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社会学理论 复习资料

国外社会学理论 复习资料

国外社会学理论   复习资料
国外社会学理论   复习资料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符号互动论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米德与符号互动论的起源

第三节符号互动论的发展

第一节符号互动论的基本特征

一、概况

美国本土性的社会学理论,萌芽于20世纪初,20~40年代发展到高峰。受实用主义思想影响发展起来,美国芝加哥学派对此理论做出重大贡献。

二、主要观点

1.布鲁默概括的符号互动论的三个假设:

(1)人类对待事物的行为是以事物对他们的意义为基础的;(2)这些意义乃是社会互动的产物;

(3)通过个人对各自所遇到的符号所作的解释过程,这些意义得到修正和运用。

3.主要特征(布鲁默)

(1)人类社会是由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人组成的;

(2)个人的行为是构造而非不经意的举动,它是个人经由自我定义、注意与解释其行动的处境而一步一步地构造而成的;

(3)群体行动或集体行动是由联合个人行动而成的,由人们彼此解释或考虑各自的行动所产生的。

3.主要特征(乔纳森·特纳)

(1)人类是符号的使用者;

(2)符号性交往;

(3)互动和角色领会;

(4)互动、人类和社会;

4.符号互动论的几大学派

(1)布鲁默及芝加哥学派;

(2)库恩及依阿华学派;

(3)戈夫曼的戏剧分析理论。

三、符号互动论优、缺点

1.优点:

(1)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强调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不是简单的被动体,这是理解人类社会时不可忽视的方面;

(2)注重微观研究,重视人际人际互动的过程,强调每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殊条件;

(3)重视对现实生活的考察,主张从生活经验中得出理论,有助于人们研究现实的、实际的问题。

2.缺陷

(1)过于强调人的主观因素、主观心理意识、忽视了客观实际;过于强调表现出来的、为人们所认识到的东西,对事物内在规定性认识不足;

(2)过于强调每个个别人的因素,没有看到作为整体的社会结构、制度等的作用;

2.缺陷

(3)过于微观,只能研究个人或小群体,无法研究大规模的、总体的社会现象;

(4)方法论上片面强调感觉、直觉的重要,只承认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的真实性。

第二节米德与符号互动论的起源

一、詹姆斯、库利、托马斯、杜威等对符号互动论的影响

1.詹姆斯(1842~1910)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

(1)习惯与本能;

(2)自我的四种类型:物质我、精神我、社会我、纯粹的我

“社会我”的三重含义:

A,“自我”至少在某些方面是来源于经验

B,社会我是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派生物;

C,人类本能地追求得到社会上他人的承认,并据此衡量自我的价值。

2.杜威(1859~1952)

(1)实用主义哲学,强调人类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过程;(2)认为刺激因素并不存在于个人追求的活动之外,而是在行动的内容之中;

(3)认为社会是由众多的协作团体构成的,社会科学以及哲学应将日常生活状况和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

3.库利:“镜中我”

(1)“镜中我”:人们总是在想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镜中我”的三个阶段:

A,感觉阶段;

B,解释或定义的阶段;

C,自我反应阶段。

4.托马斯:情境定义

(1)认为人们相互调适的过程是通过情境定义完成的;

(2)情境的含义:

A,个人或社会进行活动的客观条件,即各种价值观、经济、社会、宗教、知识等的整体;

B,影响个人或群体的先存态度;

C,情境定义,即对于条件、状况和态度意识的比较清楚的概念。

二、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

1.生平与著作

1863年出生于美国马州,1888年获哈佛大学学士学位,后到德国深造。1891年受聘任教于密执安大学哲学和心理学系,并结识杜威、库利等人。

主要著作:《心灵、自我与社会》

2.米德思想的来源

综合吸收实用主义、达尔文主义和行为主义。基本假设:A,人类机体生理的弱点迫使他们与群体中的他人进行协作,谋求生存;

B,人类机体内、机体间那些有利于合作、从而有利于生存或适应的行动将会被保存下来。

3.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

(1)心灵

生理性冲动反映性的理智,心灵的独特之处:

A,用符号来表示环境中的客体;

B,悄悄预演针对这些客体可选择的行动方案;

C,抑制不适当方案,选择最后公开行动的合适方案。(2)自我

主我客我,自我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

A,嬉戏阶段;

B,团体游戏阶段;

C,能体味进而理解社会中“一般他人”的角色或明确的“共有态度”。

(3)社会

自我他人

社会实际上是一个由人创造和使用的符号的总和。其中,既有现时性个人与集体的互动符号,也有历史性个人与集体创造和使用的种种符号。同时,这种现时与历史的交织也是一种互动。

第三节符号互动论的发展

一、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思想

1.生平与著作

1900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1929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早在1937年就创造了“符号互动论”一词。

主要著作:1969年《符号互动主义》、《评论:米德与布鲁默》等。

2.学术思想

(1)1962年发表的《作为符号互动的社会》认为:社会是人际间符号互动的结果,人类社会最典型的特点就是符号互动。

反唯心主义

社会观:

反实在主义

(2)符号互动

A,符号性互动:

有一个解释过程。首先是自己对自己的“对话”;其次是将要现实化的某种行动进行选择、决定。

B,符号互动的产品

物理性的东西;

社会性的东西;

抽象性的东西。

(3)群体间互动的可能性

同一对象对不同的互动者,有不同的意义。

群体之间如何能够达到互动?

布鲁默认为人类有“移情”的能力,从他人的角度达到理解上的相通。

对社会组织、社会规范的认识:

符号互动论与结构功能主义的区别

(符)强调人作为社会主体,社会组织结构制度之所以影响个人,是由于其影响了人的社会情境定义。

(结)社会结构、框架是固定的,而个人是被动地存在于该宏观框架之中,认为人是被动的处于各种社会地位结构之

中。

二、戈夫曼的戏剧分析思想

1.生平与著作(1922~1982)

布鲁默的学生,加拿大人,后移居美国。1944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1953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8年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任教,1962年升为正教授。 1953年《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1963年,《公开场合中的行为》,1966年《相遇》。

2.主要思想

(1)剧场的比喻

A,自我,作为一种抽象性的概念,来自于对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种种行动所反映出来的意义的概括。

B,符号互动分析:“社会现实——自我”就相当于“戏剧——演员”

(1)剧场的比喻

C,戏剧分析要素:剧本、舞台、演员和观众。

背景

前台外观舞台个人门面

后台举止方式

(2)印象管理

A,所谓印象管理,就是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如何努力去反映一系列故意或有意性的行动,如制作场景、有意性的渲染气氛等。同时,也包括演员努力去反对一些非期望性的行动,如非有意性的姿态、不合时宜的突发之举等。

B,故意行动的管理方法:选择、隐藏、掩饰。

C,非期望行动的管理方法:预防、神秘化、补救。

(3)角色距离

角色距离: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扮演多种角色,这样,

每个人就可能使自我与所扮演的角色有差异性的距离。(《日常接触》)

