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亲子冲突案例

亲子冲突案例

亲子冲突案例
亲子冲突案例

亲子冲突案例之"我不是白眼狼"

"我不是白眼狼"

今年21岁的阿信,是北京某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他无疑是优秀的,不仅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学金,而且还在学生会担任重要的学生工作,并因表现出色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多次受到学校的表扬和嘉奖。

而在家中,阿信却经常让母亲感到伤心。生活上,母亲给予他极大的满足和享受,而且表达的方式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大学还没有毕业,母亲已经以阿信的名义在北京买了一套200多平米的房子供其居住,为了上下学方便,阿信成了校园里为数不多的自己开车上学族中的一员。但是,他和母亲的关系却是异常紧张,用"行同陌路"来描述,一点也不夸张。和周围亲戚的关系也极不协调,完全和他在学校的表现判若两人,为此母亲经常指责他是个冷漠、无情的白眼狼。

怀着对母子关系的不解和困惑,阿信走进了咨询室,第一次谈话中,我就发现在提及母亲的时候,虽然描述的言语中阿信充满了刻薄和鄙夷,但是还是有一些难以掩饰的矛盾和内疚。这让我联想到了所有面临亲子关系问题的孩子的共同特点,从表面上他们和父母水火不容,但是在内心世界又没有办法不让自己感到自责和愧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源自血缘关系的矛盾和不安,无疑成为他们最大的痛苦。

在16岁之前,阿信的生活过得比较平静,父母关系虽然不好,但对他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他们对他的爱从来没有打过折扣,而阿信从小的表现也让父母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由于父母都是普通工人,阿信从小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并且一直把用自己的劳动换取生活所需作为价值系统中重要的一条,用此来激励自己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刻苦、勤奋的状态。和所有学习好的孩子一样,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自信。

16岁那年的夏天,由于无法忍受多年的情感不合,父母终于做出了离婚的决定。父母离婚后,阿信同母亲一起生活,由于要一个人来承担抚养他的义务,母亲辞去了工厂的工作,帮助年迈的外公打理公司,而且生意越做越大,迅速成为富甲一方的龙头企业,家里的生活水平也由原来的工薪阶层变为上流社会。房子越来越大,零花钱越来越多,阿信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也越来越激烈。

咨询开始,阿信给我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是个内心特别善良的人,我更是个淡薄名利的人,从小我就不愿意看到别人受苦,也不愿意自己不劳而获。上高中的时候,我看到外公工厂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在带着防护面罩据木头挣钱,我当时觉得他太可怜了,就从我的压岁钱中拿了2000块钱给他,按照我们那里的生活标准,2000块钱足以让他读完高中。即使现在,我也经常帮助周围那些家庭贫困去勤工俭学的同学,尽自己的力量能够让他们多一些正常的学习时间。"

等他描述完,我问道:"听完这些后,确实挺让我感动的,你的这些感受和行动都表明你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这一点非常难得,按照你的描述和你现实的生活状态,我感到你生活衣食无忧,精神上善良无比,自然非常满足和快乐,是什么问题让你走进咨询室的?"

听到我的问话,正沉浸在喜悦中的阿信突然变得局促不安,思考良久说:"就是因为我妈妈和他们之间的事情,总让我难受"。

"妈妈和他们?他们是谁?"

"唉" 阿信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就是我表哥们,他们为了能够从外公那里得到更多的钱,整天想着各种各样的办法从我外公那里骗钱,一会儿说自己要出国学习,一会儿又说自己要开酒吧,一阵又说要跟人合伙开公司。总之编造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名目来要钱。"

"那是什么让你难受呢?"

"让我难受的是,他们是孙子、孙女,花自己爷爷的钱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公司的业务基本都是由我妈妈来经营的,妈妈替外公承担一切风险,在家族里面妈妈是最能干的,对家族的贡献是最大的,她应该得到最多的股份。而由于家族里面重男轻女,作为学习最优秀最有前途的我,一直比不上哪些不学无术的表哥们所得到的重视。我也清楚我是外孙,不能和他们争什么,但是我就是不服气。"由于激动,阿信的手差点碰翻了桌子上的杯子。

"能看出来你非常体谅母亲,感到母亲付出的辛苦和不易,那么你不服气的是什么呢?是自己得到的比他们少吗?"

"不是!" 阿信立刻反驳:"其实我得到的远比他们要多,别的不说,他们顶多也就是在老家买套房子,花不了几十万,我妈在北京给我买的房子就200多万。我不服气的是,他们撒谎也撒得太荒唐了,我外公和我妈妈居然每次都相信,我要是不揭露他们吧,让他们觉得我们这些人是多么白痴;我要是揭露了他们吧,他们又在外公跟前说我的坏话,让我的利益受到损害。"

我点点头,说道:"原来是这个揭露与不揭露的矛盾让你感到不服气啊?"

阿信点头表示同意后,我接着说道:"那你一般是选择揭露还是不揭露?"

"当然是揭露了,谁愿意让别人认为自己是傻瓜啊?" 阿信迫不及待地说,"毕竟我在北京,他们在外地,他们总归是瞒不了我的,每次我发现他们的欺骗行为,都会马上和外公联络,随时揭露他们。"

"那你能够得到什么呢?"

阿信回答:"其实,没有一次外公是认真处理的,往往不了了之,甚至到最后还是会把钱给他们的。"

"那你为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他们会抓住一切机会在外公面前诋毁我,挑拨妈妈和外公的关系,他们真是太阴险,太低俗了"

"面对这些,你又是怎样应对的呢?"

"哼!" 他轻蔑地一笑,似乎面前出现了什么人似的,接着说"他们的诋毁根本就没有用,我把每个学期的成绩单、荣誉证、奖学金获奖凭证在第一时间统统邮寄给外公,让他们的谎言不攻自破。"

听到这里,我突然问道:"那这一切和你妈妈有什么关系呢?"

"怎么能不怪她?" 阿信辩解道,"这一切都是她造成的,本来我生活得好好的,她非要和我爸爸离婚,非要到外公的公司去,非要卷入这种争钱夺利的斗争中,所以我恨死她了。"

"我们先不去讨论父母离婚的原因,总之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我想问一下,不管母亲是劳动所得也好,争权夺利也罢,谁是最大的获益者?"

"这个?" 阿信想了想,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好像是我吧。"

"为什么用好像?"

"就是我,如果不是这样,20岁的我不可能有现在富足的生活。可是我真的感到很痛苦,不能像他们那样心安理得地去享受,去生活。这一切还是怪我妈妈。"

这时我说:"你刚才说自己是个淡薄名利的人,你现在能肯定这一点吗?"

"好像不能,其实我也很想得到更多的钱,但是这样似乎又让我觉得这是一种可耻的想法。"

"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思考和矛盾的?"

"确切地说,从我父母离婚后,就开始这样想了。自从开始在外公家生活,我好像进入了另一个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中,学会了享受、享乐和大把大把的花钱,但是我又觉得自己这样做很不对。"

看到问题的根源慢慢开始浮现,我说:"你仔细想一想,是什么让你难受,生活上极大的满足和享乐,为什么反而会痛苦呢?"

"不知道,这也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说是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当这些冲突来临的时候,你是怎样应对的?"

"就是很烦,除了疯狂地花钱以外,就是和妈妈吵闹,感到我今天在家族中没有地位和内心的冲突都是因为她太懦弱了,不会为我争取权力。为此我妈经常说我是一只白眼狼,我也搞不清楚,为什么自己那么排斥她。"

"其实,从发展的观点来看16岁之前的经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太重要了,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大多数的模式都是在这之前建立的。而你的这些认识系统中,确认自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是一个痛恨不劳而获的人,认为用欺骗的手段从亲人那里获取利益是可耻的行为"看着阿信不住点头,我接着说道,"这些都是固定在你脑海中的判断标准,而且你也要求自己成为一个这样的人,但是16岁以后,环境变了,以前梦想的东西突然得到了,以前没有经历的东西突然来临了,你的认识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也就是你以前最为不齿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而且还包围着你,你真实的感受着这样生活的舒适和安逸,但是内心又觉得罪恶和不接纳,这样整个人就处于一种自我冲突中,这时候的你必然是焦虑的。"

"对啊,真的很痛苦。"阿信回答到。

我说:"而母亲又不能体会到你这样的冲突和焦虑,你又不去和她沟通,在她的眼里,给予了你这么优越的生活条件,你自己的学习也那么优异,她觉得你的生活是没有什么值得难受的。"

"对对对," 阿信急忙插话"我妈经常说我无理取闹,不可理喻。"

"是啊,"我说道,"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缺乏真诚的表达和沟通形成的代沟吧,母亲认为你的生活无可挑剔,你内心的冲突却让你很难安心,再加上母亲一个人风风雨雨、摸爬滚打,支持这个家,也难免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你们的冲突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至此,阿信终于明白了自己和母亲之间冲突不断的根源所在,也开始发现自己认知系统中相对滞后的观点和模式。在经过系统的治疗后,从接纳现实、接纳自己到接纳命运、接纳母亲,阿信终于找到了真实的自我,在治疗师的指导下对自我进行了逐步的整合,开始了"活在当下,活在现实"的健康生活,和母亲的关系问题也就不治自愈了。

--问题背后--

青春期是个体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这些观念的形成受个体的生活、经济、家庭背景的影响,有些关键的信念,尤其个体对自我及现实的认识是和自己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的。当生活方式、成长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出现两种认知系统互相冲突的混乱局面。这时候的个体本身处于一种无所适从、自己和自己作对的焦虑状态,很容易和外界发生摩擦,尤其是内心相对比较安全的人,也就是自己的亲人。所以,当生活发生重大的改变的时候,青少年感到无力应对和整合的时候,一定要给予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疏导。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为今后的健康发展垫定基础。

