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学第一章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

一、教育

.广义:泛指社会上一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如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

狭义:专指学校教育,即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向年轻一代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

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着教育责任(包括直接承担者和间接承担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

受教育者

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

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基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之上,学校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

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是教育者借以将教育内容作用于教育对象的媒介物,或者说,是教育者借以实现认识客体的媒介物。

上述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系统。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能展开,学习者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受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没有教育中介,教育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也不能实现。

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各个要素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系统状况的改变。

师生关系论传统教育:

只承认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只是接受教育,被认识和塑造的对象,是教育活动的客体。学校教育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要绝对地服从教师。即所谓的“教师中心论”。

现代教育:

猛烈批评传统教育对儿童的忽视,认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儿童本身,儿童是教育的中心。即所谓的“儿童中心论”。

我国教育界主流观点: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这种观点其实并没有说明教育者和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主体”与“主导”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问题,前者讲地是地位,后者讲的是作用;前者回答谁是活动的承担者、行动者;后者是回答在活动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相对学生的学来说起主导作用,这是对的,但是否认教师的地位又是错误的。

复合主体论(叶澜提出):

教育者与学习者互为主客体,互为存在的条件。在教育活动内部,存在着教与学两种活动。从不同的角度看。各自同时是这一活动的主体,又是另一活动的客体。在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活动的承担者,学习者是他认识、塑造的对象,是客体;在学的活动中,学习者是学的主体,教育者却成了学习者的对象和条件,是客体。

三、教育的产生

神话起源论

生物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

劳动起源论

生活起源论

四、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人这一规定把教育与其它的社会实践活动区别了

开来。

五、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教育

原始教育,指教育产生的最初阶段,或者说人类社会最初阶段的教育。

1. 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2. 教育的社会性与无阶级性。

3. 教育内容和形式贫乏而简单。

4. 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

(二)古代教育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阶段。

1.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3.教育与生产实践对立,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

4.教育方法上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5.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形式。

(三)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是以适应社会大生产需要为主体的多层次的教育。

教育与生产劳动由分离逐步走向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学校教育的普及性。

学校教育制度日趋完善。

创立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实行班级授课制。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内容逐渐科学化。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

实践。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

育规律之一。

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个富

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

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

追求。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社会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社会政治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教育普及化

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法制化

民主化的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

科学教育指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为主的教育。

科学教育的学科表现形态主要为:数学、物理、天文、化学、地理、生物等。

人文教育是以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为主的教育。

人文知识的学科表现形态主要为:政治、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历史等。

第二节教育学

一、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任务:揭示教育的规律。

教育规律: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趋势。

二、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①教育学属于一门社会科学;

②教育学属于一门理论学科。

三、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阶段

古代中外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对当时教育实践经验进行的总结和概括以及对教育问

题进行的研究。教育学还包含在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中,还没有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时间跨度: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2.发展特征: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和有关教育的思想和言论。

孔丘

“有教无类”

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教育过程:学思行的统一

教育内容:文、行、忠、信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

结合、由博反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记》

作者:乐正克

地位: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教育学文论(著作)。

教育作用:“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教育原则:豫,时,孙,摩。

师生关系:“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

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论演说家的培养》

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

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模仿→接受理论

的指导→练习。

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

“教师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人,既教学生怎

样演讲,又教学生怎样做人。”

(二)独立阶段

1.时间:17世纪—19世纪中期

2.发展特征:教育学从庞大的哲学体系里面分化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多样化阶段

1.时间: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

2.发展特征:

出现了大批的教育家和大量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学空前繁荣和发展的阶段。

[美]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的教育学说是以经验为基础,以行动为中心。

他有几个著名的命题: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

“学校即社会”

“从做中学”

由此形成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之争。

陶行知

“生活教育”的三大主张: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四)深化阶段

1.时间:20世纪50年代以来

2.发展特征:

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

研究内容日益深化

研究方法不断更新

研究日益走向教育实践

加强反思,产生元教育理论

[美] 布鲁纳(Bruner, 1915- ),《教育过程》(1963)。

认为教学要教给学生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任何科目都可能够按照某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

