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向高考》高中物理课后强化训练4章综合测试题

《走向高考》高中物理课后强化训练4章综合测试题

《走向高考》高中物理课后强化训练4章综合测试题
《走向高考》高中物理课后强化训练4章综合测试题

第四章综合测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受到如图所示的力的作用时,小球可能运动的方向是()

A .Oa

B .Ob

C .Oc

D .Od [答案]D

[解析]小球受到力F 作用后,运动轨迹将向力的方向一侧发生弯曲,所以轨迹可能为Od 方向而Oa 、Ob 、Oc 都是不可能的.

2.(2009·江南十校模拟)如图所示,某同学为了找出平抛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小球在O 点对准前方的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O 与A 在同一高度,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分别是v 1、v 2、v 3,打在挡板上的位置分别是B 、C 、D ,且AB BC CD =1 3 5.则v 1、v 2、v 3之间的正确关系是()

A .v 1

v 2 v 3=3 2 1B .v 1 v 2 v 3=5 3 1C .v 1 v 2 v 3=6 3 2D .v 1 v 2 v 3=9 4 1

[答案]C

[解析]

在竖直方向上,由t =

2y

g

得小球落到B 、C 、D 所需的时间比t 1 t 2 t 3=AB AC AD = 1 (1+3) (1+3+5)=1 2 3;

在水平方向上,由v =x

t

得:

v 1 v 2 v 3=x t 1 x t 2 x

t 3

=6 3 2.

3.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两小球A 、B 用长L =0.8m 的细绳悬于以速度v =4m/s 向右匀速运动的小车顶部,两球与小车的前、后壁接触,由于某种原因,小车突然停止,此时悬线的拉力之比F B F A 为(g 取10m/s 2)()

A .1 1

B .1 2

C .1 3

D .1 4

[答案]C

[解析]小车突然停止,球B 也随之停止,故F B =mg ,球A 开始从最低点摆动,则

F A -mg =m v 2L ,F A =m (g +v 2

L

)=3mg

所以F B F A =13

.

4.(2009·合肥一中质检)同步卫星的加速度为a 1,运行速度为v 1,地面附近卫星的加速度为a 2,运行速度为v 2,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3,速度为v 3,则

()

A .v 2>v 1>v 3

B .v 3>v 1>v 2

C .a 2>a 3>a 1

D .a 2>a 1>a 3[答案]AD

[解析]卫星运行速度为v =GM

r

,因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

所以有v 2>v 1,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由v =ω·r 可知,v 1>v 3.

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为a =GM

r

2,因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

所以有a 2>a 1,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由a =ω2·r 可知,a 1>a 3.

5.(2009·莱州模拟)如图所示,长为L 的细线,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系一小球.把小球拉到与悬点O 处于同一水平面的A 点,并给小球竖直向下的初速度,使小球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要使小球能够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在A 处小球竖直向下的最小初速度应为()

A.7gL

B.5gL

C.3gL

D.2gL

[答案]C

[解析]要使小球能够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最高点最小速度满足mg =m v 2

L

,从A

到最高点,由动能定理有mgL =12m v 20-12

m v 2

,解得v 0=3gL .

6.人造地球卫星可在高度不同的轨道上运行,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 .各国发射的所有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速度都不超过v m =

GM

R 地

B .各国发射的所有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周期都不超过T m =2πR 地

R 地

GM

C .若卫星轨道为圆形,则该圆的圆心必定与地心重合

D .地球同步卫星可相对地面静止在北京的正上空[答案]AC

[解析]G Mm r 2=m v 2r

v =GM

r ,故A 正确;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故B 错;万

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万有引力在地心和卫星质心的连线上,故C 正确;地球同步卫星只能位于赤道上空,故D 错误.

7.(2009·河南省实验中学模拟)如图所示,小球P 在A 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的斜面AB 运动到B 点所用的时间为t 1,在A 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恰好落在B 点所用时间为t 2,在A 点以较大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落在水平面BC 上所用时间为t 3,则t 1、t 2和t 3的大小关系错误的是()

A .t 1>t 2=t 3

B .t 1

C .t 1>t 2>t 3

D .t 1

[答案]BCD

[解析]设斜面倾角为θ,A 点到BC 面的高度为h ,则

h sin θ=1

2

g sin θt 21,平抛落到B 点时,h =12gt 22,以较大的速度平抛,落到BC 面上时,h =12gt 23,可得出:t 1=

2h g sin 2θ>2h g =t 2=t 3,故A 正确,B 、C 、D 错误.

8.如图所示,我某集团军在一次空地联合军事演习中,离地面H 高处的飞机以水平对地速度v 1发射一颗炸弹轰炸地面目标P ,反应灵敏的地面拦截系统同时以初速度v 2竖直向上发射一颗炮弹拦截(炮弹运动过程看作竖直上抛),设此时拦截系统与飞机的水平距离为s ,若拦截成功,不计空气阻力,则v 1、v 2的关系应满足()

A .v 1=H

s v 2

B .v 1=v 2s H

C .v 1=s

H

v 2

D .v 1=v 2

[答案]C

[解析]由题知从发射到拦截成功应满足,s =v 1t ,同时竖直方向应满足:H =1

2

gt 2+v 2t

-12gt 2=v 2t ,所以有s v 1=H v 2,即v 1=s

H

v 2,C 选项正确.9.(2009·郑州模拟)如图所示,倾斜轨道AC 与有缺口的圆轨道BCD 相切于C ,圆轨道半径为R ,两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D 是圆轨道的最高点,缺口DB 所对的圆心角为90°,把一个小球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释放,它下滑到C 点后便进入圆轨道,要想使它上升到D 点后再落到B 点,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释放点须与D 点等高

B .释放点须比D 点高R /4

C .释放点须比

D 点高R /2

D .使小球经D 点后再落到B 点是不可能的[答案]ABC [解析]

小球刚好过D 点的速度为v D ,由mg =m

v 2D

R

得,v D =gR ,当落至与B 点等高的水平面上时,平抛的水平位移x =v D

2R

g

=2R >R ,故经过D 点后小球不可能落至B 点,只有D 正确.

