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KPM计算书

PKPM计算书

PKPM计算书
PKPM计算书

框架结构综合办公楼计算书

设计号 JZ-06-08

工程项目土木工程CAD期末考查试题

子项名称框架结构综合办公楼

专业结构

计算人

专业负责人

校核人

审核

2014年12月

共1册第 1 册

一.本工程电算选用软件(√)

二.工程概况

三. 可变荷载标准值选用(kN/㎡)

四.恒载标准值计算

(一)楼面荷载

·二到四层(标高4.500m-11.700m)

办公室:

楼面装修荷载 1.50kN/m2

120mm厚砼板 2.50kN/m2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

恒载合计 4.50kN/m2,取4.50 kN/m2

卫生间:

楼面装修荷载 1.0kN/m2

250厚水泥炉渣 14×0.25=3.5kN/m2 120mm厚砼板 2.50kN/m2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

恒载合计7.50kN/m2,取7.50kN/m2

(二)屋面荷载

·屋顶上人屋面:

楼面防水层 3.00kN/m2

120mm厚砼板 2.50kN/m2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

恒载合计 6.00kN/m2,取6.00kN/m2

(三)墙体荷载

注:1、考虑到大部分内墙上无洞口,墙荷不考虑洞口折减。

2、按梁高600mm计算墙高

五.主体结构计算

采用PKPM系列的PMCAD进行建模,SAT-8进行主体结构分析计计算。用JCCAD进行基础设计,楼板配筋及框架配筋采用软件计算结果,并进行人工干预调整归并,计算结果见附录。

六.结构设计信息输出文件

/////////////////////////////////////////////////////////////////////////// | 公司名称: | | | | 建筑结构的总信息 | | SATWE 中文版 | | 2013年12月17日14时11分

| 文件名: WMASS.OUT | | | |工程名称 : 设计人 : | |工程代号 : 校核人 : 日期:2014/12/ 9 | ///////////////////////////////////////////////////////////////////////////

总信息 ..............................................

结构材料信息: 钢砼结构

混凝土容重 (kN/m3): Gc = 25.00

钢材容重 (kN/m3): Gs = 78.00

水平力的夹角(Degree) ARF = 0.00

地下室层数: MBASE= 0

竖向荷载计算信息: 按模拟施工1加荷计算

风荷载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风荷载

地震力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地震力

“规定水平力”计算方法: 楼层剪力差方法(规范方法)

结构类别: 框架结构

裙房层数: MANNEX= 0

转换层所在层号: MCHANGE= 0

嵌固端所在层号: MQIANGU= 1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DMAX= 1.00

弹性板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DMAX_S= 1.00

弹性板与梁变形是否协调是

墙元网格: 侧向出口结点

是否对全楼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否

地下室是否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否

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的从节点是

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否

采用的楼层刚度算法层间剪力比层间位移算法

结构所在地区全国

风荷载信息 ..........................................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kN/m2): WO = 0.35

风荷载作用下舒适度验算风压(kN/m2): WOC= 0.35

地面粗糙程度: A 类

结构X向基本周期(秒): Tx = 0.30

结构Y向基本周期(秒): Ty = 0.30

是否考虑顺风向风振: 是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阻尼比(%): WDAMP= 5.00

风荷载作用下舒适度验算阻尼比(%): WDAMPC= 2.00

是否计算横风向风振: 否

是否计算扭转风振: 否

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 WENL= 1.00

体形变化分段数: MPART= 1

各段最高层号: NSTI= 4

各段体形系数(X): USIX= 1.30

各段体形系数(Y): USIY= 1.30

地震信息 ............................................

振型组合方法(CQC耦联;SRSS非耦联) CQC 计算振型数: NMODE= 12

地震烈度: NAF = 7.00

场地类别: KD =II 设计地震分组: 一组

特征周期 TG = 0.35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Rmax1 = 0.08

用于12层以下规则砼框架结构薄弱层验算的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Rmax2 = 0.50

框架的抗震等级: NF = 3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NW = 3

钢框架的抗震等级: NS = 3

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 NGZDJ =不改变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活载组合值系数: RMC = 0.50

周期折减系数: TC = 0.70

结构的阻尼比 (%): DAMP = 5.00

中震(或大震)设计: MID =不考虑

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是

是否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 是

是否考虑最不利方向水平地震作用: 否

按主振型确定地震内力符号: 否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 = 0

活荷载信息 ..........................................

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层数从第 1 到4层

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不折算

传到基础的活荷载是否折减折算

考虑结构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 1.10

------------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

计算截面以上的层数---------------折减系数

1 1.00

2---3 0.85

4---5 0.70

6---8 0.65

9---20 0.60

> 20 0.55

调整信息 ........................................

