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复习提纲(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复习提纲(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复习提纲(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复习提纲(答案)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圏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分为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有的生活在淡水中,如:水绵、衣藻;有的生活在海水中,如海带、紫菜、裙带菜等。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3、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一般都很矮小,具有茎和叶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称为假根。人们常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中因为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

4、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处,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是利用孢子进行繁殖的。现在的煤是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逐渐变成的。

5、种子的结构:指出下列各标号结构的名称:

A是菜豆种子。

①是胚轴,将来会发育成连接茎和根

的部位,

②是胚根,将来会发育成根,

③是种皮,作用是保护胚,减少水分

蒸发,

④是胚芽,将来会发育成茎和叶,

⑤是子叶,作用是贮藏营养,

其中①②④⑤合称为胚。

B是玉米的种子,

⑥是果皮和种皮作用是保护胚,⑦是胚芽,将来会发育成茎和叶,

⑧是胚轴,将来会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⑨是胚根,将来会发育根,⑩是胚乳,作用是贮藏营养,11是子叶,⑦⑧⑨11合称为胚。

6、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强的多, 寿命也长的多;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

7、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两大类群。

8、在裸子植物中有“活化石”之称的有苏铁、银杏、水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的是红豆杉,它还可用于提炼抗癌药物紫杉醇。“白果”是银杏的种子。

9、被子植物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

10、被子植物成为陆地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是因为它们一般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一般都能开花结果,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还能帮助种子传播。

供检测的种子数发芽的种子数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 适宜的温度 、 一定的水分 ,

充足的空气 。萌发的自身条件有 胚是完整的 、 胚是活的 、 度过休眠期 。

2、种子萌发时,首先要 吸收水分 ,同时 子叶或胚乳 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 胚芽、胚轴、胚根 ,随后 胚根 发育,突破种皮,形成 根 , 胚轴 伸长,最后 胚芽 发育成茎和芽。

3、发芽率== ×100% 。

4、抽样检测是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 样本 进行检测,以样本的检测结果反映总体情况的方法。

5、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叫做 根尖 ,它

是幼根 生长最快 的部位。在右图中,A 是 根冠 ,

它的细胞 比较大 、排列 不够整齐 ,具有 保护 作用;

B 是 分生区 ,它的细胞 很小 、排列 紧密 ,

C 是伸长区,细胞 体积增大 ,能使根 伸长,是根生长最

快的部位;D 是 成熟区 ,其表皮细胞 向外突出 ,形

成 根毛 ,是根 吸收水和无机盐 的主要部位。

6、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 分生区 细胞的 分裂 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 伸长区 细胞的 体积的

增大 使根 长长 。

7、枝条是由 芽 发育成的。植株的芽可分为 顶芽 和 侧芽 。芽中有 分生 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 分裂 和 分化 ,形成新的枝条,枝条是由幼嫩的 茎 、 叶 和 芽 组成的。芽中的 幼叶 将来发育成枝条的叶,芽中的 芽轴 将来发育成枝条的茎,芽中的 芽原基 将来发育成枝条的芽。

8、树干断面上的同心圆花纹是 年轮 ,茎的加粗是茎的 形成层 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9、植株的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 水 、无机盐 、 有机物 。植株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 氮 、 磷 、 钾 的无机盐。植株生长的不同时期需要的无机盐的量是 不同的 ,不同的植物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和量是 不同的 。叶类蔬菜需要量最多的是含 氮 的无机盐。

10、无土栽培是是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无机盐的 种类 和 数量 ,按照一定的 比例 配制成营养液来栽培植物。

11、一朵完整的花是由 花托 、 花柄 、 萼片 、

花瓣 、 雄蕊 和 雌蕊 组成。在右图中,

1是 花药 ,2是 柱头 ,3是 花丝 ,

4是 花柱 ,5是 子房 ,6是 卵细胞 。

其中2、4、5合称 雌蕊 ,1、3合称 雄蕊 。

12、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植物传粉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类型;异花传粉的花可分为风媒花和虫媒花。受精是指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13、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为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 受精卵发育成种子中的胚。

14、玉米的缺粒,向日葵子粒的空瘪,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可以通过人工辅助授粉来改变这种情况。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植物主要是通过根吸收水分,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因为根的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增加了根吸收水的面积。根在吸收水的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起被只收进来。水分是通过植物的茎和叶脉中的导管被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2、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