10.(2010·长沙五校联考)如图所示光滑管形圆轨道半径为R (管径远小于R ),小球a 、b 大小相同,质量均为m ,其直径略小于管径,能在管中无摩擦运动.两球先后以相同速度v 通过轨道最低点,且当小球a 在最低点时,小球b 在最高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小球b 在最高点对轨道无压力时,小球a 比小球b 所需向心力大5mg

B .当v =5gR 时,小球b 在轨道最高点对轨道无压力

C .速度v 至少为5gR ,才能使两球在管内做圆周运动

D .只要v ≥5gR ,小球a 对轨道最低点的压力比小球b 对轨道最高点的压力都大6mg [答案]BD

[解析]小球在最高点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时,小球b 所受重力充当向心力,mg =m v 20

R

?

v 0=gR ,小球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小球的机械能守恒,2mgR

+12m v 20=12m v 2

,解以上两式可得:v =5gR ,B 项正确;小球在最低点时,F 向=m v 2R

=5mg ,在最高点和最低点所需向心力的差为4mg ,A 项错;小球在最高点,内管对小球的支持力可以提供向心力,所以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零,再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2mgR =

12m v ′2,解得v ′=2gR ,C 项错;当v ≥5gR 时,小球在最低点所受支持力F 1=mg +m v 2R

由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2mgR +12m v 21=12m v 2,小球对轨道压力F 2+mg =m v 21

R ,解得F 2=m

v 2R

-5mg ,F 1-F 2=6

mg ,可见小球a 对轨道最低点压力比小球b 对轨道最高点压力都大6mg ,D 项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

11.(5分)如图所示,台阶的高度都是0.4m ,一球以水平速度由第一级台阶上抛出欲打在第五级台阶上,则水平速度v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6m/s ≤v ≤22m/s [解析]台阶的高度都是0.4m ,小球欲打在第五级台阶上,初速度最小时应擦着第四级台阶边缘落下,初速度最大时应擦着第五级台阶边缘落下,这两种情况下与台阶碰撞位移夹

角一定是45°,tan α=y x =gt

2v 0

,可知下落的高度越大,初速度越大.

由t =2y

g

,得

v min =s

1t 1

=3×0.43×0.4×210m/s =6m/s ,

v max =s 2

t 2

=4×0.44×0.4×210

m/s =22m/s.

故6m/s ≤v <22m/s.

12.(5分)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 ,自转角速度为ω,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在赤道上空一颗相对地球静止的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是________.(用以上三个量表示)

[答案]3gR 2

ω2

-R

[解析]设地球质量为M ,卫星质量为m ,则GMm (R +h )2

=mω2(R +h )①在地球表面,有g =GM /R 2②

联立①②得h =3gR 2

ω2

-R .

13.(8分)F 1赛车是大众感兴趣的一项活动.上海国际赛车场采用了现代造型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下图是上海国际赛车场赛道(甲图)和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乙图)的图形(箭头方向表示赛车行驶方向).

(1)赛道中赛车的行驶速度是不同的,赛场通常会根据赛道特点,经过计算和测试,在赛道示意图上标注一些关键速度参考点(如速度最快点、速度最慢点等),供赛车手参考.甲赛道标注的这些点中,速度最快的应是________点,速度最慢的应是________点.

(2)甲赛道中,在f 、g 之间赛车手应当采取什么措施以保证顺利转弯?结合圆周运动,说明为什么需要采取该措施.类似f 到g 这样的区域乙赛道中也有,请指出其中一个(用乙赛道中所给字母表示).

[答案](1)a b (2)刹车或减速原因略B 到C [解析](1)车手驾驶赛车在比赛过程中为赢得比赛,当然是越快越好,但赛车在转弯时,需要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由于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后,不能再增加,所以赛车转弯时要

减小到适当的速度.由F =m v 2r

可得v =Fr

m ,故弯道半径越小,赛车的速度越小才越安全,

所以在直线段赛车速度较大,如图中a 点;车在弯道半径最小处速度最小,如b 点.

(2)在赛车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一定的情况下,由v =Fr

m

可知,转弯半径

越小,车速要越小,故赛车在f 、g 间要减速,在乙赛道中可选B 到C .

三、论述计算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0分)五个直径d =5cm 的圆环连接在一起,用细线悬于O 点,枪管水平时枪口中心与第五个环心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它们相距100m ,且连线与球面垂直,现烧断细线,经过0.1s 后开枪射出子弹.若子弹恰好穿过第2个环的环心,求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速度.(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

[答案]1000m/s

[解析]设从子弹射出到穿过环心所用时间为t ,则根据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得竖直方向的位移关系:s 弹+0.05×(5-2)m =s 环

即12gt 2+0.05×3m =1

2

g (t +0.1s)2,

解得t =0.1s.又据子弹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v 0=s t =100

0.1

m/s =1000m/s.

15.(10分)2008年9月25日,我国载人航天宇宙飞船“神舟七号”进入预定轨道,且中国人成功实现了太空行走,并顺利返回地面.我们通过电视转播画面看到宇航员在出舱时好像“飘浮”在空中.

(1)试分析航天员“飘浮”起来的原因.

(2)已知地球的半径R ,地面的重力加速度g ,飞船距地面高h ,航天员在舱外活动的时间为t ,求这段时间内飞船走过的路程.

[答案](1)见[解析](2)tR

g

R +h

[解析](1)航天员随舱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航天员“飘浮”起来.

(2)由题知g =GM

R 2?GM =gR 2

又∵GM

(R +h )2=

v 2(R +h )

∴v =GM R +h =

gR 2

R +h

l =v t =tR g

R +h

.