《印迹》:正常人、印迹人。

附:互动论内部关于方法论的争论

1.理解米德思想对主、客观的包容性、折衷性。

2.布鲁默、戈夫曼等从强调主观性方面继承米德的思想。

3.库恩等从强调客观性以及使互动论符号实证科学精神要求的

角度,发展了互动论。

本讲主要内容

第一节现象学社会学的知识背景

第二节阿尔弗雷德·舒茨的理论

第一节现象学社会学的知识背景

一、产生的原因

1.现象学社会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与俗民方法论产生于同

一时期,且两者都在借鉴欧洲大陆现象学哲学基础上发展而成。

2.其产生与对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批判有关。

二、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简介

1.胡塞尔(1859~1938),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书

斋式,做纯思想领域的研究。

2.1900年以后创立现象学哲学。认为“现代科学正处于发展的危

机中”,而他要寻找摆脱这一“危机” 的出路。

3.科学危机的根源

撇开了一切主观的东西,撇开价值的观点,以及任何关于意义、关于人的生存价值和品格的判断,以致把人看成“纯科学事实”、丧失真实生命内容的人。

4.重要思想

(1)生活世界:一个生活主体从他的角度所体验的世界,如神话世界、巫术世界,是主观的、相对的。但却是科学惟一

可能的起点,客观性来源于主观经验。

(2)自然态度:视生活世界为独立的、客观的存在,以缺乏反省的习以为常的态度对待它。

4.重要思想

(3)意向性:把意识看作是主体赋予客体意义的过程,因此,意向性这一概念反映的是意识的基本结构。

三、韦伯的影响

1.舒茨对韦伯的“社会行动”概念的批判吸收。

2.韦伯强调社会行动具有主观意义,但却:

没有真正说明行动如何获得意义?

行动者彼此如何获得相互理解?

第二节阿尔弗雷德·舒茨的理论

一、生活世界

1.或称为:社会世界、常识世界、日常生活世界等。

2.特点:

预先给定性;

人们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

3.重要概念:“自然态度”、“自然态度的悬置”

二、主体间的相互认识问题

1.主体间性

2.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是用主观的时空坐标系来作为类型化基

础。

主观时间观念;

主观空间观念;

3.主体间视角的互易

4.变形自我:他人的主观世界。

二、主体间的相互认识问题

5.变形自我可分为四种类型:前辈、同时代人、合作者、后来

人。

前辈与后来人领域:科学可以预测,但既概括,也无法精确把握。因此,处在科学研究之外。

合作者领域:直接经验,能够理解。

同时代人领域:间接经验,非人格性、他们关系。个体从“现有知识库”提取相关的类型化知识。

三、行动与活动

1.行动

主要特征:计划性、目的性。

行动既可以是隐蔽的,也可以是公开的。行动的源泉存在于行动者的意识之中。

2,活动:行动过程的结果。(或者说是已经完成的行动。)

主观想象后的结果;当前行为设计的出发点;

生活世界中特定行动所造成的、作为事态的后果。

四、目的动机与原因动机

1.目的动机:主观范畴,受将来时态支配。(包含人们所要得

出的结果,所要追求的目标。)

2.原因动机:客观范畴,由过去时态决定。(由人们根据行动

者的背景、环境或者心理倾向做出解释。)

五、理解

理解是人们借以反映彼此意图的方式;理解也是社会科学特有的一种方法。

六、类型化

1.类型化:舒茨定义为“存在于整个社会文化中的行动的…秘

方?”。

人们通过受教育等方式,习得这些秘方和应对典型情境的典型行动。它并不是针对特定的人,而是针对一定类型的人。

社会科学家可以通过考察这些类型化知识,来客观把握这个世界。

六、类型化

2.深藏在文化中的各种类型化是经常稳定的。

3.在特定的情境中,人们可能会对类型化概念作出修改。但个

体修改过的类型化属于直接经验的领域,是不能被科学研究的。

七、科学研究的程序

?把韦伯“价值中立”和“理想类型”等观点运用到科学研究程

序中:

1.第一步:保持客观的价值中立的立场。

做无私的、公平的、孤独的观察者;

关于研究方面的知识是科学地衍生出来的;

研究过程中,要把“原始焦虑”、“生平情境”等悬置起来。

七、科学研究的程序

2.第二步:科学地建构社会行动的理想类型。

(1)二级构想。

生活世界中的人们所理解的类型,为社会科学家提供了原始材料和起点。

(2)侏儒:社会科学家所建构的替代实际行动者的人格模型。

八、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的特征

1.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被舒茨称之为“自然态度的悬置”所渗透

的世界。

2.舒茨指出,行动者所指向的对象是在一经验之流中通过一系

列主体的操作而能动地构成的;

3.社会世界的一切客体都是在一个为“现有知识库”所提供的

“熟识的或似曾相识”的框架内被构成的;

八、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的特征

4.这种社会知识库采取了类型化的形式。

5.通过行动者间的视角相互交换的能动过程,就能达到对行动

者的彼此主观状态的理解。

第三章常人方法论

本讲主要内容

一、代表人物与理论渊源

二、主要理论思想

三、影响与评价

一、代表人物与理论渊源

1.主要代表人物

?哈罗德·加芬克尔

(1917~),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纽瓦克市,1935年进入纽瓦克大学学习经济学,1942年获得北卡罗莱纳大学硕士学位。1946~1952,在哈佛大学师从帕森斯攻读博士学位。哈罗德·加芬克尔

?1954年创造“常人方法论”一词。ethnomethodology, (ethno、

method、ology)研究常人在日常生活中行为处事所用的方法的学问。1967年,出版《常人方法论研究》,标志着常人方法论的诞生。

2.理论渊源

?常人方法论代表人物认为:常人方法论是具有结构主义特征

的互动理论的对立物,也与帕森斯的单位行动理论与规范秩序理论不同,声称自己的理论不仅要反对它们,还要超越它们。

(1)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帕森斯早期著作:《社会行动的结构》提出的单元行动理论

(强调行动者的主体能动方面),被称为唯意志的行动理论。

?后期,社会系统理论、模式变量理论等,强调社会结构因素

对人的行动的限制作用,行动者成为文化的傀儡。

(1)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超越帕森斯“行动-秩序”理论的困境。但仍然以社会行动的

意义理解与社会秩序问题为主要研究问题和理论着眼点。(2)现象学与现象学社会学

?读博期间向舒茨请教,打算用破坏人们用来维持日常行为的

意义结构这种“破坏性实验”方法,来分析普通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自然态度和经验。

?现象学在理解日常生活的意义世界与意义建构方面,对常人

方法论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的地方:谈话记录分析、工作研究等。

?胡塞尔的影响:

A,描述常人在生活世界中“自然态度”的创造与维持方法; B,“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常识理性与科学理性的区分; C,受“主体间性”思想影响,把社会事实看作是一个个体主观建构的过程。

?舒茨的影响:

现象学哲学通过舒茨而影响常人方法论,关注日常经验世界,普通人日常互动的建构过程。

常人方法论与现象学的不同

(1)概念、方法论术语越来越摆脱现象学色彩;

(2)现:关注意愿、角色、情景、互动、常识构成与日常生活研究等;常:对日常生活现实研究的独特视角与方法,如谈话分析、工作研究等;

(3)常:关注经验实证的、可观察的社会活动;现:人类意识、动机等问题。

(3)语言学与语言哲学

?维特根斯坦: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游戏、一种活动,以及世界

上存在语言“不可说”的东西等,必须在特定情境中才能了解词与句子的意义。“语言游戏”中必须有一定规则,否则词与句子就没有依循,但规则不是决定性的。

?常人方法论主张研究普通人日常交往活动的经验世界,作为

人们交往活动重要内容的日常对话成为重要思考对象。(4)符号互动论

?共同方面:强调行动的意义是由互动的行动者在互动情景中

创造出来的,强调行动者如何在彼此的应对中建构共同意义。

?分歧:符号互动论预设了外部秩序的存在,具有结构主义色

彩;常人方法论认为,规范、角色、价值、信念等因素不可能离开经验世界的活动而抽象地存在,是在互动中建构出来的一种“外在”事实世界。

(5)经典社会学

?经典社会学主要是理解社会学对常人方法论的影响很大,常

人方法论主要是体现和深化了经典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的经验主义取向。

二、主要理论思想

1.社会行动理论

?研究社会行动,进而研究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社会权力、社会秩序、社会制度等,是整个西方社会学流派的重要研究取向。

