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模架预压方案

移动模架预压方案

移动模架预压方案
移动模架预压方案

建XX高速铁路XX标段

移动模架预压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建设集团XX高速铁路土建工程X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0 年月

移动模架预压方案

一、堆载预压方案简述

为了验证ZQMS900移动模架造桥机的设计和制造质量,同时也为了准确掌握现浇箱梁施工过程中模架造桥机各工况的实际挠度和刚度,模架使用前需要在现场做静载试验,以确保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能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并消除结构的非弹性变形和正确设置预拱度。

32m简直箱梁混凝土的120%的重量为973.2吨,同时还要考虑内模等荷载,并要在横断面上模拟箱梁的实际载荷分布,模拟堆载试验选用的材料应具有计量准确、比重大、质地均匀、方便运输和吊装等特点,在综合考虑以上特点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用混凝土预制块进行预压。

试验程序与步骤流程:试验准备(技术交底、施工组织等)→移动模架造桥机安装就位→模架全面自检→预压前联合验收→观测点标记布设→分级加载→观测读数、记录→终值静置→观测、分析数据,确定是否继续下一级堆载预压→全面检查→卸载→观测结果整理、分析→投入使用前全面联合验收→模架投入使用。

二、预压荷载

2.1、梁体重量分块计算

为了准确模拟梁体重量,进行分解计算。在加载预压过程中,根据不同部位梁体自重进行相应重量的预压。并进行沉降观测,等沉降量稳定以后再进行相应部位梁体重量的120%的超载预压。同时也要进行沉降观测。

并根据沉降观测结果,进行移动模架預拱度的重新调整。

2.1.1、I-I截面梁体重量计算

梁体横断面图

I-I截面

如上图所示,将梁体分为7块进行计算:

①、1#块:重量q1=0.514×2.5=1.285t/m

③、3#块:重量q3=0.885×2.5=2.213t/m

④、4#块:重量q3=0.578×2.5=1.445t/m

⑤、5#块:重量q4=1.109×2.5=2.773t/m

⑥、6#块:重量q5=0.705×2.5=1.763t/m

⑦、7#块:重量q6=0.165×2.5=0.413t/m

2.1.2、II-II截面梁体重量计算

II-II截面

①、1#块:重量q1=0.863×2.5=2.157t/m

②、2#块:重量q2=0.412×2.5=1.03t/m

③、3#块:重量q3=1.283×2.5=3.208t/m

④、4#块:重量q3=0.884×2.5=2.21t/m

⑤、5#块:重量q4=0.966×2.5=2.415t/m

⑥、6#块:重量q5=0.705×2.5=1.763t/m

2.1.3、Ⅲ-Ⅲ截面梁体重量计算

Ⅲ-Ⅲ截面

①、1#块:重量q1=1.089×2.5=2.723t/m

②、2#块:重量q2=0.651×2.5=1.628t/m

③、3#块:重量q3=1.448×2.5=3.62t/m

④、4#块:重量q3=1.217×2.5=3.043t/m

⑤、5#块:重量q4=0.979×2.5=2.448t/m

⑥、6#块:重量q5=0.705×2.5=1.763t/m

⑦、7#块:重量q6=0.165×2.5=0.413t/m

2.1.4、Ⅳ-Ⅳ截面梁体重量计算

①、1#块:重量q1=1.181×2.5=2.953t/m

②、2#块:重量q2=0.964×2.5=2.41t/m

③、3#块:重量q3=1.731×2.5=4.328t/m

④、4#块:重量q3=1.266×2.5=3.165t/m

⑤、5#块:重量q4=1.165×2.5=2.913t/m

⑥、6#块:重量q5=0.705×2.5=1.763t/m

⑦、7#块:重量q6=0.165×2.5=0.413t/m

2.2、梁体其他荷载

现浇箱梁每片总重约811T。考虑施工荷载为5T,内模重量约35T,移动模架承担的全部荷载总计851T,需要堆载851×120%=1021.2T。堆载试验采用混凝土预制块代替荷载进行,每只个混凝土预制块重量为1.46吨。由于为找平混凝土预压块,在移动模架模板上面平铺了1层5cm厚的砂袋垫层,砂袋垫层重量共25吨。计划堆载处砂袋垫层重量为约996吨。堆载过程中采用吊车配合吊装,人工进行堆放。

三、预压方案

3.1、梁体预压荷载

根据堆载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我工区计划采用混凝土预制块进行堆载预压。并且考虑到预压块制作的不规范,为了保证预压块堆放的平稳性,在堆载前底板和翼缘板上垫5cm厚沙袋垫层,预压块堆放在沙袋垫层上。

在梁体横线中心线左右各11.8m的范围内,梁体截面与I-I等截面,I-I 截面在顺桥向共23.6m;在距梁体横线中心线左右各11.80m至12.85m的这段范围内梁体截面为渐进过度截面,计算时取最大截面II-II截面,II-II 截面在顺桥向共2.1m;在距梁体横线中心线左右各12.85m至13.90m的这段范围内梁体也为渐进过度截面,计算时梁体截面取最大截面Ⅲ-Ⅲ截面,Ⅲ-Ⅲ截面在顺桥向共2.1m;在距梁端2.40m的范围内,梁体截面取Ⅳ-Ⅳ截面,Ⅳ-Ⅳ截面在顺桥向共4.8m。

堆载预压时,按照梁体自重分级加载。加载时先加载梁体底板重量,底板重量全部按照I-I截面的重量进行加载。加载完毕后进行沉降观测,等沉降稳定后,在加载腹板重量,腹板加载时也按照I-I截面的重量进行加载。加载完毕后继续进行沉降观测,仍然等沉降稳定后再进行加载顶板荷载,加载顶板荷载时,把II、Ⅲ、Ⅳ截面比I-I超重的部分加载在相应的位置。加载完毕后还要进行沉降观测,记录数据。沉降稳定后在进行超载预压。加载完成后进行沉降观测,记录数据,分析计算沉降量,重新设置移动模架預拱度。

3.2先加载梁体重量的30%

在梁体中心线左右两侧0.278m处和梁体中心线左右两侧各1.516m处各加载1排1.0m×1.0m×0.6m的混凝土预制块。顺桥向每隔1.15m加载1行,共29行。

并在中间两列预压块上各在堆载1列1.0m×1.0m×0.6m的混凝土预制块,顺桥向每隔1.15m加载1行,共29行。

3.3再加载梁体重量的60%

在梁体中心线左右两侧0.278m处在30%的预压块上再加载1列1.0m ×1.0m×0.6m的预压块,顺桥向每隔1.15m加载1行,共29行。同时在梁体中心线左右两侧各1.516m处各加载2列1.0m×1.0m×0.6m的混凝土预制块。顺桥向每隔1.15m加载1行,共29行。

3.4 其次加载梁体重量的100%

在梁体中心线处、梁体左右两侧1.2m处和2.7m处个加载1列1.0m×1.0m×0.6m的混凝土预压块;并在翼缘板上距梁体边缘1.77m的位置加载一列1.0m×1.0m×0.6m的预压块,顺桥向每隔1.15m加载1行,共29行。

因梁端重量比梁体中间重量大,故在梁体端部4.5m的范围内,在梁体中心线处、梁体左右两侧1.2m处和2.7m处个加载1列1.0m×1.0m×0.6m 的混凝土预压块,顺桥向每隔1. 5m加载1行,共3行。

