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食同源_小议中医食疗的翻译

药食同源_小议中医食疗的翻译

药食同源_小议中医食疗的翻译
药食同源_小议中医食疗的翻译

药食同源

———小议中医食疗的翻译3

江 楠

(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 重庆市 400031)

摘 要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医食疗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一个重要媒介。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医食疗翻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求促进中医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中药 剂型 食疗 翻译

Abstract W ith the increase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 w 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more and more f oreigners are now interested in traditi onal Chinese medicine.D ietetic therapy of traditi onal Chinese medi2 cine is an i m portant mediu m f or its s p read.This paper intends t o be a tentative study of the dietetic therapy trans2 lati on in traditi onal Chinese medicine,which is hoped t o be instru mental t o the p r omoti on of TC M communicati on and cooperati on with other countries.

Key W ords T C M p reparati on dietetic therapy translati on

中医食物疗法是一项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治疗手段。食疗具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产生过众多的食疗专著,如:唐代的《食疗本草》、《食医心鉴》,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元代的《饮膳正要》,清代的《老老恒言》、《随息居饮食谱》等。食物疗法与药物疗法关系密切,向来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药膳将中药与食物相配,使药借食味,食助药性,满足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天性。其中工艺讲究,制作精美的药膳更是丰富人们生活的美味佳肴,是中药与烹饪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并成为中国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食疗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一个重要媒介。食疗主要以两种形式记录并流传下来:一、药膳食谱,二、食疗要诀。由于药膳食谱与食疗要诀文体不同,因此对于各部分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也就不同。在大量翻译实践的基础上,笔者将针对中医食疗翻译中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 药膳食谱

总的来说,药膳食谱与普通食谱的翻译方法基本相似。但是需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1原料名称

按照我国药典,中药名称的英译是“药用部分取名词主格置于前,植(动)物学名中,属名或种名取属格位于后。即以拉丁语的非同格词词组的命名格式。”如:Fructus Jujubae(大枣)、Radix Glycyrrhizae(甘草)、Fructus lycii(枸杞子)、Cortex Cinna mom i(肉桂)、Se men Myristicae (肉豆蔻)。但这种基本格式却不太适合食疗中药物名称的翻译。首先,食疗是面向大众的。大多数英美人士不懂拉丁语,给他们提供如Se2 men Myristicae这样的翻译会让人摸不着头脑。而nut m eg却是他们菜肴中经常用到的原料。有趣的是,中医食疗中的可食用药材在西方菜肴中也被大量应用。例如:肉桂(cinna mon)、黑胡椒(pepper)、丁香(cl ove)、芝麻(sesa me)、肉豆蔻(nut m eg)、白果(ginkgo seed)、杏仁(ap ri2 cot)、薄荷(m int)、牡蛎(oyster)、桃仁(peach seed)、木瓜(common fl oweringqince fruit)等。其次,药膳中经常用到的当归(Radix Angelicae Sinensis)在英文中没有直接的对应物,但是在报关单上却可以看到Dang Gui(当归)。也就是说,如果要在国外购买这些药材烹制药膳,其商品名就是其汉语拼音名。因此,在药膳食谱中,中药名称的翻译很有必要是拉丁语名+英文名+汉语拼音的格式。如:人参(Radix Gin2

第20卷3期2007年8月

中国科技翻译

CH I N ESE SC I ENCE&TECHNOLOGY TRANS LAT ORS JOURNAL

Vol.20.No.3

Aug.2007

3收稿日期:2006—09—29/58

seng,Ginseng,Renshen)、山药(Rhiz oma D i2 oscoreae,Common ya m rhiz ome,Shanyao)、山楂(Fructus Crataegi,Ha wthr on fruit,Shanzha)、白果(Se men Ginkgo,Ginkg o seed,Baiguo)、百合(Bulbus L ilii,L ily bulb,Baihe)、红花(Fl os Cartha m i,Saffl ower,Honghua)。这样就能方便读者,并且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要求。

1.2剂型、制作方法

常见的药膳制作方法以中国菜的传统烹饪方式为基础。方法有:煮(boiling)、煲(ste2 wing)、炖(si m mering)、蒸(stea m ing)、炒(stir2 frying)。药膳所用药材的处理方式有:洗润(rinsing moistening)、泡润(s oaking moistening)、切片(slicing)、切丝(slivering)、切段(secti o2 ning)、捣烂(mashing)、切碎(m incing)、酿入(stuffing)、磨成细粉(grinding)等。这些制作方法在下面的药膳食谱中都有体现:龙眼肉粥(《老老恒言》)、参归鸡(《乾坤生意》)、燕窝炖人参(《救生苦海》)、蒸乌鸡(《饮膳正要》)、枸杞炒鸡蛋(《滇南本草》)、八珍糕(《外科正宗》)等。中医食疗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因此,一些药膳的制作方式深受传统中药方剂煎制方法的影响。如:

烊化(melting):对于黏性大的阿胶等动物胶类或鸡血藤等植物树脂、树胶类药物,单独加适量开水溶化的方法。如:糯米阿胶粥、阿胶鸡蛋汤。

生汁兑入(m ixing with fresh juice):生地汁、梨汁、生藕汁等新鲜植物药汁,不宜入煎,宜兑入煎好的汤剂中服用。如:五汁饮(《温病条辨》)。

汤剂(decocti on):汤剂又称“煎剂”。将药材饮片或粗粒加水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服用。如:龙眼姜枣汤(《泉州本草》)、人参胡桃汤(《济生方》)。

药粥(medicinal congee):以米、麦等为原料,加一定的补益药物煮成。如:芝麻粥(《本草纲目》)、补益大枣粥(《圣济总录》)、珠玉二宝粥(《医学衷中参西录》)。

膏滋(oral thick paste):将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蜜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如:玉灵膏(《随息居饮食谱》)、雪梨膏(《医学从众录》)、琼脂膏(《医学正传》)。

茶(medicinal tea):将含茶叶或不含茶叶的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用沸水冲服、泡服或煎服。如:胖大海生地茶、香紫茶、桑菊茶、香薷饮。

糕(cake):将药物细粉与米面、蔗糖蒸制而成的块状剂型。如:八珍糕(《外科正宗》)、益脾饼(《医学衷中参西录》)、九仙王道糕(《串雅外编》)。

药酒(medicated wine):将中药用一定浓度的白酒,浸泡一段时间后制作而成,供内服或外用。如:枸杞酒(《千金方》)、百岁酒(《药方杂录》)、丹参酒(《太平圣惠方》)。

露剂(distillate):将含有挥发性成份的药物用水蒸气蒸馏法制成芳香水剂。如:银花露、菊花露(《本草纲目拾遗》)。

1.3食谱名称

1.3.1直译

直译的食谱主要有两种类型:

(1)食谱名称由主要原料加制作方法构成。如:

枸杞叶炒鸡蛋:Stir2fried Egg with Wolfberry Leaf

雪耳炖木瓜:Tre mella Ste wed with Common Fl oweringquince

(2)食谱名称由功效加剂型构成。如:

益脾饼:Sp leen2nourishing Cake

润肠安神粥:Bowel2moistening and M ind2 cal m ing Congee

1.3.2意译

中国菜除了讲究色、香、味之外,在取名时还求一个“雅”字。许多菜谱名称能引发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激起人们的食欲。药膳食谱名称也不例外。如:

珠玉二宝粥(Chinese Ya m,Coix seed and Persi m mon Porridge)(《医学衷中参西录》)金髓煎(Wolfberry L iquor Paste)(《饮膳正要》)

琼玉膏(Ginseng and Poria Honey Paste) (《医学正传》)

二冬二地酒(Kidney2invigorating and Yang2 t onifying W ine)

九仙王道膏(J iu Xian W ang Dao Gao)(《串雅外编》)

上举几种药膳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为外国人对“珠、玉、仙”等字眼所产生的联想不同于中国人。这里涉及中西文化差异的问题。对于这类名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把药膳的主要原料、制作方法、

95

 3期 江 楠:药食同源———小议中医食疗的翻译

功效、剂型一一找出来,以“原料+制作方法”,或者“功效+剂型”的方式进行组合。(参见蒋林2002)以“实”对“虚”达到翻译的目的。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能解决问题那就采用汉语拼音的形式。如“九仙王道膏”。所用原料多达十种,功效范围甚广。原料、功效的主次也不易区分。对于这样的药膳食谱,如果按照“原料+制作方法”,或者“功效+剂型”的方式来构建,食谱的英文名称必然很长,在这种情况下,汉语拼音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此外,有的方剂所用原料较多,采用“原料+制作方法”的模式不太现实,而如果采用“功效+剂型”方式来构成名称,又可能出现虽然原料组成不同,但功效相近或完全相同的情况。这一点在药酒名称的翻译中很突出,如“英雄酒”(《家庭常用药酒选编》)与“二冬二地酒”的功效同为“补肾壮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药膳的汉语拼音名称放前,英文名称在后进行解释,以示区别。

2 食疗要诀

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食疗要诀就是人们概括、总结并传诵的养生谚语。这些谚语句式简短、整齐,音韵和谐上口,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丰富深刻。它们源于生活,经历了千百年实践的检验被肯定并流传,是群众养生经验的结晶。食疗要诀是中医食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关中医食疗的民谣有:“药补不如食补,药食同源;萝卜小人参,常吃有精神;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早喝盐水如参汤,晚喝盐水如砒霜”等。在西方,人们对食物的功效也有所关注。这一点在英文谚语中有所体现。如:The best physicians are:Doct or D iet, Doct or Quiet and Doct or Merry man.An app le a day keep s the doct or a way.Kitchen physic is the best physic.Butter is gold in the morning,silver at noon,lead at night.Cheese and bread make the cheeks red.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与我国食疗要诀直接对应的英谚甚少,但能够间接对等的可尽量采用。如:D iet cures more than the doct or就能与“药补不如食补”间接对等。Eat leeks in L ide and ra m sins in May,and all the year after physi2 cians may p lay.就可以跟“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处方”间接对等。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英谚与中文食疗要诀多数是压韵的,韵体现了谚语的音乐性以及文体学特征。在翻译这个语码转换过程中,韵会随着源语文字的消失而消失,因为韵律节奏是附着于文字的。翻译力求形式与意义的对等。韵律的传达虽然重要,但是,食疗要诀的句子内部结构大致为某药治某病,而药物名称与病名又多源于拉丁语,如果勉强用韵,“只会落得虐待语法和展览稀奇古怪的用词”,(David Pollard1996)还极有可能损及译文的信度。食疗要诀本身承载了深厚的中医药理论与文化,因此“忠实”是第一位的。再者,中医药语言又是贴近人民生活的,英译时有必要舍弃拉丁语而采用人们常用的普通词汇,这样也有利于中医药的传播与食疗文化的推广。因此,食疗要诀以直译为宜:

