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大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广大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广大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广大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目录

1.超前地质预报目的 (2)

2.编制依据 (2)

3.适用范围 (2)

4.工程概况 (2)

5.作业准备 (5)

5.1.内业技术准备 (5)

5.2 .外业准备 (5)

6.组织机构 (5)

6.1.组织机构 (5)

6.2.超前地质预报人员配备及分工 (6)

6.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仪器配置 (7)

7. 地质预报重点内容 (7)

8. 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8)

8.1.隧道区域调查 (8)

8.1.1.隧道地面地质调查 (8)

8.1.2.隧道区域不良地质分析 (9)

8.2 .隧道洞身不良地质体超前地质预报 (9)

8.2.1.TSP超前地质预报 (9)

8.2.2.短期预报方法 (12)

8.2.3.超前钻探 (13)

8.3.实施超前地质预报的一般程序 (15)

8.4. 补充说明 (29)

9.超前地质预报信息处理 (31)

附图A:隧道地质预报信息处理流程。 (31)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1.超前地质预报目的

现场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正常施工工序中,科学施工。可以根据需要探测和了解隧道开挖前方几米、几十米乃至上百米范围内围岩的工程地质情况;可以通过岩芯观察和分析对隧道开挖前方的不稳定岩层和断层破碎带进行准确定位;可以直接采集芯样进行各种抗压强度试验以获取岩石的物理学特征参数;可以通过钻孔及时释放影响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的瓦斯和地下水等有害气体和液体。它不仅能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而且通过现场预报获得围岩动态的信息(数据),为修正和确定下一步施工方法,提供信息依据,为完善隧道工程设计与指导施工提供可靠的足够的数据。

2.编制依据

⑴《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⑵《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

⑶《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规程》(TB10304-2009)

⑷《改建铁路广通至大理线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⑸《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改建广大铁路祥城1号隧道、祥城2号隧道、祥云隧道地质超前预报。

4.工程概况

本标段共有隧道4座,全长9695m,均为新建单洞双线隧道。其中祥云隧道为全标段控制性工程,长度为6940m,为Ⅰ级风险隧道。

为了保证隧道施工能够安全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必须纳入正常施工工序中,科学组织、认真研究、按要求进行监控超前地质预报工程施工,为隧道的安全施工保驾护航。

4.1.施工区段主要地质结构

4.1.1地层岩性

区内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层(Q4ml)、冲洪积层(Q4al+pl)、坡洪积层(Q4dl+pl)、崩坡堆积层(Q4dl+col)、滑坡堆积层(Q4del)、坡残积层(Q4dl+el)、湖沼相沉积(Q4l+h),以及第四系更新统松毛坡组(Qps)等。下伏地层为上第三系(N2)、白垩系、侏罗系、三迭系上统、二迭系下统、石炭系、泥盆系下统、奥陶系下统,以及燕山期与喜山期岩浆岩。

4.1.2地质构造

本区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以活动断裂规模大与分布密集、切割深、强地震活动频繁为主要特征。沙桥至祥云属拉唔村~禾甸街褶断区,构造线主要呈南北向,局部有转为北东和北西向的现象,褶皱多倒转,断裂常扭曲;祥云至上锦场属向阳~弥渡褶断区,西侧以洱海(红河)深大断裂带与藏滇歹字形构造体系相隔,因同时受北东、北西向构造应力影响,造成明显的构造重叠与干扰,北东向、南北向、北西向构造线相互穿插、割裂,褶皱多扭曲,断裂极发育。

4.1.3地质特征

施工管区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有膨胀(岩)土、岩溶、高地应力、软土、松软土、等特殊岩土等不良地质:

①膨胀土(岩)

测区主要分布玄武岩全风化带(W4)及其上坡残积层粉质粘土,据相同底层取样试验,自由膨胀率Fs=40~56%,具弱膨胀性,遇水软化,失水收缩,开裂。膨胀土大气影响深度为4.0米,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为

4.0X0.45=1.8米

③岩溶

祥云至上锦场段地表岩溶形态主要为溶沟、溶槽、石芽、溶蚀裂隙等。可能存在较大的岩溶洞穴或较发育的岩溶裂隙。隧道工程需防止涌水、涌泥,隧道工程需对影响范围内的隐伏溶洞进行处理。

④高地应力

沿线长大隧道一般埋深较大,其地应力也会随埋深增大而增大,深埋隧道可能形成高地应力,施工中易造成软弱围岩的变形、破坏或硬质岩岩爆等。

⑵软土、松软土

祥云断陷盆地内分布有软土、松软土,在河谷阶地及山间洼地亦有分布,软土主要为淤泥、淤泥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少量为软粘性土。软土、松软土具有压缩性高、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力学性质差的特点,需结合工程特性进行处理。

4.2.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程量统计如下表4-1、表4-2。

表4-1 隧道数量统计表

表4-2 地质超前预报隧道工程数量统计表

5.作业准备

5.1.内业技术准备

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审阅、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习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5.2 .外业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实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所需超前地质预报仪器应提前进场,按规定进行标定,并及时存档。

6.组织机构

6.1.组织机构

为保证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正常有序开展,项目部建立总工程师负责的管理体系,工程部和安质部负责对地质预报队的超前地质预报进行日常检查、指导和重大问题上报工作。

总负责人: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组织安排和重大问题的处理,检测成果审核,制度下一步施工方案。

主管部门:项目部工程部、质检部,负责超前地质预报全面管理,日常检查、指导和重大问题上报工作,并参与重大问题的处理和下一步施工方案的制定。

超前地质预报队负责人:超前地质预报队负责主管超前地质预报组工作,掌握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状态,分析和上报有关超前地质预报数据和情况,制定处理措施,下达技术交底资料。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并对超前地质预报结果负责,分析超前地质预报数据和上报超前地质预报动态。

现场超前地质预报成员:超前地质预报成员(操作人员和资料员),操作人员负责现场超前地质预报具体实施,负责现场预报操作,及时取得超前地质预报数据;资料员负责超前地质预报资料的收集、整理、签认、汇总和归档等资料管理工作。

6.2.超前地质预报人员配备及分工

项目部设地质预报队,队长综合素质必须能达到独立胜任隧道工程的控制超前地质预报的水平。实行队长负责制度。实行三级复核制度。

本标段共有5个作业面,计划配备1个超前地质预报队,1个地质预报小组。监测队长1名,地质工程师3名,在工程部的配合下积极做好所有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地质预报管理组织机构图见6-1。

图6-1 超前地质预报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6.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仪器配置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仪器为TSP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系统、超前水平地质钻机和地质雷达组成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作业线,科学管理,合理安排满足全标段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表6-1 超前地质预报主要设备配置计划表

7. 地质预报重点段落及其内容

7.1.预报重点段落

7.2.预报重点内容

(1).岩溶发育程度,岩溶水赋存情况;

(2).隧道内围岩变化趋势;

(3).断层破碎带;

(4).地下水变化趋势;

8. 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8.1.隧道区域调查

隧道所在地区不良地质宏观预报,是以深入的地面地质调查为基础,通过区域不良地质分析方法,宏观预报洞体施工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类型、规模、大约位置和方向,宏观预报施工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发生的可能性。其主要包括:

8.1.1.隧道地面地质调查

区域不良地质分析的基础主要包括:地层地质调查、地质构造调查、岩浆岩侵入体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等方法虽然简单,但作用重大。本方法在掌子面和隧道两壁出露的岩层与地表某段岩层证为同一和确认标志层的前提下,用地表岩层的层序预报掌子面前方将要出现的岩层;依据掌子面已揭露的不良地质体的产状和单壁始见的位置,求得条带状不良地质体在隧道掌子面前方消失的位置。

8.1.2.隧道区域不良地质分析

它是隧道所在地区不良地质宏观预报的依据。因为大多数隧道不良地质体本身就是区域地层、地质构造的一部分。包括:地层层序和特殊岩层分析,构造体系、构造型式和构造分布规律分析,地应力状态分析,岩浆岩侵入体成因、产状分析等。

