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大中文系内部期末复习!先秦两汉文学史复习资料

北大中文系内部期末复习!先秦两汉文学史复习资料

北大中文系内部期末复习!先秦两汉文学史复习资料
北大中文系内部期末复习!先秦两汉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节关于文艺的起源

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生产劳动过程中,它是根据生产劳动的实际需要产生出来的。

第二节上古歌谣

一些古籍中保存下来的少数质朴的歌谣,从思想和形式看,比较接近原始形态。

它们不但形式淳朴自然,内容也多是反映远古人类的劳动和生活,与生产劳动密切相关。原始歌谣的主要特征:产生于生产劳动,集体口头创作,语言淳朴、节奏短促,以二言为主,具有诗、乐、舞综合性。

第三节古代神话

几个著名神话的讲解分析

《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反映了原始人对某些自然现象的幼稚解释,以及大胆想象、探索。《女娲补天》:反映了古代人类对自然灾害的斗争,概括了人类智慧和对自己力量的自信。《夸父逐日》:反映了人类向自然大胆的挑战;前人不忘造福后人的美德。

《精卫填海》:以悲剧的方式反映和赞颂了远古人民征服自然、百折不回、誓死不屈的坚毅精神。

《后羿射日》:不仅反映出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还表现了远古人民对天体自然的认识,以及对人类伟大发明――弓箭的赞美。

《鲧禹治水》:反映了远古人民与自然斗争时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精神。

第四章《诗经》

第一节书名、篇名、分类、作者及创作年代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从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六世纪)大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作品。原称《诗》或《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经典,称为《诗经》。

《诗经》作品产生地区在以黄河流域为主的中原地区及江汉流域。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包括小雅、大雅,“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风、雅、颂是根据音乐曲调的不同而划分的。“风”的含义,据朱熹《诗集传·国风序》,是“民俗歌谣之诗也”。十五国风,实即十五个地区的地方音乐。“雅”的含义,据梁启超说,是指“中原正声”,亦即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颂”则是“宗庙之乐歌”(朱熹《诗集传·颂序》),是在宗庙祭祀时所用的舞曲。

第二节结集成书及流传

《诗经》作者多不可考。其中民歌为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由“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以其音律、以闻天子”。

《诗经》有的是文人“献诗”而得。

《诗经》的编订者是太师。孔子“删诗”说是不可靠的。

秦代焚书之后,汉代传诗者有齐、鲁、韩、毛四家。今存仅“毛诗”一家。毛诗附有大序、小序,是汉人解诗之作。

第三节《诗经》的思想内容

一. 民歌的思想内容

(一)农事诗

讲解分析《豳风·七月》。《七月》反映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展现了周代农业生活的风俗画面。《周南·芣苢》反映了劳动者愉快的劳动生活。

(二)徭役诗

讲解分析:《小雅·采薇》,这是一首反映久戍不归、思念家乡的诗。《小雅·何草不黄》是长年服役者的痛苦和怨愤的写照;《豳风·东山》更是深刻动人,反映了征人还乡途中悲喜交集的复杂心理。

讲解分析《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等启盼久来归丈夫的思妇诗。

(三)爱情婚姻诗

讲解分析《周南·关睢》男主人公大胆、真率、健康的爱情追求;《邶风·静女》中青年男女幽会的情趣;《郑风·溱洧》中青年男女相伴游春时相互戏谑的主动、热情、亲昵、开朗、大方;《秦风·兼葭》则表现了相思者寻觅和苦恼;《鄘风·柏舟》是少女怨恨反抗家长对婚姻的干涉。讲解分析《卫风·氓》,它反映了妇女被丈夫欺凌和遗弃的悲剧;《邶风·谷风》也是一首弃妇诗。

(四)爱国诗

讲解分析《秦风·无衣》,它反映了人民团结一心、反抗外敌的情景,洋溢着深厚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精神。《小雅·采薇》交织着士兵的爱国热情和诉说战争生活劳苦悲伤的复杂情绪。许穆夫人的《鄘风·载驰》也是一首爱国诗。

(五)讽谕诗

简介《邶风·新台》、《陈风·株林》、《鄘风·墙有茨》、《秦风·黄鸟》等诗。

二. 古老的民族史诗

(一)《大雅·生民》:叙述周始祖后稷的诞生和发明农业的历史。

(二)《大雅·公刘》:叙述公刘率周人由邰迁豳垦荒造屋情形。

(三)《大雅·皇矣》:记述古公禀父率众迁岐创业史。

(四)《大雅·皇矣》:歌颂文王伐崇、伐密战绩。

(五)《大雅·大明》:赞颂武王伐纣成功。

这五篇史诗,较完整地勾勒出周人发祥、创业、建国史。

三.文人诗的思想内容

在《雅》诗和《国风》中,都有怨刺诗,亦即前人所谓“变风”、“变雅”。《毛诗序》指出:“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汉书?礼乐志》也说:“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这些话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怨刺诗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伦理因素,指明了怨刺诗的主旨所在。怨刺诗主要产生于西周末年厉、幽时期及其以后,无不带有乱世的鲜明印记。

“二雅”中的怨刺诗多为公卿列士的讽谕劝戒之作。有的借古讽今,如“托于文王所以嗟叹殷纣”(朱熹《诗集传》卷十八)而刺厉王的《大雅?荡》。又如《小雅?正月》相传为“大夫刺幽王”(《毛诗序》)。诗人以“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儆戒今王,是更直接的经验教训。更多的作品是针砭时弊,指斥昏君。如《大雅?民劳》相传为召穆公刺厉王。还有一些以斥责奸佞为主题的怨刺诗,如《小雅?巷伯》对谗佞小人的切齿痛恨。

“二雅”中的怨刺诗多出自贵族文人之手,《国风》中的怨刺诗则多出自民间,因而更直接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其内容更深广,怨愤更强烈,讽刺也更尖刻,具有更激烈的批判精神,如《魏风?硕鼠》揭示了在奴隶主残酷剥削压榨下,奴隶们辛勤劳动果实被掠夺一空,以致无以为生、流落四方的悲惨现实。

第四节《诗经》的艺术成就

(一)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题材广泛, 真实深刻的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

(二)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

民歌作者以淳朴自然的语言、形式,自然流露思想感情,反映了人民朴实的生活和愿望,淳

朴自然,一片天籁。

(三)赋、比、兴表现手法

赋就是直接描写陈述。比就是打比喻。兴一般是在开头用两句话写一下周围景物,以引起下面歌词。大量而成功的运用比、兴手法,确为《诗经》民歌重要艺术特色之一,也构成了它的浓郁风土气息。

(四)复沓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

产生于人民集体口头传唱的歌,自然形成了联章复叠形式,既便于记忆、传诵,又形成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句式既以四言为定格而又随机而变,表现灵活自如。

(五)动词、形容词的恰当运用,用重言叠字拟声状貌,穷形尽相,声情毕肖,双声叠韵使声调更趋谐美。

声音和谐自然“动乎天机,不费雕刻”而自然成韵。

第五章先秦散文

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说理文,又称诸子散文;一是以记历史人物思想、活动、历史事件为主的散文。

第一节历史散文

(一)《春秋》和《左传》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料编纂的一部编年史,但记事过于简略。孔子修订《春秋》,并不在于纯客观地记录历史事件,而是通过遣词造句,寓示褒贬,也就是所谓“春秋笔法”。《左传》与公羊高的《公羊传》、谷梁赤的《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的作者:相传为鲁太史左丘明。

《左传》的思想观点及政治倾向:在天人关系中比较强调人的作用;在君、民关系中,比较重视民的作用,民本思想;对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持“不隐恶”的态度,赞扬了有作为的政治家和有爱国思想的人物,但也宣扬了迷信思想及某些宿命论观点。

《左传》的艺术性:长于描写战争,善于在矛盾斗争中表现人物思想性格;语言精练传神;善于写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它对战争的描写有三个特点。一是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交待得很清楚,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等皆是如此。二是作者常着眼于战争胜负的政治分析,有卓越越的历史家的眼光。象秦晋殽之战,作者着重写了秦国国内意见的不统一,秦穆公完全听不进蹇叔的正确意见,又通过王孙满之口指出“秦师轻而无礼”,通过先轸之口指出秦国出师不义,“以贪勤民”。而晋国则是同仇敌忾,并且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样,未及交锋而胜负已判。对于战场上双方的交兵,则轻轻一笔带过。三是在描写战争时时常穿插一些有兴味的细节,有时寥寥几笔,便能勾画出一些生动难忘的镜头。)