?“行动与秩序”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1.社会行动理论

?通过规范内化而形成社会秩序:①稳定的社会秩序有赖于行

动者在行动时要遵守规范或规则;②规范或规则是先于个人预先就存在的社会结构要素;③对于维持一种社会秩序来说,关键要靠在行动者的意识中已经内化了的道德性规范。

1.社会行动理论

?加芬克尔认为,日常生活中的行动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具有

很大的权宜性、创造性;社会秩序不是行动者亦步亦趋地遵

循预先规范的产物,是一种永远的、正在进行的人们行动的权宜性结果;规范与其说先于行动,作为行动的蓝图或者规定发挥作用,不如说是在行动之后,使行动可以被人们说明、描述的一种工具。

实践行动的特点

(1)日常生活中实践行动具有权宜性。

(2)日常生活中实践行动具有情景组织性。

(3)日常生活中实践行动具有索引性。

(4)日常生活中实践行动具有可说明性和反思性。

实践行动的索引性

?索引性是指人们在实践行动中,如对话活动、情景互动中进

行语言或体态表达时,互动双方往往省略(或隐含)双方共同知道的知识、信息,但这种省略或者不言明而隐含的知识、信息对彼此的互动并非没有影响。“合同中未言明的条款”

?互动的索引性是无止境的、层层推进的,从而形成一种索引

链。

索引性表达与客观表达

?索引性表达,指用特殊和具体表现形式来指称特定的人、地

点、实体与事件登对象,或者说,这种表达就其意义而言,是完全依赖于其情境的,也即它是由情境限定的。

?客观表达:对事物的客观性质的普遍特征予以描述,而不受

描述者与特定情境限定,也就是说,与索引性表达不同,它不依赖于描述现象的特殊表现形式的背景关系,即是不受情境限制的。

实践行动的可说明性

?实践行动的可说明性,即实践或行动的某些部分可以被参与

者或旁观者向他人描述、报道,可以被看到、评论,并因此为成员所理解,成为可认识的行动或实践。

?规范、规则在实践行动中的作用:规范、规则只是实践行动

可说明的基础,其作用在于使实践行动成为可描述的与可说明的。

实践行动的反思性

?在实践行动中,行动者正是通过受到规范影响的说明而不断

指向行动,反思行动,从而使行动具有了反思性。因此,行动、说明和场景构成了复杂的实践整体。

?说明既是使行动成为可理解的条件,本身也属于构成行动、

组织并维持行动的条件;说明和场景同样存在于构成与被构成的关系中。

2.制度化环境的常人方法论研究

?主要关注于正式社会组织包括官僚机构决策活动的过程研

究。

?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中的个人或成员并不是由这些外在力

量单纯决定的,而是相反,置身于其中的人们运用这些外在力量完成其任务并创造着存在于其中的制度或社会结构。2.制度化环境的常人方法论研究

(1)制度化环境中的行动,同样更多地服从于非正式的组织化过程;

(2)社会组织中正式官僚决策或行动过程涉及大量情境,并且是由情境限定的;

(3)组织化过程主要是人们的常识解释过程。

3.谈话分析

?目标:通过对谈话本身结构与组织过程的分析,揭示“互动

得以产生与理解的程序与预期。”

?主要特征:(1)经验研究;(2)以话语本身作为研究对象;

(3)将谈话作为一实践活动;(4)谈话是自我组织环境的谈话;(5)自然主义的方法论。

4.工作研究

?以往对职业或工作的社会学研究,主要关注职业或工作的社

会性特征,缺乏对职业自身基本活动的研究。

?科学研究中的技术性询问与常人的实践是密不可分的。科学

发现具有二重性,是对物理客体的发现,但也需要创新、偶然的获得以及具体的实践理性过程与嵌入性行动。

三、影响与评价

1.来自主流社会学的批判

(1)关于“宏观-微观”秩序问题

无论是产生所谓宏观结构的社会实践,还是产生所谓微观结构的社会实践,本质上都是社会成员或行动者不断发展的权宜成就。

1.来自主流社会学的批判

(2)“能动-结构”问题

即个体理性与社会结构性制约问题。常人方法论本身没有明确提出这一问题,但其对“局部”实践的关注,企图消解个体理性与社会结构制约之间的二元对立。

观点:社会现实是个体主观、能动地机构过程,而不是社会行动者遵循预先确定的规范亦步亦趋的产物。

2.常人方法论的影响与评价

(1)引起了社会学思维方式上的革命。使社会学放弃了作为客体对立面的主体地位,各种科学研究者的活动不再具有二元论思维方式中的那种主体性。

(2)重要影响:从彻底的经验一元论出发,开创了社会学研究的新视角;使社会学从神学走向人学。

2.常人方法论的影响与评价

(3)常人方法论的局限性

研究话题相对较为狭窄;

常人方法论内部不同理论分支之间存在相互矛盾之处;

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第四讲

本讲主要内容

?生平、著作和主要学术贡献

?“中轴原理”方法论

?后工业社会的变革

?后工业知识社会学

?后工业社会文化矛盾

一、生平、著作和基本学术思想

?出生于纽约的一个东欧犹太移民

家庭。出生不久,父亲离世,被

寄托在孤儿院长大。因而心智成

熟较早。

?少年时期,对马克思和共产主义产生极大热情。1935~1939

年,先后就读于纽约城市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后担任多所大学教授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主要著作

?贝尔撰写了一系列颇具影响的著作。宣扬“意识形态的终

结”、“后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等。

?1973年《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

和文化学的多重视角,对已经展现在美国的后工业社会做出概括。

?1976年《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分析了后工业社会文化矛盾

的实质、内容和表现形式,探询摆脱文化矛盾的途径。

基本学术思想

?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经济上的社会主义、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政治活动领域的主体是个人,而非家族、公司、教会等集体,

参与政治活动的个人之间应当是平等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对麦卡锡的极右思想和社会革命思

想,鼓吹“意识形态终结论”,试图走中间路线。

二、“中轴原理”方法论

1. “中轴原理”

?社会历史包含着无限复杂的矛盾关系,从不同角度可以观察到不同的

矛盾关系,概括出不同的社会结构。

?社会学家们所谓的社会结构,都是依据特定的原则,选取了特定的观

察视角,对特定社会矛盾关系所作出的理论概括。那些被称之为社会结构的实质上就是这样产生的“概念性图式”。这种形成概念性图式的方法或原则就是“中轴原理”。

2. “中轴原理”的特点

(1)强调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决定了观察视角的多元性;(2)强调重点性原则;人们在复杂的矛盾关系中选择时,会受到其自身主观价值因素的影响。

?贝尔认为,中轴原理是否定因果论的方法论,其目的在于揭示贯穿联结在一起的社会结构中的中心结构或中心因素。

2. “中轴原理”的特点

(3)具有突出的问题意识;