3、叶片由表皮、叶肉与叶脉三部分组成,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它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叶片的下表面气孔数量多。

4、在白天,气孔慢慢张开,空气进入气孔,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夜晚,气孔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减弱。

5、蒸腾作用的意义:①促植物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②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③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有机物的制造者

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2、在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中,①把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使叶片中的有机物耗尽或转运。②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都遮盖起来,目的是部分遮光,进行对照;③进行光照;④把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⑤用清水漂洗叶片;⑥滴加碘液,叶片遮光部分没有变成蓝色,没有遮光部分变成蓝色。该实验说明绿叶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裁的有机物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并参与构建植物体;并养育的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地。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除水外,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金鱼藻在光下释放的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竹签燃烧起来,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

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在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4、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5、给农田适时松土,遇涝时排水,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分的氧气,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贮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贮藏蔬果时,降低湿度或氧气浓度都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

7、光合作用的公式是二氧化碳+

水有机物+ 氧气,呼吸作用

的公式是有机物+ 氧气二氧化碳+ 水+ 能量。

8、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六章爱护植物绿化祖国

1、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

2、我国主要的植被有以下几种:草原、荒漠、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

3、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①人均森林面积少;②森林资源利用不够合理,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③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4、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退耕还林条例》来用保护植被。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

线粒体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七年级上) 1、生物的特征:新陈代谢(是最基本的特征)能对内外界刺激作出应激性;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两类。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种内关系(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也有种间关系,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合作关系(如蚂蚁等群体生活的动物),寄生、共生。 3、科学探究 ①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陈述句)、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如何如何)、表达交流 ②设置实验时应注意1设置对照实验2、设置单一变量3、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4、编号 (1)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发生矛盾时,应再次“检查实验方案”或“重新进行实验”,不能修改实验数据。 (2)在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时,应考虑两个原则:一是要设置“对照实验 ....”.,二是一般只 设一个 ..”.因素。 ..“.变量 (3)对照实验:在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变量因素”不同以外,而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如: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过程中,将叶片局部遮光,其目的就是形成对照实验(即:有光与无光)。其中的“光”就是该实验的变量。 (4)变量:简单地说,在一组实验中,我们所要探究的那个因素,就叫做变量。如: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其“温度”就是变量。 (5)对照组:一般都是控制在理想状态下,排除一切影响实验的因素。 (6)实验组:一般只控制探究因素,其他都处于理想状态。如:在探究“土壤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土壤“潮湿”的实验装置为对照组;而土壤“干燥”的实验装置为实验组。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为: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物像的大小与视野中细胞数目多少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小,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放大倍数越大,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4、物像在视野的位置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一致(抄答案)。 5、视野中的污点判断:在视野出现污点的可能性是在目镜、物镜和玻片上,若反光镜上有污点,只能影响视野亮度,不会在视野中出现。对于这类型的题目须用排出法,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 6、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目多少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的大小有反比的关系。但要注意计算时长度和面积不一样。) 临时装片制作过程: 植物细胞:擦、滴(清水)、撕、展、盖、染、吸 动物细胞: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盖玻片的一端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 3、生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1、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1)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第二单元 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物像的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②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②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与各种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1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机器人和钟乳石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等生物的特征,它们不是生物。 2.(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珊瑚虫才是生物。 (2) 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3)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病毒有益于人类的一面! 1 利用噬菌体作为“抗生素”使用2 昆虫病毒作为农药可以杀死害虫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害方面:1.部分病毒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如最常见的感冒病毒、乙肝病毒。过去的天花病毒、狂犬病毒曾经带给人类巨大的灾难,现在的艾滋病病毒(HIV)、伊波拉病毒等,更被人类视作新世纪的瘟疫。2.许多病毒会危害人类的经济作物、家禽家畜等,如烟草花叶病毒危害种烟业;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生物圈 练习 1.不能绝对分开。例如,水圈中含有空气;岩石圈中有空气,也有水。 2.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3.花的生活需要一定的光、温度、水和无机盐。不同品种的花卉对光、温度、水和无机盐的要求有所不同,应根据栽培花卉的要求,提供适合它生长的各种条件。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 1.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鼠妇生活都有影响;采用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2.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当然,采用更多的鼠妇更好,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 3.一个组的平均值,容易存在误差,不一定反映真实情况。 练习 1.空气,如池塘的水中缺氧,会导致鱼大量死亡。 土壤性质,在某些特定的土壤(如盐碱地)中只能生长特定的植物。 2.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于在同一季节山里气温相对较低,桃树生长迟缓。生长在平原地区的桃花,4月就已经凋谢,而山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 3.蚯蚓依靠皮肤进行呼吸,大雨过后,土壤中充满雨水,缺乏空气,蚯蚓因缺氧而爬出地面。 4.动物有竞争关系。动物常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竞争。 5. 牛三叶草 农民传粉 猫田鼠土蜂 假如猫少了,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的蜜和幼虫为食,并破坏它们的巢,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能力与训练标准答案完整版

