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积沙的压实特性与循环荷载下变形性状的试验研究

风积沙的压实特性与循环荷载下变形性状的试验研究

风积沙的压实特性与循环荷载下变形性状的试验研究
风积沙的压实特性与循环荷载下变形性状的试验研究

级配碎石垫层技术要求

级配碎石垫层技术要求 1、本工程级配碎石垫层施工厚度为25cm。 2、路基准备: (1)在铺筑基层前,应从填筑好的路基上将所有浮土、杂物清除干净,并严格整型和压实使其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路床表面上的车辙或松软部分和压实不足的地方以及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表面都应翻松、清除或掺填同类材料重新进行整修碾压。 (3)工前对路基进行复验,同时保证路基排水设施的完好。 (4)恢复中线测量:直线段每20~25m设一桩,平曲线每10~15m设一桩。 3、摊铺: (1)分层平行摊铺,每层铺设的宽度,应超出路堤的设计宽度300m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2)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时,一层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0cm。根据所配置的压路机械,压实总厚度超过一层压实厚度时应分层摊铺,但每层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cm。先铺的一层应经过整型和压实,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继续铺筑上层。 (3)每层的松铺厚度通过试验确定。摊铺必须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机械进行作业,将集料按松铺厚度均匀地摊铺在规定的宽度上。 4、拌和及整型: (1)级配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方孔筛),压碎值不应大于26%。 碎石中不应含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针片状颗粒总含量不应超过20%。(2)拌和结束后,其含水量应稍高于最佳含水量,以弥补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消耗。 (3)在整型过程中,必须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4)当监理工程师认为由于气候情况,运料工作会引起路床面产生破坏或车辙,或者会使材料产生污染时,则应停止运料工作。 5、压实: (1)每一层摊铺整型后,随即用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压路机在全宽上进行碾压。碾压方向均应与中心平行,其顺序是;直线段由边到中,超高段由内侧向外

钢材受热变形

火焰矫正是利用氧-乙炔火焰及其他火焰,对各种钢材的变形进行加热矫正的一种方法。火焰矫正的实质,是利用金属局部受热后,在冷却过程中产生收缩而引起的新变形,去矫正各种已经产生的变形。。 Q345B C:≤0.20%,Si≤0.50%,Mn:≤1.70%,P≤0.035%,S:≤0.035%,Nb≤0.07%,V:≤0.15%,Ti≤0.20%,Cr≤0.30%,Ni:≤0.50%,Cu:≤0.30%,N:≤0.012%,Mo:≤0.10% Q—钢的屈服强度的“屈”字汉语拼音的首位字母;345—屈服强度数值,单位MPa;B—质量等级为B级。 钢结构在建筑安装工程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从大面积厂房和仓库,错综复杂的工艺装备,到宏伟的公共场馆、高楼大厦及桥梁,都能见到钢结构在起主要作用。钢结构的制作安装工艺过程,必然会遇到焊接、气割、碳弧气刨、局部烘烤及热处理等不均匀加热工艺。在不均匀加热时,先是局部受热膨胀。由于局部膨胀受到周围未膨胀部分钢材的限制,使膨胀未达到应有的体积,但其温度且有很大的提高。在其温度逐渐降低到常温的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原理,局部受热部分的体积和原来相比有缩小趋势,对周围的钢材产生很大的拉应力。由于周围钢材没有像局部受热部分那样热胀冷缩,受到拉应力(残余应力)时会被动地产生应变,发生不同程度地变形。这种局部受热冷却后的变形,随着构件的刚度和周围环境不同,其变形速度和变形程度有很大的差异。例如钢板长边取直气割,由于割掉的板条宽度一般只有10~20mm左右,长度等于板长,几乎都是钢条刚割下来时就产生很大的变形,有时其弯曲挠度可达20cm左右,这是由于板条的长细比很大的缘故。但对于割边取直后的整块大钢板,由于其侧向刚度很大,气割完很长时间,几乎测不出侧向变形 凡是牵扯到加热和冷却的热处理过程,都可能造成工件变形。但是,淬火对热处理质量的影响很大。严重的淬火变形往往很难通过最后的精加工加以修正,即使对淬火变形的攻坚能够进行校正和加工修整,也会因而增加生产成本。工件热处理后的不稳定组织和不稳定的应力状态,在常温和零下温度,长时间放置或使用过程中逐渐趋于稳定,也会伴随引起工件的变形,这种变形称为时效变形。时效变形虽然不大,但是对于精密零件和标准量具也是不允许的。 工件的热处理变形分为尺寸变化(体积变形)和形状畸变两种形式。尺寸变形归因可相变前后比体积差引起工件的提及改变,形状畸变则是由于热处理过程中,在各种复杂应力综合作用下,不均匀的塑性变形造成的。这两种形式的变形很少单独存在,但是对具体工件和热处理工艺,可能以一种形式的变形为主。

