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科学物体的内能随堂练习2

九年级科学物体的内能随堂练习2

九年级科学物体的内能随堂练习2
九年级科学物体的内能随堂练习2

物体的内能随堂练习-热量的计算

[课堂巩固]

1. 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______从____物体转移到

____物体的过程。

2. 铁比铜的比热容大,它表示在质量相同及温度变化相同的条件下,铁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比铜____;在质量相同及吸热或放热相同的情况下,铜的温度变化比铁____。

3. 甲、乙两个实心铁球,甲的体积是乙的3倍,它们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

的温度是乙的___倍;若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收的热量是乙的___倍。 4. 100克的水温度升高50℃,要吸收_____焦的热量。 5. 由比热的公式()

0t t m Q

C -=

,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 .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B .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热量成正比

C .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

D .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跟热量、质量、温度的变化等因素都无关 6.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各一杯,在相同的炉子上加热相同的时间后 ( ) A .水比煤油温度升高得多 B .水比煤油温度升高得少 C .水和煤油温度升高得一样多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 两个物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相同的温度,则 ( ) A .两个物体的质量必相等 B .两个物体的比热必相等 C .两个物体中质量较大的比热小 D .两个物体中质量较大的比热大 8.下列情况中,哪一种水放出的热量最多 ( ) A .1千克水,温度从80℃冷却到40℃ B .2千克水,温度从50℃冷却到25℃ C .2千克水,温度从60℃冷却到35℃ D .3千克水,温度从50℃冷却到30℃

9.集热箱中盛有1吨水,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度升高了30℃,在这个过程中,水的热能增加了多少?

10.一块质量为800克的冰块的温度为-15℃,放出8.4×103焦的热量后,冰的温度为多少?11.质量为500克的铁锅中放有3千克的水,把它们从15℃加热到90℃,需要多少热量?

12.把一个质量为500克的金属块,从80℃降低到30℃,放出的热量为3.5×103焦,这种金属是何种物质?

[课后提升]

13. 小红学习了热学知识后,知道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她想估算一下

她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的热量,于是小红仔细记录了好家每天烧水、做饭、炒菜需要的时间,并把它折算成烧水的时间,相当于每天将30kg、20℃的水烧开。

(在标准大气压下)

(1)小红家每天烧水、做饭、炒菜需要多少热量?

(2)如果每燃烧1千克的普通煤可以放出3×107J的热量,那么小红家每天烧水、做饭、炒菜需要多少千克的煤?

(3)试评析使用家用煤炉烧水的主要缺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

1.能量(热量);高温;低温

2.多大

3. 1/3 ; 3;

4.2100

5.D

6. B

7.C

8. D

9. 1.26×107J;10. -20℃;

11. 9.6225×105J;12. 0.14×103J/(kg℃);可能是铅13. (1)1.008×107J;(2)0.336kg

(3)效率低;污染环境;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人教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

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体、液体、气体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 散现象越明显.。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第二节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分子动能:物质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动能越大。分子势能:由于分子间具有一定距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②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 (1)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无论温度高低.(任何温度下物体的内能都不为零) (2) 温度不变时,状态改变,内能也会改变,如:水结冰时,质量不变,温度不变,状 态发生改变,放出热量,导致内能减小. (3)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状态发生改变,导致内能增大. (4)内能与分子动能和势能(微观)有关,机械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位置(宏观)有关. ③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分子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 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内能也常叫做热能。事例:打开香水瓶,满屋飘香;汤锅放一勺盐,整锅都有咸味;煤炭堆放在石灰墙傍边几年后,石灰墙变黑;二氧化氮能够进入上面的瓶子;硫酸铜和水融合等

最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5《物体的内能》第一课时教案

第五节物体的内能第一课时 【内容来源】初中科学九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三章第五节 【主题】第五节物体的内能. 【课时】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内能的概念,说出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2.描述客服摩擦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说明改变内能的途径,认识用热量来量度内能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内能和改变内能的方法试验,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能源意识,为节约能源做准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画折射光路图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高处的物体具有势能,能够燃烧的物体具有化学能……这些宏观的物体都具有一定形式的能。那么,微观的粒子是否也有能量呢? (二)新课教学 1、内能(热能)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不断地寻找与热有关的某种能量。 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同样具有动能,而分子间具有相互作用力,又使得它们具有势能。 内能(internal energy):物体内部大量做热运动的粒子所具有的能。 举例说明物体的内能,并强调它的特点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0℃以下的