8.2 .物探法

本方案拟采用长期预报和短期预报相结合的预报形式。即首先采用长期预报预测前方相当长度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在施工进行至异常范围时采用短期预报方法进行精确预报。长距离预报精度低,但费用低;短距离预报费工费时,但精度高。具体内容如下:

8.2.1.TSP超前地质预报

图8-1 TSP203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工作流程图

⑴.Ⅳ、Ⅴ级围岩地段、Ⅲ级围岩距Ⅳ级围岩50m外地段,实施TSP-203探测(隧道进出口各扣除管棚长度),配合断层参数预测法和地面地质体投射法。

⑵.TSP-203主要用于超前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的性质、位置和规模,最大探测距离约为掌子面前方150~200m(具体由地质条件、震源能量等决定)。

具体施工工艺及原理及TSP203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流程图8-1。

①.预报方法原理

通常根据隧道围岩岩性及其破碎程度、含水丰富程度等情况确定预报频率。为了准确指导隧道的安全施工,确保超前地质预报的准确性,一般

每座隧道每掘进150~200m预报一次。其洞内测试方法简述如下:

通常情况下,TSP测量剖面是在隧道的左壁或者右壁上布置一系列的微型爆破,测量剖面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岩层结构的主导方位。

尽管岩层内部的大体情况未知,但在隧道壁左右两侧上安装一对接收器可提供一些附加信息。简而言之,使用一个爆破剖面和两个接收器也是出于经济目的而考虑。

②.对地质状况非常复杂的情况,建议使用两壁爆破剖面测量。上述布置的好处是可将所获得的地质数据加以对比和相互校证。⑶.施工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①.TSP203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必要时辅以地质雷达方法作详细、高分辨率探测。

②.管棚施工结束前5米左右便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TSP203测量系统测量组件的标准测量方式如图8-2所示。

图8-2 TSP203系统组件标准测量图示

③.为了保证超前地质预报的准确性,按隧道每掘进150~200米预报一次。

④.采用TSP203探测系统预报时,现场工作布置如下:

Ⅰ.接收器钻孔布置方法:

接收器钻孔数量:2个,隧道左、右壁各一个。

接收器钻孔直径:50-60mm/孔深2m。

接收器钻孔布置:沿轴径向,向上倾斜5-10度;布置高度:离地面约1米;布置位置:离掌子面大约55米位置。

Ⅱ.爆破钻孔布置方法:

爆破钻孔数量:在隧道左或右壁面布置24个(根据岩层走向确定在左或右),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18-24个。爆破钻孔直径:38mm(20-45mm)/孔深1.5m(最小0.8m.最大2.0m)。爆破钻孔布置:沿轴径向,向下倾斜10-20度(水封填炮泥),相对于隧道壁面倾斜10度;布置高度:离地面约1米;布置位置:第一个钻孔离接收器约20米,其余炮眼间距1.5米(最远2米)。TSP203探测系统可预报施工隧道掌子面前方以下不良(或特殊)地质问题:

1)软弱岩层的分布;

2)断层及其破碎带;

3)节理裂隙发育带;

4)含水情况;

5)空洞;

6)围岩类别,即可以预测即将开挖隧道相关地质结构及其周围地质状况,同时也可以对力学参数(动态弹性摸量、剪切摸量、泊松比、密度、弹性纵波速度、弹性横波速度等)进行评估,有利于及时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状况,以便正确指导隧道施工。

TSP探测技术配合断层参数预测法和地面地质体投射法,各种方法之间相互验证,预报精度、质量较好,每次预报范围150m以内。

8.2.2地质雷达

地质雷达探测属于电磁波物探技术。电磁波通过天线向地下发射,遇到不同阻抗界面时,将产生反射波和透射波。接收机利用分时采样原理和数据组合方式,把天线接收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主机系统再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或彩色线迹信号,并以时间剖面的形式显示出来,供解译人员分析不良地质体的确切位置和规模。地质雷达探测主要用于断层破

碎带、软弱夹层等不均匀体的探测,每25米一次,一次范围为30米,俩次重叠长度应在5米以上。

8.2.3红外探水

红外线探水法通过探测曲线的变化可探测出掌子面前方灾害源的存在,如含水断层及其破碎带等。当隧道外围某一空间存在灾害源时(含水裂隙、含水构造和含水体),灾害源自身的红外辐射场就要叠加在正常场上,使获得的探测曲线上某一段发生畸变,其畸变段称为红外异常场,由于到场源的距离不同,畸变后的场强亦不同,其物理意义是隧道外围存在灾害源。红外探测主要适用于定性判断探测点前方有无水体存在及其方位,不能定量给出水量大小等参数,每25米一次,一次范围为30米,俩次重叠长度应在5米以上。

8.3.超前钻探

确定的断层破碎带,可能的大涌水区段实施不少于30m的超前钻探。超前钻探是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体系主要组成部分,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超前钻探在隧道洞身长期、短期超前地质预报的基础上进行,侧重长期、短期超前地质预报已经基本认定的主要不良地质区段。为充分利用钻孔信息,可利用钻孔做跨孔声波探测和声波CT。

超前钻探的布孔数量,视不良地质的性质和可能发生施工地质灾害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对于较大的断层破碎带,布置1孔至多2~3孔即可达到目的布孔的位置。

8.4.超前导坑预报法

超前导坑(平行导坑)法是采用超前平行导坑进行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工作的;平行导坑超前正洞施工 150~300m 探明前方地质。由地质工程师对正洞和平行导坑进行全程地质素描工作,隧道穿越地层分布及产状、岩性、构造分布及产状、不良地质体带分布、特殊地层分布、涌水及坍方点分布等的平面展示,做好地质展示图,依此预测隧道掌子面前方短距离范围内和对应里程正洞洞身工程地质情况,及时采取正确的施工措施。同时采用计算机对现场的数据、素材和裂痕的各种统计量(裂隙间距、裂隙密度、

单位面积的裂隙总长度等)、断层、节理的走向倾角和围岩的岩性、风化程度等地质变量用图像解析进行量化评价,根据这些解析结果,预测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构造、断层、节理和开挖面的交差状态,评价围岩稳定状况和整体情况,预报围岩级别。现场技术人员,采用工地计算机把平导施工过程中的掌子面里程、施工时间、围岩的自稳能力、地质、涌水情况按固定的格式进行记录,编制工程地质观察日报,结合隧道的开挖形状,进行处理并保存在数据库中,便于日后快速、便捷的检索,达到对正洞地质超前预报的目的。

9.地质超前预报时间安排

地质超前预报是隧道施工中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一项工序纳入隧道施工中。根据地质超前预测预报工作量、预测频率及每次开挖支护循环进尺,可以推算每循环各项地质预报所需时间。各种超前预报每次使用时间见表3-1

10.地质超前预报资料管理和成果管理

10.1 地质超前预报资料管理

地质素描,现场观测调绘记录,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图表,岩性鉴定、水质分析报告等,每次预报原始通知书,效果检查报告,并整理成册分类存档。

10.2、分段地质预报成果

根据施工进展情况,结合地质条件,分段提出预报成果。在预报完成

后,将预报成果报监理单位审核,发现有异常时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制定相应处理措施。隧道地质素描图册和实际地质纵断面图及成果报告。

10.3.重大预报次数和预报效果统计

对施工影响大的地质问题进行预报应提出预报根据和对施工的影响程度,开挖后进行总结。预报效果统计表是对每次预报成功和失败的评价,以此作为检查超前地质预报准确度的根据,为下步或其它隧道的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11.实施超前地质预报的一般程序

总结前述方案,依据隧道的具体地质情况,确定隧道实施超前地质预报的一般程序如下图8-3:

第一步:隧道所在地区地质分析与宏观预报

这是超前地质预报的第一步重要工作程序,主要包括区域地质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少量隧道临近地区的地表地质调查、分析。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宏观预报。

第二步: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长期超前地质预报

在宏观预报的指导下,主要应用TSP-203配合断层参数预测法和地面地质体投射法,进行掌子面前方100m~150m的超前地质预报。

第三步: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短期超前地质预报

在隧道长期超前地质预报的基础上,对长期超前地质预报确定的异常区段,不良地质分布区段,主要应用地质雷达、红外线探水仪和声波探测仪等仪器设备、掌子面编录预测法和地质前兆预测法等方法实施掌子面前方15~30m的短期超前预报。

第四步:超前钻探

在隧道长期、短期超前地质预报的基础上,对已经确定的断层破碎带、可能的大涌水区段实施不少于20m的超前钻探,以进一步确定断层破碎带的性质、宽度和破碎程度;再通过钻孔水柱的喷距或流速确定赋水地质体的涌水量。

第五步:隧道施工地质灾害临近警报

12.预报出不良地质状况时采取的措施

12.1.岩爆

(1)在隧道未开挖前,通过在隧道掌子面和洞壁喷水或钻孔注水可促进围岩软化、降低表层围岩的强度;布置应力释放孔,先开挖小断面,后紧跟扩挖,达到应力提前释放,降低开挖后的围岩应力变化。

(2)发生岩爆时,根据岩爆等级采用喷混凝土(或纤维混凝土)防护;喷、锚防护;喷、锚、网防护;喷、锚、网与钢架支撑相结合组合方式防护等。

(3)增设临时防护设施。在台车和其它设备上安装防护网、防护棚架;在开挖工作面附近的岩爆部分加挂铁丝网,防止岩爆时发生弹射和岩块坠落伤人和损伤机具设备。

(4)躲避及清除浮石, 在岩爆比较猛烈的时候,施工人员就近躲避,待应力释放后,再进行浮石、松石的清理。

(5)岩爆后立即向工作面及周边进行喷雾和高压射水,改变岩石力学性质,降低岩石的脆性,将释放的能量转变为热能。

12.2.放射性

(1)对线路通过的放射性地区进行放射性分级及放射性工作场所分区,逐段取样化验其放射性指标,评价放射性对施工、运营的影响,并加强劳动保护,确保人身安全。

(2)加强施工通风,开挖后进行洒水降尘,保持湿式作业,必要时配备净化过滤装置,以减少粉尘浓度和放射性气体对人体的危害。

(3)及时封闭掌子面,发现放射源应及时采用水泥砂浆密封,防止放射性气体进一步向空气中扩散,同时降低γ射线的强度,降低其外照射水平。

(4)经常清理隧道排水沟,保持其水流畅通,将废水引到指定的设施中,经过稀释后达标排放。

(5)弃碴应及时运出隧道,独自堆放,并进行洒水,尽量减少放射性气体扩散到空气中,弃碴完成后,碴体表面采用土层覆盖。

(6)隧道坑道作业的工作人员,就业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有禁忌者,不得从事此项工作。

(7)进入隧道工作场所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严禁隧道内进食、饮水、

吸烟和存放食品;离开工作场所,饮食前最好先洗手、漱口,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淋浴更衣室和配备保健箱。

(8)作业人员的住宿、生活区应选择在放射性低本地区域,作业时间不宜太长,注意休息。

12.3.高地温、有害气体

隧道内断裂切割深度大,地壳深度的岩浆活动及热力变质作用强烈,测区内岩石风化严重,变质作用复杂,矿物变质、富集可能伴生有毒气体。施工中加强监测,加强施工通风,开挖后进行洒水降温,保持湿式作业,配备净化过滤装置。

12.4.断层破碎带地下水防治

12.4.1.处理的原则

本隧道采用“以排为主、防、排、截、堵结合、综合治理”的防排水原则,对岩溶发育段,富水及破碎带等高风险段落采用如下对策:

(1)对地下水发育,施工时可能产生突泥、涌水等危及施工安全的岩溶、破碎带发育地段,采取“排水降压、注浆加固、加强超前支护、加强衬砌结构”的综合治理原则,通过注浆堵水加固围岩,防止突泥突水,以实现“确保施工安全”的目的。

(2)对隧道施工可能揭示的溶洞采取“查溶腔、定范围、判性质、综合治理”的处理原则。

(3)施工中揭示岩溶管道水,暗河时,采取“以排为主”的治水原则,并尽可能维持原有径流路径。

(4)对塌方高风险段:以加强探测,强化超前支护,优化施工方法,控制变形等为主。

12.4.2.排水方案

根据本隧道地勘资料集辅助坑道设置,正洞排水方式采用超前钻孔排水,通过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确定出水点位置,并分析水量、水压,据此在出水点周边通过增加排水孔对地下水进行排放,施工中,根据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及开挖揭示情况,确定排水孔的布置方式,孔数,排水孔长度,必要时采用迂回导坑实现正洞排水降压的目的。

排水方式包括:超前桩孔排水,泄水洞排水等方式。

12.4.3.注浆方案

(1)根据地质勘察成果,本隧道注浆方式包括超前帷幕注浆、超前周边注浆、超前局部注浆、径向注浆。

超前帷幕注浆:在透水岩(土)内,以加固岩(土)体、封堵地下水运移通道为目的,通过注浆在隧道开挖轮廓周边及前方一定范围形成桶状注浆固结体的注浆方法。

超前周边注浆:为通过透水岩(土),以加固岩土体、封堵地下水运移通道为目的,通过注浆在隧道开挖轮廓周边一定范围形成筒状注浆固结体的注浆方法。

超前局部注浆:针对前方个别出水点、局部软弱岩(土)体以加固岩(土)体,封堵地下水运移通道为目的,通过注浆在隧道开挖面形成“某一特定范围(需加固范围)”注浆固结体的注浆方法。

径向注浆:隧道开挖后,在二次衬砌施做前垂直于开挖轮廓面或支护内表面进行以加固岩体或堵水为目的的注浆。

(2)施工中根据超前探测成果,对可能产生突水、涌泥地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超前周边注浆或超前局部注浆,以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施工安全。

(3)施工中揭示出溶洞、岩溶管道,应视其性质、与隧道的关系,确定综合处理方案,建立完善处理方案,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确定合理的衬砌结构。不得随意回填,同时为保证施工及进一步地质勘探的条件,应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注浆方案选择框图见图6-2-15。

图6-2-15 注浆方案选择框图

(3)注浆启动判识标准

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手段(TPS-203、地震反射波法和地质雷达探测法)探测地下水发育情况,用超前探孔进行验证,根据超前探孔出水量情况进行判识:超前探孔单孔出水量大于3m3/h,判定有局部突水可能,则采取超前局部注浆;超前探孔有2/3孔满孔且总出水量大于15m3/h,判定全断面出水量大于15m3/h,判定全段面有突泥涌水可能,则采取超前周边注浆。

(4)注浆参数

①注浆方式:根据本隧道特点,采用超前局部注浆和超前周边注浆两种方式。

②注浆孔布置

超前周边注浆:每一循环长度为30m,其中正洞每循环开挖25m,留5m 作为止浆岩盘;注浆范围:隧道开挖轮廓线外5m。

径向注浆:径向注浆孔按梅花形布置,注浆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5m,每一环设27个孔,环向间距约160cm,纵向间距约160cm。

③注浆材料

正洞段:注浆材料根据要求选用具有结石强度高、可灌性好、抗渗透、抗腐蚀、无污染、耐久性好等特点水泥基灌浆材,一般地段采用纯水泥浆(可根据情况采用双液浆),水灰比0.5:1~0.8:1,当岩溶裂隙发育,水量及水压大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具有快凝、早强、抗流失性能的水反应型浆材。

平导: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0.5:1~0.8:1(可根据情况采用双液浆),当岩溶裂隙发育,水量及水压大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具有快凝、早强、抗流失性能的水反应型浆材。

