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8章 经济增长理论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8章 经济增长理论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8章 经济增长理论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8章 经济增长理论

第8章 经济增长理论

8.1 考点难点归纳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问题,其发展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哈罗德-多

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理论中,基本的模型为哈罗德-多马模型,而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不稳定性为

考查的重点。经济增长理论属于西方经济学中较难的部分,有些名牌大学的考研题非常难,

报考这类大学的考生需要对其做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如北京大学2000年就考了solow 经济

增长模型)。

1.经济增长的含义和源泉

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具体理解有两层含义:(1)经济

增长指一个经济体所产生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持续增长,即经济总产量

的增长;(2)经济增长是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即人均产量的增长。

作为经济增长源泉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劳动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即人力资本的增长)、

资本存量的增加和技术进步(是广义概念,包括采用新技术、新产品、先进管理手段以及资

源配置的高效率等)。

增长率的分解式为:K L A Y G G G G βα++=,式中,G Y 为产出的增长率;G A 为技术

进步增长率;G L 和G 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a 和β为参数,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

产出弹性。

2.哈罗德-多马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主要研究在保持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与收入增长之

间的关系。

(1)模型的假设前提

①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②储蓄S 是国民收入Y 的函数,即S =sY (s 代表这个社会的储蓄比例,即储蓄在国民

收入中所占的份额。)

③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L 和资本K 。

④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问题。

⑤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

⑥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即生产任何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都是固定不变

的。

⑦不存在货币部门,且价格水平不变。

(2)模型的基本方程 哈罗德模型的基本方程为:v

s Y Y G =?= 式中,G 表示国民收入增长率△Y/Y (即经济增长率),s 表示储蓄率S/Y ,v 表示边际资本

-产量比率△K/△Y (假定边际资本—产量比率等于资本—产量比率K/Y ),且v =I/△Y 。

它表明,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率就必须等于社会储蓄倾向与资本产量比二

者之比。

多马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G =△I/I =s ·δ

式中,△I/I 为投资增长率,即为哈罗德模型中的经济增长率;δ表示资本生产率△Y/I ,

即哈罗德模型中v 的倒数。多马模型与哈罗德模型的区别在于多马模型用资本生产率表示资

本—产量比率,且G 表示投资增长率,故:

δ?==s v

s G (3)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

①实际增长率G A

指在一定储蓄比例之下由资本的实际变化量与国民收入的实际变化量的比率v 导出的

国民收入增长率,用G A 表示,

G A =s/v

②有保证的增长率G W

式中,s d 为合意的储蓄率(假设既定),v r 为企业家意愿中所需要的资本-产量比率。所谓

“有保证的增长率”是指与令企业家意愿中所需求的资本-产量比率v r 相适应的国民收入

增长率,即指能满足投资等于储蓄的稳定的增长率。其公式为:

r

d W v s G = 这一公式表明,当既定的合意储蓄率(符合居民意愿储蓄需求)和合意资本-产量比

率(符合企业家意愿投资需求)所决定的增长率是有保证的增长率时,经济可以实现稳定的

增长。在此增长率下,企业家预期的投资需求恰好等于本期的储蓄供给。

③自然增长率G N

动态分析中实现充分就业条件下均衡增长的要求为:

A W N d r

s s G G n G v v ===== 式中,G A 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实际增长率,G W 是d s 除以v r 所得的有保证的增长率,n

是一国的人口增长率,G N 是指人口增加和技术进步所容许的增长率,即自然增长率。

A .在分析经济短期波动原因时,哈罗德提出了实际增长率的概念。若G A =G W ,实际

投资率将等于合意的储蓄率(G A v =s=G W v r ),进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若G A <G W ,实际

投资率将低于合意的储蓄率而引起经济收缩;若G A >G w ,实际投资率将高于合意的储蓄率

而导致经济扩张。经济波动是由于这两者总是不一致而引起的。

B .在分析经济长期波动原因时,哈罗德提出了自然增长率的概念,即自然增长率是人

口增长与技术进步所允许达到的长期的最大增长率(用n G 表示)。其公式为:

r

o n v s G = 式中,s 0表示一定制度下最适宜的储蓄率,v r 表示预期的资本-产量比率。若G W =G n ,

表明社会的所有劳动能力和和生产设备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得到充分利用;若G W <G n ,表

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低于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容许程度而出现长期繁荣趋势;若G W >

G n ,表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容许程度而出现长期停滞趋势。

(4)均衡增长路径的存在性问题和稳定性问题

哈罗德模型需要解决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经济沿着均衡途径增长的可能性是否存

在,或者就具体的经济活动来说,是否存在一条均衡增长途径。这个问题又被称为“存在性

问题”。第二个问题是,经济活动一旦偏离了均衡增长途径,其本身是否能够自动地趋向于

均衡增长途径,这个问题又被称为“稳定性问题”。

①存在性问题

哈罗德认为,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另一方面,由于储蓄比例,

实际资本-产量比和劳动力增长率分别是由各不相同的若干因素独立地决定的,因此,除非

偶然的巧合,这种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是不会出现的。于是,哈罗德认为,虽然G N =G A =

G W 这种理想的充分就业均衡增长途径是存在的,但是,一般说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

的可能性是极小的,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很难按照均衡增长途径增长。

②稳定性问题参见哈罗德的“不稳定原理”

3.哈罗德的“不稳定原理”

根据达到均衡增长要求的公式变形G A v =G W v r =s ,经济活动一旦偏离了均衡增长途径,

即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一旦发生了偏差,经济活动不仅不能自我纠正,而且还

会产生更大的偏离。

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如果G A 大于(或小于)G W ,那么v 就会小于(或大于)v r ,企业

的固定资产和存货就会少于(或多于)企业家所需要的数量,进而促进企业家增加(或减少)

订货,增加(或减少)投资,从而使实际产量水平进一步提高(或降低),最终使实际增长

率G A 与有保证的增长率G W 之间出现更大的缺口,经济发展不是连续上升,就是连续下降,

呈现出剧烈波动的状态。

4.新古典增长模型

(1)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假定:

①社会储蓄函数为S =sY ,式中,s 是作为参数的储蓄率;②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

n 增长;③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2)基本方程

在上述假定条件下,如果经济中经济中不存在技术进步,则索洛推导出新古典增长模型

的基本方程为:

k n sy k )(δ+-=?

式中k 为人均资本,s 为储蓄率,y 为人均产量(y=f (k )),n 为劳动力的增长率,δ为

资本的折旧率。从而sy 为社会的人均储蓄;(n +δ)k 为新增劳动力所配备的资本数量和

资本折旧,称为资本广化(即意味着为每一个新生的工人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存量);k ?为

人均资本的增加,称为资本深化(即意味着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存量上升)。因而新古典增

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又可表述为: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3)稳态分析

①所谓稳态指的是一种长期均衡状态。在稳态时,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值并维持在均衡水

平不变;在忽略了技术变化的条件下,人均产量也达到稳定状态,即k 和y 达到一个持久性

的水平。

②稳态的条件为:

)0()(=?+=k k n sy 即δ

稳态增长率为:

n K

K N N Y Y =?=?=? 因此,稳态中(人均资本不变,即0=?k ),总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和总的资

本存量的增长率均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n 即为稳态增长率(稳态中的产出增长率),且这

一增长率是独立于储蓄率的(等式中无s )。

(4)储蓄率增加对产量增长的影响。

储蓄率的增加不能影响到稳态增长率(国为这一增长率是独立于储蓄率的),但确实能

提高收入的稳态水平。

(5)人口增长对产量增长的影响

①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进而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②

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即要达到稳态,需维持较高的稳态增长率,

否则无法保证稳态。)

(6)资本黄金分割律。

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提高一个国家的人均消费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

根本目的。在此前提下,经济学家费尔著斯于1961年提出了黄金分割率,其基本内容是:

如果一个经济体的目标是使人均消费最大化,那么在技术和劳动增长率固定不变时,经济中

的人均资本量(资本-劳动比率)应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用方程表示为:

n k f =')(*

5.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因素归结为六个:(1)劳动;(2)资本存量的规模;(3)资源配

置情况;(4)规模经济;(5)知识进展;(6)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其中,知识进

展是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相对)。这里知识进展含义广泛,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

识的进步和由于采用新的知识而产生的关于结构和设备更为有效的设计,还包括从国内外有

组织的研究、个别研究人员和发明家,或者简单的观察和经验中得来的知识。丹尼森认为,

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重要性是相同的,不能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

库兹涅茨分析的经济增长因素有三个:(1)知识存量的增加;(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结构方面的变化。库兹涅茨把知识力量因素和生产因素与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以强调

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这是他与丹尼森分析的不同之处,同时也是一个重要贡献。

“倒U 字假说”,又称库兹涅茨曲线,是指: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

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时无大变化的时期,当到达经济充分发展阶段

时,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如果用横轴表示经济发展的某些指标(通常为人均产值),纵横

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则这一假说揭示的关系呈倒U 字形。

6.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是指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

增长率差异而展开的研究成果的总称。新增长理论最重要的特征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因

而又称为内生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缺陷:稳态增长率的外生化是新古典增长理论最主要的缺陷(此类模

型无法对劳动力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做出解释)。此外,该理论关于经济中的生产函数具有

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的假定往往与事实不符。而其对在稳态时经济增长与储蓄率应是无关联

的预言出现经验性的偏差(数据明显显示,各国的储蓄率与增长是正相关)

新增长理论模型有两种基本类型(完全竞争条件下):

(1)外部性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此类模型采用马歇尔提出的外部经济分析法研究

经济增长问题。模型假定总量生产函数呈现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造成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

在于技术产生的溢出效应。

该类模型主要包括:罗默的知识溢出模型(1986)、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1988)、

巴罗的公共产品模型和拥挤模型、克鲁格曼-卢卡斯-扬的边干边学模型、斯托齐的边干边学

模型。其中,罗默模型和卢卡斯模型最具代表,关于这两个模型,希望读者参考相关教材掌

握它。

(2)凸性增长模型:此类模型的思路是在总量生产函数规模收益不变即凸性生产技术

的假设下说明经济实现内生增长的可能性。所谓生产技术具有凸性是指如果有两种生产方法

能生产相同的产量,那么这两种方法的加权平均也至少能生产同样的产出量。

该类模型主要包括:AK 模型、琼斯-真野惠里模型、雷贝洛模型、金-雷贝洛模型、拉

德尤等人的模型。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琼斯-真野惠里模型和雷贝洛模型。对于AK 模型希

望读者参考相关教材掌握。

7.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

收缩。经济周期大致经历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类型:(1)长周期又称长波(即康德拉耶夫周期),平均50年左右为一个周期;(2)中

周期又称中波(即朱格拉周期),平均8到10年为一个周期;(3)短周期又称短波(即基钦

周期),平均40个月为一个周期。

理论:大致分凯恩斯主义和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其中,非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

期理论主要有:(1)消费不足论;(2)投资过度论;(3)货币信用过度论;(4)创新理论;

(5)心理理论;(6)太阳黑子论;(7)政治周期理论。

8.乘数-加速数模型

(1)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

①乘数原理:说明投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影响,投资数量的增长会通过乘数作用使收入

