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是采用专用清洁导尿管,根据膀胱充盈情况,每隔3~4小时一次的,由患者自己进行的自我间歇性导尿术。采用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对那些排空障碍的病人来说具有两重重要意义:一是解决了尿液安全排出的问题,有效地保护了肾功能,这也是脊髓损伤后生存期明显缩短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只有清洁间断导尿,病人不需要消毒操作,也不需要消毒尿管,这样病人才能为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的由来及历史】

1972年,美国的Lapides教授首次提倡采用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Clean intermittent self-catheterization,简称CI C)治疗脊髓损伤等神经原性膀胱病人,从此神经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治疗有了根本的改变[13]。以前尿流改道多为回肠膀胱术,目前越来越多的尿流改道采用可控尿囊术式,而这些可控尿囊术式被大家认可的最主要原因是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为可控尿囊的排空提供了安全和有效的途径。

尿失禁病人中CIC主要用于膀胱排空障碍所致的充盈性尿失禁,或尿失禁治疗后出现的继发性排尿障碍等。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的出现最初是为治疗一位多发硬化的女性病人。该病人既有逼尿肌反射亢进所致的急迫性尿失禁,同时存在逼尿

肌排空障碍。Lapides教授采用抗胆碱能药物抑制了患者的逼尿肌反射,同时采用无菌间歇导尿。该病人不但尿控良好,也无明显感染。后来随访发现病人并未一直采用无菌导尿管,而是反复使用清洗干净的导尿管,随访结果并无明显的感染发生。该现象引起了Lapides教授的极大重视。经长期的临床研究,Lapides教授提出了CIC不易造成感染的可能机制:①膀胱本身有抵抗细菌的能力,②定时导尿,缓解膀胱过度充盈和降低膀胱压力,膀胱壁的血运得以恢复,抗感染能力明显提高,③定时导尿可防止细菌繁殖到侵害膀胱壁的程度。

当时提示CIC并不被医生所接受,病人也更难以理解。对医生来说最主要的担心是增加了泌尿系感染的机会,对病人来说,不但担心感染,也不理解间歇导尿缓解膀胱压力对保护肾功能的重要性。CIC的普及有两个重要的临床意义,一是对那些排空障碍的病人来说解决了尿液安全排出的问题,有效地保护了肾功能,这也是脊髓损伤后生存期明显缩短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只有清洁间断导尿,病人不需要消毒操作,也不需要消毒尿管,这样病人才可能自己真正掌握和随时随地进行导尿,才能自己护理自己,才能为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用于因排尿障碍而需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膀胱应有良好的顺应性(储尿压力不应超过40cmH2 O),无膀胱输尿管反流,有足够的容量(>400ml),还要有

良好的控尿功能。通常不超过4小时导尿一次,时间过长,清洁尿管带入膀胱内的细菌有可能会繁殖到侵害膀胱黏膜的程度。清洁的定义是所用尿管只需清洗干净,插尿管前洗净双手即可。不需要消毒尿管和无菌操作。但并非消毒和无菌操作毫无益处,一般患者住院期间要求进行无菌导尿,只是清洁导尿足以满足临床需要,而且只有清洁导尿,病人才有可能完全掌握,而且随时随地很方便进行导尿,也只有这样,病人才有机会回归社会。清洁导尿还能明显降低护理成本,避免长期留置尿管所带来的尿道炎、睾丸附睾炎和不能性交等合并症或不便。

【尿失禁处理中清洁间歇自家导尿的指证】

尿失禁处理需要CIC有两个主要指证,一是药物或手术后出现大量残余尿量或甚至发生充盈性尿失禁,而产生充盈性尿失禁的原因可能为逼尿肌收缩无力,逼尿肌反射不能,或膀胱出口梗阻等。有膀胱出口梗阻者,治疗原则是先进行解除梗阻的治疗,如梗阻解除后,仍有大量残余尿量,或逼尿肌收缩力明显受损不可恢复时,可考虑长期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

尿失禁疾病中很多情况下需要或部分需要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如脊髓损伤、脊髓发育不良、多发硬化等神经原性膀胱可引起膀胱长期功能障碍。如为逼尿肌反射不能,则引起充盈性尿失禁;而逼尿肌反射亢进则导致急迫性尿失禁,抗胆碱

能药物抑制反射亢进的逼尿肌后常导致膀胱排空障碍,残余尿量增多,严重者甚至又出现充盈性尿失禁。在以上疾病的处理过程中,多需要采用CIC协助膀胱排空,防止上尿路受损。对于有下尿路梗阻者,尤其是良性前列腺增生,如病人拒绝手术,或有严重手术禁忌症,尿管插入又不困难者,CIC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选择。

CIC也常作为膀胱颈悬吊术后尿潴留的一种治疗手段。膀胱扩大术后(或膀胱自体豁达术或肠道膀胱扩大术)相当一部分病人不能完全排空,留有大量残余尿。为防止泌尿系感染和保护上尿路功能,CIC是最佳的解决途径。原位膀胱病人长期随访可发现相当一部分病人残余尿逐渐增多,超过100ml时应考虑CIC介入,以协助膀胱排空,防止泌尿系感染,保护上尿路功能。膀胱全切加可控尿囊手术的普及和认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CIC的认识,CIC也是这类可控尿流改道最佳排空方式。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的禁忌症】

