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讲义

管理学讲义

管理学讲义
管理学讲义

管理学

主讲人:王建国博士(Dr. Wang Jianguo)

办公室424 Tel:

学期:2002 – 2003 第一学期

一、课程目标:

1.系统介绍组织与管理的知识与技巧体系;

2.分析组织与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与探讨解决的办法;

3.通过案体分析与研究报告提高分析与管理技能。

二、研讨方法:

本课程采取各种有益的教学方式:讲课,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际考察,管理实践等。

三、评分标准:

presentation 30分(21分陈述+9分辩论)

体会15分(2500字以内)

出勤率10分

表现10分(满分)

闭卷考试45分(五选三,闭卷,一个半小时)

四、主要教科书:

1.基本教材:

《管理学》(第五版),[美]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 Robins),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rentice Hall,北京,1998(罗)

Robbins, SP and M Coulter, “Management”, 6th edition (International edition), prentice Hall, 1999(R)

2.参考书

《管理学精要》,亚洲篇,[美]约瑟夫M普蒂(Joseph M Putti),海茵茨·韦罗奇(Heinz Weihrich)及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等着,丁慧平,孙先锦译,机械出版社& McGraw-Hill,北京,1999

Stoner JAF, RE Freeman and Jr D Gilbert, “Management”, 6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New Jersey, 1995.

五、课程大纲

1.管理与导论第一,二章(罗)(R)

2.管理文化与环境第三章(罗)(R)

3.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第五章(罗)(R)

4.管理决策第六章(罗)(R)

5.计划的基础第七章(罗)(R)

6.战略管理与企业家精神第八章(罗)(R)

7.组织的基础第十章(罗)(R)

8.变革与创新管理第十三章(罗)第十二章(R)

9.行为的基础第十四章(罗)第十三章(R)

10.激励员工第十六章(罗)第十五章(R)

11.领导第十七章(罗)第十六章(R)

12.控制的基础第十九章(罗)第十七章(R)

13.小组研究报告(一)

14.小组研究报告(二)

王建国教授简介:

王建国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营销学,管理学和管理经济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转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和管理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导师。王教授于1984年获得鲁汶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于1993年获得Monash大学经济学博士。王教授曾任教于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仕大学,担任经济与商学院讲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Monash大学管理研究生院和银行与金融学院兼职讲师;香港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

王教授曾担任香港中国华润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高级经理;澳中工商总会贸易委员会执行委员;澳大利亚中国经济学会会长;1992年大陆、台湾、香港贸易、投资和经济展望国际会议主席和主要组织者与筹款人;学会刊物编辑;美国经济学会、留美中国经济学家学会、澳大利亚中国经济学会、澳大利亚经济学会成员。

目前,王教授担任多家公司(包括跨国公司)的咨询与顾问;同时也是电台、电视台、报刊的财经评论员与撰稿人;他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了大量学术文章和论文。

王教授在经理人员的管理培训课程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图1-1 管理的层次

管理学讲义

一、管理与管理者

1.管理的涵义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与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从管理的目的角度出发,管理要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效率(DO THE THING RIGHT ) 效果(DO THE RIGHT THING )

那么管理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2.管理的层次 见图1-1

生了许多变化:

3.管理的基本职能

计划 硬职能 “软”的趋势 组织

软职能

控制 激励 领导

4.管理与企业的比喻(见图1-2) 实验室

计算机

手表 社会团体

5.管理的作用 目标一致 协调沟通

6.管理者的角色

杜拉克(Drucker )的观点:管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管理一个组织 Managing a business ·管理管理者Managing manager

·管理工人和工作Managing workers and work 明兹伯格的管理者角色说 表1-1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 角色 描述

特征活动

人际关系方面

1.挂名首脑

象征性的首脑,必须履行许多法律性的或社会性的例行义务

迎接来访者,签署法律文件 2.领导者 负责激励和动员下属,负责实际上从事所有的

实验室(创新) 计算机

社会团体

人员配备、培训和交往的职

有下级参与的活动

3.联络者维护自行发展起来的外部接

触和联系网络,向人们提供

恩惠和信息发感谢信,从事外部委员会工作,从事其他有外部人员参加的活动

信息传递方面

4.监听者寻求和获取各种特定的信息

(其中许多是即时的),以便

透彻地了解组织与环境;作

为组织内部和外部信息的神

经中枢阅读期刊和报告,保持私人接触

5.传播者将从外部人员和下级那里获

得的信息传递给组织的其他

成员——有些是关于事实的

信息,有些是解释和综合组

织的有影响的人物的各种价

值观点举行信息交流会,用打电话的方式传达信息

6.发言人向外界发布有关组织的计

划、政策、行动、结果等信

息;作为组织所在产业方面

的专家举行董事会议,向媒体发布信息

决策制定

方面

7.企业家寻求组织和环境中的机会,

制定“改进方案”以发起变

革,监督某些方案的策划制定战略,检查会议决议执行情况,开发新项目

8.混乱驾驭者当组织面临重大的、意外的

动乱时,负责采取补救行动

制定战略,检查陷

入混乱和危机时期

9.资源分配者负责分配组织的各种资源—

—事实上是批准所有重要的

组织决策

调度、询问、授权,

从事涉及预算的

各种活动和安排下

级的工作

10.谈判者在主要的谈判中作为组织的

代表参与工会进行合同谈判

7.组织内部的五个要素

人:管理的主体和客体

物和技术:管理的客体、手段和条件

机构(组织):反映管理的分工关系和管理方式

信息:管理的媒介,依据

目的:存在的原因

8.成功与有效的管理者

成功的管理者(以在组织中的晋升速度为标志)花更多地时间在网络联系上;

有效的管理者(用工作成绩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下级对其满意和承诺的程度为标志)花更多的时间在沟通(交流例行信

息和处理文书工作)上。

9.管理者是万能的,还是象征的?