④注浆压力:注浆压力(终压值)=水压力P水+2Mpa。

⑤扩散半径:超前周边注浆浆液扩散半径2m,正洞补注浆的浆液扩散半径1m,平导注浆的浆液扩散半径1.5m。

(5)注浆施工流程

①在富水段采取综合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措施后,获得围岩级别、综合渗透系数、岩溶发育特征、岩体的抗压强度、裂隙率、涌水量、水压等地

质和水文基础资料和指标。

②根据获得的基础资料和指标,进行突水、突泥危害性评判:当全断面可能产生突水、突泥灾害时,进行超前周边注浆,当局部范围可能产生突水、突泥灾害时,进行超前局部注浆。

③实施超前周边或超前局部注浆。

④注浆效果评判,若预测开挖后不会发生突水、突泥等施工灾害时,则进行开挖,否则进行超前预注浆。

(6)注浆工艺及要求

①注浆前,先进行注浆试验,初步掌握浆液充填率、注浆量、浆液配合比、凝胶时间、浆液扩散半径、注浆终压等指标。

②孔口位置应准确定位,与设计位置的允许偏差为+5cm,偏角应符合设计要求,每钻进一段,检查一段,及时纠偏,孔底位置偏差应小于30cm。

③注浆孔开孔直径不小于89cm,终孔直径不小于75mm。

④钻孔和注浆顺序应由外向内,同一圈孔间隔施工。

⑤岩体破碎容易造成塌孔时,应采用前进式注浆,否则采用后退式注浆。

⑥孔口设3mФ89注浆管,埋设牢固,并有良好的止浆设施。

⑦一个孔洞的注浆作业一般应连续进行到结束,不宜中断,应尽量避免因机械故障、停电、器材等问题造成的被迫中断。对于因实行间歇注浆,制止串浆冒浆等而有意中断,应先将钻孔清理至原深度以后再行复浆。

(7)注浆结束标准

①单孔结束标准

注浆压力逐步升高至设计终压,并继续注浆10min以上;注浆结束时的进浆量小于20L/min。

②全段结束标准

所有注浆孔均已符合弹孔结束条件,无漏注现象;检查孔涌水量小于0.2L/min;检查孔钻取岩芯,浆液充填饱满,其固结体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不得小于以下值,且评判开挖不会发生突水、突泥灾害,C≥0.45Mpa,Ф≥350,E≥3.65Gpa,u≤0.35;注浆后实测涌水量小于5m3/m.d;浆液有效注入范围大于或等于设计值。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实施细则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优化工程设计、实现施工信息化的重要基础。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进一步查清隐伏的重大地质问题,及时掌握和反馈隧道地质条件信息,调整隧道设计参数、防护措施,为优化隧道施工组织、制定施工安全应急预案、控制工程变更设计提供依据。 第二条抓好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预防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有效规避工程建设风险,实现铁路工程“六位一体”管理目标。超前地质预报是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的重要可靠手段,是铁路隧道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铁路隧道施工作业中关键的重要作业环节,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工序,施工单位必须纳入工序管理。 第三条本细则依据《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结合银西铁路甘宁段实际制定。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职责划分 第四条管理机构 银西铁路有限公司建设指挥部成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指挥部总工 副组长:工程分部负责人 组员:专业主管工程师,各标段参建单位项目分管领导 指挥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银西铁路甘宁段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程管理分部,负责组织对重大地质情况的施工方案进行研究。 第五条职责分工 铁路隧道地质按复杂程度分为四级:复杂(A),较复杂(B),中等复杂(C),简单复杂(D)。(详见铁建设〔2008〕105号《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附录B)。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涉及建设、设计、施工(含专业超前地质预报单位)、监理等单位,参建各方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协调配合。 (一)指挥部职责 1.负责制订超前地质预报管理细则,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负责管理超前地质预报各参建单位并协调处理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2.组织相关参建单位对超前地质预报设计文件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负责审查施工单位上报的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大纲或方案,审查监理单位编制的超前地质预报监理实施细则,审核超前地质预报分析成果。

半壁山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新建张唐铁路ZTSG-6标段 (DK356+100~DK365+570) 半壁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项目总工: 项目经理: 中铁四局张唐铁路ZTSG-6标项目部第二项目队 二O一一年三月

新建张唐铁路ZTSG-6标段 (DK356+100~DK365+570) 半壁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编号: 版本号: 发放编号: 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有效状态: 中铁四局张唐铁路ZTSG-6标项目部第二项目队 二O一一年五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地质概况 (1) 4、地质复杂程度分级 (2) 5、实施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 (3) 6、具体预报方法 (4) 6.1隧道内地质素描 (4) 6.2加深炮孔探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弹性波反射法(TGP206) (5) 6.4超前地质钻孔 (7) 7、仪器设备的配置 (9) 8、超前地质预报人员的配备 (10) 9、预报结果分析处理 (10) 10、超前预报实施保证措施 (10) 10.1、提高预报精度的措施 (10) 10.2、为准确预报提供人员、技术保证 (10) 10.3、采取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预测预报程序 (11)

半壁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1、编制依据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 10121-2007)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 半壁山隧道相关设计文件 中铁四局张唐铁路项目经理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2、工程概况 中铁四局ZTSG-6标半壁山隧道位于承德市兴隆县境内,进口里程为DK358+835,出口里程为DK361+893,全长为3058m,Ⅱ级围岩755米,Ⅲ级围岩957米,Ⅳ级围岩816米,Ⅴ级围岩530米。隧道进口至DK358+850为10.5‰的下坡,DK358+850至隧道出口为9.5‰的下坡,包含粉砂岩、石英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粗面岩等多种岩性,局部地段含有基岩裂隙水。隧道里程内包含四个断层破碎带,里程分别为:DK359+342~DK359+370,DK359+990~DK360+054,DK360+602~DK360+635,DK360+770 ~DK360+806, 破碎带长分别为28m、64m、33m、36m,总长161m。半壁山隧道进出口端均有较长的浅埋段,洞口浅埋段使用V级加强复合式衬砌,进口有151mⅤ级浅埋段采用Ⅴ级加强复合式衬砌,出口218mⅤ级浅埋段采用Ⅴ级加强复合式衬砌。隧道进口位于直线上,出口位于曲线上。进、出口洞门均采用翼墙式洞门。 3、地质概况 工程地质特征: ①地层岩性 隧道范围穿越地层较复杂,洞身范围穿越长城系串岭沟组粉砂,长城系常州沟组二段石英砂岩,长城系常州沟组一段含砾砂岩,印支期粗面岩,太古界单塔子群片麻岩。另外山涧沟底部多有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角砾土,因洞身未揭露,仅在隧道进口分布薄层,厚1.0~2.0m。 ②地质构造 a.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本隧道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台褶带(班内造山带)中段,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 (1) 1.1工程概况 (1) 1.2工程地质特征 (1) 1.3水文地质特征 (2) 1.4 不良地址及特殊岩土 (2) 1.5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评价 (2) 1.6隧道工程地质围岩分级 (2) 1.7隧道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3) 1.8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采取措施 (3) 1.9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的重要性 (3) 2、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总体方案 (4) 2.1预测、预报原则 (4) 2.2预测、预报总体方案 (4) 3、地质超前预报时间安排 (4) 4、地质预报主要设备 (6) 5、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和手段 (6) 5.1地质分析方法 (6) 5.2超前探测 (7) 5.3洞内涌突水的实时监测 (11) 5.4洞外实时监测 (12) 6.超前地质预报成果整理 (12) 6.1分段地质预报成果表 (12) 6.2隧道贯通后提供的资料 (12) 7.其它 (12)

