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毅夫 解读中国经济

林毅夫 解读中国经济

林毅夫 解读中国经济
林毅夫 解读中国经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2)

[译者说明]2012年9月18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应邀到南京农业大学作题为《解读中国经济》的学术报告。林教授兼任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此次学术报告既是南京农业大学110周年校庆活动重大内容之一,也是经济管理学院名家讲坛系列讲座之一。

精彩的学术报告获得广大师生的热烈反响。为了进一步传播林毅夫教授的学术思想,主办方根据报告录音整理了一份记录稿,希望经林教授审定后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林教授提出,由于报告的内容主要取自收集在邹至庄主编《Handbook on Chinese Economy 》的一书中(尚未出版),建议我们直接把该文翻译成中文发表。我们欣然接受林毅夫教授的建议,十分感谢林教授对南京农业大学和本刊的支持。

原文没有摘要和关键词。翻译中如有错误或不妥之处由译者负责,预先向林教授和广大读者致意。

解读中国经济*

林毅夫

(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 100871)

在超过1000年的前现代化时期,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即使到了19世纪,中国仍然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著名经济史学家Angus Maddison 的计算,1820年中国GDP 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见图1)。但是,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西方迅速崛起,而中国则不断下滑;随着经济衰落,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面前节节失败并沦落为半殖民地,20个国家在开放的港口城市获得各种治外法权。中国不仅被外国人控制了海关收入,而且被迫割让领土给英国、日本和俄罗斯。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精英们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同伴一样努力奋斗,力图使中国重新成为受人尊敬的强大国家,但他们的努力收效甚微。中国GDP 的份额缩减为全球的5%,并且长期停留在这一低水平上,直至1979年(见图1)。

数据来源: Maddison ,2010.

图1 中国GDP 占全球经济的份额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彻底改变了中国经济命运。从那时开始,

收稿日期:2013-01-21

作者简介:林毅夫,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

学、中国经济改革。

* 本文部分内容取自Lin (2012a ):Demystifying the Chinese Economy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原文为英文,由钟甫宁教授翻译。

网络出版时间:2013-01-25 10:08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a91543708.html,/kcms/detail/32.1600.C.20130125.1008.001.html

中国经济奇迹般地快速增长,1979-1990年期间平均每年增长9%1。九十年代后期直至本世纪初期,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缺乏根本性的改革,经济不可能再高速增长下去2;然而,1991-2011年期间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却进一步上升到10.4%。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史无前例,与东欧和前苏联地区其它转型经济的糟糕表现更形成鲜明对照。

经济增长的优异成就彻底改变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1979年中国经济占全球GDP的份额还只是可怜的0.98%,而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GDP

占全球的份额就上升到8.4%。

1979年中国属于低收入国家,按照2000年不变价计算人均收入仅175美元,还不到撒哈拉以南国家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2011年中国人均收入激增到5444美元,超过撒哈拉以南国家人均收入的三倍。中国经济的杰出表现帮助六亿多贫困人口脱离了贫困状态。

转型开始时中国还是内向型经济,外贸依存度(外贸占GDP比重)仅为17.9%,还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按照美元现价计算,1979-2011年期间中国外贸的年均增长率达到惊人的16.3%,2011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国,进出口总量占全球贸易量的8.4%。

经济增长和贸易扩张的背后是迅速的结构转型,特别是城市化与工业化。1979年经济改革开始时中国基本上还是农业国,81%的人口生活在农村、31.3%的GDP来源于第一产业;到了2011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下降到48.7%和10.1%。类似的变化也发生在贸易中:1980年中国出口商品的50.3%来自于农产品,而现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份额高达80.6%。

贸易结构的变化伴随着外汇储备的高速积累。1990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仅为111亿美元,只能勉强维持两个半月的进口需要;而现在这一数字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

中国的强劲增长对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经济战胜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并维持了高速增长。中国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决定帮助东亚其他国家避免了货币的竞相贬值,为遭受金融风暴的国家迅速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样,中国经济在当前世界危机中的逆风增长也是全球复苏的重要拉动力量。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的梦幻表现远远超出了任何人最初的预期,即使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没想到3。

本文试图回答下列5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为什么转型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取得如此优异成就?2、为什么转型以前的中国未能取得类似成就?3、为什么大多数转型经济体,包括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取得同样成就?4、中国为超常的成就付出了什么代价?5、未来数十年中国是否能保持高速增长?本文将总结中国发展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其它相关国家也有参考价值。

一、中国在转型中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人均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是现代才有的现象。经济史学家的研究表明,例如Angus Maddison (2001),18世纪以前西方世界人均收入年增长率只有0.05%;这一数字在19世

1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关于中国经济的统计数字均取自于World Bank:W 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12,以及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2》《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不同年份)。

2

Gordon H. Chang的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Random House出版,2001年)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之一。

3邓小平的初始目标是在20年内让中国经济翻两番,即平均每年增长7.2%。上世纪80年代,甚至晚到90年代初期,大多数人仍然认为这一目标无法实现。

纪急剧上升到1%,接着在20世纪达到2%。这意味着欧洲人均收入翻一番在18世纪以前需要1400年,在19世纪需要70年,再以后则只需要35年。

无论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都是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Lin,2012b)。现代西方经济增长的急剧加速是技术革新模式变化的结果。18世纪工业革命以前,技术创新的源泉是农民和手工业者日常工作中的经验积累;工业革命以后,经验基础上的创新越来越快地首先被实地试验所取代,紧接着被实验室里进行的以科学为基础的实验所取代(Lin,1995;Landes,1998)。创新模式的转变加快了技术创新的速度,迎来了现代的经济快速增长并导致19世纪和20世纪人均收入的加速增长(Kuznets,1966)。

工业革命不仅加快了技术创新的速度,而且改变了产业、经济和社会结构。18世纪以前所有国家都是农业国,85%甚至更多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其中大多数从事家庭自给自足的生产。经济增长的加速伴随着劳动力从农业转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制造业从初始阶段的高度劳动密集行业逐步转向资金密集的重工业和高科技行业;直到最终服务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经济结构变化的同时,生产规模、资金和技术的需求、市场规模和风险也在扩大。为了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产业提供的潜力,也为了减少交易成本和风险,不仅需要硬件设施(例如电力和道路系统)的创新和改善,而且需要软件设施的创新和改善。软件设施包括信仰、法律框架、金融制度以及教育体系等要素(Lewis,1954;Kuznets,1966;North,1981;Lin,2011)。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追求技术创新和结构转型方面具有后发优势(Gerschen- kron,1962;World Bank,2008)。因为技术和产业处于世界前沿,高收入先进国家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需要研发领域充满风险的巨额投资。此外,实现新技术和新产业潜力的制度创新通常要经过漫长的试错过程,具有路径依赖和渐进的特征(Fei and Ranis,1997)。作为对照,后来者在追赶过程中可以借鉴先发国家的技术、产业和制度,成本和风险都低得多。因此,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知道如何恰当利用技术、产业以及社会和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后发优势,其年均增长速度完全有可能在数十年时间内数倍于高收入国家,直至与后者的人均收入差距缩小到一定幅度。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13个经济体取得了在25年或更长时期内保持7%或更高年均增长率的成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Michael Spence领导的增长与发展委员会发现,这13个经济体具有5个共同特征,其中第一个就是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潜力的能力。用该委员会的话来说,就是这13个经济体能够“输入外部世界已知的东西,同时输出外部世界需要的东西”(World Bank, 2008)4。