10.管理中的三个基本观念

目标

系统

11.

1.古代管理思想

2.主要管理理论

1)泰勒的科学管理

内容:工作定额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标准化

差别计件付酬制

计划和执行相分离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

内容:企业活动类别和人员能力结构

管理的一般原则(14条)

统一指挥

跳板原则

管理工作的五大要素

3)梅奥的人群关系论

霍桑试验

内容:经济人与社会人

非正式组织

生产效率取决于工作态度与人际关系4)伯纳德的组织理论

内容:组织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

明确的目标

协作的意愿

意见交流

权威认可论(权威的来源不是上级的授予,而是下级的认可)

5)西蒙的决策理论

内容: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

最优解和满意解

管理思想发展

三、管理环境演进

1.环境的不确定性

衡量变量:变化程度和复杂程度

环境不确定性矩阵

2.环境的种类

一般环境: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

具体环境:供应商、顾客、政府、竞争者、压力集团

组织及其环境

3.今天的环境

★全球化

馅饼还是陷阱?

跨国公司的先锋作用

全球化管理

竞争力管理

复杂性管理

适应性管理

跨文化团队管理

不确定性管理

学习的管理

★员工多样化及差异

★质量意识的提高

4.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

速度/时间(Speed/Time)

灵活性(Flexibility)

质量/设计(Quality/Design)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联盟/网络(Alliances/Network)

快速创新改进(Fast Innovation Improvement)

技能更新(Skill Upgrading)

服务增值(Service Added)

大企业内部的小企业化(Small within Big)

分包(Subcontracting)

四、计划

1.基本概念

计划与计划工作

目标与指标

2.目标与企业的目标

目标的分类:短期与长期

内部,外部与社会

企业的目标: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唯一目标吗?

企业目标:单目标论

多目标论(营利学说和制度维持)

3.计划的分类

4.计划工作的原理

限定因素原理

承诺原理

灵活性原理

改变航道原理

5.计划工作的流程(见补充阅读材料)

TEN-STEP计划法

HOSHIN计划法

6.目标管理(MBO)

背景

过程:共同要素(明确目标,参与决策,规定期限,反馈绩效)

评价

讨论:目标管理中的目标是REASONABLE的吗?7.计划技术

PERT网络分析技术

环境扫描(ENVIRONMENT SCANNING)

基准化(BENCHMARKING)

五、战略

1.战略计划不是什么

不是魔术箱,不是技术

不是预测

不涉及未来的决策

不是消除风险的企图

战略计划是什么:

战略计划是从事下列各项工作的一个持续的过

程;系统地进行目前的企业(承担风险的)决策,

并尽可能地了解这些决策的未来性;系统地组织

执行这些决策所需的努力,通过有组织的、系统

的反馈,对照着期望来衡量这些决策的成果。

2.战略分析的流程

3.竞争战略

竞争战略轮盘(见补充阅读材料)

产业分析方法

4.

分析者

反应者

六、组织

1.组织的含义

前提是计划中的目标与战略(from strategy to structure)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

2.组织设计的原则(相关图表见补充阅读材料)

·层级原则

·管理跨度原则:管理跨度与管理层次:管理跨度与需要协调的关系数(span of management)

影响管理跨度的因素:职能相近性、地区相近性、职能复杂性、指导和控制工作量、协调工作量、主管人员的能力、下级人员能力、沟通程度、层次高低

·统一指挥原则(unity of command)

·责权一致原则(the scalar principle)

·适当的授权原则(delegation of authority)

·经济原则

·分工协作(special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3.组织结构调整

环境的不确定性

战略调整

权力与组织结构的关系:通过组织结构来分配和实现权力4.组织设计中划分部门

·根据人数划分

·根据时间划分

·根据职能划分

·根据产品划分

·根据区域划分

·根据过程划分

·根据顾客划分

5.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直线职能结构

·事业部结构

·模拟分权结构

·矩阵结构

·委员会结构

七、组织变革新趋势

1.企业网络

企业组织界限的模糊化

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网络经济性

虚拟企业的出现

2.组织扁平化

精简中层

扁平组织的特色:直线管理者的战略管理能力更强

下属的成熟程序更高

灵活的团队

授权赋能更深入

具有较宽的管理跨度

组织界限被打破

3.大企业内部小企业化(让大象跳舞)

大企业病

SMALL IS BEAUTIFUL

大小企业创新优劣势比较

4.走向智慧型组织和学习型组织

智慧型组织:认知的知识(KNOW-WHAT)

高级的技能(KNOW-HOW)

系统的了解(KNOW-WHY)

自我激发的创意(CARE-WHY)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

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模式

建立共同远景

团体学习

系统思考

5.空白点管理

从纵向到横向;

从管理组织图到管理企业

八、控制

1.控制的含义和重要生

控制是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若有偏差就要分析原因,发出指示,并作出改进,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控制的重要性

·职责的基本概念核心是对个人或组织活动的控制

·变化的迅速

·今日组织的复杂性

·人们都会犯错误

在企业内部,控制用来:

1.使操作标准化

2.保护公司资产

3.质量标准化

4.限制权力滥用

5.衡量一线表现

6.指导计划实施

7.高层可以保持企业计划与项目的平衡

8.激励雇员

2.控制的过程

人员

成对列等比较法

财务

财务管理的目的

作业

生产率的管理--------质量管理信息

对信息的掌握代表权力?

