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届高三历史冲刺阶段选择题专项训练【精品资料】

2011届高三历史冲刺阶段选择题专项训练【精品资料】

2011届高三历史冲刺阶段选择题专项训练【精品资料】
2011届高三历史冲刺阶段选择题专项训练【精品资料】

2011届高三历史冲刺阶段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1.1962年,蒋介石曾对安徽历史上的一位文化巨匠作挽联进行高度概括:“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由此可判断这位文化巨匠应是

A .梁启超

B .李大钊

C .胡适

D .陈独秀 2.美国《华盛顿邮报》对右图的评论称,在对待世界时,美 国应当学习“哥白尼精神”。这里的“哥白尼精神”反映出 美国

A .力图维护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

B .与日本结盟,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C .学习哥白尼,打破多极化格局

D .遏制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3.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 述,全正确的是

A .颁布时间

B .制定机构

C .特点

D .评价

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在朝鲜半岛局势再度紧张之际,2010年7月2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当地官员的陪同下与先期抵达的国防部长盖茨一起慰问“前线”官兵,并听取有关朝鲜动向的汇报。20世纪印发朝鲜半岛南北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A 、朝鲜半岛南北方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 B

、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

C 、日本投降后苏美两国军队入驻朝鲜

D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的规定

6.《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住房,整个住宅区都变得空荡荡了;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减低了50%。即使不是大部分,至少是许多房子都是贷款造的,因此许多人破产了。”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 A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破坏 B 、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 C 、洋务运动的开始 D 、民族资本主义刚刚兴起

7.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A .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合理

B .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

C .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

D .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

8.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A .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合理

B .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

C .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

D .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

9.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后世,梭伦素有雅典“民主之父”之称。下列对他的改革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 .颁布“解负令”,废除雅典的奴隶制度 B .使各等级的公民有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

C .设立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D .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10.《汉书》中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对此理解正确的

有 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商人地位的提高 ③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 ④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1.明朝思想家王艮(1483-1514)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的观点,从儒学世俗化的角度看,与之传承关系最密切的思想家是

A .程颢和程颐

B .朱熹和陆九渊

C .王守仁和李贽

D .黄宗羲和王夫之

12.一份文献中分析道:“过去国家对企业管得太多太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下列文献中最早可能阐述这一观点的是

A.1958年《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B.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3.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过程中,清政府陨落了。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也不断地进行自我拯救,力求跟上工业文明的脚步。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禁政策的实施表明清政府自我拯救的决心

B.洋务运动的开展说明清政府完成了自我拯救

C.维新变法运动使自我拯救深人到制度的层面

D.护国运动加速了清政府自我拯救的步伐

14.“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是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充分发挥革命首创精神的体现”。下列各项中,与上述观点能互相印证的有

①十月革命的胜利,决不是西方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的纯粹是“历史的偶然性”②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③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④十月革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

15.“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其演说的宗旨是

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 B.亚非各国坚持反帝反霸的方针

C.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D.解决亚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问题

16.从牛顿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展,说明了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②科学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③科学成就往往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发展④人类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微观世界认识客观规律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随着欧共体的建立,欧洲步入一体化快车道,他们“在这辽阔的领域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真正感到‘我在这里很自由自在,我也是这个国家的一个公民’”的梦想正逐渐变为现实。对欧洲一

体化的理解,其中不准确的是

A.具有主权让渡性 B.体现超国家权力 C.具有联邦的功能 D.成员国权力共享

18.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9.2010年7月7日,抗战大画《浩气长留》在台湾国父纪念馆展出(下图),93岁的台湾原“行政院长”郝柏村致辞说:“七七是中华民族血与泪交织的年代,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真正开始。”这里的“站起来”的含义是()

A.中国从此摆脱了东西方列强的侵略 B.中国开始扭转任人宰割的衰败局面

C.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之路 D.中国从此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强国

20.图9为19世纪期间世界部分城市人口(以千为单位)的统计表,它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

C.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D.各地城市人口的差距,反映出表中欧美国家已实现了工业化

2011届高三历史冲刺阶段选择题专项训练二

1.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B.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察举制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2.一位外国友人在清乾隆年间进入中国,当时他可能做到:

A.在北京学京剧 B.在山西平遥办票号C.在上海看电影 D.在广州从事涉外贸易

3.北宋的哥窑在浙江龙泉,以冰裂纹瓷器(见右图)最为有名。根

据所学知识判断,这种冰裂纹瓷器应当属于瓷器分类中的

A.白瓷系列 B.青瓷系列

C.青花瓷系列 D.珐琅瓷系列

4.某思想家强调“不自是,故彰;不自戕,故有功;不自矜,故

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王阳明 D.王夫之

5.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6.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依据应是

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B.《资政新篇》的实施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D.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7.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

①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②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③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④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A.武装夺取政权 B.走十月革命道路C.建立责任内阁D.实行新三民主义9.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右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

党力量变化的趋势,其中与第二个高峰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A.北伐战争的推动 B.南昌起义的爆发

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0.“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①新中国成立后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①三大战役胜利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1.胡锦涛在2010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表示,中国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各国一道,为创造本地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新成就作出更大努力。据此指出中国倡导和组建上海合作组织的目的是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B.加强中国与其他成员国的多领域合作

C.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 D.确保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12.在古希腊文中,“民主”一词是由表示人民和表示主权的两词组合而成。现代西文中的“民主”一词都出自这个希腊古文。这一语言现象所表明的历史本质是

A.西方现代民主直接源于希腊 B.希腊民主制度适合现代西方

C.人民服从主权D.主权属于人民

13.“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下列观点与此精神相符的是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C.“任何人都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

D.“万物都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14.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④总统与内阁之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与这一观点不一致的评析是A.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从孤立到整体 B.造纸术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C.罗斯福新政促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D.西方民主思想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

16.前苏联在某一时期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A.苏联国内交通建设的落后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交锋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17.2010年11月23日,韩国西部延坪岛海域于14时30分

左右遭受来自朝鲜方面的炮击,韩国军队进行了回击(右图)。

朝鲜半岛局势的持续紧张,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二战

后,朝鲜半岛的正式分裂主要是由于

A.日内瓦会议协议的通过B.美苏两国的分区占领

C.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D.美苏“冷战”的进行

18.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所享有的福利政策。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

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缓和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②扩大社会消费,从根本上激发了工人积极性③造成财政赤字,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④调整生产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新变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20

世纪中期以后走向合作。两国最初走向合作说明了

A.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B.区域集团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 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20.“中国加人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2011届高三历史冲刺阶段选择题专项训练三

