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情绪对两类限制性饮食者行为抑制控制的影响

情绪对两类限制性饮食者行为抑制控制的影响

情绪对两类限制性饮食者行为抑制控制的影响
情绪对两类限制性饮食者行为抑制控制的影响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7, 7(1), 124-139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7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journal/ap 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2677/ap.2017.71016

文章引用: 袭玉荣, 陈红(2017). 情绪对两类限制性饮食者行为抑制控制的影响. 心理学进展, 7(1), 124-139.

The Effects of Emotion on Behavioral Inhibitory Control of Two Different Subgroups of Restrained Eaters

Yurong Xi, Hong Chen *

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Jan. 6th , 2017; accepted: Jan. 21st , 2017; published: Jan. 24th

, 2017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Restrained eaters have been defined as chronic dieters who restrict their food intake to lose or keep their bodyweight. Boundary theory of eating suggests that restricting food consumption takes vast cognitive resources, so it may impact food consumption of restrained eaters while emotion occupies cognitive resources. However, the effects of emotion on inhibitory control of different subgroups of restrained eaters are still unclear. Present study i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of inhibitory control by Go-Nogo paradigm between two different subgroups of restrained eaters under both threshold emotion and subliminal affective prim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hibitory control in response to food-cues of unsuccessful restrained eaters is particularly inter-fered by negative emotion. On the contrary, there is no such effect on successful restrained eaters. The different influence of negative emotion on different subgroups might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for successful restrained eating.

Keywords

Restrained Eater, Emotion, Behavioral Inhibitory Control

情绪对两类限制性饮食者行为抑制控制的影响

袭玉荣,陈 红*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Open Access

*

通讯作者。

袭玉荣,陈红

收稿日期:2017年1月6日;录用日期:2017年1月21日;发布日期:2017年1月24日

摘要

限制性饮食者被认为是为了降低和维持体重而严格控制饮食的慢性节食人群。边界理论认为,限制性进食消耗大量认知资源。而情绪占用认知资源,导致解脱进食致使节食失败。情绪对成功和失败两类限制性饮食者行为抑制控制的影响尚未明确。本研究采用Go-Nogo范式分别探讨了阈上和阈下情绪对两类限制性饮食者抑制控制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的抑制控制能力异常地受负性情绪的干扰,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的抑制控制能力不受负性情绪的干扰,负性情绪对两类限制性饮食者影响的差异可能是限制性饮食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限制性饮食者,情绪,行为抑制控制

1. 引言

当今时代,以瘦为美已变成主流。为了追求这种美,很多人努力的将自己的体重降低并且长期维持,从而符合这种美所要求的体形,尤其是女性居多。另一方面,2004年美国肥胖率竟比1980年高出两倍多(Ogden et al., 2006)。所以除了对美丽的追求以外,肥胖是导致人们对降低体重的需求的一个原因。虽然很多人尝试通过限制饮食来控制他们的体重,从长远来看大部分都失败了(Mann et al., 2007)。一项对美国国家体重控制注册中心中6000人进行的调查研究,将成功的体重控制定义为减轻10%的体重并且维持这个体重超过一年(Thomas, Bond, Hill, & Wing, 2011)。但是,我们无法从控制体重方法技术中了解成功节食的心理机制(Stroebe, van Koningsbruggen, Papies, & Aarts, 2013)。

Herman & Mack (1975)提出限制性饮食概念。日常生活中,限制性饮食者等暴食症者相比于神经性厌食者(Pazfilho & Licinio, 2009)更为普遍,且数目更加庞大,更值得饮食行为管理研究和肥胖心理学研究关注(翁春燕,陈红,&朱岚,2012)。

1.1. 限制性饮食

限制性饮食由Herman和Mack (1975)提出并将其定义为,为了降低和维持体重而对热量摄入进行限制的有目的性的行为(Herman & Mack, 1975; Wadden, Brownell, & Foster, 2002)。虽然以往研究者对限制性饮食的界定各有侧重,在表述上也不尽相同,但综合来看,限制性饮食者存在以下特点:1) 首先就目标而言,限制性饮食者控制饮食的目的主要是降低和维持体重;2) 其次,限制性饮食者对进食的控制是长期的,而且具有认知的特征;3) 限制性饮食者对饮食的限制除了降低或者是维持较低的进食量,还表现为避免或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4) 并且在女性中更为常见(孔繁昌et al., 2011)。因此,本研究将限制性饮食界定为,为了控制体重而长期严格控制进食的倾向。故限制性饮食者就是以控制体重为目的,长期严格地控制进食的个体。

限制性饮食者是否能够维持一个低热量摄入状态的证据还不统一(Lowe, 1993; Tepper, Trail, & Shaf-fer, 1996)。限制性饮食者不仅自身体重不稳定,而且最重时的体重常常高过非限制性饮食者(Stice, Davis, Miller, & Marti, 2008)与限制性饮食的行为相违背的是,有些限制性饮食者会出现过量进食的倾向或是解

袭玉荣,陈红

脱性饮食。解脱性进食常常发生在一些进食过高热量食物的限制性饮食者(Polivy, 1976)或者正在经历焦虑(Heatherton, Herman, & Polivy, 1991)或紧张的限制性饮食者中(Polivy & Herman, 1999)。但是正如上面所说的,并不是所有的限制性饮食者都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饮食行为。限制性饮食者可分为两类——成功者和失败者。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在高限制性倾向同时有降低进食量的特点,而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虽然限制倾向很高,进食倾向也很高(Strien & Ouwens, 2007)。

目前对限制性饮食者进行筛选釆用的测量工具主要是限制性饮食量表(Restrained Scale, RS)、荷兰人饮食行为问卷(The Dutch Eating Behavior Questionnaire, DEBQ)和三因素饮食问卷(Three Factor Eating Questionnaire, TFEQ)。三个量表各有所侧重,有研究表明RS测量的更多是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DEBQ 和TFEQ则更多测量的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Stice, Sysko, Roberto, & Allison, 2009)。

1.2. 情绪对限制性饮食的影响(边界模型)

情绪作为一个独特的激发功能,对人和动物的基本行为进行控制(Izard & Ackerman, 2000)。从进食动机、对食物的反应、选择、下咽、进食速度、摄取量(Greeno & Wing, 1994)到消化吸收的整个进食过程都受到一些具有弥散性和持久性的情绪的影响(Greeno & Wing, 1994; Wing, Blair, Epstein, & Mcdermott, 1990; Blair, Wing, & Wald, 1991; Willner & Healy, 1994; Macht & Simons, 2000)。大部分的人都有为了应对压力而进食的经历(Oliver & Wardle, 1999)。对同一情绪而言,可能会增加一部分人的食物摄入,但却会降低另一部分的。而对于同一人群而言,不同情绪对其进食量的影响增减不一。例如无聊状态会增加进食量而悲伤则会减少进食量(Koball, Meers, Storferisser, Domoff, & Mushereizenman)。这种在个体和情绪之间的双向可变性在以往的研究中常常被忽视(Van Blyderveen et al., 2016)。

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为了达到减肥或控制体重的目的,长期反复节食却经常遭遇失败。由此产生身体疾病如贪食症、神经性厌食症或肥胖症等,以及心理障碍诸如焦虑、抑郁等。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因此饮食领域的研究者们从很早便开始探索个中缘由。情绪便是研究者们的关注点之一,并提出了种种情绪影响饮食的模型,如有Herman等(1984)提出的边界理论,Boon和Strobe等提出的有限能力理论,Stice 等提出的情绪管理模型等。

其中,Herman (1984)等提出的边界理论(Boundary Theory of Eating)至今仍被认为是饮食认知管理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该理论假设两条生理界限(饥饿边界和饱足边界)将我们的感觉分成三个区域:饥饿、饱足和生物学的中立边界。在这三个区域中无论是饥饿还是饱足都是令人不舒服的厌恶区域。正常人会通过控制进食与否以及进食量,来使自己维持在舒适的生物学的中立边界,即根据自己的生理线索来决定进食。但是限制性饮食者为了降低体重或者维持体重,会为自己强行设定一个节食边界,由此来控制进食量以及进食内容,从而达到降低或维持体重的目的(如图1)。由于该理论认为对饮食行为的认知管理是一个控制的过程,并且这个节食边界是需要消耗大量认知资源来维持的。当负性情绪出现时,大量的认知资源就会被先用于处理当前紧急的情绪状况,致使节食边界变得岌岌可危。由于频繁地节食,并且在停止节食后又过度进食,导致他们对身体的饥饿、饱足信号愈加迟钝,反而对外部食物线索更加敏感。

相比内部信号,他们对外部食物线索更加敏感。过去,己有大量关于的研究。一般常采用观看负性电影或图片、回忆负性经历(negative autobiographical experiences)、阅读Velten负性自我参照状态(Velten-self referent statements)、参加公共演讲、人际排斥(interpersonal rejection)、等待抽血等方法诱发负性情绪后,检测限制性饮食者和非限制性饮食者进食行为的差异(Stroebe et al., 2013)。大部分研究发现,负性情绪增加限制性饮食者的进食量(Mm & Hetherington, 2004; Polivy & Herman, 1999; Ruderman, 1986; Herman & Mack, 1975)。但也有少部分研究没有发现限制性饮食者在负性情绪后进食量增加(Oliver, Wardle, & Gib-son, 2000; Heatherton, Herman, & Polivy, 1991)。而如上所说,成功和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在认知和行为

袭玉荣,陈红

Figure 1. The boundary model of eating

图1. 饮食调节的边界模型

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出现这种不统一的结果,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将限制性饮食者中的成功和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这两个亚类区别讨论。

1.3. 行为抑制控制及Go-Nogo研究范式

行为抑制控制,是指在特定环境下监控和抑制不恰当行为,与个体生存适应等密切相关(Yuan, Yang, Meng, Yu, & Li, 2008; Albert, Lópezmartín, & Carretié, 2010; Fuster, 2000; Li, Huang, Constable, & Sinha, 2006)。日常的生活中,由于对外部世界产生了一些固有认知,我们就会对某些刺激和线索习得了一些特定的反应,这种反应就是优势反应。当我们面对一些突发情况或陌生环境,这些以往的知识经验不再适用,就需要我们抑制已经产生的优势反应,从而使我们的行为与场景匹配。处于现代社会的人,想要取得成功必须要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及控制错误行为的发生,而行为控制能力在这两者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行为控制能力缺失或异常冲突是冲突或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Bjorklund & Shackelford, 1999; Li, Huang, Constable, & Sinha, 2006)。作为执行功能系统中的核心成分,行为抑制控制在预防过度进食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Nederkoorn, Smulders, Havermans, Roefs, & Jansen, 2006)。

目前,被广泛用于研究个体对知觉刺激进行抑制控制的实验范式主要有:Go-Nogo任务(Elliott, Ru-binsztein, Sahakian, & Dolan, 2000)、Stop-Signal任务(Dimoska, Johnstone, & Barry, 2006)和双选Oddball任务(Wang et al., 2011)。Go-Nogo任务的实验逻辑是:通过操纵不同刺激类型的trial数(25% VS 75%),使需要做出反应的那种刺激成为优势反应(Dillon & Pizzagalli, 2007)。当另一种小概率刺激类型出现时,则要求他们抑制先前的反应冲动。因为在任务中被试对Nogo刺激进行加工时包括了行为抑制控制过程,但对Go刺激加工时不包括。所以两者在行为和神经上的差异就标志着抑制控制效应(辛勇,李红,&袁加锦,2010)。1.4. 问题的提出