《知识与能力训练?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基础练习 1.D 2.B 3.C 4.A 5.B6.D 7.A 8.B 9.B 10.B 能力提高 11.C 12.C 13.(1)生长与发育现象。(2)生殖现象。(3)遗传现象。 (4)变异现象。 (5)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4.(1)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生物的 生活需要营养。(3)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15.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人; 非生物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天涯。 拓展练习 16.是生物。证据是能够吸收人们排除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并且排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利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 2~3代。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基础练习 1.A 2.A 3.B 4.B 5.C 6.D 7.A 8.B 9.A 10.A 能力提高 11.D 12.C 13.A—b, B—c,C—a 14.(1)植物:银杏树、海带、白菜; 动物:鲫鱼、奶牛、蚂蚁; 其他生物:木耳、大肠杆菌。(2)水生生物:海带、鲫鱼; 陆生生物:银杏树、木耳、奶牛、蚂蚁、白菜、大 肠杆菌。15.答案提示:近视率=近视人数÷班级人数×100% 拓展练习 16.(1)调查目的:调查清楚宠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及如何防止宠物向人类传播疾病。 (2)调查方式:采用访谈法、查阅资料等。 (3)调查对象:饲养的宠物。 (4)调查范围:所有的宠物。 (5)调查方案:①制订调查计划; ③设计合理的调查路线; ⑤归类、整理分析。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基础练习 1.D2.A 3.B 4.A 5.C 6.A 7.D8.A 9.D 10.C 能力提高 11.A 12.D 13.(1) — D,(2)—B, (3)— A, (4)—C 14.开放性试题,回答正确即可。要点:人类对野生动物滥捕滥杀,造成某些动物种类和数量减少,最终会破坏生态平衡。 15.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合理即可) 设计方案:(2)明亮阴暗实验结论:光阴暗光照 拓展练习 16.(1)B 因为B耳小、短,热量不易散失。(2)生存环境 (3)减少甚至灭绝。(4)植树造林,减少废气排放(开发绿色能源等)。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基础练习 1.D2.C3.B 4.D 5.D 6.B7.B 8.D 9.C 10.C 能力提高 11.C12.B 13.(1)分解者(2)太阳能(或太阳、阳光)(3)不正确。因为生产者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制造有机物,而人不能。 14.(1)湿润 (2)土壤湿度(或湿润土与干土)。(3)光、空气、温度(任答两个即可,或答其他两个合理答案亦可)。(4)分解 15.(1)5 草→鼠→蛇→鹰。 (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3)草鹰 (4)在短期内增加。 拓展练习: 16.(1)浮游藻类是生产者;浮游动物、鱼、虾、贝、鲸等动物是消费者;细菌是分解者。 (2)赤潮生物大量消耗海水的溶解氧;藻类还会产生一些毒素,动物摄食这些藻类后,其毒素会积聚在动物体内。这些都会危及动物生存。 (3)藻类毒素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富集),体型越大的鱼类,越位于食物链的后端, 积聚的毒素浓度越高(或在同种鱼类中,鱼体越大,生活时间越长,摄食量越大,积聚的 毒素浓度越高)。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致使用《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师