CIC禁忌症有:①尿道狭窄,导尿管插入困难,或不能安全通过,②尿道内有假道存在;③病人上肢活动功能丧失或已出现痴呆者,病人不能自行进行导尿,进行CIC也失去了节约医疗费用,助患者回归社会等意义,也不考虑CIC,多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的训练】

每个病人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理解和接收CIC也有所差异。因此应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尽管文字说明和录像带也是很有效的教育手段,仍不能完全代替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的培训。

在进行CIC操作培训之前,病人应该得到全面的评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处理,已经制定了一套适合病人病情的治疗计划。如采用药物和行为训练协助膀胱储尿,以确定了膀胱安全容量大小(即储尿时膀胱压力不超过40cmH2O的容量)。病人应充分理解膀胱过度充盈可能会导致上尿路的损害,尤其是膀胱内压力长期超过40cm2O者,只有这样病人才能理解每天定时导尿的重要性,一般每天需要导尿4~6次,以避免膀胱过度充盈。

CIC最常用的导尿管为F14~F16透明塑料尿管,女性病人可以用专门为CIC设计的短尿管。导尿管的材料有塑料,橡胶和硅胶等。透明尿管可以尽快看到尿液是否流出,有助于病人判断尿道插入的深度,减少导尿所致的痛苦,也便于导管的清洁。

清洁的原则是所使用的尿管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和晾干。每天备6根清洁尿管放在干净并干燥的口袋内,共外出和晚上使用。男性病人应了解尿管通过尿道膜部括约肌和前列腺时的

自身感觉,和手部的阻力感觉,防止强行插入造成尿道的损伤。导尿前应先洗手,尿管顶端涂抹一定的石蜡油后,徒手将尿道经尿道插入膀胱,有尿液流出时,再深插1~2cm,将尿液排尽后慢慢拔除导尿管,让积于膀胱底部的尿液也顺势排出。

女性病人训练的关键是了解尿道的解剖位置,可以用镜子或手触摸,了解尿道口的准确部位。了解了尿道口的解剖部位了,病人可以坐位或一脚踩在马桶上,分开两腿,一手分开阴唇并触及尿道口的位置,另一手握住尿管尖端插入尿道。尿液排尽后慢慢拔除尿管。

如因解剖因素导致CIC困难,需作进一步检查,尤其要解除尿道狭窄等下尿路梗阻。对双手活动困难者,尽管目前也有协助这类病人导尿的装置,但并不提倡采用CIC治疗。在刚开始进行CIC前2~4周,可以适当服用低剂量抗菌素以预防感染,而无必要长期使用抗菌素。病人应每月定期随访尿常规和尿培养。

【清洁间歇导尿的合并症及其随访】

CIC很少出现局部合并症。偶尔有尿道出血或肉眼血尿现象,也多能自愈。偶有膀胱结石发生。尿道损伤可导致尿道狭窄,造成CIC困难。以上情况泌尿外科处理较为简单也很少发生。

间歇导尿相关知识介绍

间歇导尿相关知识介绍 康复医学科王红艳2014年10月 间歇导尿术主要应用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中。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调节和控制排尿生理活动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或受损而引起的膀胱和尿道功能障碍。可分为痉挛性膀胱和迟缓性膀胱。 膀胱护理主要应用于脊髓损伤、脑卒中、颅脑损伤等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病人。膀胱护理的目的是恢复和改善病人的膀胱功能,降低膀胱内压力,减少残余尿量,控制和消除泌尿系统并发症的产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膀胱护理技术包括各种膀胱管理方法、膀胱管理训练及电刺激等。膀胱管理方法包括间歇导尿术、经尿道留置导尿术、耻骨上膀胱造瘘等。 主要介绍间歇导尿术: 间歇导尿术指不将尿管留置于膀胱内,仅在需要时插入膀胱,排空后即拔除的技术。间歇导尿可使膀胱间歇性扩张,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复膀胱的收缩功能。间歇导尿被国际尿控制协会推荐为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 间歇导尿分为无菌性间歇导尿和清洁性间歇导尿。无菌性间歇导尿是用无菌技术实施的间歇导尿,建议在医院内由护士实施。清洁间歇导尿是在清洁条件下,定时将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规律排空尿液的方法,可由病人及家属实施。

