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内轨道排架施工技术说明

隧道内轨道排架施工技术说明

隧道内轨道排架施工技术说明
隧道内轨道排架施工技术说明

隧道内轨道排架施工技术说明

一、轨道排架简介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轨道排架针对无砟道床施工设计,其整体结构将应铺轨道组件合成为框架式,集工具轨、轨面高低调节器、轨向调节器、模板为一体,用60kg/m钢轨和型钢制造。排架长度根据轨枕间距设计,纵向联结使用改制型60kg/m钢轨夹板。轨排各部尺寸和轨面高程按铺设60kg/m钢轨技术条件设计。

轨道排架能够满足我国时速200km/h、250km/h、300km/h及以上铁路无砟轨道道床施工,并能在路基、桥梁、隧道内施工。它适用于各类无砟轨道断面道床施工,满足铺设长轨的道床技术要求;适用线路条件:线路平面R≥1000m,线路纵面i≤30‰。

轨排主要技术性能:

①排架轨距1435±0.5mm

②轨面调整量460~820mm(超高值0~180mm)

③轨底坡1:40

④轨向调整量左、右移动各60mm

⑤铺设轨枕类型60kg/m轨道双块式轨枕

⑥铺设道床宽度2800mm

轨排铺设技术参数:

①接头轨缝宽度6~10mm

②接头钢轨错牙≤0.5mm

③轨面高程、轨距、高低、水平、轨向等调整指标,执行有关客专技术规范。

二、产品结构组成

组合式轨道排架主要包括工具轨、托梁、调整装置、纵模板四部分,用于悬挂混凝土轨枕,形成道床排架结构。轨道排架优点在于轨距、轨底坡、轨枕间距三项主要几何尺寸指标,用机械方式固定,减少了施工调整时间,保证了施工质量。

轨排框架是组合式轨排的主要骨架,包括排架工具轨和排架托梁,主要作用是模拟实际的线路情况,将轨枕块精确地布置在指定位置。施工时将轨枕块通过扣件按照设计间距固定于排架工具轨上,通过精调使线路的方向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浇筑完混凝土并达到规定强度后即可将将扣件松开。

图2 轨排框架

(2)中线基准器

轨排托梁中心的中线基准器,是用于粗放时轨排中线与所铺设线路中线的对中,

尽量将偏差控制在4mm 以内,方便之后轨排的精调。

图3 轨排中线基准器

(3)楔形夹板

每根排架工具轨与托梁连接处各有两块楔形夹板,钢轨两侧各一块,将钢轨夹紧,楔形夹板及连接断面图见图4、5。如图5所示,同一根钢轨两侧的楔形夹板的斜面一侧均背对钢轨,将A 、B 两块楔形夹板同时敲向断面内,钢轨则向右移动,两块楔形夹板同时敲向断面外,钢轨向左移动。可以此来调整轨排中两根钢轨的轨距和直线度。

图4 楔形夹板 图5 连接处断面图

(4)高低调节器

通过轨排高低调节器可以调整轨排轨面高程和螺柱的垂直度。通过扳手操作轨

中线基准器

排上的角度调节螺栓可以调整高低螺柱的垂直度,以此始终使螺柱与支撑面保持垂直状态。使用扳手操作高低螺柱可以调整轨面高程。

安装时,先将高低螺柱旋拧到螺柱框架上的螺纹孔中,使螺柱与地面有效接触,然后用梅花扳手旋拧螺柱,左右各一人同时作业,将轨排顶升到一定高度。注意,在精调过程中,旋拧高低螺柱调节轨排高程,每旋转一圈,高度变化3mm。

同时,在精调过程中,调整角度调节螺栓,始终使螺柱框架保持垂直状态。顺时针旋转螺栓,高低螺柱向外倾斜,相反,高低螺柱向内倾斜。

高低调节器

轨向调节器

模板支撑

图6 轨排高低调节器

(5)轨向调节器

轨向调节器用以精调轨排轨向,支撑方式及位置如图6所示。轨向调节器带有圆管的一端置于地面上固定(可于支腿外侧支撑面的相应位置打入一小段钢筋用以固定调节器),另一端顶在支腿侧面钢板上,(为防止调节轨向时将轨面抬高,轨向调节器与支撑面的夹角不宜过大,控制在45°为宜)。隧道内防护墙一侧轨向调节器如图7所示。

图7 防护墙一侧轨向调节器

(6)轨排夹板

轨排夹板用于联结相邻轨排,在接头处把钢轨连接起来,使钢轨接头部分具有与钢轨一样的整体性,以抵抗弯曲和位移。轨排夹板及其连接方式见图8。

轨排夹板

图8 轨排夹板

(7)纵向模板及模板支撑

纵向模板用于控制轨道板浇筑尺寸,模板支撑用于调整模板位置及间距,支撑方式如图6。

纵向模板包括三种类型,长均为2200mm,宽分别为330mm、160mm和80mm。直线段使用330mm模板,部分线路超高段在直线段基础上与宽80mm或160mm的模板组合使用。

纵模板斜支撑结构型式如图9,长度可调。长度最短为400mm,最长700mm。

超高段纵模板斜支撑与直线段模板支撑的区别在于中间撑杆长度不同,使用超高段模板支撑时,只需将直线段模板支撑两端螺杆卸下,安装在长度550mm的撑杆两侧即可。超高段纵模板斜支撑结构型式如图10,长度最短为600mm,最长为900mm。