荷载及变形值的规定

4荷载及变形值的规定 4、1荷载标准值 4.1.1 永久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纸计算确定。肋形或无梁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按表4.1.1采用。 注:除桐、木外。其他材质模板重量见规范附录B中的附表B。 2、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对普通混凝土可采用24 KN/㎡,其他混凝土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或按本规范附录B表B确定。 3、钢筋自重标准值应根据工程设计图确定。对一般梁板结构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标准值:楼板可取1.1KN;梁可取1.5KN。 4、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rtβ1β2V?(4.1.1-1) F=rH(4.1.1-2)式中F―――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值(KN/㎡); r―――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试验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200/(T+15)(T为混凝土的温度℃);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加外加剂时取1.0,产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坍落度为50~90mm时,取1.00;坍落度为110~150mm时,取1.15;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分布图形如图4.1.1所示,图中h=F/r,h为有效压头高度。 F H h 图 4.1.1 混凝土侧压力

计算分布图形 4.1.2可变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当计算模板和直接支撑模板的小梁时,均布活荷载可取2.5 KN/㎡,在用集中荷载2.5 KN进行验算,比较两者所得的弯矩值取其大值;当计算直接支撑小梁的主梁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可取1.5KN/㎡;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撑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可取1.0 KN/㎡。 注:1. 对大型浇筑设备,如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等按实际情况计算;采用布料机上料进行浇注混凝土时,活荷载标准值4 KN/㎡。 2.混凝土堆积高度超过100mm以上者按实际高度计算。 3.模板单块宽度小于150mm时,集中荷载可分布于相邻的两块模板上。 2、倾到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2),对水平面模板可采用2 KN/㎡,对垂直面膜板可采用4 KN/㎡,且作用范围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之内。 3、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膜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Q3)可按表4.1.2采用。 注:作用范围在有效压头高度以内。 4.1.3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值《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 2001 (2006年版)中的规定计算,其中基本风压值应按该规范附表D.4中n=10年的规定采用,并取风振系数β=1。 4.2 荷载设计值 4.2.1 计算模板及支架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荷载标准值乘以何在分项系数)。 4.2.2 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4.2.3 荷载分项系数应按表4.2.3采用。

岩块的变形与强度性质

岩块的力学属性: 1.弹性(elasticity):在一定的应力范围内,物体受外力产生的全部变形当去除外力后能够立即恢复其原有的形状和大小的性质。 2.塑性(plasticity):物体受力后产生变形,在外力去除(卸荷)后不能完全恢复原状的性质。不能恢复的变形叫塑性变形或永久变形、残余变形。 3.粘性(viscosity):物体受力后变形不能在瞬时完成,且应变速率随应力增加而增加的性质。应变速率随应力变化的变形叫流动变形。 4.脆性(brittle):物质受力后,变形很小时就发生破裂的性质。 5.延性(ductile):物体能承受较大塑性变形而不丧失其承载力的性质。 第一节岩块的变形性质 一、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岩块变形性质 1.连续加载下的变形性质 (1)加载方式: 单调加载(等加载速率加载和等应变速率加载) 循环加载(逐级循环加载和反复循环加载) (2)四个阶段: ①Ⅰ:OA段,孔隙裂隙压密阶段; ②Ⅱ:AC段,弹性变形至微破裂稳定发展阶段(AB段和BC段) 弹性极限→屈服极限 ③Ⅲ:CD段,非稳定破裂发展阶段(累进破裂阶段)→“扩容”现象发生 “扩容”:在岩石的单轴压缩试验中,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岩石中的破裂(裂纹)继续发生和扩展,岩石的体积应变增量由压缩转为膨胀的力学过程。 —峰值强度或单轴抗压强度 ④Ⅳ:D点以后阶段,破坏后阶段(残余强度) 以上说明: 岩块在外荷作用下变形→破坏的全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 1)峰值前阶段(前区) 2)峰值后阶段(后区) (3)峰值前岩块的变形特征(Miller,1965) ①应力—应变曲线类型 米勒(Miller,1965)6类(σ—εL曲线),如图4.3所示: Ⅰ:近似直线型(坚硬、极坚硬岩石):如玄武岩、石英岩等; Ⅱ:下凹型(较坚硬、少裂隙岩石):如石灰岩、砂砾岩; Ⅲ:上凹型(坚硬有裂隙发育):如花岗岩、砂岩; Ⅳ:陡“S”型(坚硬变质岩):如大理岩、片麻岩; Ⅴ:缓“S”型(压缩性较高的岩石):如片岩; Ⅵ:下凹型(极软岩)。 法默(Farmer,1968),根据峰前σ—ε曲线把岩石划分三类,如图4.4所示: 准弹性岩石:细粒致密块状岩石,如无气孔构造的喷出岩、浅成岩浆岩和变质岩等。 具弹脆性性质。 半弹性岩石:空隙率低且具有较大内聚力的粗粒岩浆岩和细粒致密的沉积岩。 非弹性岩石:内聚力低,空隙率大的软弱岩石,如泥岩、页岩、千枚岩等。

Q420高强钢热矫正及热变形作业指导书

Q420高强钢热矫正及热变形作业指导书 1、使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Q420高强钢热矫正及热变形加工的技术条件。该规定适用于铁塔及其它钢结构用Q420高强钢的热矫正及热变形加工。 2、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定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定条文。本规定实施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GB/T1591-94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人员 主工:1名辅工:2名 4、设备工具 氧气绳乙炔绳各30米 300mm拐尺 1m直板尺 5m卷尺烤炬1支 4、热矫正工艺 4.1 一般要求 4.1.1热矫正一般采用氧乙炔中性加热; 4.1.2 热矫正前应仔细观察工件的变形量,确定加热部位和矫正步骤;