生活中,难免会和孩子发生亲子冲突,心理学家告诉你应该怎么处理。

案例一:

孩子要求跟妈妈睡

A。不可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密空间。

B。没什么不可以,反正也不妨碍我。

心理学家的解释:孩子需要意识到父母之间有一种亲密关系是他没有能力介入的,接受这一点有益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可以对孩子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独立的空间。爸爸和妈妈有自己的床,你也有你的床。爸爸妈妈睡在一起因为我们相爱,你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也爱你,但是另外一种爱。现在,我们可以聊一会儿,但一会儿你得睡到自己床上。”

案例二:

孩子松开你的手乱跑

A。你会抓住他,紧张地摇晃他,当大家的面训斥他。

B。控制自己的怒火,坚定地告诉他,“在大街上不能乱跑,因为很危险。”

心理学家的解释:如果你不给孩子立规矩,他将生活在不安全中,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为了孩子的成长,你有义务对孩子提要求,在适当的时候坚决地说“不”。

把你的家规明确地传达给孩子。比如“在大街上你不能松开我的手。”给他解释为什么不可以,然后监督他做到这些要求。如果做不到,可以让他尝一尝不遵守的“后果”。明确的规则可以帮助孩子成长,让他变得更有教养。

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也要慢慢放松缰绳,让孩子能逐渐独立。

案例三:

离婚时,如何给孩子解释

A。你对孩子说,他去旅行了。

B。给孩子解释事情的真相。

心理学家的解释:对孩子说真话,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原则。沉默或者隐瞒真相往往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小孩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可能以为爸爸离开家是因为不再喜欢他了,会引发孩子的自责。

但要注意,说实话不代表你要向孩子讲述你的私生活,不必告诉他“自从爸爸离开后,我生活在痛苦中……”孩子不是父母的知己,你只给他讲述和他有关的事情就可以了。

问:“男孩,3岁半,独子。很易动怒和发脾气,不易去认错,唔衰得!(“唔衰得”是广东人俗语,意思是不能给别人看低)。李先生,我要怎么办?”

答:独生子是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的。理由是平时成年人把他捧得太高了。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所有人都疼惜他,老说他有本领、说他好、说他乖等等。这样,他当然认定自己有很高的地位。而另一方面,成年人往往忽略了去教孩子发展出足够的能力以支持这个地位,做出配合这份地位的事情。既然说得他有那么高的地位,但他又无能力做出配和这份地位的事来,他的内心当然辛苦,发怒和有脾气便是征状。

我的建议是:第一步,用EQ型处理孩子情绪的技巧,去消除他的脾气。每次孩子发怒时,先照顾他的情绪。

第二,为他制造培养出能力的机会,多找些在他能力范围边缘而花时不多的事情让他做,更暗中助他提高能力(而不是代他完成),例如无意中说出方法等。做得好,告诉他做得好;做得不好,告诉他不够好,同时说知道他还可以做得更好,相信他有这种能力。用这样的鼓励去不断引导他。

第三,不要强迫他立即认错。事实上他不认错是表示他的自信心不够。自己内在的能力已这么少,再去认错,岂不是变相地表示自己力量要再减少?他一定不肯的。

如果用得好的话,他这份好胜要强的个性可以推动他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他要在人前展示本领,所以可以引导他去学、引导他做得好,不断地鼓励他,使得他真的不会在人前失败。在别人面前不强迫孩子认错,之后两人私下谈谈怎样帮他,让他能掌握有关的能力,把事情做好。这样,他内心会产生很多自我推动的力量,同时感到家长是真的支持他的。

这个孩子似乎已建立了一个心理模式:就是不敢去做,做不到又发脾气要别人替他做。若是这样的话,他长大了便会十分依赖身边的成年人。如此,他不能发展出成功的、自己的

力量。所以在改变他的过程里,他可能会有脾气,或者有情绪。家长应该在环境许可下,用耐性去引导孩子。

譬如,当他坚持要你为他做点事情,或者要你买东东西给他时,若你认为不应该的,便不要买。这样,他当然有情绪,可能哭闹。但你不要因为他有情绪,或者那情绪已维持了很久而改变立场。你要坚持立场,只不过同时要运用EQ型处理情绪的技巧。例如他哭闹,你便走过去用EQ型的第一个步骤来肯定他的情绪。你用轻柔和同情的语气说:“怎么了,觉得不开心吧?觉得很凄凉吧?看见你这个样子我心里也很不舒服。”就这样分享他的情绪,初时,他可能表现出赌气的态度,拒绝你的关怀,这时,你可以走开,一会儿再回来,依然用同同样的方式跟他说话,意思是表明你对事情的立场是坚定的,但在情绪方面,仍可与他分享,因为你明白和在乎他的感受。甚至,告诉他,他有这样的情绪,你觉得难过,因为你是很心疼他的,见到他这个样子你的心里不舒服,但这件事确是不应该的,但是两人谈谈,可能会找出其他的办法。用这样的方式,家长可以慢慢地改变孩子的情绪模式,使他渐渐地学会用更有效的方法来处理同样的情况。

我建议家长参考其他的有关技巧,例如怎样称赞孩子、怎样帮助孩子建立耐性、令他注重过程多于结果。教他不要和别人比较而只和自己比较等。这些对孩子都会有帮助。

亲子冲突案例之"我不是坏女孩"

"我不是坏女孩"

正在上初二的蕾蕾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不论是行伍出生的父亲还是当医生的母亲,对她的要求都非常严格。蕾蕾也非常听话,不仅成绩优秀,而且连年被评为市三好学生,是他们大院里其他家长教育孩子的榜样。就这样,在听话、乖、优秀的包围中,蕾蕾上完了小学,顺利进入了初中。这个时候有两件事情使她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一是父亲被远调外省工作,每年回家的时间很少也很短,她觉得再也不用怕天天被爸爸盯着写作业、看书了;二是初中的学校是一所普通的中学,不再向以前的部队学校那样管理严格,让她感到了更多的自由。就这样,在家里没有了爸爸的紧盯,在学校没有了教官的严厉,蕾蕾觉得自己像离开笼子的小鸟一样,可以自由飞翔了。

从初中开学的第一天起,她就觉得她的同学每天都会给她很多惊奇,在以前,抽烟、喝酒在她的世界中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概念,至于逃课、早恋等更是想象之外的事情。但是她很快就发现,在她同学的眼里好像抽烟、喝酒是很平常的事情,而且逃课、早恋更是家常便饭,至于顶撞老师、挑战学校管理制度更是倍受大家推崇和赞扬的事情。在那段时间里,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我觉得他们的生活太精彩了,就是一个字--酷!"从小争强好胜的蕾蕾,是决不能允许自己"不酷"的。于是,背着妈妈她学会了化妆、抽烟、喝酒,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零花钱也要得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班主任的电话才让蒙在鼓里的妈妈感到事情的严重性。

妈妈赶到学校的时候,被眼前看到的景象惊呆了,早上出门的时候还是素面朝天、衣冠整齐的蕾蕾,现在却在一张被粉底霜涂抹成惨白状的脸上,添了一张被鲜红色口红浸染过的血盆大口,被画成熊猫一样的两个黑眼圈中间,厚厚的睫毛膏在每次眨眼睛的时候似乎都要成块成块往下掉。这还是那个连年评为市三好生的乖乖女吗?母亲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听到老师说从开学一个月后蕾蕾基本上都是这样来上学,并

且这次叫家长的原因是因为她参与打群架的事情,妈妈当时的感受基本上可以用绝望来形容。后来在做家庭治疗的时候,谈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妈妈的原话是"当时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闻讯请假回来的爸爸,更是不能理解女儿的变化,当他正要开始沿用过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教育时,没想到遭遇了一顿雷电般的"反攻",盛怒之下的爸爸平生第一次打了她,看着她抱头痛哭的样子,爸爸也不禁泪流满面,一家人陷入了深深的无奈和痛苦的煎熬中。

没想到这次挨打,不仅没有让蕾蕾的不良行为有所收敛,反而使她的行动从地下转移到了地上,她开始当着爸爸妈妈的面抽烟,带着同学周末来家里喝酒,浓妆艳抹出入部队大院,买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衣服......对于父母的教育不是当面顶撞,就是置之不理,学习成绩也由初一时的缓慢下滑开始演变为一落千丈。直到初二,期末考试的成绩单上所有的科目都不及格,甚至出现了个位数的分值,这个曾经以成绩优异成为榜样的女孩,第一次感觉到一年以后自己将面临上不了高中的威胁,"如果上不了高中的话,我的人生就完了。"而且一直和父母这样闹着,看着他们常常唉声叹气的样子,尤其是爸爸半年时间明显衰老了许多,偶尔也会让蕾蕾感到自责和内疚,毕竟从小接受的教育在她的内心还是根深蒂固的。但是真要做到洗心革面、重新开始学习,她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而且她觉得像小学时候那样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自己实在太痛苦了,那样的生活已经离自己很远了。很快,这种迷茫和困惑开始在她心中蔓延,当她开始为自己的现在矛盾,对自己的未来担心的时候,她又忍不住想去喝酒、想抽烟;当她想坐下来和父母好好谈谈的时候,又觉得自己没有勇气更没有这样的机会。正当她不知所措的时候,在一次上网的时候她突然产生了向心理咨询师求助的念头,于是在预约的时间,我在工作室见到了这位"酷"女孩。

由于这是一个主动求助的女孩,我们很快就进入了咨询状态。她告诉我,"现在内心最大的冲突是如果我继续这样下去,以后将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不这样,我还有机会吗?"