图9 纵模板斜支撑

图10 超高段纵模板斜支撑

表1 轨排主要组成部分

三、超高段轨排施工

隧道内道床板属于上部超高,为整体道床,模板需要适应各种超高的变化,而且模板与轨道排架具有充足的空间,方便抹面,隧道内施工效率较高,按照施工要求,可采用同一种型号的排架施做,一般为7150型号轨排即可。

当超高段无砟轨道轨排法施工时,需将调整支腿处的角度调节螺栓,使螺柱框架保持相对垂直状态。顺时针旋转螺栓,高低螺柱向外倾斜,相反,高低螺柱向内倾斜。角度调节螺栓位置如图11所示。

四、隧道轨排施工实图

爬架高空拆除方案(内含应急预案)

昆山君悦豪庭项目工程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高空拆除方案 一、概况 昆山君悦豪庭项目外装饰工程已接近竣工,附着升降脚手架已完成外墙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在高空整体拆除。特编制本方案。 二、拆除的组织人员安排 2.1、由公司指派工程负责人负责全面拆除工作。由工程队长具体带领12名持证操作工实施。 2.2、拆除前由工程负责人进行拆除技术交底。每天拆除上班前由施工带班进行当天拆除工作技术交底。 2.3、拆除技术交底办理好书面手续。 三、拆除现场及准备工作 3.1、划定禁入地区,设置警示标志,并有人监护。人货电梯在拆除作业时禁止使用。 3.2、拆除前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原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有不符合的地方进行加固。 3.3、请总包方配合共同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请各工种清理属于该工种放在架子上的物品。) 四、拆除程序: 4.1、B楼脚手架拆除程序 4.1.1、首先连墙件层层设置,水平间距不大于3.6m。确认连墙件设置到位后,拆除机位的同步系统、提升系统及防坠系统、防倾装置。 4.1.2、逐步交圈拆除第三步以上脚手架。 4.1.3、首先拆除24#机位东边和2#机位西边的架体。23#机位和3#机位北边的架体采用钢丝绳从桁架底部斜拉至机位第二步竖向框架顶部。 4.1.4、将24#、1#、2#整片脚手架单独先拆除。拆除前先将桁架固定在

建筑物北立面的4个窗洞和飘窗上,并在机位跨度的中间用钢丝绳将桁架斜拉至1#机位第二步竖向框架顶部。脚手架从两边同时往1#机位拆除,

拆除的材料和1#机位的拆除均从飘窗处操作。 4.1.5、3#至8#机位和23#至16#机位均从3#、23#机位逐步往南边拆除。并且纵向采用钢丝绳斜拉悬挑的桁架,拆除单一跨度斜拉加固一次,如机位跨度较大的可以增加斜拉点斜拉于建筑物的窗洞上。材料从脚手架上传递至窗洞处进楼层。 4.1.6、由于9#至15#机位位于A楼塔吊的回转半径内,当脚手架拆除到底部桁架时,将要吊的桁架与整体脚手架分离。分离时,由塔吊用钢丝绳吊牢要吊除的桁架,操作人员将安全带可靠地挂在机位承力架上方联系杆上,高挂低用,方可进行分离作业。在断口必须用连墙件将要吊装的桁架与建筑物可靠联结。 4.1.7、确认塔吊安全吊牢已分离的桁架后,先拆除已分离桁架处的机位承力架斜拉杆,然后再拆除已分离桁架处的连墙件,最后用塔吊运到地面解体。 4.2、A楼脚手架拆除程序 4.2.1、首先连墙件层层设置,水平间距不大于3.6m。确认连墙件设置到位后,拆除机位的同步系统、提升系统及防坠系统、防倾装置。 4.2.2、逐步拆除脚手架。 4.2.3、当脚手架拆除到底部桁架时,将要吊的桁架与整体手架分离。分离时,操作人员将安全带可靠地挂在承力架上方联系杆上,高挂低用。在断口必须用连墙件将要吊装的桁架与建筑物可靠联结。 4.2.4、由塔吊用钢丝绳吊牢要吊除的桁架的承力架。 4.2.5、确认塔吊安全吊牢已分离的桁架后,先拆除已分离桁架处的承力架斜拉杆,然后再拆除已分离桁架处的硬拉结,最后用塔吊运到地面解体。 五、拆除应遵循以下规定 5.1、拆除顺序应自上而下,按后装构件先拆,先装后拆,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不得上下同时拆除作业。严禁采用踏步式、分段、分立面拆除法。拆下的杆件、竹笆板、安全网等应用竖直运输设备运送地面,严禁从高处向下抛掷。运到地面的杆件、物品等应及时按品种、分规格堆放整齐,妥善保管。