16.(11分)(2009·宁德模拟)我国射击运动员曾多次在国际大赛中为国争光,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又夺得射击冠军.我们以打靶游戏来了解射击运动.某人在塔顶进行打靶游戏,如图所示,已知塔高H =45m ,在与塔底部水平距离为s 处有一电子抛靶装置,圆形靶可被竖直向上抛出,初速度为v 1,且大小可以调节.当该人看见靶被抛出时立即射击,子弹以v 2=100m/s 的速度水平飞出.不计人的反应时间及子弹在枪膛中的运动时间,且忽略空气阻力及靶的大小(取g =10m/s 2).

(1)当s 的取值在什么范围时,无论v 1多大都不能被击中?

(2)若s =200m ,v 1=15m/s 时,试通过计算说明靶能否被击中?[答案](1)s >300m (2)见解析

[解析](1)欲使靶不被击中,抛靶装置应在子弹射程范围外.

由H =1

2

gt 2,s =v 2t 代入数据得s =300m ;故s 的取值范围应为s >300m.

(2)设经过时间t 1,子弹恰好在抛靶装置正上方,此时靶离地面h 1,子弹下降了h 2,

h 1=v 1t 1-12gt 21,h 2=12

gt 2

1,s =v 2t 1,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h 1=10m ,h 2=20m.所以h 1+h 2≠H ,靶不能被击中.

17.(11分)(2010·安徽省合肥市五校联考)如图所示,BC 为半径等于2

5

2m 竖直放置的

光滑细圆管,O 为细圆管的圆心,在圆管的末端C 连接倾斜角为45°、动摩擦因数μ=0.6的足够长粗糙斜面,一质量为m =0.5kg 的小球从O 点正上方某处A 点以v 0水平抛出,恰好能垂直OB 从B 点进入细圆管,小球从进入圆管开始受到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 =5N 的作用,当小球运动到圆管的末端C 时作用力F 立即消失,小球能平滑地冲上粗糙斜面.(g =10m/s 2)求:

(1)小球从O 点的正上方某处A 点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 0为多少?(2)小球在圆管中运动时对圆管的压力是多少?(3)小球在CD 斜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多少?[答案](1)2m/s (2)7.1N (3)0.35m

[解析](1)小球从A 运动到B 为平抛运动,有:r sin45°=v 0t

在B 点有:tan45°=

gt

v 0

解以上两式得:v 0=2m/s

(2)在B 点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有:

v B =v 0

sin45°

=22m/s

小球在管中受三个力作用,则小球在管中以v B =22m/s 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圆周运动的规律可知圆管对小球的作用力

F N =m v 2B

r

=7.1N

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对圆管的压力F N ′=F N =7.1N (3)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在斜面上滑的加速度a =mg sin45°+μmg cos45°m

=82m/s 2

由匀变速运动规律得:

小球在CD 斜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s =v 2B

2a =82×82

m =0.35m.

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之比较

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之比较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李树祥 暑假后,将会有一大批同学进入大学深造。其中又会有很多同学将会学习大学物理,那么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有哪些不同? 教材内容不同 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虽然内容上都是由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这五大部分组成,但中学物理只是这些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而且与数学知识的结合不是非常紧密,物理中要用到的数学知识,学生已在数学课上学过,所以难度较小。另外中学物理教材一般由演示实验、生产实际、生活经验等引入相关知识,配有较多的插图,所以比较形象生动;每节内容后都配置有关本节主要内容的练习题,这除了使学生掌握本节主要内容外,还有二个重要作用:一是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复习所学内容,二是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因为每节内容后给出的练习题都是本节公式、原理的直接应用,大多同学能够做出,而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能正确求解习题时会有一种成功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会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会增强学好物理的自信心(中学物理实验编排在教材之中)。大学物理教材很少从演示实验,生产实际,生活经验等引入相关知识,它注重理论上的分析、推理、论证;插图较少,所以比较抽象;每章后才配有思考题和习题,对学生及时巩固、复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大学物理实验不编排在教材中)。且大学物理教材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加深和拓展,而且与高等数学知识的结合比较紧密,所以难度增加了。以“重心”概念为例,中学和大学是从不同角度对重心进行研究的,中学阶段对重心是这样讲述的:地球上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这种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从效果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重心实际上就是重力的作用点。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及物体的形状都有关,重心可能在物体内,也可能在物体外。 大学阶段关于重心的讲述则是按以下方法进行的: 将地面上的物体视为刚体,并将其分割成无数质元来看待。它的各个质元所受的重力是同向平行的,如果改变刚体在空间的位置,各个质元所受的重力大小以及相对于地球的方向均不变,只是相对于刚体的方向有所改变,不论如何改变刚体在空间的位置,它的各个质元所受重力的合力都通过与刚体相关联的某一点,即刚体各质元所受重力之合力的作用点,这一点就是刚体的重心。 由刚体各个质元重心的坐标可求出刚体重心G 的坐标为: m x m x i i G ?∑= m y m y i i G ?∑= m z m z i i G ?∑= m 为整个刚体的质量。 中学阶段,限于教学要求,只能给出重心的定性定义以及寻求重心的简易方法;大学阶段,重心的定义则是在中学基础上将物体看作由无数质元组成,各质元所受重力之合力的作用点定义为刚体的重心,并根据力矩等效导出重心的坐标,由此便可定量化地确定物体的重心位置。 讲课方法不同 中学物理由于教学内容少,课时多,所以教学进程相对较慢,老师有时间对内容进行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Ⅰ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1节: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1、“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是说时、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 2、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船不动。 3、x A =-0.44 m ,x B =0.36 m 第2节:时间和位移 1.A .8点42分指时刻,8分钟指一段时间。 B .“早”指时刻,“等了很久”指一段时间。 C .“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一段时间,“3秒末”指时刻。 2.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 3.(1)路程是100 m ,位移大小是100 m 。 (2)路程是800 m ,对起跑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0;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同,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 第1.(1)1光年=365×24×3600×3.0×108 m=9.5×1015 m 。 (2)需要时间为16 15 4.010 4.29.510?=?年 2.(1)前1 s 平均速度v 1=9 m/s 前2 s 平均速度v 2=8 m/s 前3 s 平均速度v 3=7 m/s 前4 s 平均速度v 4=6 m/s 全程的平均速度 v 5=5 m/s v 1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v 1小 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2)1 m/s ,0 3.(1)24.9 m/s ,(2)36.6 m/s ,(3) 第 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电磁打点记时器引起的误差较大。因为电磁打点记时器打点瞬时要阻碍纸带的运动。 2.(1)纸带左端与重物相连。(2)A 点和右方邻近一点的距离Δx =7.0×10-3 m ,时间Δt=0.02 s ,Δt 很小,可以认为A 点速度v =x t ??=0.35 m/s 3.解(1)甲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乙物体初速度 为0。 (2)甲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乙物体先匀加速、匀速、最后匀减速运动。 (3)甲、乙物体运动方向都不改变。 4.纸带速度越大,相邻两点的距离也越大。纸带速度与相邻两点时间无关。 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100 km/h=27.8 m/s 2.A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B .列车启动慢慢到达最大速度50 m/s ,速度变化量较大,但加速时间较长,如经过2 min ,则加速度为0.42 m/s 2,比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小。 C 、汽车向西行驶,汽车减速时加速度方向向东。 D .汽车启动加速到达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后一阶段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 3.A 的斜率最大,加速度最大。 a A =0.63 m/s 2,a B =0.083 m/s 2,a C =-0.25 m/s 2 a A 、a B 与速度方向相同,a C 与速度方向相反。 4.解答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1 3.0/10/0.29 v cm s cm s ==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2 3.0/27/0.11 v cm s cm s == 滑块加速度2 2710/3.57 v a cm s t ?-==?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 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1)15,16,18,19,21,23,24; (2)如图所示;

