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频超声探讨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高频超声探讨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高频超声探讨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高频超声探讨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近年来,随着CT及MRI的广泛应用,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已为临床所重视,而对于超声探讨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则鲜为报道。本文旨在通过高频超声探讨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尝试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检查诊断手段和疗效评价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6年3月~2009年3月期间,我院共收治85例小儿外伤性临床疑似脑梗死的患儿接受颈动脉高频超声检查,其中24例(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8个月~12岁,平均6.4岁)患儿经CT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同时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1.2 临床表现 症状出现时间为伤后2~72h,GCS评分为 8~15分。其中5例在受伤12h内第一次CT扫描未见异常。临床表现大部分为头痛、恶心、口角歪斜及单侧肢体运动不灵或无力。少数表现为受伤后短暂的意识障碍与偏侧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临床治愈情况:由于治疗及时得当,除2例稍重外,余多在3~4周治愈出院。

1.3 高频超声检查方法:应用HP-5500及IU-22彩色多普勒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3-11MHZ和5-9MHZ。选用小器官软件设置。资料经报告系统保存,供随后分析。受检儿童取仰卧位,肩后垫枕,头后仰并转向探查对侧,尽量使颈伸展,充分暴露受检区。胸前贴电极,同步心电图检查。探头置于胸锁乳突肌前缘,从颈动脉起始处开始至颈内动脉入颅处显示不清为止。逐段观察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膨大部及颈内动脉的横、纵切面。取颈动脉长轴切面,于心电图R波顶点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分叉处、分叉前1.5cm(颈总动脉远端)及分叉处后1.0cm(颈内动脉近端)范围内的管腔内径,及内膜交界面与中-外膜交界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为 IMT值。在上述检查部位用彩色多普勒观察管腔内血流动力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1.3.005

高频超声探讨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颈动脉的血流

动力学变化

刘研

[摘要] 目的 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尝试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检查诊断手段。方法 对24例经CT 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患儿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检测左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及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期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

Vm,阻力指数RI。同时选取30例健康患儿作为对照组。并且对患儿治疗前后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患儿双侧颈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均升高,且与治疗前相比,

治疗后上述动脉血流速度减低(P <0.05)。

结论 因此我们认为通过高频超声观察患儿的斑块及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在临床上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关键词] 颈动脉;血流动力学;腔隙性脑梗塞;高频超声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arotid arteries hemodynamics Of lacunar infarction in children by injury , it can be a new way to clinic. Methods We examined and recorded systolic peak ? ow velocity (Vs) diastolic peak ? ow velocity (Vd) mean ? ow velocity (Vm) 0f carotid artery and vertebral artery in 24 cases of lacunar infarction in children by injury and 30 healthy and checked again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increase of velocities was found in all patients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 found decrease of velocities in those arteries(P <0.05) Conclusion It is very helpful to diagnose lacunar infarction in children by injury that we exam carotid arteries hemodynamics .

[Keywords] Carotid artery;Hemodynamics;Lacunar infarction in children;High -resolution Ultrasound

学情况,记录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取样容积置于管腔中央,大小

为1.5~3mm。血流方向与声束夹角≤60。分别检测左右侧颈总动脉(CCA)和颈内动脉(ICA)及椎动脉(VA)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期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及阻力指数RI。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所有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x ±s ),

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的t 检验。同组中用药前后的比较用配对的t 检验。以P <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2.1 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二维超声及CT检查部位见表1。

由表1可见,患儿在伤后第 1天~数天内二维声像图可见颈动脉IMT>0.8mm者为13例,可见断裂并剥脱条状光带者1例,前或后壁可见强回声光斑的11例,而头颅CT检查示梗塞的部位大部分位于内囊或基底节区。

2.2 高频超声的彩色多普勒分析见表2。2.3 治疗前后颈动脉血流参数比较见表3。由表3可见,24例患儿经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高频超声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异常率为100%,均为血流速度增高(Vs、Vd、Vm),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其血

作者单位:123000 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B超室 (刘研)

表1 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二维超声及CT检查的部位例数

颈动脉二维超声

颅内CT(部位)3 CCA 后壁IMT>0.8mm 豆状核

5 ICA 起始后壁IMT>0.8mm 内囊及基底节区

2 CCA 前壁强光斑 内囊

4 ICA 前壁强光斑

内囊及基底节区

2 CCA 前壁或后壁IMT>0.8mm及合并强回声光斑 左丘脑

3 RICA 前壁IMT>0.8mm及合并强回声光斑 内囊及基底节区

1 颈内动脉近颈总动脉分叉处可见一条剥脱条状光带 左内囊4 无异常

内囊及基底节区

流动力学各项参数结果见表2。24例患儿临床治疗后复查CDFI 见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减低,且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3 讨论脑梗塞的常见原因主要有血液动力学因素、血液流变学因素等[1-2]。对于小儿外伤性脑梗塞,考虑主要原因是血液动力学因素。同成年人相比,小儿栓子的产生几率应该更小。本组患者都为轻、中型的脑外伤,也就是轻微的脑挫伤。因此,当头颅受外力碰击后使血管壁损伤,动脉内膜受损,缩血管神经传出冲动增多,使局部血管痉挛,血管紧张性升高,引起动脉口径相对偏小,呈现一种慢性收缩状态。而血流速度可提示血管紧张性,本组患儿彩色多普勒检查异常率为100%,均为血流速度增高(Vs、Vd、Vm),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小儿颈部肌肉发育较头颅相对迟缓,支撑和保护作用较差,如外伤时头颅过伸,颈动脉受到牵拉而损伤,当头部被动向对侧旋转时,颈内动脉于颈1~2侧块和颈3的横突受阻,张力剧增,致使动脉平滑肌中环层及内膜层断裂。本组1例二维超声颈内动脉近颈总动脉分叉处可见一条剥脱条状光带。

本组24例患儿经扩张血管、扩充血容量及应用神经细胞活化剂、高压氧、功能锻炼等治疗,1个月后复查,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及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期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均较治疗前减低,且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在操作中我们应注意,儿童颈部不同于成人,皮下脂肪较少,

探头要轻触皮肤,不可重压[3]

。又因颈部较短,颈动脉分叉部位更高,这时需尽量后仰颈部并抬高肩部。这样为方便进一步观察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本组观察者固定检测部位在颈动脉分叉膨大处近端1.5cm及远端1.0cm,以最大测值为观测值。将多普勒超声取样夹角统一为60ο[4]。

我们认为小儿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不容临床忽视,它存在急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5]。因此,对此类患儿,临床应考虑到及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通过观察斑块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有重要意义,早期筛选易发生急性梗死的高危人群,并采取相关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7-140.[2] 叶任高,陆在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8-268.[3] 艾乙,夏青.正常儿童颈动脉双功能彩色多普勒检测值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20-22.

