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堡垒雷鸣—美国B-52G/H战略轰炸机发展史(2)

堡垒雷鸣—美国B-52G/H战略轰炸机发展史(2)

美国B-52G/H 战略轰炸机发展史

MODERN WEAPONRY

53

通信系统改进

由于要确保在苏联实施的首次核打击中得以生存并下达核报复命令,S A C 在冷战期间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全球通信体系。从核打击向常规打击的转变要求B-52必须安装增强型通信系统。虽然核打击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事先早已拟制好的计划执行任务,在下达命令后不需要进行通信联络,但在担负常规打击任务时,可能会要求B-52H在预先未明

确目标的情况下飞抵战区上空,随后才收到联合空战中心(C A O C)或位于战斗机或地面的前沿空中控制员(F A C)提供的特定目标。这意味着B-52H需安装高宽带通信系统并采用大范围频段和通信模式。

B-52H加装了A N/A R C-210(V)型甚高频(V H F)/超高频(U H F)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可采用直线(L O S)和卫星通信(S A T C O M)模式提供空空

和空地通信,零部件包括可调式L O S天线、卫星通信天线、控制面板和接收-发射机。

V H F /U H F 无线接收机可采用下述模式:商用型“迅捷”(Have Quick)Ⅰ和“迅捷”Ⅱ抗干扰单信道地空无线通信系统(S I N C G A R S)模式;信道按需分配(D A M A)模式;人工海上通信模式。这种接收机能够以32000比特/秒的数据传输率进行数据传输。A N /A R C -210(V)型无线通信系统的频段为30~399.9875M H z,以5k H z 为间隔进行调整。所有波段的信道间隔为25kHz。

B -52H 还从90年代中期开始改装A N /A R R -85(V )型微型接收终端(M R T)。M R T为该型轰炸机提供超低频(V L F)/低频(L F)只接收能力。M R T 由领航员控制,它设计用于在核及干扰环境中的较远距离之外自动接收、处理和打印信息,使用的频段为14~60k H z。M R T由接收器、传输模块、遥控部件(R

C U)、自动数据处理打印机以及天线子系统(包括2台横向电子/T E天线和1台横向磁性/T M天线)组成。信息由天线接收并在M R T接收器内进行

美国B-52G/H 战略轰炸机发展史(2)

★ 长弓

在B-52首次升空半个多世纪以及波音公司向美国空军交付最后一架B-52的40年后,这架隶属于美国空军第5轰炸联队(BW )第23轰炸机中队(BS )的B-52H (机身序列号61-0027)仍然担负着一线作战任务

领航员右侧MFD 上方的键盘用于操作与AN/ARC-210(V )相关的DAMA 调制解调器。DAMA 键盘右侧的键盘用于操作AN/ASC-19 AFSATCOM

系统

54

2009.12 处理,生成的情报信息输出至打印机。M R T可通过M I L S T A R卫星提供的“紧急反应信息”(E A M),以生存能力极强的方式向B-52H机组人员通报情况。当B-52H接受核打击任务起飞后,机组人员将通过E A M要求获得通过确定控制转弯点并投射核武器的任务授权。

在90年代,商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迅猛发展,以至于军方相关系统已无法跟上这种趋势。为了使B-52H机组人员能够具备基于最新技术的网络和环境感知能力,美国空军研发了“猎鹰观察”和“作战跟踪”Ⅱ系统,使机上安装了特殊机动式地图软件的笔记本电脑能够与卫星导航和通信系统进行连接。B-52H安装了3台电脑,分别安装于飞行员、雷达领航员/领航员和电子战军官的工作台,它们在实战中发挥了极高成效。

炸弹

B-52首先装载的武器是核炸弹,该机在服役期内装备了多种型号的核弹。B-52H在21世纪仍然装载B61-7和B83-1型热核炸弹。虽然B-52从未在实战中投射过核武器,但它却多次使用常规炸弹实施空袭,这种情况最早出现在越南战争中的1965年。

B -52最常使用的常规武器是非制导通用炸弹。此类炸弹采用金属弹壳和高爆弹芯,利用爆炸和破片效应毁伤目标。虽然此类炸弹是B-52投射的造价最为低廉且结构最为简单的武器,但它们能够有效毁伤多种目标。这种从肉眼无