致使用《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师 辛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你们好!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我们编写了《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为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套教材,谨就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编写方式和教学建议作以下说明。 编写指导思想 这套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体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要求,遵循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反映学科特点,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考虑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面向大多数地区,面向大多数学校,使教材便利教学。 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基于以上编写指导思想,这套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有以下特点。 1.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 传统的学科体系侧重讲述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对植物和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往往还要从低等到高等分门别类地讲述,以求突出进化的脉络,因此几乎是大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的缩写。仅从知识传承的角度说,这样的体系无疑具有优越性:知识的结构比较完整,系统性较强,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等等。然而在当今社会,重知识传承、轻能力培养的做法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即使在知识传承方面,应当重视的也不是信息的量,而是理解的质。传统学科体系的弱点愈来愈突出:知识容量过大,面面俱到,严重挤压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少内容是从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出发而选取的,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需要学生单纯记忆的事实性知识过多,如叶形、叶序、花的类型、花序的类型等,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动物部分和人体部分的内容有一定重复,等等。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较深入的理解,又能有较多的机会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仅在传统的学科体系内做局部增删是无济于事的,必须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如何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呢?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突出了人与生物圈,教材的知识体系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构建的:即突出人体和人类活动的内容,突出生物圈,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之所以构建这样的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①人和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都与生物圈息息相关,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③人既是生物学研究的主体,又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应当通过生物课的学习,更多地了解自身的结构和生理,以及营养和保健,学会健康地生活,这是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得特征 1、机器人与钟乳石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等生物得特征,它们不就是生物。 2、(1)珊瑚不就是生物,就是珊瑚虫分泌得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得。珊瑚虫才就是生物。 (2) 浅水区可获得较多得阳光,有适宜得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得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得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得浅水区。 (3)病毒与人类得关系:病毒有益于人类得一面! 1 利用噬菌体作为“抗生素”使用 2 昆虫病毒作为农药可以杀死害虫病毒与人类得关系:有害方面:1、部分病毒危害人类得身体健康,如最常见得感冒病毒、乙肝病毒。过去得天花病毒、狂犬病毒曾经带给人类巨大得灾难,现在得艾滋病病毒(HIV)、伊波拉病毒等,更被人类视作新世纪得瘟疫。2、许多病毒会危害人类得经济作物、家禽家畜等,如烟草花叶病毒危害种烟业; 第二章生物圈就是所有生物得家 第一节生物圈 练习 1、不能绝对分开。例如,水圈中含有空气;岩石圈中有空气,也有水。 2、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3、花得生活需要一定得光、温度、水与无机盐。不同品种得花卉对光、温度、水与无机盐得要求有所不同,应根据栽培花卉得要求,提供适合它生长得各种条件。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得影响 探究 1、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鼠妇生活都有影响;采用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得因素不同之外,其她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得不同只能就是由单一变量引起得。 2、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得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当然,

采用更多得鼠妇更好,但会增加实验得难度。 3、一个组得平均值,容易存在误差,不一定反映真实情况。练习 1、空气,如池塘得水中缺氧,会导致鱼大量死亡。 土壤性质,在某些特定得土壤(如盐碱地)中只能生长特定得植物。 2、这句诗描写得就是气温对植物生长得影响。由于在同一季节山里气温相对较低,桃树生长迟缓。生长在平原地区得桃花,4月就已经凋谢,而山里得桃花才刚刚开放。 3、蚯蚓依靠皮肤进行呼吸,大雨过后,土壤中充满雨水,缺乏空气,蚯蚓因缺氧而爬出地面。 4、动物有竞争关系。动物常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竞争。 5、牛三叶草 农民传粉 猫田鼠土蜂 假如猫少了,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得蜜与幼虫为食,并破坏它们得巢,因此,土蜂数目减少;三叶草由于得不到土蜂得及时传粉而减少;牛由于缺乏食物而受到影响。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得适应与影响 资料分析 骆驼失水很少与骆驼刺得根长得很长就是对干旱得适应;海豹胸部得皮下脂肪很厚就是对寒冷得适应,旗形树得树冠得形状就是对风得适应。总之,这些生物得形态结构与生活方式就是与它们生活得环境相适应得。 练习 1、例如,鱼得身体左右侧扁,呈梭形;体表覆盖有鳞片;躯干部与尾部有鳍;等等。这些特征都就是对水生生活得适应。又如,仙人掌得叶变化成叶刺,可以大大降低水分得蒸腾,这就是对干旱得荒漠环境得适应。 2、鲤鱼卵得孵化受环境因素得影响较大,孵化率低,幼鱼得成活率也低,因此,鲤鱼必须多产卵,才能保证其种类得延续;而鸟卵得孵化受环境因素得影响较小,孵化率高,并能育雏,后代容易成活,所以不需要产很多得卵。这就是生物对环境得适应。