梁刚度放大系数是否按2010规范取值:是

托墙梁刚度增大系数: BK_TQL = 1.00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BT = 0.85

梁活荷载内力增大系数: BM = 1.0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BLZ = 0.60

梁扭矩折减系数: TB = 0.40

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RSF = 1.00

0.2Vo 调整分段数: VSEG = 0

0.2Vo 调整上限: KQ_L = 2.00

框支柱调整上限: KZZ_L = 5.00

顶塔楼内力放大起算层号: NTL = 0

顶塔楼内力放大: RTL = 1.00

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是

柱实配钢筋超配系数 CPCOEF91 = 1.15

墙实配钢筋超配系数 CPCOEF91_W = 1.15

是否按抗震规范5.2.5调整楼层地震力IAUTO525 = 1

弱轴方向的动位移比例因子 XI1 = 0.00

强轴方向的动位移比例因子 XI2 = 0.00

是否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 IREGU_KZZB = 0

薄弱层判断方式:按高规和抗规从严判断强制指定的薄弱层个数 NWEAK = 0

薄弱层地震内力放大系数 WEAKCOEF = 1.25

强制指定的加强层个数 NSTREN = 0

配筋信息 ........................................

梁箍筋强度 (N/mm2): JB = 270

柱箍筋强度 (N/mm2): JC = 270

墙水平分布筋强度 (N/mm2): FYH = 210

墙竖向分布筋强度 (N/mm2): FYW = 300

边缘构件箍筋强度 (N/mm2): JWB = 210

梁箍筋最大间距 (mm): SB = 100.00

柱箍筋最大间距 (mm): SC = 100.00

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 (mm): SWH = 200.00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 (%): RWV = 0.30

结构底部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数: NSW = 0

结构底部NSW层的墙竖向分布配筋率(%): RWV1 = 0.60

梁抗剪配筋采用交叉斜筋时

箍筋与对角斜筋的配筋强度比: RGX = 1.00

设计信息 ........................................

结构重要性系数: RWO = 1.00

钢柱计算长度计算原则(X向/Y向): 有侧移/有侧移

梁端在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不作为刚域

柱端在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不作为刚域

是否考虑 P-Delt 效应:否

柱配筋计算原则: 按单偏压计算

按高规或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 否

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 RN = 0.85

梁保护层厚度 (mm): BCB = 25.00

柱保护层厚度 (mm): ACA = 30.00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7.2.16-4: 是

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 是

结构中的框架部分轴压比限值按纯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否

当边缘构件轴压比小于抗规6.4.5条规定的限值时一律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是是否按混凝土规范B.0.4考虑柱二阶效应: 否

支撑按柱设计临界角度: 20.00

荷载组合信息 ........................................

恒载分项系数: CDEAD= 1.20

活载分项系数: CLIVE= 1.40

风荷载分项系数: CWIND= 1.40

水平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_H= 1.30

竖向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_V= 0.50

温度荷载分项系数: CTEMP = 1.40

吊车荷载分项系数: CCRAN = 1.40

特殊风荷载分项系数: CSPW = 1.40

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CD_L = 0.70

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CD_W = 0.60

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的活荷组合值系数: CEA_L = 0.50

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的吊车荷载组合值系数:CEA_C = 0.50

吊车荷载组合值系数: CD_C = 0.70

温度作用的组合值系数:

仅考虑恒载、活载参与组合: CD_TDL = 0.60

考虑风荷载参与组合: CD_TW = 0.00

考虑地震作用参与组合: CD_TE = 0.00

砼构件温度效应折减系数: CC_T = 0.30

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层和塔信息.......................

层号塔号

1 1

用户指定薄弱层的层和塔信息.........................

层号塔号

用户指定加强层的层和塔信息.........................

层号塔号

约束边缘构件与过渡层的层和塔信息...................

层号塔号类别

1 1 约束边缘构件层

2 1 约束边缘构件层

*********************************************************

* 各层的质量、质心坐标信息 *

*********************************************************

层号塔号质心 X 质心 Y 质心 Z 恒载质量活载质量

附加质量质量比

(m) (m) (t) (t)

4 1 -8.704 38.464 15.300 952.9 71.1 0.0 0.85

3 1 -8.711 38.696 11.700 1142.8 66.5 0.0 1.00

2 1 -8.711 38.696 8.100 1142.8 66.5

0.0 0.98

1 1 -8.711 38.695 4.500 1163.4 66.5 0.0 1.00

活载产生的总质量 (t): 270.504

恒载产生的总质量 (t): 4401.933

附加总质量 (t): 0.000

结构的总质量 (t): 4672.437

恒载产生的总质量包括结构自重和外加恒载

结构的总质量包括恒载产生的质量和活载产生的质量和附加质量

活载产生的总质量和结构的总质量是活载折减后的结果 (1t = 1000kg)

*********************************************************

* 各层构件数量、构件材料和层高 *

*********************************************************

层号(标准层号) 塔号梁元数柱元数墙元数

层高累计高度

(混凝土/主筋) (混凝土/主筋) (混凝土/主筋) (m) (m)

1( 1) 1 99(25/ 300) 24(25/ 300) 0(30/ 300) 4.500 4.500

2( 1) 1 99(25/ 300) 24(25/ 300) 0(30/ 300) 3.600 8.100

3( 1) 1 99(25/ 300) 24(25/ 300) 0(30/ 300) 3.600 11.700

4( 2) 1 99(25/ 300) 24(25/ 300) 0(30/ 300) 3.600 15.300

*********************************************************

* 风荷载信息 *

*********************************************************

层号塔号风荷载X 剪力X 倾覆弯矩X 风荷载Y 剪力Y 倾覆

弯矩Y

4 1 56.42 56.4 203.1 170.70 170.7 614.5

3 1 49.20 105.6 583.3 149.20 319.9 1766.1

2 1 41.96 147.6 1114.6 127.5

3 447.