组织绩效

组织目标法

系统方法

战略伙伴法

5.有效实施控制的基本原则

·及时性

·经济性

·客观性

管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

选择题 1.人际关系学说认为,人是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2.下列哪一种说法不能反映群体参与式管理的情况 A.众人划桨开大船 B.三个和尚没水喝 C.一个好汉三个帮 D.十根筷子折不断 3.“大河有水小河满”和“小河有水大河干”说明 A.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B.人们所持的心态不同 C.系统的结构决定了系统的整体功能 D.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个体功能之和 4.提出权变理论的理论假设是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5.组织的最高层主管人员所做的决策倾向于 A.战略型 B.常规型 C.经验型 D.程序型 6.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 A.明确目标 B.诊断问题 C.拟定方案 D.降低成本 7.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我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万元,本年度产品定单为10000件.据此,单位可变成本降到—元/件时才不至于亏损.A.300 B.130 C.200D.30 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的重要性 A.组织 B.预测 C.预防 D.计划 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哪一种职能? A.领导 B.决策 C.组织 D.计划

10.用SWOT分析某玩具企业,得到如下结果:品牌知名度高,石油价格上升,国内需求扩大,人员流失严重.其中是有价格上升属于该企业的-- A.S B.W C.O D.T 11.Giro Sport Design在1986年提出要成为运动产业耐克,这属于制定BHAG 的方法中的— A.定量法 B.定性法 C.角色定位法 D.击垮对手法 12.迈克尔·波特所提出的五力模型中哪一项与公司降低产品价格以吸引竞争者的顾客相关— A.进入一个行业的潜力 B.行业的竞争水平 C.行业的力量 D.顾客的力量 13.可口可乐花费巨额广告费,以图为其“经典可乐”树立积极形象,这属于:A.“卡在中间”战略B.特色优势战略C.成本领先战略D.目标集聚战略 14.在波士顿矩阵中,企业对瘦狗类产品实行的战略是— A.市场开发 B.维持战略 C.榨取和放弃战略 D.市场开拓战略 15.某制造企业将工程、会计、制造、人事和采购等专家分别组合到共同的部门中来建立工厂的组织结构,这种划分部门的依据是 A.职能 B.顾客 C.产品 D.人数 16.某企业采用直线职能的组织结构,企业中共有管理人员43人,其中厂长1人,车间主任5人,班组长13人,职能科长3人,科员16人。每一岗位均不设副职。厂长的管理幅度为— A.5 B.8 C.23 D.19 17.我国从隋朝开始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部门职能化的组织形式。 A.产品 B.职能 C.地域 D.流程 18.在下列各种组织结构形式中,哪一种更容易存在双重领导问题

管理学考研 必背考点整理

管理学考点整理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 一、管理者的定义 管理者是这样的人,他们通过协调和监督其他人的活动达到组织目标。他的工作不是取得个人成就,而是帮助他人完成任务。管理者的工作可能意味着协调一个部门的工作,也可能意味着监督几个单独的个人,还可能包含协调一个团队的活动。 二、组织层次 管理者往往被划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 1、基层管理者:是最底层的管理人员,他们管理着非管理雇员所从事的工作,即生产产品和提供服 务。这样的管理者通常称为主管,也可以称为区域经理,部门经理或工长。 2、中层管理者:包括所有处于基层和高层之间的各个管理层次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管理着基层管理 者,他们可能具有地区经理、项目主管、工厂厂长、或者事业部经理的头衔。 3、高层管理者:处于或接近组织顶层,他们承担着制定广泛的组织决策,为整个组织制定计划和目标 的责任,他们的典型头衔通常是执行副总裁、总裁、管理董事、首席运营官、首席执行官或者董事会主席。 三、效率与效果的关系 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活的尽可能多的产出,通常是指“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 效果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即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效率是关于做事的方式,而效果涉及结果,或者说达到组织的目标。因此,管理当局不能只是关注达到和实现组织目标,也就是关注效果,还要尽可能有效率地完成工作。在成功的组织中高效率和高效果是相辅相成的,而不良的管理通常既是低效率的也是低效果的,或者虽然有效果但却是低效率的 四、明茨伯格管理角色理论 明茨伯格研究了管理者从事的工作,得出结论:管理者做什么可以通过考察管理者在工作中所扮演的10种不同但高度相关的角色来恰当地描述。 所谓管理角色,是指特定的管理行为类型。 明茨伯格的10种管理行为可以被进一步组合为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 1、人际关系 (1)挂名首脑:象征性首脑;必须履行许多法律性或社会性的例行义务 迎接来访者;签署法律文件 (2)领导者:负责激励下属;承担人员配备、培训以及有关的职责 实际上从事所有的有下级参与的活动 (3)联络者:维护自行发展起来的外部关系和消息来源,从中得到帮助和信息 发感谢信;从事外部委员会的工作;从事其他有外部人员参加的活动 2、信息传递 (4)监听者:寻求和获取各种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以便透彻地理解组织与环境 阅读期刊和报告;与有关人员保持私人接触 (5)传播者:将从外部人员和下级那里获取的信息传递给组织的其他成员 举行信息交流会;用打电话的方式转达信息 (6)发言人:向外界发布组织的计划、政策、行动、结果等 召开董事会;向媒体发布信息 3、决策制定 (7)企业家:寻求组织和环境中的机会,制定“改进方案”以发起变革 组织战略制定和检查会议,以开发新项目 (8)混乱驾驭者:当组织面临重大的、意外的混乱时,负责采取纠正行动 组织应对混乱和危机的战略制定和检查会议

