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诊断用X线机

第二章 诊断用X线机

第二章 诊断用X线机
第二章 诊断用X线机

第二章诊断用X线机

诊断用X线机,是基于X线透视学原理的影像诊断设备,又称传统或常规检查设备,以区别于X线计算机体层和数字X线成像设备。本章着重介绍诊断用X线机的基本结构、功能和应用特点,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参加临床实践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概述

一、诊断用X线机发展史与现状

伴随着X线的发现不线影像设备应运而生。迄今百余年的历史,诊断用X线机经历了一个从出现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气体X线管、感应圈时期(1895~1916年)这一时期的X线机主要由气体X线管、感应圈或静电起电机组成,用玻璃底板成像,后期开始应用钨酸钙增感屏。伦琴当时使用的X线机,其管电压只有40~50kV,管电流仅有lrnA,拍摄一张手骨照片用30min~lh。

2.热电子X线管、变压器式高压发生器时期(1916~1925年)由于Colidge发明了热电子X线管,Snook开发了变压器式高压发生器装置,从而为现代X线机奠定了基础。同时,改进了底片,制成并改进了荧光屏。

3.防电击、防散射X线装置的实用化时期(1925~1945年)1935年,西门子公司生产了单相全波、65kV、400InA和85kV、300TnA的X线机;同年又制成三相六峰60kV、1000mA的X线机,标志着防电击、防散射型诊断用X线机已进人成熟时期。

4.高条件。大容量、控制技术现代化时期(194年以后)大功率旋转阳极X线管的问世,是X线机实现大容量的前提,而且使X线影像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使某些活动器官的诊断和细微结构的放大摄影成为可能。各种辅助装置如体层。光学缩影等相继出现,也使X线机本身及有关X线诊断技术得到进一步改善与提高。20世纪50年代初J线影像增强器的研制成功,使诊断X线机的性能和应用范围有了新的突破,最引人注目的是X线电视、录像和动态摄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动态检查、影像再现等问题;进而使操作更简单,防护更有效,机械运动更灵活可靠,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完善的设备和技术。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各国生产的X线管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预期石墨基钨铼复合靶旋转阳极X线管在诊断用X线机中的应用将日益增多。

1975年后,逆变技术在X线机中的应用,提高了管电压的精度,使高压变压器的体积和重量明显减小,从而得到迅速普及。当前国际上各种功率的X线机,大到150kw固定式大型X线机,小到牙科X线机,几乎全部使用逆变技术产生高压。

X线电视系统应用之后,将图像亮度信号与透视管电压(FkV)的调节机构联合组成闭环控制回路,于是出现厂自动曝光控制系统。

在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J线机仍能够继续存在并占有某些优势。就以高对比的空间分辨率来说,一般国产X线机达到6LP/mn以上,高档微焦点X线机可达到几十LP/mm。就成像速度来看不线机最短成像时间达到毫秒,每秒可获得400幅或更多的图像,满足了各种动态检查的要求。此外人线机操作简单,病人流通率高,费用相对低廉。

当前X线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生X线的效率过低;胶片对X线的敏感度不足。

二、诊断用X线机的组成

X线检查设备的发展是和放射医学的发展、当代科技的发展紧密相关的。新的医学科研课题及医学临床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促进了X线设备与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产品品种和生产规模也日益扩大。目前,除供各临床科室共同使用的通用型X线机外,大多数都拥有自己的

专用X线机以满足不同的临床需要,如心血管造影X线机、全身血管造影X线机、消化道造影X线机、胸科X线机、神经外科X线机、骨科X线机、妇科X线机、乳腺X线机、泌尿外科X线机、床旁X线机、牙科X线机、五官科X线机、双能骨密度测定X线机、介人放射学X线机等等。

虽然诊断用X线机因诊断目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其基本结构都是由产生X线的X线管、供给X线管灯丝电压及管电压的高压发生装置、控制X线的“量”和“质”及曝光时间的控制装置、以及为满足诊断需要而装配的各种机械装置和辅助装置即外围设备所构成。其结构如图2-1和表2-1所示。

图2-IX线机构成框图

表2-1诊断用X线机的组成

第二节诊断用X线机各论

一、透视用X线机

《一)概述

透视用X线机是供医生“透视”病人,以观察诊断体内器官和组织是否正常、查找病灶的设备。X线透视是利用人体组织各部分对X线有不同的透过与吸收作用而实现的一种临床诊断方法。其过程是:射人人体的一束X线,部分能量因被吸收、散射而消失,其余能量经人体不同组织衰减后射出,并携带人体内部结构信息即X线影像,再经过转换器转换为可见光影像,供医生观察诊断。早期的转换器多为硫化锌镉(Zn(tt)类荧光屏,故此类设备称为荧光屏式透视用X线机。这类设备在荧光屏上产生的荧光亮度很弱,医生必须在暗室条件下工作。目前国内外生产的透视用X线机所配转换器大都采用X线电视系统,故称为XTV透视用X线机。从使用情况看,专用于透视的X线机较少,一般都是透视和消化道摄影、或透视和间接摄影两用。

根据诊断的要求,透视用X线机须达到:影像清晰x线剂量小,易于查找病灶;即使病人体形和体位不同,影像亮度及质量亦应无变化;可在明室条件下进行透视,控制机构操作方便灵活,带有自动遮线器及透视曝光应设有限时器等。

(二)二线影像增强器及电视系统

X线影像增强器用以把X线影像转换成可见光影像,并使亮度得到增强,其输出影像亮度比普通荧光亮度强几千倍。电视是在增强器问世后首先进人X线领域的,目前增强器已全部与电视配套,用监视器进行透视观察,所以一般统称为X线电视系统。该系统使传统的透视得到了彻底改变,使透视工作从暗室中解放出来,并实现了透视亮度自动调节;降低了X线剂量(所需X线剂量降低到原有荧光屏式透视所需X线剂量的互/10);可使图像传送到一定距离外进行观察、显示;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及效率。很快,照相技术、电影摄影、录像技术也都进人X线领域。这些技术的引入使X线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所以影像增强器的出现,被认为是X线设备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X线电视系统的缺点是影像层次不如荧光屏丰富;对于密度对比差的部位(如胸部),某些细小病灶不易发现,这主要是电视部分的性能所限。但对大多数用途,如消化道钡餐透

视、骨折复位、导管定位、取异物或结石等,仍是很理想的手段,加上系统的其他优点,所

以使用十分广泛。

X线电视系统由影像增强器、光分配器、电视系统等组成。影像增强器的核心部件是增强器,它由输入屏、聚焦电极、阳极(加速电极)、输出屏、离子泵和外壳组成。输人屏将接受的X线影像转换成可见光影像,再由其光电阴极转换成电子影像;光电子在阳极和聚焦电极共同形成的电子透镜作用下加速、聚焦,于输出屏前形成缩小且增强的电子影像,最后由输出屏转换成可见光影像。离子泵是为“吸收”管内少量气体而设的。光分配器又称分光器,是在透视过程中完成光路转换的部件;置于增强器后可以配用电视摄像机点片照相机和电影摄像机等。其相互关系如图2-2所示。

电视系统由摄像机、电路中心控制器和监视器三部分组成;因直接用电缆将三者连接起来,故属于闭路电视。

(三)诊视床

诊视床是透视用X线机必备的辅助设备之一,主要用于透视和消化道摄影。

1.一般诊视床由电动机驱动,故也称为电动诊视床。其主要组件有床座、床架(床身)、床面、荧光屏架及其平衡装置、消化道摄影装置和驱动电机的减速装置等。床身回转采用单一固定支点。如图2-3所示。

为了适应各种不同角度的透视观察和消化道摄影的需要,床身能在一15”~+90o

之间回转。在此范围内可由操作者控制停止于任意角度,也可自动停止于垂直。水平和负角度等位置。床面能电动伸出,水平位时一般向头端可伸出50~80cm,向足端可伸出20~50cm。床身回转是由驱动电机的正、反转,通过变速器带动链条拉动床面来完成的。

荧光屏架可上下、左右、前后移动。上下移动由平衡装置维持平衡,可停于移动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平衡装置分内平衡和外平衡两种。内平衡装置,其荧光屏架通过钢丝绳、滑轮等由设在床一侧的平衡锤平衡;如XG-200型和KB-500型诊视床。外平衡装置,采用一钢丝绳将荧光屏架吊住,通过荧光屏天轨。滑轮等由床外的平衡锤平衡。荧光屏的制动多采用电磁制动,也称电刹车,即由开关控制直流强力电磁铁,将荧光屏固定在需要的位置上。这种装置较机械制动操作方便。

2.双支点滑块式诊视床它是我国生产的一种新型诊视床。如图2-4所示,在床身回转时有两个支点。0”~90“范围内床身绕第一支点回转。此时,床回转中心与扇形齿轮的转动中心重合,着力点与支点之间的距离短,因而回转速度快(3,9”/s)。负角度范围内,床身绕第二支点回转,此时床身回转中心与扇形齿轮转动中心不重合,着力点与支点间的距离增大,因而回转速度变慢(1.56“/s)。

双支点滑块式诊视床在0”~90o范围内回转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负角度范围内回转速度慢,有利于造影检查。同时因支点的变更,负角度可扩大到一30”,更适于某些特殊造影如椎管造影、盆腔造影检查的需要。

3.遥控床遥控床是影像增强器x线电视与诊视床的组合体,并实现了全部自动化的新型诊视床。

遥控床不仅床身起落、转动、床面伸缩采用电动控制,而且点片架的三维运动和各方向锁止、点片动作、缩光器和压迫器的使用等,全都采用电动控制。它具备普通诊视床的全部功能,并全部使之自动化。遥控床多配有无暗盒式点片装置,一次可装人50张或更多张胶片,这使医生在整个检查过程中都不需要进人检查室,从而完全脱离了放射现场,大大改善了工作条件。

遥控床又分床下X线管式和床上X线管式两种。床下X线管式即普通诊视床的模式,只是各种动作都电动遥控化了,一般在点片装置上也设有各种动作的操作钮,除遥控操作外也可进行近台操作。此类遥控床由于点片装置的观察媒介和胶片到病人的距离都可以做得很近,所以使影像放大率减小,影像清晰。缺点是点片装置的活动因距病人太近而可能有妨碍;

活动时要离开病人,透视时要靠近病人,不随时纠正就可引起影像放大。其结构如图2.5所示。

床上X线管式是把点片装置和增强器设计在床面以下,床面以上只有一个X线管和一个机械压迫器,显得十分干净利落。透视过程中病人转动时不再有点片架妨碍,且X线管的位置与普通摄影床X线管的位置相同,故可很方便地做普通摄影。这类遥控床的缺点是影像放大率较大,影像质量不如前者好。其结构如图2-6所示。