(《左传》叙事详密完整,情节曲折生动。如僖公二十三年、二十四年记晋公子重耳出亡。重耳在外凡十九年,历经八国,《左传》依次叙事,或详或略,参差错落,既写出了重耳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又与后面的叙事紧密联系。清冯李骅《读左卮言》谓《左传》“议论之精,辞令之妙,都经妙手删润,然尚有底本。至叙事全由自己剪裁。”就是指《左传》的叙事比辞令、议论更能显出作者的创造性。)

(富有艺术魅力的应对辞令。《左传》中行人辞令之美历来极受称道,但实际上其他人员的应对辞令也常常十分精彩。象《秦晋殽之战》中百里孟明视对阳处父所讲的话,绵里藏针,在貌似感激的词句里透露了报仇雪耻的决心。又如僖公三十年郑国烛之武对秦穆公的一番说词,分析利害,洞察幽微,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一席话化敌为友,挽救了国家的危亡。)

(二)《国语》

《国语》是一部国别史,主要记言。作者:相传为左丘明。

《国语》中表现了一定程度的民本思想。如《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中表现了某种程度的爱国思想,如《晋语》四中对郑国大夫叔詹的描写。对统治者的奢侈荒淫,它也有所揭露。如《晋语》八“叔向贺贫”中列举一些贵族“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结果招致杀身灭宗之祸。《国语》在文学性上不如《左传》和《战国策》,但也有它自己的特色。《国语》的语言平实自然,明白流畅,既与《尚书》的佶屈聱牙大不相同,也有别于《春秋》的凝练含蓄。其所用词汇大都明白易懂,句式也比较接近口语。某些记事的篇章,有时也写得情节曲折、形象生动。如《晋语》二“骊姬谮杀太子申生”,对晋献公的昏愦愚妄、骊姬的阴险诡诈、申生的软弱顺从,均有十分生动的描绘。《国语》包括二百四十三则长短不等的故实,各含繁简不一的情节。其中颇有一些虚构和想象的成分。如《晋语五》记灵公使鉏麑杀赵宣子,鉏麑自杀前的一番慨叹,记之凿凿,何从得知?再如《晋语一》记骊姬夜半而泣谮申生,如此枕边之言,旁人又何从得知?这些描写,曾被指为“荒唐诬妄“。其实这样一些描写正闪耀着文学的光彩。

(三)《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纂集的一部国别史,记言为主,作者无可考。

《战国策》思想复杂,主要反映战国纵横家的思想,对游说之客的活动和他们的奇智异谋、策略,作者真实记载,也予以颂扬。也对某些有远见、正义之士作了颂扬。

《战国策》的思想倾向主要表现在:(1)崇尚计谋策略。(2)重视名位利禄。(3)注意明势审时。

从文学的角度看,《战国策》的成就却很大。它叙事状物,铺排扬厉,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如《齐策》一中苏秦对齐王夸说齐国力之强、临淄之富,铺陈夸张、多用排比,音韵铿锵和谐,对后世辞赋影响甚大。

它说理论事,纵横驰聘,富有雄辩性。如《赵策》三的“鲁仲连义不帝秦”。鲁仲连为了说服辛垣衍取消帝秦的主张,他首先从道义出发,指出秦是“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权使其士,虏使其民”,表现自己誓死不愿帝秦;接着列举周威王、商纣王为例,瓿析帝秦的危害;接着又举邹、鲁之臣为例激励三晋大臣,激励辛垣衍;最后又剖析帝秦将对辛垣衍自身的地位利益所造成的威胁,终于使辛垣衍折服。列举史实,剖析利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战国策》中描绘了许多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如朝秦暮楚追逐功名的策士苏秦(《秦策》一),善于讽谏的大臣邹忌(《齐策》一)、不畏强暴、不辱使命的唐且(《魏策》四),为人排难解纷而无所取的鲁仲连(《赵策》三)、爱子心切而不识大体的赵太后和善于揣摩心理而巧妙进谏的触龙(《赵策》四)等等。在《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初出场,自称“无好”、“无能”,而又几次弹铗高歌,索取较高的生活待遇,这已表现出了他异于常人的风采。按下去写他为孟尝君“市义”的经过,则正面表现他的才能和见识。接下去再写他为孟尝君复凿二窟,更进一步地表现他的政治远见和才能。最后结尾说:“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芥之祸者,冯谖之计也。”用事实收束全篇,对冯谖作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战国策》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象“鹬蚌相争”(《燕策》二)、“狐假虎威”(《楚策》一)、“画蛇添足”(齐策)二)、“南辕北辙”(《魏策》四)、“亡羊补牢”(《楚策》四)等,都是流传至今的有名寓言故事。

第二节诸子散文

(一)《论语》

《论语》主要是记述孔子言谈行事的一部书。它以记言为主,是一部语录体著作,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于战国初编纂成书。

孔子的基本核心是讲“仁”和“礼”。

《论语》的文学价值

1、《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明白易懂,文字简括,颇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

2、《论语》有时通过简短的对话,显示出人物的性格,因而也具有一定的文学意义。

3、《论语》多用语气词,含蓄蕴藉,形成迂徐婉转的语言风格。

(二)《墨子》

《墨子》一书大部分是墨子弟子对他的言行记录,也有一部分是后学者著作。

墨子的思想:主要是“兼爱”和“非攻”,另外主张“尚贤”、“节用”、“节葬”、“非乐”。

《墨子》散文特色:注意用事实论证;提倡质朴和实用,对一切语言文字的表达,强调有切实的内容,以道理说服人,反对无益于实用的修饰与文采。以逻辑严密著称。

(三)《孟子》

《孟子》一书是记述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基本是一部对话录集,但无论篇章结构和言辞文采上都较《论语》有很大发展。

孟子思想是“性善”论,政治主张核心是“仁政”,有较强的民本思想,对统治者的暴政作了激烈的揭露批判。

《孟子》的文学价值

1、从体制上说,《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录体,但较《论语》已有很大发展。这不但是因为它的篇幅加长,议论增多了,而且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要添上题目,就可以单独成篇。

2、《孟子》的突出特点是善用比喻。有时是短小的比喻,有时是完整的小故事、寓言。孟子书中的比喻,有的属于推理,如“折枝”(《梁惠王上》),“攘鸡”(《滕文公下》);有的是寓言比兴,如“揠苗”(公孙丑上),“乞祭”(《离娄下》)都妙趣横生,旨意明白。

3、善设机辟,请君入彀。从身边的小事说起,慢慢引入正题,使对方陷入论辩的困境。

4、《孟子》散文富有气势。多用排比,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逼人,横行无阻。(四)《庄子》

《庄子》一书中《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出于门人和后学者之手。全书思想相同,风格一致。

庄子的自然哲学、人生哲学和理想境界。(“天道无为”思想,他崇尚自然,宣扬天道无为;他把“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等等人世间与自然界的差别混为一谈,否认事物差别;政治上,“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肤箧》)之类的愤慨和议论,对于黑暗现实的揭露与批判;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庄子的人生理想是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和对现实社会的彻底超脱。他从齐物我、齐生死的观念出发,幻想出一个不受任何条件限制而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臆造出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理想人格典型,声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庄子》散文艺术;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词汇丰富,描写声形毕肖;善于运用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故事说明道理。富于抒情性。

(五)《荀子》

荀子是先秦时期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哲学上主张“人定胜天”,思想上主张“性恶”论,政治主张礼治为主又兼法治。

《荀子》书中的文章多为关于社会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长篇专题学术论文,论点明

确,论断缜密,结构谨严,风格朴实、深厚;善于运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为论据,巧譬博喻,反复论证;造语简练,多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句式,整齐流畅,适于诵读。

《荀子》中还有一组称为《赋篇》的文章、共有《礼》、《知》、《云》、《蚕》、《箴》五篇。形式为问答体,在体制上,《赋篇》也是后来盛极一时的汉赋的渊源之一。另外又有《成相篇》,以民间歌谣形式表达他的政治思想,《成相》篇采用说唱形式,对后世弹词、鼓词有影响。(六)《韩非子》