1979年邓小平开启转型过程以后,中国采用开放战略,开始释放“输入世界已知的东西、输出世界需要的东西”所蕴含的潜能,从而成为这13个成功经济体中的一员。这一过程体现为巨大的外国直接投资、国际贸易额的迅速增长和贸易依存度的急剧提高。1979年中国出口产品中75%以上是初级产品或初级产品的简单加工品;而现在制造业产品占了出口贸易的95%以上。此外,中国出口的制造业产品从上世纪80和90年代的简单玩具、纺织品及其它廉价产品升级为本世纪的高价值、技术复杂的机械、信息和通讯科技产品。利用后发优势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并且因为节约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社会经济转型方面的成本而取得异乎寻常的高速增长(Lin,2012a)。

二、为什么1979年以前中国未能取得高速增长

4

其余四个共同特征是:宏观经济的稳定性;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市场体制;以及有决心、有能力并且可以信任的政府。Lin and Monga (2010) 指出,五个共同特征的前三个是不同发展阶段遵循比较优势发展相应产业的结果,而后两个特征则是遵循比较优势发展产业的前提条件。

1979年转型以前很久中国就已经具有上述后发优势。1949年赢得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政府早在1953年就开始了现代化的努力。为什么中国在1979年以前没有能够释放后发优势的潜力并且取得高速增长?因为中国当时采取了错误的发展战略。

前现代时期中国不但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也是世界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如同中国许多社会、政治精英一样,毛泽东、周恩来和第一代革命的其他领导人也被迅速实现现代化的理想所鼓舞。

工业化的阙如,特别是缺乏构成军事和经济力量基础的大型重工业,被认为是一个国家落后的根本原因。很自然,中国的社会和政治精英在革命后把优先发展先进的大型重工业作为重建国家的开始5。受英国不断增强的工业力量和本国工业的落后状态之间巨大反差的刺激,19世纪法国、德国和美国的政治领导人事实上也遵循了同样的战略(Gerschenkron,1962;Chang,2003)。

自1953年开始,中国实施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五年计划以加速建设先进的现代工业,目标是10年超过英国,15年赶上美国。然而,中国当时还是一个低收入的农业国,83.5%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收入仅仅相当于美国的 4.8%(Maddison,2001)。在既定就业结构和收入水平的条件下,中国当时并不具备发展高收入国家先进的现代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因而中国建立的同类企业不可能在公开的竞争市场上幸存6。

为了实现既定战略目标,中国政府必须保护优先发展的重工业,不仅给予相关企业垄断地位,而且通过压低利率、提高出口商品结算汇率和压低要素价格等扭曲价格的方式实行补贴。价格的扭曲必然导致供应短缺,政府不得不使用行政手段动员资源并配置给缺乏生存能力的企业(Lin,2009;Lin and Li,2009)。

通过这些干预措施,中国很快建立了先进的现代产业,并在上世纪60年代成功试验核武器、70年代成功发射人造卫星。但是,资源因而配置不当,积极性被扭曲,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得不到应有发展,经济效率必然低下,1979年以前的经济增长完全依赖要素投入的增加7。尽管中国GDP在1952-1978年期间平均每年增长6.1%,并且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大型现代工业体系,但是,到转型开始的1979年,从就业结构上看中国仍然是一个贫穷的农业国,71.3%的劳动力仍然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1952-1978年期间居民人均消费年均增长率仅仅为2.3%,而1979年以后则高达7.1%。

三、为什么其它转型经济没有取得同样成绩

二次大战以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实施了与中国相同的发展战略。上世纪50年代以后大多数殖民地国家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些新独立国家人均收入非常低,生育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入学率很低,基础设施极端缺乏;它们通常仅仅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同时进口工业制成品。发展先进的现代工业被认为是实现经济快速起飞、避免依赖西方工业强国和消除贫困的唯一途径(Prebisch,1950)。

上世纪50年代以后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非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中国家都十分流行进口

5中国发展重工业的愿望远产生于社会主义精英获得政治权利之前。现代中国之父孙中山1919年在他的中国工业化计划中就提出优先发展“关键和基础工业”(Sun,1929)。

6尽管19世纪后期法国、德国和美国的目标与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目标相似,但前者当时的收入水平要高很多:人均收入已经相当英国水平的60-75%。人均收入差距很小,说明这3个国家政府选定优先发展的产业已经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Lin and Monga,2011)。

7根据Perkins and Rawski (2008)估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在1952–1978年期间为0.5%,而1978–2005年期间上升到3.8%。

替代战略,以便在本国加速发展先进的资本密集型现代工业(Lal and Mynt,1996;Lin,2012c)。然而,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的现代企业违反了低收入农业经济体国内资源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为了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非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了与中国相同的扭曲和干预措施8。这一战略使得这些国家可以建立某些现代产业,并且在50年代至70年代期间取得一、二十年投资引导的经济增长。无论什么情况下,上述扭曲必然造成普遍的软预算约束、寻租和资源配置错位(Lin and Tan,1999),经济效率低下不可避免。到70至80年代,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都被经济停滞和经常性的社会经济危机所困扰,因而放松过度的政府干预在80年代和90年代成为一种趋势。

经济效率低下和社会经济危机,所有这些症状及其根源――政府的干预和扭曲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转型经济体以及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现象。但是,上世纪80年代学术界和决策界并没有认识到这些扭曲实际上是次优选择,内生于保护那些缺乏生存能力的优先发展产业的需要;因此,他们建议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立刻全部取消扭曲,全面推行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以便尽快获得高效率的最优结果(Lin,2009)。

然而,一旦立刻彻底取消这些扭曲,优先发展领域中许多缺乏生存能力的企业必将破产,从而导致经济衰退、失业率飞升和强烈的社会动荡。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灾难,许多政府不得不采用伪装的、效率更低的其它补贴和保护措施来维持这些企业的生存(Lin and Tan,1999),其结果是这些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上世纪80-90年代的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甚至还不如60-70年代(Easterly,2001)。

在转型过程中,中国遵循了实用的渐进的双轨制途径。通过赋予集体经济和国营经济生产者剩余索取权,同时允许他们按照固定价格和数量完成上交任务后可以在市场上自由出售剩余产品,中国政府首先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并因而提高了生产力(Lin,1992;Lin,2012a)。与此同时,政府继续向优先发展产业中那些缺乏生存能力的企业提供必要的保护;并且向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和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开放劳动密集部门。中国在这些部门具有比较优势,但其发展在转型以前却遭到严重压制。由于采用这样的转型战略,中国避免了过去优先发展行业的崩溃从而保持了政治上的稳定,同时又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和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提升产业取得高速增长的成就。通过这种渐进式的双轨制途径,中国实现了“共同受益的改革”(Lau,Qian,and Roland,2000;Lin,Cai,and Li,2003;Naughton,1995),逐步、稳定走向运转良好的市场经济。

另外还有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如波兰、斯洛文尼亚和越南,在转型过程中也采取了类似中国的渐进式、双轨制战略,同样取得了经济上的高速增长(Lin,2009)。毛里求斯上世纪70年代采取类似措施以改革进口替代战略导致的扭曲,成为非洲的成功典范(Subramanian and Roy,2003)9。

四、中国为成功付出了什么代价

8

对发展中国普遍存在的扭曲有一些不同解释。Acemoglu, Johnson, and Robinson (2005)、Engerman and Sokoloff (1997)以及Grossman and Helpman (1996)认为这些扭曲背后的原因是政府被强有力的利益集团绑架;Lin (2012a, 2009 and 2003)和Lin and Li (2009)认为上述扭曲是这些国家比较优势与发展优先产业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而优先产业的选定则是政治精英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潮影响下为实现本国现代化而做出的选择。

