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肠乙状结肠癌CT检查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直肠乙状结肠癌CT检查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直肠乙状结肠癌CT检查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直肠乙状结肠癌CT检查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早期结肠癌治愈率可达%

早期结肠癌治愈率可达%

————————————————————————————————作者:————————————————————————————————日期:

早期结肠癌治愈率可达95% 访谈全文 InterView 结肠癌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第二 好大夫在线:汤教授您好,在讲解治疗之前请汤教授讲解一下什么是结肠癌。 汤坚强医生:结肠癌老百姓又称大肠癌,是指大肠粘膜在环境或遗传作用下发生大肠黏膜的恶性转化。现在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逐渐呈增高的趋势,大概每年新增的大肠癌病例有40万,年增长率5%,尤其在一些大城市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比如北京、上海,大肠癌已超过了胃癌成为消化道肿瘤发病率第一位,在整个恶性肿瘤里排名第二,仅次于肺癌。

在讲大肠癌之前,大家先了解一下肠道结构。如上图所示,中间的部分是小肠,外头一圈像一个门字形的结构是大肠,小肠末端的回肠通过回盲瓣开始连接大肠,大肠的结构包括阑尾、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最后通过齿状线连接肛门。 好大夫在线:是不是结肠癌在所有的大肠部位都会发生呢? 汤坚强医生:是。如果这个肿瘤长在盲肠的部位,就叫做盲肠癌;如果肿瘤长在升结肠部位就叫升结肠癌;长在横结肠部位就叫横结肠癌;依此类推还有降结肠癌、乙状结肠癌。 结肠癌怎么治:肿瘤分期说了算

好大夫在线:我们知道肿瘤在医学上是有分期的,那么结肠癌是怎么分期的呢? 汤坚强医生:现在的肿瘤分期多参照国际的分期标准,结肠癌的分期主要分为四期。分类的依据是肿瘤的侵润程度,有没有淋巴结转移或者远处转移。 结肠分四层结构,从里到外分别是黏膜、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如果肿瘤长在肠管里,侵犯了黏膜、黏膜下层或者肌层,但没有穿透整个肠壁,就叫一期结肠癌。如果肿瘤侵犯了肠壁的全层或者突破了浆膜,但是没有发生淋巴结转移这就是二期。三期指的是无论肿瘤侵犯到哪个深度,只要发生了淋巴结转移这就是肿瘤的三期。四期就是老百姓了解的晚期,即肿瘤发生了肝转移、肺转移或骨转移等,也就是说肿瘤已经扩散了,发生了远处转移,这就叫四期。 好大夫在线:是不是不同分期的肿瘤治疗方式也不一样?

结肠镜的操作技巧

结肠镜的操作技巧 单人操作由于协调性好、更便于一些特殊手法的运用,使检查效果更好,在不同的肠段进镜方法上有以下几种技巧: 1、直乙结肠、乙降结肠移行部:通过不断旋镜循腔及拉直镜身,使降乙以下肠管基本套在30cm的镜身上。旋镜的目的是视肠腔变化将肠腔的走向转至视野的上方或下方,再作上下钮调节(有时需调节左右钮)暴露肠腔进镜。反复回拉结合摇镜、抖镜可以使镜身取直,把过长的、游离的乙状结肠套叠在镜身上,为下一步顺利进镜打下基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旋转式进镜:当肠腔在视野内且无明显转向时,不要直接向前送镜,而采用旋转式进镜。这里所讲的旋转式进镜不同于前面所说的旋镜,方法是右手握住镜身,不断小幅度沿镜身纵轴左右旋转镜身同时进镜,作者将这种进镜方法总结为旋转式进镜。其优点是可以将手部力量准确传递到内镜前端,防止镜身在体内成弓状弯曲,从而避免拉长游离肠管引起异常疼痛,预防袢曲形成;还能减轻右手进镜的力量,更轻松地完成操作。原理尤如持针灸针穿刺皮肤:直接进针需用力,且很易使针弯曲,如轻轻旋转则容易保持直线进入。此法简单、实用,特别适合在通过降、乙状结肠时使用。 3、结肠脾曲:如脾曲过度扭曲而使脾曲呈锐角,仅可见屈曲的皱襞遮盖住整个肠腔,此时盲目滑镜可引起病人疼痛,肠壁损伤,甚至造成穿孔。可改右侧卧位循腔进镜,或通过旋镜将皱襞转至视野的下方,将内镜前端送至皱襞处,左手将大旋钮向下旋转,镜端压住皱襞,同时钩拉、稍许退镜,使脾曲钝角化,暴露肠腔顺势进镜,同时左手回复角度钮。肠镜过肝曲困难时,亦可采用此法。 4、升结肠:当内镜前端刚过肝曲,常常是升结肠肠腔暴露充分,但进镜困难,甚至不进反退。多因为手部力量不能传递到内镜前端,肠镜在横结肠内呈弓状下垂。此时应先行退镜拉直镜身,请助手按压患者脐部,并用力向剑突肋弓方向推顶,以抵御结肠的下垂,再行进镜可获成功。 哪一类病人需要做此项检查 1、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 2、不明原因慢性腹泻; 3、不明原因的低位肠梗阻; 4、疑大肠或回肠末端肿瘤; 5、大肠息肉、肿瘤出血等病变需做肠镜下治疗; 6、结肠术后及结肠镜治疗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者; 7、大肠癌普查。8、家族中有大肠癌或腺瘤等患者,需要进行体检者。9、从来没作过肠镜检查的40岁以上者的健康体检。 适用疾病:大肠息肉;大肠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结肠癌等。适应症 电子结肠镜检查的适应症相当广泛,凡属于下列情况而无禁忌症时均可行电子结肠镜检查。 1、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 2、原因不明的慢性腹泻。 3、原因不明的腹部肿块,不能排除大肠及回肠末端病变者。 4、原因不明的中下腹疼痛。 5、疑有良性或恶性结肠肿瘤,经X线检查不能确诊者。 6、疑有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7、钡剂灌肠或肠系检查发现异常,需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8、结肠癌手术前确定病变范围,结肠癌、息肉术后复查及疗效随访。 9、原因不明的低位肠梗阻。

