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中国历史朝代记忆口诀

1.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

盘古三皇五帝更,

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

蜀魏吴争晋

(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注: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用口诀法记忆“五代十国”名称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可记作: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又称南平)、前蜀、后蜀、北汉,可记作:

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中原乱。

3.用口诀法记忆南北朝国名

南朝:宋齐梁陈相交替。

北朝:北魏分东西(东魏、西魏),北周灭北齐。

4.用口诀法记忆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孔孟儒,行“仁政”;

道“无为”,老庄兴;

子墨子,讲“非攻”;

韩非子,“法治”行。

5.用口诀法记忆安史之乱起止年代

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公元763年被唐军打败,历时8年。叛乱的起止年代可用口诀来记:

安禄山,史思明,

骑胡虎(755),溜山(763)城。

6.用口诀法记忆太平天国起义的主要内容

1857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统一思想;1853年3月,洪秀全定都南京,改南京为天京。这些内容可用口诀记作: 洪秀全,拜上帝,

太平天国大起义;

秀全要把古扇扇(1853年3月),

南京定都换了天。

中国历史:科技文化主要成就歌诀

1.朝代顺序歌

夏朝殷商与西周

东周列国分两段春秋战国烽火起

秦朝一统又两汉

三国鼎立魏蜀吴

西晋东晋前后传

南朝北朝两并亡

随唐一统后五代

宋元明清九百年

辛亥革命皇朝完

2.中国历史科技文化主要成就

(一)夏商周

炎黄子孙创奇迹,五千年中华文明史。

奴隶社会夏商周,始有文化与科技。

夏朝已经有历法,人们开始用铜器。

商朝发明甲骨文,记载日食与月食。

商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造型奇。

工艺高超花纹秀,青铜铸造兴盛期。

西周织机能提花,前776(年)月食记。

(二)春秋

春秋文化发达始,《诗经》最早诗歌集,

全书三百零五篇,多为西周春秋诗。

道家老聃《道德经》,儒家学派孔子始;

大军事家名孙武,《孙子兵法》早著世;

九九乘法口诀表;慧星早欧两千余;

发明创造数鲁班,攻城器械木云梯,

木人木鸟木车马,后世木工尊祖师。

(三)战国

战国时期数七雄,屈原《离骚》负盛名,《孙膑兵法》名著作,司南指向已发明。神医扁鹊反迷信,望、闻、问、切诊疾病,丸、散、膏、丹汤药液,华夏中医祖师称。《黄帝内经》经典书,病理病侯三百种。

驰名中外都江堰,设计主持秦李冰。

三十七次日食测,鲁国三十三次证。

魏人石申楚甘德,《甘石星经》定恒星,

八百恒星书中载,一百三十位测定。

天文历法利农业,春夏秋冬季分清。

思想学派各主张,墨、儒、道、法百家争。古代文化瑰宝最,宴乐铜壶铜编钟。

(四)秦朝

前221(年)秦统一,筑接燕赵城万里,

统一字币度量衡,秦兵马俑世奇迹。

(五)汉朝

前202(年)西汉立,两汉长达四百余,

文化科技成就多,各族经济有联系。

《史记》巨著司马迁,叙史黄帝——汉武帝。《九章算术》专书著,二百四十六个题。

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易找价便宜。

天文历法张衡精,浑天仪和地动仪,

比欧洲早一千七。

“医圣” 尊称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医理。

华佗最早麻醉术,创造体操“五禽戏”。

王充唯物著《论衡》,自然现象日、月食。

刘邦建汉王莽败,班固《汉书》断代史。

(六)三国

东汉结束三国续,魏蜀吴国三鼎立,

科技文化促交流,发展生产与经济。

马钧翻车指南车,攻城输转发石机。

钟繇精心研书法,隶书转化楷字体。

刘徽计算圆周率,一四一六近似值。

(七)晋朝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魏晋各家集精华,

创立独特书风格,行草若云惊天下。

顾恺之,擅绘画,线条优美形神佳,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体物精微”妙技恰。

(八)南北朝

民族融合南北朝,各族人民都勤劳,

科学文化得发展,社会生产有提高。

南朝数学祖冲之,前辈成果多吸取,

天文历法机械学,发明创造出奇迹;

一四一五九二六,一四一五九二七,

精确推算圆周率,比欧洲早一千一(百年);

《缀术》数学专书著,作为教材传朝日。

北魏农学贾思勰,研究农谚和农业,

最早耕作栽培法,《齐民要术》全总结。

唯物思想数范缜,发表著名《神灭论》,

继承荀况王充等,思想遗产多宝贵。

北魏雕刻高水平,云岗石窟规模雄,

艺术宝库图精巧,洛阳龙门也著名。

(九)隋朝雄伟壮观赵州桥,隋朝王匠李春造,

拱肩加拱减压力,殃存(世界)最好最古老。历经一千三百年,中外桥史位重要。

隋朝发明雕版术,印《金刚经》质量好。605(年)凿大运河,南北交通立功劳,

三次派人到流求,五层楼在战舰造。

(十)唐朝

唐朝分科办医校,政府编写《唐本草》

比欧洲早八百年,著名“药王”孙思邈,

医学著作《千金方》,五千处方八百药。

唐朝已经制火药,唐末军事始用早。

烧制著名“唐三彩”,工艺技术显著高。

天文学家僧一行,子午线长最早定。

随唐南北又统一,繁荣经济广疆域,

封建文化达高峰,成就最大数唐诗;

传世诗人二千二,留诗四万八千余,

内容艺术都完美,李白、杜甫、白居易……

散文韩愈柳宗元,“泰山北斗”名声誉。

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书法奇。

著名画家阎立本,“画圣”尊称吴道子,

隋唐敦煌莫高窟,艺术宝库世珍异。

(十一)宋朝

宋史学家司马光,《资治通鉴》世流芳;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汴京繁华全都装;

北宋遍用指南针,各国大船敢远航。

《梦溪笔谈》沈括著,十二气历史首创,

早于英国八百年,自然科学最辉煌;

北宋毕昇印刷术,亚欧非洲传播广,

比欧洲早四百年,世界文化贡献长。

宋朝散文进步大,思想现实确表达;

文坛领袖欧阳修,反对空虚辞藻华,

苏洵、苏轼和苏辙,王安石、曾巩文章佳,唐代韩愈柳宗元,合称唐宋八大家。

(十三)元朝

元朝戏剧最发达,涌现大批剧作家,

关汉卿写《窦娥冤》,思想艺术闪光华。

元科学家郭守敬,创新编制《授时历》,

精密推算与今同,比公历早三百年。

元纺织家黄道婆,学习新技实践中,

创造发明轧棉机,革新工艺适棉农,

传授黎族纺织术,“乌泥泾被”远近名。

(十三)明清

明成祖时国力强,郑和七次下西洋,1405—1443年,远洋航行世首创。

《本草纲目》李时珍,药物研究再创新,

行医走访集验方,详述各种色彩味。

明末清初宋应星,《天工升物》农工经,

工艺百科全书誉,巨著畅销日、法、英。

近代科学徐光启,知识广博学外技,

《农政全书》农学论,有注有图有道理。

明清小说最繁盛,众多作品都著名;

施耐庵写《水浒传》,《三国演义》罗贯中,

吴承恩作《西游记》,曹雪芹著《红楼梦》

《儒林外史》吴敬梓,《聊斋志异》蒲松龄。

黄宗羲,顾炎武,潜心学术向进步,

封建腐朽敢抨击,学问踏实名书著;

王夫之,讲唯物,重视实践事学术;

明高考备考:中国古代史记忆口诀

01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约前170万年-前221)

同期的世界

尼罗河流域文明(华夏彩陶文化时代)

华夏文明(约前170万年-前771年)

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

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雅典城邦文化

第一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一、夏朝的建立(约前2070--约前1600)

1、兴盛禹建夏朝都阳城①,王位世袭启初行。

“公天下”为“家天下”,国家机构初建成。

奴隶社会初迈进,豫西晋南为中心。

2、衰亡夏桀暴虐比太阳,百姓受压民抗争。黄河下游商部落,伐桀获胜商朝兴。

二、商朝的兴衰(约前1600--前1046)