关于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的区别论文

关于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的区别论文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1级2班 姓名博爱 学号2107171112022 日期2012.12.15

摘要:中国的教育以脱节为特点,如果说你高中物理学的不好,不会特别影响大学物理。但是大学物理确实是高中物理在各个方面的延伸。不同的专业对于物理的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高中的物理在教学方面还是不够严谨的,但是不能够说错误,因为都是特殊情况。大学的物理学是真正一般的物理学,现象也从最一般开始,这主要是因为数学工具的应用.这也更加符合物理学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比较;联系;区别 真正的物理课程只有一门,那就是《大学物理》,一般情况下会在一年内学完.涵盖的面积比较广泛,但是不深入,可以说就是高中的基本知识的延伸,但是角度不同,不能再用高中那种特殊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因为问题在这里变得更加一般。 对于我们这些工科的大学生来讲,物理不是一门全新的、陌生的课程,我们从初中开始接触物理知识,高中又学过三年的物理,这可能有助于大学物理的教学,因为我们已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也可能不利于大学物理的学习,因为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在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各方面有许多不同,我们已习惯于中学物理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将对大学物理的教学和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正如俗话所说:一张白纸上好画画。所以,尽量做好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衔接教学,使学生尽快地从中学物理过渡到大学物理的学习,是大学物理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我国中学物理教材和大学物理教材是按照物质运动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逻辑顺序展开,即以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的顺序排列.大学物理是在中学物理基础上的高一级循环.是深度、难度的增加;应用数学手段的不同(从应用初等数学到应用高等数学);是由定性分析过度到定量研究;中学阶段主要讲均匀变化,大学则进入非均匀变化状态.中学物理绝大部分概念、定律、定理、公式、法则在大学物理中都会再现,所以两者可比性强.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要求每一个中学物理老师当讲述某一物理概念或规律时,应知道这在大学教材中是如何讲的;也要求每一个大学物理老师当讲述某一物理概念或规律时,应明确该内容在中学教材中是如何处理的。 一.教材的区别。 从教材的种类来看:中学物理教材种类少,只有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二种版式;而大学物理教材种类多,据我们调查,现在各高校比较流行的大学物理教材版式有十多种。 从教材的内容来看:中学物理教材的内容虽然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五大部份,但都是五大部份的一些基本知识,而且与数学知识的结合不是非常紧密,物理中要用到的数学知识,学生已在数学课上学过,所以难度较小;而大学物理教材的内容虽然也是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五大部份,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加深和拓展,而且与高等数学知识的结合比较紧密,大学物理中要用到的高等数学知识,有许多内容学生在高等数学课还没学过,所以难度增加了。 从教材的编写体系和书写风格来看:中学物理教材一般由演示实验、生产实际、生活经验等引入相关知识,配有较多的插图,所以比较形象生动;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区别。