(1)一天吃三枣,终生不显老。

Three dates a day p r om ise youthful vig or all life.

(2)青龙白虎汤,喉病保安康。

O live and radish decocti on safeguards phar2 ynx and larynx.

(3)冬天一碗姜糖汤,去风去寒赛仙方。

A bowl of ginseng and br own sugar decocti on in winter expels wind and cold,the effects of which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elixir.

(4)要使皮肤好,煮粥加红枣。

Red date boiled in the porridge makes the cheeks red.

(5)气短体虚弱,煮粥加山药。

Common ya m rhiz ome porridge treats short breath and weak physique.

(6)要治口臭症,荔枝与粥炖。

To cure halit osis,add litchi t o congee and si m mer.

(7)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Lotus leaf porridge p revents sunstr oke.

(8)萝卜小人参,常吃有精神。

Radish and ginseng make peop le full of vital2 ity.

(9)红萝卜,显神通,降压降脂有奇功。

Carr ots have magic po wer on l owering bl ood p ressure and bl ood fat.

(10)羊肉补气血,肺虚最相宜。

Mutt on nourishes qi and bl ood for lung defi2 ciency.(下转封三)

06中国科技翻译 3期

?简 讯?

传神诠释老字号公益翻译活动

2007年8月3日,“迎奥运———传神诠释老字号”公益翻译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全聚德亚运村店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国奥委会官方网唯一多语合作伙伴———传神联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Transn I T Co.L td.)、中科院科技翻译协会、北京老字号协会共同主办,美国翻译协会中文分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协办支持,是第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向海内外正式征集老字号企业理念和宣传语翻译作品的公益活动,是老字号配合奥运,迈向国际化进程中具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自2007年6月以来,活动组委会在翻译业界网站及海内外多家网站和论坛上发起了“传神诠释老字号公益翻译”活动的倡议,引起了海内外华人及翻译、外语爱好者的热烈反响。组委会于2007年8月6日起正式启动首期“迎奥运———传神诠释老字号”公益翻译活动,正式大规模向海内外华人及翻译、外语爱好者征集老字号企业理念和宣传语的多语翻译作品,首期活动主要面向北京地区老字号企业,为这些老字号企业品牌走向世界、让海外华人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一个良好契机。(马晓丽)

(上接第60页)

(11)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Garlic hel p s us t o keep healthy

(12)只要三瓣蒜,痢疾好一半。

Three garlic cl oves relieve dysentery.

(13)红枣芹菜根,能降胆固醇。

Red date and celery l ower bl ood choleser ol level.

(14)红枣茵陈汤,肝病好单方。

Red date and Yinchen decocti on is a very good therapy f or liver illnesses.

(15)酸枣加白糖,安眠大帮忙。

Sugared wild jujube brings peop le s ound sleep.

3 总 结

翻译的首要目的是实现交际的意图,满足读者的期待。中医食疗翻译策略以传播中医药文化为基本出发点,值得考虑的是食疗要诀的韵律能否在译文中适当地体现。因为食疗要诀,如同中国古代的诗词,具有悠久历史;在对外交流过程中,它们不仅代表中国的养生文化,同时也体现中国的语言文化。此外,食谱的英文命名也存在改善的空间。食疗的翻译对中医药的对外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中医食疗跟中国菜一样,是面向大众的,更容易得到外国人的认同。这里仅对中医食疗翻译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期待更多精彩译文的出现。4 参考文献

1 Pollard,David.Seven Poe m s on Getting D runk by Xin Q iji.

Renditi ons,No.46,Press,1996(转引自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74)

2 凌一揆,方显树.中国食疗名方300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 蒋林.中药名及其功效语的汉英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2, 15(4):55-56

4 徐超墀.英谚译介.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

5 张景文.拉丁语在中医翻译中的地位.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6,19(4):43-44

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医药学名词.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期 简 讯 封三