研究者认为情绪是导致限制性饮食者节食失败的原因之一。根据边界理论,消极情绪能破坏限制性饮食者管理进食的能力,打破他们的节食边界使其不再坚持节食,并最终导致过度进食和体重增加。但是并非所有的限制性饮食者都会节食失败,部分群体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饮食行为从而成功控制体重。这部分群体可以通过DEBQ量表筛选出来,如高限制低去抑制性饮食倾向即为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他们通过节食能成功达到减肥或保持体重的目标;而高限制高去抑制性饮食倾向则是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他们希望通过节食而减肥但结果往往不尽如意。

因此,本研究旨在考察情绪对成功和失败限制性饮食者抑制控制能力的影响是否有差异。若有差异,这种差异是在两种亚类的一般性的抑制控制能力,还是只针对食物线索的抑制困难。以往的研究大部分只考察了消极情绪对两种亚类的影响。本研究补充了前人这一空缺,同时还讨论了积极情绪和阈下情绪对限制性饮食的影响。

2. 实验一

2.1. 实验目的

实验一使用Go-Nogo范式探测三类被试(非限制性饮食者、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和失败的限制性饮食

袭玉荣,陈红

者)在不同的情绪启动下(正性、负性和无启动),对不同线索(食物线索和非食物线索)的抑制控制能力。根据边界理论,负性情绪降低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的抑制控制能力;而对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和非限制性饮食者的抑制控制能力无影响。

2.2. 被试

通过西南大学内部招募获得被试。所招募的被试首先要:无任何急(慢)性身体及精神疾病;无吸烟、吸毒及酗酒史;非饮食失调且无饮食失调历史;视力正常或矫正视力正常(孔繁昌et al., 2011)。

实验前使用荷兰人饮食行为问卷(The Dutch Eating Behavior Questionnaire, DEBQ)对被试进行筛选,符合筛选要求的方可参加实验。根据前人的标准:DEBQ_R < 16认定为非限制性饮食者;DEBQ_R > 27,DEBQ_EM < 30,DEBQ_EX < 30且进行体重控制的时间超过6个月,认定为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

DEBQ_R > 27,DEBQ_EM > 30,DEBQ_EX > 30且进行体重控制的时间超过(包含) 6个月,认定为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孔繁昌et al., 2011)。最后我们从300名被试中筛选出54名体重在正常范围内(BMI =

18.5~23)的女生(Oliver & Wardle, 1999)。平均年龄为:M = 20.3 ± 1.6 (周岁)。基本信息见表1。

2.3. 仪器和材料

本研究采用由Van StrienFrijtersBergers和Defares编制荷兰人饮食行为问卷(The Dutch Eating Beha-vior Questionnaire, DEBQ)区分被试。DEBQ总共有三个份问卷:情绪性进食(emotional eating)、外部性进食(external eating)以及限制性进食(restrained eating)三个分问卷,共33个项目1~5五点记分。该问卷信度和效度良好,三个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情绪性进食(DEBQ_M) 0.95;外部进食(DEBQ_E) 0.81;

限制性进食(DEBQ_R) 0.95 (Oliver & Wardle, 1999; Rotenberg & Flood, 1999)。是现在国内公认信效度良好且广泛运用的量表。

采用改编视觉模拟情绪量表(Visual Analogue Mood Scales, VAMS),让被试在1~100程度等级上选择一个数字代表当前的状态,从而测量被试焦虑、抑郁、困倦、放松、高兴和警觉程度,量表信效度良好。

用同样的方法改编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ales, VAS)测量被试饥饿程度。

本文使用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来诱发正性情绪;使用巴伯的“弦乐柔板”诱发出悲伤情绪。

在诱发这两种情绪上,这两首曲子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共识(Krumhansl, 1997; Peretz, Gagnon, & Bouchard, 1998; Baumgartner, Esslen, & J?ncke, 2006)。

实验中的材料选自标准化的食物图片库(Kong, Yan, & Hong, 2015)作为靶刺激图片。其中60张中性图片(矿泉水和沙发)和120张食物图片。图片均经过标准化的处理,大小统一为500 × 275像素,图片背景为白色,置于屏幕正中间。每张图片都使用Photoshop进行全图描边处理,边框大小统一。所有刺激都在银色背景上呈现在屏幕中央。

Table 1. Describe statistics of basic information among three groups (M ± SD)

表1.三组被试的基本信息描述统计表(M ± SD)

被试类型N 年龄(周岁) BMI DEBQ_R DEBQ_EM DEBQ_EX

非限制者20 20.70 ± 1.69 19.39 ± 2.47 17.55 ± 9.97 30.80 ± 10.74 33.30 ± 5.35

成功者13 19.76 ± 1.30 20.26 ± 2.84 28.70 ± 11.85 28.95 ± 12.97 28.38 ± 5.22

失败者21 20.20 ± 1.76 20.01 ± 3.86 31.10 ± 9.38 39.81 ± 1.86 34.52 ± 4.82

ANOVA 差异检验F(2,53) 1.266 0.339 9.824 5.193 6.007 P 0.291 0.714 0.001 0.009 0.004

注:BMI (体型指数) = 体重(kg)/身高2 (m2);DEBQ_R = 限制性饮食;DEBQ_EM = 情绪性进食;DEBQ_EX = 外部性进食。

袭玉荣,陈红

实验程序使用E-prime软件编程。结果使用SPSS1.7进行统计分析。

2.4. 实验设计

采用3 (被试类型,非限制性饮食者/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 × 3 (情绪启动,无启动/负性情绪启动/正性启动) × 2 (线索,食物图片靶刺激/非食物图片靶刺激)混合设计。

被试类型作为被试间变量,其它则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被试在Nogo情况下错误反应率。

2.5. 实验程序

实验开始前向被试简单介绍实验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被试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操作均在计算机上进行,在个体实验室单独完成。

首先用VAS和VAMS对被试的饥饿程度和情绪状态做基线评定。然后完成情绪启动:听着主试提供的积极/消极音乐(勃兰登堡协奏曲/弦乐柔板),同时回忆起记忆中最开心/悲伤的一件事以及当时的感受,并写在纸上。中性情绪则让被试静坐3分钟。

正式试验开始时,首先屏幕中间将出现800毫秒的注视点。接着将会出现一张带有边框的图片,要求被试对边框颜色进行反应。若边框为绿则按“B”键进行反应(Go);若边框为红色则不做任何反应(Nogo)。若被试没有在800毫秒内反应则自动跳过。最后是400毫秒的空屏(如图2)。

实验共有三个Block,每个Block中有120个trial。其中75%的trial为Nogo任务,25%的为Go任务。每个Block之间都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以及其他无关任务让被试进行调节。

2.6. 结果

所有被试反应的正确率都达到80%以上。并且Go反应时都大于200毫秒,保留所有数据进行一步的分析(见表2)。

对三类被试的饱足感、焦虑、抑郁、困倦、放松、高兴和警觉程度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三类被试在这七项中差异都不显著(见表3)。表明实验开始前被试的饱足感和情绪不是影响三类被试在各种实验处理下的因素。

400 ms

800 ms (反应)

800 ms

Figure 2. The flow diagram of single trial in experiment 1

图2. 实验一中单个trial的流程图

袭玉荣,陈红

Table 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experiment 1

表2. 实验一描述统计表

被试类型情绪启动类型靶刺激类型N 均值标准差

非限制性饮食者中性

食物20 1.250 0.967

非食物20 1.200 1.196 负性

食物20 1.231 1.013

非食物20 1.385 1.502 正性食物20 1.143 1.276

非食物20 1.381 1.431

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中性食物13 2.100 1.553

非食物13 2.300 1.455 负性食物13 1.539 1.266

非食物13 2.077 1.801 正性食物13 4.429 2.226

非食物13 2.238 2.211

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中性食物21 1.300 1.174

非食物21 1.450 1.050 负性食物21 1.308 1.316

非食物21 1.154 0.987 正性食物21 1.238 1.136

非食物21 1.381 1.161

Table 3. The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s among three groups’ statement

表3. 三类被试状态的方差分析结果

方差来源平方和df 均方F(2,53) p

饱足感971.253 2 485.267 0.558 0.576

焦虑3261.10 2 1388.161 1.249 0.296

抑郁14,890.16 2 1108.831 0.788 0.460

困倦848.39 2 837.148 0.938 0.398

放松7578.28 2 336.266 0.483 0.619

高兴1120.82 2 250.783 0.421 0.659

警觉57.39 2 2111.509 1.879 0.163

分别做被试对食物线索和非食物线索反映错误率3 (被试类型:成功/失败/正常) × 3 (情绪启动:正性/负性/中性)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食物线索反应时,被试类型、情绪启动和交互作用显著,F(2,53) = 5.974,p = 0.005;F(2,53) = 19.079,p < 0.001;F(2,53) = 8.088,p < 0.001。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在中性、负性、正性三种情绪启动下对食物线索反应的错误率无显著差异,t(12) = ?0.887,p = 0.392;t(12) = 0.443,p = 0.666;t(12) = ?0.197,p = 0.861。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和非限制性饮食者在负性情绪启动下对食物线索反应的错误率都显著高于中性情绪和正性情绪,t(19) = 5.286,p < 0.001;t(19) = 5.241,p < 0.001;t(19) = 2.286,p = 0.034;t(19) = 2.430,p = 0.025;而正性情绪和中性情绪无显著差异,t(19) = ?0.252,p = 0.803;t(19) = ?0.271,p = 0.789 (见图3)。

袭玉荣,陈红

Figure 3. The error rate in three groups under food cues condition

图3. 在食物线索条件下三类被试的错误率

对非食物线索反应时,情绪类型显著,F(2,53) = 8.534,p < 0.001;被试类型和交互作用不显著,F(2,53) = 0.064,p = 0.938;F(2,53) = 0.177,p = 0.950。事后检验发现,负性情绪启动下被试对非食物线索反应错误率显著高于中性和正性情绪,t(53) = 3.395,p = 0.001;t(53) = 3.855,p < 0.001;而正性情绪启动下和中性下则无显著差异,t(53) = 0.171,p = 0.865。

3. 实验二

3.1. 实验目的

实验二通过Go-Nogo的实验范式,探讨阈下情绪启动对三种饮食者不同线索下的抑制控制的影响。同样预测阈下情绪启动降低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的抑制控制能力;而对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和非限制性饮食者的抑制控制无影响。

3.2. 被试

通过西南大学内部招募获得被试。所招募的被试首先要:无任何急(慢)性身体及精神疾病;无吸烟、吸毒及酗酒史;非饮食失调且无饮食失调历史;视力正常或矫正视力正常。

实验前使用同实验一相同的标准从300名被试中筛选出54名体重在正常范围内(BMI = 18.5~23; Choo, 2002)的女生。基本信息见表4。

3.3. 仪器和材料

本研究采用由Van StrienFrijtersBergers和Defares编制荷兰人饮食行为问卷(The Dutch Eating Beha-vior Questionnaire, DEBQ)区分被试。

采用改编视觉模拟情绪量表(Visual Analogue Mood Scales, VAMS),让被试在1~100程度等级上选择一个数字代表当前的状态,从而测量被试焦虑、抑郁、困倦、放松、高兴和警觉程度,量表信效度良好。用同样的方法改编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ales, VAS)测量被试饥饿程度。