[4] 唐杰,董宝玮.腹部和外周血管彩色多谱勒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3-159.

[5] 刘颖,张玉林.颈动脉超声技术与儿童临床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6,14(12):1042-1044.

表2 患儿组与对照组颈动脉血流参数比较 (x ±s )分组 Vs(cm/s) Vd(cm/s) Vm(cm/s) RI CCA 健康组

左 78.20±9.31 27.90±5.33 42.33±2.11 0.64±0.05 右 75.12±7.18 28.11±4.36 44.77±5.36 0.66±0.04 患儿组 左 98.20±9.31** 35.90±5.33** 65.33±8.11** 0.75±0.05** 右 102.44±6.72** 38.15±9.12** 77.31±5.16** 0.77±0.05**ICA 健康组

左 64.30±4.10 21.30±3.60 33.65±5.12 0.63±0.06 右 63.80±6.98 20.50±3.21 35.11±5.36 0.65±0.03 患儿组 左 81.12±6.11** 35.23±3.68** 46.33±2.36** 0.67±0.05* 右 77.69±5.99** 33.69±5.12** 43.52±4.69** 0.65±0.07VA 健康组

左 42.42±3.89 12.75±6.25 28.70±3.45 0.61±0.06 右 48.35±5.12 13.11±3.89 29.36±4.99 0.65±0.04 患儿组 左 59.46±7.18** 20.12±5.16** 36.54±3.77** 0.64±0.05

61.39±4.98**

20.83±6.19**

37.57±4.66**

0.65±0.03

注:患儿组与健康组左右侧颈动脉血流参数比较,*P <0.05,**P <0.01。表3 治疗前后颈动脉血流参数(x ±s )分组 Vs(cm/s) Vd(cm/s) Vm(cm/s) RI

CCA 治疗前

左 98.20±9.31 35.90±5.33 65.33±8.11

0.75±0.05 右 102.44±6.72 38.15±9.12 77.31±5.16 0.77±0.05 治疗后 左 75.35±6.32** 34.29±5.33* 60.31±6.3*5 0.65±0.02** 右 88.58±8.51** 42.18±4.71* 70.15±3.15** 0.65±0.04**ICA 治疗前

左 81.12±6.11 35.23±3.68 48.33±2.36 0.67±0.05 右 77.69±5.99 33.69±5.12 46.52±4.69 0.65±0.07 治疗后 左 71.33±3.22** 34.25±4.22* 40.22±3.36** 0.63±0.02* 右 69.36±5.36** 36.22±4.29* 39.66±5.22* 0.66±0.03VA 治疗前

左 59.46±7.18 20.12±5.16 36.54±3.77 0.64±0.05 右 61.39±4.98 20.83±6.19 37.57±4.66 0.65±0.03 治疗后 左 49.22±3.19** 22.16±5.27* 30.18±4.41* 0.61±0.01*