最新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总体要求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总体要求 1.0.1为给公路山岭隧道工程的施工和施工管理提供 技术依据和行为准则,特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公路山岭隧道。 1.0.3隧道施工应在公路修建总体施工规划下,制订相 应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考虑隧道长度 和断面、工期要求、地质条件和当地自然条件等,确定合理 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 1.0.4必须执行质量检查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 好材料试验工作。施工中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进行技术、 质量、安全教育,确保工程质量,并坚持文明施工。 1.0.5应制订安全制度和措施,加强通风、照明、防尘、降温及防水和防止有害气体的工作。并预防塌方事故,保护 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和安全。 1.0.6施工中应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积极而慎重 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使隧道施工符合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质量可靠、安全实用的要求。 1.0.7应合理安排施工机具设备周转时间,提高机械利 用率。施工中应加强技术管理,并合理安排工序进度和关键 工序的作业循环,组织均衡生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1.0.8隧道施工中必须密切注意围岩及地下水等的变

化情况,当施工方法或支护结构不适应于实际围岩状态时,必须采取应急措施,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及时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或支护结构。 1.0.9附属设施安装应按电气、机械、化工等专业有关规定要求办理。 1.0.10施工中应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并符合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1.0.11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积累资料、数据,做好各道工序的原始记录。 1.0.12隧道施工应编写全面和单项施工技术总结,隧道竣工后应及时提交竣工文件。 1.0.13公路隧道施工除应按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规定。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要点(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要点(通 用版)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要点(通用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一般安全要求 1.1隧道施工应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并结合地形、地质等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隧道长度大于1000m 时,应制订地质超前预报方案和实施细则,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合理安排施工。 1.2隧道施工各班组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时,交班人应将本班组的施工情况及有关安全事宜及措施向接班人详细交待,并记载于交接班记录本上,工地值班负责人、领工员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每班开工前未认真检查工作面安全状况,不得施工。 1.3在软岩或不良地质的隧道中,施工前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如设计文件指明有不良地质情况时,应对指定范围进行超前探测,并遵守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衬砌、先护顶等小循环的施工原则。 1.4施工中应加强对围岩及支护的检查和量测,掌握围岩及支护的

爬架施工方案80350

现代南洋大厦工程 外爬脚手架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编制日期:一九九九年四月

中建一局集团四公司现代南洋大厦项目经

目录 1、总则 2、导轨式外爬架方案说明 3、导轨式外爬架的安装 4、导轨式外爬架的生升降 5、导轨式外爬架的使用 6、导轨式外爬架的高空拆除 7、导轨式外爬架的维修保养 8、导轨式外爬架的安全措施 9、附录1-导轨式外爬架参数的确定

(一)总则 1.1 工程概况 北京现代南洋大厦地处繁华地段,地下2层,地上23层。地上主体结构采用框筒结构,层高4米,建筑高度90米。3至22层为标准层。由于工程所处位置重要,对安全施工及文明施工要求较高,故决定采用导轨式外爬架结构进行施工。 1.2 爬架简介 导轨式外爬架是高层建筑外用整体提升架的一种施工设备,由支架,爬升机构,控制系统,和安全防坠四大部分组成。 1.3 爬架升降条件 爬架在大雨、大雪,浓雾天气,六级以上大风及视线不良时,不得进行提升。 (二)导轨式外爬架的方案说明 2.1 现代南洋大厦外爬架采用以手动葫芦提升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总高度18米,步距1.8米,架体宽度0.9米,内排立杆中心与结构外沿距离0.55米,内排满足流水施工要求。(见附图1) 2.2 导轨式外爬架使用中,除遵守本方案外,还应遵守扣件,钢管相关使用规定。以及电控距,电动葫芦使用说明。 2.3 爬架材料表

2.4 准备材料、工具:

2.4.1 材料材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2.4.2 准备电工工具(螺丝刀、电工刀、钳子、扳手、试电笔、万用表、绝缘胶布),机械工具(榔头、扳手、钳子、线锤、水平尺、卷尺),指挥工具(对讲机六台、哨子每人一支、扩音机一套),电焊机,气焊机,切断机等。 2.5 建立系列完善的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维修保养制。 2.6 编制适应工程需要的施工组织设计。 2.7 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全面技术、安全交底。 (三)导轨式爬架的安装 3.1 WDJ碗扣型多功能脚手架支架安装 3.1.1 在爬架安装前先搭设一安装平台,平台应能承受10KN/M2荷载,平台水平度应控制在20mm之内,平台宽度1200mm以上,平台内缘离墙距离300mm,平台外缘应设有防护栏及踢脚板。 3.1.2 按平面布置图,将滑轮组件摆放就位,滑轮平面方向应于建筑物外墙切线方向平行。滑轮组应对准预留孔,偏差小于±10mm。 3.1.3 第一步架的组装是整套爬架安装质量的关键一步,须严格控制水平度、垂直度和离墙距离。 3.1.4 碗扣脚手架质量要求:不允许使用明显弯曲、压扁、开裂、脱焊、焊头断裂变形及严重锈蚀者。 3.1.5 碗扣脚手架为标准杆件,其安装精度要求高,必要时可采用可调底座,以保证横杆的平直,碗扣牢靠。 3.1.6 相邻立杆接头要错开,以保证支架整体刚度。立杆轴向最大偏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试题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试题 (单选40题,多选20题,判断20题) 、单选题(共40题) 1围岩含义是指( ) A. 开挖前未扰动的山体 C.与稳定性有关部分岩体 B. 环绕隧道周边一定原度岩体 D.隧道顶部岩体 6、喷射砼中常加入外加剂为( ) A. 早强剂 B.速凝剂 C.减水剂 D.缓凝剂 7、新奥法施工工序为( ) A. 开挖—量测—初次支护—二次支护—防水层 B. 开挖一量测一防水层—初次支护一二次支护 C. 开挖—初次支护—量测—防水层—二次支护 D. 开挖—初次支护—防水层—量测—二次支护 8开挖时坍方现象( ) A. 突然发生 B.可以计算 C.可以量测 D.有一定征兆 9、 二次衬砌中“刹尖”指( ) A. 拱脚处浇砼 B.拱顶处浇砼 C.供圈合拢最后圭寸口 D.先拱后墙交接面处浇砼 10、 围岩量测部位与布点与下列因素有关( ) A. 地质条件 B.施工进度 C.地下水位 D.仪器类型 2、隧道开挖后,围岩压力是( ) A.垂直向下 B.水平作用 C. 底部向上 D.四周及纵向压力 3、下列地质条件下不宜用锚喷支护( A 」、II 类围岩 B.破碎带 C. ) 大面积淋水地段 D.强风化围岩 4、初次支护和二次衬砌间应( ) A.在喷射砼初凝后进行 B.在喷射砼达到强度后进行 C.紧跟衔接 D.监控量测后决定 5、公路隧道围岩按稳定状况分成六类,其中( ) A.结构性能最好为I 类 C.挖进最容易的为I 类 B.最好的为六类 D.挖进最难的为六类