1、兴盛商汤灭夏亳②都城,盘庚迁殷③国稳定。

殷商属国星捧月,世界大国非虚名。

2、衰亡商朝晚期多矛盾,“人殉”“人祭”极残忍。

酒池肉林纣残暴,炮烙之刑害臣民。

三、西周的兴亡(前1046--前771)

1、兴盛商朝末年局变更,渭水流域周初兴。

①姜尚改革姜尚改革军渐强,经济发展局清明。

②牧野之战武王伐讨战牧野④,阵前倒戈纣自焚。

定都镐京⑤幅员广,国内各族交流频。

2、衰亡西周厉王多暴行,贪财好利压百姓。

国人暴动逐厉王,重创西周盛衰分。

诸候不朝周衰微,犬戎灭周杀帝君。

四、重要制度

1、井田制商周统治举措新,井田制度初盛行。

①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归周王,分赐诸侯田似井。

②产品分配土地世袭禁转让,交纳贡赋谢王恩。

奴隶被迫集体耕,无偿劳作度残命。

2、分封制西周地广初分封,赐封对象三阶层。

①内容王族功臣与贵族,齐鲁燕卫与宋晋。

地方诸候多义务,贡赋听命随军征。

②影响土地人民遭瓜分,分封诸国后变更。

巩固统治拓疆土,东周混战国裂分。

[注释]

①阳城:在今河南登封。②亳:今河南郑州。③殷:今河南安阳。④牧野:在今河南淇县一带。⑤镐京:今陕西西安。

第二节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一、农业和畜牧业

1、政策三代①重农图国稳,甲骨卜辞为见证。

2、农业

①农具木石骨蚌作农具,青铜农具罕流行。

②水利大禹治水水利兴,三代水利渐兴盛。

③作物五谷②稻黍稷麦豆,商周种植见诗文。

④农技粪肥绿肥草木灰,商周施肥禾笑盈。

3、畜牧业商朝饲养多家畜,食用祭祀拉车行。

二、手工业

1、冶铸业“青铜时代”夏商周,青铜冶炼夏初兴。

商朝权贵用器皿,司母戊鼎四羊尊。

西周青铜生活化,日用器具多铭文。

2、纺织业夏商纺织多平织,西周发展两典型。

斜纹提花织物美,刺绣出现惊世人。

3、陶瓷业原始瓷器初发明,商周遗址有遗存。

4、玉漆器商周玉器雕刻俊,妇好③墓存多精品。

制车用漆装饰美,用漆工艺超前人。

三、交通和商业城市

1、交通三代交通工具新,车船泥橇夏盛行。

商周交通渐繁盛,沿途旅舍客盈门。

邮驿传递初建立,西周大道任驰骋。

2、商业城市商朝重商贝为币,商民善商称“商人”。

“商邑翼翼④”远盛名,三代都城多商品。

[注释]

①三代:指夏商西周三朝,又称赞“青铜时代”。②“五谷”:一般指稻、黍、稷、麦、豆五种农作物。

③妇好:指河南安阳妇好墓。④翼翼:繁盛的意思。

第三节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一、春秋诸侯争霸(前770—前476)

1、争霸原因平王东迁周衰微,诸侯势大显野心。

争夺土地与人民,争霸战争频频兴。

2、齐国称霸齐国首霸多原因,管仲为相举措新。

(前7世纪前期)改革政治与军事,鱼盐之利工商兴。

“尊王攘夷”初结盟,夷戎楚蛮皆称臣。

葵丘①会盟成霸王,中原霸主初确定。

3、晋楚争霸齐国衰落晋楚争,争夺小国又交兵。

(前7、6世纪之交)城濮②之战晋败楚,文公称霸好艰辛。

楚军败晋趋京郊,问鼎中原霸权兴。

4、吴越称霸长江下游吴国兴,任贤用能军连胜。

(前5世纪前期)西入楚都南灭越,称霸南方二十春。

钱江越王志复国,卧薪尝胆事竞成。

灭吴北上战中原,末代霸主史有名。

二、战国兼并战争(前475—前221)

1、战国七雄西周分封拱王城,东周诸侯有变更。

三家分晋韩赵魏,田氏代齐废姜姓。

南楚西秦北为燕,战国七雄多战争。

2、齐魏交战中原齐魏初强盛,双方交战齐连胜。

(前4世纪中)桂陵③马陵④败庞涓,孙膑用兵真如神。

3、秦赵交战东方衰落秦强盛,秦赵交战在长平⑤。

(前3世纪中)坑杀赵军四十万,秦军东进似风云。

三、东周的民族融合

1、民族东周华夏民族多,匈奴东胡戎狄越。

2、影响兼并战争多交流,华夏各族促融合。

局部统一灭小国,秦国一统势逼人。

[注释]

①葵丘:今河南兰考。②城濮:今山东鄄城。③桂陵:今河南长垣。④马陵:今河南范县,或山东郯城。⑤长平:今山西高平。

第四节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一、东周的社会经济

1、农业

①农具西周晚期铁器兴,春秋农具大变更。

东周耕犁高效率,铁器时代喜来临。

标志提高生产力,农用动力新革命。

②水利东周水利亦精进,楚国芍陂利农耕。

中原桔槔①灌农田,西门豹渠反迷信。

沟通泾洛②郑国渠,都江堰边说李冰。

2、手工业的发展

①冶铸业东周冶铸多发明,铸铁柔化技先进。

冶铁工艺先领跑,早于欧洲二千春。

青铜工艺亦创新,莲鹤方壶为珍品。

铜器图案金银错③,青铜器皿美绝伦。

②纺织业纺织技高多细密,麻布残片楚墓存。

漆器工艺亦创新,夹纻④漆器映丽人。

③盐酒业煮盐酿酒多兴盛,国人生活联系紧。

池海井盐全开发,用曲酿酒喜发明。

④《考工记》手工发展有理论,《考工记》载齐官营。

手工工艺详介绍,工程技术有盛名。

3、商业和城市

①商业春秋战国商繁盛,土特产品交流频。

鱼盐皮革马象牙,中原市场常见品。

范蠡号称“陶朱公”,巨商吕氏⑤后相秦。

②城市东周城市多特征,政治中心商繁盛。

都城临淄邯郸郢,人口众多商贸频。

二、春秋社会变革

1、田税改革东周铁器与牛耕,效率提高地开垦。

私田激增兴改革,齐国“相地而衰征”。

鲁国施行“初税田”,按亩征税影响深。

2、影响剥削方式大变更,农民地主新阶层。

耕地国有转私有,封建地制初形成。

三、战国七雄变法

1、原因春秋田制初变更,土地私有渐流行。

新兴地主势渐强,废除旧制变法兴。

2、概况魏国李悝初变法,吴起变法后牺牲。

商鞅变法为强秦,两次改革略说明。

①政治废除分封行具制,令民什伍连坐行。

按功授爵奖军功,贵族无功成平民。

②经济废除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法确定。

重农抑商奖耕织,秦国统一度量衡。

③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文化专制秦初行。

3、影响商鞅变法新特征,封建制度终确定。

①政治上中央集权初施行,地主执政贵族恨。

以法治国建县制,影响中华兰如今。

②经济上确立封建私有制,发展经济国强盛。

秦国统一奠基础,消极影响亦鲜明。③文化上文化高压多峻法,秦朝立国难长存。

[注释]

①桔槔:中原地区一种汲水农具。②泾洛:指黄河支流泾水和洛水。③金银错:在铜器表面用金银丝构成图案。④夹纻:用薄木卷曲贴以麻布再涂上漆。

⑤吕氏:指吕不韦。(查看全文请点击)

末清初思想家,一代宗师尊“三儒”。

高考备考:中国古代史记忆口诀02

【第12345678910页】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前221-220)

同期的世界

秦朝(前221---前207)印度孔雀王朝

西亚安息

秦汉时期(前221-220)

欧洲古罗马

第一节秦朝的统治(前221-前207年)

一、政治

1、统一原因秦王一统多原因,经济发展用贤能。

民族融合奠基础,民心思安反战争。

远交近攻新策略,秦国变法渐强盛。

2、统一概况东灭六国①十秋春,南服越族又北征。

收复河套败匈奴,修筑长城帝国兴。

疆域陇西东临海,南濒南海北长城②。

3、意义a政治统一国家多民族,结束割据意义深。

b经济经济发展民安定,各族人民喜盈盈。

4、集权措施秦王嬴政都咸阳③,中央集权举措新。

①政治方面嬴政自称“始皇帝”,总揽大权权至尊。

a中央中央三公④设诸卿,各司其职听帝君。

b地方地方推行郡县制,县乡里亭辖行政。c秦律颁行秦律为地主,历代律令有范本。

②经济方面土地私有纳田税,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车轨修驰道,开凿灵渠⑤筑长城。