(完整word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和答案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学校:铁锁桥初级中学教研组:生物教师:谭德权学生: 重点: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难点:受精的过程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一、课前预习1、一朵花是由、、、和等组成 的。 2、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从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 程,叫做传粉。 3、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 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内部。胚珠里面有,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结合,形成。 4、受精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其中子房壁发育成,子房 里面的胚珠发育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 二、导入新课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把我们周围的环境装点得五彩缤纷。那么,植物为什么会开花呢?花朵美丽的色彩和四溢的芳香,对植物本身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有的植物的花既不艳丽又不芳香? 三、合作探究 (一)花的结构 阅读课本P102观察与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对花进行观察和解剖,并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观察的方法: (1)取一朵桃花对照图Ⅲ-15观察它的、、、和。 (2)用镊子从外向内依次摘下、、和,仔细观察和的特点。 (3)用镊子夹开一个,用放大镜观察其里面的。 (4)用刀片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其里面的。 2,桃花的结构 花的结构 内生 内生 (二)传粉和受精 1、阅读课本P103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叫传粉?有几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1)如桃花、李花、苹果花、油菜花都是靠传粉的花,其特点是、、。(2)如玉米、杨、柳的花是靠传粉的。其特点是、、。 1、描述受精的过程,(受精,双受精,图示) (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阅读课本P104并读图Ⅲ—18回答下列问题: 1、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物学七年级 上册教材练习 参考答案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实验、资料分析、技能训练、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练习: 1.机器人和钟乳石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等生物的特征,它们不是生物。 2.(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珊瑚虫才是生物。 (2)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第一节生物圈 资料分析: 1、向日葵生长需要的条件:阳光、水、营养物质(无机盐)、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适 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长颈鹿生活需要的条件:阳光、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缺水的荒漠,向日葵生活在相对湿润的环境中,但它们都需要阳光、 水、营养物质、空气等生活条件。 牛生活在陆地上,海豚生活在海洋中,但它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等条件。 3、水是作物生长的重要条件,干旱缺水会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从而使粮食减产。 练习: 1、不能绝对分开。例如,水圈中含有空气;岩石圈中有空气,也有水。 2、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3、花的生活需要一定的光、温度、水和无机盐。不同品种的花卉对光、温度、水和无机盐 的要求有所不同,应根据栽培花卉的要求,提供适合它生长的各种条件。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 1、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鼠妇生活都有影响。采用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 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 2、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只 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当然,采用更多的鼠妇更好,但是会增加实验的难度。3、一个组的平均值,容易存在误差,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假设全班有6个组,则相当 于做了5次重复实验,计算这6次实验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可以减小误差。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38698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与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她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就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就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与水,适宜的温度与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与交流 ?▲对照实验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就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瞧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就是生产者。 ?▲植物就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就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与真菌就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就是不被其她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与能量沿着食物链与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与所占比例就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生物圈就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就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生物与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和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生物 1.请你指出下列哪个是生物 A、钟乳石 B、珊瑚 C、珊瑚虫 D、机器人 2.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 A、草原 B、针叶林 C、沼泽地 D、森林 3.植物体内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 A、氮、磷、铁 B、氮、磷、钾 C、氮、硼、钾 D、硼、磷、铁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 似剪刀。”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歌咏春风绿柳的诗句。其实,万条枝 条及其绿叶,都是由()发育成的: A、种子 B、芽 C、叶 D、花 5、已知四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可能是 A、5X、10X B、10X、40X C、15X、10X D、20X、35X 6.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胚乳