11 ?属于支护材料检测的是()。 A. 排水管材检测 B.钢构件材质检测 C.支护受力量测 D.衬砌质量检测 12?穿越煤系地层的隧道其施工环境检测的主要任务是检测()。 A.CO B.C02 C.S02 D.CH4 13. 一种理想的注浆材料应满足()。 A.浆液粘度低,渗透力强,流动性好; B.浆液粘度咼,渗透力强,流动性好; C. 浆液粘度高,渗透力弱,流动性差; D.浆液粘度低,渗透力弱,流动性差; 14?高分子防水卷材要进行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定伸强度的试验。 A.200% B.300% C.400% D.500% 15. 用来检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耐寒性能的有()。 A.热空气老化试验 B.脆性温度试验 C.柔度试验 D. 拉伸试验 16. 石油沥青油毡一般是地面建筑常用的防水材料,在隧道工程中,它主要用于()的外防水。A.整个隧道 B.洞身段C.明洞段D. 断层破碎带 17. 土工织物是柔性材料,主要通过()来承受荷载以发挥工程作用。 A.抗压强度 B.抗剪强度 C.顶破强度 D. 抗拉强度 18. 对于隧道超、欠挖的检测,关键是要正确地测出隧道开挖的()。 A.实际轮廓线 B.设计轮廓线 C.超挖量 D. 欠挖量 19. 隧道施工规范中规定,应严格控制欠挖,当岩层完整,岩石抗压强度大于30MPc并确认不影响衬砌稳定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欠挖,但其隆起量不得大于()。 A.5cm B.10cm C.15cm D.20cm 20. 用拉拔设备进行锚杆拉拔试验时,一般要求加载速率为() A. 5kN/mi n B. 10 kN/min C.50 kN/min D.100 kN/min 21. 在检查锚杆安装尺寸时,孔径大于杆体直径()时,可认为孔径符合要求。 A.10mm B.15mm C.20mm D.25mm 22 ?喷射混凝土的()是表示基物理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一个综合指标,工程上把它作为重要检测 内容。A.抗拉强度 B. 粘结强度 C.抗压强度 D. 疲劳强度

导轨式爬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XX大厦导轨式爬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XX大厦结构属框支剪力墙结构,T4~T7四栋塔楼地上一至三层为裙房,四层为转换层,五层(标高17.4m)至三十二层(标高109.2m)为标准层,标准层层高3.4m,采用导轨式爬架作为标准层的外墙脚手架,从五层开始搭设架体并安装爬升设备,至十层搭设安装完毕,并开始提升,爬架爬升至三十二层。满足主体结构施工的防护要求,爬架下降时,满足外墙装修施工时外防护和操作架的需要。 2主要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4]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DGJ08-905-99); [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3危险源识别与监控 (1)脚手架工程事故的类型分析 1)整架倾倒或局部垮架; 2)整架失稳、垂直坍塌; 3)人员从脚手架上高处坠落; 4)落物伤人(物体打击); 5)不当操作事故(闪失,碰撞等); 6)爬升系统、动力及控制系统或安全保障系统故障等。 (2)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1)整架倾倒、垂直坍塌或局部垮架 ①构架缺陷:构架缺少必须的结构杆件,未按规定数量和要求搭设连墙件等; ②在使用过程中任意拆除必不可少的杆件和连墙件等; ③构架尺寸过大、承载能力不足或设计安全不够与严重超载; ④地基出现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2)人员从脚手架上高处坠落 ①作业层未按规定设置围挡防护; ②作业层未满铺脚手板或架面与墙之间的间隙过大; ③脚手板和杆件因搁置不稳、扎结不牢或发生断裂而坠落; ④不当操作产生的碰撞和闪失等; 不当操作大致有以下情形: A.用力过猛,致使身体失稳; B.在架面上拉车退着行走; C.拥挤碰撞; D.集中多人搬运或安装较重构件; E.架面上的冰雪未清除,造成滑落。 3)落物伤人(物体打击) ①在搭设或拆除时,高空抛掷构配件,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 ②架体上物体堆放不牢或意外碰落,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 ③整架倾倒、垂直坍塌或局部垮架,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等;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解读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洞口、明洞与浅埋段工程 一、洞口工程 1、洞口开挖土石方应遵守下列规定: 1.1、进洞前应尽早完成洞口排水系统。 1.2、安设计要求进行边、仰坡放线,自上而下逐段开挖,不得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 1.3、清除洞口上方有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及山坡危石,不留后患1.4、石质地层拉槽爆破后,应及时清除松动石块;土质地层开挖后应及时夯实整平边(仰)坡。 1.5、洞门端墙处的土石方,应视地层稳定程度、洞口施工季节和隧道施工方法等选择施工时机和施工方法。 1.6、不得采用深眼大爆破开挖边(仰)坡。 1.7、开挖中应随时检查边坡和仰坡,如有滑动、开裂等现象,应适当放缓坡度,保证边(仰)坡稳定和施工安全。 1.8、开挖的土石方不得弃在危害边坡及其他建筑物稳定的地点,并不得影响运输安全。 1、9、洞口支挡工程应结合土石方开挖一并完成。 1、10、开挖进洞时,宜用钢支撑紧贴洞口开挖面进行支护,围岩差时可用管棚支护围岩,支撑作业应紧跟开挖作业,稳妥前进。 1、11、洞门衬砌施工应按《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02)的有关规定办理,并符合下列要求:

(1)土质地基应平整夯实,土质松软时,应加碎石,人工夯实,将基础置于稳固的地基上。 (2)基础处的渣体杂物、风化软层和积水应清除干净。 (3)洞门衬砌拱墙应与洞内相联的拱墙同时施工,连成整体。如系接唱明洞,则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加强连接措施,确保与已成的拱墙连接良好。 (4)端墙施工放样时,应保证位置准确和墙面坡度平顺。 (5)灌注砼时应保证模板不移动。 (6)洞门端墙的砌筑与墙背回填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对衬砌边墙产生偏压。 (7)、洞门衬砌完成后,及时处治洞门上方仰坡脚受破坏处,当边(仰)坡地层松软、破碎时,应采取坡面防护措施。 (8)当端墙顶水沟砌筑在填土上时,填土必须夯实。 (9)洞门的排水、截水设施应与洞门工程配合施工,并应与路垫排水系统连通。 二、明洞工程 1、明洞衬砌施工可选用下列几种方法: (1)当边坡能稳定时,可采用先墙后拱法; (2)当边坡稳定性差,但拱顶承载力较好,能保证拱圈稳定时,可采用先拱后墙法; (3)半路堑式明洞施工时,可采用墙拱交替法,且宜先做外侧边墙,继做拱圈,再做内侧边墙;

爬架施工方案31585

附着升降脚手架 施 工 方 案

目录 一、爬架简介 (3) 二、工程概况 (7) 三、方案设计 (7) 3.1爬架基本工作原理 (7) 3.2方案设计依据 (7) 3.3平面设计 (7) 3.4立面设计 (8) 3.5主要技术参数 (8) 四、爬架施工现场管理 (9) 4.1安全管理体系 (9) 4.2安全应急措施 (10) 4.3安全检查制度 (12) 五、爬架的安装 (13) 5.1安装流程图 (13) 5.2架体的安装与搭设 (13) 5.3电气的安装和同步性操作 (16) 5.4调试验收 (18) 5.5一般规定及要求 (18) 5.6施工电梯与爬架关系处理 (19) 5.7卸料平台与爬架关系处理 (19) 5.8塔吊附墙杆与爬架关系处理 (19) 5. 9 搭设与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19) 六、防电、防雷措施 (21) 6.3防电措施 (22) 6.4防雷措施 (22) 6.5注意事项 (23) 七、爬架的升降 (23) 7.1施工流程图 (23) 7.2升降前的准备 (23) 7.3升降作业 (23) 7.4提升操作步骤 (24)

7.5下降操作步骤 (25) 7.6升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5) 7.7升降后的检查验收 (25) 八、爬架的使用 (26) 8.1使用注意事项 (26) 8.2使用中的日常维护 (26) 九、爬架的拆除 (27) 十、计算书 (28) 十一、资料附图 (50) 十二、资料附图………………………………………………………………………………附加 一、爬架简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简称爬架) 附着升降脚手架(简称升降架):主要由垂直主框架(见附图五)、底部水平支撑框架(桁架)(见附图三)、附墙支座(见附图六、七、八、九)、同步升降系统-----电动葫芦和同步升降控制柜组成。水平支撑框架及竖向主框架承受自重及上部传来的脚手架体系固定载荷和施工动载荷、风载荷等,并将其传递到升降机构,最终传递至建筑物。附墙支座主要用来连接架体,同时用来承载架体载荷,动力系统悬挂,架体防倾等作用。主要构件及功能如下: 1、主框架: 由Φ48钢管和6.3#槽钢焊接而成,槽钢背对焊接形成导轨,用来安装附墙支座的防倾导向装置,同时能保证架体在升降作业时的垂直运动。Φ48钢管用来制作主框架的横撑,它与附着支座上的防坠块相配合,起到防坠作用,横杆和斜杆使主框架为整体单片式钢结构,横杆和斜杆可以将架体内外排连接成刚性整体,同时确保架体有可靠的力学传递。主框架由上节、中节、下节三节组成,其中每节为俩步架即3.6m。(如下图)