韩非是战国末年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严刑峻法,他的政治学说基本上是前期法家“法”、“术”、“势”思想的结合。。

韩非子散文特色;严密的推理,文风犀利峻峭的风格;善用历史故事和寓言进行说理。

第六章屈原与楚辞

第一节楚辞的诞生

(一)楚辞,是在公元前四世纪,产生在楚的一种新诗体。其名称本义是指楚地的歌辞,有浓厚地方色彩。刘向汇集屈原、宋玉诸作和汉人仿作,编成专书,名“楚辞”。楚辞又称“骚”或“骚体”。

(二)楚辞的产生,与南部民歌有密切关系,对其产生影响最大的是楚地民间“巫歌”;其产生也受到北方《诗经》的影响;楚辞也受到当时散文的影响;更归功于屈原的创造。(三)楚辞的产生,在我国文学史上,是具有划时代重大意义的。

第二节屈原

(一)屈原名平,楚贵族,约生于公元前340年死于公元前278年,他生活的时代正当战国后期,各国间兼并战争剧烈的时代,“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二)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主张改良楚国内政,明法度举贤能,对外联齐抗秦,实现统一大业。

(三)屈原的才能和革新政治主张遭到贵族旧势力的猜忌反对,楚王两次把他放逐,屈原终于自沉汩罗,以身殉志,表现了高洁人格,强烈的爱国主义。

(四)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伟大诗人。

第三节屈原作品评述

(一)《离骚》

《离骚》是一篇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逸响传辞,卓绝一世”。是作者再放江南时的作品。《离骚》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政治理想和为国献身的伟大精神,表现了诗人崇尚高洁、坚持操守的伟大人格和“九死不悔”的斗争精神。

《离骚》的伟大艺术成就: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在诗体和诗歌语言上也有创造,诗句加上“兮”字运用,增强诗的咏叹抒情气息和音乐美。“离骚”二字的含义,据司马迁《屈原列传》说:“犹离(罹)忧也”,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关于“离骚”的题义,还有其他一些不同的说法。

《离骚》全文可分三大段:

第一大段(“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是诗人回顾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斗争经历、不幸遭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悲痛感情。

第二大段(“女嬃之婵媛兮”至“余焉能忍与此终古”)由女嬃之责骂而引起作者陈词重华、求得中正之道,于是上下求索,而结果均告失败。这实际是隐括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对楚王反复争取的失败、对理想追求的失败。

第三大段(“索琼茅以筳篿兮”至“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写灵氛劝诗人去楚以求合,而巫咸则劝诗人留楚以求合。诗人想到楚国政治的黑暗,准备去国远游,而又终于不忍,决心以死殉国。

这三大段亦可看作是两大部分。第一大段为第一部分,写现实斗争;第二、三两大段为第二部分,写现实斗争失败后的思想活动,是思想上的“神游”。

《离骚》充满了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它自始至终贯穿着诗人对“美政”理想的热烈追求,贯穿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而当最后理想无法实现时,诗人又表示了以身相殉的坚决态度。它塑造了超出现实之上的抒情主人公崇高峻洁的自我形象:饮木兰之坠露,餐秋菊之落英,以芰荷为衣,以芙蓉为裳;高冠长佩,树蕙滋兰。而两次神游,作者周游四极,以飞廉、望舒为随从,以玉虬、凤<医鸟>为驾车,饮马咸池,总辔扶桑,流沙赤水,九歌舞韶,想象丰富瑰奇,场面宏伟壮丽,境界恍惚迷离,浪漫主义色彩尢为浓厚。

《离骚》大大丰富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诗经》的“比”,一般是简单地以此物比彼物,而且用作比喻的多为日常生活常见之物。但《离骚》则不然,《离骚》已经把简单的比兴发展为象征体系。《离骚》中用作比兴的喻体,往往具有多方面的含义,贯穿全文。如既以采兰、佩兰象征自己的品德修养,以“滋兰”比喻培养人才;又以兰之无人佩用喻贤人君子之受排挤,以兰之变质喻人才之变节。

《离骚》的抒情具有回旋反复的特点,正如司马迁所说,是“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如诗歌开头第二小节说:“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阝比>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接下去(第五节)又说:”忽驰鹜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接下去(第六节)又说:“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以同样的象征手法,反复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操守。又如诗中表示自己坚持理想宁死不变的决心,一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一曰“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一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一曰“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直到最后,还是说:“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如此反复倾诉,再三表白,正表露了作者对自己高尚情操和爱国热忱不为人理解信任所感到的痛苦,同时也带来了回旋反复,荡气回肠的抒情效果。

(二)《九歌》

《九歌》是屈原吸收楚民间神话故事,并利用民间祭歌形式写成的一组风格清新优美的抒情诗。

《九歌》有对天神的热烈礼赞,也有描写神与神、人与神相恋爱的情歌。《国殇》赞颂了楚国卫国将士的英雄气概。

《九歌》艺术特色:情景交融的意境;浪漫主义的手法。

讲解分析:《山鬼》、《湘君》、《湘夫人》、《国殇》等。

(三)《九章》

《九章》是一组政治抒情诗,非作者一时一地之作。

《九章》主要是记实之辞,用直接倾泻方法表现复杂心曲和奔放感情,优美情感与记实之辞相结合是它的主要特色。

(四)《天问》、《招魂》

《天问》对天命、自然提出了大胆疑问,气势磅礴,奇气逼人。

《招魂》以幻想手法,曲折表现对楚国,对家乡无限眷恋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招魂》吸取许多古代神话材料,构成一篇浪漫主义奇文,排比铺叙,辞藻华丽,对汉赋有不小影响。

第四节楚辞的发展

(一)屈原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创造了全新的诗歌样式――“骚体”。

(二)屈原的艺术影响,他的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开辟了我国文学的另一影响深远的传

统;发展了《诗》的比兴;“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直接影响汉赋形成;为五、七言诗产生铺平了道路。

(三)其他楚辞作家

宋玉是屈原之外楚辞最重要的作家。

《九辩》是宋玉作品最可靠的一篇,表现了“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悲秋情绪。

《九辩》在艺术上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结构巨丽,文辞秀美,音韵谐美,情味悠长。

简析:《九辩》

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楚辞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宋代《楚辞》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出现了许多研究大家。就注本来说,最著名的要数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和朱熹的《楚辞集注》。

第二编秦汉文学(30学时)

第一章秦汉文学概述

汉代的乐府民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在乐府民歌的影响下,东汉末年的文人五言诗创作得到高度发展。

赋是汉代重要的文学样式。

在先秦散文的基础上,在汉代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代表传记文学高峰的司马迁的《史记》。其他散文。

第二章汉赋

第一节赋的孕育与形成

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赋和诗经、楚辞的关系。

第二节汉赋的演变

汉赋的发展经历了骚体赋、新体赋、抒情小赋。

汉赋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发展变化密切相关。

第三节汉赋的历史评价

内容贫乏,文词繁琐,极尽铺张扬厉,以歌功颂德为主旨是大赋的基本特征。大赋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逆流。

赋的发展源流简述:

赋本是战国后期的楚国兴起的一种文体。荀子作《赋篇》,最早以赋名篇;赋的进一步发展,则受屈原等所作楚辞的巨大影响。

赋是两汉文学的主要形式,作者及作品的数量都十分可观。

汉初的辞赋,主要是继承屈宋传统的骚体赋,代表作家有贾谊、淮南小山等人,其作品的内容多以抒情为主;

至文景之间,枚乘作《七发》(散体大赋确定的标志),变骚赋为散体,变短制为长篇,变抒情为状物,以铺张扬厉,叙事状物为特点的汉大赋遂告成立;此后二百年间,赋便主要沿着枚乘所开创的这条道路前进。赋家们逞雄才,驰彩笔,创作了许多恢宏瑰丽的大赋。杨(雄)、马(司马相如)、班(固)、张(衡),所谓汉赋四大家,就是这一个时期最重要的代表。汉大赋的这种鼎盛状况,除了统治者的爱好以及文人用此作为进身之阶等因素外,当然更与当时汉帝国的强盛统一有关。但及至东汉中叶以后,政治日趋腐败,外戚宦官争权,国势日蹙。在这种情况下,以京都、田猎、宫苑为扛叙对象,以歌功颂德为主要内容的汉大赋逐渐失去了产生的基础;以讥时讽世、咏物言志为主的抒情小赋,遂代之而兴。作为这一转变的标志的,是张衡的《归田赋》,其他代表作家则有蔡邕、赵壹、祢衡等人。