增加,进而刺激消费,并进一步促进投资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而产生循环放大效应。反之

亦然。

②加速数原理:说明收入变动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引起投资变动的理论。其含义包括:第

一,投资并不是产量(或收入)的绝对量的函数,而是产量变动率的函数。即投资变动取决

于产量的变动率,若产量的增加逐期保持不变(产量变动率为零),则投资总额也不变。第

二,投资率变动的幅度大于产量(或收入)的变动率,产量的微小变化会引起投资率较大幅

度的变化。第三,若要保持增长率不至于下降,产量必须持续按一定比率增长。因为一旦产

量的增长率变缓,投资增长率就会停止或下降。即使产量的绝对地下降,而只是相对地放缓

了增长速度,也可能引起投资缩减。第四,加速数与乘数一样都从两个方向发生作用。即当

产量增加时,投资的增长是加速的,当产量停止增长或减少时,投资的减少也是加速的。第

五,要使加速原理发挥正常作用,只有在过剩生产能力全部消除时才能实现。

③由萨缪尔森所提出的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方程如下:

t t t t G I C Y ++=

产品市场的均衡公式 ,1-=t t Y C β 10<<β

简单的消费函数 )(10--+=t t t C C V I I ,0>V 加速原理

式中,V 为加速数K/Y (即资本-产量比率,一定时期每生产单位货币产量所需求的资本存

量的货币额。注意,K 代表一定时期的资本存量,Y 代表一定时期的平均产量水平),β为

边际消费倾向△C/△Y ,Y t 为现期收入,Y t -1为前期收入,G t 为现期政府购买,I t 为现期投

资,I 0为自发投资(指由出口、技术、政府政策等外生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

()1--t t C C V 为引致投资(指由收入或消费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

由乘数——加速数模型德基本方程合并可以得到经济周期波动的描述方程(为一阶差分

方程):

1101)(G C C V I Y Y t t t t +-++=--β

(2)基本思想

乘数——加速数模型描述了乘数和加速数交互作用导致经济周期变化的过程。投资影响

收入和消费(乘数作用),反过来,收入和消费又影响投资(加速数作用)。

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8.2.1 概念题

1.加速原理(东北大学2004研;上海理工大学2003研)

2.资本深化(capital deepening )(中央财大2000研)

3.经济周期(中南财大2001研;北京化工大学2005研;华东理工大学2005研;北京

交通大学2006研;东北财经大学2006研)

4.内含型经济增长(首都经贸大学2003研)

5.经济增长(中南财大2003研;北航2005研;东北财经大学2006研)

6.哈罗德-多马模型(Harrod -Domar model )(中国海洋大学2001研)

7.基钦周期

7. 人力资本(北师大2007研)

8.新古典增长模型

9.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10.乘数-加速数模型(华中科技2004研)

11.均衡经济增长率(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研)

12.不稳定原理

13. 索洛剩余(厦门大学2006研)

8.2.2 简答题

1. 根据现代国民收入理论,假如其他条件不变,储蓄的变化将对国民收入产生什么影

响?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假如其他条件不变,储蓄率的变化将对

国民收入增长率产生什么影响?这两个结论有矛盾吗?如何解释这个“矛盾”?(北师大

2006研)

2.为什么个人投资的波动被认为是引起经济活动波动的主要的原因?

3.简要评价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中国政法大学2003研)

4.简述引起生产率增长的因素。(北京工业大学2005研)

5.为什么说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均衡条件类似于刀刃上的平衡? (上海财大2001研)

6.评述乘数和加速数原理相互作用模型。(中国海洋大学2001研)

7.简述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武大2000研)

8.简述库兹涅茨关于影响经济增长的几种因素。(武大2001研)

9.简要评价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国政法大学2003研;西安交大2006研)

10.简述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内容。(人行1999研)

11.库兹涅茨关于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何意义? (北方交大2002

研)

12.简述罗默与卢卡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内容。(北京工商大学2003研)

13.简述库兹涅茨的倒U 字假说。(武大2000研)

14.简述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要点。(武大2001研)

15.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上海理工大学2004研)

16.按乘数-加速数模型,经济波动为什么有上限和下限的界限?

17.为什么乘数和加速数的作用意味着经济更大的不确定性?

18.简要回答哈罗德-多马模型与凯恩斯经济学说的异同。

19.简述哈罗德模型和新古典模型的基本假设前提的异同。

20.哈罗德模型中存在哪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新古典模型是如何解决哈罗德模型中存在

的问题的?

21.你认为,在a. 货币政策;b. 刺激劳动投入的政策;c. 教育科研政策;d. 财政政

策;e. 人口控制政策中哪一项会影响长期增长率?并作出必要的说明。

22.什么是新古典模型的基本公式,它有什么涵义?

23.根据新剑桥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试分析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4.试简析投资波动剧烈的原因。

25.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26.有保证的增长率W G 、实际增长率A G 、自然增长率n G 三者不相等时社会经济将出

现什么情况?(北京交大2004研)

27.熊彼特对经济周期有哪些论述?(南京大学2004研)

28.经济周期各个阶段的特征是什么?

29.西方经济学家将经济周期分为哪些类型?

30.西方经济学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有哪些不同的解释?关于经济波动性质的观点和

关于政府作用的观点是什么关系?

8.2.3 计算题

1.假设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之比为7︰3,劳动增长率为1%,资本增长率为4%。根据

新古典增长理论,经济增值率的计算值是多少?若实际的增长率为3%,二者的差异如何解

释?(南京大学2002研)

2.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集约化生产函数为y=f (k )=2k -0.5k 2,人均储蓄率为0.3,

设人口增长率为3%,求:

(1)使经济均衡增长的k 值;

(2)黄金分割律所要求的人均资本量。(人大1997研)

3.假设一个经济体中的总量生产函数为),(t t t t K L f A Y =。其中t t t K L Y 、、顺次代表

t 时期的总产量、投入的劳动数量和资本量,A t 代表t 时期的技术状况。试推导经济增长率

关于技术进步率、劳动和资本增长率的分解式,并指出其对增长问题的意义。(人大1999

研)

4. 对于CES 的效用函数和AK 生产函数,同时,假设经济的初始资本存量为k (0)。回

答下面的问题:(1)求出内生的经济增长率,同时,给出内生经济增长的条件;(2)求出初

始的消费水平和投资率。(武大2001研)

5.(1)某经济社会的资本存量K 为200,劳动人口N 为200,投资I 为20,固定资产

折旧率τ为5%,平均消费倾向c 为0.6。求劳动人口人均产出水平,并求资本增长率。

(2)如果劳动人口增长率n 为1.2%,储蓄率s 为12%,求资本-产出比率Y

K ,并求劳动人口人均生产为0.5时的资本-劳动比率。

6.已知生产函数y =k —0.2k 2,y 为人均产出,k 为人均资本存量。平均储蓄倾向s 为

0.1,人口增长率n 为0.05,求

(1)均衡资本-劳动比率。

(2)均衡人均产出。

(3)均衡人均储蓄。

(4)均衡人均消费。

7.生产函数(,)Y F K L ==(1)求人均生产函数()y f k =;

(2)忽视技术进步,求稳态经济下人均资本水平,人均产量和人均消费水平;

(3)求黄金律经济时期人均资本存量、人均产量和人均消费水平。(北大2005研)

8. 有以下生产函数的索洛增长模型描述了一个经济:y=k

(1)解出y 作为s ,n ,g 和δ的函数时,达到稳定状态时的值。

(2)假设一个发达国家的储蓄率为28%,人口增长率为每年1%;一个不发达国家储蓄

率为10%,人口增长率为每年4%。而在这两个国家中,g=0.02,δ=0.04。求出每个国家稳

定状态的y 值。

(3)不发达国家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应该采取什么政策?(华中科技大学2006

研)

8.2.4 论述题

1.一般来说,作为经济系统的投入要素都有那些?你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投入要素是什

么?为什么?(东北大学2004)

2.评述新古典增长理论。(人大1998研)

3.试述新古典(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及其现实意义。(首都经贸大学2003研)

3. 讨论有关经济增长的问题。(1)请指出经济增长的源泉有哪些,并说明促成人均

GDP 增长的动力是什么。(2)中国已经经历了持续28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请利用经济增长

理论和GDP 核算理论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隐忧是什么?应该如何消除这些隐忧?(3)是总

供给方面的因素还是总需求方面的因素促进了经济增长?(武大2007研)

4.比较分析哈罗德-多马增长理论和新古典增长理论,并分别指出其可供我们借鉴之处。

(人大1999研)

5.根据库兹涅茨关于经济增长的定义,论述经济增长的含义和基本特征。(中南财大

1997研)

6.阐述我国“引起(宏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东北大学2001研)

7.试论西方学者关于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你认为其中有哪些可供我

们注意和借鉴?(中南财大2002研)

8.请画出经济周期曲线,并作简要说明与分析。(武大2000研)

9. 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

(1)怎样衡量各种投入对增长的贡献?

(2)“转变增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

(3)怎样转变增长方式?(南京大学2006研)

10.概述加速原理,并进行分析和评论。

11.试运用乘数-加速数模型来解释经济的周期波动。(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

12.评述哈罗德中性技术进步、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和索洛中性技术进步理论。

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8.3.1 概念题

1.加速原理:指收入变动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引起投资变动的理论。当满足不存在闲置未用的过剩生产能力和资本-产出比不变两个假定前提时,产品需求增加引致产品生产扩大,为了增加产量,就要求增加资本存量,要求有新的投资。也就是说,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导致投资的数倍变动。

其含义包括:①投资并不是产量(或收入)的绝对量的函数,而是产量变动率的函数。即投资变动取决于产量的变动率,若产量的增加逐期保持不变(产量变动率为零),则投资总额也不变。②投资率变动的幅度大于产量(或收入)的变动率,产量的微小变化会引起投资率较大幅度的变化。③若要保持增长率不至于下降,产量必须持续按一定比率增长。因为一旦产量的增长率变缓,投资增长率就会停止或下降。即使产量的绝对地下降,而只是相对地放缓了增长速度,也可能引起投资缩减。④加速数与乘数一样都从两个方向发生作用。即当产量增加时,投资的增长是加速的,当产量停止增长或减少时,投资的减少也是加速的。

⑤要使加速原理发挥正常作用,只有在过剩生产能力全部消除时才能实现。

2.资本深化(capital deepening):与“资本广化”相对而言,指以超过劳动力增长的速度积累资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以一定的比率增长,但是资本积累的速度更快。这种变化的结果,是人均占有资本量增加,即资本—劳动比率上升。资本广化与资本深化一般是同时进行的,难分彼此。资本深化一般意味着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技术进步。纯粹的资本广化则没有什么技术进步。

3.经济周期:又称经济波动或国民收入波动,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现代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的论述一般是指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而不是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减少。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也可以称为扩张、持平、收缩、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阶段,经济短时间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衡量经济周期处于什么阶段,主要依据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就业和收入、价格指数、利息率等综合经济活动指标的波动。经济周期的类型按照其频率、幅度、持续时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三类。对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解释,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是纯货币理论、投资过度论、消费不足论、资本边际效率崩溃论、资本存量调整论和创新论。

