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婚姻与家庭的解读

婚姻与家庭的解读

婚姻与家庭的解读
婚姻与家庭的解读

婚姻与家庭的解读

第一部分:变革中的婚姻家庭问题

1.婚姻家庭问题20年来的变化趋势

近2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是西方200多年工业化的浓缩。

主要体现在:

经济发展

技术进步

生活方式、文化、政治等的改变

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困惑

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困惑

----社会进化过程中必然的结果

既反映了社会进化过程中的成就

也反映了社会进化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变化趋势

80年代末,中国的离婚率开始逐步上升,这种变化趋势在大城市尤为明显。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婚姻稳定-不稳定-稳定的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1.1离婚率增加

离婚率如何计算?

离婚率=当年离婚/当年结婚

离婚率近20年的变化----不断攀升

全国北京

1979年4%2.5%

2000年13%28-29%

上海2000年离婚率大于30%,天津也在20%以上。

欧美国家大部分都在50%以上,北欧国家更高,其中瑞典在60%以上。

离婚率的社会学意义(一)

一、离婚是一种进步

离婚率的提高反映了人们自由选择程度的提高;也反映了现代人在私生活领域享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

离婚率的社会学意义(二)

二、离婚也是社会问题的一种体现

离婚本身并不是罪魁祸首,罪魁祸首是婚姻的不幸,是漫长的“婚姻死亡”的过程,包括期间出现的婚内暴力、婚外性行为等。

在离婚的选择上,两边都是魔鬼,无法预知哪种选择会带来更多的痛苦。

1.2婚前和婚外型关系增加

婚前性关系包括同居、试婚等,从健康的角度讲,我们反对未成年人的性关系。

婚外性关系是导致离婚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在某项匿名调查中,有30%-50%的人承认自己发生过婚外性行为。因此,婚外性关系到底是婚姻破裂的原因,还是婚姻破裂的结果,仍需谨慎判断。

1.3相关心理问题的增加

由医院心理门诊统计:有60%以上的心理问题是由婚姻家庭和情感问题导致,其中包括子女教育问题、第三者的问题、失恋和夫妻冲突等。

2婚姻家庭问题变化的影响因素

本章将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对此进行分析:

社会学角度

心理学角度

2.1从社会学角度分析

“社会转型期,婚姻过渡时。”社会的转型必然会带来婚姻家庭的困惑。

新中国社会发展50多年来,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49-79年与79年以后。

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

1949-1979年

1949—1979年代婚姻“超稳定期”形成的4个原因:

原因四:政治运动

政治运动

——政治结婚和政治离婚

1979年以后

79年以后,四条维系婚姻的纽带都发生了变化。原因一:经济合作社解体

经济合作社的解体

——从谁也离不开谁到谁也离得开谁

原因二:生育共同体的功能削弱

生育共同体的功能削弱

——生育不再成为必然需求

原因三:社会开放

社会开放

——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原因四:政治运动消失

政治运动消失

——政治因素不再影响结婚或离婚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如何维系现代婚姻

当外部维系纽带弱化后,内在纽带越来越成为维系

婚姻的重要因素:

——感情

——性

——价值观

——文化素质等

内在纽带更为文明、进步和高级,但是也更脆弱。

2.2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原因一:自由择偶的心理风险

自由选择的局限性:只能选择当时当地最好的配偶

永远存在相见恨晚的可能

原因二:居住条件的改善

原因二:居住条件的改善

——私密空间增加,社会控制减弱而人的

自我控制并没有增强

原因三:人口学因素的影响

原因三:人口学因素的影响

——人的寿命不断延长,婚姻需要经历更长时间的考验

原因四:人口比例的失调

原因四:人口比例的失调

——人为的性别控制男:女=118:100

——女弱男强的择偶规则导致甲女和丁男过剩

——已婚男性加入婚配市场,中年成功男性得到甲女的青睐原因五:市场经济的价值观

原因五:市场经济的价值观

——消费商品喜新厌旧的价值观和婚姻的情感

精神的价值观相混淆

原因六:媒体的引导作用

——浪漫故事的渲染

——商业广告的诱导

3关于对策的思考

1.加强法制建设

立法与执法并举

婚姻法的两次改革

2.婚姻家庭教育

组成家庭之前的“岗前教育”很重要,取得“上岗证”的人才会在“夫”、“妻”、“父”、“母”的职位上做的更好。

3.婚姻家庭心理辅导和治疗

——科学正规的婚姻家庭亟待发展

4.性别教育

——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差异

——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期望不同

——男性和女性的发展不同步导致的婚姻关系不协调

第二节成长的烦恼

1青春期的性教育

青春期问题的重要性

不断延长的“性待业期”

——性成熟期提前(气候、饮食等的影响)

——结婚年龄滞后(受育时间延长、职业、经济济压力加大)青春期教育的现状

美国的青春期教育现状

中国的青春期教育现状

青春期教育的本质——不光是性生理和性心理教育,更是一种人生教育,是两性交往和婚姻家庭的前期教育。

2“早恋”还是“早练”?

少男少女的交往绝大多数都是“非恋爱”性质,而只是人际交往练习的第一步。

少男少女交往的作用有那些?

——娱乐

——社会化

——心理救助

——优势互补

少男少女交往的作用

作用一:娱乐——放松、愉悦身心

作用二:社会化

——在“非恋爱”性质的状态下,更好地了解异性、学习与异性交往——促进孩子和父母的分离,即第二次“断乳”

典型的例子

——“早练”被扼杀

——第二次断乳失败

难以和异性相处的高材生

作用三:心理救助

——互为对方的“心理医生”

——异性的话语,四两能拨千斤

作用四:优势互补

——男生擅长逻辑思维、方位感等,女生则在语言、文学等的学习上更具优势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原则的利用

友情和爱情

对于独生子女,友情的建立尤其重要。

友情和爱情的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友情是爱情的基础。

我们不鼓励青春期的“爱情”,但是不能去阻止孩子们学习爱,播种爱。

3如何应对“早恋”

应对早恋问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爱的责任教育

爱与性的联系/区别

爱的风险教育

从健康的角度来看性

鼓励18岁以前的孩子洁身自爱。

性心理发育阶段1

阶段1:性意识的萌动期

——小学高年级、初中

——做性梦、单相思……

——迷恋歌星影星

阶段2:性行为表现期

——高中阶段

——写纸条、压马路、约会……面对真实的异性,与现实中的异性交往

——越是压制,孩子就越好奇,也就越容易出问题

案例1:走廊上的恶作剧

案例2:“只想拉拉你的手”

解决办法:给孩子们创造互相接触的机会,创造“放电”的机会

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习课程

成长的烦恼:

3 如何应对“早恋”应对早恋问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8 爱的责任教育

8 爱与性的联系/区别

8 爱的风险教育

性心理发育阶段

1阶段 1: 性意识的萌动期

——小学高年级、初中

——做性梦、单相思……

——迷恋歌星影星

阶段 2:

性行为表现期

——高中阶段

——写纸条、压马路、约会……面对真实的异性,与现实中的异性交往

——越是压制,孩子就越好奇,也就越容易出问题

案例 1:走廊上的恶作剧

案例 2 :“只想拉拉你的手”解决办法:

给孩子们创造互相接触的机会,创造“放电”的机会

阶段3:性关系建立期

三道“防火墙”

——防止未成年人发生生殖器之间的接触

——进行避孕措施教育

——孕后处理相关教育

天涯何处觅佳偶

1.如何选择配偶

门当户对

性格的相辅相成

年龄对婚恋的影响

对方的社会关系

价值观

2.如何创造婚姻的盛宴

1如何选择配偶

男女交往就是为了谈婚论嫁吗?