实验中的材料选自标准化的食物图片库(孔繁昌et al., 2011)作为靶刺激图片。其中60张中性图片(矿泉水和沙发)和120张食物图片。图片均经过标准化的处理,大小统一为500 × 275像素,图片背景为白

袭玉荣,陈红

Table 4. Describe statistics of basic information among three groups (M ± SD)

表4. 三组被试的基本信息描述统计表(M ± SD)

被试类型N 年龄(周岁) BMI DEBQ_R DEBQ_EM DEBQ_EX

非限制者20 20.37 ± 1.70 19.55 ± 4.14 12.58 ± 2.27 32.11 ± 11.28 33.42 ± 5.60

成功者13 19.92 ± 1.32 21.06 ± 2.95 33.96 ± 9.34 25.92 ± 5.22 27.31 ± 3.38

失败者21 20.50 ± 1.91 18.35 ± 5.37 31.60 ± 8.15 38.93 ± 12.21 35.87 ± 5.32

ANOVA 差异检验F(2,53) 0.442 1.376 48.31 5.54 10.760 p 0.646 0.263 0.001 0.007 0.001

注:BMI (体型指数) = 体重(kg)/身高2 (m2);DEBQ_R = 限制性饮食;DEBQ_EM = 情绪性进食;DEBQ_EX = 外部性进食。

色,置于屏幕正中间。每张图片都使用Photoshop进行全图描边处理,边框大小统一。所有刺激都在银色背景上呈现在屏幕中央。

实验中使用的情绪启动图片全部取自中国化面孔情绪图片系统(黄宇霞&罗跃嘉,2004)。入选的图片有80张中性图片、80张负性图片和80张正性图片。黑白图片,背景为黑色。经过标准化处理后,260 × 300像素,均呈现在银色背景上呈现在屏幕中央。

实验程序使用E-prime软件编程。结果使用SPSS1.7进行统计分析。

3.4. 实验设计

与实验一相同,采用3 (被试类型,非限制性饮食者/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 × 3 (情绪启动,无启动/负性情绪启动/正性启动) × 2 (线索,食物图片靶刺激/非食物图片靶刺激)混合设计。

被试类型作为被试间变量,其它则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被试在Nogo情况下错误反应次数。3.5. 实验程序

实验开始前向被试简单介绍实验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被试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操作均在计算机上进行,在个体实验室单独完成。所有刺激都在银色背景上以白色呈现在屏幕中央。用VAS和VAMS 对被试的饥饿程度和情绪状态做基线评定。

正式试验开始时,首先屏幕中间将出现800毫秒的注视点。接着将会呈现一张情绪图片,时间为20毫秒。图片消失后会立即出现一张带有边框的图片,要求被试对边框颜色进行反应。若边框为绿则按“B”键进行反应(Go);若边框为红色则不做任何反应(Nogo)。若被试没有在800毫秒内反应则自动跳过。最后是400毫秒的空屏(如图4)。

实验只有1个Block,共240个trial。其中75%的trial为Nogo任务,25%的为Go任务。

3.6. 结果

所有被试反应的正确率都达到80%以上。并且Go反应时都大于200毫秒,保留所有数据进行下一步的分析(见表5)。

对三类被试的饱足感、焦虑、抑郁、困倦、放松、高兴和警觉程度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三类被试在这七项中差异都不显著(见表6)。表明实验开始前被试的饱足感和情绪不是影响三类被试在各种实验处理下的因素。

分别做被试对食物线索和非食物线索反映错误率3 (被试类型:成功/失败/正常) × 3 (情绪启动:正性/负性/中性)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食物线索反应时,被试类型、情绪启动和交互作用显著,F(2,53) = 2.784,p = 0.0.071;F(2,53) = 12.103,p < 0.001;F(2,53) = 7.045,p < 0.001。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成

袭玉荣,陈红Figure 4. The flow diagram of single trial in Experiment 2

图4. 实验二中单个trial的流程图

Table 5.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Experiment 2

表5. 实验二描述统计表

被试类型情绪启动类型靶刺激类型N 均值标准差

非限制性饮食者中性

食物20 1.300 1.174

非食物20 1.200 1.196 负性

食物20 1.615 2.103

非食物20 1.769 1.739 正性食物20 1.143 1.276 非食物20 1.286 1.231

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中性食物13 2.100 1.553 非食物13 2.250 1.970 负性食物13 1.539 1.266 非食物13 2.615 2.434 正性食物13 4.286 2.432 非食物13 2.238 2.211

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中性食物21 1.250 1.209 非食物21 1.300 1.031 负性食物21 1.692 1.601 非食物21 2.769 1.878 正性食物21 1.238 1.179 非食物21 2.429 2.599 400 ms

800 ms (反应)

800 ms

20 ms (情绪启动)

袭玉荣,陈红

Table 6. The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s among three groups’ statement

表6. 三类被试状态的方差分析结果

方差来源平方和自由度(df) 均方F(2,53) p值

饱足感3247.949 2 1623.975 1.874 0.166

焦虑232.667 2 116.334 0.188 0.830

抑郁672.535 2 336.268 0.426 0.656

困倦67.139 2 33.570 0.066 0.937

放松484.426 2 242.213 0.678 0.513

高兴7786.576 2 393.288 1.301 0.283

警觉53.024 2 26.512 0.042 0.958

功的限制性饮食者在中性、负性、正性三种情绪启动下对食物线索反应的错误率无显著差异,t(12) =

0.192,p = 0.851;t(12) = ?0.278,p = 0.786;t(12) = ?0.125,p = 0.902。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和非限制性

饮食者在负性情绪启动下对食物线索反应的错误率都显著高于中性情绪和正性情绪,t(19) = 4.690,p <

0.001;t(19) = 4.695,p < 0.001;t(19) = 2.491,p = 0.022;t(19) = 2.286,p = 0.034;而正性情绪和中性情

绪无显著差异,t(19) = ?0.227,p = 0.823;t(19) = 0.160,p = 0.874 (见图5)。

对非食物线索反应时,情绪类型显著,F(2,53) = 5.585,p = 0.005;被试类型和交互作用显著,F(2,53) = 2.161,p = 0.126;F(2,53) = 0.806,p = 0.524。事后检验发现,负性情绪启动下被试对非食物线索反应错误率显著高于中性和正性情绪,t(53) = 3.340,p = 0.002;t(53) = 2.087,p = 0.042;而正性情绪启动下和中性下则无显著差异,t(53) = ?1.363,p = 0.179。

对三种被试在不同的情绪启动下对食物和非食物线索的错误率做配对样本t检验。非限制性饮食者和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在无情绪启动、负性情绪启动和正性情绪启动下,对食物和非食物线索反应的错误率都无显著差异,t (19) = 0.317,p = 0.755;t (19) = ?0.353,p = 0.782;t (19) = ?0.149,p = 0.883;t

(12) = ?0.215,p = 0.833;t (12) = ?1.644,p = 0.126;t (12) = ?1.723,p = 0.110。在负性情绪启动下,失

败的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反应的错误率显著高于非食物线索,t (20) = 2.810,p = 0.011;在无情绪启动和正性情绪启动下,则无显著差异,t (20) = ?0.404,p = 0.691;t (20) = ?0.336,p = 0.741。

4. 讨论

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显示,对于非食物线索反应时,情绪的主效应显著,无情绪启动下被试对非食物线索反应错误率显著低于负性情绪条件下。尤其是非限制性饮食者在负性情绪启动下,对非食物线索反应错误率高于中性情绪。说明负性情绪干扰非限制性饮食者对非食物线索的抑制控制能力。辛勇、李红等(2010)的一项研究(辛勇,李红,&袁加锦,2010),采用了双选情绪oddball范式与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研究不同效价情绪对个体行为控制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个体的抑制行为反应延迟效应受到负性情绪影响而增强,具体表现为个体对负性情绪偏差刺激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和正性。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

ERP结果从抑制控制的各个阶段解释了这种影响。N1-P2成分都显示对负性情绪视觉刺激觉察更敏感(We & Luo, 2002),优先加工负性视觉刺激内容,反而干扰了所加工刺激在随后抑制过程。对负性偏差刺激反应时诱发更大的N2波,并且N2波的潜伏期更长,说明负性条件下的冲突反应监控需要消耗个体更多注意资源(Yuan, He, Chen, & Li, 2008; Nagy, Potts, & Loveland, 2003),花费更长的时间。P3成分是抑制控制加工的直接指标(Yuan, He, Chen, & Li, 2008; Donkers & van Boxtel, 2004),其波幅反应了抑制控制加工的程度,潜伏期反应了完成抑制加工所用的时间(Bekker, Kenemans, & Verbaten, 2005; Veen & Carter, 2002)。

袭玉荣,陈红

Figure 5. The error rate in three groups under food cues condition

图5. 在食物线索条件下三类被试的错误率

相比于中性情绪视觉刺激,负性视觉刺激诱发被试更大的P3波,且潜伏期更长。如前所说负性情绪占用认知资源,导致P3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这一点印证了行为结果,以及本文的研究结果。以往也有研究通过增加认知任务(Yuan, Yang, Meng, Yu, & Li, 2008; Yuan et al., 2007)或增强情绪效价强度(Yuan et al., 2007),导致P3波幅降低,影响个体抑制控制。

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在负性情绪启动下,对食物线索的反应的错误率和无情绪启动条件下无显著差异。但是在负性情绪启动下对非食物线索错误率显著高于中性情绪。这说明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对非食物线索的抑制控制能力受负性情绪影响,而对食物线索反应时则没有出现这种影响。相比于无情绪启动,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在负性情绪启动下对食物和非食物线索反应错误率都更高。这说明在负性情绪条件下,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和非食物线索的抑制控制能力都受到干扰。

然而,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抑制控制受负性情绪干扰的机制和一般情况是不一样的。同样在负性情绪启动的条件下,对食物线索反应时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错误率显著高于非限制性饮食者,对非食物线索反应时则没有这种差异。除此之外,实验二结果显示,对非食物线索反应时,三类被试无论在何种情绪启动下反应错误率都没有显著差异。在负性情绪启动下,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反应错误率显著高于非食物线索;而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则相反。这说明了,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的抑制控制能力是特异的,与前人结果相一致(Hachl, Hempel, & Pietrowsky, 2003)。Fanchang Kong等人(Kong, Yan, & Hong, 2015)采用双选oddball范式和ERP技术对成功和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以及非限制性者进行测量,未发现三种被试在行为结果上有差异,并且非食物线索诱发三种被试的P3波无差异,但食物图片诱发两类限制性饮食者的N2波都显著高于非实物图片。说明两种限制性饮食者在普通的抑制控制能力上是没有差异的,但是食物线索对限制性饮食者来说有不同的意义。Keller和Siegrist(Keller & Siegrist, 2014)采用Tangney et al. (2004)编制的简明自控量表和Dinkel等人(2005)修订的限制性饮食量表解释关心分量表(Concern for Dieting Subscale),分别测量被试气质型自控和饮食的限制性程度。结果发现限制性和BMI呈正相关,与自控得分呈负相关。说明气质型的自控能力差是导致节食失败的原因。Keller和Siegrist (2014)的研究采用的是自我报告的方法来测量被试的自控。我们知道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长期饱尝减肥失败的痛苦,相较于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对自己的自控判断更不自信,可能是导致不一样结果的原因。限制性饮食者表现出的这种特异性,反映出负性情绪的干扰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和非食物线索

袭玉荣,陈红

的抑制控制的机制是不一样的。进而说明负性情绪削弱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的抑制控制能力,并不是因为失败者抑制控制能力原本就比成功者和非限制性饮食者的更为脆弱,更有可能是由于他们为自己设定的一条节食边界导致的。

