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时代影视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探讨_由_阿凡达_现象引发的思考_罗立新

数字时代影视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探讨_由_阿凡达_现象引发的思考_罗立新

科技信息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0年第29期数字时代影视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探讨

———由《阿凡达》现象引发的思考

罗立新(云南电视台影视频道云南

昆明

650031)

【摘要】本文从电影《阿凡达》创造出新的全球票房纪录,延展出数字时代影视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探讨。通过数字技术在《阿凡达》中的应用、《阿凡达》带来的艺术享受、数字时代艺术发展现状的分析等说明数字时代影视艺术与技术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数字时代;艺术现状;艺术与技术。

2010年3月,詹姆斯·卡梅隆的力作《阿凡达》全面推出,全球总票房超过25亿美元,缔造了新的全球票房纪录,打破他的作品《泰坦尼克号》尘封了13年的全球总票房纪录。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轻松实现自我超越,再次成为“世界电影之王”。

《阿凡达》能够取得这样的票房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数字时代高新技术的应用。但它绝不是那种仅仅为了炫耀技术的好莱坞大片,其中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数字技术的全面融入,使得《阿凡达》成为开创全球数字电影时代的电影。其里程碑作用,将电影艺术带入了一个新的技术时代。

下面就《阿凡达》现象带给我们关于数字时代影视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作一个探讨。

1数字技术在《阿凡达》中的应用

卡梅隆在世界影坛上无疑是一位勇于技术创新的导演,这种创新精神具有电影艺术特有的技术性内涵。回想他的创作历程,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是一次电影特效的革命,总会把观众带入一种新的视觉境界。其他导演虽然也在做着技术化的艺术尝试(如斯皮尔博格),卡梅隆更加关心的是视觉境界的完美与心理贴近。上世纪末的《泰坦尼克号》,新技术的使用,带给世界的不仅是震撼,更是一种感动,技术背景下的爱情,感动着每一位观众,票房唱响了人类的情感礼赞———这是艺术创作史上的伟大成功。在他完成《泰坦尼克号》之后的12年后,《阿凡达》与世人见面,再次给了我们一种感动,世界为这种感动给予了最高的回报。

为了拍摄电影《阿凡达》,为了完美表达自己的艺术思考和哲学思考,他对当前许多的电影制作技术做了改进,并且和他的团队一起研发和创新了一系列电影制作的数字技术。

在《阿凡达》中,卡梅隆开发出一套完整的动作表演捕捉工作流,这是一套全新的数字虚拟技术工作平台,其中主要包括动作表演捕捉舞台、虚拟摄影棚、数字化HD 摄影机、脸部动作捕捉头戴设备等。同时,卡梅隆还积极推动全美影院的数字3D 化,为《阿凡达》的诞生奠定了一个市场基础。

动作捕捉是3D 数字制作的重要技术环节,动作表演捕捉舞台给卡梅隆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数字世界,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连接的通道,这里成为他创造奇迹的舞台。这个奇迹打破了观众与屏幕,现实与幻觉之间的界限,颠覆我们观看电影的方式。

在虚拟摄影棚中可以达到和在真实世界完全一样的拍摄,导演能够任意挑选摄影角度来取景以及处理CG (CG 为Computer Graphics 的英文缩写。国际上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通称为CG 。)物体的运动、指导虚拟环境中的演员,艺术表现领域从有限走向了无限。

在这个虚拟摄影棚中最核心的设备就是卡梅隆参与研发的数字化HD 摄影机。这种摄影机为了模拟人眼的立体视觉,妨生设计成双镜头,并能根据目标距离的远近像人眼球一样调整角度。它装配的不同滤镜会在被摄物进入镜头时移除图像的不同部分,传递给大脑一种视差错觉,从而形成3D 视角。所有拍摄过程,能够直接在监视器上观察演员如何与数字世界实时互动,这与传统的系统总是在经过演员动作捕捉程序之后再加入数字环境来说,卡梅隆的这项技术是对动作表演捕捉技术最重要的创新。

影片《阿凡达》中百分之六十的镜头是采用表演捕捉的CG 元素。为了在屏幕上呈现角色的细微表情,卡梅隆参与开发了一套脸部捕捉

头戴设备。这套设备的核心是演员头戴一个离脸部只有几英寸距离的微型摄像头,它的广角镜头能记录下演员脸部最微妙的表情变化,然后输入电脑,让CG 角色完全符合演员的面部表情活动。为了让角色的表情具备足够的表现力,这支团队还特别进修了生理学:如什么肌肉的运动产生微笑?皮肤会吸收多少光线?瞳孔有多深?等等。让角色栩栩如生的脸部细节成为逐帧制作的数字CG 作品,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无“隔”地融在了一起,创造出艺术的真实。

《阿凡达》的数字元素是如此的真实,即使当它们与演员并肩共存,观众也难以分辨出真与假。卡梅隆也因此感叹道:“这部电影综合了我一生的成就。”“这是从未有人做到的最复杂的东西。”

的确,《阿凡达》中应用的数字技术成功地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电影技术的大门,人类的艺术创作通过这扇大门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2《阿凡达》带来的艺术享受