冰也具有内能。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2、改变内能的方法 引入:你怎样让一段50cm的铁丝温度升高呢? 1.用火焰加热 2. 太阳晒 3. 用手搓 4. 用手焐 5. 在地上摩擦 6. 用锤子不断敲击 7. 反复弯折8. …… 将这些方法分两类,说说你分类的原则是什么? 引入:生活体会――冬天时手很冷,经常通过搓手以取暖;用锯条锯木板时,用手摸一下锯条,会觉得很烫;野外生存中取火的一种方法是钻木取火,等等。(1)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 (2)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演示实验:克服摩擦做功、压缩气体做功。 ⑴克服摩擦做功:(如图所示)可以看到U型管中的 红墨水左降右升。 ⑵压缩气体做功:实验时看到棉花燃烧起来。 解释:⑴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了功,使 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⑵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摩擦和压缩气体都可以说是对物体做了功) 结论: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小结:从能的转化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其他 形式的能与物体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功可以用来度量内能改变 的多少。 联系与应用: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上 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第5节物体的内能 一、单选题 1.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40℃、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 B. 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 C. 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 D. 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 2.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运动速度、物体的温度和物质状态都有关系 B. 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 C. 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时煤油温度降低得多 D. 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 3.一个热水袋装有质量为1kg,温度为90℃的水,经过4h后,水的温度降低到40℃,下列有关热水 袋内水的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是( ) A. 状态 B. 内能 C. 质量 D. 比热容 4.下列四个活动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向下压活塞,浸透乙醚的棉花燃烧 B. 哈气使手暖和 C. 搓手使手暖和 D. 铁丝反复弯折处会发热 5.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 A. B. C. D. 6.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 B.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D. 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

7.如图,烧瓶内水上方存在着水蒸气,瓶口用软木塞塞住,用小打气筒缓慢向瓶内加压,达到一定程 度时塞子跳起来,瓶内出现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内出现白雾,是因为瓶子外部温度低 B. 出现白雾的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C. 该实验能说明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D. 实验中向瓶内充气,瓶内气压减小 8.小金测得甲、乙两杯水的温度分别是45℃和7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杯中水的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水的分子运动剧烈 B. 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水的内能小 C. 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少 D. 乙杯中水的热量一定比甲杯水的热量多 9.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0℃的冰和0℃的水内能相等 B. 物体的内能减少,它的温度一定降低 C.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 10.内燃机的工作物质是( ) A. 水蒸气 B. 汽油或柴油 C. 空气 D. 燃料燃烧生成的燃气 二、填空题 11.萧敏同学用电饭煲做饭,片刻后听到“噗噗噗”的响声,走近一看,发现水蒸气冲动了锅盖。她用学 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了这一现象:水蒸气对锅盖________,水蒸气的内能________,内能转化为锅盖的________。 12.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大家饮用烧开后的水。用天然气灶烧水的过程是通过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 传递”)的方法改变水的内能,在标准大气压下,将5kg初温为20℃的水烧开,需要吸收热量________J。[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13.用热量、温度、内能三个物理量填空。 (1)今天天气很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 (2)物体吸热温度升高,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 (3)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 14.城市中到处可见的违章“小广告”,严重影响着城市市容市貌,被称为“城市牛皮癣”,已成为城市管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物体的内能 教案 (2)