负性情绪对失败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抑制控制的超常干扰,以及成功限制性饮食者能够成功抵抗负性情绪对食物线索抑制控制的干扰,可能是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之所以成功和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之所以失败对的原因之一。符合我们的实验预期。对于限制性饮食者来说,是否进食的决定和其它的决策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所以限制性饮食者在普通的抑制控制能力上无论在行为结果还是在认知过程上都没有表现出差异,然而对进食上有很大的差异。根据边界理论,限制性饮食者是否进食主要是根据自己设置的节食边界来做出决策,与普通的决策过程是不同的。这个边界是由认知来维持的,为了处理实验中所启动的负性情绪,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消耗认知资源来处理让其不舒服的负性情绪。原本维持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的抑制控制能力一旦被占用,其对食物线索的抑制控制能力大幅度下降。前人研究发现认知资源在节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无关任务占用被试认知资源后,发现限制性饮食者进食量显著高于非限制性饮食(杜捷,陈红,苏艳华,高笑,&孟景,2014)。许辰,陈红等(2013)研究发现,在负性情绪唤醒下,限制性饮食者进食量增加,且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进食量显著高于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和非限制性饮食者(杜捷,陈红,苏艳华,高笑,&孟景,2014)。

前人研究发现正性情绪对行为抑制过程可能具有促进作用(辛勇,李红,&袁加锦,2010)。辛勇、李红等(2010)的ERP研究横行情绪诱发的P3波大于中性情绪,N2波小于中性情绪,但并未发现其它成分其它行为和脑电上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研究手段不同。前者采用的是ERP对三类被试进行实验,而本研究采用行为实验,这样反应出三类被试在信息加工的脑机制存在显著差异,而行为反应上则没有。并且其行为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本研究在行为结果上阐明了情绪对两类限制性饮食者的影响。但整个行为抑制包含了很多认知加工过程,在本研究中是无法探讨的。未来应该着重研究在整个行为抑制的加工过程中,情绪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如何起作用。前人采用双选oddball范式研究发现(Kong, Yan, & Hong, 2015),成功和失败两类限制性饮食者在对食物线索抑制控制过程中,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高热量食物图片诱发P2波潜伏期显著短于非食物图片。而对于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高、低热量食物图片诱发的P2波潜伏期都显著短于非食物图片。P2波是早起知觉冲突的一个良好指标(Thorpe, Fize, & Marlot, 1996),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对高热量食物更加敏感,而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信息敏感但是对热量信息不敏感,这可能是影响其后期抑制控制的原因。

5. 结论

本研究从抑制控制的角度,对情绪对两类限制性饮食者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进行探讨。采用Go-Nogo 范式探讨了阈上和阈下情绪启动对两类限制性饮食者抑制控制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的抑制控制能力异常地受负性情绪的干扰,成功的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的抑制控制能力不受负性情绪的干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杜捷, 陈红, 苏艳华, 高笑, 孟景(2014). 自我调控资源对限制性饮食者进食的影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2, 1-6.

黄宇霞, 罗跃嘉(2004). 国际情绪图片系统在中国的试用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8, 631-634.

孔繁昌, 张妍, 陈红, 石明丽, Jackson, T., 高笑(2011). 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的认知偏向: 行为和脑机制的证据.

心理科学进展, 19, 1355-1362.

袭玉荣,陈红

翁春燕, 陈红, 朱岚(2012). 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的注意偏向: 基于目标矛盾理论模型. 心理学报, 44, 680-689.

辛勇, 李红, 袁加锦(2010). 负性情绪干扰行为抑制控制: 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心理学报, 42, 334-341.

Albert, J., Lópezmartín, S., & Carretié, L. (2010). Emotional Context Modulates Response Inhibition: Neural and Behavioral Data. NeuroImage, 49, 914-921.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16/j.neuroimage.2009.08.045

Baumgartner, T., Esslen, M., & J?ncke, L. (2006). From Emotion Perception to Emotion Experience: Emotions Evoked by Pictures and Classical Mus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60, 34-43.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16/j.ijpsycho.2005.04.007

Bekker, E. M., Kenemans, J. L., & Verbaten, M. N. (2005). Source Analysis of the N2 in a Cued Go/NoGo Task. Brain Re-search Cognitive Brain Research, 22, 221-231.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16/j.cogbrainres.2004.08.011

Bjorklund, D. F., & Shackelford, T. K. (1999). Differences in Parental Investment Contribute to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8, 86-89.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111/1467-8721.00020

Blair, E. H., Wing, R. R., & Wald, A. (1991). The Effect of Laboratory Stressors on Glycemic Control and 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Time. Psychosomatic Medicine, 53, 133-143.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97/00006842-199103000-00003

Dillon, D. G., & Pizzagalli, D. A. (2007). Inhibition of Action, Thought, and Emotion: A Selective Neurobiological Review. Applied & Preventive Psycholog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pplied & Preventive Psychology, 12, 99-114.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16/j.appsy.2007.09.004

Dimoska, A., Johnstone, S. J., & Barry, R. J. (2006). The Auditory-Evoked N2 and P3 Components in the Stop-Signal Task: Indices of Inhibition, Response-Conflict or Error-Detection? Brain & Cognition, 62, 98-112.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16/j.bandc.2006.03.011

Donkers, F. C., & van Boxtel, G. J. (2004). The N2 in Go/No-Go Tasks Reflects Conflict Monitoring Not Response Inhibi-tion. Brain & Cognition, 56, 165-176.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16/j.bandc.2004.04.005

Elliott, R., Rubinsztein, J. S., Sahakian, B. J., & Dolan, R. J. (2000). Selective Attention to Emotional Stimuli in a Verbal Go/No-Go Task: An fMRI Study. Neuroreport, 11, 1739-1744.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97/00001756-200006050-00028 Fuster, J. M. (2000). Executive Frontal Functions.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133, 66-70.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07/s002210000401

Greeno, C. G., & Wing, R. R. (1994). Stress-Induced Eat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5, 444-464.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37/0033-2909.115.3.444

Hachl, P., Hempel, C., &Pietrowsky, R. (2003). ERPs to Stimulus Identification in Persons with Restrained Eating Behavi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Psychophysiology, 49, 111-121.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16/S0167-8760(03)00099-0

Heatherton, T. F., Herman, C. P., &Polivy, J. (1991). Effects of Physical Threat and Ego Threat on Eating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60, 138-143.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37/0022-3514.60.1.138

Herman, C. P., & Mack, D. (1975). Restrained and Unrestrained Eat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43, 647-660.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111/j.1467-6494.1975.tb00727.x

Izard, C. E., & Ackerman, B. P. (2000). Motivational, Organizational, and Regulatory Functions of Discrete Emotions. In M. Lewis, & J. Haviland-Jones (Eds.), Handbook of Emotions (2nd ed., pp. 253-322).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Keller, C., & Siegrist, M. (2014). Successful and Unsuccessful Restrained Eating. Does Dispositional Self-Control Matter? Appetite, 74, 101-106.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16/j.appet.2013.11.019

Koball, A. M., Meers, M. R., Storferisser, A., Domoff, S. E., & Mushereizenman, D. R. (2012) Eating When Bored: Revi-sion of the Emotional Eating Scale with a Focus on Boredom. Health Psychology, 31, 521-524.

Kong, F., Yan, Z., & Hong, C. (2015). Inhibition Ability of Food Cues between Successful and Unsuccessful Restrained Ea-ters: A Two-Choice Oddball Task. PloS ONE, 10, e0120522.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371/journal.pone.0120522 Krumhansl, C. L. (1997). Psychophysiology of Musical Emotions. Canad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3-6.

Li, C. S., Huang, C., Constable, R. T., & Sinha, R. (2006). Imaging Response Inhibition in a Stop-Signal Task: Neural Cor-relates Independent of Signal Monitoring and Post-Response Processing.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26, 186-192.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523/JNEUROSCI.3741-05.2006

Lowe, M. R. (1993). The Effects of Dieting on Eating Behavior: A Three-Factor Mode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4, 100-121.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37/0033-2909.114.1.100

Macht, M., & Simons, G. (2000). Emotions and Eating in Everyday Life. Appetite, 35, 65-71.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06/appe.2000.0325

Mann, T., Tomiyama, A. J., Westling, E., Lew, A.-M., Samuels, B., & Chatman, J. (2007). Medicare’s Search for Effective Obesity Treatments: Diets Are Not the Answer.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62, 220-233.

袭玉荣,陈红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37/0003-066X.62.3.220

Mm, W. D., & Hetherington (2004). Stress and Eating: The Effects of Ego-Threat and Cognitive Demand on Food Intake in Restrained and Emotional Eaters. Appetite, 43, 39-46.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16/j.appet.2004.02.001

Nagy, E., Potts, G. F., & Loveland, K. A. (2003). Sex-Related ERP Differences in Deviance Dete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48, 285-292.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16/S0167-8760(03)00042-4

Nederkoorn, C., Smulders, F. T., Havermans, R. C., Roefs, A., & Jansen, A. (2006). Impulsivity in Obese Women. Appetite, 47, 253-256.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16/j.appet.2006.05.008

Ogden, C. L., Carroll, M. D., Curtin, L. R., McDowell, M. A., Tabak, C. J., & Flegal, K. M. (2006).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9-2004. JAMA, 295, 1549-1555.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01/jama.295.13.1549

Oliver, G., & Wardle, J. (1999). Perceived Effects of Stress on Food Choice. Physiology & Behavior, 66, 511-515.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16/S0031-9384(98)00322-9

Oliver, G., Wardle, J., & Gibson, E. L. (2000). Stress and Food Choice: A Laboratory Study. Psychosomatic Medicine, 62, 853-865.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97/00006842-200011000-00016

Paz-Filho, G. J., & Licinio, J. (2009). Nervosa. Hormones, Brain and Behavior (pp. 2927-2943).

Peretz, I., Gagnon, L., & Bouchard, B. (1998). Music and Emotion: Perceptual Determinants, Immediacy, and Isolation after Brain Damage. Cognition, 68, 111-141.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16/S0010-0277(98)00043-2

Polivy, J. (1976). Perception of Calories and Regulation of Intake in Restrained and Unrestrained Subjects. Addictive Beha-viors, 1, 237-243.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16/0306-4603(76)90016-2

Polivy, J., & Herman, C. P. (1999). Distress and Eating: Why Do Dieters Overea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26, 153-164.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02/(SICI)1098-108X(199909)26:2<153::AID-EAT4>3.0.CO;2-R

Rotenberg, K. J., & Flood, D. (1999). Loneliness, Dysphoria, Dietary Restraint, and Eating Behavi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25, 55-64.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02/(SICI)1098-108X(199901)25:1<55::AID-EAT7>3.0.CO;2-#

Ruderman, A. J. (1986). Dietary Restraint: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9, 247-262.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37/0033-2909.99.2.247

Stice, E., Davis, K., Miller, N. P., & Marti, C. N. (2008). Fasting Increases Risk for Onset of Binge Eating and Bulimic Pa-thology: A 5-Year Pro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17, 941-946.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37/a0013644

Stice, E., Sysko, R., Roberto, C. A., & Allison, S. (2009). Are Dietary Restraint Scales Valid Measures of Dietary Restriction?

