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仿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的小组介绍教学片段的写法并对

模仿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的小组介绍教学片段的写法并对

模仿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的小组介绍教学片段的写法并对
模仿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的小组介绍教学片段的写法并对

模仿《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的小组介绍》教学片段的写法并对其教学设计作出说明。

“张仲景与华佗”的小组介绍

生:知道张仲景与华佗吗?

生:张仲景是东汉末年河南南阳人。那时瘟疫流行,他的家人不到十年,因为伤寒死了三分之二。他精心研究古代医学,广泛收集民间秘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在他的书里,不仅有大量内服药方,还介绍了中医理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华佗是安徽亳州人,生活在东汉末年。他在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方面都很精通。华佗的外科技术很高超,他制成了一种麻醉药,叫做“麻沸散”。他曾让患了阑尾炎的病人用酒服“麻沸散”,等病人全身麻醉后,他便开始动手术,最后在伤口上敷上有消毒作用的膏药,一个月以后,病人完全恢复了健康。华佗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全身麻醉技术的医生。

此外,华佗还精通针灸技术。当时丞相曹操得了神经性头痛,就派人请华佗来为自己治病。华佗给曹操针灸,一针下去,曹操的头就不疼了。

华佗重视治疗,更重视疾病的预防。他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独创了一套名为“五禽戏”的体操,用来增强体魄。

生:请医学教授介绍张仲景主要成就:

张仲景根据自己多年辩证论治的经验写成一部书,叫《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伤寒杂病论》系统总结了汉朝以前的医学理论和临证经验,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记载了对疾病的各种治疗原则和治疗原则和治疗各种传染病和杂病的方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该书把病症分成若干条目,每条先介绍临床表现,然后根据辩证分析,定为某种证,最后根据证提出治法与方药。为中医辩证论治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成为历代医家辩证论治的楷模。他所确立的“辩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医学之林。与《黄帝内经》一起,共同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使中医成为一门完整的科学,清代的《医宗金鉴》评价该书:“古经皆有法无方,自此始有法有方,......诚医门之圣书。”

在流传过程中,有所散失,唐宋以后,被分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张仲景一人就占了两部,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中占有特殊地位。现在仍然是中西医学习研究中医理论和临床治疗的重要典籍。一千七百多年来,这两部鞒作不但为中国历代医家所推崇,而且自隋唐以后,张仲景的著作和学说远播海外,在世界医学界享有盛誉。从晋朝到现在,中外学者整理、注释、研究、发挥《伤寒论》、《金匮要略》而成书的已超过一千七百余家,留下了近千种专著、专论,这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

张仲景一生的著述十分丰富,可惜大部分都已失传了,只留下《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张仲景是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人,为了纪念张仲景对医学的贡献,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所撰鞒的《伤寒杂病论》及其辩证论治思想,在今天的临床实践方面方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和富贵的临床经验已经成了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生:请医学教授介绍华佗主要成就:

生:华佗高明之处,就是能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学术成果,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新的学说。中国的医学到了春秋时代已经有辉煌的成就,而扁鹊对于生理病理的阐发可谓集其大成。华佗的学问有可能从扁鹊的学说发展而来。

同时,华佗对同时代的张仲景学说也有深入的研究。他读到张仲景著的《伤寒论》第十卷时,高兴地说:“此真活人书也”,可见张仲景学说对华佗的影响很大。华佗循着前人开辟的途径,脚踏

实地开创新的天地。例如当时他就发现体外挤压心脏法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这类例子很多。最突出的,应数麻醉术—酒服麻沸散的发明和体育疗法“五禽之戏”的创造。利用某些具有麻醉性能的药品作为

麻醉剂,在华佗之前就有人使用。不过,他们或者用于战争,或者用于暗

杀,或者用于执弄,真正用于动手术治病的却没有。华佗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又观察了人醉酒时的沉睡状态,发明了酒服麻沸散的麻醉术,正式用于医学,从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术的技术和疗效,并扩大了手术治疗的范围。据日本外科学家华冈青州的考证,麻沸散的组成是曼陀罗花一升,生草乌、全当归、香白芷、川芎各四钱,炒南星一钱。自从有了麻醉法,华佗的外科手术

更加高明,治好的病人也更多。他治病碰到那些用针灸、汤药不能治愈的腹疾病,就叫病人先用酒冲服麻沸散,等到病人麻醉后没有什么知觉了,就施以外科手,剖破腹背,割掉发病的部位。如果病在肠胃,就割开洗涤,然后加以缝合,敷上药膏。四五天伤口愈合,一个月左右,病就全好。华佗在当时已能做肿瘤摘除和胃肠缝合一类的外科手术。一次,有个推车的病人,曲着脚,大喊肚子痛。不久,气息微弱,喊痛的声音也渐渐小了。华佗切他的脉,按他的肚子,断定病人患的是肠痈。因病势凶险,华佗立即给病人用酒冲服“麻沸散”,待麻醉后,又给他开了刀。这个病人经过治疗,一个月左右病就好了。他的外科手,得到历代的推崇。明代陈嘉谟的《本草蒙筌》引用《历代名医图赞》中的一诗作了概括:“魏有华佗,设立疮科,剔骨疗疾,神效良多”。可见,后世尊华佗为“外科鼻祖,”是名副其实的。华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还永远怀念他。江苏徐州有华佗纪念墓;沛县有华祖庙,庙里的一副对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总结了华佗的一生。由学生现场表演“五禽戏”的部分套路

案例评析

这是一堂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的课,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案,有侧重地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学习小组分别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学生在课堂上体现主角地位,教师退居配角和次要地位。可以想见,学生在课前要完成预习案任务,必须要全面参与,全程参与,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协调分工,又必须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课堂上采用知识竞赛、故事会、展示作品、模拟采访、体育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营造出热烈欢快的学习氛围,课堂高潮迭起,学生乐于展示,勤于参与,勇于探究,在开放与互动中体验、感知历史。可以肯定,这样的历史课学生感兴趣,也更容易让他们走进历史。

