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生生物学-硅藻门

水生生物学-硅藻门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科学系多媒体教程

水生生物学

Hydrobiology

第三章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本章学习重点

门与属的形态特征

特殊的生殖方法

生长的环境

在渔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一、生态分布

该门大约有1600种。

淡、海水中都有分布,为海水中主要藻类。 分布广,喜在较低温的硬水水体中生活,营浮游、底栖或着生,在岩石、墙、树皮上也能附生,在干燥处以休眠状态渡过旱季,在热带的潮湿地区与蓝藻共生。春秋两季出现高峰,在水温60℃温泉中某些硅藻能正常生长、繁殖。

二、体制及体形 单细胞:大多数为

单细胞种类。

丝状体或群体:纺

锤体、弓形、舟形

、线性、圆柱形、

提琴形、新月形、

圆形和椭圆形。

三、主要特征及其形态构造

1 细胞壁:

壁上有花纹,成分主要是

硅质。

壁的成分:外层——硅质

,内层——果胶质。

壁的构造:壳体坚硬,由

上下两个半壳套合而成,

壁上有点线纹、孔纹、肋

纹等,它们为分类上的依

据。

A.半壳:整个细胞由两个半壳套合而成,故断面象一个小盒子,大的半壳在小半壳上面。

壳面:有上、下壳面(或称盖板)。

壳环(带面):半壳的侧面。

壳套:壳面与壳环的连接处(壳面的边缘略有倾斜的部分)。

间生带:附加在壳面与壳环之间的插入连接带,与壳面方向平行,起加固壳的牢固作用。

相连带(连接带):两壳相重叠处。

A. 壳面;

B. 带面;

C. 切顶面a ——上壳;b ——下壳;c ——上壳瓣(盖板);d ——下壳瓣(底板);e ——上壳环;f ——下壳环;g ——连接带;h ——中轴区;i ——中心区;j ——壳缝;k ——中央节;l ——极节

1. 中心纲硅藻

2. 羽纹纲硅藻

B.壁上装饰:花纹、刺毛、突起。

上下壳面和环带有花纹,而相连带无花纹。 线纹:为细胞壁上的小孔,是细胞内侧的小凹腔形的小点,紧密排列,镜检呈细线状。 点纹:可分辨的细小孔点,镜检为单独或成条。

孔纹:壁上粗大的空腔,常有筛膜,为穿透壁的真孔,或不穿透壁的小凹腔。

肋纹:为壁的内凹沟形成,强大明显。为壳面内壁两侧排成狭长横列小室,形成“U”形粗花纹为肋纹,为壁上管状通道。

布纹:布状结构的纵、横的垂直线。

龙骨:壳边缘的纵走突起。

管纹:为一条纵走或围绕壳边缘的管沟,以狭裂缝与外界相通,管内壁具数量不等的小孔与细胞内部相连接。

刺毛、突起:壁表面的突出物。

**花纹的种类、排列的方式、上下左右是否对称是分类上的依据。

硅藻细胞表面有向外伸展的多种多样的突出物,有突起、刺、毛、胶质线等。它们有增加浮力和相互连接的作用。突起是细胞壁向外的头状突出物,两个细胞突起相互连接,其间的空隙,称胞间隙(aperture),其形状多种,有圆形、方形和六角形等。刺一般细而不长,末端尖,其数目、长短不一。毛为较细长的突出物,长度常为细胞直径的数倍,有的种类在粗毛里还有色素体,这是毛与刺的最大区别。此外还有膜状突起(如太阳漂流藻)和胶质线、胶质块等胶质突起(如海链藻)。

硅藻细胞壁上都具排列规则的花纹,主要有点纹:为普通显微镜下可分辨的细小孔点,单独或成条(点条纹);线纹:这是由硅质壁上许多小孔点紧密或稀疏排列而成,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时,无法分辨而是一条直线状;孔纹:为硅质壁上粗的孔腔,中心硅藻纲的孔纹基本为六角形,其结构很复杂;肋纹:为硅质壁上的管状通道,内由隔膜分成小室或壁上因硅质大量沉积而增厚。

C、脊(壳缝、纵沟):位于壳面中央或一侧的一条纵走裂缝,呈S、V、直线形,使细胞与外界相通,由于壳内壁增厚,在脊中部形成“中央节”,两端内壁增厚就形成“极节”。

D、假壳缝:壳面上无壳缝,仅有较窄的中轴区。

E、管壳缝:为1条纵走或围绕着壳缘的管沟,以极狭的裂缝与外界相通,以小孔与内部相通。

F、中轴区和中心区:

中轴区:壳面中央或偏壳面一侧的纵向无纹平滑区。

中心区:中轴区中间的无纹区(因线纹短,不能达到中线的较大无纹区)。** 壳缝的种类和数目为分类上的依据。

2.原生质体:

(1)色素:叶绿素a、c和β—胡萝卜素,还具有岩藻黄素和硅藻黄素。

(2)颜色:黄褐色、黄绿色

(3)色素体:1——多个,盘状、板状、分枝状、颗粒状、星状等。

中心纲——多个,盘状;羽纹纲——多个,板状、星状。

(4)蛋白核:具有无淀粉鞘的裸出蛋白核。(5)鞭毛:营养细胞无鞭毛

(6)贮存物质:油滴(脂肪)