9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匈牙利和波兰曾经实施渐进式改革。然而,与中国不同的是,这些国家不允许国有企业完成固定的上交任务后在市场上出售剩余产品,私人企业进入那些发展受压制的部门仍然受到严格限制;与此相反,工资却放开了(中国的工资水平则受国家管制)。这样的改革必然导致工资通胀和恶性短缺。关于中国与前苏联及东欧国家渐进式改革差异的讨论可参见Lin,2009。

渐进式双轨制转型是一个双刃剑。一方面,这一途径帮助中国在转型过程中维持了令人羡慕的稳定和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它又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结构性问题,特别是收入分配、消费与储蓄以及国际收支方面的失衡10。1979年转型开始之时中国社会相对平等;伴随经济高速增长,收入分配越来越不平等。测度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31 增长到2008年的0.47(Ravallion and Chen,2010)。与此同时,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从50%下降到35%,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则从30%上升到45%(参见图2左边部分);而净出口占GDP的份额则从几乎为零增长到2007年的8.8%(参见图2右边部分)。这些失衡状况就是双轨制转型的副产物。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0。

图2 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和净出口对GDP的贡献

中国政府在转型过程中保留了某些扭曲措施,以便保护那些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时期建立的缺乏生存能力的企业(参见第三部分)。保留的主要扭曲措施包括金融服务集中于四大国有银行和资本市场、自然资源几乎无偿使用,以及主要服务业包括电讯、电力和银行业的垄断11。

上面提到的扭曲措施有利于中国在转型过程中维持稳定,但也导致收入不平等加剧,以及经济中的其他失衡现象。因为只有大企业和富人才能获得大银行和资本市场提供的信贷服务,并且利息率被人为压得很低,其结果是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相对贫穷的存款者补贴大企业和富人;资本市场的运行结果也一样。利润和财富向大企业集中,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都是不可避免的。过低的自然资源税和服务业的垄断也有同样的后果。

一般来说,高收入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家庭;因此,如果财富超比例集中于富裕家庭,全国的消费率就会相对较低,而储蓄率则相对较高。财富集中于大企业会产生同样结果。如图3所示,这种收入分配模式的结果必然是较高的居民储蓄率和非常高的企业

10

今天中国面临的许多问题,包括环境退化和缺乏社会保障,是发展中国家共有的问题;本文集中讨论中国双轨制转型引发的若干重大问题。Brandt and Rawski (2008)共同主编的书中提供了关于中国发展和转型其它问题的出色讨论。

11转型以前,国有企业直接从政府预算中无偿获取投资和运行所需资金。上世纪80年代初,财政拨款逐渐被银行贷款取代,以后又被资本市场替代,四大国有银行开始发挥作用。利息率被人为压低到极低水平以便补贴国有企业,自然资源的价格也被压低到极低水平以便降低重工业的投入成本,而采矿企业的资源税则被豁免。转型以后,90年代初期自然资源的价格放开了,但资源税依然很低,用以补偿国有采矿企业为建立退休工人的养老基金(取代政府养老金)的支出。然而,80年代以后建立的私营和合资企业并没有类似的养老负担,资源税过低等于把自然资源的租金从政府手中直接转移给这些企业,让他们获取暴利。转型以前给予电讯行业垄断地位的理由是他们提供公共产品并且投入了大量资本;转型以后,伴随着高速增长和资本积累,资本不再成为制约因素,但中国政府仍然允许这些企业享受垄断租金(Lin,2012a;Lin,Cai and Li,2003)。

储蓄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8-2009

图3 中国企业、居民和政府储蓄占GDP比重

居民和企业的高储蓄率导致高投资率和生产能力的快速增长;由于低消费率限制了国内需求,大量贸易盈余自然而然积累起来。因此,中国必须取消金融领域、自然资源和服务行业仍然存在的扭曲措施,才能纠正上述失衡现象,最终完成向运行良好的市场经济转型。必要的改革包括:1、消除金融抑制,允许发展包括地方银行在内的小型地方金融机构,以增加金融服务,特别是农户和制造业、服务业中小企业的贷款可获性;2、改革退休金制度,消除国有采矿企业的退休金负担,以便征收适当的资源使用税;3、鼓励电讯、电力和金融行业的市场准入和竞争。

五、未来数十年中国是否能保持高速增长

除了中国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超过30年的时间里保持9%的年均增长率。中国能否把这样的高速增长再保持20年或更长时间?答案是肯定的。这一答案并非基于什么乐观的预期,而是建立在后发优势的基础上。Maddison 利用购买力平价估算出2008年中国人均收入仅仅相当于美国的21%12。中美之间的收入差距表明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技术差距,因而中国仍然具有后发优势,直到这一差距大幅度缩小。

Maddison的计算表明,如果以美国人均收入为对照,中国当前的相对收入水平大致等于1951年的日本、1967年的新加坡、1975年的中国台湾和1977年的韩国。日本1951-1971年期间GDP年均增长9.2%,新加坡1967-1987年期间GDP年均增长8.6%,中国台湾1975-1995年期间GDP年均增长8.3%,韩国1977-1997年期间GDP年均增长7.6%。1979年以后中国采用了与上述国家和地区相同的发展战略,因此,从后发优势的观点出发,中国具有在今后20年继续实现年均8%的高增长率的潜力。

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1971年日本人均收入相当于美国的65.6%,1987年新加坡人均收入相当于美国的53.8%,1995年中国台湾的人均收入相当于美国的54.2%,而1997年韩国人均收入相当于美国的50.2%。如果中国实现了上述潜在可能,20年以后中国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就可能达到美国人均收入的50%。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30年中国经济总量可能达到美国的两倍;即使按照市场汇率计算,中国经济总量至少也与美国相当(依中国汇率变化速度而定)。

12本节和下节中的统计数字取自Angus Maddison: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World Economy: 1-2008 AD,https://www.doczj.com/doc/a91543708.html,/maddison/Historical_Statistics/horizontal-file_02-2010.xls。

许多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可能决定中国是否能够充分实现增长潜能。作为一个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快速增长过程中已经面临许多前所未见但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一,不断扩大的收入和城乡差距

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城乡差距和中、东、西部的地区差距都在缩小;但是,1985年以后这些差距开始扩大。基尼系数(测度收入不平等状态的指数,绝对平等时其数值等于0,绝对不平等时等于1)从1981年的0.31增加到2005年的0.42,接近拉美国家的水平(World Bank,2010)。孔夫子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确实,收入差距扩大可能在低收入人群中引起强烈的不满。此外,教育、医疗和公共卫生系统的发展也会严重不足。因此,收入差距扩大可能加剧紧张和对立,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

第二,资源利用低效和环境失衡

中国的高速增长已经消耗了大量能源和资源。2006年,中国生产了全球GDP的5.5%,消耗的石油占全球的9%,铝占23%,铁占28%,煤占38%,水泥占48%。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如果中国不改变增长方式、不减少资源消耗,其外部效应将在数代人的时间里给其他国家造成不利影响。此外,上升的资源价格将增加过度消费的成本,因而与共产党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相抵触。

这种危险的发展方式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很严重。近年来的矿难和自然灾害就是环境恶化的证据。自然灾害可能带来致命的打击,因而保护环境、预防灾害在中国同样至关重要。

第三,外部失衡与货币升值

中国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自1994年以来一直保持盈余。2005年以前经常项目盈余数额并不大,但2007年剧增到相当于当年GDP的7.6%。长期大量贸易盈余的结果导致外汇储备迅速积累,超过3万亿美元储备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