提倡发现学习。

学科还不断分化与综合

分化沿着两个方向进行:

一是依据教育的领域不同进行分化:普通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等等;

二是依据教育学的内部逻辑来分化:教育概论、教学论、德育论、课程论等。

综合主要表现为教育学与其它相关学科进行融合: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

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统计学、学科教育学等等。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理论研究更加深入,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文献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教育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教育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文献主要有:零次文献(第一手文献)、一次文献(原始文献)、二次文献(检索性文献)、三次文献(参考性文献)

文献法的基本步骤:

(1)提出课题或假设;

(2)进行研究设计;

(3)搜集文献;

(4)整理文献;

(5)进行文献综述。

(二)调查法

调查法就是通过直接接触、询问研究对象或现场观察等手段来获得事实材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基本类型: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等。

调查方法:观察、谈话、查阅资料、问卷等。调查法的基本步骤有:

(1)确定调查对象;

(2)拟定调查计划;

(3)实施调查;

(4)整理调查材料;

(5)撰写调查报告。

(三) 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研究者根据某种设想来创设某种环境、控制某种条件来对教育进行研究以得出某种因果性联系的一种方法。

基本类型:

等组实验法、单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四)统计法

对资料,尤其是数字资料进行数量的统合、计算的方法。

(完整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测试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B ) A.四书五经 B.六艺 C.自然科学 D.生产技能 2.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B )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3.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是( D )。 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形式 B.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形式 C.教育内容、教育形式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 4.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C )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春秋》 5.教育通常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 D ) A.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文化教育; B.社区教育、校园教育、家乡教育 C.自我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D.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6.教育的目的是谁来决定的?( B ) A.父母亲;B.教师;C.教育部官员;D.执政党 7.现代教育最显著特征是:( D ) A.教育的法治化 B.教育的均衡发展 C.教育的公益性增强 D.教育的普及化 8.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也可以说教育具有:( D )A.时代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9.学校教育产生于:( B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0.人类最早的学校产生于( A )。 A.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 B.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 C.公元前3000年的古巴比伦 D.公元前2500年的印度 1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 B )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12.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 A.孔子苏格拉底 B.孔子亚里斯多德

河北大学333教育综合经验总结分享

河北大学333教育综合经验总结分享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我以345分的总成绩考入了河北大学教育学专业,实现了自己的研究生梦。回顾这短暂而又漫长的半年时间,痛苦与快乐并存,真的是我一生难忘的经历……在考研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终于凭着自己的努力幸存了下来。我想在此分享一下我考研成功的经验,给14年考研的同学们,希望你们够在14年考研中取得成功。 一、英语 首先是英语的复习,我是在12年的5月份开始准备的英语,一开始的时候,很痛苦,四年都没怎么学英语了。我买了一本海文的英语单词,里面把考研的单词由易到难分了五级,一级词汇比较简单所以很容易入手。我的单词和阅读是同时进行的,每天先看半小时的单词,只看不记,大概能看十页,然后做一篇阅读。单词大概一个半月就看完一遍,然后又进行了第二遍第三遍,每看一遍我都会把已经熟悉的单词划掉,这样书就被我越看越薄了。 阅读我直接看得张剑的英语真题解析,第一遍只看文章,把文章里的单词都标注背下来,然后一句一句的看翻译;第二遍做题,做完题后看解析,然后再把文章翻译一遍,把每一道题研究透;第三遍的时候看的是海文发的的真题解析,每天看两篇阅读,也是做题看解析分析文章;第四遍的时候每天看四篇阅读,是看的星火的真题解析,拓展一下答题思路,保持语感。 完型翻译和新题型我没有太当回事,时间充裕的时候拿出来做做,做的时候也是把文章中的单词弄懂,然后一句一句的看翻译。我英语木有过六级,基础不