4.摇篮床是一种功能较多、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遥控床。其结构多采用固定地座和C形滑槽,实现床身的垂直、水平和负角度回转。在0”~90”时,回转速度为90“/16。,在矿—一90”时为90o/32s。床面可绕其纵轴做士360o旋转,在水平位置时,可向头端伸出50cm,向脚端伸出20cm,横向可移动25rm。管头和影像增强器可绕病人转动上叨”,因此对任意方向的投照定位极其方便。其结构如图2-7所示。

摇篮床除具有遥控床的全部功能外,还有:①病人被固定在凹形床面上,随床面转动可做360”以至720”旋转,在病人自己不动的情况下可方便地进行各种体位的透视或点片摄影。这也是摇篮床名称的由来。②在病人不被转动的情况下J线管和点片架一起绕病人转动,以便对病人同一部位进行不同体位的观察。

(四)遮线器

遮线器俗称缩光器,安装在X线管管套的窗口上,用来控制X线照射野的大小,遮去不必要的X线。用于摄影的遮线器还在内部设有光源,模拟X线管焦点的位置,用作照射野和中心线的指示。遮线器有手动式和电动式两种。手动式多用于摄影。透视用X线机管头上一般配用电动多叶式遮线器,医生可通过开关控制使X线照射野达到所希望的面积;这样既便于诊断,又可减少病人和医生接受的X线剂量。

1.手动遮线器直接用手通过机械传动开闭遮线器的遮线板,以控制照射野的

大小。操作方式有旋钮式和拨杆式两种。内部设有照射野指示灯,有的还装有中心线指示器。

2.电动式遮线器由两个小型电机,通过两套减速器和传动机构,分别带动纵。横两个方向的多叶铅板闭合或敞开,以控制照射野的大小。电机的转动由手控开关和限位开关控制。有的电动遮线器可随透视距离的改变自动调节,保持照射野大小不变;在点片摄影时,自动转换成与所选胶片规格和分割方式相对应的照射野大小。

二、普通摄影用X线机

(一)概述

普通摄影用X线机是用X线胶片代替荧光屏,以永久记录被检部位影像的一种设备;用这种方法比透视能发现更多的有诊断价值的信息。普通摄影包括一般摄影和滤线器摄影。一般摄影是将X线直接通过被检体后到达胶片而取得影像的方法,多用于较薄部位或诊断要求不高的检查。滤线器摄影是将X线通过被摄体再通过滤线器才到达胶片而取得影像的方法,

多用于较厚部位的X线摄影。普通摄影用X线机结构如图2-8所示。

(二)X线管头支持装置

它是用于把X线管头锁定在任意所需的位置和角度上,使X线管在一定的距离和角度上对胶片进行曝光的一种装置。在X线摄影中,根据不同的被检部位,要求X线中心线以不同方向入射和以不同的焦片距进行曝光。为了尽量避免移动病人,要求X线管头能够上下、左右和前后三维移动,能绕X线管长轴和短轴转动,即要求X线管能有较大的移动范围和灵活的转动功能。而这些要求的满足,均由X线管头支持装置来完成。其结构形式有立柱式、悬吊式和C形臂式等。

1.立柱式支持装置立柱式多用于中、小型X线机的X线管头的支持,按其结构又分为两种。

(1)天地轨立柱式:这种结构如图2-9所示。其主要组件有天轨、地轨和立柱。立柱由柱体、底座、高度调节杆、抱筒或滑架、横臂、管头平衡机构和各种定位机件组成。立柱能在天地轨之间平稳地纵向移动,以满足X线管头纵向移动的需要,并借助于设在底座上的刹车装置,将立柱固定在任意所需位置上。抱筒能上下移动,以调节X线管头的高度,靠固定螺栓或电磁阀固定。横臂能绕立柱做180”水平回转。管头能绕横臂做180o转动,靠固定螺栓或电磁阀定位于任意角度,以改变X线的投照方向,适应不同角度摄影的需要。

管头的平衡由设在柱体内的平衡锤或通过钢丝绳与抱筒连接来保持。

(2)双地轨立柱式:这种结构如图2-10所示。其立柱的主要结构与天地轨立柱式相同,所不同的是该结构没有天轨,而用两条平行的地轨支持立柱的纵向移动。这种结构不

受机房高度的限制,安装比较方便;但底座面积大,移动不如前者灵活。

2.悬吊式支持装置天轨悬吊式支持装置,主要用于大型固定式X线设备,其主要组件有天轨、滑车、伸缩器和管头横臂等,如图2-11所示。滑车由框架和滚轮组成,伸缩

器由伸缩筒及其升降传动平衡装置或电机驱动装置等组成。

天轨固定在房顶上,滑车装在天轨上,伸缩器装在滑车上,组成一个整体。滑车能沿天轨纵向移动,其移动距离多在3m以上,也能沿滑车架横向移动,其距离多在l.sin以上。伸缩筒分4~6节,上下升降距离大于lin。X线管能绕伸缩筒垂直轴旋转180”或360“,能绕水平轴旋转上90”,并可运用手柄或电磁闷在任意角度上固定。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充分利用空间,不占地面位置,有利于诊视床)线电视系统等设备的配合,使工作人员的操作十分方便。由于X线管能在较大的范围内做纵横、上下移动及转动,从而能满足X线摄影检查各种位置和方向的需要。

3C形臂支持装置C形臂是20世纪60年代为适应各种不同的X线特殊检查,而设计的一种新型X线管头支持装置.因其形状而得名。*臂的一端装有X线管头和遮线器,另一端则装有X线影像转换和记录系统,如X线影像增强器、电视摄像机、点片照相机和电影摄影机等。C形臂可以与悬吊装置结合,组成悬吊式C形臂支持装置,如图2-12所示;

也可以与专用底座结合,组成落地式C形臂支持装置,如图2J所示。

由于C形臂结构紧凑,占据空间少,并能沿槽移动和绕水平轴转动,移动灵活,范围较大,因而特别适用于心血管系统的X线检查。它的最大优点是检查时,无需移动病人。近年来,小型移动式X线机配用C形臂后,进行床边X线检查十分方便。

(三)摄影床

摄影床主要用于普通摄影时安置病人,拍摄普通X线照片;由床架、床面构成。床面可沿床纵轴方向移动,有些摄影床的床面还可沿床横轴方向移动,靠手柄或电磁阀固定。摄影床上一般配备活动滤线器及简易直线体层装置等,以满足滤线器摄影和简易直线体层摄影的需要。

(四)滤线器

自X线管发出的原发X线透过人体时,一部分因撞击人体组织而产生向四周散射

的波长较长的软射线,称为散乱射线或二次射线,如图2-14所示。

这些散乱的射线作用于胶片上时,使胶片成雾状而发灰和使影像模糊,从而使影像质量降低。散乱射线的有害影响与二线投照部位的组织厚度和密度、照射野的大小及管电压高低有关;组织越厚、密度越高的部位,产生的散乱射线对影像质量的影响就越大,故需设法消除这种有害的影响。滤线器就是为此而设计的一种摄影辅助装置。

1.滤线栅滤线栅是滤线器的主要组件,也称滤线板。目前X线设备所用滤线栅

多为聚焦式。

门)结构:滤线栅的结构如图2*所示,由许多极薄的铅条和纸条交替排列、粘合而成平板状。在制造工艺上,铅条的排列呈聚焦状,即中心两侧的铅条分别向中心倾斜一定角度,将这些铅条沿倾斜方向延长后,将会聚成一条线,该线与滤线栅平面中心垂直线的交点称为滤线栅的焦点。滤线栅的两面用薄铝板封装固定。聚焦的一面即对X线管的一面为正面,并印有文字或图形标记,如“—。一”,圆点或圆圈表示中心,横线标记铅条方向。

(2)技术参数:滤线栅的主要参数有以下几个。

l)焦距(F):滤线栅焦点至滤线栅中心的垂直距离称为滤线栅的焦距。X线摄影时,若X线管焦点至胶片距离与滤线栅焦距相等或接近,原发射线可顺利通过滤线栅;否则,原发射线则被滤线栅过多地吸收。因此摄影时,应根据所用滤线栅的焦距来确定焦片距。常用滤线栅的焦距有80cm、90cm、100cm和120cm几种。

2)栅比(N):滤线栅铅条高度与铅条间距离之比称为滤线栅的栅比。该值越大,吸收散射线的效果越好,但吸收原发X线也随之增加,故根据所用管电压的高低来选择合适的滤线栅是必要的。一般摄影选用的滤线栅栅比在5—8之间,高kV摄影多选用栅比在10~12之间的滤线栅。

3)密度(R):每Icrn中所含铅条数目称为滤线栅的密度。一般摄影用活动滤线栅的密度为20~30条/@米,而固定滤线栅的密度高达40条/M米以上。

2.滤线器的种类及构造滤线器可分为固定滤线器和活动滤线器两大类。

(1)固定滤线器:固定滤线器是指在使用时,将滤线栅固定于被检体与胶片之间,达到吸收散乱射线的目的。固定滤线器使用比较方便,但栅密度较小时,胶片上会留有铅条阴影。因此要求密度越大越好,但栅比不宜过高。

(2)活动滤线器:活动滤线器是指滤线栅在摄影前的瞬间开始运动,直至摄影结束为止。运动方向与铅条方向垂直,这样既能吸收散乱射线,胶片上又不会留下铅条阴影。活动滤线器由于结构所限,一般都安装在摄影床、诊视床的床面以下或立于滤线器摄影架(胸片架)上。其基本组件有滤线栅及其驱动机构、暗盒托盘和控制电器等。按照驱动机构的不同,活动滤线器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即电动式与弹簧减幅振动式。

三、消化道造影用X线机

(一)概述

消化道造影X线机是供医生做消化道X线透视检查过程中,适时拍摄、记录有诊断价值的被检部位或病变影像的摄影装置,故也称为胃肠摄影、适时摄影或点片摄影装置。该装置可进行单片摄影和单片分割摄影(即在同一张胶片上,摄取几幅影像)。有些消化道