在中国外贸盈余迅速积累的同时,美国的外贸赤字却快速上升,并且在世界经济危机之前就引起了广泛注意。彼得森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的伯格斯腾(C. Fred Bergsten)2007年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说:“全球经济失衡可能是当前美国和世界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面临的最大单一威胁”(Bergsten,2007)。在整个危机期间一直有许多人声称这次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应当完全或部分归因于全球经济失衡,特别是中美之间的经济失衡。一些经济学家,例如诺贝尔而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争辩说估值偏低的人民币导致美国巨额贸易赤字,由此产生的中国外汇盈余被用于购买美国债券,此举又压低了美国证券市场的利率并进一步引发美国资本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从而最终导致金融危机(Krugman,2009;2010);另一些人则声称人民币升值以平衡中美贸易是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前提条件(Goldstein,2010)。

第四,腐败

改革以前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收入来源渠道单一,很容易发现和预防腐败;改革以后物质刺激成为提高效率的主要工具,收入来源极大地多样化,许多灰色和黑色收入很难被察觉。不断蔓延的官员腐败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从而进一步引发利益受损人群的愤懑并损害政府的公信力。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很难在重大危机面前保持社会凝聚力,经济和社会稳定必然受到严重伤害。

第五,教育

中国的教育过度注重数量而不是质量,不利于培养劳动者的素质,也不利于长期社会发展。无论是从国外引进还是通过国内研发,各种形式的技术创新都依赖人才;而没有好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创新。

教育领域的问题不是唯一的障碍。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滞后、技术水平低下、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不断加剧的全球竞争、不完善的法律体系,以及其它许多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乃至外部失衡问题,每一个问题都需要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其中任何一个都可能导致社会经济灾难,甚至政治动荡。如果不能保持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国就不可能实现快速增长的目标,也不可能实现经济增长的潜力。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潜力,中国必须消除双轨制改革时期遗留的各种扭曲措施,完成向运行良好的市场经济的转型,同时消除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其它社会、政治和地缘政治方面的障碍。

六、结论:其他国家可以从中国的发展学到什么

从中国过去60年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总结出什么有益的经验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只要了解如何根据本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和结构转型方面的后发优势,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有机会加速经济增长。运行良好的市场是一个国家根据比较优势发展相关产业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运行良好的市场才能通过价格信号反映本国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这样的市场自然会推动企业进入符合本国比较优势的部门。如果遵循本国技术和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比较优势,这个发展中国家就具有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换句话说,这个国家就可以增长更快、积累资本更快,升级禀赋结构也更快。一旦禀赋结构升级,比较优势必然相应变化;产业结构和软、硬件基础设施都必须相应升级。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当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补偿产业升级先行企业创造的外部性,协调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改进,因为个别企业的决策无法将这些内部化。一旦竞争性的市场运行良好,政府也发挥了积极促进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就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并获得快速增长(Lin,2011)。

由于以往发展战略造成的结果,许多发展中国家存在不同形式的扭曲,许多现存企业难以在公开竞争的市场存活下去。在这一方面,中国过去30年的转型经历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改革过程中比较适当的做法是首先消除生产积极性方面的障碍以提高生产率,同时用双轨制的办法对难以生存的企业提供过渡性的保护以维持稳定,但必须开放本国具有比较优势行业和部门的市场准入;这样就可以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并充分利用本国的后发优势。中国能做到,其它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自由化的过程中也能维持稳定并实现高速增长。

30年前无法想象中国能够成为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并在25年以上时间内维持年均增长7%以上的13个经济体之一。对于那些力图根除贫困并缩小与高收入国家差距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的转型和发展经验可以帮助他们进入在25年或更长时期实现7%以上年均增长率国家的行列。

参考文献

Acemoglu, D., S. Johnson, and J. A. Robinson. 2005. Institutions as 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Long-Run Growth.

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 vol. 1A, ed. P. Aghion and S. N. Durlauf, 385–472. Amsterdam: Elsevier. Bergsten, C. F..2007. Currency Misalignments and the U.S. Economy, Statement before the U.S. Congress, May 9.

(https://www.doczj.com/doc/a91543708.html,/Content/ContentGroups/PublicPolicy2/ChinaFocus/pp_china_bergsten_tstmny.pdf). Brandt, L., and T. G. Rawski, eds. 2008. China’s Great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ang, H. 2003. Kicking Away the Ladder: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London: Anthem Press.

Easterly, W. 2001. The Elusive Quest for Growth: Economists’Adventures and Misadventures in the Tropic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Engerman, S. L., and K. L. Sokoloff. 1997. Factor Endowments, Institutions, and Differential Paths of Growth among New World Economies: A View from Economic Historians of the United States. How Latin America Fell Behind, ed. S. Haber, 260-304,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Fei, J., and G. Ranis. 1997. Growth and Development from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Malden, MA: Blackwell.

Gerschenkron, A. 1962. 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 Book of Essays. Cambridge, MA: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oldstein, M., 2010. Confronting Asset Bubbles, Too Big to Fail, and Beggar-thy-Neighbor Exchange Rate Policies. Paper based on remarks delivered on December 15, 2009, at the wor kshop on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Looking to the Future, Lessons from the Past‖ sponsored by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d the UK Economic and Research Council, Peterso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Grossman, G. M., and E. Helpman. 1996. Electoral Competition and Special Interest Politic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63 (2): 265–86.

Chang, G. H., 2001. 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 New York: Random House.

Krugman, P.. 2009. World Out of Balanc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15.

Krugman, P.. 2010. Chinese New Year.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 2010.

Kuznets, S. 1966. Modern Economic Growth: Rate, Structure and Spread.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Lal, D., and H. Mynt. 1996.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overty, Equity, and Growth: A Comparative Stud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Landes, D. 1998. 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 Why Some Are So Rich and Some So Poor. New York and London: Norton.

Lau, L. J., Y. Qian, and G. Roland. 2000. Reform without Losers: 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a’s Dual-Track Approach to Transi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8 (1): 120–43.

Lewis, W. A. 1954.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ur.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22 (2): 139–91.

Lin, J. Y. 1992. 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2 (1): 34–51. Lin, J. Y.1995. The Needham Puzzle: Wh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Did Not Originate in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3 (2): 269–92.

Lin, J. Y.2003. Development Strategy, Viability and Economic Converge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53 (2): 277–308.

Lin, J. Y. 2009.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Thought, Strategy, and Viabi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n, J. Y.2011.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A Framework for Rethinking Development.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26 (2): 193-221 (included in Lin,2012b).

Lin, J. Y.2012a. Demystifying the Chinese Econom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n, J. Y. 2012b.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A Framework for Rethinking Development and Policy.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Lin, J. Y. 2012c. The Quest for Prosperity: How Developing Countries Can Take Off.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in, J. Y., and F. Li. 2009. Development Strategy, Viability, and Economic Distor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4906,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Lin, J. Y., and C. Monga. 2010. The Growth Report and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5336,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included in Lin 2012b).

Lin, J. Y., and C. Monga.2011.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the Dynamics of Structural Change.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 29 (3): (included in Lin 2012b).

Lin, J. Y., and G. Tan. 1999. Policy Burdens, Accountability, and Soft Budget Constrain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9 (2): 426–31.

Lin, J. Y., F. Cai, and Z. Li. 2003. The China Mirac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conomic Reform. Hong Kong SAR, China: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Maddison, A. 2001. The World Economy: A Millennial Perspective. Paris: OECD Development Centre. Maddison, A. 2007. 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Second Edition, Revised and Updated: 960–2030 AD[M]. Paris: OECD Development Centre.