第一节 结肠解剖

第六章结肠 第一节结肠的解剖及生理 一、结肠的解剖 结肠(large intestine)起于右侧髂窝内续于回肠末端,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成人结肠全长平均约150cm(120-200cm)。其功能是吸收水分,分泌粘液,使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盲肠、结肠、乙状结肠位于腹腔内。结肠上起自右侧髂窝与回肠相连,呈M形将空、回肠环绕在内,下与乙状结肠相连。结肠各部位管径不一,盲肠最粗,管径约6-7cm,逐渐减为乙状结肠末端约2.5cm,这是结肠肠腔最狭窄部位。 图6-1 结肠的区域分布图6-2大肠的解剖 在盲肠和结肠的肠壁有三个特征:1、结肠带:为肠壁纵行平滑肌集中形成三条肉眼可辨与肠壁纵轴平行的狭窄纵行。在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较为清楚,降结肠至乙状结肠逐渐不明显;2、结肠袋:因结肠带短于肠管六分之一,而牵拉肠壁形成节段性的囊状膨出,称为结肠袋;3、肠脂垂:由结肠带两侧浆膜下脂肪组织聚集而成的大小不等小突起,悬挂在结肠袋侧缘;整个大肠约有100-500个肠脂垂,主要位于乙状结肠和盲肠附近;以上三个特征性结构是区别大小肠的重要标志。 (一)盲肠: 盲肠(cecum):位于右侧髂窝,是大肠的起始部,也是最粗,最短、通路最多的

一段,长6-8cm;其下端膨大的是盲端,左侧(内侧)有回肠末端突入盲肠,开口处粘膜形成上、下两襞称为回盲瓣,可防止小肠内容物过快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吸收,亦可防止盲肠内容物返流到回肠。在回盲瓣下方约2-3cm处有阑尾的开口。盲肠为腹膜内位器官,但没有系膜,故有一定的活动度,高位时可达肝右叶下方,低位时可伸入小骨盆内;小儿盲肠位置较成人高。 (二)升结肠(ascending colon):起于盲肠,长约12-20cm,肠管沿右侧腹后壁上 行至肝右叶下方转向左前下方形成结肠肝曲,又称为结肠右区,再急转向左移行于横结肠。结肠肝曲内侧靠近十二指肠球部。升结肠为腹膜间位器官,前面及两侧有腹膜遮盖,后面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腹后壁相贴,活动性小,当升结肠病变时常累计腹膜后间隙。 升结肠内侧为右肠系膜窦及回肠肠袢;外侧与腹壁见形成右结肠旁沟;上通肝下间隙(肝肾隐窝),下达髂窝或盆腔。 (三)横结肠(transverse colon):自结肠肝曲起(结肠右曲),先向左下横过腹中部再向左后上至脾下方,形成开口向上的弓形,在脾的内下方急转向下形成结肠脾曲,又称结肠左曲,与降结肠相续;长约40-50cm,为腹膜内位器官,后方借借肠系膜附着胰腺,前方被大网膜覆盖;是结肠最长最活动部分,其中部有不同程度下垂,老年或瘦长体型者可达脐下,甚至盆腔。横结肠上方与肝右叶、胆囊,胃和脾相邻,后方与胰腺及十二指肠水平部相邻,下方与空回肠相邻,因此常随胃肠的充盈变化而升降。 图6-3 回盲部图6-5 乙状结肠和直肠 (四)降结肠(descending colon):自结肠脾区沿左肾外侧缘腹后壁向下达左侧髂嵴水平

直肠、乙状结肠窥镜

直肠、乙状结肠窥镜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直肠、乙状结肠窥镜的术语定义、组成规格、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机构临床使用的直肠、乙状结肠窥镜(以下简称窥镜),窥镜主要用于肛肠内的检查、诊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62 注射器、注射针及其他医疗器械的6%(鲁尔)圆锥接头 GB/T 14233.1-2008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 16886(所有部分)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YY/T 0149-2006 不锈钢医用器械耐腐蚀性能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肠、乙状结肠窥镜 sigmoidoscopy and rectoscopy set 直肠、乙状结肠窥镜是一种无光学传像结构,能插入人体肛肠进行检查、诊断的直视硬管。 4 组成和规格 4.1 组成 窥镜主要由镜体、闭孔器、手柄、照明光纤、光缆接口等构成。外形结构示意图见图1。

图1 直肠、乙状结肠窥镜结构示意图 4.2 规格 窥镜推荐规格见表1。 表1推荐规格 产品规格 插入部分工作长度L mm 插入部分最大宽度B mm 60×20 60 20 130×15 130 15 150×15 150 15 150×18 150 18 150×21 150 21 200×21 200 21 245×20 245 20 250×18 250 18 250×20 250 20 300×21 300 21 5 要求 5.1 基本尺寸 5.2 插入部分工作长度 1——镜体; 2——注气接头; 3——闭孔器; 4——手柄; 5——光缆接口; L ——插入部工作长度。