管理学整理资料

一.基本知识点 1.管理者和管理机构是管理的主体。(第一章) 2.组织的各类资源(事物)是管理的对象。(第一章) 3.管理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表现在复杂性、边缘性。(p10) 4.管理人员按所处的组织层次可分为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p12) 5.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 的能力是指概念技能。(p15第一章) 6.管理者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和方法是指专业技能。(第一章) 7.现代管理中,最一般的和最基本的管理手段主要有: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 技术方法和教育方法。(补充) 8.行政方法具有强制性。(补充) 9.科学管理之父是泰勒。(p39第二章) 10.科学管理的阶段特点是对工厂的管理问题形成完善的体系和框架。(p40) 1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章) 12.行为科学的最大特色是更为全面地发现和认识了组织构成的基本单元和管理的主要对 象——人的本质。(p42) 13.非正式组织是指人们在共同工作或活动中,具有共同兴趣和爱好,以共同利益和需要为 基础而自发形成的团体。(p173)(p42) 14.学习型组织之父是彼得·圣吉。(p48) 15.学习型组织的是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的。(p48) 16.学习型组织的修炼是指:(1)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2)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 (3)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4)第四项修炼:团体学习。(5)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p49) 17.竞争者是指与本组织竞争外部资源的其他组织。(p82) 18.企业的社会责任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p88) 19.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党和政党制度、政治团体、国家的政策方针和政治形势等因素是指 政治环境。(第四章) 20.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经济政策是指政治法律环境。(第四章) 21.管理的内部物质环境是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补充) 22.管理的道德观主要有功利主义、权利至上、公正主义的道德观。(p90) 23.管理者向新来的员工支付比最低工资高一些的工资,在他看来最低工资不足以维持员工 的基本生活。这种道德观是道德的公正观。(p90) 24.管理者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作的谋划和安排是指狭义的计划职能。(第五章p105) 25.对企业而言,一般可把五年以上的计划成为长期计划。(p110) 26.计划按完成的时间,可将计划分为长期、中期、短期计划。(p110) 27.计划按明确性程度可分为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p110) 28.决策是计划工作的核心部分,在计划工作中的环境分析、资源选择、战略确定等计划工 作的主要内容都需要决策才能落实。(p134) 29.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最基本,又是最重要的能力是决策能力。(p134) 30.经常重复发生,能按照原来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是指程序化决策。 (p144) 31.程序化决策解决的问题是重复出现的、常规的问题。(p144) 32.群体决策不仅受个体心理的影响,还受群体心理的影响。(p146) 33.群体决策通常比个人决策花费的时间多。(p146)

西财管理学讲义

第一章导论 我拥有六个忠诚的仆人,他们会教我一切。他们的名字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何时(when),如何做(how),何处(where)及何人(who)。 ——Rudyard Kipling 何为管理学? ●管理学(Management)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和应用科学,融合社会科学领域的社会学、心理 学、行为科学、人类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知识和自然科学领域的数学、统计学、信息学、工业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和其它科技取向学科的知识。 ●管理学所探讨的是组织机构本身有关的管理问题,它包括组织内的管理者、管理者与下属、组 织的行为、组织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等。 本章学习概要 ●管理学学科体系 ●管理学主要流派 ●管理学的统一 ●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 ●管理学应用的热点课题 第一节现代管理学的学科体系 ●从广义上讲,包括了组织机构的管理职能,和企业组织的营运职能,如市场营销、人力资源、 会计、财务、生产与作业等。 ●从狭义上讲,主要探讨组织机构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组织结构的设计、员工的行为和激励 问题以及组织的战略问题等。 本课件的管理学指的是狭义的管理学。 美国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 的分类: 企业政策与战略组织的发展与变革 冲突管理管理的社会事项 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的沟通与信息系统 创新与创业国际企业管理 组织理论管理教育的发展 组织行为管理咨询等 我国有关管理学学科体系的传统分类: ●我国管理学界受职能(或过程)学派亨利·法约尔及管理过程学派哈罗德·孔茨的影响,我国现 今的管理学研究是从职能角度出发的,大多数管理学教科书都沿用管理职能(或过程)学派的体系。 ●我国传统的管理学主要是指组织机构的管理职能,如计划或战略、决策、组织、控制、领导、 激励、人事、创新、协调和组织的发展等。 第二节管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二次大战前 管理学著作大多出自实际工作者(泰罗、法约尔、穆尼、巴纳德等)之手,管理理论家对管理学的研究少有建树。 ●二次大战后 管理学著作大多出自高等院校

管理学讲义

管理学讲义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管理学 主讲人:王建国博士(Dr. Wang Jianguo) 办公室424 Tel: 学期:2002 – 2003 第一学期 一、课程目标: 1.系统介绍组织与管理的知识与技巧体系; 2.分析组织与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与探讨解决的办法; 3.通过案体分析与研究报告提高分析与管理技能。 二、研讨方法: 本课程采取各种有益的教学方式:讲课,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际考察,管理实践等。 三、评分标准: presentation 30分(21分陈述+9分辩论) 体会 15分(2500字以内) 出勤率 10分 表现 10分 (满分) 闭卷考试 45分(五选三,闭卷,一个半小时) 四、主要教科书: 1.基本教材:

《管理学》(第五版),[美]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 Robins),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Prentice Hall,北京,1998(罗) Robbins, SP and M Coulter, “Management”, 6th edition (International edition), prentice Hall, 1999(R) 2.参考书 《管理学精要》,亚洲篇,[美]约瑟夫M普蒂(Joseph M Putti),海茵茨·韦罗奇(Heinz Weihrich)及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等着,丁慧平,孙先锦译,机械出版社& McGraw-Hill,北京,1999 Stoner JAF, RE Freeman and Jr D Gilbert, “Management”, 6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New Jersey, 1995. 五、课程大纲 1.管理与导论第一,二章(罗)(R) 2.管理文化与环境第三章(罗)(R) 3.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第五章(罗)(R) 4.管理决策第六章(罗)(R) 5.计划的基础第七章(罗)(R)

《管理学》知识点梳理-最新版

1..管理的定义及内涵(特征、要素)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一)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二)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三)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四)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3.管理者的角色(三大类、十种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4.管理者的技能及含义 (一)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二)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三)概念技能:把观念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内容、评价、应用) 内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评价:(1)贡献 ?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 ?讲求效率和调查研究 ?计划和执行相分离 (2)局限性 ?把工人看作“经济人” ?仅重视技术,不重视人 ?内容窄,局限于车间管理 6.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六大职能、十四条原则、管理要素(职能)) 经营的六项职能 ?技术活动:生产,制造 ?商业活动:购买,销售 ?财务活动:筹资,投资 ?会计活动:记帐,盘点 ?安全活动:保护财产和人员 ?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十四条原则: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领导、员工个人要服从集体、人员的报酬要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 集体精神 管理要素(职能) ?计划:预测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 ?组织:建立企业的物质与人的双重结构