从中轴原理观察到的主要问题,应当随视野不同而发生变化。

(4)用中轴原理研究社会问题,可以避免决定论。

强调社会研究的条件性、具体性和相对性。

3. “中轴原理”的示例

?贝尔用财产关系和技术水平两种中轴的转换来说明中轴转换导致的变化及必要

性。

4. “中轴原理”的意义

?贝尔认为,用不同的中轴观察、解释同类事物,不仅可以获

得更加丰富的意义,而且可以克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绝对论错误。

?中轴原理在贝尔社会学中的地位:为划分工业社会与后工业

社会、研究后工业社会中的主要问题提供了基本尺度和方法原则。

三、后工业社会的变革

1.后工业社会的概念

?后工业社会概念不是对一种新社会形态的完整概括,仅仅是对因为知识和技术在生活中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而导致中轴变化并针对重点问题作出新的概括。

2.后工业社会的五个方面变化

(1)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

(2)职业分布: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

(3)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成为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

(4)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

(5)制定政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就业结构方面的变化

?服务业的划分:

个人性质的(零售商店、洗衣店、汽车修理、美容店等)

企业性质的(银行业和金融业、房地产、保险业)

运输、通讯和公用事业;

保健、教育和管理。(知识阶级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主导力量)后工业社会知识本身性质的变化

?理论知识超越经验上升到首要地位。

(1)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形式与性质发生了变化。(化学工业)(2)经济学领域的两种革命空前提升了理论知识的地位。(凯恩斯经济学理论;计算机等工具在经济学方面的运用)

技术控制与技术鉴定

?与工业化初期不同,后工业社会中人们利用技术分析与预测

来制定发展战略。主要受到当时已经流行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博弈论等新科学方法论的影响。

3.贝尔与马克思的不同

?贝尔认为:自己与马克思不同,并不是社会结构的这些变化决定着政

治或文化的相应变化,而是社会结构的变化从三个方面向社会的其余部分提出了问题。

(1)社会结构是一个旨在协调个人行动以达到特殊目的的职能结构。(2)社会结构的变化对政治制度提出了“管理”问题;

(3)强烈依靠认识能力至上和理论知识至上的新的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要与文化发展的趋势相冲突。

?贝尔同马克思在社会结构理论上的根本对立,是关于社会基

本矛盾关系和社会中心任务的观点。

前工业社会:绝大多数劳动力从事采掘和提取自然资源的工业:矿业、渔业、林业、农业。生活的目的就是同自然竞争。 工业社会:商品生产的社会。与经过加工的自然界进行竞争。 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四、后工业知识社会学

1.知识

?知识发展变化的社会作用。

知识性质的变化:后工业社会,理论知识成为首要的主导因素,成为作用于其他社会层面的因素。

“知识是对事实或思想的一套有系统的阐述提出合理的判断或者经验性的结果,它通过某种交流手段,以某种系统的方式传播给其他人。”

2.技术发展引发的社会变化

(1)以较少成本生产较多商品,成为提高全世界生活水平的火车头;(2)产生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新阶级,是工作活动的“参谋部”;

(3)促进新思维方式的产生,把思维与行动的根据从逻辑合理性转变为功能效用性。

(4)运输与通讯革命,使经济上产生了新的经济相互依存和新的社会相互影响的情况;

(5)美学感觉,尤其对空间和时间的认识发生了激烈的变化。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社会工作导论 一、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1)定义一:指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与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社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2)定义二: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活动。 二、简答: 社会工作具有哪些功能? 提供物质帮助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 工作对象给予心理支持社会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 促进能力发展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维护合法权益 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什么? 基本对象——最需要帮助的人。如流浪者、儿童、老人。 (原因:基本道德决定,社会福利的支付能力) 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所有遇到自己不能克服的困难而陷入危机状态的人。 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社会工作的领域是广泛的,有公共救助、家庭服务、儿童服务、老人服务、康复服务、学校社会工作、就业服务、矫治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医疗社会工作、乡村社区发展、军队社会工作、社会保险服务等。 三、论述: 联系实践,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社会工作的本质的 要点: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助人 是利他主义指导下的助人活动 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综合多种科学方法的助人活动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本质的深层揭示。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演进 一、名词解释:

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颁布的英国第一部成文的济贫立法。 汤因比馆:英国牧师巴涅特为纪念汤因比的献身精神,并进一步号召更多的人到教区为贫民服务,于1884年在伦敦东区建立的一个大学社区睦邻服务中心。 慈善组织会社:于1869年诞生,19C末20C初盛行于英美的一个以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活动的组织。 二、简答: 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对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贡献是什么? 济贫法建立了英国往后三百年的济贫基本模式,助人自助的思想开始形成。这种亲属责任,教区救助原则,以及政府以税收支应的济贫原则,成为以后社会救助的主要参考架构,直到今天,许多国家的社会救助仍以此为本。 睦邻组织运动在社会工作发展中的作用。 以汤因比馆为开端的睦邻组织运动实际是一场社区改良运动,为后来的社会工作基本方法之一的社区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它使人们在更大范围内来关注社会问题。睦邻组织运动,要求救助者要具有强烈的爱心,对受助人的处境进行亲身的感受,以提高他们的救助热情。使救助工作由简单的物质救济,又进一步扩展到对受助人精神的关怀和社区环境的改造。 三、简述 社会工作的发展阶段。 (一)起源 1、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the Poor Law of 1601)——英国第一部成文的济贫立法。 P.S:内容(见书P29),意义见上题 2、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C.O.S) 产生:1868年,英牧师亨利索里建议,1869年正式诞生。 盛行:19C末20C初,英美, 工作方法:见书P31 意义:强调按个别情况处理案件——促使个案工作产生。 推动各慈善组织协调合作——促进社区工作产生。 3、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

社工考试试题库

1、社会工作又可称为(社会服务) 2、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助人活动) 3、矫治服务是指(针对监狱和社区中犯罪人员的社会工作) 4、社会工作专业对服务对象的基本功能之一——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是指(让个人及家庭能够承担起基本社会责任)。 5、“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的含义是(个人的问题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 6、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指(由于个人、社会或自然原因而陷于生活极度困难的群体)。 7、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是指(社会工作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 8、下列哪一项是社会工作专业的要素?(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 9、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的角色?(资源争取者) 10、老年人社会服务是指(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帮助老人解决其面临问题的服务)。 11、社会工作者的政策影响人角色是指社会工作者能(影响政策)。 12、社会工作者的研究者角色是指社会工作者是(对服务对象的研究评估)。 13、社会工作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是指(.聚焦于人与环境互动的心理问题)。 14、医疗社会工作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开展的社会工作)。 15、“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 16、(人道主义)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17、社会工作对于“服务”的理解是(社会工作者应当超越个人利益为他人提供专业服务) 18、“保密”原则意味着(通常未经服务对象允许,社会工作者不能向第三方透露服务对象的隐 私资料)。 19、“不批判”原则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言行和价值观不进行指责,也不强迫他们接 受其他价值观)。 20、对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尊重”是(不干涉服务对象的生活)。 21、根据罗夫曼的分类法,为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而完成的具体工作称为(任务目标)。 22、服务对象的“自决权”意味着(服务对象在事关自身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 23、在人的一生中有这样一个时期,它是自我辨识与认定的重要时期,在此时期发展不利者,将阻碍以后人生各时期心理社会危机的克服,这一时期也被称作人生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是(青少年期)。 24、我国《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满(18)周岁的男女为未 成年人。 25、能够发展社会资源和青少年潜能,使青少年的能力得到增强的社会工作服务属于(发展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26、预防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指通过社会工作的各类服务,对一些潜在的、阻碍青少年社会功 能有效发挥的条件和情景进行(早期发现和控制)的过程。 27、社会工作一直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在青少年成长的微观、中观、宏观的环境中,(.家庭)的影响力无疑是最大的。 28、青少年个案服务计划的基本指引和理论基础是(社会工作价值观)。 29、强调运用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服务对象的态度和行为的社会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行政方法)。 30、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工作之前必须制订小组工作计划书在每次小组活动结束后必须及时撰写 (组员鉴定表) 31、不为任何物质报酬,不受私人利益的驱使,不受法律的强制,基于道义、新年、良知、同情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章节题库-第一章至第八章【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 答:“社会学”是对人类社会做整体研究的社会科学。它横跨经济、政治、人类学、历史及心理学。它的意义在于寻找混合了人类知识及哲学的源头。“社会学”一词是由孔德首创的,他试图使用一种物理学的方法来统一所有的人文学科——包括历史、心理和经济学,从而建立经得起科学规则考验的学科。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一门研究社会的学科。社会学使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实证调查和批判分析,以发展及完善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并会以运用这些知识去寻求或改善社会福利为目标。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由微观层次的社会行动或人际活动,至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社会学研究的重心很大一部分放在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生活实态,或是当代社会如何形成演进以至今日的过程,不但注重描述现况,也不忽略社会变迁。家庭、各式各样的组织、企业工厂等都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而这些研究对象的共通点是一些具有社会性的社会事实。 2.工业革命 答:工业革命最早是由恩格斯提出来的,是指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发生在英国的从手工生产转向大机器生产的技术、经济变革,后来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国。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的变革,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