7、将显微镜视野中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 A、左下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右上方 8.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A.只在白天 B.只在晚上 C.在白天和晚上 D.只在光下9.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变态成刺,是因为那儿缺少 A.动物 B.阳光 C.温度 D.水 1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陆地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 D.生物圈 11.植物体内的水分以什么状态散失到大气中 A、液态 B、水滴 C、水蒸气 D、固态 12、下列有关人体构成正确的是 A、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人体 C、细胞→组织→系统→人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13.“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人群中开始传染并且逐步扩散到各地,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请问“非典”的病原体属于: A.植物 B.动物 C.细菌 D.病毒 1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的时候,材料必须是: A.新鲜的 B.干燥的 C.薄而透明的 D.完整15.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 A.液泡 B.叶绿体 C.细胞核 D.细胞壁16.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原因主要是: A .水分不足 B .传粉不足 C 光照不足 D 营养不足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七年级上) 1、生物的特征:新陈代谢(是最基本的特征)能对内外界刺激作出应激性;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两类。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种内关系(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也有种间关系,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合作关系(如蚂蚁等群体生活的动物),寄生、共生。 3、科学探究①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陈述句)、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如何如何)、表达交流②设置实验时应注意1设置对照实验 2、设置单一变量 3、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 4、编号(1)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发生矛盾时,应再次“检查实验方案”或“重新进行实验”,不能修改实验数据。(2)在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时,应考虑两个原则:一是要设置“对照实验”,二是一般只设一个“变量”因素。(3)对照实验:在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变量因素”不同以外,而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的实验,叫做对

照实验。如: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过程中,将叶片局部遮光,其目的就是形成对照实验(即:有光与无光)。其中的“光”就是该实验的变量。(4)变量:简单地说,在一组实验中,我们所要探究的那个因素,就叫做变量。如: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其“温度”就是变量。(5)对照组:一般都是控制在理想状态下,排除一切影响实验的因素。(6)实验组:一般只控制探究因素,其他都处于理想状态。如:在探究“土壤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土壤“潮湿”的实验装置为对照组;而土壤“干燥”的实验装置为实验组。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为: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物像的大小与视野中细胞数目多少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小,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放大倍数越大,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4、物像在视野的位置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一致(抄答案)。 5、视野中的污点判断:在视野出现污点的可能性是在目镜、物镜和玻片上,若反光镜上有污点,只能影响视野亮度,不会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濮阳市第一中学生物教研组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七年级生物上册答案 人教版 新版 一

七年级生物上册答案人教版新版一 第一章第一节 想一想,议一议 为什么说机器人不是生物?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因为机器人不像其他生物一样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也不存在构成细胞的有机物,同时,机器人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因此机器人不是生物。 旁栏思考题 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吗? 答: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以维持自身的生存。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人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植物也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为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观察与思考 1.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为什么说它是生物? 答:尽管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但生石花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例如,从观察中可以看出,生石花的肉质叶与仙人球的肉质茎类似;生石花能从小长大;生石花能开出各种颜色的花,还能结出种子,表明它能进行繁殖;生石花长有根,可以从土壤中获取水和无机盐,等等。查阅生石花的资料可知,生石花是一种植物,因此,它就是生物。 2.岩洞里的钟乳行能慢慢长大,为什么说它不是生物? 答:岩洞里的钟乳石尽管能慢慢长大,但这种长大与生物的生长是不同的,它是一些无机物慢慢堆积的结果。同时钟乳石没有生物所共有的特征,如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繁殖、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因此钟乳石不是生物。 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可以看它是不是“活”的,看它是不是具有生命现象。即看它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技能训练 1.你是怎样进行观察的?观察到了什么? 答:此答案没有统一的标准,是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真实想法来回答。 2.哪些特点是你没有观察到的?其他同学的观察方法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答:此答案没有统一的标准,是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真实情况来回答。练习 1.(1)×;(2)√;(3)×;(4)x。 2.略。 3.(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珊瑚虫才是生物,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2)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可以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第二节 想一想.议一议 这段文字中说到哪些植物?又提到哪些昆虫和鸟类?它们栖息的环境有什么不同? 答:文中提到的植物,有的是具体的植物名称.如皂荚树、桑椹,有的是一类植物的总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课后练习答案