爱情的终点一定是婚姻吗?

浪漫的爱情是婚姻成功的保障吗?

——婚恋关系中的不理性成分

对婚恋关系一般规律的研究

前人的研究和经验为后人铺平了道路,人类的理性可以让我们的婚姻家庭之路更加平坦顺利。

婚姻家庭的一般规律并不能保证符合每个人的特点,个例永远都存在。

女商人和男局长的故事

07/16来自农村,军队退役,喜欢喝酒、寒暄

来自城市,学习声乐,喜欢听音乐会

案例二

不同文化价值观人群的婚姻困境

——黑人和白人

——东方人和西方人

涉外婚姻的离婚率远远高于一般婚姻!!

规律二:性格性格的相辅相成——“人在潜意识总在寻找自己所不具备的特点”(荣格)——内向VS 外向——稳重VS 热情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但不要期望通过婚姻来改变性格。

案例三

婚前

有内涵的男友、热情的女友10/16

婚后

沉默的丈夫、唠叨的老婆

需要警惕的问题:

——人格缺陷

——精神问题

规律三:年龄

年龄对婚恋的影响

——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的匹配

——不要刻意追求年龄的差异

——女性需要在更早的年龄开始择偶

规律五:价值观

价值观

——价值观的冲突是婚姻冲突的潜在威胁

2创造婚姻的盛宴

择偶不过是为婚姻选择原材料,是一个重要环节,但不是幸福婚姻的全部。没有好的加工创造过程,再好的原材料也无法作出婚姻的盛宴。

婚姻生活的每一步都需要创造性,觅得佳偶后,要走的路还很长。

1 幼稚婚姻

幼稚婚姻——结婚5年内

在结婚的前5年内,夫妻双方将面临两次角色转换:

从恋人到夫妻

从夫妻到做父母

从恋人到夫妻-从我走向我们

第一次角色转换-从恋人到夫妻

从“我”走向“我们”

——学会接纳全部的对方,包括对方的生活习惯、家庭

和朋友等,从“我”走向“我们”。

——互相协调退让,形成新的共同的生活习惯,共同

适应外界的新环境,规避“相见恨晚”的风险。

姻亲矛盾1

1.权力斗争:锅碗瓢盆的领导权

在儿媳娶进门后,婆婆原先在家里的领导地位受到威胁。

姻亲矛盾2

2.恋母情结的影响

母亲常会把感情放到儿子身上,除此以外,还会一种性心理的依赖,造成亲情与爱情的矛盾。

姻亲矛盾3

3.经济上的纠纷

——婆婆与儿媳在消费上的差异

——婆婆对儿子、女儿和儿媳妇的区别对待

解决方法

从自己的家庭的家庭里发现规律,儿媳要理解婆婆的心理;

年轻人应该继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改变自己而非期望他人改变。从夫妻到父母

第二次角色转换:从夫妻到父母

孩子和父亲争夺关爱

女方从怀孕到孩子生下来,自然而然地把原来给丈夫的爱转移到孩子身上,此时男方会受到冷遇。在这场爱的争夺中,孩子总是胜利的一方。

2成长婚姻

成长婚姻:5-15年

在生孩子的2-3年内,妻子对家庭和孩子的投入更多,会在事业上有所退后,所以在结婚5年后,丈夫应该对家庭和孩子投入更多的感情,同时在事业上支持妻子。

双重角色冲突

男人和女人的性别角色冲突;

家庭角色和工作角色的冲突。

解决方式

“二保一”的做法会导致“陈世美”的出现,这不是真正的解决方式;而且仅顾事业不顾家庭也会带来太多的缺憾!

没有父亲陪伴的孩子,其性别角色以及爱的教育都会缺失。父母是孩子婚姻家庭的榜样。

中年婚姻的危机-1

女性更年期引发的健康问题:

——生理问题

——心理问题

中年婚姻的危机-2

作为家庭焦点的孩子离开家,家庭进入空巢期。

——夫妻间的心理倦怠再次出现

婚姻的责任

婚姻的维系不仅仅是为了今天,更是为了明天和后天。

婚姻周期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中年婚姻的危机。

婆婆:这个用不着花钱

老年婚姻面临的问题-1

双重角色丧失后产生的问题:

——心理失落感:被社会排斥在主流之外,

无价值感

——经济问题:工资赶不上物价涨得快

——健康问题:疾病困扰和医疗费用

老年婚姻面临的问题-2

性的问题

——男性和女性在老年时期性需求的差异导致婚姻的不和谐。

老年婚姻面临的问题-3

单身老人的再婚问题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婚姻如人生

婚姻就像人的一生,在每个阶段都会有特定的发展规律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才可以让婚姻之路变得更为平坦美好

婚外情产生的原因-2

原因2:

工作交往比家庭交往比重大

人们花在工作场所的时间大大多于花在家庭上的时间

同事间的互相合作和欣赏

同事间的新鲜感V S夫妻间的熟悉感

原因3:

自由择偶的限制

——“相见恨晚”可能性

原因4:

浪漫爱情的脆弱性——家花不如野花香,婚外

浪漫激情的二次燃起

原因5:

媒体的不当引导

对婚姻和性爱的高期待,但创造高质量婚姻的能力却相对低下,表现出婚姻的“眼高手低”。

2婚外交往的危险因素及应对

婚外男女正常交往的必要性:两个世界具备不同的功能,婚外男女的交往是对夫妻交往的有益补充。

两人世界

合法的性生活

生儿育女

放松

……

大千世界

领导同事

朋友

业务搭档

……

婚外交往的两个危险因素

个人因素

“别人的老婆总比自己老婆好”的迷惘

环境因素

盲目猜疑和不信任导致的压力

“第三者”是夫妻间不信任的原因还是结果?

美满家庭最终支离破碎,几败俱伤,谁之错?

外遇有救吗?——如何应对婚外情

应对办法:“拉回来”还是“推出去”?

——婚外情的终点并不一定是离婚,对婚姻家庭本身的思考和分析才是最重要的。

婚姻与家庭大纲

《婚姻与家庭》课程教学大纲 Marriage and Family 适用专业:校公选课 课程学时:30 课程学分:2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通过家庭这个初级社会群体特例的分析了解人类婚姻家庭的进化史,家庭的类型,家庭的生命周期,婚姻成立社会文化设置,家庭的功能以及家庭发展的趋势;认识性、社会性别与婚姻家庭模式的关系。了解当代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 二、课程内容、要点及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章婚姻的选择 第二章婚姻的缔结 第三章爱情与婚姻 第四章家庭和家庭结构 第五章家庭人际关系剖析 第六章家庭教育 重点内容: 婚姻、家庭、性、社会性别等概念;婚姻的本质、家庭关系及家庭类 型,家庭的功能等。 难点内容: 理解婚姻家庭、性与社会性别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人类社会秩序建构的意义。