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从社会关系说,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3.社会问题 答:社会问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社会问题,是指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况,也是人们主观构造的产物;是被人们感知、察觉到的状况;是由于价值、规范和利益冲突引起的,需要加以解决的状况;是社会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二、简答题 1.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背景。 答:(1)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历史背景(时代条件):工业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导致社会结构的变迁。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民主意识的觉醒,但也伴随着社会规范的混乱。十九世纪上半叶,是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也是其弊端开始暴露的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例如市民社会的危机表现为三次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罢工和德国纺织工人起义。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急切寻求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来对这一变化进行科学解释。 ②科学条件: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论等自然科学方法的影响。当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三分法模型示意图 一、心理分析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各种本能的集合而成的。“本我”同“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的

失衡(“本我”受到过度压抑或“自我”“超我”发育不均等)。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间的平衡,并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一)交流与人的心理防卫机制 1、焦虑:人在精神上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其发展结果是个体会选择一种行动适应或试图解决这种状态。 2、心理防卫机制:人在除了以积极方式面对问题外,通常还会发展出一套消极的方法来逃避道德的困境或摆脱精神焦虑,从而解脱情绪的暂时困扰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种应对问题的策略或方式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成为“心理防卫机制”,主要包括:否定、抑郁、解脱、认同、合理化、转移、理想化、投射、割裂、升华、移情、反移情等。 二、认知理论 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制于理性思考,而非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正确的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得到正确、理性的指引。 三、行为主义理论 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理论。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服务对象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但它并非应用心理分析或认知心理学,而是用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如条件反射、条件运算、学习理论等)与方法(如实验等)来完成这一任务。它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恰当反应。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当前的反应模式。 四、社会系统理论 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版本——结构功能注意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 工作理论。 把人与环境看做是由功能上相互以来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中的均衡关系,使它可以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 五、标签理论

社工考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l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社会工作程序中的(),即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 A.介入 B.接案 C.预估 D.计划 2.()是检视计划介入的理想结果和这些结果实现的程度及其影响的评估。 A.过程评估 B.效果评估 C.效率评估 D.结果评估 3.()是社会工作者在制订服务计划时所需关注的对象。 A.要改变的人际关系 B.要改变的问题 C.要改变的人和系统 D.要改变的社会环境 4.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接触和初步面谈后,双方要决定下一步需要采取的步骤。如果发现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和期望与社会工作者所能提供的服务不相符,则要()。 A.终结服务 B.转介其他机构 C.进行沟通 D.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5.社会工作者裴嘉兴服务的社区中,有位2011年毕业的大专生梁涛,自毕业后一直赋闲在家,无所事事。裴嘉兴想通过帮助梁涛找工作来改变他目前的生活。裴嘉兴开始介入行动时没有征得梁涛的同意,因此梁涛并不愿意配合。社会工作者裴嘉兴的做法违背了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A.个别化 B.瞄准服务目标 C.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D.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6.在儿童的(),外界环境影响的作用逐渐显现,一些个体开始表现出行为及心理偏差。例如,过度依赖、说谎、攻击性行为等。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前期 D.学龄期 7.在对生活境遇不良的儿童实施救助的过程中,()服务的目的在于防止儿童被虐待、忽视及剥削,并加强家庭的功能。A.支持性 B.保护性 C.补充性 D.替代性 8.下列关于人类心理社会发展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学习信任阶段(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B.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5~3岁):自主与羞耻、怀疑的冲突 C.发展主动性阶段(3~5岁):主动与内疚的冲突 D.变得勤奋阶段(6~12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9.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儿童的需要的是()。 A.财富 B.游戏 C.学习D.父母的爱 10.()是运用老年学的相关知识,以老年人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帮助老年人,特别是处境困难的老年人,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 A.养老服务 B.老年照顾 C.老年福利 D.老年社会工作 11.父母离婚后,阿伟跟随父亲生活,受家庭变故的影响,阿伟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也不善与人交往;而父亲整日跟人打麻将,对阿伟很少关心,每当阿伟犯错时,常常对其棍棒相加。进入初中后,阿伟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又因他迷恋网络游戏,逃学逃课,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从此以后,阿伟不再去上学,整天上网聊天、玩游戏,几乎不与任何人来往。针对阿伟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在设计服务方案时,宜采用的取向是()。A.社会需求取向 B.个人需求取向 C.交友需求取向 D.家庭需求取向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圣才出品】

第七章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学术背景 1.家庭和教育背景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出生于德国爱尔福特市,父亲是一位地方