第5节物体的内能 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 2、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知道做功和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化和转移的 实质 3、知道热量的概念,知道功和热量都可以用来量度内能的变化 4、知道燃料的热值 重点难点: 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法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都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高处的物体具有势能,能够燃烧的物体具有化学能…这些宏观的物体都具有一定形式的能。那么,微观的粒子是否也有能量呢?一、内能(热能) 视频:红墨水扩散(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 ――说明温度越高,粒子的无规则运动(热运动)越剧烈 内能(internal energy):物体内部大量做热运动的粒子所具有的能 举例说明物体的内能,并强调它的特点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0℃以下的冰也具有内能。 二、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引入:生活体会――冬天时手很冷,经常通过搓手以取暖;用锯条锯木板时,用手摸一下锯条,会觉得很烫;野外生存中取火的一种方法是钻木 取火,等等。演示实验:克服摩擦做功、压缩气体做功⑴克服摩擦 做功:(如图所示)可以看到U型管中的红墨水左降右升。 ⑵压缩气体做功:实验时看到棉花燃烧起来 解释:⑴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了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温 度升高; ⑵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 使棉花燃烧。. (摩擦和压缩气体都可以说是对物体做了功) 结论: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演示实验:气体对外做功实验 ⑴如课本112页的实验 ⑵生活例子:开啤酒瓶,观察瓶口发生的现象。⑶如图所示,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沸 腾时,可以看到塞子被冲出。 解释:瓶内的气体推动瓶塞做功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凝成小水滴。 结论: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就会减少。 小结:从能的转化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与物体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功可以用来度量内能改变的多少。 联系与应用:⑴为什么气温随高度的增大而降低? ――地面附近密度较小的空气吸收太阳辐射膨胀而上升,推挤周围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当上层气团因放出热量温度降低而下沉时,气团收缩,外界空气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第5节物体的内能》教案(新版)浙教版

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 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 《第5节物体的内能》 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 2、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知道做功和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实质 3、知道热量的概念,知道功和热量都可以用来量度内能的变化。 4、知道热机的种类和热机中能量的转化。 教学重点 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法。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都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高处的物体具有势能,能够燃烧的物体具有化学能……这些宏观的物体都具有一定形式的能。那么,微观的粒子是否也有能量呢? 一、内能(热能) 视频:红墨水扩散(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 教师:说明温度越高,粒子的无规则运动(热运动)越激烈。 内能:物体内部大量做热运动的粒子所具有的能。 举例说明物体的内能,并强调它的特点。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0℃以下的冰也具有内能。

二、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引入:生活体会――冬天时手很冷,经常通过搓手以取暖;用锯条锯木板时,用手摸一下锯条,会觉得很烫;野外生存中取火的一种方法是钻木取火,等等。 1、演示实验:克服摩擦做功、压缩气体做功。 教师讲解: (1)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了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2)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摩擦和压缩气体都可以说是对物体做了功)。 结论: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2、演示实验:气体对外做功实验。教师讲解:瓶内的气体推动瓶塞做功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凝成小水滴。 结论: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就会减少。 小结:从能的转化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与物体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功可以用来度量内能改变的多少。 3、联系与应用。 (1)为什么气温随高度的增大而降低? 地面附近密度较小的空气吸收太阳辐射膨胀而上升,推挤周围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当上层气团因放出热量温度降低而下沉时,气团收缩,外界空气挤压气团,对气团做功,使气团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2)为什么用气筒给自行车打完气后,摸一下气筒外的外壁,会变热? 当我们给充塞气的轮胎放气时,能看到在气门芯附近有一些小水珠,能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吗? 三、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九年级物理内能优质课教案

物理:二、内能教案(九年级人教版)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学习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基础上引入的,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比较注重联系生活、社会实际能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科学的探究兴趣,从而使其产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为下一节“内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对内能一无所知,本节首先通过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做功的能量来源问题引入新课,然后通过与机械能的类比,建立内能的概念,再结合分子动理论说明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最后通过学生活动展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思路比较顺畅,有助于学生逐步建立内能的概念。通过类比的方法使学生更形象的认识和理解内能。 教学目标:(课件展示)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 改变。 ●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 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课件展示) 重点: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难点:内能与温度有关。 教学器材:教材、烧杯、开水、冷水、红色墨水、多媒体及幻灯片,展示分子间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机械能的知识。通过事例说明物体怎样才能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要特别强调由于地球和地面上的物体相互吸引,才使地面上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二)、情景导入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物体的内能 教案 (3)

课题: 3.5物体的内能 学习目标:1、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2、理解做功和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实质。 3、了解燃料的热值并学会有关热值的简单计算 重点: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热值计算 难点: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实质。 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判断下列说法对错 1、物体不对外界做功,外界也不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不变。() 2、一个物体不吸热也不放热,它的温度一定不变。() 3、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4、只有一个物体不能发生热传递。() 5、热量从热量多的物体向热量少的物体传递。() 二、新课教学 水的比热: 4.2×103焦/(千克. ℃)表示: 1. 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 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30℃-20 ℃=10 ℃时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式计算可以写成一个算式:水吸收的热量= 4.2×103焦/(千克. ℃) ×2千克× (30℃-20 ℃) = 8.4×104焦 公式:Q吸=cm(t-t0 ) 单位:Q—焦c—焦/千克℃m-千克 例题:一块质量为5千克,温度为10℃的铁块加热到200℃,铁块吸收了多少热量?(铁的比热为0.46 ×103焦/(千克. ℃) 思考: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会有什么不同? 问:烧开水时,水壶里的热量从哪里来? 常见的燃料有哪些? 燃料燃烧时能量如何转化? 思考:为什么火箭用的燃料是氢而不是汽油? 热值: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1、单位:焦耳/千克(J/kg)。 2、热值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热值一般不同 3、意义:q汽油=4.6×107J/kg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章内能知识点全面总结