1.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入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是指()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这表明唐朝时期( ) A.政治民主化出现 B.三省体制存有弊端 C.皇帝大权已旁落 D.社会纷争错综复杂3.某学者指出,雅典民主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超出个人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上做决策”。与这一“错误”出现无关的是( )

A.法治原则 B.集体决策 C.直接参政 D.轮番而治

4.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诀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 ) A.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 B.违背了《权利法案》的规定

C.正当行驶了英王的权力 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

5.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两幅图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

上海合作组织会徽 1979年邓小平访美A.睦邻友好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求同存异 D.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6.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武汉市将举全市之力投资200多亿元人民币,筹办辛亥革命百年庆典。其中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武昌首义”,其实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最大贡献是()

A.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C.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7.【中新社北京11月23日电】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朝韩交火一事表示,我们注意到了有关报道,对事态表示关注。班里四位同学对此发表看法,其中正确的是()A.甲认为半岛问题是一个主权下的分裂与统一问题

B.乙认为半岛问题是属于国与国的问题

C.丙认为由于双方并未正式宣战,仍属于冷战的范畴

D.丁认为半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美国推行单边主义所致

8.从图13到图14的变化中,突出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欧盟

图13 图14

A.从对抗到联合 B.从两极对峙到多极化

C.从战争到和平 D.从军事联盟到货币统一

9.右图描绘了明代万历年问南京街市风俗场景。图中,戏台子在街道正中,周围的店铺酒楼挤满了看客,整个街道成了演艺场所。这反映出当时

( )

明代《南都繁会景物图卷》

A.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坊市界限开始消失 D.京剧形成开始流行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11.据报道,沪杭高速铁路2010年10月26日正式通车营运。而京沪高铁已于11月15日铺轨完成,预计2012年前通车。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火车在19世纪后期传入中国,对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①促进了信息交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②促进了人口流动、带

来了一些城镇的兴衰③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④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其目的主要在于()A.刺激社会消费 B.改善政府形象 C.改善劳资关系D.缓和社会矛盾13.19世纪中期,有红.黄.蓝.黑四种颜色的商队,他们要把自己的货物运到自己的海外市场,他

们都从本土出发,其路线分别是:①本土→澳大利亚→印度→中国;②本土→阿尔及利亚→越南→中国;③本土→委内瑞拉→日本→中国;④本土→柬埔寨→新加坡→新西兰。据路线判断,你认为英国商队的颜色应是()

A.黄色

B.蓝色

C.红色

D.黑色

14.下表反映出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特征是()

A

C.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利用了大量资本

D.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压制

15.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美洲国家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

A.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 B.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C.对抗特定的国家集团 D.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

16.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晴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主要是()

A、社会变迁的角度

B、现代化角度

C、社会群体的角度

D、社会思潮的角度

17.明末清初,李贽提出了“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观点,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这说明他们都()

A.反对君主专制 B.追求自由平等 C.挑战宋明儒学 D.倡导工商皆本

18.“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这段文字应出自()

A.《警告青年》B.《文学改良刍议》 C.《文学革命论》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有关三民主义的论文题目,下列正确的有()①《论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国共两党的关系》②《从“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看孙中山的不断革命思想》③《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与新三民主义的内在联系》④《论毛泽东对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20.右图反映的信息错误的是()

A.是俄国画家米勒的画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反映了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的悲惨生活

C.反映了俄国工业发展的落后

D.是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作

2011届高三历史冲刺阶段选择题专项训练四

1.“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

2.康有为认为,《论语》中“仁者爱人”的思想、韩愈《原道》中的“博爱之谓仁”的观点、《大学》里的“平天下”等说法,都是“博爱、平等、自由而不侵犯人之自由”的具体表述,所以,“夫自由之义,孔门已先倡之矣”。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A.康有为将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B.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实行渐进变革

C.康有为认为孔孟学说中充满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

D.康有为认为近代西方自由平等理论在中国“古已有之”

3.“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这段话高度评价了

A.伏尔泰和其反封建学说 B.卢梭和其人民主权说

C.马克思和其社会主义理论 D.达尔文和其进化论

4.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和经验”基于

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B.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C.自然科学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 D.民族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5.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6.“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能够论证陈旭麓先生这一观点的是

A.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B.反映时代脉搏跳动的改革思想日渐增多

C.清廷官僚体系由此开始发生被动转变 D.向西方学习成为精英和民众一致的选择

7.下列是在天安门广场拍摄的照片。解读两幅图中反映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8

A.工作中心都已发生转移 B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重大突破 C.民主与法制建设尚待确立 D .两大思想理论体系受到真诚保护

8.1949年,新中国建立,美国不承认新中国政权,中美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对抗;1971年,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下列各组政策或口号与上述“开始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时间分别相符的是 A .“求同存异”、“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 .“一边倒”、“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苏联霸权主义”D .“另起炉灶”、“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9.1957年4月,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成功举办,改革开放为广交会增添了新的活力,从2006年第100届广交会参展企业分类表中直接说明变化的是:

A . 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B . 中国出口商品的层次越来越高

C . 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参展企业的主体

D . 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10.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使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下列说法,不符合...此观点的是 A .联邦政府内部分权制衡 B .立法权的再度分割

C .各州和中央政府之间分权制衡

D .南方诸州与北方诸州的分权制衡 11.阅读《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简表》,从中能够得到的正确信息应是

A C .中国近代化从沿海向内地扩散 D .中国逐渐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12.1500—1800年,世界人口数量激增,其主要原因是 A .欧洲国家进行三角贸易导致大量黑奴被贩往美洲

B .新航路开辟引起大量欧洲移民迁往美洲和大洋洲

C .新航路开辟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农作物品种交流

D .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的扩展导致生产力大大提高

13.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帝国主义列强放松对华侵略是造成这一时期华资企业增长的主要原因 B .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

C .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华资企业逐渐走向萧条

D .华资企业增长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14.“专注于对自然的任意和瞬间的描绘,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无动于衷。”此类美术作品属于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印象派 D .现代主义

15.据《河源日报》报道,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广东省河源市成功举行。回顾历史,在西周与“世客会”体现的制度构成表里关系的是 A .礼乐制 B .宗法制 C .嫡长子继承制 D .分封制

16.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为因;而今之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因果关系,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A .铁器和牛耕——井田制瓦解

B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 .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D .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17.图8是学生漫画作品《修墙》。这堵墙象征着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中国,

一位清朝官员用了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技术”)粘 在墙上。这幅漫

画意在揭示

A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B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C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D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18. 美国学者狄百瑞在谈到中国17世纪的思想状况时说:“他(指 黄 宗羲)比他同时代的大多数学者们更注重对近现代的研究, 而同时代的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古文物的研究。”下列言论最可能出自黄宗羲的是 A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B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C .“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D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19. 史学家陈旭麓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即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下列不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B .洋务运动的开始