2016版药食同源大全讲解

1 丁香丁香归脾、胃、肺、肾经功能: 温中降逆,补肾助阳。主治: 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2八角茴香八角茴香主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呕吐、脘腹疼痛、寒湿脚气等。对于治疗小肠气坠、疝气偏坠、腰重刺胀、腰病如刺、大小便皆秘,腹胀如鼓,气促、风毒湿气,攻疰成疮,皮肉紫破脓坏,行步无力,皮肉燥热等有显著 3 刀豆刀豆温中下气、止呕逆、益肾的功效 4 小茴香茴香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主治: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 5 小蓟刺儿菜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6、山药薯蓣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 7 山楂山里红 8 马齿苋马齿苋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 9 乌梅梅 10 木瓜贴梗海棠木瓜性温味酸,平肝和胃,舒筋络,活筋骨,降血压 11 火麻仁大麻润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12 代代花代代花甘、微苦,平。理气宽胸,开胃止呕。治胸脘痞闷,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胃痛,腹痛。 13 玉竹玉竹玉竹具养阴、润燥、清热、生津、止咳等功效。用作滋补药品,主治热病伤阴、虚热燥咳、心脏病、糖尿病、结核病等症,并可作高级滋补食品、佳肴和饮料,具有保健作用 14 甘草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 15 白芷白芷杭白芷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16 白果银杏白果能敛肺气、定痰喘、止带浊、止泻泄、解毒、缩小便,主治哮喘痰嗽、带下白浊、小便频数、遗尿等。2、白果具有通畅血管、保护肝脏、改善大脑功能、润皮肤、抗衰老、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脑供血不足等功效。

中医药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Th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of TCM TCM is a subject to study human physiology, pathology and the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disease. It carries the experience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from the ancient Chinese people’s fighting against the disease. The origin of TCM theory comes from the summary of medicinal experience and the idea of yin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The Basic Theory of TCM 1.Yinyang: Yinyang theory is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category. yinyang is the summary of the interrelated things and phenomena. People use the waxing and waning of yinyang to explain the movement of things. TCM holds that the world is material 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yin and yang. 2.The Five Elements: It refers to wood ,fire ,earth ,gold and water, the five kinds of substances and their movement. The five elements complies with the five zang –organs, namely: liver and wood, heart and fire, spleen and earth ,gold and lung water and kidney. 3. Qi-blood and fluid :Qi is the essential element constituting human life and maintaining the activities of human body and it has the functions of warming ,preventing and aeration气化. Blood is the basic material to constitute human life and maintain human activities and it has a high nutrition and owns the function of moistening. Fluid refers to the inner fluid and normal secretions of zang-organs and fu-organs. 4.zang-organs and fu-organs:It mainly studies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nd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five zang-organs, six fu-organs and the extraordinary fu-organs. 5.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经络:It is defined as the channel of body running qi and blood, it has the function to link up internality and externality. 6. Five movements and six climates 五运六气:It is the theory 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change of nature, astronomy, meteorology and climate which make a difference to human health. 7.The holism concept :Human body is an organic whole consisting of a number of organs and tissue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s . The unity of man and nature: nature ha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human survival.The chang of nature will affect human body both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8.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bianzheng” is to make clear the reason ,property, posi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eng and xie of the disease by analyzing and integrating the material ,symptom and data collected through the four diagnostic methods which include looking, listening, asking and feeling. “Lunzhi” also named “shizhi”,is to make appropriate treat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analyzing result fr om “bianzheng. Th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Chinese medicine The ambiguity of expression:The Chinese medicine theory’s developing is

2016版药食同源大全

2016版药食同源大全

2016版药食同源大全 1 丁香 归脾、胃、肺、肾经,功能: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 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2 八角茴香 主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呕吐、脘腹疼痛、寒湿脚气等。对于治疗小肠气坠、疝气偏坠、腰重刺胀、腰病如刺、大小便皆秘,腹胀如鼓,气促、风毒湿气,攻疰成疮,皮肉紫破脓坏,行步无力,皮肉燥热等有显著 3 刀豆温中下气,止呕逆、益肾的功效 4 小茴香 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主治: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 5 小蓟 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 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6 山药 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 7 山楂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8 马齿苋 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 9 乌梅 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 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 10 木瓜木瓜性温味酸,平肝和胃,舒筋络,活筋骨,降血压 11 火麻仁润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12 代代花 甘、微苦,平。理气宽胸,开胃止呕。治胸脘痞闷, 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胃痛,腹痛 13 玉竹 玉竹具养阴、润燥、清热、生津、止咳等功效。用作滋补药品,主治热病伤阴、虚热燥咳、心脏病、糖尿病、结核病等症,并可作高级滋补食品、佳肴和饮料,具有保健作用 14 甘草 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 药的功效, 15 白芷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药食同源配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药食同源配方 一、药食同源分类及应用 1. 温里(寒症) 丁香小茴香花椒肉桂高良姜黑胡椒荜茇吴茱萸 2. 清热(热症) 马齿苋金银花鱼腥草栀子淡竹叶蒲公英鲜芦根土茯苓玄参生地地骨皮牡丹皮赤芍知母苦丁茶金荞麦绞股蓝3. 滋阴(肾阴虚) 百合桑椹女贞子天冬沙参白芍石斛西洋参麦冬龟板旱莲草鳖甲 4. 壮阳(肾阳虚) 白扁豆大枣益智仁人参巴戟天白术当归沙苑子杜仲补骨脂何首乌葫芦巴韭菜籽骨碎补淫羊藿黄芪熟地 5. 平补(阴阳双虚) 山药玉竹甘草阿胶枸杞子黄精黑芝麻蜂蜜太子参党参菟丝子蛤蚧 6. 美容玉容葆春方

