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发展史 (1)

计算机发展史 (1)

计算机发展史 (1)
计算机发展史 (1)

计算机发展史

第一篇计算机的诞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为了解决计算大量军用数据的难题,成立了由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奇利教授和他的学生埃克特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始研制世界上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经过3年紧张的工作,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即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机问世。

ENIAC(读ainike)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由18000多个电子管、1500 多个继电器、10000多只电容器和7000多只电阻以及6000多个开关构成,总体约90立方米,重达30多吨,占地约170平方米,耗电140kw,耗资45万美元。这台计算机每秒能进行5000次的加减运算或500次乘法运算,这比当时最快的电子计时器的运算速度要快1000多倍。

ENIAC是当时数学、物理等理论研究成果和电子管等电子器件产品相结合的产物,这台计算机的性能虽然无法与今天的计算机相比,但它的诞生却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意义重大的事件,从此人类信息处理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二篇计算机的发展史

在计算机诞生后的短短几十年里,其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发展速度十分迅猛。计算机的体积在不断变小,但性能、速度却在不断上升。根据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一般将计算机的发展分成4个阶段。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是电子管计算机,时间大约为1946年~1958年。

电子管计算机的基本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结构上以中央处理器为中心。它的突出特点是体积大,耗电多,速度慢,可靠性低。但是在这一代计算机的发展期间形成了计算机的基本体系,确定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它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从事军事、科学研究方面的工作。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是晶体管计算机,时间大约为1958年~1964年

晶体管计算机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内存储器使用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盘和磁带,外设种类也有所增加。运算速度可达到每秒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内存容量扩大到几十KB。

在这一阶段,计算机软件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开始出现了系统软件,提出了操作系统的概念。

与第一代计算机相比,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功能强,可靠性大大提高。这一时期的计算机应用范围也从数值计算和军事领域扩大到工程设计、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及过程控制。

3.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间大约为1965年~1971年。其基本特征是逻辑元件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

内存储器仍采用磁芯,外存储器使用磁盘,其运算速度每秒可达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同时,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也有了很大发展,并出现了操作系统和会话式语言。

这一代计算机特点是体积越来越小,价格越来越低,而功能越来越完善,计算机同时向标准化、多样化、通用化的方向发展。

4.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称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间从1971年至今。其基本特征是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主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外存储器使用大容量的软、硬磁盘和光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可达到每秒千万次到万亿次。高级语言、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深入并日趋完善。在软件方面,操作系统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发展了数据库管理系统、通信软件等。这一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更小,功能更强,成本更低,使计算机的应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从第一代到第四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都是相同的,都是由控制器、存储器、运算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称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第三篇新一代的计算机

新一代计算机系统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新一代计算机系统是为适应未来社会信息化的要求而提出的,与前四代计算机有着质的区别。

1.第五代:智能计算机

1981年,在日本东京召开了第五代计算机研讨会,随后制订出研制第五代计算机的长期计划。第五代计算机的系统设计中考虑了编制知识库管理软件和推理机,机器本身能根据存储的知识进行判断和推理。同时,多媒体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使人们能用语音、图像、视频等更自然的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互。

智能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具备人工智能,能像人一样思维,并且运算速度极快,其硬件系统支持高度并行和推理,其软件系统能够处理知识信息。神经网络计算机是智能计算机的重要代表。

2.第六代:生物计算机

目前,利用蛋白质分子制造出基因芯片,研制生物计算机已成为当今计算机技术的最前沿。生物计算机比硅晶片计算机在速度、性能上有质的飞跃,被视为极具发展潜力的“第六代计算机”。

被称为第六代计算机的生物计算机,其主要原材料是借助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蛋白质分子,以它作为生物集成电路――生物芯片。与普通计算机不同的是,由于生物芯片的原材料是蛋白质分子,所以,生物计算机芯片既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又可直接与生物活体结合。同时,生物芯片具有发热少、功能低、电路间无信号干扰等优点。

第四篇中国计算机的发展

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以来,与计算机最邻近领域的数学和物理界的共和国泰斗:世界数学大师华罗庚教授和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钱三强教授,就十分关注这一新技术如何在国内发展。

从1951年起,他们先后聚集国内外相近领域人才加入到计算机事业的行列中(放在当时他们领导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和物理所),尤其是从国外回来的教授、工程师和博士,其中包括国际电路网络权威闵乃大教授、在美国公司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范新弼博士、在丹麦公司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吴几康工程师以及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夏培肃博士和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蒋士騛博士,并且积极推动计算机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1956 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主持、制定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选定了“计算机、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作为“发展规划”的四项紧急措施,并制定了计算机科研、生产、教育发展计划。我国计算机事业由此起步。