13内能 13.1分子热运动 知识点1、物质的结构 (1)物质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得分子、原子构成的。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分子数量巨大,例如,体积为1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 (2)分子间有间隙 知识点2、分子热运动 (1)探究:物体的扩散实验 气体扩散实验液体扩散实验固体扩散实验无色的空气与红棕色的二氧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五年后将他们切开,发现它们 是避免由于重力作用而对实验造成影响; (2)扩散现象 ①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③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形成的,并不是在宏观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分子的运动是分子自身具有的特性,与外界的作用无关。 拓展:从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扩散速度可知,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不剧烈,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在气体和固体之间。 (3)分子的热运动 ①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②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 注意:任何温度下,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仅是运动速度不同而已。不能

错误的认为0℃以下的物质分子不会运动。 ③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 ④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与分子的热运动的比较。 (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类比法理解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关系 方法技巧:分子间作用力不直观,我们不能直接感受到它的存在,但它的特点与弹簧拉伸或压缩时表现出的力的特点相似,两者加以比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像这样的方法叫类比法。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的现象 ①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有:很多物体有一定的形状;在荷叶上,两滴水靠近时可自动合并为一滴水;固体很难被拉断;两块底面磨平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结合在一起等。 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现象有:物体不能被压缩到无限小,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③值得注意的是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范围是很小的,只有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时才能产生,分子间的距离太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甚至为零。破镜难以重圆的原因。 ④不同物质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也不一样。 (4)物质三态的分子结构及宏观特征对比

九年级科学中考复习——内能知识点整理复习

内能复习 一、内能 (一)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3. 影响内能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材料。 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能________。 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_________。 4.物体内能与温度关系: A. 物体温度升高,说明物体内能______;物体温度降低,说明物体内能______。 B. 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变化。例:晶体熔化、凝固、沸腾过程中,物体的内能发生了改变,但是温度不变。 C. 温度变化,内能一定改变。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1. 热传递:高温热量低温。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 实质:内能的转移例如:发烧的病人额头敷冷毛巾。 条件:存在温度差例如:右图,烧杯中的水不沸腾,因为没有温度差。 2. 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______。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 能会减少。 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如右图甲:压活塞,筒内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请用科学知识解释。 如有图已:当塞子跳起时,瓶口出现白雾,请用科学知识解释。 注: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例题分析:右图是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活塞压缩气体的整个过程中,活塞对气体的平 均压力为1000N,活塞移动的距离为0.4m,则内燃机内其他增加的内能为多少?(假 设能量转化过程中没有能量散失) (三)例题分析: 1.关于温度和热量的概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比低温物体多. B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比低温物体多. C高温物体温度下降是因为它的一部分温度传递到低温物体上去了 D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与外界不进行热交换,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2. 若一物体放出热量,那么它的温度将[ ] A.一定降低B.一定不变C.可能不变D.可能升高. 3.关于热量和温度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B.一个物体的温度下降越多,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所具有的热量和温度成正比. 二、比热容及热量计算 (一)比热 1. 牢记一句话:比热大的物质,温度变化慢,水的比热最大。 2. 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3.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例如:海陆温度特点:白天陆地温度高,海水温度低;夜晚陆地温度低,海水温度高。 4.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5.例题分析 (1)A、B两种物质,比热容关系是CA>C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升高20℃,A吸收的热量一定较多 B、都降低10℃,B放出的热量一定较多 C、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都升高5℃,B吸收的热量一定较多 D、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都降低5℃,A放出的热量一定较多 (2)下列有关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气缸内的物质的内能 D.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效率高,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热值大 (3)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酒精( ) A.热值不变,比热容减小一半B.热值不变,比热容不变 C.热值和比热容都减小一半D.热值减小一半,比热容不变 (二)热量计算 1. 温度升高时用:Q吸=cm(t-t0) 温度降低时用:Q放=cm(t0-t) 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 Q——热量——焦耳(J);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m——质量——千克(kg);t——末温——摄氏度(℃);t0——初温——摄氏度(℃) 注:用公式求液体温度时,一定要注意液体的沸点:求出水的温度为105℃,但最终结果应该是100℃。 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2.例题分析 (1)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甲物体温度降低20℃,乙物体温度升高15℃时,乙物体吸收热量是甲物体放出热量的2倍,甲乙两物体比热比是( ) A.3:8 B.8:3 C.4:3 D.3:2 (2)A、B两物体的温度相同,A的质量是B的2倍,A的比热是B的1/4,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接触,则热量将从_______物体传递给______物体.