法观测到的轰炸机上象雨点一样落下的炸弹除了产生物理杀伤效应之外,还会使敌方士气严重受挫。B-52在高空空袭中通常投射低阻炸弹。安装膨胀式减速器或减速安定翼的炸弹主要用于在低空投射,以此最大限度地增加炸弹引爆时与飞机之间的间距。B-52H可使用弹舱挂架以及悬置于机翼挂架上的“重量储存适配器挂架”(HSAB)挂载炸弹。

集束炸弹的撒布器在投射后将在预设高度打开并将子弹药投射至广阔区域。越战后装备的集束炸弹都采用了“战术弹药撒布器”(T M D )。它们最先用于“沙漠风暴”行动,并在此次作战行动之后完全取代了以前使用的同

类武器。集束炸弹的局限性之一在于,如果它们从高空投射,在时间较长的下降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风力影响而偏离预定弹着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了“风修正撒布器”(W C M D),并将这种引导装置安装于T M D尾部。B-52机组人员使用O A S系统将弹着点信息下载至W C M D。在炸弹投射后,引导系统将修正风力及其他弹道变量的影响,并将T M D引导至预设的弹药撒布点。

C B U -105/B 型传感器引爆武器(S F W)是一种特制集束炸弹。尾部带有W C M

D 装置的T M D 撒布10枚S F W 弹药,每枚S F W再发射4枚飞碟式弹丸。这些带降落伞的飞碟式弹丸在下降过程中

利用自身装载的传感器搜索车辆目标。在探测到目标后,飞碟式弹丸向车辆顶部装甲最薄的部位发射1枚爆炸成形穿甲弹并摧毁目标。由于S F W每次可投射40枚飞碟式弹丸,因此它是一种攻击敌方大规模坦克集群的理想武器。

与具有致命毁伤效果的炸弹相比,B-52有时也使用并不显眼的M129型传单炸弹。采用的战术之一是将M129混在常规炸弹之中,警告轰炸行动中的敌方幸存者为避免再次遭受空袭而投降。

在改装制导炸弹后,B-52H的作战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 D A M)是B-52H使用的主要制导炸弹。J D A M由波音公司研发,它

位于电子战天线和垂直尾翼之间的圆形天线用于AN/ARC-210(V )的卫星通信。机身侧面的整流罩是MRT 的横向电子天线,机身另一侧还安装了1台横向电子天线

B-52H 的雷达领航员布莱恩?兰德里(Bryan “Squarebush ” Roundtree )向一位来访的将军展示该机的弹舱。B-52的弹舱可装载27枚Mk 82型炸弹,即在前部、中部和后部集束挂架上各装载9枚

美国B-52G/H 战略轰炸机发展史

MODERN WEAPONRY

55

实际上是将非制导自由落体式炸弹改造为智能炸弹。J D A M的初始型号为G B U-31(V)1/B,这种武器由重量为2000磅(908公斤)的M k 84型炸弹弹体、缚系式弹翼以及K M U-556/B型尾部控制装置组成。尾部控制装置包括惯性测量部件、G P S卫星导航接收器、制导计算机、安定翼启动器等。除M k 84之外,J D A M采用的另一种替代式弹头是B L U-109/B,这是一种攻击地下或加固目标的2000磅级穿彻炸弹。采用B L U-109/B弹体的J D A M被命名为G B U-31(V)3/B,其尾部控制装置被称为K M U-557/B。此外,B-52H于2006年改装了另一种被称

为G B U-38/B的J D A M,它采用重量500磅(227公斤)的M k 82通用炸弹取代重量较大的Mk 84。

在执行作战任务时,B-52H的O A S 系统与J D A M的制导系统进行校准并将目标参数下载至后者。J D A M在从飞机投射后按照既定目标参数进行自动导航。在能够获取G P S数据的情况下,J D A M 系统以自由飞行方式能够实现圆概率误差(C E P)不大于13米。如果无法获取G P S数据,J D A M在自由飞行时间100秒时可实现C E P不大于30米的水平。在改装J D A M后,B-52H可在一次空袭中打击单个或多个目标。在一次齐射中,投射的每枚J D A M可分别攻击不同目标。与激

