎样想?你肯定会怀疑这是个把戏。没错,你的怀疑是正确的,但这个把戏的背后却是最为核心的问题。 ⑤正确的答案是,箭头指示的是一个矩形图框。这就是真正为箭头所指的东西。人们会回答箭头指向了一幢建筑物,是因为根据地图和与之对应的实际环境,矩形图框显然表示一幢建筑物。但建筑物只是矩形图框所表示的物体,而不是矩形图框本身。 ⑥这个练习的目的是指出地图与其所表示的对象不是一码事。当然,这只是一个把戏, ,你可以将一张街道生活中没有人会混淆地图上的一个矩形图框和现实中的一幢建筑。毕竟 .. 地图折起来放进你的口袋,却不可能把一个街道折起来放进口袋。而理论模型与客观对象间的差别却容易被人忽略,这需要我们格外注意。 ⑦我们都知道地图和它所表示的对象是不同的,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重要的联系。那么,地图是如何与一个特定空间发生联系的呢? ⑧第一,地图与它所表示的对象在结构上具有特定相似性。就地图而言,结构的特定相似性是空间上的。例如,地图中的线条的空间关系,与地图所表示的街道的空间关系相对应。 ⑨第二,我们拥有一套社会约定来绘制和阅读地图。没有这些约定,地图只是绘有不同线条的纸。这套约定十分浅显,并为人们熟知,所以大多数人在看地图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使用了这些约定。 ⑩理论模型也离不开约定,只是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没有几个人知道用来解释宇宙大爆炸这一理论模型的约定。人们需要了解更多的学科专业知识,才能“绘制”和“阅读”理论模型。 ?通过地图与理论模型的类比,我们还发现了值得进一步追问的有趣的问题:存在完美的地图吗?答案依赖于什么是“完美的地图”。如果“完美的地图”是指对一个地方的所有特

2015全国二卷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5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语文(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海南、广西)新课标II)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卸载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

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 =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竞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竞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

2014福建省高考压轴卷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2014福建省高考压轴卷语文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 (3)间关莺语花底滑,。(白居易《琵琶行》) (4)绿云扰扰,。(杜牧《阿房宫赋》)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6),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与方正学书① 【明】王叔英 仆于执事②别十余年。其间情慕之浅深,书问之达否,曰事之细者耳,姑置之不足道也。惟执事之身,系天下之望。士之进退、天下之幸不幸与焉。侧闻被召,计此时必已到京获膺.大任矣。兹实天下之大幸也,故敢有说以进于左右焉。 凡人有措天下之才者固难,自用其才者尤难。如子房之于高祖,能用其才者也;贾谊之于文帝,未能自用其才者也。何则?子房之于高祖,察其可行而后言,言之未尝不中,高祖得以用之,而当时受其利。故亲如樊、郦,不可得而间.;信如平、勃,不可得而非;任如萧、曹,不可得而夺。此子房所以能自用其才也。贾谊之于文帝,不察其未能而易言之,且又言之太过,故大臣绛、灌之属,得以短.之。于是文帝不能用其言,此贾谊所以不获用其才也。方今圣天子求贤用才之意,上追尧、舜,固非高祖、文帝可比;而执事致君泽民之术,远方皋、夔③,亦非子房、贾谊可伦。真所谓明良相逢,千载一时者也。将见吾君不问则已,问则执事必能尽言;执事不言则已,言则吾君必能尽用。致斯民于唐虞雍熙④之盛者,在是矣。岂非天下之幸欤! 虽然,天下之事固有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亦有行于古而难行于今者。如夏时、周冕之类,此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也;如井田、封建之类,可行于古而难行于今者也。可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易;难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难。从之易则民乐其利,从之难则民受其患。此君子之用世,贵乎得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语文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巾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 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代社会陆续出如现了诸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绖济发展。(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2015年高考语文湖北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湖北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缜(shèn)密感喟(kuì)紫蔷薇(wēi)暗香盈(yínɡ)袖 B.镶(xiānɡ)嵌驰骋(chěnɡ)栀(zhī)子花逸兴遄(chuán)飞C.热忱(chén)别(bié)扭康乃馨(xīn)积微成著(zhù) D.菜肴(yáo)酣(hān)畅蒲(pú)公英春风拂(fó)面 【答案】B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商埠绰约扣人心弦扶老携幼 B.博奕翘楚以逸待劳固若金汤 C.笃信聪慧日臻成熟灸手可热 D.溃乏矫情所向披靡汗流浃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选A项。B项中,“博奕”错误,本意是下棋的意思。所以应为“博弈”。C项中,“灸手可热”错误,应为“炙手可热”。D项中,“溃乏”错误,应该是“匮乏”。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a71939960.html,] A.鉴别色泽终于适量 B.鉴别色彩终于适当