我问蕾蕾,我要她想象一下,如果她按现在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自己的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现在是初二,那么初三的蕾蕾将会是怎么样?在我的指导下,蕾蕾闭上眼睛开始向我描述,声音极其的低沉,随着她的描述,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一幅景象:在学校里,蕾蕾和三五个太妹那样的孩子招摇过市,由于听不懂课,上课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所有的快乐都来自中午休息的时间里和一些她的男女私党在超市里吃东西,大谈时尚,谈明星,谈同学间的八卦。放学时候一般都成群结队在学校门口等待高年级和外校的同学追逐打闹。直到天已擦黑,才不得不回家。到家以后一般都是吃饭睡觉,和家人不沟通,认为代沟是无法逾越的。周末的时间就是浓妆艳抹地在西单华威商厦秀时装,结交新的朋友。

这时我感到蕾蕾还是一个非常诚实的孩子,同时我也感谢她对我的信任。我问她:"初三的生活就是在这样的景象中的渡过的,那么你觉得快乐吗?"

蕾蕾:"有的时候快乐,有的时候不快乐。"

我说:"我也感受到了一些快乐,比方说你有很多朋友,谈很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你也可以将自己打扮得特别的漂亮,展示给同龄的朋友。"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说:"我不好看。"

我再问她:"在什么情况下就不快乐了?"

蕾蕾:"我很害怕见到熟人,见到我小学的同学和老师。我想他们看到我都会很惊讶,也会很瞧不起我。另外,我很害怕上职高。因为我从来没想过我会上职高,但是以现在的成绩我只能上职高了"。

我问她:"怕过去的同学和老师会看不起你,我想问一问,你看得起今天的自己吗?"

蕾蕾:"我说不清。"

经过资料的收集,蕾蕾遇到的困惑也是很多青春期孩子会遇到的困惑。小学升初中是一个孩子心理和行为的转折点,孩子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化。一但没有一个积极的引导,很多孩子就会出现放纵的行为。蕾蕾一直都是被家长很放心的孩子,家庭的变故使家长忽略了孩子的成长。由于是新学校,老师对蕾蕾原来的情况不熟悉,没有察觉蕾蕾发生的变化。当情况严重的时候,才和家长沟通,也延误了蕾蕾正常进度的学习。我抓住了蕾蕾很希望被别人瞧得起,而且不希望上职高的心理为切入点,开始进行咨询治疗。

蕾蕾所说的被别人瞧得起,是盲目的。在小学的环境中,学习好表现乖巧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瞩目,得到周围的同伴和权威的认同。到了中学以后,蕾蕾想得到同样的关注,瞩目和认同,但是在这所中学里面,她认为只有酷才能得到学校里面称王称霸的人的认同,并成为焦点人物。盲目的从众是这个年龄段最大的特征,咨询到了这个时候她的父母和蕾蕾对自己的变化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蕾蕾从小得到的是积极的教育,上名牌大学,做律师是她的梦想。但她今天的行为让她感觉到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遥远了。在咨询中我们认真地分析了蕾蕾的学习状况,由于她小学的学习基础扎实,初一对学习的影响不是很大,所以我给蕾蕾出了一道题:暑假一共有五十天的时间,你想做些什么?她说想学习,但是落得已经太多。于是我给了她一个选择题,一是用五十天去找家教恶补,把初二的学习补上;二是重读初二。这两种方式都可以靠近你的梦想。蕾蕾睁大眼睛看着我,说:"真的?"最终蕾蕾和她家人作出转学重读初二的选择,在我和蕾蕾的共同努力下,蕾蕾的身心都在常态下发展。我相信,她依然会成为同伴中的焦点。

--问题背后--

我们常常用第二反抗期去形容初中的孩子,第二反抗期很像青色的苹果,形状和成熟的苹果很像,但是里面还是有青涩的,他们自认为自己长大了,想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有甚者进入了对父母的攻击。这个年龄段非常重视自己在同龄人眼中的地位,他们力求找到知心朋友,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接纳。由于具有盲目性,如果是积极的环境中,他们就可能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如果在消极的环境中就可能向负面的方向发展。在这个时期更需要一些的积极的引导,使他们能够顺利地渡过人生中这一重要的转折期。

亲子冲突案例之妈妈,其实我爱你

妈妈,其实我爱你

临近高考还有两个月的一天下午,我接到王琪妈妈的电话,言语中充满了恐惧,而恐惧的对象就是她的大儿子。她告诉我,王琪在出生不久得了一种怪病,五官长得非常扭曲和难看,到五、六岁的时候病情得到控制,但是从此王琪就长了一张"怪物"一样的面孔,受到周围孩子和老师的嫌弃,而一向漂亮要强的妈妈更是觉得这个儿子让自己丢人,感到在邻居和同事面前抬不起头。在王琪八岁的时候,妈妈又给他生了个弟弟,弟弟的健康成长给妈妈带来一些安慰,但是王琪就像妈妈生活的一个污点一样让妈妈时常感到忧伤。作为亲生的母亲又不能对他弃之不管,所以还是对他尽一个母亲应尽的抚养义务,带他四处求医问药、送他上学。当妈妈在工作上或者生活上遇到不顺心,就往往会迁怒于王琪,对他又打又骂,甚至骂他"你为什么不去死呢?""我怎么就能生了你这样的怪物呢?"事情过后,又感到这样的做法对儿子造成了心理上的伤

害。

随着年龄的增长,外貌有缺陷的王琪,在学习上却总是名列前茅,为自己赢得了一些自信。看着王琪一天天长大,身体一天天长高,妈妈开始有了一种莫明的恐惧,她常常会关注媒体的一些有关心理有问题的孩子杀害亲人负面报道,总是担心长大的王琪会报复她。从上高中以后,母亲的目光就不敢长时间地在王琪身上停留,不敢和王琪对视,甚至不敢单独和王琪待在家里,害怕他突然爆发,把她杀掉。回想这么多年她对王琪的伤害和厌恶,感到自己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她觉得王琪完全有理由恨她、怨她、杀她。这种恐惧随着高考的一天天临近,开始加剧,因为她偶尔从王琪看她的眼神中似乎捕捉到了一些什么,让她不断坚信自己的这种想法是合理的,随即开始发展到害怕晚上睡觉时候被王琪伤害,变得夜不能寐、恶梦不断。没有办法摆脱,当王琪稍有一些异常举动,她就在丈夫和小儿子面前对着王琪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整个人象着魔一般。不断的恐惧、焦虑和矛盾折磨着她,最后带着王琪走进了工作室。

坐在沙发一角的王琪,像一只受惊的小鹿。他用一种无辜的、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我,双手捧着刚刚在外面填好的表格,两只脚因为紧张来回地互相蹭着。我尽量让自己平静地看着他,微笑着对他说:"王琪,你好!很高兴你能够走进我的工作室,听妈妈说你是个学习非常优秀的孩子,也很懂事,还能够帮爸爸妈妈照顾弟弟。这些事情都说明你是个很好的孩子。" 王琪羞涩的点了点头,把表格轻轻的放在了桌面上,两只脚也停止了磨蹭。我接着说道:"那你做过心理咨询吗?" 王琪摇了摇头,用很重的语气对我说:"没有,从来没有"。"那么,你认为心理咨询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听到这个问题,王琪用左手攥着衣角想了一下,对我说道:"就是帮别人处理一些心理上的困惑吧?我也不太清楚。"看到他可以去思考,我对他说:"你的理解很对,我们的工作就是和来访者一起来应对他们内心的困惑,而且这些困惑是他们自己没有办法处理、周围的亲朋好友也没有办法帮助他们解决的。"看着他不住的点头,我能感到咨询室的气氛已经变得轻松,"你能告诉我,在来这里之前,妈妈是怎样对你说的吗?" 王琪回答:"妈妈说快要高考了,怕我学习压力太大,怕我有什么心理问题,就说带我去看看心理医生"。我说:"是这样啊,看来妈妈是很爱你的,关于高考压力的问题,每天都会有很多和你同龄的孩子走进工作室来寻求帮助,那我想问一下,对于高考,你怎样来看待?"听到这里,王琪的脸上充满了自信,他说:"要说压力,每个人都会有的,但是我觉得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本身高考就是一个万人过独木桥的竞争嘛"。"对于压力,你能有这样的正确认识,而且还能把压力变为动力去积极应对,我觉得很不简单,能告诉我你的高考计划吗?" 王琪说:"我喜欢化学,我想考化学专业,而且我想考北京的大学,以后毕业后在实验室做化学研究。"我对他点点头,接着问道:"那你的想法和打算都和谁去分享过?"这时,王琪象做了错事的孩子一样,立刻低下了头,用一种似乎只有他能听见的声音说:"我没有朋友"。稍微顿了顿,我又问:"那和家里的人呢?"听到问家里的人,王琪抬起头看了看我,摇了摇头然后深深的叹了口气说:"没有过"。

"那想去表达吗?"

"想,真的想。"

"当我们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打算的时候,我们都希望得到周围人的建议或肯定,那什么阻止了你去表达?"

"我不敢"

"能告诉我你担心什么吗?"

"我怕他们说我傻,笑话我。"

"他们是谁?"

"是我妈," 王琪想了想,接着说"我妈总说我傻,她经常笑话我,用很难听的话骂我。所以,我从来不敢和她多说话。"

我又问:"那当你和妈妈单独在家的时候,你们说话吗?"

"平时很少有我和妈妈单独在家的时候,偶尔爸爸加班或者弟弟补课什么的,我们可能会在家,但是很少说话。"

"那这个时候你一般在做些什么呢?"