行政官员,母亲是一位加尔文教信徒,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新教教徒。 韦伯在18岁那年考入海德堡大学,服军役后来又来到柏林大学继续学业,博士后毕业后留在柏林大学任教。1889年以博士论文《中世纪商业团体的历史》通过答辩并获博士学位。1891年,韦伯又写了博士后论文《罗马农业史》,获得了在柏林大学授课的资格,被聘请为柏林大学的法学讲师,1892年提升为副教授。 2.学术生涯 1895年,韦伯发表了就职演说《论民族国家和经济政策》,受到了学术界和政治界的广泛关注,1896年被聘为海德堡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还兼任弗赖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这期间,韦伯的学术活动十分活跃,他不仅发表了许多有关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学术论文,而且还热情地同各界学者开展广泛的交往,并且还在基督教团体中参与一些政治活动,韦伯逐渐成为德国学术界和政治界一位很有影响的青年学者。 1903年,韦伯同维尔纳·桑巴特和埃德加·雅费合作编辑德国主要学术刊物《社会科学文献》。1904年,韦伯应邀到美国讲学,1905年发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被认为同在美国的这段经历有关。 3.主要著作 《用作文化科学逻辑性的批判性研究》、《新教各派与资本主义精神》、《俄国资产阶级民主形势》、《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关系》、《论广义社会学的某些范畴》、《(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的导言》、《儒教与道教》、《印度教和佛教》、《古代犹太教》、《论社会和经济学中价值哲学中立性的意义》、《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城市社会学研究》、《经济与社会》、《音乐理性及社会的基础》、《经济通史》、《国家社会学》等。 4.思想来源 对韦伯思想产生较大影响的有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文德尔班、李凯尔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资料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构成要素是什么? 概念: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职业性的助人服务活动。 构成要素: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价值观、助人方法、助人活动。 二、谈谈你对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和扩大印象的理解 1、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主要是指贫困群体、脆弱群体和其它弱势群体。贫困群体主要是指物质生活陷于极度困境者,他们缺乏基本的、正常的生活物资条件,甚至难以维持自己的生命。脆弱群体是遇到社会问题冲击时缺乏应对能力而易于遭受挫折和伤害的群体。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结构和群体关系中处于弱势、其权利和利益后搜到严重伤害的群体。 2、社会工作的扩大群体是指有需要的人群,即其基本的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日常生活和发展遇到严重困难的人群,就是指向所有遇到自己不能客观克服的困难而陷入危机状态的人。 三、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扮演哪些角色?请说明其中4种角色的承担工作内容。角色:服务提供者、支持者、治疗者、倡导者、教育者、行政管理者、资源获取者、调解者、政策影响者、调研者。 承担的工作内容: (1)服务提供者:社会工作这的基本职责就是向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务、这里的服务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和意见咨询,也包括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 (2)支持者:社会工作者面对求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受助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即助人自助。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者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并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受助者自立或自我发展。 (3)调解者:调解者的角色就是以最具建设性的方法和途径去化解纷争,目的是帮助处于冲突中的各方对于冲突问题达到共识。对于作为调解者的社会工作者来说,他是处在中立的立场上,站在第三者的角度,而对于冲突的对方以及达成的共识没有任何既得利益。(4)资源获取者:在许多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为了有效助人,常常需要联系其它社会工作者、福利服务机构、政府部门和广大社会,向他们争取受助者所需要的资源,并将它们传递到受助者手中,为服务的顺利开展争取资源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四、联系实际,谈谈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 1、治疗功能:社会工作的治疗功能就是消除那些导致问题产生和使社会功能丧失的个人或环境因素,对失去的社会功能予以恢复和重建,获得适当的社会调适模式或产生新的替代模式,从而使服务对象发挥正常的社会功能。 2、预防功能:那些能够防止危险发生,减少某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在已经出现征兆时延缓或控制问题的生产的所有活动。总之,预防就是指先期对有害于个人或系统、组织的任何因素的发现与消除。 3、发展功能:社会工作的发展功能是指社会工作者发掘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激发个人或

社会工作者招聘考试练习题答案

第一套 1.下面理论和视角属于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理论与视角的是【ABCE】。 A.行为主义理论 B.认知理论 C.标签理论 D.自我发展理论 E.优势视角 【答案解析】:常常被矫正社会工作运用的实务操作层面的理论与视角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标签理论、优势视角和"社会一心理"视角。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矫正工作的理论与视角。理论与视角是介入社会工作的基础,也是介入的理论指导,所以,合适的理论对于顺利地开展社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父母离婚后,阿伟跟随父亲生活,受家庭变故的影响,阿伟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也不善与人交往;而父亲整日喝酒、打麻将,对阿伟很少关心,每当阿伟犯错时,常常对其棍棒相加。进入初中后,阿伟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又因他迷恋网络游戏,逃学逃课,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从此以后,阿伟不再去上学,整天上网聊天、玩游戏,几乎不与任何人来往。针对阿伟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在设计服务方案时,宜采用的取向是【B】。 A.社会需求 B.个人需求 C.交友需求 D.家庭需求

【答案解析】:个人需求取向主要是指服务方案的设计是回应服务对象的需要,因此在整个服务方案的策划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起着发起者和推动者的作用,通过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然后发动服务对象挖掘自身需求,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应共同收集各类服务信息,并在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符合服务对象需要的各类服务方案。本题中,阿伟性格内向,几乎不与任何人来往,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引导阿伟挖掘自身需求,帮助阿伟摆脱当前困境。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计划设计,考生需了解计划设计的各要素,如评估需求、理论分析、确定目的和目标、制定方案、评估方法等。本题主要针对的就是评估需求,设计计划一般分为社会问题需求和个人需求取向两种类型。 3.家庭结构图是社会工作者在家庭评估中经常运用的重要工具,它用图形方式来显示家庭的内在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C】。 A.家庭内部的压力 B.家庭内部的资源 C.家庭的重大事件 D.家庭与环境的界限 【答案解析】:在家庭评估中,社会工作者经常运用家庭结构图作为评估的工具。家庭结构图是用图形方式来表示家庭的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的一些重要事件等,它帮助社会工作者迅速、形象地了解和掌握受助家庭成员的结构、成员关系以及其他一些家庭情况。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评估的方式。考生需要注意结构图的绘制原则。4.某社区根据政府“居家养老”政策的要求,策划“老人饭桌”项目,为社区内老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章节题库( 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圣才出品】

第二十六章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方法论整体主义 答:方法论的整体主义是指以整体作为研究的基点,通过群体行动的分析来说明学科的基本立场和基本内容的方法体系。西方社会学理论以功能主义为代表,坚持方法论的整体主义。他们以宏观社会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对社会系统层次的问题的分析。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学术环境的变迁,整体主义方法论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足。 2.社会组织 答:社会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狭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一般由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3.社会资本(科尔曼) 答: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所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所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结构之中,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义务与期望;②信息网络;③社会规范;④权威关系;⑤社会组织。 4.法人行动者

答:科尔曼所说的“法人行动者”是指,自然人行动者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在一定条件下与其他行动者在委托——代理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新的行动单位,它同自然人行动者一样具有自己的资源、利益、权利、义务和责任,其行动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科尔曼认为,现代社会所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原始的社会组织正逐渐被人工创建的、有目的的各种社会组织所代替。这些新的社会组织已经和自然人一起构成社会的基本行动单位,科尔曼称之为“法人行动者”。在现代社会,企业、学校、行政部门、社会团体等等社会组织都是科尔曼所说的“法人行动者”。 5.形式理性 答:形式理性是指理性选择中的意识活动形式应当是计算的。计算有几个最基本的特点或内容:量化、符号化、逻辑推论和效益预测。 6.实质理性 答:实质理性是就理性选择行为的内容而言,是理性选择的目标和结果的实现程度。同形式理性相比,实质理性的表现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因为它并未表现出清晰的形式。 7.过程理性 答:过程理性是由西蒙提出来的。西蒙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过程理性”概念,他指出,行为是过程理性的,是指它是适当的深思熟虑的结果。其过程的理性取决于成生他的过程。当心理学家使用‘理性’一词时,通常他们头脑中想到的是过程理性。西蒙在论述过程理性时,不仅仅注意选择中的计算和推理形式,而是要在选择的过程中揭示意识活动形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