3.5 最后加载梁体重量的120%

在梁体中心线左右两侧0.78m处和2.8m处个加载1列1.0m×1.0m×

0.6m的混凝土预压块,顺桥向每隔1.15m加载1行,共28行。

3.6、荷载检算

30%时荷载计算:梁体总重量为:(811+5+35-25)×0.3=247.8t

预压块重量为:1.46t×28×6=245.28t;

60%时荷载计算:梁体总重量为:(811+5+35-25)×0.6=495.6t

预压块重量为:1.46t×28×12=490.56t;

100%时荷载计算:梁体总重量为:(811+5+35-25)×1.0=826t

预压块重量为:1.46t×28×19+1.46t×15×2=820.52t;

130%超载预压:梁体总重量为:(811+5+35-25)×1.2=991.2t

预压块重量为:1.46t×28×23+1.46t×15×2=983.8t;

堆载预压荷载满足预压要求。

四、预压块大样图

每孔梁需要1.0m×1.0m×0.6m的预压块数量为674块。

五、移动模架卸载

5.1、卸载顺序

模架卸载时仍采用分级方式进行,按照加载相反的顺序进行卸载。首先卸载进行超载预压的20%的部分,再卸载顶板混凝土重量,然后卸载腹板重量,最后卸载底板重量。

每卸下一级载荷,均对所有测点进行一次测量,并作详细记录,在数据分析时与加载时的挠度进行比较。

5.2、模架检查

卸载后对模架所有螺栓、销轴等连接部位重新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根据实际情况对螺栓进行复拧。还要对模板及侧模支撑进行检查,看是否有

变形。

5.3、施工机械

在预压块吊装规程中,用2台25t汽车吊进行吊装。一台从88#墩进行吊装,1台从89#墩开始吊装,从两头向中间进行堆载预压。在吊装过程中,要用小型机械配合汽车吊,做到可用可行。

六、移动模架沉降观测

移动模架沉降观测采用水准仪测量,通过模拟加载预压试验取得移动模架沉降及弹性与非弹性变形的相关数据,掌握沉降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箱梁施工提供预拱参数,为桥面提供准确高程。预压沉降观测通过对预应力钢筋砼模拟加载预压试验取得移动模架沉降变形的相关数据。

6.1模动模架观测点布置

为了便于受力分析及预拱设置,在箱梁底板、腹板、翼缘,纵桥方向的跨端、1/4跨、1/2跨处对应的模架位置设置沉降观测点,在移动模架的支架模板布点,标记点号。具体点位布置如下图所示:

1

267

ⅠⅡⅢⅣⅤ跨端2m1/41/21/4跨端2m

沉降观测点布置图

6.2沉降观测的具体做法

模架沉降观测关键五步:第一步预压前,对模架进行高程测量;第二步底板模拟加载,测量模架高程;第三步腹板模拟加载,测量模架高程;第四步顶板、翼缘模拟加载,测量模架高程;第五步卸载后对模架进行高程测量。沉降数据每4小时观测一次,直至日沉降小于2mm为止,方可卸载。

1、仪器:水准尺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铝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铝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时应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DS3级别。

2、观测时间: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3、沉降观测的五定: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上要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4、在观测过程中,做到步步有校核。

5、完成沉降观测工作,要先绘制好沉降观测示意图并对每次沉降观测认真做好记录。

(1)沉降观测示意图应画出建筑物的底层平面示意图,注明观测点的位置和编号,注明水准基点的位置、编号和标高及水准点与建筑物的距离。

(2)沉降观测的记录应采用建设部制定的统一表格。观测的数据必须经过严格核对无误,方可记录,不得任意更改。当各观测点第一次观测时,标高相同时要如实填写,其沉降量为零。以后每次的沉降量为本次标高与

前次标高之差,累计沉降量则为各观测点本次标高与第一次标高之差。

6、如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时进行观测。

7、观测方法观测时先后视水准基点,接着依次前视各沉降观测点,最后再次后视该水准基点,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mm。另外,沉降观测的水准路线(从一个水准基点到另一个水准基点)应为闭合水准路线。

8、工作要求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连续的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四定,即固定观测人员,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基点,按固定的实测路线和测站进行。

9、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1)整理原始记录每次观测结束后,应检查记录的数据和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然后,调整高差闭合差,推算出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并填入“沉降观测表”中。

(2)计算沉降量计算内容和方法如下:

1)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

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本次观测所得的高程-上次观测所得的高程

2)计算累积沉降量:

累积沉降量=本次沉降量+上次累积沉降量

将计算出的沉降观测点本次沉降量、累积沉降量和观测日期、荷载情况等记入“沉降观测表”中。

10、绘制沉降曲线为沉降曲线图,沉降曲线分为两部分,即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和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1)绘制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首先,以沉降量s为纵轴,以时间t 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然后,以每次累积沉降量为纵坐标,以每次观测日期为横坐标,标出沉降观测点的位置。最后,用曲线将标出的各点连接起来,并在曲线的一端注明沉降观测点号码,这样就绘制出了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

2)绘制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首先,以荷载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再根据每次观测时间和相应的荷载标出各点,将各点连接起来,即可绘制出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11、通过预压取得模架非弹性沉降高度h1、弹性压缩沉降高度h2,则底模安装时升高—△h= h1+ h2高度。

6.3在施工测量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工程测量成果是各项工程施工的依据或工程质量的反映,为了保证工程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必须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具有周到的服务,并建立各种工作制度,严格按照国家工程测量规范和工程要求的相应等级进行测量,合理组织测量人员,配备精良的仪器设备,执行有效的检测程序,在满足测量精度的基础上积极为工程服务。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根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有关规程进行精度控制。

6.4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1.水准基点使用时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

2.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3.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

(1)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2)参与观测的人员经过培训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

(3)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按照固定的

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

(4)观测时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7)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定期检核,在雨季前后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8)数据计算方法和计算用工作基点一致。

6.5 注意事项

1.观测仪标保护

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等,观测标位置应做醒目标志等措施以保证观测仪标的长期功能及安全要求。

2.沉降观测应按照规定时间和频次要求严格执行,并定期复测避免沉降异常。

3.观测数据中应将各加载阶段标识清楚,避免数据分析时造成误判。

4.应加强对观测标的定期检查并严格落实,如出现观测标被敲击、挖橇、丢失等情况时应及时恢复并进行复测。

6.6.仪器检校

水准仪尺应有出厂检验书,使用前应对尺面上的圆水准器进行检、校。水准仪使用前应检外观检高、圆水准器检校、十字丝检校、气泡式水准仪交叉误差检校、i角≤15″的检校,使用中对i角定期检校。

七、安全措施

7.1结构安全措施

⑴、未经技术人员和设计部门的认可,不得对结构进行改动;

⑵、连接螺栓应按设计要求的规格和数量上满拧紧;

⑶、用作销轴的螺栓不宜拧紧,必须采取防螺帽脱落的措施,最好使用可穿开口销的螺栓;

⑷、因错孔等原因使得连接螺栓的数量不得不缺少时,每个连接面的螺栓缺失数不得超过总数的5%,且每块连接板的螺栓缺少数不得多于1颗。

7.2、结构使用安全措施

⑴、遇8级以上风力,停止施工;风力大于6级时造桥机不得过孔施工,各构件应处于锁定牢固状态;