③文化方面统一文字为小篆,旋后隶书又流行。

焚书坑儒控思想,严禁私学图愚民。

以吏为师法为教,举措影响两分明。

④影响中央集权初形成,祖国疆域初奠

定。

巩固统一多民族,积极作用要肯定。

加强统治严酷刑,矛盾激化民抗争。

5、秦末起义①原因秦末残暴民难忍,农民起义多原因。

a役繁徭役繁重兴土木,田地荒芜民贫困。b刑酷刑罚严酷兴连坐,农民亡逃多抗争。c税重田租户赋多捐税,土地兼并民难忍。

②概况陈胜首义大泽乡⑥,“伐无道,诛暴秦”。

a陈吴首义张楚政权定于陈⑦,陈吴被害业未竞。

b刘项反秦刘项起兵反暴秦,项羽巨鹿败秦军。

刘邦西行入咸阳,秦朝灭亡影响深。

③意义a政治上秦末起义诛暴秦,重创地主振人心。

要求平等反王侯,“布衣将相”汉振兴。

b经济上秦朝暴政史为镜,休养生息汉施政。

c精神上陈吴揭杆反暴秦,首创精神励后人。

二、经济

户籍征税兵徭役,统一货币度量衡。

开凿灵渠传铁器,土地私有按亩征。

三、民族关系

南征越族开灵渠,北收河套修长城。

四、外交关系

国人迁朝避暴秦,徐福东渡到东瀛⑧。

五、文化

雕塑珍品兵马俑⑨,秦砖汉瓦楚歌行。

小篆隶书书同文,法家思想为至尊。

[注释]

①六国:指战国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②长城:秦长城东起辽东西至甘肃临洮。③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③咸阳:今陕西咸阳,秦朝都城。④灵渠:位于广西兴安,沟通湘江和漓江。⑤大泽乡:今安徽宿州。⑥陈:今河南淮阳。

⑦东瀛:对日本的一种称呼。⑧兵马俑:即陕西临潼秦皇陵兵马俑。

第二节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一、刺史制度

1、秦朝监察制度源先秦,秦朝御史传诏令。

监察百官多进谏,“汉承秦制”有改进。

2、西汉武帝划分监察区,刺史巡查州慎迎。3 东汉剌史监察辖军权,改称“州牧”权更盛。

郡县转为州郡县,监察机构空虚名。

二、郡国并存制

1、汉高祖汉初郡国两并行,高祖分封图永存。

王国割据后反叛,侯国收税隶属郡。

2、汉武帝王国势大胁帝君,武帝颁行“推恩令”

分割王国多列侯,归郡管辖权归君。

“附益之法”又颁行,诸侯收税禁迎宾。

禁止参政无权势,中央集权终又成。

三、察举制

1、西汉中央集权秦汉兴,选官制度汉革新。

皇帝征召与察举,岁举人才重贤能。

杰出人才遭重用,武帝繁盛有原因。

2、东汉东汉察举重孝廉,选拔人才有变更。

乡举里选重声望,门第望族多公卿。

官僚集团多豪强,世家地主渐形成。

四、编户齐民

1、制度汉朝强盛人丁盛,管理百姓举措新。

平民百姓入户籍,编户齐民有身份。

2、负担承担义务据资产,兵役徭役赋税征。

丁税更赋民沉重,田租较轻民贫困。

官府巧立附加税,男女服役多艰辛。

秦汉强盛国强盛,人民辛勤民贫困。

五、两汉主要帝王的活动

1、高祖措施①政治刘邦起兵灭暴秦,约法三章民欢迎。

汉王败楚都长安,前朝为鉴举措新。

分封王国埋祸根,郡国并存最鲜明。

②经济复员释奴还爵宅,十五税一抑商人,

③民族北伐匈奴遭围困,国力弱小先和亲。

2、武帝措施①政治武帝雄才措施新,改革官制明治令。

选举贤能察举制,王国“附益”“推恩令”。

刺史监察独尊儒,中央集权又形成。

②经济盐铁官营抑物价,铸钱五铢商税征。

③民族北败匈奴通西域,“百越”“西南夷”设郡。

④外交接待朝日两使节,交往频繁促强盛。

⑤文化儒家思想成正统,设立太学读儒经。岁首正月“太初历”,重视文史多名人。

3、光武帝①政治刘秀起兵灭“新”朝,年号光

武东汉兴。

光武柔道治天下,优厚武将重文臣。

剌史尚书台扩权,地方官衙减大臣。

乡举里选重孝廉,豪强势大多公卿。

②经济复员释奴民返乡,三十税一汉中兴。

③民族光武遣使“西南夷”,西南回归喜盈盈。

④外交三韩①遣使见光武,加强联系交流频。

光武赐印②倭奴国,日本出土得印证。

4、汉明帝①民族东汉初年局不稳,西域匈奴又占领。

明帝遣使为班超,经营西域三十春。

②文化东汉使臣求佛法,明帝请来两高僧。兴建洛阳白马寺,利于统治又愚民。

[注释]

①三韩:指秦汉时期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②赐印:1784年,日本出土“汉委奴国王”金印,证实了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使者金印的真实性。

高考备考:中国古代史记忆口诀03

【第12345678910页】

第三节两汉对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一、匈奴的兴衰

1、战国匈奴崛起牧又耕,使用铁器渐强盛。

冒顿统一占河套,南犯三国①踏长城。

2、秦朝蒙恬率军收河套,修筑长城挡骑兵。

中原农业有保障,长城利弊史作证。

3 西汉汉初高祖曾遭困,国弱和亲边贸行。

①击败匈奴武帝国强新策略,卫霍②率军三远征。

首征收复河南地,二征河西③逐匈军。

三征汉军至漠北,大破匈奴主力军。

②昭君出塞汉末匈奴乱纷纷,呼部④归附又求婚。

昭君出塞春意暖,双方互市乐盈盈。

4 东汉匈奴分裂南称臣,北匈南犯又西征。

窦固窦宪双出兵,大败北匈北疆靖。

二、张骞通西域

1、出使西域武帝遣使图匈奴,张骞“凿空”初西行。

西域诸国初了解,二次出使交流频。

2、出使影响葡萄石榴传内地,细君公主嫁乌孙。西域内地连一体,有利双方共奋进。

世界文化汇聚焦,西域文化彩缤纷。

3、西域都护西域都护初设置,保护商旅辖军政。

(前60年)西域初始归中央,华夏国土一部分。

4、东汉班超东汉初年局不稳,西域匈奴势压顶。

明帝遣使为班超,深入虎穴败敌人。

西域班超为都护,投笔从戎三十春。

三、西南夷

1、秦朝云贵川湘多峻岭,民族众多路难行。

秦汉统称“西南夷”,秦朝统一初设郡。

2、西汉武帝遣使夜郎国,设郡封王赐王印。

管辖贵州封滇王,“滇王之印”为见证。

武帝西南设郡县,汉末西南离家庭。

3 东汉光武中兴使西南,回归团圆喜盈盈。

四、百越

华东华南多越人,中华民族一部分。

1、东周两广南越浙东越,越王称霸曾卧薪。

2、秦朝秦朝征越开灵渠,运输军粮军连胜。

南海象郡桂林郡,南方开发初跃进。

3,西汉武帝南越设九郡,有效管辖到如今。

[注释]

①三国:指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②卫霍:指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③河西:指河西走廊。④呼部:指匈奴呼韩邪单于一部。