管理学 复习资料整理 专升本

1、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性的科学。 2、管理:是一种在正式组织内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其他人的活动的活动过程,以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无法取得的效果。 3、为什么说管理的必要性在于资源的有限性? 答:由于每个企业能投入生产过程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整个社会能用于社会生产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所以就要求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以可用的资源尽可能多地实现某种想要达到的任务或目标。 由于管理的必要性在于资源的有限性,所以管理的目的就是使组织的目标能有效地实现。每一个组织都要通过有效的管理,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问题,使组织的有限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 4、为什么说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答:(1)管理成效:指管理活动的效果;组织成效:指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 (2)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是通过作用于被管理者的业务活动而对组织的成效产生影响的。 (3)正因为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在协调被管理者的业务活动从而影响组织成效的过程中要受到工作方面和非工作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所以高的 管理成效有可能导致低的组织成效,而低的管理成效却有可能导致高的 组织成效。 (4)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之间不存在线性的相关关系并不是说管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是无关紧要的,相反的,它更说明了要提高组织成效就必 须提高管理成效。因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管理成效会有 助于提高组织成效。另一方面,从长远的观点看,影响组织成效高低的 其他因素也是管理活动的结果,组织完全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有效的管 理活动使之形成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其他因素。 (5)在现实中,管理者既不是软弱无能的,也不是万能的,管理者的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之间是互动的,我们既不能迷信“管理万能论”,也不 能相信“管理象征论”。

管理学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1.管理的定义 (1)世界著名管理学家对管理下的定义: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对管理下的定义:确切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对管理学下的定义:管理即制定决策。“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5项要素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 现代管理大师哈罗德·孔茨对管理下的定义: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他认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5个职能,管理的目标就是创造盈余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管理就是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加有效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4个职能。 综合以上各种管理的定义,可给出如下定义: 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和整合组织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来协调组织中的群体行为,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2.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的,它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能协调一致,有序进行,以提高生产的效率的客观要求。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它要代表一定社会制度中的一定阶级的意志,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因此从管理学的社会属性来看,社会主义的管理和资本主义的管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 3.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人们通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已经抽象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反映管理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人们一方面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身的管理实践,解决新的管理问题,另一方面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丰富和发展。因此,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 管理不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而且还是一门正在发展的科学。管理科学没有,也不可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他只是探索管理的一般规律,指导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管理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又是一门艺术,即利用系统化的知识——科学,并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创造性的艺术。 二、管理的要素、职能、任务和作用 1.管理的要素:

国际管理学讲义

国际管理学讲义 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

国际管理学参考书目录 1.《跨国公司经营优势变迁》,刘海云着,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年4月 2.《跨国企业与世界新秩序》,理查德 巴纳特和约翰 卡瓦纳着,海南出版 设,1999年3月 3.《国际经济中的经理》,(美) RaymondVernon,HarvardUniversity,LouisT Wells,Jr,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4.《国际商务》,(加)艾伦 M 鲁格蔓,(美)理查德 M 霍杰茨着,李 课宁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 5.《管理沟通原理与实践》,哈佛大学教授作品集,(美)迈克尔 E 哈特 斯利及林达 麦克詹妮特着,李布及赵宇平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5月 6.《跨国管理教程、案例和阅读材料》,,(美)克里斯托弗 A 巴特利特 和(英)休蔓特拉 戈歇尔着,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 7.《亚太地区战略与管理》,菲力普 劳舍尔及海尔母特 舒特着,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8.《MBA国际商务》(英汉对照),R Mirus(加拿大),冯宗宪及 EadyVong(加拿大),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目录

第1章国际化进程 6 第2章变动世界中的国际管理 8 第3章文化与国际管理 12 第4章国际谈判与跨文化沟通 19 第5章国际贸易世界 23 第6章跨国公司的基本战略 27 第7章作为国际公司的小企业:克服障碍与寻找机遇 33 第8章比较战略管理:理解竞争者与合作者 36 第9章全球化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39 第10章国际战略联盟:管理与设计 42 第11章国际公司的激励 47

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节 一、何为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11 定义: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特征:1、管理的目的是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 2、管理的过程是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与的活动。 3、管理的对象是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 4、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二、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P12-15 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贯穿与全过程)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管理者可从系统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 系统:由若干有共同的目标,有层次、大小之分的子系统子子系统由上而下组成的有机整体。 特征:1集合性;这是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有机的整体。 2 层次性;子系统子子系统由上而下。 3:相关性;有共同的目标。 系统原理要点: 1:整体性原理。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局部服从整体,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的最优化。 2:动态性原理。掌握系统动态原理,研究系统动态规律,可以是我们预见系统的发展趋势,树立起超前观念,减少偏差,掌握主动,是系统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 3:开放性原理。管理者应当从开放性的原理出发,充分估计到外部对本系统的种种影响,努力从开放中扩大本系统从外部吸收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4:环境适应性原理。作为管理者既要有勇气看到能动的改变环境的可能,又要冷静的看到自己的局限,才能实事求是的作出科学的决策,保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5:综合性原理。管理者既要学会把许多普通的东西综合为新的构思、新的产品、创造出新的系统,又要善于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最简单的单元去解决。 二、人本原理的基本观点: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 二、如何理解责任原理? 责任的定义:分内应做的事,承担应有的任务,完成应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做的工作。 责任原理的本质是——1):职责明确。2):权限合理 3):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三、何谓效果、效益、效率?区别其概念P137- 效益原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效果:由投入经过转换而产出的成果, 效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 效益:有效产出与投入的一种比例关系 社会效益包括:好的产品、纳税、为就业提供岗位、慈善公益活动。 第五章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经济方法的手段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利润、工资、奖金与罚款等。 特点:利益性、关联性、灵活性、平等性