清洁的定义是所用的导尿物品清洁干净,会阴部及尿道口用清水清洗干净,无需消毒,插管前使用

肥皂或洗手液洗净双手即可,不需要无菌操作。 间歇导尿的目的: 1、间导尿可使膀胱规律性充盈与排空接近生理状态,防止膀胱过度充盈 2、规律排出残余尿量,减少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感染 3、使膀胱间歇性扩张,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复膀胱的收缩功能 4、减少排尿障碍对病人的活动和心理影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间歇导尿的方法(洁间歇导尿的操作步骤:) 1、准备好导尿管,润滑液,尿壶,毛巾等用物,保持环境隐蔽及安静。 2、用清水清洗病人的会阴部,并用清洁干毛巾擦干。 3、操作者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双手,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清洁毛巾擦干。 4、充分润滑导尿管,建议使用亲水涂层的润滑剂。 5、缓慢将尿管插入尿道,女性病人可准备一面镜子来确定尿道口的位置。 6、引流尿液并记录。 7、拔出尿管,操作者可在病人耻骨上区缓慢向内向下按压协助剩余尿液的排出。 无菌间歇导尿技术是采用无菌技术进行间歇导尿,实施过程与清洁导尿一致,但用品、操作者的手卫生、病人会阴部准备、导尿的实施都是依据无菌导尿技术来进行。 间歇导尿的时机和频率:宜在病情基本稳定、无需大量输液、饮水规律、无尿路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情况下开始。脊髓损伤病人待度过脊髓休克期即可实施。导尿间隔时间取决于残余尿量,一般4--6小时,一般每日导尿次数不超过6次。随着残余尿量的减少可逐步延长导尿间隔时间,当每次残余尿量少于100ml时,可停止间歇导尿。 饮水计划:是病人进行间歇导尿前的准备工作和进行间歇性导尿期间要遵从的重要原则,以避免膀胱因不能排尿而过度膨胀,有损其功能。 饮水计划的具体内容:

间歇导尿

清洁间歇性导尿术 1.清洁间歇导尿术一般适用于膀胱功能有问题或膀胱出口阻塞而导致排尿困难的病人。 2.排尿困难的病人的膀胱会积存大量的残余尿,大量尿液剩留于膀胱可引起泌尿道的感染、不适及损害肾脏及其功能。 3.经评估后,护士或医生会教导病人或其照顾者学习清洁间歇性导尿术。 4.清洁间歇性导尿术是一个长期或短期的治疗。 5.清洁间歇性导尿术是较细的尿管以清洁的方法经尿道插入膀胱,从而把尿液从膀胱放出,以缓解尿潴留或膀胱积存大量的残余尿的情况,当放空小便后可除去尿管,而无须长期携带导尿管及尿袋。 6.一般每天要进行清洁间歇导尿术四到六次。 适应症 1.尿潴留 2.膀胱出口阻塞 3.膀胱肌肉收缩力不足(如:糖尿病患者) 4.脊柱或盆骨神经受损而引起排尿困难 5.手术后暂时性膀胱机能障碍 6.膀胱再造术或膀胱扩张术后的病患 间歇导尿的优点 1.无需长期留置导尿管及尿袋,可减少泌尿系统感染,尿道创伤及尿路结石的机会。 2.可以控制排尿时间,无须携带尿袋,病人可以活动自如。 3.可舒缓膀胱胀满,减轻膀胱内压力,保护肾脏功能。 4.控制及改善遗尿问题。 5.可维持正常性生活。 6.无年龄限制,儿童及老人都可做到。 所需用品 1.导尿管:成人10--12号、儿童6--8号 2.肥皂液及干毛巾(如无水时可用湿纸巾取代) 3.水溶性润滑剂、量杯(盛小便)镜子(女士用) 进行导尿前后的饮水指导 1.饮水计划是患者进行间断式导尿法前的准备工作及当实行间断式导尿期间要遵从的,以避免膀胱因不能排尿而过度膨胀,损害其功能。 2.饮水计划中每日饮水量约1500--1650ML,已达到每日最少饮水量8杯。饮水包括所有流质,如粥、汤、果汁等,如饮了以上的流质,要减去饮开水的分量。以保证饮水分量为每日1500ML。晚上十点以后尽量不要饮水,避免膀胱夜间过度膨胀。饮食避免辛辣食物、含巧克力的甜食和橘子等加重膀胱刺激症状的食物,

间歇性导尿指引

间歇性导尿指引 指引 要点说明 核对 床号、患者、医嘱 评估 1、 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导尿目的、意 识状态、合作程度、心理状态、过敏史等。 2、有无膀胱、尿道、前列腺疾病。膀胱充盈、 会阴部情况 3、患者/家属对间歇性导尿知识的知晓程度 接下A 告知 1、 实施间歇导尿的原因、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缓解不适的方法,插管时嘱深呼吸。 2、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导尿前后的饮水计划实施。 间歇性导尿的禁忌症 1) 膀胱容量<200ml 2) 膀胱压力高,尿道括约股长松驰 或麻痹 3) 严重的尿失禁(逼尿肌亢进/尿道 括约肌痉挛) 4) 尿路狭窄,畸形或梗阻 5) 严重泌尿系感染 6) 肾积水、肾功能不全 间歇性导尿的适应症 膀胱逼尿肌无力或麻痹 膀胱顺应性良好 膀胱容量≥400ml 无膀胱出口梗阻者(前列腺增 生) 残余尿量>100ml 尿道有足够阻力 1、 间歇导尿前: 1) 教会病人如何按饮水计划进行饮水并嘱病人必须遵从。 2)饮水计划中每日饮水量约1500—2000ml,但要根据病人的生活习惯和尿量来调整。 3)饮水包括所有流质,如牛奶、汤、果汁等,如饮了以上流质要减去饮开水的分量。 4) 晚上8时后尽量不饮水,避免夜间膀胱过度膨胀。 5) 不要饮利尿饮品,如茶、汽水、薏仁、含酒精饮品、糖水、西瓜等。 2、 间歇导尿期间: 1) 护士要根据病人每次尿量来调整饮水计 划,监督病人要认真洗手,洗手时间要足够。 2)定期给病人做尿常规检查。 3)注意观察尿液颜色、量、性质,有无沉 淀物等。 饮水计划:饮水计划是病人进行间歇导尿法前的准备工作及施行间歇导尿期间必须遵从的,由护士根据病人生活习惯和每次导尿量、功能训练时间等而给病人制定的饮水方法。 间歇性导尿 每天4~6次将清洁的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将尿液插入膀胱,将尿液排尽后拔除导尿管