第四节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一、中朝关系

1、使节往来隔江朝鲜为友邻,秦汉战乱多移民。

三韩遣使见二武①,加强联系交流频。

2、贸易往来输华檀弓果下马,铁器漆器镜东行。

3、文化交流中华文化跨两岸,辰韩似秦俗相近。

二、中日关系

1、使节往来隔海相望有东瀛,徐福东渡到日本。

日本“使译通于汉”,汉武喜迎交流频。

光武赐印②倭奴国,日本出土得印证。

2、贸易往来东传丝帛铁铜器,倭人生活初变更。

三、丝绸之路

1、陆上丝路张骞“凿空”辟蹊径,丝路长安西远行。

阳关西行越葱岭,安息中转到大秦。

中西商旅携异珍,风餐露宿伴驼铃。

2、海上丝路广东扬帆去远航,途泊南洋又西行。

穿过海峡到印度,中外交往影响深。

3、中外交流丝路开辟商旅行,中西南亚交流频。

①中越往来象牙犀牛入中国,牛耕水利到越境。

②中西往来铁器丝绸渐西传,佛教传入后兴盛。

铸铁井渠造纸术,中华技术受欢迎。

③往来影响东西两大外交圈,丝路沟通联系紧。

扩展东亚文化圈,远及欧洲影响深。

四、与西亚(安息)往来

西亚大国为安息③,海陆丝路联系紧。

丝绸之路中转站,转手贸易获利润。

五、与欧洲(大秦)往来

1、间接往来欧洲大国有大秦④,安息阻隔难通行。

欧中遣使图直通,加强往来贸易盛。

2、直接往来甘英西行波斯湾,出使大秦事未成。

大秦使者到中华,《后汉书》中载分明。

[注释]

①二武:指汉武帝和光武帝。②赐印:1784年,日本出土“汉委奴国王”金印,证实了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使者金印的真实性。③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一带。④大秦:古罗马,今地中海地区的庞大帝国。

第五节秦汉时期的文化

一、秦汉文化特征

1、民族性秦汉文化日东升,承先启后多特征。

统一多样巧结合,秦汉一统文化新。

各族文化齐发展,统一文化多风情。

2、开放性中外文化交流频,文化外传亦引进。

中外交通大发展,文化交流促强盛。

3、先进性中华文化时先进,领先世界多发明。天文算术造纸术,东亚文化为中心。

4、壮观性秦汉文化面貌新,气势恢弘惊世人。

长城史记兵马俑,令人观止到如今。

二、自然科学

1、历法秦汉科技立功勋,领先世界为特征。

岁首正月“太初历”,完整历书初制订。

2、天文太阳黑子汉记录,世界公认第一名。

东汉才子数张衡,解释月食科学性。

遥测地震地动仪,早于欧洲千七春。

3、数学东汉算术有九章,算术命题时先进。

应用数学新标志,完整体系已形成。

4、医学《黄帝内经》汉编定,医学理论初奠定。

①医著东汉《神农本草经》,药学著作初诞生。

②名医东汉“神医”数华佗,擅长外科能回春。

手术使用麻沸散,早于西方千六春。

“医圣”《伤寒杂病论》,中医经典世永存。

5、造纸术四大发明纸先行,西汉首创有实证。

绘图纸出放马滩,改进造纸有蔡伦。

植物纤维“蔡侯纸”,造价低廉易推行。

初传朝越与日本,唐传非欧促文明。

三、社会科学

1、哲学两汉哲学有精进,唯心唯物两分明。

①董仲舒西汉儒生董仲舒,顺应统治学说新。

“天人感应”有联系,天子替天统臣民。

诸家学说皆禁止,独尊儒术统政令。

建立太学育顺臣,教育内容为儒经。

②王充东汉王充唯物论,反对感应反鬼神。

精神依存于形体,提倡薄葬利国人。

物质元气构万物,批判神学著《论衡》。

2、宗教汉朝宗教格局新,佛教传入后兴盛。

儒家学说成正统,道教产生后变更。

①佛教西汉丝路交流频,佛教初传后兴盛。

东汉使臣求佛法,明帝请来两高僧。

兴建洛阳白马寺,利于统治又愚民。

②道教东汉道教《太平经》,方术道家联

系紧。

散财济穷民欢迎,道教派别两典型。

宣传起义太平道,五斗米道源张陵。

3、文学两汉文学有精进,汉赋乐府最典型。

①汉赋新体汉赋多特征,排比散文多韵文。

辞藻华丽多堆砌,两汉赋文两分明。

气势恢弘篇幅长,相如子虚赋上林。

东汉班固《两都赋》,现实感强短而精。

②乐府诗汉武乐府歌轻盈,乐府采诗民间行。

形式朴实语通俗,乐府名篇印人心。

十五从军《陌上桑》,《战城南》并《东门行》。4、艺术秦汉艺术多精品,历史资料为特征。

①雕塑秦始皇陵兵马俑,八大奇迹非虚名。

成都洛阳艺术俑,造型生动乐盈盈。

砖瓦瓦当建筑美,艺术实用到如今。

②绘画壁画帛画木刻画,艺术珍品多纷呈。

马王堆墓帛画美,色彩绚丽为珍品。

画像石与画像砖,解读历史汉风情。

高考备考:中国古代史记忆口诀04

【第12345678910页】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1)

同期的世界

亚洲1、波斯萨珊王朝2、印度笈多王朝

魏晋南北朝3、朝鲜“三国”时代4、日本大和国家建立

欧洲1、罗马帝国分裂2、西罗马帝国灭亡

3、法兰西王国建立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

一、江南农业的开发

1、概况①区域六朝开发初跃进,江东①扬子②达粤闽。

三吴地区最发达,两湖一盆③多粮囤。

②垦荒江南蛮荒多於地,南迁农民技先进。

开垦荒地勤劳作,鱼米之乡渐有名。

③种植兴修水利多工程,作量种植量激增。北方作物南引种,产量提高民欢欣。

2、原因①政策六朝统治举措新,奖励耕织劝农耕。

安抚农民兴水利,农业发展国安稳。

②劳力技术汉末农民初南迁,两晋末年民南进。

南方劳力达百万,技术先进勤耕耘。

③民族融合南迁荆扬④达粤闽,各族交融似家庭。

各族人民齐开发,南北经济趋平衡。

二、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1、受挫原因秦汉北方为中心,过度开垦源人增。

水土流失劣环境,汉末魏晋战乱频。

五胡⑤内迁多畜牧,中原农耕屡废兴。

2、恢复发展北方政权图振兴,重视农业渐复兴。

①工具水碓水磨谷加工,马钧翻车灌溉勤。

深耕细作积肥粪,技传南方农兴盛。

②水利渠堰堤塘魏兴复,三国经济魏至尊。

水田通渠勤浇灌,北魏孝文曾诏令。

③开发边疆开发边疆图强盛,河西走廊亦牛耕。

辽东各族勤耕作,中华各族立功勋。

三、手工业的发展

1、纺织业丝织为主纺织业,三国发展最典型。

曹魏织造设机构,襄邑洛阳为中心。

吴国育培八辈蚕,缫丝质量超前人。

蜀汉蜀锦美精致,行销吴魏受欢迎。

2、矿冶业冶炼技术又精进,百炼成钢技又进。

灌钢合炼生熟铁,相州⑥军刀天下闻。

酒泉龟兹见石油,蜀汉中原多气井。

油气照明又治病,北周石油焚敌军。

3、制瓷业制瓷技高好前景,南方青瓷多器皿。

形制美观技北进,北方白瓷初诞生。

4、造纸业两汉造纸初发明,六朝造纸量激增。

取代简牍利书写,南北造纸四中心。

洛阳长安纸白滑,建业扬州纸薄平。

四、商业

1、北方魏晋六朝多战争,南北商业两分明。

商品经济发展慢,北魏洛阳初兴盛。

2、南方南方安定商贸频,荆扬益州最典型。

建康城内有四市,商旅秦淮笑盈盈。

五、阶段特色

1、商品经济魏晋经济多特征,商品经济低水平。

2、自然经济庄园寺院两经济,地位显要特鲜明。

3、区域经济江南开发发展快,中原缓慢源战争。

4、民族经济各族经济多交流,取长互学多亲情。

[注释]

①江东: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②扬子:指长江流域。③两湖一盆:指洞庭湖、鄱阳湖流域和四川盆地。④荆扬:指荆州(今湖北、湖南一带)和扬州(今江苏扬州)。⑤五胡:旧时指匈奴、鲜卑、羯、氐和羌五个民族。⑥相州: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一、自然科学