Maddison, A. 2010. 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World Economy: 1-2008 AD. (https://www.doczj.com/doc/a91543708.html,/maddison/). Naughton, B. 1995. Growing Out of the Plan: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1978–1993.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orth, D. 1981.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 ork: W.W. Norton.

Perkins, D. H., and T. G. Rawski. 2008. Forecast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o 2025.In China’s Great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ed. L. Brandt and T. G. Rawski, 829–8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rebisch, R. 1950.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Reprinted in Economic Bulletin for Latin America 7, no. 1 (1962): 1–22.

Ravallion, Martin and Shaohua Chen. 2007.China’s (Uneven) Progress Against Poverty.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82(1): 1-42.

Subramanian, A., and D. Roy. 2003. Who Can Explain the Mauritian Miracle? Mede, Romer, Sachs, or Rodrik? In Search of Prosperity: Analytic Narratives on Economic Growth, ed. D. Rodrik, 205–43.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un, Y. S. 1929.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 (Shih yeh chi hua). 2nd ed. New York: G.P. Putnam’s Sons.

World Bank (on behalf Commission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2008. The Growth Report: Strategies for Sustained Growth and Inclusive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World Bank (on behalf Commission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2010.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10.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World Bank (on behalf Commission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2012.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2012.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国家统计局. 2012. 中国统计摘要2012.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 2010. 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 1991. 中国统计年鉴199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责任编辑宋雪飞)

解读中国经济 读后感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 要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各种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必须了解当代中国经济。在此书以前,我一直对“经济”类的书籍敬而远之。原因无非是自己的兴趣点主要是文史哲,经济类的一直没有太大的阅读欲望,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自己对“经济”的许多现象不甚了解,很多时候也是只求表面意会,而不作深究。但是当我接触的事情越多时,现实告诉我必须踏出这一步,不然,就永远限制于自己既定的知识和认识框架内,无法突破出去。庆幸的是,我踏出的这一步,是林毅夫的这本《解读中国经济》。 林毅夫的传奇经历想必不少人已经有所听闻,在此姑且不谈有关意识形态的问题。单就这本书而言,我认为他是透彻地了解中国国情的,同时也是透彻地了解中国经济状况。 这本书里林毅夫主要要回答几个重要问题。第一个是为什么中国古代经济那么发达,到了近代却这么狼狈?他不太相信文化决定论。他认为经济发展长远来看就看一个因素,科技的进步。中国古代人口多,市场统一,农民和手工业者试错机会多,所以科技更发达,经济也更繁荣。至于为什么中国近代衰落了,乃是因为近代工业革命使得科技进步更多地来自科学家和实验室,中国由于科举这个激励机制出了问题,徘徊不前,被西方远远地甩在后面。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建国以来,以1978年为分水岭,前后发展,至少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差距这么大?中国工业底子薄,积累少而人口多,选择这条路违背了中国的比较优势,因此走的非常艰难。这条路一经选择,中国的经济框架就注定了:重工业建设周期长,需要资金,于是政府刻意压低利息;重工业需要进口外国材料,于是人为提高汇率;重工业不能直接改善人民的生活,利润薄,于是一需要垄断,二需要刻意压低原材料价格和工资。 全书下来,让人识得特别是改革以来诸多问题的来龙去脉,也识得“提出问题、援引即有理论、查找理论缺陷、提出新的理论”这样经济学学术研究的模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清楚认识自己和别人,找到比较优势,遵循这个比较优势,利人利己!双赢的技巧并非相互的让步,而是找到对于双方重要程度不同的要素进行交换,例如巴以“土地换和平”,其实正是“比较优势”这个经济理论在发挥着作用。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

2017年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课后习题答案

经世致用之学与中国道路(一)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关于经济学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单选题】影响人们快乐与否的因素不包括()。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4 【判断题】“福利刚性”专指人们对自己的福利待遇具有允许其上下波动的心理预期。()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经世致用之学与中国道路(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经济增长的预期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的一个()。?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2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的移民方式不包括()。

?A、 ?B、 ?C、 ?D、 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 3 【单选题】“权然后知轻重,学然后知不足”出自()。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4 【判断题】 闯关东的行为主要是经济的驱动,是人们为了满足的基本经济需求。()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汉代时期中国实行单嗣继承制。()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逻辑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比较多的移民方式是()。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劳动力和人的再生产不包括()。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分析(同名42661)

包含四层含义:一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二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四是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今年7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突出强调了“稳增长”。会议公报中有这样一段关键性的话:“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扩大内需为战略重点,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坚实基础,以加快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证和完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统筹当前与长远,更加注重拓宽增长空间,更加注重增长质量,更加注重激发发展活力,更加注重共享发展成果,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这段话看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中心是“稳增长”。 在中国,宏观调控的目标除了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外,还需要加两个,一是根据阶段发展要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根据社会主义要求,调整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我国应在“稳增长”的基础上着力实现经济的平稳转型,首先,应贯彻破产制度;其次,应完善市场定价机制,进一步放开市场的准入管理;最后,应完善政府职能,解决政府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 四.结论 本文从外需拉动作用减弱、内需依旧不足,经济下行趋势明显,面临经济稳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两难境界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得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困难时期,中央对经济发展的实质性变化及时反应,于今年7月份提前5个月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并作出相应的经济决议。今年,中央扔坚持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重视宏观调控的预调微调,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由“控物价”转变为“稳增长”,并着力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结构的平稳转型。努力使我国经济进入新的更加健康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何克亮.如何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理论学习》 2012年10期 11-17 【2】吴思远.浅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财政政策《宏观经济》 【3】张立群.我国宏观经济刑事特点及政策分析《阅江学刊》 2012年10月第5期 5-13

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123

第一课 1.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a) 经济增长高速发展,22年来连续平均每年以9.5%的速度增长,与 原始的记录相比较翻了三番,其发展速度绝无仅有。 b) 进出口增长,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改革前,中国是内外经济。改 革以来,对外贸易增长14.4%--14.7%,连续22年平均每年14.5%,约 为20倍,78年外贸占当年GDP9.7%,如今为45%--中国的经济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目前世界上最大贸易国是美国,其次为日本,但美 国进出口贸易占GDP≤15%,日本也仅为16%-17%,中国进出口贸易 占GDP≥45%这在大国中是绝无仅有的。 2. 中国的经济规模目前是世界第7位,按购买力平均价算是世界第2 位。中国在未来的20-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维持年均8%--10%的增 长,这是有可能的(林教授个人的观点)。 依据: 经济增长即生产发展需要物质依托,要考虑各种要素最主要为以下几点 土地--包括自然资源,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劳动力--可增,但各国的差别不大。 资本--经济增长区别的关键所在。 a) 判断一国经济增长的可能性要看该国资本增长的可能性有多大, b) 其次看土地用以生产什么,若生产附加价值较高的产品,则经济 的增长会较大,反之亦然--产业结构的调整; c) 技术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意义重大。(这里没有B点) 总结:最终依然看技术、资本的积累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总体来说都将取决于技术的进步,若技术水平不提高,则资金不断积累只能使资金的边际回报率不断下降,使利率不断下降,就没有资金积累的积极性,若想有高效的资本积累则必需有技术的变迁与提高。 3. 若技术水平不提高,则不会有新的附加价值高的产业出现,没有新 技术就不会有新的技术部门,只有技术变迁,才能使各种资源从附 加值低的产业部门向附加价值高的产业部门转移。 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在于技术变迁的潜力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为什么中国不爆发经济危机? 中国是个怪异的国家。很多海外的学者用西方经济学的眼光来看中国,觉得很不可思议。中国用透支的方式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什么积累了20多 年仍然没有爆发恶性的通货膨胀进而演化成一场深重的经济危机的呢?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研究,终于得出了中国为什么不会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 下面我将通过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统计数据来详细讲解(所有数据都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让我们先来分析中国GDP的构成。以2003年中国GDP统计数据来看,当年中国GDP总值为117251.9亿元。从产出均衡来计算,GDP应等于投资+消费+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性支出与政府债务和利息支出)+对外贸易顺差+库存投资。后两项份额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如当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为人民币2092亿元)。当年中国全社会投资总额为55566.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842.0亿元,政府支出为13751亿元。分别占GDP 比例为47.4%、39.1%、11.8%。而同年美国的GDP构成则投资18%,消费68%,政府支出15%。可见,中国是一个主要依靠投资带动的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其 模式与之前亚洲四小龙主要是泰国、韩国等增长模式如出一辙。是典型的亚洲增长模式。 但是,与其他亚洲经济体不同的是,中国的投资来源主要是透支国内储蓄,而泰国、韩国当年的投资来源主要是对外负债。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中国能够避免东南亚危机那种模式的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将在下文仔细讲述。 其实GDP的结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中国GDP主体的投资的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2018尔雅答案完整版