1956 年8月25日我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成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任主任。这就是我国计算技术研究机构的摇篮。

1958 年8月1日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03机诞生。该机字长32位、每秒运算30次,采用磁鼓内部存储器,容量为1K字。

1958 年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331型军用数字计算机由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研制成功。

1959 年9月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管计算机104机研制成功。该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万次,该机字长39位,采用磁芯存储器,容量为2K~4K,并配备了磁鼓外部存储器、光电纸带输入机和1/2寸磁带机。

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119型大型数字计算机在中科院计算所诞生,其运算速度每秒5万次,字长44位,内存容量4K字。在该机上完成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的计算任务。

1967年9月中科院计算所研制的109丙机交付用户使用。该机为用户服役15年,有效算题时间10万小时以上,平均使用效率94%以上,被用户誉为“功勋机”。

1974 年10月国家计委批准了由国防科委、中国科学院、四机部联合提出的“关于研制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748工程)的建议。

工程分为:键盘输入、中央处理及编辑、校正装置、精密型文字发生器和输出照排装置、通用型快速输出印字装置远距离传输设备、编辑及资料管理等软件系统、印刷制版成形等,共7个部分。748工程为汉字进入信息时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77年4月23日清华大学、四机部六所、安庆无线电厂联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微型机DJS 050。

1981年3月《信息处理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Z 312-80国家标准正式颁发。这是第一个汉字信息技术标准。

1983年8月“五笔字型”汉字编码方案通过鉴定。该输入法后来成为专业录入人员使用最多的输入法。

1983年11月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千万次大型向量计算机757机,字长64位,内存容量52万字,运算速度1000万次。

1983年12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I,运算速度每秒1亿次。银河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计算机科研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1985年6月第一台具有字符发生器的汉字显示能力、具备完整中文信息处理能力的国

产微机——长城0520CH开发成功。由此我国微机产业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空前繁荣的时期。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了中国第一封E-mail邮件,由此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 的序幕。

1987年11月中国电信在广州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模拟移动电话网,正式开办移动电话业务。

1988年电子工业部六所、清华大学、南方信息公司联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国产以太局域网系统。

1988年计算机病毒开始传入我国。据《计算机世界》报道,在我国统计系统内部,多台IBM PC及其兼容机的MS-DOS系统通过软盘感染上了“小球病毒”。

1988年电子部六所等单位联合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工作站系列——华胜3000系列。

1988年希望公司发布超级组合式中文平台UCDOS。此后,该软件一度成为我国DOS 平台市场份额最大的中文操作系统。

1989年5月清华大学电子系推出我国最早的印刷文本识别系统产品——清华OCR试用版,该产品后来成为市场份额最大的多体印刷汉字识别系统。

1989年7月金山公司的WPS软件问世,它填补了我国计算机字处理软件的空白,并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

1989年我国第一个大学校园计算机网在清华大学建成。该网采用清华大学自主研制的X.25分组交换机和分组拆装机PAD,并开通了Internet电子邮件通信。

1990年北京用友电子财务技术公司的UFO通用财务报表管理系统问世。这个被专家称誉为“中国第一表”的系统,改变了我国报表数据处理软件主要依靠国外产品的局面。

1992年11月19日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的国内第一台通用十亿次并行巨型机银河-II 通过国家鉴定。

1993年10月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研制出我国第一套用微处理器构成的全对称多处理机系统——曙光一号。

1995年5月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研制出曙光1000。这是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套大规模并行机系统,峰值速度达每秒25亿次,实际运算速度超过10亿次浮点运算,内存容量为1024兆字节。

1999年联想公司在亚太地区(除日本外)PC机销售居第一。

2000年1月28日中科院计算所研制的863项目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通过鉴定,其峰值速度达到1100亿次,机群操作系统等技术进入国际领先行列。

2001年中国IT产业产值达到1.35万亿元(人民币),规模直逼排名第二的日本。此时,中国IT产业产值及产品贸易额,均占世界总额的5%以上;其中家电、通信终端、计算机等一些整机产品的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程控交换机、手机、计算机显示器、彩电、彩管、激光视盘放像机、收录机等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排名世界第一。