四、分类及常见种类的特点*

中心硅藻纲Centricae 羽纹硅藻纲Pennecae

壳面形态辐射对称,圆形两侧对称或不对称

,披针、卵形

壳上花纹由中心向四周放

射性排列两侧对称或不对称排列

分布主要海产淡水常见种类

水生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复习题 1 名词解释 1. 似亲孢子:藻类在形态结构上与母细胞相似的不动孢子 2. 复大孢子:硅藻细胞经多少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到一定限度,细胞不再分裂而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的大小的孢子。 3. 段殖体:丝状蓝藻藻丝分出的短的分段,又称藻殖段 4. 咀嚼器:是轮虫消化系统中特有的构造,它与头冠结合,与取食有关,用以磨碎食物,下部常具2~7 个唾液腺。 5. 假空泡:是某些蓝藻细胞内特有的气泡,显微镜下呈黑色、红色或紫色的不规则形。 6. 壳缝:是羽纹硅藻细胞壁上的一个重要结构,壳面中部或偏于一侧具有一条纵向的无纹平滑区称为中轴区,在壳面沿纵轴有一条裂缝即为壳缝又称纵沟。菱形藻等壳缝呈管状,称为管壳缝。 7. 壳弧:枝角类头部两侧各具一条由头甲增厚形成的隆线,称为壳弧。 8.水生生物学:是研究水中生活的各种生物(除鱼、微生物以外的动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和控制利用的科学,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水生生物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及经济意义各个方面。 9 昼夜垂直移动:各种动物对光照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和适应,因此,当水环境中光照条件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因之发生改变,白天,当光照较强时,浮游动物则躲进较深的水层,而夜晚则上升到水的表层,随着光线的昼夜交替,浮游动物每昼夜往返运动一次,这种现象称为昼夜垂直移动。 10. 自游生物:(游泳生物)是形状较大、游泳能力很强、能主动地做远距离游泳的生物,也能逆流自由行动。 11.漂浮生物:在水面区生活的生物类群称漂浮生物,它们的身体一部分在水中,另一部分则露出水面。 12.底栖生物:指水中营异养生活的浮游动物,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群称为底栖动物。 13. 固着生物:固着生活的生物,都属于固着生物。指固着于底泥,石块或其它固着物上的生物。在动物中除脊椎动物以外各门都有固着的种类。 14 浮游植物:淡水浮游植物主要是指各种藻、细菌和菌藻植物中的一些植物,浮游植物一般是小型的,它们有的是单细胞体,有的是群体或丝状体,丝状体多为不分枝的,还有多细胞分枝的丝状体。 齿式:软体动物齿舌带上角质齿的数目及排列方式用数字等符号表示称为齿式。 15. 湖靛:微囊藻大量滋生时,形成砂絮状消化,使水色呈灰绿色,当形成强烈水华时,常被风浪吹涌堆集在一起,好像在水面盖上一层厚厚的油漆,称之为湖靛。 16. 混交雌体:轮虫生殖主要以孤雌生殖为主,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雌体产出非需精卵又叫夏卵,这种雌体称为孤雌生殖的雌体,夏卵直接发育为孤雌生殖的雌体。当环境恶化时,雌体产出的卵,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为单倍体,这种卵称为需精卵,产生需精卵的雌体称为混交雌体。 17. 不混交雌体:轮虫生殖主要以孤雌生殖为主,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雌体能不停地产出非需精卵又叫夏卵,这种雌体称为孤雌生殖的雌体又叫不混交雌体。 18. 夏卵:又称为需精卵,卵壳很薄,不需要经过受精,也不需要经过减数分裂,即可直接发育为可混交雌体。 19. 休眠卵:卵壳厚,壳上具花纹和刺,能抵御如高温或低温、干涸以及水质恶化等各种不

水生生物学复习资料

水生生物学 一、绪论 水生生物:是指生活于水体(淡水或海水)中的各种生物。 水生生物学:是研究水体中(淡水或海水)生命科学现象和生物 学过程、规律,并探讨其控制和利用的一门科学。 二、水资源与环境 1.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数量上:“总量不少,人均不多” ?空间分布上:“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时间分配上:“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变化大”2.天然水的主要化学特性 成分:常量成分、溶解气体、营养元素、有机物、微量元素、有毒物质。 1. 天然水是一个多组分、多相的运动变化着的混合体系 2.不同形态的天然水含盐量悬殊 3.天然水都具有一定的酸碱性 4.天然水都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5.天然水都具有一定的硬度和碱度 6.天然水都具有一定的氧化还原能力 7.天然水都具有水生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8.天然水都具有水生生物呼吸作用所需的O2和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CO2 9.天然水都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10.海水常量成分具有恒定性的特点

3.透明度?补偿深度?(浮游藻类的悬浮机制) 透明度:测定时将圆盘沉入水中,在不受阳光直射条件下,圆盘刚刚看不见的深度,即为透明度 补偿深度:有机物的分解速率等于合成速率的水层深度称为补偿深度。 4. 阐述北方典型淡水湖泊温度的四季分布特点。 春、秋季全同温;夏季正分层;冬季逆分层 5.天然水的混合作用有哪些? 水的混合作用对水中溶解气体、营养盐类、主要离子的分布、变化等都会产生影响。对于一般的湖泊池塘,引起水体混合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风力引起的涡动混合,一是因密度差引起的对流混合。6.水生植物的营养元素 常量必需元素:N、P、K、Ca、Mg 、S、C、H、O 微量必需元素:Fe、Mn、Cu、Zn、B、Mo、Cl等 7.Redfield比值?C:N:P=106:16:1 106CO2+16NO3-+HPO42-+122H2O+18H+(+微量元素+能量)→C106H263O110N16P+138O2 C106H263O110N16P所表示的并不是分子式而是化学式,也可表示为(CH2O)106(NH3)16H3PO4。 三、藻类 1. 浮游生物:在海水或淡水中能够适应浮游生活的动植物群

水生试题库含答案

水生生物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似亲孢子: 2.复大孢子: 3.冬芽: 4.咀嚼器: 5.缘膜: 6.项器: 7.疣足: 8.齿舌: 9.楯鳃:

10.齿式: 11.触腕穗: 12.触腕: 13.茎化腕: 14.颚舟片: 15.关节鳃: 16.肢鳃: 17.刚毛式: 18.无节幼体:

19.溞状幼体: 20.原变态: 21.半变态: 23.气管鳃: 24.全变态: 25.稚虫: 26.水华(赤潮): 29.季节变异: 30.若虫:

二.填空 (一) 藻类 1.藻类含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其同化产物有---------------------------------。绿藻的同化产物是---------------。 1. 藻类含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各门藻类共有的色素为 ------------------------------,光合作用的产物有---------------------------------,绿藻的同化产物为---------------------. 2. 藻类具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其同化产物绿藻为-------、裸藻为---------、硅藻为---------. 4.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①-------------------------------------------------------------------;② ③。其色素主要 有,,。 5.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①具有叶绿素,整个藻体都具有吸收营养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一般均能自养生活;②生殖单位是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③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其同化产物主要有淀粉,副淀粉,白糖素,脂肪。 6.易形成赤潮的海洋藻类主要有。 7.易形成赤潮的甲藻主要有哪些属。 8.易形成水华和赤潮的藻类主要有。 9.因蓝藻的细胞中没有明显的,所以称它为原核生物;其色素均匀的散步在周围的原生质中,也就是说它是一类有色素而没有的藻类。 10.主要分布于淡水中的羽纹硅藻纲分为( 5)个目,其中最常见的 是,。11.硅藻门主要分布于淡水的羽纹硅藻纲主要特征 有;;。 12.硅藻门分哪2个纲?(一),常见3个目 为,,;(二)纲,常见的5个目为。

水生生物学复习资料(内部)