西洋参枸杞子黄精当归合欢皮佛手茯神远志白芍当归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陈皮香附木香砂仁桂圆枣仁石菖蒲甘草 7. 健肾固本健肾方 补骨脂茯苓鹿茸枸杞子人参沉香首乌杜仲肉苁蓉五加皮沙苑蒺藜远志石斛怀牛膝淫羊藿茯神生地韭菜子山茱萸当归身锁阳益智仁 8. 抗衰老长春益寿方 天冬麦冬熟地山药牛膝生地杜仲山萸云苓人参木香柏子仁五味子巴戟川椒泽泻石菖蒲远志菟丝子肉苁蓉枸杞子覆盆子地骨皮 9. 抗疲劳扶元和中方 党参白术茯苓砂仁归身续断香附生芪谷芽鸡内金半夏佩兰生姜熟地红枣 10. 促消化调中畅脾方 连翘银花茯苓白术陈皮厚朴山楂鸡内金木香半夏槟榔神曲麦芽黑丑白蔻瓜蒌甘草菊花青皮莱菔子 注:以上食品取三至五种搭配,熬汤或煮粥即可(40分钟以上)。

二、成方 1.四君子汤人参9g 白术9g 茯苓9g 甘草6g(益气健脾) 2.四物汤熟地9g 当归9g 白芍9g 川芎9g(补血调血) 3.八珍汤人参9g 白术9g 茯苓9g 当归9g 川芎9g 熟地9g 白芍9g 甘草5g(补益气血) 4.六味地黄丸熟地24g 山药12g 山萸肉12g 泽泻9g 牡丹皮9g 茯苓9g(滋补肾阴) 5.金匮肾气丸六味加桂枝3g 附子3g(补肾壮阳)

药食同源目录大全2020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经过安全评估和广泛的公众咨询,九种物质,将对党参、肉苁蓉、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山茱萸、天麻、杜仲叶等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以下简称食药物质)生产经营试点工作。 根据各地试点项目的实施情况,国家卫生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研究并论证将上述物质纳入食品药品目录管理的可行性。自古以来就有“医学与食物同源”的理论(又称“医学与食物同源”),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品又是药物,食品和药品也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唐代《黄帝内经》一书曾写道:“快餐是食物,病人的饮食是药”,体现了“药食同源”的思想。在黄帝内经中,“用大毒药治疗疾病,从十种中去除六种;用常规毒药治疗疾病,在十种中去除七种;用小毒药治疗疾病,在十种中消除八种;用非毒药治疗疾病”。有毒的药物,十分之九消除了。您可以吃水果和蔬菜,并对其进行营养。“也就是说,饮食疗法可以消除疾病。 在此之前,原卫生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对药品和食品的同源性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以及禁止使用的禁忌食品作出了具体规定。保健食品。三种物品名单如下:卫健委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沙棘、芡实、花椒、红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黑枣、

酸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葚、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以上为2012年公示的86种)2014新增15种中药材物质:人参、山银花、芫荽、玫瑰花、松花粉、粉葛、布渣叶、夏枯草、当归、山奈、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茇,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2018新增9种中药材物质作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党参、肉苁蓉、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天麻、山茱萸、杜仲叶,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卫健委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名单: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坷子、赤芍、远志、麦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缨子、青皮、

中医翻译

课程名称:英汉翻译教程班级:英语11302班学籍号:201301829 学生姓名:王晶 标题:传统文化翻译之中医药效药名翻译

传统文化翻译之中医药效药名翻译 王晶 摘要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而中药学则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中药饮片的种类数以千计,若加上纷繁的异名,别称,药名则有数万之众。在如此众多的药名中,蕴涵着大量古代传统文化的信息,使得中药药名及其药效的翻译成为传统文化翻译中的一大难点。近年来,中医药国际交流取得了长足进步,国际市场上对中医药认可和需求日益扩大。然而,长期以来,中药名及其功效语的汉英翻译存在着不规范、不够准确的问题,甚至还存在着严重的漏译、错译现象。如何将中医翻译得准确,使外国人明白和正确理解中医内容,这便是当今中医翻译界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旨在从译词对等及中医的哲学文化角度分析总结中医药效药名的翻译模式及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翻译中医药翻译译词对等翻译策略及方法 中医中药概况简介 中医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

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药也叫汉族医药,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不但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不久即流传国外,对世界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古以来,传统中医药以其药性温和、具有对症下药的特点为国人所认可和接受。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药早已走出了国门。传统医学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传统医药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目前我国大多中药说明书中对药名及其医治功能都采用了中文汉字和汉语拼音相结合的方式,即使有些说明书进行了汉英翻译,其译文也极不规范、准确,漏译、错译较多。这对国外消费者来说,购买及服用中药会存在一些顾虑。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推销中药,为了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了解和接受中药,对中药进行规范、