1、数学刘徽精算圆周率,极限理论巧运行。

南朝数学祖冲之,“祖率”《缀术》远扬名。

2、农学北朝农学贾思勰,潜心研究成理论。

《齐民要术》农牧副,现存农书最完整。

3、地理学裴秀《禹贡地域图》,绘图原则初诞生。

《水经》作注郦道元,介绍地理文笔俊。

4、化学东晋葛洪《抱朴子》,炼丹化学说养生。

二、社会科学

1、宗教魏晋六朝多战争,宗教盛行影响深。

①道教东晋葛洪多才能,宣扬炼丹图长生。

道教儒家初结合,利于统治压人民。

萧梁道教多经典,丰富教义陶弘景。

吸取佛教等级观,神仙体系亦形成。

②佛教汉朝佛教初引进,东晋法显西取经。

a法显取经旅行著作《佛国记》,南亚历史资料存。

b佛教危害魏晋六朝佛盛行,佛教危害略说明。

佛教忍耐说轮回,利于统治压人民。

广修寺塔占民田,施舍钱财民赤贫。寺院经济大发展,苛捐杂税民更困。

c反佛斗争南朝范缜《神灭论》,反对佛教观念新。

形神互存似刀刃,唯物主义最典型。

魏太武帝周武帝,两次灭佛利弊明。

2、文学

①建安文学建安诸杰多才情,“建安风骨”多特征。

风格苍凉详写实,富有生气多作品。

王粲悲吟《七哀诗》,曹操诗诉《蒿里行》。

文姬归汉诗悲愤,承先启后多作品。

②田园诗东晋诗人陶渊明,田园诗歌歌清新。

朴实恬淡皆自然,《归园田居》乐农耕。

《桃花园诗》说理想,反抗压迫求安宁。

③山水诗六朝山水诗初兴,《登池上楼》谢灵运。

鲍照感叹《行路难》,矫健之笔抒感愤。

④民歌南北民歌大盛行,南北风格两分明。

南方代表《采桑度》,缠绵婉转颂爱情。

北方恋歌牧战歌,慷慨激昂多神韵。

《敕勒歌》与《木兰辞》,草原边塞话风情。

3、艺术

①书法东汉书法成艺术,学者蔡邕隶书俊。

曹魏钟繇隶转楷,得其真传卫夫人。

卫铄指点王羲之,“书圣”父子诸体精。

《兰亭序》与《黄庭经》,书法珍品永扬名。

北方书法雅端庄,“魏碑”龙门二十品。

②绘画六朝艺术新特征,宗教色彩特鲜明。

吴国画家曹不兴,佛像画祖史有名。

东晋“画祖”顾恺之,擅画人物多珍品。

《洛神赋图》女史箴,画中人物栩如生。

③雕塑佛教盛行影响深,南北建筑两分明。

北方修造石窟寺,云冈龙门史有名。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581-907)

同期的世界

东罗马帝国

亚欧非

隋唐阿拉伯帝国

欧洲查理曼帝国

第一节短暂的隋朝(581-618)

一、政治

1、统一原因①政治隋朝一统多原因,长期战

乱民难忍。

②经济南北经济齐发展,统一实力亦奠定。

③民族各族人民互融合,中华一统大家庭。

④军事北方练军陈腐败,策略正确渡江顺。

2、集权措施一统江山南灭陈,中央集权举措新。

①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初施行,分工合作效率增。

②科举制废除九品中正制,考试选官隋初行。

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初形成。

③府兵制军人户籍入州县,兵农合一利农耕。

兵制田制相结合,府兵本人隶属军。

④赋税制沿用北魏均田制,予民土地民欢欣。

沿用北魏租调制,服役期短民负轻。

免役为“庸”年五十,以庸代役初推行。

⑤经济建设兴建两都设仓库,修筑驰道运河行。

3、统一意义隋朝一统影响深,结束分裂民安定。

经济发展多举措,隋唐繁荣国强盛。

4、隋朝灭亡隋末起义源暴政,农民起义多原因。

①原因a役繁炀帝重役年复年,三征高丽土木兴。

b刑酷反抗皆斩定隋律,严刑酷法压人民。c税重劳力赴役地荒芜,天灾征税民抗争。

②概况农民首义长白山,各地起义似春笋。

翟让李密瓦岗军,重创隋朝立功勋。

炀帝南巡丧江都,李渊起兵唐朝兴。

二、经济

1、农业①水利开凿运河洛①中心,南达余杭北涿郡。

永济通济邗江南②,灌溉农田又漕运。

②种植开荒圩田人口增,江淮江南稻喜人。

兴建含嘉洛口仓,地主剥削民贫困。

2、手工业手工特征品种多,地广量大技艺精。

3、商业①交通水陆交通初跃进,京杭运河商旅行。

北方修筑两大道,交通便捷利出巡。②城市文帝令修大兴城③,炀帝营建洛阳城。

两都壮丽又宏伟,世界都市非虚名。

三、民族与外交

1、民族关系隋初突厥两裂分,修筑长城保农耕。

西突势大控西域,隋末东突南犯境。

2、外交关系隋朝波斯互遣使,中日遣使来往频。

炀帝遣使东南亚,双方来往喜相迎。

四、文化

1、建筑赵州石桥天下闻,宇文④修筑两京城。

2、文学隋亦开凿莫高窟,雕版印刷隋初行。

3、艺术展子虔绘《游春图》,九部乐舞尽欢腾。

五、重要帝王

1、隋文帝①政治一统江山南灭陈,三省六部隋初行。

府兵户籍入州县,选拔官吏科举兴。

②经济兴建长安设仓库,租调较轻均田令。

③其它突厥分裂遭重创,中外往来印刷兴

2、隋炀帝①政治率领军队南灭陈,中央集权举措新。

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初形成。

隋末暴政民抗争,命丧江都成教训。

②经济开凿运河修驰道,营建东都洛阳城。

③外交炀帝遣使东南亚,用兵高丽民抗争。

[注释]

①洛:指洛阳。②邗江南:指邗沟和江南河。③大兴城:指长安城。④宇文:指宇文恺。

第二节唐朝的兴衰与主要帝王活动

一、唐朝的兴盛

1、唐的建立李渊起兵于晋阳,国号为唐称帝王。

沿用隋制国初定,统一全国都长安①。

2、集权措施中央集权举措新,三省六部职责明。

科举制度有改进,府兵募兵图强盛。

不拘一格用贤能,大兴文治重儒经。

二、主要帝王活动

1、太宗措施①政治贞观之治多原因,善于纳谏用贤能。

三省分工互监督,官制完善影响深。

以儒为师重教育,科举进士加明经。

②经济轻徭薄赋劝农桑,戒奢从简节俭兴。

租庸调制均田制,赋役减轻国安稳。

③民族灭亡东突设都督,南疆安西都护兴。

回纥瀚海都督府,吐蕃和亲嫁文成。

④外交日本天竺频遣使,帝命玄奘译经文。

2、高宗措施①内政协理朝政用则天,灭亡西突唐军胜。

②外交大食遣使高宗迎,药典《唐本草》颁行。

3、武则天措施①政治国号为周用贤能,选拔人才三创新。

首创武举与殿试,“自荐”制度重贤能。

②经济重视农业国安稳。船行洛阳②商兴盛。

③民族西北边疆设机构,北庭都护北疆兴。

4、玄宗措施①政治开元年间唐全盛,改革吏治选贤能。

精简官吏常考核,任用“姚宋”唐全盛。

高官主考成定制,考查诗赋诗兴盛。

募兵初行置军镇,兵将合一军阀兴。

②经济发展生产裁僧尼,广聚学者文治兴。

③民族设置黑水都督府,册封粟末大祚荣。

皮罗阁为云南王,骨力裴罗为怀仁③。

[注释]

①长安:今陕西西安。②船行洛阳:指武则天在洛阳引漕渠开新潭,使船进入市内。③怀仁:指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高考备考:中国古代史记忆口诀05