⑵、前后支腿工作时,必须将底面与墩顶和梁面预埋件锚固锁定,并指定专人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⑶、在预压前,应指派专人对所有吊杆的连接状态予以检查、拧紧;

⑷、预压过程尽量对称进行,偏载不大于5%,以保证主梁结构受力均匀,变形一致;

⑸、外侧模架的开启顺序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理,以免损失模架的外形尺寸,造成残余变形;

⑹、造桥机主机纵移时,两侧的纵移油缸操作要同步进行,并溜丝保险;

7.3、质量保证措施

⑴、移动模架必须进行预压试验,并进行电路、液压系统的调试和试运行,待各项试验、检测结果达到各方要求后,再进行整孔梁跨的浇筑施工。

⑵、移动模架就位后,严格检查主桁架与桥跨中心的关系、模板中线及高程与设计资料的偏差,确保各项指标满足有关要求。根据计算数据进行预拱度设置,并跟踪观测修正拱度,使梁体保持良好的线形。

⑶、梁体接缝处施工前,对表面进行预处理,不得有油脂、尘土等物质。注意保护预应力孔道,使其清洁、畅通。严格按施工工艺施加预压力,并逐步完成荷载转换,完成整跨梁体施工。

7.4、安全保证措施

⑴、移动模架的吊装必须持有合格有效特殊工种操作证的人员进行,大型吊装必须遵守《大型起重吊装施工安全规定》。

⑵、移动模架和操作平台应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安装。平台四周要有防护栏杆和安全网,平台板铺的不得留空隙。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穿防滑鞋,水上施工穿救生衣,高空作业系安全带。上下爬梯应按照设计图纸焊接牢固,经常出入的通道应搭设顶棚。模架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吊装施工规范进行作业,要经常调整水平、垂直偏差,防止整体失衡。操作平台上,不得多人聚集一处,严禁向下抛掷钢筋、螺丝、工具等,下班时应清扫和整理好料具。

⑶、移动模架上所装置的液压设备和电器设备严禁他人乱动。操作平台应经常检查,看是否安全牢固。

⑷、移动模架走行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密切关注天气变

化情况,合理组织施工,不得违章操作。各工序的施工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和安全操作规范。

7.5液压系统

1)启动液压泵之前,检查截止阀是否关闭、换向阀是否在中位。

2)启动液压泵,检查系统压力是否正常,管路是否有渗油。

3)每施工一孔,垂直油缸注意排气。

4)操作各阀时应注意所对应的油缸、工作或方向,严禁出现误操作。

5)胶管拆开后应有保护措施,严禁任何杂质进入其内部。

6)当泵站不使用时,应及时切断电源。

7)经常检查液压油路钢管、胶管、接头的螺栓是否安全紧固。避免漏油现象发生。

8)经常检查系统中各种液压滤清器的滤芯与空气滤清器的滤芯是否杜塞。

9)经常检查液压油的油位是否达到要求,工作中也要时刻注意油位的变化。

10)一旦发现油液不足,应马上补充,避免油泵吸空,形成真空,从而烧坏液压油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1)液压系统能否正常地工作,完全依赖于各个液压元件的工作状态,而各个液压元件的工作状态,取决于联系它们之间的油液清洁度和温度。因此,操作人员时刻注意各个液压系统油液的清洁,保持油的温度在设定的范围内。

12)若系统出现问题,应首先仔细阅读液压原理图,搞清楚各元件的功能后,研究出现的问题,等原因明了后,才能进行各个元件的清洗、调节或更换,以免

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13)在油缸附近进行焊接或切割或打磨作业时,必须对油缸的活塞杆进行必要的防护,以防止活塞杆表面损伤。

7.6 电气系统

1)当设备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时,必须立即停车,查找原因,排除故障,严禁设备带病运行。

2)电气系统出现故障需进行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严禁带电作业。

3)电气系统的各种故障必须由专业电工或专职维修人员检修处理,严禁其它人员擅自进行检修和改动。

4)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各项操作,严禁擅自违反、省略、更改操作规程,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及现场人员的安全。

5)操作人员必须听从现场施工人员的统一指挥进行相应的操作,严禁凭个人的想象或主观臆断盲目操作。

6)非操作人员严禁擅自启动或操作各种控制按钮。

7)各项动作运行开始前,操作人员必须首先鸣响电铃,以示现场人员各就各位,准备进入工作状态。

8)避免在雷雨天气使用设备,遇到雷雨天气时,首先停调设备总电源,并应将设备停放到设有接地线的地方,将设备用预备的接地线直接接到接地桩上,同时工作人员不要逗留在设备上。

9)设备启动前,应注意检查所有电气设备是否安全,各急停按钮是否回到工作位置,各个操作开关是否在零位。

托架预压施工方案

托架预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施工计划 托架预压施工计划开始时间年月日预压,完成时间年月日。 二、托架预压目的 1)验证托架的稳定性、刚度及强度,确保施工安全。 2)测量托架的弹性变形指导梁体标高控制。 3)通过托架预压措施模拟箱梁荷载情况。测量托架变形沉降情况,确保梁体不因托架沉降而产生开裂。 4)减小托架的竖向变形,保证箱梁的线形。 四、机械物资配置 机械物资配置表 五、支架预压施工方法 5.1、托架验收 托架搭设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对托架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如下内容:(1)进入现场的托架主要构配件的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供应商配套提供的管材、零件、铸件、冲压件等材质、产品性能检验 报告。 (2)托架施工方案。

5.2、预压试验前准备工作 1)砂、砂袋、称重设备、装运设备、提升设备的进场和调试。 2)预压方式采用堆砂包的方法加载,如遇暴雨天气,砂吸水可能造成支架过荷的安全影响,预压期间格外注意,施工时注意天气预报,必须备足 防雨篷布,遇雨天必须覆盖严密。 3)底模、侧模翼板底模安装完成。 4)测量仪器的校验和签定等准备工作,在箱梁的两侧腹板下及桥中线对应的支架上作好变形观测点,观测点记号可用红色油漆作标记,为便于观 测,观测点布置在两端。 5)在箱梁两侧底模上布置好沉降观测点位,注意保护该观测点位 5.3、加载值的确定 预压重量自结构重量的120%,各部位加载值计算见附表。 5.4、托架预压施工方法 箱梁全断面预压,墩顶部分不预压,根据结构特点,翼板薄,重量较轻,箱室部位较厚,重量较重,预压采取翼板与箱室部位分开进行预压,翼板部位较轻,一次预压到位(120%结构重);箱室部位按20%、50%、80%、90%、100%、1 20%结构重分级进行预压; 1)模板安装完成后,在底板上每隔2m布设1个沉降测量控制断面,每个断面布置5个测量控制点(见附图),测出相应控制点的标高(H1),然后将砂袋均匀堆放在模板上进行加载,每级加载、卸载均要对沉降点进行观测,每次观测均对应各点作好记录。根据各级加载、卸载测得的变形数值,绘出沉降变形曲线,据此分析支架变形数据。 2)20%时持续约30分钟后测量沉降量,50%时持续约一小时,80%、90%荷载分别持续两小时后测量沉降量,加载至100%荷载时,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超载预压, 120%荷载持续约24小时,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卸载,并记录加载和卸载过程的沉降数据。(每隔2小时测量沉降量不超过0.5mm时,可认为沉降稳定。) 3)加载完成并待沉降稳定后测出个控制点的标高(H2)。 卸载后测出相应控制点的标高(H3)。