4.内含型经济增长:又称内生经济增长。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内生增长理论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其重要特征就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根据其依赖的基本假定条件的差异可以将内生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按照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使稳定增长率内生化的两条基本途径就是:①将技术进步率内生化;②如果可以被积累的生产要素有固定报酬,那么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稳态增长率被要素的积累所影响。

5.经济增长:指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的长期增加,即按不变价格水平所测定的充分就业产量的增加。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NP(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测度,GNP的增长描述了一国整体生产能力的扩增,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表示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发达国家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理论的问题。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三个阶段。

(1)哈罗德-多马模型。凯恩斯的投资理论认为,增加投资可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解

决非自愿性失业,但他只是做出了比较静态的短期分析。哈罗德与多马在此基础上,将凯恩

斯的储蓄-投资理论动态化、长期化,提出了关于一国经济增长率的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

的基本公式为:

资本产出比

储蓄率经济增长率= 这一模型概括性描述了一国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认为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和资本

产出比率。但这一模型忽视了投资预期这一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不能解决经济中

因投资预期未实现而导致的问题。

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有如下基本假定:①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②社会生产只使用资

本K 与劳动L 两种生产要素;③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劳动比率保持不变,从而资本—

产出比也保持不变;④ 不存在技术进步,规模报酬不变;⑤ 资本存量没有折旧。 哈罗德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方程是v

s Y Y G =?=,该模型的基本经济含义是,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率G 就必须等于社会储蓄率s 与资本—产出比v 之比。

(2)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它讨论了资本增长率

K K ?、劳动力增长率L

L ?以及储蓄倾向s 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新古典经济增长型认为,假定不存在技术进步(0=?A

A );劳动增长率L L ?与人口增长率n 一致且保持不变(n L L =?),要使人均收入不变,就必须保持人均资本量不变;这也就是说,在人口增长条件下,维持人均收入不下降,资本增长率

等于人口增长率,便达到了经济的稳定状态。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包括几个基本假设条件:①全社会只有一种产品;②劳动与资本可

以相互替代,即资本-产出比可以变动;③资本或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但规模报酬不变;

④完全竞争市场,工资率和利润率分别等于劳动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3)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内生增长理论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

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其重要特征就是试图使增长率

内生化。根据其依赖的基本假定条件的差异可以将内生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

增长模型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按照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使稳定

增长率内生化的两条基本途径就是:① 将技术进步率内生化;② 如果可以被积累的生产要

素有固定报酬,那么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稳态增长率被要素的积累所影响。

6.哈罗德-多马模型(Harrod -Domar model ):参见简答题第2题。

7.基钦周期:又称短波周期,指周期长度为40个月左右的经济循环,一般认为短波周

期起因于库存调整的循环。基钦认为,这种周期是由于心理原因所引起的有节奏的运动结果,

而这种心理原因又是由于受农业欠收影响的粮食价格变动所造成的。

7.人力资本:是指通过对人的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

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从新的角度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起了关键性

的作用,它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至20世纪80年代,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

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已与新增长理论密不可分。人力资本具有六大特点:①需要有前期投

入,是前期投资的结果;②能够使生产率提高;③能带来预期收益;④人力资本是对人的投

资,其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的;⑤通过人的有效劳动创造的价值体现

出来,失去劳动能力或不能劳动的人也就失去了人力资本;⑥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人

力资本收益应该按投资比例分配给个人、集体和国家。

8.新古典增长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提出的国民经济增长模型。模型假设:社会

经济只有两个部门,储蓄等于投资,社会储蓄是储蓄率与收入的乘积;劳动力以一个不变的

比率增长;产出(y )仅是人均资本(k )的函数;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并且不存在技术进步。

模型的基本公式是: ?k =sy —(n +l )k ,式中,?k 是资本存量的增加;s 是储蓄率,表

示储蓄占收入的比重;y 是人均产量(人均收入);n 是劳动力的增长率;1是折旧率;k 是

人均资本。公式表明资本深化(人均资本的增加量)=人均储蓄-资本广化(一部分储蓄用

于装备新劳动力,一部分用来折旧)。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人均资本

增量(?k )=0。若?k <0,则说明人均储蓄不足以满足新增劳动力的人均资本,生产收缩,

人均储蓄减少,?k 渐趋于零,经济实现稳定增长;反过来讲,?k>0时,经济也会自动地

克服波动,实现长期稳定的增长。

9.剑桥经济增长模型:指由英国的琼·罗宾逊,卡尔多和意大利的帕森奈蒂提出来的一

种经济增长增长模型。该模型通过分析国民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了在技术不变的

前提下,实现稳定增长的条件取决于利润率的高低以及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不同的储蓄倾

向。在其各自储蓄倾向既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改变利润和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来改变

储蓄率从而达到社会的经济增长。

10.乘数-加速数模型:又称“汉森-萨缪尔森模型”。乘数原理说明投资的变动可以引

起国民收入的加倍变动,加速数原理表述了随着国民收入的变动,投资的加速增加的现象。

系数—加速数模型将两者结合起来用以解释在国民收入中,投资、消费和收入的相互影响、

相互加速,进而解释了经济中扩张与衰退的交替并形成经济周期的现象。

11.均衡经济增长率:指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相等时的经济增

长率。在哈—多模型中,要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就必须满足:

N r

d W A G n v s v s G G =====,其中,的A G 为实际增长率,W G 为有保证的增长率,n为一国的人口增长率。这一等式表明了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必要条件。哈罗德把符合上述

条件的增长率称为“自然增长率”,认为是社会所能达到的最大的、“最适宜的”增长率,用

N G 来表示。显然,N G =n。在现实经济活动中,n v s v s r

d ==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的,因此哈罗德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另一方面,

由于储蓄比例,实际资本—产量比和劳动力增长率分别是由各不相同的若干因素独立地决定

的,因此,除非偶然的巧合,这种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是不会出现的。于是,哈罗德认为,

虽然A G =G W =N G ,这种理想的充分就业均衡经济增长率是存在的,但是,一般说来,实现

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可能性是极小的,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很难按照均衡增长途

径增长。

12.不稳定原理:指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经济体系的运行一旦偏离了稳定增长就很

难恢复稳定增长的原理。哈罗德分析有保证的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如果

实际的增长率大于有保证的增长率,则实际的资本-产出比小于企业家意愿的资本-产出比,

这意味着实际中的资本增加量小于企业家意愿中的资本增量,企业家就会增加资本的投入,

结果是企业家的资本追加使得产量进一步的增长,这样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的

差额不但不会缩小还会进一步扩大,并依此持续下去,反之亦然。这就是由哈罗德-多马模

型推导出的不稳定原理。这个原理说明则很难自我矫正,会出现连续上升或是连续下降的剧

烈波动。

13.索洛剩余(Solow residual ):又称索洛残差,是指不能为投入要素变化所解释的经

济增长率。具体而言,索洛剩余是指在剥离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后的剩余部分。一般

认为剩余部分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部分。在发达国家制度比较稳定,除去资本和劳

动贡献后确实主要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在发展中国家,很大一部分正在经历了

制度变革和经济自由化的过程,显然制度进步会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这样计算出

来的“索洛剩余”不但包括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包括了经济制度的改变(改革使

市场经济建立,降低交易费用)对经济的贡献。索洛剩余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K L A Y K L s s A Y K L ????=--。其中,A A ?为索洛剩余,Y Y ?为总产出增长率,K K ?、L L

?分别为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K s 、L s 分别为资本和在总产出中的份额。

8.3.2 简答题

1. 根据现代国民收入理论,假如其他条件不变,储蓄的变化将对国民收入产生什么影

响?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假如其他条件不变,储蓄率的变化将对国

民收入增长率产生什么影响?这两个结论有矛盾吗?如何解释这个“矛盾”?(北师大2006

研)

答:(1)根据现代国民收入理论(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如果储蓄增加,则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将减少,居民用于消费的支出将减少,从而一国

经济的总需求将减少,一国经济将出现有效需求不足,一国经济中的总产出也将减少。因此,

储蓄的增加将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

(2)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一国经济的增长率为:Y s G Y v

?==,其中G 表示一国国民收入的增长率(Y/Y ?),s 表示储蓄率(S/Y ),v 表示边际资本产量

比率(K/Y ??)。从哈罗德-多马模型可见,储蓄率水平的提高,将提高一国国民收入的

增长率,储蓄率的降低将降低一国国民收入的增长率。

(3)(1)和(2)中的两个结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1)和(2)中两个理论分

析储蓄对国民收入影响的时间长短不同:现代国民收入理论主要是从短期来考虑一国储蓄水

平对一国国民收入的影响。在短期内,储蓄的增加将会造成可支配收入的减少,消费水平的

降低,总需求的不足,一国国民收入的下降。但是在长期内,一国的较高的储蓄水平,会增

加一国经济中的资本存量,从而提高经济的长期增长率。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

马模型)主要是从较长的时期内考虑了储蓄对一国资本存量的影响以及对一国国民收入的长

期影响。因此,从不同的时间范围来理解以上两个结论,两者其实是并不矛盾的。

2. 为什么个人投资的波动被认为是引起经济活动波动的主要的原因?

答:收入水平Y 取决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

C +I +G +(E x -I m )=Y =C +S +T a

或者:I +G +(E x -I m )=S +T a

从等式可看出,收入水平Y 的变动由投资I 、政府支出G 、出口E x 及进口I m 、储蓄S 、

税收T a 的变动所引起,而社会消费倾向不是常常变化的,因而储蓄的比例是稳定的,税收

也是稳定的,所以只要收入稳定则储蓄和税收均是稳定的,而政府政策的意图是使经济平衡

和稳定,因而个人投资便成为经济活动变动的主要原因。从个人投资本身来看,它要比其它

各种支出对未来更具有不确定性,投资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和资金拥有者自身的情况,而这

些因素是因人而异和常常变化的。

3. 简要评价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中国政法大学2003研)

答:(1)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是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于1948

年分别提出的关于经济增长的分析模型的统称。该模型主要研究在保持充分就业的条件下,

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

(2)假设前提包括:①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②储蓄S 是国民收入Y 的函数,即S

=sY (s 代表这个社会的储蓄比例,即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有的份额)。③生产过程中只

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L 和资本K 。④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问题。⑤

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⑥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即生产任何一单位产品所需要

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都是固定不变的。⑦不存在货币部门,且价格水平不变。 哈罗德模型的基本方程为:v

s Y Y G =?=,式中G 表示国民收入增长率△Y/Y (即经济增长率),s 表示储蓄率S/Y ,v 表示边际资本-产量比率△K/△Y (假定边际资本-产量比率等

于资本-产量比率K/Y ),且v =I/△Y 。方程表明,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率

就必须等于社会储蓄倾向与资本产量比二者之比。

多马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G =△I/I =s ·δ,式中△I/I 为投资增长率,即为哈罗德模型