大一管理学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 考试内容 1. 10个选择 2.5个名词解释 3. 简答 5个 4.论述2个 5.1个案例分析 名词解释(10个) 1.管理: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一定手段协调组织资源和活动的过程。【不考】 2.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发展中所形成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的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和风俗习惯等的总称,其核心是组织的价值观念。 3.决策: 指管理者通过分析各种备选方案,对面临的机会或威胁作出反应,作出关于特定的组织目标和行动方案的决定。【不考】 4.风险型决策:也称随机决策。指决策方案未来的自然状态可能有几种,不能预先确定,但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可以估计,无论哪个方案都有一定的风险。 5.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决策方案未来的自然状态可能有多种,但无法预先明确估计,并且各种自然状态的概率也无法确定,各种方案出现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6.滚动计划法:是指编制计划时采用近细远粗的方法,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及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改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每次计划修订都使计划向前滚动一次。{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 7.部门化:是指将组织中的工作活动按照一定的逻辑安排合并成若干管理单位或组织单元的过程。 8.授权:是指上级将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权利授予下属人员的行为。 9.领导:是指领导者通过沟通、指导和奖惩等手段对组织成员施加影响从而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或艺术。 10.内容型激励理论:是指针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的理论。 11.过程型激励理论:是指主要针对员工从个体动机到采取行动的过程进行研究的理论。 12.沟通:是指信息从发送者到接受者的传递过程。 13.需求层次理论 简答以及启示(10个) 答题方法:1,简述内容,有几条答几条,简答2.忽略启示 3.字特别少的,每一条后面加一点分析 一。简答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启示P75 答:1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3企业中存在以情感为主线的非正式组织。 4企业管理中存在霍桑效应。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新版

精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 学院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管理学原理》复习大 纲 1. 传统上来讲,管理跨度为——合适? ( ) A. 3 B. 5 C. 15 D. 7 E.20 2.战略决定 了— —做,而组织决定了——做。 ( ) A. 如何,什 么 B. 如何,为什么 C. 什么,如 何 D. 什么,为什么 E. 何时,什么 3. ——是管理人员进行决策的正式和法定权利 ( ) A. 授权 B. 责任 C.职权 D. 管理跨度 单选题

精选 A. 组织 B. 控制 领导 E. 4. 以下哪个选项是代表了识别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

精选 C. 决策 D. 计划 E. 领导 5. ——决策模型适用于——环境?() A. 行政模型;程序化决策 B. 古典模型,非程序决策 C. 古典模型,程序化决策 D. 古典模型,模糊决策 E. 行政模型,结构良好的决策。 6. 战略决策经常是哪种决策的很好的例子?() A. 非程序化 B. 程序化 C. 不重要的 D. 重复发生的 E. 结构良好的 7. 程序化决策是针对哪一类组织问题进行的?() A. 不寻常的 B. 反复发生的 C. 重要的 D. 不重要的 E. 偶尔发生的 8. 非程序化决策的例子包括:() A. 对供应商下订单 B. 开发一种新的产品 C. 对于生产用机器进行定期的维护

A. 组织 B. 控制 D. 寻找人员填补职位空缺 E. 按照规定开除一名违反公司纪律的员工。 9. 某公司正在遵循成本领先战略,以下哪个方面的职能层战略内容与他们的业务层战略相关?() A. 庞大的广告支出 B. 标准化的产品 C. 大规模的的营销 D. 对于人力资源的扩张需求 E. 用高薪雇用名人做代言人 10. 以下哪种战略更加倾向于将组织视为整体?() A. 业务层战略 B. 职能层战略 C. 公司层战略 D. 运作层战略 E. 竞争层次战略 11. 职能层战略会涉及到以下问题:() A. 我们目前在哪些业务中呢? B. 我们如何竞争? C. 我们如何支持我们选定的战略 D. 我们需要买入什么样的业务 E. 到哪里去销售我们的产品? 12. 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采用一系列决策和行动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以在组织和环境之间获得竞争力,这一活动被称为:()

管理学讲义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人类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及一般方法的科学。二、管理的定义 1、学术定义 (1)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来实现企业目标的活动过程(法约尔1916)。(2)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福莱特1942) (3)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学派代表人西蒙1978) (4)管理就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的动态创造性活动。(芮明杰1999)(5)指组织为了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来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周三多) (6)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调配组织资源以有效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协调过程。(金润圭) 2、要点: (1)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 (2)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人: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物与技术:管理的客体、手段和条件 机构:反映管理的分工关系和管理方式 信息:管理的依据、媒介,同时也是管理的客体 目的:即宗旨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①各种关系:a、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a)人与人;(b)人与物;(c)物与物。b、各项活动的时空关系。c、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②协调的中心是人。 (4)管理的对象: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 三、管理的特性 (一)科学性 (二)艺术性 (三)动态性 (四)经济性 四、管理的职能 管理作为一个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 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 周三多: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金润圭: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是相同的,但由于主管人员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不同,他们在执行这些职能时也就有所侧重。 五、管理者的角色 (一)管理者的角色: 1、管理者即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 2、管理者的角色的概念 指作为管理者在组织体系内从事各种活动时的立场,行为表现等的一种特性归纳。. 3、明茨伯格:管理者的十种角色:

管理学原理复习材料复习过程

管理学原理 一、填空题 1、对高层的管理者来讲,其管理技能顺序排列的要求是:(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2、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的是:(科学管理理论)。 3、通过市场调查发现,保健品市场的兴起是由于人们观念的变化引起的,这一因素属于外部环境因素中的:(社会因素)。 4、一般而言,非程序化决策的决策者主要是:(高层管理者)。 5、强调在制定计划时要留有余地,不能满打满算地作原理是:(灵活性原理)。 6、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宽度和组织层次呈:(反比关系)。 7、出现多头领导、会出多门,导致下级无所适从等现象是违背了组织设计的哪一原则?(统一指挥原则)。 8、一家产品单一的跨国公司在世界许多地区拥有客户和分支机构,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应考虑按哪种因素进行部门划分?(地区)。 9、有效控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及时性原则,重点原则,经济性原则,弹性原则)。 10、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11、需求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马斯洛)。 12、沟通网络形式中,最能使组织士气高昂的沟通网络形式是(全通道式沟通)。 13、人际沟通中会受到各种“噪音干扰”的影响,这里所指的“噪音干扰”可能来自于(沟通的全过程)。 14、质量处李处长在生产现场中发现一个工人没有按照作业规范操作,他立即上前去制止。这种控制方式属于(现场控制)。 15、管理控制始于(确立标准)。 16、对整个组织负有全面责任的管理人员是:(高层管理者)。 17、提出标准化原理的学者是:(泰勒)。 18、计算机、网络及通讯业的兴起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这些因素属于名部环境因素中的(技术环境)。 19、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理念层)。 20、道德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原则层)。 21、盈亏平衡分析法属于下列哪种决策类型(风险型决策)。 22、具有“分段编制,近细远粗”特点的计划方法是(滚动计划法)。 23、将几个部门合并在一起,减少管理层次,拓宽管理幅度使组织扁平化的变革是(结构变革)。 24、某医院院长退休后感慨人走茶凉,这说明他在职时拥有的是一种(职位权力)。 25、工作指示、命令会议纪要年度报告属于(下行沟通)。 26、计划的基本特点有:目的性,首位性,特殊性,适应性,经济性。 二、多项选择题 1、法约尔提出的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定性决策方法包括:(头脑网暴法、名义群体法、德尔菲法、电子会议法)。

管理学原理讲义稿

第一章管理学概论 (管理是最常见、最为重要的人类活动之一。) 第一节管理学的基本框架 第二节管理 一、管理的概念 1、管理的含义 管理就是对组织和信息等资源,通过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活动,来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和责任的过程。 泰勒: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康纳利:管理就是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H.孔茨:管理就是设计和维持一种良好环境,使集体工作的人们能够有效地完成预定目标的过程。 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2、管理的内涵: 是任何组织集体劳动所必需的活动 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开展的 其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 主体是管理者 对象是所拥有的人、财、物和信息等全部资源 其目的是高效地过到组织的目标和责任(管理的基本问题) 管理是一个过程 二、管理的基本职能 1、基本职能 计划Planning(首要职能):通过对组织内外条件的分析和预测,确定一个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将要实现的目标,然后制定若干个可以实现目标的可行方 案,经评价后选择一个满意的方案,并制定出实施计划所需的政策。 组织 Organizing 人事 Staffing(人员配备) 领导 Leading 控制 Controlling 2、对管理职能的不同认识 管理的职能就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管理必须具备的功能,或者说管理者在执行

其职务时应该做些什么。 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古利克: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 孔茨: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 徐国华:计划、组织、控制、激励、领导。 张今声:计划、组织、控制。 不管是三分法还是七分法,它们所包含的内容是一致的,只是分法不同,对此不必拘泥于某种具体的分法。 通过管理职能的划分,为研究管理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有关管理的概念、理论、方法和程序都可以按照不同的管理职能而加以分类归纳并予以系统论述,从而为研究与学习提供便利。 把管理职能按一定的顺序论述,绝不意味着在实际工作中也必须按这样的顺序执行管理职能,恰恰相反,管理者在某一时间处理某个问题,则可能同时执行几项甚至全部职能。 三、管理的基本性质 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人本性 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的效率性 四、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是生产力中的结合要素、是形成生产力的条件 是创造生产力的源泉 是提高组织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第三节管理者及其技能 一、管理者的类型 高层管理者:CEO、总裁、总经理、副总经理 中层管理者:经理或总监 低层管理者:主管(生产主管、领班、小组长) 二、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人、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调解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三、管理者的技能(罗伯特·卡茨) 概念技能:综观全局、洞察事物、驾驭全局的能力。

管理学原理讲义 2 第二章

第二章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问题与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管理思想,为什么中国大学的管理学教科书基本上是西方的体 系? 在绿色、和平、生态、和谐、全球化等背景下,怎么样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管理体系 的对接?
2.1 中国早期的管理活动与管理思想
一、 中国早期的管理实践活动
1. 中国早期的管理实践活动:长城的建立
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
(1)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2)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
(3) 治国有三本,安国有四固,富国有五事。
(4) 恭、寛、信、敏、惠。
(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8) 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同结万人缘。
(9) 食存五观: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
为疗形枯,为成道业故受此食。
二、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要点
含义
代表人物
顺道 主观范畴的道,是指治国的理论,属于客观范畴的道,是 管子、司马迁
指客观经济规律,在这里指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
重人 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两大方面:一是重 司马迁、诸葛亮
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
人和 指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对治国来说, 孔子、管子
和能兴邦;对治生来说,和气生财。
1