好,所以下了很大功夫,没有报任何侥幸心理,踏踏实实的复习。最后考了56分,虽然不高,但是没给我拖后腿我就知足啦。 二、专业课 其次是专业课,因为我是跨专业,开始自己看书特别迷茫,一看书就走神儿,要不就直接睡着了。 先看的中国教育史,刚看到第三章的时候对第一章就没什么印象了,效率特别低,我本科学广告的,完全没接触过教育的东东,当时对考研甚至对自己的人生都失去了信心,差点郁闷的跳楼了。我无数次的告诉自己,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走下去,因为这可能是改变我命运的一次机会,我一定要抓住!(其实当时考研的动力说出来可能会让大家见笑,因为我的一个同学和我说他去相亲,开始聊得挺开心的,后来说到自己是一个不太好的本科的时候,那个男生敷衍了几句就走了。我当时听了很郁闷,于是我下定决心要考研。) 后来,我选择报了凯程辅导班,开始看基础视频,感觉效率高了很多。每天下午都看三个小时,看着讲义,边听边做笔记,感觉老师讲的挺有意思的还不时的举一些例子帮助理解,不知不觉我对教育学还产生了兴趣。就这样一直把课听完我做了厚厚的一本笔记。算是一轮复习了吧。第二轮我把关键的章节挑出来又听了一遍加深印象。 然后,买了厦大版的大纲解析,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关键章节看书拓展大纲里没有的知识。第三论复习开始梳理知识点,把每一科按照不同的脉络整理了一本厚厚的笔记,这样后期背着就方便啦。在此期间还我还买了一本的习题库做了做。感觉还挺好的,里面的题覆盖了大部分的知识点,大题我认为重要的就抄在

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 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最早得一部教育专著就是我国得( )。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大学》 2.古罗马昆体良得教育著作就是( )。 A、《论演说家得教育》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3.英国教育家洛克得教育著作就是( )。 A、《教育论》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爱弥尔》 4.《普通教育学》得作者就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斯宾塞 5.《民主主义与教育》得作者就是( )。 A、杜威 B、斯宾塞 C、布鲁纳 D、克鲁普斯卡娅 6.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得著作就是杨贤江得( )。 A、《教育学》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新教育大纲》 D、《民主主义与教育》 7.提出结构教学理论与发现法得教育家就是( )。 A、赞科夫 B、布鲁纳 C、根舍因 D、杜威 8.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得教育学著作就是( )。 A、《教育学》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论》 9.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得教育著作就是( ?)。 A、斯宾塞得《教育论》B、洛克得《教育漫话》 C、马卡连柯得《教育诗篇》D、夸美纽斯得《大教学论》 10.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得《教育学》专著得主编就是( )。