C.甄别色泽最终适当 D.甄别色彩最终适量 【答案】C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2014年底,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D.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选D项。A项中,谓语动词“是”缺少主语,将“实施了”改为“实施的”还原主语即可。B项中“前者”指代不明。C项句式杂糅,“确保”和“为……奠定坚实基础”两种句式杂糅。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代表了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多表现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绪,士人的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B.哈姆莱特得知他的父亲被谋杀的真相,悲愤难抑,在发出“人类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后,明确表示不再对人类发生兴趣。这说明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彻底绝望。 C.“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月圆之夜,湘云、黛玉相约联诗。二人越联越妙,渐入佳境,湘云出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了“冷月葬花魂”。这两句

7、2014年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7、2014年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顺风而呼,声非疾也。(荀子《劝学》) (2),往来无白丁。(刘摇禹锡《陋室铭》) (3)?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4)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6)斜阳草树,。(辛弃疾《永遇乐》) 【答案】(1)而闻者彰(2)谈笑有鸿儒(3)问君何能尔(4)随风直到夜郎西(5)望帝春心托杜鹃(6)寻常巷陌 二、阅读下文面言的文言文,完成 2 ~5 题。 张祖传 [明]张岳 张祖,字彦宗,以字行。十三岁,父祖继殁,独奉母以居。 洪武改元,闽中法令严核,绳吏之法尤峻。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祖疑之,入白母。母曰:“法可避也,指斩不可复续,盍去诸?”遂避匿。未几,斩指事觉,诏逮捕戍边。犯者言张某始与某辈约如此。逮久弗获。会天变肆赦,乃归。室中空虚,至系马槛牛,毁斗桶为薪。念非力学无以树门户,于是决意习儒业。是时,诏民田八顷以上家,择子若①孙一人为吏。县檄至,祖挥之弗受,执卷奋曰:“吾而吏耶?”令白按察司,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使者熟视之,曰:“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遂挟以去。 祖既通儒术,兼晓九章算法。时方行方田②于令,即以其事属之。文案盈几,祖精勤不舍,昼夜栉理而错画之,皆有绪可按据。 建文时,祖为吏部吏。未几,云南布政张公?(“?”代“沈”字的“氵”改为“纟”。下同。——博主注)召入为尚书,于属吏多所更易,独言张某老成,守法不易也。时帝方与方孝孺辈讲求古治,经济之事多变太祖旧章,章奏日下吏部。祖密言于?曰:“高皇帝起布衣,有天下,立法创制,规模远矣。为治当责实效。今法制已定,日有变更,未必胜于旧,徒使异议者以为口实,盍先其急者?”?深然之,而夺于群议,不能用。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曰:“无逾祖矣。”授留守知事。 及靖难师渡江,祖为安吉县丞。?被谴自经③,舁尸归,属吏无敢往视,祖独往经理其殡。殡毕,哭奠而去。时人义之。 安吉在万山中,向多逋民④,隐田不以自实,财赋甚少。祖至,清勤自持,敬礼贤士大夫,与讲究磨砺。在职九年,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不可胜计。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⑤输税,免其罪。声称著闻,以最荐升湖广按察司经历。行至吴桥卒,惟一子扶丧归。(摘编自《小山类稿》)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福建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福建卷) 第 I 卷(选择题,共24分) 一、(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李普曼认为,公众舆论的形成不仅基于现实利益,而且更大程度上为公众自身的信念所左右。在他看来,公众的舆论是建立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牢固的信念之上,这种信念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新闻报道和新闻舆论的影响;换句话说,是报刊等大众媒介通过经年累月的报道和宣传,塑造出一种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种知觉模式,从而在公众头脑中植入一整套“固定的成见”——公众在无意识中受到这种刻板成见的支配,以媒体的立场和视角去现察世界并形成舆论。他说;“对于大多数事物,我们是先想象它们,然后经历它们的。如果不是教育使得我们已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的话,那么这些先入之见会深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这些先入之见把某些事物划分为熟悉的或陌生的,强调了这种区别,所以,看到了有一点熟悉的东西就像是很熟悉;有一点生疏的东西,就像是非常陌生。”他认为,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让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当成见的体系已牢固地形成时,我们都会注意那些能支撑成见的事实,而不去注意那些与成见相矛盾的事实,但是,固定的成见并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常常是有条理的、能够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于社会意识的统一和公共价值的认同具有积极的意义。一言以蔽之,固定的成见就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 1.下列对李普曼的“固定的成见”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固定的成见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理解,使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 B.固定的成见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它是有条理并能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 C.固定的成见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统一社会意识、认同公共价值有积极意义。 D.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公众舆论的形成不仅建立在现实利益基础之上,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受制于公众自身的信念。 B.公众舆论是公众在无意识中受到刻板成见的支配,以媒体的立场和视角观察世界而形成的。 C.人们对大多数事物的先入之见会深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并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