49.22±7.51**

16.52±3.22*

30.17±6.15**

0.63±0.02*

注:治疗前后患儿组左右侧颈动脉血流参数比较,*P <0.05,**P <0.01。

小儿外伤后脑梗塞39例分析

小儿外伤后脑梗塞39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7-08-24T14:07:00.373Z 来源:《西部医学》2017年5月作者:朱兵 [导读] 小儿外伤脑梗塞随着基层医院CT和MRI的应用,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病例逐渐增多,尤其儿童外伤后脑梗塞发病逐渐增加,其诊断率明显提高。 山东省曲阜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273100 【关键词】小儿外伤脑梗塞随着基层医院CT和MRI的应用,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病例逐渐增多,尤其儿童外伤后脑梗塞发病逐渐增加,其诊断率明显提高。本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9例儿童外伤后脑梗塞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9例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在1岁~14岁,其中跌伤18例,车祸伤16例,堕落伤3例,打击伤2例。 1.2 临床表现本组患儿伤后有短暂昏迷者10例,浅昏迷者6例,症状出现时间在伤后6h~72h,偏瘫者19例,单瘫者9例,哭闹者5例,言语不清者3例,癫痫发作者3例。 1.3 影像学检查所有患儿均在伤后6h内首次行颅脑CT检查,其中有轻度脑挫裂伤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10例,伤后24h或出现临床症状或体征时复查颅脑CT和MRI证实为脑梗塞,左侧21例,右侧18例。单纯豆状核区6例,尾状核区8例,内囊区11例,其余为混合型。 1.4 治疗早期应用钙通道拮抗剂尼莫通和西比灵,小剂量甘露醇,地塞米松,维生素C,能量合剂,ATP,低分子右旋糖苷,神经营养药物如胞二磷胆碱,神经节苷脂,小牛血清去蛋白水解物,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配合针灸,高压氧和功能锻炼等治疗。癫痫患儿早期应用安定静脉控制,稳定后改用丙戊酸钠口服1月,停药后无癫痫复发。 2 结果 所有患儿在诊断为外伤后脑梗塞后5~7天逐渐恢复,以语言恢复最为迅速,其次下肢,上肢恢复最慢。所有病例随访3~6月,颅脑CT 复查,21例恢复正常,18例表现为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灶,软化灶。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痊愈36例,治愈率92.3%,轻瘫2例,肢体肌力IV~IV+级,1例轻度语言障碍。 3 讨论 小儿外伤后脑梗塞随着CT和MRI的普及,其诊断病例逐渐增多,本病诊断主要有:[1](1)有明显外伤史(2)伤后出现肢体功能障碍或语言障碍(3)颅脑CT发现低密度灶。儿童外伤后脑梗塞发病的部位,症状和体征与成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小儿外伤后脑梗塞神经功能恢复较成人良好,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脑外伤程度轻,脑内血液循环多较局限(2)小儿脑组织代偿能力强,新陈代谢旺盛,处于发育期,大脑侧支循环建立迅速(3)临床CT的普遍应用,为早期诊断提供了条件(4)近年来,临床医生对本病的治疗经验与认识度逐渐提高,治疗更加及时、合理。 外伤后脑梗塞的发病机制,与下列因素有关[2]:①小儿颈部肌肉力量较弱,头部外伤时头颈部活动幅度较大,造成脑血管剧烈的牵拉,加之儿童植物神经功能发育不健全,使血管壁挫伤或内膜受损,直接造成血栓形成。②颅内血肿或者脑组织水肿,脑组织移位,使颅内压升高,压迫周围血管,有效脑灌注压下降,同时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梗塞。③脑外伤后,脑血管破裂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脑血管痉挛,血流缓慢,为血栓形成提供了条件。国内胡深[3]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半小时即出现血管痉挛。④脑外伤后限制液体摄入量,大量脱水剂的应用,以及人体白蛋白的使用,使血液粘滞性增加,可促使脑梗塞的发生。⑤另外,外伤后脑内深部微血管痉挛、狭窄或闭塞,加之脑深支小血管与颈内动脉分支在解剖走向成直角,易扭曲痉挛,血供减少或断流,亦是成为伤后脑梗塞的原因。[4] 小儿外伤后脑梗塞造成的损伤往往是一种可逆性的损害,预后较好[5]。本组病例,从病变发生机理角度,早期给以钙通道拮抗剂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对水肿明显,症状较重的病例,给予小剂量脱水和激素治疗,对恢复期高压氧治疗和功能锻炼等,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相山.外伤性基底节梗塞43例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4,10(2):105. 2 杨波.小儿外伤性基底区损伤的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4,10(2):107. 3 胡深.猫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血管痉挛―模型与脑血管造影.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3,(4):210. 4 Mokri B Traumatic dissections of the ex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J] J Nwrosurg,2003,68:189 5 曲政海,舒志荣,李少梅.儿童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和远期预后[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8,19(3):171—172

外伤性脑梗塞的研究进展

外伤性脑梗塞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6-05-27T15:11:56.11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1期作者:夏士博张文博[导读] 发病机理难以准确的判断。另外,外伤性脑梗塞的治疗方法并不十分明确。当前,外伤性脑梗塞正在深入的研究当中,探究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有效解决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难题。夏士博张文博通讯作者 第二军医大学 200433 [中图分类号] R1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1-325-01 1.外伤性脑梗塞病因 外伤性脑梗塞是由于外力造成的创伤而导致颅脑发生损伤所引发的病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但其原发性损伤症状的临床表现不显著,与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存在着一定的区别,需要在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当中准确予以判断。一般来说,局灶占位作用、脑疝、脑血管损伤以及脑血管痉挛是外伤性脑梗塞的主要临床表现,与多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准确进行外伤性脑梗塞诊断与治疗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发病机理难以准确的判断。另外,外伤性脑梗塞的治疗方法并不十分明确。当前,外伤性脑梗塞正在深入的研究当中,探究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有效解决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难题。 2.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 外伤性脑梗塞患者在头部存在外伤,并出现肢体瘫痪和语言障碍,且患者无脑梗塞病史,说明患者的病症存在外伤性脑梗塞的可能性。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变化、颅内压变化以及肢体活动,从中能够反映出相应的外伤性脑梗塞的病理特征。如果患者头部外部损伤较轻,但是体征严重,同样增加了外伤性脑梗塞的可能性,进而根据影像学资料特征,对外伤性脑梗塞进行准确的判断。应用CT和MRI 进行检查。在患者发病后的24h内,从CT影像当中并不能反映出脑组织当中存在的异常。而利用MRI能够在患者发病12h内发现梗塞灶,再通过CT检查,能够确定病灶的部位和范围,并由MRI检查,能够根据其发出的T1W低信号和T2W高信号,判断其中的异常。因此,采取CT 与MRI和CTA配合使用,进而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梗塞灶呈现楔形,且边界清晰,非出血性损伤区内的梗塞灶存在独立性的特点,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的症状加以区分,以上内容可明确进行外伤性脑梗塞诊断,为治疗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外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 首先进行原发伤的治疗,考虑其与脑梗塞的发生和预后存在密切的关联,需要妥善进行原发伤的处理和治疗。根据患者的脑挫裂伤和颅内血肿量进行比较,采取合适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降低患者的颅内压,使用止血芳酸、维生素K1能够有效控制颅内出血情况,并采用抗自由基治疗办法,保证以神经营养的供应,以保护脑细胞。使用腺苷、纳洛酮以及酶抑制剂等药物,保持亚低温的条件。可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采用高压氧方法治疗,促进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对于脑挫裂伤和颅内血肿严重的患者,需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并配合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帮助患者尽快的康复。当前,外伤性脑梗塞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还需要深入的进行研究,以取得更大的突破。