《阿凡达》讲述一个通俗的故事:为爱而温柔,为爱而战斗,生活家园不容侵犯,生命尊严不容践踏。它所体现的价值观,能在世界范围内被读懂、认可和接受,正在于它体现出一种人类共同的忧患,故事也因此由通俗染上了哲学的思考。导演卡梅隆历时15年的心血,用伟大的数字技术去表述自己对人类忧患的思考,最终呈现出一个超越了观众梦想并带给观众极大艺术享受的视觉影像世界,享受艺术的同时也享受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卡梅隆一道质疑着人类自身。

在《阿凡达》的观影过程中,3D 技术带来的效果是在你观看几分钟后就忘记了它的存在,然后主动地融入到影像世界中,技术效果已经变成你的潜意识,视觉的真实和环绕音响,切断了观众同现实世界的联系,而感觉自己是一个虚拟世界真实的参与者。

影片的精华在于潘多拉星球的场景和细节,从纳美人到各种动植物,既跟地球上所见有一定的关联,又令人耳目一新。每一次转身,都让观众瞠目结舌,似雨林,又有海底的飘逸,许多画面充满了乌托邦的美妙,让人感受到一种灵异的能量,会让人觉得瞬间的灵魂出窍。

影片里最让人感动的场景之一,是杰克的身体在黑色的丛林里被闪着神异光芒的灵树种子所包裹,那些种子就像轻盈飘浮的杨花柳絮,像在大海里浮游的透明海蜇,发着内源的光,传递着和谐的信息。部落首领的女儿就是因为看到一枚灵树种子落到已经拉弓欲射的箭头上,才没有射杀不速之客,相反大战群狼,救了他性命;还有影片中两种颜色的飞龙以及主角驾驭飞龙的镜头令人心旷神怡,当你融入剧情的时候,它会让你觉得如坐过山车;在影片的结尾,在灵树之下,在纳美人祈祷中杰克从真身飞进了化身,当他突然睁开眼睛的时候,无数的灵树种子汇聚到一起,光芒万丈、震撼心灵。

看完《阿凡达》之后,那些画面依然历历在目,感觉好像经历了一场梦。它在打动我们的同时,还使我们像影片中男主角杰克一样,得以从另一个星球人眼里审视自己所属的人类。

但是,影片真正带给我们生命震撼的是仍然是人的生命力。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人体的延伸,使我们貌似强大起来,由此丧失的却是人生命本质的力量。杰克通过生命链接在纳美人那里重新获得了原始而本真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源泉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机器解读的是生命力的丢失,大自然解读的是生命力的回归。凭借着这种生命的本质力量,杰克带领纳美族群最终战胜了机器武装起来的人类,保护自己的家园,也成为了对于自身生命的保护,这也正是人类目前共同的话题。艺术在这个时候证明了自身存在的价值,美是一种批判性思考。

○科教前沿○482

科技信息2010年第29期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上接第478页)会发展需要设置培训项目或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培训目标都应按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来确定。对于学历教育板块,学生毕业时必须同拥有毕业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4.2营销组合的第二个要素——

—定价。尽管学费标准统一制定,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随行就市定价法基础上须取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资助学生,从而形成一定的优势。

4.3营销组合的第三个要素——

—渠道。渠道管理决策中主要包括选择、激励各个中间商并时常对他们的推销活动进行评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劳动力市场、各种职业介绍所、人才交流中心相继建立,这些都可以成为该校培训营销的有效渠道,这就要求学校:第一,要从这些机构的地位、历史、近几年业绩等因素考虑对象;第二,对选定的机构进行日常监督和激励;第三,定期进行评估。

4.4营销组合的第四个要素——

—促销。学校的促销活动,可分不广告、人员推销和宣传报道(公共关系)等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各具特色,应根据实际,将几种促销方式有机地组合。必须准确确定宣传目标、信息与手段。

继续教育的科学发展上一个内容丰富的课题,在学习借鉴榜样学校做法的同时也需要各界人士广泛参与。积极、灵活运用各种理论成果,将会有助于继续教育行拓宽视野,更好的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责任编辑:王静]

《阿凡达》利用数字技术将电影的造梦能力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电影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技术的艺术呈现。在影视领域,技术永远是一马当先的,能用新技术提升叙事的影人,是值得尊敬的先驱。

3数字时代,影视艺术现状的思考

数字时代是指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时代的代名词。21世纪进入数字时代,以数字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正在对影视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影视艺术是艺术的时代体现,作为与技术最紧密结合的艺术,影视艺术与数字技术的关系在数字时代更具有代表性。从电影《阿凡达》中可以延展一些思考。

技术崇拜古已有之,从电影的发展来看,最初的电影作品是纯技术的体现,无艺术性可言。像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画面展示的只是一辆火车由远而近,朝着观众开过来,越来越近,害怕被火车头撞到的观众惊恐地从座位上站起来逃到旁边。这一时期,观众对于这一新事物的接受首先是从技术上对它的认可,是一种“记录”的崇拜。

随着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数字时代的今天,我们享受着高科技带给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同时也承认它们带来了文化潮流、艺术形态、人文观念、人本意识等方面的变化。