提出两个问题供进一步思考与商榷。第一,本节课学生的活动、展示、表演都是建立在课前充分准备基础上的,可能准备的时间要大大多于一节课的时间,显然其推广价值受到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这其中存在着质与量的关系问题,教师必须适当把握度,先进的理念要坚持,但在操作层面要合适可行。第二,当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时,教师不能只做旁观者或主持人,更不能完全退居幕后。事实上教师是起指导的作用。

造纸术的发明-4年级

造纸术的发明 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写字主要写在竹片和木片上,叫做竹简或木简。一篇比较长的文章,就需要许多竹简、木简。 汉朝以前,人们还用帛写字,帛比竹木轻便,但是很贵。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开始用丝麻制成絮纸。这是造纸术的开端。由于丝絮价贵,人们经过实践,又采用麻纤维造纸。1957年在西安一座西汉墓中,发现了用麻做原料的纸片。到东汉时,蔡伦又对造纸术做了重大改进。 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人。公元57年,蔡伦出生在湖南一个农家,从小家中贫穷。公元75年时,因迫于生计,蔡伦进了汉明帝的宫里当了太监。进入宫中,蔡伦从小黄门做起,天天要侍候皇帝和皇室成员,忍受大太监的责骂。蔡伦小心谨慎地效劳,不敢有半点马虎。在蔡伦的努力下,他逐步取得了皇帝的信任,就这样,蔡伦一步步高升到龙亭侯。在长期的宫廷生活中,蔡伦深感到没有简易的文字载体的不便,他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 东汉和帝九年,蔡伦担任了尚方令这一官职。尚方令专门负责皇宫里面使用的器物。蔡伦很有才能,并且能够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他是个有心人,经常到田野和河边走访,观察河边妇女洗蚕丝和抽丝漂絮的过程。他发现好的蚕丝拿走后,会在席上形成薄薄的一层残留物,有人把它晾干,用来糊窗户、包东西,也可以用来写字。他还在造纸的作坊向造丝絮纸的工匠们请教,逐渐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蔡伦深知,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开辟更广泛的造纸材料来源,改进造纸的技术和方法,才能早出既经济又实用的纸张,提高纸的实用性。 当时,蔡伦注意到,劳动人民的衣服大都是用麻料制成,他们在沤麻的过程中,也像洗絮一样,最后也会在蔑席上残留一些薄膜。蔡伦想:如果麻纤维也能造纸,造纸的材料来源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于是,蔡伦和很多能工巧匠一起,搜集材料(树皮、麻皮、破布、废渔网等),再把它们捣碎捣烂,做成纸浆;然后使用“漂絮”的方法,用席子捞取纸浆,捞出的纸浆在席子上形成薄薄的一层,晒干后,就成了纸。 在造纸的过程中,它们不断总结的改进,使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生产程序也日渐完善成熟。有了丰富的材料来源和比较容易掌握的生产方法,造纸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公元121年,蔡伦由于当年被迫陷害汉安帝的祖母宋贵人,而被拿去治罪。蔡伦心中有愧,不愿去受审,在内疚的心情下,服毒自杀了。 知识点提示: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世界闻名。 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一般是指、、及。 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造纸术的演变过程