十种药食同源的中药,抗疲劳效果良好

十种药食同源的中药,抗疲劳效果良好 十种药食同源的中药,抗疲劳那是杠杠地大枣★ 大枣又名红枣,为鼠李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枣树的成熟果实。大枣味甘,性温,功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大枣擅治中气不足、脾胃虚弱导致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血虚萎黄、妇女脏躁;与峻烈药物同用可以缓和药性。大枣入药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言其“安中养神,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 现代科学测定,鲜枣中所含的维生素C为百果之冠,每100g大枣含蛋白质3.3g,脂肪0.4g,糖类72.8g,含钙、磷、铁以及胡萝卜素、尼克酸、维生素B1、B2、C、P等,具有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作用。 大枣助湿生热,令人中满,故湿盛脘腹胀满、食积、虫积,龋齿作痛,痰热咳嗽等忌服。 地黄★★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茎。鲜用习称“鲜地黄”,干品习称“生地黄”,炮制后称为“熟地黄”。生地黄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适用于口渴多饮等。熟地黄功能养血滋阴、补精益髓,适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肾阴不足所致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精血亏虚之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等证。

《神农本草经》列地黄为上品“久服,轻身、不老”。《开宝本草》称其:“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本草纲目》载地黄“久服变白延年”。现代中医常用地黄配伍方剂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如六味地黄丸、百合地黄汤、地黄饮子等。脾胃虚寒、大便溏软者不能用,暑热湿盛、胸闷不食者不能单用地黄。 黄精★★ 黄精,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精的根茎。黄精性平、味甘,功能益气、润肺、强筋骨,主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风湿疼痛、风癞癣疾、消渴等症。现代药理实验证明黄精可促进免疫球蛋白形成,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疲劳和抗衰老作用。 黄芪★★ 黄芪又名黄耆、戴糁,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芪和内蒙黄芪的根。黄芪适用于劳倦内伤,五脏虚衰,年老体虚,久病羸弱,心慌气短,自汗体虚,脾胃虚弱,肌肤肿胀,疮疡溃疡不生肌收口,食欲不振,气虚浮肿,中风后遗症,消渴顽疾一切气衰血虚之证。 现代研究认为,黄芪主要含有甙类、多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增机体免疫功能,利尿,抗衰老,保肝,降血压,能消除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还有促雌激素

药食同源名单(卫生部)

卫生部公布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物品名单 卫生部公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对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做出具体规定。三种物品名单如下: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87物品名单(按笔划顺序排列)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艹下加需)、桃仁、桑叶、桑(木右加甚)、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艹下加服)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113(按笔划顺序排列)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药食同源物品表(即食又药中药目录)

药食同源物品表(即食又药中药目录) 卫生部公布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物品名单 卫生部公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对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做出具体规定。三种物品名单如下: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按笔划顺序排列)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艹下加需)、桃仁、桑叶、桑(木右加甚)、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艹下加服)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按笔划顺序排列)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

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按笔划顺序排列) 八角莲、八里麻、千金子、土青木香、山莨菪、川乌、广防己、马桑叶、马钱子、六角莲、天仙子、巴豆、水银、长春花、甘遂、生天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狼毒、白降丹、石蒜、关木通、农吉痢、夹竹桃、朱砂、米壳(罂粟壳)、红升丹、红豆杉、红茴香、红粉、羊角拗、羊踯躅、丽江山慈姑、京大戟、昆明山海棠、河豚、闹羊花、青娘虫、

药食同源品种目录管理办法

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 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目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为规范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范围)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是指具有传统食用习惯,且列入国家中药材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相关中药材标准)中的动物和植物可使用部分(包括食品原料、香辛料和调味品)。 第三条(管理部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制定修订并公布《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第四条(制定原则)制定《目录》应当以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为宗旨,坚持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五条(鼓励原则)国家鼓励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及企业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产业政策前提下,开展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的安全性研究和开发利用工作。 第六条(列入原则)列入《目录》的物质应当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食品安全法》及有关法规的规定; (二)在中医药典藉中有食用记载,未发现毒性记录; (三)具有传统食用习惯,正常食用未发现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慢性或者其他潜在性危害,符合应

当有的营养要求; (四)符合中药材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五)已经列入国家中药材标准。 第七条(不列入原则)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物质不列入《目录》: (一)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野生动、植物品种; (二)中药材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良反应的; (三)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或不符合饮食传统要求的; (四)其他不应列入的情形。 第八条(修订周期)《目录》实施动态管理,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进展适时增加或删减。 第九条(修订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依据下列情况对《目录》进行修订: (一)国家中药材标准修订情况; (二)对列入《目录》中物质的再评估情况; (三)发现有不良反应案例信息和文献报道; (四)食品安全监管情况。 第十条(修订程序)《目录》修订程序: (一)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对《目录》进行安全性评估,提出具体修订意见。 (二)国家卫生计生委应当在《目录》评估过程中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相关意见与建议作为《目录》安全性评估的参考依据。