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 一、(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民间艺术与民俗生活息息相关,离开民俗就如同离开母体,民间艺术将孤立难存。只是由于时代观念的变逆和愿有生活方式的改变,民俗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民间艺术要永保青春,就要设法在变化了的民俗生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比如,近年来一种两三公分见方的“福”字往流行,常用来贴在电脑屏幕上方。别小看这小小的“福”字,它可以使数千年来民族传统中的“过年”的情杯一下子点燃起来。这种脱象还告诉我们,在时代转型期间,其实不是人们疏离了传统,而是传统的情感无所依傍,缺少载体。可喜的是,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如今已成为法定休假日,有的传统节日还在复苏,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的民间艺术也将随之有了宽广的用武之地。 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由生活中的应用文化转化为历史文化,成为一种历史的记忆、标志、符号,乃至经典。就像马家窑的陶器,原来只是再寻常不过的容器,现在却被视为艺术珍品,摆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甚至要装上报警器保护起来。但是,也有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离开我们今天的生活还不远,我们还不应“历史地”去对待它们,而应当采取积极的方式,为这些民间艺术注入时代的活力,让它们重新回到今天的生活中来。也就是说,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应当顺应时代的转型,做到既适应变化了的生活,富有时代的朝气,又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保持着独特的民族风格。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民间艺术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就要在民俗生活的变化中调整自己,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B.在时代转型期间,传统的情感并没有消失,只是人们的心灵再也无法承载这份传统的情感了。 C.许多民间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它的实用功能,转化为历史文化,有的还成为经典。 D.应该通过努力,让那些还没有完全从生活中消失的传统民间艺术,重新回到我们今天的生活。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和推断文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B项曲解原意,由原文“其实不是人们疏离了传统,而是传统的情感无所依傍,缺少载体”可知。A、C、D三项可以筛选和整合第一段和第二段信息看出均为正确选项。】 2.下面列举的现象,与文中“传承传统民间艺术”的主张不一致的一项是 A.在唐装中加入一些现代元素,使这种服装兼具古典韵味和现代气息。 B.研究和借鉴马家窑陶器的传统制作工艺,用以开发新的陶器产品。 C.把传统京剧《将相和》改编为西方话剧,增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 D.春节时,用“福”字剪纸代替过去的门神,使传统的情感有所寄托。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需要准确理解原文信息来作答。C项强加因果,】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晏子之暑,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患于逾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于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料归。”晏子曰:“何为为仆?”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晏子曰:“为仆几何?”对曰:“三年矣。”晏子曰:“可得赎乎?”对曰:“可。”遂解左骖以赠①之,因载而与之俱归。 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于使人应之曰:“吾来尝得交夫子也,子为仆三年,吾乃今日赌而赎之,吾于子尚未可乎?子何绝载之暴也。” 越石父对之曰:“臣闻之,士者诎乎不知已,而中乎知已,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于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请鬻于世。” 晏子出,见之曰:“向者见客之容,而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寝实者不讥其辞,婴可

2015年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卷及答案

2015年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卷及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师者,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宁溘死以流亡兮,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4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夕阳西下,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与王昆绳书① [清]方苞 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②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③辈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因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 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文章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⑤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彷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哉!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 吾兄得举,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⑥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愿时自觉也。苞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雪风,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日月迅迈,惟各勖励,以慰索居。苞顿首。 (选自《四部丛刊》本《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 [注]①本文是方苞在科举受挫后写给中举的学友王昆绳的回信。②色养:指孝养侍奉父母。③褐甫:方苞的另一位朋友。④胥易技系:形体劳累,心怀忧惧。⑤蔑蔑:藐小,不足称道。⑥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二卷----完整版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二卷----完整版