"我害怕妈妈趁他们都不在家,又骂我,就躲在自己的屋子里写作业、看书,不敢出声。" 王琪说。

"能告诉我,你怎么看待妈妈所作的一切吗?"

这时王琪表现出了我意想不到的平静,他看着我,缓缓说道:"其实,我妈真的很不容易,我知道我的难看和丑陋给她丢了很多脸,让她抬不起头,但是我妈从来没有说过不管我。我觉得她有时候骂我、打我都是她情绪不好,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吧。再说,哪有妈妈不打儿子的。"

"从什么时候,你和妈妈之间开始产生隔离的呢?"

"我也不大清楚,好像从去年开始,我妈就不怎么接近我,我也不敢看她或者待在她跟前,我真的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妈妈这么疏远我。"

"为了改变这种疏远,你做了些什么呢?"

王琪继续说:"我常常在想,是不是我妈不想要我了,但好像又不是。我就试着帮我妈干些活,想让她知道我想帮她。"

"那结果呢?"

"我妈总是说我笨手笨脚的,不让我干活,除了书本,别的东西不许我动。"

"那你是怎么和妈妈表达你内心的这种矛盾和担心的呢?"

"没有想过," 王琪说,"这么多年来,我从不敢主动和我妈说过话。"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

"我妈是个好人,别人都这么说,就是脾气不好,我不想让她生气,她不和我说话的时候,我就不敢去对她说什么。"

多好的孩子啊!也许在我们看来,王琪的妈妈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至少她没有在内心接受这个外表有缺陷的孩子,但在王琪的心目中却没有这么认为,他觉得母亲的打骂和疏远仅仅是"脾气不好"的无奈之举,不要说仇恨,连一点对母亲的抱怨都没有,我不禁为这个孩子的话语和胸怀所感动。

接下来我们谈到了妈妈的恐惧和疏远他的真正原因,王琪非常的震惊,一再表示他从来没有把母亲对他的打骂记恨在心,更没有过要报复母亲的念头,他以为自己不主动说话会减少母亲动怒和生气,没有想到结果适得其反。在澄清事情的真相之后,我问道:"如果现在妈妈就在你面前,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看着我鼓励的眼神,王琪想了想说:"我想对她说,让她别怕我,我不会伤害她,等我考上大学,有了好工作,还要挣钱给她花"。我又问他:"那你能亲口告诉妈妈说你爱她,能亲口告诉妈妈你内心真实的想法吗?" 王琪犹豫了一下,对我点了点头,我给他5分钟的准备时间,让他想好怎样对母亲来说,并想象一下妈妈就在他面前,让他把自己想要说的话说出来。

在咨询快要结束的时候,我请王琪的妈妈走进咨询室,坐在对面,让王琪把刚才练习的话向妈妈说出来,只见王琪先是忐忑不安的看着妈妈,又转过头看了看我,才一字一句的说出了下面的话:"妈,我知道我让你在外面很难堪,但是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我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等我以后工作了,我挣钱给你。我从来都没有恨过你,我知道你打我都是因为我做错了事情,我不想让别人看不起我,所以我一定要考上大学,我向你保证。"此时的妈妈已经泣不成声,她一把抱住王琪失声痛苦,王琪也紧紧抱住了妈妈,恐惧和担心一扫而光,剩下的只有王琪的拳拳赤子心和妈妈的眷眷慈母情。

接下来的咨询中,通过行为训练和认知结构的调整,母子之间的隔阂不断减少,母子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多,王琪的状态不断改善,妈妈失眠的症状不复存在。两个月后,王琪顺利考入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开始了人生新的征程。

--问题背后--

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孩子和父母之间就签订了一生的无悔契约。幼年期的亲子关系将影响孩子人格的发展与形成,父母作为孩子最早的"重要他人",他们传递的是非曲直和喜怒哀乐,会让孩子从中感受到自己是否可爱,是否被接纳。如果在亲子关系中,孩子常常感受到的是被否定和不稳定,他们就会不知所措,迷失自我。所以,稳定的客体关系是孩子安全感和自信建立的基础。

亲子冲突的原因与对策

亲子冲突的原因与对策 1、好了,好了,知道,真罗嗦! 2、有事吗,没事?那挂了啊。(父母打电话,也许只想说说话,我们能否理解他们的用意,不要匆忙挂了电话?) 3、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 4、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一些他们已经力不能及的事,我们因为关心而制止,但这样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无用) 5、你们那一套,早就过时了。(父母的建议,也许不能起到作用,可我们是否能换一种回应的方式?) 6、叫你别收拾我的房间,你看,东西找都找不到!(自己的房间还是自己收拾好,不收拾,也不要拂了父母的好意) 7、我要吃什么我知道,别夹了!(盼着我们回家的父母总想把所有关心融在特意做的菜里,我们默默领情就好) 8、说了别吃这些剩菜了,怎么老不听啊!(他们一辈子的节约习惯,很难改,让他们每次尽量少做点菜就好) 9、我自己有分寸,不要老说了,烦不烦 10、这些东西说了不要了,堆在这里做什么啊!(他们总想把跟我们成长有关的东西都收藏起来,也许占满房间,多年后,看到自己还是婴儿时的小棉袄,难道不是很惊喜吗?) 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说了这10句中的一句或几句,但请体谅我们的爸爸妈妈,作为子女,我们都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人生很短,一定要珍惜你身边的亲人,爱人,朋友。不要等到一切都无法挽回了,你才知道这些人对你是多么的重要,善待生命,孝敬爸爸妈妈,要知道,不管你做错了什么,爸爸妈妈都会原谅你的,家,才是你永久的港湾!! 课题导入: 大千世界,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事都会发生,但唯一不变的是亲情,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这不由得使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故事发生在大兴安岭的一次大火中,一只母鸟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把它们送到树下,压到自己的身子下面。虽然母鸟被活活烧死了,但它的孩子却活了下来。 在我们的周围,无处不体现着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都是以一种无私的情怀面对我们,他们情愿自己饿着,也要我们吃饱、穿暖。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亲情重如千钧。可如今有些人认为,亲情一文不值。我惊讶地发现,好多小孩越来越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果实了,往往只把父母当成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库。不管父母如何苦口婆心地唠叨,总是爱理不理的,好像与己无关。我邻居家的一个小孩,天天都会和父母发生矛盾,只有当自己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才会想到父母。我还看过一则新闻,有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孩子住楼房,他住废弃的猪圈,竟然连自己孩子家的门都进不了,更别想在孩子家吃顿饭了。这种天理难容的事情现在也好像司空见惯了。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学派曾经说过,百义孝为先。我们要赞颂亲情!否则,我们还有何颜面自称为万物之灵呢?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有些同学也有孝敬父母的心愿,但是面对与父母之间的冲突仍感到茫然失措。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类问题呢? 个案导入: 例一:我儿子从小活泼好动,到了青春期更不听话,你越是让他干什么,他越是不干,气得我总打他,有时甚至用链条把他锁在家里。打着打着,儿子长得比我还高了,开始时他挨打就往外跑,后来开始还手打我。我看着儿子做坏事又无力管他,真是心力交瘁,不知如何是好。

如何解决亲子冲突问题

架起彩虹桥 ——如何解决亲子冲突问题 [教学目的] 1、明确到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树立现代亲子沟通理念; 2、让家长感受到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学会几种预防和解决亲子冲突的策略。 [重点难点] 用现代沟通观念对家长进行态度影响; 让家长学会如何利用沟通策略对孩子实施态度改变; [教学方法]:情感体验法、调查分析法、讨论法、行为训练法 [课前准备]: 1、“马蹄”型课室设计; 2、讨论所需的纸、笔等用具; 3、“有效解决亲子冲突的态度及策略”问卷一份;对子女进行的相应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一份; 4、每个学生给爸爸或妈妈写一封信; 5、大量相关的文章和资料; 6、课件制作一份。(通过具体分析和大量资料呈现,该课件既适合课堂教学也能进行网上自学) [教学时间]:60分钟 [教学内容]:《高中生家庭教育方法》第一章,注满沟通 [教学过程]: 一、亲情体验(3分钟) 1、多媒体呈现部分学生成长过程中亲子活动的典型照片;

2、在音乐背景下,教师利用指导语引导家长进行想象,体验抚育孩子的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3、体验结束,呈现主题:架起彩虹桥——高中生家庭如何有效解决亲子冲突问题 目的:渲染亲子情感,引入主题,为后面的教学奠定感情基础。 [过渡语]的确,随着孩子不断长大,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随之发生变化,原本听话的孩子可能对父母开始心存戒备;孩子的脾气也可能变得固执得很;孩子的行为观点有时令父母难以理解……于是,代沟产生了,亲子之间的冲突就开始了,家庭的幸福气氛减淡了,孩子的成长也可能因此大打折扣。我们不妨看看下面的两则案例。 二、“亲子冲突”案例阅读(5分钟) 1、多媒体显示[案例1]、[案例2] 一则来源于我校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主要反映了亲子因缺乏沟通造成了亲子冲突的现象;另一则来源于新闻报刊,主要反映了亲子冲突造成孩子成长障碍的现象。 2、教师总结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提问导入教学第三环节。 目的:向家长明确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所选的两则案例都具有真实可信的特点,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家长都有较高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成熟度,他们相信的是事实;另外,要想对他们进行态度影响,就必须令他们产生情感共鸣,第一则案例可以让他们感到冲突离自己很近,第二则案例可让他们产生“有效解决冲突太重要”的感觉。这样就为后面的态度影响打好了基础。 [过渡语]各位家长朋友,近两年来,冲突在家庭时有发生。我们甚至从报刊新闻上还可以看到孩子残杀父母的案件发生。我们有没有想过,引发这些冲突和惨案的原因是什么呢?另外,据专家们研究,亲子不和的情