精品文档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课后练习答案 P8《生物的特征》 1>xVxx 2、 呼吸鲸呼气时产生水柱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人通过排尿、出汗、呼出气体排出体内 产生的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生长和繁殖植物 产生种子,种子能长成幼苗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同一株苹果树上结出大小不同的苹果。 3、 (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珊瑚虫才是生物。 (2)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 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P18《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xxVx 2、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于在同一季节,山上气温相对较低,桃树的生 ⑵如果猫少了,田鼠会因为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田鼠取食土蜂的蜜和幼虫,并破坏蜂巢, 所以造成土 蜂数目减少;土蜂数目减少,不能给三叶草及时传粉,三叶草减少;三叶草减少, 牛因缺乏食物而受到影响。 4、 这种蝴蝶叫做“枯叶蝶”,与落叶的颜色基本一致,在生物学上叫做“拟态”,能够很好地 利用周围环境保护自己,起到伪装作用,更加有利于自身个体的生存,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5、 山羊啃食草根,影响草的生长。如果饲养山羊过多,就会破坏草场植被。 P24《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xxV 2、D 3、 野生青蛙捕食昆虫,而大多数昆虫都是以植物为食的,会使粮食减产。因此,大肆捕食青 蛙会使有害昆虫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粮食减产。 4、 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因为水族箱里有水生植物、动物,还有其他微小生物,和阳光、 空气、水等,具备了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同时,水族箱内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5、 生产者;动物;分解者;阳光、空气、水等。 P3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D 2、略。3、略。 P40《练习使用显微镜》 1>VxVV 2、 几个同学围着一台显微镜,可能会遮挡进入反光镜的光线,因此显微镜视野有时会变暗。 3、 不能,因为光线不能透过不透明的纸,也就无法成像。 4、 ①洁净纱布改为擦镜纸,②将物镜下降改为将镜筒下降,③转动细准焦螺旋改为逆时针方 向转动粗准焦螺旋。 5、 3号显微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被观察的细胞在视野中就越大,视野中细胞的数目 就越少,反之就越多。 4月就已经凋谢了,而山上的挑花才刚刚开放 r 牛J 三叶草 农民Y i 猫j 田鼠◎土蜂 长比较迟缓。生长在平原地区的挑花, 3、⑴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七年级生物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测试题 及答案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第Ⅱ卷的答案表中。)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 B、钟乳石 C、珊瑚虫 D、珊瑚 2.下列不是生物特征的是() A、能进行呼吸 B、能生长繁殖 C、会活动 D、能对刺激发生反应 3.狮子捕食斑马,其生理意义在于() A获取营养B强者欺凌弱者C游戏D将它驱除出领地 4.完成下列活动不需要使用调查方法() A.全国性人中普查B.中学生对网络游戏的看法C.某一保健品的市场销售预测D.人物外貌的描写 5.下列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出反应的是() A.动物以植物为食B.含差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会合拢 C.鲸呼气时会产生雾状水雾D.西瓜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6.下列叙述中,能说明病毒属于生物的是() A.具有细胞结构B.能使动物和植物致病 C.能够繁殖后代D.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7、果树能产生种子,种子可以萌发并长成新的植物体,这说明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多由细胞构成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8.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陆地生态系统 C 、生物圈 D、森林生态系统 9.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 C.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D.身体呈绿色 10、在调查社区的生物种类时,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正确的做法是() A、记录数量最多的生物 B、记录最珍贵的生物 C、记录自己最喜欢的生物 D、记录看到的全部生物 11、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 A、生长 B、新陈代谢 C、应激性 D、发育 12.地球上的人口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否则会影响人类的生活,这主要是因为生物的生存需要 A.一定的空间B.适宜的温度C.空气D.阳光 13.若将绿藻甲、乙、丙、丁甲组分别放置于:湖泊、100m深的海中、800m深的海中,50m深的海中,首先死亡的是生活在何处的绿藻() A.甲 B.乙 C.丙 D.丁 14.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最好是() A.一只B.两只C.三只D.十只 15.在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是() A.鱼类的季节性洄游 B.仙人掌叶变成针刺状 C.蛾类的夜间活动 D.养在小瓶中的鱼都浮向水面 16.下列探究活动的哪一步属于提出问题: A.某同学发现池水中有一运动的白点B.心想这是生物吗C.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 D.原来是草履虫 17.在做“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 A、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 B、将它与响尾蛇咬过 的死老鼠形成对照 C、研究响尾蛇是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 D、将响尾蛇咬过的死 老鼠作为实验组 18.人们移栽植物幼苗的时候,往往在初期对幼苗进行遮荫,主要是为了使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不受影响 A、空气 B、光照 C、水 D、土壤 19.连续阴雨时,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会爬出洞穴,此现象与生物哪一因素有关() A、呼吸 B、营养C排出体内废物 D、生长和繁殖20.叶片宽大的植物不适于生活在干燥的沙漠,沙漠边缘种植的防护林,树木叶片大都细小,这是为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