日常生活中得经济学现象 1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影响人们快乐与否得因素?(A) A、供给得多少 B、价格变动指数 C、待遇得增减 D、时间问题 2 下面哪一项就是关于经济学得错误解释?(C) A、可以作为一种知识体系 B、可以作为一种话语体系 C、可以作为一种哲学体系 D、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论 3 下列说法中错误得就是(A)。 A、中国得改革前后,人们对财富得理解就是不同得、 B、传统机制下价格得提高会增加供给 C、经济学就是没办法解释一个人得快乐与否 D、70年代中国省里得粮票可视为全国通用型粮票 4 不同群体在不同得发展阶段对同一事情不会有完全不同得理解、(×) 5

人们对自己得福利待遇具有允许其上下波动得心理预期叫做“福利刚性"。(×) 经济学-—经世致用之学 1 下面不属于中国历史上得移民方式得就是(B)。 A、行政性移民 B、军事移民 C、灾害移民 D、商业移民 2 谁提出了“权然后知轻重,学然后知不足”?(A) A、马寅初 B、李家驹 C、屠良章 D、蔡元培 3 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得(A)之一就是经济增长得预期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得差距。 A、自然基础 B、社会基础 C、客观基础 D、主观基础

4 经济学可以在同一模型中同时讨论效率与公平得问题。(×) 5 优良得商业环境有利于吸引劳动力。(√) 构建与谐社会得经济学逻辑 1 下面哪一项就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多得移民方式?(A) A、灾害移民 B、商业移民 C、行政性移民 D、战争移民 2 基本公共品不包括(D)。 A、基本医疗 B、公共卫生 C、基本社会保险 D、大学生就业 3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劳动力与人得再生产?(A) A、智力再生产 B、脑力再生产 C、体力再生产

林毅夫: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形成竞争优势,这样的产业就不需要政府扶持,可以占有很大的市场获取利润,随后就能再投资,实现产品技术的升级,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挥比较优势,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了,政府能动员的资源多了,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就好了。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得比较好,在社会问题上也解决得比较好,就业、社会救济、农村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问题都解决得比较好,这是和经济增长以及政府财力越来越强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讲演者小传 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至今。有著作13本,其中《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被翻译成6种语言出版,《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与《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分别获1992及2001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2年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的"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一文,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国际粮食与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授予1993年度最佳政策论文奖,2000年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评为1980至1998年内发表于国际经济学界刊物上被同行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之一,获颁经典引文奖。1997年被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学会授予约翰·克劳夫爵士奖。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1978年底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1978-2004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4%,2004年GDP的规模为1978年的10.3倍,而世界同期的年均GDP 增长率仅为2.8%;中国国际贸易年均增长16.7%,贸易规模增长了56倍,进出口额由1 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1547亿美元,同期贸易依存度由9.5%增长到69.3%;中国的发展对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东亚金融危机中,中国的人民币没有贬值,为东亚经济的迅速复苏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现在中国虽然是一个存量的小国,但是,已经成为增量的大国。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主要来源,成为拉动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有可能在本世纪中叶前变成全世界最大的经济。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特性 世界上大多数转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是赶超战略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领导人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然而,重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是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其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与中国当时的经济状况相冲突,使重工业优先增长无法借助于市场机制得以实现。解决这一困难的办法,就是做出适当的制度安排,人为地压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即压低资本、外汇、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的价格,降低重工业资本形成的门槛。于是,适应于重工业优先增长的赶超战略,一套以扭曲要素和产品价格为内容的宏观政策环境就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安排,是对经济资源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当前我国形势经济分析 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1.GDP增速持续回落 从2011年开始,我国GDP增速一直处于回落当中,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0.2和0.1个百分点,但高于今年7.5%的预期目标。 2.三大产业增速明显放缓 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增速,都明显放缓,从2011年年末开始,就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 固定资产投资(所谓中国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投资拉动的模式)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11年年末开始,在过去一年当中,其增速也呈现回落状态。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允许地方政府和铁道部加大基础设施支出,但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仍有所下降。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改善幅度较小 据中国市场学会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尽管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从整个消费形势来看,尽管有小幅度回升,但从整体上说,还没有真正好起来。餐饮、烟酒消费,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之下,其下滑速度是非常快的。 5.外贸出口回升势头不强劲

对外贸易继续延续了上年底企稳回升态势,出现了少许的回升势头,这主要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但是回升幅度和规模都很小。 6.财政收入增速下滑 财政收入是目前特别抢眼的一个经济因素。财政收入的增速,不仅与往年相比持续回落,而且已经低于GDP的增幅,甚至低于今年预算的增幅,就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今年的财政收入形势将很不乐观。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下调我国经济预期 在这样一种出现剧烈变化的经济走势面前,特别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发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经先后陆续下调了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2013年5月29日把中国2013年的增速调整为7.75%,而在此之前,其曾经预言过中国今年的GDP增速是8%;世界银行则于2013年4月15日将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下调到8.3%(原来预期是8.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13年5月29日将中国GDP增速大幅下调至7.8%,而此前在三月份的预期是8.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内需疲软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为调降中国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预计随着信贷规模扩张和政府刺激政策的出台,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4%。 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考试答案

哪一年中国第一部企业破产法试行?() A、1982年 B、 1986年 C、 1990年 D、 1994年我的答案: 2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劳动力和人的再生产?() A、智力再生产 B、脑力再生产 C、体力再生产 D、心力再生产我的答案: 3 在配给制条件下, 发挥作用的经济学分支是 A、 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政治经济学 D、制度经济学我的答案:4 制造业的比重在工业发展到中期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A、持续增高 B、开始下降 C、达到最大值 D、保持不变我的答案: 5 有效的专业化分工有助于改善() 关系 A、 社会关系 B、组织关系 C、人际关系 D、生产关系我的答案:6 下面哪一种社会形态是俄国在1893 年到1917 年间的社会形态?() A、土地公有制还未解体 B、封建主义 C、资本主义 D、 自由社会 我的答案: 7() 强调的非利性是中国传统社会普遍尊崇的价值哲学。A、 儒家 B、法家 C、道家

D、佛家我的答案: 8 权利与权利之间的() 关系叫做自由。 A、利用 B、契约 C、交换 D、转嫁我的答案: 9 哪一类型的企业是私人品供给实现的途径 ?() A、合资企业 B、公有制企业 C、外资企业 D、 非公有制企业 我的答案: 101857-1893 年, 苏联的社会形态是 A、 封建主义 B、 土地公有制尚未解体 C、 资本主义 D、 自由社会