4.1.3 工件经一次热矫正后仍没有达到要求,不允许在远位置进行重复加热; 4.1.4 夏季在室外进行热矫正作业时,要考虑日照的影响;4.1.5 薄板热矫正过程中需要锤击时,应采用木槌; 4.1.6 加热温度在200~300℃范围内,严禁捶打和弯曲。 4.2 加热方法 热矫正一般采用点状加热、线状加热或三角形加热方法。点状加热点的直径根据板材的厚度确定,一般10mm~30mm,一般应大于50mm。线壮加热的加热线宽度应为钢板厚度的0.5~2倍,加热线之间的距离视工件的不平度确定,一般应大于50mm。 4.3 加热温度 热矫正时加热温度不应大于900℃;对尺寸和变形较大的工件为800℃~900℃,对焊接工件为700℃~800℃(温度测量时机的选择可参B),加热时焊炬应匀速移动,禁止在一个点上集中加热。4.4 冷却方式 热矫正后工件应自然冷却,禁止强制冷却。再低温环境下进行热矫正时,加热部位应采取缓冷措施。(缓冷措施可采用保温石棉)5、热变形加工工艺 5.1热变形加工时温度应控制在900℃~1000℃。(温度测量时机的选择可参考附录B)

结构面的变形与强度性质

1、岩体稳定性分析和地下水渗流分析通常把岩体视为由岩块(结构体)与结构面组成的地质体。 2、岩体工程中的软弱夹层问题: 如黄河小浪底水库工程左坝肩的泥化夹层; 葛洲坝水利工程坝基的泥化夹层; 黑河水库左坝肩单薄山梁的断层引发的渗漏问题; 长江三峡自然坡中的软弱夹层等。 这些软弱结构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控制着工程岩体的稳定性。因此,结构面变形与强度性质的研究,在工程实践中具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1)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在工程荷载(小于10Mpa)范围内,工程岩体的失稳破坏有相当一部分是沿软弱结构面破坏的。因此,结构面的强度性质的研究是评价岩体稳定性的关键。 2)在工程荷载作用,结构面及其充填物的变形是岩体变形的主要组成部分,控制着工程岩体的变形特性。3)结构面是岩体中渗透水流的主要通道。 4)工程荷载作用下,岩体中的应力分布受结构面及其力学性质的影响。 第一节结构面的变形性质(特性) 结构面的变形包括法向变形和剪切变形两个方面。 一、结构面的法向变形 1.法向变形特征(Normal deformation) 设不含结构面岩块的变形为ΔVr,含结构面岩块的变形为ΔVt,那么结构面的法向闭合变形 ΔVj为: ΔVj=ΔVt-ΔVr 由结构面法向应力σn与变形的关系曲线可得如下特征: 1)σn↑,ΔVj↑↑,曲线呈上凹型; σn→σ0,σn-ΔVt变陡,与σn-ΔVr大致变形; 2)初始压缩阶段,ΔVt主要由结构面闭合造成的; 3)试验研究表明,当开始,含结构面岩块的变形由以结构面的闭合→岩块的弹性变形; 4)σn-ΔVj曲线的渐近线大致为: ΔVj=Vm 5)结构面的最大闭合量小于结构面的张开度(e)。 含结构面的岩块和不含结构面的岩块在法向上加荷、卸荷后的应力—变形曲线,见教材P76-77(Bandis 等,1983)。 2.法向变形本构方程(法向应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 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已提出的本构方程都在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经验方程,如Goodman,Bandis及孙广忠等人。 1)古德曼(Goodman,1974)双曲线函数拟合结构面法向应力σn与闭合变形ΔVj(mm)间的本构关系: 或式中:σi为结构面所受的初始应力。 2)班迪斯等(Bandis等,1983) 当σn→∞时,ΔVj→ 由初始法向强度的定义得:

最新4级配碎石垫层、底基层、基层汇总

4级配碎石垫层、底基层、基层

4 级配碎石垫层、底基层、基层 4.1 一般规定 4.1.1级配碎石结构层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 C以上,严禁雨天施工。4.1.2应严格控制垫层、底基层、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和超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4.1.3级配碎石结构层应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并使用摊铺机摊铺。4.1.4级配碎石结构层应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碾压,直到达到下列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垫层96%,底基层、基层98%。 4.1.5级配碎石结构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规定时,应分层铺筑,每层最小压实厚度为10cm。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分层铺筑时,每层都要做压实度检验,并应达到规定要求。 4.1.6 应合理组织施工,确保级配碎石结构层施工后能封闭交通,避免表层在车辆的行驶作用下松散。 4.2 材料要求 4.2.1集料 1、级配碎石所用石料的压碎值要求:垫层不大于30%,底基层、基层不大于26%。集料必须清洁,不含有机物、块状或团状的土块、杂物及其他有害物质。 2、用于垫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用于底基层、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级配碎石底基层、基层集料应预先筛分成31.5mm~19mm、19mm~9.5mm、9.5mm~4.75mm及4.75mm~0mm四种规格,垫层集料应预先筛分成37.5mm~19mm、19mm~9.5mm、9.5mm~4.75mm及