2001年7月10日中芯微系统公司宣布研制成功第一块32位CPU芯片“方舟-1”,其主频为200MHz。

2002年4月境外权威调查机构(Nielsen/NetRatings)的最新研究表明,中国内地家庭上网人数达5660万,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2002年9月28日中科院计算所宣布中国第一个可以批量投产的通用CPU“龙芯1号”芯片研制成功。其指令系统与国际主流系统MIPS兼容,定点字长32位,浮点字长64位,最高主频可达266MHz。此芯片的逻辑设计与版图设计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采用该CPU的曙光“龙腾”服务器同时发布。

2003年12月9日联想承担的国家网格主节点“深腾6800”超级计算机正式研制成功,其实际运算速度达到每秒4.183万亿次,全球排名第14位,运行效率78.5%。

2004年6月21日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公布了最新的全球计算机500强名单,曙光计算机公司研制的超级计算机“曙光4000A”排名第十,运算速度达8.061万亿次。

第五篇印度计算机技术

印度IT产业发展历史

印度软件产业的历史,最早可以回溯到50年代。当时,外商如IBM和英国国际电脑公司主导了整个印度信息产业。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1978年,那时,印度政府要求外国公司持股份额降至4成,IBM等公司愤愤不平,从印度全面撤出。

尽管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已作为一种提高生产率的工具开始在各行业得到应用。然而只是到了80年代中期,印度的先知们、分析家们以及政策制订者们才逐步看清了印度发展计算机软件的巨大潜力。

1984年,拉吉夫?甘地上台,他热衷于科技,被称为“计算机总理”。印度开始政策大转向,有计划地走上了IT产业发展之路。

在当时,硬件是驱动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但印度的产业精英们却预见到了软件的巨大潜力,积极地游说政府解除电脑硬件进囗管制,建立有利于软件发展的环境。

其实,对印度来说,首选软件有不得已的成分。印度第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信息系统公司的亚太区助理总裁狄斯坦言说,发展硬件需要基础建设与大量资金,印度当时没有这些条件。

1991年,印度软件协会因首先为软件业争取到租税优惠而一举成名。协会主席米塔锲而不舍地尝试了10多次,才得到与财政部长会面半小时的机会,说服他给软件业提供1年的所得免税权。

有识之士的大声疾呼,加上政府官员的觉醒,印度自上而下倾国家之力扶植软件产业,成为印度软件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

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是以出口业务起家的。印度软件出口业务在历史上有三次大的发展,一次是1982年,一次是1989/90年度(指前一年的4月至后一年的3月),还有一次是1997/98年度。

1982年度,印度软件产业出口额翻番达到1,350万美元。当时,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正处在个人计算机普及的高潮期,局域网(LAN)和大众BBS网络随之兴起。在此期间,印度向美国派出了相当数量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边系统地学习美国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一边为当地美国公司提供技术产品和劳力,这种做法大大地增加了印度软件企业在美国的业务机会。印度进一步在1988―1989年度成立了电子与计算机软件出口促进中心。

1989/90年度,印度软件产业出口额翻番达到13120万美元。这个时期恰逢海湾战争和冷战结束,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在格林斯潘等人的参议下,决定实行冷战后的新经济政策,即推行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全球化经济。其中,军用转为民用的主要技术是与因特网有关的通讯技术和太空技术。印度抓住了这个机会,不但继续向美国和其他工业国家输出软件技术劳力,参与当地发展,而且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大力发展国内的软件产业:

●为跨国公司提供特定领域的软件编写服务;

●通过合资方式在印度开办软件中心,培养国内人才;

●承接为西方公司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网络技术把国内外的软件服务业务连成一片。1997/1998年度,印度软件产业出口额翻番达到16.5亿美元。在此时期,全球掀起了互联网风潮,对网络软件的需求急剧增加。印度改革了国家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了政策,成立了中央政府信息产业部,专门负责软件出口等业务发展。

从1992到1999年,印度软件出口以年均60%的速度强劲增长。印度1999-2000年度的软件出口额为40.5亿美元,占目前印度出口总额的10.5%。

通过这三次翻番,印度在国际软件市场上奠定了自己的基础。

近5年中,以美元计,印度软件业年平均增长率为54%。10年来,印度软件业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增长了100倍,成为印度出口行业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班加罗尔也是印度最富裕和最有活力的城市,她的崛起,离不开城市南郊的电子城。电子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建,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班加罗尔也由此成为“印度的硅谷”。这里不仅有印度知名的印孚瑟斯公司,还创造了“印度的比尔·盖茨”———该国首富普雷吉姆,有131家国际大型IT公司在此落户。