光、电视或红外制导武器相比,J D A M虽然命中精度较低,但不会受到能见度降

低的不利影响,因此可在任何气象条件下投射。1架B-52H可用每个H S A B挂载6枚JDAM,装载总数为12枚。

2000年12月5日,改装J D A M 的B-52H具备了初始任务能力(I O C),并成为美军第一种具备这种能力的作战飞机。在“持久自由”和“伊拉克自由”行动中,B-52H和其他几种战机发射的JDAM取得了巨大成功。

从本质上看,波音公司研制的G B U-39/B小直径炸弹(S D B)是一种小型J D A M。S D M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仅为70.8和7.5英寸(179.83和19.05厘米),重量也仅为285磅(129.39公斤),它在投射后借助弹翼进行滑翔,防区外射程为60海里(111.12公里)。这种武器能够穿

透3英尺(0.915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由于S D B体积较小且命中精度较高,使得B-52H能够在降低连带毁伤效应的前提下,在一个架次中攻击数量更多的目标。在向友军地面部队提供近距空中支援以及打击位于城市地区的目标(平民可能靠近这些目标)时,降低连带毁伤至关重要。每个B R U-61/A智能炸弹挂架可挂载4枚S D B。B R U-61/A不仅能挂载S D B并将此类炸弹与飞机相分离,而且能够作为载机电子系统与这些武器之间的控制界面。2006年10月,F-15E进行了首次实弹试射,B-52H及美国空军其他型号攻击机随后也试射了该类炸弹。

B-52H装备的另一种武器是“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这处炸弹此前仅能由战斗机和攻击机装备。B-52H可投射多种型号的激光制导炸弹,包括威力巨大的G B U-28A/B以及B L U-113A/B“掩体摧毁者”。在投射激光制导炸弹时,应先由B-52H的L I T E N I N G吊舱或另一架飞机的激光指示器或地面人员对目标进行指示。截止2006年,B-52H对激光制导炸弹的唯一实战运用是在“伊拉克自由”行动期间执行的一项任务,它在此次空袭中使用了G B U-12D/B“宝石路”Ⅱ,这种炸弹是Mk 82型常规炸弹的激光制导改型。激光制导炸弹的巨大性能优势体现在它能够对点目标进行高精度攻击。然在“持久自由”和“伊拉克自由”行动中,JDAM 是B-52H 使用最多的制导武器。图中为GBU-31(V )3/B 型炸弹,它实际上是将JDAM 的弹翼和尾部制导装置与BLU-109/B 相结合。实战证明,GBU-31(V )3/B 是一种能够有效打击洞穴、掩体和地下目标的武器

“伊拉克自由”行动中,在B-52H 首次投射GBU-12D/B “宝石路”Ⅱ激光制导炸弹时,地勤人员对这种炸弹进行飞行前例行检查

非制导炸弹,由上至下依次为Mk 82、M 117、Mk 84、M 129、CBU-87(安定翼折叠状态 安定翼展开状态)、CBU-103(带WCMD 的CBU-87)(安定翼折叠状态 安定翼展开状态)和Mk 56

56

2009.12 而,取得这种优势的代价是采用激光指示方式明确武器投射参数的复杂性,以及激光制导炸弹在能见度下降时(包括烟雾、灰尘和云层)攻击效果不佳。

巡航导弹

上世纪70年代,B-52突破苏联综合防空体系的能力受到置疑。当时,波音公司正在研制一种被称为“亚音速巡航飞机诱骗装置”(S C A D)的小型无人机,并计划用这种无人机取代性能过时的A D M-20“鹌鹑”无人机。美军计划使用S C A D使敌方防空体系处于饱和状态,从而提高B-52的生存能力。虽然S C A D的构想并未得到进一步验证,但在为其加装精确导航系统以及核武器后,S C A D 变为A G M -86A 型空射巡航导弹(A L C M),可挂载于B-52弹舱内用于发射S R A M的旋转发射架。A G M-86A于1976年进行了首次试飞,虽然这种导弹