C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D. 民族工业的兴起

20.下列说法符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的有 ①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②皇帝掌握了国家大权 ③宰相对皇帝负责 ④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2011届高三历史冲刺阶段选择题专项训练五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此“制”是指 ( )

A.世袭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郡县制

2.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话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3.俄语中的“中国”(Kitay),直译过来叫做“天下”,俄罗斯历史书写道“在最为艰难的历史时期,‘天下’总是在本民族的理想和价值体系中寻找出路一她从不从旁模仿,也不盲目吸收外来经验”。能够论证此观点的史实是( )

A.辛亥革命及三民主义 B.国民革命及三大政策

C.北伐战争及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抗日战争及毛泽东思想

4.古罗马较之古雅典政权维系更长久,主要得益于( )

A.民主政治的建立 B.法律制度的完备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对外扩张的进行

5.杨小凯在《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到:“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文中“完美的政治设计”指的是( )

A.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颁布了《权利法案》 D.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6.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纽约举行。会议期间,

在中国的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了首次

会晤。这说明新时期的中国()

A.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积极探索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7.米洛万·德吉拉斯在《与斯大林谈话录》一书中有关于二战

后欧洲形势的记载:“这场战争与以往有所不同。无论是哪一方占领了一块领土,都会在该地区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以下各项中,能为这一观点提供最佳佐证的是( ) A.北约、华约成立 B.两个德国分立 C.抗美援朝 D.古巴导弹危机

8.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

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

C.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

9.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斗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10.郭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其中第二个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

①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东方传统经济结构;

②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东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民主思想的传播,冲突了东方传统思想观念;

④东方物产的引进,丰富了欧美居民的日常生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为应对1929以来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实施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其它各国纷纷效仿。接受此类政策的教训,二战后形成了()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社会福利经济政策 D.世界贸易组织

12.作为苏联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同的是()A.都是为了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 B.都由于对农民的剥夺破坏了工农联盟

C.都起到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作用 D.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3.李贽以“童心”或“真心”为标准,反对一切传统观念束缚、外在的教条,甚至包括无上权威的孔子在内。下列是关于李贽这种思想的解读,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与陆王心学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B.实际上是一种突出个性解放的思想

C.与儒学相对立的新式思想流派 D.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领域的体现

14.“事实上,自然界就仿如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计算来确定的某些

自然法则在进行运转。人类的各门知识都可以分解为少数简单而统一的有理性的人能够发现的定律。”材料体现了谁的主要思想()

A.哥白尼

B.伽利略

C. 牛顿

D. 达尔文

15.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16.“这是近代早期最宏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在精神层面为现代文明勾画了蓝图,它所锻造的信

念和原则成为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石。”这句话评价的历史事件可能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文艺复兴 C.新文化运动 D.启蒙运动

17.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成为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

②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扩张侵略的“理论依据”;

③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④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

①上海轮船招商局②中华民国成立③《时务报》④《新青年》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19.20世纪初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奢好和说话腔调,传布到国内最

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何者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A.报纸和广播 B.铁路与飞机 C.电视和电影 D.网络与漫画

20.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毛泽东在第一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

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B.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011届高三历史冲刺阶段选择题专项训练六

1.顾名思义是概念研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国历史上,某一朝代的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同时具有中央派出机构的特点,体现了古人的制度创新。该制度是()

A.秦代的郡县制 B.汉代的刺史制 C.唐代的三省制 D.元朝的行省制

2.近代以来,农历辛亥年都发生了有着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下列举证正确的一组是()A.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B.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C.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 D.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新中国入住联合国3.1947年底,党中央在陕北杨家沟举行会议,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会议,20年未解决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中央解决“优势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是()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进行战略决战C.开展战略反攻 D.进行渡江战役

4.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A.甲、丙、丁B.乙、丙 C.甲、乙、丁 D.丙、丁

5.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

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A.对权力的监控B.对君主的制约 C.突出法治D.强调主权在民

6.在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中,英法旨在获取市场而俄国重在侵占领土,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化程度不同 B.社会制度不同 C.国家性质不同 D.历史传统不同

7.公元前431年,雅典人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战死的将士举行葬礼,伯里克利在葬礼上发表演说,号召雅典人为民主政治而战。伯里克利说“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下列伯里克利改革的措施中,符合伯里克利这句话的是()

A.公共权力机构的公职对全体公民开放B.扩大陪审法庭的规模和权限

C.实行公职津贴制度D.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

8.学习“美苏争锋”这一课时,就美苏两极对峙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结论,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不正确的是()

A.浪费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 B.导致德国和朝鲜的分裂

C.使得世界人民一直处在核战争的恐惧之中 D.导致东欧剧变

9.二战后的重要国际组织和国际体系如联合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等不但有中国参加,而且中国占据重要地位,这主要得益于()

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重大贡献 D.“冷战”局面的形成

10.孙立群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到:“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 )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③“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④“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1.台湾学者柏杨比喻得好,清朝就像一个被晚期癌症击败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优点的时候,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柏杨的比喻()

A.肯定了西方工业资本主义的优势 B.指责了当时资本家引进机器的做法

C.揭示了近代中国落后的深刻根源 D.批评了当时的“中体西用”观念

12.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也存在严重问题。从整体史观来看,最主

要的问题是()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 缺少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C. 经济效益低下

D.忽视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13.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下列说法中受罗斯福“新政”影响的是()

①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②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并促进农业、工业

的发展;③“新经济”出现;④福利国家制度的逐步建立。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B.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C.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D.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14.《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书中指出:“1953 -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里的“历史客观性和必然性”是指()①当时农村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规模狭小;②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生产效率十分低下;③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导地位确立不久,影响小;④当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加快农业生产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

15.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地震以来,日元持续升值;3月14日,日本央行开始对汇市注入大量资金,但截至3月18日,日元对美元汇率仍大幅升至二战以来的最高点。3月18日,七国集团(由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等主要工业国组成)联手干预日元以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当天东京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汇率即下跌2日元以上,干预效果相当明显。对上述材料的释读,正确的是()①材料反映出美元和日元保持着固定汇率;②材料反映出发达国家垄断了世界金融市场;③七国集团是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表现之一;④材料反映出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大于市场调节。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④ D.②

16.“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17.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18.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问题与主义”之争之类的思想争论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这些争论涉及的共同话题可能是()

A.全面近代化 B.救亡图存 C.工业化 D.自由化

19.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20.狂热、自杀、决斗是发生在18世纪90年代欧洲一些艺术家身上的常见现象,他们留着长发,不修边幅。这些艺术家所属的派别可能是()