4 3376.9

1 1 43.0

2 190.6 1972.2 131.16 578.6 5980.5

=========================================================================== 各楼层偶然偏心信息

===========================================================================

层号塔号 X向偏心 Y向偏心

1 1 0.05 0.05

2 1 0.05 0.05

3 1 0.05 0.05

4 1 0.0

5 0.05

=========================================================================== 各楼层等效尺寸(单位:m,m**2)

===========================================================================

层号塔号面积形心X 形心Y 等效宽B 等效高H 最大宽BMAX

最小宽BMIN

1 1 711.36 -8.73 38.44 46.80 15.20 46.80 15.20

2 1 711.36 -8.7

3 38.4

4 46.80 15.20 46.80 15.20

3 1 711.36 -8.73 38.4

4 46.80 15.20 46.80 15.20

4 1 711.36 -8.73 38.44 46.80 15.20 46.80 15.20

===========================================================================

计算信息

===========================================================================

计算日期 : 2014.12. 9

开始时间 : 9:48:53

可用内存 : 2189.0MB

第一步: 数据预处理

第二步: 计算每层刚度中心、自由度、质量等信息

第三步: 地震作用分析

第四步: 风及竖向荷载分析

第五步: 计算杆件内力

结束日期 : 2014.12. 9

时间 : 9:49: 3

总用时 : 0: 0:10

=========================================================================== 各层刚心、偏心率、相邻层侧移刚度比等计算信息

Floor No : 层号

Tower No : 塔号

Xstif,Ystif : 刚心的 X,Y 坐标值

Alf : 层刚性主轴的方向

Xmass,Ymass : 质心的 X,Y 坐标值

Gmass : 总质量

Eex,Eey : X,Y 方向的偏心率

Ratx,Raty : X,Y 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下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的比值(剪切刚

度)

Ratx1,Raty1 : X,Y 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70%的比值

或上三层平均侧移刚度80%的比值中之较小者

RJX1,RJY1,RJZ1: 结构总体坐标系中塔的侧移刚度和扭转刚度(剪切刚度)

RJX3,RJY3,RJZ3: 结构总体坐标系中塔的侧移刚度和扭转刚度(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

=========================================================================== Floor No. 1 Tower No. 1

Xstif= -8.7267(m) Ystif= 38.6100(m) Alf = 45.0000(Degree) Xmass= -8.7110(m) Ymass= 38.6946(m) Gmass(活荷折减)= 1296.3236( 1229.8676)(t)

Eex = 0.0009 Eey = 0.0050

Ratx = 1.0000 Raty = 1.0000

Ratx1= 1.2172 Raty1= 1.2970

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

RJX1 = 1.0915E+06(kN/m) RJY1 = 1.0915E+06(kN/m) RJZ1 = 0.0000E+00(kN/m)

RJX3 = 6.7931E+05(kN/m) RJY3 = 6.2879E+05(kN/m) RJZ3 = 0.0000E+00(kN/m)

--------------------------------------------------------------------------- Floor No. 2 Tower No. 1

Xstif= -8.7267(m) Ystif= 38.6094(m) Alf = 45.0000(Degree) Xmass= -8.7107(m) Ymass= 38.6962(m) Gmass(活荷折减)= 1275.7136( 1209.2576)(t)

Eex = 0.0009 Eey = 0.0052

Ratx = 1.9531 Raty = 1.9531

Ratx1= 1.4496 Raty1= 1.4532

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

RJX1 = 2.1319E+06(kN/m) RJY1 = 2.1319E+06(kN/m) RJZ1 = 0.0000E+00(kN/m)

RJX3 = 7.3409E+05(kN/m) RJY3 = 6.3870E+05(kN/m) RJZ3 = 0.0000E+00(kN/m)

--------------------------------------------------------------------------- Floor No. 3 Tower No. 1

Xstif= -8.7267(m) Ystif= 38.6094(m) Alf = 45.0000(Degree) Xmass= -8.7107(m) Ymass= 38.6962(m) Gmass(活荷折减)= 1275.7135( 1209.2574)(t)

Eex = 0.0009 Eey = 0.0052

Ratx = 1.0000 Raty = 1.0000

Ratx1= 1.6268 Raty1= 1.6266

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

RJX1 = 2.1319E+06(kN/m) RJY1 = 2.1319E+06(kN/m) RJZ1 = 0.0000E+00(kN/m)

RJX3 = 7.2345E+05(kN/m) RJY3 = 6.2786E+05(kN/m) RJZ3 = 0.0000E+00(kN/m)

--------------------------------------------------------------------------- Floor No. 4 Tower No. 1

Xstif= -8.7267(m) Ystif= 38.5779(m) Alf = 45.0000(Degree) Xmass= -8.7038(m) Ymass= 38.4640(m) Gmass(活荷折减)= 1095.1897( 1024.0537)(t)