4.75mm~0mm四种规格。各种规格集料中超尺寸数量不得超过10%,欠尺寸数量不得超过15%。 3、集料质量应符合表4.1的规定。 级配碎石用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4.1 注:用于垫层时,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粗集料可放宽至2%,细集料可放宽至15%。 4、合成的颗粒组成应符合表4.2.2的要求,形成嵌挤型的粗级配。碎石中针片状颗粒总含量应不超过20%。 级配碎石级配组成表4.2

4-1 岩块的变形与强度性质(1)

作业
1.什么是岩体?岩体的结构一般根据什么来划分?岩体结构 可以分为哪几种结构类型? 2.什么是结构面?结构面按地质成因分为哪几种?各有什么 特征? 3.结构面具有哪些特征?结构面的存在对岩体的力学性质和 岩体稳定性有什么影响?试举例说明。 4.岩块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水理性质)有哪些?各有什么工 程意义?

第四章 岩块的变形与强度性质
? ? ? ? 有关的基本概念 岩块的变形性质 岩块的强度性质 岩石的破坏判据

第一节 概述
(一)研究岩块力学性质的意义
岩石的力学性质
岩体

(水) 岩块 结构面 (地应力) 境
主要力学性质:变形与强度、破坏 研究岩块力学性质的主要方法:室内试验

(二)材料受力所表现出的 σ 几种基本力学性质 ? 弹性 物体受外力作用产生变形,除去外
力(荷载)后,变形立刻完全恢复 的性质,称为弹性。该变形为弹性 变形,该物体为弹性介质。
岩石的力学性质
直线关系
0
ε
? 塑性 物体受外力作用产生变形,除去 外力(荷载)后,变形不能完全 恢复的性质,称为塑性。不能恢 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永久变 形或残余变形)。 在外力作用下,或者在一定应力 范围内,只发生塑性变形的物体 称为塑性介质。
线弹性(理想弹性)
σ
σs
0
ε
理想弹塑性材料

物体受外力作用后变形不能在瞬间 σ ? 粘性 完成,且变形速率随应力增加而增 加的性质,称为粘性。 ? 脆性 物体受外力作用后,变形很小时就 dε & ε dt 发生破裂的性质,称为脆性。相应 0 理想粘性材料 的破坏称为脆性破坏。 物体受外力作用后,发生较大变形时发生破坏,称为 塑性破坏。 脆性破坏与塑性破坏的区别:以材料受力破坏前的总应变和 全应力-应变曲线上负坡的坡降大小划分。破坏前总应变小, 负坡较陡的为脆性破坏,反之为塑性破坏。工程上以5%进行 划分。脆性破坏--破坏前的总应变<5%;塑性破坏--破坏前的 总应变>5%。
岩石的力学性质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1、施工方案 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即厂拌法施工,有利于保证配料的准确性和拌和的均匀性。 2、施工准备 ①、材料:粗集料应采用各种类型的岩石(软质岩石除外)轧制而成的碎石(粒径应在37.5~4.75mm之间);细集料应采用2.36mm以下的石屑(缺乏石屑时,可以添加细砂砾或粗砂)。碎石的压碎值应不大于35%,针片状含量应不超过20%。 ②、在铺筑级配碎石底基层(垫层)前,应从填筑好的路基上将所有浮土(特别是新老路搭接处的浮土)、杂物清除干净,并严格整形和压实(填前碾压不得少于2遍)使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③、路床表面上的车辙或松软部分和压实不足的地方以及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表面都应翻松、清除或掺填同类材料重新进行整修碾压,使其达到技术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 ④、施工前对路基进行复验,同时保证路基排水设施的完好。 ⑤、恢复中线测量:直线段每10~20m设一桩,平曲线每5~10m设一桩。 ⑥、测量放样:根据恢复的中桩放出两边底基层设计宽度的边桩,再在边桩两则30~50cm设高程样桩,经过水准测量在样桩上做好标记。 3、施工工艺 ①、工艺流程

路基检查验收—>测量放样—>混合料拌和—>混合料运输—>混合料摊铺—>碾压—>养护 4、施工技术、程序与质量控制 A、严把路基验收关,必须严格按规范与设计要求进行路床验收,不合格的地段要进行返工处理,待处理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底基层的施工。 B、严格按施工程序进行施工,首先必须铺筑100-200m的试验路段,根据试验段结果指标:松铺厚度(机械摊铺的极限值不得小于20cm、人工摊铺的极限值不得少于21cm)、压实机具组合及压实顺序、速度、与压实遍数、压实度的检测方法(灌砂法)等来指导底基层的施工。凡属未按施工程序报验的一律不许下道工序的施工。 C、混合料的拌和与运输:采用级配碎石混合料设计配合比进行掺配,拌和方式采用机械进行集中拌和;且必须控制好最佳含水量(正常情况下混合料的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0.5~1.0%为宜),在高温季节其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2-3%为宜。混合料的运输:装料时,车要有规律的移动,使混合料在装车时不致产生离析现象。且应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进行运输,并保证足够的运输车辆从拌和场运至施工段。 D、混合料的摊铺:有条件的可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一般情况下,可采用推土机配以平地机进行摊铺整平,且必须严格控制好松铺厚度(按试验路段结果指标)。在摊铺过程中,必须按设计标高和松铺系数来确定摊铺厚度,且必须在测量放样的样桩上挂线进行摊铺,确保填筑厚度。 E、碾压:采用18T以上压路机碾压,碾压方向均应与中心平行,其