摄影装置由于采用了无暗盒机构,还可进行快速连续摄影。由于消化道与胆、肝脏及胰腺等器官均由软组织组成,缺乏自然对比度,因而用普通摄影方法取得的X线照片很难将其区分出来。为此,临床上利用造影剂进行造影检查,其方法有钡餐常规造影和双重造影。钡餐造影是把钡类造影剂注人病人体内或由病人自行饮人后,根据造影剂在消化道内运行情况,在透视状态下进行观察,当发现有诊断价值而需记录的病灶时,利用消化道摄影装置将病灶拍摄下来。双重造影是在消化道内注人气体或吞服发泡剂以便和钡剂形成双重对比而进行的诊断检查。

一般消化道透视摄影用X线机如图2-16所示。

消化道的蠕动速度或内容物的移动速度为中速(比心脏收缩、舒张速度和血流速度慢),因此要求短时间摄影(一般为0.IS左右),以减少动态模糊。另外为获得相同浓度的胶片,近年来先进的消化道X线机一般配有自动曝光装置。

在消化道诊断中,透视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大、中型透视摄影用X线机都配有X线电视系统。在透视过程中,一边观看图像、一边调节透视条件比较困难,且效率低,因此许多X线机设有自动调节电路,可根据病人体厚,自动调节透视kV值,且在消化道摄影时,根据透视kV的高低,自动决定摄影kV的高低。

先进的消化道诊断用X线机都配备影像增强器及三路光分配器,以供X线电视x线电影或70rum、100mm、105mm的点片照相机使用。这不仅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消化道动态影像,而且利用X线电视系统可实现明室操作、遥控和集体诊断。另外,目前还出现了一种消化道集体检查用诊视床,可以遥控进行多体位透视摄影。其体积较小,能以车载;配有X线电视系统及间接摄影装置;附有比值为8、密度为34条/M米的细格滤线栅,摄影质量较高。

消化道摄影装置还可分为有暗盒式和无暗盒式两种。

《二)有暗盒式

这种装置的机械结构和荧光屏结合为一体并置于荧光屏后,其一般结构由下列部

件组成。

1.送片夹送片夹也称匣盘,用以固定摄影暗盒和送片。多数消化道摄影装置在送片过程中断开或压合有关电路控制开关,以控制有关电路的通断和切换,如荧光屏架自动锁止,透视、摄影自动切换,到位后自动曝光等。

2.送片夹驱动装置有手动送片和电动送片两种。手动送片多在送片夹上设一送片手柄,当需要摄影时,操纵手柄,将送片夹推人摄影位置,完毕后再将送片夹退。回原位,如XG200型X线机。电动送片其送片夹由电动机驱动,当需要摄影时,按下消化道摄影按钮,送片夹由电动机驱动送至摄影位,曝光结束后,释放摄影手开关,送片夹自动退回原位,如KB-500型X线机。

3.点片分割选择器选择器有手动和电动两种,以选择摄片规格和分割方式。当分割选择器选定后,受其控制的定位机件工作,为单片摄影或分割摄影做好定位控制。

4.辅助装置有遮线器、滤线器、隔板以及各种压迫器等。借助于这些机件可控制X线照射范围和摄片准确性.使影像质量提高。

旧)无暗盒式

一般均装配在遥控床和摇篮床上,和X线管装置x线电视系统组合成一体。此装置在胶片装卸、传送时,只对胶片本身进行操作,适于工作量较大的情况。它由储片盒、胶片传送机构、增感屏和收片盒等组成。

储片盒一般可一次装人50张同一规格的胶片。工作时,吸盘从储片盒拾取一张胶片送人传片机构,将胶片传送到等待位置,点片命令发出后,增感屏夹紧胶片并按预定分割方式将胶片传送至曝光位置,进行曝光。曝光后,增感屏打开,胶片退出,如分割曝光尚未结束,则胶片随增感屏退至等待位置,准备下一次曝光;如全片使用完毕,则被传送到收片盒。收片盒能接受50~100张胶片。待所有病人检查完毕,取下收片盒,对胶片一起进行暗室处理。由于胶片在储片盒中无任何间隔地放在一起,如空气湿度太大,可造成胶片相互粘贴,所以,要求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0%。胶片在传送过程中有较多的磨擦,如空气干燥又会产生静电放电,为此有的设备设有防静电部件,要求环境相对湿度不小于40%。这方面,在使用中应严格掌握,必要时使用去湿机或加湿机,以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当。

传片机构对胶片的尺寸。形状和厚度都做了规定,不符合规定时容易引起卡片。有的装置可同时装有两个不同尺寸胶片的暗盒,称双通道装置;有的在同一通道位置可使用两种尺寸的胶片,但收片盒是共用的,可接受来自任何通道和不同尺寸储片盒送出的胶片。

四、胸部摄影用X线机

《一)概述

胸部摄影用X线机是拍摄病人胸部组织或病变X线照片的专用设备。胸部摄影是X线摄影中的一种常见摄影方式,由于摄影时病人通常是站立着,所以又称立位摄影。摄影时,一般要求病人暂停呼吸,因此曝光时间的选择应尽可能短,一般多在0.Is以下。胸部中肺的面积很大,而肺组织对X线吸收又较弱,这样摄影的焦片距应尽量选得大一些,使放大率变小,以提高影像质量。另外,胸部摄影采用高kV摄影,因此一般采用长焦距(120cm以上)、高栅比(l~12之间)的滤线栅。

胸部摄影用X线机如图2-17所示。所配的主要外围设备是胸片架。胸部摄影用于集体检查时也可采用电容充放电式间接摄影X线机。

第三节诊断用X线管与高压发生装置

一、诊断用X线管

X线管是X线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基本作用是将电能转换成X线。自从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在X线诊断技术不断进步与提高的同时J线管也得到了日新月

异的发展,先后出现了气体电离式、固定阳极、旋转阳极以及各种特殊X线管。本节主要介绍几种X线管的基本结构及其规格、特性,为正确使用X线管提供必要的知识。

(一)固定阳极X线管

固定阳极X线管是常用X线管中最简单的一种,主要特点是真空度高、电子由热阴极发射J线的量与质可任意调节。其结构由阳极、阴极和玻璃壳三部分组成,gllre2.32所示。

1.阳极阳极由阳极头、阳极帽、玻璃圈和阳极柄构成。

门)阳极头:阳极头由靶面和阳极体组成。靶面承受电于轰击,辐射X线。由于靶面的工作温度很高,且辐射的X线强度与其材料的原子序数成正比,因此,医用X线管的靶面一般都用钨制成,称为钨靶。钨除了具有熔点高(3370℃)、原子序数高(川之外,在高温条件下,它的蒸气压低、蒸发少,因而可以延长X线管的使用寿命。

但是,钨的导热率小,受电子轰击后产生的热量不能很快地传导出去,为此,常采用真空熔焊方法把元氧铜制成的阳极体与钨靶焊接在一起;由于铜的导热系数较大,这样制成的阳极头不但辐射X线的效率高,而且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2)阳极帽:阳极帽由无氧铜制成,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次电子。高速运动的电子轰击靶面时,一部分电子与靶面原子碰撞后反射出来,称为二次电子。二次电子是极其有害的,因其能量较大(约为原来的90%),所以,当它轰击到玻璃壳内壁上,会使玻璃壳温度升高而放出气体,从而降低管内真空度,严重时还会使玻璃壳击穿。二次电于没有经过聚焦,当它再次轰击靶面时,将辐射出散射X线,使X线成像质量降低。在阳极体上装置阳极帽后,由于它的吸收作用,从靶面反射出来的二次电子可减少50%~60%;此外,它还可以吸收一部分散射X线。

(3)玻璃圈:玻璃圈是阳极和玻璃壳的过渡连接部分,由4J29膨胀合金(镍29gi,钻门%,余为铁)圈与玻璃喇叭两部分封焊而成。其玻璃端与玻璃壳封接,膨胀合金端与阳极头焊接在一起。

(4)阳极柄:阳极柄由紫铜制成,是阳极引出管外部分。它和阳极头相连,浸在油中,通过与油之间的热传导将阳极头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

2.阴极阴极主要由灯丝、阴极头。阴极套和玻璃芯柱等组成。阴极的作用不仅是发射电子,而且还对轰击靶面的电子进行聚焦,使之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形成X线管的焦点。

门)灯丝:灯丝由钨绕制成螺管状,其作用是发射电子。因为钨具有较大的电子发射能力、较高的熔点,在高温下也不易蒸发;还容易加工成细丝,所以钨制成的灯丝具有较高的电子发射效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灯丝通电加热后,温度逐渐上升,到一定值时开始发射电子。在一定范围内,灯丝电压愈高,通过灯丝的电流就愈大,灯丝温度亦愈高,发射电子数量愈多。因此,调节灯丝温度即可改变管电流,亦即调节了X线的量。值得注意的是,当温度升至2400~26

00K之间时,温度稍有增加,发射电流却增加很多,由150mA人mZ猛增至7()omA/cmZ;这在调整X线机管电流时应特别细心,以免损坏X线管。

灯丝加热电压因X线管型号不同而不同,一般为5~10V,电流多为3~6A,也有高达gA以上者。在更换X线管时,应按所用管型号及规格调整灯丝加热电压。

灯丝点燃时间愈长,工作温度愈高,蒸发就愈快,寿命愈短。如果灯丝电流比额定值升高5%,其寿命可缩短一半。所以,使用X线管时,灯丝电流必须严格地限制在额定值以下,同时要尽量缩短点燃时间。

为了提高X线管使用效率,绝大多数X线管的阴极均装有两条灯丝,称为双焦点X线管。两条灯丝中,一条较长,发射电流较大,形成大焦点;另一条较短,发射电流较小,形成小焦点。

(2)阴极头:阴极头由纯铁或镍制成,灯丝装在其中。热电子从灯丝逸出后,速度较小哟等于经过0.IV电位差所获得的速度),这时的电子运动轨迹,亦即焦点尺寸和形状,主要决定于灯丝附近的电位分布曲线。因此,在阴极头中装置灯丝的地方被加工成圆弧直槽或阶梯直槽,以形成一定的电位分布曲线,对电子进行聚焦,故称聚焦槽或集射槽。

3.玻璃壳玻璃壳又称管壳,是用来支撑阴、阳两极和保持管内真空度的,通常采用熔点高、绝缘强度大、膨胀系数小的钼组硬质玻璃(如国产DM.305)制成。因钥玻璃与铜的膨胀系数不同,两者不能直接焊接,故在铜体上镶以可伐圈作媒介,将管壳与可代圈封接,以避免因温度变化而致使玻璃壳破裂。为了防止产生气体放电,保证飞向阳极的电子具有一定的速度,管内真空度应保持在10-‘InlnHg以上。为此,装人X线管内的所有零件,都必须经过严格清洗去油、彻底除气。