2011届高三历史冲刺阶段选择题专项训练七

1.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缓和了社会矛盾C.打破了世袭特权 D.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

2.中英《南京条约》“议定英国往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覆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

此规定()

A.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有明显歧视 B.使中国享有与英国平等的地位

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D.反映了该条约的屈辱性

3.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华诞。中共成立后,首先致力于()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制定民主革命纲领C.组织发动工人运动 D.独立领导武装起义4.《建国大业》以20世纪40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这段史实

最能体现()

A.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

B.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民主力量的胜利

C.政治协商制度建立于抗战胜利后

D.民主党派是创建新中国的主要力量

5.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从根本上()

A.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B.会引起各国外交政策的实质性变化

C.反映了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已成为各国的追求

D.反映了各国因利益和实力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6.列宁在论述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道路时说“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这就是问题的实质,这就提供了并保证了整个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俄国二月革命后取得了不流血的革命的胜利

B.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完全错误的分析了革命的形式

C.俄国二月革命后走上了列宁此时设想相反的道路

D.俄国二月革命后完全按照此时列宁的设想发展

7.美国史学界权威小阿瑟·施莱辛格教授在《自1776年以来美国与世界的碰撞》一书中把美国历史上总统安德鲁·约翰逊评为“失败”。把尼克松评价为“接近伟大/失败”。把克林顿评为“平庸”。其中因为这三位总统都曾被众议院提出弹劾,这主要体现了()

A.法律至上的原则 B.分权制衡的原则 C.两党政治的残酷 D.联邦制的优越性

8.古希腊著名戏剧家阿里斯托芬在《骑士》一剧里,描绘了一个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的领袖克里昂的职位,这则材料主要反映了古希腊时期()

A. 自由民从业自由

B. 经商环境宽松

C. 民主制度的缺陷

D. 公民参政积极

9.1656年,清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B.丧失了外贸主动权

C.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

10.央视与各地方卫视近年来热播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大清徽商》、《新安家族》展现了闻名海内外的徽商家族的曲折传奇一生。明清时期以徽商、晋商为代表的商帮出现的主要因素有()①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②城镇经济空前繁荣③政府放弃歧视商人的政策④明

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1.“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

对该观点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工业革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日益扩大

C.工业化要求不断打破对经济的垄断

D.工业革命要求政府放弃其经济职能

12.有人认为:在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席卷西方各国的时候,苏联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一五计划”的新高潮前期。西方的经济危机,某种程度上恰恰成了苏联大国崛起的良机。下列对“苏联崛起的良机”正确理解的应是 ( )

A .苏联社会制度的优势明显

B .1932年苏联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C .经济萧条导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

D .有利于从西方引进技术、资金、进口机器 13.据美国《华尔街日报》2009年8月12日报道,在就保护美国图书、音乐以及电影的对华出口

问题上,WTO 裁定中国败北。最后中国同意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裁决,于2011年3月19日前对美进一步开放娱乐产品市场。由此可见,世贸组织( )

A .是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市场的工具

B .其做法严重侵犯了我国的国家主权

C .使美国攫取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 .在规范世界贸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4.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下列洋务派创办企业既能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

作用,又能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的是(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汉阳铁厂

C .张裕酿酒公司

D .洪盛机器碾米厂 15.基辛格1993年的一次谈话中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它不由大国主宰,而

是有很大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即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能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根据以上内容,小张同学认为“美国仍然是超级大国,主宰着当今世界”,由此得出“调节国际冲突,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都离不开美国的参与”的结论,该判断( )

A.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B.理解不准确,结论合理

C.理解的准确,结论不合理

D.理解的准确,结论合理

16.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

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现有如下名句( ) ①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②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③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④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⑤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 请按照上述所体现的文学体裁出现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④③①⑤②

B .③①④⑤②

C .④⑤①③②

D .①②③④⑤

17.2006年在央视经济频道(CCTV-2)首播的一部12集纪录片《大国崛起·激情岁月》解说词中,

有“伏尔泰和所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同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那么,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 )

A .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

B .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C .打倒等级制度,倡导君主立宪

D .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18.杜威访问中国时评论道:“世上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特别是关于社会方面的。同时,也很少见到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有些辨论本来可以用来维护已建立的秩序和现状的,却一点不被重视——事实上,闭口不谈”。杜威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中共成立

19.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

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体现了他主张( )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共和主义

20.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

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下列作品与《追忆逝水年华》风格一致的是( )

A .《西风颂》

B .《等待戈多》

C .《人间喜剧》

D .《十日谈》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写在复习前面的话 一、历史高考的备考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历史高考主要考什么?简单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即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情感。 1.基础知识 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其次,储备好知识(记忆知识)才是备考的基本方法。历史高考像建房,知识记忆是准备沙、石、砖和钢材。历史高考像煮饭,知识是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全面掌握 教材= 主干知识+隐性知识 教材= 目录+正文+ 黑体字+小字+ 图表+注释+ 习题+大事年表 2、重点掌握 主干知识=历史事实+ 历史结论+历史线索+阶段特征 重点知识= 考纲要求+ 时事热点 重点知识= 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3、多层次掌握 历史事实 =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历史结论 = 背景、目的、原因、特点、性质、实质、影响、意义 只有主动读教材,喜欢读教材,善于读教材,能自主整理教材,练习后回归教材,才能全面掌握教材。 理清章节的知识结构,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透彻理解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归纳历史线索;进行纵横比较。 理解基础上强化记忆,务求过关;按史实、结论的要素进行索引式记忆、尝试记忆;简化记忆,牢记关键词;自主整理知识,按自己的方法牢记;切忌从头看至尾,什么也没记。 第三,历史高考以能力为主导。历史选择题的解题还是:熟记课本主干知识,运用相应历史学科能力正确选择。历史非选择题的解题还是:以课本历史知识为资源,独立运用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评价历史事实。 1.学会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历史; 2.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4.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5.学会认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第四,历史高考复习不可能一撮而就,成功在平时,所以每天进行适量的、规范的训练,这才是成功之道。 1.以练习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主体; 2.依据高考模式进行三限:限时、限量、限分值; 3.严格要求按规范答题,主观题进行上本训练; 4.强调更正,每人必须准备错题本和草稿本; 5.练习更正后必须回归训练目标,务求举一反二。