以枚乘《七发》为标志的新体赋汉大赋,与《楚辞》之比较:

1)、从内容上看,楚辞批判现实,抒发个人的愤惬感情,汉賦则铺张宣扬统治阶级的华贵和享乐生活。屈赋直谏责斥,汉赋是温和的讽谕劝戒。

2)、从形式上看,楚辞是一种形式自由、散文化倾向的诗歌;汉赋改变楚辞句中多用虚词,句未多用语气词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

汉大赋成熟的代表作: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子虚》、《上林》赋为汉代散体大赋的成熟代表作。赋中先写子虚夸楚、乌有先生炫齐,最后亡是公以汉家天子上林的巨丽、游猎的壮观,压倒齐楚。篇末还通过亡是公的口表示了汉天子对游猎的自我反省。《子虚》《上林》赋的用意,是通过亡是公渲染天子游猎的壮举,歌颂大一统皇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为巩固封建帝国的中央集权制服务;同时也有某种劝戒和讽谏的用意。但作品以主要的笔墨去夸张帝王的物质享受,描写骄奢淫逸的生活,大大冲淡了讽谏作用。正如扬雄对这种体制的赋所指出的:“劝百而讽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

抒情小赋兴起的标志:张衡《归田赋》

他生活的年代是东汉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宦官专政,政治黑暗。张衡为官清正,不为此辈所容,萌发归田闲居之心,他的抒情小赋《归田赋》就表现了他的这一思想。赋首叙久宦不得志,实现理想无望,于是决心归田;次叙归田后春日遨游之乐;最后归结于娱心琴书之趣,以著述为意。情景十分和谐,意趣高远,语言中颇有骈偶成分,是最早写作抒情小赋的作家,开一代赋作风气。此后,抒情小赋不断出现,到了魏晋遂蔚然成风了。

东汉后期批判社会的抒情赋

东汉和、安以后下至桓、灵之世,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十分尖锐,国势日蹙。歌功颂德、表现统治阶级豪华贵盛的大赋也随之衰落,批判现实,抨击社会黑暗的抒情短赋代之而起,辞赋获得了新的生命。这一类赋有赵壹的《刺世嫉邪赋》和蔡邕的《述行赋》等。

第三章《史记》与《汉书》

第一节司马迁的家世、生平、思想与著述

1.“世典周史”的家世

2. 阔大的漫游生活

3. 李陵之祸

重点介绍出游和“李陵事件”及《史记》的写作过程。

《史记》的思想内容

(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某些真实情况。充分肯定了陈胜、吴广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在历史上的作用。

(二)揭露鞭挞了最高统治者的凶残暴虐、贪婪狡诈和庸俗无赖。如刘邦的流氓习气,猜忌杀害功臣的残忍。即使本朝的皇帝他也没有讳忌,如揭露武帝信用酷吏残害人民、愚蠢地迷信神仙言士等。

(三)对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中下层人物的优良品德予以热情讴歌。

(四)在一定程序上否认天命,同时也强调了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第二节《史记》体例它开创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体裁,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八书、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

第三节《史记》的文学成就

(一)能抓住带本质意义的典型重大历史事件,选取这些事件,写出人物在当时的作用,也表现了人物性格。

(二)善于运用“互见法”。

(三)善于通过细节来刻划人物。

(四)善于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去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如《项羽本纪》中“鸿门宴”一节,在刀光剑影中纠集着项羽集团和刘邦集团的矛盾,项羽集团内部主战、主和派的斗争,项羽是这些矛盾的结集点。从项羽对种种矛盾的处置,显示出他的幼稚、仁慈、坦率种种心理因素,而刘邦在这一场面中也显示了他的灵活、狡诈的性格特点。

(五)通过人物的对话、独白,成功地显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声音笑貌。如写刘邦和项羽都见过秦始皇的出行,项羽在观秦始皇渡浙江时,脱口而出说:“彼可取而代也”,显示出他的雄心勃勃,又看出他的无所顾忌、心口如一的坦率性格;而当刘邦在咸阳见到秦始皇出行场面时却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说得委婉曲折,垂涎于至尊之位的心思也揭示无遗。(六)多角度地烘托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如对信陵君的刻画,作者重点写了他亲迎侯生的面,通过侯生毫不谦让直上公子上座,侯生故意久立市中以微察公子,写市人皆观公子执辔,写公子从骑者窃骂侯生,写宾客们的惊讶,就是通过这些不同人物的不同态度,突出信陵君谦恭下士的性格特点。

第四节关于《汉书》

(一)《汉书》的创作。

班固的父亲班彪,曾续《史记》成《史记后传》若干篇;班固于明帝永平元年(58)在父亲著作的基础上开始撰定《汉书》,五年后被人告发,以私改国史罪被捕入狱,得弟班超营救,明帝亲阅所写传记,不仅没有处分,反而供职兰台,敕令修史;至章帝建初七年(82)基本完成,前后经历了二十八年。一部分“志”、“表”,还是在他死后由妹班昭及马续续补完成的。(二)《汉书》与《史记》的比较

《汉书》以史家之笔,记录西汉一代的历史,对汉代统治集团的昏庸残暴,对上层社会的炎凉冷暖,对社会危机和民生疾苦,对有功于社会的仁人志士,均有比较客观真实的反映,其中也寄寓着作者的爱憎和批判。此是《汉书》与《史记》的相似之处。但因为班固生在专制压迫、经学统治严重的时代,又因为班固家世传统的影响和他自身性格的软弱,《汉书》的史学见解和史学精神,又不如《史记》。

1、班固的时代,中央集权加强,经学统治严重,更加上汉明帝对班固的修史有了直接的干预,故《汉书》对人物事件的抑扬褒贬,受到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而少有《史记》的批判锋芒。

2、司马迁作《史记》,寄慨遥深,史识亦高;《汉书》于人于事,虽有褒贬,然少寄托,史识亦不及《史记》。

3、《汉书》沿袭《史记》的体例而又有所改易,多用《史记》文字而又有所删省。其体例之改易,得失互见;其文字之删省,则往往失却司马迁的微旨与叙事的生动。

《汉书》一书在体裁上承袭史记为纪传体。亦略有变更,改书为志,省去世家。全书共分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言。起于汉高祖元年(公元前二0六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二三年),共二百三十年。

虽言汉书为断代史,列传、本纪均以西汉为断限,但八表、十志则例外,如《古今人表》将古今人物分为九等,列叙其中。《百官公卿表》则溯自秦代官制,非限于西汉一朝。十志,有《礼乐》、《食货》、《地理》诸志,皆自古代开始叙述。

4、《汉书》叙事详密谨严,文字整饬赡丽,《史记》文气流荡,富于神韵。

5、《汉书》从学术和文献的角度,不独在《史记》原有的纪传中增加学术事迹,多载学术文章与经世的文章,更特设《艺文志》,讲论学术源流。把文化学术纳入史的视野,这是《汉书》的一大贡献。

第四章汉代乐府诗

第一节乐府的设立和乐府诗的保存

“乐府”涵义的演变。汉代乐府机关的设立和任务,汉代乐府民歌的采集、整理、流传。《乐府诗集》的分类和对民歌的保存。

第二节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一)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咏叹人民疾苦

(二)人生问题的探索

第三节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一)汉乐府民歌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像《陌上桑》《东门行》等诗篇,已出现了具有一定性格特点的人物形象和比较完整的情节,标志着我国叙事诗发展到一个新的更趋成熟的阶段。

(二)善于运用戏剧性的对话的独白。

(三)形式比较自由。

(四)语言质朴、简炼。

(五)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第五章五言诗的兴起与《古诗十九首》

第一节五言诗的起源

五言诗起源于民间歌谣。五言诗进入乐府促进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东汉末年五言诗艺术进入了黄金时代。