最后应指出,由于X线管的效率很低,高速运动的电子撞击到靶面上,只有不到0.2%的能量转变为X线,99.8%以上的能量将转变为热,使靶面温度急剧上升;而固定阳极X线管的阳极又是静止不动的,电子束总是轰击在靶面的固定位置,因此,受电子轰击的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值很小(对于钨靶,一般为200W/mln)。所以,固定阳极X线管的主要缺点是焦点尺寸大、瞬时负载功率小,在绝大部分医用诊断领域中已被旋转阳极X线管所取代。然而,固定阳极X线管的阳极冷却是通过钢与油之间的热传导进行的,散热性能良好,适宜于连续负载;同时,它的结构简单、价格低,因此,目前在X线放射治疗、小容量X线机等装置中仍被采用。

(二)旋转阳极X线管

旋转阳极X线管的结构如图2-33所示。

负载时,靶面高速转动,从偏离管中心轴线的阴极头发出的电子,轰击到转动靶面的环形面积上。由于它的热量分布面积比固定阳极X线管大得多,因此,旋转阳极X线管能制成小焦点,且能加大瞬时负载功率,这是旋转阳极X线管的一大优点。

与固定阳极X线管相比,旋转阳极X线管除阳极结构有明显不同外,其余差别不,这里不再重述。阳极结构如图2-34所示,主要由靶面。转子、转轴、轴承套座、玻璃圈等组成。

回.靶面靶面中心固定在铝杆上,铝杆另一端与转子相连。靶面具有一定的倾斜角(靶角),角度有18”、16”、12”、10o等几种。最初,靶面由纯钨制成,因其抗热胀性较差,在交变的热负荷的使用条件下,表面与内层之间的温差所产生的热应力常使靶面出现裂纹;同时,钨在1100℃以上会发生再结晶,所以,使用不久表面即形成龟裂,造成X线管的X线输出强度下降。改进后的靶面,是在靶的表面上敷上一层铼钨合金(含铼10%~20%)。这样,靶面晶粒变细,抗热胀性提高,再结晶温度上升,靶面龟裂减轻。铼钨合金靶面使用2万次以上时s线输出剂量只下降到原来的87%,而纯钨靶却要下降到原来的55%。值得注意的是,旋转阳极X线管负荷时,靶面的散热主要依靠热辐射,效率较低。因此,连续负荷时整个靶体的温度将升得很高。为了提高靶体的连续负荷能力,降低工作温度,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了钼基或石墨基铼钨合金复合靶。由于钢和石墨的比重都比钨小,比热却比钨大,因此将它们与钨复合起来,靶体重量增加不多,而热容量却大为增加。

2.转子转子由无氧铜管制成,可以看作无数载流导体的组合。在转子周围加一旋转磁场后,转子发生转动,其转速如下式所示:式中N为转子转速*”为电源频率P为定子极数(一般为两极)。由于转子转速落后于磁场转速,即存在着转差率,所以转子的实际转速要比计算值低10%左右。

3.轴承轴承由耐热合金钢制成,以承受较高的工作温度(400℃),但不能超过460℃。为了避免过多的热量传导到轴承,支承阳极靶的钼杆外径较细,或者采用管状。为了增加转子的热辐射,通常将转子表面黑化。转轴装人由无氧铜或纯铁制成的轴承套座中,并被定位,两端装有两只轴承,顶端圆盘与转子相连。因此,转子通过两只轴承可自由转动。轴承润滑剂都采用固体润滑材料,如二硫化铂、银、铅等。选用不同的润滑材料,转子静转时间(指从切断定子线圈电源开始,到转子停止转动所需时间)亦不相同。而转于的静转是无用的空转,轴承易被磨损;转子转速为2800r/min的旋转阳极X线管,如果转子静转时间低于305,就说明轴承已明显磨损。因此J线机转子启动装置中要安装转子制动线路,X线管负载结束后立即对转子制动。这样可使轴承的寿命得到明显的延长。对于8500r/min的高速旋转阳极X线管,转子制动装置还起着使转子迅速越过临界转速(5000~7000r/min)而制动的作用。制动装置一旦损坏,就绝不能启动x线管。

4.大功率X线管在旋转阳极X线管中,有一类大功率管与普通管基本上相似,但还有一些附加的特性。比如采用大直径阳极靶(大到120t-urn),以增大阳极靶面的实际面积,并使阳极高速旋转,以缩短曝光时间;阳极角度一般由普通管的门”一21”减小到9”~14“,使给定焦点尺寸的负载能力有所改善。另外,这类X线管通常与一个热交换装置配合使用。热交换器由插在充油管套内的导管构成回路,通过导管使油或水从管套返回热交换器,并在其冷却后被泵回收到管套内。

当需要短的曝光时间并承受高负载时,例如X线电影摄影和连续X线摄影等,可使用具有上述特性的大功率X线管。

(三)特殊X线管

1.栅控X线管

(1)结构:栅控X线管是在普通X线管的阴极和阳极之间加上一个控制栅极,故又称三极X线管。当栅极上加一相对阴极灯丝而言一定大小的负电位或负脉冲电压时,管电流被截止,不发生X线;当负电位或负脉冲消失时,管电流导通,发生X线。可见,栅控X线管辐射X线的特性,不仅取决于灯丝加热电流和管电压,还取决于栅极电位的变化。如果栅极电位采用脉冲电压方式供电时,就能实现快速断续X线摄影,例如电影摄影,摄影频率可达到200帧a吵。目前还用于电容充放电X线机。栅控X线管除了阴极结构特殊外,其他部分与普通X线管相同。栅控X线管的阴极在聚焦槽中装有灯丝,灯丝前方装有栅极,灯丝与栅极之间相互绝缘。栅极电位就加在灯丝和聚焦极之间。

(2)特性

1)灯丝发射特性:由于栅极负电位对电子流起着阻碍作用,因此栅控X线管的灯丝发射特性要比一般X线管差。发射相同的管电流时,栅控X线管的灯丝加热电流要大得多。为了提高栅控X线管的管电流,设计出另一种结构的栅控X线管,使灯丝与阴极头相互绝缘,负电位加在阴极头上。这样,阴极头既起着聚焦作用,又起着栅极作用。阴极头上装有两组灯丝,同时加热,同时发射电子,在聚焦极的作用下两束电子流轰击到靶面的位置稍有差异,形成近似高斯分布的焦点,从而使焦点X线辐射强度分布较为合理,灯丝发射特性也得到了改善。它的焦点尺寸为1.2,最高工作电压125kV,栅极切断电压为一2.skV。

2)截止特性:不同管电压时,使管电流截止的栅极电位也不同。例如在电容充放电X线机中,当管电压为125kV时,截止管电流的栅极电位为一2.skV。栅极电位的变化会引起灯丝附近的电位分布发生变化,从而焦点宽度也随着改变(焦点长度变化不大)。为此,一般在灯丝两端使栅极金属丝的间隔变小,以改变上述现象。

3)时间控制特性:作瞬时X线摄影时,在栅控X线管的栅极上加一矩形负脉冲电压。对X线管本身来说,瞬时摄影时间可短到10ps;但由于高压电缆存在电容,因此,其实用的临界值为lins。

由于栅控X线管的灯丝发射特性差,不能产生大的管电流,而且管电流越大,为保持管电压平稳的电容器容量也越大,所以,栅控X线管不适用于大容量的X线机。目前栅控X线管一般用于电容充放电X线机及管电流为200mA的电影摄影X线机;对于后者,不仅使病人和操作者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减少工线管的负载降低,而且由于摄影时间短,使X线影像的模糊度降低、清晰度提高。以微焦点X线管:前面提到,为使栅控X线管截止,必须给栅极或阴极头施加够的负偏压。如果所加负偏压值小于使X线管截止的值,阴极头上这一负偏压将使电子流聚集起来。微焦点X线管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将400V的负偏压加于阴极头上,即可获得0*的焦点;若负偏压值再小些,可获得0.2的焦点。

微焦点X线管对放大摄影是理想的。使用0.2的焦点,腹部血管造影可放大两倍;而用0.二的焦点,手、足血管造影可放大三倍。

2.软X线管

门)特点:在对乳房等软组织进行X线摄影时,为了提高X线影像反差,必须使用大剂量的软X线,为此须采用软X线管。软X线管具有以下特点J线输出窗的固有过滤小;在低管电压时能产生较大的管电流;焦点小。

(2)构造:目前,软X线管的输出窗口大多用被制成。

1)铍窗:铍的原子序数为4,其吸收性能低于玻璃。显然,软X线管以钹制成输出窗口,可以辐射出大剂量的软X线。

2)钼靶:软X线管的阳极靶一般由铝(原子序数42,熔点2622℃)制成。临床实践证明,软组织X线摄影时最适宜的X线波长为6x10-‘’~9x10-1b;而钼靶X线管在管电压高于20kV时,除辐射出连续X线外,还辐射出波长分别为6.3X10-“m和7.0X10-‘h的特征X线。可见,对软组织进行X线摄影,起主要作用的是用靶的特征X线辐射。

使用钼靶软X线管时,一般要加上0.03mrn的钥片进行过滤。由于钼片对6.3X10‘十以下的X线具有强烈的选择吸收作用,使该波长以下的较硬X线被衰减;同时,7.ox10-‘h以上的较软X线被钼所吸收。这样一来,无用的软X线以及较硬的X线都被衰减掉,余下的)线正好适用于软组织的X线摄影。

3)极间距离缩短:软X线管的管电压较低,由于空间电荷的影响,管电流较小。为了改善其灯丝发射特性,可以缩短阴极与阳极间的距离,使极间场强增大,以降低空间电荷的影响。普通X线管的极间距离一般为17rum左右,软X线管的极间距离一般为10~13mm。因此,软X线管的最高管电压不能超过60-80kV。

3.金属X线管限制X线管负荷能力的因素之一,是灯丝的最高“安全”温度,该温度不仅与灯丝的熔点有关,也与钨丝的蒸发程度有关。钨丝蒸发不仅能使灯丝变细,而且会导致X线管玻璃壳内表面上形成薄薄的钨层。薄钨层对X线束滤过不会造成严重影响,但对于玻璃管壳,却能成为使X线管损坏的第三电极(第三电极将使玻璃管壳受到电子轰击而易于损坏)。

金属X线管中有一部分钢制管壳,位于X线管中间,在阳极端嵌人玻璃壳中,在阴极端嵌人陶瓷内不线管中的玻璃与陶瓷部分起绝缘作用,金属部分接地,以捕获杂散电子。由于管的金属部分接地,准直器可以较普通X线管更贴近阳极,使焦点外辐射的影响减小。