5种行为容易引发亲子冲突

5种行为容易引发亲子冲突 亲子关系是家长经常讨论的永恒话题,是滋润孩子稚嫩心灵的“灵丹妙药”。不过,有的时候也许因为您的一个行为,甚至是一句话、一个眼神,造就了亲子关系淡薄。本文将为您介绍容易引发亲子冲突的行为。 每个孩子都对父母有所期望。如果他们的情感需要、精神需要、生活需要,等等长久得不到满足,亲子依恋就会淡薄,孩子与父母的心理距离也会越来越远。那么,哪些行为容易引发亲子冲突? 1、没时间陪孩子 为了给孩子创造好的物质生活,不少爸爸妈妈每天早出晚归,他们很少有时间和孩子一起折纸、玩拼图、做游戏、看书、聊天;因为各种压力,他们搪塞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也没有时间和孩子共同探讨“为什么下雨后树上的蜗牛会比原来多”一类的话题。 这类父母往往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要,久而久之,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就会越来越少,

自然不愿意和父母说心里话了。而父母知识面的狭窄、对孩子的问题缺乏兴趣和耐心,也会压抑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推断和创新能力。 所以,无论多忙,爸爸妈妈也不能忽略孩子的存在。因此,要腾出一点时间,非常投入地和孩子做他喜欢的事、尽兴玩耍,共享童年、共同成长,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是爱他们的、有什么话都发自内心地想跟爸爸妈妈说。 2、说话不算数 说话不算数的家长在我们身边也不少,曾经答应周末带孩子去海洋馆、科技馆、去爬山或者看电影,结果总以工作忙、有事等理由一推再推,难以兑现承诺。 喜欢打“承诺牌”的家长,是希望以物质奖励刺激孩子进步。然而,爸爸妈妈的“说得到做不到”,很容易使自己在孩子面前失去了诚信,最终也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希望借承诺带来的正面刺激也化为泡影。爸爸妈妈的做法等于允许孩子“答应别人的事情可以不做”,这恰恰为孩子学习“诚信”提供了活生生的反面教材,有可能使孩子长大以后也容易对朋友和身边的人失信。

亲子冲突教学设计

初二第六讲亲子冲突并不可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与父母在那些方面发生过冲突; 2、理解缓解亲子冲突的途径为相互体谅、互相宽容等; 3、感受家庭的意义。 教学重点:明白亲子冲突给家庭带来的伤害 教学难点:知道如何正确面对亲子冲突 情景导入: 黄女士的儿子14 岁,自从上中学以后,黄女士发现儿子越来越难管教了。每天晚上放学回家吃完饭,儿子就拿着电视遥控器不撒手,催她做作业,他还嫌烦。说: “我自己安排,别干涉我的自由”。儿子的屋子乱七八糟也不收拾,头发长了也不剪,还染成了亮黄色。黄女士非常担心儿子和别的孩子学坏了,就打电话向班主任和同学了解状况,得到的结果是情况都还不错。对于儿子的种种“劣迹”,黄女士还经常在饭桌上数落,要求他认真改正。但是啊,往往话只说了一半,儿子就放下筷子摔门回屋去了,黄女士的丈夫经常出差在外,对儿子的状况了解不多。一次,听了黄女士的抱怨,丈夫狠狠训了儿子一通。谁料到儿子还据理力争,丈夫一生气就动手打了儿子几巴掌。此后两个多月,儿子和爸爸一句话也不说,和黄女士的沟通也越来越少了。 主题讲解: 分析与建议: 本案例中,黄女士的儿子在学校娱乐生活安排,着装,交友等方面的表现及“别干涉我的自由”的想法体现了青春期孩子寻求自我独立意识的倾向不断增强,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权力,因此,对黄女士的安排儿子会厌烦,并用展现自己的外表——然发来宣称自己的权利。因此,对黄女士哎呀,儿子还是一个未长大的孩子,他不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可能会交友不慎等害怕给儿子太多权力会使儿子走上“邪路”,被同学带话,黄女士和丈夫要努力掌控这种权利,试图通过谈话让儿子顺从。但谈话时黄女士出于批评者的角色,使得沟通无效,儿子采用逃避的消极策略解决亲子冲突。这种种冲突时问题持续存在,最后父亲攻击式的处理方式使问题扩大化,导致家庭关系恶化,妻子之间形成冷战的局面。讨论:各位家长你们觉得应该怎样做更好呢? 案例: 潇潇上初中前,一直跟着爷爷奶奶在乡下生活,商量初中后,就跟着爸爸妈妈来了城里,一切她都不适应。最重要的是感觉跟自己的爸爸妈妈一点也不亲,很是看不惯他们,而爸爸妈妈也是觉得潇潇的很多习惯没养成,因此冲突不断。讨论:如何缓解这种矛盾冲突?教师总结:亲子依恋是指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的强烈而持久的情感联系。父母应该高度重视儿童早期的亲子依恋关系,尽量避免和孩子长期分开,好好陪伴孩子。一、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 (教材130-133 页)

当代青少年亲子冲突与家庭教育_郭玉娟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139期2011年第29期Serial No .139 No .29,2011青春期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在这个时期接受的社会化,这一时期的经验会影响到一个人以后的生活历程。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生理迅速发育,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较慢,自主意识增强。而父母对这种变化并不适应,当出现青春期特有的 “叛逆”现象时,亲子间就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良性适宜的亲子冲突有利于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化过程,但是过多、激烈的恶性亲子间的冲突则对青少年的发展和家庭的和睦是有害的。而家庭作为首属群体,是青少年走向生活的起点和社会化的首要场所,为青少年提供物质需要、情感需要和家庭教育,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家庭的支持。因此,合理的家庭教育是解决青少年亲子冲突的核心和重要方法。 本文首先对亲子冲突概念和类型进行分析,回顾了亲子冲突研究的相关理论视角,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分析亲子冲突的建构并据以提出应对策略。 一、亲子冲突:家庭发展历程中的必然现象 但由于家庭内两代人的生命历程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为完成这一任务,亲子间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亲子冲突会带来消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存在着积极的作用,如在青少年的认知、 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理解能力以及社会关系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亲子冲突的概念 亲子冲突并不是简单的指上下两代之间的语言和肢体上的冲突,还包括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心理学对亲子冲突的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是从人际冲突的角度提出亲子冲突的。认为亲子冲突是亲子双方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既体现了双方目标的不一致,同时双方也知觉到了这种不一致,并且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表现出来。当然,这种不一致有着程度的不同,从消极对立情绪到发生身体冲突,甚至于离家出走、违法犯罪。根据这一定义,我们认为亲子冲突 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冲突的质量和后果受到亲子关系状况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亲子双方对冲突的管理策略的影响。所以,亲子冲突是一个受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而不断地被建构的,包括了语言的和非语言的、知觉的、目标的等各个方面。 2.亲子冲突的类型和表现 关于亲子冲突的类型,有的人仅仅简单地从可见的行为方面入手将亲子冲突分为言语上的冲突和肢体上的冲突两类,实际上亲子冲突还可以从更深的意义上进行分类。这里将亲子冲突分为隐性的冲突和显性的冲突。亲子冲突的隐性冲突类似于通常所说的 “冷暴力”、“冷战”、“软暴力”等,表现为拖沓、逆反、缄默、回避、自闭、离家出走等等,是一种隐匿性冲突。这种冲突通常表现为子女与父母长期没有互动,更没有语言和感情沟通,相互冷落,属于一种谁也不愿意先理谁的博弈。显性冲突一般分为语言冲突和行为冲突两种。语言冲突主要是指亲子双方因在认识、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分歧和矛盾激化而采取的语言上的对抗,表现为相互争吵或恶语攻击,较常发生在母亲及养父母与子女之间,而且子女往往是语言冲突的主动发起者。而行为冲突则是继语言矛盾产生后发生的更为激烈的冲突,表现为拳打脚踢,甚至用物体攻击,通常是父母在教育子女时,由于达不到预期目的而表现出的一种不理智行为,也是“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理念的延伸,它往往酝酿出许多不可以预料的后果。这种冲突较常发生在父亲及养父母与子女之间,子女通常是行为冲突的被动承受者[3]。虽然隐性的冲突并不明显,但是它带来的伤害却是非常深的。隐性冲突虽是一种不痛不痒的怪痛,让人感到憋闷、躁动,却无法预测何时何地是爆发的关口。正是由于这种隐含性,才使得隐性的冲突更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二、亲子冲突的建构:家庭教育的视角 亲子冲突的形成是受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的,个人基本 收稿日期:2011-08-15 作者简介:郭玉娟(1971-),女,山东聊城人,副主任,助教,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当代青少年亲子冲突与家庭教育 郭玉娟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山东聊城25200) 摘要:青春期是青少年成长中的关键时期。青春期的亲子冲突是家庭发展中的必然现象。亲子冲突存在着多种类型和表现。从家庭教育的角度, 家长教育方式的不合理、家庭沟通的缺乏以及青少年自身的能力的不足是造成亲子冲突的原因。改善家长的教育方式、增进家庭互动和加强青少年的自我教育来预防和化解亲子冲突,以形成良性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必须重视的。 关键词:青少年;亲子冲突;亲子关系;家庭教育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1)29-0219-02 219——