第三节《古诗十九首》的文学成就

含蓄蕴藉,情景交融,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没有雕凿。

古诗十九首的写作技巧,历来受人称道。它全部是抒情诗,为了使抒发的感情具体、细腻、有更大的感染力,作者特别注意捕捉人物内心世界种种微妙的起伏。如《行行重行行》叙岁暮之时思妇对游子的怀念,摹写别时的情景,别后的相思,在痛苦相思中浮现出的幻想和希望、怀疑和忧惧,暗示支持自己生活下去的一点内心慰藉。从她曲折的内心活动中,可以窥见她生活的寂寞、凄苦。

在具体描写时,作者多用比、兴,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用鸟兽的怀土来比拟人的乡思。又如“浮去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十九首除直抒胸臆的表现方法以外,往往借物抒情。如《迢迢牵牛星》,作者要表述的那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情借助于对天上牵牛织女星的描写来抒发。又如《涉江采芙蓉》,也是通过采摘香草鲜花贻赠情人却无缘寄达的叙写,来抒发离愁别恨。

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自然平易,却又富于概括力,十分耐人寻味。如“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看似平易,实经千锤百炼。

十九首诗的作者还好用叠字、双关等修辞手法,如“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长相思”喻指丝绵,隐语双关。

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是五言诗成熟的代表作品。

北大政治学概论难吗,考研复习范围和复习重点是什么

政治学概论 孙关宏主编 第二节政治文化的成分和类型 一、政治文化的成分 作为人们主观心理世界所反映的政治取向模式,政治文化主要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意识形态三个层次构成。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政治理论;政治意识形态则是特定政治系统试图获取其社会成员认同和支持的权威阐述系统,它构成了一个政治系统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一)政治心理 所谓政治心理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构成了人们政治性格的基本特征。就政治心理的形成过程而言,它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心理投射,它实际上反映的是现实的政治关系、政治体系、政治行为、政治现象。而就政治心理本身所呈现形式外观而言,它常常是一种直观的心理反映,以一种潜在的形式出现,是对政治生活的一种不系统的、未定型的感性认识。 就政治心理的内在过程来看,其主要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和政治态度。 1、政治认知。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事件、政治人物、政治活动及其规律等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政治认知过程就是认知者、认知客体以及认知情境等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心理过程。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人们的政治认知所能达到的程度与认知主体自身的智识水平和认知结构,以及他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密切相关。政治认知过程常常包括政治知觉、政治印象和政治认知判断三个阶

段:政治知觉是政治主体对政治认知客体形成的整体概念;政治印象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知觉的基础上对政治认知客体形成的较为固定的记忆;而政治认知判断则是政治主体在前两个过程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从而形成对认知对象的综合分析。政治认知过程要求认知主体获得相应的政治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政治认同意识,所以,它是整个认知心理过程的基础,对于政治心理的发展和政治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2、政治情感。政治情感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形成的自发的内心体验和感觉,是政治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对政治事件、人物、活动等的好恶、亲疏等心理反应。政治心理包括较低层次的政治情绪和较高层次的政治感情:前者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根据切身的政治实践而产生的暂时的主观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可能是积极的、肯定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否定的;如果说政治情绪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缺乏稳定性和可控性,那么政治感情则是一种相对持续、稳定的精神活动。政治情感是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政治心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构成的政治生活的感情纽带,也是政治动机形成的内在动力和基础。 3、政治动机。政治动机即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政治目标的内在动力。政治主体的政治动机取决于主体的政治目标以及主体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对自身政治能力所做的评估。 4、政治态度。政治态度是在以上三个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认知的重要环节。主体政治态度的肯定与否、积极还是消极,会直接反映在主体最终的行为选择上。作为政治心理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以上政治心理的构成要素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政治心理的整个过程。 【政治心理的特性:(1)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自发产生的。(2)政治心理因社会成员个体差异、社会地位和所处环境不同而不同。(3)政治心理是一种潜在的社会意识。(4)政治心理积淀相对稳定。】【政治心理的基础:(1)客观基础。指外在于政治主体的,促成其政治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因系和条件。这些要素可以用“社会环境”来概括。政治心理的社会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关系环境、政治制度环境、思想文化环境四个层面。(2)主观基础。主要指政治主体自身的条件,其中主要指政治主体已经形成的心态或心理背景。其构成包括政治主体的生物特性结构、心理结构、社会经验结构和个性倾向结构等。】 【政治心理的作用:(1)政治心理是产生政治行为的中介环节。(2)政治心理是社会政治形势的晴雨表。(3)政治心理是政治变革的制约力量。】 (二)政治思想 所谓政治思想,就是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在对政治生活系统化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观点、政治理论和政治学说。政治思想是人类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思辨的结果,它仰赖于人们丰富而深刻的政治经验和体验、

北大中文系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汇编

北大中文系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汇编 北大中文1996研究生入学考试当代专业基础试题 一、填空题(1’x20=20’) 1、《诗品》的作者: 2、《老残游记》的者: 3、《天狗》的作者: 4、《红烛》的作者: 5、《弃妇》的作者: 6、《沉沦》的作者: 7、《红梅之夕》的作者: 8、《九十九度中》的作者: 9、《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 10、《一节历史掌故、一个宗教寓言、一篇小说》的作者: 11、《倾城之恋》的作者: 12、《雨巷》的作者: 13、《颓败线的颤动》的作者: 14、《元白诗笺证稿》的作者: 15、《镜与灯》的作者: 16、苏文纨是《________》中的人物 1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出自《________》 18、“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出自《诗经》的《________》 19、《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作者: 20、《语丝》曾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等先后主编 二、解析题(5’x7=35’) 1,诗无达诂(说明其含义,作简要评述) 2,公安派(主要人物、文学主张,) 3,普罗文学(来历,文学主张,举2-3篇代表作品) 4,魔幻现实主义(主要作家,基本特征) 5,三一律(含义) 6,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基本特征) 7,新小说派(主要作家,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15’x3=45’) 1,谈谈你对“评点”这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形式的看法 2,就钱钟书、沈从文、废名以及苏青等作家的文学成就与现有文学史给予他们的地位,谈谈你对“重写文学史”一说的看法 3,复述莱辛分析雕塑《拉奥孔》中的拉奥孔父子被巨蟒所缠而陷入痛苦却又没有呈现哀号情态的见解,并谈谈你对莱辛“降格说”的看法。 北大中文1997研究生入学考试现代专业试题 一名词解释 侨寓文学、国粹派、印象派批评、〈我在霞村的时候〉、〈现代诗钞〉 二问答题 1,将下面这段话结合鲁迅的思想进行分析(30分)(〈文化编圣论〉的一段话)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整理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 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中分别体现出来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个源头。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第一节古代文学 一古代希腊文学 (一)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二)主要特征: 1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的冲天怒火,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色彩、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3 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 (三)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第二时期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主要成就:戏剧成就最大,另外还有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萨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雄辩家:苏克拉底和狄摩西尼。文艺理论家: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代表作《对话录》。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 第三时期从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奴隶制衰亡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主要成就: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态喜剧" 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米南德(雅典人)田园诗(牧歌):主要作家:忒俄克里托斯二古罗马文学(连接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201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考研初试专业课真题

2018年北大现代文学初试专业课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 1、审美意境 2、共工与颛顼之战 3、《尤利西斯》 4、新感觉派 5、艺术韵味 6、盛唐气象 7、自然主义(左拉) 8、孟姜女哭长城 二、简答题(每个15分) 1、论述沈从文湘西文学的艺术特色 2、论述北宋前(含北宋)“文以载道”说的内涵及演变 3、《伊利亚特》中的英雄形象 4、文学中“美”与“丑”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个25) 1、举出两位作家,谈谈先锋文学 2、《儒林外史》中杜少卿和《红楼梦》中贾宝玉人物对比分析 这次题目整体比较简单吧,我有一个名词解释没写对,最后一个论述题人物分析不太好,其他题目还是在意料之中的。 中外文学基础: 1.名词解释: 审美意境、共工与颛顼之战、新感觉派、《尤利西斯》、盛唐气象、艺术韵味、孟姜女传说。还有一个实在想不起来了,一个5分 2.沈从文小说艺术成就15 3.北宋及以前文以载道的发展和内涵15 4.伊利亚特中英雄特点15 5.文学中美丑关系15 6.以具体两个作家论述先锋小说特点25 7.杜少卿与贾宝玉形象之异同比较25