造纸术的演变过程 说道中国的四大发明相信大家肯定在教科书上也都看过,也都基本知道是哪四大发明,那么小编就不闲话多说,今天要说的是造纸术,相信大家都知道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那么大家是不是对于他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很感兴趣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吧。 远古以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就已经懂得养蚕、缫丝。秦汉之际以次茧作丝绵的手工业十分普及。这种处理次茧的方法称为漂絮法,操作时的基本要点包括,反复捶打,以捣碎蚕衣。这一技术后来发展成为造纸中的打浆。此外,中国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 历史上关于汉代的造纸技术的文献资料很少,因此难以了解其完整、详细的工艺流程。后人虽有推测,也只能作为参考之用。总体来看,造纸技术环节众多,因此必然有一个发展和演进的过程,绝非一人之功。它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在造纸术发明的初期,造纸原料主要是树皮和破布。当时的破布主要是麻纤维,品种主要是苎麻和大麻。据称,我国的棉是在东汉初期,与佛教同时由印度传入,后期用于纺织。当时所用的树皮主要是檀木和构皮(即楮皮)。最迟在公元前2世纪时的西汉初年,纸已在中国问世。最初的纸是用麻皮纤维或麻类织物制造成的,由于造纸术尚处于初期阶段,工艺简陋,所造出的纸张质地粗糙,夹带着较多未松散开的纤维束,表面不平滑,还不适宜于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 西汉初年,政治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应运而生。许慎著《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谈到“纸”的来源。他说:“…纸?从系旁,也就是…丝?旁”。这句话是说见当时的纸主要是用绢丝类物品制成,与一般意义上的纸是完全不同的。 许慎认为纸是丝絮在水中经打击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这种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纸”,有人把这种“纸”称为“赫蹄”。这可能是纸发明的一个前奏,关于这种“纸”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汉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汉书·赵皇后传》中记录了成帝妃曹伟能生皇子,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 造纸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1800多年前,造纸术的发明家蔡伦即使用树肤(即树皮)、麻头(麻屑)、敞布(破布)、破鱼网等为原料制成“蔡侯纸’,于公元105年献给东汉和帝,受到高度赞扬。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和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造纸术发明的初期,造纸原料主要是破布和树皮。当时的破布主要是麻纤维,品种主要是苎麻和大麻。据称,我国的棉是在东汉初叶,与佛教同时由印度传入,故用于纺织应是更晚一些的事了。另外当时所用的树皮主要是构皮(即楮皮),对枸皮纸曾有“楮先生”之称。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5世纪)纸的品种、产量、质量都有增加和提高,造纸原料来源更广。史书上曾论及到这时期一些与原料有关的纸种名称,如写经用的白麻纸和黄麻纸,枸皮做的皮纸,藤类纤维做的剡藤纸,桑皮做的桑根纸,稻草做的草纸等。由此看来我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麻、枸皮、桑皮、藤纤维、稻草等已普遍用作造纸原料。 另外史书上还有提到有关蚕茧纸、苔纸、发笺纸、侧理纸等名词,那么是否当时曾用青苔、毛发等造纸呢?笔者根据这类纤维的特性来看,认为不大可能,毛发极少纤维结合力,成纸强度很低,不宜单独用来造纸,至于蚕茧纸和发笺纸之说很可能是一种象形名词,白净、细密的麻纤维纸表面形似蚕茧,可能就称其为蚕茧纸。假如在纸浆中加入少许着色的长纤维或毛发,给人以披发的感觉,故而可能就称其为发笺纸,形似青苔并且显绿色花纹者可能谓之苔纸,当然这只是一种推论,尚需送一步考据。 竹子作为造纸原料始于晋还是宋,尚有不同的看法。南北朝书法家萧子良的一封信中曾说“张茂作箔纸……取其流利,便于行书”,据考据,所渭箔纸即嫩竹纸,张茂是东晋人,看来用竹子造纸可能是初始于晋。但用量很少。 我国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空前繁荣,造纸业也进入一个昌盛时期,纸的品种不断增加,生产出许多名纸及大量艺术珍品。造纸原料以树皮使用最广。主要是楮皮、桑皮,也有用沉香皮及栈香树皮的记载。藤纤维也广为使用,但到晚唐时期,由于野藤大量被砍伐,有无人管理栽培,原料供不应求,藤纸一蹶不振,到明代即告消失。 宋代竹纸发展很快,后期的市场上十之七八是竹纸,用量之大可以想见,就产区而言有四川、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等,最盛之地当推浙江、四川。在工艺上宋代竹纸大多无漂白工序,纸为原料本色,除色黄之外,竹纸也有性脆的缺点。 元明时期竹纸的兴盛创造了历史新篇章,尤以福建发展最突出。使用了“熟料”生产及天然漂白,使竹纸产量大有改进。 清代由于造纸业的大发展,麻及树皮等传统造纸原料已不能满足需要,竹纸在清代占了主导地位,其他草浆也有发展,河南、山东、山西等地有人用麦草、蒲草。陕西、甘肃、宁夏有人用马莲草,西北用芨芨草,东北用乌拉草。造些野生草类植物,在清代末期当地居民已用以制造粗草纸。我国用蔗渣造纸始于清末,张东铭在徐家坡设一造纸厂以蔗渣为原料,对此《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三八四有记载。清代草浆生产技木有了很大进步,用仿竹浆、皮浆的精制方法制取漂白草浆。著名的泾县宣纸就是用一定配比的精制稻草浆和檀皮浆抄制而成,其生产工序一直延续至今。芦苇在清末也有使用。据光绪三十二年《东方杂志》三卷3期载:“陈兴泰在汉口桥口地方,设一造纸厂,先后以芦浆(芦苇)、蔗渣、稻草杆等物,试造日用纸张,有成效”。 造纸术在我国由发明而发展,遍及全国。到公元7世纪初期(隋末唐初)开始东传至朝鲜、日本;8世纪西传入撒马尔罕,就是后来的阿拉伯,接着又侍入巴格达;10世纪到大马士格、开罗;

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纸的发明、蔡伦改进造纸术(含解析)

纸的发明、蔡伦改进造纸术 1.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重要载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商周时期人们把汉字铸在青铜器上 B. 秦始皇下令将小篆作为全国通用字体 C. 西汉时期汉字的主要书写材料变为纸张 D.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 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A. ②①④③ B. ③①②④ C. ①②④ ③ D. ②③④① 3. 以下史实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②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 ③大秦人到访中国 ④蔡伦改进造纸术。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④③① ② D. ②③④①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有关古代科技成就的历史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汉时,炼丹家发明了火药 B. 北宋时,毕昇在世界上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 C. 唐朝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D. 东汉时,蔡伦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5. 蔡伦、郑和等人被某国际机构评为影响世界发展排名前100名的伟人。网络红人、历史教师袁腾飞曾说:“宦官……只有两个不错的,青史留名,蔡伦和郑和。”蔡伦和郑和青史留名是因为() A. 蔡伦和郑和都是出了名的宦官 B. 蔡伦发明了纸张,郑和传播了纸张 C.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郑和七下西洋 D.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郑和是伟大航海家 6. 我国古代“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了世界面貌”的科技成就是()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③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④李春设计赵州桥。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③ ④ D. ②④ 7.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文中的记载是下列哪一人物的发明() A. 张仲景 B. 华佗 C. 祖冲之 D. 蔡伦 8.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A.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B. 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 C.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 D.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9. 下列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 华佗制成了“麻沸散” C.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D. 《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 10. 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该项发明是() A. 印刷术 B. 造纸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11. 下列科技发明中,属于东汉蔡伦的是() A. 发明造纸术 B. 改进造纸术 C. 发明地动仪 D. 发明麻沸散 12. 2010年1月25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咱在澳门科学馆举行,咱出超过100件展品,涵盖天文、火药与武器、造纸、印刷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科技制品。如果按这些科技成就出现的时间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A. 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B. 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 C. 活字印刷术、火药、造纸术 D. 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 13. “伦乃……用树枝,麻头及敝布、渔网为纸。”这一现象发生在() A. 西汉 B. 战国 C. 秦朝 D. 东汉 14.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下列人物在造纸术的改进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 司马迁 B. 蔡伦 C. 张衡 D. 张仲景 15.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A. 活字印刷术 B. 交子 C. 造纸术 D. 指南针 16. 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民族。下列历史人物的事迹中能体现出创新精神的有() ①大禹 ②蔡伦

《造纸术》大班科学教案

《造纸术》大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激发幼儿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通过观察、实验让幼儿知道纸的特性及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用纸 3、通过设计、布置教室发展幼儿动手能力加深对纸的认识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重点难点 造纸术的复杂过程及演变 活动准备 1、各种类型纸张(白纸报纸等) 2、纸制品(纸杯装饰画等) 3、蔡伦画像 4、视频(造纸术过程) 5、剪刀水胶水等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 观察、实验了解纸的特性及用途 1、观察纸制品让幼儿边看边议 2、提问: ①刚才小朋友看到这些玩具、书本、画、纸盒等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纸有些特点

