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叶绿素测量技术

叶绿素测量技术

叶绿素测量技术
叶绿素测量技术

附录I叶绿素的测定

本章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帮助您优化叶绿素的测定方法,并帮助您解决测量中常见的问题。YSI6025型叶绿素传感器提供了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来评价环境中富集的浮游植物,但是它在使用中仍有一些限制,用户开始实际研究工作前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另外,从用户的角度来说,YSI 6820, 6920, 6600, 和 600 OMS的叶绿素系统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以下是一些例子:

ο由叶绿素传感器得到的数据可以通过一种精密的滤除算法进行处理,这种算法中的大量参数是用户输入的。

ο如果叶绿素系统与YSI 650 MDS 显示/记录仪或者便携式电脑相连,就可以进行点数据采集。

ο用电缆将叶绿素系统与数据采集平台相连后,叶绿素系统可以安装在任何型号的主机上用于长时间的测量使用。

ο叶绿素系统包括船载电源,它可以与YSI 6920, 6600, 和 600 OMS相连进行长时间的测量,直接记录数据。

οYSI叶绿素系统还提供了大量的校准选项。

这一章的内容是对本手册中其它章节中有关叶绿素的讨论(参见第二部分2.1,准备工作,第五部分,操作原理和第二部分2.10注意事项, 维护和储存)的补充,以期帮助用户从YSI6025叶绿素系统中获得最大的收获。这些问题都是使用带YSI 6025叶绿素传感器的YSI 6820, 6600, 6920, 和 600 OMS系统的用户可能会问的问题。它并不像本手册别的章节那样具体涉及特别的操作说明。

问题1: YSI6025叶绿素探头是用来测定什么?

这个YSI传感器是用来评估环境水样中的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的浓度对于预测有害海藻暴发和间接测量水样中富营养化非常有帮助。浮游植物的评估是通过活体(in vivo)检测这些生物的叶绿素荧光来实现的。活体测定也就是在未破坏活细胞的情况下

进行的测定。注意,传感器直接检测的是水样中所有物种在蓝光(中心波长470nm)的照射下发出的荧光。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的荧光是由浮游植物中的叶绿素引起的,但是,必须记住的重要的一点是:任何存在于水样中并在传感器光束下发荧光的物质(无论是化学形式还是生物形式)都会对读数有所贡献。

问题2:用YSI6025进行的叶绿素检测的准确度可以达到什么水平?

YSI认为用户使用YSI6025可以获得同其它用于活体检测环境中叶绿素检测的商品化荧光计相同的准确度。如果用户根据标准方法收集水样,进行细胞破碎,用分光光度法或HPLC对萃取的叶绿素进行测定,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将会好于使用YSI6025进行的测量。

活体测定的相对准确度将会完全取决于用户使用的校准方法(见下一问题)。无论使用了哪一种校准方法,YSI6025的读数将会近似地追踪被分析的环境水样中的叶绿素变化趋势。例如,如果用户使用传感器,并以一个标准的采样间隔(15分钟)为间隔读取读数,叶绿素数据的变化 通常反映出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该地点浮游植物的增加或减少。如果用户对相同水体的数据点进行水平或垂直绘图,那么传感器输入通常将会显示出在不同采样地点浮游植物存在的多或少。以下的图表示了在不同地点用YSI6025和一台高品质单参数商品化荧光计的叶绿素变化曲线。

用户必须记住的一点是:因为附录和第五部分,操作原理中说明的局限性,YSI不提供活体检测叶绿素的准确度说明。

问题3:YSI 6025可以用哪些校准方法?

如果要保证准确测定真实存在于水样中叶绿素成分,那么YSI 6025传感器事实上就只有一种校正方法。那就是首先用实验室萃取分析得到某一浮游植物悬浮液中叶绿素的量,然后以此悬浮液对传感器进行校正。这种方法需要实验者在采样、监测研究过程中从被研究的环境水体中收集水样,在实验室中细胞破碎后进行分析,然后用此方法得到的叶绿素数值对YSI 6025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调整。具体详细步骤请参见第五部分操作原理。

使用这种方法,必须根据实验室数值,以手动方式或以电子数据表的形式对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调整。例如,如果在某一特定的地点YSI 6025测定的叶绿素的数值为15.6 ug/L,而实验室分析得到的数值为10.8 ug/L,那么在用YSI 6025进行的研究中所有叶绿素数值都必须被乘以0.69(10.8/15.6) 。这一步骤可以用电子数据表的方法实现,例如Excel (如下所示)。

注意:在测定研究之前,必须用去离子水做传感器的1-点校正,保证传感器在无叶绿素的水中读数为零。

问题4:如果已经用实验室方法测定的样品叶绿素值对传感器进行了校正,那么在现场获得的数据是不是完全准确的?

不,这样得到的数值的准确性不可能超出荧光方法本身准确性的限度。第五部分,操作原理中描述了的所有活体叶绿素测定都存在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完全有可能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即使使用了可能最佳的校准方法。例如,不同种类的浮游植物的活体荧光可能不同,尽管它们的叶绿素含量是相同的。这样,监测时在采样的地点、采样时刻水体中的生物种类要完全相同,否则如果只进行了单个浮游植物的叶绿素校正,那么结果就不准确。另外,许多浮游植物的荧光强度存在着昼夜循环,尽管数量并没有变化。由于这个局限性,因此在一天中校准和现场测量样品中叶绿素含量的时间要完全一致,这样两种方法才能统一。这样的同步水平通常是不可能实现的。

关键的一点是:任何荧光计进行的活体叶绿素测定的准确度都可能比实验室单个样品分析的准确度差。但是,活体方法的优点在于它的方便,以及通过间接的荧光读数来跟踪浮游植物的相对变化的能力。

问题5:我可以用一种标准染料来校正我的6025叶绿素传感器,以此来提高准确度吗?

第五部分,操作原理中描述的染料溶液的使用通常不能显著的提高现场数据相对于采集样品萃取分析的准确度。染料的使用主要是在使用过程中当传感器还原后,对染料溶液进行再次分析,以检查传感器的漂移。使用2-点标准步骤可能会更容易定量使用染料。但是,请记住用染料作为校准物并没有真正提高传感器的准确度。

问题6:如果是以评估适应性为目的,用YSI 6025活体测定的叶绿素的数值是否具有可报导性?

可能不。因为以上提到的以及第五部分,操作原理涉及的方法的局限性,活体方法总是存在误差。或许可以与某一特定的管理机构合作,发展一种特定地点活体测定和实验室测定叶绿素数值之间相对性的方案,但方法学的总结还必须由使用者来完成。

问题7:我曾经看过广告中有分子叶绿素标样,它可以被用于校准YSI 6025传感器吗?

可能不行。这种标准样品通常只能溶于有机溶剂,而有机溶剂会严重损坏YSI 6025探头上使用的材料。即使有可溶于水介质的叶绿素分子标样,它们的荧光与活体叶绿素荧光的相似度也不会比上述的染料标样好。

警告:校准物溶液只能以水或极稀的水-酸溶液作为溶剂,YSI 6025不得暴露于除此以外的任何溶剂配的标准液。此情况下制成的传感器损坏不在保修范围内。

问题8:标准方法步骤中得出的数值表示为“chlorophyll a”,这种物质是YSI 6025的报告单位吗?