药食两用的中药名单

卫生部最新版药食同源目录表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

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药食同源中药

养生系列药食同源中药 一凉性 2 马齿苋酸寒清热解毒、散血消肿 3 决明子甘苦凉清肝、明目、利水、通淋 4 牡蛎咸涩凉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 5 昆布咸寒软坚、行水 6 罗汉果甘凉清肺润肠 7 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 8 鱼腥草辛寒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9 栀子苦寒清热、泻火、凉血 10 胖大海甘淡凉清热、润肺、利咽、解毒 11 桑叶苦甘寒驱风、清热、凉血、明目 12 桑葚甘寒补益肝肾、熄风滋液 13 桔梗甘淡凉清热润肺、利咽、解毒 14 淡竹叶甘淡寒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 15 淡豆豉苦寒解表、宣郁、除烦、解毒 16 菊花甘苦凉开宣肺气、祛痰排脓、疏风、清热、明目、解毒 17 槐花苦寒清热、凉血、止血 18 蒲公英苦寒清热解毒 19 鲜白茅根甘寒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20 鲜芦根甘寒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21 薄荷辛凉疏风、散热、辟秽、解毒 22 薏苡仁甘淡凉健脾、补肺、清热、利尿 二平性23 火麻仁甘平润燥、滑肠、通淋、活血 24 玉竹甘平养阴、润燥、除烦、止渴 25 赤小豆甘酸平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 26 阿胶甘平滋阴补血、安胎 27 山药甘平健脾、补肺、固肾、益精 28 乌梢蛇甘咸平祛风湿、通经络 29 白果甘苦涩平收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 30 百合甘苦平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31 鸡内金甘平消积滞、健脾胃 32 酸枣甘平养肝、宁心、安神、敛汗 33 郁李仁辛苦甘平润燥、清肠、下气、利水 34 枳椇子甘酸平解酒 35 桃仁苦甘平破血消淤、润燥、滑肠 36 荷叶苦涩平清暑利湿、升发清阳 37 黄精甘平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 38 葛根甘辛平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 39 枸杞子甘平滋肾润肺、养肝明目 40 茯苓甘淡平渗湿利水、益脾和胃 41 莱菔子辛甘平下气平喘、消食、化痰 42 莲子甘涩平养心益肾、补脾涩肠

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翻译是难题

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翻译是难题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很好的重要载体,但翻译是个‘拦路虎’。”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11月11日在接受记者集体采访,就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的问题回答了本网记者提问。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 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应用 王国强说,报告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特别注意到,报告中提出要建立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医药是一个很好的重要载体。 王国强提到,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医药在世界上的传播速度很快,现在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应用着中国的中医药,当然主要还是针灸和推拿,也有一些中医诊所为世界民众提供服务,而且很受欢迎。颇为重要的是,很多国家的民众正是通过中医药服务来感受着中华文化:为什么有中医药?中医药的精髓是什么?为什么头上的病针灸脚就能治?中医药怎么治病? 王国强认为,中医的服务和疗效,是国外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很好途径。但因为中医讲究“经络相通”、“天地人和”、“阴阳平衡”等理论,要国外民众完全接受还有一个漫长过程,只能慢慢的为国外了解。 针灸“申遗”启示:中医走向世界必须受到广泛认同 “在国内继承、弘扬好中医药事业,让中医药为中国民众的健康发挥更重要作用的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在积极推动中医药的申遗工作。”王国强谈到,申遗的目的,是为了要更好地保护、更好地去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使它能更好地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王国强介绍,去年中国成功地将“中医针灸”申请进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在世界上反响很好。通过中医针灸“申遗”,我们也得到一个启示:要让世界了解中医,一定要找到世界能接受、能理解的中医项目。未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积极地把有优势的、而且在国际上也能广泛认同、接受的一些项目逐渐地去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细致渐进地进行。 中医药文化向世界传播翻译是个“拦路虎” “将中医药文化推向世界,我们也感到有些困惑和棘手。”王国强坦言,一方面,中医药文化的理论很多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太深奥,翻译是个“拦路虎”;另一方面,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多差异,而且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也有很多差异,国外民众理解是难题。此外,现在海外的中医药工作者大多不太精通当地国的语言。 王国强提到,中医的理论很多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比如说儒教的“仁、义、礼、智、信”,道教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阴阳平衡”,佛教的“和谐”、“和合”,在中医中都有体现,外国民众很难去理解“天人合一”、“不通则痛”、“顺四时、调情志”这些中华文化韵味的内容,要把这些内容介绍给国外民众还比较困难。另外,象《黄帝内经》这样的医学巨著,里面就有很多哲学思想和中华文化,还有医疗的科学知识,要把这样的医学巨著翻译到让外国人看得懂、看得明白,确实是不容易。 王国强最后指出,国家现在也在积极地呼吁、培养既懂中医、又有很好地语言能力的中医专家向世界介绍中医药文化。另外,希望海外的中医大夫过好语言关,因为中医很讲究“望、闻、问、切”,语言沟通很重要,如果中医大夫与患者的语言交流良好,就能更有助于中医药文化的出传播

药食同源的概述及名单

药食同源的概述及名单 “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药食同源的理论来源 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 随着经验的积累,药食才开始分化。在使用火后,人们开始食熟食,烹调加工技术才逐渐发展起来。在食与药开始分化的同时,食疗与药疗也逐渐区分。 《内经》对食疗有非常卓越的理论,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 由此可见,在中医药学的传统之中,论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但从发展过程来看,远古时代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分化,若再往今后的前景看,也可能返朴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 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这就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物疗法的基础。 中医药学还有一种中药的概念是:所有的动植物、矿物质等也都是属于中药的范畴,中药是一个非常大的药物概念。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一个用量上的差异而已,也就是说法: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