青春期亲子冲突及其相关因素_俞国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总第180期) 青春期亲子冲突及其相关因素 俞国良1,周雪梅2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8; 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 摘要:研究青春期亲子冲突的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顺利度过青春期这一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研究表明,青春期亲子冲突是生理-心理-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亲子冲突的有效管理,直接关系到冲突的结果是积极还是消极。研究亲子冲突,不但要注重其量的特征,更要关注质的特征,以从中发现亲子冲突的互动模式,及双方所使用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青春期;亲子冲突;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03)06-0033-07 青少年社会化是家庭的重要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亲子间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亲子冲突会带来消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存在着积极的作用,在青少年的认知、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理解能力以及社会关系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这么说,青少年是在亲子冲突中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成长起来的。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急剧、快速变化发展,亲子冲突在这一时期变得前所未有的显著。如何看待青春期的亲子冲突,使他们能顺利度过青春期,完成这一时期的发展任务,并且使亲子关系得到良好的发展,这是每一个青少年家庭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亲子冲突的概念与理论 (一)亲子冲突的概念 心理学对亲子冲突的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是从人际冲突的角度提出亲子冲突的。研究者认为,亲子冲突和人际冲突都是冲突双方目标的对立和不一致。实际上,这一定义把冲突的范围扩大了,因为目标对立的双方并不一定都能知觉到这种对立并表现出来。于是,70年代的研究者从社会化的观点出发,提出亲子冲突是儿童对父母愿望的不顺从行为,这一定义强调了父母的单向行为,却忽略了儿童在亲子冲突中对父母的影响。到了80年代,研究者们从关系化观点出发,强调亲子冲突是亲子双方对立性的互动,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是以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为特征的。尽管父母履行他们对儿童的职责,但是亲子冲突是 收稿日期:2003-03-16 作者简介:俞国良(1963-),男,浙江省萧山市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472)。

浅谈亲子关系中亲子冲突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亲子关系中亲子冲突问题及解决策略 盐城市第一小学综合部吴婕 摘要:良好的亲子关系使成长中的孩子习得基本知识、技能、行为及价值观,促使其成功地发展各种社会人际关系,但是,和谐的亲子关系还需经受住一次次亲子冲突的考验。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合格的家庭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家庭中亲子关系是子女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而由于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差异,无可避免地会与产生亲子冲突。但亲子冲突并非一定是坏事, 处理得当, 可以增进冲突双方的了解和情感, 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关键词:亲子关系家庭冲突交流 一、前言 亲子关系就是以家庭生活为基础,主要体现为抚育、教养、赡养等基本内容的一种人际关系。亲子关系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个体发展过程中接触最早、持续影响时间最长的关系。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使成长中的孩子习得基本知识、技能、行为及价值观,促使其成功地发展各种社会人际关系,但是,和谐的亲子关系还需经受住一次次亲子冲突的考验。 亲子冲突指父母与孩子之间在目标、观念、需要、意见、期望上由于彼此的不一致而造成的双方在认知、行为、情绪上的矛盾或对立。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中亲子冲突所占比重也大不相同,在温暖、支持的家庭气氛中,亲子之间分歧较少,而在充满敌意、强制的家庭气氛中,亲子之间经常互相抱怨,对相互之间的分歧采取回避态度,冲突较多;而且家庭气氛对亲子冲突有持续影响,即在充满敌意、强制的家庭气氛中,亲子之间会经常互相抱怨,信任和情感亲密的家庭环境为成功解决亲子冲突提供了舞台,而强制的、恶意的家庭环境下,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常常会失败,亲子冲突达到失常的地步。已有研究表明,至少有80%以上的家庭存在亲子冲突,经历频繁亲子冲突的青少年表现出更多的生理和心理症状,亲子冲突的水平与青少年的反社会和亲社会的行为都有着很高的相关,亲子冲突与青少年的偏差行为、问题行为、心理健康等存在着明显的关系。因此,关注亲子冲突,探索应对亲子冲突的策略,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亲子冲突的现状及特点 当前,家庭教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与时代同步,家长的教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亲子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开始强调科学教养观念,然而有的家长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多了几分急功近利的浮躁,加之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的影响,致使当前家长教育观念充满了理性与非理性的、功利与理想的冲突与选择,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反映出一些带共同倾向性的问题,亲子关系也随之受到较大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子冲突也不断加深,严重阻碍了家庭教育的成

(教学设计)亲子冲突并不可怕

牵手两代携手共谱xxxx第六讲 亲子冲突并不可怕 备课人: xx电话: 一、教学目的 1.让家长了解亲子冲突的主要内容、表现形式、年龄特点、带来的影响及产生的原因。 2.指导家长学习减少亲子冲突的方法。 3.提高家长对亲子冲突的正确认识,树立健康的观念,形成正确的态度,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方法 情景剧表演、讲述、多媒体专家在线、互动讨论、案例分析、亲子互动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剧导入: 播放亲子冲突情景剧视频 教师: 视频中的情景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孩子进入青春期,亲子冲突一下子多起来,这是亲子关系转型的一个信号,他提醒我们做父母的,孩子进入了一个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做父母的需要跟孩子一起成长,改变跟孩子相处的方式,适应孩子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亲子关系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亲子冲突的产生呢? (二)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 1.孩子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

黄女士的儿子14岁,自从上中学以后,黄女士发现儿子越来越难管教了。每天晚上放学回家吃完饭,儿子就拿着电视遥控器不撒手,催她做作业,他还嫌烦。说: “我自有安排,你别干涉我的自由”。 儿子的房间乱七八糟也不收拾,头发长了也不剪,还染成了亮黄色。黄女士非常担心儿子跟别的孩子学坏了,就打电话向班主任和同学了解状况,得到的结果是各方面情况都还不错。 对于儿子的种种“劣迹”,黄女士经常在饭桌上数落,要求他认真改正。但是,往往话只说了一半,儿子就放下筷子摔门回屋去了,黄女士的丈夫经常出差在外,对儿子的状况了解不多。一次,听了黄女士的抱怨,丈夫狠狠训了儿子一通。谁料到儿子还据理力争,丈夫一生气就动手打了儿子几巴掌。 此后两个多月,儿子和爸爸一句话也不说,和黄女士的沟通也越来越少了。 讨论: 各位家长你们觉得故事中亲子冲突的产生原因是什么?教师: 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想摆脱成人的监护,追求自由,独立安排自己的活动。可是大人却总想着在精神和行为上继续予以孩子约束和控制,让孩子继续扮演“听话佬”的角色,因此导致亲子冲突。故事中黄女士的儿子在娱乐、生活、着装、交友等方面的表现,以及“别干涉我的自由”的想法,就是一个“我长大了”的宣言,他希望更多的决断和选择权利。因此,儿子会厌烦黄女士的安排,并用展现自己的外表来宣称自己的权利。 2.孩子为追求平等、尊重而抗争。 那天晚上下雨,我因为陪伴一个伤心的朋友,回家晚了。 “你野到哪里去了?说好9点之前一定回来的,都10点半了,你这个人根本就无法让人信任!”刚进门,妈妈就嚷了起来。 “你也不管我浑身湿透了,也不给我解释的机会,有你这样当妈的吗?”

青春期亲子冲突的原因及对策

青春期亲子冲突的原因及对策 肖冰滢 (曲阜师范大学273165)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过渡性和不稳定性联系在一起,亲子冲突是这一时期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从亲子冲突的现状、定义、表现形式、特点等方面进行说明,探讨了青春期亲子冲突的原因,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亲子冲突原因对策 一、引言 青春期少年心理上产生成人感和独立感,他们希望找到新的行为标准并渴望变换社会角色,而另一方面又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已有研究显示[1],很多青少年感到与父母的沟通存在困难和问题,对于有些问题的看法存在明显分歧;另有研究发现[2],在亲子关系中得到父母支持的青少年能更好地寻求自我同一性,而与父母发生冲突处理不良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这也是近几年来亲子冲突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焦点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探讨了青春期亲子冲突的原因,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几点对策。 二、亲子冲突 亲子冲突是指在亲子交往中发生的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斗争的关系[3]。亲子双方作为不同的两代人,彼此的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对事物、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它实际上就是多种亲子互动状态中的一种行为类型。 亲子冲突主要有言语、情绪、身体冲突三种表现形式。其中青春期亲子冲突的主要形式是言语和情绪冲突,最激烈的是身体冲突[4]。亲子冲突的特点为冲突的内容、频率、强度和冲突的主动性[5]。亲子冲突的内容方面,国外研究发现冲突较多的为日常生活安排、学业和家务,较少的是朋友和隐私。国内最新研究也证明了青少年与父母冲突最多和最激烈的三个方面依次为学业、日常生活安排和做家务。亲子冲突的主动性是指,亲子冲突是由谁发起的。国内研究从性别差异的研究中得出结论,女生与母亲的冲突明显多于与父亲的冲突,而男生只在日常生活方面表现明显差异,即在日常生活方面男生与母亲的冲突明显多于与父亲的冲突。 三、青春期亲子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与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有关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关键而又有特色的时期之一,是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孩子进入被喻为"心理断乳期"的青春期,心理的需要会发生极大的改变。他们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地要求享有独立的权利,将父母曾给予的生活上的关照及情感上的爱抚视为获得独立的障碍,将父母及亲人的指导和教诲看成是对于自身发展的束缚。为了获得心理上独立的感觉,他们对任何一种外在力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倾向[6]。 (二)亲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在一些家庭中,家长尤其是父亲为了维护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会刻意与孩子保持距离,和孩子的交流少。另外由于父母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对他们的精神世界关注较少,造成双方心理上的沟通发生困难。此外由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决定,他们渴望有一个不受干扰的自己的空间,在其中充分体验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苦恼和快乐。为此他们有时也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真 实想法,这也是造成亲子之间缺乏沟通的重要原因。 (三)代际差异的存在 代际差异是指两代人因为生理的、心理的、角色和社会地位及社会经历不同,在行为和认识上产生的差异[7]。面对新的形势,少年一代往往极易接受现代更新的、流行的观点和风尚,而父母一代则往往用自己时代所接受的教育、规范来要求和评价子女,对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化及由此引发的代际差异缺乏明确的认识,对少年的观念、选择缺乏适当的引导、理解和宽容。少年则往往以为父母代表了落后保守,加上两代人缺乏必要的沟通,因而必然产生矛盾。 四、青春期亲子冲突的相关对策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 父母要正视亲子关系的变化,并尊重孩子的自主权;而孩子要正确接纳自己和自己的新变化,注重建立自己的责任感。 (二)加强有效的亲子沟通 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更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与需要,亲子间还要注意相互沟通的技巧,如倾听孩子的说话,注意孩子非语言的线索(音调变化、目光及身体动作等);鼓励孩子坦诚表明自己的想法与感受;经常向孩子传递爱与关心并使其感受到父母的爱心。 (三)父母要树立正确的亲子观 在家庭中,亲子互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家长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培养、教育子女。此外,还需在平日里学会倾听、观察,充分而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注意因材施教。父母应留心观察孩子,迅速而准确地体察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以便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五、结语 青少年社会化是家庭的重要任务。可以这么说,青少年是在亲子冲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成长起来的。但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急剧而快速的变化发展,亲子冲突成为这一时期显著存在的问题。青春期亲子冲突对于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和个性社会性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有效地管理亲子冲突,能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人际适应,对青少年的生理、社会和认知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鉴于解决青春期亲子冲突及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性,本文在此浅析了青春期亲子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希望能对广大读者能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Barnes H L.Olson D H.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and the Cireumplex Model.ChildDevelopment,1985,56:438-447. [2]GrotevantHD,CooperCR.Individuationinfamilyrelationships:A perspective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dentity and role-taking skill in adoles-cence.HumanDevelopment,1986,29:82-100. [3]莫秀锋.亲子冲突的认知和理性应对[J].教育导刊,2008(3). [4]方晓义,张锦涛.青少年期亲子冲突的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 [5]孔海燕.青少年亲子冲突的研究现状[J].心理科学,2004,27(3). [6]林祟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1. [7]孟育群.少年亲子关系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5. 85 --