建筑施工模板荷载及变形值的规定

建筑施工模板荷载及变形值的规定 1.1 荷载标准值 1.1.1恒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纸计算确定。肋形或无梁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应按表1.1.1 采用。 2 2.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对普通混凝土可采用24kN/m3,其它混凝土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按本规范附表A 确定。 3.钢筋自重标准值(G3k)应根据工程设计图确定。对一般梁板结构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标准值:楼板可取1.1 kN;梁可取1.5 kN。 4.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标准值(G4k),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1 F =0.22γ tββ V2(1.1.1—1) c 012 F =γc H(1.1.1—2)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试验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

采用t0=200 /(T +15)(T 为混凝土的温度oC);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 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 时,取0.85;坍落 度为50~90mm 时,取1.00;坍落度为110~150mm 时,取1.15;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混凝土侧压力 的计算分布图形如图1.1.1 所示,图中 h= F /γc,h 为有效压头高度。 图1.1.1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分布图形 1.1.2活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当计算模板和直接支承模板的小梁时,均布 活荷载可取2.5 kN/m2,再用集中荷载2.5 kN 进行验算,比较两者所得的弯矩值取其大值;当计算直接支承小梁的主梁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可取1.5 kN/m2;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它支承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可取1.0 kN/m2。 注:①对大型浇筑设备,如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等按实际情况计算;若采用布料机上料进行浇筑混凝土时,活荷载标准值取4 kN/m2。 ②混凝土堆积高度超过100mm 以上者按实际高度计算;

级配碎石底基层及水泥稳定稳碎石施工技术交底

级配碎石底基层及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施工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 绵阳市安昌河八家堰大桥工程位于绵阳市界牌镇旁边,跨越安昌河,为新建工程,起点岸连接双土地村,止点岸与飞牛坝村连接,是连接安昌河两岸科技城区块的纽带。 该工程南起高新区已建5 号路,距辽宁大道路口约167m,向北跨越安昌河至桥梁落地(起讫桩号K0+~K1+,路线全长);其中道路及引道部分长度。 主要技术指标: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桥梁全长:;桥面宽度:,设计速度为60Km/h,建设规模为双向六车道;另外在南侧引桥两侧设置辅道,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为30Km/h,其中西辅道为新建,辅道宽度10m,东辅道利用现状5号路,并顺延至滨河南路交叉口。本工程共有跨河桥梁一座,为八家堰安昌河大桥,桥长679m。

二、主要施工机械

以上大型机械为施工单位考虑总体工程进度要求和确保工程需要而作的机械进场安排,后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第一节、施工工艺流程

级配碎石及水稳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第二节、施工准备 1、生产准备 (1)清除前期施工路基中存在杂物,保证路基清洁。 (2)按施工总平面图修建临时水稳拌合站,设置拌合站施工便道,安装水电线路。 (3)做好排水工作,特别是在多雨时节,防止雨水和地下水浸泡路基影响路基质量,确保施工范围内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4)编制施工预算,准备工程材料,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做好材料进场计划,注明规格、数量及进场时间。 (5)订购施工需要的特殊机具,提出数量和使用时间。 (6)施工机具设备运进现场进行维修、维护和试运转。 (7)根据设计总图作好测量总控制,设置基准点,进行定位放线。 3、施工测量 (1)测量放线 用全站仪恢复道路中线,直线段每1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隔

级配碎石垫层技术要求

级配碎石垫层技术要求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级配碎石垫层技术要求 1、本工程级配碎石垫层施工厚度为25cm。 2、路基准备: (1)在铺筑基层前,应从填筑好的路基上将所有浮土、杂物清除干净,并严格整型和压实使其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路床表面上的车辙或松软部分和压实不足的地方以及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表面都应翻松、清除或掺填同类材料重新进行整修碾压。 (3)工前对路基进行复验,同时保证路基排水设施的完好。 (4)恢复中线测量:直线段每20~25m设一桩,平曲线每10~15m设一桩。 3、摊铺: (1)分层平行摊铺,每层铺设的宽度,应超出路堤的设计宽度300m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2)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时,一层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0cm。根据所配置的压路机械,压实总厚度超过一层压实厚度时应分层摊铺,但每层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cm。先铺的一层应经过整型和压实,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继续铺筑上层。 (3)每层的松铺厚度通过试验确定。摊铺必须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机械进行作业,将集料按松铺厚度均匀地摊铺在规定的宽度上。 4、拌和及整型:

(1)级配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方孔筛),压碎值不应大于26%。碎石中不应含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针片状颗粒总含量不应超过20%。 (2)拌和结束后,其含水量应稍高于最佳含水量,以弥补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消耗。 (3)在整型过程中,必须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4)当监理工程师认为由于气候情况,运料工作会引起路床面产生破坏或车辙,或者会使材料产生污染时,则应停止运料工作。 5、压实: (1)每一层摊铺整型后,随即用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压路机在全宽上进行碾压。碾压方向均应与中心平行,其顺序是;直线段由边到中,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依此顺序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使每个摊铺碾压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地压实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压实后表面应平整、无轮迹或隆起,并有正确的断面和合适的路拱。 (2)压路机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7km/h为宜,以后用 ~2.5km/h。 (3)凡在压路机具压不到的地方,用机夯夯实,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4)每层的压实应连续进行。 (5)应按监理工程师选定的地点进行表面平整度和厚度检查。凡超过规定允许偏差时均应返工作到合格标准。

结构设计原理第八章变形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及变形的验算 一、填空题 1.混凝土构件裂缝开展宽度及变形验算属于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验算时材料强度采用。 2. 是提高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的最有效措施。 3. 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中的,σsk是指,其值是按荷载效应的 组合计算的。 4.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平均裂缝间距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增大而。用带肋变形钢筋时的平均裂缝间距比用光面钢筋时的平均裂缝间距_______(大、小)些。 5.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计算中采用的最小刚度原则是指在弯矩范围内,假定其刚度为常数,并按截面处的刚度进行计算。 6.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主要是指在各种作用下和 不超过规定的限值。 7.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的不均匀系数Ψ是指 之比,反映了裂缝间参与工作的程度。 8.平均裂缝宽度是指位置处构件的裂缝宽度。 二、选择题 1. 计算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时,荷载采用() A、平均值; B、标准值; C、设计值。 2. 当验算受弯构件挠度时,出现f>[f]时,采取()措施最有效。 A、加大截面的宽度; B、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C、加大截面的高度; D、提高钢筋的强度等级。 3. 验算受弯构件裂缝宽度和挠度的目的是()。 A、使构件能够带裂缝工作; B、使构件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 C、使构件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 D、使构件能在弹性阶段工作。 4.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平均裂缝间距与纵向钢筋直径及配筋率的关系是()。 A、直径越大,平均裂缝间距越小; B、配筋率越大,平均裂缝间距越大; C、直径越小,平均裂缝间距越小; 5. 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弯刚度随荷载的增加及持续时间增加而()。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加; C、保持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小。 6. 裂缝间钢筋应变的不均匀系数Ψ的数值越大,说明()。 A、裂缝之间混凝土的应力越大; B、裂缝之间钢筋应力越小; C、裂缝之间混凝土的应力越小; D、裂缝之间钢筋应力为零。 7. 当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根据钢筋面积选择钢筋直径和根数时,对裂缝有利的选择是()。 A、较粗的变形钢筋; B、较粗的光面钢筋; C、较细的变形钢筋; D、较细的光面钢筋。 三、判断题 1.钢筋混凝土梁在受压区配置钢筋,将增大长期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2.粘结应力的传递长度与裂缝间距有很大关系。传递长度短,则裂缝分布稀;反之则密()。

第五章 结构面的变形与强度性质

第五章结构面的变形与强度性质 1、岩体稳定性分析和地下水渗流分析通常把岩体视为由岩块(结构体)与结构面组成的地质体。 2、岩体工程中的软弱夹层问题: 如黄河小浪底水库工程左坝肩的泥化夹层; 葛洲坝水利工程坝基的泥化夹层; 黑河水库左坝肩单薄山梁的断层引发的渗漏问题; 长江三峡自然坡中的软弱夹层等。 这些软弱结构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控制着工程岩体的稳定性。因此,结构面变形与强度性质的研究,在工程实践中具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1)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在工程荷载(小于10Mpa)范围内,工程岩体的失稳破坏有相当一部分是沿软弱结构面破坏的。因此,结构面的强度性质的研究是评价岩体稳定性的关键。 2)在工程荷载作用,结构面及其充填物的变形是岩体变形的主要组成部分,控制着工程岩体的变形特性。 3)结构面是岩体中渗透水流的主要通道。 4)工程荷载作用下,岩体中的应力分布受结构面及其力学性质的影响。 第一节结构面的变形性质(特性) 结构面的变形包括法向变形和剪切变形两个方面。 一、结构面的法向变形 1.法向变形特征(Normal deformation) 设不含结构面岩块的变形为ΔV r,含结构面岩块的变形为ΔV t,那么结构面的法向闭合变形ΔV j为: ΔV j=ΔV t-ΔV r 由结构面法向应力σn与变形的关系曲线可得如下特征: 1)σn↑,ΔV j↑↑,曲线呈上凹型; σn→σ0,σn-ΔV t变陡,与σn-ΔV r大致变形;

2)初始压缩阶段,ΔV t 主要由结构面闭合造成的; 3)试验研究表明,当c n σσ3 1=开始,含结构面岩块的变形由以结构面的闭合→岩块的弹性变 形; 4)σn -ΔV j 曲线的渐近线大致为: ΔV j =V m 5)结构面的最大闭合量小于结构面的张开度(e )。 含结构面的岩块和不含结构面的岩块在法向上加荷、卸荷后的应力—变形曲线,见教材P 76-77 (Bandis 等,1983)。 2.法向变形本构方程(法向应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 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已提出的本构方程都在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经验方程,如Goodman ,Bandis 及孙广忠等人。 1)古德曼(Goodman ,1974)双曲线函数拟合结构面法向应力σn 与闭合变形ΔV j (mm )间的本构关系: i j m j n V V V σσ??? ? ??+?-?=1 或 n i m m j V V V σσ1 -=? 式中:σi 为结构面所受的初始应力。 2)班迪斯等(Bandis 等,1983) 图5.1 典型岩块和结构面法向变形曲线