中的经济增长率;δ表示资本生产率△Y/I ,即哈罗德模型中v 的倒数。多马模型与哈罗德

模型的区别在于多马是用资本生产率表示资本-产量的比率,且G 表示投资增长率。二者的

公式尽管其表达内容各异,但实际上是一回事,可以用一个统一的公式表达为:

(3)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以凯恩斯理论中关于储蓄-投资分析的理论为基础,即经济增长的均衡能否实现,取决于储

蓄率和资本-产出系数的高低,并且要求社会上每一时期的储蓄额必须等于和全部转化为投

资。这样,为实现一定的经济增长率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既可以提高或降低资本-

产量比率,也可以提高储蓄率与增加投资等等。

(4)哈罗德-多马模型在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的模型分析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

是新古典学派、新剑桥学派分析经济增长模型的出发点。但这一模型忽视了投资预期这一经

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不能解决经济中因投资预期未实现而导致的问题。

注意四个要点是:(1)哈罗德-多马模型的提出人;(2)分别说明哈罗德的模型公式和

多马的模型公式;(3)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理论基础,即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4)哈罗德-

多马模型对西方经济学的影响。

4. 简述引起生产率增长的因素。(北京工业大学2005研)

答:生产率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是劳动力增加和生产率增长的一个

函数。换言之,除非增加在生产过程中工作的人数,即增加劳动力,或者工人使用相同数量

的投入(譬如时间和资金)生产更多产品和劳务,否则经济就不会增长。生产率增长将是未

来经济增长率的、远远超过其它要素的决定性因素。引起生产率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知识存量的增长

知识进展包括的范围很广,它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的进步和由于采用新的知识而产

生的结构和设备的更有效的设计在内,还包括从国内的和国外的有组织的研究、个别研究人

员和发明家,或者简单的观察和经验中得来的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迅速增加了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存量,当这种存量

被利用的时候,它就成为现代经济高比率的总量增长和迅速的结构变化的源泉。但知识本身

不是直接生产力,由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经过科学发现、发明、革新、改良等一系列

中间环节。在知识的转化过程中需要有一系列中介因素,这些中介因素包括:对物质资本和

劳动力的训练进行大量的投资;企业家要有能力克服一系列从未遇到的障碍;知识的使用者

要对技术是否适宜运用作出准确的判断等。在这些中介因素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知识的转化

δ?==s v

s G

过程,知识最终会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了生产率的增长。

(2)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劳动或人力资源包括一国投入的劳动数量和劳动的质量。从劳动投入的数量来说,劳动投入量受到劳动人口、劳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就业人数越大,劳动的投入量就越大,但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纯就业人数的增加,至多只能增加一国的产出总数,而无法提高人均国民产出。劳动的质量包括劳动者各方面的能力,如掌握的知识,具体的技能、体力,个人的追求、价值取向等等,在现代世界中,劳动的质量比劳动的数量更为重要,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可以提高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③结构变化

库兹涅茨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它们增长的历史过程中,经济结构转变迅速。从部门来看,先是从农业活动转向于非农业活动,后又从工业活动转移到服务性行业。从生产单位的平均规模来看,是从家庭企业或独资企业发展到全国性,甚至跨国性的大公司。从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业生产部门的分配来看,以前要把农业劳动力降低50个百分点,需要经过许多世纪的时间,现在在一个世纪中,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的百分比减少了30个到40个百分点则是由于迅速的结构变化。库兹涅茨强调,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时期的总体增长率和生产结构的转变速度都比它们在现代化以前高得多。库兹涅茨把知识力量因素和生产因素与结构因素相联系起来,以强调结构因素对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3)资本积累

资本包括各种机器设备、生产性建筑物、道路等各种基础设施、存货(包括原材料存货、在制品、成品、零部件存货等等)。从工业革命以来,资本数量的增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高储蓄率往往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同时,资本也是多种多样的,高效、先进的资本品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既是经济增长的体现,也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本存量是制约经济增长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具有高储蓄的优点,但从人均水平看,我国的资本存量还是很低,这就要求我国首先是继续发扬高储蓄的优点,为资本的积累提供好的基础,其次要注重资本投资的效率,尽量使少量的资本产生较高的收益。

(4)技术进步

在土地、劳动、资本、技术四种要素中,技术是最重要的要素,原因在于,相对于其它三种要素而言,技术进步既不会受到总量上的限制,也不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的情况。土地、劳动、资本要素都受到存量的限制,同时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现象,这就决定了这些要素的增加对经济增长效应是递减的。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会收敛于均衡路径上,而原因在于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这里的技术进步是广义的,包括科学技术、管理水平、企业家精神等方面,技术进步最终体现在新生产要素的采用、生产过程的改进和新产品或新劳动的引入等。技术进步不会产生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同时知识储存量可以由人类创造出来,这就决定了技术不存在存量上的限制。(需删除)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迅速增加了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存量,当这种存量被利用的时候,它就称为现代经济高比率增长和迅速的结构变化源泉。但知识本身不是直接生产力,由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经过科学发现、发明、革新、改良等中间环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些中介要素的投入,这些中介要素是,对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训练进行大量的投资,企业家要有能力克服一系列从未遇到的障碍,知识的使用者对技术要适宜运作作出准确的判断等等。所以,技术进步是影响生产率提高的最重要的因素。

(5)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是保持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

根本保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特别是成功加入WTO 为我们继续

深化改革,实现与国际接轨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环境。与此同时,党中央一直积极倡导的创新

意识正在普遍为企业界和全社会所接受,技术进步的作用正在日趋明显。这些制度方面的改

进和完善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生产率的增长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5. 为什么说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均衡条件类似于刀刃上的平衡? (上海财大2001研)

答:(1)哈罗德-多马模型。参见简答题第3题。

(2)由于实际增长是许多各不相同的决策者的预期、决策和失误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

果,因此人们没有理由期望经济活动在实际中长期持久地按照“有保证的增长率”增长下去。

同时,还应该考虑就业水平这一因素,说明实际增长率与劳动力增长率二者之间的关系。要

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必须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简言之,按照哈罗德

的说法,首先,国民收入要实现均衡增长就必须等于G w 。其次,要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

长,就必须满足:

G A =G W =s/v=s d /v r =n=G N

这一等式表明了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条件。如果上式所表明的条件得到满足,那么

经济活动就会按照s/v=s d /v r =n 这一比率增长。在实现经济活动中,s/v=s d /v r =n 这一种情况是

有可能出现的,因此哈罗德认为,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另一方面,

由于储蓄比例,实际资本-产量比和劳动力增长率分别是由各不相同的若干因素独立地决定

的,因此,除非偶然的巧合,这种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是不会出现的。于是,哈罗德认为,

虽然G N =G A =G W 这种理想的充分就业均衡增长途径是存在的,但是,一般说来,实现充分

就业均衡增长的可能性是极小的,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很难按照均衡增长途径增

长。

也就是说,在投资与储蓄不相等的情况下,可通过调整资本-产出比,即调整生产中所

使用的资本与劳动的比率达到均衡。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认为,资本与劳动力之间存在着替

代关系,通过资本-产出比的变动便可以克服“哈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中刀刃式问题。

6. 评述乘数和加速数原理相互作用模型。(中国海洋大学2001研)

答: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模型又称“汉森-萨缪尔森模型”,是说明乘数与加速原理

结合而产生的经济周期波动的数学模型。投资乘数理论是用来说明投资的变动将如何引起收

入的变动;加速原理是说明收入的变动将如何引起投资的变动。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和萨缪尔

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模型,其内容如下:

设边际消费倾向为c ;加速系数为a ;本期收入为t Y ,上一期收入为1-t Y ;本期消费为t C ;

上一期消费为1-t C ;本期消费由上一期收入与边际消费倾向决定;自发投资为0I ;引致投

资为i I ;本期投资为)(100--+=+=t t i t C C a I I I I ,所以,乘数与加速原理结合的模型

的基本公式为:

1-=t t cY C

)(100--+=+=t t i t C C a I I I I

[]101(--+++=+=t t t t t t C C a I cY I C Y

根据上述模型,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1)在国民收入中,投资、消费和收入是相互影响、互相加速的。如果自发投资是一

个固定的量,依靠经济本身的调整,就会自发形成经济的周期波动,经济的扩张与衰退正是

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而决定的。

(2)为了减少经济的周期波动,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政府有必要对宏观经济进

行干预。干预的办法可有多种选择,如影响私人投资,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者影响人

们的消费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等。

乘数和加速原理相互作用模型,是凯恩斯主义者解释经济周期的主要理论,这一模型

可以部分地解释西方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因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投资的变动能引

起国民收入的变动,而国民收入的变动又会引起投资的变动。乘数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是

客观存在的,对经济周期的变动也确实起一定作用。

7. 简述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武大2000研)

答: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是由经济学家费尔普斯

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分析得出的,他认为如果使资本—劳动比率达到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品等

于劳动的增长率这样一个数值则可以实现社会人均消费的最大化。假定经济可以毫无代价地

获得它今天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资本,但将来它不得不生产出更多的资本存量。黄金律的内

容是,欲使每个工人的消费达到最大,则对每个工人的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

于劳动的增长率。如果目标是走上使每个工人的消费最大化的稳定增长道路,黄金分割律决

定的是一个经济一开始应该选择的每个工人的资本量。

8. 简述库兹涅茨关于影响经济增长的几种因素。(武大2001研)

答:库兹涅茨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的归纳如下:

(1)知识存量的增加。库兹涅茨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迅速增加技

术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存量,当这种存量被利用的时候,就成为现代经济高比率的总量增长和

迅速的结构变化的源泉。而在一些中介因素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知识的转化过程,知识最终

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库兹涅茨对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长

期分析,他得出的结论是,以人均产值高增长率为特征的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

产率的提高。

(3)结构方面的变化。库兹涅茨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它们增长的历史过程中,

经济结构转变迅速。库兹涅茨把知识力量因素和生产因素与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以强调结构

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这是他与丹尼森分析的不同之处,同时也是一个重要贡献。

9. 简要评价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国政法大学2003研;西安交大2006研)

答:(1)新古典增长理论放弃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关于资本和劳动不可替代的假设,

它的假设前提大致是:①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②储蓄函数为S=sY, s 是作为参数的储蓄

率,且0

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 增长。

索洛推导出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nk k k sf +?=)(,其中,==L K k /资

本与劳动力之比,大致为每一个劳动力所能分摊到的(或按人口平均的)资本设备;k ?