(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

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包括: 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①、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人们通常以10-10m 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①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②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 ③扩散现象表明:⑴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⑵分子间存在间隙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作用力大,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 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这样的结构使得液体较难被压缩,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第2节 内能 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2、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4、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5、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6、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 内能上是等效的 (1)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2)热传递: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第3节 比热容 1、比热容: ①概念: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 °C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②符号: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 ③单位: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 °C)。 ④定义式:c= ) (吸t0-t m Q

【初中教育】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讲义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讲义word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物理 专题:内能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题一 题面: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 B.物体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C.一杯水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D.南极的冰山温度很低,没有内能 题二 题面:如果铁丝的温度升高了,则() A.铁丝一定吸收了热量 B.铁丝一定放出了热量C.外界可能对物体做了功 D.外界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题三 题面:下列过程中,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人们晒太阳取暖 B.钻木取火 C.搓手使手变暖和 D.擦火柴取火 金题精讲 题一 题面:有关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既有动能又有势能,一个分子的动能与势能之和称为这个分子的内能 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0℃的物体没有内能 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内能增大,其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因为物体吸收了热量 题二 题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B.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将-18℃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一定增加 D.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题三 题面:在物体与外界没有热传递的情况下,下列关于做功和内能变化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B.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增加 C.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D.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题四 题面:关于温度与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物体的内能》教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物体的内能》教案(2课时) 教学目标: 1.描述克服摩擦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 2.知道内能改变的两种途径,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用热量来亮度热能的变化; 3.举例说明化学能与内能的转化, 4.认识燃料的热值,说明生物体能量的转化。 教材分析:本节在学习“机械能”的基础上,把对能量的研究拓展到内能。引导学生得出内能的概念并进一步探究内能的改变。并从内能的改变引入热量概念,从热量联系到燃料,又引出了燃料的热值概念。 教学过程: 一、内能 1、引入:(1)滚摆在没有空气阻力的理想情况下运动,机械能如何变化;有阻力情况(现实情况下)下的机械能如何转化?(2)自行车刹车时,原来的动能是消失了呢?还是转化成了其他的能,它称为什么能? 2、红墨水扩散实验 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表明分子运动越剧烈。由此可以推知,温度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可以从温度的高低来间接反映。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跟温度直接相关,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热运动。同时,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叫做内能。我们以前所说的“热能”是内能的俗称。教学中要提示注意“大量”两字,指出热现象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对单个分子谈热能、温度等是没有意义的。 学生讨论:物体的温度高低只反映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无论是高温、低温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过渡:内能与机械能能相互转化吗? 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先从能的转化角度分析实例:为什么搓掌可以保温?为什么钻木可以取火?为什么滑梯而下会发烫? 2、演示克服摩擦做功实验:把薄壁金属筒固定在桌子上之后,注入约1/4容积的乙醚,立刻塞上塞子。用稍宽一点的布带,绕在金属管外,然后迅速地来回拉布带,一会儿塞子就被冲起。 现象解释:迅速来回拉绳子,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气体膨胀,橡皮塞被弹起,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演示压缩气体做功实验:注意:气密性要好,可将活塞涂上少许蓖麻油;棉花要少量,并用镊子把棉花拉得疏松一些,放入玻璃筒底,压下的速度要快。 现象解释:快速压下厚玻璃筒中的活塞,气压被压缩,外力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引燃棉花。 4、演示气体对外做功实验:向吸滤瓶温水后,滴入少许酒精,再用橡皮塞塞住,不能漏气,但不要塞得太紧。摇一摇瓶子使酒精充分蒸发,然后用打气筒向瓶中逐渐打气,当瓶中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塞子会突然弹起,这一瞬间可看到瓶内生成白色的雾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7.1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内能 一、填空题 1.用类比法说明物理问题是探究物理的一种方法,如图甲所示,运动着的篮球具有______能;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也具有_______能.图乙中石块和地球互相吸引具有_______能;相互吸引的分子也具有_______能.图丙中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_______能;相互排斥的分子也具有_______能.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_______能. 2.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_______(填“快”或“慢”).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总和就_______,物体的内能就_______. 3.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_______时,就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时,能量从_______处转移到_______处,直至_______相同. 4.热传递是改变物体_______的一种方式,食品放入电冰箱,温度降低,内能_______; 在太阳光照射下,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 5.物理学中,把物体在_______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用符号______表示.热量的单位与能量的单位相同,也是_______. 6.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在地面和墙角内有相当厚的一层会变成黑色,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解释,这是一种_______现象,向分别盛有相同质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隔了一会儿,我们会看到盛有_______的杯子里的水变红快.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 7.李洁把金属勺放在热汤中,过一段时间,发现金属勺的温度升高了,它的______增加了;把金属勺从热汤中拿出来,过一段时间后,金属勺的温度降低了,它的_______减少了,于是,李洁得出结论:通过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二、选择题 8.下列关于扩散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只能在气体或液体之间发生 B.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C.扩散现象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D.扩散的快慢与温度高低无关 9.物体间的热传递总是从( ) A.体积大的物体向体积小的物体传递B.热量多的物体向热量少的物体传递