不是。事实上,YSI 6025或者任何活体荧光计都不能区分不同种的叶绿素,只要测定的方法(包括范围)已经被指定,YSI 6025中总叶绿素数值的报告可以用相对荧光单位或者以ug/L为单位。

问题9:YSI 6025传感器是与浮游植物量的变化呈线性关系吗?

是的。如下图所示,对实验室海藻样品进行一系列的稀释,传感器是与此成非常好的线性关系的。这种对于特定海藻的线性关系使传感器可以很好地跟踪从一个地点到一个地点或者在一个监测过程中浮游植物的相对变化。

问题10:为了得到尽可能好的叶绿素现场读数,我要怎样设置数据过滤器(Data Filter)?

正如第五部分,操作原理所描述的那样,一些对初始叶绿素数据的处理过程通常是有

益的,它输出的数值反映了该地点叶绿素的“平均”值。过滤器选项就是设计用来优

化这种数据处理的,它位于于主机菜单结构中高级子菜单的3-传感器(3-Sensor),4-数

据过滤器(4-Data Filter)选项以下。

对大多数的应用来说,包括点采集和监测,关于数据处理推荐以下设置:

ο在3-传感器(3-Sensor),如果显示“Chl Spike Filter”请将它禁止。

ο在4-数据过滤器(4-Data Filter)中,激活过滤器。

ο在4-数据过滤器(4-Data Filter)中,禁止“Wait for Filter”选项。

ο在叶绿素的4-数据过滤器(4-Data Filter)中,将时间常数(Time Constant)设为12。

ο在叶绿素的4-数据过滤器(4-Data Filter)中,将阈值(Threshold)设为1。

对采样测定或者监测,这些默认设置通常都将产生反映叶绿素“平均值”的数据,而

不会明显的减慢响应时间。增加时间常数、阈值或者同时增加这两个数值可能进一步

平滑叶绿素数值。对默认设置的变更必须以在特定地点测定的经验数据为基础。

问题11:我的YSI 6025传感器必须多久校正一次?

在每一次使用YSI 6025传感器之前您都必须用去离子水进行一次零点校正。

对YSI进行的测试表明YSI 6025的光学系统非常的稳定,不会有很大的漂移。因此,

如果您使用的是染料“校正”方法(已考虑其局限性),您可能不需要经常进行校正程序(必须记住:这仅当被用作漂移检查才有用)。一般来说,在刚刚开始使用YSI 6025传

感器时,您必须比较经常地定期用染料样品进行2-点校正,这样经验式地测定传感器

漂移的速度,并用这些经验来设置您的校正频率。

如果您为了得到相对于实验室萃取分析来说比较准确的读数,采用浮游植物悬浮液对

传感器进行前校正,您可以对每一次采样或监测研究都进行一次2-点校正。

问题12:为实验室分析采集样品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是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采集的水样要能代表YSI 6025活体测定的水体。最经常犯的

错误就是简单地把一个开口瓶浸入水体中。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肉眼可见的水面植物

或海藻(它们也含有叶绿素)也会被带入样品中,但事实上它们不并会出现在检测荧光的探针放置的水下区域。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您的实验室分析相对于YSI 6025活体测定的叶绿素数值将会有很大的误差。

对于水面采样,为了减少这种作用,您可以将一个密封的瓶子放入1英尺或更深的水中,然后再移去盖子让容器装满。在将瓶子从水中拿出之前把盖子重新盖上。更好的办法就是使用商品化的水样采集设备,这种设备就是特别设计用来获取某一特定深度有代表性的水样。

在样品运回实验室的过程中,您还必须注意防止样品的波动。样品必须保存在低温和黑暗中(比如,放在冰盒中),直到开始进行分析步骤。一些用户会选择在现场将样品进行过滤,然后将过滤片保存在冰中,并在运输过程中保持不见光。

问题13:被检测的水体有很多可见的浮游海藻,但是我的YSI 6025叶绿素传感器的读数并非常的低,什么导致了这种矛盾的状况?

YSI 6025不是设计用来检测漂浮在水面上的可见海藻或植物物质。它是用来检测悬浮于水面以下的微小浮游植物的荧光的。水体中可看到漂浮的海藻但水下的浮游植物浓度很低,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

问题14:在采样研究中,怎样才能用YSI 传感器得到最好的结果?

有两个因素非常重要。第一点是在手动记录读数或者用电脑或YSI 650 MDS记录数据前,必须确认读数稳定。在将主机浸没后,您必须用眼监测读数至少1-2分钟,确认其稳定。第二个因素是在主机浸没以后、目测读数之前,您必须经常手动启动传感器的机械清洗刷。这个清洁循环是必须的,它可以除去光学表面的气泡,否则这些气泡将会导致错误的读数。如果在第一次清洗后观察的读数不正常,重新开启清洗刷,以确保所有的气泡都已经除去。在650 MDS的运行屏幕上,可以很容易的完成清洗刷的手动开启。

您还必须允许主机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监测地点的水体温度。

问题15:无人伺服自动监测研究的“噪音”水平如何?

所有的环境水样中的浮游植物的种类都会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同,而这个因素在叶绿素长期监测研究中会导致一些噪音或波动。这种噪音的程度取决于监测的地点。在一个

检测地点(俄亥俄洲西南的一个湖泊)进行的一次典型的36-天测试得到的数据如下图所示,以供参考。

然而,请注意,您可能会在您的监测地点观察到更小或更大的噪音,这不会危及您的传感器的性能。监测研究过程中偶尔出现的尖峰信号是正常的,通常只是表示在采样的时刻,光学表面上有一个大的浮游植物颗粒瞬间经过。

如果您在监测研究过程中经常观察到一段时间的数据明显不可信,因为出现了很多高的尖峰信号,那么您可能必须采取另外的措施来减少这种作用(见下一问题)。

问题16:我的无人伺服自动监测数据显示有很多的叶绿素尖峰信号,这明显不能反映水样中浮游植物的平均含量。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这种现象?

这种影响,如以下所示的叶绿素原始读数,可能是由于水面下肉眼可见的纤维状海藻的存在造成的。

柔软的海藻丝可以附着在清洁刷的臂上,有时即使经过了清洁过程,它仍然会留在探头光学器件上。要减少这种影响主要是要使存在于主机探头隔板中的游离海藻减到最少。有时可能需要将主机装入标准玻璃纤维纱窗线做成的防护装置中,这种玻璃纤维纱窗线在大多数的五金商店中都可以买到,然后将其用橡皮圈绑住,如下图所示。

注意,4/2/99安装了此纱网之后,读数的总噪音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不能保证这种方法将完全解决肉眼可见海藻造成的尖峰信号问题。在一些应用中,可能必须非常经常的清洗主机及探头,以减少错误读数的数量。

另外一个可以导致用户叶绿素数据重复出现尖峰信号的因素是清洁刷故障,清洁刷停留在了探头的光学器件上。这个问题经常是由荧光清洁刷的边缘被非荧光物质所覆盖,例如沉淀物,反过来会阻碍主机软件探测清洗刷的运动。如果尖峰信号是由于这个原因造成的,可以通过手动清洗清洁刷还原荧光表面来解决问题。

问题17:机械清洁刷需要多久更换一次?