1、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 1.1工程概况 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小水头1号隧道位于山西省古县并侯村附近,隧道起止里程DK384+125-DK385+075,全长950米,为单洞双线有碴隧道,隧道处于黄土台垣与太岳中低山交界地段,地形起伏较大,地形复杂,沟壑发育,坡度较陡,坡角约40°~50°。隧道进出口及洞身为第四系覆盖层,沿山梁顶部及一侧山坡覆盖第四系土层,地表多为荒地,生长灌木,隧道最大埋深38米。 1.2工程地质特征 1.2.1地层岩性 小水头1号隧道地址位于临汾~运城新裂陷九原山~塔儿山陷隆,毗邻浮山大断裂,隧道表覆为第四系上更新统(Q3al)砂质黄土、第四系中更新统洪积(Q2pl)黏质黄土,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T11)砂岩。洞身部位为中更新统黏质黄土和三叠系刘家沟组砂岩,各层具体描述如下: ①砂质黄土(Q3al):褐黄色,稍湿,稍密,土质较均匀,粘性较差,孔隙发育,局部含砂量较大,厚度3~5m。 ②黏质黄土(Q2pl):黄褐色、棕红色,硬塑,土质不均,粘性一般,孔隙不发育,可见少量针状孔隙,含铁锰质结核、钙质结核局部成层,夹有细圆砾土层和砂层,局部半胶结。厚度5.0~40.0m。 ③砂岩(T11):紫红色,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锤击易碎,强风化,岩芯多呈块状及短柱状,厚度3.0~5.0m。 ○4砂岩(T11):紫红色,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锤击易碎,强风化,岩芯多呈块状及短柱状,厚度大于20m。岩层产状:N65°W/22°S,三叠系刘家沟组砂岩主要发育两组节理,节理产状:155°∠85°、60°∠65°,均为微张节理,0.3m <S<0.8m,L>5m。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

渭源至武都建设项目WWSY1标 隧道测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 1、编制依据 1)铁道部《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98; 2)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交通部《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4)交通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6)《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7)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SL326—2005); 8)十天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资料; 9)十天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0)其它国家颁布、国家部门颁布、地方颁布的有关规范和规章。 2、工程概况 2.1隧道概况 烟坡里隧道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漳县的油单沟与漳县三岔镇烟坡里村之间的厥头山西侧,隧道采用分离式,洞高7.5m;起止桩号为ZK173+070~ZK176+910 YK173+073~YK176+905,左线隧道长3840m,洞顶最大埋深250m,右线隧道长3832m,洞顶最大埋深248m;隧道进口平面线型为直线,出口段为圆曲线,左右线半径均为R-1400;左线纵面线型为1.38%(坡长637m)和-2.20%(坡长3195m)的人字坡。隧道进出口均采用削竹式洞门,设置10处行人横洞、4处行车横洞,左右线各设四处紧急

停车带。隧道围岩以IV、V级为主,两端洞口段均为V级围岩。 2.2隧道地质 2.2.1地形地貌 本隧道段位于甘肃省的东南部,处于西北黄土高原边缘与西秦岭山地交汇过渡地带,总体地形北低南高,隧道所经地段地面高程:2084.5~2273.2m,相对最大高差188.7m,隧道进口段,自然坡度38~40°,坡面呈阶梯状的田地,以构造剥蚀低中山地貌为主,山地海拔较高,主峰顶呈棱状,山坡高峻,河谷狭窄,多呈V字形。自白垩系以来,境内地层一直处于间歇性抬升之中,因此形成了多级不同时期、不同高程的剥夷面。 2.2.2地层岩性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本阶段地勘资料,本勘察区隶属于华北区的陕甘宁盆地分区东南部。隧址区主要出露第四系全新统①-1耕植土(Q4pd)、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②-1粉质粘土(Q4al+pl)、第四系全新统崩滑堆积②-2碎石层(Q4del+c),下伏古近系④-3层强风化砾岩(E)、白垩系上统民和组⑤-1强风化泥质砂岩(K2m)及三叠系上统⑥-1强风化砂岩(T3)、⑥-2中风化砂岩(T3)、⑥-4中风化灰岩(T3)、⑥-4中风化泥质灰岩(T3)和⑥-2中风化钙质砂(T3)。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Q2-3):黄褐色,中密-密实,土质较均,垂直节理少量发育,多分布于洞身段所在地的半山坡,覆盖厚度不大。 2.2.3地质构造与地震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办法

中铁十一局集团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项目经理部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办法 长昆项目安质【2010】104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铁十一局集团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项目经理部建设项目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充分发挥超前地质预报对隧道施工的指导作用,确保隧道工程安全质量,依据《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铁建设〔2007〕102号)、《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办法》(沪昆湘工管〔2010〕116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是通过地质调查、物探、超前地质钻探、超前导坑等综合手段,进一步查清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工程、水文及不良地质等信息,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保证隧道工程质量安全。 第三条超前地质预报应结合超前地质预报设计,合理选择预报或监测手段,遵循科学、准确、及时、经济的原则。 第四条项目部工程管理部负责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归口管理工作,安质部负责检查督促超前预报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五条项目分部职责及分工 (一)履行合同承诺,组织或委托符合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要求的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进场,对非高风险和极高风险隧道的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的地质预报责任主体,由各分部组织实施。

(二)依据隧道风险评估和超前地质预报设计,编制实施大纲,并纳入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查批准后组织实施,对一般隧道超前地 - 1 - 质预报成果及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三)组织超前地质预报知识培训,确保设备操作和数据处理人员持证上岗。综合掌握物探与钻探、长短距离相结合验证方法。 (四)按照设计单位超前预报任务书的要求,做好超前预报工作。向建设、设计、监理及时上报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成果,反馈预报工作中发现的地质问题。 (五)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文件不相符合时,及时提出变更设计申请,并完善相关手续。 (六)归档隧道地质预报成果、变更设计文件、有关会议纪要等内容,纳入工程竣工文件移交。 (七)按照项目部《突发事件管理办法》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工作。 (八)做好设计单位超前地质预报的配合工作,及时提供超前预报条件。 第三章超前地质预报管理 第六条实施预报前,提前将预报时间、手段书面通知监理单位,驻地监理在约定时间内到场旁站并做好记录。 第七条对于高度和极高风险隧道,物理探测结束后,设计单位应及时向监理单位提交正式报告,监理单位接到超前地质预报成果后,一般在6小时内完成审查程

超前地质预报指导书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汕揭高速02项目部叶下桃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二、作业准备 1、内业准备 (1)、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图纸,熟悉技术标准。 (2)、统计设计图中超前地质预报方式和预报里程,建立超前地质预报台帐。 2、外业方面 (1)、由测量人员提供检测面的施工里程。 (2)、根据采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式做好现场打孔或机械、人员的配合工作。 三、技术要求 1、隧道爆破开挖后及时查看掌子面地质状况,描绘地质图,通过与设计的对比,提供地质情况预报。 2、隧道施工期的地质预测,应包含以下: (1)、断层及断面影响带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2)、软弱夹层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3)、岩溶的位置、规模及性质。 (4)、不同岩性、围岩级别变化界面的位置。 (5)、工程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位置和规模。 (6)、含水构造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四、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

1、超前地质预报施作工艺流程见下图所示: ①采用TSP-203、超前钻探、地质雷达、地质素描法等进行综合探测; ②超前地质预报要对多种手段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评判,相互印证,结合掌子面揭示的地质条件、发展规律、趋势及前兆进行预测、判断。