我的答案: 11 在计划经济时期, 对走后门现象出现的原因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 资金短缺 B、 人手短缺 C、 获得销售渠道 D、计划者配置短缺资源我的答案:12《国富论》的作者是 A、凯恩斯 B、李嘉图 C、马克思 D、 亚当·斯密 我的答案: 13 在() 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和民主 A、历史文明 B、商业文明 C、政治文明 D、

从供给侧改革视角解读中国经济新常态

论文题目:从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解读供给侧改革 摘要 准确认识宏观经济的新走势,主动适应并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是站在新发展阶段起点上的中国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本文围绕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对供给侧改革的词源、提出背景和含义、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及其特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供给体系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力图对新常态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途径。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结构性改革 经济“新常态”是经济发展从一种状态转向了另一种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4 年5 月考察河南时首次使用“新常态”这一概念。经济发展关系国家发展的命脉,2015年中央提出了一个新的名词----供给侧改革,“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明确提出,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这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一项伟大的结构性改革。 1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1.1 “供给侧”词源分析 两个多世纪以来,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对“供给侧”的研究和应用起起伏伏,但从未淡出经济学人的视野。“供给侧”经济学派(supply-side economics)的开端,可认为是19世纪初“萨伊定律”的提出和发展,而随着“后来居上”的凯恩斯革命,凯恩斯主义对其进行了几近全盘的否定;20 世纪 70 年代,“供给学派”重新兴起,构成历史上在“供给侧”的第一次复辟,且明显带有“螺旋式上升”的新特点,并紧接着又继续湮没于“凯恩斯主义复辟”的浪潮中;直至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供给侧”学派才又重新以“供给管理”这一带有继续“螺旋式上升”新特点的形式,重新回归至举足轻重之位。 2.2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背景及含义 2015年11月10号,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相对经济衰落,构成了当前国际形势的总的特点,从而正引起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相应调整。但是,要认识到万事万物的运动不是直线前进的,前面充满着不确定性。从国际形势看,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不容小觑,中国已难独善其身,全球经济衰退正从外需角度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消费力下降,将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影响。在欧美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条件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国内形势看,物价总水平仍在高位,房价没有出现明显拐点,民间流动性依然很强,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受到紧缩政策影响,融资和经营均出现困难。就业压力正在增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一、当前国际势态 (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 当今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财政赤字。与克服通货紧缩相比,必须优先摆脱财政赤字。希腊、意大利的财政问题很严重,日本的财政问题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最严重的之一。日本国债大多数是国内投资者持有的,但是伴随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储蓄率将逐渐下降,日本国内消化国债也将逐渐减少,必将希望外国人持有。为此,日本将不得不提高利率,由此将出现付息费用增加、财政状况恶化或日元贬值。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表的报告,日本的政府债务2015年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250%,大大高于希腊的140%。这相当于一个人背负超过自身体重2倍的沙袋。日本老龄化步伐加快,社会保障负担加重。问题明确但不能解决,这与希腊是相同的。 (二)国与国之间险恶的政治经济竞争没有改变 后金融时代,国际竞争不仅没有减弱,而是有加剧态势。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强,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突破引领的新增长点短期内仍难以形成。各国经济政策主张分歧明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在内需不振的形势下,各国更加重视扩大出口,而发达国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花样翻新,贸易限制措施明显增多,经贸摩擦政治化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救济措施也有加速上升趋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持续高位震荡,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引发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新兴经济体本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加,国际股市、债市动荡加剧。各国围绕政治话语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等问题展开激烈竞争,力求在未来格局中占主动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崛起面临的困难与阻力仍未减弱以欧洲、中国、印度为代表,21世纪世界和平发展,已然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一个主要内容和突出表现。此前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往往来自欧美国家,而现在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并且这个问题正在以构成贸易补贴为由被推向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新兴国家尤其中国和俄罗斯,依然面临发达国家的战略扼制与围堵,发展的国际阻力仍未减弱。比如,推翻卡扎菲政权,扶植亲西方和新政权,挤占中国和俄罗斯在利比亚的巨大经济权益,中国在战前大规模撤侨,其实撤出的大部分都是中国在利比亚投资项目的建设工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样十分惨重。还有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近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争端又起,先是越南在南海举行实弹演习;接

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解读中国经济》这本书是由着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所着,该书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以及世界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别人对该书的评价中都说这本书通俗易懂,可是对我来说仍觉得有些难以理解,文章只是我浅拙的观点。 这本书以李约瑟之谜、东亚奇迹、农村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休克疗法等方面来讲述自生能力理论,比较优势战略和要素理论。 在李约瑟之谜这个问题上,林毅夫先生提出了新颖的观点,他从科举制的角度探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儒家思想主要是对道德,行为,思想方面的深度探究,而科举制从汉代开始就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主流思想,对几千年中国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这种感性认识对于西方那种崇尚理性认识有较大的差别,中国人讲求思想上的追求,注重内心的修养,崇尚以形养神,而西方一直是以科学,自由为理想,这一点就与各自的地理位置、文化历史等有关。那么以实验和数字为主的科学就无法再中国古代有较大的发展。由此,便可解释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成果能那么辉煌但是却无法有近代科学的出现。同时,度过中国近代史的都知道在明清时期中国的科举制更是成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八股取士扼杀了人性,也抑制了近代科学的发展。那么这也是中国近代的衰落的原因之一。因为经济的落后,中国的大门被外国侵略者的大炮炸开,由此无数的不平等的条约,领土被瓜分,主权遭到破坏,往日的泱泱大国已变成侵略者眼中的大肥羊,等着仍人宰割。在那个时候,中国GDP已由世界的30%降至5%,在此由盛转衰。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爱