(自己编辑整理)管理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管理学? 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以及所开展的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从而提高组织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学的层次、幅度及其关系 管理幅度:指管理者在保证管理有效性的前提下,所直接管辖的下属(机构、人员)的数量。管理层次:指在一个组织中,从普通员工到最高管理者,管理机构共分为多少等级。每一等级被称为一个层次。 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次的多少与管理幅度的大小成反比。 3管理者所需具备的技能 1、概念技能:指管理者面对组织外部复杂的环境,洞察各类变化因素,识别主要矛盾,抓住问题实质,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高层必备) 2、专业技术技能:指管理者通晓专业知识,运用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层必备) 3、人际关系技能:指管理者善于与各方面的人沟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从而得到人们理解支持的能力。(每层必备) 4、管理的职能,分别什么意思 1 、计划:指在研究组织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对组织今后一定时期的活动确定目标、做出决策、制定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活动。 2、组织:指根据计划和目标,对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制度化安排,包括组织设计、人员配置、组织变革和发展。 3、领导:指管理者运用其职权和艺术,对下属施加影响,使他们以高昂的士气、饱满的热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具体包括指导、沟通和激励。 4、控制:指管理者根据既定计划的要求,检查组织活动,发现偏差,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与予纠正,或根据新的情况对原计划做必要调整,保证计划与实际情况相适应。 5、管理对人性有哪些假设 ○1“经济人”假设 人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才工作的; 员工经济利益满足的程度是由管理者控制的; 工人总是理性思维、计算利益大小的;

管理学讲义

管理学 主讲人:王建国博士(Dr. Wang Jianguo) 办公室424 Tel:62757763 学期:2002 – 2003 第一学期 一、课程目标: 1.系统介绍组织与管理的知识与技巧体系; 2.分析组织与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与探讨解决的办法; 3.通过案体分析与研究报告提高分析与管理技能。 二、研讨方法: 本课程采取各种有益的教学方式:讲课,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际考察,管理实践等。 三、评分标准: presentation 30分(21分陈述+9分辩论) 体会 15分(2500字以内) 出勤率 10分

表现 10分 (满分) 闭卷考试 45分(五选三,闭卷,一个半小时) 四、主要教科书: 1.基本教材: 《管理学》(第五版),[美]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 Robins),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Prentice Hall,北京,1998(罗) Robbins, SP and M Coulter, “Management”, 6th edition (International edition), prentice Hall, 1999(R) 2.参考书 《管理学精要》,亚洲篇,[美]约瑟夫M普蒂(Joseph M Putti),海茵茨·韦罗奇(Heinz Weihrich)及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等着,丁慧平,孙先锦译,机械出版社& McGraw-Hill,北京,1999 Stoner JAF, RE Freeman and Jr D Gilbert, “Management”, 6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New Jersey, 1995. 五、课程大纲 1.管理与导论第一,二章(罗)(R) 2.管理文化与环境第三章(罗)(R) 3.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第五章(罗)(R)

管理学复习重点整理

管理学复习整理 1、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为了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有管理者利用相关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并不断创新的过程 2、管理的基本原理 人本原理:一方面强调组织被管理者参与管理,另一方面强调根据人的特性度组织、对人进行管理,重视管理的人性化: 系统原理:具有的特征: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性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在组织活动是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管理活动所要处理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系统中的问题 第二,管理必须有层次观点 第三,管理工作必须有开发观点 效益原理:尽量以较少的资源去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3、科学管理研究(泰勒) 要提高劳动效率,增加企业盈利,必须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 (1)、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 A、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合理利用工时 B、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的标准化 C、根据工作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 (2)、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3)、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 A、在企业中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B、实行职能工长制 C、进行例外管理 4、一般管理研究(法约尔) 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管理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5、科层组织研究 权力的类型:传统型权力、个人魅力型权力、法理型权力 法理型权力的特征: 为管理的连续性奠定了基础 合理性 领导人可借助法律的手段来保证权力的行使 所有权力都有明确规定,而且时按照组织任务所必须的职能加以详细的划分的 6、决策的概念 狭义:决策是一种行为,是在几种行动方案中做出选择 广义:决策是一个过程包括在做出最后的选择之前必须进行的一切活动 总之,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分析判断过程 7、决策与计划的区别 确定组织目标和拟定实现目标的总体行动是计划工作的首要职能,而确定组织目标和拟

管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

一:选择题 1、(管理理论及代表人物) 科学管理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和吉尔布雷斯夫妇 一般行政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和马克思?韦伯 定量方法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和查尔斯?桑顿 组织行为罗伯特?欧文雨果?芒斯特伯格玛丽?福莱特和切斯特?巴纳德 管理者角色亨利·明茨伯格 2、管理职能、角色、技能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者角色: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决策制定 管理技能:技术、人际、概念技能 3、决策定义 决策指非程序化决策决策一词的意思就是为了到达一定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管理就是决策。是指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过程。 4、决策分类 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 5、组织结构 即组织的框架体系,是人们在组织内进行劳动分工和协调方式的总和。 ?复杂性:分工程度、对知识的依赖程度等。 ?正规化:组织依靠规则和程序引导员工行为的程度。 ?集权化:决策权的分布。 6、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管理幅度:一个主管人员能直接有效地管辖的下属人数。 (管理层次是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关系的复杂化而产生的,与规模、管理幅度密切相关。指组织中职位等级的数目。 (在组织规模给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层次成反比关系。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下属的素质和能力、工作相似性、稳定--- 幅度大、计划的完善程度、授权、人员空间分布、配备助手 7、组织文化定义 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传统习惯个做事的方式,它影响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并影响他们如何看待、定义、分析、解决问题。 8、组织文化特点 关注细节、成果导向、员工导向、团队导向、进取性、稳定性、创新与风险承受能力。 9、集权与分权 集权是决策权集中在上级,下级部门和机构只能根据上级的决定和指示行事。 分权是上级将决策权分配给下级部门和机构使其能够自主解决问题 考查分权程度的指标(戴尔指标):下级决策的幅度,夏季决策的频度,下级决策的重要性,对下级决策的控制程度。 影响集权分权的因素:工作重要性,方针的统一性,经营规模,工作性质(流动、变化)企业外部环境 集权的好处:(1)政策的统一(2)行政高效率 过分集权的弊端:(1)降低决策质量(2)降低组织适应能力(3)降低成员工作热情 10、控制活动基本步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