三、学时分配 章节教学内容课程时数分配 第一章婚姻的选择3学时 第二章婚姻的缔结6学时 第三章爱情与婚姻6学时 第四章家庭和家庭结构4学时 第五章家庭人际关系剖析5学时 第六章家庭教育6学时 总计30学时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 1.主要通过讲授、讨论、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的使用。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查。出席率30%,电影赏析20%,分组报告50%(口头与书面并重)。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1.李生兰著:《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RENTICE HALL 出版公司,1999年版。 3.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 4.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韩明谟主编:《社会学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 6.Mary Lou Fuller等编著:《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制定: 执笔人: 审定人: 制定时间:

论婚姻与家庭

中央民族大学 研究生学期论文 论文题目:论婚姻与家庭——以《我们的故事》为例学期:第一学期 学生姓名:丁一男 年级:研一 院系单位:法学院 指导老师:雷明光 课程名称:婚姻法 任课教师:雷明光 完成时间:2015年12月18日 论婚姻与家庭

——以《我们的故事》为例 在婚姻法课上,我们观看了《我们的故事》,这部电影让我对婚姻与家庭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这部电影中,男主和女主在工作中偶然相遇,女主的活泼搞怪深得男主喜欢,男主的风度翩翩也博得了女主的好感,两个人迅速进入了恋爱阶段并最终走向了婚姻的殿堂,组成了家庭,他们经历了爱情的甜蜜,组成家庭的喜悦。有很多美好的回忆,记得女主说,她把他们第一次吃馄饨的勺子当做礼物送给他,他都开心的像个孩子。但婚姻生活中难免会有各种琐事,家务的烦扰,孩子的教育,使两个人逐渐产生了分歧。这使生活中不免出现各种争吵,随着争吵的次数越来越多,争吵变成了冷漠,两个人开始思考是否应该结束这段婚姻。这部电影让我不禁思考,什么是婚姻?什么是家庭?婚姻缔结的基础是什么?而又如何维持一段良好的婚姻? 一、婚姻的基础 有人说婚姻的基础是爱情,婚姻是爱情的升华。但事实上每个人结婚的目的却不禁相同。有的是出于相互倾慕,相互依赖的心理需求;有的出于获得更好的物质条件的经济需求;有的则出于一种生理需求。因此不同的婚姻下,婚姻的基础并不相同。那么什么样的婚姻基础最稳固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因为婚姻关系的稳定关系到家庭的稳定,家庭的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 婚姻和家庭的关系密不可分,家庭是婚姻的产物,婚姻的关系确立后才能产生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关系。而每个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因此婚姻的稳定与否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例如,一个婚姻关系的破裂会导致孩子缺少家庭的关怀,导致心理缺失,从而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从许多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中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孩子是生活在单亲家庭中或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的孩子。 我认为一个良好婚姻关系的维持,首先需要爱情,爱情是两性关系发展到高级阶段所产生的一种极为复杂的感情形态。在爱情中的男女,相互吸引,有在一起生活的共同愿望,如果没有爱情,只是出于一种生理需求或经济需求,那么共同生活的愿望就不强烈,而且不稳定性也很大。不过爱情也不是永久不变的,没有人能够一直维持着高度的热情,对爱情与婚姻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所有的激情都不能无限度的维持下去。因此婚姻关系中的爱情也会发生由爱情向亲情的转变。那么,一个良好的婚姻关系维持的第二要素,我认为是责任。对家庭的责任来自自身的责任感,也有法律规定的家庭义务,比如夫妻间相互扶持的义务和对子女抚养的义务等。在法律义务的约束下,在道德对责任的要求下,维护了婚姻

婚姻与家庭课后感

婚姻与家庭课后感 石油工程10级02班 喻杰2010440070 首先我想谈一下我为什么要选择这门课程,最初我选课时,看到婚姻与家庭这门课程,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门教学生怎样谈恋爱、何时步入婚姻的殿堂、一个家庭怎样生活得有滋有味的课程。而我至今还没谈过恋爱,抱着一种学习如何谈恋爱、如何能让自己受到女生欢迎的态度选择了这门课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最初的梦想破灭了,这门课程与我的观点相差太大,那只是因为我的观点太肤浅。在学习过程中我发觉自己慢慢的喜欢上了这门课程,因为老师你那幽默的讲课艺术,用一些时髦的流行语把理论研究的结论融合到生活实际例子中,谈你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以及常把中国人对婚姻与家庭的观点与西方人比较。学习后,现在让我认识的婚姻与家庭不仅仅是一门专门的学问,还融合了心理学、如何搞好人际交往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老师把这门课程分成三个章节,第一章:关于恋爱;第二章:关于爱情;第三章:关于婚姻与家庭。现在就让我来谈谈上过这门课之后的感受。 第一章:关于恋爱 恋爱就是人们日常说说的男女双方培养爱情的过程或在爱情基础上进行的相互交往活动。有人恋爱成功,却有人恋爱失败,成功的原因有这么几条:1.相互欣赏,郎才女貌很搭配。 2.志同道合,价

值观、目标大致相同。 3.有责任心理智对待恋爱。恋爱中也往往暴露双方很多问题,这都需要两个人去处理。我总结了一些判断一个人是否坠入爱河的依据,爱情最初往往是一种感觉,并没有理由,对对方随意说过的话记得很清楚,接纳其朋友和家人就像接纳其本人一样,对对方的早期经历充满兴趣,遇上麻烦和困难时首先想到他或她,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如果以上的多数话有你符合的,很可能你已经喜欢上了某个人。 爱情是一件特美丽的事,与其说是两个人的相处形式,不如说是我们心里面的一种感觉,相恋也好,单恋、失恋也罢!虽然说结果迥异,但都体会了爱的滋味,甜蜜、忧伤、痛苦,哪种是我们享受爱情的形式?干嘛因为满足不了,就把爱情弄得那么不呢?那不是爱,是占有,大部分人的爱都停留在占有阶段很初级,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纠缠、怨恨,甚至是相互伤害,当爱的目的不再是占有,爱情就不再跟爱的那人有关,哪种形式你都可以享受爱情,这就是传说中的我的爱与你无关。 人们常说恋爱中的人智商为零,所以正在恋爱的人不妨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以免后悔一辈子!不能把恋爱当游戏,一旦你把恋爱当游戏,最后终会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当然恋爱做为一种人际交往,必然也要受到道德的约束。首先尊重人格平等。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和重视双方的平等,如果把对方当做自己的附属,或依附对方而失去自我,都是对爱情的曲解。恋爱双方都有给予爱、接受爱和拒绝爱的自由,放纵自己情感或者对对方以束