板式无砟轨道工程轨道板施工方案

板式无砟轨道工程轨道板施工方案

新建铁路沈丹客运专线TJ-3标工程 CRTSⅢ板式无砟轨道工程 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中建股份沈丹客运专线TJ-3标项目部三工区 二〇一四年四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 1 - 二、工程概况 ......................................................................................................... - 2 - 2.1 工程概况 ............................................................................................ - 2 - 2.2底座板布置及结构尺寸 ..................................................................... - 2 - 2.3曲线地段超高设置............................................................................. - 5 - 2.4施工条件............................................................................................. - 7 - 2.4.1自然气候条件................................................................................. - 7 - 2.4.2交通运输条件................................................................................. - 7 - 2.4.3工区沿线可用材料资源................................................................. - 8 - 2.4.4水、电、燃料可用资源情况......................................................... - 8 - 2.4.5通信................................................................................................. - 8 - 三、施工计划安排 ................................................................................................. - 8 - 3.1工期安排............................................................................................. - 8 - 3.1.1单元评估计划................................................................................. - 8 - 3.1.2施工计划......................................................................................... - 8 - 四、施工前期准备 ................................................................................................. - 9 - 4.1技术准备............................................................................................. - 9 - 4.1.1技术培训......................................................................................... - 9 - 4.1.2线下工程验收及交接..................................................................... - 9 - 五、轨道板施工 ................................................................................................... - 12 - 5.5钢筋焊网安装及钢筋加工、绑扎 ................................................... - 18 - 5.6立模 ................................................................................................... - 20 - 5.7底座混凝土施工 ............................................................................... - 21 - 5.8混凝土拆模及养护 ........................................................................... - 23 - 5.9隔离层和弹性垫层施工 ................................................................... - 24 - 5.10自密实混凝土钢筋焊接网安装..................................................... - 25 - 5.11轨道板存放..................................................................................... - 26 - 5.12轨道板铺设..................................................................................... - 29 - 5.13轨道板防上浮和偏移设备安装..................................................... - 31 - 5.14自密实混凝土层施工..................................................................... - 31 - 六、劳动力计划 ................................................................................................... - 33 - 七、各项保障措施 ............................................................................................. - 33 - 7.1工期保证措施 ................................................................................... - 33 - 7.2 质量保证措施 .................................................................................. - 34 - 7.3安全保证措施 ................................................................................... - 37 - 八、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目标及措施 ............................................................... - 38 - 8.1环境保护目标 ................................................................................... - 38 - 8.2环境保护措施 ................................................................................... - 38 - 8.3文明施工目标 ................................................................................... - 38 - 8.4文明施工措施 ................................................................................... - 39 -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隧道施工应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并结合地形、地质等实际情况,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合理安排施工。 2、隧道施工各班组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时,交班人应将本班组的施工情况及有关安全事宜及措施向接班人详细交待,并记载于交接班记录本上,工地值班负责人(施工员)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每班开工前未认真检查工作面安全状况,不得施工。 3、在软岩或不良地质的隧道中,施工前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如设计文件指明有不良地质情况时,应对指定范围进行超前钻孔,探明情况,采取预防措施,不得盲目冒进。施工中应对围岩加强检查与量测。对不良地质段隧道施工,应采取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衬砌、先护顶等小循环的施工方法。 4、对各类事故均应严格按照“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订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5、所有进入隧道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带好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 6、未刷好洞口仰坡或未做好洞顶防护和排水设施,不得开挖进洞。 7、隧道掌子面钻眼 7.1钻眼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

状态,如支护、顶板两及帮是否牢固,如有松动的岩石,应立即加以支护或处理。 7.2台车和凿岩机进行钻眼时,必须采用湿式凿岩。 7.3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 7.4不在工作面拆卸修理凿岩设备。 8、爆破作业 8.1洞内爆破作业必须统一指挥。 8.2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必须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警戒区外,并设置安全警戒,其安全警戒的距离应遵守有关规定。 ●独头坑道内不小于50m; ●相邻的上下导坑不小于200m; 8.3洞内爆破不得使用TNT(三硝基甲苯)、苦味酸、黑色火药等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的炸药。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15min后,并经过以下各项检查和妥善处理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 ●有无瞎炮及可疑现象; ●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 ●顶板两邦有无松动石块; ●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 8.4如发现瞎炮,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进行处理。 8.5严禁在炸药加工房以外地点进行炸药加工工作,加工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物。