脑梗塞临床路径

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临床路径(第一天): 一、急性脑梗塞非溶栓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I63.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 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神经系统受损的局灶症状和体征者,伴或不伴 头晕头痛、意识障碍等。 2.头颅CT排除肿瘤脑内出血改变。 3.临床排除糖尿病、中毒等全身性疾病或颅内炎症、变性疾病所致神经系统 损害。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低盐低脂饮食,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根据病情选择运 动处方。 2.调控血压。 3.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自由基、抗血小板、调节血脂,必要时抗凝治疗。 4.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原发病。 5.防治并发症。 6.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吸氧。 7.早期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ICD10:I63.9)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 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第一诊断不符合或患者及家人不配合而要求转诊者及溶栓治疗者不入本 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C-PR; (3)头颅CT 、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MRA或DSA。 (七)选择治疗及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根据病情决定)。 2.降压药物: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执行。 3.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自由基、抗血小板、调节血脂,必要时抗凝治疗。 4.缓泻药。 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6.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康复治疗。 (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外伤性脑梗塞26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脑梗塞26例临床分析 自CT扫描应用于颅脑损伤的诊断以来,已发现一部分脑损伤病人早期出现脑梗塞,这类病 例大多伤情严重。本文就我院近8年来遇到的26例外伤后脑梗塞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结合有关文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男21例,女5例,年龄9~72岁,其中20岁以下9例。受伤方式:车祸16 例,跌坠伤7例,打击伤3例。梗塞症状出现时间:立即出现3例,1~24h出现6例,1~ 3d出现11例,4d以上出现2例,始终无症状4例。 1.2 临床表现无昏迷者12例,不同程度的持续意识障碍14例。按GCS评分:大于13分2例,9~12分3例,5~8分7例,小于4分2例。单侧或双侧瞳孔散大,脑疝形成8例,头 痛或呕吐17例,偏瘫12例,单瘫4例,中枢性面瘫4例,偏身感觉障碍2例,失语3例, 癫痫发作2例。 1.3 CT检查全组患者在伤后2小时至1周行CT检查和复查,单纯性梗塞4例,合并脑挫裂 伤9例,合并颅内血肿13例。26例患者共31个梗塞灶,位于基底节区20例,其他梗塞灶 分别位于额叶、颞叶、顶叶、枕叶、桥脑和小脑,多发梗塞3例。 2 结果 单纯非手术治疗13例,经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或同时去骨瓣减压配合非手术治疗13例。出院 时按GCS标准评价治疗结果:良好16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 3 讨论 3.1 发病机理 1.有人认为脑外伤后脑血管即发生痉挛,导致缺血改变而出现脑梗塞。也有人 经脑血管造影证实5%~57%外伤患者出现脑动脉痉挛。此外,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血管 活性物质增多,血管自身代谢障碍,造成血管炎性损伤,引起血管痉挛。2.外伤时机械性损 伤血管内膜,血管内膜与中层产生撕离、出血,形成壁内血肿或夹层动脉瘤,引起血管狭窄,导致脑梗塞。3.血管损伤释放组织凝血活酶,激活血浆凝血酶元转变为凝血酶,使血浆内纤 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促进血小板粘着、聚焦而形成血栓,导致脑梗塞[1]。4.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水肿使颅内压增高及脑灌注压降低,脑血流量减少,同时脑血管受压拉长扭曲、痉挛收缩致供血区缺血,引起脑梗塞[2]。5.儿童脑血管纤细,轻微损伤即可致血管移位、扭 曲拉长、痉挛至闭塞。故外伤后脑梗塞在儿童更常见。本组病例与此相符。6.梗塞灶易发生 在基底节区,因基底节区的豆纹动脉、穿支动脉和前脉络膜动脉远离大动脉主干,走行长而 迂回,部分与大动脉干呈直角分支,属终末动脉,很少有吻合支,来自颈内动脉的微栓子, 易于在此处发生梗塞[3]。7.外伤后脑缺血和出血能启动催化自由基反应增强,引起脂质过氧 化损害,使细胞通透性改变,细胞内环境紊乱,能量合成障碍,亦可导致微血管内凝血,加 重了原有缺血缺氧,造成细胞广泛死亡和组织溶解至脑梗塞[4]。8.CT检查可得到可靠的诊断 依据。 3.2 治疗与预后本病治疗视病情而定,对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合并大面积脑梗塞,颅压高症 状明显,甚至脑疝形成者,应立即行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术后使用脱水降颅压药,合 理应用激素、钙离子拮抗剂、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对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可选择性 应用小剂量抗凝治疗或给予高压氧治疗。有适应症者,亦可选择血管重建术[5]。笔者认为提 高对外伤后脑梗塞的认识,及时作出诊断并积极进行相应的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脑梗塞的康复治疗原则

脑梗塞的康复治疗原则 脑梗塞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患者重新获得步行和自理生活的能力,其中30%的患者还能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者,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的只有60%和5%。在病死率方面,康复组比不康复组也低12%。,因此,康复治疗对脑梗塞患者很重要。本期专家观点特邀胥方元主任,为您详述脑梗塞的康复治疗原则。 脑梗死患者只要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 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脑梗塞康复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要求患者理解并积极投入。在急性期,康复运动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反射活动,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 脑梗死的特点是“障碍与疾病共存”,采取个体化的方案,循序渐进。除运动康复外,尚应注意言语、认知、心理、职业与社会等的康复。已证实一些药物,如溴隐亭等对肢体运动和言语功能的恢复作用明显,巴氯芬对抑制痉挛状态有效,由小剂量开始,可选择应用。可乐定、哌唑嗪、苯妥英钠、安定、苯巴比妥、氟哌啶醇对急性期的运动产生不利影响,故应少用或不用。 严密观察脑梗死患者有无抑郁、焦虑,它们会严重地影响康复进行和功效。要重视社区及家庭康复的重要性。 脑梗塞的康复治疗 一、主动活动: 尽量让患者做主动运动,肌肉的收缩为减轻水肿提供了很好的泵的作用。可让患者在患肢上举位做一些活动,如手指的抓握活动、抓握木棒、拧毛巾等。 二、床上训练: 为站立和步行打基矗如:翻身,起坐,坐平衡三级训练,髋、膝、肩、踝等关节抗痉挛训练以及双或单腿搭桥训练,然后坐立位转换到立位三级平衡训练,重点是重心向患侧移位的训练。 三、保持良姿位: 所谓良姿位即抗痉挛的良好体位,患者除进行康复治疗训练外,其余时间均应保持偏瘫肢体的良姿位。平卧位和患侧卧位时,应使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健侧卧位时肩关节屈曲约90°,肘关节伸展,手握一毛巾卷,保持腕关节的背屈。良姿位可改善静脉回流,减轻手部的肿胀。 四、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根据ADL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自护方法,一般采劝替代护理”的方法来照料病人,即病人在被动状态下,接受护理人员喂饭、漱口、更衣、移动等生活护理,而自我护理是通过耐心地引导、鼓励、帮助和训练患者,使患者主动参与ADL训练。脑卒中患者会有肢体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影响到日常生活能力,