全球软件开发评级CMM的最高等级是五级,印度拥有58家,其中33家就在班加罗尔。

第1讲 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主要事件及人物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人类科技知识的积累,离不开许许多多热衷于 。从下面 此并呕心沥血的科学家的探索,正是这一代代的积累才构筑了今天的“信息大厦” 这个按时间顺序展现的计算机发展简史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科技发展的艰辛及科学技术的巨 大推动力。 一、机械计算机的诞生 在西欧, 由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长期被神权压抑的创造力得到了空前的释放。 而在这些思想创意的火花中,制造一台能 帮助人进行计算的机器则是最耀眼、最夺目的一朵。从那时起,一个又一个科学家为了实现 但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 多数试验性的创造都以失败而告终, 这一伟大的梦想而不懈努力着。 这也就昭示了拓荒者的共同命运:往往在倒下去之前见不到自己努力的成果。而后人在享用 这些甜美成果的时候,往往能够从中品味出汗水与泪水交织的滋味…… 1614 年:苏格兰人 John Napier(1550 ~1617 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提到他发明了 一种可以进行四则运算和方根运算的精巧装置。 1623 年:Wilhelm Schickard(1592 ~1635 年)制作了一个能进行 6 位数以内加减法运 。该装置通过转动齿轮来进行操作。 算,并能通过铃声输出答案的“计算钟” 1625 年:William Oughtred(1575 ~1660 年)发明计算尺。 1668 年:英国人 Samuel Morl(1625 ~1695 年)制作了一个非十进制的加法装置,适宜 计算钱币。 1671 年:德国数学家 Gottfried Leibniz 设计了一架可以进行乘法运算,最终答案长度 可达 16 位的计算工具。 1822 年:英国人 Charles Babbage(1792 ~1871 年)设计了差分机和分析机,其设计理 论非常超前, 类似于百年后的电子计算机, 特别是利用卡片输入程序和数据的设计被后人所 采用。 1834 年:Babbage 设想制造一台通用分析机,在只读存储器(穿孔卡片)中存储程序和 数据。 Babbage在以后的时间里继续他的研究工作, 并于1840 年将操作位数提高到了40 位, 并基本实现了控制中心(CPU)和存储程序的设想,而且程序可以根据条件进行跳转,能在几 秒内做出一般的加法,几分钟内做出乘、除法。 1848 年:英国数学家George Boole 创立二进制代数学,提前近一个世纪为现代二进制 计算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890 年:美国人口普查部门希望能得到一台机器帮助提高普查效率。Herman Hollerith (后来他的公司发展成了 IBM 公司)借鉴 Babbage 的发明,用穿孔卡片存储数据,并设计了 机器。 结果仅用 6 周就得出了准确的人口统计数据(如果用人工方法, 大概要花 10 年时间)。 1896 年:Herman Hollerith 创办了 IBM 公司的前身。 二、电子计算机问世 在以机械方式运行的计算器诞生百年之后,随着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开始了真 正意义上的由机械向电子时代的过渡,电子器件逐渐演变成为计算机的主体,而机械部件则 渐渐处于从属位置。二者地位发生转化的时候,计算机也正式开始了由量到质的转变,由此 导致电子计算机正式问世。下面就是这一过渡时期的主要事件: 1906 年:美国人 Lee De Forest 发明电子管,为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4 年 2 月:IBM 公司成立,从此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公司诞生。 1935 年:IBM 推出 IBM 601 机。这是一台能在一秒钟内算出乘法的穿孔卡片计算机。 这台机器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在商业应用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大约制造了 1500 台。