婚姻与家庭关系 全部

判断题:5道,每道5分,总分25 1.婚姻家庭生活中出现冲突意味着家庭危机开始出现(错误) 2.“父慈子孝”的境界可以用家庭交换理论解释(正确) 3.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婚前所购得的住房可以认定为夫妻共有财产(错误) 4.在家庭系统中,整体的家庭系统就是家庭成员的总和(错误) 5.早期的一夫一妻制是针对于男女两性的(错误) 2. 根据家庭系统理论,一个问题孩子的出现可能源于家庭中某些次系统出现问题,例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等,而影响了孩子成长(正确) 1.在婚姻市场的规范中法律的强制力最高(正确) 2.女性在味觉、嗅觉、触觉与高音的听觉方面较男性迟钝(错误) 3.登记结婚后,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但男方不可以成为女方的家庭成员(错误) 4.两性关系与两性角色已逐渐迈向平等化,而女性角色的改变比男性校(错误) 5.商品市场和婚姻市场交换的都是价值(错误) 1.由于生育是中国传统的婚姻功能,因此孩子必须从父姓(错误) 2.在被动选择不为父母的人群中都是因为女性的生育障碍(错误) 3.老年人丧偶后最常出现的人际关系冲突是与家人及朋友的关系(正确) 4.一般而言丧偶的女性较男性适应能力更强(正确) 5.沟通中的倾听即消极的毫无反应的倾听(错误) 1.孩子的出生给家庭带来的不仅是欢乐还有责任等等(正确) 3.人到中年孩子长大离家对女性而言意味着生活失去重心,即中年仅仅意味危机时刻的到来(错误) 4.家庭的建立可以断然从结婚开始(错误) 4.离婚并非处理婚姻危机的唯一最好方法(正确) 1.“同志”一词在台湾和我们大陆的含义不同,台湾指同性恋者 (正确) 2.继亲家庭中子女不会影响夫妻关系 (错误) 3.单亲家庭的亲子关系只能因为原家庭的解体而恶化 (错误) 4.电视剧《家有儿女》中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继父—继母家庭 (正确) 5.依国外的研究单亲家庭和独亲家庭的父母都没有婚约 (错误) 1.婚内无性暴力而言(错误) 2.家庭暴力仅指对家人造成的肢体伤害(错误) 3.学校并不是人一生中学习的唯一场所(正确) 4.老年人没有发生外遇的可能(错误) 5.无论军人是否有过错,军婚离婚必须经军人同意(错误) 5.协议离婚无须经申请。(错误) 单选 1.正向回馈是一个()的家庭系统(B 开放) 2..哪一个家庭理论将家庭视为一生命体,由生命开始、茁壮到结束的历程?(A 家庭发展理论) 3.()是人类最初的婚姻形式(A群婚) 4.直系血亲包括()(A亲子关系和祖孙关系) 5.一夫一妻制由()演变而来(D对偶婚) 6.迷恋是()(C为恋爱而恋爱) 7.所谓特殊婚配是相对于()而言的(A理想型) 8.女性在语言方面稍微领先男性的合理解释是()(C大脑组织与社会化历程交互作用结果) 9.大多数社会在血缘关系上规定()(B外婚制) 10.在家庭中,男性角色被定义为()(C工具性的)

恋爱婚姻与家庭

根据选择对象的标准和注意事项,谈谈你心目中的理想的恋爱对象 爱情是一个古老的而常新的人生话题。人们不惜用最美丽的语言来描绘爱情的的永恒和不朽,认为爱情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激励、情绪上的愉悦、生活上的充实,没有爱情的人生是苍白的、消沉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也有人由于看到他人的不幸或自己经历的不幸,认为美好的爱情只是文艺作品中的演绎,而生活中的爱情带给人的是痛苦而不是欢娱。 在现实生活中,正确的人是爱情的本质,处理好恋爱关系,选择合适的恋爱对象时非常必要的。 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更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性爱把爱情于人世间的其他感情,如亲人之爱、朋友之情或同志之谊明显区别开来,是爱情成为特殊的情爱。 理想富于爱情深刻的社会内涵,是爱情生长的内在依据。爱情是两个人感情的交融,是爱他和自爱的统一。一方对人品的期望会影响另一方对人品的追求,一方对行为的认同会影响另一方行为的标准,一方的言谈会影响另一方心声的表露。这种人格上的相互映衬,能够振奋人的精神,激发人的智慧,升华人得品德。 责任是对性爱和理想的升华,因此也成为爱情可以长久的重要的保障,是坚贞爱情的“试金石”。

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了爱情的有机统一整体,他们的完美结合成就了人世间美好的爱情。真正的爱情是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着人得子任何社会的双重需要,并通过生活而获得充实的意义。 所以,选择恋爱对象要注重这三点的统一,理想的来奶对象也要必须有这三点的统一。 男女双方培养爱情的过程活在爱情基础上进行的相互交互活动,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恋爱。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往,必然也要受到道德的约束。恋爱的双方在人格上是独立的,如果把对方当做自己的附庸,或衣服对方而失去自我,都是对爱情实质的曲解。恋爱双方要懂的互相尊重。 自觉得为对方承担责任,是爱情本质的体现。无论对方处在逆境还是顺境,是富裕还是贫穷,是健康还是伤病,爱一个人或接受一个人的爱,就要自觉的为对方承担责任。责任的担当,不是单纯的“我的心中只有你”的反复吟唱,而是需要见诸行动的自觉。所以,一个能够承担责任的恋爱对象是理想的恋爱对象。 文明的恋爱往往是恋爱双方互相爱慕、亲近,用举止得体,相互尊重,而不是在态度、举止、语言等方面的粗俗和放纵。恋人爱公共场合出入,要遵守社会公德,不要对他人生活和公共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恋人独处,也要讲文明、讲道德。遵从恋爱道德,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去维护真正的爱情,这是保持爱情长久的秘密所在。没有道德的佑护,爱情也不会长久。 大学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成为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

当代大学生婚姻家庭观与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比较

当代大学生婚姻家庭观与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比较——以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为例 田 雨 内容提要:本文是一篇对当代大学生的婚姻家庭观与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对比的调查报告,文章首先运用文献资料对传统的婚姻家庭观进行论述,总结出传统的婚姻家庭观的一些特征,然后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将当代大学生的婚姻家庭观与传统的观念进行对比;论述观念变化的原因、分析由于观念变化带来的影响等。 关键词:大学生婚姻家庭传统观念 一.导言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家庭诞生的那天起,它就与社会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并相互影响。一定的社会制度,在不同的程度之上影响着人们的婚姻家庭观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会有相应的婚姻家庭观念与之相适应。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变革,都不可避免的给婚姻家庭制度提出新的要求,灌注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形式;婚姻家庭作为社会设置②的一个方面,并不只是被动的受社会制度的制约,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起着反作用。一种和谐良好的婚姻家庭观,不仅对一个家庭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同时对一个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抛开家庭对社会的反作用暂且不说,我们谈一下婚姻家庭观对社会的影响。本文就是在社会转型的基础之上,探讨当代大学生的婚姻家庭观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中国近代社会经历过几次大的转型,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新中国的诞生,第三次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这次改革春风的沐浴之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国外的文化纷纷传入中国。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民众的思想观念也得到改变,家庭的功能在这样的冲击之下或多或少的丧失,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观自然而然的受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民众究竟应该何去何从?是全盘接受外来文化还是有批判的继承;父母、婚姻、子女对他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责任、累赘还是甜蜜的负担,这一切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已经说过,一个良好的婚姻家庭观不仅会对家庭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同时对一个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婚姻家庭观不只是针对已经成家立业的公民而言,因为一种良好的风气的形成,是从小,从青少年时期培养的结果,因而笔者将这一目光投向当代大学生。大学生是这个社会特殊的群体,年轻的一代,正处在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他们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期望与热情,容易接受外来的新鲜事物,对大学生婚姻家庭观的调查有助于笔者了解当代年轻人的思想;更为主要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对整个社会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发挥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家庭、婚姻或许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人类社会的文明史上,家庭已存在了数千年,人类对家庭的思考和研究也有了几千年,然而关于家庭社会学的研究只有150年左右的历史。时间虽短,但是学者们对家庭内容的研究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因为家庭和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笔者将从两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一)文献回顾: 由于家庭、婚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相当重要的问题,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

《婚姻与家庭》学期总结

重庆科技学院 《婚姻与家庭》 总结论文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科1002 刘杰 2010441756 指导老师:谢家国