5种行为容易引发亲子冲突

5 种行为容易引发亲子冲突 亲子关系是家长经常讨论的永恒话题,是滋润孩子稚嫩心灵的“灵丹妙药” 。不过,有的时候也许因为您的一个行为,甚至是一句话、一个眼神,造就了亲子关系淡薄。本文将为您介绍容易引发亲子冲突的行为。 每个孩子都对父母有所期望。如果他们的情感需要、精神需要、生活需要,等等长久得不到满足,亲子依恋就会淡薄,孩子与父母的心理距离也会越来越远。那么,哪些行为容易引发亲子冲突? 1、没时间陪孩子 为了给孩子创造好的物质生活,不少爸爸妈妈每天早出晚归,他们很少有时间和孩子一起折纸、玩拼图、做游戏、看书、聊天;因为各种压力,他们搪塞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也没有时间和孩子共同探讨“为什么下雨后树上的蜗牛会比原来多”一类的话题。 这类父母往往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要,久而久之,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就会越来越

少,自然不愿意和父母说心里话了。而父母知识面的狭窄、对孩子的问题缺乏兴趣和耐心,也会压抑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推断和创新能力。 所以,无论多忙,爸爸妈妈也不能忽略孩子的存在。因此,要腾出一点时间,非常投入地和孩子做他喜欢的事、尽兴玩耍,共享童年、共同成长,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是爱他们的、有什么话都发自内心地想跟爸爸妈妈说。 2、说话不算数 说话不算数的家长在我们身边也不少,曾经答应周末带孩子去海洋馆、科技馆、去爬山或者看电影,结果总以工作忙、有事等理由一推再推,难以兑现承诺。 喜欢打“承诺牌”的家长,是希望以物质奖励刺激孩子进步。然而,爸爸妈妈的“说得到做不到” ,很容易使自己在孩子面前失去了诚信,最终也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希望借承诺带来的正面刺激也化为泡影。爸爸妈妈的做法等于允许孩子“答应别人的事情可以不做” ,这恰恰为孩子学习“诚信”提供了活生生的反面教材,有可能使孩子长大以后也容易对朋友和身边的人失信。

关键对话_解决亲子冲突的路径_刘祖斌

第22卷第1期宿州学院学报Vol .22,No .1 2007年2月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Feb .2007 关键对话:解决亲子冲突的路径 刘祖斌 (江汉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亲子关系是人们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与其他的人际关系形式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是“先赋的”、原始的、不可更变的。由于亲子之间的人生经验的不同、认知上的差距、看待事物的视角有所差别,加上亲子之间彼此期望上的距离,常常会在思想、观念、态度、价值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冲突,这些冲突会成为亲子关系维系和发展的障碍。我们要对亲子冲突具有全面而正确地认识,用自己的爱心、智慧和技巧进行卓有成效地关键对话,消除矛盾达成沟通,使亲子关系更加稳固、亲密与和谐。关键对话,是解决亲子冲突的新的有效的路径。关键词:关键对话;亲子关系;亲子冲突中图分类号:B 8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07)01-0050-03 收稿日期:2006-07-22 作者简介:刘祖斌(1966-),湖北公安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新闻、广告传播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从一些相关文章和实际体验发现: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子女与家长的关系十分紧张,争吵、不愿回家、顶撞等,他们缺少和放弃与父母沟通、缺少交往的能力与技巧。子女身心的发展,使他们与父母之间逐渐形成了知识和价值方面的许多差异,因而彼此之间的冲突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如何去解决这些矛盾?通常的做法是回避或者冷处理,但许多矛盾解决不了,或者更加糟糕。参考消息上的一片文章报道中国的子女对父母具有不满的情绪、瞧不起自己的父母,不愿或者不屑与父母沟通,这样容易产生矛盾,但由于缺乏沟通的情感基础使得子女与亲辈的矛盾更加激化。我觉得家庭关系不仅影响到家庭的和谐,也会影响子女的情感发展。本文拟论述子女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与亲辈产生的冲突以及如何尝试与父母进行关键对话,创造性地解决亲子冲突,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我们首先来考察一般的亲子关系。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8~12人的亲密网络之中,网络之中可能是朋友、家庭成员和同事,根据在社会中的位置不同,一个人的宽阔的网络中可能包括二十、几百或者数千人[1] 。亲子关系是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亲子关系是人们形成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又是人们的亲密网络里最原初、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的和谐与否与家庭的幸福和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亲子关系和谐时,家庭和睦,亲辈工作顺利,子辈学业有成;亲子关系不和谐时,家庭失去温暖,父辈工作烦心,子辈学业受到 影响。 亲子关系与其他的人际关系形式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是“先赋的”、原始的、不可更变的,有着鲜明的特点。亲子关系是基于血缘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不可替代的,是不可更变的。即使有人因为亲自冲突宣称断绝亲子关系,但还是不能改变亲子关系的客观事实。亲子关系的持久性是最为突出的,这种持久性是其他的人际关系难以匹敌的。其他的人际关系总是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而亲子关系只要双方存在,彼此之间的关系就会延续。亲子关系具有强迫性,这是非常典型的。这种关系是先赋的,在人们出生之间就确定了,人们无法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自由更变。简而言之,人们必须无条件地接受这种关系。亲子关系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在亲子关系中,亲辈通常处于主导地位。而“子女仿佛是一个公开的股份有限公司,别人占据决定性的股份,而最大的股东往往就是父母”[2] 。亲子关系是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的依据是个体的年龄,即亲子关系随着子女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年龄的改变意味着子女的身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无疑会影响亲子关系的特点,影响亲子之间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亲子关系虽然无法选择、无可替代,但随着子女的成长等因素的影响,亲子关系的内容与形式都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和经验,形成自己的情感和态度,逐渐成为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体。这些变化是微妙的,也是渐进的。由于亲子之间的人生经验的不同、认知上的差距、看待事物的视角有所差别,加上亲子之间彼此期望上的距离,常常会在思想、观念、态度、价值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冲突,这些冲突常常会成为亲子关系维系和发展的障碍。父辈如果站在自己的立场,用自己的标准和方 50

关于亲子冲突的案例

六旬夫妇杀亲儿抛尸多年遭儿子虐待打骂逼下 跪 ?正文 ?我来说两句(3人参与) 2012年04月09日08:25 来源:云南网 嫌疑人王有平、赵光会结婚30多年来很恩爱 案卷一:凶杀 地点:镇雄 年迈父母杀亲生儿子被捕,几十村民上书请愿轻罚嫌犯。为了探究个中原委,昨前两天,晚报记者通过深入调查走访发现:被害人生前虐待父母,为害一方;嫌疑人屡遭儿子羞辱折磨,痛不欲生;众乡亲痛恨死者恶德丑行,同情嫌犯。 触目惊心 深山沟内惊现男尸 昭通镇雄县以古镇老官房村坪子组山高路陡,风景秀丽,当地村民勤劳善良,民风淳朴。今年4月1日,这种祥和宁静的生活状态被一个“爆炸性”的命案消息打破。当天上午10点20分许,以古镇政府派人在该村民小组安装自来水管,途经人迹罕至的马槽塘