Eex = 0.0013 Eey = 0.0065

Ratx = 0.8756 Raty = 0.8756

Ratx1= 1.0000 Raty1= 1.0000

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

RJX1 = 1.8667E+06(kN/m) RJY1 = 1.8667E+06(kN/m) RJZ1 = 0.0000E+00(kN/m)

RJX3 = 6.3530E+05(kN/m) RJY3 = 5.5144E+05(kN/m) RJZ3 = 0.0000E+00(kN/m)

---------------------------------------------------------------------------

X方向最小刚度比: 1.0000(第 4层第 1塔)

Y方向最小刚度比: 1.0000(第 4层第 1塔)

============================================================================

结构整体抗倾覆验算结果

============================================================================

抗倾覆力矩Mr 倾覆力矩Mov 比值Mr/Mov 零应力区(%)

X风荷载 1118671.6 1944.1 575.43 0.00

Y风荷载 363328.6 5901.6 61.56 0.00

X 地震 1093352.5 24660.5 44.34 0.00

Y 地震 355105.2 23313.3 15.23 0.00

============================================================================

结构舒适性验算结果(仅当满足规范适用条件时结果有效)

============================================================================

按高钢规计算X向顺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16

按高钢规计算X向横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03

按荷载规范计算X向顺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16

按荷载规范计算X向横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05

按高钢规计算Y向顺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47

按高钢规计算Y向横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03

按荷载规范计算Y向顺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47

按荷载规范计算Y向横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57

============================================================================

结构整体稳定验算结果

============================================================================ 层号 X向刚度 Y向刚度层高上部重量 X刚重比 Y刚重比

1 0.679E+06 0.629E+06 4.50 60397. 50.61 46.85

2 0.734E+06 0.639E+06 3.60 44576. 59.29 51.58

3 0.723E+06 0.628E+06 3.60 29001. 89.80

77.94

4 0.635E+06 0.551E+06 3.60 13427. 170.34 147.85

该结构刚重比Di*Hi/Gi大于10,能够通过高规(5.4.4)的整体稳定验算

该结构刚重比Di*Hi/Gi大于20,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

* 楼层抗剪承载力、及承载力比值 *

**********************************************************************

Ratio_Bu: 表示本层与上一层的承载力之比

---------------------------------------------------------------------- 层号塔号 X向承载力 Y向承载力 Ratio_Bu:X,Y

----------------------------------------------------------------------

4 1 0.5113E+04 0.5113E+04 1.00 1.00

3 1 0.7588E+0

4 0.7588E+04 1.48 1.48

2 1 0.9223E+04 0.9223E+04 1.22 1.22

1 1 0.8178E+04 0.8299E+04 0.89 0.90

X方向最小楼层抗剪承载力之比: 0.89 层号: 1 塔号: 1

Y方向最小楼层抗剪承载力之比: 0.90 层号: 1 塔号: 1

======================================================================

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

(总刚分析方法)

======================================================================

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 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

振型号周期转角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1 0.7701 90.00 1.00 ( 0.00+1.00 ) 0.00

2 0.7279 179.98 1.00 ( 1.00+0.00 ) 0.00

3 0.701

4 3.82 0.00 ( 0.00+0.00 ) 1.00

4 0.2428 90.00 1.00 ( 0.00+1.00 ) 0.00

5 0.2313 179.99 1.00 ( 1.00+0.00 ) 0.00

6 0.2192 10.22 0.00 ( 0.00+0.00 ) 1.00

7 0.1342 90.00 1.00 ( 0.00+1.00 ) 0.00

8 0.1296 0.01 1.00 ( 1.00+0.00 ) 0.00

9 0.1200 138.53 0.00 ( 0.00+0.00 ) 1.00

10 0.0913 90.03 1.00 ( 0.00+1.00 ) 0.00

11 0.0903 0.03 1.00 ( 1.00+0.00 ) 0.00

12 0.0821 158.34 0.00 ( 0.00+0.00 ) 1.00

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 = -89.998 (度)

============================================================

仅考虑 X 向地震作用时的地震力

Floor : 层号

Tower : 塔号

F-x-x : X 方向的耦联地震力在 X 方向的分量

F-x-y : X 方向的耦联地震力在 Y 方向的分量

F-x-t : X 方向的耦联地震力的扭矩

振型 1 的地震力

-------------------------------------------------------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4 1 0.00 0.06 0.00

3 1 0.00 0.06 0.00

2 1 0.00 0.05 0.00

1 1 0.00 0.0

2 0.00

振型 2 的地震力

-------------------------------------------------------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4 1 734.82 -0.20 614.04

3 1 759.32 -0.23 620.81

2 1 571.75 -0.17 456.36

1 1 323.41 -0.09 246.07

振型 3 的地震力

-------------------------------------------------------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4 1 1.82 0.14 -646.06

3 1 2.5

4 0.17 -651.12

2 1 1.94 0.12 -484.78

1 1 1.11 0.07 -266.80

振型 4 的地震力

-------------------------------------------------------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4 1 0.00 -0.01 0.00 3 1 0.00 0.00 0.00 2 1 0.00 0.01 0.00 1 1 0.00 0.01 0.00