浙教版科学九上《物体的内能》word教案

第五节物体的内能(2课时) 教学目标: 1.描述克服摩擦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 2.知道内能改变的两种途径,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用热量来亮度热能的变化; 3.举例说明化学能与内能的转化, 4.认识燃料的热值,说明生物体能量的转化。 教材分析:本节在学习“机械能”的基础上,把对能量的研究拓展到内能。引导学生得出内能的概念并进一步探究内能的改变。并从内能的改变引入热量概念,从热量联系到燃料,又引出了燃料的热值概念。 教学过程: 一、内能 1、引入:(1)滚摆在没有空气阻力的理想情况下运动,机械能如何变化;有阻力情况(现实情况下)下的机械能如何转化?(2)自行车刹车时,原来的动能是消失了呢?还是转化成了其他的能,它称为什么能? 2、红墨水扩散实验 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表明分子运动越剧烈。由此可以推知,温度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可以从温度的高低来间接反映。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跟温度直接相关,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热运动。同时,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叫做内能。我们以前所说的“热能”是内能的俗称。教学中要提示注意“大量”两字,指出热现象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对单个分子谈热能、温度等是没有意义的。 学生讨论:物体的温度高低只反映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无论是高温、低温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过渡:内能与机械能能相互转化吗? 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先从能的转化角度分析实例:为什么搓掌可以保温?为什么钻木可以取火?为什么滑梯而下会发烫? 2、演示克服摩擦做功实验:把薄壁金属筒固定在桌子上之后,注入约1/4容积的乙醚,立刻塞上塞子。用稍宽一点的布带,绕在金属管外,然后迅速地来回拉布带,一会儿塞子就被冲起。 现象解释:迅速来回拉绳子,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气体膨胀,橡皮塞被弹起,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演示压缩气体做功实验:注意:气密性要好,可将活塞涂上少许蓖麻油;棉花要少量,并用镊子把棉花拉得疏松一些,放入玻璃筒底,压下的速度要快。 现象解释:快速压下厚玻璃筒中的活塞,气压被压缩,外力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引燃棉花。 4、演示气体对外做功实验:向吸滤瓶温水后,滴入少许酒精,再用橡皮塞塞住,不能漏气,但不要塞得太紧。摇一摇瓶子使酒精充分蒸发,然后用打气筒向瓶中逐渐打气,当瓶中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塞子会突然弹起,这一瞬间可看到瓶内生成白色的雾 现象解释:瓶中的空气在塞子弹起时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所以温度下降,空气中所含的酒精蒸气和水蒸气有一部分液化,成为微小的液滴悬浮在空气中而呈雾状。 5.建议分析以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时能量的转化情况。 三、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第5节物体的内能教案新版[浙教版]1