从高中物理到大学物理

从高中物理到大学物理 2008302540238 王君电气工程学院 在高中时很喜欢物理,学得也很好,有时还能拿满分。自认为大学物理应该也不会难住我,可是,经过这些时间的学习,却发现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完全是两种生物啊!!!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崩溃,我需要调整自己,要适应从高中物理到大学物理的改变。 首先要认识两者的不同。 在高中我们所学习的物理知识以及所接触的物理现象大都是属于宏观低速领域的,因而可以只运用经典的牛顿定理及其他一些物理知识求解,而且感觉很得心应手。但到大学后,所涉及到的内容就完全不同了。不仅有宏观领域而且涉及微观领域,所用到的方法也不仅局限于高中的代数运算,还要用到微积分、概率论、线性代数、数学物理方法等学科的知识。而我上学期高数学得不是很好,这对我的大学物理学习很不利。并且,单从课程容量上来讲要接受大学物理的海量知识也比较吃力,而且课时极其有限,我们只能靠平时多花点时间去查看些参考资料,找些题做。而在高中,我们一个概念一个公式都要花好多时间来讲,并作大量习题去巩固。但是,高中物理知识毕竟比较浅薄,不能适应更多实际需要。还有,高中物理学习中对于一些理论现象的解释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很多理论只是简单的提了一下没有做过多的涉及,在思考问题时我们还是停留在经验上。因此大学物理的学习是站在高中物理的基础之上,是从一个更高的起点向更深入更细的领域探索。 尽管如此,我想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还是存在很多联系的。高中的学习使我们已经掌握了物理的精华和骨干,建立起了一定的物理思想和基础,并且培养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及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都为我大学物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大学就是要对其进一步进行丰富、充实和提高。 接下来,就要针对自己想一想如何学好大学物理。上面的不同已指出我不能像对待高中物理一样对待大学物理。 首先,上课要认真跟着老师走,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时不够,老师讲的较快理解不了,就只有多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再啃下书本,不懂得要查相关书籍,还要多做习题。不仅是要理解的问题,比高中多很多的很多概念及公式也要花时间去背。因为要解决问题所用到的知识更广泛,而且这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充分体现了高数的微积分等的重要性,我要先把高数学好。不仅现在的进程要跟上,以前的也要抽时间巩固,为物理学习的计算打好基础。在高中这些有老师督促,大学了,相对自由后,就要全靠我们自己,要自律。懒散的我还真的狠下心来“虐自己”。总之,课堂要把握住重点与细节,课后要下功夫通过各种途径来巩固加深理解。 然后,对大学物理的学习,我认为自己的脑海中一定要有几种重要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Ⅰ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是说时、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 2、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船不动。 3、x A=-0.44 m,x B=0.36 m 第2节:时间和位移 1.A.8点42分指时刻,8分钟指一段时间。B.“早”指时刻,“等了很久”指一段时间。C.“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一段时间,“3秒末”指时刻。 2.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 3.(1)路程是100 m,位移大小是100 m。 (2)路程是800 m,对起跑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0;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同,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 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1)1光年=365×24×3600×3.0×108 m=9.5×1015 m。 (2)需要时间为 16 15 4.010 4.2 9.510 ?= ? 年 2.(1)前1 s平均速度v1=9 m/s 前2 s平均速度v2=8 m/s 前3 s平均速度v3=7 m/s 前4 s平均速度v4=6 m/s 全程的平均速度v5=5 m/s v1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v1小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2)1 m/s,0 3.(1)24.9 m/s,(2)36.6 m/s,( 3) 第 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电磁打点记时器引起的误差较大。因为电磁打点记时器打点瞬时要阻碍纸带的运动。2.(1)纸带左端与重物相连。(2)A点和右方邻近一点的距离Δx=7.0×10-3 m,时间Δt=0.02 s,Δt很小,可以认为A点速度v=x t ? ?=0.35 m/s 3.解(1)甲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乙物体初速度为0。 (2)甲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乙物体先匀加速、匀速、最后匀减速运动。 (3)甲、乙物体运动方向都不改变。 4.纸带速度越大,相邻两点的距离也越大。纸带速度与相邻两点时间无关。 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100 km/h=27.8 m/s 2.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B.列车启动慢慢到达最大速度50 m/s,速度变化量较大,但加速时间较长,如经过2 min,则加速度为0.42 m/s2,比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小。 C、汽车向西行驶,汽车减速时加速度方向向东。D.汽车启动加速到达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后一阶段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3.A的斜率最大,加速度最大。 a A=0.63 m/s2,a B=0.083 m/s2,a C=-0.25 m/s2 a A、a B与速度方向相同,a C与速度方向相反。4.解答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1 3.0/10/ 0.29 v cm s cm s ==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2 3.0/27/ 0.11 v cm s cm s == 滑块加速度2 2710/ 3.57 v a cm s t ?- == ?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 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1)15,16,18,19,21,23,24; (2)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选修31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第一节 1. 答:在天气干躁的季节,脱掉外衣时,由于摩擦,外衣和身体各自带了等量、异号的电荷。 接着用手去摸金属门把手时,身体放电,于是产生电击的感觉。 2. 答:由于A 、B 都是金属导体,可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所以,A 带上的是负电荷,这是 电子由B 移动到A 的结果。其中,A 得到的电子数为8 10 1910 6.25101.610 n --==??,与B 失 去的电子数相等。 3. 答:图1-4是此问题的示意图。导体B 中的一部分自由受A 的正电荷吸引积聚在B 的左端,右端会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A 对B 左端的吸引力大于对右端的排斥力,A 、B 之间产生吸引力。 4. 答:此现象并不是说明制造出了永动机,也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因为,在把A 、B 分开 的过程中要克服A 、B 之间的静电力做功。这是把机械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第二节 1. 答:根据库仑的发现,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所带的电荷量相等。所以,先把A 球 与B 球接触,此时,B 球带电 2q ;再把B 球与C 球接触,则B 、C 球分别带电4 q ;最后,B 球再次与A 球接触,B 球带电3()2248 B q q q q =+÷=。 2. 答:192 291222152 (1.610)9.010230.4(10)q q e F k k N N r r --?===?? =(注意,原子核中的质子间的静电力可以使质子产生29 2 1.410/m s ?的加速度!) 3. 答:设A 、B 两球的电荷量分别为q 、q -,距离 为r ,则22kq F r =-。当用C 接触A 时,A 的电荷量变为2A q q =,C 的电荷量也是2 c q q =; C 再与接触后,B 的电荷量变为224 B q q q q -+ = =-;此时,A 、B 间的静电力变为:2222112288 A B q q q q q F k k k F r r r ? '==-=-=。在此情况下,若再使A 、B 间距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2 11232 F F F "='= 。 4. 答:第四个点电荷受到其余三个点电荷的排斥力如图 1-6所示。4q 共受三个力的作用,,由于 1234q q q q q ====,相互间距离分别为a 、 a ,所以2122q F F k a ==,2 222q F k a =。根据平行四 边形定则,合力沿对角线的连线向外,且大小是 2 1222cos 45q F F F a =?+=。由于对称性, 每个电荷受到其他三个电荷的静电力的合力的大小 都相等,且都沿对角线的连线向外。 5. 答:带电小球受重力、静电斥力和线的拉力作用而平衡, 它的受力示意图见图1-7。静电斥力tan F mg θ= 5tan 12 θ==,又,2 2tan q F k mg r θ==, 所 以 , 85.310q C -===? 第三节 1. 答:A 、B 两处电场强度之比为1A B F E q nF E n q ==。A 、C 两处电场强度之比为A C F E q n F E nq ==。 2. 答:电子所在处的电场强度为19 9 112 112 1.6109.010/ 5.110/(5.310)e E k N C N C r --?==??=??, 3 q 1 3