2、施工工艺 隧道施工过程的地质超前预报,主要是根据地表和已经开挖的隧道的地质调查和各种探测方法取得的资料,以及地质推断法预测开挖工作面前方一定长度范围内围岩的工程地质条件。如:地面地质调查法、洞身地质素描法、钻速测试法、钻探孔法、涌水量观测、岩体结构面量测和围岩变形观测。物探测试主要有TSP法、地质雷达法。 预测时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采用一种或几种方法组合综合预报,以工程地质法(包括图析法及地质素描法)进行超前宏观预报为前提,结合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地质雷达、超前探孔、经验法等综合手段,分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三个阶段对隧道岩体特征、断层、涌水等不良工程地质进行超前预测预报: 采用TSP系统与地质分析法相结合进行长期(长距离)(>80m范围)地质预报; 采用仪器钻孔进行30~80m距离的中期地质预报; 利用台车钻孔和地质雷达相结合,进行距离小于30m的短期地质预报; 采用在钻爆循环中加深(4m)3~5个炮孔进行掌子面前方4m范围的下一循环的探测。结合掌子面地质素描预测法进行掌子面作业影响区域内的当前地质预报。 对物探异常区采用钻孔进行验证,以便指导施工。 五、施工要求 根据隧道地质复杂的特点,本着以“早预报、早预防”的原则组织施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2)《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 3)《时速250公里铁路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图号:西成贰隧参03; 4)《隧道施工工法》图号:西成贰隧参09; 5)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和环境、地质条件。 6)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办法(西成铁路客运专线四川有限公司) 7)《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本 2 工程概况 新建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位于陕西省和四川省境内,川陕界至江油线路长165.836Km。西成客专设计为双线客运专线,设计时速:250km/h;最小曲线半径:3200m;正线线间距:4.6m;最大坡度:一般20‰,困难山区不大于25‰。本标段第一项目部管段位于剑阁县、青川县境内,起讫里程:DK431+660(黄家梁隧道进口)~DK446+500(岩边里隧道),全长14.84km,主要工程数量为:桥梁135.35m/1座,占正线总长的0.9%,隧道双线14702m/1.5座,占线路总长的99.1%。 3 工程地质概况 3.1地质构造 我管段位于四川龙门山东北向褶皱带之东翼与四川盆地边缘弧形(华夏式)构造带交界处,龙门山褶皱带的褶皱发育、断裂密布,岩层多陡顷,直立或倒转,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测段属于扬子准地台西北边缘地带,位于川西北台陷次级构造与龙门山构造带边缘区。隧区为单斜构造,岩层产状N47~64oE/34~45oSE,受区域构造影响,节理多为闭合或微张型,其延伸较远,,泥岩风化节理普遍发育,裂隙多而细小。 3.2水文地质特征 沿线河流较多、灌溉网密布。沿线基本为山区,山谷河流较多,主要有回龙河、清江河,属于嘉陵江水系。管段内第四系黏性土中含少量孔隙水,河床及低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概念及其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概念及其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定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大规模建设,长大隧道数量也越来越多。但隧道施工进度经常成为制约整个整个工程进展的瓶颈,隧道快速掘进的主要难题是如何超前了解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和岩石力学参数,其中隧道轴线的地质界面可能会在施工掘进中发生严重的问题,如塌方、突泥、突涌等灾害,尤其是当这些灾害交叉发生时,问题会更加严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就是解决个难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通过物探、钻探或导坑,并配合地质测绘或地质调查等手段收集的资料,对隧道的某个段落,或某个部位及其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围岩地质特征、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围岩级别及隧道开挖后的稳定性进行预测,并提出隧道前方开挖和支护建议的报告。力图在施工前掌握前方的岩土体结构、性质、状态,以及地下水、瓦斯等的赋存情况、地应力情况等地质信息,指导隧道施工,以避免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发生涌水、瓦斯突出、岩爆、大变形等地质灾害,保证施工的安全。 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与意义 隧道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常常会受到各种不良地质体的影响,在隧道施工前或者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能准确地对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体进行预报或预测,就有可能影响施工的进度,甚至会引发灾难性事故。不良地质体本包括括施工地段岩件不同的岩体、断层裂隙构浩带、强富水诱水她层、岩溶等。不同岩性的岩体可能会对施工机械造成损害,也有可能发生冒落、塌方等事故,这不仅增加了建造及维护维修成本,还会影响工期,造成较大的损失;断层裂隙构造带对工程影响很大,破碎带可能将上下岩层的水系导通,在岩层间形成润滑层。断层裂隙面极易滑动,造成岩层失稳,引发山体滑坡及泥石流涌动。所以在断层裂隙构造带附近施工时,要随时观察构造的联系及导通情况,防止透水和由岩层失稳引起的事故发生;在强富水透水层以及岩溶区,主要是防止透水事故的发生,以及透水后園地层减压造成的岩层失稳。 开挖前对地质情况的了解,对于隧道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预报掌子面前方不良地瓜体的位置、产状及其围岩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实施细则

附件一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优化工程设计、实现施工信息化的重要基础。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进一步查清隐伏的重大地质问题,及时掌握和反馈隧道地质条件信息,调整隧道设计参数、防护措施,为优化隧道施工组织、制定施工安全应急预案、控制工程变更设计提供依据。 第二条抓好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预防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有效规避工程建设风险,实现铁路工程六位一体管理目标。超前地质预报是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是铁路隧道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铁路隧道施工作业中关键的重要作业环节,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工序,施工单位必须纳入工序管理。 第三条本细则依据《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结合实际制定。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职责划分 第四条管理机构 云桂铁路、沪昆客专云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韩星俊

副组长:王景江霍宝虎 组员: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现场指挥部、设计单位、专业预报单位、监理单位负责人。 公司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云桂铁路、沪昆客专(云南段)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专家组,办公室设在工程管理部,归口管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专家组由公司工程部、安质部、现场指挥部负责人和专业超前地质预报单位技术负责人组成,组长由领导小组指定,负责对重大地质情况的施工方案进行研究。 第五条职责分工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行施工单位、现场指挥部、公司三级管理制度。施工地质按复杂程度分为四级(A级:复杂,B级:较复杂,C级:中等复杂,D级:简单。详见铁建设〔2008〕105号《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附录B)。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涉及建设、设计、施工(含专业超前地质预报单位)、监理等单位,参建各方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协调配合。 (一)公司职责 1.负责制订超前地质预报管理细则,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负责管理超前地质预报各参建单位并协调处理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公司工程部负责日常管理,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管理。 2.负责审批A、B级施工地质超前地质预报设计方案、实施细则、预报成果和分析结论。A级由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审核,B级由公司工程部组织审核并对A级进行预审,C级由现场指挥部组织审核并对A、B级进行预审,D级由施工单位审核,并报现场指挥部核备。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瓦塘至汤阴(东)段 站前工程ZNTJ-5标 超前地质预报 专项施工方案 中铁十七局集团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 ZNTJ-5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〇年六月

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七局集团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5标项目经理部

目录 1.编制说明 (1) 2.工程概况 (1) 3.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和目标 (3) 4.超前地质预报主要项目 (3) 5.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和手段 (3) 6.超前地质预报实施计划 (4) 7.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8) 8.超前地质预报保证措施 (14) 9.正确处理地质预报与施工的关系 (16)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为保证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5标隧道工程施工安全,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订ZNTJ-5标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施工方案。 1.2.采用的标准规范、图纸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2-2008; 《铁路隧道施工质量验收验收标准》TB10417-2003; 《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301-2009;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304-2009; 隧道施工设计图纸。 2.工程概况 2.1.线路概况 中南铁路通道ZNTJ-5标段起讫里程为DK198+350~DK259+000,全长57.70km,全部位于山西省石楼县、隰县境内,线路起点位于石楼县沙塘沟,穿过沙塘2号隧道,跨越屈产河、柳石公路和县乡道路,到达石楼车站,然后在谭家庄东侧进入石楼隧道,从朱家峪出来后,沿山脚前行,终点止于隰县车站。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标段隧道工程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标段×××段范围内隧道及×××隧道洞口地段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具体内容包括:预报内容、预报分级、预报流程及要点。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掌握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所有仪器已经到位,经过校验并在使用有效期限内。 3、技术要求 明确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重要性,指导、规范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保障隧道安全掘进。施工过程中必须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施工工序管理,做到先探测、后施工,不探测不施工。 所使用的仪器具有合格的出厂证明及使用期限,并按相关要求进行质