对于采样和监测研究,YSI 建议定期检查清洁刷,保证其不被污泥或其它生物物质污染。如果观察到任何一种状况,都必须将污物从清洁刷上除去,尤其是清洁刷部件与垫圈相连的边缘。如果清洁刷垫已经磨损或者已经被损坏,清洁刷组件就必须立即更换。YSI同时建议在每一次长时间监测研究之前更换清洁刷。YSI 6024 清洁刷配套元件中有备用的清洁刷。另外,如果用户只想更换清洁刷组件中的垫圈,可以购买YSI 6144 光学清洁刷垫圈配套元件。

警告:当更换清洁刷时,如果清洁刷已经在轴上固定,一定不要旋转清洁刷的臂。这样做可能会损坏内部的马达/变速箱装置,而这种情况是不能保修的。

问题18:是否要考虑温度变化对现场读数的影响?

如果您监测的地点的温度与校正时有显著的不同,这个因素无疑是一个需要考虑的事项,这取决于您要求的可靠性的程度。YSI的研究表明,传感器的光学器件和电子元件温度效应非常小,但是浮游植物样品的荧光随着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变化。通常,生物样品中的叶绿素在较低温度时荧光强度以每摄氏度1-2%的比率增加。在实际应用中,这意味着,例如,校正时的温度为25℃,而水体的温度为10℃,观察到的叶绿素读数将会错误地高15-30%。如果用户了解该地点特定浮游植物的温度效应,高级|传感器(Advanced|Sensor)菜单中的“Chl Tempco”可以被用来部分补偿这种误差。这个因子可以用经验得到:将一个环境水样带回实验室,测定其在环境温度及较低温度(后者只需将样品放入冰箱中冷却)。计算后的因子随后可被输入主机的软件中。参见第五部分,操作原理中的例子。

问题19:我的YSI 6025 探头的清洁刷没有正好停在光学表面的相反方向。我应该怎样纠正这种状况?

在不连续采样模式过程中,每次主机断电然后再供电时都会对清洁刷的旋转和停留算法进行校正。您可能通过在#命令中输入“rest”来模仿断电/启动程序。当重新设置操

作完成后,在#命令中输入“menu”,然后从运行(Run)菜单中开始不连续采样研究。当校正过程进行后,清洁刷应当正好停留在光学表面的相反方向。每次变换探头您都必须校正清洁刷的停留位置,当您在相同的探头上更换清洁刷时您将可能要进行断电/启动程序。

问题20:我怀疑我的YSI 6025 叶绿素传感器工作不正常。在与YSI 顾客服务中心联系之前,我应该怎样做会有助问题的解决。

您可能需要进行两个诊断测试以帮助YSI 工作人员确定这台YSI 6025是否有故障。

首先,将装有传感器的主机与电脑或650 MDS 显示/记录仪相连,开始不连续采样,并手动启动清洁刷,以此来确定探头的清洁刷系统是否工作。确定清洁刷系统是否运转,如果不运转,确定它是否方向相反并停留在与光学表面大约呈180度的位置。

第二步,用第五部分,操作原理描述的方法配制染料溶液,测定探头在此溶液 (厂商默认的条件) 中的灵敏度,以此确定探头的灵敏度。然后将装有疑似有问题的探头的主机入入此染料溶液中。进入校正菜单,叶绿素子菜单,选择“1-point Chl ug/L”。在命令符中输入“uncal”,按Enter,而不输入数值。这样操作将主机软件还原为厂商默认的灵敏度。开始一次不连续采样测试,记录下显示的叶绿素ug/L读数。最后,将主机放入去离子水中,记录下不连续采样时显示的叶绿素ug/L读数。

记录下这两项测试的结果,将此结果与其它的症状一起报告给YSI 顾客服务代表。

便携式叶绿素测定仪的使用原理及方法

便携式叶绿素测定仪 仪器用途: 可以即时测量植物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单位SPAD)或绿色程度、氮含量、叶面湿度、叶面温度,从而了解植物真实的硝基需求量并且了解土壤硝基的缺乏程度或是否过多地施加了氮肥。可以通过此款仪器来增加氮肥的利用率,并可保护环境。可广泛应用于农林相关科研单位和高校对植物生理指标的研究和农业生产的指导。 功能特点: 快速无损植物活体检测,不影响植物成长。 一次操作可同时测定所有参数,实时显示。 氮,叶绿素,叶温,叶片湿度四种参数同一屏幕同时显示,且可同时储存 内置GPS定位功能,实时显示当前经纬度 历史数据查看,即可顺序查看。 测量数据可连接计算机将测量数据导出,便于植物养分的管理和分析。 历史数据查看,即可顺序查看,也可跳转查看。 意外断电后已保存在主机里的数据不丢失。 对于历史数据可以一键式全部删除。 可连接计算机将测量数据导出,便于植物养分的管理和分析。 使用锂电池供电,带背光功能。 每种参数的报表、曲线图均可选择时段查询查看。 可将存储记录的数据以EXCEL格式备份保存,方便以后调用。 可将存储记录的数据曲线图以BMP图片格式备份保存,方便以后调用。 技术参数: 1、测量范围:叶绿素:0.0-99.9SPAD 氮含量:0.0-99.9mg/g 叶面湿度:0.0-99.9RH% 叶面温度:-10-99.9℃ 2、测量精度:叶绿素:±1.0 SPAD单位以内(室温下,SPAD值介于0-50) 氮含量:±5% 叶面湿度:±5% 叶面温度:±0.5℃ 3、重复性:叶绿素:±0.3 SPAD单位以内(SPAD值介于0-50) 氮含量:±0.5单位 叶面湿度:±0.5单位 叶面温度:±0.2℃ 4、测量面积:2mm*2mm 5.测量时间间隔:小于3秒 6.数据存储容量:2000组数据 7.电源:4.2V可充电锂电池 8.电池容量:2000mah 9.重量:200g