浅谈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中”力学“知识的教学衔接

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中“力学” 知识的教学链接 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物理学10-1班 学生姓名:姬宏星 指导教师:路俊哲 答辩日期:2014年5月10日 新疆师范大学教务处

目录 1 引言 (1) 2 大学“力学”与中学“力学”在教学上的对比 (1) 2.1 应用数学手段的不同 (1) 2.2 知识深度和难度的不同 (2) 2.3 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 (2) 3 大学“力学”与中学“力学”在知识上的对比 (3) 4 大学“力学”与中学“力学”教学链接的要点 (6) 4.1 物理老师要提高对高等数学的重视 (6) 4.2 老师教学方式的创新 (7) 5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浅谈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中“力学”知识的教学链接 摘要: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素质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物理是中学物理基础上的高一级循环。在中学中力学部分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在大学物理的力学部分还要学习,但在定律叙述、公式表达的推证、物理内涵表述中更严密,逻辑性更强,知识也更深更广。本论文通过对大学物理(力学部分)与中学物理(力学部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过渡难点、教学内容的差异、老师的教学三个方面具体探讨了中学力学与大学力学的教学链接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力学;大学力学;过渡;教学链接

The Link Between University Physics (mechanics) And High School Physics (mechanics) Abstract:Physics as a basic natural science disciplines,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udents' quality development process.University Physics is based on secondary school higher circulation.In high school physics,the mechanics part of physics has already taught, but college physics still teach about. But University Physics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on non-phys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hys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professional class, which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basic quality. In this thesis, through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transition between university physics (mechanics) and high school physics (mechanics) we encounter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differences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the teacher discusses the specific mechanics of teaching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links mechanics problems . key words:high school physics;university physics;transition;teaching link

高中物理必修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课后习题答 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人教版高中物理Ⅱ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曲线运动 第1节 曲线运动 1. 答:如图6-12所示,在A 、C 位置头部的 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 方向相同;在B 、D 位置头部的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 方向相反。 图6-12 2. 答:汽车行驶半周速度方向改变180°。 汽车每行驶10s ,速度方向改变30°,速度矢量示意图如图6-13所示。 图6-13 3. 答:如图6-14所示,AB 段是曲线运动、 BC 段是直线运动、CD 段是曲线运动。 图6-14 第2节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1. 解:炮弹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是v x = 800×cos60°=400m/s;炮弹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是v y =800×sin60°=692m/s 。如图6-15。 图6-15 2. 解:根据题意,无风时跳伞员着地的速度 为v 2,风的作用使他获得向东的速度v 1,落地速度v 为v 2、v 1的合速度(图略),即: 6.4/v m s ===,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tan θ=,θ=° 3. 答:应该偏西一些。如图6-16所示,因 为炮弹有与船相同的由西向东的速度v 1,击中目标的速度v 是v 1与炮弹射出速度v 2的合速度,所以炮弹射出速度v 2应该偏西一些。 图6-16 4. 答:如图6-17所示。 图6-17 第3节 抛体运动的规律 1. 解:(1)摩托车能越过壕沟。摩托车做平 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位移为y ==212 gt 经 历时间0.55t s = ==在水平方向位移x =v t =40×=22m >20m 所以摩托车 能越过壕沟。一般情况下,摩托车在空中飞行时,总是前轮高于后轮,在着地时,后轮先着地。(2)摩托车落地时在竖直方 向的速度为v y =gt =×s=s 摩托车落地时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为v x =v =40m/s 摩托车落地时的速度: /40.36/v s m s = 摩托车落地时的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tan θ=vx /v y == 2. 解:该车已经超速。零件做平抛运动,在 竖直方向位移为y ==212 gt 经历时间 0.71t s = =,在水平方向位移x =v t =,零件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 =x /t =/s =s =h >60km/h 所以该车已经超速。 3. 答:(1)让小球从斜面上某一位置A 无初 速释放;测量小球在地面上的落点P 与桌子边沿的水平距离x ;测量小球在地面上的落点P 与小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球心的竖直距离y 。小球离开桌面的初速度为 v = 第4节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1. 答:还需要的器材是刻度尺。 实验步骤: (1)调节木板高度,使木板上表面与小球离开水平桌面时的球心的距离为某一确定值y ; (2)让小球从斜面上某一位置A 无初速释放; (3)测量小球在木板上的落点P1与重垂线之间的距离x 1; (4)调节木板高度,使木板上表面与小球离开水平桌面时的球心的距离为某一确定值4y ; (5)让小球从斜面上同一位置A 无初速释放; (6)测量小球在木板上的落点P 2与重垂线之间的距离x 2; (7)比较x 1、x 2,若2x 1=x 2,则说明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改变墙与重垂线之间的距离x ,测量落点与抛出点之间的竖直距离y ,若2x 1=x 2,有4y 1=y 2,则说明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5节 圆周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doc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 1 节: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1、 “一江春水向东流 ”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 ”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 “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 ”是说时、 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 “太阳东升西落 ”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 2、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 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 船不动。 3、 x A =-0.44 m , x B =0.36 m 第 2 节:时间和位移 1. A .8 点 42 分指时刻, 8 分钟指一段时间。 B . “早 ”指时刻, “等了很久 ”指一段时间。 C .“前 3 秒钟 ”、“最后 3 秒钟 ”、“第 3 秒钟 ”指一段时间, “3秒末 ”指时刻。 2.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 3.( 1)路程是 100 m ,位移大小是 100 m 。 ( 2)路程是 800 m ,对起跑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 0;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同,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 4.解答 3 m 8 m 0 5 m -8 m -3 m 05 m -3 m 5 m -8 m -3 m 第 3 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 1)1 光年 =365 ×24×3600 ×3.0 ×10 8 m =9.5 ×10 15 m 。 ( 2)需要时间为 4.0 10 16 年 9.5 1015 4.2 2.( 1)前 1 s 平均速度 v 1=9 m/s 前 2 s 平均速度 v 2=8 m/s 前 3 s 平均速度 v 3=7 m/s 前 4 s 平均速度 v 4=6 m/s 全程的平均速度 v 5=5 m/s v 1 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v 1 小 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 2) 1 m/s , 0 3.( 1) 24.9 m/s ,( 2) 36.6 m/s ,( 3) 0 第 4 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电磁打点记时器引起的误差较大。因为电磁 打点记时器打点瞬时要阻碍纸带的运动。 2.( 1)纸带左端与重物相连。( 2) A 点和右方 邻近一点的距离 x=7. 0×10-3 m ,时间 t=0.02 s , Δt 很小,可以认为 A 点速度 v= x =0.35 m/s t 3.解( 1)甲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乙物体初速度 为 0。 ( 2)甲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乙物体先匀加速、匀速、最后匀减速运动。 ( 3)甲、乙物体运动方向都不改变。 4.纸带速度越大,相邻两点的距离也越大。纸带速度与相邻两点时间无关。 第 5 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 100 km/h=27.8 m/s 2.A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B .列车启动慢慢到达最大速度 50 m/s ,速度变化 量较大,但加速时间较长,如经过 2 min ,则加速 度为 0.42 m/s 2,比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小。 C 、汽车向西行驶,汽车减速时加速度方向向东。 D .汽车启动加速到达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后一阶 段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 3.A 的斜率最大,加速度最大。 a A =0.63 m/s 2,a B =0.083 m/s 2, a C =-0.25 m/s 2 a A 、 a B 与速度方向相同, a C 与速度方向相反。 4.解答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v 1 3.0 cm / s 10cm / s 0.29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v 2 3.0 cm / s 27cm / s 0.11 滑块加速度 a v 27 10 cm / s 2 t 3.57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 第 1 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 1) 15, 16, 18, 19, 21, 23, 24; ( 2)如图所示;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2课后习题答案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2课后习题答案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2课后习题答案 第4章 第1节划时代的发现 1.奥斯特实验,电磁感应等. 2.电路是闭合的.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 第2节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1.(1)不产生感应电流(2)不产生感应电流(3)产生感应电流 2.答:由于弹簧线圈收缩时,面积减小,磁通量减小,所以产生感应电流. 3.答:在线圈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由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所以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在线圈离开磁场的过程中,由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所以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当个线圈都在磁场中时,由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变,所以线圈中不产生感应电流.4.答:当线圈远离导线移动时,由于线圈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不断减弱,所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断减小,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当导线中的电流逐渐增大或减小时,线圈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也逐渐增大或减小,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也随之逐渐增大或减小,所以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5.答:如果使铜环沿匀强磁场的方向移动,由于穿过铜环的磁