从未投产,但它展示了由B-52在敌方防区外发射巡航导弹的可行性。

波音增大了A G M-86A的体积并使其可装载更多燃料,这种增程改型被命名为A G M-86B。美国空军组织了A G M-86B 与由通用动力-康维尔公司联合研制的A G M-109共同参加的A L C M研发项目竞争测试,后者是美国海军“战斧”海基巡航导弹的衍生型号。A G M-86B于1979年8月进行了首次试射。1980年3月,美国空军宣布A G M-86B在研发竞争测试中获胜。1982年,该型巡航导弹加入现役,由当时部署于纽约州格里菲斯空军基地的第416轰炸联队所属第668轰炸中队的B -52G 装备。A G M -86B 的生产于1986年结束。

A G M-86B最终由部分B-52G以及所有B-52H装备。这些飞机需安装O A S系统才能部署A L C M。最初,A L C M仅能由S U U-67/A型挂架挂载,每侧机翼下方安

装一个S U U-67/A挂架,每个挂架可挂载6枚导弹。A L C M展示了B-52强大的载弹性能,每个挂载炸弹的挂架的载重量大于1架F-16战斗机。除12枚A G M-86B导弹外,B-52导弹机还在机身弹舱内挂载A G M-69A型S R A M以及核炸弹。A L C M

的出现使苏联防空体系面临更为复杂的防御任务。在爆发核战争的情况下,苏联将面临拦截大量A L C M而不是少数轰炸机的局面。未改装A L C M的B-52主要担负常规空袭任务。

起飞之后,当领航员控制O A S系统向A L C M提供动力并向后者下载任务信息后,A L C M开始启动发射程序。在导弹动力逐步增大的过程中,A L C M的利顿惯性导航系统(I N S)开始实施传输校准流程。传输校准包括将A L C M的I N S系统的高度和速度参数与O A S的同类数据进行匹配。这种传输校准对A L C M的导航精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而要求雷达领航员使用雷达定位信息对O A S进行精确升级。传输校准通过运用传输校准(T A L)机动加以固定。在实施传输校准时,飞行员先是持续向一个方向转弯,随后再在短时间内进行直线水平飞行,最后再以持续转弯方式沿最初方向航行。

在发射A L C M之前,飞行员必须打开其工作台上的一个插口式开关,并以此启动A L C M装载的W80-1型核弹头。当B-52接近巡航导弹发射点时,O A S系统计算出导弹的安全射程(S A I R),这意味着A L C M有足够的射程飞抵目标。一旦进入S A I R,导弹可由O A S系统自动发射或由领航员按下O A S武器控制面板上的发射按钮以手动方式发射。A G M-86B 由M A U-12D/A型弹射挂架与S U U-67/A挂架分离,前者使用弹药筒驱动活塞装置将A L C M与挂架分离。当A L C M与M A U-12D/A型挂架分离后,一根系索将发动机进气道的填充物拉出原来所在位置。A L C M的电子设备首先控制发火装置点火并使稳定器和弹翼展开,随后再启动由威廉姆斯国际公司研制的F107-W R-100型涡扇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是一种将燃烧效率与小型化相结合的奇迹,同时也是A L C M的最关键技术。A L C M在安装这种发动机的情况下射程达到约1500英里(2413.5

与ALCM 相似,ACM 的弹翼和尾翼在发射后迅速展开。这种导弹采用小平面头部结构以及独特的发动机废气排放方式,由此降低了雷达和红外信号特征

GBU-39/B 型SDB 是一种重量为250磅(113.5公斤)且采用GPS/惯性制导方式的高性能炸弹。该弹的弹翼在发射后展开,从而增大其防区外射程。在考虑连带毁伤效应或B-52H 为担负近距空中支援任务而投射武器时,SDB 的较小体积将体现为性能优势,此外还有助于增加载弹数量