清洁间歇导尿技术评分标准

清洁间歇导尿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2014.5.19 第三次修订 考核者 考核日期 项目 评分标准及细则 分值 扣分及原因 得分 准 备 质 量 15分 1.仪表:工作衣、帽、鞋穿戴整齐、规范 5 2.环境:患者安静舒适的体位和相对隐秘环境 5 3.物品准备:一次性导尿包或亲水性涂层间歇导尿管、量杯、镜子 (女) 、集尿器等 5 操 作流程质量 75分 1.患者饮水情况,是否按计划饮水、依从性 5 2.评估患者的膀胱、尿道功能 5 3.掌握间歇导尿训练适应症、禁忌症 5 4.讲解间歇导尿目的、方法取得配合 5 5.环境、洗手、戴口罩、手套 5 6.清洗会阴部:使用清水洗净会阴部,并使用清洁干毛巾擦干 5 7.适当体位,脱下裤子,分开双腿,放量杯于双腿之间 5 8.准备亲水涂层导尿管待用;或打开一次性导尿包,润滑导尿管 5 9.女病人由上向下清洗大小阴唇、尿道口至肛门及会阴;男病人翻开包皮,由里向外清洗尿道口及周围皮肤,均再次清洁尿道口 10 10.亲水涂层尿道管用无触摸方式将导尿管插入尿道;一次性导尿管使用镊子将导尿管插入尿道 10 11.插入导尿管,有尿液流出时,将导尿管插入少许,有尿液流出,再插入1cm~~2cm 5 12.直至无尿液流出,拔出导尿管,放入污物袋内 5 13.整理用物、床单位将尿量记录在排尿日记上 5 全 程 质 量 10 分 1.操作熟练患者感觉良好、舒适,无不良反应(做不到不得分) 2 2.关心体贴患者(做不到不得分) 2 3.用过物品处理正确(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3 4.操作熟练符合操作程序,无清洁、污染交叉混现象(不符合要求不 得分) 3

间歇性导尿临床问题解答(不断更新中)

Q1:关于膀胱造瘘病人的的间导问题。 A:国际指引: 用间导来取代膀胱造瘘, 因比较安全 如果膀胱造瘘是永久及防漏水的, 可以用来间歇导尿 如果膀胱造瘘是暂时的, 便要用尿道间导 如果病人不愿意间导便保持膀胱造瘘 Q2:病人T12-L1受损,好几个月了,一点也尿不出来,只能全靠清洁导尿,有时漏尿。这个病人怎么进行膀胱管理? A:继续清洁导尿,记录漏尿点,漏尿后导尿,几次后总结一下,看是否是充溢性尿失禁。 Q3:脑干出血,气切后,留置尿管3个月了,一夹管就漏尿,能清洁导尿吗? A:评估一下,有足够容量可以间导加尿垫或尿套。如果膀胱容量少,可配合配合使用肉毒素或者抗胆碱类药物。 Q4:产后尿潴留的产妇,残余尿量<150,就不用导尿了? A:是的。 Q5:患者于2011年10月23日因高处坠落伤致胸10 A型脊髓损伤收入我院,予以保留导尿,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后转入华西医院康复治疗,于2011年12月14日开始行间歇性导尿,于2012年4月25日转入我院康复科。诊断:胸10 B型脊髓损伤伴截瘫,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直肠。 体温:36.5°C,尿常规:WBC:0.63/HPF,尿素氮:4.28mmol/L(2.9-8.2),肌酐:45.2umol/L (59-104) 查体:脊柱无明显后突侧弯畸形,脊柱棘突无压痛叩击痛,轻触觉:右侧:T11正常,T12减退,L1及以下消失。左侧:T10正常,T11、12平面减退,L1及以下消失。针刺觉:右侧:T11正常,T12及以下消失。左侧:T10正常,T11减退,T12及以下消失。肌力:左侧屈髋肌2-、右侧屈髋肌2级,伸膝肌1级,踝背伸跖屈、踇背伸跖屈肌力均为0级。肛门括约肌有轻微自主收缩,双下肢肌张力下降。双下肢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MBI评分:75分。 18/11漏尿时导出900,行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