2021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训练选择题热点练四含解析.doc

选择题热点练(四) (15分钟40分) 考点1 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 1.明朝初年,以钱、钞为法定的流通手段。英宗即位之后,“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惟 折官俸用钞,钞壅不行”。至嘉靖时,“钞久不行,钱亦大壅,益专用银矣”。万历年间,白银的 流通量日益扩大。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一条鞭法的实施 C.海外贸易的促进 D.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选A。根据材料“明朝初年,以钱、钞为法定的流通手段。……‘钞久不行,钱亦大壅, 益专用银矣’”可知此时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流通量日益扩大,其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商 品经济的发展,故选A;一条鞭法的实施,赋役征银,是白银逐渐成为主要货币的结果,并非原因, 排除B;“海外贸易的促进”是外因,并非“主要原因”,排除C;“新航路的开辟”为外因,并 非“主要原因”,排除D。 2.明代的廷推制度,指当大臣缺员应补,不待考核期满而推升时,主要由吏部主持,会同九卿、 科道官推举数人备皇帝简用,如保举不当,实行连坐。由于经过几方考虑,一般比较合适,“廷 无闲议”。这反映出明代( A.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 B.选官制度趋向多样化 C.原决策机构权力丧失 D.刑罚比以往更为严苛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明朝通过廷推制度强化了皇帝的用人权,同时又防止官员结党营私, 强化了君主专制,故选A。 3.明清休宁汪氏宗谱规定:“本支子孙有作过者,有败俗者,有婚姻不计良贱者,有鬻谱牒者, 有弃卖坟墓者,俱以不孝论,并鸣众,揭谱除名。”据此可知,宗规族约( A.扼杀人性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B.延续了先秦宗法制的传统和规范 C.反映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D.为完善地方治理提供了重要手段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汪氏宗谱规定的对于败俗者、婚姻不计良贱者、鬻谱牒者、弃

完整word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 A.美苏冷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下列哪些事件,促使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①1861年改革②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③俄国十月革命④实行新经济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 3.列宁曾用“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这里“改良主义的方法”是指 A.工业化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1924年列宁逝世,在莫斯科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通过信件把这一沉痛的消息告诉国内的朋友,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应写的国名是l1qWMavBZe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l1qWMavBZe

5.“华盛顿会议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主要是指 A.《九国公约》的签订 B.《五国公约》的签订 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6.右图中,将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比作一只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下列选项与这场经济危机有关的是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l1qWMavBZe 间长、破坏性大②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 大危机笼罩下的世界巩 固,度过了经济危机③德国法西斯分子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④意大利和日本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7.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 A.摆脱了经济危机 B.恢复了国家经济 C.巩固了民主政权 D.巩固了工农联盟 8.德国闪击波兰,世界人民再次陷入灾难中。这是历史无情的嘲笑20年前召开的哪次会议 A.巴黎和会 B.开罗会议

2020高三历史专题知识点归纳

2020高三历史专题知识点归纳 一.中国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瑷珲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5、日本侵略中国:《二十一条》(“五九国耻”)(注意:割地的主要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 二.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 1.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1923,广州→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8.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 10.新政协会议:1949,北京→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 11.一届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 1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 14.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5.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 的基本路线 16.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 想并写入党章 三.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2.抗战时期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 3.解放战争时期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路线:靠贫、联中,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作用:农民分得土地, 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2020年高考模拟复习知识点试卷试题之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练习

题组1分封制与宗法制 1、(2019·恒台联考)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与西方相比,中国人更看重姓氏传承与家人团圆。这从文化史、社会史观的视角看反映出的本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 2、(2019·开封检测)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3.(2019·商丘联考)《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中曹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 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 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 C.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 D.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 4.(2019·德州一中期中)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下图变化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

治()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题组2君主专制的逐步加强——皇权VS相权 5.(2019·德州联考)《千秋兴亡——秦统一2 236年祭(前221~2019)》:“秦始皇从千秋万代着眼,比较彻底地消除了旧宗制的影响,精心构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国家制度,开创了延续至今 2 236年的中华帝国基业。”对材料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国家制度”的核心 B.肯定了秦国改革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消除旧宗制”的具体内涵 D.“中华帝国”意指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6.(2019·潍坊模拟)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 A.注重依法治国 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C.皇权不断加强 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7.(2019·青岛联考)“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江苏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道。……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8.(2019·南京联考)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

高三历史专题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

高三历史专题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 一、发展概况 1、18世纪后期——19世纪初:以为中心的独立革命 (1)背景: A西欧国家(英、西、葡)对美洲大肆进行殖民掠夺,以屠杀、掠夺贩卖黑奴等方式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并进行殖民统治。 B 经济的发展,美洲人民强烈要求摆脱欧洲殖民统治,双方矛盾尖锐。 C 思想传播,殖民地人民意识觉醒。 (2)主要事件: ~年美国战争;~年革命(杜桑·卢维杜尔); 1815~1826年战争(玻利瓦尔解放今天的、和;圣马丁解放了、和首府以后引退);葡属独立。 (3)性质:反对,美国独立战争还具有的性质。 (4)特点: A 为中心。 B以的形式进行。 C运动受思想的影响。 D带有和的双重性质。 (5)影响: A美国独立战争: B拉美独立运动的影响有哪些?: 2、19世纪上半期:以为代表的反殖反封建斗争 (1)背景: A 使西方国家实力进一步加强,对外殖民扩张加剧,殖民侵略以为主要形式。 B殖民主义者与势力开始勾结,亚洲各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 (2)主要事件: 、、、、 (3)性质:具有和的双重性质。 (4)特点: A以为中心。(同时期欧洲民族解放运动:19世纪20—30年代希腊、比利时独立;1848年革命中的东南欧民族解放运动) B_______或__________领导,提不出___________纲领,大都带有_______色彩。 C具有______________的双重性质(最突出) D发生在工业革命完成后 (5)影响: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封建势力,表达了人民不畏强暴,要求改革现状的决心和勇气。 ※从总体来看,这些民族起义大多以失败告终。尽管各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起义均属_________________运动,即领导起义的多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阶级,他们不是_____________的代表者,没有先进思想指导,提不出________纲领,尽管有的起义规模大、时间长、地域广,对殖民主义打击也很沉重,但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合镇压下,终究难以胜利。同时期亚洲______进行资产阶级改革。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亚洲觉醒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卷含答案

朝阳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统测 历史试题 2018.1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西周时期,政府设有专门的官职“媒氏”,督促男女婚嫁,并且规定男子最晚30岁娶妻,女子最晚20岁出嫁。政府如此规定的目的是 A.鼓励婚姻自由 B.促进人口增长 C.加强基层控制 D.实行重农抑商 2.春秋争霸战争期间,山东诸小国为齐国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国所并,江淮、 汉水诸小国为楚国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国所并。这一历史进程造成了 A.县制普遍取代封邑 B.世卿世禄制被废除 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D.区域性的局部统一 3.商鞅曾向秦孝公建议:招揽三晋农民归附秦国耕种,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不服兵 役;开垦山坡、洼湿之地,十年不收赋税。这一建议的意图是 A.打击贵族势力 B.增强经济实力 C.贯彻仁政思想 D.扩展秦国疆域 4.《史记·河渠书》对中国古代某水利工程记载道: “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 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 卒并诸侯。”此水利工程位于右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5.《孟子》云:“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 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