美国B-52G/H 战略轰炸机发展史

MODERN WEAPONRY

57

公里)。A L C M可采用惯性制导方式向目标飞行数小时,并根据任务数据在航线标记点之间进行导航。通过使用雷达高度表,A L C M可实施低空飞行并规避敌方雷达探测。随着飞行时间的延长,I N S的方位评估将发生偏移,从而降低A L C M 航线的精确性。为纠正这种偏移,A G M-86B采用了一种被称为地形等高线匹配(T E R C O M)的独特技术。美国空军的任务计划人员基于苏联地形图(根据侦察卫星收集数据绘制)制作了T E R C O M 地图,这种地图标明了不同地区的地形学特征。下载到A L C M的任务数据包括这些T E R C O M 地图。当A L C M在T E R C O M地图记录的地形上空飞过时,它使用惯性导航系统、气压高度表以及雷达高度表测量航线上的等高线。A L C M的计算机将测量的等高线与T E R C O M地图进行对比,以此精确测定A L C M的实际方位并向I N S提供最新方位信息。

T E R C O M取决于在发射之前进行极为精确的传输校准,这是因为如果校准

精度较差,那么I N S将出现大幅度偏移,从而使A L C M完全偏离T E R C O M地图。典型的任务数据下载之一是当计划航线接近目标时所提供的几张分辨率不断提高的T E R C O M地图。当A L C M经过倒数第二个航线标记点时,W80-1型核弹头进入启动状态。虽然A L C M不具备电子对抗或机动规避功能,但由于其飞行高度较低且体积较小,由此成为敌方防空体系难以防范的目标。A L C M的导航精度使其C E P可达到距目标数十米的水平,W80-1型核弹头在此范围内以任务数据事先预设的爆炸当量引爆。高精度以及热核爆炸相结合的打击效应将足以摧毁除最坚固目标之外的其他所有目标。

虽然在冷战的最后十年中,A G M-86B使B-52的核打击能力产生了革命性变化,但美国空军仍然采取措施进一步强化这种打击能力。举措之一是研制A/A48K-1型C S R L。C S R L仅安装于B-52的弹舱内,其外形与S R A M旋转发射架相似,但前者比后者更长,因此可挂载A G M-86B。为安装C S R L,需对B-52的机

身结构进行调整。在安装C S R L并由其挂载8枚A G M-86B后,使B-52H的A L C M装载总数增至20枚。

A G M-86C型C A L C M是A G M-86B的改型,前者被称为“超级惊奇”的研发项目一直处于高度保密状态。A G M-86C 采用常规爆炸/破片弹头取代W80-1型核弹头,并且减少燃料装载量,使其射程小于A G M-86B。A G M-86C还加装了G P S 接收机,并成为第一种采用G P S制导方式的实战型武器。C A L C M于1987年8月进行了首次试飞,1988年具备任务能力。

C A L C M在“沙漠风暴”行动中首次进行实战应用。1991年1月16日,第2轰炸联队第596轰炸中队所属7架B-52G离开巴克斯代尔空军基地。编队长机呼号为“毁灭31”,机长为杰伊?比尔德(Jay

B e a r d),他当时担任第596轰炸中队中队长。编队其他飞机的呼号依次为“毁灭32”至“毁灭37”,每架飞机均装载了

C A L C M。当该编队飞向伊拉克时,为其提供空中加油的加油机机组人员注意到这些轰炸机装载了巡航导弹。

被称为“黑八”的NB-52B (序列号52-008)隶属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的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该图显示了这架B-52于2004年在右侧机翼下方挂载X-43A 型高超音速研究机以及“飞马”助推火箭的情况

NASA 于2001年接收了序列号为61-0025的B-52H 并用它取代“黑八”

58

2009.12

由于当时只有安装核弹头的A G M-86B处于公开状态,空中加油机机组人员并不知道C A L C M的存在,以至于他们在震惊之余确信美国将采用核打击方式开始实施“沙漠风暴”行动。起飞约15小时后,这些B-52G在沙特阿拉伯领空内向伊拉克境内目标发射了C A L C M,并在完成任务后返回美国。它们共携带39枚导弹,但只发射35枚,另外4枚发生故障。这些B-52G返回基地着陆时已连续飞行35小时,并由此创造了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执行空战任务记录。一年后,C A L C M最终解密,其实战运用情况也对外公开。