间歇性导尿护理常规

间歇导尿的护理常规 (一)解释 行间歇导尿前需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间歇性导尿目的,以取得理解与配合。 (二)制定饮水计划: 对进行间歇性导尿的患者,每日液体量应限制在2000ml以内,并要求能够逐步做到均匀摄入,即每小时在125ml左右,并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以防止膀胱过度充盈。 具体方案为,早、中、晚各400ml ,可在上午10点,下午4点及晚8点饮水200ml,晚8点到次日晨6点,不再饮水。 (三)间歇性导尿法: 每4-6h为病人导尿一次,保持膀胱容量在500ml以下,配合限制饮水量,若连续一段时间内残余尿小于或等于100ml即可停止导尿。 制定间歇性导尿术的导尿次数: 每隔4-6h一次,每日不宜超过6次,如尿量过多,要严格限制进水量。 (四)导尿次数根据自行排尿、残余尿的量而决定。 两次导尿之间能自行排尿100ml以上,残余尿量300ml以下时,每6h导尿一次; 两次导尿之间能自行排尿200ml以上,残余尿量200ml以下时,每8h导尿一次; 当残余尿量少于100ml或为膀胱容量20%以下时,即膀胱功能达到平衡后,方可停止导尿。对膀胱逼尿肌无力,残余尿量持续保持在100ml以上或更多的患者,需要长期使用间歇性导尿术,则要耐心教会家属或患者本人间歇性自主导尿术,并结合不同的具体情况,协助患者及家属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使用方法,以便出院后能继续长期施行间歇性导尿,并定期复查。 (五)残余尿量的测定方法: 测量前嘱患者饮水300-500ml,待膀胱充盈后患者取坐位,采用膀胱训练方法诱导自行排尿后,记录排出量。排尿后立即导尿,测量并记录膀胱内残余尿量。 (六)膀胱功能训练法: 1.耻骨上区轻叩法:患者用手指轻叩耻骨上区,引起逼尿肌收缩而不伴尿道括约肌同时收缩,即可产生排尿。 2.屏气法:患者身体前倾,快速呼吸3-4次延长屏气增加腹压的时间,作一次深吸气,然后屏住呼吸,向下用力作排便动作。这样反复数次,直到没有尿液排出为止。

清洁间歇性导尿操作流程

清洁间歇性导尿操作 一、清洁间歇性导尿的分类 ㈠他助式清洁间歇性导尿——住院早期 ㈡自我清洁间歇性导尿——住院中、出院后 二、操作步骤:操作前准备——操作过程——操作后处理 三、他助式清洁间歇性导尿操作前准备 ㈠解释和告知 1.告知患者导尿目的和操作程序,取得患者的同意 2.评估患者饮水计划,膀胱充盈度及会阴部皮肤 ㈡个人准备和环境准备... 1.个人准备:康复专业人员和照顾者洗手 2.环境准备:病房调节温度、准备屏风或围帘 ㈢物品准备 1.导尿管(10-12号)、润滑剂、清洁小毛巾或湿纸巾 2.肥皂液或干洗手液、量杯、PE手套、垃圾袋 《他助式清洁间歇性导尿操作过程》 1.男性患者 解释告知导尿的程序准备导尿物品环境:卫生间、床旁病房有床帘体位:仰面躺在床上坐便器或坐在轮椅上放置量杯或集尿器洗手:中性肥皂液或干洗手液润滑:亲水性导尿管要注水进行润滑清洗尿道口和会阴:将包皮拉向后,暴露尿道口,用清洁小毛巾或湿纸巾进行清洗洗手——润滑:撕开导尿管的外包装,用润滑剂润滑导尿管前端4-6吋插入导尿管:用一手握住阴茎并提起使其与腹部呈60°角,另一手将导尿管慢慢地插入尿道,直到尿液开始流出为止(插入约18–20 cm 后)固定导尿管:将阴茎放下,用手固定彻底排空膀胱:当尿液停止时,将导尿管再插入一吋并轻轻挤压小腹拔出导尿管:慢慢拉出导尿管把包皮退回原位处理用物洗手记录和评价时间、导尿量、尿管型号、解答患者问题 1.女性患者 解释告知导尿的程序准备导尿物品环境:卫生间、床旁病房有床帘体位:仰面躺在床上放置量杯或集尿器洗手:中性肥皂液或干洗手液润滑:亲水性导尿管要注水进行润滑清洗尿道口和会阴:分开大小阴唇暴露尿道口,用清洁小毛巾或湿纸巾进行大小阴唇、尿道口清洗洗手润滑:撕开导尿管的外包装,用润滑剂润滑导尿管前端3-4cm 插入导尿管:用一手将大小阴唇分开,另一手将导尿管慢慢地插入尿道,直到尿液开始流出为止(插入约3-4cm)固定导尿管:用手固定彻底排空膀胱:当尿液停止时,将导尿管再插入一吋并轻轻挤压小腹拔出导尿管:慢慢拉出导尿管把包皮退回原位处理用物洗手记录和评价时间、导尿量、尿管型号、解答患者问题 四、自我间歇性导尿操作前准备 ㈠解释和告知 1.饮水量与导尿时间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是采用专用清洁导尿管,根据膀胱充盈情况,每隔3~4小时一次的,由患者自己进行的自我间歇性导尿术。采用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对那些排空障碍的病人来说具有两重重要意义:一是解决了尿液安全排出的问题,有效地保护了肾功能,这也是脊髓损伤后生存期明显缩短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只有清洁间断导尿,病人不需要消毒操作,也不需要消毒尿管,这样病人才能为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的由来及历史】 1972年,美国的Lapides教授首次提倡采用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Clean intermittent self-catheterization,简称CI C)治疗脊髓损伤等神经原性膀胱病人,从此神经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治疗有了根本的改变[13]。以前尿流改道多为回肠膀胱术,目前越来越多的尿流改道采用可控尿囊术式,而这些可控尿囊术式被大家认可的最主要原因是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为可控尿囊的排空提供了安全和有效的途径。 尿失禁病人中CIC主要用于膀胱排空障碍所致的充盈性尿失禁,或尿失禁治疗后出现的继发性排尿障碍等。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的出现最初是为治疗一位多发硬化的女性病人。该病人既有逼尿肌反射亢进所致的急迫性尿失禁,同时存在逼尿肌排空障碍。Lapides教授采用抗胆碱能药物抑制了患者的逼