移动模架逐孔施工工法

移动模架逐孔施工工法 丄、八、亠 1冃I」言 1.0特大桥南引桥设计为5mx 40m的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等高度单箱单室斜腹板 结构,箱梁高2.4m,顶宽16m,底宽7m,梁长有32m 40m 48m三种,48m箱梁自重1590t。采用了下承式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施工安全可靠。采用ZQM1590移动模架造桥机制梁施工工法施工的32m、40m、48m跨度的梁片,具有箱梁整体性好,线形平顺美观的优点,受到业内人士的一 致认可和好评,并在进一步完善工艺的基础上形成了本工法。 2工法特点 2.0.1 本工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力投入少,缩短工期。 2.0.2 本工法工作场地紧凑,桥位就地制梁,无需制梁、存梁场地和运梁、架梁设备。 2.0.3 本工法荷载通过其自身的系统直接作用在桥墩或承台上,对原地面承载力等要求不高; 模架在高处前移方便迅速,不妨碍桥下交通,对地形要求不高。 3适用范围 适用于48m跨度以下,多孔相连且梁重在1590T以下的公路简支箱梁、连续箱梁的施工。使 用本工法前需对墩台的结构受力进行计算,以保证该型造桥机架设后墩台的安全性。造桥机主要 性能参数表见表3。

4工艺原理 4.0.1 移动模架造桥机是一种自带模板,利用两组钢箱梁支承模板,通过自立行走、模板开合,

对混凝土梁进行逐孔原位现场浇筑的施工设备。 4.0.2 下承式移动模架造桥机自下而上可分为墩旁托架、支承台车、主梁、底模及横联、侧模 及支撑、中扁担梁、防台风装置及液压系统等组成,具体见图 4.0.2-1,图4.0.2-2。 4 3 图4.0.2-1 移动模架造桥机侧面结构图 图4.0.2-2 移动模架造桥机正面结构图 1——主梁;2——横联系统; 3――前导梁;4――后导梁;5――墩旁托架6――支承台车;7――底模;8――侧模平台;9――侧模支撑;10――中扁担梁 11――防风装置;12――托架支撑;13 ――配重;14 ――液压系统 4.0.3 造桥机工作时,整个模架在靠墩旁托架支撑的支承台车作用下,可通过竖移、横移、纵 移分别实现脱模、模架横向分离或合拢、过孔。底模在横移油缸作用下,实现开合并可通过底模螺杆调整高程。

移动模架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移动模架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1.1移动模架 1、安装立柱时必须对承台基础进行清理,垫平,测量标高。 2、在混凝土张拉到足以克服自重后,可将模架整体下落20mm左右;以减少模架上弹对混凝土的不良影响。 3、移动模架拼装时各个支点标高必须按图纸标注尺寸控制,误差不超过10mm;特别注意标高不得超高;要留有安装或拆除主梁下盖板接头螺栓及节点板的空间。 4、浇注混凝土状态,底模横梁中间的对接法兰,上部必须顶紧,下部个别法兰间允许有小间隙存在。 5、首孔混凝土梁灌注前,必须对拼装好的移动模架进行加载预压,消除非弹性变形,准确掌握弹性变形,以调整模板线型,保障混凝土梁顶标高正确,满足轨道精度标准。 1.2混凝土浇筑 1、浇筑混凝土前,应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条件与施工条件事先编写浇筑方案,包括浇筑起点、浇筑进展方向和浇筑厚度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无故更改事先确定的浇筑方案。 2、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并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以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尺寸的质量保证率。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应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3、混凝土入模前,应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指标;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本技术条件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 4、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分层连续推进的方式进行,浇筑间隙时间不得超过60min,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5、在炎热季节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直接受阳光照射,保证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均不超过40℃。应尽可能安排在傍晚避开炎热的白天浇筑混凝土。 6、预应力混凝土梁应采用快速、稳定、连续、可靠的浇筑方式一次浇筑成型。保证每片梁的浇筑时间不超过8h,在预应力混凝土梁体浇筑过程中,应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强度和弹模试件,试件制作数量应符合相关规定。箱梁混凝土试件应从底

移动模架安装方案..

MZ460S移动模架拼装方案 一、工程概况 MZ460S型移动模架造桥机根据昆明轨道交通30m及25m整孔箱梁的设计和施工特点而研制。 本移动模架为上行式,具有下列优点: 1、采用上形式移动模架造桥机能自行完成支腿过孔移位,无须地面其它辅助吊机设备,机械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2、主梁两侧挑梁顶部设置防雨、防晒顶棚,能保证移动模架造桥机全天候工作,以提高造桥机总体工作效率,确保总工期的要求。 3、当通过连续梁或连续刚构等桥间转场时,只需展开侧模架和底模,即可方便通过,减少整机拆除工作量,提高转场作业效率。 4、主梁及模架采用对称设计原理,只需调换前导梁、前后支腿及辅助支腿安装位置就能满足双向施工的要求。 5、主梁及支腿结构无须改造即能满足30m整孔节段拼装箱梁架设工艺,综合利用率高。 二、编制目的 通过对移动模架拼装过程的控制,确保拼装过程的顺利、安全的进行。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区内所有采用移动拼装过程。 四、职责分工 1、工程部 针对本工程特点编制拼装方案,明确控制要素和工序工艺流程,并负责现场技术交底并检查落实。

2、现场负责人 对作业人员、设备配置以及过程控制负责。 3、质检和试验部门 根据规范及工艺细则进行工序检验和试验。 4、物机部 对拼装过程中所需各种物资提供后勤保障。 五、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移动模架使用说明书 六、移动模架拼装机具及辅助设施 表1 移动模架拼装机具及辅助设施

七、移动模架拼装采取桥墩拼装,拼装顺序(拼装流程图见后附图。) ①使用试墩做临时平台,在地面逐节拼接主梁和导梁,并将接头螺栓上满拧紧; ②在首跨小里程墩搭设1个临时支墩平台,使临时支墩的上表面和标准桥面齐平,用于支撑移动模架后支腿和辅助支腿; ③在首跨大里程桥墩安装预埋件用于固定移动模架前支腿; ④在临时支架顶安装移动模架后支腿。在首跨大里程桥墩安装前支腿,前支腿需与预埋件锁定,支腿后方安装支腿斜拉构件,前方拉设钢丝绳并可靠锚固; ⑤用两台150t吊车吊装主梁,然后用其中1台吊装辅助支腿,另一台吊装导梁,各个部分接头用螺栓上满拧紧; ⑥安装电气、液压系统,并调试; ⑦拆除前支腿斜拉机构; ⑧逐段拼装挑梁、吊臂、模架及模板,安装吊杆并调试,安装防护栏杆及走道等附属设施;

支架预压专项方案

目录 1编制说明 (2) 2.编制依据 (2) 3.施工概况 (2) 4.人力部署 (3) 5.施工机械机具配置计划 (3) 6.支架预压 (4) 6.1.预压的目的和意义 (4) 6.2.试验项目及收集的资料 (4) 6.3.预压范围 (5) 6.4.预压总体施工方案 (5) 6.5.支架、贝雷架的预压布置和实施细则 (6) 7施工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要求 (8) 1