无砟轨道施工现场存在问题及处理方案

无砟轨道施工现场存在问题及处理方案 1、梁面钢筋网片未进行覆盖,现场随意堆放,部分网片锈蚀严重。处理方案:对梁面钢筋网片进行覆盖,统一规划后集中存放。 2、底座板养生用棉被颜色不统一,堆压砂袋随意堆放。 处理方案:堆压砂袋建议采用京沪项目使用的白色袋子,规格统一,摆放位臵固定,保证美观。棉被在使用过程中尽量将颜色一致的铺设在相邻位臵,后续物质部门采购统一时尽量做到颜色统一。 3、施工班组未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施工,存在模板安装后才进行植筋作业等违规作业的情况。 处理方案:施工班组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施工流程进行作业,现场管理人员加强管控,上道工序未完成坚决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 4、施工现场未及时清理,各种钢筋、模板、扣件及小型材料、机具配件随意堆放。 处理方案: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及时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各种钢筋、模板、扣件及小型材料、机具统一存放,部分物件可加工移动储存箱进行存放,保证现场整洁有序。 5、植筋作业过程中,需加强现场管控,保证植筋深度及质量。 处理方案:质检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加强过程控制,发现不合格立即进行整改,杜绝质量隐患。 6、底座板模板拆模后使用车辆拖行至下一施工部位,且部分模板未

经打磨,直接涂刷脱模剂。 处理方案:模板拆除后使用车辆统一运输至下一施工部位,严禁直接在桥面上拖行,所有模板必须打磨干净后方可涂刷脱模剂,否则禁止使用。 7、浇筑混凝土前,底座板施工区域存在清理不彻底的现象。 处理方案:在浇筑混凝土前,建议采用高压水枪、鼓风机或吸尘器进行彻底清理,保证底座板施工质量。 8、隔离层铺设完成后,现场随意踩踏,导致隔离层部分区域被污染。处理方案:隔离层铺设完成后,严禁现场施工人员随意踩踏,建议在施工区域设臵警示标语,保证隔离层施工质量。 9、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存在洒水抹面现象。 处理方案:质检员与现场管理人员严格控制抹面过程,抹面须进行至少四次,禁止洒水抹面。 10、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未佩戴安全帽。 处理方案:安质部及架子队每天进行巡查,未佩戴安全帽的按相关管理办法进行处罚。 请安质部牵头,工程部配合,根据近期发现的问题按照以上格式增加,整理好后下发至施工现场

隧道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实用版

YF-ED-J5345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隧道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隧道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隧道工程是铁路、公路、水利和矿山建设常见的施工项目。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工程建设穿越隧道的技术日趋成熟,大量的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总体上看,随着科技进步和安全管理水平及意识的提高,隧道施工事故大幅度减少,但由于其属隐蔽工程,仍比其它工程事故相对频繁,所以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下面从几方面论述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一点见解。 一、隧道施工特点 隧道建设不同于其他的生产形式,兼具施工

工程和矿山工程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是一个投资大、设备多及技术复杂的生产过程,且施工对象受地质因素和管理因素的影响,因而更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 由于新建交通所跨越地区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修建隧道的长度越来越长,埋深也越来越大,洞径截面也越来越大,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长、大、深、难”的发展趋向与特点必然带来施工中的“风险大、受未知因素影响大、资金投入量大、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等问题。“长”:隧道的长度几乎与地质灾害的多少成正比,隧道越长穿越的地质灾害越多,其施工风险也相应增大;“大”:随着在建隧道断面越来越大,施工风险也越来越大;“深”:新建隧道工程的埋深

外装修爬架施工方案

外装修爬架施工方案 本工程外架采用分体或联体手动提升方式,适用于小流水段施工,可以解决框架、剪力墙,悬挑梁等结构及外装修施工。 一、施工技术 爬架平面布置(平面布置见附图) 根据炎黄大厦工程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爬架的附着支撑分为A、B、C三种,其中A型支座为固定在剪力墙上,B型支座为固定在边梁上,C型支座为固定在带檐的边梁上,在架体的搭设上,必须按设计的架体搭设,相邻架体之间保持200mm以内的安全距离。 主框架安装示意图(见附图) 施工使用条件与产品设计性能 根据本工程施工使用要求,该爬架设计提升高度为3.5米,附着支撑及上、下支座A、B型设计宽度为500,C型为小支座。承载设计能力为200KG/M2,架体宽0.9米,总高14.6米,爬架最高点与施工作业面相差1.8米。 施工组织安排 1、爬架的安装、搭设、提升操作,均是高空作业,施工单位要派专业人员进行 组织、交底、指导等专项工作。 2、施工操作要组织有上岗证并经专门培训和经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为保证操 作熟练,不能随意调动和更换操作人员。 二、质量标准: ?脚手杆及各种扣件要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脚手架体的搭设达到规范的要求。 ?横杆和立杆要保持水平和垂直。 ?立杆间距在跨度内应小于1.8米。剪刀撑应联系跨度所有交叉的立杆,并用 1