回顾性总结分析外伤性脑梗塞的最佳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外伤性脑梗塞的最佳治疗方法 发表时间:2012-11-22T13:05:57.3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3期供稿作者:何娟 [导读]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用药治疗外伤性脑梗塞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何娟(眉山心脑血管病医院620010) 【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外伤性脑梗塞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脑梗塞患者78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患者均为39例,A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奥扎格雷钠的治疗方法,即为对照组;B组患者在静脉注射奥扎格雷钠的基础上,继续静脉注射依达拉奉针剂,即为观察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A、B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B组患者较A组患者的疗效更好,神经系统的功能恢复情况也优于A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用药治疗外伤性脑梗塞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回顾性分析外伤性脑梗塞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3-0092-02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其产生机制是血管内膜损伤致使脑动脉狭窄,随之形成血栓,进一步加重动脉狭窄,血管被血栓阻塞,引起管腔狭窄,从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等情况出现。外伤性脑梗塞是脑梗塞中的一类由头部外伤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1]。常见于颅脑创伤患者,患者脑部受到创伤后,继发血栓形成,脑组织随之缺血、梗阻。我院采用了联合用药的方式对外伤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脑梗塞患者78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6例,A、B两组患者各39人,年龄在23~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2±5.47)岁。合并硬膜外血肿8例,硬膜下肿块11例,脑挫裂伤4例,瞳孔放大6例。在性别、年龄、血栓栓塞部位、入院时间等方面两组患者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患者给予如下治疗方案:静脉注射奥扎格雷钠(山东罗欣药业,国药准字号H20054672),1d一次,2周为一疗程;B组患者给予如下治疗方案:在注射奥扎格雷钠的基础上,再静脉注射依达拉奉(吉林省博大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1991),剂量为 0.3mg/ml,一天2次,疗程为2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2]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记录数据,显效为痊愈和显著进步两者之和,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A、B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比较 B组患者的痊愈人数为29例,较A组患者痊愈人数多,B组患者的显效人数为33人,显效率为84.6%,A组显效人数为25人,显效率为64.1%,B组显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疗效优于A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治疗后A、B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比较 [例(%)] 注:与A组相比,*P<0.05。 2.2治疗前后A、B两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评分情况 A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障碍评分高于B组,故B组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A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治疗前后A、B两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评分情况 注:与A组相比,#P<0.05。 3.讨论 外伤性脑梗塞在青少年人群中常见,是脑颅外伤导致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不及时诊治将会导致严重后果。患者头部受到外伤后,血管被牵拉导致管壁及内膜损伤,损伤的内膜处很快易形成血栓,同时还引起反射性的血管痉挛,血管壁损伤的内膜处血小板聚集,出现红色血栓、混合血栓,血栓形成到一定程度大小后阻塞基底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内的血流运输,或是血栓脱落引起脉管栓塞,最后导致脑组织损伤不能及时获得氧和血供,使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3]。造成外伤性脑梗死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包括:(1)颅内形成的肿块压迫血管使血管牵拉扭曲,脑组织也会发生移位。(2)内膜损伤导致附壁血栓的形成,栓子脱落后引起脉管腔狭窄甚至阻塞,部分脑组织缺血出现梗死灶。(3)内膜损伤后,暴露出胶原纤维,内外源凝血系统均启动,促进血栓的快速形成。脑梗塞的患者易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而且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血压波动极大,这些症状维持时间短,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脑梗塞会发生多种并发症,严重时甚至致残,病人还会伴有一些其他疾病的复发,如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心血管疾病。外伤性脑梗塞患者应忌钠盐、烟、酒,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乐观的面对生活,控制饮食。脑梗塞在临床上分几类,有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出血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大面积脑梗塞及外伤性脑梗塞等[4]。外伤性小儿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应先让患儿安静下来,再积极的配合药物治疗。脑梗塞患者应及时采取治疗。现今,治疗外伤性脑