Additional Objective Behavioral and Biological Data Suggest Not. Appetite, 54, 331-339.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16/j.appet.2009.12.009

Strien, T. V., & Ouwens, M. A. (2007). Effects of Distress, Alexithymia and Impulsivity on Eating. Eating Behaviors, 8, 251-257.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16/j.eatbeh.2006.06.004

Stroebe, W., van Koningsbruggen, G. M., Papies, E. K., & Aarts, H. (2013). Why Most Dieters Fail but Some Succeed: A Goal Conflict Model of Eating Behavior. Psychological review, 120, 110-138.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37/a0030849

Tepper, B. J., Trail, A. C., & Shaffer, S. E. (1996). Diet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Restrained Eaters. Appetite, 27, 51-64.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06/appe.1996.0033

Thomas, J. G., Bond, D. S., Hill, J. O., & Wing, R. R. (2011). The National Weight Control Registry: A Study of “Success-ful Losers”. 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 15, 8-12.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249/FIT.0b013e31820b72b5

Thorpe, S., Fize, D., & Marlot, C. (1996). Speed of Processing in the Human Visual System. Nature, 381, 520.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38/381520a0

Van Blyderveen, S., Lafrance, A., Emond, M., Kosmerly, S., O’Connor, M., & Chang, F. (2016).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in the Susceptibility to Stress-Eating: The Influence of Emotional Control and Impulsivity. Eating Behaviors, 23, 76-81.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16/j.eatbeh.2016.07.009

Veen, V., & Carter, C. (2002). The Timing of Action-Monitoring Processes in 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4, 593-602.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162/08989290260045837

Wadden, T. A., Brownell, K. D., & Foster, G. D. (2002). Obesity: Responding to the Global Epidemic. Journal of Consult-ing & Clinical Psychology, 70, 510-525.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37/0022-006X.70.3.510

Wang, Y., Yang, J., Yuan, J., Fu, A., Meng, X., & Li, H. (2011). The Impact of Emotion Valence on Brain Processing of Behavioral Inhibitory Control: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Neuroscience Letters, 502, 112-116.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16/j.neulet.2011.07.039

We, J. H., & Luo, Y. J. (2002).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The Cognitive ERP Textbook.

袭玉荣,陈红Willner, P., & Healy, S. (1994). Decreased Hedonic Responsiveness during a Brief Depressive Mood Swing. Journal of Af-

fective Disorders, 32, 13-20.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16/0165-0327(94)90056-6

Wing, R. R., Blair, E. H., Epstein, L. H., & Mcdermott, M. D. (1990).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Glucose Metabolism in Ob-ese and Normal-Weight Subjects: 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Differences in Stress-Induced Eating. Health Psych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Division of Health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9, 693-700.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37/0278-6133.9.6.693

Yuan, J. J., Yang, J. M., Meng, X. X., Yu, F. Q., & Li, H. (2008). The Valence Strength of Negative Stimuli Modulates Vis-ual Novelty Processing: 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from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Neuroscience, 157, 524-531.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16/j.neuroscience.2008.09.023

Yuan, J., He, Y., Qinglin, Z., Chen, A., & Li, H. (2008). Gender Differences in Behavioral Inhibitory Control: ERP Evidence from a Two-Choice Oddball Task. Psychophysiology, 45, 986-993.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111/j.1469-8986.2008.00693.x

Yuan, J., Zhang, Q., Chen, A., Li, H., Wang, Q., Zhuang, Z., & Jia, S. (2007). Are We Sensitive to Valence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ly Negative Stimuli? 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from an ERP Study. Neuropsychologia, 45, 2764-2771.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10.1016/j.neuropsychologia.2007.04.018

期刊投稿者将享受如下服务:

1. 投稿前咨询服务(QQ、微信、邮箱皆可)

2. 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期刊

3. 24小时以内解答您的所有疑问

4. 友好的在线投稿界面

5. 专业的同行评审

6. 知网检索

7. 全网络覆盖式推广您的研究

投稿请点击: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ap@https://www.doczj.com/doc/9018589860.html,

人的情绪及其影响因素

人的情绪及其影响因素 2.情绪是行动的准备阶段,这可能跟实际行为相联系。 3.情绪涉及有意识的体验。 4.情绪包含了认知的成分,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 情绪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常见的影响因素有认识因素、气质类型、环境刺激等。 一、认识因素 认识在情绪体验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相同的情境,如果作出的认识评价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例如,两个同时都想学习开车的战士,结果都没能如愿,对他们来说的确是件不顺心的事。但是,甲战士把这件事当作是对自己的考验(作出良好的认识评价),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并努力克服面前的困难,做好组织上分配的工作。而乙战士则认为自己很倒霉(作出不好的认识评价),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抱怨领导对自己不公平。由此不难看出,一件事情到底是好还是坏,就看你如何认识它、如何评价它,看你作出什么样的选择。一定程度上,认知决定了情绪。 客观事件我们是无法左右的,有些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主观信念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控制的。虽然我们无法避免所有不合理的信念,但我们应充分认识它的存在,尽量减少其对我们生活的负面影响。不合理信念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绝对化要求。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计划不如变化快”生活中很多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同样,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表现和发展也不可能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第二:过分概括化。以一件事的成败来评价整个人(包括:自己或他人),这无异于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所以每个人都应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 第三,糟糕至极。糟糕就是不好、坏事了的意思。当一个人讲什么事情都糟透了、糟极了的时候,对他来说往往意味着碰到的是最最坏的事情,是一种灭顶之灾。我们当然希望不要发生我们所认为得非常不好的事情,但是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说这些事情绝对不该发生。当一切已成事实,我们必须努力去接受现实,尽可能的去改变这种状况;实在不可能改变时,则要学会在这种状况下生活下去。 二、气质类型

高中生情绪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型课程报告

高中生情绪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何科巍 近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情绪是各种心理问题产生的核心因素。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矛盾冲突较大,情绪易波动时期。有研究表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介于初中生和大学生之间,有这一个学业程度升高而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趋势。68%的高中生情绪波动性大,且在人际交往上高中生更具有封闭性,在学习上在学习上表现出极大的焦虑性。 高中生在情绪模式可以分为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以消极的情绪为主导。高中生在情绪上表现出成熟前的动荡性,不同的情绪各具十分独特的主观体验色彩。 其情绪体验呈如下特点: 一、延续性。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情绪爆发的频率降低,控制能力提高,并且情绪体验的时限延长,稳定度提高。 二、丰富性。高中生正处于情绪多变阶段,各类情绪强度不一,有不同层次。 三、特异性。高中生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包含了个性的差异,自我感知的差异性,性别的差异,高中生在情绪表现出的两大特点,一个是外部表情与内心体验的不一致。另一个是情绪表现的两极明显性,情绪的反应强度大,容易走极端。 从情绪的角度说,高中生有五种常见的不良情绪。

一、焦虑。焦虑是指个体因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产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失败与内疚感增强、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部分学生不能适应课程,学生面临测试、会考、高考等压力导致效率。 二、抑郁。这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多半是由于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造成。 三、孤独。这来自于社会接触不足和人际关系缺陷。 四、敌对。产生原因一方面是不良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另一方面是成人感和独立意识增强,对现实中的弊端比较敏锐和反感。此外,同学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会导致高中生产生的敌对情绪。 五、恐惧。这是指对某种特定对象和境遇产生的强烈的,非理性的害怕。 学习情绪是导致高中生产生不良情绪在最主要方面,有四个因素。一、学习成败以自我期望值的影响。这类影响主要包括考试成绩,家庭的期望,老师的评价,个人学业期望的实现与否,对学习活动及学科兴趣等。 二、情绪的人缘因素的影响。它包括教师、同学、家长的理解和认可。情绪的兴趣方面的影响。这包括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三、情绪的道德荣誉方面的影响。这主要是指自己或别人对社会公德的遵守、集体利益的维护、道德义务的履行与否所引起的情绪体验。

【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个人情绪-】情绪好坏有哪些原因

【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个人情绪?】情绪好坏有哪些原 因 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个人情绪?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而一些不良的情绪会导致心情起伏不定,严重影响到生活、工作和学习,这些坏情绪总是不请自来。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个人情绪?下面一起来看看。 情绪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产生的内心体验。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碰到令人愉快或令人痛苦的事,会产生喜怒哀乐之情。这种内心体验,一般心理学上叫做情绪。由于每个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不同,内心体验不一样,情绪就也不一样。 情绪与人类的需要有密切关系。生理上的需要,如食物与水的需要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需要。满足了需要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得到满足就会焦虑,妨碍需要时就产生愤怒。但这些仅仅是生存的本能。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所有情绪体验都感染上某种色彩的、较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如一个人兴致勃勃时,干什么

事都乐滋滋的,而灰心丧气时,总是见花落泪、对月伤怀,干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这些都是属这类情绪状态。 *从心理体验上来说,人的情绪可以分为两类:良性情绪和不良情绪。 良性情绪可以使人的免疫能力增强,促进人肌体新陈代谢;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愤怒等,它不仅危及人的心理平衡,更遗祸于身体,甚至导致癌症。英国一位医生对250例癌症病人进行了全面调查后发现,在癌症发病之前,受过精神打击的竟达2/3。由此可见,不良情绪对人的身体损害极大。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人情绪的因素主要来自外界,特别是生活、工作的环境。这些是影响人的情绪的主要方面,也容易被人所认知。一般来说,一个健康的人应该学会对来自外部影响情绪的因素进行调适和控制。但心理学家还发现,影响人的情绪还有一些非人为因素,而这些因素是人自己难以控制的。

幼儿情绪与行为关系教学提纲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幼儿情绪与行为关系 情绪和情感都是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体验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是属于同一类但不同层次的 心理体验,是既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都要受到已经形成情感的制约;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情感总是在具体的情绪中得以表现,离开了情绪,情感不能孤立存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情绪和情感之间的区别:a、情绪是和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而产生的体验,而情感则是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b、情绪发生在先,情感体验在后。情绪是人与动物共有;情感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理现象,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c、与情感相比,情绪不稳定。情绪是易变性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以及需要满足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情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深刻性,是构成个性品质中稳定的心理成分。d、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而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深沉而且久远,不轻易流露出来。 相对于成人,幼儿的情绪特别不稳定,刚才还兴高采烈,转眼间就撒赖发脾气。情绪对幼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指导和影响着幼儿的行为。良好的情绪是幼儿友好交往的前提,是智力开发的保证;而不健康的情绪会引发幼儿很多不良的行为。 在幼儿阶段,幼儿的活动范围和生活环境都以家庭为主,家庭因素中的家庭功能和教养方式都对幼儿的情绪和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家庭氛围融洽和谐,家庭成员和睦相处,沟通良好。在这种功能完善的家庭中生活的幼儿,较易形成健康积极的情绪和行为。反之,幼儿就容易产生情绪和行为问题。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家庭教养方式影响着幼儿的情绪和行为,而幼儿的气质类型又反过来影响着父母的教养方式。因此,父母要根据孩子的气质特点采取适宜的教养方式,与孩子间保持积极的互动。这样,才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稳定的情绪和行为。 正因为健康的情绪对幼儿的个性形成、人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意运用适宜的活动来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以发展其良好的情绪,从而促进其良好的社会交往。 《发展幼儿的社交与情绪技能》的课程中认为:儿童的自我概念是指他对本身的感觉和认识,自我概念对人的情绪与社会发展影响重大;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来自早期环境的影响。在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提出认同危机是人在两个极端之间的对抗;当儿童在回答“我是谁?”时,他们的欲望是必须与环境的要求达成平衡,才能建立人格力量。根据这一理论,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搭积木》,这种类型的活动是日常教学中幼儿们经常玩耍的,幼儿们也都非常喜欢。在游戏时,教师可要求孩子们动脑筋想办法,搭一间漂亮的房子送给自己好朋友。即使孩子们搭得很简单,但是他们仍然兴致勃勃,互相说着房子里有什么,送给谁。在这时,教师适时地给幼儿以赞美和鼓励,特别是一些平时较内向的幼儿。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从而能快乐地投入到与人交往的过程中。