社会工作行政 复习资料

1、社会工作行政的定义:社会工作行政可被视为一种机构工作人员将机构的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行为。 2、五种社会工作方法:个案、小组、社区;正在发展成为方法:研究和行政。 3、行政的五个主要环节: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 4、甘特图 甘特图内在思想简单,基本是一条线条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活动(项目),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和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它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及实际进展与计划要求的对比。 5、X理论与Y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X理论:领导者运用权威独裁、保持严密控制的工作环境下,对于人性和人类行为的假设: ●一般人天生不喜欢工作并尽可能的逃避工作。 ●因为人天生不喜欢工作,所以必须被强迫、控制、指挥、威胁和惩罚从而努力工作 去实现组织目标 ●一般人喜欢被控制,尽可能的逃避责任,且喜欢正式的指导,他们没有很大的雄心, 首先追求安全感。 Y理论 ●强调工作气氛和情景,工人们民主参与,以及强调工人们的权利和建议得到鼓励和 支持的环境。 ●工作中的物质或精神付出就同休息和玩耍一样自然 ●外界的控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有效方式,工人们为了达到组织目的可 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约束。 ●承若的目标之一就是将报酬与他们的成就联系起来。这些报酬的最主要的方面—也 就是对自我和自我需要的满足—可以转化为实现组织目标的直接生产力。 ●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人不仅会学习接受责任,而且也会追求责任。 ●许多人具有相当高的创新能力去解决组织的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于整个组织中,涉 及面很广,而不是狭窄的。 ●在现代工业化的条件下,员工的才智并没有充分发挥。

6、1977年,专业期刊《社会工作行政》首次发行,标志着行政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7、社会工作行政的基本原则 ●接纳 ●民主参与与机构政策和程序的构建建构 ●开放性的沟通 ●崔克尔提出的社会工作行政的基本原则 8、社会工作行政者的专业态度 ●尊重每一个独立的员工个体 ●认识到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并以此为前提对待自己 ●为每一个员工的发展营造一个物理环境和情感环境 ●知道价值的重要性 ●对新观念和新事物有开放的胸襟 ●认识到机构的利益要比任何工作者、包括行政者更重要 9、如何决定稀少资源的分配 ●正义分配的四原则 ●平等原则—结果平等、程序平等、机会平等 ●需要原则—分配资源者决定谁的需要最大 ●补偿原则—对曾经遭遇不公平对待的给予补偿和优先的考虑 ●贡献多寡原则—依据服务接受者已有或可能的贡献来分配 10、社会工作行政推行要件 ●世界各国社会工作行政的范围因具体的国情有所差异,但评价一国的社会工作行政 体制是否健全,还是有一定的准则可以遵循。 ●完备的政策立法 ●健全的组织 ●充足的经费

社会工作者初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社会工作者初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社会工作特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职业性助人活动 B.注重专业价值 C.强调专业方法 D. 注重理论 E.双方合作与多方协同 2.我国在推进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坚持的宗旨是( )。 A.助人自助 B.利人利己 C.利人不利己 D.施人恩惠 E.解人危难 3.《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 )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日日日日日 4.一名社会工作者早晨起来发现三岁的女儿发高烧,病情严重,但因丈夫出差在外,眼前没有合适的人可以照看女儿,而她自己已经在昨天预约了服务对象要在今天上午进行一次重要的面谈。这名社会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是( )。 A.保密问题 B.情理法问题 C.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 D.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 E.自决原则和知情同意 5.“人情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很有特色的内容,它以( )为基础,体现了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重视社会交往中的情感支持和情感依赖。 A.慈善 B.仁爱 C.人道主义 D.博爱 E.人本主义

6.( )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中介点,也是连续个体与社会系统的联结点。 A.社会功能 B.社会角色 C.社会互动 D.家庭 E.朋辈群体 7.弗洛伊德认为,( )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 A.后天的理想与目标 B.社会规范 C.当下环境的压力 D.对未来美好状态的向往 E.人类本能中的性驱力 8.成年早期的主要冲突是( )。 A.勤奋还是自卑 B.自主还是羞怯与疑虑 C.同一性还是角色混乱 D.亲密还是孤独 E.繁殖还是停滞 9.最强调个别化原则的是( )。 A.行政社会工作方法 B.个案工作方法 C.小组工作方法 D.团体工作方法 E.社区工作方法 10.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 )提出的。 A.比斯台克 B.泰勒 C.阿尔德弗尔 D.马斯洛 E.勒温 答案: 11.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9~12章)【圣才出品】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九章霍曼斯的人际交换论 9.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学术背景 1.学术生涯 霍曼斯(George C.Homans)1910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193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在美国海军服役四年后,到哈佛大学任教,在那里渡过了他的大部分学术生涯。在一次关于帕累托社会学理论的研讨会上,霍曼斯对社会学产生了学术兴趣,从此开始了社会学研究活动。1964年曾当选为美国社会学会会长。

2.主要著作 《帕累托学说入门》、《人类群体》、《婚姻、权力及最终原因:对单系交表婚姻的研究》、《社会行为的基本形式》、《社会科学的本质》。 3.思想来源 霍曼斯的人际交换理论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英国古典经济学、马林诺夫斯基和列维一施特劳斯为代表的人类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1)同米德和库利等人一样,霍曼斯也从华生和斯金纳等人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中接受了很大影响。他认为,确实应当像行为主义者所坚持的那样,把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们的外显行为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交换行动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否则又将陷入形而上学的抽象思辨中。 霍曼斯从行为主义心理学那里接受的基本命题主要有7个: ①在任何既定的情境中,有机体都能开展获得最大报酬和最小惩罚的行为。 ②有机体能够重复开展那些过去已证明能够获得报酬的行为。 ③有机体能够在与过去曾获得报酬相似的情境中重复过去的行为。 ④现在发生的刺激如果在过去发生过、并且曾使行为者获得了报酬,那么当下的刺激将使有机体重复过去的行为。 ⑤行为的重复只有在继续获得报酬时才能发生。 ⑥如果在相同情境中发生了与过去相同的行为,但是没有获得报酬,这时有机体将会出现情境冲动。 ⑦有机体从某一行为得到的报酬越多,越有可能发出替代行为,以便谋取其他方面的报酬。 (2)马林诺斯基通过对太平洋的美拉尼亚群岛中土著人的实地考查,阐述了原始群体

社会工作司法考试理论考试复习001

系统/生态系统视角 系统理论 基本假设: 1、对于机械观点的反思,对于把整体分为部分的做法,认为各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 2、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3、系统整体和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是消长调试的 4、系统和各部分之间是动态的,是不断变迁演变的 5、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6、系统的整体和各部分是共存共荣的 主要理论观点: 1、系统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结构(“人在情境中”微观、中观、宏观) 过程 行动(改变媒介系统,案主系统,目标系统,行动系统) 机能(系统运作要保持某种范畴,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要有互馈性) 2、处遇原则 对于案主的问题的观点:一定要考虑到外在环境里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资源、社会制度对案主问题形成有重要影响 3、处遇目标 A、确保系统可以生存,要协助案主从外在环境中获取生存所需要的资源 B、确保系统维持稳定平衡 C、各个子系统之间可能建立互惠互利的机能 系统理论与生态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强调要改变系统的能力;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格式塔心理学:1、强调整体功能,20世界20年代发起于德国,经验整体原则,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决定元素 2、场论:磁场是元素之间相互影响作用,每一个鑫经验都会改变人格 生态系统观点的发展背景:勒温拓林心理学;布朗劳伦纳生态心理学 勒温:1、需求和紧张心理系统说 需求引起活动,引起活动的目标的方向就是满足需求。需求求有两种:一是客观的生理需求,一是准需求,即在心理环境中,对心里事件起实际影响的需求 2、动力场说 B=f(PE) 行为可以表现为人与环境的函数,要确定当时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事件以及当时的完整结构 能够满足人的需求和愿望的或者受到保护就会有正的引拒值