窑河桥支架预压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范围: 本施工方案编制范围为淮南市窑河桥新桥上部施工,即窑河桥新桥系梁、中横梁、端横梁、拱肋支架预压施工。 2.编制依据: 2.1.施工图纸、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协议书及附近件; 2.2.“实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上部结构施工方案”; 2.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2.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F80-1-2004; 2.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2.6.《公路工程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2.7.《桥涵》(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 3.施工概况: 水下为钢筋混凝土承台承重,支架支撑在C30砼承台上,Ф325钢管支架,钢管柱上布置Ⅰ32及Ⅰ40工字钢,工字钢上布置贝雷架,最上面方木及模板,上部砂袋预压。拱肋支架采用碗扣钢管架支撑,上下螺旋托,方木及模板。梁上钢筋模板施工前必须对支架进行预压。 2

预压检查支架及水下砼承台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消除整个支架的塑性变形,消除地基的沉降变形,测量出支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确保整个支架的安全施工。 4.人力部署: 组织专职的领导班子,专职的测量监控人员,专职安全员, 总负责:王安华 技术负责:孙涛雷庆谊 测量负责:叶继盛雷庆谊任新林 安全负责:梁彦华王本荣 物资采购供应:周兴周家忠 5.施工机械机具配置计划 3

移动模架工法

一、前言 随着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由于具有整体刚度大、施工质量容易保证、养护成本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城市高架桥和大型桥梁的引桥建设中。而混凝土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在国内却基本局限于采用满堂支架现浇。相比之下,移动模架法施工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第一是工序简单,施工周期短,同时移动模架逐孔施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第二是不需进行基础的处理,适用范围广;第三是移动模架对于高墩桥梁,尤其是城市高架桥,具有显著的安全性,同时可不影响桥下的通车要求。 针对润扬长江大桥北引桥的现场环境和混凝土连续箱梁的结构特点,路桥集团公路二局研制开发了YZ40/1500下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该造桥机适用于混凝土箱梁的逐孔现浇施工及先简支后连续的预制拼装施工。 二、工法特点 1、本工法使用的移动模架造桥机结构简单,部件尽量选用常用周转材料,加工量相对较小,节省成本。 2、一孔梁段施工完成后移动模架整体行走至下一孔,无需多次拼装模板及预压,施工周期短且所需人员少。 3、调整主梁之间的距离和模板顶托高度即可适应不同几何尺寸梁段的浇注,设备通用性好。 4、结构受力明确,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极为吻合,结构安全可靠,而且有利于箱梁的施工控制,保证良好的线形。 5、本工法跨中无任何支撑,因此跨间地基不需处理,同时在施工时不影响通车通航,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45米左右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逐孔现浇,也可用于混凝土箱梁节段拼装法施工。特别是墩身超过一定高度搭设支架有困难时,施工现场地基软弱或桥下有通车通航要求时,以本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本工法主要以陆上施工为主,水中施工时应根据现场情况作适当变动。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735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措施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精品方案范本 编号:YTO-FS-PD735 2 / 2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措施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移动模架施工时,应严格执行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及安全操作规程,另应特别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采取电焊、系缆风绳等措施固定,防止倾覆。 2、严格执行高空作业安全操作细则,拴好安全带,周边设护栏,防止高空坠落事故发生。 3、凡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4、移动模架施工时,必须检查后支承体体系是否可靠,模架移动时是否左右同步、平稳。 5、张拉时,千斤顶正前方严禁站人,以防夹片等飞出伤人。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满堂支架的预压方案

省道308焦作至沁阳段改建工程 ZQ-S3合同段 沁 河 大 桥 满 堂 支 架 预 压 方 案 河南鹏程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满堂支架预压方案 一、工程概况 省道308焦作至沁阳段改建工程是河南省干线公路网规划中濮阳至济源一级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焦作市干线公路网规划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新建沁河大桥是在原沁河大桥右侧(上游侧),新建桥梁作为右半幅桥使用,原沁河大桥利用改建为左半幅桥。新建沁河大桥上部结构为(35+7*60+35)m预应力砼现浇变截面箱梁,采用悬臂浇筑施工,下部结构桥墩采用箱型墩,双排群桩基础;0号桥台为肋板式桥台,双排群桩基础,9号桥台桩式台,单排桩基础;0号桥台基桩直径150cm,桥墩与9号桥台基桩直径均采用180cm,桥梁全长498.12米,新建桥面布置为:0.5m护栏+11.0m行车道+0.5m护栏=12m,桥梁按90o设计。原沁河大桥改建后全幅桥面布置为:1.75m人行道+13m 行车道+0.5m护栏+2*10cm缝宽+0.5m护栏+11m行车道+0.5m护栏=27.45m,设计洪水频率:1/100,通航标准均为非通航河流。 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全长490米,主桥箱梁起止点分别为YK42+335.957和YK42+825.957。主桥平面位于直线上;纵断处于竖曲线范围内,竖曲线半径R=7500m和R=8100m竖曲线上,桥面纵坡变坡点在YK42+251.400、YK42+910.000处,两侧坡度分别为2.35%和-2.12%;桥面为2%单向横坡。 主桥上部结构箱梁采用单箱单室断面,箱梁顶板宽12.0m,底板宽6.5m,箱梁顶面设2%单向横坡。墩顶托架现浇梁段(0号和1号)

支架预压专项施工方法

常州东方西路Ⅰ标段 支 架 预 压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江苏工程有限公司东方西路Ⅰ标项目部 2008年7月

支架预压专项施工方案 第1章、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 ;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常州市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招标编号:20080405801-02); 4.东方西路(青龙西路—青洋路)工程一标段工程量清单; 5.对施工现场踏勘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第2章、编制原则 1、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编制,做到切实可行。 2、针对支架工程特点、存在的隐患制定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安全有序进行。 第3章、工程概况 东方西路Ⅰ标段(起止里程为K0+089.82~1+681.53)为我单位施工里程,全长1.59km。其中存在支架预压部分的分项工程为7号桥帽梁。 第4章、施工技术方案 1、地基处理 在支架施工前,首先对河岸填土进行压实,压实度保证能够承受帽梁施工中的静载和动载,然后在表层铺设10cm碎石垫层压实找平。 2、放线及搭设 施工前,根据帽梁投影边线实地放样支架施工边线,用钢筋桩拉线做好标记;根据支架结构图,按照杆件分布位置及间距拉线逐根安装底托。支架搭设顺序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依次搭设。支架定位布置时,纵、横方向必须拉线进行,保证所有支架立杆位置准确,间距均匀一致且在同一直线上。搭设支架时,杆件采用人工运输或绳索上拉,不允许随便乱丢,施工人员必须栓安全带。支架搭设中注意检查立杆间的距离和垂直度。 支架搭设完成后,开始安装可调节顶托。安装顶托时,严格控制顶部自由端的长度,且最大自由长度应控制在40cm以内。顶托安装完后铺设纵向横梁及横向分配梁。 3、支架系统预压 在梁支架搭设完毕,底模铺好后,要对支架用砂袋进行预压,预压的目的一是消除支架及地基的非弹性变形,二是得到支架的弹性变形值作为施工预留预拱度的依据。预压荷载