结肠癌病理知识

病理 (一)大体形态分型 1.肿块型结肠癌 2.浸润型结肠癌 3.溃疡型结肠癌 1.肿块型(菜花型、软癌)肿瘤向肠腔内生长、瘤体较大,呈半球状或球状隆起,易溃烂出血并继发感染、坏死。该型多数分化较高,侵润性小,生长较慢,好发于右半结肠。 2.侵润型(缩窄型、硬癌)肿瘤环绕肠壁侵润,有显著的纤维组织反应,沿粘膜下生长,质地较硬,易引起肠腔狭窄和梗阻。该型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恶性程度高,出现转移早。好发右半结肠以远的大肠。 3.溃疡型肿瘤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肠壁外侵润,早期即可出现溃疡,边缘隆起,底部深陷,易发生出血、感染,并易穿透肠壁。细胞分化程度低,转移早。是结肠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好发于左半结肠、直肠。 (二)组织学分型 1.腺癌大多数结肠癌是腺癌,约占四分之三,腺癌细胞可辨认,排列成腺管状或腺泡状,按其分化程度可分为三级,Ⅲ级分化最差,细胞排列为片状或索条状。 2.粘液癌癌细胞分泌粘液,在细胞内可将细胞核挤到一边(状似戒指,有称作印戒细胞癌),在细胞外可见间质内有粘液以及纤维组织反应,癌细胞在片状粘液中似小岛状。分化低,予后较腺癌差。 3.未分化癌癌细胞小,形状与排列不规则,易侵入小血管及淋巴管,侵润明显。分化很低,愈后最差。 (三)临床分期 Ⅰ期(Dukes A期):癌局限于肠壁内

A0期:癌局限于粘膜 A1期:癌局限于粘膜下层 A2期:癌侵及肠壁肌层未穿透浆膜 Ⅱ期(Dukes B期):癌侵润至肠壁外 Ⅲ期(Dukes C期):伴有淋巴腺转移 C1期:近处淋巴转移(肠旁) C2期:远处淋巴转移(系膜) Ⅳ期(Dukes D期):已有远脏转移 (四)扩散转移 1.大肠癌扩散的特点一般沿肠管横轴呈环状侵润,并向肠壁深层发展,沿纵轴上下扩散较慢,且累及肠段一般不超过10公分。癌侵及浆膜后,常与周围组织、邻近脏器及腹膜粘连。 2.结肠癌的淋巴转移淋巴转移一般依下列顺序由近而远扩散,但也有不依顺序的跨越转移。 (1)结肠淋巴结位肠壁脂肪垂内。 (2)结肠旁淋巴结位邻近结肠壁的系膜内。 (3)系膜血管淋巴结位结肠系膜中部的血管旁,也叫中间淋巴结组。 (4)系膜根部淋巴结位结肠系膜根部。 癌肿侵入肠壁肌层后淋巴转移的机率增多,如浆膜下淋巴管受侵,则淋巴转移机会更大。 3.血行转移一般癌细胞或癌栓子沿门静脉系统先达肝脏,后到肺、脑、骨等其它组织脏器。血行转移一般是癌肿侵犯至毛细血管小静脉内,但也有由于体检时按压瘤块、手术时挤压瘤体所致,甚至梗阻时的强烈蠕动皆可促使癌细胞进入血行。

《电子乙状结肠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

《电子乙状结肠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 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科研中心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位居第3位,病死率位居第4位。肠癌筛查可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降低医疗成本。研究报道早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可达90%,而晚期生存率则不10%。因此,结直肠癌的早期预防、筛查及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早期筛查是结直肠癌二级预防的有效手段。结肠镜及电子乙状结肠镜均是推荐的手段,全结肠镜检查费用高,准备工作及操作繁琐,适用范围窄,多数患者难以接受,全麻后实施则会加重医疗负担,不适合大批量体检。KASSA E认为在人力和财力有限时,电子乙状结肠镜检查应列为结直肠疾病的一线检查方法,其价格便宜、操作简单,适合大规模筛查,尤其是一些基层医院,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电子乙状结肠镜在肛肠疾病诊治中也有重要作用,对疾病的筛查率和确诊率远高于直肠指诊。 问题1:电子乙状结肠镜应该选用硬管型还是电子软式乙状结肠镜? 【推荐】:两种类型的乙状结肠镜都可以,根据受检者的个体化差异及要求进行选择。 证据等级弱,推荐等级一般。

评论: 问题2:电子乙状结肠镜检查的禁忌证有哪些? 【推荐】:严格掌握好操作适应证及操作技巧,根据受检者具体情况略有不同。 证据等级弱,推荐等级一般。 评论: 问题3:检查前,肠道准备如何选择灌肠液? 【推荐】:根据检查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身体状况等决定。 证据等级弱,推荐等级一般。 评论: 问题4:肠道准备时应该排便几次? 【推荐】:不以排便次数作为评价标准,肠道粪便排净即可。

证据等级弱,推荐等级弱。 评论: 问题5:电子乙状结肠镜检查的体位选择? 【推荐】:左侧卧位或胸膝位均可,根据受检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体位。证据等级一般,推荐等级较强。 评论: 问题6:电子乙状结肠镜检查时,镜管进入深度的选择 【推荐】: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根据检查需要决定。 证据等级弱,推荐等级一般。 评论: 问题7:电子乙状结肠镜检查的充气原则