最新中医英语术语翻译

Unit 1 1 中国医药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2中医基础理论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3临床经验clinical experience 4辨证论治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5杂病miscellaneous diseases 6中药学Chinese pharmacy 7四气五味four properties and five tastes 8针灸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cumox 9古代中国哲学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 10汗法sweating therapy; diaphoresis 11下法purgation 12吐法vomiting therapy; emetic therapy 13补土派the School of Reinforcing the Earth 14病因学etiology 15方剂prescription; formula 16医疗实践medical practice 17治疗原则therapeutic principles 18寒凉药物herbs cold and cool in nature 19滋阴降火nourishing yin and reducing fire 20瘀血治病diseases caused by blood stagnation Unit2 1五脏five zang-organs; five zang-viscera 2六腑six fu-organs 3经络系统system of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4整体观念holism 5有机整体organic wholenss 6社会属性social attribute 7开窍(of the five zang-organs) open into 8生长化收藏sprout, grow, transform, ripen and store 9诊断学diagnostics 10邪正关系relationship between pathogenic factors and healthy qi 11治疗学therapeutics 12风寒感冒common cold due to wind and cold 13同病异治different therapeutic methods used to treat the same disease 14异病同治the same therapeutic method used to treat different diseases 15水液代谢平衡balance of water metabolism 16清心火clearing away heart fire 17疾病本质nature of disease 18以左治右treating the left side for curing diseases located on the right side 19从阴引阳drawing yang from yin 20.病在上者下取之treating the lower part for curing diseases located on the upper part Unit 3 1哲学概念philosophical concept 2.相互转化mutual transformation 3.阴平阳秘balance of yin and yang 4.阴阳转化transforma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 5.寒极生热extreme cold turning into heat 6.病理变化pathological changes 7.绝对偏盛absolute predominance 8.病机总纲general rule of pathogenesis 9.补其不足supplementing what it lacks of 10.祛风散寒eliminating wind and dispersing cold

药食同源的中药饮片

既是食品又是保健品的物品名单 B八角茴香、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百合、薄荷。 C赤小豆。 D丁香、刀豆、代代花、淡竹叶、淡豆豉。 E阿胶。 F佛手、茯苓、蜂蜜、榧子、蝮蛇、覆盆子。 G甘草、枸杞子、高良姜、葛根。 H花椒、荷叶、黄芥子、黄精、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藿香。 J决明子、鸡内金、金银花、姜(生姜、干姜)、桔红、桔梗、菊花、菊苣、橘皮。 K昆布。 L龙眼肉(桂圆)、罗汉果、莱菔子、莲子。 M马齿苋、木瓜、火麻仁、牡蛎、麦芽。 P胖大海、蒲公英。 Q芡实、青果。 R肉豆蔻、肉桂。 S山药、山楂、沙棘、砂仁、桑叶、桑椹、酸枣仁。 T桃仁。 W 乌梢蛇、乌梅。

X 小茴香、小蓟、杏仁(甜、苦)、香橼、香薷、鲜白茅根、鲜芦根、薤白。 Y玉竹、余甘子、郁李仁、鱼腥草、益智仁、薏苡仁。 Z枣(大枣、酸枣、黑枣)、枳椇子、栀子、紫苏、紫苏籽。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 B巴戟天、北沙参、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补骨脂、柏子仁、荜茇、鳖甲。 C川牛膝、川贝母、川芎、车前子、车前草、苍术、赤芍、侧柏叶、刺五加、刺玫果。 D大蓟、丹参、地骨皮、当归、杜仲、杜仲叶、党参。 F番泻叶、蜂胶。 G龟甲、骨碎补、蛤蚧。 H红花、红景天、怀牛膝、厚朴、厚朴花、胡芦巴、黄芪、湖北贝母、槐实。 J金荞麦、金樱子、姜黄、绞股蓝、韭菜子、积雪草、蒺藜。 K诃子、苦丁茶。 L罗布麻、芦荟。 M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木香、木贼、牡丹皮、麦门冬、玫瑰花、玫瑰茄、墨旱莲。

N女贞子、牛蒡子、牛蒡根。 P平贝母、佩兰、蒲黄。 Q青皮、茜草、 R人参、人参叶、人参果。 S三七、山茱萸、升麻、生地黄、生何首乌、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沙苑子、首乌藤、桑白皮、桑枝、酸角、熟大黄、熟地黄。 T土茯苓、天门冬、天麻、太子参、菟丝子。 W五加皮、五味子、吴茱萸。 X玄参、西洋参、香附。 Y远志、益母草、淫羊藿、野菊花、银杏叶、越橘。 Z竹茹、制大黄、制何首乌、泽兰、泽泻、知母、枳壳、枳实、珍珠、浙贝母。 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59 B八角莲、八里麻、巴豆、白降丹、斑蝥。 C川乌、长春花、草乌、蟾酥。 D颠茄。 G广防己、甘遂、关木通、鬼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