《第5节物体的内能》 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 2、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知道做功和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实质 3、知道热量的概念,知道功和热量都可以用来量度内能的变化。 4、知道热机的种类和热机中能量的转化。 教学重点 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法。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都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高处的物体具有势能,能够燃烧的物体具有化学能……这些宏观的物体都具有一定形式的能。那么,微观的粒子是否也有能量呢? 一、内能(热能) 视频:红墨水扩散(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 教师:说明温度越高,粒子的无规则运动(热运动)越剧烈。 内能:物体内部大量做热运动的粒子所具有的能。 举例说明物体的内能,并强调它的特点。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0℃以下的冰也具有内能。 二、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引入:生活体会――冬天时手很冷,经常通过搓手以取暖;用锯条锯木板时,用手摸一下锯条,会觉得很烫;野外生存中取火的一种方法是钻木取火,等等。 1、演示实验:克服摩擦做功、压缩气体做功。 教师讲解: (1)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了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2)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摩擦和压缩气体都可以说是对物体做了功)。 结论: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2、演示实验:气体对外做功实验。

教师讲解:瓶内的气体推动瓶塞做功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凝成小水滴。 结论: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就会减少。 小结:从能的转化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与物体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功可以用来度量内能改变的多少。 3、联系与应用。 (1)为什么气温随高度的增大而降低? 地面附近密度较小的空气吸收太阳辐射膨胀而上升,推挤周围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当上层气团因放出热量温度降低而下沉时,气团收缩,外界空气挤压气团,对气团做功,使气团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2)为什么用气筒给自行车打完气后,摸一下气筒外的外壁,会变热? 当我们给充足气的轮胎放气时,能看到在气门芯附近有一些小水珠,能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吗? 三、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1、复习回顾:什么是热传递?它有哪几种形式? 热传递:使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现象。 传导――热量通过接触物体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对流――通过液体或气体(流体)自身的流动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辐射――热量不通过物体媒介,直接由高温物体发射到低温物体的传递。 2、演示实验: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教师提问: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小图钉为什么会掉下来?金属棒的内能为什么会增大?金属棒上各部分是不是同时达到相同的温度,为什么? 出示图片:采用冷敷降低体温。 结论: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用Q表示,单位也是焦耳。 讨论:有一个装有铁屑的烧瓶,可以用什么方法使铁屑的内能增加? 小结: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但本质上有所区别。 四、比热容 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释放)的热量,叫做

九年级科学上册专题六:物体的内能.doc

物体的内馄 内能 1. (2011*自贡)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 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B. 烧水时,水逐渐变热 C. 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 D. 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感 2. (2011-淄博)寒冷的冬天,双手摩擦会感到手发热,放到暖气片上会感到手暖和,对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B. 两种方法都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C. 前者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D. 前者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3. <2011-株洲)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湘江边的浅水滩处却感到凉爽.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A. 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 B. 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 C. 沙子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小 D. 沙子的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 4. (2011-湛江)关于温度、热鼐、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0°C的冰没有内能 B. 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C. 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 D.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5. (2011-营口)下列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用砂轮磨工件,工件的温度升高 B. 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C. 电炉丝通电后热的发红 D. 夏天,马路被晒得烫脚 6. (2011-宜昌)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相同物态下,同-?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景 C. 温度为0°C的物体没有内能 D. 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 7. (2011 ?威海)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B. 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 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 8. (2011-山西)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如图所示,试管口软木塞冲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内能增大

九年级内能、内能的利用复习教案

例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 C 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 D 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变式训练: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 C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内能会减少,它的温度降低 D 冰化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2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 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 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3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B 物体温度为0℃时内能为零 C 双手互搓,手的内能不会增加 D 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4.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小 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大 知识点四: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1、热传递:使温度不同的物体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 (1)条件: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 (2)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3)结果: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持续到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 注意:①热传递是传递热量,而不是传递温度,更不是传递某种热的物质。 ②热传递是把热量由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不是由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 2、对物体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减少。 注意:做功不一定都使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做功是否会引起物体内能的改变,要看物体消耗的能量是否转化为物体的内能。如举高物体时,做功所消耗的能量变成了物体的势能,并未转化为物体的内能,所以物体的内能就没有改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