振型 5 的地震力

-------------------------------------------------------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4 1 -295.30 0.04 -59.94 3 1 -19.42 0.00 29.48 2 1 293.51 -0.04 115.11 1 1 323.77 -0.04 101.74

振型 6 的地震力

-------------------------------------------------------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4 1 -0.09 -0.02 87.69 3 1 -0.06 0.00 4.14 2 1 0.11 0.02 -89.02 1 1 0.15 0.03 -94.86

振型 7 的地震力

-------------------------------------------------------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4 1 0.00 -0.01 0.00 3 1 0.00 0.01 0.00 2 1 0.00 0.00 0.00 1 1 0.00 -0.01 0.00

振型 8 的地震力

-------------------------------------------------------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4 1 98.98 0.01 -24.87 3 1 -134.79 -0.01 -3.16 2 1 -55.00 0.00 7.38 1 1 150.88 0.01 0.53

振型 9 的地震力

-------------------------------------------------------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4 1 0.00 0.00 8.40 3 1 0.00 0.00 -11.38 2 1 0.00 0.00 -4.68 1 1 0.00 0.00 13.12

振型 10 的地震力

-------------------------------------------------------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4 1 0.00 0.01 0.00 3 1 0.00 -0.02 0.00 2 1 0.00 0.03 0.00 1 1 0.00 -0.02 0.00

振型 11 的地震力

-------------------------------------------------------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4 1 -17.84 -0.01 7.20 3 1 48.53 0.02 -7.77 2 1 -57.81 -0.03 8.48 1 1 36.72 0.02 -4.88

振型 12 的地震力

-------------------------------------------------------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4 1 0.00 0.00 -3.52 3 1 0.01 0.00 9.27 2 1 -0.01 0.00 -10.78 1 1 0.01 0.00 6.93

各振型作用下 X 方向的基底剪力

------------------------------------------------------- 振型号剪力(kN)

1 0.00

2 2389.29

3 7.40

4 0.00

5 302.55

6 0.12

7 0.00

8 60.07

9 0.00

10 0.00

11 9.59

12 0.00

X向地震作用参与振型的有效质量系数

-------------------------------------------------------

振型号有效质量系数(%)

1 0.00

2 89.62

3 0.27

4 0.00

5 8.09

6 0.00

7 0.00

8 1.69

9 0.00

10 0.00

11 0.32

12 0.00

各层 X 方向的作用力(CQC)

Floor : 层号

Tower : 塔号

Fx : X 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反应力

Vx : X 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楼层剪力

Mx : X 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弯矩

Static Fx: 底部剪力法 X 向的地震力

-----------------------------------------------------------------------------

-------------

Floor Tower Fx Vx (分塔剪重比) (整层剪重比) Mx Static Fx

(kN) (kN) (kN-m) (kN)

(注意:下面分塔输出的剪重比不适合于上连多塔结构)

4 1 797.29 797.29( 7.79%) ( 7.79%) 2870.24 1271.76

3 1 774.3

4 1529.69( 6.85%) ( 6.85%)

8328.10 870.57

2 1 649.94 2073.48( 6.02%) ( 6.02%) 15654.27 602.70

1 1 489.17 2417.69( 5.17%) ( 5.17%) 26293.18 340.54

抗震规范(5.2.5)条要求的X向楼层最小剪重比 = 1.60%

X 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 100.00%

============================================================

仅考虑 Y 向地震时的地震力

Floor : 层号

Tower : 塔号

F-y-x : Y 方向的耦联地震力在 X 方向的分量

F-y-y : Y 方向的耦联地震力在 Y 方向的分量

F-y-t : Y 方向的耦联地震力的扭矩

振型 1 的地震力

-------------------------------------------------------

Floor Tower F-y-x F-y-y F-y-t

(kN) (kN) (kN-m)

4 1 0.09 702.93 40.36

3 1 0.05 723.12 40.52

2 1 0.04 538.51 30.40

1 1 0.0

2 295.66 17.16

振型 2 的地震力

-------------------------------------------------------

Floor Tower F-y-x F-y-y F-y-t

(kN) (kN) (kN-m)

4 1 -0.21 0.00 -0.18

3 1 -0.22 0.00 -0.18

2 1 -0.16 0.00 -0.13

1 1 -0.09 0.00 -0.07

振型 3 的地震力

-------------------------------------------------------

Floor Tower F-y-x F-y-y F-y-t

(kN) (kN) (kN-m)

4 1 0.12 0.01 -44.11

3 1 0.17 0.01 -44.46 2 1 0.13 0.01 -33.10 1 1 0.08 0.00 -18.22

振型 4 的地震力

------------------------------------------------------- Floor Tower F-y-x F-y-y F-y-t (kN) (kN) (kN-m) 4 1 -0.02 -304.22 -17.59 3 1 0.01 -9.29 0.20 2 1 0.01 306.93 18.89 1 1 0.01 323.20 19.95