直肠镜

1.患长期慢性便血病人需用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诊治,试问: (1)直肠位置,长度如何? (2)根据直肠的外形特点,插入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时,需注意什么问题? (3)镜下能观察到直肠的那些正常结构? 2.腋神经、桡神经、尺神经易在何处损伤,损伤后可能产生什么症状? 消化系统 简答题 1、简述咽各部的交通。 答:鼻咽通于鼻腔,并借咽鼓管通于鼓室,口咽通于口腔, 喉咽通于喉腔,并向下续于食管。 2、唾液腺包括哪些?各开口何处? 答: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腮腺开口于口腔前庭上颌第二磨牙相对应颊粘膜处,下颌下腺导管开口于舌下阜,舌下腺大管开口于舌下阜,小管开口于舌下襞。 3、在外观上看,空、回肠有何不同的形态特征? 答:空肠管径粗,壁厚,血管丰富,颜色较红,粘膜面有孤立淋巴滤泡。回肠除粘膜面具有孤立淋巴滤泡和集合淋巴滤泡外,其余各项形态特征与空肠相反。 4、肛管的结构? 答:肛管长约4.5cm;上段粘膜形成约11条纵行皱襞称肛柱;相邻各柱下端半月状皱襞相连,称肛瓣;肛瓣与相邻肛柱下份之间形成小隐窝称肛窦;肛柱上端的连线称肛直肠线;肛瓣与肛柱下端形成锯齿状环形线称齿状线;齿状线下方宽约1cm光滑隆起环状带称肛梳或痔环;肛梳下缘一条环状白线为肛门内,外括约肌分界处。 5、简述肝脏面的结构和分叶。 答:肝下面有一"H"形沟,左纵沟前部有肝圆韧带裂,内有肝圆韧带;左纵沟后部有静脉韧带裂,内有静脉韧带;右纵沟前部为胆囊窝,容纳胆囊;右纵沟后部有腔静脉沟,有下腔静脉通过。横沟称肝门,有肝固有动脉、门静脉、肝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肝下面被"H"形沟分为右叶、左叶、方叶和尾状叶。 6、胆汁的产生部位及排出途径? 答:肝分泌胆汁,经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管入胆囊浓缩储存。进食后,经胆囊管、胆总管、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排入十二指肠腔内。 综合问答题 1、手术时如何判定胃与十二指肠的分界线? 答:在幽门前方有一较粗的幽门前静脉,是手术时确认幽门的标志,即胃与十二指肠的分界线。还可以依管壁厚薄来确定,幽门部的环行肌层增厚,而十二指肠的环行肌显著变薄,使幽门与十二肠分界明显,触摸可判定。