A、凯洛夫B、赞可夫C、马卡连科D、苏霍姆林斯基 11、以教育现象与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得各门教育学科总体,就是我们所称得( )。 A、教育学 B、教育科学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原 理 12、产生教育得最具基础性得条件就是( ) A、人类学会制造工具 B、人类生产劳动得进行 C、语言得形成 D、教育起源于劳动 13、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就是人类一种特殊得( ) A、生产劳动 B、家庭活动 C、交往活动 D、社会现 象 14、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得、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得学校教育,这就是( ) A、学校教育 B、义务教育 C、学年教育 D、基础教 育 15、孔子就是中国古代最伟大得教育家与教育思想家,她得思想集中体现在(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16、《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得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就就是( ) A、博学于文 B、开而弗达 C、强而弗抑 D、道而弗 牵 17、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得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得第一人就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夸美纽斯 D、赫拉克 利特 18、最早提出教育得目得在于按照自然得法则全面地、与谐地发展儿童得一切天赋力量得教育学家就是( ) A、裴斯泰洛奇 B、康德 C、杜威 D、夸美纽斯 19、认为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得教育就是坏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 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2.“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 作善也”。 4.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 念的活动。 5.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 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6.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与常说的“德育”是同义词。 7.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8.兼顾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给教育下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 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9.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0.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 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1.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2) 历史性(3)继承性(4)阶级性(5)长期性(6)相对独立性(7)生产性(8)民族性 12.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3.现代学校的教育者具有以下特征:(1)主体性——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 和具体实施者;(2)目的性——教育者所从事的是以教育为目的的活动;(3)社会性——现代学校的教育者是社会要求的体现者。 14.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 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河北大学2014版本科教育学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040101) 一、专业介绍 教育学专业是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历史最悠久的专业,其前身是1931年创办于天津的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教育系,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经过多年建设,目前本专业学科结构完整,学科重点突出,课程设置合理,师资力量雄厚,图书资料丰富,具有良好的教学与科研基础和内外条件。本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建设特色专业、省级教师教育创新高地和河北省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现有外国教育史省级重点学科和外国教育史省级精品课程;下设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所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目前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6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80%;校图书馆和院资料室有丰富的教育类藏书可供师生使用。本专业还与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教育史、高等教育学四个硕士学位点以及教育史博士点共同构成较为完善的教育学学位授予体系。在学院老前辈和当前广大师生的垦拓耕耘下,本专业积淀了丰厚的教育文化底蕴,并已建设成为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人格培养与知识能力同步提高,强调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共同体。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教育方法,具备扎实的教育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拥有良好社会品德与优良个性的能够在中小学校、高等院校、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科研单位、教育信息咨询与培训机构、教育产业部门以及其他社会工作部门从事教学、管理、科研、咨询、培训指导、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产品设计等方面工作的教育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学技能、课程开发、教育科研、教育统计与评价、学校咨询、课件设计与网页制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教育评价、班主任工作等基本技能解决教育教学中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教育文献检索、教育社会调查和数据处理、教育教学评价的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教育类课程专业教学和中小学学科教学的工作能力以及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关于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了解世界及我国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8.具有从事教育管理和其他社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9.具有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基本意识与能力;

2021湖南大学教育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前两天有学妹问我一些关于考研的事情,那么我就干脆在这里写下我的考研经验吧。 英语: 资料:《一本单词》、《木糖英语真题手译》 微信公众号:蛋核英语微信公众号、木糖英语微信公众号 第一阶段:7月份之前,重点放在基础词汇、短语以及长难句。前一天晚上看《一本单词》,第二天早晨复习巩固前一天的知识。词组背多分也是同样的用法,由于时间不太够用,这本书没能坚持下来,大家看自己情况。这个阶段用的是2005年以前的真题,主要做阅读理解。这个阶段阅读理解的准确率不用太在意,因为题目年代比较久远,所以出题方式、文章选材的参考性相对于近几年就不太大。通过真题,一是巩固词汇、短语,你会发现有些词组、单词都是重复考的;二是提高阅读长难句的能力,其实阅读题中的句子,读的多了,就会发现,其实它只是长,并不难,就是那几个从句类型、加上词组伪装成很厉害的样子。英语是个细水长流的科目,只要坚持每天去看,时间长了自然掌握。7月份到9月中旬,每天早晨仍然是基础单词短语的巩固,白天就可以拿出整块时间来做2005年以后的阅读,这个时候就要开始关注自己的准确率了。对于每一道错题,要找出自己的原因在哪,是因为个别单词不认识,还是关键句没读懂,又或者是解题思路的问题。考研题目当中很少会出现由于个别生僻词汇不认识而无法做出这道题目的情况。从我自身的情况来看,我自己错的比较多的原因反而是因为解题思路出现了问题。比如说对于主旨大意题,自己选择的选项不是以偏概全就是推理过度。这个时候一定不要钻牛角尖,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答案正确,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听一下视频课的老师的讲解,或是看下的解析答案,试着接受他们的思路。我是听的蛋核英语老师的课,课堂上会分题型总结一些做题方法,我觉得还不错,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其他老师或资料。9月中旬以后到11月底,做第二遍阅读理解以及2005年以后真题除作文外的其他部分。当时花在新题型上的时间比较少,没有形成很有效的方法,导致今年新题型成了重灾区,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大家可以重视下新题型,不要因为分值低就放弃。不仅仅是新题型,大家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个版块,因为很可能将来决定你能否过线的只有几分之差。进入12月,主要就是背范文了,在背诵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好的句式,