一、单选题 1. 光合作用产物:蓝藻类—蓝藻淀粉金门藻类—金藻糖(白糖素)+脂肪 黄藻门--- 脂肪硅藻门—脂肪裸藻门--- 副淀粉甲藻门--- 淀粉+淀粉状化合物( 油滴) 绿藻门--- 淀粉红藻门--- 红藻淀粉褐藻褐藻淀粉+甘露醇 2. 甲壳动物生活史的世代交替: 两性世代, 单性世代 3头胸甲完全(部分) 被包被胸部的甲壳动物代表者 4. 藻类细胞同化物的检测 5.藻类细胞壁的成分: 绿藻—外: 果胶质内: 纤维质硅藻--- 外: 硅质内:果胶质黄藻: 果胶质 6 虾类呼吸系统名称: 鳃 7. 轮虫头冠类型及其代表物种: 旋轮虫型:巨腕轮虫型: 须足轮虫型: 聚花轮虫型: 猪吻轮虫型: 胶质轮虫型: 囊轮虫型: 8. 缘毛目常见属的特征: (1) 钟虫属: 单体生活, 体呈倒钟型, 有围口唇, 内有肌丝, 能伸缩 (2) 独缩虫属: 群体生活, 群体柄有分枝, 肌丝在柄的分枝处各不相连 (3) 聚缩虫属: 群体柄内肌丝在分枝处是相连的 (4) 果枝虫属: 群体生活,, 柄较直较而粗, 柄透明无肌丝. 当虫体受到刺激, 只有虫体收缩,柄不收缩. (5) 车轮虫属:无柄,在反口端具附着器, 体圆筒形,, 附着器上有齿钩 9. 常见原生动物的代表者:大草履虫,大变形虫,眼虫 10. 能通过复大孢子繁殖的藻类: 硅藻 11、有异形孢的代表物种丝状体蓝藻(除颤藻科外) 12、常见的轮虫及其分类特征 褶皱壁尾轮虫分类特征:(分类依据) 咀嚼器和头冠的构造卵巢成对与否被甲的有无、形态构造足的有无。足和趾的形状附属肢的有无、数量眼点有无、数目。着生位置等 13、轮虫的夏卵和冬卵 14、对虾和真虾雄性个体交接器所在部位 15、头足类内壳种类的特征具内壳,有的退化,腕8 或10 只,有吸盘,漏斗愈合形成管子,有墨囊 16、梭子蟹属的分类特征 头胸甲呈梭形,表面具有成群的颗粒,前侧缘9 个齿,最后一个特别大,鳌 足掌部具有三棱形的脊 17、头足类的触腕 枪形目和乌贼目比八腕目多 2 个专门用来捕捉食物的触腕。位于的3、4 对腕之间,狭长,可以完全缩入基部的触腕囊中。通常具有 1 个很长的柄,柄的顶端呈舌状,称触腕穗,内生吸盘,有时还有钩,主要用来摄取食物 18 、常见桡足类第一第二触角的形状特征 第一触角( A1):单肢形,细长,由25 节组成,末2~3 节具羽状刚毛,有明显的雌雄区别,雄常特化成执握器,哲水蚤目为一侧,剑、猛水蚤则两侧均弯曲

常见藻类形体特征及图谱

常见藻类形体特征及图谱 一、基本介绍 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主要水生,无维管束,能进行光合作用。体型大小各异,小至长1微米的单细胞的鞭毛藻,大至长达60公尺的大型褐藻。一些权威专家继续将藻类归入植物或植物样生物,但藻类并没有真正的根、茎、叶,也没有维管束。这点与苔藓植物相同。 在中国现代的植物学中,仍然将一些水生高等植物的名称中贯以“藻”字(如金鱼藻、黑藻、茨藻、狐尾藻等),也可能来源于此。与此相反,人们往往将一些水中或潮湿的地面和墙壁上个体较小,粘滑的绿色植物统称为青苔,实际上这也不是现在所说的苔类,而主要是藻类。藻类植物并不是一个纯一的类群,各分类系统对它的分门也不尽一致,一般分为蓝藻门、眼虫藻门、金藻门、甲藻门、绿藻门、褐藻门、红藻门等。 二、常见藻类介绍及图谱 2.1 蓝藻门 蓝藻门是一门藻类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放氧的原核生物。也有人把蓝藻划为生物的一界-蓝菌界。单细胞个体或群体,或为细胞成串排列组成藻丝(细胞列)的丝状体,不分枝、假分枝或真分枝。具核质,无核膜;色质区主要由类囊体及其有关结构,藻胆体和糖原颗粒等所组成,具叶绿素a、藻胆素、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但无叶绿体膜,不形成叶绿体;具细胞壁。已知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蓝藻有极大的适应性,分布很广。 (1)微囊藻 微囊藻是淡水中常见的一个蓝菌的属,其中包含会造成有害藻华的铜绿微囊藻,其毒素会导致肝脏、胆囊病变。微囊藻的特征是小型的细胞且没有鞘的包覆。细胞常聚集成大至肉眼可见的群落,本为圆形,但随细胞数增多会逐渐出现孔洞并变不规则。其原生质体的颜色为浅蓝绿色,但充满气体的囊泡常会呈暗色,这是在光学显微镜下用来鉴别微囊藻的特征之一。

水生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复习题 1名词解释 1.似亲孢子:藻类在形态结构上与母细胞相似的不动孢子 2.复大孢子:硅藻细胞经多少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到一定限度,细胞不再分裂而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的大小的孢子。 3.段殖体:丝状蓝藻藻丝分出的短的分段,又称藻殖段 4.咀嚼器:是轮虫消化系统中特有的构造,它与头冠结合,与取食有关,用以磨碎食物,下部常具2~7个唾液腺。 5.假空泡:是某些蓝藻细胞内特有的气泡,显微镜下呈黑色、红色或紫色的不规则形。 6.壳缝:是羽纹硅藻细胞壁上的一个重要结构,壳面中部或偏于一侧具有一条纵向的无纹平滑区称为中轴区,在壳面沿纵轴有一条裂缝即为壳缝又称纵沟。菱形藻等壳缝呈管状,称为管壳缝。 7.壳弧:枝角类头部两侧各具一条由头甲增厚形成的隆线,称为壳弧。 8.水生生物学:是研究水中生活的各种生物(除鱼、微生物以外的动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和控制利用的科学,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水生生物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及经济意义各个方面。 9昼夜垂直移动:各种动物对光照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和适应,因此,当水环境中光照条件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因之发生改变,白天,当光照较强时,浮游动物则躲进较深的水层,而夜晚则上升到水的表层,随着光线的昼夜交替,浮游动物每昼夜往返运动一次,这种现象称为昼夜垂直移动。 10.自游生物:(游泳生物)是形状较大、游泳能力很强、能主动地做远距离游泳

的生物,也能逆流自由行动。 11.漂浮生物:在水面区生活的生物类群称漂浮生物,它们的身体一部分在水中,另一部分则露出水面。 12.底栖生物:指水中营异养生活的浮游动物,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群称为底栖动物。 13.固着生物:固着生活的生物,都属于固着生物。指固着于底泥,石块或其它固着物上的生物。在动物中除脊椎动物以外各门都有固着的种类。 14浮游植物:淡水浮游植物主要是指各种藻、细菌和菌藻植物中的一些植物,浮游植物一般是小型的,它们有的是单细胞体,有的是群体或丝状体,丝状体多为不分枝的,还有多细胞分枝的丝状体。 齿式:软体动物齿舌带上角质齿的数目及排列方式用数字等符号表示称为齿式。15.湖靛:微囊藻大量滋生时,形成砂絮状消化,使水色呈灰绿色,当形成强烈水华时,常被风浪吹涌堆集在一起,好像在水面盖上一层厚厚的油漆,称之为湖靛。 16.混交雌体:轮虫生殖主要以孤雌生殖为主,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雌体产出非需精卵又叫夏卵,这种雌体称为孤雌生殖的雌体,夏卵直接发育为孤雌生殖的雌体。当环境恶化时,雌体产出的卵,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为单倍体,这种卵称为需精卵,产生需精卵的雌体称为混交雌体。 17.不混交雌体:轮虫生殖主要以孤雌生殖为主,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雌体能不停地产出非需精卵又叫夏卵,这种雌体称为孤雌生殖的雌体又叫不混交雌体。 18.夏卵:又称为需精卵,卵壳很薄,不需要经过受精,也不需要经过减数分裂,即可直接发育为可混交雌体。 19.休眠卵:卵壳厚,壳上具花纹和刺,能抵御如高温或低温、干涸以及水质恶化