因为没有玻璃壳那种钨蒸发所致X线管损坏的危险,所以可将灯丝加热到较高温度,以提高X线管的负荷。还可在低kV条件下使用较高的mA进行摄影。

4.陶瓷绝缘X线管陶瓷绝缘X线管其阳极是在两端有轴承支撑的轴上旋转,有一直径120turn的复合阳极靶盘,用陶瓷绝缘,装在接地的金属管壳内。管壳装二、高压发生装置

(一)高压变压器

高压变压器是产生高电压并为X线管提供电能的器件,其工作原理与一般变压器相同,但由于运行状态较为特殊,因此它具有下列特点:①变压比大,次级输出电压很高。诊断X线机为30~150kV(峰值)左右,治疗X线机可达200~300kV(峰值)或更高;②诊断X线机用于摄影时,其瞬时功率很大,管电流可达数百毫安,但工作时间很短,其设计容量可等于最高输出容量的1/3~l/5。而在透视和治疗时负荷很小。一般小型诊断X线机的高压变压器瞬时功率约为数千伏安,而大型的诊断X线机约为30—100kVA;③由于使用了绝缘油,提高了各部件间的绝缘性能,并可缩小体积和重量;又因为负荷时间很短,一般不考虑散热问题,故变压器效率要求也不十分严格。

1.高压变压器的构造高压变压器由铁心、初级绕组、次级绕组、绝缘物质及固定件等组成。要求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坚固耐久;在负载下

不过热,并且内部不产生过大的电压降。

X线诊断报告

X线诊断报告模板 呼吸系统 心肺未见异常 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两肺纹理清晰,无增粗、增多、变形;两肺门无增大、增浓;心影大小、形态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其它:未见异常。 两肺纹理增粗 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两肺纹理增粗、增多、模糊;两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心影大小、形态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其它:未见异常。符合高血压病心脏改变,请结合临床。 心影呈主动脉型增大,心尖部向左下增大,两侧肺野透过度稍减低;两肺纹理稍增粗、增多,模糊;两肺门稍增大、增浓,模糊;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纵隔居中、无增宽;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其他:未见异常。 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两肺纹理略增粗、增多;两肺门无增大、增浓;心影大小、形态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其它:未见异常。 主动脉硬化 主动脉扩张、迂曲、延长,主动脉结向左突出;两侧肺野透光度正常,未见明确实变影;两肺纹理清晰,无增粗、增多、变形;两侧肺门无增大、增浓;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纵隔居中,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主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扩张、迂曲、延长,主动脉结向左突出,见弧状钙化影;两侧肺野透光度正常,未见明确实变影;两肺纹理清晰,无增粗、增多、变形;两侧肺门无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锐利清晰;心影大小、形态正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右侧肺不张 右侧肺野呈均匀一致性密度增高影;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纵隔向右侧移位,右膈升高,膈影及心缘不清;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右肺中叶综合征 正位片示右下肺野见一底靠右心缘三角形密度增高影,上界清晰,下界模糊;侧位:呈底向前胸壁,尖向肺门三角形阴影;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异常。 右侧肺不张 右侧肺野呈均匀一致性密度增高影;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纵隔向右侧移位,膈升高,膈影及心缘不清;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右肺上叶肺膨张不全

x线诊断试题及答案

X线诊断试题1及答案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空腔:为肺部原有腔隙病理性扩大所形成的含气囊腔。如肺大泡、肺气囊。 2、Seldinger技术:Seldinger技术包括两个含义。操作是经皮肤穿刺进行;通过导丝和导管交换的方式送入导管。 3、眦耳线:头颅C T横断面扫描时的基线,为眼外眦与外耳孔中心连线。 4、肺门截断现象:肺动脉高压时肺门动脉及其大分支扩张而中、外带分支变细,于肺动脉大分支间有一突然分界,即为肺门截断现象。 5、流空现象:MRI检查血管内血液时,其发出的信号因为血液的流动而接收不到使血管腔呈黑影,即为流空现象。 二、填空题: 1、X线的生物效应是放射治疗的基础。 2、脊椎结核以腰椎多见,常累及相邻的两个椎体。 3、心脏大血管整体的位置异常包括心脏移位和异位。 4、Fallot四联症的四种畸形包括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厚、肺动脉狭窄和主动脉畸跨。 5、正常颅缝有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三种。 6、胃的形态可分为牛角型、钩型、瀑布型和长型四种形态。 7、介入放射学近些年发展很快,成为同内科、外科治疗并行的第三种治疗体系。

8、肩关节肱骨头前脱位可分为盂下脱位、喙突下脱位、锁骨下脱位三种。 9、X线诊断结果基本上有三种情况:肯定性诊断、否定性诊断、可能性诊断。 10、肺叶分段中右肺分为10段,左肺分为8段。 11、肺静脉高压:轻者为肺淤血、当压力超过3.33kPa时,间质性肺水肿出现、压力进一步升高时,出现实质性肺水肿。 12、胸部C T中水平裂及斜裂表现为无血管透明带。 13、在观察影屏上的C T图像时,需应用一种技术,即窗技术,包括窗宽和窗位。 三、是非题: 1、C T图像的空间分辨力高于X线图像。(×) 2、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称骨质疏松。(×) 3、确定长骨骨折移位时以骨折远端为准,借以判断骨折近端的移位方向和程度。(× ) 4、胸部摄影前弓位可用于显示肺尖部及与锁骨、肋骨重叠的病变。(√) 5、聚集在肺底于膈肌之间的液体称为肺下积液。(√) 6、纵隔的分区现多采用九分区的方法。(×) 7、食道静脉曲张的食管壁柔软而伸缩自如,是与食道癌的重要鉴别点。(√) 8、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损害中以三尖瓣损害最为常见。(×) 9、成人颅高压征主要表现为颅缝分离。(×) 10、硬膜下血肿血液聚集于硬膜下隙,沿脑表面广泛分布。CT表现为新月形高密度影。(√ )

医学影像学 x线诊断

X线诊断 一、选择题:【A型题】 1.X线摄影检查主要应有X线的特性是: A.荧光效应 B.电离效应 C.摄影效应 D.生物效应 E.穿透性 2.胸部X线透视检查主要应用X线的物质特性是: A.摄影效应 B.荧光效应 C.生物效应 D.电离效应 E.穿透性 3.人体内密度最高的组织或器官是: A.肌肉 B.结缔组织 C.脂肪 D.皮肤 E.骨骼 4.人体密度最低的是: A.骨骼 B.脂肪 C.血液 D.肌肉 E.气体 5.人体内产生自然对比最明显的部位是: A.胸部 B.腹部 C.躯干 D.四肢 E.头部 6.消化道造影检查常用的造影剂是: A.碘化油 B.硫酸钡 C.胆影葡胺 D.泛影葡胺 E.气体 7.患者上腹痛1月余,伴恶心、呕吐,首选的X线检查方法是: A.腹部透视 B.摄腹部平片 C.胃肠道造影 D.食管造影 E.钡剂灌肠 8.肺纹理主要成分是: A.肺动脉分支影 B.肺静脉分支影 C.支气管分支影 D.淋巴管影 E.纤维组织影 9.胸片后前位示双肺满布粟粒样阴影,粟粒大小1~3㎜、密度、分布三均匀是: A.肺炎 B.浸润型肺结核 C.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D.肺癌 E.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10.X线胸片显示两侧肺野透亮度增高,肺纹理纤细。心影狭长,膈肌位置下降,肋间隙增宽是: A.局限性肺气肿 B.弥漫性肺气肿 C.气胸 D.液气胸 E.肺源性心脏病 11.胸片后前位两肺下野中、内带沿肺纹理分布的模糊的斑片状影是: A.大叶性肺炎 B.支气管肺炎 C.间质性肺炎 D.肺淤血 E.肺水肿 12.心脏后前位X线片心右缘出现双弧影是: A.左心房增大 B.右心房增大 C.左心室增大 D.右心室增大 E.以上均不是 13.心脏后前位X线片左心缘向左增大,向左下延伸,在膈下胃泡内可见到心尖影是: A.全心增大 B.右心房增大 C.右心室增大 D.右心房增大 E.左心室增大

各部位X线诊断报告模板.

各部位X线诊断报告模板 1头颅骨质未见异常 头颅大小正常,颅骨内外板连续,板障结构无增宽,颅缝走行正常。脑回压迹无加深、变多。蝶鞍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内。 2各组副鼻窦未见异常。 双侧上颌窦透过度良好,窦壁骨质完整,未见骨破坏及粘膜增厚征象。额窦及筛窦亦未见异常。 3右侧慢性上颌窦炎。 右侧上颌窦密度增高,窦腔混浊,黏膜肥厚呈同心圆状改变,左侧上颌窦,双侧额窦,筛窦未见异常。 4双侧乳突未见异常。 双侧乳突蜂房发育良好,透过度正常,未见骨破坏征象,乙状窦前壁和鼓室盖骨质连续,窦硬膜三角显示良好。 5鼻咽部增殖腺肥大。 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影明显增厚,呈结节样突出,气道轻度受压,余未见异常。 6心、肺、膈未见异常。 胸廓对称,肋骨发育走行正常,双侧肺野清晰,肺纹理走行正常,双肺门不大,气管纵隔居中,心影大小在正常范围之内,双膈顶光滑,双肋膈角锐利。 7静脉肾盂造影未见异常 腹部平片见腰椎序列正常,腹部肠腔内有少量积气,双侧肾影隐约可见,双腰大肌影显示清晰,双肾区及两侧输尿管走行区及盆腔内未见阳性结石影。静脉注入造影剂后,8’片见双侧肾盂、肾盏显影,充盈正常, 杯口锐利;15’片所见同上;25’片解压后,见造影剂沿双输尿管下流,断续显影,并充盈膀胱,膀胱及输尿管未见异常改变。 8右肾结石。 腹部平片见腰椎序列正常,腹部肠腔内有少量积气,双侧肾影隐约可见,双腰大肌影显示清晰,右肾区见0.8X0.8CM致密影,边缘清楚,双侧输尿管走行区及盆腔内未见异常。腹部平片未见异常腹部平片见腰椎序列正常,腹部肠腔内有少量积气,双侧肾影隐约可见,双腰大肌影显示清晰,双肾区、两侧输尿管走行区及盆腔内未见阳性结石影。 9腹部平片未见异常 腹部平片见腰椎序列正常,腹部肠腔内有少量积气,双侧肾影隐约可见,双腰大肌影显示清晰,双肾区、两侧输尿管走行区及盆腔内未见阳性结石影。 10右侧输尿管中段结石。 腹部平片见腰椎序列正常,腹部肠腔内有少量积气,双侧肾影隐约可见,双腰大肌影显示清晰,第三腰椎右侧横突处相当于右输尿管中段区见0.3*0.8CM致密影,边缘清楚,其他未见异常。 11骨质未见异常 骨骨皮质连续,骨小梁走行正常,骨髓腔不窄,所见关节面光滑,关节间隙正常,余未见异常。 12骨盆骨质未见异常。 骨盆片见双侧髂骨翼骨质完整,骨小梁走行正常,双骶髂关节及髋关节面光整,间隙不窄。