高速公路路面级配碎石垫层底基层基层施工标准化指南

高速公路路面级配碎石垫层底基层基层施工标准化指南 1.1一般规定 1.1.1配料必须准确,拌和必须均匀。 1.1.2应严格掌握垫层、底基层、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1.1.3应在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至达到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垫层、底基层要求≥ 96%,基层要求≥ 98%。 1.1.4级配碎石垫层、底基层、基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 20cm。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规定时,应分层铺筑,每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为10cm。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分层铺筑时,每层都要做压实度检验,并应达到规定要求。 1.1.5级配碎石垫层、底基层、基层均应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并用摊铺机摊铺。 1.2材料要求 1.2.1集料 1、级配碎石所用石料的压碎值应不大于26%。 2、用于垫层、底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37.5mm,用于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31.5mm。碎石应预先筛分成3 个不同粒级,建议垫层、底基层分

37.519mm、19 9.5mm、9.5 0mm,基层分31.5 19mm、 19 9.5mm、9.5 0mm。各种粒级的超尺寸数量不得超过 10%, 欠尺寸数量不得超过15%。合成的颗粒组成应符合表1.2.1 的要求,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应不超过20%。 级配碎石的颗粒组成范围表1.2.1 注:集料中以下细集料有塑性指数时,小于 0.075mm 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 ,且塑性指数应小于6;0.5mm 以下细集料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可接近高限。

3 、当细集料数量不足时,允许掺配一定比例的砂。砂应洁净、坚硬、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符合级配要求。 1.2.2水 水应洁净,不含有害物质。来自可疑水源的水应按照《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要求进行试验。 1.3混合料组成设计 1.3.1各种材料必须在使用前56 天选定。承包人应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在监理工程师确认的试验室进行材料的标准试验及混合料组成设计。 1.3.2承包人应在级配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开始前,首先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下列原材料试验: 1、颗粒组成分析 2、液限和塑性指数 3、相对密度 4、含水量 5、击实试验 6、压碎值 7、针片状颗粒的含量 1.3.3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步骤 1、确定各种规格料的掺配比例,使组成级配符合4.2.1 条的规定,并使形成的级配曲线是一根顺滑的曲线。其中

常见岩石的强度性质

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四章岩块的变形与强度性质/第三节岩块的强度性质 第三节岩块的强度性质 岩块的强度是指岩块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根据受力状态不同,岩块的强度可分为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剪切强度、三轴压缩强度等。 一、单轴抗压强度σc 1、定义 在单向压缩条件下,岩块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简称抗压强度(MPa)。 2、研究意义 (1)衡量岩块基本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 (2)岩体工程分类、建立岩体破坏判据的重要指标。 (3)用来估算其他强度参数。 3、测定方法 抗压强度试验 点荷载试验 4、常见岩石的抗压强度 常见岩石的抗压强度 二、单轴抗拉强度σt 1、定义 单向拉伸条件下,岩块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简称抗拉强度。 2、研究意义 (1)衡量岩体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

(2)用来建立岩石强度判据,确定强度包络线 (3)选择建筑石材不可缺少的参数 3、测定方法 直接拉伸法 间接法(劈裂法、点荷载法) 4、常见岩石的抗拉强度 常见岩石的抗拉强度 5、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比较 岩石中包含有大量的微裂隙和孔隙,岩块抗拉强度受其影响很大,直接削弱了岩块的抗拉强度。相对而言,空隙对岩块抗压强度的影响就小得多,因此,岩块的抗拉强度一般远小于其抗压强度。 通常把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脆性度,用以表征岩石的脆性程度。 岩块的几种强度与抗压强度比值

三、剪切强度 1、定义 在剪切荷载作用下,岩块抵抗剪切破坏的最大剪应力,称为剪切强度。 2、类型 (1)抗剪断强度:指试件在一定的法向应力作用下,沿预定剪切面剪断时的最大剪应力。 (2)抗切强度:指试件上的法向应力为零时,沿预定剪切面剪断时的最大剪应力。 (3)摩擦强度:指试件在一定的法向应力作用下,沿已有破裂面(层面、节理等)再次剪切破坏时的最大剪应力。 3、研究意义 反映岩块的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 用来估算岩体力学参数及建立强度判据。 4、抗剪断强度的测试方法 直剪试验 变角板剪切试验 三轴试验 5、常见岩石的剪切强度 常见岩石的剪切强度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交底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级配碎石混合料在选定拌场内集中拌和后运输至施工现场,采用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等机械,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摊铺成型。 施工顺序:测量放样—清理下承层(视干燥情况是否洒水湿润)→混合料拌和→混合料运输→挖掘机/推土机根据测量数据粗平→压路机由边线往中线静压2遍→平地机根据测量数据精平→人工局部修整及撒布嵌缝细料→混合料现场最佳含水量控制(视现场检测含水量是否洒水湿润)→压路机由边线往中线碾压成型→封闭养护 一、材料要求 1)碎石级配、液限及塑性指数等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针片状总量不应超过20%,不得含有黏土块、植物根叶、腐蚀质等有害物质。 二、施工方法 1、配合比设计 根据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取工地实际使用碎石厂生产的集料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认生碎石设计配合比,取样试验的标准级配为3:2:2:3=(31.5-19):(19-9.5):(9.5-4.75):(4.75-0),配合比并通过试验段确定材料配比设计的合理性进行适当调整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试验路段 在正式开工之前,我们将进行100米试验段的试铺,试铺段选择在经验收合格的底基层上进行,根据成功的试铺结果确定出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标准的施工方法、最佳的机械组合、最佳的碾压遍数、最佳的碾压程序、最佳的人员配备、合理的摊铺速度、材料的松铺系数、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 3、集料的拌和 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保证所用的机械拌设备正常,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我们采用装载机配料拌和,拌和场派实验员现场督拌指导,以保证混合料中各集料的比例和含水量,保证拌和质量。拌和时,把干料掺拌均匀后,再加水拌合,使混合料拌和均匀,保证出料质量。每天开始搅拌