通量不发生变化,所以,铜环中没有感应电流;如果使铜环在不均匀磁场中移动,由于穿过铜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所以,铜环中有感应电流. 6.答:乙、丙、丁三种情况下,可以在线圈B中观察到感应电流.因为甲所表示的电流是稳恒电流,那么,由这个电流产生的磁场就是不变的.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不变,不产生感应电 7.流.乙、丙、丁三种情况所表示的电流是随时间变化的电流,那么,由这样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也是变化的,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流. 第3节楞次定律 1.答:在条形磁铁移入线圈的过程中,有向左的磁感线穿过线圈,而且线圈的磁通量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中感应电流磁场方向应该向右,再根据右手定则,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即从左侧看,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 2.答:当闭合开关时,导线AB中电流由左向右,它在上面的闭合线框中引起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磁通量增加.根据楞次定律,闭合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的磁场,要阻碍它的增加,所以感应电流的磁场在闭合线框内的方向是垂直纸面向里,再根据右手定则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是由D向C.当断开开关时,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磁通量减少.根据楞次定律,闭合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磁通量的减少,所以感应电流的磁场在闭合线框内的方向是垂直纸面内外,再根据右手定则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是由C向D.

从大学视角对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识

从大学视角对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识“挬点”分析 院(系) : 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中文摘要:浅谈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的区别和联系,从大学物理的全面性权析 高中物理的特点,由牛顿第二定律,电场力做功,电子壳层,聚变与裂变,单位等知识点出发,寻求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之间的异同,从大学物理的角度去透析高中物理教材的基本挬点,从而得到自己对于大学物理与经典物理学的一些观点与看法。 关键词:牛顿第二定律电场力做功知识区别教材挬点 Abstract: Chines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hip of university physics and high school physics, from high school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prehensive power of university physics, by Newton's second law, the electric field force, electron shell, fusion and fission, starting units such as the knowledge, to seek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physics Textbook of senior high school, go to the dialysis from the angle of university physics basic Bo point, so as to get some ideas for university physics and classical physics. Keywords: Newton's second law of the electric force acting on the knowledge difference teaching Bo point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的区别