各部位X线诊断报告模板

各部位X线诊断报告模板 1 头颅骨质未见异常 头颅大小正常,颅骨内外板连续,板障结构无增宽,颅缝走行正常。脑回压迹无加深、变多。蝶鞍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内。 2 各组副鼻窦未见异常。 双侧上颌窦透过度良好,窦壁骨质完整,未见骨破坏及粘膜增厚征象。额窦及筛窦亦未见异常。 3 右侧慢性上颌窦炎。 右侧上颌窦密度增高,窦腔混浊,黏膜肥厚呈同心圆状改变,左侧上颌窦,双侧额窦,筛窦未见异常。 4 双侧乳突未见异常。 双侧乳突蜂房发育良好,透过度正常,未见骨破坏征象,乙状窦前壁和鼓室盖骨质连续,窦硬膜三角显示良好。 5 鼻咽部增殖腺肥大。 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影明显增厚,呈结节样突出,气道轻度受压,余未见异常。 6 心、肺、膈未见异常。 胸廓对称,肋骨发育走行正常,双侧肺野清晰,肺纹理走行正常,双肺门不大,气管纵隔居中,心影大小在正常范围之内,双膈顶光滑,双肋膈角锐利。 7静脉肾盂造影未见异常 腹部平片见腰椎序列正常,腹部肠腔内有少量积气,双侧肾影隐约可见,双腰大肌影显示清晰,双肾区及两侧输尿管走行区及盆腔内未见阳性结石影。静脉注入造影剂后,8’片见双侧肾盂、肾盏显影,充盈正常, 杯口锐利;15’片所见同上;25’片解压后,见造影剂沿双输尿管下流,断续显影,并充盈膀胱,膀胱及输尿管未见异常改变。

8 右肾结石。 腹部平片见腰椎序列正常,腹部肠腔内有少量积气,双侧肾影隐约可见,双腰大肌影显示清晰,右肾区见0.8X0.8CM致密影,边缘清楚,双侧输尿管走行区及盆腔内未见异常。腹部平片未见异常腹部平片见腰椎序列正常,腹部肠腔内有少量积气,双侧肾影隐约可见,双腰大肌影显示清晰,双肾区、两侧输尿管走行区及盆腔内未见阳性结石影。 9 腹部平片未见异常 腹部平片见腰椎序列正常,腹部肠腔内有少量积气,双侧肾影隐约可见,双腰大肌影显示清晰,双肾区、两侧输尿管走行区及盆腔内未见阳性结石影。 10 右侧输尿管中段结石。 腹部平片见腰椎序列正常,腹部肠腔内有少量积气,双侧肾影隐约可见,双腰大肌影显示清晰,第三腰椎右侧横突处相当于右输尿管中段区见0.3*0.8CM致密影,边缘清楚,其他未见异常。 11 骨质未见异常 骨骨皮质连续,骨小梁走行正常,骨髓腔不窄,所见关节面光滑,关节间隙正常,余未见异常。 12 骨盆骨质未见异常。 骨盆片见双侧髂骨翼骨质完整,骨小梁走行正常,双骶髂关节及髋关节面光整,间隙不窄。 双侧股骨头形 态正常,位于髋臼窝内,骨小梁走行正常,耻骨联合间隙正常,其它未见异常。 13 双侧髋关节脱位。 双侧髂骨骨质完整,骨小梁走行正常,双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股骨头位于帕氏方格外上象限,沈通氏线 不连续,其它未见异常。 14 双侧股骨头无菌坏死。

X线诊断学

《X线诊断学》姓名:王猛 一.名词解释: 1.肺实质:为肺部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空气间隙及结构,包括肺泡和肺泡壁。 2.肺间质:是支气管和血管周围、肺泡间隔及脏层胸膜下有结缔组织所支持 的支架与间隙。 3.空洞: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并吸入气体后形成。 4.空腔:是肺内生理腔隙病理性扩大【如肺大疱、肺囊肿及肺气囊等都属于空 腔】。 5.纵膈摆动:一侧主支气管内引起不完全阻塞时,两侧胸腔压力失去平衡, 呼气时患侧胸腔内压升高,纵膈向健侧移位,吸气时纵膈恢复原位,称为纵膈摆动。 6.结核球:呈圆形、椭圆形、分叶状、直径较小、单发或多发,边缘光滑, 密度均匀伴钙化,可有小空洞存在,常有卫星灶。 7.肺野:在胸片上两侧肺脏表现为透明的区域称为肺野。 8.肺门:肺门影是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及淋巴组织的总合投影,其中肺 动脉和肺静脉的大分支为主要组成部分。 9.肺纹理: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 10.钙化:病理上属于实质性病变,受到破坏的组织局部脂肪酸分解而引起酸 碱度发生变化时,钙离子以磷酸钙或碳酸钙的形式沉积,一般发生在推行性变或坏死组织内。 11.手套征:阻塞性支气管扩张表现为带状或条状致密影,当相临的支气管扩 张呈手套状表现时,称为“手套征”。 12.高千伏摄影:≥120KV 5-7mAs 减少胸壁、软组织及肋骨对肺部病变 的干扰, 二、填空题: 1.X线成像的有关特性:(穿透性)(荧光作用)(感光作用)(电离作用及生物效应)。 2.X线产生的三个条件:(自由活动的电子群)(电子群以高速运行)(电子群在高速运行中被突然阻止)。

3.X线机的组成:(X线管)(变压器)(控制器)。 4.医学影像诊断原则(熟悉正常)(辨认异常)(分析归纳)(综合诊断)。5.(肋软骨)未钙化时不显影。 6.肋骨常见的变异有(颈肋:第7颈椎)(叉状肋)(肋骨联合:以5-6肋骨间最常见)。 7.胸椎标准后前位胸片上第(1-4)胸椎清楚可见。 8.将两侧肺野依第(2-4肋骨)前端下缘水平线分为上、中、下野;并纵行平分内、中、外带。 9.肺叶由(叶间胸膜)分割而成,右肺分为(上、中、下三个肺叶),左肺分为 (上、下两个肺叶);肺叶由(2-5个肺段组成)。 10.在正位片上,肺门位于(两肺中野、内带),通常左侧肺门比右侧肺门高 (1-2cm)。 11.正常下肺野肺纹理比上肺野肺纹理(多且粗),右下肺野肺纹理比左下肺野肺 纹理(多而粗)。 12.气管分叉角为(60°-85°)一般不超过90°;在第5-6胸椎平面分为左、右 主支气管。 13.胸膜分(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 14.结节直径≥3cm,3cm以上为肿块。薄壁空洞在3mm以下,厚壁空洞超过3mm。 15.胸腔积液分为(游离性胸腔积液)和(局限性胸腔积液)。游离性胸腔积液包 括1、【少量积液:液体上缘在第4肋前端以下】 2、【中量积液:积液上缘在第4肋前端平面以上,第2肋前端平面以下】 3、【大量积液:积液上缘达第2肋前端以上】 局限性积液包括:1、【包裹性积液:多见于侧后壁】 2、【叶间积液:所致“隔升高”】 3、【肺下积液:位于肺底与横隔之间胸膜腔】。 16.支气管扩张根据其形态可分为(柱状支气管扩张)(囊状支气管扩张)(混合 型支气管扩张)。 17.肺隔离症又称为支气管肺隔离症,为胚胎时期一部分肺组织与正常肺分离而单独发育而成,可分为(肺叶内型)和(肺叶外型)。 18.慢性肺脓肿X线表现为密度不均、排列紊乱和索条状及斑片状影,内有圆形、椰形或不规则性厚壁空洞。可有(多房相连)(多支想通)(多叶相浸)三多征象。 19.结核病的化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20.根据肺癌的发生部位,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弥漫型),其生长方式(管内型)(管壁型)(管外型)。 21.肺水肿的X线表现:一侧或两侧肺野有片状模糊影,以内、中带多见,肺尖和肺野外缘少见。典型者呈蝶鞍状,以肺门为中心。 22.鉴别异物在气管内或食管内:不透X线异物可在透视或摄影时直接显示大小、形状、部位。【气管内】不透X线扁形异物如钱币,在后前位上显示一条纵行影,侧位在显示异物宽面。【食管内】恰与气管异物相反,即可鉴别。 23.气管内异物除临床症状之外,X线多表现为呼气活瓣性阻塞透视下肺透明度高,呼气时密度改变不大,且心影在呼气时反比吸气时小。此种反常现象对气管内非金属异物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支气管异物】可引起A纵膈摆动B阻塞性肺气肿C肺不张D肺部感染

乳腺X线诊断标准

1992 年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 - RADS) ,至今已是第四版。这个系统对规范乳腺X 线报告, 减少影像描写的混淆, 以及对普查的监测均起着很大的作用, 建议依据这个系统作为中国乳腺X线报告的常规。

影像表现 一、常见征象 (一) 肿块: 在两个不同投照位置均可见的占位性病变,有鼓出的边缘,以边缘征象对判断肿块的性质最为重要。仅在一个投照位置上见到的可疑肿块影称“致密

影”; 无明显鼓出边缘的称“不对称”。 肿块的描述包括三个方面:形态、边缘和密度。 形态有圆形、卵圆形、分叶形和不规则形, 不规则形多为恶性表现, 前三种形态要结合其他征象综合考虑。 边缘对诊断病变的性质最为重要, 包括以下五种描

述:清晰、模糊、小分叶、浸润和星芒状。 边缘清晰是指超过75 %的肿块边界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晰、锐利, 剩下的边缘可被周围腺体遮盖, 但无恶性证据; 模糊是指肿块被其上方或临近的正常组织遮盖而无法对其作进一步判断, 一般用在报告者认为这个肿