(小结:纸很轻易吸水易损坏易燃烧;纸可以折叠、揉皱、? 碎因此使用纸制品时要仔细) ②纸有什么用你用过些纸 (小结:纸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蜡光纸、皱纹纸、图画纸、宣纸、书写纸等等纸的用处很大写字、画画、包装等需要纸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经纸) 基本环节: 一、纸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有纸的呢(让幼儿议论一会儿后老师告诉小朋友) 二、比较谈话了解纸的一些简单演变过程 师:现在我们有了纸在纸上写字用纸印刷书本可是很久以前还没有发明纸的时候古代人把字写里呢(让幼儿议一议然后逐出龟壳、竹简、布) 1、介绍龟壳我们的祖先为了记事就把字刻在动物的骨头或者外壳上但是这样方便为什么 (让幼儿用手摸摸龟壳知道骨头和龟壳很硬要用刀刻不方便) 2、介绍竹简后来古代的人想办法把字写在竹片上然后用绳子把竹片一片片连接起来变成一本书(出示一本书让幼儿用手掂一掂竹简和书让幼儿比一比)种书好好在里 3、介绍布后来古代人又动脑筋把字写在布上布与甲骨、竹简比较种好好在里布跟纸比种更好为什么

造纸术的发明者是中国古代的什么人

造纸术的发明者是中国古代的什么人 中国的四大发明影响了全世界,其中最亲民的应该就是造纸术了,如果没有造纸术,相信我们现在还在刻字吧。下面是分享的中国造纸术的发明者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是谁发明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主要依据是《后汉书;蔡伦传》的记载。书上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因此,后来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据以尊东汉时代的蔡伦是纸的发明者,把他向汉和帝刘肇献纸的公元105年,作为纸的诞生年份。 但自从1933年,已故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淖尔地区发现了一片西汉中叶古纸后,对造纸术的发明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1957年5月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郊灞桥砖瓦厂工地古墓中又发现了成叠的古纸残片88片。这成叠古纸垫在三面铜镜下面,垫得很厚,虽然已成碎片,但边没有完全腐烂。这一发现,更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经考古学家考证,认为这一墓葬不会晚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因此灞桥纸的年代也可大致确定在公元前118年以前。

这个时间比蔡伦造纸的年代要早200多年。另外,1973年至1974年,在甘肃汉居延遗址又发掘出两张西汉后期的麻纸。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986年6月至9月,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在天水马滩西汉墓内发掘了一张地质地图,此纸长5.5厘米,宽2.6厘米。这个最新发现的西汉纸质地图是目前所街道的最早的纸张实物。这些都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古代在西汉初期就发明了可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除此以外,在史籍里,早在蔡伦以前,也有一些关于纸的记载。如《三辅旧事》上曾说:卫太子刘据鼻子很大,汉武帝不喜欢他。江充给他出了个主意,教他再去见武帝时“当持纸蔽其鼻”。太子听从了江充的话,用纸将鼻子掩盖住,进宫去见壏帝。汉武帝大怒。此画发生在公元前91年。又如《汉书;赵皇后传》记载:汉武宠妃赵飞燕的妹妹赵昭仪要害死后宫女官曹伟能,就派人送去毒药和一封“赫蹄书”,逼曹伟能自杀。据东汉人应劭解释,“赫蹄”即“薄小纸也”(后来称为丝棉纸)。再如《后汉书;贾逵传》说,公元76年汉章帝令贾逵选二十人教以《左氏传》,并“给简、纸经传各一通“。以上有关纸的文献记载,都早于公元105年,即蔡伦向汉和帝献纸那一年。 持否定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同志认为,”发明造纸术的是西汉劳动人民。东汉劳动人民在继承西汉造纸技术后,又有所改进、发展和提高。至和帝时,尚方令(职掌管理皇室工场、负责监造各种器械)蔡伦组织少府尚方作坊充足的人力、物力,监制出一批精工于前世的良纸,于元兴元年奏上,经推广后,‘自是天下莫不从用焉

《造纸术》大班科学教案.

《造纸术》大班科学教案 2019-05-0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激发幼儿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通过观察、实验,让幼儿知道纸的特性及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用纸。 3、通过设计、布置教室,发展幼儿动手能力,加深对纸的认识。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重点难点 造纸术的复杂过程及演变。 活动准备 1、各种类型纸张(白纸,报纸等) 2、纸制品(纸杯,装饰画等) 3、蔡伦画像 4、视频(造纸术过程) 5、剪刀,水,胶水等。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 观察、实验,了解纸的特性及用途。 1、观察纸制品,让幼儿边看边议。 2、提问: ①刚才小朋友看到这些玩具、书本、画、纸盒等,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纸有哪些特点? (小结:纸很轻,易吸水,易损坏,易燃烧;纸可以折叠、揉皱、?碎,因此使用纸制品时要仔细) ②纸有什么用?你用过哪些纸?