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意义

第一节 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其意义 韩志国,吕中贤(泽泉开放实验室,上海泽泉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0333) 叶绿素荧光技术作为光合作用的经典测量方法,已经成为藻类生理生态研究领域功能最强大、使用最 广泛的技术之一。由于常温常压下叶绿素荧光主要来源于光系统II 的叶绿素a ,而光系统II 处于整个光合 作用过程的最上游,因此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在内的多数光合过程的变化都会反馈给光系统II ,进而引起 叶绿素a 荧光的变化,也就是说几乎所有光合作用过程的变化都可通过叶绿素荧光反映出来。与其它测量 方法相比,叶绿素荧光技术还具有不需破碎细胞、简便、快捷、可靠等特性,因此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 1 叶绿素荧光的来源 藻细胞内的叶绿素分子既可以直接捕获光能,也可以间接获取其它捕光色素(如类胡萝卜素)传递来 的能量。叶绿素分子得到能量后,会从基态(低能态)跃迁到激发态(高能态)。根据吸收的能量多少, 叶绿素分子可以跃迁到不同能级的激发态。若叶绿素分子吸收蓝光,则跃迁到较高激发态;若叶绿素分析 吸收红光,则跃迁到最低激发态。处于较高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很不稳定,会在几百飞秒(fs ,1 fs=10-15 s )内通过振动弛豫向周围环境辐射热量,回到最低激发态(图1)。而最低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可以稳定 存在几纳秒(ns ,1 ns=10-9 s )。 波长吸收荧光红 B 蓝 荧光 热耗散 最低激发态较高激发态基态吸收蓝光吸收红光能量A 图1 叶绿素吸收光能后能级变化(A )和对应的吸收光谱(B )(引自韩博平 et al., 2003) 处于最低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可以通过几种途径(图2)释放能量回到基态(韩博平 et al., 2003; Schreiber, 2004):1)将能量在一系列叶绿素分子之间传递,最后传递给反应中心叶绿素a ,用于进行光化 学反应;2)以热的形式将能量耗散掉,即非辐射能量耗散(热耗散);3)放出荧光。这三个途径相互竞 争、此消彼长,往往是具有最大速率的途径处于支配地位。一般而言,叶绿素荧光发生在纳秒级,而光化 学反应发射在皮秒级(ps ,1 ps=10-12 s ),因此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室温下),捕光色素吸收的能量主要用 于进行光化学反应,荧光只占约3%~5%(Krause and Weis, 1991; 林世青 et al., 1992)。 在活体细胞内,由于激发能从叶绿素b 到叶绿素a 的传递几乎达到100%的效率,因此基本检测不到 叶绿素b 荧光。在常温常压下,光系统I 的叶绿素a 发出的荧光很弱,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对光系统I 叶 绿素a 荧光的研究要在77 K 的低温下进行。因此,当我们谈到活体叶绿素荧光时,其实指的是来自光系 统II 的叶绿素a 发出的荧光。

对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思考

对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思考 摘要:在现代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也在不断优化、完善、革新,在提高测量精准度的同时,还为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建筑行业持续发展。因此,从实际角度出发分析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类型 以及具体的应用策略,对于建筑工程建设与优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控制要点 1导言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是工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工程质量增长的基础。一般来说, 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中不仅需要涉及到专业的仪器设备,还需要做到对数据收集与整理 的准确性,保障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中,应用到的 技术类型越来越多,让得到的结果也更加精确,大幅度提高了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效率。 2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于施工环节、施工工序要求十分严格, 测量技术的应用则是工程精细施工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稳 定性,在经过精准测量以后,建筑工程设计会更为合理,另一方面则是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地下建筑、水文地理等方面的信息,为工程施工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常 用的测量技术有三种:第一,GPS测量技术。该项技术是由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终端设 备等构成,初期用于军事领域,由于GPS技术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精准,开始被 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依靠静态、快递静态定位法来获得数据。其中,静态定位是将接收 机天线假设为静止状态,应用于工程定线、基础测量等各项工作中,而快速静态定位,则是 利用了载波相位来对待测点的各项数据进行测量。第二,GIS测量技术。GIS全称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对空间范围内的有关地理信息、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计算、分析、显示与描述,使得所有的地理数据都能够全面、客观、真实的反映出来,具有精 准度高、工作量小、操作简单诸多特点,随着计算机系统的优化与完善,GIS测量技术的应 用也更为广泛。第三,数字成像测量技术。目前,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应用最为成熟的技术类型,就是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利用计算机在测定点拍摄多点影像与数据,来更为客观、全面 的评价工程的垂直位移、基地水平位移、倾斜与弯曲程度,保证地基的安全性、稳定性。除 此之外,建筑工程测量技术还有地面测量仪器、数字化测绘、摄影测量等技术类型,需要建 筑企业结合具体需求加以选择。 3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控制要点分析 3.1施工前进行沉降观测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工程测量技术需要实现对施工之前的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是测量 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在施工中需要根据工程施工地点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明确地质勘察 的数据和信息,对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工程施工中地形结构的了解,明确地质承重 能力。针对周围环境和土地的沉降量进行分析,防止施工中出现安全隐患。在施工前的沉降 观测中,通过合理的技术应用能够实现我国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增长,及时发现建筑工程施工 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并且利用数据的形式进行展现,让施工人员对施工情况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在进行施工之前的沉降观测中主要是结合施工地点、地形、土壤以及岩石情况进行调查,在测量之后,施工团队能结合测量中获取的数据和信息,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确保工程中

叶绿素测定方法

实验三十三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根据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值与其中溶质浓度C以及光径L成正比,即A=aCL(a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值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的吸光度的总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中叶绿素a、b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2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度值,并根据叶绿素a与b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各自的浓度。在测定叶绿素a、b含量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应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已知叶绿素a、b的80%丙酮提取液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为663nm和645nm,又知在波长663nm下,叶绿素a、b在该溶液中的比吸收系数分别为82.04和9.27,在波长645nm 下分别为16.75和45.60,可根据加和性原则列出以下关系式: A663=82.04Ca+9.27Cb (1) A645=16.75Ca+45.6Cb (2) 式中A663、A664分别为波长663nm和645nm处测定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值;Ca、Cb分别为叶绿素a、b的浓度(g/L)。 解联立方程(1)、(2)可得以下方程: Ca=0.0127A663-0.00269A645 (3) Cb=0.0229A645-0.00468A663 (4) 如把叶绿素含量单位由g/L改为mg/L,(3)、(4)式则可改写为: Ca(mg/L)=12.7A663-2.69A645 (5) Cb(mg/L)=22.9A645-4.68A663 (6) 叶绿素总量CT(mg/L)=Ca+Cb=20.2A645+8.02A663 (7) 叶绿素总量也可根据下式求导 A652=34.5×CT 由于652nm为叶绿素a与b在红光区吸收光谱曲线的交叉点(等吸收点),两者有相同的比吸收系数(均为34.5),因此也可以在此波长下测定一次吸光度(A652)求出叶绿素总量:CT(g/L)=A652/34.5 CT(mg/L)=A652×1000/34.5 (8) 因此,可利用(5)、(6)式可分别计算叶绿素a与b含量,利用(7)式或(8)式可计算叶绿