国志士为华夏名族的伟大复兴为之奋斗一生。国富民强也是在社会主义革命中提出的,经济才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这本书中,林毅夫先生认为经济的发展由要素,制度、产业结构和技术所决定,在经济学中,主要的要素有资金、土地和劳动力,要素产品呈现供给的刚性,产业结构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结构而非可以大幅度增加效能,制度也具有刚性,具有消极被动性,大多时候只能根据变化的现实,被动改变以适应现实,所以技术才是最关键。当代国家的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科技占主导位置,各个国家都在努力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竞争也成为科技的竞争,日本提出了科技立国的口号,由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东亚奇迹中的国家也是很好的发展科技才能实现质的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这几个东亚经济体,被称为“东亚奇迹”,经济的高速发展着实令世界惊叹。但是,这些国家的成功是否是发展中国家所应遵循的可行替代路径,我想,各个国情不同,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味遵循前路,没有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没有创新,相信是很难有出路的。正如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学习苏联,我们只是一味地照搬照抄和错误的评估,最终导致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一系列后果。但与此同时,中国也有一个不同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很低,为了能快速且一步到位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强国、自立的目标,中国的领导人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这种赶超战略是值得肯定的,它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超额完成,奠定了重工业发展的基础。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 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际价格对我国物价的传导影响逐步加深。三是西南地区多年少见的干旱、华北地区普遍低温等异常天气影响农产品(16.07,0.00,0.00%)产量。四是目前较高的生产资料与原材料购入价格将向下游传导。一季度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上游产品价格涨势将有部分传导至下游行业。五是沿海地区通过提高工资解决“招工难”问题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品价格改革导致水、电、燃气和成品油价格上涨,这些因素客观上将加大成本推动型物价上升压力。 综上所述,二季度物价上升动力较强,初步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 4.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长7%。 二、经济增速创危机以来新高点 1.经济并未“过热” 去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逐季回升。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达到本轮经济回升新高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7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66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速明显提高,带动了经济整体快速拉升。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一) 《解读中国经济》是林毅夫世界银行卸任归来带回的三本著作之一。 全书的主脉络是纵横双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给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鲜活画卷。纵向看中国经济的沉浮,从19世纪前的辉煌到近现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辨析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横向按城乡或部门剖析,由于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由来与改革按照两条线索讲述:一条线是农村的改革,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改革后相关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另一条线则聚焦城市改革问题,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然后分专门章节回顾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讨论了时下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等,并总结反思了经济学界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 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人,大多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经济学理论用来解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合适,可面对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失灵”了呢?林毅夫说:“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若不能如此,则说明这个理论有根本的缺陷。”他提出应修正经济学隐含的假设——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不能假定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而是在发展和转型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制定时,必须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具体考虑变量,这样,经济解释就会迥然不同。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相应地,与企业的自生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技术结构,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被领袖或精英定位为短时间建立与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一样的产业,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企业——必然没有自生能力,在开放竞争市场中将无法生存,如果要强行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就必须靠强大的有形之手,扭曲价格信号,干预资源配置来补贴、保护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而导致寻租、预算软约束、宏观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不断涌现。结果必然是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解读中国经济》对许多中国经济问题做了完整的叙述,澄清了很多模糊边界。例如,为什么19世纪之前,中国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独步天下,而现代则落后欧美,即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林毅夫给出了视角新颖的解答。中国的衰落,可在科举制上找到根由,而民族复兴的感情又源自儒家文化,“中国的科举取士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由此形成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数学和可控制实验等‘奇技淫巧’的学习,因此,中国也就无法自发地产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从而在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后的短短几十年时间内,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迅速由领先变为落后。” 分析问题时,林毅夫也给出了多种解释及争论。例如对1959-1961年的农业大灾害,目前有三种解释:自然灾害,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民公社规模太大而导致激励下降。林毅夫在分析了三种解释的逻辑合理性之后,用经验检验的方式,对比一个有趣的现象:从1953年到1958年,从个体变为集体,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从1978年到1984年,从集体又恢复到个体,农业生产率依然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与农业危机相联系,他提出了新的解释。书中对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东亚奇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令人读罢掩卷,有豁然开朗之感。 虽然是对中国经济的解读,但本书内容并不局限于星星点点的经济问题,而是全方位、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研究分析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分析

————————————————————————————————作者:————————————————————————————————日期: 2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分析 ------由微观数据看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摘要: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经过2009、2010年两年的经济复苏之后,我国经济又逐渐恢复。随后2011年和2012年有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两年,“复杂性”“多变性”贯穿其中,发展和变化多端。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新兴市场资产泡沫和过剩流动下通胀压力加大,国际保护主义升温。未来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更趋复杂,中国处于十分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内生增长动力强劲,国内投资不足,通货膨胀不减,经济周期波动,急需结构调整。 关键词: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失业率投资 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须先由具体的相关数据分析开始:一、GDP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从2006年至今GDP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GDP绝对额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是我国国力的迅速提升和财富的不断增加,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但是与此同时,我国GDP高速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的问题。首先,我国GDP的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特别是经过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2008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为47.5%,拉动GDP 4.6个百分点;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更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一) 早前对林毅夫教授“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中国经济需靠投资驱动而非消费”的观点有所耳闻,昨晚有幸到建南大礼堂听他亲自讲述,发觉他真实的见解并没有网络上流传的那般突兀。在此简单予以归纳,并加上自己的观点,欢迎批评补充。 昨晚的讲座是围绕上面所说的第一个观点展开的,应该说“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的说法有些太过精简,让读者不禁产生中国经济在现行轨道、现有约束条件下就能持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错觉,而他实际上的观点是“中国具备继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潜力”,论据很简单:中国的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度量仅是美国的21%,生产水平上十分落后,后发优势明显,这个观点我想对中国未来再悲观的学者也不会反对,美国领跑世

界经济近百年仍在增长,总不能说连小康都没奔上的中国已经气数全尽,连发展的潜力都没了。在这里也可以发现,林教授对中国未来二十年的观点讲的是仅从目前发展水平考量,比及其他任何约束条件的“有没有潜力高速增长”,而非其他许多学者讨论的在现有约束下“会不会高速增长”,而这讨论的问题根本不同,但在论点快速流传的过程中,“有没有潜力”和”会不会”一律被简单的“能不能”取代,造成客体完全不同的两个观点被拉到一起火拼起来。 中国有没有潜力容易说通,但大家更关心的事将现实因素综合在内,中国的潜力会不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很可惜,林毅夫教授从头至尾都没有落到这一层面,作为一个与政府高层关系密切的经济学者,未能从政府信号或动向考察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变动的可能,以及这对发挥中国潜力的影响,或者他心知肚明却避而不谈,我只能说真的很可惜。

除了“中国经济具备继续发展二十年”这一中心论点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支持论点,林毅夫教授的个人立场在这里有鲜明的体现。 在讲座的引言部分,林毅夫教授提到了工业革命带来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他对当时欧洲的另一重大变革绝口不提:资本主义革命,新的制度让旧制度下受压抑的生产力得以释放,应运而来的法制与民主让工业化进程步上稳定的轨道,如此关键的一环被林教授完全略过。不仅如此,整场讲座林教授对“资本主义”四个字讳莫如深,非讲不可时就用“非社会主义”笼统代替,这说法一出口,相信在场包括我在内的听众都觉出一丝怪异。 接下来说明中国经济有潜力的部分,林教授采用日本、南韩、台湾、新加坡经济起飞阶段的数据作为辅证,但一如既往地,他忽略了出人均收入数字之外其他现实因素,这难免使得他的论证略显单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四个

解释中国经济

解释中国经济 以下文章,从2004年11月18日起连载于《21世纪经济报道》,总标题为“解释中国经济成长”。——作者 《其仁文章》2004年11月17日发稿

远近高低各不同 ——解释中国经济(之一) 周其仁 怎样看经济?各人有各人的办法。我自己的体会,看经济有如看山水。不用说两者有所不同——看经济要费脑筋,看山水主要凭感情。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借用看山水的办法来看经济。以大文豪苏东坡咏山名句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同一处山景,横看侧看不同,远看近看相异。这里的一个重要法门,就是变换角度看事物。看山水如此,看经济也如此。 经济也要远看近看,换来换去地看。远看,就是在大局中看大势、看整体。近看,就是看细节、特别是关键的细节。今天的中国经济应该是不那么容易看的经济,因为远看近看高低截然不同。对同一个中国经济,判断和看法彼此相左,实在非常正常。 中国经济首先要远看。为什么?因为开放,因为“大进(口)大出(口)”。今天不先把中国置于全球经济的宏大背景里,既看不清中国,也看不清世界。这么一远看,可以理解为什么无人可以忽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当然从总量GDP着眼,中国仅仅只占世界的4%,与她的人口规模和比例远不相称。但是这里有一个汇率误差的因素,调整之后,中国GDP占全球总量的比重应该是可以有所提高。另外,即使以占全球4%的GDP而言,中国经济也已是当今世界各国第六大经济体,美日德法英,然后就是中。当年毛主席有“赶英超美”的宏愿,以当时的经济条件论,豪情脱离了实际。但是今天看,仅就GDP总量论短长,“超美”还谈不上,“赶英”却是现实的。 从增量的角度看问题,中国更加不得了。这是宋国青教授两年前的一项重要发现。国青是宏观经济——远看经济的学问——方面的高手,他得出结论掷地有声:中国已是世界级的“增量大国”。别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宋教授的作品,我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