(小结:纸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蜡光纸、皱纹纸、图画纸、宣纸、书写纸等等。纸的用处很大,写字、画画、包装等需要纸,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经纸) 基本环节: 一、纸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有纸的呢?(让幼儿议论一会儿后老师告诉小朋友) 二、比较谈话,了解纸的一些简单演变过程。 师:现在我们有了纸,在纸上写字,用纸印刷书本,可是很久以前,还没有发明纸的时候,古代人把字写哪里呢?(让幼儿议一议,然后逐出龟壳、竹简、布) 1、介绍龟壳。我们的祖先为了记事,就把字刻在动物的骨头或者外壳上。但是。这样方便吗?为什么? (让幼儿用手摸摸龟壳,知道骨头和龟壳很硬,要用刀刻,不方便) 2、介绍竹简。后来古代的人想办法,把字写在竹片上,然后用绳子把竹片一片片连接起来,变成一本书。(出示一本书,让幼儿用手掂一掂竹简和书,让幼儿比一比)哪种书好?好在哪里? 3、介绍布。后来古代人又动脑筋,把字写在布上。布与甲骨、竹简比较,哪种好?好在哪里?布跟纸比,哪种更好?为什么? 比较龟壳、竹简、布当书写品的优缺点,让幼儿知道中国古代人勤劳聪明,想出的办法一个比一个好。 三、介绍蔡伦及造纸术。 (出示蔡伦画像)蔡伦是古代的一位科学家,他就是纸的发明者。教师通过故事的形式向幼儿介绍蔡伦发明造纸术的`经过。重点介绍蔡伦如何动脑筋,想办法,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发明了纸的艰辛地过程。 向幼儿播放视频,让幼儿有直观的感受。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中国就有了纸。当时外国人还不知道怎样造纸,他们还只能在羊皮、树叶上写字。后来,我们中国的造纸技术传到朝鲜、越南。日本等许多国家。所以,中国是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 过去,我们是用手工造纸,现在用机器造纸,科学家又不断创造发明,造纸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还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纸。(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品种的纸,让幼儿说出其称)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谁发明了造纸术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谁发明了造纸术 张燕 造纸术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对于中国古代造纸术究竟起 源于何时,长期以来,学术界存在着“东汉蔡伦发明说”与“蔡伦前发明说”两种观点。 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又出土了460余件麻类植物造成的古纸。颜色、质地非 常之多,有黑色、褐色、白色、黄色,厚薄不一,其中10件还写有文字。从残留在纸面上的残渣看,它们主要用麻织物和很细的丝织物制作,用于书写文件、信件及包裹物品。据分析,这些古纸的年代大多数是西汉时期的。 有学者认为,敦煌出土的大批古纸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明:早在西汉时期中国 就有了纸,蔡伦并非造纸术发明人。 一、蔡伦是最早的造纸人吗? 纸张被视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与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占有同样的 地位。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弗朗索瓦·巴孔在17世纪初叶于所著《新机械学》中强调了这四大发明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它们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造纸术和印刷术表现在文化中,火药表现在战争中,指南针则表现在航海事业中。任何帝国、任何教派或任何星辰都不能自吹对人类事务施加了像这些发明那样大的影响。”因此,造纸术的起源问题不仅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重大意义,也备受世界范围内的研究者瞩目。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存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的传统说法,直至今天, 中国的教科书也这样告诉学生。这种观点的主要根据,来源于重要史书《后汉书》。《后汉书》中明确记录了造纸术的发明人、发明原由和过程:“自古书契多 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注: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后来,这段记述又由保存在较晚著作中的 其它记述或引文所证实。基于《后汉书》在当时和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后人认定是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然而,由于新的考古发现,“蔡伦造纸”的传统说法在中国乃至亚洲的许多 纸张史专家中都引起了争论。 1957年,陕西出土了灞桥纸。1974年,甘肃居延金关汉代亭燧故址出土了金 关纸。1978年,陕西扶风中颜村西汉窑藏出土了中颜纸。经过考古专家的考证和断代,证实这些纸是西汉初期到晚期的,年代都比东汉早,因此一些学者开始对“蔡伦发明造纸术”的观点提出异议。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潘吉星指出:早在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 中国就有纸,蔡伦不应是造纸术的发明人,中国造纸的历史起码要向前推进两三个世纪。 而另一些专家则对这些纸出土的古墓或遗址的年代,以及出土的是不是真正 意义上的纸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虽然在西汉时期中国已造出了植物纤维纸,但这些纸质地较粗糙,结构也比较松散,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纸。而蔡伦对造纸术进行了重大的革新,才使纸的质量和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成为今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纸。蔡伦对纸向中国、向世界的推广普及作出了重大贡献,即使不是最早造出纸的人,却可以算作“造纸术”的发明人。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纸的发明(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认识“创、携”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累、鲜”,会写“术、伟”等12个字,会写“造纸术、伟大”等30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3.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纸的图片)同学们,知道咱们现在用的纸是谁发明创造的吗?(蔡伦) 2.板书课题。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纸的发明》。我们一起详细地了解一下纸的发明及影响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语。 重点指导: 字音:读准多音字“累、鲜”。 字形:“录”注意下部;“验”右部中有一短横。 形近字辨析: “洲”和“州”(“洲”有三点水旁,是水中之地的意思;“州”是指旧时的一种行政区划) 注意“录、册、存、洲”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理解词语:创造、携带、学富五车、粗糙等。 2.巩固生字,会读会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课件上出示蔡伦和造纸术等资料,师生交流。 蔡伦(约62—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治今湖南郴州)人。曾任中常侍、尚方令等职,元初元年封龙亭侯。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改进了造纸术。所造纸张有“蔡侯纸”之称。 蔡伦的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纸是怎样发明的?它的影响是什么? (西汉之前人们记事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或写在帛上。西汉时代,人们用麻纸书写。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制造了轻便好用、价格便宜的纸。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3.组织交流、讨论,明确各段的大意: 第1自然段: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2自然段: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及其特点。 第3自然段:麻纸出现的时间及其特点。 第4自然段: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第5自然段: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明的意义。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造纸术的方法步骤

一般均认为中国造纸始于公元105年,蔡伦是造纸的始祖,但这并不完全正确。其实纸的发明与应用远在此之前。当然蔡伦对于中国造纸术的推广与改进也相当重要,他将原本制纸原料的丝絮以便宜易得的材料替代,例如树皮、破布、鱼网等。因为材料来源丰富,纸的产量大增,进而推广到一般老百姓都能使用。后世各种制纸技术的改良多是依照蔡伦的方法加以推广。 有关造纸术的著作以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记载最详尽。第13篇《杀青》中关于纸料、竹纸、皮纸的记载,可说是我国传统造纸术发展到最高峰的总结性叙述。其中又可分五个步骤: 斩竹漂塘 第1个步骤是“斩竹漂塘”。所谓“杀青”是指斩竹做原料而得名,竹材是古代造纸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盛产竹子的华南地区,尤其福建,是竹纸的主要产地,造纸的竹材以将生枝叶的新生竹为佳。造纸的工匠通常在芒种前后上山砍竹,每根竹子截成5到7尺长,然后就地开挖水塘,将截断的竹子在水塘内浸上100天,取出时用力捶洗使青壳和树皮脱掉,目的是让竹材软化。 19世纪造纸的材料来源由破布转为木材,因为木材容易取得,成本也较低。但由于木材纤维是由木质素所组成,木质素会氧化,这就是纸张泛黄的原因,这个问题又因造纸过程中添加酸剂而更加严重。 煮木皇足火 《天工开物》中制竹纸的第2个步骤是将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木皇桶中蒸煮8 个昼夜,经过碱液的蒸煮,原料中的木质素、树胶、树脂等杂质被除去。然后