=dk/dt=每单位时间k 的增加量,即按人口平均的资本增加量;f (k )=y=Y/L=每个劳动力的

平均生产量,大致为按人口平均的产量;s 为储蓄比例,n 为人口增长率。

这一基本方程式说明,一社会的人均储蓄可以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人均资本的增

加k ,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另一部分是为每一增加的

人口配备每人平均应得的资本设备nk ,这被称为资本的广化。大致来说,其意思就是:在

一个社会全部产品中减去被消费掉的部分(C )以后,剩下来的便是储蓄;在投资等于储蓄

的条件下,整个社会的储蓄可以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给每个人增添更多的资本设备

(即资本深化),另一部分则为新生的每一人口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设备(即资本的广化)。

(2)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四个关键性结论

①稳态中的产量增长率是外生的。在上面的模型中为n ,它独立于储蓄率s 。

②尽管储蓄率的增加没有影响到稳态增长率,但是通过增加资本-产量比率,它确实提

高了收入的稳态水平。

③产量的稳态增长率保持外生。人均收入的稳态增长率取决于技术进步率,总产量的稳

定增长率是技术进步率与人口增长率之和。

④如果两个国家有着相同的人口增长率、相同的储蓄率和相同的生产函数,那么它们最

终会达到相同的收入水平。如果两个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储蓄率,那么它们会在稳态中达到

不同的收入水平,但如果他们的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相同,那么它们的稳定增长率也将

相同。

(3)新古典增长模型提出四个产量增长率的等式

①不存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的总产量增长率(

Y

Y ?)等式,即:L L b K K b Y Y ?-+??=?)1(;②不存在技术进步下的人均产量增长率(L

L Y Y ?-?)等式,即:)(L

L K K b L L Y Y ?-?=?-?; ③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的总产量增长率(Y

Y ?)等式,即:()L

L b L L b A A Y Y ?-+??+?=?1;④存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的人均产量增长率(L L Y Y ?-?)等式,即:)(L L K K b A A L L Y Y ?-?+?=?-? 以上等式中,Y 、K 、L 、b 分别表示产量、资本、劳动、资本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

(4)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经济意义是,劳动力的增长、资本存量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

步对产量的增长产生直接影响。

10. 简述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内容。(人行1999研)

答:参见简答题第9题。

11. 库兹涅茨关于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何意义? (北方交大2002

研)

答:库兹涅茨关于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参见简答题第8题。

(以下需删除).......

(1)知识存量的增加。库兹涅茨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迅速增加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存量,当这种存量被利用的时候,这就成为现代经济高比

率的总量增长和迅速的结构变化的源泉。而在一些中介因素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知识的转化

过程,知识最终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库兹涅茨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是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

为了弄清什么是导致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的主要因素,库兹涅茨对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长期分析。他得出的结论是,以人均产值高增长率为特征的现代经济增

长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结构方面的变化。库兹涅茨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它们增长的历史过程中,

经济结构转变迅速。库兹涅茨把知识力量因素和生产因素与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以强调结构

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这是他与丹尼森分析的不同之处,同时也是一个重要贡献。

库兹涅茨关于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着深远的意义。他按照西方经济

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路,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科学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供给、需求、结构、区域、时序、政策、制度因素等涉及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问题。研究成果结构合理,论证严谨,分析深入,结论正确,提出了创新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很强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定量模型、实施方针和具体对策。在揭示中外经济发展的定量规律,建立中国经济运行数学模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对加快发展我国经济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我国发展经济的科学决策将产生重大影响,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12. 简述罗默与卢卡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内容。(北京工商大学2003研)

答:20世纪80年代罗默、卢卡斯等人将人力资本概念引入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微观上,人们对知识或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是为了使投资者个人或家庭取得更高的收入。在宏观上,知识和人力资本则具有外部效应,即个人或厂商的人力资本积累会对其他人或厂商的生产率增长作出贡献。

所谓“人力资本”的内涵极为广泛,它不仅包括劳动力数量及其平均技术水平,还包括花费在教育、技能、健康、知识的改善,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开支所形成的“资本”。这种“资本”之所以被称为“人力资本”,是因为无法将该资本和它的所有者分离。人力资本同样会给个人及社会带来收益。

罗默在其模型中,假定代表性厂商的生产函数有三种投入:资本、工厂自己的生产知识、社会所拥有的知识。当各个厂商作决策时,是将社会拥有的知识作为给定量,考虑如何利用资本和自己的生产知识去达到利润最大化。不过,个别厂商的知识不可能永远保持为商业秘密,这些知识会不断地成为社会所拥有的知识。正是这种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会使社会的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持续,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是经济“内生性”增长的动力。

与罗默不同,卢卡斯强调产出依赖于行业的平均技术水平,人力资本的外部作用表现在行业的平均技术水平上,而不是社会的人力资本积累。在卢卡斯的模型中,人力资本对产出水平发生影响,而人力资本增长率取决于行业平均技术水平(平均人力资本存量)加上本期内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会有效提高经济中的实际投入,使产出水平上升。单个经济单位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在对其产出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平均人力资本水平,促进社会的经济运行效率。

13. 简述库兹涅茨的倒U字假说。(武大2000研)

答:倒U字假说,又称库兹涅茨曲线。库兹涅茨认为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时无大变化的时期,到达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如果用横轴表示经济发展的某些指标(通常为人均产值),纵横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则这一假说揭示的关系呈倒U字形,因而被命名未倒U字假说。

库兹涅兹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假设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尔后是短暂的稳定,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阶段逐渐缩小。

倒U字假说背后的决定因素是人们普遍关心和探讨的问题。库兹涅兹认为使分配不公平的力量包括:(1)储蓄集中于高收入者手里;(2)增长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动同步,而工业中的收入不平等高于传统农业中的不平等;(3)工业化中的集中性趋势也会造成很大的不平等;(4)政府对工业的援助导致城乡的不平等。同样减少不公平的力量有:(1)国家通过立法等手段,如救济法、累进税、财产税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平等;(2)技术创新会导致产业或企业发展的兴衰变化,原有利益分配格局发生变化,会减低收入分配不平等;(3)人口变动,如人们会从低收入部门向高收入部门转移,导致收入差别减小,这种劳动力流动具有“搅拌”作用,缓解收入不公;(4)对发展中国家,很多人设想所谓的“滴漏

效应”,即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分配的利益会自上而下地产生滴漏,导致收入分配的差距收缩。

在库兹涅茨提出假说以后,很多经济学家沿着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增长过程的说明,包括人口迁徙、产业结构转型、生产的社会关系、所有权、社会阶级、殖民地和政府作用等多个议题;(2)发达国家经验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因为库兹涅茨的假说是基于发达国家的经验,他本人认为:“今天欠发达国家的增长起点在很多方面都与现在的发达国家在进入现代经济增长前夕的境况有很大不同”(1973),就以资源和人口迁徙角度上看,发达国家在其现代化过程中以世界范围的资源为其发展的动力,以世界范围内的地域为其人口迁徙的地方,如瑞典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是随着工业化过程转移到城市,而是绝大部分的人口迁徙到了美国,这些都是后发国家所不可能的。(3)不公平变动的政治后果。

14. 简述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要点。(武大2001研)

答: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在众多的非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中,比较有名的有以下7种理论:

(1)消费不足论。该理论认为衰退的原因在于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过多,用于消费的部分不足。储蓄过多和消费不足,又是由于收入分配过于不均等造成的;同可以投资的数量相比,富人得到了过多的收入。如果收入分配均等一些,储蓄就不会过多,消费也就不会不足。

(2)投资过度理论。该理论认为衰退的原因不是投资太少,而是投资过多。投资过多是指生产资本品(和耐用品)部门的发展超过了生产消费部门的发展。经济扩张时,资本品(和耐用品)增长速度比消费品快,经济衰退时,资本品(和耐用品)下降速度也比消费品快。资本品(和耐用品)投资的波动造成了整个经济波动。

(3)货币信用过度论。该理论把经济周期看做一种货币现象,认为经济波动是银行货币和信用波动的结果。按照这一理论,银行货币和信用的扩张导致利率下降,从而引起投资增加,走向繁荣;反之,银行货币和信用的紧缩导致利率上升,从而引起投资减少,走向衰退。

(4)创新理论。该理论认为创新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技术革新和发明不是均匀、连续的过程,而是有它的高潮和低潮,因而导致经济上升和下降,形成经济周期。

(5)心理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在于公众心理反应的周期变化。这种理论用心理上的乐观预期和悲观预期的交替说明繁荣和萧条的交替:人们对前途抱乐观态度时,投资和生产增加,经济走向繁荣;人们对前途抱悲观态度时,投资和生产下降,经济走向衰退。

(6)太阳黑子论。该理论认为太阳黑子周期性地造成恶劣的气候,使农业收成不好,影响了工商业,从而使整个经济周期性地出现衰退。

(7)政治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政府交替执行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的结果,造成了扩张和衰退的交替出现。政府企图保持经济稳定,实际上却在制造不稳定。为了充分就业,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是,在政治上,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会遭到公众反对。于是,政府又不得不转而实行紧缩性政策,也就是人为地制造经济衰退。这是政府干预经济所造成的新型的经济周期,其原因在于充分就业和价格水平稳定之间存在着矛盾。

15. 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上海理工大学2004研;北师大2005研)

答:(1)在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乘数原理考察投资的变动对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投资乘数指投资支出的变化与其带来的收入变化的比率。投资乘数的大小与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即边际消费倾向)有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引起的连锁反应越大,收入增加得越多,乘数就越大。同样,投资支出的减少,会引起收入以数倍减少。

加速原理则考察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反过来又怎样影响投资的变动。其内容是:收入

的增加会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而消费品要靠资本品生产出来,因而消费增加又会引起

对资本需求的增加,从而必将引起投资的增加。生产一定数量产品需要的资本越多,即资本

—产出比率越高,则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越大,因此,一定技术条件下的资本—产出比

率被称为加速系数。同样,加速作用也是双向的。

(2)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投资与收入、消费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

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准确地考察收入、消费与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找出

经济依靠自身的因素发生周期性波动的原因。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不同的是,投资的乘数作

用是投资的增长(下降)导致收入的数倍增长(下降),而投资的加速作用则是收入或消费

需求的增长(下降)导致投资的数倍增长(下降)。

16. 按乘数-加速数模型,经济波动为什么有上限和下限的界限?

答:经济波动的上限,是指产量或收入无法突破的一条界线,即生产可能性边界,它取

决于社会的技术水平和资源的利用程度。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如果一切可以被利用的资源都

被充分利用,经济扩张就达到了极限。经济波动的下限是指产量或收入无法再下降的界限,

它取决于总投资的特点和加速作用的局限性。总投资的量最少会为零,但不会小于零,这就

构成了衰退的下限。同时,加速原理是在没有生产能力剩余的情况下起作用的,如果经济收

缩而开工不足,那么企业就有过剩的生产能力,加速原理就不起作用了。

17. 为什么乘数和加速数的作用意味着经济更大的不确定性?