内窥镜检查

内窥镜检查 一、乙状结肠镜检查 乙状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直肠、乙状结肠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大约70%左右的大肠癌都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因此乙状结肠镜检查对直肠和乙状结肠早期癌变的发现和确诊有重要意义。 1、乙状结肠镜检查的适应症:①便血或黑便患者。②直肠内疑有肿块。③慢性腹泻、大便长期有脓血或粘液。④不明原因的大便习惯改变,如坠胀、便频或便秘等。⑤大便形状改变或形态不规则。⑥下消化道造影疑有结肠病变者。 2、乙状结肠镜检查的禁忌症:①肛门或直肠狭窄、肠内异物未取出者。②肛门、直肠和乙状结肠急性炎症期。③肛裂发作期。④急性腹膜炎。⑤精神病患者及不合作的儿童。⑥高血压、心脏病、孕妇及体质极度衰弱者。 3、检查前准备:一般于检查前清洁灌肠,使之排空大便即可。对于个别精神紧张患者可于术前1小时酌情给予镇静剂和解痉剂。 4、检查方法:患者取膝胸位,先作直肠指诊,了解有无直肠狭窄,然后于镜筒及镜栓涂抹润滑剂轻柔插入肛管,开始时镜顶端指向脐部,当进入5cm深度时,取出闭孔器,装上接目镜和充气球,缓缓打气,循腔进镜。直视下首先可见到直肠壶腹部,此时向骶尾部前进、有无出血、溃疡、脓性分泌物、息肉、肿瘤等。如有可疑病变肉眼尚不能定性者,可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 乙状结肠镜检查时,要注意看清肠腔后才能进镜,操作要轻柔,切忌盲目和暴力推进,以免造成穿孔。取活检时咬取组织不能太大、太深,同时要避开血管,防止组织损伤过多引起出血。 二、纤维结肠镜检查 纤维结肠镜的应用,是胃肠病学上的一个重要进展,显著提高了大肠疾病以及包括回肠末段和回盲部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率,并通过纤维结肠镜进行摘除息肉、止血、乙状结肠扭转复位等非手术疗法。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李敏 病例介绍: 普外科四病区35床黄**、男、60岁,住院号2582879。患者系“一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腹胀、腹泻、偶有便血,症状反复伴体重下降,纳差,四肢乏力”入院。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肠镜示乙状结肠癌。 应用解剖: 乙状结肠是位于降结肠与直肠之间的一段结肠,在盆腔内,起于降结肠下端,向下行于第三骶椎前方,中线两侧,止于直肠。乙状结肠的长度变化很大,短的13—15 cm,长的超过60cm,平均约25~ 40cm。过长的乙状结肠,特别是系膜的根部较窄时,易发生肠扭转。乙状结肠肠脂垂多而明显,腹膜包绕全部乙状结肠,并形成乙状结肠系膜,系膜在肠中部活动范围较大,向两端逐渐变短消失,故乙状结肠与降结肠和直肠相连处固定移动,中部活动范围较大,可降入盆腔,或高至肝下,也可移至右髂部。乙状结肠系膜呈扇形,系膜根附着于盆壁,呈“人”字形,由腰大肌内侧缘横过左侧输尿管及左髂外动脉,向上向内至正中线,然后在骶骨前方垂直向下,止于第三骶椎前面。乙状结肠平左髂嵴处接续降结肠,呈“乙”字形弯曲或“S”形弯曲,至第3骶椎前面移行为于直肠,正常人除腹壁过厚者外,在左下腹可以触及,呈光滑、稍硬的圆桶状,粗细如蜡烛,小儿因年龄的不同而粗细不等,无压痛。乙状结肠可发生炎症和肿瘤,小儿少见。不能触诊时,可做乙状结肠镜检查。功能结肠有吸收.分泌.细菌消化与协助排粪作用.。左半结肠的动脉由肠系膜下动膜而来,有结肠左动脉和乙状结肠动脉。①结肠左动脉:在十二指肠下方,从肠系膜下动脉左侧发出,在腹膜后向上向外,横过精索或卵巢血管、左输尿管和腰大肌前方走向脾曲,分成升降两支。升支在左肾前方进入横结肠系膜,与中结肠动脉左支吻合,分布于脾曲、横结肠末端;降支下行与乙状结肠动脉吻合,沿途分支,分布于降结肠和脾曲。②乙状结肠动脉:发出后紧贴腹后壁在腹膜深面斜向左下方,进入乙状结肠系膜内分为升、降两支。升支与左结肠动脉的降支吻合,降支与直肠上动脉吻合,供给乙状结肠血液。分布在左半结肠的静脉有结肠左静脉、乙状结肠静脉和直肠上静脉共同汇入肠系膜下静脉,与肠系膜下动脉并行,经胰腺右方入脾静脉,最后流入门静脉。 手术适应症: 位于中部的乙状结肠癌。 手术相对禁忌症: 1.广泛的腹腔内粘连、合并易引起出血的基础疾病、重度肥胖等。 2.巨大肿瘤、晚期肿瘤尤其是严重侵犯周围组织、脏器的晚期肿瘤。 麻醉方式: 气管内麻醉。 手术体位: 改良截石位(左腿架起,右腿放平,臀部垫高)。 手术物品准备: 剖器、胸止、肠荷钳、LC、胃肠补充、保温杯、超声刀、手柄线、紫hem-o-lok 钳、灯罩、电刀、吸引器头、吸引器皮条、冲洗器、50ml注射器、小纱布*2包、22#、11#刀片、成人套针、无菌敷贴*5个、10#双套管*1、乳胶管*1、引流袋*3个、32#胸引管*1个(作肛管引流)、荷包线、EC60A、金钉*1-2个、28#管状吻合器。 手术配合:

电子结肠镜检查操作规程

电子结肠镜检查操作规程(SOP) Ⅰ.目的:建立电子结肠镜检查标准操作规程,获得良好的电子结肠镜检查效果。Ⅱ.范围:适用于电子结肠镜检查操作。 Ⅲ.规程: 电子结肠镜镜头部是一个有摄像功能的CCD光敏集成电路块,通过信息处理机摄取图像,并将图像显示于屏幕上,克服了光学纤维的成像束容易断丝的缺点,经久耐用,图像清晰。电子肠镜都已相继开发了具有放大功能的肠镜,并结合色素喷洒法,更加有利于对微小病变作出有效的诊断。结肠镜不仅是诊断大肠及回肠末端疾病的重要工具,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来治疗一些大肠疾病,如大肠息肉的摘除,大肠出血的止血,肠扭转复位,假性肠梗阻的治疗,大肠吻合口良性狭窄的扩张以及盲肠造口等。结肠镜根据其长短可分为长、中、短三型。长镜又称全长结肠镜为180(165~185)cm,可通过回盲部进入回肠末端。中长肠镜为110cm(80~130)cm,可插至横结肠,有时亦可进入回盲部。短镜为60(55~75)cm,可插至降结肠或结肠脾曲。结肠镜一般由操作部、镜管部、光端可曲部、镜头部等部件构成。附件主要有光源、吸引器、示教镜、监视器,活检钳、照相机,录像机,高频电凝切器、圈套器、微机、打印机等构成。 (一)适应症 1.中老年人体检或直肠、结肠肿瘤普查。 2.原因不明的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或腹部及肛门不适者。 3.慢性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带有脓血粘液者。 4.大便变形,或细或扁者。 5.结肠异物。 6.取直肠、结肠粘膜或病变组织的活检标本。 (二)禁忌症 1.肛管直肠急性炎症以及近期发作的冠心病、高血压等患者,应慎重或延期做乙状结肠镜检查。 2.精神病患者或难以合作的小儿。 3.有出血倾向或凝血障碍的患者取粘膜活检应慎重。