水生生物学

第一篇 一:水生生物的生态类群 1、浮游生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 2、游泳/自游生物 3、漂浮生物(浮游大型植物、浮膜浮游植物) 4、底栖生物 二:浮游生物对水环境适应的特性 1、分泌黏液或制造胶质 2、形成气泡作为辅助浮游胞器 3、产生比重小的同化产物 4、增加相对表面积 5.较弱的运动胞器 三:浮游生物的生态类群分类 按营养方式分(浮游动物、浮游植物) 按个体大小和体积分(淡水生物、海洋生物) 按浮游生活阶段在生活史所占时间的长短分 (1)终生浮游生物、(永久性浮游生物) (2)阶段性浮游生物(季节性、暂时性) (3)暂时性浮游生物(偶然性) 四:藻类的主要生态特征 1、藻类是低等植物,分布广,绝大多数生活于水中 2、个体大小相差悬殊 3、具叶绿素,整个藻体都能吸收营养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 4、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通常可将藻体理解为简单的叶片, 因此又称为叶状体植物 5、繁殖器官简单,以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无胚,又叫 孢子植物 6、藻类的繁殖方式: (1)无性生殖(2)有性生殖(3)营养生殖 藻类是无胚而具有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 藻类所共有的色素为叶绿素............a.和.B.-.胡萝卜素 .... 7、蓝藻通常形成群体或丝状体,群体外面的称胶被,丝状体外面的称胶鞘 8、藻类学家一般将藻类分为11个门: (1)蓝藻门(2)金藻门(3)黄藻门(4)硅藻门(5)甲藻门(6)隐藻门(7)裸藻门(8)绿藻门(9)轮藻门(10)褐藻门(11)红藻门 9、复大孢子: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到一定程度,这种小细胞不再分裂而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的大小,这种孢子称为复大孢子 绿藻门 体制:(1)单细胞类型(2)群体类型(3)胶群体类型 (4)丝状体类型(5)膜状体类型(6)异丝体类型 (7)管状体类型 甲藻门 1(2)细胞壁有左右两瓣组成,鞭毛2条,顶生——纵裂甲藻亚纲2(1)细胞裸露或由一定数目板片组成细胞壁,鞭毛2条,腰生——横裂甲藻亚纲 接合生殖有:梯形结合和侧面结合两种 1(2)细胞圆盘形、鼓形、球形、圆柱形。壳面多为圆形——圆筛藻目2(1)细胞长圆柱形或盒形 3(4)细胞长圆柱形或盒形,贯壳轴很长,具间生带——根管藻目4(3)细胞形似面粉袋,盒形,各角常具有突起——盒形藻目 轮虫 轮虫的主要形态构造:1、头部2、区干部3、足 轮虫头冠的基本类型:1、旋轮虫型2、须足轮虫型 3.猪吻轮虫型4、晶囊轮虫型5、巨腕轮虫型 6.聚花轮虫型7、胶鞘轮虫型 轮虫的主要形态特征:(1)具有纤毛环的头冠 (2)有内含咀嚼器的咀嚼囊(3)有附有焰茎球的原肾管 桡足类 桡足类的产卵方式有3类: (1)自由产卵于水中 (2)带卵囊(3)黏性卵 桡足类的摄食方式 (1)虑食性(2)捕食性(3)杂食性 桡足类的两个幼体期:1、无节幼体2、桡足幼体 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级,最简单的单细胞真核动物或由单细胞个体集结形成的简单群体 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1)形体各异,个体微小 (2)原生动物体内分化出具有执行各种特殊生理机能的胞器或称类器官来完成其生命活动 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1)全植营养(2)全动营养(3)腐生营养(4)混合营养 原生动物摄食类型:(1)用胞口进行摄食(2)非胞口形式的摄食(3)渗透和胞饮 浮游虫属:个体多成椭圆形至圆形,腹面略坪,背面多少突出,并有纵脊,小膜口缘区十分发达,非常宽阔而明显,无波动膜。无侧缘纤毛,前棘毛(触毛)6~7根,腹棘毛2~3根,肛棘毛(臀棘毛)5根,尾棘毛4根,大核1个,呈长带状,小核1个,伸缩泡后位。普生性原因:(1)食物广泛(2)易传播(3)对环境的适应性强 枝角类3种特化的呼吸器官:(1)腮囊(2)头盾(3)颈呼吸器 季节变异:在一年的不同时期内,同一种枝角类的成长个体具有不同的外形,这种现象称季节变异 硅藻门根据壳的形状和花纹排列方式分为两个纲,即:中心硅藻纲和羽纹硅藻纲 1(2)花纹呈同心的放射状排列,不具壳缝或假壳缝——中心硅藻纲 2(1)花纹左右对称,呈羽状排列,具壳缝或假壳缝——羽纹硅藻纲 腹足类 1、腹足纲主要特征:(1)贝壳一个螺旋形,故称单壳类,又称虫 素类(2)足部广阔,位于身体的腹部,又称腹足类(3)发生经过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 2、腹足类的形态特征: 1)身体明显的分头、足、内脏囊,在发生期间经过旋转,使两侧发育不平衡,成为左右不对称 2)外套膜分泌形成的螺旋形贝壳一枚,故名单壳类,又称螺类★

水生生物作业(20091208)

水生生物学复习题 2009年秋季学期 第一阶段作业: 一、名词解释:水生生物学的定义:水生生物学是研究水生生物的形态、结构、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及其与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简述水生生物的生态类型及定义(注意英文名称) 1、浮游生物(Plankton):为悬浮在水中的水生生物,它们无运动能力或游动能力很弱,不能做长距离运动,而只能被动地“随波逐流”。 2、自游生物(Nekton):具有游动能力,有发达的运动器官(鱼等)。 3、漂浮生物(Neuston):依靠水的表面张力,漂浮在水面上,一般生活在水面静止或流动不大的水体中。 4、底栖生物(Benthos):栖息在水体底部,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一类生物。 5、周丛生物(Periphyton):生长在浸没于水中的各种基质表面上的有机体集合群。 三、简述水体的分层及定义 1、水底区:由水边开始,沿水底直至湖泊最深处的整个湖盆的底部。 (1)沿岸带:由水边向下延伸到沉水植物生长的下限。 (2)亚沿岸带:为沿岸带和深水带的过渡带。 (3)深水带:亚沿岸带以下的全部深水部分的底部。 2、水层区:指整个水层而言。 (1)沿岸区:沿岸带以上的浅水部分,光线可以透射到水底。 (2)湖心区:沿岸区以外的开阔部分。 四、图示藻类鞭毛着生的方式和位置,并准确标注名称。