“沙漠风暴”行动几乎将美军储备的少量C A L C M消耗殆尽,波音公司将数量更多的A G M-86B改装为A G M-86C。这些早期型号导弹的生产批号被命名为C A C L M B l o c k 0。生产批号为C A C L M Block 1的新型号改进了电子设备性能,包括采用第二代G P S接收器及相关软件,其导航精度相当于Block 0的两倍。Block 1还改装了性能增强的爆炸破片弹头,由此大幅度提高了武器杀伤能力。

1996年7月,波音公司向美国空军交付了首批Block 1型CALCM,并且将所有库存Block 0均改装为Block 1。Block 1此后又进一步改装为Block 1A。Block 1A采用了增强导航和制导功能的8信道G P S接收器,并且根据精确投射的要求安装了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自适应天线阵。为了进一步扩展C A L C M的应用范围,这种导弹还具备了在任何进入参考点都能以近乎直角的方式对目标进行俯冲攻击的性能。根据当时的预测,Block 1A的命中精度可达3米,而其目标方位误差甚至达到2米的水平。2001年1月,波音公司向美国空军交付了第一批可用于实战的Block 1A,2001年8月21日,第93轰炸中队和第49测试和评估中队(T E S)进行了首次实弹发射测试。

A G M-86D C A C L M

B l o c k 2按照打击深藏于地下目标的防区外导弹的标准设计,该弹安装了重量为1000磅(454公斤)的穿彻弹头,能够在引爆前钻入目标内部。Block 2于2002年11月进行了首次试射。

虽然波音公司研制的A G M -86B 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武器,但美国空军仍然希望研制一种杀伤能力更强的巡航导弹,这种导弹能够在苏联防空体系上空以完全隐身的方式飞行。洛克希德公司以及通用动力-康维尔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参与了项目研发竞争,后者最终赢得胜利。这种空射巡航导弹被命名为A G M-129A ,与其他隐身项目(如F -117和B-2A)一样,A G M-129A的外形令人震惊,它采用了前掠翼以及小平面式头部设计,进气口和排气口的设计考虑了降低A C M雷达和红外信号特征的要求。该弹与A G M-86B一样安装了W80-1型热核弹头,但是改装了由威廉姆斯国际公司

研制的性能更好的F112-W R-100型涡扇发动机。前者与后者一样几乎不会受到敌方防空体系的拦截,而其射程和导航精度高于后者。

通用动力公司于1990年向美国空军交付了首批生产型A G M-129A。随着冷战的结束,该型导弹在制造460枚后停产,最后1枚于1993年交付。麦道公司作为分包商也制造了部分A G M-129A。B-52H采用外挂方式装载A G M-129A,每个S U U-72/A挂架可挂载6枚。该型导弹从未装备B-52G,也不能由C S R L挂载。作为改型的A G M-129B开始研发但最终被取消,相关细节一直未解密。根据美俄两国于2002年5月24日签署的《削减战略进攻武器莫斯科条约》关于削减美国军事力量的相关要求,A G M-129A于2008年退出现役。

与巡航导弹研发项目相关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由第49T E S实施的“后续实弹测试和评估”(F O T&E)项目。根据代号为“战锤”(常规导弹)和“大战锤”(核导弹)的项目,第49T E S每年选择几种型号的A L C M、C A L C M和A C M进行测试。该中队的技师使用仪器和射程安全装置更换弹头,然后观察导弹装载和发射情况。F O T&E项目主要用于验证库存导弹的可靠性以及相关流程和训练,以此确保B-52H始终具备较高作战效能。

(未完待续)

(编辑/一翔)

B-52H (序列号61-0029),隶属于2005年驻巴克斯代尔空军基地的第917轰炸联队所属第96轰炸中队。在1997年之前,美国空军预备役部队的飞机的垂尾涂装标志仍为“AFRES ”。当空军预备役部队于1997年更名为空军预备役司令部后,涂装标志也相应改为“AFRC ”

B-52H (序列号60-0033),隶属于2004年驻米诺特空军基地的第5轰炸联队所属第23轰炸中队,该机保留了“伊拉克自由”行动的任务涂装标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