·不良情绪引起生理变化对学生健康影响

·不良情绪引起生理变化对学生健康影响关键词不良情绪生理变化中职学生健康影响 摘要 目通过对西宁卫校890名各民族学生情绪调查,了解不良情绪对学生健康影响; 方法采用情绪测量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有近1/3学生有着程度不等不良情绪困扰 结论长期不良情绪劣性刺激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从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健全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是反映整体概念,生理、心理协调统一是维持健康基本条件,情绪是一种心理过程,情绪变化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而生

理调节功能失调,必然会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和代谢改变,从而影响机体健康,可能会导致疾病发生。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西宁卫生职业技术学校20**、20**级不同专业15个班89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少数民族(回、藏、撒拉、土族)占35%,男生占15%,来自城镇占36。5%,农村占23%,牧区占40。5%年龄最小为15岁,最大为21岁,平均年龄为17。6岁。初中毕业入学占72。7%,高中毕业入学占27。3%。 1。2方法 采用情绪测量问卷调查,发出900份问卷,收回892份,其中有效问卷为890份,2份无效,采用得分统计处理。 2。结果 得分情绪状况百分比

0-20分情绪稳定,自信心强,具有很好心理62。7% 21-4分情绪基本稳定,自信心受压抑,处事消极淡漠28% 41分以上情绪极不稳定,心情处于紧张矛盾之中10。3% 西宁卫生职业技术学校890名学生情绪调查结果显示,有近1/3学生有着程度不等不良情绪困扰,不同个体出现不良情绪类型不同,但其比例与民族、性别、年龄 及生源地之间无明显关系。 3。讨论 3。1中职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原因 3。1。1生理上原因 被调查学生平均年龄为17。5岁,体内各种激素分泌正值旺盛期,激素不但能促进生长发育,同时也增强了神经系统兴奋性,使他们易激动、易变化、易疲劳。 3。1。2心理上原因

(完整word版)影响情绪的因素

影响情绪的因素 (一)环境与情绪 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都要为儿童和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发展提供健康和谐的环境,其中家庭的作用尤为重要。第一,从情绪的发展来说,学校和家庭要创设环境,促进孩子正向情绪的发展。第二,从情绪的均衡发展来说,如果儿童期某类情绪情感的发展不足或被剥夺,就容易导致个体情绪发展不均衡,进而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如儿童早期母爱的剥夺可以导致身体、心理、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发展不足或受阻。相反,如果溺爱,也可以导致情绪发展失衡,使儿童易于焦虑、过分敏感、不能体谅他人等。第三,从情绪的成熟来说,家长和教师都要提供适当的环境,安排适当的活动,使儿童和青少年有适当的机会表达愉快的情绪,宣泻不良的情绪,培养抵抗挫折的能力。 (二)色彩与情绪 色彩会影响情绪。在英国,过去常常有人在伦敦一条黑色的伯列费尔桥跳河自杀。当用蓝色油漆刷过桥之后,跳河自杀的人减少了一半。在美国加州,一座监狱的看守长为犯人寻衅闹事而苦恼。有一次,他偶然把一伙狂暴的犯人换到一间浅绿色的牢房里,奇迹出现了:那些原来暴跳如雷的犯人,就好像服用了镇静剂一样,渐渐平静下来,看守长由此受到启发,便把囚室漆成绿色,于是犯人闹事事件随之减少。由于蓝色、绿色使人感到幽静、安谧,故有“心理镇静剂”之称。 这些颜色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即是心理学家所说的颜色的心理效应。每种色彩都表示一定内容:红——热情、活力、健康、希望;橙——兴奋、喜悦、活泼、华美;绿——青春、和平、朝气;青——希望、坚强、庄重;蓝——秀丽、清新、宁静;黄——温和、光明、快活;紫——高贵、典雅、华丽;褐——严肃、浑厚、温暖;灰——平静、稳重、朴素、压抑;黑——凝重、哀痛、肃穆、神秘;白——圣洁、天真、清爽;金——光荣、华贵、辉煌。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巧妙利用颜色对人的心理的影响。例如消除烦躁和愤怒应避免红色;化解沮丧应避免令人情绪低落的黑色或深蓝色,而应选用能使人心情愉快的亮丽的暖色;减轻焦虑、紧张,应选择一些具有缓解及镇静作用的清淡颜色,如绿色、浅蓝色。 (三)认识与情绪 人们经常认为,引起他们的各种好、坏情绪的原因是某件事情本身。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人之所以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原因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个人对事件的看法。同一件事情,只要个人的看法不同,结果在他(她)内心产生的情绪就会不同:积极的看法引发积极的情绪,消极的看法引发消极的情绪。因此面对一件事情产生何种情绪体验,决定权完全在个体自己的手中。例如对“你被人踩了一脚”这件事,假如你的想法是“这人太可恶了,故意踩我一脚”,就会感到非常生气;而假如你的想法是“这里人太拥挤了,他也不是故意踩我的”,就会感到不介意。所以当情绪尤其是不良情绪产生或增强的时候,我们要尽量客观地分析“是不是我对这件事拖消极的看法引起了这种情绪反应?”“我能换一种积极的想法吗?”随着看法的改变自然会产生一种新的情绪。 (四)音乐与情绪 先看一个“听音乐治绝症”的真实的例子。1975年,美国音乐界知名度很高的金太尔夫人患了乳腺癌,病情不断恶化。这时,药物治疗已毫无效果。悲伤中的父亲为了安慰她,就经常为病床上的女儿弹奏乐曲。不曾想到的是,奇迹发生了,金太尔夫人的病情不断地好转。两年后,她终于战胜了乳腺癌。为这奇迹所鼓舞,金太尔夫人康复后,以极大的热情参加音乐治疗工作。她常常带着吉他和动人的歌曲走遍全国,帮助癌症病人战胜绝症。 音乐不仅能够增添生活情趣,给人以美感享受,还可以调节人的情绪。音乐对人体有独到的作用。医学专家认为,音乐可调节人体大脑皮层的生理机能,使人体分泌出有益健康的激素和乙酰胆碱等物质,提高体内生物酶的活性。音乐还能调节血液循环和活化神经细胞,并能使肠胃蠕动趋向规律化,令唾液和胰岛素分泌也相应增加,从而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不仅如此,音乐在调节情绪方面起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知识交流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态度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 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 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 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 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 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 (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 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

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1)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 服从的行为。 ①外力性②表里不一性③暂时性 ④转化性⑤模仿性 (2)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逐渐和 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不再是被迫屈从, 也不再是消极模仿,而是自觉的接受。 (3)内化阶段:把情感认同的态度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融为一体,内心真正接受了新观点、新情感,彻底形成 了新态度。 3、态度的改变 (1)方向的改变:以一种新的态度代替旧的态度,或将本来反对的变成赞成的,将本来喜欢的变成不喜欢的。 ——“非一致性的改变” (2)强度的改变:态度的方向没有改变,而只是改变了态度的强度。——“一致性的改变”

客服负面不良情绪产生的根源及解决方法

客服负面不良情绪产生的根源及解决方法 一、客服负面不良情绪的根源 说起客服人员负面和不良情绪来自于何方,我想不需要管理人员费尽心思来总结,实际有过客服工作经验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直接体会。每天无穷无尽的电话咨询、查询、投诉,让他们心力交瘁。为什么客服人员会有这样的负面情绪感受?郑州人才网认为归根结底无外乎以下这样的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业务定位不够优化导致客服压力扩大 大部分公司客服的薪金跟成单量直接挂钩。客户对于电话营销的方式越来越反感,成单概率逐渐下降,由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甚至到千分之一。客服的挫败感由然而生,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负面情绪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2、上层对客服承担职责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导致其被忽视 企业领导往往更关注市场占有率,销售额提高的百分点。当客服提出我们产品的某项功能可能需要完善,售前安装培训是不是应该更仔细,售后技术支持是不是应该配合客服的需求反应更迅速……,往往这些呼声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回应。给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客服的责任,而这一责任的完成需要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3、:客服从业人员社会认知度不高,伤害其工作积极性 正因为多数企业对于客服的重视不够,所以客服框架结构上没有清晰的晋升空间,薪酬体系上也不如其他部门。更有些企业认为客服的工作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工种……。这些种种的误区导致了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流失量大。客服人员职业自豪感和归属感不强。在情绪建设上没有基础,因此难以使其点燃更高的工作热情,也就很难再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 二、如何才能有效地管理客服人员的情绪 在上面讲到客服人员为什么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也许有人会觉得我的论述太宏观了。但我认为正是因为这些宏观的因素影响到了微观个体的感知,才会让客服人员工作情绪不高。当问题回归如何有效的管理客服人员的情绪的时候,郑州人才网想企业除了适度的改进业务模式,加强各部门配合度,提高协助精神以外,我们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公司层面上 在外国成熟的客服现场都配备健身房,休息茶间,绿色种植区……,而客服人员的座椅更是防止颈椎酸痛的靠椅。而中国的客服现场是什么样子的呢?客服人员的坐席空间都是豆腐块般的小格间,一间屋子里坐上几十上百人。工位上除了一台电脑和电话以外就是文件,我们都很难找到一棵绿色的植物。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我不期望所有的公司达到外国水准,但是我希望公司能尽量提供稍微好一点的环境,比如格间可不可以稍微大一点,起码容忍客服站起来有一点点的空间活动一下身体;坐椅可不可以带一点点靠背,不要简易到连挪动都要人工推拉;坐位上能不能摆放一个小小的绿色植物,那怕是鲜人球。 (二)管理层面上: 1、设置清晰的客服组织架构,让客服人员看到晋升的空间,绩效结果透明化,考核指标具体量化。让客服人员很明确的知道做到什么程度将得到什么。只有目标明确,客服人员才会有动力去努力。 2、正确辅导客服人员的心理,对外,要引导客服要学会倾听来自客户的声音;对内,公司的管理人员更应该学会倾听客服人员的声音。

教师的情绪工作及其影响因素.