2018年北大现代文学初试专业课真题(回忆版) (中外文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审美意境 自然主义 韵味 共工与颛顼之战 孟姜女传说 新感觉派小说 盛唐气象 《尤利西斯》 二、 1.谈谈北宋前(包括北宋)“文与载道”这一理论的发展状况 2.论“美”与“丑”的关系 3.分析沈从文湘西世界的艺术成就 4.分析《伊利亚特》中英雄的特征 三、 1.《儒林外史》与《红楼梦》均是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品,其中杜少卿与贾宝玉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请谈谈你的看法。 2.结合两位具体作家作品,分析先锋文学的特征 (改天更新专业课~) (现代方向专业课) 一、名词解释 《现代》 激流三部曲 爱美剧 创造社 《甲申三百年祭》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 二、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 三、谈谈茅盾小说如何体现了“史诗性”的追求 四、谈谈郁达夫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 五、试论冯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六、比较丁玲和张爱玲的小说特色

法国文学史笔记整理

法国文学史 一、中世纪11-15C 1.英雄史诗《罗兰之歌》La Chanson de Roland (英雄驰骋战场) 2.骑士文学《Tristan et Iseult》(特里斯坦与伊瑟,骑士与贵妇之间的爱情) 《玫瑰传奇》 十字军东征,宗教信徒的虔敬和狂热,武士精神的勇猛和野蛮,封建势力,基督教,商业扩张都在此达到顶峰。(骑士文学中爱情是纯粹精神性的,不参杂任何其他因素的神圣情感) 3.诗歌Francois Villon 4.市民文学《列那狐的故事》 讽刺叙事诗,形形色色的动物代表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的各种性格,狼代表贵族,暴虐又愚蠢;狮子代表国王,象征权力和正义;兔代表下层群众,软弱可欺… 5.市民戏剧《巴特兰律师》 6.市民故事 二、十六世纪法国文学—文艺复兴时期 背景:文艺复兴,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人文主义精神,以人权反对神权 1.弗朗索瓦·拉伯雷Francois Rebelais 1494-1553,作家,医生(医学博士,语言天才)·《巨人传》Gargantua et Pantagruel用了13种语言: ·巨人的故事本是民间流传的某些巨大无比,豪饮豪食的巨人的事迹,与中世纪苍白的骑士形象不同,拉伯雷看到了这些巨人形象所体现出的一种肉体精神,与教会的禁欲主义形成尖锐的对立。高扬人性,讴歌人性,鞭挞了法国16世纪封建社会,是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教会统治发出的呐喊。

三、十七世纪的法国文学—古典主义 1.诗歌与戏剧 Boileau 布瓦洛《诗艺》 Corneille 高乃依《熙德》 Racine 拉辛《安德洛玛克》Andromaque Moliere 莫里哀 2.散文与祭奠 拉法叶特夫人代表作(心理小说)La Princesse de Cleves 克莱夫王妃 塞维利夫人代表作(书信)Correspendance 《书简集》 拉封丹La Fontaire 寓言集 ·法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著名的寓言诗人。他的作品经后人整理为《拉·封丹寓言》,与古希腊著名寓言诗人伊索的《伊索寓言》及俄国著名作家克雷洛夫所著的《克雷洛夫寓言》并称为世界三大寓言。主要著作有《寓言诗》《故事诗》《普叙赫和库比德的爱情》等。他被19世纪法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泰纳誉为“法国的荷马”。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以及莫泊桑的《一生》都提到他是法国古典文学作家中著名的诗人。 佩罗童话故事 La Rochefoucault 《道德箴言录》 笛卡尔,帕斯卡:既是文学家也是物理学家 四、十八世纪的法国文学(启蒙时代Le siecle des Lumieres) 1.孟德斯鸠Montesquieu 《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波斯人礼札》 2.伏尔泰Voltaine 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经商天赋 《哲学通讯》《老实人》candide 《查第格》Zadig 《天真汉》Ingenu 3.狄德罗Diderot,百科全书派,美学,真善美统一 《百科全书》花了21年,共28卷《修女》la religieuse

2007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专业考研真题及答题思路解析(官方版)

育明教育 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 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政治学理论) 北京大学政管学院政治学理论考研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一:政治学原理 1、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莱斯利·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李景鹏著:《权力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俞可平著:《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燕继荣著:《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考试科目二:综合一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用胡绳版本的就可以) 2. G.萨托利著:《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 3.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著:《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杨红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4.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著:《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 5.唐晓、王为、王春英著:《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200 5年。 6.梁琴、钟德涛著:《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 7.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8.杨凤春著:《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9.江荣海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二版。 10.陈哲夫、江荣海等主编:《现代中国政治思想流派》(上、中、下)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 11.陈哲夫著:《20世纪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育明教育考研咨询QQ1559022430 徐老师 2007年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宪政 在狭义上就是有限政府通过宪法的存在而进行的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政府机关和政治过程受到宪法规章的有效约束,就存在宪政。在宽泛意义上,宪政指的是一系列的政治价值和期望,反映着人们希望通过建立制约政府权力的内外机制来保护自由的愿望。

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各专业复试分数线一览

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各专业复试分数 线一览 本文系统介绍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难度,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就业,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学费,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辅导,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大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大考研机构! 六、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各专业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2015年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复试分数线是335分,政治、英语不低于50分,专业课不低于90分。专业复试均采用面试方式进行。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各专业将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的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考研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五、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北京大学没有指定汉语言文字学考研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商务印书馆 《现代汉语专题教程》,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张双棣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音韵学教程》,唐作藩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印书馆 《汉语史稿》,王力著,中华书局 《汉语语音史》,王力著,商务印书馆 《汉语语法史》,王力著,商务印书馆 《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著,商务印书馆 《汉语史论集》,郭锡良著,商务印书馆 《简明汉语史》,向熹著,商务印书馆 《训诂学概论》,方一新著,江苏教育出版社 《近代汉语研究概要》,蒋绍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何九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世纪汉语音韵学方法论》,耿振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1938年-2001年)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 年代重要事件 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6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 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 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 到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 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 众的矛盾;4)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的历史进入 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56年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 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 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 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 完全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 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4)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 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开展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推动了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 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此外,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多弊端。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由奕 担任总理大臣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 1869年方举赞在上海开设发昌机器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建成北洋水师 1872年(1)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30名幼童赴美留学 (2)陈启源在广东南海设立继昌隆机器丝厂(近代中国第一家缫丝厂) (3)《申报》 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 1881年中国人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成通车 1894年7月25日(1)甲午中日海战 (2)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1895年4月(1)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 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政治学概论 北京大学 1 第1讲政治的概念 (1.3.1) 课程讲义

1.3西方政治概念的起源 “政治”这个词和“政治学”这个词,尽管中国原来有非常多的使用,但是今天我们理解这个词的时候,这个词是从19世纪中后期受西方的影响引进过来的,所以为了理解这个词,下面,我开始进入我们这个第二部分,也是主要的部分——西方的政治概念。 “政治”这个词起源于古希腊,许多西方的重要的词汇都起源于古希腊。我是讲不少西方的语言,不管是什么语言今天,不管是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它用的这个政治这个词,法语的politique、德语Politik、英语politics,都来自希腊语polis,这个词从希腊来讲可以考证出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荷马史诗》中,最初的含义是城邦、城堡或卫城。古希腊的雅典人将建在山顶的卫城叫做“阿克罗波里”,这个大家要知道的,这个非常简单用不着很高的学问,我去希腊做过一次旅游,到雅典,你到雅典以后你要到卫城,就那个原来在古希腊时候最著名的那个城,它就是这个词,就是叫这个阿克罗波里是吧,就四周有那个墙能够围起来保卫这个城,这个城叫阿克罗波里,简称就叫polis。雅典那个卫城今天还保留的非常的好,那下面它有城墙,卫城里面那山坡上面有我们今天读的时候想象的那个时候,希腊的著名的演悲剧的地方,演喜剧的地方,有苏格拉底做演讲的地方,有伯利克里站在那个地方做著名的葬礼上的演说那个小土山堆,一个小小绵延的山坡,你可以感觉到那个地方有非常发达的market,交换的地方。苏格拉底在market旁边有一个辩论的地方,穿梭其中和别人讨论哲学。翻过那个小山,那个背面有几个剧场,包括一个是经常演悲剧的,一个是经常演喜剧的。这个地方叫