地铁车站单侧墙移动模架施工工法

地铁车站单侧墙移动模架施工工法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城通公司 1.前言 在深基坑侧墙施工时,侧墙多采用定型竹胶板、木模板+钢管支撑组合体系,使用过程中存在耗费工时长,材料利用率低,表观质量差、渗漏水现象较严重等缺点。 在施工武汉市轨道二号线一期工程第十八标18A 分标段工程【洪山广场站】时,根据施工工艺、基坑深度、支护要求和土质情况,选择了移动模板台车,代替传统的组合式模板,减少了劳动力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 2.工法特点 2.1成本低廉; 2.2 安全可靠; 2.3 操作方便; 2.4工作效率高; 2.5节能环保;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下车库、地下室、地下车站等单侧墙体系工程。 4.工艺原理 4.1工艺原理 1、加固原理:借助预埋的地脚螺栓+台车自重+台车斜向可调节钢锭进行加固; 2、行走原理:在台车底部设置万向轮行走装置,利用人工推动行走; 3、工作原理:模板制安、脚手架搭设一次成型,侧墙墙体分段整体浇筑,侧墙刹尖部分预留契口,后期通过注浆的方式,保证该部位砼密实度。 4.2侧压力计算 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根据测定,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临界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为新浇筑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通过理论和实践,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 2 /121022.0V t F c ββγ= H F c γ=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5 kN/m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实验资料时,可采用

移动模架施工组织设计策划方案

东引桥移动模架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1.1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颗珠山大桥位于东海大桥港桥连接段,西起颗珠山岛,东连小城子山港区,距上海市南汇区芦潮港约30km。 2、工程范围 颗珠山大桥起点桩号为K29+387.929,终点桩号为K31+047.929,全长1660m,桥跨组合为7×50m+(50+139+332+139+50)m+12×50m。其中主桥长710m,主桥斜拉桥部分为610m,采纳双塔双索面结构,两侧过渡孔长度分不为50m。 1.2、水文条件 桥位区所处海域的潮汐要紧受东海前进潮波操纵,潮汐类型属非正规半日浅海潮型,每个潮汐日有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的过程。 1、潮位 不同重现期高低潮位表

潮汐特征表 2、波浪 20年一遇风暴水位的H5%=4.49m,波浪波长L=62.6m、周期T=7.5s。最大流速V=2.1m/s。 1.3气象特征 桥区位于亚热带南缘,东亚季风盛行区,受季风阻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气候变化复杂。多年平均气温15.8℃,历年最高气温37.5℃,历年最低气温-7.9℃。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mm,降水日数为134天/年。实测最大风速35.0m/s,风力大于7级大风天数65.8天/年,风力大于8级大风天数30天/年,风力大于9级天数约为3天/年。平均雾日数30~50天。寒潮年平均3.6次,最多5次。 1.4通航 本桥无通航要求。

二、移动模架选择及结构简介 颗珠山大桥东引桥为两联6×50m箱梁,主桥过渡孔一跨,共分13跨(自PM487墩始至PM474墩止,由东向西排列),均为海中墩箱梁施工。依照移动模架施工的优势,我部分不从湖南路桥和广西路桥各租赁MSS移动模架一套用于东引桥箱梁施工,每跨施工缝设于离支座中心8.0m处,整跨成型施工,左右幅各配一套移动模架,施工顺序为从小洋山岛向主桥方向逐孔现浇施工。先施工左幅,左右幅施工间隔在一孔以上。 2.1、移动支撑系统要紧组成部分及功能介绍: 移动模架施工特点:适用于深水或高墩身使用支架或其它施工方法不经济的情况下建筑桥梁上部结构,周转次数多,周转时刻短,使用辅助设备少,减少了人力物资的白费,特不适用于多跨现浇梁施工,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能加快施工进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移动支撑系统(MSS)要紧由牛腿、主梁、横梁、后横梁、外模及内模组成(详见图1)。每一部分都配有相应的液压或机械系统。各组成部分结构功能简介如下

支架预压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支架预压 (2) 1、地基处理与支架搭设 (2) 2、支架预压目的 (2) 3、预压的重量 (3) 4、预压施工方法 (4) 5、预压监测 (5) 6、预压注意事项 (6) 三、荷载卸载 (7) 四、安全文明措施 (7)

支架预压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立交工程主要为xxxxx主线桥、南转西的小环岛A匝道,以及东转北的B匝道及该范围内底层道路。 主线桥设计为K0+060.75~K0+542.177,全长481.427米,跨度布置为三联,南北引桥均为25.5m+25m的跨度布置,xxx路时采用25m+25m+27.5m+27.5m现浇连续箱梁,典型断面桥宽18米,梁高1.6m,梁体均采用直腹板截面,底部弧形倒角。顶板厚25cm,底板厚22cm,腹板宽度为50cm,悬臂2.5m。 桥墩均为Y形墩,由哑铃型矩形截面构成,主线单个矩形根部截面为1.5m×1.5m,通过支撑处的实体横梁支撑梁体,分联处交界墩采用纵向扩大头支撑两侧梁体。 基础均采用钻孔桩基础,桩径1.5~1.8m不等,按嵌岩桩设计,要求嵌入中风化泥岩层不小于3倍桩径,施工时桩长应采用设计桩长与嵌岩深度双控。承台根据桩基布置情况高2.0m~3m。 A匝道主要分部为两联4×22m,梁体采用单箱单室结构,梁高1.6米,桥宽9米。匝道桥墩均为Y形墩,单个矩形根部截面为1.2米×1.05米,设置双支座支撑,基础均采用1.5米直径钻孔桩基础。 xxx主线桥梁总宽18米,路幅划分为:1m(防撞墙及花池)+0.25m(路缘带)+3.5m(小车道)+3.75m(车道)+ 0.25m(路缘带)+0.5m (中央隔离带)+0.25m(路缘带) +3.75m(车道) +3.5m(小车道) +0.25m(路缘带)+ 1m(防撞墙及花池)=18m。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模板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 工法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 1 前言 1.1 概况 移动模架系统(move support system)简称MSS,是桥梁施工的先进方法。移动模架系统是一种自带模板,利用承重梁支承模板,对混凝土梁进行逐孔现场浇注的施工机械。国外,最早在1969年由德国PZ公司研制在德国阿母辛克(Amsinck)桥正式使用。国内最早于1990年引进该类造桥设备施工了厦门高集海峡公路大桥。 移动模架承重部分类型常见的多为两组定型的钢箱主梁(图1),也有使用拆装式常备杆件改造后的桁梁(图2);定型钢箱主梁形式的移动模架系统一般为专门设计,对匹配梁型使用,梁跨20~40m范围均有应用;拆装式常备杆件形式的移动模架系统的优势在于平曲线半径较小、梁跨多种组合等定型移动模架无法适应的环境下,本工法主要内容为后者。 图1 钢箱主梁式移动模架构造图

图2 桁架主梁式移动模架构造图 该类移动模架体系由四部分组成:①固定于桥墩上部用来支承桁梁平台的支承体系;②收折式桁梁平台;③平台转跨推进行走系统;④支架平台上的满堂支架体系。 1.2 工艺原理 1.2.1 整个支撑体系附着于支撑墩柱上,经过支撑键及预埋键盒,将施工荷载全部转移至墩柱之上,不再设置临时支墩。 1.2.2 每组桁梁经过可收折横联行成整体,作为现浇梁施工的支架平台。 1.2.3 支撑体系上设置横、纵移装置,完成横移及纵移。 2 工艺工法特点 2.1 无需地基处理,能对高度较大、无法或较难设置落地支架的现浇梁进行施工,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和破坏,适用范围广。 2.2 使用常备杆件,可依具体施工条件进行组合,适应性强。牵引设备移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2.3 采用倒三角及倒梯形加强承重杆系,为桁梁提供足够的抗弯能力及刚度;承重杆系为收折设计,满足平台向前行走。