振型 5 的地震力

------------------------------------------------------- Floor Tower F-y-x F-y-y F-y-t (kN) (kN) (kN-m) 4 1 0.04 0.00 0.01 3 1 0.00 0.00 0.00 2 1 -0.04 0.00 -0.01 1 1 -0.04 0.00 -0.01

振型 6 的地震力

------------------------------------------------------- Floor Tower F-y-x F-y-y F-y-t (kN) (kN) (kN-m) 4 1 -0.02 0.00 18.73 3 1 -0.01 0.00 0.88 2 1 0.02 0.01 -19.01 1 1 0.03 0.01 -20.26

振型 7 的地震力

------------------------------------------------------- Floor Tower F-y-x F-y-y F-y-t (kN) (kN) (kN-m) 4 1 -0.01 106.37 5.95 3 1 0.01 -149.82 -9.40 2 1 0.01 -52.89 -3.43 1 1 -0.01 166.94 10.38

振型 8 的地震力

------------------------------------------------------- Floor Tower F-y-x F-y-y F-y-t

PKPM结构计算书

1工程概况 1.1 结构设计条件 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1.1.1 气象条件 基本风压0.35 KN/m2,基本雪压0.35KN/m2,地面粗糙程度为C类,全年主导风向北偏南。 1.1.2 抗震设防 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II类场地。 1.1.3 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地形平坦,地质总体状况为上覆盖新生界(代)2第四系,下伏太古界(代)。勘测期间,勘测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土层及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1。 表1.1 土层及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1.2 工程设计概况 工程设计概况见表1.2。 表1.2 工程概况

表1.2(续) 注:结构高度指室外地坪至檐口或大屋面(斜屋面至屋面中间高)

1.3 设计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GB50011-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4 可变荷载标准值选用(kN/㎡) 可变荷载标准值选用见表1.3。 表1.3 可变荷载标准值选用 1.5 上部永久荷载标准值及构件计算 1.5.1 楼面荷载 1. 首层 卧室、起居室、书房: 150厚砼板 3.75kN/m2 板面装修荷载 1.0kN/m2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 恒载合计 5.25kN/m2厨房、普通卫生间: 150厚砼板 3.75kN/m2 板面装修荷载 1.1kN/m2

pkpm板式楼梯计算书

板式楼梯计算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示意图: 二、基本资料: 1.依据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2.几何参数: 楼梯净跨: L1 = 2860 mm 楼梯高度: H = 2000 mm 梯板厚: t = 110 mm 踏步数: n = 12(阶) 上平台楼梯梁宽度: b1 = 200 mm 下平台楼梯梁宽度: b2 = 200 mm 2.荷载标准值: 可变荷载:q = 2.50kN/m2面层荷载:q m = 1.70kN/m2 栏杆荷载:q f = 0.20kN/m 3.材料信息: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f c = 11.90 N/mm2 f t = 1.27 N/mm2R c=25.0 kN/m3 钢筋强度等级: HPB235 f y = 210.00 N/mm2 抹灰厚度:c = 20.0 mm R s=20 kN/m3 梯段板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 s = 20 mm 支座负筋系数:α= 0.25 三、计算过程:

1.楼梯几何参数: 踏步高度:h = 0.1667 m 踏步宽度:b = 0.2600 m 计算跨度:L0 = L1+(b1+b2)/2 = 2.86+(0.20+0.20)/2 = 3.06 m 梯段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余弦值:cosα= 0.842 2.荷载计算( 取B = 1m 宽板带): (1) 梯段板: 面层:g km = (B+B·h/b)q m = (1+1×0.17/0.26)×1.70 = 2.79 kN/m 自重:g kt = R c·B·(t/cosα+h/2) = 25×1×(0.11/0.84+0.17/2) = 5.35 kN/m 抹灰:g ks = R S·B·c/cosα = 20×1×0.02/0.84 = 0.48 kN/m 恒荷标准值:P k = g km+g kt+g ks+q f = 2.79+5.35+0.48+0.20 = 8.81 kN/m 恒荷控制: P n(G) = 1.35g k+1.4·0.7·B·q = 1.35×8.81+1.4×0.7×1×2.50 = 14.35 kN/m 活荷控制:P n(L) = 1.2g k+1.4·B·q = 1.2×8.81+1.4×1×2.50 = 14.08 kN/m 荷载设计值:P n = max{ P n(G) , P n(L) } = 14.35 kN/m 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左端支座反力: R l = 21.96 kN 右端支座反力: R r = 21.96 kN 最大弯矩截面距左支座的距离: L max = 1.53 m 最大弯矩截面距左边弯折处的距离: x = 1.53 m M max = R l·L max-P n·x2/2 = 21.96×1.53-14.35×1.532/2 = 16.80 kN·m 相对受压区高度:ζ= 0.192842 配筋率:ρ= 0.010928 纵筋(1号)计算面积:A s = 983.50 mm2 支座负筋(2、3号)计算面积:A s'=αA s = 0.25×983.50 = 245.87 mm2 四、计算结果:(为每米宽板带的配筋) 1.1号钢筋计算结果(跨中) 计算面积A s: 983.50 mm2 采用方案:d12@100 实配面积:1130.97 mm2 2.2/3号钢筋计算结果(支座) 计算面积A s': 245.87 mm2 采用方案:d6@100 实配面积:282.74 mm2 3.4号钢筋计算结果 采用方案:d6@200 实配面积:141.37 mm2