尿肌反射,同时采用无菌间歇导尿。该病人不但尿控良好,也无明显感染。后来随访发现病人并未一直采用无菌导尿管,而是反复使用清洗干净的导尿管,随访结果并无明显的感染发生。该现象引起了Lapides教授的极大重视。经长期的临床研究,Lapides教授提出了CIC不易造成感染的可能机制:①膀胱本身有抵抗细菌的能力,②定时导尿,缓解膀胱过度充盈和降低膀胱压力,膀胱壁的血运得以恢复,抗感染能力明显提高,③定时导尿可防止细菌繁殖到侵害膀胱壁的程度。 当时提示CIC并不被医生所接受,病人也更难以理解。对医生来说最主要的担心是增加了泌尿系感染的机会,对病人来说,不但担心感染,也不理解间歇导尿缓解膀胱压力对保护肾功能的重要性。CIC的普及有两个重要的临床意义,一是对那些排空障碍的病人来说解决了尿液安全排出的问题,有效地保护了肾功能,这也是脊髓损伤后生存期明显缩短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只有清洁间断导尿,病人不需要消毒操作,也不需要消毒尿管,这样病人才可能自己真正掌握和随时随地进行导尿,才能自己护理自己,才能为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用于因排尿障碍而需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膀胱应有良好的顺应性(储尿压力不应超过40cmH2 O),无膀胱输尿管反流,有足够的容量(>400ml),还要有良好的控尿功能。通常不超过4小时导尿一次,时间过长,清

间歇性导尿

间歇性导尿 间歇性导尿术(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IC)系指定期经尿道或腹壁窦道插入导尿管以帮助不能自主排尿的患者排空膀胱或储尿囊的治疗方法。 一. 间歇性导尿适应征 尽管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及病理机制不同,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但有为数不少的重症患者丧失自主排尿的能力,如先天性脊髓脊膜膨出、截瘫、糖尿病患者等常并发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不经正确处理,有可能导致尿路感染、尿失禁和上尿路功能损害等并发症。许多因素都对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决策有影响,包括神经性因素、泌尿外科学因素、性别及对性生活的要求、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对长期以排尿困难、尿潴留为主要表现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有多种手段可供选择以辅助患者排尿,但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对象。非常不幸的是高质量护理和对生活质量需求的缺乏导致患者忽视长期留置导尿管的弊端,许多进展性的神经性疾病,长期留置导尿管成为许多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间歇性导尿能够达到膀胱完全排空而下尿道没有持续留置的异物,因而有很多优点:①降低感染、膀胱输尿管返流、肾积水和尿路结石的发生率,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保护肾功能的方法;②可以使膀胱周期性扩张与排空,维持膀胱近似生理状态,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重新训练反射性膀胱;③减轻植物神经反射障碍;④阴茎、阴囊并发症少;⑤对患者生活、社会活动影响少,男女患者均能继续正常的性生活。与间歇性导尿相比,经尿道或耻骨上经路留置导尿管、反射性排尿、尿垫处理尿失禁等方法有更多更严重的并发症和更差的预后。长期经尿道留置导尿管可导致反复的泌尿系感染和尿管堵塞、膀胱挛缩、继发性结石等并发症。在高位截瘫的患者,导管阻塞、尿潴留可能会诱发植物神经性反射。在男性还很容易导致尿道狭窄、男生殖系统的并发症,如阴囊脓肿、尿道瘘、尿道狭窄、尿道憩室和附睾炎等。即使采用经耻骨上膀胱造瘘引流的方法,也只能减少男性生殖系统的并发症。由于造瘘管的持续引流,久而久之膀胱废用性萎缩,造成换管困难而容易损伤膀胱引起出血;另外造瘘管不能与腹壁组织紧密粘连,容易从造瘘管旁溢尿,导致患者生活不便。阴茎夹或阴茎套的使用看似能改善男性患者尿失禁的状态,但这种装置短期使用对患者有一定的益处,对患有长期慢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患者,有非常大的潜在危害,因为其不能随时保持膀胱处于空虚或低压状态,膀胱内可能残留有一定的残余尿量。且阴茎夹的压迫,或阴茎套不能完全和阴茎吻合而导致的漏尿,会引起皮肤水肿、感染乃至坏死。 管理神经源性膀胱的方法应根据膀胱功能失调的类型及尿动力学结果而定。对于排尿困难需要长期管理膀胱功能的患者,自我间歇性清洁导尿是最好的选择方式。 间歇性导尿主要用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或收缩力弱导致膀胱排空障碍者,如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损伤、糖尿病等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也用于膀胱扩大术(膀胱自体扩大或肠道膀胱扩大术)、肠道代膀胱正位尿流改道或可控性尿流改道,膀胱排空不完全者;也可用于膀胱颈悬吊术后尿潴留的患者。其中,无菌性间歇性导尿术在医院内由医务人员操作,多用于需要短期进行间歇性导尿以排空膀胱,或/和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的患者,如由于神经性、梗阻性或麻醉后的种种原因所引起的暂时性尿潴留或排空不完全,或脊髓损伤早期的脊髓休克期,或用于长期需要间歇性导尿患者早期,以帮助患者建立个体化的间歇性导尿方案。而自我间歇性清洁导尿多用于需要长期接受间歇性导尿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在医院外自己操作,或由家属辅助完成导尿。 有些类型的神经源性膀胱,如多发性硬化症导致神经源性膀胱,可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并导致急迫性尿失禁,用抗胆碱能药物抑制反射亢进的逼尿肌后常导致膀胱排空障碍,残余尿增多,严重者甚至出现充盈性尿失禁。对这类患者也可采用间歇性导尿以排空膀胱。对于有尿路梗阻,或继发于尿路梗阻的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并导致膀胱排空障碍的患者,首先应解除膀胱梗阻,待病情稳定后再采用尿动力学等方法重新评价患者的膀胱尿道功能,仍不能自主排空膀胱、或逼尿肌收缩力明显受损不可恢复,其他保守治疗无效者也可完全或部分采用间歇性导尿。 间隙导尿开始的时间依患者的病情需要而定,有适应征的患者,应尽早进行间歇性导尿。尔后根据定期随访的情况对间歇性导尿的方案进行调整 二.间歇性导尿方法