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法医学鉴定分析

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法医学鉴定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25T13:08:48.74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4期作者:代瑶、吕晓芳 [导读] 分析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法医学鉴定要点 代瑶、吕晓芳 四川福森特司法鉴定所 610041 【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外伤性脑梗塞伤者的基础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症状、受损程度、因果关系。结果:26例伤者中有3例为重伤;7例进行工伤评残,4例一级伤残,2例二级伤残,1例七级伤残;18例伤者为道路交通事故评残,其中5例一级伤残,8例二级伤残,3例三级伤残,2例四级伤残;1例进行伤病关系评定,结果为直接因果关系。结论:外伤性脑梗塞的形成机制比较复杂,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受伤后对伤者进行CT和MRI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和法医鉴定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外伤性脑梗塞;法医学;鉴定分析 外伤性脑梗塞是颅脑损伤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并不高,但死亡率和致残率非常高。随着近些年来检查方式的不断进步,外伤性脑梗塞的检出率逐渐增加。外伤性脑梗塞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原发脑损伤不相符的迟发型神经功能障碍,非常与病理性脑梗塞混淆,经常在临床法医学鉴定中引起争议。为了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法医鉴定要点,本文回顾性分析29例外伤性脑梗塞伤者的基础资料,先将结果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9例外伤性脑梗塞伤者的基础资料,其中男性伤者21例,女性伤者8例。年龄6~65岁,平均年龄(39.6±8.6)岁。致伤原因:重物打击2例、交通事故20例、高处坠落7例。 1.2 研究方法 所有伤者进行CT检查,其中有4例伤者脑内血肿、8例伤者硬膜外血肿、7例伤者硬膜外血肿、10例伤者脑挫裂伤。有20例伤者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所有伤者首次CT检查时均未见脑梗塞影像学特征。随后进行动态CT检查在受伤后24~30h,有6例伤者出现脑梗塞病灶,受伤后31~72h有16例伤者出现脑梗塞病灶,受伤超过4d出现脑梗塞病灶的伤者7例。脑梗塞病灶位置:大脑半球9例,小脑2例,顶叶7例,脑干4例,枕叶4例,额颞叶3例。CT可见病灶为扇形或楔形低密度影,甚至半球大片低密度影,边界清晰,有21例伤者病灶直径超过20cm。 1.3 法医学检查表现 智力缺损5例、失语3例、偏瘫10例、植物状态4例、视觉障碍2例、运动障碍3例。 2 结果 所有伤者参照《人体重伤鉴定标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鉴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进行评价。26例伤者中有3例为重伤;7例进行工伤评残,4例一级伤残,2例二级伤残,1例七级伤残;18例伤者为道路交通事故评残,其中5例一级伤残,8例二级伤残,3例三级伤残,2例四级伤残;1例进行伤病关系评定,结果为直接因果关系。见表1。 3 讨论 3.1 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 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也尚无明确的说法,普遍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笔者结合大量的文献总结[1],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有以下机制:①创伤性血栓:伤者在受伤,头部或颈部受到较大的外界作用力,容易造成颅内血管或颈部血管扭曲、牵拉,造成血管内膜断裂,粗糙的断裂面会产生附壁血栓,进而诱发脑梗塞。②局灶占位作用:由于脑外伤后,颅内高压会压迫脑组织,造成脑灌注量下降,严重时形成脑疝,脑组织受压后造成脑动脉扭曲、牵拉等,产生脑血管狭窄,出现动脉供血区血栓。③脑血管痉挛:根据相关调查发现,有5%~7%的脑外伤患者在受伤后会发生脑血管痉挛,尤其是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更为严重,可能会造成血管内膜损伤,造成附壁血栓,诱发脑梗塞。有学者认为[2],颅脑受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凝血块和血液动力学变化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压力会激活磷脂酶C,随后激活蛋白激酶C,而蛋白激酶C的异常激活会让血管平滑肌持续收缩,加重脑血管痉挛程度,严重时会诱发脑梗塞。国外学者曾经进行研究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会诱发脑梗塞,严重时还会造成患者发生脑功能障碍。④脑部微循环障碍:发生颅脑损伤后,临床会使用脱水、利尿剂等药物,同时限制液体的出入量,血液粘滞度增加,此时颅内压增加,脑灌注量明线下降,血液流速缓慢,造成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加速,逐渐形成血栓。血管活性物质失调会造成血管过度收缩和痉挛,脑血管微循环中的灌注量不断减少,严重时可能出现无再关注的现象,此时脑组织缺血程度加重,会形成脑梗塞及。⑤一氧化氮耗竭:颅脑受损后脑组织缺氧,会产生大

脑梗塞的病理基础及预防诊治

脑梗塞的病理基础及预防诊治 一、病因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脑梗塞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根据栓子来源可以分为: 1.心源性:占60%~75%, 常见病因为慢性心房颤动,栓子主要来源是风湿性心瓣膜病、心内膜炎赘生物及附壁血栓脱落等,以及心肌梗死、心房粘液瘤、心脏手术、心脏导管、二尖瓣脱垂和钙化,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静脉反常栓子)等。 2. 非心源性: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肺静脉血栓或凝块、骨折或手术时脂肪栓和气栓、血管内治疗时血凝块或血栓脱落等;颈动脉纤维肌肉发育不良(女性多见);肺感染、败血症、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等可引起脑栓塞。 3. 来源不明:约30%的脑栓塞。 二、脑梗塞的前期症状 大部分的脑梗塞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有的病人一觉醒来,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这就是发生了脑梗塞,常使人猝不及防。只有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一过性生活眼前发黑,头晕或眩晕,恶心,血压波动(可以升高或偏低)等短暂脑缺血的症状。这些先兆症状一般很轻微,持续时间短暂,常常被人忽视。 三、脑梗塞的临床表现 1.呈突然起病,常开始于一侧上肢,然后在数小时或一、二天内其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进行性累及该侧肢体的其他部分。 2.多数不伴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较大动脉闭塞后数日内发生的继发性脑水肿可使症状恶化并导致意识障碍,严重脑水肿还可引起致命性的脑疝危险。 3.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最易受累,出现对侧偏瘫(程度严重)、偏侧麻木(感觉丧失)、同向偏盲,主侧半球(通常为左侧)受累时可表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时则发生失用症。 4.颈内动脉:可引起同侧眼失明,其他症状常常与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闭塞后出现的症状体征难于鉴别。