量验收,有验收记录,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预报内容 (1)地层岩性,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土的预测预报。 (2)地质构造,特别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山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3)不良地质,特别是溶洞、暗河、人为坑洞、放射性、有气体及高地应力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4)地下水,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富水地层等的预测预报。 4.2 预报方法 (1)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按预报原理可分为地质分析法、钻探法、物探法和超前导坑法。 ①地质分析法,包括地层分界线、构造线,地下和地表相关全分析、地质作图等。 ②钻探法,包括深水水平钻探、5~8m加深炮孔探测及孔内摄影。 ③物探法,包括地震波反射法、声波反射法、电磁波反射法、红外探测法等。 ④超前导坑法,包括平行超前导坑法、正洞超前导坑法。 (2)超前地质预报按长度可分为长距离预报(大于200m)、中长距离预报(30~200m)和短距离预报(小于30m)。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实施细则及表格一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优化工程设计、实现施工信息化的重要基础。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进一步查清隐伏的重大地质问题,及时掌握和反馈隧道地质条件信息,调整隧道设计参数、防护措施,为优化隧道施工组织、制定施工安全应急预案、控制工程变更设计提供依据。 第二条抓好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预防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有效规避工程建设风险,实现铁路工程六位一体管理目标。超前地质预报是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是铁路隧道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铁路隧道施工作业中关键的重要作业环节,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工序,施工单位必须纳入工序管理。 第三条本细则依据《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结合实际制定。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职责划分 第四条管理机构 贵阳市域林织铁路第三项目经理部一工区成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雷明深

副组长:陈力 组员: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现场指挥部、设计单位、专业预报单位、监理单位负责人。 公司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专家组,办公室设在工程管理部,归口管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专家组由公司工程部、安质部、现场指挥部负责人和专业超前地质预报单位技术负责人组成,组长由领导小组指定,负责对重大地质情况的施工方案进行研究。 第五条职责分工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行施工单位、现场指挥部、公司三级管理制度。施工地质按复杂程度分为四级(A级:复杂,B级:较复杂,C级:中等复杂,D级:简单。详见铁建设〔2008〕105号《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附录B)。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涉及建设、设计、施工(含专业超前地质预报单位)、监理等单位,参建各方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协调配合。 (一)公司职责 1.负责制订超前地质预报管理细则,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负责管理超前地质预报各参建单位并协调处理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公司工程部负责日常管理,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管理。 2.负责审批A、B级施工地质超前地质预报设计方案、实施细则、预报成果和分析结论。A级由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审核,B级由公司工程部组织审核并对A级进行预审,C级由现场指挥部组织审核并对A、B级进行预审,D级由施工单位审核,并报现场指挥部核备。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作业指导书..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新建铁路西安至宝鸡客运专线XBZQ-2标段小村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和周边围岩情况的探测。 2 设计概况及编制依据 2.1 设计概况 2.1.1 工程概况 小村隧道,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渭河南岸三级阶地,属秦岭山前黄土塬区;从310国道小村附近山坡进洞,下穿唐家塬,从马尾河右侧山坡出洞,隧道起讫里程DK627+747~DK628+650,全长903m,其中明挖52m,IV级围岩300m,V级围岩551m。最小埋深为16.0m最大埋深为46.0m,为双线黄土浅埋隧道;隧道位于R-8000m圆曲线上,洞内纵坡为11‰和3‰的人字坡。 隧道主体结构采用曲墙带仰拱复合式衬砌,衬砌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结构。隧道初期支护由钢拱架,钢筋网、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组成。隧道进口采用台阶式洞门,设置有20m 明洞,洞口段基础采用φ125cm钻孔桩加固地层,并设置钢筋混凝土承台。隧道出口采用斜切式洞门,设置有32m缓冲结构。洞口边仰坡采用拱形骨架护坡,拱形骨架的上缘设排水槽,在拱形骨架内植草绿化。 2.1.2工程地质 隧道通过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黏质黄土及黏质黄土(古土壤),下部为第四系中更 新统风积黏质黄土夹黏质黄土(古土壤),底部为中更新统冲积砂及圆砾土等。无断裂构造。 2.1.3水文地质 隧道通过地段内地表水及地下水均不发育。 2.1.4方案设计 小村隧道属黄土浅埋隧道,其不良地质构造主要是软弱土层及断层,超前地质预报主要对上述隧道开挖面前方一定距离的浅埋段灾害地质的施工探测,对照勘测阶段的地质资料,预测、预报地质条件变化及其对施工的影响。针对不同地段的工程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预报手段,以达到既预报准确又节省有限预报资源的目的。超前地质预报由超前地质预报组来完成。 2.2 编制依据 2.2.1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2.2.2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10】240号);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办法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项目分部管段内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充分发挥超前地质预报对隧道设计和施工的指导作用,确保隧道工程质量安全,依据《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铁技〔2010〕35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通知》(铁建设函〔2006〕340号)、《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铁建设〔2007〕102号)、《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关于铁路高风险隧道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工管质〔2011〕36号)、《铁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铁总建设〔2014〕131号)及项目隧道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是通过地质调查、物探、超前地质钻探、超前导坑等综合手段,进一步查清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工程、水文及不良地质等信息,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保证隧道工程质量安全。 第三条超前地质预报应按照超前地质预报设计,合理选择预报或监控手段,遵循科学、准确、及时、经济的原则。 第四条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优化工程设计、实现施工信息化的重要基础。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进一步查清因前期地质勘察工作的局限而难以探查的、隐伏的重大地质问题,及时掌握和反馈隧道地质条件信息,调整和优化隧道设计参数、防护措施,为优化隧道施工

组织、制定施工安全应急预案、控制工程变更设计提供依据。 第五条抓好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预防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降低地质灾害发生机率,有效规避工程建设风险,实现铁路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环境和投资控制目标。 第六条本分部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重点内容主要有:不良地质、地质构造(特别是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地层岩性(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及特殊岩土等)和地下水(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及富水地层等)。 第七条本办法依据沪昆客专湖南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办法》(Xxxx安质〔2014〕XXX号)的文件结合中铁XXXXXXX铁路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第八条中铁XXXXXXX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成立Xxxx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分部经理:XXX 副组长:党工委副书记:XXX 项目副经理:Xxxx 安全总监:XXX 总工程师:XXX 组员:XXXXX XXX铁路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XXX铁路项目经理部第二项目分部铁路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质环保部,归口管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2014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隧道中的应用-大工检测-试验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平台

试题 第1题 弹性波法超前地质预报是以人工激发弹性波,弹性波以球面波形式在围岩中传播,当遇到() 差异界面时,弹性波就会产生回波,通过对回波信号进行分析,就可以计算出差异界面距离 震源的距离、位置、范围等。 A.波阻抗 B.介电常数 C.电性 D.红外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2题 地质雷达法超前地质预报是由雷达发射天线连续发射高频电磁波,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 ()差异界面时,回波信号被接收天线接收,通过对回波信号进行分析,可以推断介质的性 质与界面的位置 A.波阻抗 B.介电常数 C.电性 D.红外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3题 高直流电法超前地质预报是以岩石的()差异为基础,对开挖面前方储水、导水构造分布和 发育情况进行预报的一种直流电法探测技术。 A.波阻抗 B.介电常数 C.电性