间歇性清洁导尿技术介绍

间歇性导尿术 陈忠双卫兵 间歇性导尿术(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IC)系指定期经尿道或腹壁窦道插入导尿管以帮助不能自主排尿的患者排空膀胱或储尿囊的治疗方法。IC最早于1844年由Stromeyer 提出,他推荐可采用定期冲洗的方法将感染的尿液从膀胱中导出。1917年Thompson-Walker 等认为脊髓损伤后应尽早进行导尿,以后定时地每天导尿3次。1947年Guttmann提出了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无菌性间歇性导尿术(aseptic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AIC),他认为间歇性导尿可以使病人相对处于不带导管状态,以便膀胱周期性扩张刺激膀胱功能恢复。1966年Guttmann和Frankel的开创性工作取得了令人注目的结果,在他们的一组病例中,77%的患者出院时摆脱了导尿管,64.8%的男性、49.3%的女性尿内无菌。尔后其他一些文献也证实了间歇性导尿术的效果。武汉同济医院泌尿外科陈忠 1971年Lapides等介绍了间歇性清洁导尿术(Clean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CIC)的概念。他们认为大多数尿路感染患者由于尿路中某种潜在的异常,降低了组织抵御细菌入侵的能力。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膀胱过度膨胀使膀胱壁血流减少,所以无菌导尿并非必须,只需应用清洁性导尿即可解决问题,导尿管带入的少量细菌可由机体自身的抵抗力加以清除。次年Lapides将自我间歇性清洁导尿术(clean intermittent self-catheterization,CISC)引入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导尿操作主要由患者自己完成。对于缺乏无菌性间歇性导尿术的人员和设备的地方,或对于需要在家里做间歇性导尿患者,CISC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因而成为神经源性膀胱治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患者接受CISC用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 第一节间歇性导尿适应征 尽管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及病理机制不同,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但有为数不少的重症患者丧失自主排尿的能力,如先天性脊髓脊膜膨出、截瘫、糖尿病患者等常并发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不经正确处理,有可能导致尿路感染、尿失禁和上尿路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许多因素都对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决策有影响,包括神经性因素、泌尿外科学因素、性别及对性生活的要求、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对长期以排尿困难、尿潴留为主要表现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有多种手段可供选择以辅助患者排尿,但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对象。非常不幸的是高质量护理和对生活质量需求的缺乏导致患者忽视长期留置导尿管的弊端,许多进展性的神经性疾病,长期留置导尿管成为许多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报道,30%的进展期多发性硬化症患者选择长期留置导尿管,其中40%患者经尿道,而60%的患者选择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 Weld等回顾性分析313例男性和3例女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按照膀胱排尿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清洁间歇性导尿组(92例)、自主性排尿组(74例)和留置导尿管组(经尿道路径114例,经耻骨上路径36例),平均随访18.3±12.4年。结果显示,在不同脊髓损伤部位和程度的患者中,间歇性导尿是保护膀胱顺应性,减少与之相关上尿路并发症的最好方法。间歇性导尿能够达到膀胱完全排空而下尿道没有持续留置的异物,因而有很多优点:①降低感染、膀胱输尿管返流、肾积水和尿路结石的发生率,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保护肾功能的方法;②可以使膀胱周期性扩张与排空,维持膀胱近似生理状态,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重新