本学期我很荣幸的学习了由谢家国老师主讲的《婚姻与家庭》的公选课,通过十周的学习,我的感触颇深,从中也明白了许多以前不理解的知识,让我更清晰更明了的认识了婚姻这个我还未曾接触过的东西,让我更多地理解了一个家庭的含义,让我更加的成熟。下面是我对本学期婚姻与家庭公选课的一些感触与理解。 从上学期选课时我就在琢磨我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当看到《婚姻与家庭》这一课程时我就在想这门课到底讲的是什么,又到底能教会我什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由您主讲的《婚姻与家庭》,我相信我可以从中收获许多我不曾理解的知识。 第一堂课在开学的第二周如约到来,我踏着轻松的脚步走进了教室。和我想象中的一样,选择这门课的同学相当的多。和我想象中的相同,教这门课的老师年轻帅气。还记得第一堂课我就坐在了第一排的位置,因为我想更清晰明了的听听这课到底讲的是什么。开始上课不久我就知道了谢老师上课时是很和蔼的,也是很生动的,讲课过程中同学们笑声不断,一次又一次被老师的幽默所感染。 在上过的所有课程中我对关于爱情这一节的印象最为深刻。爱情是什么?泰戈尔说爱情是理解和体贴。两个人相爱,在一起久了难免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争吵等问题,而在这种事情发生的情况下,双方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只有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才能真正的维持长久的爱情。体贴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有体贴才有关怀,才能让双方感到温暖感到幸福。爱情是什么?弗洛伊德说:爱情不过是性本能的一种表达与升华。我想这句话真的是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没有性的爱情不能算是真正的爱情,就好像没有女人的家庭不能算是真正的家庭一样。真正的爱情是要通过性来表达的,性是爱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爱情的一种升华。或许现在的社会就算没有爱情也一样可以有性,但我认为那不是性,那只能说是交配,一种类似于动物的对生理的表达方式罢了,那不是真正的高等动物也就是人所能用情感产生的一种理性的对异性的真切的感受。爱情是什么?康德说:性冲动是具有周期性的,所谓恋爱就是我们借助了想象的力量,把它从周期性里解放出来,而成为一种延续性的东西。大家都知道动物都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才会寻找异性进行交配,这就是所谓的周期性。为什么动物具有这种周期性而人没有呢?这就好比康德说的,这就是爱情。动物之间不可能有爱情,所以它们就是按照自己的生理周期来进行交配的,而人不同,因为人拥有了爱情,我们借助于爱情将性从周期性里解脱了出来,我们有思想,我们情到浓时方渴望进行性行为,而不是固定的在某一个时间段里才能发生性行为,这就是恋爱的力量:超越生理本能,追求自我的解脱。爱情是什么?弗洛姆说:给予而非获取。或许这一句话真正的展示了爱情的魅力。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他能够为这个女人做任何的事,当然女人也一样。比较著名的典故就是周幽王为让自己心爱的妃子一笑而来了一个烽火戏诸侯,这件事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整个王朝的灭亡。从某一方面来说,周幽王真是达到了恋爱的最高境界。如果我们的恋爱是建立在获得的基础上那将是一件多么另人难以理解和痛心的事情,两个人天天在一起勾心斗角,总在想着在对方那里获得什么,我今天用了你的卫生纸你还叫我还你,你觉得可笑吗?恋爱就是相互付出的一个过程,而且必须是相互,如果只有一个人付出的恋爱也不能叫做恋爱。 爱情究竟是什么?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看法。三毛的一句话或许说明了一切:不可说,一说便是错。细细想来,或许爱情真就这样,不可说,爱情太高贵,爱情太完美,哪怕它的结局是悲剧,只要有那么一个美好的过程,它就是完

婚姻与家庭咨询

婚姻家庭咨询学习感想 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由这句话我们就可以体会家庭稳定的重要性。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婚姻家庭咨询这门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是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一个婚姻家庭稳定的重要性,它不仅仅对当事人双方有益更重要的是一个小家庭的稳定会带来两个大家庭的幸福,甚至还会促进我们整个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通过这一学期对婚姻家庭咨询的学习,改变了我以往对家庭的许多观念。我曾今认为结婚或者离婚都是两个人的事情,只要自己愿意就好,但是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家庭存在的社会意义。这让我对家庭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将来对待婚姻选择时有了更为慎重的考虑。我想这正是这门课的最大意义所在,记得老师曾经讲过我们这门课不需要大家记很多的笔记,不需要我们死死地背完课本上的东西,要得只是我们对于婚姻家庭的一个更为全面清醒的认识。我想这真的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缺少的一些很重要的东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再加上西方“性解放、性自由”思想的传人,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婚姻家庭观受到极大地冲击。当代大学生婚姻家庭观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许多大学生都抱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盲目的把对金钱的追求附加在婚姻上; 有一些学生则对婚姻的观念很单薄,以至于经常会发生一些婚姻家庭的悲剧。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的重要性。当我们拥有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时,我们才能很好的处理婚姻家庭关系以维护我们小家的的稳定,从而才有更多的精力来投入事业中去。因此,拥有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不仅仅是我们作为一名法律人的要求,更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的深刻要求。 同时,通过老师的讲述和大量的实际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在实际生活中其实存在有许多婚姻家庭方面的纠纷。虽然通过不断的修订,我们国家的婚姻家庭法在不断的健全。对于人权的保障,一夫一妻制的维护,民族婚姻家庭立法和外婚姻家庭立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又发现了许多问题。例如,我们曾经提到的关于未成年监护制度的不完善,其中的单位监护没有其现实的可操作性,是需要改进的; 还有就是离婚制度的“感情却已破裂” 这一问题的认识。在这里,我想就这个问题谈几点我的看法,在我看来,这一规定

中国情感婚姻与家庭心理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生存分析报告

2017 中国婚姻家庭与心理情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生存分析报告 中国婚姻与家庭网

01 前言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阶段的提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精神健康、情感健康、幸福指数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制造幸福”从一个概念演变为一个规模庞大的新兴产业。本报告以幸福产业中关注大众情感精神健康的婚姻家庭与心理情感服务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行业从业人员生存状况的分析,探讨消费升级和政策转变背景下该新兴行业的就业前景。

“到2020年,全民心理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到2030年,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普遍提升......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作为健康中国建设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2016年12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与中宣部、中央综治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等共22个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 “人口结构的新特点新变化使得青年一代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在婚恋、社会保障等方面需要获得更多关心和帮助;统筹协调青年发展工作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各方面共同推进青年发展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形成。”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 婚姻家庭与心理情感等生活服务产业的崛起,是中国减少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环节