取出蒸煮的原料放入清水塘内漂洗,然后再放进锅里浸石灰水蒸煮,如此反复进行十几天。经过反复蒸煮、漂洗,竹子的纤维逐渐分解。

现今制作纸浆已改用烧碱替代石灰水。烧碱碱性较强,能使木材纤维迅速分解。另外还添加氯,以去除木浆里的杂质,目的是用来漂白,但排放的废水便含有机氯,这对生态环境伤害极大。目前造纸业已投入大量资金来清除毒素,并研究新的漂白法,如以二氧化氯取代以降低有机氯的生成。 荡料入帘 古法造纸的第3个步骤是取出煮烂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舂成泥面状,捣烂后的原料用适量的水调配,使纤维彻底分离并浸透水分,成为纸纤维的悬浮液,再倾倒入纸槽里面。然后用细竹帘在纸浆中滤取,纸纤维留在竹帘上形成一层泾纸膜。这道工序在造纸过程中是最费力的,抄纸的工匠站在纸槽旁重复着舀水、抬起竹帘等动作,每次承受的重量重达20公斤。另外捞纸时还得靠经验,抄得轻纸会太薄,抄得太重纸又会嫌厚,完全凭工匠的手法。 覆帘压纸 把捞过纸浆的竹帘倒铺在压榨板上,然后小心地移开竹帘,这层泾纸膜便落在板上。慢慢堆叠起一层层的纸页,再以重物挤压,排出泾纸页中的水分。重物挤压之下纸膜也慢慢成形,成为一张张四四方方的纸张,手工造纸每日每个工匠平均只能做300到500张纸。现代造纸厂一部机械每天生产的纸卷数以吨计,据统计当今全球造纸厂每年生产3亿多吨的纸,相当于全球汽车产量总重的3倍。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造纸术手抄报

造纸术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纸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 火药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火药,顾名思义,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剧烈燃烧的药剂。火药是以其杀伤力和震慑力,带给人类消停战事、安全防卫的作用,成为了人类文明重要发明之一。 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艾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个发明清单被后来的著名英国生化学家、历史学家和汉学家李约瑟发扬光大。 指南针 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宋仁宗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朝虽然出现活字印刷术,但并未普遍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

蔡伦发明纸的故事

蔡伦发明造纸术的故事 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都是把字写在竹简和丝帛上,由于承载的笨重和价格的昂贵,制约了文化的传播。东汉宦官蔡伦发明造纸术,对当时乃至后世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造纸术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蔡伦,东汉桂阳(今湖南郴州)人。他出身低微,很小就入宫做了太监,服侍汉和帝。蔡伦聪明勤奋,人又谨慎好学。平时他不喜欢和人交往,经常把自己关在屋里读书思考。汉和帝即位后,蔡伦被提升为中常侍,出入宫廷内外,平时服侍皇帝,负责掌管文书,传达皇帝的命令。 当时许多外官经常和宦官结交,但是蔡伦却能坚守原则,并不随便与人交往,因此汉和帝更加信任他。蔡伦敢于指出和帝不对的地方,因此也很受和帝的器重,经常参与朝政。蔡伦是一个喜欢思考和有所发明的人,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蔡伦升任尚方令,负责掌管皇帝的手工作坊。 这个作坊是皇家的私人作坊,主要是为皇家服务。蔡伦在监管作坊期间,经常和匠人一起切磋制造器械的技术,由他监管制造的各类军械非常精良、锋利,被天下人赞叹。 他在这方面的才能也开始逐渐显露。东汉以前,人们通常都用竹简和丝帛作为记载文字的工具,有些很长的奏章要用许多竹简,翻阅起来非常不方便,也难于随身携带,而用丝帛作为书写的载体,虽然方便,但是很昂贵,普通人家根本承担不起这样的费用。蔡伦平常喜欢读书,对于书简带来的种种不便深有感触,如何制造出一种轻便的、价格低廉的书写工具,成为蔡伦的一个梦想。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蔡伦翻阅了许多前人的资料。有一天,蔡伦看到宫女们在用蚕丝制造各种丝织品,从她们的制造过程中,蔡伦顿时有了灵感。 他连忙赶回去,和匠人们共同研究,把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混合在一起,捣碎弄烂,然后将这些东西糅合在一起,拌匀后晾干,经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蔡伦终于制造出了廉价和实用的纸张。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把发明纸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连同自己制造的第一张纸,一起奉献给汉和帝,请他过目。 汉和帝亲自试验后,非常满意,厚厚赏赐了蔡伦,并把制造纸的方法颁布天下,蔡伦的造纸术马上在各级社会阶层中传播开来,受到广泛的欢迎和喜爱。 为了赞颂蔡伦的杰出贡献,当时人们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从此蔡伦的名气越来越大。