答:乘数原理指的是投资的变动导致收入的数倍变动,而加速数的作用则是指收入的变

动所导致的投资的数倍变动。这意味着投资的微小变动通过乘数和加速数的双重作用后将导

致国民收入同方向上的较大变动。具体而言:如果增加投资,那么经乘数作用后国民收入将

数倍增长,再经加速数作用后投资会在此基础上数倍增长,如此循环往复,使经济迅速扩张。

反之亦然,投资的较小收缩会导致国民收入相应的较大收缩。因此,乘数和加速数双重作用

的彼此加强,使得经济呈现出更大的不确定性。

18. 简要回答哈罗德-多马模型与凯恩斯经济学说的异同。

答:(1)相同点:哈罗德-多马模型与凯恩斯经济学说都是建立在I =S 这一前提假设之

下的,即只有当投资等于储蓄或者说储蓄全部用于投资时,经济活动才能达到均衡状态。因

而,从某种程度上说哈罗德-多马模型是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的。

哈罗德模型可作如下转化:

v

s Y Y G =?=

由于Y

I Y K Y K v Y S s Y Y G ?==??==?=,, 所以Y

I Y S Y Y ?=?// Y

S Y I Y Y =??? Y

S Y I = S I = (2)不同点:凯恩斯采用的是短期的静态的分析方法,哈罗德采用的是长期的动态的

分析方法。在凯恩斯看来“在长期我们都死了”,而哈罗德认为经济增长问题实质上是讨论

经济社会潜在生产能力的长期变化趋势。

19. 简述哈罗德模型和新古典模型的基本假设前提的异同。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内在稳定器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内在稳 定器 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不知不觉,又一年的考研向我们徐徐走来。中国当前的大学生就业结构,“万众创业”、进民企、考公务员、靠研究生各占相当比例。对不少大学生而言,与其说考研是追随兴趣增长学识,毋宁说是一种“特殊的就业手段”。特别是有些人,试图在所从事的领域建功立业,那么报考研究生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内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是指财政政策本身具有的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它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时自动减轻其程度,而不需要政府专门制定政策以调节经济。财政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机制是调节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对于轻微的经济波动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对于较大的经济波动则效果不大。 内在稳定器的功能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体现:首先,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下降,在税率不变时,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留给人们可支配收入会自动少减少一些,从而使得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少下降。累进所得税下,经济衰退使得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可以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反之,经济繁荣时,税收随着个人收入增加而增加;累进税率使得政府税收幅度超过收入增长幅度。其次,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政府转移支付,主要包括政府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经济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加,社会转移支付增加,可以抑制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等福利支出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最后,农产品价格保护支出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按照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的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支持,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减少了总需求。 举例来说,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75,这使自发消费增加1美元时消费需求一上来就会增加0.75美元,通过乘数作用,收入最终可增加4美元(因为乘数K1=KG=1/(1-0.75)=4),而有了税率为0.2的比例所得税,则自发支出(比方说投资或政府支出)增加1美联社元时,消费需求一上来只增加0.6美元[0.75×(1美元-02美元)],通过乘数作用,收入最终可增加2.5美元{因为乘数K1=KG=1/[1-0.75×(1-0.2)]=2.5}。可见,增加1美元自发支出时,有了比例所得税,总需求增加幅度变小了,从4美元变为2.5美元。 因此,尽管某些财政政策具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但要消除经济波动,仅靠自动稳定器不够,仍需要政府有意识地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密切注视经济的变动趋势,审时度势,主动采取变革收入或支出的财政政策。当认为总需求水平过低,即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通过削减税收,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来刺激经济;反之,当认为总需求水平过高,,即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

2012年中山大学80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2012年中山大学80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微观经济学部分(75分) 一、画图说明题(20分) 1.请画出柯布-道格拉斯偏好下的收入提供曲线,并简要说明该扩展线的典型特征及原因。 【分析】完全替代、完全互补和柯布-道格拉斯偏好等特例对应的收入提供曲线、价格提供曲线,考生一定要熟练掌握(包括画图)。另外,柯布-道格拉斯偏好这个知识点经常出考题,一定要掌握其特征:柯布-道格拉斯偏好会将固定比例收入用在两种商品上,比率取决于效用函数()1212c d U x x x x =,上的参数c 、d ,且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无关,仅与收入和参数有关。 【答案】 令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为()1212,a b u x x x x =,则该消费者的最优消费决策为: 11a I x a b p = ?+ 22 b I x a b p =?+ 据此可知,在两种商品的价格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无论收入如何变化,消费者的最优消费决策()12,x x 总是满足下列条件: 2112 x bp x ap = 可见,收入提供曲线必定是一条从原点出发,斜率为12 bp ap 的射线,如图1-1所示。

图1-1 柯布-道格拉斯偏好 2.请画图说明一个借款者当利率上升以后是否一定还是一个借款者,并简要说明原因。 【分析】跨期消费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八版)教材第十章有相关介绍,考生可查看相关知识点予以掌握。 【答案】 当利率上升以后,一个借款者可能仍然做一个借款者,也有可能使借款者变成一个贷款者。理由如下: 图1-2 利率上升对借款者的影响 如图1-2所示,11c m ,表明消费者是一个借款者。原有的跨期预算约束线为AB ,利 率的上升会使得跨期预算约束线围绕初始禀赋点(12m m ,)点顺时针旋转到EF ,变得更陡 峭。当利率上升后,消费者可以选择新的最优消费束为1E ,表明消费者从一个借款者变成 一个贷款者;消费者可以选择新的最优消费束为2E ,表明消费者仍然是一个借款者。 3.请画出完全替代情况下的价格提供曲线和需求曲线。 【分析】完全替代、完全互补和柯布-道格拉斯偏好等特例对应的收入提供曲线、价格提供曲线,考生一定要熟练掌握(包括画图)。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四大目标关系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四大目 标关系 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要实现充分就业,必须运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而这些政策会增加财政赤字和货币供给量,从而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反之,要实现物价稳定,就必须运用紧缩性经济政策,但这些政策会减少货币供给量和总需求,从而导致较高的失业率。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在价格和工资由自由市场决定的经济社会中,减少通货膨胀的政策必然要在高失业和大的GNP缺口方面付出沉重的代价。” 2.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具有一致性的一面。这是因为,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但是,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矛盾的一面。要提高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需要向知识和资本投资,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这会导致资本特别是机器对劳动的替代,从而相对减少对劳动的需求,使部分工人,尤其是技术水平低的工人失业。 3.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充分就业的实现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在边际进口倾向既定的条件下,国民收入增加会引起进口增加,从而导致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此外,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往往需要扩大出口、限制进口,这也会妨碍国际收支平衡和对国外质优价廉商品的进口,降低本国居民的效用水平。为了享受国外的低价商品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需要增加进口,往往引起相关行业的工人失业。 4.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根据宏观经济理论,一个国家要抑制通货膨胀、维护物价稳定,需要实行紧缩性经济政策,必要时,还要实行工资和价格管制。这势必会恶化投资环境,造成价格扭曲,滞缓经济增长,降低经济效率。反之,为了促进经济增长,需要实行扩张性经济政策,这样,出现通货膨胀也就在所难免。 以上四大目标的关系如表16.1所示。 表4-1 各目标之间的关系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物价0 - * + 充分就业- 0 + - 经济增长* + 0 - 国际收支平衡+ - - 0 注:表中“+”表示目标关系一致;“-”表示目标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6章 通货膨胀)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 第16章 通货膨胀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通货膨胀()11100t t t P P t P π---=?[Inflation ()11 100t t t P P t P π---=?] 答:通货膨胀意味着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人们一般采用价格指数来计算通货膨胀率,常用价格指数有:消费价格指数和GDP 紧缩指数。通货膨胀率即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1=100%1t t t t --?-年的价格水平年的价格水平 通货膨胀年年的价格水平 2。通货膨胀的类型:低通货膨胀、急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strains of inflation :low ,galloping ,hyperinflation ) 答:按照严重程度不同,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三类:低通货膨胀、急剧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胀。 (1)低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为一位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价格上涨缓慢且可以预测,人们对货币比较信任,愿意签订以货币形式表示的长期合同。 (2)急剧通货膨胀是指总价格水平以每年20%、100%,甚至200%的二位数或三位数的速率上涨时的通货膨胀。这种急剧的通货膨胀局面一旦形成并稳固下来,便会产生严重的经济扭曲。其特点为:一般地说,大多数经济合同都会实行指数化;货币贬值非常迅速,人们仅在手中保留最低限度的货币以应付日常交易所需;金融市场逐渐消亡,资本逃向国外;人们囤积商品,购置房产,而且绝对不会按照很低的名义利率出借货币。 (3)恶性通货膨胀是指各种价格以每年百分之一百万,甚至百分之万亿的惊人速率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的影响(再分配,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impacts of inflation (redistributive ,on output and employment )] 答:(1)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再分配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人们手中财富的实际价值来实现。一般说来,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会将财富从债权人手中再分配给债务人,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往往有利于债务人而有害于债权人。如果通货膨胀率出现不可预期的下降,那么所产生的效应就正好相反。但在更多时候,通货膨胀只是将收入和资产搅合在一起,随机地在全体居民中进行重新

宏观经济学考研专题考题精编及详解 (经济周期)【圣才出品】

专题七 经济周期 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假设经济行为人面临跨期约束,其效用函数为: ()11121212211,ln ln 11L L U L L C C W ηηβηη--??--=-+- ?--? ? 其中C 1,C 2分别为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消费,L 1,L 2分别为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劳动投入,行为人第一期的单位工资为W 1,第二期的单位工资为W 2,第一期储蓄S ,利率为r ,β为第二期效用贴现值,η<0。现在假设行为人没有初始财富,所有消费均来自劳动所得,并且两期内消费完所有收入。试问行为人最大化其效用的两期劳动投入比L 2/L 1为多少?( ) A .()1 1211W r W ηηβ-??+?? ????? B .()11121W r W ηηβ-??+?? ????? C .()1121W r W ηβ-??+?? ????? D .()1 121W r W ηβ??+?? ?????

【答案】A 【解析】将目标函数关于L 1求导,得:-L 1-η-βL 2-η(?L 2/?L 1)=0。由题意可知约束条件为:C 1+S =W 1L 1,C 2=(1+r )S +W 2L 2,整理得:L 2=[C 2-(1+r )(W 1L 1-C 1)]/W 2,将其对L 1求导得:?L 2/?L 1=-(1+r )W 1/W 2,代入-L 1-η-βL 2-η(?L 2/?L 1)=0,得: ()1122111L W r L W ηηβ-??=+?? ????? 2.根据经济统计资料,经济周期性波动最大的一般是( )。 A .日用消费品的生产 B .农产品的生产 C .资本品的生产 D .没有一定的规律 【答案】C 【解析】投资过度理论认为,经济衰退的原因不是投资过少,而是投资过多。投资过多是指生产资本品(和耐用品)部门的发展超过了生产消费品部门的发展。经济扩张时,资本品(和耐用品)增长的速度比消费品快;经济衰退时,资本品(和耐用品)下降的速度也比消费品快。因此,资本品(和耐用品)投资的波动造成了经济的波动。 3.根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实际总供给曲线具有正的斜率是因为( )。 A .技术的变化

2021年宏观经济学考研全真模拟试卷与考研真题解析

2021年宏观经济学考研全真模拟试卷与真题解析 宏观经济学考研全真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如果一个经济体出现投资不足,则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会出现?() A.政府失业救济金增加 B.税收减少 C.出口增加 D.以上都是 2下列最符合持久收入假说的说法是()。 A.人们在收入减少时要维持其生活水平 B.人们有了暂时收入就购买耐用消费品 C.暂时收入用于储蓄而不是消费 D.收入的暂时增加被全部消费掉 3在IS曲线上,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A.一个 B.无数个 C.一个或无数个 D.以上都不正确 4假定经济处于长期均衡,部分投资者持悲观态度使得总需求曲线左移500亿元,政府想增加支出以避免出现衰退,如果挤出效应永远是乘数效应的一半,MPC等于0.9,政府支出应该增加()。