制。”据此可知孟子主张 A.克己复礼以稳定社会 B.以严刑峻法维护统治 C.保证农民的土地财产 D.以礼仪彰显人的善性 6.史书记载,秦的御史大夫“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学者认为“副”在 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据此意解“副丞相”者,有分割丞相权力的作用。该学者认为,设置御史大夫的目的为 A.制约丞相权力,维护君主专制 B.强化思想控制,防止地方分权 C.扩大丞相权力,提高行政效率 D.担任侍从顾问,协助批阅奏章 7.《汉书·高帝纪》载,刘邦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免除)徭戍。以十月赐酒肉”。这一举措表明 A.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B.注重推行道德教化 C.官府建立养老机制 D.统治思想转向有为 8.中国古代有立法保护耕牛的传统,秦汉时期皆立法严禁杀牛,魏晋南北朝时规定“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这一现象表明 A.西周宗法制度尚存 B.注重保护生态平衡 C.农业受到官府重视 D.立法过于严苛细密 9.汉高祖刘邦之后,开始“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惠帝时,废除民 间收藏图书的禁令。文帝时,免于秦焚的古籍,多有出现。不少诸侯王身边聚集了一群 学者,形成了一些学术中心。诸子学呈现繁荣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实行宽松的统治政策 B.百家争鸣局面的重现 C.诸侯王势力逐渐削弱 D.推行积极有为的国策 10.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六月颁布俸禄制,诏云:“置官班禄,行之尚矣。《周礼》有食禄之典,二汉著受俸之秩……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朕……宪章(效法)旧典,始班俸禄。”这反映了 A.改革借鉴了汉族的官僚制度 B.旧势力阻碍改革的顺利进行 C.战乱导致典章文书大量毁坏 D.俸禄制导致官员的贪污腐败 11.唐太宗告诫巡视州县的官员:“就田陇间劝励,不得令有送迎,多废农时”,还规

高三历史复习专题:中国古代政治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政治 (本专题为高考超星级核心考点,几乎每年必考,请同学们务必重视)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夏: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2.商: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来决定,王权和神权的结合(甲骨文) 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 分封制⑴目的:进行有效统治⑵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的后代⑶影响:积极:巩固王权、加强统治;消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 宗法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三种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 4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⑴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 ⑵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管理全国军务)御史大夫(副丞相,监察百官) ⑶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5西汉 ⑴中央集权:汉初郡国并行,封国常与中央抗衡;汉武帝: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⑵君主专制:汉武帝:内(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 6唐 ⑴中央集权问题并未很好的解决,唐朝后期藩镇割据,节度使作乱(安史之乱) ⑵君主专制: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书(草拟、颁布政令)、门下(审核政令)、尚书(执行政令)三省长官均为丞相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7宋 中央集权 ⑴军事:杯酒释兵权;地方精兵强将编入中央禁军 ⑵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⑶财政:设转运使,地方财政大部分运往中央 特点:重文轻武;分割权力,相互制约;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积贫积弱 影响:积极: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三冗(冗官、冗兵、冗费) 君主专制 ⑴宋初,设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⑵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财权 8元

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选择题精选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37小题) 1.有同学搜集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相关书籍,他研究的课题最可能是() A.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话 B.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 C.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 D.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2.《大国的兴衰》中写到:“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1890年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业品集中产地又有修慢慢移向其他地区。”在这两次转移中得益的国家分别是()A.意大利、葡萄牙B.西班牙、英国 C.英国、美国D.意大利、美国 3.在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探究课上,同学们一致认为文艺复兴的实质体现在“兴”上,这个“兴”的含义是指()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封建文化的兴盛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神学的复兴 4.图中阴影部分为历史上先后形成的贸易中心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推动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影响D.全球化的推进 5.构建知识的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反对殖民压迫的历程 B.欧洲国家民主独立的过程 C.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程 D.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进程 6.以下是某同学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两幅地图。据此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最合适的是() A.新航路开辟B.西欧殖民扩张 C.世界市场形成D.工业革命 7.《全球通史》一书中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

“根源”指的是()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8.拿破仑对俄国的入侵曾让俄国诗人普希金非常憎恨,拿破仑去世后,普希金却将他视为对抗专制的救世主。普希金态度的转变,是因为他认识到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A.稳定了法国的政局 B.扩大了法国的疆域 C.促进了法国商业的发展 D.客观上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9.马克思说:“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材料主要说明了() A.血腥的资本积累B.欧洲商道的转移 C.文艺复兴的影响D.工业革命的影响 10.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W?白芝哥特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反映的问题本质是() A.国王有名无实,权力被架空 B.议会掌握着生杀大权 C.封建国王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 D.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意志取代了专制王权 11.每个地名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与加勒比海上的岛的被称为“西印度群岛”直接相关的故事是()A.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B.迪亚土船队发现好望角 C.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D.基督教的诞生 12.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光荣革命”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其收效主要体现在()A.恢复了召开议会的传统 B.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C.结束了王权 D.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一切分歧 13.列宁指出“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列宁评价的“这次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来克星顿的枪声B.《独立宣言》的发表 C.林肯当选总统D.葛底斯堡大捷 14.“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或者所谓的“同态复仇”原则,有学者认为这都是“野蛮的原始残余”有学者却认为这体现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一种进步,体现了立法者的人本观念。据以上信息判断,学者们研究的文献是() A.汉漠拉比法典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D.《人权宣言》 15.中世纪时,教会主要使用了两大法宝作为统治和奴役人民的精神武器:一是蒙昧主义;二是禁欲主义。 这里的“教”是指() 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 16.琅城居民募集金钱,建立了自治机构,并向教主交纳了赎金,但主教背信弃义,挥霍了赎金,1112年,愤怒的市民举行起义杀死主教,这次起义是为了() A.获得自治权B.推翻大领主的控制 C.获得市民权D.获得封地 17.人作为独立于世界的主体,常常被置于一幅画的中心位置,《蒙娜丽莎》更是将画面的大部分用来刻画人,而背景却做了模糊缩小的处理。达?芬奇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 A.节约画作的创作时B.突出人物的外在形象 C.表现独特的艺术风格D.宣扬人文主义的思想 18.“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当时西欧流行的谚语。从10世纪起,西欧的城市开始复苏,这些城市的兴起“使人自由”的意义是() A.孕育了市民阶层和早期的资产阶级(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 B.孕育了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手工工场) C.城市获得了一定自由和特权,消弱了封建领主的割据势力,维护了国王的权力 D.孕育了早期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文艺复兴) 19.12世纪时,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中“最美好的花朵”这时的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得到了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B.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在西欧的传播 C.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D.阿拉伯文化在西欧的不断传播 20.“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持者,最初以其文化上的兼收并蓄而显繁荣灿烂之势,无视于西欧在城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课程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课 件 写在复习前面的话 一、历史高考的备考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历史高考主要考什么?简单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即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情感。 .基础知识 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基本能力 目标\要求 Ⅰ Ⅱ Ⅲ 获取和 解读信息 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调动和 运用知识 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描述和 阐释事物 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论证和 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3.基本情感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