对我国婚姻与家庭现状的再认识

对我国婚姻与家庭现状的再认识 (一)当前我国婚姻家庭的主流 就总体而言,我国日前婚姻家庭生活的主流是好的。它以平等的新型夫妻关系取代了旧式的以夫为主的婚姻格局,这已成为城乡家庭生活的主流;“独立门户”取代了“男娶女嫁”的传统婚姻模式,核心家庭逐渐增多;“少生优育”的生育观念和行为被普遍接受或认同;90%以上的家庭婚姻状况相对稳定。人们描绘为:理想很高远,生活很实在,根基很传统。在情感上,人们有浪漫化、理想化倾向,而涉及到具体的婚姻生活,人们往往比较务实。大多数婚姻处于从“温饱型”走向“精神型”的过渡阶段,是一种“感情加日子”的比较典型的夫妻恩爱式婚姻。但它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拜金主义的侵袭,在普遍稳定中潜藏着动荡和变异的可能。 (二)千奇百怪的“重婚”、“纳妾”、“拼居”之风死灰复然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着每个家庭,各种诱惑无孔不入,致使离婚率上升,据1994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表明,1994年离婚比例由1990年的5.9%上升到7.1%,增加了1.2%个百分点。这个调查结果证明了我国离婚率正以较快的速度上升。离婚率比例偏高的地区在北京、辽宁、吉林、上海、青岛、新疆和西藏,其离婚比例均超过10%。尤其在外遇、拼居、重婚、纳妾现象增多。人们对“妾”、“小妻”、“偏房”、“小老婆”之类的字眼并不生疏。它曾在我国旧社会婚姻生活中长期盛行,成为富裕人家富贵的象征。新小国成立后,废除了旧社会的婚姻痼疾——一多妻制,并用法律形式规定一夫多妻为重婚犯罪行为。近几年,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规陋习日益抬头,千奇百怪的“重婚”、“纳妾”、拼居之风,又死灰复燃,并且愈演愈烈,严重影响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正常的婚姻关系。“重婚”、“纳妾”是拜金主义作怪和道德观念低下所致,这些现象存在着多种情况:在经济发达地区尤为突出,妻妾“和平共处”的多、隐蔽和公开的形式并存;重婚男方以有权势的厂长、经理、包工头、个体户为主;屡次犯罪,多处重婚、纳妾或饼居。“重婚”、“纳妾”这一违法行径,不仅造成家庭动荡,也影响到计划生育政策和社会治安,败坏了社会风气。 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一个人的经济地位与家庭地位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对于在几千年封建意识支配下一直被认为是丈夫的附属品的妇女来说,更是如此。没有了经济地位,妇女便没有了自主自立的条件,在感情基础不稳固的婚姻中,丈夫便很容易对妻子产生轻视;同时退居家庭、远离社会,又使得妇女与远离的丈夫产生众多方面的距离与隔膜,从而为这些男子喜新厌旧造成契机,矛盾一旦爆发,暴力又成为这些男子的杀人锏。“如果确信婚姻已经死亡,就不要在死亡的婚姻之树上吊死,重要的是参与社会,自强自立,找回自我,开

婚姻与家庭

婚姻与家庭 (一)婚姻是什么 (二)家庭是什么 (三)婚姻与家庭的区别 (四)婚姻与家庭的联系 (五)婚姻家庭和谐与社会发展 (一)、婚姻是什么?婚,即婚事;姻,乃姻缘。婚姻就是因姻缘而结合之婚事。姻缘是芸芸众生之中,两个素昧平生、非亲非故、无血缘关系的异性,因缘分而相遇、因相知而生情、因情感而引发共鸣、终致今生相伴、携手前行的前世心灵之约。它有如天籁之音,况似天际来水,由陌生而渐熟悉,由空蒙而渐真切,由路人而渐为知己,直至刻骨入髓、浸透灵魂,最终结成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非为故人却一见如故,无血缘却更亲于血缘的关系。姻缘就像是一只寄居蟹,婚姻是保护它的螺壳,而感情则是壳中之蟹,是活的灵魂,是赋予婚姻以生命的灵魂,它更应成为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精神载体,让两个陌路人从心灵的撞击开始,通过灵魂的融合,最终达到精神升华的至高境界。可以说婚姻,源于姻缘,乃前世修德之福,遇之不易,需予慎处与悉心呵护。 (二)、家庭是什么?从社会设置来说,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设置之一(社会设置,即组织起来满足一个社会基本需要的社会结构丛),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制度和群体形式。家庭又是什么呢?家庭是婚姻的体现形式。由真正的婚姻而组建的家庭,

应不惧时光岁月之侵蚀,不怕金钱权利之诱惑,不畏厄运苦难之折磨,能够真真正正地达到孟子所云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而绝非世俗所言之“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那种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同林鸟,不过是异性之间因一时之兴起而组成的松散的结合体,是各怀心腹事的临时搭档而已,其往往不具真正之姻缘,因此也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婚姻、真正的家庭,那仅仅是无蟹之螺壳,是没有真感情之所谓的“婚姻”和形式上的“家庭”罢了。 一首诗歌《家是什么》 家是温暖的壳, 家是能铺开心事的地方, 家是没有桃花的桃源, 家是一言难尽的一个字, 家是受伤时的“创口贴”, 家是父母投资、儿女欠债的地方, 家是握在手里盈盈一脉的馨香, 家是每一砖每一石都是用爱砌出来的城堡, 家是以爱为圆心、一家人手牵手为半径走过的一个圆, 家是整个世界在下雪、走进其中却是春天的地方…… (三)、婚姻和家庭都是首属群体,婚姻制度和家庭制度都是人类早先建立的社会制度。可是,按时间顺序排列,婚姻的产生早于家庭,家庭很可能是伴随着对偶婚的出现才开始确立起来的。从群体结

婚姻与家庭关系y 终结性考核 答案

答案 判断题 1.对婆媳矛盾的咨询,重要的是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再引导双方采用良好的沟通模式。正确 2.解决主干家庭矛盾的方法之一就是弱化矛盾,强化共同点,求同存异。正确 3.实施儿童青少年行为矫正时,需要实施者(如老师、父母)的态度是分别的、没有关系的。错误 4.在两性沟通方式差异上,女性更重视感情、交流,期望通过沟通强调自己的地位、能力。错误 5.婚姻家庭咨询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对求助者进行指导,可以使用“你应该……”的言行,这是对 求助者负责的态度。错误 6.在不同背景下成长的夫妻,建立一个共同遵守的家庭规则是很有必要的。正确 7.性别是影响兄弟姐妹互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 8.溺爱型父母的孩子会更加情绪状态不稳定,表现冷漠倔强。错误 9.访谈的过程中只有婚姻家庭咨询师的言行能够影响求职者,求助者不会给咨询师带来影响。错误 10.在新婚期,性关系的调适、金钱问题、婚姻关系、育儿问题及沟通问题是重要的调适方面。正确 单选题 11.那女双方未办理婚姻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且1994年2月1日前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 (按事实婚姻处理)。 12.家庭系统是由具有(亲属)关系成员组成的团体。 13.新婚期夫妻需要完成的任务不包括(双方父母的养老问题)。 14.关于择偶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男女在择偶标准上存在差异,女性较多关注男性的发展潜能,男性 较多关注女性的性情和容貌)。 15.婆媳问题处理的要点不包括(从亲朋好友处收集信息)。 16.家长的特殊素质指的是(作为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应具备的素质)。 17.呆逼系统实质上是(符号性)的强化系统。 18.下列属于积极的夫妻关系调试方法的是(包容对方差异,宽容对方的缺点)。 19.同辈姻亲关系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 20.惩罚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下列属于惩罚的是(中学生回家只是玩,不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 务,妈妈生气,让他洗一个星期的锅)。 多选题 21.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包含()

婚姻家庭课程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婚姻家庭课程 篇一:《家庭与婚姻管理》课程介绍 eAp系列 之《婚姻与家庭管理》 于焕新 本课程能解决什么问题 传统企业培训难以涉及层面,而不同年龄段学员均对此课程有强烈需求的满足 常规培训难以引起学院共鸣,“与我无关”抵触心理的消除 培训组织者连年组织培训对新培训内容及形式的更新要求 企业全员尤其中高层当下面临急切问题的解决 课程收益 1、组织收益:通过本次培训 直接提升运作培训项目的成功率到100%,企业内部上下均满意