转卡锁紧,斜撑与地面的夹角为45°。 ?架体内侧下部可设1道剪刀撑,与外侧搭设相同。 ?架体的高度应高于施工层顶板1800mm,高度不够时可加长立杆及相应的横杆。 ?架体每个扣件的螺栓都要扭紧,并达到表中规定的扭紧力。 ?脚手杆端头卡扣以外的长度应大于6cm。 ?架体搭设后要进行超载试验,并由安全部门组织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1.主框架安装铅垂度全高小于3cm。 2.每组单榀主框架的水平偏差小于3cm。 ?脚手板的铺设: 1.采用5cm厚的脚手板,端头用铁丝扎牢,端头必须加设小横 2.第一步要满铺与建筑结构外面保持10cm~15cm的间隙。架体之间的间 隙应小于20cm。 ?安全网的挂设:架体的外侧至结构的下面须全部用密目安全网兜底。网的上下口均用大绳与大横杆扎牢,网与网应搭绑牢。 三、架体的提升 ㈠提升前的准备 ①卸掉脚手架体上的活荷载; ②检查并拆除与提升架体连接的连接物及升降行程中的障碍物; ③按说明书检查提升设备、手拉葫芦及防坠器,达到使用要求; ④机具:T38螺母专用扳手两把以上、活动扳手、2磅手锤一把、手拉葫芦(5t ×5m,1t×5m) ㈡提升操作: ①提升防倾支座:松开调整螺栓,按附图用大绳把C层的防倾支座提升到D层预留孔位置,拆除固定T型螺栓,把支座调整好,用T38穿墙螺栓固定,拧紧调整螺栓。 ②提升上支座:在三角挂架挂好手拉葫芦(1吨)钩住上支座的上吊环,并绑紧铰链,拆除T型穿墙固定螺栓,把上支座从B层提升至C层的预留孔位置, 2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一、总则 为本隧道工程的施工和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和行为细节,特制订如下准则。 1、隧道施工应在修建总体施工规划下,制订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考虑隧道长度和断面、工期要求、地质条件和当地自然条件等,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 2、必须执行质量检查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材料试验工作。施工中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进行技术、质量、安全教育,确保工程质量,并坚持文明施工。 3、应制订安全制度和措施,加强通风、照明、防尘、降温及防水和防止有害气体的工作。并预防塌方事故,保护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和安全。 4、施工中应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积极而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使隧道施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质量可靠、安全实用的要求。 5、应合理安排施工机具设备周转时间,提高机械利用率。施工中应加强技术管理,并合理安排工序进度和关键工序的作业循环,组织均衡生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6、隧道施工中必须密切注意围岩及地下水等的变化情况,当施工方法或支护结构不适应于实际围岩状态时,必须采取应急措施,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及时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或支护结构。 7、附属设施安装应按电气、机械、化工等专业有关规定要求办理。 8、施工中应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并符合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9、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积累资料、数据,做好各道工序的原始记录。 10、隧道施工应编写全面和单项施工技术总结,隧道竣工后应及时提交竣工文件。 11、公路隧道施工除应按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规定。 二、施工准备 1、隧道施工前应做好现场调查研究,核对设计文件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等工作。 2、施工前,应深入工地做好以下调查工作: 3、预测隧道施工对地表和地下已设结构物的影响。 4、对交通运输条件和施工运输便道进行方案比选。 5、施工场地布置与洞口相邻工程、弃渣利用、农田水利、征地等的关系。 6、建筑物、道路工程、水利工程和电讯、电力线等设施的拆迁情况和数量。 7、调查和测试水源、水质并拟定供水方案。 8、天然筑路材料(粘土、砂砾、石料)的产地、数量、质量鉴定及供应方案。 9、可资利用电源、动力、通信、机具车辆维修、物资、消防、劳动力、生活供应及医疗卫生条件。 (1)当地气象、水文资料及居民点的社会状况。 (2)施工中和营运后对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保护措施。

隧道施工安全培训与安全技术交底

中铁五局怀邵衡铁路项目二分部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培训与安全 技术交底》 交底人:朝举 被交底人:各架子队、班组

中铁五局怀邵衡铁路项目二分部安全质量环保部通知 安质环通(2014)第01号 签发:朝举关于规隧道工程现场作业质量安全卡控的通知 项目所属各单位(部门、班组): 为规隧道现场作业行为,强化各工序安全质量卡控,现将隧道施工的一些关键工序规如下,各单位必须格遵照执行。 一、开挖 1、隧道开挖工法必须按设计图纸施工,如现场确实需要改变开挖工法必须先完善相关变更手续。 2、软弱围岩隧道Ⅳ、Ⅴ、Ⅵ级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Ⅴ、Ⅵ级围岩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大于1榀钢架,Ⅳ级围岩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 (2)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 (3)仰拱开挖前必须完成钢架锁脚锚杆,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3m。 (4)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及时施作并封闭成环,Ⅳ、Ⅴ、Ⅵ级

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35m,Ⅲ级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90m。 (5)仰拱开挖深度格按设计图控制,仰拱底虚碴及积水必须清理干净可浇注混凝土。 3、双线Ⅳ、Ⅴ级围岩隧道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必须设置锁脚锚杆(管)等控制拱(墙)脚位移的措施。双线Ⅴ级围岩地段隧道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应设置横向临时支撑或临时仰拱,临时支撑按设计图纸施工。 二、初期支护 1、初期支护钢架间距格按设计图纸控制。 2、初期支护背后不得有空洞,厚度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3、软弱围岩、浅埋、偏压地段监控量测,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隧道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断面间距:Ⅲ级围岩不得大于30m,Ⅳ级围岩不得大于10m,Ⅴ级围岩不得大于5m。 (2)当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速率达5mm/d或位移累计达100mm 时,应暂停掘进,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3)当采用接触量测时,测点挂钩应做成闭合三角形,保证牢固不变形。 三、防排水工程 1、防水板 (1)防水板铺设应超前二次衬砌施工1~2个衬砌段长度,并与开挖工作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水板任情况下不得使用钉子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