【第12345678910页】

第三节隋唐制度的革新

一、政治制度

1、三省六部制中央集权源先秦,秦汉确立后变更。

①内容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草拟颁诏令。

门下审核是否行,尚书六部行政令。

吏户礼部兵刑工,各司其责责职明。

②评价三省六部分工明,相互监督效率增。相权三分品级低,加强皇权为核心。

中央统治得加强,官僚体系趋完整。

古代官制大变更,历代沿用影响深。

2、科举制科举制度隋初兴,唐朝完善并继承。

①内容贞观进士明经科,则天科举三创新。

首创武举与殿试,“自荐”制度重贤能。

开元高官初主考,考查诗赋诗兴盛。

②评价重创士族控仕途,抑制门阀利国君。

统治基础渐扩大,庶族地主得参政。

读书仕途联系紧,官员素质大提升。

选拔人才君作主,中央集权局安稳。

二、军事制度

1、府兵制西魏府兵初施行,鲜卑①从军汉②农耕。

①发展隋朝军籍入州县,军民同籍利农耕。

兵源扩大增赋税,民族融合国强盛。

②健全太宗健全府兵制,驻守关中军府增。

兵将分离利国君,出征自备民负增。

③衰落府兵衰落多原因,均田衰败地兼并。

兵役繁重兵逃亡,府兵为奴耻为兵。

2、募兵制开元年间初募兵,国家供给民负轻。

免征赋役利农耕,国家军队渐强盛。

将帅拥兵变隶属,安史之乱犯京城。

天宝③军阀自募兵,藩镇割据渐形成。

三、经济制度

1、均田制北魏初行均田制,隋唐沿用民欢欣。

国有土地按人分,孟子主张喜施行。

2、租庸调制北魏初行租调制,隋唐沿用有变更。

①内容以庸代役隋初行,年龄限制最鲜明。

唐“庸”年龄无限定,赋税改革利繁盛。

②评价以庸代役分民田,生产时间有保证。

赋役减轻地开垦,政府收入有保证。

府兵巩固军费足,国富民安渐强盛。

3、两税法天宝年间地兼并,均田租庸④难执行。

①内容杨炎建议两税法,资产田亩户地

税。

取消租调杂税役,夏秋收税影响深。

②评价赋税统一财税增,权贵纳税民负轻。

a积极废除丁税民欢迎,赋税制度大变更。人身控制渐放松,重大进步局限明。

b局限土地兼并续盛行,权贵百计掠农民。两税之外多捐税,农民受压太艰辛。

[注释]

①鲜卑:指鲜卑族。②汉:指汉族。③天宝:唐玄宗后期年号天宝。④均田租庸:指均田制和租庸制。

第四节隋唐时期的经济繁荣

一、繁荣因素

隋唐强盛远盛名,经济繁盛为根本。

1、政治方面一统江山国强盛,制度更新国安定。

2、经济方面轻徭薄赋举措新,劝课农桑民辛勤。

3、民族方面各族友好交流频,互通有无一家亲。

4、外交方面外交政策较开明,中外交流技艺精。

5、历朝基础历朝开发奠基础,隋唐强盛多原因。

二、农业的发展

隋唐强盛人口增,农业发展多特征。

1、土地开发国泰民安人口增,资源开发地开垦。

与水稻高产圩田山田湖为田,自然生态不平衡。

江淮江南多水稻,重心南移势逼人。

2、农灌发展隋朝开凿大运河,利于灌溉利漕运。

与农具改进唐朝水利设官员,江南水利大跃进。

江东出现曲辕犁,筒车灌溉效力增。

3、农产品商品化经济发展多商品,茶园众多产量增。

饮茶风行民轻逸,征收茶税唐初行。

三、手工业发达

工业发展多特征,广大多高略说明。

1、产地分布广纺织冶铁遍全国,瓷窑中原江南行。

2、生产规模大规模庞大有例证,造船远航海上行。

洪州①年产五百艘,海湾狭小难通行。

3、产品品种多品种繁多分工细,绫绵几十多精品。

彩瓷初萌唐三彩,秘色瓷器唐初兴。

邢窑白瓷越②青瓷,宋亳吴宣③多绫绵。

4、产品技艺高造船安装推进器,机械动力似快轮。

冶铸铜镜多切削,焊接抛光亮如新。

丝织织法新图案,波斯风格最典型。

四、商业与城市的繁荣

隋唐商业多特征,“五多”明鲜略说明。

1、全国商人多商人众多超前朝,商人商贩路艰辛。

政府开明多外商,胡商云集各商城。

2、商旅店肆多商人水陆皆可行,运河长江多帆影。

陆路店肆备“驿驴”,客商骑用好心情。

3、财经机构多隋唐市场超前人,金融机构唐初行。

官员收税管物价,“开元通宝”唐通行。

柜坊存放币借贷,银行机构较典型。

4、城乡市集多隋唐城市“市”繁盛,邸店柜坊“市”中存。

城中“坊”为住宅区,市坊分开两分明。

商业买卖时限定,日中为市古风行。

边远乡村多草市,晚唐城市夜市兴。

5、闻名都市多隋唐都市四中心,长安两“市”多商品。

洛阳漕渠开新潭,万舟云集商贸频。

扬州商品集散地,胡商云集喜盈盈。

长江运河交汇处,经济地位超京城。

物产富饶数成都,“扬一益二”④天下闻。

[注释]

①洪州:今江西南昌。②越:今浙江绍兴。③宋亳吴宣:指丝织中心宋州(今河南商丘。亳州(今安徽亳州),吴越(今苏州绍兴一带),宣州(今安徽宣州)。④“扬一益二”:指扬州(今江苏扬州)和益州(今四川成都)。

第五节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突厥的崛起和衰落

1、北朝时期突厥兴于阿尔泰,统一西北锻冶精。

贸易中原与西亚,桥梁作用最典型。

曾攻酒泉犯北周,石油焚敌后退军。

2、隋朝时期隋败突厥修长城,突厥分裂又南进。

3、贞观年间大败东突俘颉利①,开明统冶原风情。

政府设置都督府,重用突厥多首领。

控制西域西突厥,丝路受阻难通行。

唐军西征占高昌,安西都护来统领。

4、高宗时期派兵大败西突厥,西突灭亡北疆靖。

5、则天时期设置北庭都护府,天山以北唐施政。

二、回纥的发展

1、太宗时期色楞格河回纥兴,突厥汗国役其民。

归附唐朝设机构,瀚海都督初施政。

2、玄宗时期骨力裴罗统各部,玄宗册封为怀仁②。

3、肃宗时期安史之乱八秋春,回纥平叛立功勋。

唐回③和亲兴农耕,回纥定居城邑兴。

4、晚唐时期回纥改名为回鹘,汗国瓦解迁甘新④。

裕固维族⑤有先祖,中华民族一部分。

三、靺鞨和渤海国

1、兴起靺鞨渔牧在两江⑥,黑水粟末两部分。

2、黑水靺鞨靺鞨设置黑水都督府,唐朝管辖兴安岭。

3,渤海国粟末首领大祚荣,开元册封渤海兴。

渤海统辖忽汗州,唐朝版图一部分。

渤海仿唐建州县,丝织精美兴农耕。

四、南诏的崛起

1、政治方面云南洱海居六诏,南诏统一政权兴。

皮罗阁为云南王,彝族白族有先人。

2、经济方面农业为主种稻麦,最早复种史有名。

浪剑驰名精锻冶,丝织水平赶蜀锦。

五、吐蕃统一和唐蕃关系

1、吐蕃统一藏族祖先为吐蕃,唐时游牧又农耕。

松赞干布统各部,定都逻些⑦政权兴。

仿唐官制定法律,创制文字又建军。

2、唐蕃关系太宗和亲嫁文成⑧,公主入藏交流频。

①和亲随藏书籍多技术,赞普世袭唐“册命”。

中宗和亲嫁金城⑨,唐蕃关系一家亲。

②会盟长庆⑩会盟誓约在,“患难相恤”情谊深。

六、阶段特色

隋唐统一多民族,巩固发展初跃进。1、政治方面唐朝帝王较开明,设立机构举措新。

2、经济方面交通发达多交往,经济文化交流频。

3、民族方面边疆各族建政权,开发边疆立功勋。

4、唐朝疆域东到大海西咸海,东北远至兴安岭。

南及南海辖诸岛,唐朝疆域超明清。

[注释]

①颉利:指颉利可汗。②怀仁:指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③唐回:指唐朝和回纥。④甘新:指甘肃和新疆。⑤维族:指维吾尔族。⑥两江:指松花江和黑龙江。⑦逻些:今西藏拉萨。⑧文成:指文成公主。⑨金城:指金城公主。⑩长庆:唐穆宗年号,821-824年间。