教师的情绪工作及其影响因素 一、情绪工作的内涵 情绪工作(emotion work 或emotional labor ) (也有人翻译成情绪劳动、情绪性劳动等)一词由美国社会学者Hochschild ( 1979 )最早提出,随后她又在1983 年提出“情绪工作”是工作本身的一部分,它强调工作的情绪部分,受组织控制,具有工具性目的。她把工作分为体能工作、智能工作和情绪工作,把情绪工作界定为“对于自身感受的管理以创造一个公众看得见的面部或身体的表现;组织人员进行情绪工作是为了薪资,因此,它具有交换价值”。之后,许多学者对情绪工作都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本文采用Grandey ( 2000 )对情绪工作给出的定义,即情绪工作是为了组织目标,个体调整感受与表达情绪的历程。情绪工作与工作中的情绪不同。工作中的情绪是在工作开展和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由工作事件引起的、自然而然发生的,它不受组织控制,不具有工具性目的。“情绪工作”是工作本身的一部分,它强调工作的情绪部分,受组织控制,具有工具性目的。当员工管理自己的情绪以达到组织的要求时,他们就在从事情绪工作。 二、情绪工作对教师及其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教师是高情绪工作者,这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要求决定的。教师职业要求教师长期保持情绪的稳定,精神的饱满,始终表露一种和蔼可亲、和善真诚、蓬勃向上、愉悦快乐的情绪。教师在大部分时候需要表露对学生的关爱和支持(不论教师本人的情绪是正性情绪还是负性情绪),在学生犯错的时候需要表露说服力和冷静,在教学时需要表露兴奋、愉悦,解决学生问题时需要表露镇定、沉着;在面对家长时要表现出耐心和关注;在面对同事时要表现出支持和友爱;在面对领导时要表现出积极和谦逊… … 由此可见,情绪无时无刻不充斥在教师的工作中,在面对学生、同事、家长或领导的过程中,教师都需要进行适当的情绪工作。教师的情绪工作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和教育教学活动有重要的影响,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部分。1 .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绪工作与教师的工作紧密联系。情绪工作是一把双刃剑,对教师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一方面,教师的情绪工作会帮助教师控制和管理情绪,表现出适合教学的情绪,顺利完成教学工作。另一方面,研究者发现,高负荷的情绪工作对个体的负面影响也是比较大的。由于情绪工作需要持续的意志努力,需要付出较多的身心能量,因此,许多学者认为执行过高负荷的情绪工作容易引发情绪失调和情绪衰竭,从而降低情绪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引起职业倦怠和离职意向。由于教师是高情绪工作者,因此教师的情绪工作也可能降低工作满意度,失去工作热情和兴趣,产生情感冷漠和人际疏离,从而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2 .对教育教学效率的影响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师生互动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情绪状态是否稳定,是否积极、乐观,将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有关课堂气氛的研究己经揭示了教师良好的情绪能够创造亲和、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这种课堂气氛将增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教师的心理健康联系紧密。学生从教师那里学习知识、技

人的情绪及其影响因素doc资料

人的情绪及其影响因 素

人的情绪及其影响因素 情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常跟心情、气质、性格和性情有关。按照情绪 状态可将情绪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心境”是微弱、持久,具有沉浸性的情绪状态;“激情”是猛烈爆发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划分来源于情绪维度理论,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具有两极性。冯特提出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维度的两极之间不同的位置上情绪的含义如下1.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情绪的表达形式。 2.情绪是行动的准备阶段,这可能跟实际行为相联系。 3.情绪涉及有意识的体验。 4.情绪包含了认知的成分,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 情绪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常见的影响因素有认识因素、气质类型、环境刺激等。 一、认识因素 认识在情绪体验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相同的情境,如果作出的认识评价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例如,两个同时都想学习开车的战士,结果都没能如愿,对他们来说的确是件不顺心的事。但是,甲战士把这件事当作是对自己的考验(作出良好的认识评价),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并努力克服面前的困难,做好组织上分配的工作。而乙战士则认为自己很倒霉(作出不好的认识评价),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抱怨领导对自己不公平。由此不难看出,一件事情到底是好还是坏,就看你如何认识它、如何评价它,看你作出什么样的选择。一定程度上,认知决定了情绪。 客观事件我们是无法左右的,有些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主观信念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控制的。虽然我们无法避免所有不合理的信念,但我们应充分认识它的存在,尽量减少其对我们生活的负面影响。不合理信念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绝对化要求。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计划不如变化快”生活中很多事情是不

情绪调节及人格的关系

情绪调节与人格的关系 ———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人格的关系小组成员: 沈小兰胡秀莉王明伟王寅李正蔚 导师: 杨丽珠 系别年级: 教育学院06级 专业: 心理学 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人格的关系 一研究目的(问题的提出) 1.研究问题的定义 情绪调节指我们降低、维持或者增强某种情绪的过程。情绪调节策略与个体的人格、情绪性、认知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1】 人格是指那些在个体身上,使人的行为比较稳定、相对持久的特质、倾向或特性模式。具体的说,人格是由特质或倾向性构成的,他们决定了个体行为的差异,个体行为跨时间的一致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这些特质是每个人所特有的,可能是某些群体共有的或也可能是整个物种都有的,但其表现模式却是每个人迥然不同的。因此,某个人尽管在某反面像其他人,却都有一个独特的人格【2】。 2.研究意义 情绪调节是决定个体幸福和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3】鉴于情绪调节影响着一系列广泛的心理过程(如记忆、决策)和外显行为(如,助人为乐、药物使用)所以情绪调节过程对人格机能具有根本性的重要作用,而且是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目前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面临着来自生活、学习以及自身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因而会产生多种负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愤怒、嫉妒等),如何帮助大学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使其采取怎样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来解决负情绪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且人格历来都受到国内外心理学家的重视,人格教育也在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因此,研究情绪调节与人格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文献综述 情绪是人们日常生活最普遍的心理现象,而人格的研究以个体自身的经验为

起点,因此,情绪必然成为人格及其研究的重要领域。人格心理学家无法回避情绪因素在人格结构和人格机能中的作用。事实上,包括精神分析、特质论和人本主义在内的人格理论始终论及人格中的情绪因素,而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和基本情绪理论对情绪的研究更为广泛。 特质论中,从卡特尔的十六因素说到艾森克的三维度模型再到大五模型,从本质上看,特质论提出的各种人格因素都与情绪相联系。如神经质与焦虑、抑郁、敌意等情绪有联系,外倾性与热情及其他正面情绪相联系,精神质则与冷酷、缺乏同情心、攻击性等相联系,可以说情绪是特质论人格因素的主要维度。特质论还强调情绪强度、情绪反应水平和变化水平的个体差异。【4】 在个体发展中,情绪被视为个体生命连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情绪调节是个体以社会允许的容忍方式做出适当情绪反应的能力,使个体在作出情绪反应时可以灵活、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冲动,并延迟自己的冲动行为。情绪调节理论强调如何对情绪的体验和表达施加正面影响,符合身心健康教育的时代需求,在教育心理学、动机心理学及情绪心理学领域备受关注,其理论研究有着广泛的应有价值。而情绪调节策略作为个体对情绪进行有效的调节,使个体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以适应社会和环境的需要的一种重要手段而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在国外,把情绪调节作为专门的课程进行研究已经有大约二十年的历史。Gross提出情绪调节产生于情绪发生的过程之中。在情绪发生过程中的情绪调节主要有选择情景、修正情景、注意分配、认知改变、反应调整等五个方面。选择情景、修正情景、注意分配、认知改变是在情绪反应趋势形成之前进行,属于先行关注情绪调节;反应调整是在情绪反应趋势形成之后进行,属于反应关注情绪调节。在情绪调节过程中,有两种普遍的具体策略: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这两种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情感、认知与社会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5】另外,在情绪调节和社会关系、同伴接受性及学习成功方面,国外已经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大量的文献资料集中研究了社会关系对情绪调节发展的重要影响,因为情绪调节基本是在与照料者之间人际关系的情境中发展起来的,照料者似乎为儿童的情绪能力了提供发展的结构或框架.。比如,Robert和Strayer在研究中发现,有一些父母会让孩子隐藏或压抑他们的情绪,而另一种则强调直接的问

常见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分析

1、缺乏目标。一个没有目标的人一定是一个对生活没有幻想的人。这种人的情绪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因此,要想改善情绪,就得先确立一个生活的目标,在追求的过程当中你就会寻找到快乐,心情自己也就好了很多。 2、害怕失败。这类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缩手缩脚,总是害怕失败,也就是因为这样,他们每天总是一副提心吊胆的样子。要想改变这种生活,这类人得先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3、害怕被拒绝。这类人性格比较内向,害怕被别人耻笑,也害怕遭受打击,更害怕遭到当面拒绝。因此这类人的心态也总是处在低谷,很难有兴奋的时候。 4、埋怨和责怪。这类人喜欢逃避责任,不敢面对困难,也不敢面对自我。只要一遇到问题就把责任归咎在别人头上。他们总是自我认识不够,也总以为自己是受害者,是应该被可怜的人。 5、否定现实。这是一种懦弱,胆怯和无能的表现。现实中的一切他们都不敢去面对,总是采取一种逃避的方式,并且也总是否定现实中的人,现实中的事,更为可悲的是还否定现实中的真情。 6、半途而废。这类人经受不住一点痛苦的折磨,也根本不知道“坚持“后面是美丽的彩虹。只要一有磕磕碰碰,就选择放弃,不管如何,这也是没有信心和底气的表现。 7、对未来悲观。世界在这类人的眼中,总有一天是要走向灭亡的,因此他们总是在担心,总是在悲观,认为一切终归要走向毁灭,所有的努力终归是白费的,因此这类人一直非常消极,甚至是颓废。 8、好高骛远。和缺乏目标的人不一样的就是,这类人有很远大的目标。唯一不足的就是这类人的目标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是一种空洞的打算。因此,这类人在追求过程当中,注定要有很多的失败,情绪自然也就欠佳。 三位来自美国佐治亚州的医学博士最近出版了《你身体的红灯发出警报》的修订本,介绍身体生病之前会出现哪些前兆。其中六种转瞬即逝的症状,需要格外注意,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第一,胳膊、腿麻木、刺痛,精神紊乱、晕眩,说话打颤、语无伦次。尤其是面部或者身体一侧出现上述情况,就可能是中风,也就是脑卒中的前兆,预示向大脑供氧的动脉堵塞或者破裂。如果是大动脉出问题,大脑中很大一部分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半身麻痹,同时失去讲话等功能。如果是小血管出问题,胳膊或腿会麻木。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刻就医。一般说来,血栓发生三小时内是治疗的最佳时机。 第二,胸部疼痛或不适,胳膊、两颚、颈部疼痛,突发冷汗、极度虚弱、恶心、呕吐、晕眩或者气短。这是心脏病发作的前兆。另外,有些病人会出现“ 无痛”心脏病,其最关键的前兆是:突发晕眩、心跳加剧、气短、恶心、呕吐、冒冷汗。如果身体出现上述某些症状,要第一时间打120急救。病人口中可含一片阿司匹林或硝酸甘油,以防心脏病发作时心肌受到损伤。 第三,腿肚子酸痛、胸痛、气短、咳血。这些是危险的腿部血栓形成前兆。久坐之后最易发生,手术之后长时间卧床,也会出现这种症状。人人都可能得这种病,坐卧时间久了,血液淤积在腿部,腿部出现血栓,小腿肚子肿疼,此时如果突然出现胸痛或者气短,说明血栓可能已经脱落并通过血液进入肺部。那可是万分危险,要立刻去医院。 第四,尿血但无痛感。如果发现尿中有血,即便没有痛感也要去医院。尿血的常见原因有肾结石、膀胱或者前列腺感染。严重的可能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等部位发生癌变,当病灶很小,也就是能治的时候,病人通常是没有痛感的。因此,发现尿血就要尽早就医。 第五,哮喘不好也不坏。哮喘发作时往往伴随喘息或者呼吸困难。如果症状不消退,也不恶化,就应该去看急诊。如果哮喘发作不治疗,有可能出现严重的胸肌疲劳,甚至导致死亡。 第六,抑郁和自杀念头。有些人抑郁的时候不寻求帮助,因为他们怕别人认为他们神经不正常。实际上,他们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已经失去平衡。这也是一种疾病。抑郁症包括悲伤、疲劳、冷漠、焦虑、睡眠习惯改变、没有食欲。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尽早重视并进行相应治疗。