从无到有的技术,造纸术的演变过程

从无到有的技术,造纸术的演变过程 说道中国的四大发明相信大家肯定在教科书上也都看过,也都基本知道是哪四大发明,那么小编就不闲话多说,今天要说的是造纸术,相信大家都知道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那么大家是不是对于他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很感兴趣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吧。 远古以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就已经懂得养蚕、缫丝。秦汉之际以次茧作丝绵的手工业十分普及。这种处理次茧的方法称为漂絮法,操作时的基本要点包括,反复捶打,以捣碎蚕衣。这一技术后来发展成为造纸中的打浆。此外,中国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历史上关于汉代的造纸技术的文献资料很少,因此难以了解其完整、详细的工艺流程。后人虽有推测,也只能作为参考之用。总体来看,造纸技术环节众多,因此必然有一个发展和演进的过程,绝非一人之功。它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在造纸术发明的初期,造纸原料主要是树皮和破布。当时的破布主要是麻纤维,品种主要是苎麻和大麻。据称,我国的棉是在东汉初期,与佛教同时由印度传入,后期用于纺织。当时所用的树皮主要是檀木和构皮(即楮皮)。最迟在公元前2世纪时的西汉初年,纸已在中国问世。最初的纸是用麻皮纤维或麻类织物制造成的,由于造纸术尚处于初期阶段,工艺简陋,所造出的纸张质地粗糙,夹带着较多未松散开的纤维束,表面不平滑,还不适宜于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 西汉初年,政治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应运而生。许慎著《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谈到“纸”的来源。他说:“‘纸’从系旁,也就是‘丝’旁”。这句话是说见当时的纸主要是用绢丝类物品制成,与一般意义上的纸是完全不同的。 许慎认为纸是丝絮在水中经打击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这种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纸”,有人把这种“纸”称为“赫蹄”。这可能是纸发明的一个前奏,关于这种“纸”的记载,

造纸术发明

造纸术发明 造纸术发明 文字对于一个民族、一个文明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是关系到这个民族、这种文明能否延续的生死大事。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辉煌的古代文明,因为没有文字的记载,结果变得湮没无闻;然而有的文明,在当时的时代里,可能并不怎幺引人注目,甚至是某些文明的边缘,但是仅仅是由于残存了一些记载文明的碎片,而在后代成为很多学者们追逐的对象和老百姓们津津乐道的事情,比如敦煌藏经洞。 有了文字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很好的载体。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纸草来记述历史;在古代的欧洲,人们还长时间地利用动物的皮比如羊皮来书写文字;而中国,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但是甲骨、竹简都比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阅读奏章,就要整整一车;绢帛虽然轻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贵,也不适于书写。到了汉代,由于西汉的经济、文化迅

速发展,甲骨和竹简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了,从而促使了书写工具的改进——纸被发明出来了。造纸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艺,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是中国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对中国历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蔡伦造纸 当时人们已开始应用小块的丝绵制成的纸,因为考古学家于1933年在新罗布淖尔发现了一张古纸,它是"麻物、白色,作方块薄片,四周不完整,长约40厘米,宽约100厘米,质甚粗糙,不匀净,纸面尚有麻筋,盖初做纸时所做,故不精细也″由于古汉时的纸张是由麻缕和丝绵,加上制法粗糙,所以纸张的质量不太好。而麻缕和丝绵都有其本身的作用,如要把它们用作造纸的原料,就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而难以得到迅速的发展,来满足文化生活上对纸张的要求。 在新的客观形势要求下,蔡伦的出现便为造纸术带来新突破,在《东汉观记》卷二上记载:"蔡伦··有才学,尽忠重慎,每次休沐,

出版专业考试基础知识: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

; 一、造纸术的发明 中国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阶段。在此漫长的岁月中,我们的祖先为了帮助记忆、记录经验、留传、著书立说等需要,采用过许多天然原料或经过加工的材料作为记事、书写所用。如结绳记事、甲骨镂刻、石鼓碑碣、简牍缣帛等。 蔡伦是汉和帝时的中常侍兼尚书令,掌管制造宫廷用品。据《蔡伦传》记载,他“有才学,尽力敦慎,……永元九年(公元97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秘,为后世法”。说明他具备发明创造的个人素质,当时也具备研制植物纤维纸的物质条件。“每年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说明他经常去民间考察沤麻、煮葛、纺织等生产经验,并潜心研究,加深和积累了对植物原料与纤维性能的认识。他经长期努力研制,终于在公元105年(东汉元兴元年),利用破全网、旧布头、麻头及树皮制成了书写用纸。 关于蔡伦发明了造纸的史实,我国二十五代史之三《后汉书》有着明确的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候纸”。其他古书上还记载了蔡伦造纸的工艺方法,如《博物志》中说:“蔡伦煮树皮以造纸”,“蔡伦始捣故鱼网造纸”,《后汉书集解》称:“蔡伦挫捣故布网抄作纸”。这里的挫、煮、捣、抄,相当于现在的切料、蒸煮、打浆、抄纸等主要造纸工序。“造意”、“始捣”有首先发明之意,说明蔡伦首先以破布、鱼网和韧皮植物的茎皮为原料,制造出可用于书写的植物纤维纸。蔡伦造纸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制造工艺仍为当今世界所共用。 二、造纸术的传播 公元105年造纸技术发明后,逐步向全国传播。蔡伦被封到陕西洋县龙亭侯,造纸术就传到汉中地区并逐渐传向四川。据蔡伦家乡湖南耒阳的民间传说,蔡伦生前也向家乡传授过造纸术。东汉末年山东造纸也比较发达,出过东莱县(今掖县)的造纸能手左伯。另外,纸和藻饰书通过丝绸之路也先后传向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 晋代开始,我国书画名家辈出,大大促进了书画纸的发展。晋与南北朝的书写纸抄经纸为麻和楮皮制造,纸面已敷用淀粉与白色矿物涂料并进行研光。 隋代统一南北后,唐、宋继承与发展了数百年造纸的成就,并开辟了唐、宋手工造纸有全盛时期;唐代书画与佛教盛行,使纸的需求剧增,造纸的原料扩大到用藤和皮等。书画纸还用淀粉硝煮成涂料涂布后再经打蜡,最后用粗布或石块等揩磨砑光。写经纸还用黄檗染成黄色以避蠹。北宋时安徽已采用日晒夜收的办法漂白麻纤维以制纸,抄出的生纸光滑莹白,耐久性好。南宋时我国南方已盛产竹纸,王安石、苏东坡等都喜欢用竹纸写字,认为竹纸墨色鲜亮,笔锋明快,当时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仿效,从而促进了竹纸的发展。宋代不但盛产竹纸,而且开始用稻、麦草造纸。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中记载了浙江人以麦、稻杆做纸明代浆及与油藤配用造纸。 到了明代,我国用竹子造纸的技术(指手工)已臻完善,宋应星著《天工开物》系统叙述了用竹子造纸的生产过程,并附有生产设备与操作过程的插图。该书已译成日、法、英文传入日本与欧洲,是我国系统记述造纸工艺的最早著作。 经过元、明、清数百年岁月,到清代中期,我国手工造纸已相当发达,质量先进,品种繁多,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发展传播的物质条件。 我国在发明造纸以后,先是把纸本书携往国外,然后造纸术也逐渐外传。 纸和造纸术首先是传向我国山水相连并早有交往的朝鲜。公元384年,东晋熟悉造纸的和尚摩罗难陀从山东乘船渡海至百济国,带去各种书籍献给百济国王,并在朝鲜传播造纸。唐、宋之后,朝鲜高丽纸质量一度超过我国。 公元610年,朝鲜和尚昙征渡海到日本,把造纸术献给日本摄政王圣德太子,圣德太子下令推广全国,后来日本人民称他为纸神。造纸术传入阿拉伯是在公元751年。那一年唐将高仙