(完整word版)一、教育与教育学第一章归纳总结

教育概述: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广义: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只要有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2、历史性:“不同…不同…”;3、继承性:前后相继;4、长期性;5、相对独立性;6、生产性;7、民族性 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朱熹)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3、心理起源说(孟禄)4、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 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中国教育 1、夏代已有学校的设置,主要有“序”“校”;商代有了比较正规的学校场所,“大学”“小学”“庠”“序”;商代已经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划分不同的教育阶段。 2、我国古代学校分为官学、私学、书院。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其特征是“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六艺”是其教育的基本学科,指礼、乐、射、御、书、数。 3、春秋战国时期:稷下学宫是一所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其特点是“学术自由”。 4、两汉时期教育: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东汉灵帝设鸿都门学(研究文艺的学校) 5、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立国子学与太学并列、建立郡国学校制度(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四馆”——儒学馆、玄学馆、文学馆、史学馆。 6、隋唐时期教育:儒佛道三教并重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制,“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7、宋元明清时期教育:宋——程朱理学;;书院盛行;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 二、古代印度 1、分为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 2、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由高至低为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平民、农民)——首陀罗(奴隶或穷人)。 3、婆罗门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记诵《吠陀》经;4、佛教的教育活动主要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三、古代埃及:宫廷学校;开设最多的是文士(书吏)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四、古代希腊、罗马 1、贵族聘请家庭教师2、中等教育学生以学习文法为主,同时学习修辞与拉丁文。 3、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古希腊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和商人;古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军人。 五、中世纪的西欧: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僧院学校、教堂学校、教区学校)和骑士教育。 1、教会教育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骑士教育:目的是培养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阐述了和谐教育思想。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完整版)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达尔文 B.布厄迪尔 C.勒图尔诺 D.孟禄【精析】C 由教育理论可知,勒图尔诺(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2.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 ( ) A.聘任制度 B.科举制 C.录用制 D.任免制【精析】B隋唐建立科举制。 3.国际上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 ( ) A.主体教育观 B.精英主义价值观 C.知识主义价值观 D.多元主义价值观【精析】D 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 4.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精析】C杜威主张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精析】A孔子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提出者,题干中的话反映的正是这一教育思想。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 )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精析】C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7.现代的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日益走向 ( ) A.社会化 B.民主化 C.大众化 D.自由化【精析】C教育大众化表明有更多的人接受到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的教学学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的是 ( ) A.道家 B.发家 C.墨家 D.儒家【精析】A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9.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 ) A.康德 B.裴斯秦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精析】B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二、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瑞士教育家__________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裴斯泰洛齐 2.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的 __________。卢梭 3.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__________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 4.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近代__________教育。学校教育 5.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__________教育。制度化 6. __________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立法 7.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__________教育的重要体现。非制度化 8.《教育漫画》是英国近代教育家__________的代表作。洛克 三、简答题 1.古代学校教育具体体现为哪些特征?