PKPM计算参数

PKPM计算参数 一、总信息 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 一般情况下取0度,平面复杂(如L型、三角型)或抗侧力结构非正交时,理应分别按各抗侧力构件方向角算一次,但实际上按0、45度各算一次即可;当程序给出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时,可按该方向角输入计算,配筋取三者的大值。 根据抗震规范5.1.1-2规定,当结构存在相交角大于15度的抗侧力构件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当计算出来的角度大于15度时,应返填入此项。 2.砼容重:25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 重度 25 2 6 27 3.钢材容重:一般取78,如果考虑饰面设计者可以适量增加。 4.裙房层数:

高规第4.8.6条规定: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措施,因此该层数必须给定。 层数是计算层数,等同于裙房屋面层层号。 5.转换层所在层号: 该指定只为程序决定底部加强部位及转换层上下刚度比的计算和内力调整提供信息,同时,当转换层号大于等于三层时,程序自动对落地剪力墙、框支柱抗震等级增加一级,对转换层梁、柱及该层的弹性板定义仍要人工指定。(层号为计算层号) 6.地下室层数: 程序据此信息决定底部加强区范围和内力调整。 当地下室局部层数不同时,以主楼地下室层数输入。 地下室一般与上部共同作用分析; 地下室刚度大于上部层刚度的2倍,可不采用共同分析; 地下室与上部共同分析时,程序中相对刚度一般为3,模拟约束作用。当相对刚度为0,地下室考虑水平地震作用,不考虑风作用。当相对刚度为负值,地下室完全嵌固。 7.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 可取1~5之间的数值,一般取2就可满足计算要求,框支剪力墙可取1或1.5。 8.墙元侧向节点信息: 内部节点:一般选择内部节点,当有转换层时,需提高计算精度是时,可以选取外部节点。对于多层结构,应选此项。 外部节点:按外部节点处理时,耗机时和内存资源较多。对于高层结构,可选此项。 9.恒活荷载计算信息: 一次性加载计算:主要用于多层结构,而且多层结构最好采用这种加载计算法。因为施工的层层找平对多层结构的竖向变位影响很小,所以不要采用模拟施工方法计算。 模拟施工方法1加载:就是按一般的模拟施工方法加载,对高层结构,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计算。但是对于“框剪结构”,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在导给基础的内力中剪力墙下的内力特别大,使得其下面的基础难于设计。于是就有了下一种竖向荷载加载法。 模拟施工方法2加载:这是在“模拟施工方法1”的基础上将竖向构件(柱、墙)的刚度增大10倍的情况下再进行结构的内力计算,也就是再按模拟施工方法1加载的情况下进行计算。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传给基础的力比较

24.4m模板支撑计算书

碗扣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4.4m, 立杆的纵距 b=0.60m,立杆的横距 l=0.90m,立杆的步距 h=1.20m。 面板厚度14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内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间距200mm, 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6.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顶托采用85.×85.mm木方。 模板自重0.2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 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0.00kN/m2,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2.50kN/m2。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2.8。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100×0.300×0.600+0.200×0.600=4.638kN/m

PKPM如何调整参数和选用(完整版)

2010版SATWE计算参数选用 一、2010版计算参数的选用(PKPM及SATWE): 免责声明:炒饭个人总结,仅用作参考。以下内容需与PKPM2010版satwe说明书结合使用。参数在PKPM中如何实现需参考satwe说明书。 1、总信息: A、“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此参数一般不做修改。而是将周期计算结果中输出的“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角”填到“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相应角度”。 B、PM里的“混凝土容重”框架取26,剪力墙取27。(现在版本软件PM与SATWE的“混凝土容重”联动),故在PM中布置楼面恒载时一般不勾选“自动计算现浇板厚”,恒载输入数值为“人工计算板自重+装修荷载重”。 C、“钢材容重”暂时默认78,未研究。 D、“裙房层数”此参数仅用来判定底部加强区:即对剪力墙和框剪结构PKPM总是将裙房以上一层作为加强区判定的一个条件。框架结构均可输入0,其他结构未研究。此参数包含地下室层数。(如3层地下室,4层裙房,此参数应输入7。) E“转换层所在层号”含地下室层数,详见2010satwe说明书,未深入研究。 F、“嵌固端所在层数”自然地面为嵌固端时填“1”,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时填“地下室层数+1”。 G、“地下室层数”按实际输入。 H、“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取“1”。影响计算精度,对含剪力墙的结构有影响。 I、“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仅在计算位移比和周期比时勾选,其他不勾选。J、“地下室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勾选。 K、“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此参数本人尚不能合理选择,只把网上比较后的结果贴出来。勾选该参数后,结构周期减小,连梁内力增大,内力平衡校核轴力。 L、“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勾选。对于L型、T型等截面形式,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墙段称为翼缘,平行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墙段称为腹板,翼缘可以区分为有效翼缘和无效翼缘两部分。无效翼缘内力计入框架,这对于结构中框架、短肢墙、普通墙的倾覆力矩指标计算,通常更为合理。 M、“弹性板与梁变形协调”勾选。梁细分后弯矩变的平缓,计算结果更加合理。 N、“结构材料信息”如实填写 O、“结构体系”如实填写 P、“恒活荷载计算信息”《PKPM从入门到精通》推荐使用模拟施工加载3。但本人尚未弄明白。 Q、“风荷载计算信息”大部分工程选择计算水平风荷载即可。 R、“地震作用计算信息”一般选择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结合抗规5.1.1和高规4.3.2确定是否计算竖向地震作用。高规比抗规对此条的要求严一个等级。 S、“规定水平力”一般选“规范方法”。规范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结构,节点地震作用CQC组合方法适用于极不规则结构,即楼层概念不清晰,剪力差无法做的结构。 2、风荷载信息: 地震区无论是高层还是多层均应输入风荷载,体形复杂的高层建筑应考虑不同方向风荷载作用,结合“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进行多次计算取大值。 A、“地面粗糙度”简单来说海边A类,郊区B类,城市C类,大城市D。 B“修正后的基本风压”许昌一般建筑取0.4(n=50)。