高考备考:中国古代史记忆口诀06

【第12345678910页】

第六节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一、对外交通

1、丝绸之路对外交通唐鼎盛,海陆丝路来往频。

长安西行欧亚非,登扬①乘舟到日本。

广州南行波斯湾,亚洲中华为中心。

2、开明外交唐朝外交超前人,招引外商唐开明。

来华经商又通婚,长安洛阳聚贵宾。

二、和新罗的友好往来

1、使节往来中朝来往源先秦,隋唐友好亦睦邻。

设立机构“新罗坊”,接待商旅留学生。

2、文化交流新罗立国仿唐制,设立国学授儒经。

始传汉学崔致运,《桂苑笔耕》吟诗文。

新罗国人喜唐诗,唐风唐俗到如今。

印刷制瓷制铜术,跨江东行促兴盛。

三、和日本的友好交往

1、使节往来隋唐中日互遣使,遣唐使者频西行。

中日交流多典型,吉备真备与鉴真。

2、贸易往来中日贸易往来频,出土货币为见证。

3、文化交流大化改新仿唐制,都城建筑仿唐城。

鉴真东渡传文化,各级学校授儒经。

四、和印度半岛的往来

1、使节往来中印使节往来频,郁金菩提②馈赠品。

玄奘取经那烂陀③,翻译佛经《道德经》。

义净浮海到天竺,途经印尼取佛经。

撰写大唐高僧传,南亚诸国史料存。

2、文化交流佛教文化传中华,十位纪数南传印。

五、与中西亚的交往

1、与波斯关系秦汉中亚来往频,安息大国史有名。

隋朝波斯互遣使,名马异药馈赠品。

唐时大食灭波斯,赴唐求援有君臣。

唐城胡商“波斯店”,定居中华成回民④。

2、与大食关系三洲帝国阿拉伯,击败波斯拜占庭⑤。与华通使百多春,造纸西传促文明。

六、与欧非的交往

1、与东罗马的交往三洲帝国拜占庭,西罗⑥灭亡东罗⑦兴。

唐使西赴东罗马,丝绸瓷器欧洲行。

医术杂技传中华,中欧交往渊源深。

2、与非洲的交往唐人杜环非洲行,著书立说写风情。

来华使者索马里,太宗皇帝迎贵宾。

非洲出土唐瓷器,贸易频繁有见证。

[注释]

①登扬:指登州(今山东蓬莱)和扬州。②郁金菩提:指天竺特产郁金香和菩提树。③那烂陀:指当时天竺的佛教中心。④回民:指回族。⑤拜占庭:指东罗马,首都拜占庭(今土耳其伊士坦布尔),又称拜占庭帝国。⑥西罗:指西罗马。⑦东罗:指东罗马。

第七节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

一、繁荣原因

1、政治方面隋唐统一国强盛,文化兼容又开明。

2、经济方面文化繁荣有基础,经济繁荣民辛勤。

3、民族方面各族交流又融合,流派纷呈多风情。

4、外交方面中外文化交流频,兼收并蓄风格新。

5、前代基础六朝文化多异彩,隋唐继承又创新。

二、自然科学

1、印刷术雕版印刷起隋文,“废像遗经”皆“梓行”。

唐朝印制《金钢经》,现存最早印刷品。

2、火药火药源于炼丹家,神仙方药求长生。

中唐书籍有配方,唐末火箭用于军。

3、天文历法天文学家僧一行,天文历法联系紧。

科学制定《大衍历》,历法体系较完整。

一行初测子午线,科学思想超前人。

4、医学医学进步多巨著,“药王

①”《千金方》集成。

①《千金方》医药总结多创见,药学史上远盛名。

②《四部医典》元丹贡布藏名医,《四部医典》惊世人。

③《唐本草》唐朝编修《唐本草》,世界最早国颁行。

5、建筑隋唐建筑超前人,建筑成熟多典型。

①赵州桥李春设计赵州桥,世界桥梁史有名。

②长安城宇文②主修大兴城,唐朝扩建长安城。

设计合理规模大,高超技术时先进。

三、社会科学

1、诗歌诗歌顶盛数唐朝,唐诗五万多精品。

①陈子昂初唐子昂求革新,刚健质朴风格新。

②“孟王”山水田园诗跃进,王维浩然

③为典型。

③“高岑”边塞诗吟将士勇,高适岑参多诗文。

④“李杜”大唐诗坛两巨匠,“诗仙”李白杜④“诗圣”。

庐山西望《蜀道难》,“三吏”“三别”千古吟。

⑤白居易中唐诗坛又革新,反映现实多作品。

香山⑤讽喻《新乐府》,长篇叙事说长恨。

⑥“小李杜”晚唐杜牧李商隐,忧国忧民风格新。

咏史斥责统治者,感人至深说红尘。

2、雕塑敦煌艺术源前秦,鸣沙山崖多神品。

雕塑绘画多隋唐,社会繁荣为见证。

莫高窟称千佛洞,佛教艺术最完整。

3、绘画隋唐绘画多风格,山水画鸟最典型。

①品类生活鲜美宗教画,线条刻画人精神。

②展子虔“唐画之祖”展子虔,士人《游春图》美景。

③闫立本,吴道子唐朝闫吴多精品,“吴带当风”多神品。

4、书法隋唐书法风格新,承先启后欧阳询⑥。

①颜真卿“颜体”《颜氏家庙碑》,气势雄浑为特征。

②柳公权《神策军碑》为“柳体”,

风骨秀美多神韵。

③张旭、怀素唐朝“草圣”为张旭,怀素草书多精品。

5、歌舞隋唐乐舞多特征,外来风格歌欢腾。

①音乐隋代弹奏九部乐,唐代十部歌升平。

乐曲《秦王破陈乐》,唐代舞蹈两典型。

②舞蹈健舞雄劲软舞美,《霓裳羽衣舞》轻盈。

[注释]

①药王:指孙思邈。②宇文:指宇文恺。③浩然:指孟浩然。④杜:指杜甫。⑤香山:指白居易,号香山居士。⑥欧阳询:指唐初欧阳询、虞世南和褚遂良等三大家。⑦《霓裳羽衣舞》:由唐玄宗创作。