2015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语文(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 南、海南、广西)新课标II)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 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卸载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福建卷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福建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6)斜阳草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 ~5 题。 张祖传 [明]张岳 张祖,字彦宗,以字行。十三岁,父祖继殁,独奉母以居。 洪武改元,闽中法令严核,绳.吏之法尤峻。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祖疑之,入白母。母曰:“法可避也,指斩不可复续,盍去诸?”遂避匿。未几,斩指事觉,诏逮捕戍边。犯者言张某始与某辈约如此。逮久弗获。会天变肆舎,乃归。室中空虚,至系马槛牛,毁斗桶为薪。念非力学无以树门户,于是决意习儒业。是时,诏民田八顷以上家,择子若①孙一人为吏。县檄至,祖挥之弗受,执卷奋曰:“吾而吏耶?”令白按察司,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使者熟视之,曰:“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遂挟以去。 祖既通儒术,兼晓九章算法。时方行方田②于令,即以其事属.之。文案盈几,祖精勤不舍,昼夜栉理而错画之,皆有绪可按据。 建文时,祖为吏部吏。未几,云南布政张公召入为尚书,于属吏多所更易,独言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福建卷,含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福建卷,含解析) 一、古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师者,。(韩愈《师说》) (3)宁溘死以流亡兮,。(屈原《离骚》) (4),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答案】(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3)余不忍为此态也(4)大漠孤烟直(5)烽火连三月(6)断肠人在天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与王昆绳书① [清]方苞 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②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③辈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团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父亲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⑤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徬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就?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 吾兄得举。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⑥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愿时自觉也。苞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日月迅迈,

2015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1至6页,第II 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上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寂寥.(liáo)雾霾.(mái)瞋.(chēng)目潜.(qián)移默化 B.氛.(fēn)围吝啬.(sa)熹.(xī)微束.(shù)之高阁 C.发酵.(jiào)徘徊.(huái)滂.(pāng)沱叱咤.(chà)风云 D.模.(mó)板怯.(qia)懦签.(qiān)署断壁颓垣.(yu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透彻频律攻坚战振聋发聩 B.通谍竞聘节骨眼锋芒毕露 C.精悍杂糅识时务礼尚往来 D.坐标博取辩证法大相径庭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_____。阅读散文,我们能体会到鲁迅的________,冰心的________,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_________。 A.情趣冷峻深沉温和娴雅至关重要 B.情趣冷峻深沉冲淡平和至关重要 C.情调冷峭阴沉温和娴雅举足重要 D.情调冷峻深沉冲淡平和举足重要 4.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A.“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B.“全民阅读”活动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体现百姓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

2015年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7、2015年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师者,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宁溘死以流亡兮,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4)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夕阳西下,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与王昆绳书① [清]方苞 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②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③辈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因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文章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⑤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彷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哉!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 吾兄得举,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⑥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愿时自觉也。苞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雪风,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日月迅迈,惟各勖励,以慰索居。苞顿首。 (选自《四部丛刊》本《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