块的边界是清晰的,仅仅是被周围腺体遮住的情况下; 小分叶表现为边缘呈小波浪状改变; 浸润是由病灶本身向周围浸润而引起的边界不规则, 而不是由于周围腺体遮盖所为; 星芒状可见从肿块边缘发出的放射状线影。 小分叶、浸润和星芒状边缘

为恶性征象。对鉴别边缘模糊和浸润有时会有一定困难,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前者多为良性改变,而后者是恶性征象,通过局部加压摄影、辗平摄影技术对鉴别边缘征象有帮助。 密度是以肿块与其周围相同体积的乳腺组织相比,分为高、等、低(不包括脂肪密度) 和脂肪密度四种描

X线诊断报告模板合集(最新版)

X线诊断报告模板合集 1

2014年12月 一、呼吸系统 (一)肺结核: 右(左)肺上叶肺结核。2、右侧胸腔积液 2

右上肺野见少量小斑片状及斑点状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边缘部分模糊;右下肺野第5肋间以下见片状密度增高影,上缘呈外高内低,凹面向上弧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右膈被遮盖,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双上肺结核--部分硬结钙化 双上肺野见边缘清晰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缘清晰,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右(左)上肺结核--部分硬结钙化 右上肺野见边缘清晰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缘清晰,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双肺上叶陈旧性肺结核 双上肺野见边缘清晰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缘清晰,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右(左)肺上叶陈旧性肺结核 右上肺野见边缘清晰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缘清 3

晰,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双上肺结核--大部分硬结钙化。 双上肺野见边缘清晰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缘清晰,大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右(左)上肺结核--大部分硬结钙化 右上肺野见边缘清晰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缘清晰,大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右(左)肺上叶干酪性肺炎并右肺下叶播散 右侧中上肺野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下缘以水平裂为界,其内密度不均,隐约见不规则透亮区影;右下肺野见散在斑点状播散阴影,边缘模糊;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两肺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双肺野满布分布均匀,大小、密度一致粟粒状阴影;肺纹理被掩盖;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4

X线诊断报告模板

X线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第一部分呼吸系统 一、正常胸部平片 1、正常胸片: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大小,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肺纹理走行自然,未见扭曲及聚拢。两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胸膜无增厚及粘连。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内。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2、肋骨像: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片中所示骨性肋骨骨质连续性完整,未见中断影像。 二、气管和支气管疾病 1、先天性支气管囊肿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右肺下野可见一类圆形囊状透亮区,壁较薄,其内未见气液平。气管居中,无增宽。心脏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内。双膈光滑,肋膈角锐利。(与正常肺不同的 是右肺下叶,为判断理由) 2、支气管炎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两肺纹理增多增粗,以右肺明显,气管居中,纵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影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以右肺纹理增多增粗为主要判断理由) 3、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胸廓呈捅状,肋骨平举,肋间隙增宽,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大小,位置及密度正常。两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野透亮增强,肺纹理变细,双肺野清晰,未 见实变及肿块影,胸膜无增厚及粘连。气管居中,京戏狭窄。心脏呈垂位型,心脏无扩大。双侧膈肌变平,肋膈变平,肋膈角锐利。 4、支气管扩张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两下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并隐约可见多个囊状透亮区。余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胸膜无增厚及粘连。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内。双侧膈肌光滑,肋隔角锐利。 三、肺部炎症 1、大叶性肺炎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右上肺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下缘清楚平直,上缘模糊,余肺野清晰,未见实性变及肿块影。胸膜无增厚及粘连。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内。双侧膈肌光滑,肋隔角锐利。 右侧位、肺门不大。病变位于右肺上叶,呈一扇形密度增高阴影,前后肋膈角锐利。 2、支气管肺炎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肺下野纹理增多增粗,模糊,并可见沿肺纹理分布的不规则小片状或斑点状密 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以右肺明显,气管居中,纵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 影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 炎性假瘤 3、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左肺下野近心膈角处见一核桃大小球形阴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余肺野清晰,未见实

X线诊断

一、头部 1)眼眶 眼眶异物:左眼眶内相当于十点处可见一线条样金属异物。眼眶骨质密度末见明显骨折线影,余末见异常。 双侧眼眶未见异常:双侧眼眶对称,眶壁骨质完整,未见明显骨质异常,眶内未见明显金属异物影,余可。 眼眶异物定位:左眼角膜缘放置定位器后摄正侧位片,正位片见异物钟点方向在5点半处,距中心点距离11 mm,侧位片见异物在角膜后方9mm,在前后中心轴下方约9mm。 2)下颌骨 下颌骨骨折:侧下颌骨骨皮质不连续,可见明显骨折线,断端移位不明显,余可。 下颌骨未见明显异常:双侧下颌骨对称,其骨皮质连续,骨质密度均匀,未可见明显骨折线,余可。 3)鼻骨 鼻骨未见骨质异常:所见鼻骨骨皮质连续,未见明显骨折线,余未见异常。 鼻骨骨折:所见鼻骨可见明显骨折线,断端错位不明显,余可。 4)颧弓 颧弓骨折:左右颧弓骨皮质不连续,可见明显骨折线,断端移位不明显,余可。 右颧弓未见明显骨质异常:右颧弓骨皮质连续,未见明显骨折线,余可。 左侧颧弓骨折:双侧颧弓不对称,左颧弓骨皮质不连续,可见明显骨折线,断端成角明显,余可。 5)副鼻窦 副鼻窦未见明显异常:双侧上颌窦、前组筛窦及额窦透亮度末见异常,粘膜未见明显增厚,腔内未见明显液气平面,窦壁骨质完整;余可。 鼻窦炎:左右上颌窦、筛窦、额窦窦腔密度增高、浑浊,透亮度减低,窦壁周围粘膜呈环形增厚,窦腔可见明显液气平面,窦壁未见明显骨质破坏;余未见异常。 上颌窦炎伴积液:两上颌窦窦腔浑浊、密度增高,腔内可见与窦壁平行的环形软组织影及气液平面,窦壁骨未见明显骨质改变,筛窦及额窦未见明显异常。 6)头颅 头颅骨质未见异常:颅盖骨骨质结构密度未见异常,颅缝未见分离,颅内未见异常钙化斑,颅回压迹未见增深。蝶鞍大小形态骨质未见异常。 7)双侧颞颌关节 双侧颞颌关节未见异常:双侧颞颌关节对称,张闭口位示关节活动度可,骨质未见明显异常,余可。 8)双侧内听道 双侧内听道未见异常:双侧内听道对称,管腔壁光整,管腔直径不大,管壁骨质未见破坏,余可。 9)乳突 双侧乳突未见异常:双侧乳突气房发育良好,房壁骨质未见明显异常,余未见异常。 慢性中耳乳突炎:右侧鼓室、鼓窦及鼓窦入口明显扩大破坏,边缘锐利清楚,有细的硬化缘围绕,胆脂瘤累及鼓室、鼓窦,同时破坏外耳道后壁。余可。 慢性乳突炎:双侧板障型乳突,左乳突气房密度增高、浑浊,透亮度减低,房壁未见明显骨质破坏;鼓室、鼓窦及鼓窦入口未见明显扩大破坏及硬化缘,余未见异常。 10)蝶鞍 蝶鞍侧位片未见异常:蝶鞍形态、大小可,其前床突、后床突及鞍底显示清晰,骨皮质连续,

X线诊断的原则和方法

X线诊断是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法之一,诊断以X线影象为基础,综合X线各种 病理表现,联系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推理,才可能提出比较正确的X线诊断。 在诊断过程中,应根据下列原则来进行:⑴根据正常解剖,生理的基础知识, 认识人体器官和组织的X线影象表现;⑵根据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基础 知识,认识人体病理改变所产生的阴影;⑶结合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 体征以及其他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推理,作出结论。 为了正确作出X线诊断,除应参照上述原则为,还必须具有全面的X线检 查程序,包括检查部位和检查方法的选择,摄片位置和暴光因素的确定等,均 应根据临床需要及病人具体情况决定,临床所提出X线检查的要求,一般是为 了进一步明确疾病的诊断,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或者是为排除临床上可疑之疾患。基于临床上的不同要求,在提出X线诊断意见时,则应力求作出具体回答,在分析病例时,应对所有的X线表现按照检查的程序,客观地,全面地进行观 察与研究,首先从常见病入手,通常情况下,常见病毕竟常见,少见病毕竟少见,罕见病毕竟罕见,作为一名称职的医生,头脑中应具有较广泛的罕,少见 疾病的知识,这一点很重要,在分析过程中,可多考虑些疾病,然后根据X线 影象学及相关临床资料,将其中部分疾病排除掉,提出几种可能性,原则上诊 断意见不宜超过3个,并指出何种可能性最大,以便临床上参考和处理,对那 种根据X线表现和临床资料能作出十分肯定X线诊断的,必须作出肯定诊断, 对无法诊断或无法明确诊断的,尚可提出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X线诊断的方法 (一)系统周密的观察要想作出正确的诊断,必须从系统周密的观察开始,观察的要求和内容包括: 1.X线片的技术条件阅读分析X线片时,首先应注意照片的质量,是否 符合诊断的要求,一张良好的照片,必须达到:位置正确,黑白对比鲜明,细 微结构清晰可见,照片清洁不带污迹及其他伪影,标记鲜明无误。 2.按一定程序观察X线片为了不致于遗漏重要X线征象,应按一定顺序,全面而系统地进行观察,如以胸片为例,应按胸廓,纵隔,膈及胸膜等逐步观察,在分析肺部的X线表现时,可从肺尖到肺底,从肺门到肺周依次进行观察,在分析骨关节片时,应依次观察骨骼,关节及软组织,在分析骨骼时,则应注 意骨皮质,骨松质及骨髓等。否则很易被引人注目的部分所吸引,忽略观察其 他部分,而往往这部分正是更重要而必须阅读的部分。 3.对病变观察的要点 ⑴病变的部位和分布某些病变好发于人体的一定部位,他的分布可表现出一定规律,成骨 肉瘤多发生于骨干骺端,而尤文瘤多在骨干;后纵隔肿瘤多为神经源性肿瘤,而中纵隔的肿瘤 则多为淋巴类肿瘤等。