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 练习答案

1.结合从事教育工作或接受教育的实际,谈一谈对“教育”概念的理解 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教育的定义始终围绕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这一核心,将教育的范围扩大或者缩小,从不同的聚焦度形成了教育的不同概念。 (1)从社会角度定义教育 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将教育看作是外在客体对个体产生的影响,无论这种影响是显性的,还是潜在的,以外在的因素促进了个体内在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将其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活动,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把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2)从个体角度定义教育 从个体角度定义教育,将教育看作是个体内在的发展历程,看重个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教育是指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学习方式一般应使学习者能通过所学的知识表现自己的个性,并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学习时自己从未考虑过的境遇和问题中去。定义的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而不是社会的一般要求,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3)对教育的综合定义 从社会角度和个体角度对教育的定义出发,将教育的个体化和社会化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综合性的定义,认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将教育看作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教育是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之间的耦合过程,教育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促进或加速的作用。同时还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体现出教育的社会性特征。 总之,教育的定义是和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的发展进步,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的扩展,更能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教育的定义是不断发展的,应该和教育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 1.2.结合实际,谈谈对教育三要素时代内涵的认识。 作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即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意图或教育目的,理解他/她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教育者不仅仅是对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总称,更是对他们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2)学习者,即教育的对象。学习者有其自身的特征: 第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即使两个人在学习目的的表述方面相同,也未必有着同样的理解和同样的理由;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练习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义务教育的实施充分说明现代教育具有() A.公共性 B.科学性 C.国际性 D.终身性 答案:A.公共性 古代学校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奴隶社会 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 A.古代 B.现代 C.近代 D.中世纪 答案:C.近代 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 A.特殊教育系统B.职业教育系统 C.学校教育系统 D.社会教育系统 答案:C.学校教育系统 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 A.19世纪末 B.18世纪末 C.20世纪末 D.17世纪末 答案:A.19世纪末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墨子 答案:C.孔子 主张“有教无类”的观点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熹 答案:A.孔子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答案:C.杜威 "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我国的() A.中庸 B.大学 C. 论语 D.学记 答案:D.学记 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作者是( ) A.中庸 B.礼记 C. 论语 D.学记 答案:D.学记 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 C.卢梭 D.赫尔巴特 答案:B.洛克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人的关系 C.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D.教育与社区的关系

答案: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对苏联教育家是() A.赞可夫 B.巴班斯基 C.凯洛夫 D.阿莫纳什维利 答案:C.凯洛夫 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A.礼、乐、射、辞、书、数 B.文法、修辞、辩证法、书数、射御 C.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 D.礼、乐、射、御、书、数 答案:D.礼、乐、射、御、书、数 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 A.刹帝利 B.吠舍 C.婆罗门 D.首陀罗 答案:C.婆罗门 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 A.明清时期 B.两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答案:C.隋唐时期 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答案:D.《学记》 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2020年河北大学教育学考研复习经验分享

河北大学教育学考研复习经验分享 20xx年研究生考试终于结束了,我以345分的总成绩考入了河北大学教育学专业,实现了自己的研究生梦。回顾这短暂而又漫长的半年时间,痛苦与快乐并存,真的是我一生难忘的经历……在考研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终于凭着自己的努力幸存了下来。我想在此分享一下我考研成功的经验,给14年考研的同学们,希望你们够在14年考研中取得成功。 一、英语 首先是英语的复习,我是在12年的5月份开始准备的英语,一开始的时候,很痛苦,四年都没怎么学英语了。我买了一本海文的英语单词,里面把考研的单词由易到难分了五级,一级词汇比较简单所以很容易入手。我的单词和阅读是同时进行的,每天先看半小时的单词,只看不记,大概能看十页,然后做一篇阅读。单词大概一个半月就看完一遍,然后又进行了第二遍第三遍,每看一遍我都会把已经熟悉的单词划掉,这样书就被我越看越薄了。 阅读我直接看得张剑的英语真题解析,第一遍只看文章,把文章里的单词都标注背下来,然后一句一句的看翻译;第二遍做题,做完题后看解析,然后再把文章翻译一遍,把每一道题研究透;第三遍的时候看的是海文发的的真题解析,每天看两篇阅读,也是做题看解析分析文章;第四遍的时候每天看四篇阅读,是看的星火的真题解析,拓展一下答题思路,保持语感。

完型翻译和新题型我没有太当回事,时间充裕的时候拿出来做做,做的时候也是把文章中的单词弄懂,然后一句一句的看翻译。我英语木有过六级,基础不好,所以下了很大功夫,没有报任何侥幸心理,踏踏实实的复习。最后考了56分,虽然不高,但是没给我拖后腿我就知足啦。 二、专业课 其次是专业课,因为我是跨专业,开始自己看书特别迷茫,一看书就走神儿,要不就直接睡着了。 先看的中国教育史,刚看到第三章的时候对第一章就没什么印象了,效率特别低,我本科学广告的,完全没接触过教育的东东,当时对考研甚至对自己的人生都失去了信心,差点郁闷的跳楼了。我无数次的告诉自己,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走下去,因为这可能是改变我命运的一次机会,我一定要抓住!(其实当时考研的动力说出来可能会让大家见笑,因为我的一个同学和我说他去相亲,开始聊得挺开心的,后来说到自己是一个不太好的本科的时候,那个男生敷衍了几句就走了。我当时听了很郁闷,于是我下定决心要考研。)后来,我选择报了辅导班,开始看基础视频,感觉效率高了很多。每天下午都看三个小时,看着讲义,边听边做笔记,感觉老师讲的挺有意思的还不时的举一些例子帮助理解,不知不觉我对教育学还产生了兴趣。就这样一直把课听完我做了厚厚的一本笔记。算是一轮复习了吧。第二轮我把关键的章节挑出来又听了一遍加深印象。