从高中物理到大学物理 在高中时很喜欢物理,学得也很好,有时还能拿满分。自认为大学物理应该也不会难住我,可是,经过这些时间的学习,却发现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完全是两种生物啊!!!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崩溃,我需要调整自己,要适应从高中物理到大学物理的改变。 首先要认识两者的不同。 在高中我们所学习的物理知识以及所接触的物理现象大都是属于宏观低速领域的分、概率论、线性代数、数学物理方法等学科的知识。而我上学期高数学得不是很好,这,因而可以只运用经典的牛顿定理及其他一些物理知识求解,而且感觉很得心应手。但到大学后,所涉及到的内容就完全不同了。不仅有宏观领域而且涉及微观领域,所用到的方法也不仅局限于高中的代数运算,还要用到微积对我的大学物理学习很不利。并且,单从课程容量上来讲要接受大学物理的海量知识也比较吃力,而且课时极其有限,我们只能靠平时多花点时间去查看些参考资料,找些题做。而在高中,我们一个概念一个公式都要花好多时间来讲,并作大量习题去巩固。但是,高中物理知识毕竟比较浅薄,不能适应更多实际需要。还有,高中物理学习中对于一些理论现象的解释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很多理论只是简单的提了一下没有做过多的涉及,在思考问题时我们还是停留在经验上。因此大学物理的学习是站在高中物理的基础之上,是从一个更高的起点向更深入更细的领域探索。 尽管如此,我想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还是存在很多联系的。高中的学习使我们已经掌握了物理的精华和骨干,建立起了一定的物理思想和基础,并且培养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及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都为我大学物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大学就是要对其进一步进行丰富、充实和提高。 接下来,就要针对自己想一想如何学好大学物理。上面的不同已指出我不能像对待高中物理一样对待大学物理。 首先,上课要认真跟着老师走,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时不够,老师讲的较快理解不了,就只有多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再啃下书本,不懂得要查相关书籍,还要多做习题。不仅是要理解的问题,比高中多很多的很多概念及公式也要花时间去背. 然而,从教学内容和要求看,物理学习到了大学阶段确实出现了一次飞跃,或者说上了一个台阶。客观地讲,这个台阶的梯度不能算小。这就形成了物理难懂难学的现实。唉,大学物理的确让人费解,有的知识难以理解,恐怕还得多求助与大物老师啊。 好歹也经历了快半学期的大学物理学习,还是颇有收获的。现在谈谈我的感受。

浅谈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力学之衔接

浅谈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力学之衔接

目录 引言 (1) 1影响大学力学学习的不利因素 (1) 1.1教学方式 (1) 1.2思维方式 (2) 1.3主观因素 (2) 2中学与大学物理力学衔接的关键 (2) 2.1改进学习方法 (2) 2.2 转变思维方式 (3) 3 力学概念的衔接 (3) 3.1力定义的衔接 (4) 3.2重心的衔接 (5) 3.3 势能的衔接 (6) 4方法的转变 (7) 4.1强化矢量运算 (8) 4.2解题方法的转变 (8) 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0) 英文翻译 (10) 致谢 (11)

浅谈中学与大学物理力学之衔接 物理系0310班姓名辛峰 指导教师邵贵成 摘要:中学力学到大学力学的过渡是一个重要的过程,也是初学者较难转变的阶段。本文主要从中学与大学力学中有关概念、解题时所使用的数学工具等方面,结合实例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在两个不同学习阶段所用到的概念以及所使用的数学工具的区别与联系,从知识和方法两方面,力图寻找导致学生学习大学力学困难的原因和拟采取的对策。使刚上大学的学生在短时间内从思维方式上和学习方法上领会出中学力学和大学力学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更好地学习大学物理。 关键词:力学;知识;方法;衔接 引言 大学力学是大学接触的第一门学科,是中学力学的加深和延展。由于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在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各方面有许多不同。进入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习惯用中学思维看待问题及用中学物理的解题方法解决大学的力学问题,已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对进一步要学的大学物理,起到负面的影响。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学力学的“新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本文提出一些建议来解决中学力学到大学力学的过渡,使学生尽快从中学物理过渡到大学物理的学习。 1影响大学力学学习的不利因素 1.1教学方式 目前,中学教学实际上还是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升学率看得很重,同时,为了应试,学校把学习物理的过程分为“课堂听讲题,课后去做题,考试就答题”的题海模式,所以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习惯于老师牵着走的教学方式。大学阶段由于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完全不同于中学,教学方式也有所不同,同时由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因此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讨,强调自觉性学习,对学生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和要求,对于刚升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这势必要影响学生的大学课程学习,特别是大一首门课程—力学的学习。

高中物理选修3-1课后习题答案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第一章 第一节 1. 答:在天气干躁的季节,脱掉外衣时,由于摩擦,外衣和身体各自带了等量、异号的 电荷。接着用手去摸金属门把手时,身体放电,于是产生电击的感觉。 2. 答:由于A 、B 都是金属导体,可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所以,A 带上的是负电荷, 这是电子由B 移动到A 的结果。其中,A 得到的电子数为 8101910 6.25101.610 n --==??,与B 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3. 答:图1-4是此问题的示意图。导体B 中 的一部分自由受A 的正电荷吸引积聚在B 的左端,右端会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A 对B 左端的吸引力大于对右端的排斥力,A 、B 之间产生吸引力。 4. 答:此现象并不是说明制造出了永动机,也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因为,在把A 、 B 分开的过程中要克服A 、B 之间的静电力做功。这是把机械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第二节 1. 答:根据库仑的发现,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所带的电荷量相等。所以,先把 A 球与 B 球接触,此时,B 球带电 2q ;再把B 球与C 球接触,则B 、C 球分别带电4 q ;最后,B 球再次与A 球接触,B 球带电3()2248 B q q q q =+÷=。 2. 答:192291222152 (1.610)9.010230.4(10) q q e F k k N N r r --?===??=(注意,原子核中的质子间的静电力可以使质子产生292 1.410/m s ?的加速度!) 3. 答:设 A 、B 两球的电荷量分别为q 、q -,距离 为r ,则22kq F r =-。当用C 接触A 时,A 的电荷量变为2 A q q =,C 的电荷量也是 2 c q q = ;C 再与接触后,B 的电荷量变为224 B q q q q -+ ==-;此时,A 、B 间的静电力变为:2222112288A B q q q q q F k k k F r r r ?'==-=-=。在此情况下,若再使A 、B 间距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2 11232F F F "='= 。 4. 答:第四个点电荷受到其余三个点电荷的排斥力如图 1-6所示。4q 共受三个力的作用,,由于 1234q q q q q ====,相互间距离分别为a 、 、a ,所以2 122q F F k a ==, 2 222q F k a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沿 对角线的连线向外,且大小 是 21222cos 45q F F F a =?+=。由于对称性, 每个电荷受到其他三个电荷的静电力的合力的大小都相等,且都沿对角线的连线向 外。 5. 答:带电小球受重力、静电斥力和线的拉力作用而平衡, 它的受力示意图见图1-7。静电斥力tan F mg θ= 5tan 12 θ==,又,2 2tan q F k mg r θ==, 3 q 1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