叶绿素荧光研究背景知识介绍

叶绿素荧光研究背景知识介绍 前言 近些年来,叶绿素荧光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植物生理生态研究的热门方向。荧光数据是植物光合性能方面的必要研究内容。目前这种趋势由于叶绿素荧光检测仪的改进而得到发展。然而荧光理论和数据解释仍然比较复杂。就我们所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许多研究者对荧光理论不是很清楚,仪器应用仅仅限于简单的数据说明的基础上,本文在此基础上,目的在于简单明晰地介绍相关理论和研究要点,以求简单明确地使用叶绿素荧光检测设备,充分分析实验数据,重点在于植物生理生态学技术的应用和限制。 荧光测量基础 植物叶片所吸收的光的能量有三个走向:光合驱动、热能、叶绿素荧光。三个过程之间存在竞争,其中任何一个效率的增加都将造成另外两个产量的下降。因此,测量叶绿素荧光产量,我们可以获得光化学过程与热耗散的效率的变化信息。尽管叶绿素荧光的总量很小(一般仅占叶片吸收光能总量的1-2%),测量却非常简单。荧光光谱不同于吸收光谱,其波长更长,因此荧光测量可以通过把叶片经过给定波长的光线的照射,同时测量发射光中波长较长的部分光线的量来实现。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测量永远是相对的,因为光线不可避免会有损失。因此,所有分析必须把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其进一步计算的许多参数也是如此。 调制荧光仪的出现是荧光研究技术的革命性的创新。在这类仪器中,测量光源是调制(高频率开关)的,其检测器也被调谐来仅仅检测被测量光激发的荧光。因此,相对的荧光产量可以在背景光线(主要是指野外全光照的条件下)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测量。目前绝大多数的荧光仪采用了调制系统,同时也强烈建议选择调制荧光仪(Kate Maxwell,2000)。 为什么荧光产量会发生改变?Kautsky效应和Beyond 叶绿素荧光产量的变化最早在1960年被Kautsky和其合作者发现。他们发现,当把植物叶片从黑暗中转入光下,荧光产量瞬间上升(大约在1秒左右)这种上升可以解释为光合途径中电子受体的还原(可接受电子的受体的减少)。一旦PSII吸收光能,初级电子受体Q A(质体醌)接受了电子,它将不能再接受电子,直到它把电子传递给下一级电子载体Q B。此期间,反应中心是关闭的,反应中心关闭的比

工程测量技术工作总结

工程测量技术工作总结 目录 第一篇:工程测量专业学历专业技术总结 第二篇:工程技术实习总结(测量) 第三篇:工程测量实习技术总结 第四篇:测量工作技术总结 第五篇:工程测量工作总结1更多相关范文正文 第一篇:工程测量专业学历专业技术总结专业技术总结本人1994年7月毕业于大学工程测量专业本科学历, 并取 得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分配至公司工作 , 参与黄茅海跨海大 桥的前期工作。1995年2月,由于市重点工程珠港大道建设的 需要,借调至珠港大道公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工作,负责珠港大道北段8公里路桥工程现场监理工作及承担相关技术资料的整理、管理及验收工作。由于工作的良好表现及较强的技术业务能力,98年8月, 随着迎澳门回归重点工程莲花大桥建设的展开,调至珠海市莲花大桥及横琴联检楼工程指挥部工作,作为以公 路局总工林鉴主同志为首的莲花大桥三人技术小组成员,长驻 工地现场,与另一工程师协助林鉴章同志处理莲花大桥及横琴 联检楼的技术问题。对相关的技术问题提出意见及解决方案, 组织并协调相关施工单位,监督工程监理及质量监督站工作,保证莲花大桥保质按期完成。 94 年下半年 , 主要参加黄茅海大桥前期工作。拟建中的黄茅海大桥从珠海港跨黄茅海到达台山,全长15公里,投资约

25亿元人民币。这期间主要参与了“ 黄茅海大桥预可行性研 究报告”的相关编写及筹备工作, 并参与了相关项目的引资洽谈及水工模型试验等工作。 对这些工作的参与,通过不断的学习,并阅读有关路桥方面的科技书籍, 向路桥方面的技术人员及专家请教, 使我掌握了不少路桥 方面的技术知识,同时加深了我对大型项目相关前期工作 的理解。 1995年2月,由于市重点工程珠港大道建设的需要,到珠 港大道公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工作, 珠港大道原名北疏港公路, 全长26公里,为一级高速公路。本次到珠港大道公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工作,主要是负责北段18k+000至26k+371 路段相关路 桥的监理工作。该路段有大桥一座, 中小桥5座,涵洞15座, 其中中小桥除一座22米一跨的预应力平板桥外 , 其余均为 13米一跨的普通钢筋平板桥:大桥为20 米一跨的预应力平板 桥 : 桩基础均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涵洞包括板涵、箱涵 及圆管涵。路面为贯入式沥青碎石过渡性路面。由于该路段地基为软土基础 , 加上因工期原因采取高填土路基 , 并且未作分层碾压。从95年11月11日至97年10月19日, 针对路基的下沉,进行了相关路段路基的下沉观测及分析试验,以便为珠港大道的后期土方施工及其他涉及软土地基的项目参考。 19k+059大桥引道采用水泥喷粉桩的方法加固地基, 为了检测 地基加固效果,指挥部专门聘请了广东工业大学的有关专家对 喷粉桩进行了原状土试压块、动测、单桩承载、复合地基、抽芯等试验。作为实验小组的成员, 对试验的全过程进行了跟进。除对该路段的路桥进行监理工作外,本人还承担了该路段的测 量工作,与交通勘察设计院人员合作布设及恢复全路段的坐标

叶绿素a测定仪

叶绿素a测定仪 一、设备性能要求 1、采用荧光度检测技术 2、手持式便携设计重量小于500g 3、专用双通道设计,两种测量模式可实现单键切换 4、操作简便,一键测定 5、具有浊度补偿功能,有效消除浊度对测定的影响 6、具有温度及光照强度的显示功能,方便监测人员及时掌握影响叶绿素的环境因子状况 7、专用小型测量试管,有效消除测量池对测定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抛弃型测量试管,一次性使用,免清洗,方便快捷 8、内置可充电锂电池,每次充电可检测次数大于1000次 9、高强度塑料外壳,防护等级达到IP67,防尘防水 10、配备便携检测箱,可满足现场检测的全部需要 11、检测项目:活体叶绿素、萃取叶绿素、浊度、光照强度、温度 12、最大检测浓度:500μg/L 13、检出限: 0.5ppb 14、使用试管类型:10mm方型聚苯乙烯管 15、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测定范围:300~1000nm) 16、温度显示:-10℃~50℃ 17、照度显示:0~1×106lux 18、测量精度:5% 19、数据存储:内置数采器,可存储1000组历史数据 20、测量时间:5秒 21、显示:LCD显示 22、环境温度:5℃~40℃ 23、自动关机:未触摸按键3分钟后 24、外形尺寸:195mm×100mm×70mm

二、配置要求 1、叶绿素a测定主机 1台 2、方形比色皿 100只 3、专用便携箱 1个 4、取液器 200只 5、操作手册及合格证 1套 三、技术支持与服务 1、所有产品均需符合国家产品的有关质量标准,是有品牌的整机原厂正品。 2、符合产品厂家的出厂标准,并能提供原厂质保书、合格证、文档资料等有关文件。 3、所有产品均需提供安装服务(到招标方指定场所进行现场安装)并通过验收。 4、维修: 4.1与该产品售后服务以及技术支持有关的所有工作应由生产厂家直接支 持解决。 4.2所有产品均需保证每周7天随时提供上门维护服务。报修后,在24小时内响应,并上门解决问题。 4.3质保期为12个月。 若质保期内发生维修、更换产品部件等所有事项所产生的一切费用由供方承担。发生过维修部分或更换过整机的,该部件或更换后的整机其质保期从维修或更换完成、达到使用要求后重新计算,仍为12个月。 5、培训:使用户达到独立使用要求。