polis。为什么叫politics,到城邦制形成以后,这个polis就成为了具有政治意义的城邦的代名词,他这个polis,每一个城邦,一个group一群人,都组成一个polis。所以它polis就和土地、人民以及他们的各种生活——我这里边已经把这个“政治”使用了——结合在一起,因此这个polis就具有这个邦和国的含义。希腊,我曾经那年写过一篇非常好玩的一个小文章,大家以后有兴趣的话可以读一读,我最后收到《群己论识》里面的第一篇,叫“西方历史的政治解读”,用政治的方式来解读希腊,我当时觉得西方历史,我说是如果用政治的角度解读历史,和用其他角度解读历史,结论是不一样的。我说,譬如,希腊被公认为西方文明滥觞之地,在哲学家眼中,希腊文明美不胜收,哲学艺术悲剧史诗群星璀璨,构成西方文明的坚实基础,写下整个人类文化史上至为灿烂辉煌的一页,这是希腊。但是如果从政治的角度来观察,当然了我这个讲得稍微刻薄了一些,希腊文明的价值恐怕会大打折扣。当时在爱琴海与爱奥尼亚海之间这块今天看来并不广袤的土地上,存在着上百个城邦polis,尽管这些城邦,出现了像雅典民主这样伟大的制度,为后人的政治理论探讨提供了很多启迪——我只是说政治理论探讨,并没说政治实践——提供了很多启迪,但从政治的视角来看,希腊的政治实在难以令人崇敬。城邦的规模较小,少则几万人多则二三十万人,城邦之间战争频仍,最终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的两大军事同盟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整个希腊文明元气大伤。著名的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不朽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详细记载了这场战争,可谓第一部伟大的西方政治名著。然后我讲,希腊衰落之后,罗马就取而代之。在有希腊文明、希腊非常辉煌的时候罗马就存在,罗马是在另一个地方,亚平宁半岛,在意大利,翻过山、翻过那片地方就在那。由于希腊人,我刚才讲了,就那么一片巴掌大地方,二三百个城邦,互相之间的

2015年北二外法语语言文学大纲解析考研笔记,真题解析.考研真题,考研大纲,复试流程,考研心态,考研经验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9016775664.html, 12015年北二外考研指导 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孙老师。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单位名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单位代码:10031 培养单位:法语意大利语系邮政编码:100024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 电话:(010)65778267专业/代码研究方向 导师招生人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国语应试语种业务课考试科目备注法语语言 文学 050203 01应用语言学 研究 邱寅晨1101思想政治理论261英语616基础法语816综合考试(法)学制3年02翻译理论与实践李焰明203跨文化交际陈静方友忠 3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9016775664.html, 2参考书目: 616基础法语: 水平测试,无指定参考书。 816综合考试(法): 《法国文学史上下卷》,郑克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欧洲文化入门》,王佐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 《中国文学史》,章培恒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英语课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从着手开始准备考研到正式考前一个半月的这段准备时间里,应重点复习,投入的时间要占平时复习时间的三分之一。英语的提高是个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过程,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过程。你可以花一个月时间突击政治。但绝不敢自恃英语基础不错,放松英语的学习。提高英语成绩的捷径,我认为是多做阅读题:一是阅读理解的分值太高了,决定着考研的成败、考生的命运,无法不重视。二是阅读理解在巩固词汇,培养语感,提高英语水平方面有不可替代作用。那么究竟如何提高呢?建议如下: 一、资料的选择 首先,历年考试真题是必备的资料,真题是一个标准,做真题可以把握试题难度, 出题角度,了解命题重点。其次,考研阅读辅导书,这种资料贵精不在多。另外,比较权威的考研机构有配合授课的课后练习,模拟冲刺,这种书也是不错的。 资料的选择上要把握难易程度。如果太难,文章中有很多单词不认识、有很多句子 不理解、问题又偏又怪、做下来错的一塌糊涂,只会打击你的信心,浪费你的时间,也不会有很大收效。比英语真题简单也行不通,所以我建议大家选择比真题难度稍高的资料。研究生的阅读试题题材广泛,涉及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科普,教育等在内的方方面面;所选体裁多样,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新闻文体等;文章内容时新,具有可读性,一般很少有考生读过的文章出现,所以选择的辅导书覆盖面要广,内容要跟得上时代变化。在你选择时,要考虑书籍的作者、出版社、书的质量,难易程度及参考他人对该书的评价。买书前,不妨借同学的书看一下或到书店详细阅读该书的介绍,做一两篇阅读把握难易程度,选项设置等。有些出版商只为牟利不负责任出书,书的内容东拼西凑,答案分析牵强附会或者干脆没有,甚至连答案都是错误的,这种书百害而无一利。 二、阅读能力的提高 阅读能力的测试包括阅读速度,理解程度以及记忆能力等。要想获得满意的考研英语 成绩,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词汇量,加强阅读训练,同时熟悉一些阅读技巧和做题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做题方法,不能说哪种方法更高明,要大家纷纷仿效。我比较赞同的一种方法是先快速浏览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这一遍要快,不理解的地方跳过,然后做题。这时我们心中已大概知道答案的分布,跳过无关部分,

政治学概论 北京大学 1 第1讲政治的概念 (1.1.1) 课程讲义

1.1中国古代“政-治”意涵考辨 我们可以举出来很多关于政治的一些概念,实际上从我们这个学问的角度来理解,对政治的概念的不同解释可以说涵盖了政治学里面和整个人类社会科学里面最核心的内容。我讲这个话以后你们就会知道,等到你们到后来研究各种不同的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共和主义、极权主义,所有这些主义的最核心的,就是它对政治的不同理解。所以政治的概念这个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界定的。 下面,我今天讲的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讲一下中国的“政”和“治”这个词,“政-治”这个词的意涵。我今天一个是讲中国,一个是讲西方。我采取什么讲法?我经常在讲课的时候经常和同学们讲,我自己受的学术训练的背景是受很强的分析哲学的影响。因此,我在讨论一些重要的概念的时候,做的第一个事情,就是要对这个概念的缘起,进行一种考释、考察。今天这个方法,大家如果以后念历史学、念观念史、念哲学、念社会学、念观念史的时候,国外有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学派。这个受德国一个叫Kosseleck的影响,最后在英国有一个叫“剑桥学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功夫,就是做观念史的研究。好比说,人们说我喜欢自由,我喜欢民主,我喜欢平等,我喜欢公正,它要用观念的分析哲学、语义哲学的方法,要让你分析分析,你要民主是个什么东西?分析出来以后你再决定要不要。最后很多人做了观念的分析之后,你知道你要的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会带来什么样的可能的好处,什么样可能的负面的东西。这样,人就容易对你的社会政治的东西有个理性的决定。如果你以为上政治哲学的目的就是知道,“自由好民主好,人家有我也要,你不给我就闹”,这个不是一种政治学培养出来的。你应该具有理性思维的能力,要想理性思维能力,就要有一个非常扎实认真的学术方法,当

小王子读书笔记大全(共9篇)