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

同期的世界

欧亚非封建制度形成和发展阶段

欧洲法国为分裂割据局面

英国封建庄园制确立

五代宋元东罗马帝国走向衰亡

欧亚非

阿拉伯国家走向衰亡

亚洲日本封建庄园占统治地位

第一节北宋初期的中央集权和中期改革一、北宋初期的中央集权

1、背景唐末藩镇显野心,废唐五代十国①兴。

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都东京②。

年号建隆建宋朝,南北征战割据平。

2、中央集权措施前朝为鉴图国安,中央集权举措新。

①控制军权太祖杯酒释兵权,控制禁军三统领。

精壮之士入禁军,拱卫京师为重心。

枢密将帅互牵制,统兵调兵两分明。

北宋实行更戍法,兵走将留为特征。

②控制中央君权相权为矛盾,相权三分权归君。

调兵权归枢密使,参政知事③掌行政。

执掌财权三司使,赋税转运到京城。

③控制地方地方知州为文臣,通徒监督又署名。

地方司法央派员,死刑上报需核准。

北宋各路转运使,赋税大部送京城。

各地驻兵常更戍,知州无兵常易人。

④控制科举北宋科举又改进,乡省殿试④初推行。

殿试录取任帝君,“天子门生”多顺臣。

主考科目进士科,试卷糊名防弊政。

录取增加近万名,仕途广开利国君。

3、评价北宋集权举措新,正反

作用两分明。

①积极方面a政治藩镇割据喜铲除,维护统一国安定。

b经济国泰民安促生产,经济发展好环境。

②局限方面a政治机构重叠多冗员,行政效率低水平。

b军事将不识兵难指挥,军队“积弱”难取胜。

c经济地方财政多困难,国家财政亦“积贫”。

二、北宋中期的危机和改革

1、社会危机北宋危机有原因,矛盾聚焦略说明。

①阶级矛盾政府纵容地兼并,土地集中民贫困。

饥寒交迫民抗争,中原边地多义军。

②统治内部矛盾中央集权多机构,互相牵制冗员兴。

募兵养兵防抗争,军队“积弱”难取胜。

巨额开支成“积贫”,岁贡辽夏常犯境。

③民族矛盾辽国西夏常犯境,北宋岁币难安宁。

2、庆历新政(1043)参政知事范仲淹,整顿吏治为中心。

①官吏选拔官吏升迁严考核,加强保举防恩荫。

②精简机构严肃政令并州县,取信于民徭役轻。

新政触犯保守派,庆历新政遭废停。

3、王安石变法(1069)①理财措施缓和矛盾利农民,财政增收医“积贫”。

a青苗法仲春贷谷给农民,夏秋偿还息二成⑤。

农民免受高利贷,。政府收入又大增。

b募役法权贵农民皆复役,以钱代役多富人。

政府收取免役钱,农民生产负担轻。

c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兴水利,开垦荒地大盛行。

d方田均税法丈量土地重施行,按征田税较公平。

权贵田地亦征税,国家田赋收入增。

e市易法政府设立市易务,贱买贵卖物价稳。

限制商人稳市场,商品交流收入增。

②军事措施对付辽夏平抗争,医治“积弱”在强军。

a保甲法农户十家为一保,保丁作战又农耕。

控制人民减军费,抵御辽夏立功勋。

b将兵法禁军将官初固定,充实边防强军训。

③教育措施选贤用能防“冗官”,提高素质为新政。

a科举改革考试科目废明经,增设明法考律令。

免考诗赋进士科,专考经义与时政。

b整顿太学贤者免试成官员,重编教材重儒经。

重视才能轻出生,学校育人造舆论。

④评价a积极方面北宋新政多成就,积贫积弱有变更。

军事实力亦增强,击败西夏民心振。

开垦荒地修水利,财政收入亦渐增。

b失败因素变法失败多原因,用人不当害百姓。

新政触犯大官僚,反对变法法废停。

[注释]

①五代十国: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和吴、吴越、楚、闽、前蜀、后蜀、南平、南唐、南汉、北汉十个政权。②东京:今河南开封。

③参知政事:北宋时期的副相。④乡省殿试:指乡试、省试和殿试。⑤息二成:指加收利息20%。高考备考:中国古代史记忆口诀07

【第12345678910页】

第二节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一、契丹的兴起和建国

1、唐朝时期辽河上游契丹兴,游牧渔猎后农耕。

唐末汉人闯关东,带去农耕建筑兴。

2、五代时期①建立政权统一各部阿保机,太祖建国称帝君。

(916)国号契丹都上京,任用汉人汉化深。

②蕃汉分治蕃汉分治制度新,中央南北官分明。

南官契汉同担任,统治汉人渤海人。

契丹主宰北面官,统治契丹北方人。

③经济方面提倡农业重农耕,封建文化渐行进。

④文化方面契丹文字新创制,中原文化影响深。

河北蓟县独乐寺,应县木塔史有名。

⑤民族方面耶律德光初南征,进攻后唐割幽云①。

契丹为“辽”改国号,控制长城任南行。

二、宋辽的和战

1、高染河战役太宗统一亲北征,夺取幽云目标明。幽州激战高梁河,宋军连败妥协兴。

“守内虚外”转防御,防范人民渐弱贫。

2、澶洲之盟(1005)辽军南下攻澶州②,真宗亲征士气振。

①背景射杀敌酋挫税气,辽方求和双结盟。

②内容约为兄弟各守界,送辽“岁币”辽撤兵。

③影响宋辽结盟少战争,宋辽对峙初形成。

百年和平北疆靖,使者来往榷场兴③。

民族友好常交往,民族融合新促进。

三、西夏的建立和宋夏和战

1、西夏的建立(1038)羌族支脉党项族,中唐游牧陕甘宁。

①政治方面元昊称帝都兴庆④,仿效唐宋官制新。

设立中书枢密院,选拔官吏科举兴。

官职羌汉两系统,各司其职利统领。

部落兵制民皆兵,兵农一体渐强盛。

②文化方面仿照汉文楷书体,西夏文字有创新。

2、宋夏和战元昊兴兵犯宋境,两败俱伤和议定。

取消帝号称国主,北宋册封夏称臣。

北宋每年送“岁币”,边境贸易渐繁盛。

[注释]

①幽云:指幽州(今北京)和云州(今大同)等十六州。②澶州:今河南濮阳。③榷场:宋辽夏金在边境的贸易场所。④兴庆:今宁夏银川。

第三节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

一、金的建立

1、唐朝时期唐朝靺鞨两部分,渤海汉化唐统领。

黑水靺鞨居两江①,五代时期称女真。

2、建立政权(1115)女真崛起完颜部,统一各部政权兴。

①阿骨打活动起兵抗辽阿骨打,建立金朝都会宁②。

兴兵攻辽军连胜,猛安谋克促强盛。

②猛史谋克制猛安谋克源部落,族内推行后变更。

军事行政同组织,户丁出征又农耕。

兵农合一利统治,金朝发展立功勋。

二、辽和北宋的灭亡

1、辽朝灭亡金朝攻辽频频兴,辽朝衰败为内因。

(1125年)金宋联合夹攻辽,辽帝被俘金南进。

2、“靖康之变” 金军南下攻宋京,李纲主战退金兵。

(1127年)北宋腐朽金俘帝,“靖康之变”汉耻恨。

三、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

1、南宋的建立赵构称帝应天③府,年号建炎都临安④。

(1127年)中原金军役汉人,太行抗金八字军⑤。

2、岳飞抗金抗金中坚岳家军,严纪果敢远驰名。

“连接河朔”各义军,郾城⑥大捷势喜人。

郑州洛阳齐收复,进逼开封旧帝京。

岳飞兵强势日盛,功高震主遭嫉恨。

班师被害“莫须有”,抗金业绩史永存。

3、宋金对峙南宋腐朽害功臣,“绍兴和议”略说明。

①“绍兴和议”淮水西至大散关,中原金朝全统领。

(1141年)对金称臣输“岁币”,割地赔款较典型。

②和议影响绍兴⑦和议影响深,宋金对峙局初定。

双方战争渐减省,力量均衡较稳定。

金迁燕京称中都⑧,汉化加强封建性。

[注释]

①两江:指松花江和黑龙江。②会宁:今黑龙江阿城。③应天:指应天府,今河南商丘。④临安:南宋都城,今浙江杭州。⑤八字军:因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赋”八字得名。⑥郾城:今河南郾城县。

⑦绍兴:为宋高宗的年号。⑧中都:今北京,金迁都燕京(即北京),后改名中都。

第五节元朝的建立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蒙古的兴起

1、建立政权蒙古高原多民族,兴衰迭起多风云。

(1206年)十二世纪蒙古兴,乱世英雄铁木真。

草原一统立功勋,斡难河源政权兴。

成吉思汗为尊称,蒙古汗国频远征。

2、征伐战争西征中亚俄罗斯,南攻印度及夏金。

一二三四①初灭金,吐蕃大理皆称臣。

二、元朝统一与中央集权

1、元朝建立蒙古大汗忽必烈,国号为元都燕京②。

(1271年)统治中心为大都,统一全国又南征。

2、元朝统一元军攻宋占临安,南宋灭亡续抗争。

(1276年)世杰秀夫③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大都就义文天祥,崖山投海宋君臣。

3、中央集权措施元朝疆域超前人,中央集权举措新。

①控制中央中央机构四典型,执掌行政中书省。

执掌军事枢密院,宗教宣政④来统领。

监察百官御史台,各司其取权归君。

②控制地方元朝地方设行省,中书直辖冀鲁晋。

东北辽阳北岭北,省制影响到如今。

管辖琉球⑤巡检司⑥,海峡两岸联系紧。

管辖西藏宣政院,蒙藏关系超前人。

册封国师八思巴,国师创制蒙古文。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疆域辽阔元朝疆域超前人,西伯利亚亦统领。

新藏台滇今犹在,南海诸岛属国人。

2、民族关系元朝一统疆域广,多族国家大促进。

①各族互迁汉族离乡到边疆,开发边疆技术新。

中原江南多民族,杂居融合似亲人。

②“汉人”契丹女真迁中原,民族融合成“汉人”。

③回族形成波斯大食民迁华,定居通婚成回民。

④初辖藏台藏台中原渊源远,吴国使台有卫温。

千年交往本一家,元朝机构初施政。

辖台澎湖巡检司,管辖西藏称宣政。

[注释]

①一二三四:指1234年。②燕京:今北京,元定都后称大都。③世杰秀夫:指张世杰陆秀夫。④宣政:指宣政院。⑤琉球:今台湾,元朝称琉球,明朝称小琉球。⑥巡检司:指澎湖巡检司。

第六节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一、自然科学

1、三大发明印刷火药指南针,有宋一代大跃进。

①活字印刷隋唐印刷为雕版,发明活字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