五、简述藻类的经济意义。 1、为鱼类的直接或间接饵料 2、原初生产者,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大气中氧的主要来源 3、固氮作用:1.7亿吨/年 4、人类食品:螺旋藻、紫菜、海带、浒苔 5、地质指标 6、污染的指示生物,判断水体的水质 7、净化水体 8、利用藻类发电 9、工业原料;医学 10、作为转基因载体 六、简述藻类进行无性繁殖的孢子类型及具体定义。 藻类通过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进行繁殖,孢子是无性的,不需结合,一个孢子就长成一个新个体。 一般在环境不良条件下产生孢子(产生孢子的母细胞称孢子囊)。具体类型及定义: 1、不动孢子:具有明显的细胞壁,无鞭毛,不能运动。 2、动孢子:细胞裸露,有鞭毛,能运动。 3、厚壁孢子:具厚壁的不动孢子。 4、休眠孢子:营养细胞增大,细胞贮存物质增加,与母细胞壁融合成极厚的附加细胞壁,抵抗不良环境。 5、似亲孢子:似不动孢子,当它形成后还在母细胞壁内,有与母细胞相同的形态,而大小不同。 6、外生孢子:在生殖细胞的顶端自上而下发生缢缩,由此产生一个至多个成串的球形小细胞,即外生孢子,孢子成熟后,从母体逸出,在环境适宜时发育成新个体。 7、内生孢子:在母细胞壁内形成,原生质体多次分裂,无细胞壁,数目多。 第二阶段作业: 蓝藻门的作业: 1、简述蓝藻的生态分布。 答:(1) 蓝藻一般喜高温、好强光; (2) 喜高pH和静水; (3) 喜低氮高磷。 2、解释下列名词: 异型胞:为一种光亮而透明的特殊细胞,其体比营养细胞大,球形或椭圆形,胞内无原生质、无色素、无颗粒,镜下看为无色透明,略带黄色,与营养细胞相连处有孔和向外突出的小瘤节即极节球(鱼腥藻等)。 藻殖段:蓝藻的丝体断裂成若干段,每段发育成新个体,为蓝藻门特有的生殖方法。形成的方法是:丝体中出现死细胞,两侧的活细胞产生膨压,向死细胞突出,死细胞就产生了双凹形并断裂,两死细胞之间的一段藻体就成为段殖体。 3、蓝藻门重要属的主要特征。

水生生物学 第二章 藻类概述

第二章藻类概述 植物界-进化系统: 低等植物(lower plant):又称叶状体植物细菌、藻类、黏菌、真菌、地衣 高等植物(higher plant):又称茎叶体植物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生活环境: 陆生植物(terrestrial plant) 水生植物(hydrophyte) 包括从低等的细菌、藻类到高等的种子植物 一、藻类主要特征 1、藻类是低等植物,分布广,绝大多数生活于水中。 2、个体大小相差悬殊,小球藻3-4μm ,巨藻长60m。 3、具叶绿素chlorophy11,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autotrophic plant。 4、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又称叶状体植物。 5、繁殖器官简单,以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无胚,又叫孢子植物spore plant。 总之,藻类是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 二、形态构造 藻类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 球形、椭圆形、卵圆形、多角形、三角形、圆筒形、圆柱形、纺锤形、纤维形、棒形、弓形、新月形等。 藻体细胞结构都可分化为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部分。后者包括细胞质和细胞核,原生质内有色素或色素体、蛋白核、同化产物等。 1.细胞壁 细胞壁的有、无,化学成分和构造,各门类不尽相同 裸藻、隐藻,少数甲藻和金藻无细胞壁 绿藻门的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质(pectin)组成 硅藻的主要成分为SiO2.nH2O 红藻、褐藻等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藻胶phycoeolloid 无细胞壁的种类有以下几种类型: (1)体全裸露,表层不特化为周质体(Perplast,也叫表质),细胞可变形。 (2)藻体表层特化成为坚韧有弹性的周质体,藻体形态较稳定。周质体表面平滑或具纵走条纹或具螺旋绕转的隆起,或附有硅质或钙质小板,有的硅质板上还有刺。 (3)某些藻类还具特殊的细胞壁状的构造——囊壳(Iorica)。囊壳中常有钙或铁化合物的沉积,呈黄色、棕色甚至棕红色。囊壳的形状、开孔、附属物(如棘、刺、疣状突起等)在分类上,尤其在属、种的鉴定甚至分科鉴定上具重要意义。 3. 色素(pigment)和色素体(chromoplast ) 色素成分可分为4大类: 叶绿素(chlorophyll)、胡萝卜素(carotene)、叶黄素(lutein)和藻胆素(phycobelin)。各门藻类因所含色素不同,因此藻体呈现的颜色也不同,如绿藻门为鲜绿色、金藻门呈金黄色、蓝藻门多为蓝绿色等。 除蓝藻和原绿藻外,色素均位于色素体内。 ※色素体是藻类光合作用的场所,形态多样,有杯状、盘状、星状、片状、板状和螺旋带状等。 ※色素体位于细胞中心(称轴生)或位于周边,靠近周质或细胞壁(称周生)。