X线诊断口诀

呼吸系统疾病X线诊断口诀 ------王哲&张永寿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结合临床看照片。正位侧位前弓位,有时需要高千伏和切线。首先确定是何阴影,小片、斑片、大片状,结节、球形、条索样,以及空洞和空腔。密度高者呈白色,密度低者就透亮,高密中低影夹杂,低密中又更透亮,这些都是异常像。再看病灶的部位,边界和形状,有的还要看数目、范围和周围组织关系像。以此顺序去追索,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可成章。 一、肺结核口诀:上肺野有渗出灶样,形如小片、斑片或结节状。不论边界 清楚或模糊,诊断结核是方向。如果参合有空洞、有球影,确诊此病很恰 当。 二、肺脓肿口诀:肺野内有大片影,其间有一空洞灶,提示脓肿很必要。 如果洞内有液平,厚壁壁周有浸润,病人咳浓痰,诊断肺脓肿定可行。 三、叶段性肺炎口诀:患者发热胸部疼,肺内有叶段大片影,叶裂正常无 隆缩变。密度均匀边界清。不管有无空气支气管症,肺炎的诊断很合情。 四、支气管肺炎口诀:下肺野纹理重(多、浓、宽),走向紊乱界不清,边 界模糊密度不匀,间杂有多发结节小片影。患者发热又咳嗽,支肺的诊断 定可行。 五、肺不张口诀:一肺或叶段密度高磨玻璃样变之病灶。叶裂或纵隔向患 侧移,肺的体积又缩小。正侧位观察不统一,肺不张诊断是头条。 六、肺气肿口诀:局部或广泛亮度增,肋间隙增宽膈低平。纹理稀少或增 重,首先提示有肺气肿,如伴肺动脉扩张右室大,则应诊断为肺心病。投 照位置要注意,正位和右前斜位要并行。 七、肺癌口诀:肺野内块影分叶灶,边界清楚或毛糙,不论发生哪一处, 提示肿瘤为最好。如果兔耳、凹脐或肺炎不张有显示,肺癌的诊断很重要。 有条件做CT或肺穿,确诊此病不混淆。 八、纵隔肿瘤口诀:心影两旁纵影宽,或有块影分叶灶,密度均匀边界 清,上下夹角钝平翘,类似英文字母‘D’一样,确诊纵隔肿瘤最为好。 九、湿肺综合征口诀:胸壁骨组织有裂断,肺部或胸膜也有病变,常见 的气胸、液胸、液气胸,以及出血、血肿、不张和肺实变。湿肺综合征是 诊断,透视照相或特检,一定要及时看湿片。留观追踪不可忘,以免漏诊 出危险。 十、中叶(舌叶)综合征:右肺(左)3、4、5、肋间有渗出影,形如小片、 斑片或不规则形。病灶与心影分界差,注意有无中叶(舌叶)综合征。若 侧位中叶(舌叶)有收缩灶,而弓位有显示的三角形,则诊断此病定可行。 但一定要结合临床找病因。 十一、间质性肺炎口诀:中下肺野纹理重,并有线条网格灶,密度不均界限粗糙,或肺门增大模糊不清,提示间肺很必要,若灶周又显点影及弥漫气 肿变,间肺的诊断可妥靠。 十二、金葡萄肺炎口诀:病急症重发展快,炎变小脓肿有存在,肺内气囊此起彼伏,诊断金葡萄肺炎不草率,如果脓胸、脓气胸有伴发,确诊此病 定要快,以免延误出意外。 十三、胸膜腔积液口诀:外高内底曲线灶,心肋膈角看不到,上黑下白界

常见X线片诊断

常见X线片判读 1、普遍性肺气肿: 肺野透亮度增加,呼吸时改变不大 肺纹理稀、细、直 膈肌低平、活动度降低 心脏悬垂 2、右上肺不张 右上叶缩小呈扇形,密度增高, 水平裂外侧上移,右肺门上提, 上半部肺门消失,右下肺代偿性肺气肿 3、左上肺肺大泡 左上肺野透亮度增加 左上肺未见肺纹理 下缘见清晰的肺大泡边缘 4、右下叶肺不张 右下肺野内侧尖端在上,基底在下的三角 形密影,纵隔右移,右上叶代偿性肺气肿 5、左下叶肺不张 左下肺野内侧尖端在上,基底在下的三角 形密影,与心影重叠,纵隔左移 6、左上肺不张 左上、中肺野片状模糊影,上部密度较高, 下部密度较淡,边界不清,气管左移,心 左缘不清,纵隔、气管左移,左下肺叶代偿性肺气肿左上肺叶密度增高,斜裂向前移位 7、右上肺不张 右上叶缩小呈扇形,密度增高,水平裂外侧 上移,右肺门上提,右下肺代偿性肺气肿

8、右中央型肺癌并右上肺不张 右上肺不张,右侧肺门部见肿块突出(反“S”下缘) 9、右中叶肺不张 右下肺野内侧心右缘见尖端向外的三角形致密影, 与心右缘不能分 右下肺野内侧心右缘见尖端向外的三角形致密影, 与心右缘不能分开,上、下边界均锐利 10、右侧肺不张 右侧肺野均匀致密,纵隔气管向患侧移位; 右侧肋 间隙变窄,左侧代偿性肺气肿 11、左侧肺不张 左侧肺野均匀致密,纵隔气管向患侧移位,左侧肋 间隙变窄,左膈升高,右侧代偿性肺气肿 12、网状、细线状及条索状影病理上为肺间质病变的反映 X线表现: 肺野内条索状、网状、蜂窝状及广泛小结节影 小叶间隔内有液体或组织增生 A线:肺野中带,指向肺门,长约4cm B线:两肺下野近肋膈角水平走向的条状影 C线:下肺野紊乱的网状影 13、钙化阴影发生于退行性变或坏死组织内,囊肿壁或肿瘤内 X线表现: 高密度,边缘锐利,形状不一(点、块、球状) 肿块内爆米花样—肺错构瘤 肺门蛋壳样—尘肺 14、胸腔积液胸腔积液性质多样,X线难以区别其性质 1.游离性胸腔积液 少量——大于300ml时可见。低于膈顶水平的肋膈角消失 中量——第2前肋水平以下均匀致密,上缘呈外高内低弧形曲线,纵隔向健侧移位 大量——整侧肺野均匀致密或仅肺尖透亮

X线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优质荟萃)

呼吸系统 心肺未见异常。 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两肺纹理清晰,无增粗、增多、变形;两肺门无增大、增浓;心影大小、形态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其它:未见异常。 两肺纹理增粗 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两肺纹理增粗、增多、模糊;两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心影大小、形态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其它:未见异常。 符合高血压病心脏改变,请结合临床。 心影呈主动脉型增大,心尖部向左下增大,两侧肺野透过度稍减低;两肺纹理稍增粗、增多,模糊;两肺门稍增大、增浓,模糊;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纵隔居中、无增宽;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其他:未见异常。 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两肺纹理略增粗、增多;两肺门无增大、增浓;心影大小、形态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其它:未见异常。 主动脉硬化 主动脉扩张、迂曲、延长,主动脉结向左突出;两侧肺野透光度正常,未见明确实变影;两肺纹理清晰,无增粗、增多、变形;两侧肺门无增大、增浓;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纵隔居中,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主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扩张、迂曲、延长,主动脉结向左突出,见弧状钙化影;两侧肺野透光度正常,未见明确实变影;两肺纹理清晰,无增粗、增多、变形;两侧肺门无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锐利清晰;心影大小、形态正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DR已报告,PACS补报告 本次检查报告已由DR发出,可在PACS上补上报告,注意与DR一致,不要打印。 DR已报告,PACS勿再重复报告 本次检查报告已由DR发出,勿在PACS上重复发出报告。 登记错误,不发报告 本条记录系登记错误产生,无须书写,勿发报告。 右侧肺不张 右侧肺野呈均匀一致性密度增高影;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纵隔向右侧移位,右膈升高,膈影及心缘不清;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X线诊断报告模板21553099

X线诊断报告模板 一、呼吸系统 (一)肺结核: 右(左)肺上叶肺结核。2、右侧胸腔积液 右上肺野见少量小斑片状及斑点状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边缘部分模糊;右下肺野第5肋间以下见片状密度增高影,上缘呈外高内低,凹面向上弧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右膈被遮盖,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双上肺结核--部分硬结钙化 双上肺野见边缘清晰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缘清晰,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右(左)上肺结核--部分硬结钙化 右上肺野见边缘清晰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缘清晰,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双肺上叶陈旧性肺结核 双上肺野见边缘清晰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缘清晰,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右(左)肺上叶陈旧性肺结核 右上肺野见边缘清晰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缘清晰,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双上肺结核--大部分硬结钙化。 双上肺野见边缘清晰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缘清晰,大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右(左)上肺结核--大部分硬结钙化 右上肺野见边缘清晰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缘清晰,大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右(左)肺上叶干酪性肺炎并右肺下叶播散 右侧中上肺野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下缘以水平裂为界,其内密度不均,隐约见不规则透亮区影;右下肺野见散在斑点状播散阴影,边缘模糊;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两肺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双肺野满布分布均匀,大小、密度一致粟粒状阴影;肺纹理被掩盖;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双上肺浸润型肺结核 双上肺野见斑片状及索条状阴影,密度不均,边缘不清晰;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

“X线诊断学”试题(一)及答案

“X 线诊断学”试题(一)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 要求: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打“V” 1. X 线的产生中,无须具备的条件是:C A 电子源 B 高真空 C 阳极旋转 D 电子的高速运动 2. X 线摄影利用的X 线特性是:B A 生物效应 B 感光效应 C 折射作用 D 反射作用 3. X 线剂量测量、X 线治疗和X 线损伤的基础是:C A 穿透效应 B 荧光效应 C 电离效应 D 摄影效应 4. X 线造影检查中,不属于直接引入法的是: A A 口服胆囊造影 C PTC B 胃肠钡餐 D ERCP 5. 碘油剂不能用于: A A 心血管造影 B 椎管造影 C 支气管造影 D 子宫输卵管造影 6. 不是非离子型造影剂的是: D A 优维显 B 碘必乐 C 碘海醇 D 碘苯酯 7. 照片对比度的控制因素是: A A 管电压 B 毫安秒 C 焦-片距 D 物-片距 8. 成人骨质软化的好发部位是: C A 四肢长骨 B 颅骨 C 盆骨 D 以上都不是 9. 好发于长骨骨端的肿瘤是: A BCD 小孩 A 骨巨细胞瘤 B 骨肉瘤 C 骨软骨瘤 D 骨囊肿 10. 成骨型骨肉瘤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 :C A 骨质破坏 B 骨膜反应 C 肿瘤骨形成 D 软组织肿块 11. 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是:D A 骨肉瘤 B 纤维肉瘤 C 骨髓瘤 D 转移瘤 12 ?关节破坏只累及关节软骨时, A 关节间隙变窄 C 关节间隙正常 D 以上都对 13. 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这种改变是: B X 片可见:A B 关节间隙增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