(小地名)时,意外发现马槽塘一条三面悬崖的深水沟内有一具男尸,立即报了案。接警后,以古派出所民警和镇雄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火速赶到马槽塘,通过搭梯子拴绳索,才艰难到达深沟内,全面勘查案发现场。 匪夷所思 年迈夫妇杀亲儿 通过现场勘查、尸体勘验和调查走访,民警迅速确认死者身份:死者名叫王东友,32岁,未婚,家住以古镇老官房村坪子组46号。 “今年3月26日晚上,死者曾经跟他的父母打了一架后就不见踪影了。”根据知情群众提供的线索,下午4点,民警找到死者的61岁父亲王有平和60岁母亲赵光会进行调查时,两位老人立即将其杀死亲生儿子的事情和盘托出,使整个案件最终在报案后短短6小时内告破。 “打死儿子后,我们准备把农活做完,就到派出所投案,没想到公安这么快就找上门来了!”据两位老人交代,3月26日晚,儿子王东友突然踢开房门,满嘴酒气闯进屋里,二话不说砸了东西,又对二老拳脚相加。 王有平挨了儿子几拳后,顺手抄起床边一根用来做挖锄的木棒自卫,两次棒击均被儿子用手臂挡住,儿子随即眼睛充血、青筋鼓胀起来:“他妈的,你们把我杀死算了,今晚杀不死我,就要你们的老命!”听后,赵光会急了,提起放在背篼里的镰刀,砍了儿子两刀。儿子倒地后,王有平又用木棒打了儿子头部两下。一会儿,看见儿子断气后,夫妇俩把儿子的尸体放进背篼,并在当天深夜抛尸于地势幽深险要的马槽塘水沟内。 作案动机 为了保命除掉祸害 王有平、赵光会夫妇俩平时老实巴交,胆小怕事。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两位年迈老人最终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之间“恩断义绝”并刀棒相见呢? “哎!除了生下王东友这个人渣,我们这一辈子没做过其他啥子亏心事。”在镇雄看守所,王有平、赵光会夫妇俩道出了其作案动机与案中隐情。王有平坦言,他们打死儿子时的情况和心理都很复杂,就是案发前被儿子暴打后想为自己保命,又想起自己反正早晚都会被自家儿子打死或折磨致死,还不如把儿子打死,为村民除害。 说起往事,王有平、赵光会老泪纵横,怀着悲愤、悔恨、羞愧的心情,历数儿子王东友生前的种种恶德丑行:王东友整天好吃懒做、喝酒疯闹,常将家里的现金、粮食、家具偷出去卖,买酒喝,无数次偷走或抢走母亲赵光会卖鸡蛋准备用来看病或买生活用品的血汗钱;父母批评教育他时,竟肆意辱骂父母,先后逼迫父亲王有平3次向他下跪认错;常

(教学设计)亲子冲突并不可怕

牵手两代●携手共谱青春曲●第六讲 亲子冲突并不可怕 备课人:苏海霞电话: 一、教学目的 1.让家长了解亲子冲突的主要内容、表现形式、年龄特点、带来的影响及产生的原因。 2.指导家长学习减少亲子冲突的方法。 3.提高家长对亲子冲突的正确认识,树立健康的观念,形成正确的态度,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方法 情景剧表演、讲述、多媒体专家在线、互动讨论、案例分析、亲子互动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剧导入: 播放亲子冲突情景剧视频 ?教师:视频中的情景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孩子进入青春期,亲子冲突一下子多起来,这是亲子关系转型的一个信号,他提醒我们做父母的,孩子进入了一个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做父母的需要跟孩子一起成长,改变跟孩子相处的方式,适应孩子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亲子关系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亲子冲突的产生呢? (二)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 1.孩子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 黄女士的儿子14岁,自从上中学以后,黄女士发现儿子越来越难管教了。每天晚上放学回家吃完饭,儿子就拿着电视遥控器不

撒手,催她做作业,他还嫌烦。说:“我自有安排,你别干涉我的自由”。 儿子的房间乱七八糟也不收拾,头发长了也不剪,还染成了亮黄色。黄女士非常担心儿子跟别的孩子学坏了,就打电话向班主任和同学了解状况,得到的结果是各方面情况都还不错。 对于儿子的种种“劣迹”,黄女士经常在饭桌上数落,要求他认真改正。但是,往往话只说了一半,儿子就放下筷子摔门回屋去了,黄女士的丈夫经常出差在外,对儿子的状况了解不多。一次,听了黄女士的抱怨,丈夫狠狠训了儿子一通。谁料到儿子还据理力争,丈夫一生气就动手打了儿子几巴掌。 此后两个多月,儿子和爸爸一句话也不说,和黄女士的沟通也越来越少了。 讨论:各位家长你们觉得故事中亲子冲突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教师: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想摆脱成人的监护,追求自由,独立安排自己的活动。可是大人却总想着在精神和行为上继续予以孩子约束和控制,让孩子继续扮演“听话佬”的角色,因此导致亲子冲突。故事中黄女士的儿子在娱乐、生活、着装、交友等方面的表现,以及“别干涉我的自由”的想法,就是一个“我长大了”的宣言,他希望更多的决断和选择权利。因此,儿子会厌烦黄女士的安排,并用展现自己的外表来宣称自己的权利。 2.孩子为追求平等、尊重而抗争。 那天晚上下雨,我因为陪伴一个伤心的朋友,回家晚了。 “你野到哪里去了?说好9点之前一定回来的,都10点半了,你这个人根本就无法让人信任!”刚进门,妈妈就嚷了起来。 “你也不管我浑身湿透了,也不给我解释的机会,有你这样当妈的吗?” “你竟然这样跟我说话?你从来都是只知道关心自己,从不关心

青少年亲子冲突研究综述

青少年亲子冲突一直受到研究者关注[1]。早在上世纪,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就把青少年期称为“疾风暴雨”期,他标志着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充满着激烈的冲突和矛盾[2]。强烈而又频繁的亲子冲突会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这已得到很多研究证实。因此青少年亲子冲突就成为一个亟待心理学家探究的问题。 1.亲子冲突的概念 心理学对亲子冲突的研究由来已久。在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从人际冲突理论出发对亲子冲突展开研究,认为亲子冲突源于亲子双方目标的不一致。到70年代,研究者从社会化的视角重新 审视了亲子冲突的研究领域,把亲子冲突界定为儿童对父母愿望的不顺从行为。80年代起,学者们逐渐从关系理论出发研究亲子冲突,Schantz[3]认为亲子冲突实质是一个双向人际互动事件,其中包含亲子间暂时的对立行为,如争吵、争辩。Yan和Smetana[4]则认为,亲子冲突囊括亲子双方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所表达出的不一致。方晓义等学者[5]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亲子冲突进行了操作定义,把亲子冲突的内容确定为学业、家务、朋友、花销、日常生活安排、外表、家庭关系和隐私等8个方面,并把亲子冲突的形式分为情绪对立、言语冲突和身体冲突等三类。 本文认同方晓义等学者对“亲子冲突”的定义,同时认为应对亲子冲突的特殊性加以重视。首先,亲子冲突不具斗争性,只是亲子间观点、原则等“分歧”的外显表现,他虽能以激烈形式 作者简介:陈睿,上海师范大 学硕士研究生,从事自我认知研 究。 青少年亲子冲突研究综述 陈睿 摘要:本文对青少年亲子冲突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对亲子冲突概念充分界定的基础上,介绍了亲子冲突涉及的相关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社会生物学理论、家庭系统理论、社会认知模型,并阐明了影响青少年亲子冲突的几大因素,如青少年所处的年龄段、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婚姻质量。最后在上述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家庭干预和学校干预两大青少年亲子冲突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青少年亲子冲突应对策略 43

帮你化解亲子矛盾

1.孩子生气时,父母要保持冷静 孩子火冒三丈,父母可千万别跟着激动,否则接下来只会吵得不可开交。此时父母的 最高行为指导原则是:他(孩子)越火,我(父母)越冷。 因为父母一旦以怒制怒,孩子就更有理由相信,他的愤怒时理所当然的:暴躁的爸妈 谁受得了?既然老爸老妈态度恶劣,他也没必要和颜悦色地回应。此外,情绪具有感染力, 当父母保持冷静,这般情绪安定的氛围也会逐渐对孩子起到正面作用,有助孩子恢复平和 之心境。 2.批评孩子的行为,而非人格特质 如果要告诉孩子,他有些地方做错了,此时该批评的是他的行为,而不是他的人。 当父母批评的是行为,孩子明了,他只要改进行为,就有可能改善他在父母心目中的 印象如果针对人格特质来做批评的话,(例如:“你这个笨蛋!”“你这不争气的人!”) 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对他这个人有成见,既然已看我这个人不顺眼,那无论再怎么 改变,父母还是会觉得碍眼,所以孩子也就自然而然地,打消了改变的念头。 一起来看看其中的差别在哪儿吧! 对人格特质的批评语:对行为的批评语: “你怎么这么笨,考这么差!”“这次考试,你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很 不可取。” “你是个说话不算话的人,没准时回家!”“你没做到答应我的事,造成大家许多困扰。” “你老是撒谎!”“你去了网吧却没有告诉我,让我很 担心。” 3.当孩子分享心事时,不作出早就了解的模样 青春期孩子常常觉得自己的感受是独特而唯一的,所以当大人一眼就看穿他们的 行为动机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无趣而不爽。比如,孩子回来告诉家长,班里有个男孩 子,每天中午吃饭的饿时候,他都在低头读书,自己从不吃午餐。问他,他总说自己不 饿。直到有一天,老是对大家说,这个同学家里很穷……孩子好像有了天大的发现,语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