有关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问题的简单论述

有关造纸术的发明与发展等有关问题的简单论述 院系:通识教育学院 班级:税务二班 姓名:奚凌艳 学号:41028090 指导老师:文兴吾 2010年10月13日完成 论文摘要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随着纸的普及,它逐渐取代了龟甲、兽骨、简牍、缣帛等成为了传播知识、记录信息的最佳载体沿用至今。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创新,造纸原料从麻单种扩展到多种,造纸技术也不断完善。而后它向外传播,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章从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开始讲起,进行简单基本情况的介绍 第二章讨论造纸术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造纸术的改进及高超的水平。因篇幅有限只做简单描述。 第三章造纸术向外的传播,以向西方国家的传播为主,总结促进其传播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造纸术的远大意义 正文 第一章造纸术的发明与造纸工艺 第一节造纸术发明于何时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起源于何时,我国学术界长期存在着“东汉蔡伦发明纸说”与“蔡伦前发明纸说”两种观点,它们之间的争论已有40多年。 据史料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摘自《后汉书》)后人认定是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的原因之一,就是《后汉书》在当时的地位。 而考古方面1957年,陕西出土了灞桥纸,1974年,甘肃居延金关汉代亭燧故址出土了金关纸,1978 年,陕西扶风中颜村西汉窑藏出土了中颜纸,经过考古专家的考证和断代,证实这些纸是西汉初期到晚期的,年代都比东汉早。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再次发现了西汉时期的放马滩纸。这张目前为止世界上所知最早的天水放马滩纸,当时成为中国在西汉早期就有优秀纸张的惟一物证“蔡伦之前的纸不是纸”的观点受到了冲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

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造纸术》微教案

大班科学《神奇的造纸术》 韶关市浈江区执信幼儿园钟妙玲 一、活动设计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世界文明有着巨大影响。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纸,通过此活动走近造纸术,让幼儿感悟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激发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二、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2.通过观察、实验了解纸的特性及用途,懂得节约用纸。 3.通过活动,激发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三、活动准备 各种纸制品、PPT课件、制纸材料。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古代生产纸的过程。 难点:通过观察、实验了解纸的特性及用途。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观察纸制品,让幼儿边看边议。 提问:刚才幼儿看到这些玩具、书本、画、纸盒等,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2.观察实验,了解纸的特性及用途。 提问1:纸有哪些特点? 教师小结:纸很轻,易吸水,易损坏,易燃烧;纸可以折叠、揉皱、撕碎,因此使用纸制品时要仔细。 提问2:纸有什么用?你用过哪些纸? 教师小结:纸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蜡光纸、皱纹纸、图画纸、宣纸、书写纸等等。纸的用处很大,写字、画画、包装等需要纸,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纸。 提问3:你知道纸是谁发明的吗?什么时候有纸的呢? (二)了解纸的演变过程 提问:很久以前,还没有发明纸的时候,古代人把字写哪里呢? 1.介绍龟壳 小结:我们的祖先为了记事,就把字刻在动物的骨头或者外壳上。 提问2:这样方便吗?为什么? 2.介绍竹简

小结:后来古代的人想办法,把字写在竹片上,然后用绳子把竹片一片片连接起来,变成一本书。 提问3:古时候的竹简和现在的书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介绍绢帛 小结:后来古代人又动脑筋,把字写在绢帛上。 提问4:绢帛与甲骨、竹简比较,哪种好?好在哪里? 提问5:绢帛跟纸比,哪种更好?为什么? 小结:很久很久以前,文字是刻在甲骨上或者竹片上,叫做竹简,再用皮带子或绳子把一片片竹简编串起来,就像竹帘子一样,就成了册,相当于现在的书。因为一片片的竹简写不了多少字,所以现在的几页书,那时候就是重重的一大册呢。而古人的一部书,总要编很多册,小孩子如果带一部书上学堂,很有可能要拿大篓子来当书包。竹简不仅太重,太占地方,而且字容易抹掉、生虫,不管怎么处理,也改进不了多少。书一直是困扰读书人的最大问题,所以就有人发明了纸。 4.介绍纸 提问1:造纸术是谁发明的? 提问2:你知道纸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吗? 播放蔡伦造纸小视频 小结: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中国就有了纸。当时外国人还不知道怎样造纸,他们还只能在羊皮、树叶上写字。所以,中国是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后来,我们中国的造纸技术还传到朝鲜、越南、日本等许多国家。过去,我们是用手工造纸,现在用机器造纸,科学家又不断创造发明,造纸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还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纸。 (三)小小设计师 1.讨论 看了蔡伦造纸的视频,你有什么想法?假如你是科学家,你准备发明什么样的纸?(启发幼从用途、特点上去思考) 2.自制纸制品 供给幼儿各种各样的纸及其它辅助材料,请幼儿或剪或折,或画、剪结合,制作一件纸制品。要求幼儿开动脑筋,做得和别人一样。最后把做好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里,互相观赏。 3.请幼儿回家后搜集各种纸、纸盒、年历等,与父母一起设计制作纸制品,放在家里或送幼儿供人观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