移动模架施工方案

中铁一局武广客专第五项目队 32m箱梁移动模架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⑴施工承包合同书 ⑵施工图及设计文件 ⑶《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⑷《铁路试验规程》 ⑸《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箱梁采用纵向预应力体系,单根钢绞线直径d=15.2mm,管道采用波纹管成孔。 二、工程概况 中铁一局武广客运专线第五项目队管段共有桥梁6座,上部结构形式为32m、24m和(40m+56m+40m)箱梁。其中跨径32m现浇梁采用单箱单室断面,梁高3.05m等高度梁;箱梁顶板宽度13.4m,底板宽度5.5m,悬臂长度3.35m,悬臂板根部厚65cm,端部20cm,箱梁内顶板厚度30cm,底板厚度28cm,腹板厚度45~105cm。 三、主要机械设备配备 主要施工机具配备表

四、施工方案及施工计划安排 1、施工方案 本管段32m简支箱梁,设计采用纵向预应力体系。箱梁施工时采用两套移动式钢梁模架。箱梁每一段施工都是一次浇注成型,灌注后必须进行覆盖养生,达到100%的强度及相应弹性模量和龄期要求后按要求施加预应力并压浆后模架方可前移。 2、施工周期及作业程序 每孔施工周期为13~15d,其程序与作业时间如下: ①钢梁模架卸落、拆底模,将模架移至下一孔位置 1d ②安装底模、整修模板、调整标高、预拱度 0.5d ③绑扎底板、腹板钢筋,敷设预应力管道,安装锚具 3d ④内模就位、管道内穿钢绞线、绑扎顶板钢筋 1d

⑤浇注混凝土,养生 7~10d ⑥施加预应力,压浆 0.5d 3、施工计划安排 茅栗铺特大桥计划从2007年4月初开始梁部施工,在3月将移动模架进场进行组拼。由于工期要求,本桥计划从第26跨开始上移动模架,向广州台方向施工,共计16跨,其余梁跨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施工横道图附后。 黄洋水库特大桥计划于2007年4月初开始梁部施工,在3月将移动模架进场进行组拼。由于工期要求,本桥计划从第9跨开始上移动模架,向广州台方向施工,共计16跨,其余梁跨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施工横道图附后。 五、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①先对结构物的图纸设计位置、几何尺寸、标高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审核无误后,方可施工。 ②对施工所用的一切原材料,砂石料、水泥、外加剂等材料严格按照规范和监理要求的检测频率和检测手段进行检测,确保原材料合格,并准备充足数量。 ③与本项工程有关的机械设备提前完成检查和调试,并确保在施工中能够正常运作;施工便道、大型临时设施在梁体施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优化,并采取有效防汛防雨措施,确保雨季正常施工。 ④试验室在32m现浇梁开工前完成主梁C50砼配合比设计,并提供备用配合比,上报驻地监理工程师批准。 ⑤做好滑移模架拼装前的准备工作,拼装模架的所有工具必须准备齐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苏州市轨道交通2线总体呈南北走向,线路起于相城区京沪高速铁路苏州北站,经平江新城、石路商业区、沧浪新城,终于吴中区迎春南路,线路全长26.556km,全线设22座车站。本合同段箱梁结构形式分为简支箱梁和连续箱梁两种,均为单箱单室结构,箱梁标准断面梁高1.8m,顶板宽9.30m,底板宽4.176m;变截面段梁高度 1.8~3.0m。箱梁共计128跨,其中跨径30m简支梁70跨,跨径35m简支梁5跨,跨径32m简支梁21跨,跨径25m简支梁3跨,跨径35+50+35m 连续梁5联,跨径44+44m连续梁1联,跨径30+30+30m连续梁1联。现浇箱梁支架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施工,支架预压材料采用砂袋。 2编制依据 1、《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 194-2009 2、《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3、我单位编制的《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6、苏州市施工企业《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 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8、施工图设计 3施工准备工作 3.1材料准备 根据箱梁支架预压方案所采用的材料(砂袋预压)和预压方法计算预压材料所需数量,编制材料进场计划,由项目部物资部按时采购。 3.2施工机械准备 根据工期要求以及施工场地情况,合理安排各种机具的进场计划,使用前进行调试工作,确保机械性能良好。

4施工进度安排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箱梁支架施工计划安排:2010年11月25日,竣工时间:2011年6月30日。 5人员组织与机械设备安排 本标段共有两车站三区间,根据本标段工程量的大小设置了4个桥梁施工工班,每个施工班施工范围、劳动力配置、机械配备详见下表,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和箱梁模板加工计划安排,先施工太阳路至广登路段。 劳动力组织与机械设备安排表 管理人员一览表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 (QB/ZTYJGYGF-QL-0503-2011) 桥梁工程有限公司赵红来刘涛 1 前言 1.1 工艺工法概况 移动模架系统(move support system)简称MSS,是桥梁施工的先进方法。移动模架系统是一种自带模板,利用承重梁支承模板,对混凝土梁进行逐孔现场浇注的施工机械。国外,最早在1969年由德国PZ公司研制在德国阿母辛克(Amsinck)桥正式使用。国内最早于1990年引进该类造桥设备施工了厦门高集海峡公路大桥。 移动模架承重部分类型常见的多为两组定型的钢箱主梁(图1),也有使用拆装式常备杆件改造后的桁梁(图2);定型钢箱主梁形式的移动模架系统一般为专门设计,对匹配梁型使用,梁跨20~60m范围均有应用;拆装式常备杆件形式的移动模架系统的优势在于平曲线半径较小、梁跨多种组合等定型移动模架无法适应的环境下,钢箱主梁式移动模架与桁架主梁式移动模架原理基本相同,本工法主要内容为桁架主梁式移动模架。 图1 钢箱主梁式移动模架构造图 钢箱主梁式移动模架结构系统主要有:钢箱主梁、桁式鼻梁、横梁、模板系统、平台支架系统、支承移动模架主梁的支承系统、移动模架前移及横梁模板开合调整的液压控制系统。

图2 桁架主梁式移动模架构造图 该类移动模架体系由四部分组成:①固定于桥墩上部用来支承桁梁平台的支承体系;②收折式桁梁平台;③平台转跨推进行走系统;④支架平台上的满堂支架体系。 1.2 工艺原理 1.2.1 整个支撑体系附着于支撑墩柱或支承于桥梁承台上,通过支撑键及预埋键盒,将施工荷载全部转移至墩柱或承台之上,不再设置临时支墩。 1.2.2 每组桁梁通过可收折横联形成整体,作为现浇梁施工的支架平台。 1.2.3 支撑体系上设置横、纵及竖向移动装置,完成横移、纵移及高度调整。 2 工艺工法特点 2.1 无需地基处理,能对高度较大、无法或较难设置落地支架的现浇梁进行施工,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和破坏,适用范围广。 2.2 使用常备杆件,可依具体施工条件进行组合,适应性强。牵引设备移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2.3 模架前移及横梁、模板收折均可采用同步液压系统,操作简便、连续,工效高。 2.4 采用倒三角及倒梯形加强承重杆系,为桁梁提供足够的抗弯能力及刚度;承重杆系为收折设计,满足平台向前行走的施工需要。 2.5 标准化作业、施工周期快、质量好。 3 适用范围 3.1 高墩现浇箱梁施工。 3.2 复杂地形现浇梁施工。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枫亭特大桥移动模架 制梁 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福厦铁路Ⅱ标段二工区 中铁九局集团福厦铁路工程指挥部二工区 2008年05月25日 一、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是工程项目重要的控制目标之一,也是衡量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