计算机发展史1

一、中国计算机病毒发展史 计算机病毒,是一段附着在其他程序上的,可以实现自我繁殖的程序代码。自从1985年在美国被当众证明其存在性之后,计算机病毒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路高手出于种种目的,纷纷编写了各式各样的计算机病毒,在Win-Intel平台上掀起了一股股计算机病毒狂潮。在这股狂潮中,作为一个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中的国家,中国首当其冲,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崭露头角 大约是在1988年,随着软件交流,石头和小球病毒跟随软盘悄悄地通过香港和美国进入了中国内地,并在人们的懵懂之间在大型企业和研究所间广为传播。直到病毒发作,人们才猛然惊醒!目前一般认为,小球病毒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计算机病毒。由于当时普遍使用软盘来启动系统,因此这两个系统病毒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成了当时国内最流行的计算机系统病毒。跟随系统病毒之后,各路文件病毒也迅速登陆,巴基斯坦、维也纳和雨点等病毒令国人大为震惊之余,对其精湛的编程技艺,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风声鹤唳 1989到1991年是计算机病毒在中国迅速壮大的阶段,各色病毒揭竿而起,在中国大遍地开花。那时由于家庭电脑尚未普及,因此各家研究所和高等院校等计算机密集的地区成了计算机病毒的重灾区,而且往往是多种不同病毒反复交叉感染。米开朗琪罗和黑色星期五这两个文件病毒首开破坏软件系统之先河,在神州大地上大肆破坏。以至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声势之大,一时无两,决不逊色于名震世界的CIH病毒,甚至出现了“带口罩防计算机病毒传染”的笑话。更严重的是,国内的程序开发高手在经过短暂的迷惑之后,通过剖析病毒体,迅速掌握了病毒的编写技术,广州一号、中国炸弹、“六·四”和毛毛虫等各种国产病毒纷纷登场亮相。这个时期出版的各种剖析计算机病毒的书刊,不能说不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好奇的大学生们,则成为了国产病毒的最先试制者。例如广州一号,就是广州大学一位在校学生研究病毒的副产品。不过,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国人逐渐了解和掌握了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已不再神秘;SCAN和TBAV等反病毒软件纷纷从国外引入,雷军等人也开始尝试自己编写一些国产反病毒软件。而华星等硬件防病毒卡更是风行一时,其硬件防病毒技术当时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巅峰之作 在人们逐渐掌握反计算机病毒的之后,计算机病毒开始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掩饰自己。长达4K 的世纪病毒,通过全面地接管系统功能调用,做到了在带毒环境下,除了反汇编内存之外,其他软件都丝毫不能觉察病毒的存在,可以说是一个编写得最认真的病毒。到了1992年,旧的计算机病毒技术已经完全被掌握,一些防病毒卡甚至宣称可以防范所有的已知和未知的病毒,人们似乎已经看到了计算机病毒的末日了。此时,一个叫做DIR II的病毒横空出世。这个病毒编写得是如此之巧妙,短短的512个字节的程序代码,就钻入了DOS操作系统的核心,实现了加密、解密和传染的功能,而且巧妙地躲过了各种防病毒软件和防毒卡的防线,达到增一分则太多,减一分则太少的境界。其高超的编程技术令人叹为观止,至今仍为计算机病毒的典范之作。DIR II病毒迅速摧毁了各种防病毒卡,为防病毒软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人们开始认识到,反计算机病毒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而防病毒软件因为其良好的兼容性,低廉的价格和方便的升级能力而逐渐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一讲

第一章电脑基础知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公共课,也是一门学习计算机的启蒙课程,是学习其它计算机课程的基础。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信息化的核心是计算机枝术。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仅能帮助我们解决专业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还能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提高整体素质,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拓展思维方面的作用,将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方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第一讲计算机文化的概念和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1.计算机文化的概念 2.电子计算机诞生之前的状况 3.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4.计算机发展 5.计算机的分类 6.计算机的特点 7.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8.第五代电子计算机 9. 新一代电子计算机 10.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目的要求 了解“计算机文化”一词的来源,理解计算机文化的内容。了解电子计算机诞生之前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识记各代计算机的特点、现代计算机的分类和特点。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第五代电子计算机、新一代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教学重点 计算机文化的内容。各代计算机的特点、现代计算机的分类和特点。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 计算机与文化相联系。

讲授内容 一、计算机文化的概念 1.计算机文化一词的由来 计算机文化一词起源于1981年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World Conference on Computer in Education ,3rd ,1981,简称WCCE’81)。当时,微型机的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一批与会学者高瞻远瞩,预见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呼吁人民要高度重视计算机知识的教育,在这次会议上,人们首次使用了“计算机文化”(Computer Literacy)一词。 2.计算机文化的内容 这里所提的计算机文化,就是“计算机应用知识与应用能力”。包括: (1)计算机基础知识 (2)操作系统 (3)常用办公软件: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0、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0、电子幻灯PowerPoint 2000使用。 (4)多媒体和网络的基础知识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一).电子计算机诞生之前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求解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许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式计算机——法国科学学家Pascal发明的齿轮式加减法器。 德国数学家Leibniz发明了乘法计算机。 英国数学家Babbage设计和制造了差分机和分析机。 1847年英国数学家布尔(Boole)创立了布尔代数,奠定了计算机进行逻辑运算的基础。 1936年英国科学家图灵(Turing)发表了题为《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断问题中的应用》的著名论文,奠定了计算机的理论和模型基础。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 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被称为冯.诺依曼结构。其主要特点为: (1)计算机由五大部件组成; (2)在计算机中,所有信息都采用二进制编码来表示; (3)计算机采用存储程序的工作原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