曲线调和学员状态,感受企业人性化关怀 减少家庭与婚姻纷争,为企业人才更高绩效达成创造 2、参训者:参训者本人从中可以学到或者掌握? 直接可以全身投入,获取家庭经营理念的更新 可带家庭成员前来,个人提升带动家庭和睦 讲师增值一对一辅导,直接解决学员现实困扰 学员人数随着课堂进行不断增加,口碑传播影响更多人收益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婚姻与家庭正确认知 1、我幸福吗(自我状况的定位) 2、维系幸福婚姻的三要素 3、不健康婚姻的特征分析 4、婚姻中男女双方的角色 5、幸福婚姻的五大共识 第二部分:不同时期婚姻的经营心法 1、婚姻的一般阶段 2、恋爱与婚姻 3、新婚燕尔期 4、金婚期 第三部分:家庭内部效能沟通渠道建立 1、沟通中的换位思考

2、自我表达方式的最佳选择 3、家庭不同成员沟通侧重 4、和睦家庭生活氛围的营造 第四单元:亲子教育 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2、德育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是首要的 3、体育让孩子在摔倒中成长起来 4、智育要我学?我要学 第五单元:家庭中身心压力与情绪的排解 1、正确看待压力 2、压力是人生的香料 3、只有泥泞的道路才能留下脚印 4、瀑布是江河走投无路时创造的奇迹 5、换个思维,让自己的心灵轻松 6、活在当下,珍惜自己拥有的 7、身体放松 8、打通身体十六项(头、椎、肩、肘、腕、身、胯、膝、脚、指、毛发、皮肉、筋、骨、 气血、经络)太极功法 9、禅坐 第六部分:家庭内部摩擦的巧妙化解 1、不产生摩擦的家庭是不存在的

近代以来中国婚俗演变及其原因

近代以来中国婚俗演变及其原因 摘要:结婚,是人生之大事,也是男女感情的升华。由于婚姻与家庭和睦、血脉承继、社会安定等问题息息相关,因此有关婚姻的仪礼、风俗也就特别繁多。婚姻仪礼不仅可以展示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与风俗习惯,而且也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一门学问,它涉及到民族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多门学科,也同婚姻史和家族史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婚俗文化源远流长,它们是中华民俗风情园中的奇葩,从中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近年来,婚礼形式更趋于多样化,表现出中国人民的物质、精神文化的进步。 关键词:婚俗;文化;演变 正文:一、近代以来婚俗文化变化概述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婚姻制度经历了群婚制、对偶婚制和个体婚制(一夫一妻制)三种不同形态的发展过程。虽然各民族、各个国家的婚俗都各有特点,但基本都离不开这三种婚姻形态。封建时代,婚姻大事中当事人缺乏自主权,父母双方或媒人对婚姻起决定性作用。包括婚礼前的一些仪式,比如从择偶到筹备正式婚礼的所有环节,都是由双方家长包办,婚姻当事人反而不能参与。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封建礼教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社会制度也发生了剧烈的变革,近百年来婚姻礼俗文化的变迁正是这种社会意识和社会制度变革的反映。特别是最近三十多年来,我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文化交相融会,婚礼文化也出现了空前丰富、五彩缤纷的新局面,人们探索着、期待着、一种更健康、更文明、更具时代特色,也更能反映当代青年审美理想的全新婚礼文化的诞生。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各地民情的不同和人类思想的解放,“六礼”(古代的指与男女结合相关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所规定的基本程序虽然大体上还在执行,但是纯粹的“六礼”已经不复存在了。“六礼”的具体环节在全国各地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人们更倾向于将注意力到婚礼当天的仪式上,其余的则逐渐被淡化。由于男女平等,自由恋爱观念的普及,青年男女在配偶选择上有了很大的自主权,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现象已荡然无存;女性地位的上升与文明的开化,也使得很多女性转变了自己的思想,完成了从被男性追求到主动寻觅幸福的转变;现代信息技术比如互联网的发展与手机的普及等,使青年男女相互交流的形式多样、联络密切;古代婚礼的繁琐流程已不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有的仪式甚至已被当代人遗弃。在我国现代意义的婚礼,是指结婚典礼,即结婚当日所举行的礼仪程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变迁,婚礼不断地变化,到近代,西式文化的进入,也使婚礼发生重大的变革。现在,婚姻关系的确立的依据为结婚证,婚礼的仪式大体上由繁至简。总体说来,婚俗文化的演变为一对男女由媒妁之言到自然相识,从相亲到自由恋爱的趋势,婚礼则由一个繁文缛节变得喜气盈盈,更加简单。 (一)婚俗形式的变化之婚礼环节的变化 (1)聘礼和嫁妆的变化 聘礼是男方赠给女方的礼物,是一种表明二人婚约关系的物品见证。传统聘礼有三十样东西:雁、白酒、粳米、羊等,每样聘礼都有自己的寓意。女方收到聘礼后就开始为女儿置办嫁妆。嫁妆是女方娘家赠与新娘的礼物,既是对女儿结婚的祝贺也是日后生活中会用到的物品。嫁妆的多少取决于女方家庭的地位和财力,并没有强制规定。嫁妆一般是妆奁、被褥、衣服、金银首饰等。因地域或民族的不同,嫁妆也有所不同。聘礼和嫁妆的变化以20 世纪60 年代到现在的变化最大,在全国范围内也比较能呈现出一致性,故以此为例来说明。到了七十年代,聘礼或嫁妆流行“老三件”,也就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这彰显了家庭的生活水平,人们普遍认为有了这三样东西才“体面”。七十年代后期,有些女方又提了收音机这个新要求。八十年代,人们先是选择14 寸黑白的电视机作为聘礼或嫁妆,再是彩电、摩托车、洗衣机。进入九十年代,则增加了电冰箱、电脑、金首饰等,而且对电器的性