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其次,储备好知识(记忆知识)才是备考的基本方法。历史高考像建房,知识记忆是准备沙、石、砖和钢材。历史高考像煮饭,知识是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全面掌握 教材=主干知识+隐性知识 教材=目录+正文+黑体字+小字+图表+注释+习题+大事年表 2、重点掌握 主干知识=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历史线索+阶段特征 重点知识=考纲要求+时事热点 重点知识=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3、多层次掌握 历史事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历史结论=背景、目的、原因、特点、性质、实质、影响、意义 只有主动读教材,喜欢读教材,善于读教材,能自主整理教材,练习后回归教材,才能全面掌握教材。 理清章节的知识结构,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透彻理解历史

2017年高考历史-概念类选择题-专题练习(七)

2017年高考历史专题练习 概念类选择题 (时间:15分钟满分:48分) 1.(2016·北京西城示范校期中)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B.农商并重 C.重商主义D.自由主义 2.(2016·山东潍坊期末)春秋时,楚国国君用人“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这体现了() A.分封制B.宗法制 C.察举制D.科举制 3.(2016·四川南充一模)孙中山也提出过要实现社会主义,他在1912年的演讲中宣称“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据此判断,孙中山所谓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指的是实现() A.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民主平等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平均地权 4.(2016·湖南师大附中月考)有学者认为:“英国金融资本的突击力量远比船坚炮利的帝国海军更具威力,他们首先打垮了中国的白银货币本位……进而剥夺了清帝国的财政税收大权。”英国“首先打垮了”清朝“白银货币本位”的方式是() A.商品输出B.鸦片走私 C.军事进攻D.迫签条约 5.(2016·广东肇庆二模)一个思潮出现之后,引起许多人的讨论。一位德国诗人认为那是一种疾病;另一位法国小说家却认为那是文学中的自由主义,融合怪异和悲剧性或庄严,是生命的完整的真理。这一思潮是() A.理性主义B.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D.现实主义 6.(2016·天津六校联考)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开展了()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 7.(2016·广东七校联考)1981年1月,年已70的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就任美国第40任总统,他没有学过经济专业,却在最危难的时候带领美国走出“滞胀”泥潭,“里根经济学”成为世界经济史上一个响当当的学说。下列经济措施最有可能属于“里根经济学”的是()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100道选择题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100道选择题.txt15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1、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人类可分为三大主要人种: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世界历史上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存在种族歧视。但我们知道,不同人种并没有贵贱之分,造成不同人种差异的原因是: A、各自的祖先不一样 B、上帝有意为之 C、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D、由于人的智商高低而引起 2、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已:“伟大的军事家”“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你认为这个人是: A、凯撒 B、屋大维 C、伯里克利 D、亚历山大 3、在公元2世纪左右,有个欧洲国家繁盛开放,以致中国的丝织品可以经丝绸之路转运到这里,而他的城市也可以与当时世界上规模很大的中国汉朝长安城相媲美。世界各国商贾都可云集于此。这个古老的欧洲国家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4、下面哪个统治者改变了以往将土地无偿分给贵族的做法,而把土地有条件地分封给贵族? A、矮子丕平 B、查理·马特 C、汉谟拉比 D、伯利克里 5、与“千手观音”“普渡众生”等词语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6、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中国已经是封建社会繁荣阶段的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隋朝 7、下列反映了欧洲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语句是 A、条条大道通罗马 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普天之下,莫非王臣 D、罗马城不是一日而建的 8、下列哪一观点不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A、真正的高贵并非天生的,而是自已创造的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1