水生生物学重点

水生生物学重点 1、基本得生物分类阶元有哪些? 界、门、纲、目、科、属、种 2、藻类共有哪些门类? 蓝藻门、硅藻门、金藻门、黄藻门、隐藻门、甲藻门、裸藻门、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轮藻门 3、水生维管束植物有哪几类? 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 4、原生动物有哪些运动细胞? 伪足、纤毛、鞭毛 5、腔肠动物有哪些纲? 水螅虫纲、钵水母纲、珊瑚虫纲、栉水母纲 前3种属于有刺胞亚门,后1种属于无细胞亚门 6、虾类分成哪些派?对虾派、真虾派、猥虾派、鳌虾派、龙虾派、异尾派 7、轮虫得主要特征: (1)轮虫就是轮形动物门得一群小型多细胞动物 (2)体型小,构造复杂,有消化、生殖、神经等系统 (3)在头得前方具一团圆形得头冠,它得不断运动使虫体得以运动与摄食 (4)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海、沟渠塘堰等各类水体,就是鱼苗最适口得饵料 (5)具有纤毛状得头冠 (6)有内含咀嚼器得咀嚼囊 (7)有附有焰茎球得原肾管 8、虾得鳃有哪些类型? (1)侧鳃:着生于附肢基部上方得侧壁上 (2)关节鳃:着生于底节与体壁间得关节膜上 (3)足鳃:着生于底节得外侧 (4)肢鳃:片状,又称上肢,着生于底节得外侧 9、甲壳纲得附肢: (1)头部附肢 头部附肢共5对。 a、小触角一对,为第2节得附肢,在额剑得下方,原肢3节,其内、外肢为两根短须状得触鞭。触角基部背面有一凹陷容纳眼柄,凹陷内侧丛毛中有平衡囊。 b、大触角一对,为第3节得附肢,在眼柄得下方,内肢为一细长得触鞭,外肢呈片状。 c、大颚一对,为第4节得附肢,其肢特别坚硬,边缘有齿,内肢呈短须状,外肢退化。 d、小颚两对,分别为第5、6节得附肢,呈薄片状,第一对小颚外肢退化,第二对外肢宽大呈叶片状,称颚舟叶。 (2)胸部附肢 共8节,原肢均2节。 a、颚足三对,就是第7、8、9节得附肢,第一颚足得外肢基部有一片状肢鳃,第二、三对颚足得基部都长有羽状得鳃(一对大颚、二对小颚及三对颚足都参与取食功能)。 b、步足五对,第11-14节得附肢,外肢退化,内肢有7节组成,即底节、基节、坐节、长节、腕节、掌节与指节,前三对步足前端呈钳状,第一对步足与钳特别强大,称鳌足。其余两对步足末端呈爪状(罗氏沼虾或日本沼虾前2对步足末端为钳状,其中第2对特别粗大,尤其就是雄虾)。雄虾得第五步足基部得内侧各有一雄性生殖孔。雌虾第三步足基部内侧各有一雌性生殖孔。各足基部都长有羽状鳃,注意各鳃得着生部位。 (3)腹部附肢共6对。 a、腹肢不发达,原肢2节。前2对腹肢,雌雄有别。雄虾第一对腹肢变成管状交接器,雌虾退化,雌虾第二腹肢细小,外肢退化(日本沼虾第一腹肢得外肢大,内肢很短小; 第二腹肢得内肢有一短小棒状内附肢,雄虾在内附肢内侧有一指状突起得雄性附肢)。第3、 4、5对附肢得形状相同,内、外肢细长而扁平(罗氏沼虾或日本沼虾得内、外肢呈片状)。 b、尾肢1对,内外肢特别宽阔呈片状,外肢比内肢大。

淡水藻类图谱

众所周知,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养鱼就是养水。养水就是培养良好的藻类,对养殖动物起到供氧或者作为生物饵料的作用。在这里我们将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常见藻类做了一个统计,并且将其在显微镜下的特点整理出来,方便大家对藻类的学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蓝藻门 蓝藻门的藻类多数属于害藻。蓝藻是一种浮游生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容易在富营养化的水中大量爆发。池塘中出现蓝藻时就应该提高警觉,可以通过在早期换掉上层水除去蓝藻。如果使用了杀死蓝藻的药物,切记使用解毒药!蓝藻死后是有毒的,产生的毒素将会对养殖动物构成威胁。蓝藻门由蓝藻纲组成,这里为大家介绍的常见藻类包括色球藻目的蓝纤维藻(指杆藻)、色球藻(蓝球藻)、平裂藻和微囊藻;颤藻目的颤藻、螺旋藻、席藻(胶鞘藻)和鞘丝藻;念球藻目的拟鱼腥藻、鱼腥藻和念珠藻。 色球藻目 1、蓝纤维藻(指杆藻)群体胶被无色透明;淡蓝绿色至亮蓝绿色。 2、色球藻(蓝球藻)群体胶被厚,且单独都有衣鞘,背靠背的两个小球。与平裂藻相比,排列较为散乱。 3、平裂藻每两个细胞两两成对,2对为一组,4组成一小群;个体胶被不明显。 4、微囊藻具伪空泡 颤藻目 1、颤藻没有胶质鞘或有极薄胶质鞘;以段殖体进行繁殖。 2、螺旋藻呈螺旋弹簧状

3、席藻(胶鞘藻)群体分布。与颤藻对比,有胶质衣鞘。 4、鞘丝藻有一段空的胶鞘

念珠藻目 1、拟鱼腥藻异形胞两端各一个

2、鱼腥藻异形胞间生单个穿插 3、念珠藻异形胞间生,长成串。

硅藻门 硅藻门中的常见藻类比较多,而且多为益藻。包括中心硅藻纲(中心纲)和羽纹硅藻纲(羽纹纲)。 一、中心硅藻纲(中心纲) 圆筛藻目 1、直链藻两细胞间有假环沟,两边具棘 2、圆筛藻孔纹

水生生物学知识点

高级水生生物学 第一章绪论 一、水生生物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 二、水生生物学发展简史 三、水体及其生物分区 四、水生生物的生态类群 五、参考书目 一、水生生物学的定义、内容及任务 1、定义:水生生物学是研究水生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游泳动物、水生大型植物等)生命现象及其生命活动规律,并探讨其控制利用的科学。 2、水具有许多适合维持生命的特性 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生物体代谢活动必须以水作为介质 水的热稳定性 水的浮力和黏性 3、水生生物学研究内容:本课程以水生生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经济意义等为主要内容,系统介绍常见和典型的水生生物类群。 4、水生生物学目的:在学习水生动植物生物学特征和种类鉴定的基础上,着重了解水生生物的生理生态,并初步掌握其采集、鉴定、培养、利用的理论与方法,探讨生物的系统演化、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经济意义。 二、水生生物学发展简史 1、国外研究状况 Aristotle(384-322 B. C.)最早建立生物学分类系统; Leeuwenhoek(1632-1723)研制显微镜; C. Linnaeus在《自然系统》中确定双命名法; Forbes1815年用底拖网采集观察了海岸底栖生物的分带现象; Muller1845年在德国沿海用浮游生物网采集浮游生物; 19世纪中期,西欧探险船对世界海洋考察 德国学者Hensen在1887年率远征队去大西洋采集和调查浮游生物的种类和分布,首先创用了Plankton一词。 20世纪50年代,进行水域生产力研究。 2、国内研究状况 1920年进行全国海洋综合调查 1952年中科院海洋所对黄、渤海进行调查 1980年对全国海岸及海涂资源进行调查 20世纪50年代初,中苏合作对黑龙江进行调查 中科院水生所调查长江中、下游湖泊、青海湖 1980年始,国务院部署全国渔业资源调查 1985年和1988年,建立南极长城站、中山站 《华东水生维管束植物》裴鉴等,1952; 《中国淡水轮虫志》王家楫,1961; 《中国海洋浮游硅藻类》金德详等,1965; 《中国海洋浮游桡足类》郑重等,1965; 《中国动物志—淡水枝角类》蒋燮治、堵南山,1979;