消化系统常见检查

消化系统疾病常见检查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胃镜检查 适应症上腹部不适,疑为上消化道病变 呕血、黑便原因不明 X线钡餐检查不能明确确诊 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术后随访 需内镜治疗 绝对禁忌症严重心肺疾病 食管、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 精神失常不能合作者 急性咽喉部疾患 腐蚀性食管损伤的急性期 明显的胸主动脉瘤及脑卒中患者 相对禁忌症心肺功能不全 消化道出血,血压未平稳 有出血倾向。血红蛋白低于50g/L者 高度脊柱畸形、巨大食管或十二指肠憩室 反流性食道炎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静脉曲张胃底静脉曲张胃角溃疡 小肠镜检查 适应症原因不明的腹痛,胃镜及X线钡餐未发现病变或发现可疑病变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 小肠良、恶性肿瘤 吸收不良 可疑克罗恩病或肠结核 禁忌症有胃镜检查禁忌症 急性胰腺炎或急性胆管炎 腹腔广泛粘连 结肠镜检查 适应症下消化道出血 大便习惯或形状改变 原因未明的腹部肿块 原因未明的慢性腹痛 原因未明的低位肠梗阻 钡剂灌肠示结肠病变,需明确性质及范围 术前确定结肠癌范围及术后复查 乙状结肠扭转复位后复查 大肠肿瘤的筛查 禁忌症大肠炎性疾病的活动期 疑有肠穿孔或急性腹膜炎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全身衰竭者 盆腔、腹腔术后有广泛粘连或肠瘘 妊娠及精神病患者

大量腹水 乙状结肠息肉横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适应症胆管狭窄、梗阻 不明原因的黄疸 不明原因的胰腺炎、胰管狭窄、扩张等 壶腹部位炎症或肿瘤 各种胆道、胰腺的先天性畸形 超声内镜 适应症消化系统癌术前分期 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性质判别 盆腔和直肠周围疾病的判断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定位 可疑胆总管结石 禁忌症同消化道内镜检查 食管囊肿胃底部平滑肌瘤 腹腔内镜 适应症明确肝脏疾病性质 黄疸的鉴别诊断 鉴别腹腔肿块的性质 腹膜病变的鉴别 原因未明的腹水 原因未明的腹痛 某些胃肠病变 禁忌症心肺功能不全 严重出血性疾患无法纠正者 各类疝 妊娠>3个月 腹腔内广泛粘连 无法或不能合作者 消化道粘膜活组织检查术 胃镜下食管、胃粘膜组织活检同胃镜 小肠镜下小肠粘膜组织活检同小肠镜 结肠镜下结直肠粘膜组织活检同结肠镜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侵入性检查:尿素酶试验病理组织学检查细菌培养非侵入性检查:Hp抗体检测C13、C14呼气试验

直肠和结肠的区别都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直肠和结肠的区别都有哪些 导语:结肠和直肠是不一样的,结肠分为四个部位,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以及乙状结肠,直肠是从肛门边缘部位起一直向上十五公分的一段大肠, 结肠和直肠是不一样的,结肠分为四个部位,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以及乙状结肠,直肠是从肛门边缘部位起一直向上十五公分的一段大肠,直肠附近一般都是脂肪。 结肠colon在右髂窝内续于盲肠,在第3骶椎平面连接直肠。结肠分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4部,大部分固定于腹后壁,结肠的排列酷似英文字母“M”,将小肠包围在内。结肠的直径自其起端6cm,逐渐递减为乙状结肠末端的2.5cm,这是结肠肠腔最狭细的部位。 直肠是自肛缘起向上15cm的一段大肠。直肠周围多脂肪、无纵带,位于膀胱和生殖器官的背侧。直肠的动脉血供主要是来自肠系膜下动脉的直肠上动脉,来自髂内动脉的直肠中动脉和来自髂内动脉的直肠下动脉。直肠病变大部分可以通过直肠指检明确诊断,而结肠病变要做电子肠镜才能诊断。 ,结肠与直肠是有区别的,二者不是同一事物,结肠在右髂窝内续于盲肠,直肠在盆膈以上的部分称为直肠盆部,盆部的下段肠腔膨大,称为直肠壶腹.癌症病人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肿瘤可能已经缩小或消除,但机体受癌细胞侵袭及各种治疗的副作用的影响,体质一般都比较虚弱,需要定期复查,同时可以定期中医药抗癌巩固治疗,巩固成果,有效的控制复发转移。食物多样化,营养药均衡,饮食上忌硬食物或辛辣刺激食物,禁忌鱼虾蟹,牛羊肉,多食菌类食物,膳食要营养充足,合理的饮食护理能促进病人早日恢复,并减少合并症发生。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早期结肠癌治愈率可达95

早期结肠癌治愈率可达95% 访谈全文 InterView 结肠癌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第二 好大夫在线:汤教授您好,在讲解治疗之前请汤教授讲解一下什么是结肠癌。 汤坚强医生:结肠癌老百姓又称大肠癌,是指大肠粘膜在环境或遗传作用下发生大肠黏膜的恶性转化。现在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逐渐呈增高的趋势,大概每年新增的大肠癌病例有40万,年增长率5%,尤其在一些大城市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比如北京、上海,大肠癌已超过了胃癌成为消化道肿瘤发病率第一位,在整个恶性肿瘤里排名第二,仅次于肺癌。 在讲大肠癌之前,大家先了解一下肠道结构。如上图所示,中间的部分是小肠,外头一圈像一个门字形的结构是大肠,小肠末端的回肠通过回盲瓣开始连接大肠,大肠的结构包括阑尾、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最后通过齿状线连接肛门。 好大夫在线:是不是结肠癌在所有的大肠部位都会发生呢? 汤坚强医生:是。如果这个肿瘤长在盲肠的部位,就叫做盲肠癌;如果肿瘤长在升结肠部位就叫升结肠癌;长在横结肠部位就叫横结肠癌;依此类推还有降结肠癌、乙状结肠癌。