非选择题标准练(一) 时间:25分钟满分:37分 1.(2016·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25分)社会转型是经济形态、政治结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士人从商是很普遍的现象。清代李象琨在《棣怀堂随笔》中说:“吾郡之士半商人。”明代士商还在总结行商经验的基础上编纂了一系列对经商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其中就有专为士商编写并以“士商”一词命名的,如澹漪子编的《士商要览》和程春宇编的《士商类要》等。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甚。商人们把培养后代入仕作为从商的最终目的,捐输买官成为他们跻身于士人群体的主要途径。这类“绅商”群体,逐渐取代传统的绅士阶层,成为中国社会最有权势的在野阶层,在晚清政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最终导致了传统四民社会的解体。 ——摘编自傅志明《儒商的内涵与外延辨析》材料二嘉道时期,理学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理学营垒中出现了一个较有生气的湖湘经世派别,它强调理学的经世功用。如贺长龄等敏锐地感觉到理学在实务方面的严重不足,强调以“义理”修身养性的同时,要重视经世致用之学,对当时学术界的影响非常巨大。他委托魏源编辑的《皇朝经世文编》,集清代中期经世实学之大成。稍后的曾国藩,更以清醒的政治眼光洞察到清王朝的统治危机需要经世实学的扶持,成为嘉道时期湖湘经世派的代表人物。 ——摘编自郑大华、刘平《论清代嘉道时 期的湖湘经世派》 (1)依据材料一,归纳明清时期出现“士商相混”现象的表现,并依据所学知识简析其出现所带来的影响。(13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嘉道时期湖湘经世派的特点,并依据所学知识简析其产生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因素。(1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士人从商是很普遍的现象”“吾郡之士半商人”“在总结行商经验的基础上编纂了一系列对经商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其中就有专为士商编写并以‘士商’一词命名的”“商人们把培养后代入仕作为从商的最终目的,捐输买官成为他们跻身于士人群体的主要途径”等信息归纳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成为中国社会最有权势的在野阶层……最终导致了传统四民社会的解体”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传统社会解体、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等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中“强调以‘义理’修身养性的同时,要重视经世致用之学”归纳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贺长龄、魏源、曾国藩等所处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即可;第三小问根据题干导语“社会转型是经济形态、政治结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深刻变化”,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回答。 答案(1)表现:很多士人从商;出现专为士商编写并以“士商”一词命名的书籍;很多商人跻身于士人群体。(6分)影响:导致传统四民社会的解体和四民观念的瓦解;有助于商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近代经济的产生;绅商作为新旧社会转变发展的中介形态,在晚清收回利权、清末“新政”、地方自治等政治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社会向近代转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之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之《我国封建社会的行政制度》 一、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央行政制度 1、三公九卿制:(1)、形成和演变:A、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在确立皇权至上的基础上,建立起三公九卿制,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B、汉承秦制,汉朝继续沿用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只是在某些官职在名称上有所变化,职权范围变化不大。(2)、影响: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的确立和完善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对以后历代王朝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三省六部制(1)、形成和演变: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在继承魏晋以来中央行政制度的基础上创立的,唐朝延用并完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他们相互牵制和制约,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宋元明清时期在沿用的基础上稍有变化,但变化了只是局限于形式。(2)、影响: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央行政制度的建立,表明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官僚制度完全趋于成熟。该制度有效地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使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唐朝以后的中央行政机构的格局一直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3、上述两种制度的主要区别:(1)、确立和盛行的时代不同:三公九卿制确立于秦朝,盛行于汉;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朝,盛行于唐。(2)、内部结构不同:三公九卿制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其中行政、军事和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与国政混为一谈;三省六部制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3)、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中,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三省六部制中,由于三者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的皇权。(4)、作用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的确立,使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趋向巩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则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1、分封制:①、经济基础:井田制;②、受封的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行政、军事、经济上的相对独立性;③、作用: 2、郡县制:(1)、起源于春秋初期。秦统一全国后,这种制度在全国推广,并被后世所沿用,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郡县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与分封制不同,郡守与县令不是世袭,而是由皇帝直接任免,各郡县在政治、经济上没有独立性,也没有自己的军队。所以郡县制的实施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3、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制汉初在地方推行。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实际上与割据无异。形成了王国问题。侯国相当于县,受所在郡监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法”,解决了王国问题。 4、行省制度开始于元朝。行省制度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统治需要,巩固和发展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我国选官(才)制度的演变 1、世袭制;军功受爵; 2、察举制度两汉时期,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拨人才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和征召等内容。选官标准:前期是才能和品德,后期却变成门第望族。九品中正制 3、科举制度(1)、隋唐时期:创立和完善:A、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B、唐朝时:①、贞观时,增加了科举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②、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初三世界历史选择题100题

初三世界历史选择题100题 1、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A )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C、处死了封建君主 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是(C ) A、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B、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C、“光荣革命” D、《权利法案》的颁布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在于(D ) A、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C、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最伟大的历史进步 D、反映了当时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4、《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这一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D ) A、国王与议会共商国是成为一种制度 B、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 C、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D、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5、资产阶级和新贵族1660年迎立查理二世,1688年迎立威廉,其相同目的是(C ) A、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B、向封建旧势力妥协 C、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恢复君主专制统治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C ) A、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比其他国家发达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强大 C、封建专制统治障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7、1640年英国议会的召开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这是因为(A ) A、议会提出了掌握政权的要求 B、国王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

C、议会组建军队与王军交战 D、内战后,议会掌握了全国政权 8、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 (D ) A、国王已经有名无实处“统而不治”地位 B、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已经取代自然经济 C人民的社会地位提高,公民替代臣民 D、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四八年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的主要原因是(D ) A、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进行拼死的抵抗 B、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矛盾削弱了革命力量 C、革命发生早,资产阶级缺乏斗争经验 D、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 1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B) A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B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C确立君主立宪制 D推翻斯图亚特王朝 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其根本目的在于(B) A有着共同的政治目的 B有着相同的经济利益C彼此利用对方D都有反人民的一面 12、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A)

【精品】2018高三历史复习专题-大历史框架整理

【精品】2018高三历史复习专题-大历史框架整理

②爆发:1517年马丁·路德揭开序幕。改革主张:因信称义,简化仪式,《圣经》权威,君权至上。结果:形成路德新教,确定“教随国定”原则。 ③扩展:加尔文教;英国国教(清教)。④评价:是欧洲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是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打破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和教育发展;加尔文教成早期资产阶革命旗帜。 中心。 2.18世纪晚期美国独立战争胜利,颁布1787年宪法 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规定美国国家权力 法、行政、司法三部分组成,立法权由参众两院组成的 行使,行政权赋予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司法权集联邦法院。并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君主立宪制和总统 邦共和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重要形式。 文化 文艺复兴: ①背景: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的精神追求;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②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③成就: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达·芬奇《蒙娜丽莎》。④评价:欧洲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打破天主教会精神专制,促进思想解放;促进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思想: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它 质疑教会和统治者说教,抨击教会权威,反对专制和愚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其核心理性即人自己思考,运 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它被视作判断是非 一标准,并反对一切外在权威;号召人们构建一个更符性和人性的社会。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全书派和德意志的康德。 2.科技: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成,为两次工业革命奠基。

2020浙江高考历史二轮练习:选择题专练(一)

选择题专练、非选择题专练 选择题专练(一) (建议用时:30分钟) 1.(2019·嘉兴高三测试)西周时期,“君权宗法化”是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的体现之一。下列选项可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B.“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C.“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D.“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解析:选A。“君权宗法化”指代宗族血缘关系,“文王”“本支百世”体现了君权、宗族色彩,故A项正确;“周公吐哺”,体现的是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故B项错误;C 项反映了武士与公侯的关系,故错误;D项描写了女子出嫁,是家庭和睦昌盛的景象,故错误。 2.《吕氏春秋·任地》中说:“上田弃亩(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种),下田弃圳(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由此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 A.代田法已经出现B.注重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发达D.耕地面积增加 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代田法出现于西汉时期,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讲述了对于不同的田地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体现了注重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材料与水利灌溉无关,故C项错误;对于土地的处理并不能增加耕地的面积,故D项错误。 3.(2019·宁波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有首唐诗曾如此描述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整如惊电,状如楚汉相攻战。”这一作品采用的书法字体是() A.小篆B.隶书 C.行书D.草书 解析:选D。小篆字体略长,圆劲均匀,故A项错误;隶书气势浑厚,雄健壮美,朴实率真,稚拙天趣,取法高远,古典味浓,故B项错误;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故C项错误;草书书写时满纸盘旋飞舞,内气充盈,十分传情浪漫,激情不可抑止,故D项正确。 4.有学者指出:“世宗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军机处,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在该学者看来,军机处的作用在于() ①强化君主专制②体现开放决策 ③提高行政效率④协调满汉矛盾 A.①②B.②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