A.100亿元 B.500亿元 C.900亿元 D.1000亿元 5当一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时,货币当局可以采用哪种方法控制货币供给量()。A.降低贴现率 B.降低准备金率 C.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 D.以上方法都可以 6关于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主张的比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凯恩斯主义强调影响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不是利息率而是货币数量,即货币量→物价;与此相反,货币主义强调货币供给量影响利息率,再通过利息率来影响总需求,即货币量→利息率→总需求 B.在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中,中央银行能够使用的政策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政策以及法定准备金率政策;货币主义主张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中心,力主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 C.在政策目标方面,凯恩斯主义主张利用利息率调节消费和投资,进而改变社会总需求;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不是刺激总需求,而应该为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D.在货币政策的具体运用方面,凯恩斯主义主张在萧条时期实行货币扩张政策,而在繁荣时期实行货币紧缩政策;货币主义主张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货币供给量

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

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概念题 1.宏观经济学(杭州大学 ) 2.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国政法大学) 3.名义GDP和实际GDP(武大) 4.潜在的GDP(人大;北师大) 5.国民生产净值 (武大) 6.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人行) 二、筒答题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武大) 2.为什么说GDP不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北大)3.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区别。(东南,北大)4.写出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北大 ) 5.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与个人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有何不同?为什么新住宅的增加属于投资而不届于消费?为什么存货投资也要计人GDP之 中?(武大 ) 6.说明在证券市场购买债券和股票不能看作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天津财大) 7.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人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人GDP?(北方交大) 8.下列各项是否计入GNP(国民生产总值)? (1)转移支付; (2)购买一辆旧车; (3)购买普通股票。(复旦大学1995研) 9."GNP=C+I+G+(X-M)"的内涵。(武大 )

lo.简要评述国民收人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浙大 ) 11.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人行 ) 12.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浙大 ) 三、计算题 1.某地区居民总是把相当于GDP60%的部分存起来,并且不用缴税也不购买外地商品。今年该地区将总值2000万元的汽车销往外省,这对高地区的GDP产生影响,请回答:(武大) (1)该地区的GDP增加了多少? (2)假如该地政府增加同样2000万元购买本地汽车,是否会产生与(1)相同的结果?为什么? (3)假如该地政府将2000万元以补贴的方式发给居民,该地GDP是否会增加?为什么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人决定理论 一、概念题 1.均衡产出(武大 ) 2.加速原理(北方交大 ) 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武大 ) 4.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中南财大 ) 5.边际消费倾向(武大;中南财大) 6.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武大 ) 7.边际储蓄倾向(上海财大 ) 8.持久收入假说(武大 ) 9.税收乘数(武大 ) 10.投资乘数(首都经贸大学) 1I.平衡预算乘数(华中科大 ) 12.相对收人假说(武大 ) 二、简答题 1.相对收入假说是如何解释"消费函数之谜"的?(北大 ) 2.试述相对收人假说中的"棘轮效应",分析这种效应对消费者的影响。(武大)

经济学考研2021年《宏观经济学》考研模拟真题

经济学考研2021年《宏观经济学》考研模拟真题 宏观经济学考研全真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如果一个经济体出现投资不足,则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会出现?() A.政府失业救济金增加 B.税收减少 C.出口增加 D.以上都是 2下列最符合持久收入假说的说法是()。 A.人们在收入减少时要维持其生活水平 B.人们有了暂时收入就购买耐用消费品 C.暂时收入用于储蓄而不是消费 D.收入的暂时增加被全部消费掉 3在IS曲线上,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A.一个 B.无数个 C.一个或无数个 D.以上都不正确 4假定经济处于长期均衡,部分投资者持悲观态度使得总需求曲线左移500亿元,政府想增加支出以避免出现衰退,如果挤出效应永远是乘数效应的一半,MPC 等于0.9,政府支出应该增加()。 A.100亿元 B.500亿元 C.900亿元 D.1000亿元 5当一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时,货币当局可以采用哪种方法控制货币供给量()。 A.降低贴现率 B.降低准备金率 C.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

D.以上方法都可以 6关于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主张的比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凯恩斯主义强调影响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不是利息率而是货币数量,即货币量→物价;与此相反,货币主义强调货币供给量影响利息率,再通过利息率来影响总需求,即货币量→利息率→总需求 B.在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中,中央银行能够使用的政策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政策以及法定准备金率政策;货币主义主张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中心,力主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 C.在政策目标方面,凯恩斯主义主张利用利息率调节消费和投资,进而改变社会总需求;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不是刺激总需求,而应该为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D.在货币政策的具体运用方面,凯恩斯主义主张在萧条时期实行货币扩张政策,而在繁荣时期实行货币紧缩政策;货币主义主张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货币供给量 7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当人均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下列哪一项时,人均消费将达到极大?() A.sy/(n+δ) B.sy-(n+δ) C.s-(n+δ)

西方经济学宏观考研真题

国民收入核算 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中南财大2003); 国内生产总值(GDP)(北交大2005,华中科技大学2005,上海交大2006,四川大学2006); 名义GDP和实际GDP(武大2000); 潜在产出(北航2006), 国民生产净值(NNP)(武大2001);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厦门大学2006); 消费物价指数(武大2006,南开大学2006); 国民生产总值(GNP)(南开大学2005); 简答题: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武大2001) 2、为什么说GNP不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北大1998) 3、单纯用GNP作为经济活动衡量标准有何不足(南京大学2006) 4、请分析GNP与GDP的不同。(南开大雪005,武汉理工大学2006) 5、写出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北大2001) 6、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与个人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有何不同为什么新住宅的增加属于投资 而不属于消费为什么存货投资也要计入GDP直中(武大2002) 7、说明在证券市场购买债券和股票不能看作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天津财大1999) 8、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北 方交大2000) 9、下列各项是否计入GNP(国民生产总值)为什么(复旦大学1995) (1)转移支付; (2)购买一辆旧车; (3)购买普通股票; 10、“GNP=C+I+G+(X-M)”的内涵。(武大2002) 11、简要评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浙大1998) 12、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人行1998) 13、从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说明“GDP快速增长,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却增长缓慢”的可能

宏观经济学考研试题4

4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4.1 概念题 1.“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武汉大学2004研;东北大学2004研;东北大学2003研;北方交大2001研;大连理工2005研;上海交大2005,2006研;华中科技大学2005,2006研;东华大学2006研) 2.凯恩斯极端(南京财经大学2004研) 3.经济政策(东北大学2004研) 4.财政政策(东北大学2004研;东北财经大学2006研) 5.货币政策(东北财经大学2006研;华中科技大学2006研) 6.财政政策乘数 7.货币政策乘数 8.古典主义极端 4.2 简答题 1.何谓“挤出”效应?说明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上海财大2003研;北方交大2003研) 2.IS曲线和LM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才能做到这一点?(武大2001研;北方交大1999研) 3.对有顺差的过热经济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是否合适?为什么?(南京大学2005研)4.货币政策效果为什么会因LM斜率而异?(武大2002研) 5.请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作简要分析。(武大2000研) 6.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来解决“滞胀”问题?(上海财大1998研)7.什么是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对外经贸大学2003研) 8.试说明货币幻觉对消费支出的可能影响。(北大1999研) 9.试用IS-LM模型分析引起“完全挤出”的财政扩张政策的情况。 10.简要回答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说明为什么会产生乘数效应? 11.国家宏观调控应掌握哪些数量界限?(首都经贸大学2005研) 11. 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总产出为Y,总消费为C,政府一揽子税收为T,政府支出为G,消费边际倾向为MPC。考虑如下两种政策:(i)政府开支增加△G;(ii)政府一揽子税收减少△T。假设|△G|=|△T|。试分析如下观点:如果政府将提高总产出作为政策目标,政策(i)比政策(ii)更有效。(中央财大2007研) 12. 关于稳定性政策: (1)假设一个经济体处在充分就业的初始均衡之中,如果增加货币供给量,其对经济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各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短期影响与长期影响没有差别? (2)在什么情况下,总需求管理政策是必要的和有效的?在什么情况下不需要总需求管理政策?(武汉大学2006研) 4.3 计算题 ,税收T=100,1.假设货币需求L=0.2Y-5r,货币供给M=200,消费C=60+0.8Y d 投资I=150-5r,政府支出G=100。求: (1)IS和LM方程及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情况不变,政府支出从100增加到120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变为多少?

宏观经济学计算公式-考研必备

●宏观经济学部分 一、国民收入的计算: 1.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 支出法:)(M X G I C GDP -+++= 收入法:T S C GDP ++= 2.国民收入恒等式: T S C M X G I C ++=-+++)( 消去C ,得到: T S M X G I +=-++)( 若不存在对外经济活动,则: T S G I +=++ 若不存在对外经济活动和政府活动: S I =——两部门经济中IS 均衡条件 二、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均衡:I=S (两部门)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以收入y 为自变量: ⑴消费函数:)(Y C C = 平均消费倾向:Y C APC = 边际消费倾向:Y C MPC ??=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⑵储蓄函数:)(Y S S = ※ 边际储蓄倾向递增规律 2.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⑴假定消费函数的基本形式:Y C βα+= ⑵用消费函数决定国民收入,有: ∵S Y S C Y ++=+=βα ∵0I I S == (I 0为自主投资) 于是 0I Y Y ++=βα ? β α-+=10I Y ——(Ⅰ) ⑶用储蓄函数决定国民收入,有: ∵S C Y += ∴Y Y Y C Y S )1()(βαβα-+-=+-=-= Y C βα+=)]([Y C C =即S I =S I Y +=

又∵)(0I I S == ∴0)1(I Y =-+-βα β α-+=?10I Y ——(Ⅱ) 可见,用消费函数推倒国民收入和用储蓄函数推倒国民收入能得到相同的结果。(Ⅰ)式等于(Ⅱ)式。 ⑷加入政府部门后的收入决定: 设G=G 0, T=T 0,则加入税收后,消费者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变为Y d =Y=T 0,于是有: )(0T Y Y C d -+=+=βαβα 于是:0 00)(G I T Y Y G I C Y ++-+=++=βα β βα-++-=1000G I T Y ——很重要的推导基础 3.乘数理论——对“推导基础”中所求变量求导 ⑴投资乘数:对I 求导 β -=11dI dY ,即为投资乘数。 于是由于投资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β β-?=-??=?111I I Y ⑵政府购买乘数:对G 求导 β -=11dG dY ,即为政府购买乘数。 于是由于政府购买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ββ-?=-? ?=?111G G Y ⑶税收乘数:对T 求导 β β--=1dT dY ,即为税收乘数。 于是由于政府税收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β βββ -?-=--??=?11T T Y ⑷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支出同时变动。即,把⑵和⑶中乘数相加: 1)1(11=--+-β ββ,也就是说,平衡预算乘数为1。于是,政府支出及税收同时变动ΔG (或ΔT )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为:

郑炳:2015宏观经济学考研重点归纳

郑炳:2015宏观经济学考研重点归纳 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均衡产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简单国 民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乘数论;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各种乘数;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要求:掌握各种乘数的理论及计算。 2.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对经济增长概念的概述;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增长因素分析;最 优增长路径;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要求:注重各个增长理论的假设及结论,通过对比加深对经济增长模型的理 解。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各个理论对经济周期的解释。 3.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算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个人可支配收入;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名义GDP和实际GDP。 要求:重点掌握本章基本概念及计算。 4.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 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资本证券市场;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要求:掌握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原理及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 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的效果;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要求:熟练掌握用财政货币政策进行分析的基本理论。

6.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投资的决定;LS曲线、LM曲线;利率的决定;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要求:熟练使用IS——LM模型进行分析及计算。 7.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起因及其影响;价格调整曲线;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的办法。 要求:重点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及解决的对策,可结合国际金融的有关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 8.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的一般说明;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模型;凯恩 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 数学小结。 要求:掌握总需求总供给曲线的推导和分析。

2013年中山大学80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2013年中山大学80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2013年中山大学80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 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 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微观经济学部分(75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0题,每题2分) 1.当一个经济学家说“由于发生疯牛症,鸡肉的需求上升”,这意味着()。 A.鸡肉的需求曲线往左移动 B.鸡肉的价格下降 C.鸡肉的价格上升 D.鸡肉的需求曲线往右移动

【答案】D 【解析】发生疯牛症会使得消费者减少对牛肉的消费,由于牛肉和鸡肉互为替代品,人们会将原先对牛肉的需求转移到对鸡肉的需求上,从而使得鸡肉的需求曲线右移。BC两项,鸡肉的价格是上升还是下降还取决于鸡肉供给的变动。 2.下面哪些不是需求的影响因素?()A.品味与偏好 B.收入 C.对未来相对价格的预期变动 D.政府给予企业的补贴 【答案】D 【解析】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D 项,政府给予企业的补贴属于供给的影响因素。 3.假设电影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当电影票的需求突然下降时,下面哪种情况会发生?()

A.电影票的价格下降,需求数量上升 B.电影票的价格上升,需求数量上升 C.电影票的价格下降,需求数量下降 D.电影票的价格上升,需求数量下降 【答案】C 【解析】若电影票的需求突然下降,则会使得电影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当供给曲线保持不变时,会使得电影票的价格和需求量都下降。 4.当边际成本曲线处于下降,并且处于平均总成本曲线下方的时候,平均总成本曲线是()。 A.上升的 B.下降的 C.仅在短期中是下降的 D.除非给出固定成本,不然无法知道平均总成本曲线是下降还是上升 【答案】B 【解析】由于边际成本曲线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根据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的关系可知,在最低点的左方,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总

2017跨考教育宏观经济学考研终极预测五道论述题

2017跨考教育宏观经济学考研终极预测五道论述题 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分析 先强调:这是2017年考研论述题最有可能的一道考题! 关于这个知识点,之前跨考教育郑炳老师在课程介绍过很多次,在这里概况下作答要点和注意事项: 1.记住一点:论述题有详细数据的一定要写数据,用“数据”征服改卷老师。比如,2016年前三季度每个季度GDP 增长速度为6.7%。 2.我们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是相对于之前高达8%以上的高增长而言的,即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块,可以结合权威人士所说的“L ”形走势进行分析。 3.一定要记住: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一方面可以从需求端分析原因,即从()Y C I G X M =+++-进行分析(所谓的“三驾马车”),另一方面可以从供求端分析原因,即Y K L A Y K L A αβ????????=++ ? ????? 进行分析。而且,目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主要是原因是供求端问题,所以才提出供给侧改革。这一块,可以出无数道考题,如分析为什么我国投资大幅度下降,为什么我国净出口下降幅度较大?…… 大家可以练习下下面这道经典考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GDP 增长率已经从2010年的10.6%降至2014年的7.4%,2015年的年增长率预计跌破7%。 (1)结合凯恩斯理论,从需求角度分析增速放缓的原因。 (2)结合经济增长理论,从供给角度分析增速放缓的原因。 (3)综合上述理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

2016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思考:什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什么是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6年底,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提出: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什么呢?大家可以思考下。 对于这部分内容,建议学员留意和掌握如下考点: 1.学会利用IS-LM模型以及AD-AS模型分析经济政策效果,画图很关键!平时经常用IS-LM模型分析经济政策效果,AD-AS模型的分析也需要掌握,因为很可能考题问这样的政策组合对价格等有什么影响,此时不能用IS-LM模型分析了。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与IS曲线斜率以及LM曲线斜率之间的关系。这属于知识点,虽然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淡化了这个知识点,曼昆《宏观经济学》等教材没有过多介绍,但依然是重要的考点,建议尝试用数学方法分析(先构造等式,然后通过求导得出影响斜率的因素)。 3.如果这部分出考题,可能会超纲,即可能会涉及到金融学里面讲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大家记住结论:在我国,凯恩斯学派主张的利率传导机制不好使(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中,投资主体对利率不敏感),我国更多的是采用信贷传导机制,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控制信贷数量和投向来影响市场货币供给情况(原因在于我国主要采用的是间接融资方式,商业银行在其中起到非常关键作用)。 4.大家会发现2016年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我国也没有过多采用常规货币政策,主要是因为目前的经济形势决定了常规货币政策不好使,所以中央银行更多的是采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如常备借贷便利(百度下这个概念,了解即可)。 大家可以练习下下面这道经典考题: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消费及生产价格指数

201 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 消费及 生产价格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 通过抽样调查,选择代表性的商品和服务为样本,比较根据当年价格计算的商品总价值和根据基年得到的商品总价值,得到的比值就是消费者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 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和文化用品、居住、服务项目等八个大类。国家规定325种必报商品和服务项目,其中,一般商品273种,餐饮业食品16种,服 务项目36种。该指数是综合了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民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取得。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一、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二、中间阶段:商品尚需作进一步的加工;三、完成阶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 手续。 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 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目前, 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平衡:找到工作、生活、家庭的平衡点

曼昆《宏观经济学》考研2021考研真题解析

曼昆《宏观经济学》考研2021考研真题解 析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判断题 1索洛模型没有解释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上海大学2018研] 【答案】√查看答案 【解析】索洛模型的结论是:一旦经济达到稳态,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就只取决于技术进步的速率。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只有技术进步才能解释经济持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持续上升。但是,索洛模型并未解释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只是索洛模型的一个假设而已。因此,索洛模型没有解释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 2在理性预期时,只有欺骗民众的货币政策才有可能产生实际效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研] 【答案】√查看答案 【解析】在理性预期时,人们可以最好地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包括关于现在政府政策的信息来预期未来,所以正常的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状况不会造成影响,只有通过欺骗民众的货币政策,使民众产生错误的预期,才有可能改变实际经济状况。 3根据费雪模型,当消费者面临借贷约束时,其消费水平会下降。()[上海财经大学2017研] 【答案】×查看答案

【解析】当消费者面临借贷约束时,消费可能不降反增。比如在没有借贷约束时,消费者在当期是贷款者。即他消费完还剩多余的资金,他愿意将剩下的资金贷款出去从而获得一部分收益,而如果现在消费者面临借贷约束时,消费者就可能无法将手中多余的资金贷款放出去,这时候他就不得不把多余的资金花出去。则当期的消费会上升。 4根据庇古的实际余额效应,总需求将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而增加,这是因为利率下降导致投资需求增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研] 【答案】×查看答案 【解析】实际余额效应是指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为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相对的富裕,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的上升,带来消费需求上升并进一步带来总需求的提升,所以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题目中所述的逻辑本身是正确的,属于货币市场理论与投资理论的内容,但与实际余额效应无关。 5托宾q理论认为企业家应该根据企业资本市场价值和企业资本的重置成本比率做出投资决策。()[上海财经大学2013研] 【答案】√查看答案 【解析】托宾q值是企业作出投资决策的比例依据,q=已安装资本的市场价格/已安装资本的重置成本。如果q大于1,那么股票市场对现有资本的估价就大于其重置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会增加投资;如果q小于1,那么股票市场对资本的估价就小于其重置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会减少投资。 6政府控制通货膨胀一般要以一定的失业率为代价,但是如果居民采取理性预期的话,控制通货膨胀的成本就可以大大降低了。()[北京大学2005研]

郑炳考前终极押题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考研五道论述题

2017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考研终极预测五道论述题 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分析 先强调:这是2017年考研论述题最有可能的一道考题! 关于这个知识点,之前跨考教育郑炳老师在课程介绍过很多次,在这里概况下作答要点和注意事项: 1.记住一点:论述题有详细数据的一定要写数据,用“数据”征服改卷老师。比如,2016年前三季度每个季度GDP增长速度为6.7%。 2.我们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是相对于之前高达8%以上的高增长而言的,即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块,可以结合权威人士所说的“L”形走势进行分析。 3.一定要记住: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一方面可以从需求端分析原因,即从() Y C I G X M =+++-进行分析(所谓的“三驾马车”),另一方面可以从供求端分析原因, 即 Y K L A Y K L A αβ ???? ???? =++ ? ? ???? 进行分析。而且,目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主要是原因是供求 端问题,所以才提出供给侧改革。这一块,可以出无数道考题,如分析为什么我国投资大幅度下降,为什么我国净出口下降幅度较大?…… 大家可以练习下下面这道经典考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GDP增长率已经从2010年的10.6%降至2014年的7.4%,2015年的年增长率预计跌破7%。 (1)结合凯恩斯理论,从需求角度分析增速放缓的原因。 (2)结合经济增长理论,从供给角度分析增速放缓的原因。 (3)综合上述理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 2016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思考:什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什么是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6年底,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提出: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什么呢?大家可以思考下。 对于这部分内容,建议学员留意和掌握如下考点: 1.学会利用IS-LM模型以及AD-AS模型分析经济政策效果,画图很关键!平时经常用IS-LM模型分析经济政策效果,AD-AS模型的分析也需要掌握,因为很可能考题问这样的政策组合对价格等有什么影响,此时不能用IS-LM模型分析了。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与IS曲线斜率以及LM曲线斜率之间的关系。这属于知识点,虽然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淡化了这个知识点,曼昆《宏观经济学》等教材没有过多介绍,但依然是重要的考点,建议尝试用数学方法分析(先构造等式,然后通过求导得出影响斜率的因素)。 3.如果这部分出考题,可能会超纲,即可能会涉及到金融学里面讲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大家记住结论:在我国,凯恩斯学派主张的利率传导机制不好使(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中,投资主体对利率不敏感),我国更多的是采用信贷传导机制,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控制信贷数量和投向来影响市场货币供给情况(原因在于我国主要采用的是间接融资方式,商业银行在其中起到非常关键作用)。 4.大家会发现2016年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我国也没有过多采用常规货币政策,主要是因为目前的经济形势决定了常规货币政策不好使,所以中央银行更多的是采用非常规货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