清洁间歇性导尿操作流程(2018.1.11李琴)

清洁间歇性导尿操作流程 (一)目的 通过间歇导尿可使膀胱间歇扩张,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复膀胱收缩功能,规律排除残余尿量,减少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感染,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保证患者舒适。 (二)适应症 1.尿潴留 2.膀胱出口阻塞 3.膀胱肌肉收缩力不足(如:糖尿病患者) 4.脊柱或盆骨神经受损而引起排尿困难 5.手术后暂时性膀胱机能障碍 6.膀胱再造术或膀胱扩张术后的病患 (三)清洁间歇性导尿的优点 1.无需长期留置导尿管及尿袋,可减少泌尿系统感染,尿道创伤及尿路结石的机会。 2.可以控制排尿时间,无须携带尿袋,病人可以活动自如。 3.可舒缓膀胱胀满,减轻膀胱内压力,保护肾脏功能。 4.控制及改善遗尿问题。 5.可维持正常性生活。 6.无年龄限制,儿童及老人都可做到。 (四)操作前的准备 ㈠解释和告知 1.告知患者导尿目的和操作程序,取得患者的同意 2.评估患者饮水计划,膀胱充盈度及会阴部皮肤 ㈡个人准备和环境准备 1.个人准备:康复专业人员和照顾者洗手 2.环境准备:病房调节温度、准备屏风或围帘 ㈢物品准备 1.导尿管(10-12号)、润滑剂、清洁小毛巾或湿纸巾、镜子 2.肥皂液或干洗手液、量杯、PE手套、垃圾袋 (五)操作流程 核对医嘱→携带执行单到床旁→操作前查对→评估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告之导尿程序→关好门窗、遮挡屏风→调节室温→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携用物至床旁右侧→操作中查对→协助患者取仰卧或坐位→放置量杯→脱对侧裤腿盖在近侧→浴巾盖近侧大腿→盖被遮盖对侧腿部→两腿屈膝、外展显露外阴→垫治疗巾→洗手或手消毒→戴手套→清洗尿道口和会阴:分开大小阴唇暴露尿道口,用清洁小毛巾或湿纸巾进行大小阴唇、尿道口清洗(自上而下两遍)→洗手或手消毒→撕开尿管外包装备用,必要时涂抹润滑剂→戴手套→插导尿管:用一手将大小阴唇分开,另一手无接触式持尿管轻轻插入4—6cm直到尿液开始流

间歇导尿

(八)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健康宣教 1、入院健康教育实行首诊护士负责制 入院评估内容: .根据病史,诊断及医师资料了解神经损害的分类或脊髓损伤的分类; .根据神经损害的类型、临床症状、尿流动力学资料等可了解排尿功能障碍的分类;排尿障碍特点及是否伴有排便障碍; .是否有外伤、手术、糖尿病、脊髓炎、前列腺增生等病史或用药史,有无膀胱充盈感、排尿感等膀胱感觉的减退或丧失; ·饮水和排尿习惯; .体格检查:注意血压、腹肌张力,下腹部有无包块、压痛,膀胱充盈情况,有无水肿; ·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如感觉、反射、肌力、肌张力等;其中会阴部检查很重要,如有无尿疹,检查肛门括约肌的张力和主动运动、会阴部感觉、球海绵体反射(可判断休克期结束否)等; ·患者排尿方式(留置导尿或造瘘或间歇性导尿或其它),有无尿路感染,结石等; ·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及患者心理状况。 协助医师完善各项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细菌培养、细菌计数、药敏试验‘肾功能检查(血尿素氮、血肌酐)等检查。 ·仪器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膀胱残余尿测定:床旁简易尿流率测定。 根据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评估患者自理能力,给予SCI病人实施替代护理,协同护理,自我护理。即将ADL评分为40分以上作为部分帮助的对象,40分以下作为完全帮助的对象。IC患者,可判断是以患者为主导尿还是以家属为主导的导尿操作,判断患者和家属学习具体操作时机等。 最简单方法:根据SCI损伤水平,程度,即双上肢和双手有一定功能(抓握物品),并可坐立,患者可行CISC。 根据患者或家属学历、从事工种等评估患者学习自我护理的技能,选择健康教育形式,内容及教会患者CISC的时间等。 电子化表格记录患者信息,便于患者出院后追踪,反馈。 姓名、性别、诊断、主诉和简单病史、N源性膀胱分类、措施、入院方式、经管医生和护士、联系方式。 2、入院健康教育内容: ·经管护士、医师和护士长介绍等入院介绍; ·根据护理存在问题做健康教育,如皮肤护理,大小便失禁护理,预防烫伤、坠床等意外发生; ·皮肤特别是会阴部、骶尾部皮肤的自我护理 ·如何饮水,预防泌尿系感染; ·自主N反射亢进等并发症护理; ·勤洗手,正确洗手方法。 ·留置导尿、造瘘护理注意事项等。 3、入院健康教育形式: ·一对一宣教 ·发放相关健康教育处方 4、IC健康教育处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