《教育学基础》(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一章

《教育学基础》(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一章 1、结合从事教育工作或接受教育的实际,谈一谈对“教育”概念解。 答: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对教育的定义始终围绕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这一核心,将教育的范围扩大或者缩小,从不同的聚焦角度形成了教育的不同概念。 (1)社会: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将教育看作是外在客体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①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 动; ②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将其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③更狭义的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活动,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把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2)个体:从个体角度定义教育,将教育看作是个体内在的发展历程,看重个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教育是指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3)综合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体现出教育的社会性特征。总之,教育的定义是不断发展的,和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结合在一起的。 2、结合实际,谈谈对教育三要素时代内涵的认识。 答: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这个系统应该包括三种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 ①从广义上说,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②从教育综合性的定义出发,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 体社化和社会个性化的人。 (2)学习者学习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以其接受教育影响后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来体现教育过程的完成。不同的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均不同。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这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一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教育学基础 整理 第一章

1.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异:如果片面强调个体社会化一面,强调个体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无条件一致,忽视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培养,就会出现机械的灌输 日常家庭生活中的抚养养育行为多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在个体和社会的关系方面起不到一种引导促进和加速的作用 教育虽然包含着学习但不是所有的学习都是教育例如完全独立自主的自学就很难说是教育同:以上概念的基本要素都是以青少年及幼儿为主体,都是个体社会化实践活动。 3.教育的三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指能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2)能够根据自己对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因此,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的态度和外在的行为的一种规定。 学习者,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1)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跟“学生”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学习者的特征:(1)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这是提出因材施教或个性化教学原则的一个重要基础);不同的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的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同一。 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和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收到、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三者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三要素当代的新特征:(1)越来越多的师范类院校,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具有专业性质的教育者;时代的进步对教育者也不断有新的要求,促进教育者不断更新知识,时刻关注个人及社会发展需求。(2)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知识社会和终身教育时代的来临,教育对象已经从青少年扩大到成人乃至所有社会公民,学习者的年龄扩大逐渐增大;学习者对教育者职业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断细化和提高。(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教育手段、教学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有了巨大的改变,使得教育影响更加多样化 4.教育形态的划分:(1)按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可分为非制度化教育与制度化教育(2)根据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3)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可分为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人类学校产生以前的教育就属于这种非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具有组织化、制度化和仪式化的特点。

教育学的第二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附答案)

教育学的第二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附答案)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填空题 1.广义的学校包括、、学校教育等部分。 2.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3.教育的基本要素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4.按照教育的目的是否正确,指导思想是否明确来看,教育的功能可 以分为正向功能和。 5.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来划分,教育可分为显性功能 和。 6.教育的“生产力说”是是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其代 表人物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7.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由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首倡,认为教 育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 8.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由美国学者首倡,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 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 9.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由前苏联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认为 教育产生于社会的。 10.从教育的演进过程看,教育大致经历了原始形态的教 育、、近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四个阶段。 11.在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是指。 12.学校教育的产生是古代社会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学校教育是形式 化教育与非形式化教育的分水岭,它产生于社会时期。 1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我国近代教育总的指导思想,提出这一 思想的清末湖广总督。 14.1904年颁布的“葵卯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学制, 它为我国后来学制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5.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于年,颁布了《乡村学校规程》,规定5 至13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16.终身教育的思想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答案) 一、填空题 1.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2.学校教育 3.教育措施 4.负向功能 5.隐形功能 6.西奥多·舒尔茨 7.利托儿诺,本能 8.孟禄,模仿 9.生产劳动 10.古代社会的教育 11.诗、书、礼、乐、易、春秋 12.奴隶社会 13.张之洞 14.葵卯学制 15.1763 16.保罗·朗格朗 二、单项选择 1. B.1995年 2.A.奴隶社会初期 3.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最新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28122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 A.商代 B.周代 C.夏朝 D.春秋 2.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3.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六艺 B.八股文 C.自然科学 D.四书、五经 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洛克