2015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曾被誉为“文明之母”。毕昇的活字印刷,更是领先了西方数百年,揭开了世界印刷史的辉煌一页。然而,时至20世纪,中国印刷业遇到了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20世纪40年代,美国发明了第一代打字机加照相机的手动式照排机,但该照排机效率不高,一旦按错键,改版很麻烦。1958年美国发明了光机式西文照相排字机,在计算机控制下依靠光学和机械方法选取字模,逐字照相形成版面,称为第二代排字机。1969年,日本也研制成功第二代汉字排字机。1965年西德成功研制出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三代机的速度可以比二代机快10倍,适用范围也广。日本引进西德和美国的技术,于1975年也初步研制成第三代汉字排字机。1976年英国研制出第四代排字机,它采用激光技术,用激光束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日本也正在研制第四代汉字排字机,但尚未成功。 此时此刻,中国的印刷业却仍在沿用古代的技术,在汉字的“丛林里”艰难跋涉。 从美国的第一代手动照排机,到英国的第四代激光排字机,世界照排技术的发展进步大大依赖于不同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实力。就拿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来说,该类排字机对底片要求高,对所使用的阴极射线管分辨率也要求很高。这些困难,在中国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难以克服。 汉字相比表音体系的文字,数量巨大。从印刷的基本需求看,排字机的字库通常要收7000多字。而从一般书报的需求来说,字体就有书版宋、报版宋、标题宋、仿宋、楷体、黑体、长宋、扁宋、长黑、扁黑等10多种;字号还有小六号、六号直到初号,共15种。如此一来,字库的收字就会成倍增长。 汉字的巨大数量,为排字机字库的存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再加上文字印刷质量上的需求,要保证字形美观、笔锋明晰,汉字带给排字机的技术困难就会更大。20世纪已进入信息时代,只有几十年历史的计算机,向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汉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有外国人说:“汉字如果不废除,中国就不能进入现代文明,也永远无法真正走向世界。” (取材于1979年7月1日《汉字信息处理》)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印刷业面临“巨大的危机和挑战”的原因,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研究进程的落后 B.计算机的历史短 C.汉字自身的特征 D.技术条件不具备 【参考答案】B 【解析】选项B中“计算机的历史短”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客观现实,并不是中国印刷业面临“巨大的危机和挑战”的原因。A选项“研究进程的落后”材料一的二、三自然段可以总结得出。C选项“汉字自身的特征”从第五自然段“汉字相比表音体系的文字,数量巨大……”可以得出。D选项“技术条件不具备”从第四自然段“……这些困难,在中国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难以克服。”可以得出。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汉字在信息时代遇到“严峻的挑战”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汉字数量大,排字机字库存贮困难 B.因字形字体的制约,汉字排版繁复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福建)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福建卷) 第1卷(选择题共24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深海的发现:从“大洋中脊”到“深部生物圈” 人们看惯了绵亘的山岭和曲折的海岸,不大会去问“为什么”的问题。90年前,A?WEGENER发现大西洋两侧的非洲和南美岸线可以拼合、又有共同化石,从而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但当时回答他的只是嘲笑和冷漠。半个世纪之后,深海测量技术发现深海洋底也有高山峻岭,全世界有8万公里长的山脊蜿蜒在各个大洋,而大西洋的中脊恰好与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线平行时,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大陆和大洋的岩石圈是分成若干“板块”的整体。 同样,沐浴在阳光下的人们,看惯了飞禽走兽、树木花草,决不会对“万物生长靠太阳”产生怀疑,又是深海海底“黑暗生物圈”的发现,开辟了新的视野。上世纪70年代末,“ALVIN”号深潜器在东太平洋发现了近百度的高温,原来海底有“黑烟”状的含硫化物热液喷出,冷却后形成“黑烟囱”耸立海底。更为有趣的是在热液区的生物群。现在,这类热液生物群在各大洋发现的地点已经数以百计,离我们最近的就在冲绳海槽。 黑暗食物链的基础,是在还原条件下进行化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的原核生物,据推测与生命起源时的生物群相近。不只是海底,近年来发现在数千米深海海底下面数百米的深处,还有微生物在地层的极端条件下生存,这种“深部生物圈”虽然都由微小的原核生物组成,却有极大的数量,有人估计其生物量相当全球地表生物总量的1/10。 “深部生物圈”的发现,大大拓宽了“生物圈”的分布范围。原来从极地冰盖到火山热泉,从深海海底到地层深处,生物的分布几乎无所不在,人类迄今研究和熟悉的,只不过是生物圈中的一小部分。不但海底,海水层里也是一样:运用新技术,发现了普通显微镜下看不见的微微型浮游生物。 深海大洋的发现,纠正了我们对生物界的偏见:我们用肉眼、甚至用光学显微镜见到的,只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上层,只占生物圈的一小部分;地球生态系统的真正基础,在于连细胞核都没有的原核生物。生物的一级分类,应当是古菌、细菌与真核生物三大类,而我们熟悉的动、植物只是真核生物中的一部分。 生物圈概念的扩展,也改变了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传统地质学里生物的“主角”是大化石,而实际改造地球的首先是原核生物,它们几乎没有形态化石可留,只靠生态过程影响着化学元素周期表里几乎所有的元素,在三、四十亿年的地质历史上默默无声地“耕耘”,直到今天才有可能得到重新评价。总之,深海大洋的研究,不仅是地球科学,也是生命科学的突破口。 1.根据文意,下列对“大洋中脊”或“深部生物圈”有关内容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线平行的大西洋海底山脊,构成了大西洋的“中脊”。 B.“大洋中脊”的发现证明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和“板块”现象的存在。 C.组成“深部生物圈”的原核生物生存于深海海底及其下面数百米的深处。 D.海洋“深部生物圈”的数量极多,其生物量是全球地表生物总量的1/10。 2.对“我们对生物界的偏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混淆了地球生态系统的上层与基础,把原核生物看作是这个系统的上层。 B对生物圈的认识局限在只占生物圈一小部分的地球生态系统的上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