婚姻与家庭论文

婚姻与家庭 首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最基本的组织结构。婚姻是组建家庭的最常见的形式。社会学说,婚姻家庭是人类最初级的生活圈,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中介。 从个人活动的角度看,家庭是一个实体单位,从社会运行的角度看,它是一种社会设置。抛却物质的需求不考虑,人最大的精神需求来自两方面,一是自身价值的实现或说得到认同,这主要表现在事业上的成就感;另一个就是情感上的依托和归属,这种情感的依托和归属就主要体现在家庭中。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有家庭的,所以说,无论走到哪里,人们心中牵挂的都是家,那里是自己永远的归属。而爱情只是家庭的一个相关物,有时它在家庭中的主导力量可能微乎其微。一个成年人,未婚且没有男女朋友,或是选择独身生活的人,他们的情感一定会经常的失落和迷失,这是事业上再大的成就也无法代的。在某种含义上,可能就是一盏黑夜仍为你守侯的灯,孩子一声稚嫩的呼叫,爱人一句不经意的叮嘱,或是一家人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一个让你逃避烦琐的礼仪和人情世故的地方,一个安抚你伤痛,给你信心和勇气的地方,一个受伤时让你最先想到的地方。很难想象,如果下班后没有一个家为你守侯,你怎能保持上班时的精力充沛?如果没有一个家为你支撑,你怎么会有不断进取的雄心和壮志?婚姻与家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这一点,在看了爸爸去哪儿之后,让我更加坚信。 首先,婚姻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是一种社会行为和过程。由于两性的差异,产生结合的本能行为。与动物不同,人在长期的发展衍化过程当中,受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直接影响,同时由于人是社会的生物,这些因素又直接受社会因素的制约,主要是性环境、性文化、性道德。这些都是婚姻的前提。 对于婚姻的选择,在生物学上,是以本能、遗传和生物因素为基础的。本能驱使男性去接近女性,本能是人类行为的基础,人类行为是基本本能的反映。而性本能是行为控制中最重要的因素,因而生物本能构成婚姻的基础。在择偶方面,人们倾向于与他或她的异性父母类似的人恋爱和结婚,这种倾向是无意识的,集中表现为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配偶倾向于以互补需要为基础进行相互选择。当年龄、种族、宗教、住宅、社会经济地位、受教育水平等社会因素表现为择偶中的个人动机时,此动机势必是互补的而非同一的。人们倾向于选择那些能为最大限度地满足提供可靠保证的人做配偶。如性格上的互补、经济与外貌的互补等。当然这一理论只有在择偶自愿和文化鼓励男女之间的婚前互动的社会条件下才能成立。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人相互更具吸引力。这些相似点可能是生理、心理或社会的。其中价值观的相似更为重要,如志同道合,孙中山和宋庆龄。 男性倾向于选择社会地位相当或者较低的女性,而女性则更多要求配偶的受教育程度、职业阶层和薪金收入等于自己相当或者高于自己。即“男高女低”模式。这是在中国长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桎梏之下形成的。从社会经济地位看,男性一般在婚姻中处于优势地位,然而女性的资源还包括长相、体型、相对年龄和持家能力,这些都使一些女性可以用她们的美貌换取男性的家世、成就和向上流动的潜力。新时代的女性更加要求独立,不依赖于男性,她们有自己的逐渐和追求,不甘于这种模式的束缚。 目前,男性未婚人数大大多于女性,除了自愿不婚者之外,由于男女严重失衡的性别比在现实中很有可能变成对男性的“婚姻挤压”。也就是说,在适婚人群中,由于男性人口相对过剩,他们难以找到合适的婚姻伴侣。婚姻市场对男性青年人的“挤压”现象在乡村表现得更为明显。乡村的男女性别比例与城镇的性别比例更加大。 这意味着一部分较贫困、条件较差的农村男性很难找到媳妇儿。因为按照一般的社会心理习惯,总是“女低男高”的婚配模式,贫困乡村地区的女性会嫁给社会经济条件稍好一些的富裕农村人家,或者城镇地区人家,而一些条件很差、很贫困的农村男性就很可能找不到对象,无法结婚。婚姻挤压会导致女性在婚姻市场上的价格更高,但同时对女性的生存状态

婚姻与家庭关系y 终结性考核 标准答案

婚姻与家庭关系y 终结性考核答案

————————————————————————————————作者:————————————————————————————————日期: 2

答案 判断题 1.对婆媳矛盾的咨询,重要的是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再引导双方采用良好的沟通模式。正确 2.解决主干家庭矛盾的方法之一就是弱化矛盾,强化共同点,求同存异。正确 3.实施儿童青少年行为矫正时,需要实施者(如老师、父母)的态度是分别的、没有关系的。错误 4.在两性沟通方式差异上,女性更重视感情、交流,期望通过沟通强调自己的地位、能力。错误 5.婚姻家庭咨询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对求助者进行指导,可以使用“你应该……”的言行,这是对 求助者负责的态度。错误 6.在不同背景下成长的夫妻,建立一个共同遵守的家庭规则是很有必要的。正确 7.性别是影响兄弟姐妹互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 8.溺爱型父母的孩子会更加情绪状态不稳定,表现冷漠倔强。错误 9.访谈的过程中只有婚姻家庭咨询师的言行能够影响求职者,求助者不会给咨询师带来影响。错误 10.在新婚期,性关系的调适、金钱问题、婚姻关系、育儿问题及沟通问题是重要的调适方面。正确 单选题 11.那女双方未办理婚姻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且1994年2月1日前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 (按事实婚姻处理)。 12.家庭系统是由具有(亲属)关系成员组成的团体。 13.新婚期夫妻需要完成的任务不包括(双方父母的养老问题)。 14.关于择偶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男女在择偶标准上存在差异,女性较多关注男性的发展潜能,男性 较多关注女性的性情和容貌)。 15.婆媳问题处理的要点不包括(从亲朋好友处收集信息)。 16.家长的特殊素质指的是(作为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应具备的素质)。 17.呆逼系统实质上是(符号性)的强化系统。 18.下列属于积极的夫妻关系调试方法的是(包容对方差异,宽容对方的缺点)。 19.同辈姻亲关系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 20.惩罚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下列属于惩罚的是(中学生回家只是玩,不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 务,妈妈生气,让他洗一个星期的锅)。 多选题 21.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包含()

婚姻与家庭治疗的案例分析

婚姻与家庭治疗的案例分析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父母权威,男性在历史中占据的地位,这一切使得中国妇女在家庭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在思想解放后,新婚妇女与家婆的婆媳关系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当代影响婚姻关系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张女士与陈先生的案例,分析张女士离婚的各种因素。 关键词:婆媳关系,家庭文化。 案例背景: 张女士,是英国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在回到家乡做管理行业。张女士的丈夫陈先生,两人是同乡,也同是英国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毕业,现在英国一家公司做技术人员,待遇相对国内优厚。两人于大学相识,上一年在家乡成婚。但结婚一年多张女士由于受不了对方家长而离婚。 张女士现年27岁,家里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弟弟,妈妈和爸爸。父母学历不高,但他们的工作使得家里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陈先生现年28岁,是独生子。家里有自己的爸爸妈妈。父母都是大学毕业,父亲是高难度技术人员兼管理人员,母亲是管理人员。家里的生活在当地较优越。 结婚后,张女士居住在男方家里,与其父母共四人一起生活。然而好景不长,才不到一个月张女士就时常回到母亲家里希望留在自己家。为此陈先生的母亲多次向张女士的母亲抱怨,而张女

士的母亲也好言劝服张女士回到婆家住。张女士自述平时在家婆家里没有隐私,所有的柜子、抽屉每天都会被家婆翻阅,自己通过座机与朋友通话也总是被家坡偷听;平时在家做什么事家婆总是把应该注意的事情反复强调。而陈先生也从未在家里帮张女士说话。张女士对此十分苦恼,一年后张女士忍无可忍终于提出离婚。 婚变原因分析: 张女士是一名学历高、能力高的人,同时又是一名管理者。一天中相当一部分时间,张女士都是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而陈先生的父母都是管理层人员,而且常年如此。双方如果处事不谨慎必然产生矛盾。 陈先生从小生活在一个丰衣足食的环境,父母对儿子的照顾无微不至。但是由于父母对儿子过分地掌控,陈先生在妻子、父母面前明显缺少发言权。 张女士家庭并不富裕,因为仅凭父母的积蓄根本无法支持她出国留学。而家里的弟弟却还在上大学,家里负担沉重。其结婚的动机可能也包括对方的财富。 综上所述,张女士离婚的原因包括社会因素①、家庭因素②、个人因素③三方面。 社会因素是张女士的女性社会地位高(相对于她自身的年龄层来说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女性社会地位地下,因此家庭中什么事都是家长说的算。但是张女士由于其自身的生活阅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