D.杜威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0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6.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7.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达尔文 B.布厄迪尔 C.勒图尔诺 D.孟禄 8.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指()。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卢梭

9.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n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培根 D.夸美纽斯 10.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 A.中国古代的《学记》 B.古代印度的《吠陀》 C.柏拉图的《理想国》 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1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1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1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教育学考研参考书清单【河北大学篇】

教育学考研参考书清单【河北大学篇】 696教育学基础初试参考书: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七版),王道俊、郭文安主编 《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孙培青、杜成宪 《外国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贺国庆等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陈琦、刘儒德《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袁振国 复试同等学力需要加试的参考书和科目: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七版),王道俊、郭文安主编

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孙培青、杜成宪《外国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贺国庆等 复试各个专业的参考书: 教育学原理方向: 《教育原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金一鸣 《教育学原理》,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胡德海 教育史方向: 《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孙培青、杜成宪《外国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贺国庆等 比较教育方向:

《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吴文侃 《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袁振国 《教育社会学新论》,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傅松涛 《教育研究》、《人大复印?教育学》期刊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李生兰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高教育出版社2009年,杨德广、谢安邦 成人教育学: 《现代成人教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叶忠海主编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基础: 《儿童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陆士桢、任伟、常晶晶《品德心理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欧阳文珍

国开电大教育学第一章自测

一、单选题 题目1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在中国,最早把“教”与“育”连起来使用的是_____________。 A. 老子的《道德经》 B. 孔子的《论语》 C. 庄子的《庄子》 D. 许慎的《说文解字》 E. 孟子的《孟子:尽心上》 反馈 正确答案是:孟子的《孟子:尽心上》 题目2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我国最早对教育的涵作出揭示的是东汉_____________:“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A. 许慎的《说文解字》 恭喜你,答对啦 B. 老子的《道德经》

C. 孔子的《论语》 D. 孟子的《孟子:尽心上》 E. 庄子的《庄子》 反馈 正确答案是:许慎的《说文解字》 题目3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普通教育学在教育科学体系中,属于下面哪个学科()。 A. 基础学科 B. 基本学科 C. 应用学科 D. 交叉学科 E. 分类学科 反馈 正确答案是:基本学科 题目4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_____________。 A. 生物起源论 B. 生物进化论 C. 环境起源论 D. 心理起源论 E. 劳动起源论 恭喜你,答对啦 反馈 正确答案是:劳动起源论 题目5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____________。 A. 《普通教育学》 B. 《教育漫话》 C. 《学记》 D. 《大教学论》 E. 《教育论》 反馈 正确答案是:《学记》 题目6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

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学: 一、概念: 1、来源: (1)孟子:“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战国) (2)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许慎,东汉) 题:最早使用“教”和“育”两个字的是(孟子)。 最早对“教”和“育”两个字解释的是(许慎)。 2、广义: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3、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进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 现代学校的教育者具有以下特征: (1)主体性---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具体实施者。 (2)目的性---教育者所从事的是以教育为目的的活动。 (3)社会性---现代学校的教育者是社会要求的体现者。 2.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 3.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中介 4.教育活动中的三对基本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

盾)(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是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 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 No.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No.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No.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社会属性:(重点) ——永恒性: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人在教育在)【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 ——1.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没有阶级性,社会主义社会也具有阶级性) ——2.历史性:教育与社会的生产力的水平和统治阶级制度密切相关,并随之变化而变化发展。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不同时期的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形态、特征。】 ------3.继承性。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后一时期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