第三章 土的变形特性

第三章 土的变形特性 3.1 应力-应变试验与试验曲线 目前,为了测定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在土工试验方面经常使用的土工仪器有固结仪、直剪仪和常规三轴仪。另外,还有真三轴仪、平面应变仪和扭剪仪等,但使用不很普遍。由于能施加复合应力的试验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都比较困难,因此目前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少量简单的试验,求取在比较简单的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试验曲线,然后利用一些理论,如增量弹塑性理论,把这些试验结果推广应用到复杂的应力状态上去,建立所需要的应力-应变模型。土的应力-应变模型建立后,再用应力路径不同的试验以及用复杂应力状态的试验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必要时,可对建立的应力应变模型进行修正。 下面简要介绍各向等压力固结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的情况,以及相应的试验曲线的特性。 3.1.1 各向等压力固结试验和土的固结状态 各向等压力固结试验,即123σσσ==条件下的排水压缩试验,可用常规三轴仪进行。 试验得到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通常称为压缩和回弹曲线,如图3-1 所示。一般情况下,土体压缩时,土体孔隙比e 与平均有效应力p '的关系在半对数坐标图上可简化为直线关系,压缩曲线的方程可表示为: 0ln e e p λ'=- (3.1.1) 式中0e ——p '等于单位应力时土体的孔隙比; λ——半自然对数坐标图上压缩曲线的斜率。 当卸荷及重复加荷时,土体孔隙比与平均有效应力的关系在半对数坐标上也可近似表示为直线关系,回弹曲线的方程可表示为: ln e e p κκ'=- (3.1.2) 式中e κ——回弹曲线上p ′等于单位压力时土体的孔隙比; κ——半自然对数坐标图上压缩曲线的斜率。

级配碎石垫层施工方案57222

省道455线色达亚龙至甘孜县锣锅梁子段公路改建工程 级 配 碎 石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四川川交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色锣路B标项目部

二零一七年七月三十一日 级配碎石垫层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省道455线色达亚龙至甘孜县锣锅梁子段公路改建工程,位于甘孜州色达县和甘孜县境内,是甘孜县至色达县的重要连接通道。本项目路线起于甘孜县奶龙山与A合同段段路(K54+700)相接,路线途经甘孜县奶龙山、四通达乡、炉霍县充古乡,止于甘孜县下雄乡锣锅梁子。路线全长46.81 公里。该工程主要由路基工程、涵洞工程、砌筑防护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组成,其中路面结构采用3.5cm厚SBS-13C上面层+4cm厚AC-16C下面层+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5cm厚级配碎石垫层,级配碎石工程量:488259 m2,。 二、施工准备 1、准备工作 组织工程,试验人员分组进行路基交验工作,在路基表面应无离析及弹簧现象,同时路基宽度、高程、压实度、弯沉、横坡等各项检测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软土地基地段应对工后沉降进行评定,结合沉降观测资料,确保路基连续两个月沉降速率小于规定值。 (1)前场人员配备:

(2)后场人员配备 (3)前、后场机械设备配备 (4)材料来源 碎石、砂:K76+600碎石场,水泥:四川峨胜水泥,水:饮用水,每批原材料进场后,经工地试验室自检合格后,再上报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在投入生产使用。 2、原材料的基本要求及规格

碎石其颗粒组成符合下表范围: 级配碎石垫层颗粒组成范围 三、施工方案 1、级配碎石施工工艺 级配碎石施工工艺: 2、后场施工 后场所进原材料(卵石、砂)均应是经过检验合格的,计算出、碎石、水的需用量,碎石以立方计,水以立方计,在冷拌场依顺序堆码准备好。 拌和机开拌前,将冷料斗出料口开到最大,启动调速电机开关记录下转速,让级配碎石在传送带上成带状分布,截取传送带长1m范围内的级配碎石称重,重复以上步骤,使拌和机产量达到600t/h后待机。根据设计配合比,调试用水控制器,使用水达到设计要求的最佳含水量后待机,调试完毕后,试拌一次测定级配、含水量、如有误差则个别调整后再试拌,直至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另外,考虑运输途中含水量的流失,拌和时含水量应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