桥梁施工测量技术总结

铁路桥梁施工测量技术总结 (中铁二局x公司xxxx项目部 xxx) 【摘要】桥梁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精确地测定桥轴线位置,桩基、墩台中心位置以及对各细部构造物的定位和放样。对大中桥施工来讲,首先必须埋设平面控制点,建立平面控制网,已经高程控制点,以确保桥梁走向、跨径、高程等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测量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新建铁路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工程MHTJ-28标,标段位于岳阳市平江县、长沙浏境内。区间路基及站场47.646km;桥梁共65座,总长度17145延长米;隧道共23座,总长度7623延长米;无砟轨道1.2单线公里;车站6座(为余坪、平江官塘大茅社港、泮春站),涵洞和框架小桥280座。本标段最长桥梁为汨水特大桥,长度为1631.31米。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蒙华铁路MHTJ-28标段内所有大中桥梁的施工测量工作。 3.控制测量 3.1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在设计院的CPI、CPII控制网基础上进行复测后使用,由于CPI、CPII控制点的密度无法保证施工测量的需要,需对CPI、CPII进行下一级别的加密控制,加密控制采用低一级别的GPS 加密或导线加密的方法进行,导线加密为保证施工控制网的精度,采用一级导线的精度进行布网和测量。加密要求在每个大桥范围内不少于三个控制点,每个特大桥根据长度具体确定,但测量放样时前视应短于后视。

3.2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在设计提供的二等水准测量基础上进行,对原二等水准点进行复测检查后使用,为保证高程控制精度,复测后若误差不超过规范要求,采用原设计值使用。 水准加密:水准加密在每桥涵附近(<100m范围),设两个以上水准加密点保证隧道施工的标高控制,加密从复测后的二等水准点引入高程,加密水准线路按同等级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测量,往返测或双往测后比较较差符合规范后推算加密点高程。 4.施工测量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主要要控制好挖孔桩桩位,墩台身位置及标高,以及梁部尺寸及梁体线形,好的线形不仅与混凝土外观质量有关,测量定位的准确也是线形控制的基础和关键,所以施工测量成果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严格施工过程中的测量管理,按业主要求实行每半年一次的复测,关键部位复测,施工测量、放线放样实行双检制。 表1 桥梁施工测量放样方法

对于叶绿素荧光全方面的研究

对于叶绿素荧光全方面的研究 叶绿素荧光现象的发现 将暗适应的绿色植物突然暴露在可见光下后,植物绿色组织发出一种暗红色,强度不断变化的荧光。荧光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为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最直观的表现是,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其本质是,叶绿素吸收光后,激发了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LHC将其能量传递到光系统2或光系统1,期间所吸收的光能有所损失,大约3%-9%的所吸收的光能被重新发射出来,其波长较长,即叶绿素荧光。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研究的特点 1、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包含着光合作用过程的丰富信息 光能的吸收和转换 能量的传递与分配 反应中心的状态 过剩光能及其耗散 光合作用光抑制与光破坏 2、可以对光合器官进行“无损伤探查” 3、操作步骤简单快捷 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光抑制是过剩光能造成光合功能下降的过程。过剩光能指植物所吸收的光能超出光化学反应所能利用的部分。过去人们把光抑制与光破坏等同起来,认为发生了光抑制就意味着光和机构遭到破坏。甚至把光抑制、光破坏、光氧化等,沦为一体。 光抑制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光合效率下降说明叶片吸收的光能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化学能。光破坏:PSII 是光破坏的主要场所,破坏也可能发生在反应中心也可能发生在与次级电子受体结合的蛋白上。发生光破坏后的结果:电子传递受阻、光合效率下降。当过剩的光能,不能及时有效地排散时,会对光合机构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如光氧化、光漂白等等。一切影响二氧化碳同化的外界因素,如低温、高温、水分亏缺、矿质元素亏缺等都会减少对光能的利用,导致过剩光能增加,进而加重光破坏。 植物防御破坏的措施 1、减少对光能的吸收 增加叶片的绒毛、蜡质 减少叶片与主茎夹角 2、增强代谢能力 碳同化 光呼吸 氮代谢 3、增加热耗散 依赖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 状态转换 作用中心可逆失活 光合作用

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简介:工程测量学科就是一门应用学科,它就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服务,紧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就是测绘学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工程测量有着悠久的历史,近20年来,随着测绘科技的飞速发展,工程测量的技术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取得很大的成就。 关键字: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展望 前言工程测量学科就是一门应用学科,它就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服务,紧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就是测绘学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工程测量有着悠久的历史,近20年来,随着测绘科技的飞速发展,工程测量的技术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取得很大的成就。主要原因有:一就是科学技术的新成就,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及测绘科技本身的进步,为工程测量技术进步提供新的方法与手段;二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不断扩大,各种大型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建设工程、特种精密建设工程等不断增多,对工程测量不断提出新的任务、新课题与新要求,使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有力地推动与促进工程测量事业的进步与发展。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转化,面向21世纪的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就是: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GPS技术、RS技术、GIS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先进地面测量仪器等将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并发挥其主导作用。 工程测量就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既古老又年轻的应用科学与技术,它研究与服务范围贯穿在现代工程建设与国防建设的规划与运营的整个过程中。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就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整个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从理论体系到应用范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进步,亦为工程测量学科的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各种高、大、重、深、特的工程建设不断增多,这些都向工程测量提出了新的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实验14 叶绿素a 和b 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一、目的 学会Chla 、b 含量的测定方法,了解叶片中Chla 、b 的含量。 二、材料用具及仪器药品 菠菜叶片、721分光光度计、天平、研钵、剪刀、容量瓶(25ml )、漏斗、滤纸、乙醇(95%) 三、原理 叶绿素a 、b 在波长方面的最大吸收峰位于665nm 和649nm ,同时在该波长时叶绿素a 、b 的比吸收系数K 为已知,我们即可以根据Lambert Beer 定律,列出浓度C 与光密度D 之间的关系式: D 665=83.31Ca+18.60C b (1) D 649=24.54Ca+44.24 C b (2) (1)(2)式中的D 665、D 649为叶绿素溶液在波长665nm 和649nm 时的光密度。 为叶绿素a 、b 的浓度、单位为每升克数。 82.04、9.27为叶绿素a 、b 在、在波长665nm 时的比吸收系数。 16.75、45.6为叶绿素a 、b 在、在波长649nm 时的比吸收系数。 解方程式(1)(2),则得 : C A =13.7 D 665—5.76 D 649 (3) C B =25.8 D 649—7.6 D 665 (4) G=C A +C B =6.10 D 665+20.04 D 649 (5) 此时,G 为总叶绿素浓度,C A 、C B 为叶绿素a 、b 浓度,单位为每升毫克,利用上面(3) (4)(5)式,即可以计算叶绿素a 、b 及总叶绿素的总含量。 四、方法步骤 1.称取0.1克新鲜叶片,剪碎,放在研钵中,加入乙醇10ml 共研磨成匀浆,再加5ml 乙醇,过滤,最后将滤液用乙醇定容到25ml 。 2.取一光径为1cm 的比色杯,注入上述的叶绿素乙醇溶液,另加乙醇注入另一同样规格的比色杯中,作为对照,在721分光光度计下分别以665nm 和649nm 波长测出该色素液的光密度。 计算结果: 叶绿素a 含量(mg/g. FW )=2 .01100025??A C 叶绿素b 含量(mg/g.FW )=2.01100025?? B C 叶绿素总量(mg/g.FW )=2 .01100025??G 五、实验报告 计算所测植物材料的叶绿素含量。