重要标志。为确保施工作业安全,我们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做到依法办事;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及时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建立高效精干的安全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并从技术上入手,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以确保实现安全目标,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 工程施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及兼职安全检查人员,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各项规定,做到生产与安全工作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 二、安全保证措施 (1)移动模架操作安全保证措施 A、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纪律。 B、吊装前应检查机械、索夹吊环等是否符合要求并应进行试吊。 C、吊装时必须有统一的指挥、统一的信号。 D、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生根处应做到高挂低用及安全可靠。 E、高空作业人员上班前不得喝酒,在高空不得开玩笑。 F、高空作业穿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鞋、高跟鞋、塑料底鞋和带钉的鞋。 G、吊车行走道路和工作地点应坚实平整,以防沉陷发生事故。 H、六级以上大风和雷雨、大雾天气,应暂停露天起重和高空作业。

石家庄南绕城高速NRC-2支架预压专项施工方案

石家庄南绕城高速公路施工技术方案申报批复单承包单位:河北冀通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合同号:NRC-2 监理单位:河北通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石家庄宏业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支架预压施工方案 河北冀通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NRC-2标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六年四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设计图纸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6、《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 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2编制原则 ⑴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原则。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期。坚持技术先进、方案优化、重信誉守合同、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 ⑵要求方案切实可行、经济合理、可操作性强。 ⑶坚持用工制度的动态管理。根据工作的需要,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 二、工程概况 本桥为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环互通上一座跨线桥,中心桩RK28+331.45,交角75°,桥梁上部结构为3*35+4*35+4*35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45钢混组合梁+3*35装配式预应力小箱梁+(35+36.65+35)+(35+36.65+35)现浇箱梁+65+65钢混组合梁+3*35+3*30+3*25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下部结构桥台采用肋

板台,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均为钻孔灌注桩基础。 第七联现浇箱梁宽度为变宽度,梁高2.0m, 翼缘板宽200cm, 翼缘板厚20cm,底板厚22cm,顶板厚25c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满堂支架整体现浇施工。 三、支架系统结构 本工程箱梁模板采用优质覆膜竹胶板,竹胶板长方向沿桥纵向铺设,以确保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色泽一致。在上托座调整好后铺设顺桥向15×15cm方木,铺设时注意使其两纵向方木接头处于U型上托座上,接着按25cm间距铺设横桥向10×10cm方木,根据箱梁放样中线铺竹胶板做为箱梁底模。 本联现浇箱梁采用满堂碗扣式支架。支架钢管采用φ48、壁厚2.7mm焊接钢管,要求钢管表面无锈、光滑、无裂纹,具有出厂合格证。支架钢管所用钢材均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和《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支架搭设布置为:现浇箱梁腹板位置横桥向1.2m范围按60×60布置立杆采用碗扣脚手架,碗扣脚手架立杆上下设可调顶托和底托。水平联接杆上下间距60cm。梁端处支架3m范围内按60×60布置,布置横桥向60×纵桥向60cm立杆。其他部位按60×90布置,水平连接杆上下间距120cm。 为确保梁体整体稳定性,支架须按要求设置一定的剪刀撑。横桥向、纵向剪刀撑采用普通钢管支架通过扣件与碗扣架的立杆相连,由于支架高度在7m以上,横桥向从底到顶,每隔4.5米立杆连续设置

移动模架施工工法

移动模架施工工法 1.前言: 移动模架法制梁最早于1955年在德国使用,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开始采用移动模架制梁。移动模架是一种自带模板可在桥位间自行移位,逐孔完成箱梁现浇施工的大型制梁设备,制梁不受桥下地质条件的限制,适应深谷、软基、水中等各种工况的要求,避免大吨位提、运、架设备和预制场的一次性投入;近年来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及高速铁路建设中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本工法是在参照有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在沈丹铁路客运专线TJ-3标简支现浇箱梁施工过程中,经总结和完善而形成。通过应用本工法,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工法特点: 2.1受环境影响较小,可在复杂地形条件下施工。 2.2能保证安全质量,施工速度快。 2.3施工方法简单,易于施工人员掌握。 2.4功能完备,机械化程度高。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客运专线32m及24m现浇梁施工。 4.工艺原理: 移动模架造桥机主梁在支承油缸及托辊轮箱的作用下,可实现升降及纵移动作;模架及模板在模架开启机构的作用下完成底模架横移开启及闭合的动作;模架通过挑梁、吊臂及吊杆悬挂在主箱梁底面,利用可调撑杆调节模板的预拱度,按设计要求调整梁底的线型高程。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工艺流程: 移动模架系统在现场拼装成型,进行模板调整、预拱度设置及预压。钢筋在加工场集中加工、专用运输车运输到施工桥位、吊车吊装到

桥上作业面后进行绑扎;预应力孔道塑料波纹管成孔;底、腹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安装内模,最后进行顶板、翼缘板钢筋绑扎;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混凝土泵车泵送入模,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梁体混凝土振捣,桥面采用悬空式整平机整平;梁体养护采用自然养生;预应力筋张拉采用两端整拉工艺,真空压浆、封端;移动模架落架、脱模,纵向前移至下一浇筑孔位。 图5.1-1 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工艺框图

最新下承式移动模架施工技术方案

下承式移动模架施工 技术方案

下承自行式移动模架原位整孔现浇32m简支箱梁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 甬台温铁路客运专线木周岭特大桥起讫桩号为DK38+471.06~DK40+401.24,中心里程为DK39+436.15,全长1930.18m,桥型布置为:(62+2×112+62)m连续梁+1-32简支箱梁+(48+80+48)m连续梁+9-32m简支箱梁+(40+64+40)m连续梁+28-32m简支箱梁。 简支箱梁长为32.6m,计算跨径为31.1m,跨中部分梁高为2.8m,支点部分梁高为3.0m,横桥向支座中心距4.7m。梁顶宽13m,底宽5.74m,建筑总宽13.4m,挡碴墙内侧净宽为9m,桥上人行道栏杆内侧净宽12.8m。梁体C50砼为316m3/孔,钢筋66t/孔,钢绞线12.4t/孔、27束/孔。 木周岭特大桥8#~17#墩的9孔32m和20#~35#墩的15孔32m简支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法原位整孔现浇施工,4#~5#墩和35#墩~48#台13孔32m简支箱梁采用满堂支架法现浇施工。本工程共投入2台郑州大方产DXZ32/900下承自行式移动模架,施工顺序为第9孔→第16孔、第21孔→第35孔。 二、编制依据 1、《有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 (通桥(2006)2221-V); 2、《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TB10203-2002) 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5、《铁路混凝土及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6、《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7、《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9、《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 三、移动模架简介 图1 DXZ32/900移动模架总装图 DXZ32/900下行自行式移动模架系针对铁路客运专线双线整孔桥梁施工而设计,为下行式结构,能够自行倒装主支腿。主要由主框架总成、外模系统、内模系统、主支腿及立柱、前辅助支腿、中辅助支腿、后辅助支腿、电气液压系统及辅助设施等部分组成,总图主框架中心距11米。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DXZ32/900移动模架主要技术参数表表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