结肠癌怎么治:肿瘤分期说了算 好大夫在线:我们知道肿瘤在医学上是有分期的,那么结肠癌是怎么分期的呢? 汤坚强医生:现在的肿瘤分期多参照国际的分期标准,结肠癌的分期主要分为四期。分类的依据是肿瘤的侵润程度,有没有淋巴结转移或者远处转移。 结肠分四层结构,从里到外分别是黏膜、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如果肿瘤长在肠管里,侵犯了黏膜、黏膜下层或者肌层,但没有穿透整个肠壁,就叫一期结肠癌。如果肿瘤侵犯了肠壁的全层或者突破了浆膜,但是没有发生淋巴结转移这就是二期。三期指的是无论肿瘤侵犯到哪个深度,只要发生了淋巴结转移这就是肿瘤的三期。四期就是老百姓了解的晚期,即肿瘤发生了肝转移、肺转移或骨转移等,也就是说肿瘤已经扩散了,发生了远处转移,这就叫四期。 好大夫在线:是不是不同分期的肿瘤治疗方式也不一样? 汤坚强医生:没错。确定肿瘤的治疗方式前需要给患者进行术前的分期,“术前分期”就是医生常说的“临床分期”,做完手术以后还有一个“病理学分期”(病理分期是肿瘤分期的“金标准”)。对于肿瘤患者术前分期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术前分期决定了不同的治疗方式。 以一期为例,一期大肠癌侵犯黏膜、黏膜下层还有部分肌层,如果这个肿瘤只长在黏膜层或者侵犯了一部分黏膜下层,但是肿瘤

例乙状结肠癌

1例结肠癌术后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 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肠造口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 1 周内,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造口皮肤黏膜缝线处组织愈合不良,使皮肤与肠造口黏膜分离,并留下一个开放性的创面[1] 。我院于2015年1月收治了1例肠梗阻患者,行急诊手术,术后第6天发现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皮下脓肿。针对患者个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案,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结肠癌、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护理、个案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60岁,2015年1月20日因“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及排便10天”入院,完善检查后诊断肠梗阻,当日急诊在全麻下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降结肠造口术+肠减压术,术后诊断:乙状结肠癌并梗阻。组织病检结果:乙状结肠黏膜黏液腺癌。病理分期:Ⅲ期,T4aN1cM0。实验室检查结果:钾L,白蛋白L。术后第6天常规更换造口袋时发现造口10点钟方向有一包块,触之疼痛,造口周围皮肤发红,造口与皮肤衔接处异常红肿,考虑脓肿形成,拆线后发现造口6~12点钟方向皮肤黏膜分离,探入棉签上可见脓液。予脓腔清洗、清除黄色坏死组织,选择合适的敷料引流;造口周围皮肤处选用造口附件产品保护皮肤等处理;至术后11天引流量显著减少,达到出院标准,出院后在门诊随访换药。术后22天皮肤黏膜分离处完全愈合。 2 护理 评估 肠造口评估 正常肠造口微凸、红色、有光泽,肠造口黏膜与周围皮肤对合紧密,肠造口周围皮肤完整,颜色与正常皮肤相同[2]。该患者系降结肠单腔造口,造口形状不规则,大小为50mm×38mm,高于皮肤约,颜色红润,有光泽,轻度水肿。排便形状为不

成形稀便。肠造口6~12点方向皮肤与黏膜分离,其中8~11点钟方向可扪及一大小约2×3cm大小包块,质软,周围皮肤发红,皮温升高,有波动感,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数字化量表评分,为4分。 营养风险筛查 由于有营养风险比无营养风险的患者临床结局更多(如增加住院时间、感染发生率、病死率)[3]。为了配合造口治疗,我们运用NRS2002筛查工具对该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以便及时调整营养治疗方案。经评估,该患者营养状态受损情况3分、疾病严重程度2分、年龄0分,总分为5分。NRS2002总评分≥3 分(NRS 阳性),表明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应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心理评估 患者急诊入院手术,术后诊断为结肠癌,并行造口术,术后早期患者难以接受疾病和身体形象的改变,加之治疗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使患者心理负担重、悲观消极,还未适应造口存在,即出现皮肤黏膜分离,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评分,为16分,心理焦虑抑郁。 处理 造口黏膜分离处理 第1次换药,拆除造口6~12点钟方向的缝线,可见6~12点钟方向全部分离,生理盐水清洗分离处,用头皮针(剪去针头)连接20ml空针用生理盐水手动加压冲洗脓腔,浸泡1分钟后用纱布吸干,可见75%腐肉,25%肉芽,深度为1-3cm。采用保守性锐器清创法 [4]去除创面坏死组织,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肠管。考虑分离处创面感染,选择爱康肤银离子填充至分离最深处。外层用防漏膏保护隔离,避免排泄物渗漏到分离处,加重感染。选择佩戴一件式造口袋,渗漏时随时更换。处理第2日,患者主诉疼痛明显减轻,评分为2分。造口袋内可见约100ml脓性渗液,伴腥臭味;揭除造口袋,6~12点钟方向皮肤黏膜分离,深度约为1-3cm,可见50%腐肉,50%肉芽,继续同前冲洗脓腔。生理盐水纱布引流条较之其他湿性