篇一:小王子读书笔记 小王子读书笔记 时间:2013年2月16日 书名:《小王子》 作者:圣埃克絮佩里 内容梗概: 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精彩片段: 1.“所有的大人首先是孩子。其实每个大人都是由小孩子成长而来的。” 当我们长大以后却总是要求孩子有成年人的思想和行为,而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小时候可能也犯过错甚至更严重,所以我们要珍爱那些小精灵,因为童真只是在这个年纪。 2.“这位天文学家穿了一身非常漂亮的服装,重新作了一次论证。这一次所有的人都同意他的看法。” 人们往往只看到那些表象,并没有注意到实质。仅凭外表来断定这些都是表面肤浅的,真正的重要的往往是内部。 3. “很简单: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实质性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所有重要的东西例如音乐,绘画欣赏之类的都不仅仅停留在表象,能打动人心的就是好的作品,就像《小王子》一样,引起人们的共鸣才是出色的作品。 4. “正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这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重要的东西都是以你为它付出的多少来衡量的,只有辛苦才能明白有多重要。为自己的理想,为家人,为爱,为一切你觉得应该付出的东西做出自己的努力,汗水是它的价值。 5. “我太年轻了,甚至不懂怎么去爱她。” 人总是因为方式的不对而搞砸很多事情,也许本是好意,却成了坏结果。所以当我们决定做某件事的时候,首先考虑别人的想法,是否违背别人的意愿,并不是你想你认为,去了解去问问,从他们口里得到的答案才是真正的别人所需要的。而这样你也明白怎么爱别人了。感悟: 作者圣埃克絮佩里在献辞中说:这本书是献给长成了大人的从前那个孩子。童话描写小王子没有被成人那骗人的世界所征服,而最终找到自己的理想。这理想就是连结宇宙万物的爱,而这种爱又是世间所缺少的。因此,小王子常常流露出一种伤感的情绪。 《小王子》读书笔记 你知道,当你悲伤的时候,就会喜欢看落日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每一次看见即将落下地平线的夕阳,总会觉得很忧伤。那是无名的悲哀,说不出的感觉,也许只是纯粹地对美好事物消逝的一种悲叹。还记得,曾经因为和妈妈争吵,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人望着落日徐徐降下,忽然泪水就无声地流下。悲伤的时候,我需要的是安静,安静如疗伤,在清净中想透彻了,就不再悲伤了。而夕阳正可以创造出一个柔和安静的情境。 如果我知道一朵花——人世间唯一的一朵花,只长在我的星球上,别的地方都不存在,有一天早晨被一只小羊糊里糊涂地毁掉,这样的事难道不重要吗? 我想,在大人的世界里,只有事业是最重要的。他们可以为了工作牺牲和家人的周末聚会,可以为了工作放弃一段难得的感情,可以为了工作不顾自己的身体。当有人劝说他们不要只想着工作时,他们会用“工作就是为了以后的幸福”之类的借口搪塞过去。 重要的,只是现在此刻的快乐。重要的,是时时刻刻的快乐。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快乐。

大学大一中国近代史时间轴(整理版)

中国近代史时间 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43年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46-1850年两广自然灾害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月11日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会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国。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在南京建都,改称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天平军北伐。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9月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1857-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 1858年 1、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2、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 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1859年洪仁圩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1859-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阶段 1860年1、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北大《政治学原理》课件

北大《政治学原理》课件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教学目标 了解: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政治学的定位; 理解:中国传统政治观、西方诸种政治观、政治学的学科性质、政治学的知识体系、政治研究的途径、政治研究的方法; 掌握:政治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一、政治观的历史演变 1、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1)中国的例子: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如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的“正”,就是儒家的道德规范,治者的思想行为符合这些规范,则天下当治。 (2)西方的例子:古希腊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就是一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而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这些都是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的体现。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3)不足之处: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权力政治观: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1)中国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他们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2)西方的例子: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在西方思想史上率先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则是玩弄权术。 (3)不足之处: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但是,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3.管理论解释: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 (1)中国的例子:在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曾从这一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我的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考研之路

当初在论坛上搜集相关考研资料时觉得关于现代文学考研的经验帖好少,现在自己经历了一次,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对后来者有所帮助。 一调整心态: 考研期间的心态非常重要,要下定决心,自我动员,自我定位,搞清楚是否需要跨专业,报考哪所学校等等。 1.目标明确:要清楚自己的定位,是想继续读书还是想工作,每个人想要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决定考研,在初试之前最好不要再想着找工作,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有这样一个清晰的目标后,订出计划,慢慢实现它。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明确的目标,即使面对一个新的环境也应听从内心的声音。不要总是犹豫不绝,不要总是受外界的人与事的影响。 2. 充满自信:每每总是我们自己在束缚自己向前,有人会跟你说这个你做不到,那个你也做不到。但是实际上没有人真正为你制造了什么障碍,只有你自己在为自己设置障碍。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别人为什么要相信你?要相信自己是可以改变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不管别人是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嘲讽打击,都要坚持自己的选择,不要放弃,即使是暂时失败了也决不放弃梦想。 3. 坚持不懈:没有任何事情是容易做的,特别是如果你想做一些特别的事,相当艰难,但是一定要坚持下去。与其抱怨,不如奋斗。在冯至的小说《伍子胥》中,伍子胥一旦作出了自己的决定就不再回头,纵使路途遥远,负担沉重,他时刻牢记“父兄的仇恨”,他被这样一个气氛围绕,他把它看得比什么都重,宁愿为它舍弃家乡,舍弃朋友,甚至舍弃生命。“他眼前的事是一块血也好,一块泥也好,但是他要用全力来拥抱它。”选择(决断)是艰难的,但是人正是在选择和承担中实现和完成自己。在困难面前毫不躲避的担当才是真正的安身立命之处。要坚守必胜的信念执著于考研, 执著于人生。 4. 心态坦然:保持平静的心态,坦然面对一切,静水深流。考研不是终点,考研只是为了更好的读书。即使考不上,这一翻努力也值得。不要拿自己跟别人比,人和人注定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人生。不等不靠,不悲不叹,不怨天尤人,耕耘好自己脚下的土地,真正沉下来平和 的做自己该做的,爱自己所做的事,才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 二把握保研: 对于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很多人会有保研的机会。对于保研的机会,不要轻易放弃,除非没有保上你想去的学校。如果能进面试,成功的希望很大,即使面试失败了,免试时的经验对考研的初试和复试也是有相当意义的。保研分为两种,保送本校和保外校。如果是保本校,一般都是按综合排名来的,排名靠前的,一般都能保上。保送名牌外校会难一些,我当时进了北大免试生的面试,但是没能通过。后来总结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准备好。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虽然我在本校排名比较靠前,但是我一直都以为北大不会给我一个面试机会,总觉得跟北大差距很大,所以后来有这样一个机会去面试时,准备得相当仓促,从而败北。所以这里提醒一下想保外校的同学,首先保外校不会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当然前提是你要准备充分,排名要靠前,另外最好是能够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一到两篇论文,这个在面试时很有用。另外就是你要向过来人打听一下复试都考些什么,比如我们学校面试相比北大容易一下,不会问很多专业问题,北大基本上都是问专业问题,并且都是很难的一些问题,老师会尽量找你回答中的漏动来问你,并且问到你无话可答为止,当然这样问只是想知道你的潜力。保研如果准备充分就应该没问题。准备保研可以不局限在一个学校,比如说如果你保北大失败了,还可以保其它学校,因为北大一般保研比较早,你有了推免资格之后任何学校都可以去试。我当时因为是一直想去北 大,所以没有试。 三备战考研 如果你没有保研的机会,或者你没有成功的保送到理想的学校,那就沉下心来考研吧,考研并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困难。考研可能在更大程度上是对一个人意志力的考验。只有当你有坚韧的信念时你才可能顶住各种压力走下去。你可能会有放弃的念头,可是只有通过这条艰难的道路你才可能过你所希望的另一种生活,即使不如你所想象的,但是至少是有一些改变了。绝对不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绝对不可以给自己找理由松懈。不管环境如何变,都必须坚持倒底。不要去想那个后果,即便多读一些书对于今后的人生也是有益的。 我当时保研失败,觉得人生异常艰难,而自己似乎是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逃脱某种宿命,总是尝试,失败,再尝试……后来在网上碰见一位老师,他跟我说:“我们都有感觉自己很糟糕的时候,既然都有,那么也就正常。当这种时刻出现,需要告诉自己,一切终究过去。几年前,很流行里尔克的一句话,…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鼓舞过不少艰难中的人。”我把这段话用三号字体打出来贴在墙上,也许算得上是整个考研期间看得 最熟的一段话了。 想想当初决定考研,是希望生活能够有一些改变,我不喜欢过“死水一潭”的生活,不管考研成功与否,不管是工作或是读研,都会在一个新的环境里开始一段新的生活。我希望能在有限的人生里,有尽可能多的经历,悲,乐,喜,痛,种种味道,都能尝尝才好。当初高考失利,没能上理想的大学,以为自己面对不了,走过之后才知道人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坚强,那些不能面对的真到眼前时也没有什么了。考研只是一个过程,它最重要的作用或许在能对我们的生活起多大的积极影响上,而对于报考文学专业的人而言,复习中每一个作家的经历与作品都向我们召示着各种不同的人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