外伤性脑梗塞22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脑梗塞22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28T13:35:18.4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0期供稿作者:袁军超宣浩钱黎亮朱成波韩世文翟笃春孙昊[导读]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 袁军超宣浩钱黎亮朱成波韩世文翟笃春孙昊 (宣城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安徽宣城 242000)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0095-02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科近5 年来收治的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资料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合并震荡伤2 例、脑干损伤1 例、脑挫裂伤4 例、颅内血肿11 例、脑疝4 例;开颅手术16例,内科治疗6例。结果出院后6个月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法(G 0S)评分:良好8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3例。结论外伤性脑梗塞发生机制较复杂,预后差。应提早预防、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降低致残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关键词】颅脑损伤外伤性脑梗塞诊治 外伤性脑梗塞(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TCI)是指继发于创伤后,脑血管发生严重痉挛或闭塞,从而导致脑组织的缺血、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1]。发病率约0.05~1.6%[2]。好发于儿童及老年人。多继发于脑挫裂伤、脑内血肿、大面积脑水肿或脑疝等病变的占位效应压迫相应的血管使脑组织血管供血障碍所致。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外伤的早期症状所掩盖,如不及时诊治,将加重颅脑损伤,从而影响患者的病程及预后。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8~76岁,平均56岁。其致病原因:车祸16例,坠落摔跌4例,殴击及重物砸伤2例。梗塞症状出现时间:伤后首诊CT发现脑梗塞3例,24小时内复查CT发现者5例,第2~3天出现9例,4天以上出现5例。 1.2 临床表现:脑震荡2例、脑干损伤1例、脑挫裂伤4例、颅内血肿11例、脑疝4例;开颅手术16例,内科治疗6例;无明显意识障碍者4例,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者18例。本组病人按GCS评分>13分4例;9~12分5例;6~8分10例;3~5分3例。梗塞灶位于基底节10例,枕叶4例,颞顶叶4例,额叶2例,小脑1例,脑干1例。 1.3 治疗方法:根据CT扫描及脑损伤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患者的神志意识情况及CT显示中线及环池四脑室情况决定是否手术治疗。本组手术治疗16例,多以标准大骨瓣开颅脑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必要时同时行内减压术。保守治疗6例,保守治疗包括解痉扩血管,改善微循环,钙离子拮抗剂,脱水降低颅内压,氧自由基清除剂,营养神经等。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多者早期行腰穿放血性脑脊液或者腰大池间断引流;在肺部感染控制及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早期行高压氧康复治疗。 1.4 结果:随访19例,随访时间约6个月。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法(G0S)评分[3]:良好,成人能工作、学习8例;中残,生活能自理4例;重残,需他人照顾3例;植物生存,长期昏迷,呈去皮层或去脑强直状态4例;死亡3例。 2 讨论 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表现常常缺乏特异性,往往被外伤所致临床表现所掩盖而误诊[5]。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动态影像学检查尤为重要。CT是诊断脑梗塞的传统方法,但在脑缺血区早期6~24h内只有少数病人出现边界不清的稍低密度灶,本组病例中伤后6h内发现梗塞灶只有3例。因此当首次CT检查为阴性,伤后发生迟发性神经功能缺损时;或受伤程度与神经系统体征不一致,用原发脑损伤不能解释,临床上要考虑到发生本病的可能,需进一步进行MRI普通扫描和Flair成像扫描,条件允许时可行CTA及MRA检查。 外伤性脑梗塞合并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甚至脑疝形成者应积极采用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术中要尽量清除挫伤坏死的脑组织及颅内血肿,充分减压,避免脑组织及血管过度受压,改善梗死灶周围的缺血区供血。对于颅内高压、弥漫性脑肿胀、大面积脑梗死病例应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式,标准大骨瓣减压可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外减压效果差时应果断行内减压。如术中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打开侧裂用生理盐水冲洗,以防脑血管痉挛。 单纯性脑梗死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在观察治疗过程中体会如下:(1)正确合理使用脱水剂及止血药,避免医源性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生,这样能有效地避免TCI的发生。(2)早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伤后24~72h使用尼莫地平能防止细胞内钙超载,改善脑血流,持续降低颅内压且停药后无反跳现象发生,不加重颅内出血。(3)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纠正低血压,提高脑灌注压。主张按正常需要量补充液体和钠盐,避免脑低灌注发生,同时提高血钠浓度(在正常范围内)可提高血浆晶体渗透压,可改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4)脑保护剂的使用不能使坏死脑细胞复活,但对梗死区周围“缺血半暗带”有明显改善作用[6]。(5)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者,临床上主张早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可有效预防外伤性脑梗死。酌情定期分次腰穿放血性脑脊液或行腰大池间断引流,有利于症状的改善和功能的恢复。(6)大面积外伤性脑梗死,治疗上应积极改善微循环,提高脑灌注,防止脑软化,必要时超早期可行溶栓治疗。(7)高压氧治疗:在肺部感染控制及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早期行高压氧康复治疗。(8)其他治疗:抗凝、扩容、解痉、后期功能锻炼等。 总之,外伤性脑梗塞后果严重,预后较差,我们应做到密切注意病人病情变化。一旦怀疑脑梗塞,应及时进行CT、MRI、CTA及MRA 等影像学检查。由于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情限制,早期多次CT复查是诊断脑梗塞的有效方法,做到提前预防、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降低致残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只达石.重型颅脑损伤救治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9-80. [2]赵卫忠,朱明霞,周祺等.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梗塞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12(10):620. [3]王忠诚.神经外科学p脚.2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109. [4]林伟峰.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治分析.海南医学,2007,18(5):99. [5]杨树旭,王义荣,朱先理,等.头部外伤性脑梗塞[J].浙江创伤杂志,2002.7:11. [6]杨生,李文华等.外伤性脑梗塞27例临床分析.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2):110-112.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与预后的关系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赵文娟, 安中平, 王景华, 宁宪嘉, ZHAO Wen-Juan, AN Zhong-Ping, WANG Jing-Hua, NING Xian-jia 作者单位:赵文娟,安中平,ZHAO Wen-Juan,AN Zhong-Ping(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300060), 王景华,宁宪嘉,WANG Jing-Hua,NING Xian-jia(天津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 刊名: 山东医药 英文刊名: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年,卷(期):2011,51(9) 被引用次数:11次 参考文献(7条) 1.Han SW;Kim SH;Lee JY A new subtype classification of ischemic stroke based on treatment and etiologic mechanism[外文期刊] 2007(02) 2.Pinto A;Di Raimondo D;Tuttolomondo A Antiplatelet treatment in ischemic stroke treatment[外文期刊] 2009(14) 3.Adams RJ;Albem G;Alberts MJ Update to the AHA/ASA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外文期刊] 2008(05) 4.O' Regan C;Wu P;Arora P Statin therapy in stroke prevention:a meta-analysis involving 121,000 patients 2008(01) 5.Amarenco P;Bogousslavsky J;Callahan A 3rd High-dose atorvastatin after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外文期刊] 2006(06) 6.Park SY;Lee JH;Kim CD Beneficial synergistic effects of concurrent treatment with cilostazol and probucol against focal cerebral ischemic injury in rats[外文期刊] 2007(07) 7.Miida T;Seino U;Miyazaki O Probucol markedly reduces HDL phospholipids and elevated prebeta1-HDL without delayed conversion into alpha-migrating HDL:putative role of 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3 in probucol-induced HDL remodeling[外文期刊] 2008(02)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武柏林急性百草枯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的影像学及实验研究[学位论文]2011 2.周贵勤.陈宗涛.卢喜卫.刘涛外伤性脑梗死37例诊治分析[期刊论文]-陕西医学杂志2008,37(9) 3.梁志静.高路急性脑梗死48 h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期刊论文]-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z1) 4.耿琛琛.田树旭.袁媛.米沅内皮细胞脂酶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1,18(8) 5.李珊四氢喋呤对高胆固醇血症兔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学位论文]2004 6.李姗替米沙坦和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学位论文]2010 7.李宝民.LIH Bao-min经血管内治疗脑梗死[期刊论文]-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9(2) 8.李京.曹锐.胡文忠.朱宏勋.LI Jing.CAO Rui.HU Wen-zhong.ZHU Hong-xun化痰祛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影响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14(6) 9.辛辉.安毅aVR导联ST段抬高对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7) 10.张蕊.聂玲.曹国荣.辛辉.ZHANG RUI.NIE LING.CAO GUO-RONG.XIN HUI瑞舒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期刊论文]-齐鲁医学杂志2011,26(4) 引证文献(11条)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侧支循环研究进展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侧支循环;综述中图分类号:R7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238(2014)09-926-05 DOI :10.3969/j.issn.1006-2238.2014.09.065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侧支循环研究进展 姚德斌综述,万慧审校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南昌330006)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存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其中约60%-80%[1]为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为常见病因。颅内、外 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可出现脑梗死、TIA 或者无症状脑梗,但由于侧支循环的存在,梗死是否出现、梗死面积的大小以及临床症状的轻重及临床预后的转归都有很大的区别,急性脑卒中时侧支循环的建立对改善血流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恢复神经功能、治疗方案的个性化选择、临床预后的评估及其减少卒中复发都有重大意义。 1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现状 1.1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理生理改变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复杂多样,病因不同,急性期治疗措施、二级预防的方法、预后的评估都有很大差异性。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是Adams 等[2]提出的经典TOAST 病因分型。TOAST 分型标准分为:⑴大动脉粥样硬化型;⑵心源性栓塞型;⑶小动脉闭塞型;⑷其他明确病因型;⑸不明病因型。2011年高山[3]提出了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也就是CISS 分型,其主要根据影像学结果对各亚型特别是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进行了分型,将病因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源性卒中、穿支动脉疾病、其他病因和病因不明这5种类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为常见原因。 基于CISS [3]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又分为4种亚型,包括穿支动脉闭塞、动脉到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及混合型机制。穿支动脉的闭塞主要以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最常见,动脉到动脉的栓塞主要是动脉易损斑块脱落随血液流动栓塞远端动脉,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主要是颅内大动脉或颈部 动脉明显狭窄,伴微栓子或者血流动力学变化。 当上述机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生时,缺血脑组织中心区已坏死,坏死周边存在一个缺血边缘区,这一区域内神经元处于电衰竭状态,称为缺血半暗带,此时如能恢复血供,神经元细胞功能仍然可恢复正常,若缺血继续加重,细胞进入膜衰竭,细胞膜上Na +-K +-ATP 泵和线粒体功能衰竭,钙和水流入细胞内,细胞内钙超载,血脑屏障破坏,血管通透性均增加,形成血管源性水肿,成为梗死扩大部分。在缺血半暗带外周还存在一个区域为损伤反应区[4],或者称相对缺血区(过渡区),即广义的半暗带或慢性半暗带,从缺血10h 至14d 持续存在于病灶边缘。脑梗死的治疗主要是恢复缺血半暗带血供。 1.2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治疗主要的措施迄今为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都是非常有限的,目前唯一证明有效的措施就是溶栓治疗(动静脉)。但治疗的时间窗非常窄,一般在3h 以内,原则上不应超过6h ,有其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且有缺血-再灌注损伤风险;其它途径是改善血液流变学,如抗血小板、抗凝、降纤脑保护等。近年来,侧支循环作为改善脑血流灌注的一条新途径,可以使缺血区周边的正常血管血流灌注到缺血区,不依赖于已狭窄或栓塞血管血流,从而增加脑缺血区血液循环的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提高微循环的缺血耐受,减轻微循环障碍,以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与致残率,改善预后,降低复发风险。2 脑侧支循环 2.1 概念侧支是指连接邻近树状动脉群的动脉血管结构,存在于大多数组织中,通过改变血流路径而达到对闭塞血管供血区提供逆向血流灌注的作用。脑侧支循环是指当大脑的供血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血流通过其他血管(侧支或新形成的血管吻合)到达缺血区,从而使缺血组织得到不同程 ·综述与讲座·