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手术开始时间: 手术结束时间: 手术前诊断:乙状结肠ca;不全性肠梗阻;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手术后诊断: 病理诊断:- 手术名称: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手术者: 助手: 护士: 麻醉方式:全麻 麻醉者: 手术经过:麻醉成功后,病人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取下腹正中切口,依次切开入腹;术中所见同下。向下牵拉横结肠,展开大网膜包裹小肠,并用一大纱布垫将其于盆腔隔开,自动拉钩拉开腹壁,显露盆腔。提起乙状结肠,切开其左侧腹膜,显露腹膜后组织,分离、切除左髂总动、静脉前的脂肪淋巴组织。分离乙状结肠系膜后,提起乙状结肠系膜,切开降结肠外侧腹膜,并游离至脾曲,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清扫淋巴结,钳夹切断,近端缝合结扎,并双重结扎。提起乙状结肠及系膜,用长剪刀推开骶前间隙,并断扎骶正中动静脉,近端双重结扎。向下游离直肠至肿瘤下方5厘米。在乙状结肠近侧端(踞肿瘤以上肠管约15厘米)切断肠管,近侧端荷包钳缝荷包,内置吻合器底针座后收紧荷包,远侧距肿瘤下方5厘米用闭合器闭合切断直肠,用吻合器经肛门将远侧直肠与近侧乙状结肠端端吻合,间断浆肌层包埋吻合口。检查乙状结肠无扭转,张力适中,温注射用水冲洗创面,行5-氟尿嘧啶1.25泡洗腹腔。检查无活动出血后,盆底置引流管一根,于右下腹戳孔引出固定,清点纱布器械无误,依次关腹。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不多,术后病人安返病房。 手术所见:肝脏表面光滑,未扪及结节,胆胰脾未见异常,腹膜光滑,未见转移灶,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肿瘤位于乙状结肠下段,约4.5*4*4cm大小,侵及浆膜层,肿瘤至肠腔狭窄,肠系膜下动脉旁及乙状结肠系膜扪及数枚肿大淋巴结,大网膜与下腹壁少许粘连,腹腔无腹水,余探查未见明显异常。 引流或填塞物种类及数目:血浆管一根 纱布类及器械数目是否清点:是 记录者: 记录时间:

结肠癌根治术

肠癌是指结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40岁~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800万人,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0%~15%。 病理生理 结肠癌的大体肉眼分型可分:肿块型(菜花型、软癌)、侵润型(缩窄型、硬癌)和溃疡型三种。其中溃疡型最为常见,好发于左半结肠,易发生出血、感染,并易穿透肠壁,转移较早。组织学分型包括:1、腺癌:约占四分之三。2、粘液癌:分化低,预后较腺癌差。3、未分化癌:分化很低,预后最差。 临床分期包括:Dukes A期:癌局限于肠壁内;Dukes B期:癌侵润至肠壁外;Dukes C期:伴有淋巴腺转移;Dukes D期:已有远处转移或广泛侵及临近脏器无法切除。 结肠癌转移的方式包括: 1、直接浸润:一般沿肠管横轴呈环状侵润,并向肠壁深层发展,沿纵轴上下扩散较慢。癌侵及浆膜后,常与周围组织、邻近脏器及腹膜粘连。 2、淋巴转移:是结肠癌的主要转移方式。一般由近而远扩散,但也有不依顺序的跨越转移。癌肿侵入肠壁肌层后淋巴转移的机率增多,如浆膜下淋巴管受侵,则淋巴转移机会更大。 3、血行转移一般癌细胞或癌栓子沿门静脉系统先达肝脏,后到肺、脑、骨等其它组织脏器。 4、腹腔种植转移:癌细胞脱落在肠腔内,可种植到别处粘膜上,脱落在腹腔内,可种植在腹膜上。[2] 发病机制 各地资料显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各趋势,尽管大肠癌的确切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使人们已从过去单一的物理致癌、化学致癌、病毒致癌、突变致癌学说上升到多步骤、多因素综合致癌理论。目前,人们已逐渐接受这种观点,即大肠癌的发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涉及多个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从流行病学的观点看,结肠癌的发病和遗传、环境、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方式有关。 1、环境因素:经研究证明,在各种环境因素中,以饮食因素最重要,大肠癌的发病率与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关系。另外,也可能与微量元素缺乏、生活习惯改变有关。 2、遗传因素:如果某人的一级亲属比如说父母得过结肠癌,他患此病危险性要比常人高8倍。大约1/4的新发病人有结肠癌家族史。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家族中患病率可达50%,如不治疗,10岁以后均有患结肠癌的可能。 3、大肠腺瘤:尸检材料研究发现,大肠腺瘤的发病情况与大肠癌基本一致。据统计,单个腺瘤的病人其大肠癌的发生率比无腺瘤者高5倍,多个腺瘤者比单个腺瘤患者高出1倍。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易发展成癌,恶变率约为25%,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1-5%。 4、慢性大肠炎症:据报道,肠癌流行与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域呈正相关,一般认为,由于血吸虫而导致肠道的炎性改变,其中一部分会发生癌变。肠道的其他慢性炎症也有癌变的可能,如克隆氏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是常人的30倍。 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其中右半结肠癌时,多为腹痛不适或隐痛。早期结肠癌的症状开始时可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大便习惯的改变,也是属于早期结肠癌的症状表现之一。当右半结肠癌时表现为早期粪便稀薄,有脓血,排便次数增多,当结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