不良情绪的自我调节法

不良情绪的自我调节法 1、理性情绪疗法 一、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在自己生活环境中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喜爱与赞许; 二、每个人都必须能力十足,在各方面有成就,这样的人才是有价值的; 三、有些人是坏的、卑劣的、恶性的;为了他们的恶行,他们应该受到严厉的责备与惩罚; 四、假如发生的事情是自己不喜欢或期待的,那么它是糟糕、很可怕的,事情应该是自己喜欢与期待的那样。 五、人的不快乐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一个人很少有或根本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忧伤和烦闷。 六、一个人对于危险或可怕的事物应该非常挂心,而且应该随时考虑到它可能发生。 七、逃避困难、挑战与责任要比面对它们容易。 八、一个人应该依靠别人,而且需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依靠。 九、一个人过去的历史对他目前的行为是极重要的决定因素,因为某事曾影响一个人,它会继续,甚至永远具有同样的影响效果。 十、一个人碰到种种问题,应该有一个正确、妥当及完善的解决途径,如果无法找到解决方法,那将是糟糕的事。 2、积极的自我暗示 心理暗示,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个人通过语言、形象、想象等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这个概念最初由法国医师库埃于1920年提出,自我暗示分消极自我暗示与积极自我暗示。积极自我暗示,在不知不觉之中对自己的意志、心理以至生理状态产生影响,积极的自我暗示令我们保持好的心情、乐观的情绪、自信心,从而调动人的内在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心理学上所讲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期望效应,就是讲的积极的自我暗示。而消极的自我暗示会强化我们个性中的弱点,唤醒我们潜藏在心灵深处的自卑、怯懦、嫉妒等,从而影响情绪。 3、转移注意力 注意力转移法就是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它事物上去或从事其他活动的自我调节方法。当出现情绪不佳的情况时,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使自己感兴趣的事上去,有助于使情绪平静下来,在活动中寻找到新的快乐。这种方法,一方面中止了不良刺激源的作用,防止不良情绪的泛化、蔓延;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新的活动特别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而达到增进积极的情绪体验的目的。 4、适度宣泄 过分压抑只会使情绪困扰加重,而适度宣泄则可以把不良情绪释放出来,从而使紧张情绪得以缓解、轻松。因此,遇有不良情绪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宣泄"。采取的形式或是用过激的言辞抨击、谩骂、抱怨恼怒的对象;或是尽情地向至亲好友倾诉自己认为的不平和委屈等,一旦发泄完毕,心情也就随之平静下来;或是通过体育运动、劳动等方式来尽情发泄;或是到空旷的山林原野,拟定一个假目标大声叫骂,发泄胸中怨气。

教师情绪及其影响因素

教师情绪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对教师情绪研究进行了回顾。研究者目前对教师的愉悦、关爱、愤怒、挫折、倦怠等情绪进行了研究,并且编制了相关量表。研究发现,认知因素、教学方法、学生非言语反应、师生关系等因素能够影响教师课堂情绪体验。 1引言 在经历了五六十年的心理学的认知革命后,西方的社会科学领域在八十年代出现了研究情绪的高潮。伴随这场对情绪的研究热潮,教师情绪作为一个富有潜力的研究议题,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重视。1996英国《剑桥教育学报》出版了教师情绪专刊,正式宣告了教师情绪研究的诞生。之后哈格里夫斯、赞比勒斯、贝蒂等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教师情绪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分析,将这一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本文拟从学生视角对目前教师情绪研究情绪做一概述。 2教师具体情绪的研究现状 研究发现,教师会在课堂上经历多种情绪,如愉悦、自豪、愤怒和挫折、内疚、焦虑等。Frenzel发现正性情绪中的愉悦和负性情绪中的愤怒,是教师普遍都会体验的情绪。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正性或负性中的分类有多少,在实际中它们往往有不同程度的重叠,而且教师可以在一节课中既能体验到正性情绪,又能体验到负性情绪。 关爱是被经常提到的一种教师正性情绪。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使用更为频繁的是关心,但学者们表示,关心也是一种能和关爱表达相同内涵的情绪。一项对美国中学教师的调查显示,有70%的教师会选择关爱作为教师相关情绪。愉悦感是一种典型的教师正性情绪体验,且经常和满足感、愉快感等放在一起讨论。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的情绪状态以愉悦等正性情绪为主。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引发教师愉悦、满足等正性情绪体验的因素有很多。Frenzel等人对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愉悦情绪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教师的愉悦情绪和对应的学生的愉悦情绪显著正相关,即使在控制了上一学期期末的愉悦感后,两者依然显著相關。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把关爱作为女性教师或者小学教师的一个特征看待,但有研究发现“关爱之情”并不存在性别差异。一项对美国中学教师的调查显示,有70%的教师会选择关爱作为教师相关情绪((Sutton,2000)。 在教师情绪研究的早期,研究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对教师压力与倦怠等负性情绪上。倦怠被定义为有情感枯竭、去个人化、低个人成就感等症状表现的一种状态。有研究者指出,教师是一个容易经历高水平情绪枯竭的职业,职业倦怠对教师工作会产生重要影响。Oberle等人探究了教师职业倦怠水平和学生的生理压力反应之间的关系,研究者首先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进行评定,并同时收集了对应学生在早上9:00、11:30和下午2:00的唾液皮质醇——HPA活动指标,结果发现,不同时间段学生的唾液皮质醇变化幅度在10%之间,且职业倦怠水平高的教师,可以显著的预测其对应班级的唾液皮质醇的变化。这表明课堂是一个

中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调节方法的研究

中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及调节方法的研究 问题的提出 情绪在日常生活当中非常重要,它是表达人的感觉的无声语言。情绪的好坏决定处理事物的结果。在健康的情绪状态下解决问题时,其结果另人满意。相反,在心情郁闷、厌烦、紧张、愤怒的状态下解决问题时,往往出现过激的行为,或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中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其行为更容易受情绪的控制,在不良情绪状态下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可见,了解中学生情绪的特点,探索中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研究中学生不良情绪矫正的途径和方法,就更彰显出它的重要性了。 一、中学生情绪的特点 情绪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但客观事物本身不直接决定情绪,而是通过人的主观需要产生的。 1.情绪的变化易受环境的影响 刚出生的婴儿和幼儿的情绪常表现为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是平静和爆发交替出现,内部情感和刺激情境不可分离。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主、客观世界逐渐分清,11岁以后,已完全能认识到情绪是内在的个人的。到了中学时代人的自我意识强烈,自尊需要迫切,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十分珍视荣誉,尽一切努力保护自尊心。因此,当意识

到有某些威胁自尊心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马上会生气、愤怒,对别人的嘲笑、蔑视反应非常强烈,对家长、教师的忽视、压制、不公平对待非常敏感。2.中学生属于青春期时期,意识开始参与调节和控制情绪. 青春期的情绪虽较成人易消易生,但比起少年时代,则能主动地 用意识控制情绪.如欲望得不到满足,儿童多发怒、啼哭,而青春期的孩子则能根据当时的情境控制情绪,或怒不形于色,或怒而不争。这时会有内心情绪和表情以及行为不一致的现象出现。为了需要,能在某种程度上掩饰自己的情绪。 3.情绪强度大,易变化。 少年时期人的情绪对刺激的反应不敏感,有时还比较迟钝,故而情绪变化不是很激烈。中学生时期,非常敏感、好胜,易狂喜、狂怒,也容易极度悲伤和恐惧,情绪来得急,去得快,于是、遇事好激动,忽冷忽热,往往顺境时得意忘形,逆境时则垂头丧气。成年人则冷静得多。有时候,成年后,回忆起青年时的大喜大悲的情绪,会觉得当时是多么幼稚、单纯。 4.情绪逐渐趋于稳定。 少年时期,人对自己的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相对差些,情绪的波动性更为明显,不善于使自己的情绪适合不同的时间、场合。

颜色对人情绪的影响

颜色对人情绪的影响 橙色能产生活力,诱发食欲,也是暖色系中的代表色彩,同样也是代表健康的色彩,它也含有成熟与幸福之意。黄色是人出生最先看到的颜色,是一种象征健康的颜色,它之所以显得健康明亮,因为它是光谱中最易被吸收的颜色。它的双重功能表现为对健康者的稳定情绪、增进食欲的作用;对情绪压抑、悲观失望者会加重这种不良情绪。 黄色给人的感觉就是有富贵气息,连自然界的贵金属金子也是金黄色的嘛,而皇袍等很多御用品也都大多采用黄色。 白色能反射全部的光线,具有洁净和膨胀感。空间较小时,白色对易动怒的人可起调节作用,这样有助于保持血压正常。但对于患孤独症、精神忧郁症的患者则不宜在白色环境中久住。 红色是一种较具刺激性的颜色,它给人以燃烧和热情感,但不宜接触过多。过多凝视大红颜色,不仅会影响视力,而且易产生头晕目眩之感。心脑病患者一般是禁忌红色的。 黑色具有清热、镇静、安定的作用,对激动、烦躁、失眠、惊恐的患者起恢复安定的作用。 灰色是一种极为随和的色彩,具有与任何颜色搭配的多样性。所以在色彩搭配不合适时,可以用灰色来调和,对健康没有影响。 喜欢紫色的人总在努力做地比现有的更好,无论是在信仰、情感或是精神方面。他们渴望知识,热爱读书。为了能够成就理想的自我,人们会在自己的生活中和别人的生活中寻求答案。由于追求完美而又对自己极为苛刻,他们也在极力与自己做着艰苦地斗争。 喜欢紫色的人总是能交到很多朋友,因为他们总是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为先。总的来说他们并不会为自己要求过多,但一部分人也可能成为自我英雄主义者。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喜欢以一种不确定的方式去寻求答案而往往失败,他们也会因此郁郁寡欢。紫色是由温暖的红色和冷静的蓝色化合而成,是极佳的刺激色。紫色可以减轻心脏疼痛、僵硬感和囊肿,并且对治疗严重便秘、水囊肿、偏头疼和胃肠、子宫、皮肤疾病等有很好的辅助效果。另外,也可以用于治疗精神疾病、风湿病和癫痫病。紫色可以用于深度系统手术以减轻疼痛。紫色对眼睛、耳朵和神经系统都会起一个安抚作用,但它也可能会压抑人的情感特别是愤怒。 粉色(没粉的,就凑合拿紫色代替了):温柔的最佳诠释,这种红与白混合的色彩,非常明朗而亮丽,粉红色意味着“似水柔情”。经实验,让发怒的人观看粉红色,情绪会很快冷静下来,因粉红色能使人的肾上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使情绪趋于稳定。孤独症、精神压抑者不妨经常接触粉红色。对工作压力较大的人群也比较适合,如高级白领等管理层人士。室内的织物、墙面、窗帘等处都可设计成粉红色,男性居住者可适当减少用色面积。粉红色表面给人温柔舒适感,但长期生活在红色环境里会导致视力下降、听力减退、脉搏加快。粉红色波长与紫外线波长十分接近,长期穿著粉红色衣著会削弱人的体质。因此居室设计中不宜大量运用。 蓝色:令人产生遐想的色彩,也是严肃的色彩,在某种程度上可隐藏其他色彩的不足,是一种搭配方便的颜色。蓝色具有调节神经、镇静安神的作用。工作忙碌压力大的人群可以在居室里设计一些蓝色来缓解压力、安定情绪。如沙发、背景墙、家具边线等。但患有精神衰弱、忧郁病的人不宜接触蓝色,否则会加重病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