外伤性脑梗死

外伤性脑梗死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病理、危险因素、预后、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综合国内外文献加以阐述。结果外伤性脑梗死并非少见,颅内压增高、脑缺血、伤后止血剂应用是发生脑梗死原因。结论及时降低颅内压、维持收缩压正常、避免抗纤溶药物应用是减少外伤性脑梗死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外伤;脑梗死;凝血异常 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 LIU Han,ZHANG Zheng,HE Xiao-wei,et al. The Affiliated Nanjing No.1 Hospital,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Jiangsu 21000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tiology,phthology,risk factor,prognosis,clinic feature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TCI). Methods A lot of relative medical periodicals were review in the article. Results 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 are not rare.Intracerebral pressure increase(ICP),cerebral ischemia and antifibrinogenolysis were found the reasons of TCI. Conclusion Properly decreasing ICP,maintaining systolic blood pressure,avoiding antifibrinogenolysis drug application were effective measures in TCI. 【Key words】trauma;cerebral infarction;coagulation abnormal 外伤性脑梗死(post-traumatic infarction,PTI)是病人在外伤后出现的脑缺血和脑梗死表现,由于患者机体凝血机能异常等因素,可能导致外伤后继发性脑梗死,因而进一步加重脑损伤程度,影响患者预后[1]。临床上可出现偏瘫及语言障碍等征象,CT检查可发现脑梗死灶。外伤性脑梗死是重症脑损伤患者最重要的脑继发性损害因素,早期发现和治疗有可能进一步减轻脑损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提高治疗效果[2]。本文综述颅脑外伤患者继发性脑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要点,旨在提高PTI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1 发病情况和发病机理 PTI可发生于全年龄组,多见于儿童,发生率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呈负相关。PTI占头颅外伤的1.9%~4.5%,而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PTI可达13.7%~15.5%[3]。PTI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