D.红外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4题 ()能量团较均匀,能量按一定规律缓慢衰减,波形均一,同相轴连续,振幅较低。 A.完整岩体 B.断层破碎带 C.富水带 D.岩脉破碎带 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5题 能量团不均匀,能量衰减快、规律性差,波形杂乱,同相轴不连续,振幅变化大。 A.超前普通钻法 B.地质雷达法 C.超前导洞法 D.地表查勘法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6题 _________一般用于可能有溶洞、暗河或其他较严重地质灾害的隧道段。 A.超前导洞法 B.超前地质钻法 C.加深炮孔法 D.超前普通钻法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培训考试试卷 部门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5分, 共4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2010年7月28日铁道部文件《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 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中关于超前地质预报的规定:施工图阶段经评估为高风险和极高风险的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责任主体单位为(B),其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由()负责组织实施。 A.建设单位 B.设计单位 C.施工单位 D.监理单位 2、2010年7月28日铁道部文件《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中关于超前地质预报的规定:其他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责任主体单位为(C),超前地质预报由()专业人员实施。 A.建设单位 B.设计单位 C.施工单位 D.监理单位 3、铁路隧道工程在各设计阶段均应进行相应的超前地质预报设计,预报方法的选择应与(D)相适应。 A.施工条件 B. 施工环境 C.现场环境 D.施工方法 4、按超前地质预报长度的不同分为(A) A、3B、4 C、2D、5 5、长距离预报的预报长度为(C) A.50~80m B.80~100m C. 100m以上 D.150m 6、地质复杂程度分级及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地质复杂程度分级分为(B)级 A. 3 B. 4 C. 5 D. 6 7、按预报手段原理的不同分为(C) A.3种 B.5种 C. 4种 D. 6种 8、TSP每次预报有效长度100m左右,需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应重叠(B)以上, A.5m B. 10m C. 15m D. 20m 二、简答题(每题30分,共60分) 1. 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及任务是什么? 答:进一步查清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指导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和危害程度;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 2.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分类按预报手段原理的不同分为: 答: 1 地质调查法:包括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洞内开挖工作面地质素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向莆铁路青云山隧道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1 工程概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青云山隧道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和莆田市涵江区,起点位于永泰县岭路乡后坑垄村,穿越青云山国家4A级风景区和藤山及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隧道处于戴云山脉南段中低山山间地貌,山脉主要走向为北东~南西,山峰林立,沟谷深切,多悬崖峭壁。总体地形:DK491+250~DK493+850地形标高65~590m,地形坡度相对较缓,一般20°~40°;DK493+850~DK504+700地形险峻,沟谷幽深,标高为230~1018m,中间最高山峰(对山)1031m。地形坡度一般50°~80°,局部近90°,甚至倒悬。DK504+700~DK513+430海拔标高为580~145m,地形坡度较缓。 1.2 不良地质概况 1.2.1 岩爆地段 青云山隧道最大埋深为900m,隧道埋深较大地段的硬质脆性岩主要为英安质晶屑、角砾凝灰岩、熔结凝灰岩、花岗斑岩、正长斑岩、流纹岩、次石英二长斑岩、凝灰质角砂砾岩等。γ=27KN/m3,硬质脆性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取Rc=100MPa。 根据计算,青云山隧道埋深小于260m时,不会产生岩爆,埋深在260~390m范围有岩爆发生的可能或产生轻微岩爆。埋深在390~730范围,会产生中等规模的的岩爆,埋深大于730m时,会产生较强岩爆。 以下几段硬质岩地段:DK492+250~DK493+850、DK494+500~DK495+400、DK495+700~DK498+000、DK499+100~DK500+300洞身埋深730≥H≥390m,属于中等规模岩爆区,DK500+300~DK500+600洞身埋深H≥730m,属于强岩爆区。

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方案 (3) 四、资源配置 (3) 五、施工方法 (4) 六、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注意事项 (6) 七、质量要求 (7) 八、安全措施 (8)

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新建哈尔滨至牡丹江铁路客运专线SG-3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清单和补遗(答疑)书、澄清函等。 (2)招标单位提供的由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设计图纸、设计文件和设计资料。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0) (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9604—2015) (5)《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9217—2015) (6)《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7)《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铁建设【2010】162号)(8)《铁道部建设管理司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技【2010】352号文 二、工程概况 1、工程范围 本标段共有7座隧道,总长7030m,约占正线长度的16.5%,其中新立隧道为本标段最长隧道,长度为3345m。本标段隧道较多,且隧道施工标准要求高以及本标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不同程度地存在断层、偏压、顺层等不良地质。隧道存在边坡滑塌、坍塌冒顶、坍塌掉块、突水突泥等风险。详见“隧道主要工程概况表”。

隧道主要工程概况表 三、施工方案 隧道工程属于隐蔽性工程,设计施工中的不可预见性较其他工程大。施工中对可能存在不良地质体的地段必须做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根据设计要求及隧道地质情况,本隧道工程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施工中充分利用TRT法、Ф110钻探孔等预报方法。TRT一般结合隧道掘进过程的地质情况进行探测,来判明隧道前方不良地质存在的位置。当可能出现涌突水吋,结合红外探测法及Ф110超前地质钻探孔进行进一步的精查来探明,并根据各探孔的探测和出水情况,综合判别是否进行提前预注桨堵水加固及预支护等方式处理。 四、资源配置 1、人员安排 项目部成立超前预小组,项目部总工程师任组长,组员为:工程部部长和专业工程师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经典版)

目录 1、适用围 (1) 2、工程概况 (1) 2.1狮子岩隧道概况 (1) 2.2白山同隧道概况 (1) 2.3地质岩性 (1) 2.4 地震基本烈度 (2) 2.5水文特征 (2) 3、编制依据 (2) 4、超前地质预报目的 (2) 5、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容和法 (2) 5.1 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容 (2) 5.2超前预报的主要法 (2) 5.3主要实施法 (3) 6、TSP203地质预报系统 (4) 7、掌子面地质素描 (5) 8、水平超前钻 (5) 9、地质预测、预报工艺流程 (6) 10、地质信息收集与处理 (6) 11、针对预报可能出现特殊地段的处理法 (7) 11.1涌水出现处理法 (7) 11.2涌水突泥地质现象的处理法 (7) 12、地质工作组织机构 (7) 13、资料管理 (8) 附图1 (9) 附表1................................................................................................................... (10)

1、适用围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莆永高速公路段A3合同段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作业,对超前地质勘探进行过程控制,保证超前地质勘探满足施工要求。 2、工程概况 2.1狮子岩隧道概况 狮子岩隧道属于构造剥蚀低山丘岭地貌,地形起伏大,局部地段地形较陡,进出口段坡度约25-30°,均与山间沟谷盆地相连,切割深达15-30m,线路经过山顶最高约687.9m,最低约121.4m。相对高差约566.5m。隧道出口段地表溪水发育,洞身山体表面多沟谷、盆地;隧址区地表多植被覆盖,多沟谷、陡坎,自然经济欠发达。隧道最大埋深560m,围岩主要为燕山早期花岗岩和侏罗系上统南园组中微风化凝灰岩、流纹岩及长林组凝灰质砂岩,厚层状、块体状构造,结构面结合较好或好。总体稳定。围岩级别为Ⅱ~Ⅴ级。隧道区地表水体不发育,局部低洼沟谷中发育有季节性溪流,雨季多水,旱季少水甚至无水;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土层隙潜水、基岩风化裂缝系水两种类型。 2.2白山同隧道概况 白山同隧道在省至永定高速公路段A3标段,左线里程为ZK20+040~ZK21+498.840;右线里程为K19+995~K21+500。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大,局部地段地形较陡,进口坡度较大,约40~45m。进口与山间沟谷盆地相连,切割深度达15~50米,线路经过山顶最高标高约659.6米,最低标高209.5米,相对高差约450米。隧道进口段地表水系较发育,隧址区地表多茶园种植区,多沟渠、小陡坎,自然经济较发达。根据工程地质调查、钻探及物探资料,本隧道进口地段围岩主要由粉质黏土及全-强风化凝灰岩组成,进口段围岩级别为Ⅴ级,工程性质差,浸水易软化,稳定性差。施工开挖洞顶极易塌,侧壁易垮塌。 2.3地质岩性 根据工程地质调查、钻探及物探资料,隧道进口地段围岩主要由粉质黏土及全-强风化凝灰岩组成,进口段围岩级别为Ⅴ级,工程性质差,浸水易软化,稳定性差。施工开挖洞顶极易塌,侧壁易垮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