植物表型组学研究技术(一)FluorCam 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

植物表型组学研究技术(一) ——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

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 Rousseau等(High throughput quantitative phenotyping of plant resistance using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image analysis.Plant Methods, 2013, 9:17),利用FluorCam开放式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作为高通量表型分析平台,采用图像阈值分割等分析方法,对植物病原体感染进行了定量分析检测,根据Fv/Fm将感染分为不同阶段/等级,特别是可以将用其它方法难以分辨出来的感染前期加以分辨,并对5个品种的菜豆对普通细菌性疫病的抗性进行了定量分析评价。 PSI公司首席科学家Nedbal教授与公司总裁Trtilek博士等首次将PAM叶绿素荧光技术(Pulse Amplitude Modulated technique—— 脉冲调制技术)与CCD技术结合在一起,于1996 年在世界上成功研制生产出FluorCam叶绿素荧 光成像系统(Heck等,1999;Nedbal等,2000; Govindjee and Nedbal, 2000)。FluorCam叶 绿素荧光成像技术成为上世纪90年代叶绿素荧 光技术的重要突破,使科学家对光合作用与叶 绿素荧光的研究一下子进入二维世界和显微世 界,广泛应用于植物生理生态、植物胁迫与抗 性监测、作物育种、植物表型分析等。不同于 其它成像分析技术,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 只对叶绿素荧光波段敏感,可以有效避免环境 光的干扰,特异性、高灵敏度反映植物生理生 态状况。 主要功能特点如下: 1)高灵敏度CCD,时间分辨率可达50帧/秒,有效抓取叶绿素荧光瞬变;可选配高分 辨率CCD,分辨率1392x1040像素,用于气孔功能成像分析、稳态荧光如GFP荧光测量等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在具备了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使用工程测量相关仪器完成道路桥梁工程设计、施工中工程测量的能力,以及运用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解决道路桥梁工程测量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工程测量技术实践应用的探讨,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程施工测量问题能力的提高。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测量员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技术考证的基本要求。 2.课程内容选择思路 2.1 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 2.2 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 2.3 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2.4 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境,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5 构建模块化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的课程思想,本课程按照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顺序按测量工作的认知、地面点位的确定、小区域控制测量、地面点的测绘技术、地面点的测设技术、道路中线测量技术、道路纵、横断面测量技术等七方面进行课程内容安排。整个课程内容的知识介绍以够用为度,操作技能力求熟练。 3.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道路桥梁施工测量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在掌握地面点位的确定、小区域控制测量、地面点的测绘技术、地面点的测设技术、道路中线测量技术、道路纵、横断面测量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能够承担施工一线的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以及公路、桥梁、隧道施工阶段的施工放样测量等工作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吃苦耐劳和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3.1能描述地面点位的确定要素、测量工作的程序与基本原则; 3.2会操作使用水准仪、光学经纬仪、全站仪、钢尺、GPS、罗盘仪等常用测绘仪器; 3.3能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等各项基本测量工作和测量数 据的误差分析和处理; 3.4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完成导线测量并进行成果处理; 3.5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 3.6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进行公路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 能绘制纵、横断面图; 3.7能操作使用GPS进行控制测量和使用GPSRTK放样平面点位; 3.8能描述处理误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能对测量成果进行误差分析与精度评定。

对工程测量中技术的分析

对工程测量中技术的分析 对工程测量中技术的分析 摘要:伴随着传统测量技术逐步朝着数字化、技术化、现代化转变,工程测量在当前工程应用中逐步朝着测量内外作业一体化、数据获取处理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的智能化发展。为此,本文对目前应用的主要测绘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以促进我国测绘技术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应用;展望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测量技术目前的发展现状 工程测量是一门应用科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建设中测量方法和理论的一门学科,直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它主要研究在工程、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资源开发各个阶段进行地形和有关信息采集、处理、施工放样、变形观测、分析与预报的理论和技术,以及与这些研究对象有关的信息管理和使用。工程测量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测量的技术面貌也发生了崭新的变化。 首先,工程测量技术从光学和机械一体化的常规测量仪器,向光学、机械、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体化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测量系统方向发展。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的各学科互相交叉、渗透和融合,工程测量等测绘学科向与其他多种学科综合的方向发展,产生新的综合性信息采集、处理、监控和管理系统。如: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定位技术等。再次,当前工程测量的范围越来越广,现代的工程测量不仅研究与传统的工程建设有关的测量理论和方法,而目还延伸到涉及其他有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安装与运营管理等全过程,促使工程测量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并推动了工程测量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使工程测量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并推动了工程测量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重点篇——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侯党权 (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院,陕西安康725000)摘要: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叶绿素含量是植物生理研究中的重要指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叶绿素含量的科学测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对研究植物的生理过程及设法提高作物的产量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叶绿素含量;方法;研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耕地面积相对不足,农业问题是关系到我国13亿人口吃饭的大问题,正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因此农业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尤为重要。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水平对我国经济发展非常需要。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最重要的产物,同时叶绿素的含量也是植物重要的生理指标之一[1]。由于其对周围环境很敏感,并与植物的光和作用、营养吸收等密切相关,被广泛作为植物生长的常规测定指标项目。因此,研究叶绿素含量的提取方法意义重大。 一、叶绿素的应用研究 1、简介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和作用的主要色素,是一类含脂的色素家族,位于类囊体膜。叶绿素吸收大部分的红光和紫光但反射绿光,所以叶绿素呈现绿色,它在光合作用的光吸收中起核心作用。叶绿素为镁卟啉化合物,包括叶绿素a、b、c、d、f以及原叶绿素和细菌叶绿素等。叶绿素不很稳定,光、酸、碱、氧、氧化剂等都会使其分解。酸性条件下,叶绿素分子很容易失去卟啉环中的镁成为去镁叶绿素。叶绿素有造血、提供维生素、解毒、抗病等多种用途。 2、分类 叶绿素分为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c、叶绿素d、叶绿素f、原叶绿素和细菌叶绿素等。 叶绿素名称存在场所最大吸收光带 叶绿素a所有绿色植物中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b高等植物、绿藻、眼虫藻、管藻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c硅藻、甲藻、褐藻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d红藻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f细菌非可见光(红外波段) 原叶绿素黄花植物(幼苗期)近于红光和蓝紫光 细菌叶绿素紫色细菌红光和蓝紫光

工程测量个人专业技术总结

个人专业技术总结我在大学的专业是工程测量专业,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感到了自身的不足,我需要更多的实习来补充我的知识,在实习中找到更多的学习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要做好的事情,这些只有在不断的实习中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刚从学校毕业的我感觉到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差得太远,深深的感觉到了自己实践知识的匮乏。这时我就一边学习业务知识,一边工作,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向他们虚心学习。在工作中力求精益求精。 在工地上学习的目的如下: (1)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2)熟悉水准仪、全站仪和GPS的工作原理。 (3)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技术总结如下: 通过这次工地上的学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 一、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