2018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试题

2014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社会工作师(初级)社会工作实务试题 (附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60 题,每题 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个最符合题意)1.小郑在医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精神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希望重新就业。经医院转介,小郑进人一家机构接受职业康复服务。小郑属于( A )服务对象。 A.自愿 B.外展 C.非自愿 D.潜在 2.与服务对象初次接触后,社会工作者小李来到其居住的社区,向居委会了解其家庭和生活状况,并拟定了一份初次面谈提纲。小李的做法属于( A )。A.接案准备 B.接案面谈 C.面谈安排 D.问题界定 3.74 岁的老李在接受居家养老服务时,向社会工作者提起孙女小红正在上初中,学习成绩不好,希望社会工作者给予帮助。此案例中,小红属于( B )服务对象。A.正式 B.潜在 C.非正式 D.现有 4.社会工作者小赵在与服务对象会谈时,通过提供情绪支持,缓解了服务对象的焦虑;通过改变不恰当的自我认知,增强了服务对象自我改变的动力。小赵的上述做法具有( B )作用。 A.启发性 B.治疗性 C.安抚性 D.肯定性 5.班主任马老师发现小学一年级新生小亮沉默寡言,很少与同学交流。于是将小亮转介给学校社会工作者华姐。在与小亮接触后,华姐觉得小亮的问题还需要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 为此,华姐向心理专家和精神科医生请教如何准确评估小亮的问题与需要,这属于( D )方法。 A.调查 B.询问 C.观察 D.咨询 6.某儿童服务中心计划为 3 岁以下的儿童及家长开展科学喂养知识讲座和亲子活动,为 3-6 岁的儿童及家长开展辅导、娱乐等活动,为 7—14 岁的儿童及家长开展沟通交流活动以及青春期身心健康教育。上述活动主要是依据( B )特点而设计的。 A.儿童性格 B.儿童发展 C.家长心理 D.家长行为 7.某儿童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认为每位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能力,因此为社区内的小学生开设了美术、舞蹈、篮球、陶艺等课程,以发展各自的特长。当学生在某些课程上表现不尽如人意时,社会工作者也予以接纳。上述服务理念依据的是( B )。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25-30章)【圣才出品】

第二十五章社会信任理论 25.1 复习笔记 一、西方社会信任研究的历史发展 1.心理学家对信任的研究 (1)多伊奇 多伊奇(Deutsch)是研究信任问题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多伊奇对囚徒困境中的人际信任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人际信任的有无以双方合作与否来反映,两个人之间的信任程度会随着实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人际信任被看作是一个由外界刺激决定的因变量。多伊奇有关囚徒困境中人际信任的实验研究开创了社会心理学信任研究的先河。 多伊奇将信任理解为对情景刺激的反应,而情景刺激决定了个体心理与行为。他又将信任理解为一种心理预期或期望,一种非理性的风险行为,这一思想影响了以后学者对于信任的界定。在多伊奇之后,众多的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都将信任界定为一种心理期望或期待。 (2)罗特尔与赖兹曼 罗特尔(Rotter)与赖兹曼(Wrightsman)把信任看成是存在于个人内部的性格特质,或一种经过社会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罗特尔认为,信任是个体对另一个人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之可靠性的一般性的期望。赖兹曼认为,信任是个体特有的对他人的诚意、善良及可信性的普遍可靠性的信念。信任是对他人的动机、人格方面的信任。罗特尔与赖兹曼对于信任的看法不像多伊奇那样,认为信任是外在情景刺激的结果,而是内

在的个人经历、个人对人性的看法等使他(她)形成了对一般性的他人的可信赖程度的一般性期望。信任只是个人人格特质的表现,是一种经过社会学习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点。 (3)萨贝尔 萨贝尔(Sabel)对于信任的研究较早地涉及社会信任。在他看来,信任是交往双方共同持有的、对于双方都不会利用对方之弱点的信心。萨贝尔对于信任的这一界定,说明他将信任理解为基于人际交往双方共有的信心或认识(如共有的概念、观念,道德或法律共识),并且这种信任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萨贝尔所理解的信任就是一种相互信任。 (4)莱维斯和维格尔特 莱维斯(Lewis)和维格尔特(Weigert)等人对于人际信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产物,它基于人际交往关系中的理性算计和情感关联。他们依据人际信任的基础是理性还是情感,将人际信任分为认知性的人际信任与情感性的人际信任两种类型。前者是基于对他人的可信程度的理性考察而产生的人际信任,后者是基于与他人的强烈的情感联系而产生的人际信任。 2.社会学对信任的研究 社会学对于信任的研究基本上脱离了纯粹的个体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范畴,开始把信任理解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与社会文化结构和文化规范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把信任本身看做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学家将信任理解为社会制度和文化规范的产物,是建立在法理(法规制度)或伦理(社会文化规范)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现象。有的社会学家将这种意义上的信任理解为“社会信任”。 (1)卢曼 卢曼以新功能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信任,认为信任是一种社会关系结构,信任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微观的个体信任或“私人信任”,而是宏观层面的“系统信任”。卢曼把行为者

社会工作理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社会工作理论 理论: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 理论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指导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 社会工作理论:蒂姆斯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理论基础(外借理论)和实施理论两个层次。外借理论:来自其他科学,如社会学、心理学、精神医学、医学、经济学等,它是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实施理论:来自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是直接用于指导社会工作实践与达成社会工作的目标。 第二章社会工作理论的范式(四个理论范式) 什么是范式:指的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由若干相关的理论模式所构成的一个理论取向,它们共享一组基本的理论假设,使得研究者在心理上形成的共同信念。 1、实证传统:(最基本、最主流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建立在自然科学的方法之上,证据为本。 实证主义的理论观:经验至上;证据为本;客观现实;价值中立。 2、人本传统:(既是基本亦是边缘)全人的观点,尊重个人对自己经历的理解。 人本主义的理论观:以人为本;意义和阐释;尊重价值观;高度的个别化。 3、激进传统:从结构的层面推进社会变迁。 激进主义的理论观:对实证主义的全面宣战;价值无涉是不可能的;实证主义本身是一种政治,其目的是为了鼓励顺从、维持现状;不同的话语体现不同的政治利益。 4、社会建构传统:强调知识是社会建构的,变化的动力来自发现,讲述新的故事或探索优势。 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观: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客观事实,所有的知识都是社会建构的,人们总是习惯于依照社会一致认定为正确的理论去理解我们周遭的事物;理论是相对的,具有历史的特殊性;历史也是非连续的,充满了偶然。 第三章心理动力理论(上)精神分析与自我心理学 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觉察到的想法和感受;很容易变成意识的潜意识;不得不假定其存在但又无从觉察的心理过程。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 口欲期(0-1岁)、肛门期(1-3岁)、生殖器崇拜期(3-6岁)、潜伏期(6-12岁)、 生殖期(青春发动期) 自我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自我功能:人们适应和应对世界的手段,自我承载着能量和动机。 12个自我功能:现实检验、判断、关于自我和世界的现实感、规范和控制、客体关系、 思维过程、适应性退行、防卫机制、刺激障碍、自主功能、自我掌控感、综合/整合功能。 1、自我呈现:社会互动中任何旨在创造、修改和保持别人对自己印象的行为。 2、自我监控: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自我的呈现进行监视和控制的程度。 3、自我控制:对冲动和欲望的控制、对思想和感觉的控制、对行为的控制。 防卫机制:每个人都会潜意识的以不同的防卫功能去保护自己受到伤害。 作用:积极的作用:调试 消极的作用:当心理防御机制失效、使用不当、或过多的依赖,以致破坏了正常的心理活动,妨碍了适应社会的能力,才被视为异常,甚至病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