第七节 硅藻门

一、硅藻门的一般特征 (一)形态构造 植物体单细胞,可以连接成丝状或其他形状的群体。细胞壁是由两个套合的半片所组成,称半片为瓣。外面的半片为上壳(epitheca),里面的半片为下壳(hypotheca)。瓣的正面叫做壳面(valve),侧面即是两个瓣套合的地方,很像一条环形的带,称做环带(girdle band)。上壳和下壳都是由果胶质和硅质组成的,没有纤维素(图1-32)。壳面上有各种花纹。壳面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辐射硅藻类,圆形,辐射对称,壳面上的花纹也是自中央一点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另一种是羽纹硅藻类,长形,花纹排列成两侧对称(图1-33)。硅藻载色体1—多数,小盘状或片状。电子显微镜下,载色体有4层膜,外边两层是载色体内质网膜,里边两层是载色体膜。外层载色体内质网膜与外层核膜相连。载色体中有叶绿素a和c,β-胡萝卜素和α-胡萝卜素,叶黄素类中主要含有墨角藻黄素,其次是硅藻黄素(diatoxanthin)和硅甲黄素 (diadi-noxanthin),由于墨角藻黄素和其他色素所占比例比叶绿素a 和c大,使载色体呈现橙黄色或黄褐色。同化产物为金藻昆布糖和油。硅藻营养体中没有游动细胞,仅精子具鞭毛,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是茸鞭型,轴丝是9+0条,没有中央轴丝,这种构造是硅藻独有的。细胞中央有液泡,紧贴细胞壁之内有1厚层原生质,载色体分散在其中,载色体上有淀粉核或无。细胞核1个,球形或卵形。有些羽纹硅藻有自发的运动,凡有运动能力的硅藻都有1条或两条脊缝。运动方向是沿着纵走轴的方向前进或后退。运动的原因可能是原生质环转流动所致。原生质在脊缝处与水接触,脊缝处的原生质向后方流动,结果细胞被推向前进。

水生生物学重点分析

水生生物学期末重点 一、名词解释 水生生物学:是研究水生生物的形态、结构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及其与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水华:有些藻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赤潮:有些藻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且分泌毒素,形成赤潮。 囊壳:是某些藻类具有的特殊的细胞壁状的构造,无纤维质,但常有钙或铁化合物的沉积,常呈黄色,棕色甚至棕红色。其形状与原生质体的形状不一致,原生质体可在其中自由移动。蛋白核:是隐藻.绿藻等藻类中常有的细胞器,通常由蛋白质核心和淀粉鞘组成,有的则无鞘。蛋白核与淀粉形成有关,因而又称为淀粉核。 湖靛:微囊藻大量滋生时,形成砂絮状消化,使水色呈灰绿色,当形成强烈水华时,常被风浪吹涌堆集在一起,好像在水面盖上一层厚厚的油漆,称之为湖靛。 假空泡:又称伪空泡,是某些蓝藻细胞内特有的气泡。特征:在显微镜下呈黑色、红色或紫色的不规则形,具有蛋白质膜,能透过空气,但不能透水,内含氮等混合气体并可与水中溶解气体保持动态平衡。 异形胞:是丝状蓝藻产生的一种帖营养细胞特化而来并与繁殖有关的特别类型的细胞。 厚壁孢子:是由普通营养细胞通过体积增大,营养物质的积累,细胞壁增厚而形成的,由丝状蓝藻在丝状体上产生。 段殖体:是由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胶质隔片或由间生异形胞断开后形成的若干藻丝分段。壳缝:是羽纹硅藻细胞壁上的一个重要结构,壳面中部或偏于一侧具有一条纵向的无纹平滑区称为中轴区,在壳面沿纵轴有一条裂缝即为壳缝又称纵沟。菱形藻等壳缝呈管状,称为管壳缝。 复大孢子: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到一定程度,这种小细胞不再分裂,而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的大小,这种孢子 壳套:壳面平或略呈凹凸状,壳面边缘略有倾斜的部分叫壳套。 间生带:又称节间带,间插带,有些种类在壳套与相连带之间具有间生带。 接合生殖:是静配子接合,即静配同配生殖,它由两个成熟的细胞发生接合管相结合或由原来的部分细胞壁相结合,在接合处的细胞壁溶化,两个细胞或一个细胞的内含物,通过此溶化处在接合管中或进入一个细胞中相接合而成合子。 似亲孢子:藻类在形态结构上与母细胞相似的不动孢子 伪足:作为肉足纲的运动器,可分为叶状伪足,丝状伪足,根状伪足,轴状伪足,它们没有固定的形状,可随时形成或消失 包囊:原生动物在不良环境下,虫体会分泌一种保护性胶质将自己包裹起来,形成包囊银线系:纤毛虫类(也包括少数鞭毛虫)的外质中普遍存在一个纲状纤维系统,由于这一纲状系统用银浸法处理经银盐的还原可被镀成黑褐色,故名之银线系。 孤雌生殖:雌体产生的卵可以不经受精就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围口节:围口节也称为口后节,是指环节动物的第一个体节,多为动物的感觉器官。 口前叶:环节动物身体前端肉质的叶状突起; 二、简答论述 1.试述藻类经济价值 a.食用:美味食品如海带,紫菜等

硅藻门分纲检索表

硅藻门分纲检索表 (注:相同颜色表示同一等级) 1.()花纹呈同心的放射状排列,不具壳缝或假壳缝中心硅藻纲 2.()细胞圆盘形、鼓形、球形、圆柱形。壳面多为圆形圆筛藻目 3.()细胞靠刺与相邻细胞连接,刺和链轴平行骨条藻科 4.()细胞单独生活或相连成链,如以刺毛相连,则刺毛不与链轴平行 5.()细胞分泌胶质,靠一条或多条胶质丝相连成链,或包埋在胶质块内海链藻科 6.()细胞不靠胶质丝相连 7.()细胞壳周有长刺向外围射出 8.()细胞单独生活,壳面半球形环毛藻科 9.()细胞靠长刺基部相连成链状群体,壳面扁平辐杆藻科 10.()壳周边无长刺射出 11.()细胞盘形,一般单独生活圆筛藻科 12.()细胞多呈圆盘形,有孔纹在正中心圆筛藻属 13.()细胞圆柱形或近球形,很少单独生活 14.()细胞球形或圆柱形,壳面具花纹直链藻科 15.()细胞长圆柱形,壳面扁平,壳环常有环纹细柱藻科 16.()细胞长圆柱形或盒形 17.()细胞长圆柱形,贯壳轴很长,具间生带根管藻目 18.()壳面突起呈半球形、锥形、斜锥形等,末端常有小刺根管藻属 19.()细胞形似面粉袋,盒形,各角常具有突起盒形藻目 20.()刺毛长于细胞,刺端无爪,细胞靠刺毛相连角毛藻科 21.()细胞常借助角毛交接而成链状群体或靠壳面连成群体角毛藻属 22.()刺毛短于细胞,或无刺,长于细胞则有爪 23.()壳面扁椭圆形、三角形或多角形,壳面突起和壳环面平行,一般突起短于细胞,如长于细胞则有爪盒形藻科 24.()形状像一袋面粉或近圆柱形盒形藻属 25.()壳面长椭圆形,壳环面较阔,突起或有或缺弯角藻科