过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二、熟悉了水准仪、全站仪和GPS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全站仪和GPS 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三、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 这一次实习给我的总体感觉很好,因为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无论是什么样的实习,只要自己能够找到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实习之路,在实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努力,那么学到的东西肯定会有很多,我相信我是能够做好这样的。

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详解

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详解 来源:本站类别:技术文章更新时间:2013-10-14 11:45:16阅读358次 叶绿素广泛存在于果蔬等高等绿色植物中,与蛋白质结合成叶绿体。高等植物中叶绿素有两种:叶绿素a和叶绿素b。这两种叶绿素都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物。叶绿素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因子,在光合作用中起到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作用。其中叶绿素a 的分子式为C40H70O5N4Mg,叶绿素a的分子结构由4个吡咯环通过4个甲烯基(=CH—)连接形成环状结构,称为卟啉(环上有侧链)。卟啉环中央结合着1个镁原子,并有一环戊酮(Ⅴ),在环Ⅳ上的丙酸被叶绿醇(C20H39OH)酯化、皂化后形成钾盐具水溶性。在酸性环境中,卟啉环中的镁可被H取代,称为去镁叶绿素,呈褐色,当用铜或锌取代H,其颜色又变为绿色,此种色素稳定,在光下不退色,也不为酸所破坏,浸制植物标本的保存,就是利用此特性。 利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叶绿素a的测定,是最普通的测量叶绿素a的方法。利用分光光度计,首先测定叶绿素提取液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值,叶绿素a在645nm和665nm处有最大的吸光值。然后利用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A=lg(1/T)=Kbc ,其中A为吸光度;T为透射比,是投射光强度比上入射光强度;c 为吸光物质的浓度;b为吸收层厚度。 叶绿素a的测定过程 首先介绍下我们在测定过程中要用到的仪器:分光光度计、叶绿素含量仪、天平、研钵、棕色容量瓶、便携式叶绿素测定仪、小漏斗、定量滤纸、吸水纸、擦境纸、滴管;准备几片新鲜的植物叶片;准备96%的乙醇(或80%丙酮)、石英砂和碳酸钙粉。 然后具体操作如下: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或干材料,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去除中脉剪碎。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2g,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及3mL95%乙醇,研成均浆,再加乙醇10mL,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静置3~5min。取滤纸1张置于漏斗中,用乙醇湿润,沿玻棒把提取液倒入漏斗,滤液流至100mL 棕色容量瓶中;用少量乙醇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用滴管吸取乙醇,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容量瓶中。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最后用乙醇定容至100mL,摇匀。取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在波长665nm、645nm 和652nm下测定吸光度,以95%乙醇为空白对照。 然后根据资料上提供的叶绿素a的计算方法,就可算出新鲜的植物叶片叶绿素a的含量。具体公式如下: 叶绿素a=(12.7A665-2.69A645)*(V/1000W) 叶绿素b=(12.7A645-2.69A665)*(V/1000W) 总叶绿素a=(20.0A645+8.02A665)*(V/1000W) 或者总叶绿素a=(A652/34.5)*(V/1000W) 图分光光度计

叶绿素测量技术

附录I叶绿素的测定 本章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帮助您优化叶绿素的测定方法,并帮助您解决测量中常见的问题。YSI6025型叶绿素传感器提供了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来评价环境中富集的浮游植物,但是它在使用中仍有一些限制,用户开始实际研究工作前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另外,从用户的角度来说,YSI 6820, 6920, 6600, 和 600 OMS的叶绿素系统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以下是一些例子: ο由叶绿素传感器得到的数据可以通过一种精密的滤除算法进行处理,这种算法中的大量参数是用户输入的。 ο如果叶绿素系统与YSI 650 MDS 显示/记录仪或者便携式电脑相连,就可以进行点数据采集。 ο用电缆将叶绿素系统与数据采集平台相连后,叶绿素系统可以安装在任何型号的主机上用于长时间的测量使用。 ο叶绿素系统包括船载电源,它可以与YSI 6920, 6600, 和 600 OMS相连进行长时间的测量,直接记录数据。 οYSI叶绿素系统还提供了大量的校准选项。 这一章的内容是对本手册中其它章节中有关叶绿素的讨论(参见第二部分2.1,准备工作,第五部分,操作原理和第二部分2.10注意事项, 维护和储存)的补充,以期帮助用户从YSI6025叶绿素系统中获得最大的收获。这些问题都是使用带YSI 6025叶绿素传感器的YSI 6820, 6600, 6920, 和 600 OMS系统的用户可能会问的问题。它并不像本手册别的章节那样具体涉及特别的操作说明。 问题1: YSI6025叶绿素探头是用来测定什么? 这个YSI传感器是用来评估环境水样中的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的浓度对于预测有害海藻暴发和间接测量水样中富营养化非常有帮助。浮游植物的评估是通过活体(in vivo)检测这些生物的叶绿素荧光来实现的。活体测定也就是在未破坏活细胞的情况下

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及其在光合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Fluorcam荧光成像技术及其在光合作用研究 中的应用 Eco‐lab生态实验室 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info@eco‐https://www.doczj.com/doc/9f17630888.html,

目录 1、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发展过程 2、荧光参数及其生理意义 3、PSI介绍(荧光成像的发明者) 4、PSI产品介绍 5、应用案例

叶绿素荧光技术发展历程 ?Kautsky effect: Kautsky and Hirsch(1931)首次用肉眼发现叶绿素荧光现象并发表论文“CO2同化新实验”,后被称作“Kautsky effect” ?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ed Fluorometer): Schreiber(1986)等发明了PAM脉冲调制技术测量叶绿素荧光。?FluorCam:KineKc imaging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Ladislav Nedbal(2000)等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发明了与 PAM技术相结合的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

成像测量局部放大

荧光参数及其意义 ?Fo、Fm与QY,此外还有PAR_Abs及ETR ?Kautsky诱导效应:Fo,Fp,Fv,Ft_Lss,QY,Rfd ?荧光淬灭分析:Fo,Fm,Fp,Fs,Fv,QY,NPQ,Qp,Rfd 等50多个参数 ?OJIP曲线:快速荧光诱导曲线。Fo,Fj,Fi,P或Fm,Mo(OJIP曲线初始斜率)、FixArea固定面积、Sm(对关闭所有光反应中心所需能量的量度)、QY、PI等 ?LC光响应曲线:Fo,Fm,QY,QY_Ln

叶绿素荧光仪著名厂商 ?PSI:捷克布尔诺Brno(孟德尔在此发现著名的孟德尔遗传定律),Ladislav Nedbal为首席科学家和主要股东(另一股东为David Kramer,美国密执根州立大学教授),1997年为美国华盛顿大学H.Pakrasi教授研制成了第一台FluorCam荧光成像系统。主要产品有: –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系列产品 –FL3500/FL5000双调制荧光仪系列产品 –FluorPen及AquaPen等手持式荧光仪产品 –光养生物反应器等藻类培养与在线监测产品 –光源与植物培养室 ?Optics:美国,主要产品为OS5p‐PAM叶绿素荧光仪等?Walz:德国,主要产品为PAM2500叶绿素荧光仪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