数字时代,艺术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即多元艺术形态、多样艺术观念、新兴艺术载体。数字时代的艺术更多地依托于技术的演进、依赖于技术的高低,而技术实现所需要的高额资金又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这样,使得艺术原本是超越物质人本而实现精神升华的寄托物,却依附于物质属性上,没有技术的“艺术”在生存上处境艰难,依托技术性的艺术形态越来越有市场,它提供出了一种人类共同的解读语言,这种认知是一种艺术的平等。

文化是影响艺术的直接因素。数字时代带来现代社会文化潮流的变化。现代社会的文化转型已经改变了人们的文化观念,因此艺术观念也受到影响。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加速,技术门槛的降低使得大众的参与度越来越大,艺术的性状也逐渐开始变化,导致艺术通俗化程度加快。

在传统的艺术概念中,艺术是归属于精神占有者和创造者,是精英文化的象征和少数人的专利。而在数字时代,技术托生的艺术极大改变了传统艺术概念,其市场化助产出大众艺术,其核心变化是人类创造的超越物质存在的精神需求的“艺术”更多地被物质性、技术性的艺术所掩盖和代替。工业流水线借助技术工具可以批量生产规格化形态的艺术,使人人都有成为“艺术家”的可能,创造者和欣赏者是一样水平的普通人诸如此类这些都成为事实。沉浸在技术技巧层面所满足的艺术,逐渐失去了传统艺术所给予人们内容意义的感知。这是我们所面临的数字时代艺术现状的背景。

4数字时代,影视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数字化的影视作品是数字时代影视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这些影视作品无论在制作、传输、观赏、艺术手段发挥等方面,都体现出数字时代艺术的许多优势。

数字技术与影视的结合的确给影视作品带来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传统迪斯尼二维动画被三维动画(世界第一部三维电脑动画片《玩具总动员》)所代替;1977年上映的与数字技术应用相关的科幻片《星球大战》取得近8亿美元的票房;1993年制作的科幻片《侏罗纪公园》是第一部三维动画合成的影像,《侏罗纪公园》取得9亿多美元票房,2010年《阿凡达》全球总票房超过25亿美元等都说明数字技术的魅力。

在认识数字影视作品的积极意义时,我们更多的是陶醉于数字技术带给我们的视听享受。正如《阿凡达》带给观众的那种美轮美奂、颠覆视觉、超越梦想的艺术享受,这样的艺术享受见证了数字技术使得影视艺术文化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得以更大程度的发挥,艺术期待的创造和超越常态的理想在数字年代得以实现。但显然,观众需要的奇观还是在于影像本身,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而不仅仅是技术的炫耀,所以这其中体现出技术的作用是艺术表达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目标。

当有记者问卡梅隆是否想要拍一部完全用CG,完全不要真人演员的电影时,卡梅隆的回答是,不,从没想过。他说,作为导演,我只能和真人演员交流,作为故事要用演员的心灵和灵魂来表演,而电脑做不到。虽然电脑能够人为做一些我们想做的事,但是电脑是人工智能,而不是人工心灵,它们不能代替演员。卡梅隆清醒地知道,人是文化传播的终级介质,只有人才能创造感动人的艺术,只有人才能在艺术的追求中质疑自身。而这正是他成功的关键所在。

影视艺术方面的革命首先来自于技术上的突破。在数字技术高扬的今天,影视作品艺术性的内涵和外延需要面对的是数字时代的文化课题的变革,需要更为解放、创新和开拓的视野和思想,而不能局限于具体的感官需要,应当强调艺术的充分发挥与技术的相互促进的意义所在。

我们需要“高技术”,其实是要高技术实现了我们内心期盼却难以实现的画图和梦想,是要高技术呈现出来的文化内容、情感实现的对象。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真实的文化情感,是人文关怀的价值、是震撼心灵的精神升华。

2010年3月8日,第8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洛杉矶举行,史上最贵和票房最高的《阿凡达》仅获得安慰性质的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三个技术奖项,而低成本影片《拆弹部队》,收获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六项大奖。比较下来,现实批判比虚拟批判更加直接;眼前战争的伤痛比虚拟的外星球更加直接。虽然艺术的思考是一致的,最终理性同血淋淋的伤口、心智的撕裂是有区别的。纳布科夫“艺术离不开真实”的感悟就是这个道理。不过《阿凡达》3D技术的应用在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和25亿的票房,本身就是历史的认同和社会的认同,这一点也许历史会回答我们。

在影视的发展过程中,从机械时代到电子时代再到数字时代,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会带来新的制作环境和变革力量。每一次技术的革命都极大地拓展了创作人员的思维空间,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相关艺术理论的演进。

所以,在数字时代,影视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中,技术的基础性支持使得艺术的表现成为可能;艺术的指导性为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与发展方向,技术与艺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默.一个全新的世界——

—《阿凡达》.电影世界,2010年,第3期.

[2]周星.数字时代艺术的守望.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作者简介:罗立新,女,广东人,云南电视台主任编导。

[责任编辑:常鹏飞]

○科教前沿○

48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