26.()花纹左右对称,呈羽状排列,具壳缝或假壳缝羽纹硅藻纲 27.()细胞壳面无壳缝,或具假壳缝无壳缝目 28.()细胞内有隔片平板藻科 29.()细胞内无隔片脆杆藻科 30.()细胞呈棒状,两端异形,通常一端扩大星杆藻属 31.()细胞棒形,壳面两端圆形,等大海线藻属 32.()细胞壳面具壳缝, 33.()细胞仅一壳面具壳缝,另一壳面为假壳缝单壳缝目 34.()细胞两壳面均具壳缝 35.()壳缝不发达,很短,仅位于壳面两端的一侧短壳缝目 36.()壳缝发达,贯穿壳面 37.()壳缝线形,位于壳面中轴区双壳缝目 38.()细胞壳面两端及两侧均对称舟形藻科 39.()壳面S形,壳缝也呈S形曲舟藻属 40.()细胞壳面不对称 41.()细胞壳面两端不对称桥弯藻科 42.()细胞壳面两端不对称异极藻科 43.()壳缝成管状,为管壳缝,常位于壳缘管壳缝目 44.()管壳缝常在壳面做角状曲折,或位于背侧边缘窗纹藻科 45.()管壳缝非上述情况 46.()管壳缝位于壳面中部或偏于一侧边缘菱形藻科 47.()具横线或横点纹,壳缘具壳缝菱形藻属 48.()管壳缝围绕着整个壳缘双菱藻

水生生物学整理

水生生物学整理 1、中心硅藻纲下设几个目?各具一代表种类。各目在形态上有什么区别? 答:中心硅藻纲,花纹辐射对称排列。细胞圆盘形、圆柱形或三角形、多角形等。细胞外面常有突起和刺毛。没有壳缝或假壳缝,不能运动。中心硅藻大多分布海水中,淡水种类很少。本纲分成三个目。 圆筛藻目:单细胞,或以壳面相连成链状或靠胶质丝连成链状,或埋于胶质内。细胞常为圆形,鼓形或圆柱形,透镜形等。横断面圆形。壳缘平滑,有的种类壳缘具小刺。如如直链藻属。圆筛藻属、小环藻属、漂流藻属。 根管藻目:细胞壳面大多椭圆形,少数圆形。贯壳轴伸长而呈管状,常有各种形状的间生带。壳面突起呈半球形、锥形、斜锥形等,末端常有小刺。如根管藻属。盒形藻目:单细胞或形成链状群体。细胞形状像一袋面粉或小盒子状,各角隅常有突起,有的还具小刺。壳面椭圆形或多角形。大部分在海洋中营浮游生活。有的种类能分泌胶质,营回着生活。淡水种类极少。如角毛藻属、盒形藻属、半管藻属、双尾藻属、四棘藻属、三角藻属、弯角藻属。 2、以水绵为例说明典型的接合藻纲下的种类进行结合生殖的过程。 答:(接合生殖是由营养细胞形成不具鞭毛的可变性的配子相结合,产生接合孢子(合子)的生殖方式。接合生殖有梯形接合和侧面接合,具接合管。接合孢子形态多样,孢壁平滑或具有一定类型的花纹,成熟后为黄褐色。) 水绵进行接合生殖,多数梯形接合,接合部位往往沿细胞纵轴,接合生殖发生在两个不同类型的交配型虫体之间,释放信息素进行识别,贴在一起,相贴处的细胞膜相互愈合,大核慢慢消失,每个小核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四个配子,最后原虫体内剩下1个配子,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一个动核、静核,动核交换后,动静核相互融合形成合子核,再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一个大核、小核。 3、硅藻门羽纹纲下分哪几个目?各举一例说明它们在壳面上有什么不同的特征。 答:硅藻门羽纹纲:壳面花纹羽状排列。细胞基本形状属长形至椭圆形,有线形、披针形、椭圆形、卵形、菱形、舟形、新月形、s形等。带面形状多为长方形。多数种类具壳缝,能运动。有的具假壳缝,色素体常片状大,1-2个。也有少数盘状,多数的。

水生总结word版

一个水体可划分为若干生物区:水体中最大的生物区:水底区、水层区、水面区。 浮游生物:生活在水层区,体小,不能作主动远距离移动,没有或只有弱的游泳能力。 底栖生物:水底区生活的生物。 藻类主要特征:1、藻类是低等植物,分布广,绝大多数生活于水中。 2、个体大小相差悬殊,小球藻3-4μm ,巨藻长60m。 3、具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 4、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又称叶状体植物。 5、繁殖器官简单,以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无胚,又叫孢子植物。 裸藻、隐藻,少数甲藻和金藻--无细胞壁 细胞壁的构造:绿藻和蓝藻——纤维素(内)和果胶质(外) ;硅藻——SiO2 (外)和果胶质(内);红藻——琼胶类;褐藻——褐藻胶;黄藻——果胶质 无细胞壁的种类有以下三种类型:1)体全裸露,表层不特化为周质体(也叫表质),细胞可变形。2)表层特化成为坚韧有弹性的周质体,形态较稳定。周质体表面平滑或具纵走条纹或具螺旋绕转的隆起,或附有硅质或钙质小板,有的硅质板上还有刺。3)某些藻类还具特殊的细胞壁状的构造——囊壳。 所有藻类都有的色素是:叶绿素a和β-胡萝卜素。 色素体是藻类光合作用,有杯状,盘状,星状,片状,板状和螺旋带状等。 除蓝藻和原绿藻外,色素均位于色素体内。 除蓝藻和红藻外,其余各门藻类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均具鞭毛或仅生殖期具鞭毛的种类。藻类繁殖方式与生活史:其繁殖方式可分为3种:营养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无性有性生殖混合型。蓝藻细胞构造:1.细胞壁 纤维素(内层):薄而坚固 果胶质(外层):胶被或胶鞘、厚度,层理,不易观察 无色素体和细胞核等细胞器。 蓝藻的繁殖:没有有性生殖,也没有具鞭毛的生殖细胞。1、细胞分裂:最常见的繁殖方法2、段殖体3、孢子繁殖4、丝状蓝藻有异形胞。 色球藻、微囊藻、平裂藻、螺旋藻、颤藻属、鱼腥藻、念珠藻 硅藻门. 细胞壁:具硅质细胞壁,内层果胶质,外层硅质 细胞壁:上下两壳,大-上壳,小-下壳。 上下壳:壳面、壳套、相连带 羽纹纲硅藻有壳缝或假壳缝;菱形藻的壳缝呈管状,称为管壳缝。具壳缝的种类可以自行运动。 繁殖方式:营养、无性、有性(营养繁殖、复大孢子、小孢子、休眠孢子) 复大孢子:硅藻特有的一种繁殖细胞。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到一定程度,这种小细胞不再分裂,而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的大小,这种孢子称为复大孢子。硅藻可分为中心硅藻纲和羽纹硅藻纲,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中心硅藻纲花纹呈同心的放射状排列,不具壳缝或假壳缝,羽纹硅藻纲花纹左右对称,呈羽状排列,具有壳缝或假壳缝。无壳缝:圆筛藻属、盒形藻属、直链藻属、骨条藻属、卵形藻、根管藻 有壳缝:羽纹藻属、桥弯(新月)藻属、卵形藻属、舟形藻属、异极藻 针杆藻属有假壳缝(羽纹硅藻纲);双菱藻属有管壳缝 金藻门:多数没有细胞壁,有些细胞裸露:单鞭金藻属大多数鞭毛2条。鞭毛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