pkpm中需作出两次计算调整的步骤

一、需要计算两遍的地方: 1、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SATWE、TAT均在参数修正--风荷载调整信息选项卡中,待计算完成后输入计算书中的结构基本周期。 2、TAT参数修正—总信息选项卡最下边的注意: 3、SATWE参数调整—总信息: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TAT、SATWE和PMSAP 可以自动计算出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并在计算书中输出。如该角度大于± 15度,用户可以把这个角度值回填到:“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度)”参数项中,重新进行计算,以体现最不利地震作用的影响。 TAT 在TAT-4.OUT 中输出; SATWE 在WMASS.OUT 中输出; PMSAP 在工程名.ABS 中输出; 4、对所有楼板采用刚性板的假定:当计算结构位移比时,需选此项,通过WDISP.OUT写字板查看。注意:除了位移比计算外,其他设计分析不应选此项。按照规范要求,结构的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假定下作出的,所以如果用户设定了弹性楼板,在计算位移比时应选择此项。计算完成后再去掉此项选择,以弹性楼板方式进行后续计算。执行这一开关地震力、内力计算结果不对.一般工程计算二遍,一是强制楼板刚性控制位移;二是真实情况计算内力、地震力. 5、指定薄弱层个数及相应薄弱层层号:薄弱层的判断,可通过计算结果中的刚度比.设计人通过第一次计算结果判断出薄弱层,再对此项进行填写后,再算一遍。层刚度比的计算方式

具体操作 n 程序按用户选定的层刚度比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在WMASS.OUT中给出 n 用户确认过的薄弱层,程序自动执行对该层地震剪力增大1.15倍的增大系数。n 对大多数一般的结构应选择第3种层刚度算法 n 选第3种计算方法时,一般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n 对于有弹性板或板厚为零的工程,应计算两次。在刚性楼板假定条件下计算层刚度并找出薄弱层。再在真实条件下计算,并且检查原找出的薄弱层是否得到确认,然后完成其他计算。 n 程序检查刚度比时,分别按结构两个主轴方向x,y进行。一旦发现任一方向为侧刚不规则,则该层即为薄弱层, 沿x,y向地震作用的地震剪力均乘1.15增大系数。 6、抗震规范6.1.3,高规8.1.3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震型作用下,如果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里大于总地震倾覆的50%,对照抗规表6.1.2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某框剪结构建筑高度小于60米,6度设防,则最初判断的抗震等级分别为:框架四级,剪力墙三级。但如果如果后续的计算显示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里大于总地震倾覆的50%,则按照抗震规范6.1.3,高规8.1.3,框架为三级抗震的等级,相当于提高了一级。对于高度小于60米的6、 7、 8、9度设防的情况都普遍存在这一情况。而对于高度大于60米的建筑,即使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里大于总地震倾覆的50%,框架的抗震等级也不发生变化。这提示我们对于框剪结构,首先根据建筑高度和设防烈度对照抗规表6.1.2判断出框架和剪力墙

700x700柱模计算书(PKPM2012)

柱模板支撑计算书 一、柱模板基本参数 柱模板的截面宽度 B=700mm ,B 方向对拉螺栓1道, 柱模板的截面高度 H=700mm ,H 方向对拉螺栓1道, 柱模板的计算高度 L = 4200mm , 柱箍间距计算跨度 d = 600mm 。 柱箍采用双钢管48mm×3.0mm。 柱模板竖楞截面宽度40mm ,高度80mm 。 B 方向竖楞5根,H 方向竖楞5根。 面板厚度18mm ,剪切强度1.4N/mm 2,抗弯强度15.0N/mm 2,弹性模量9000.0N/mm 2。 木方剪切强度1.6N/mm 2,抗弯强度13.0N/mm 2,弹性模量10000.0N/mm 2。 700 柱模板支撑计算简图 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γ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 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4.000h ;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3.000m ; β——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8.380kN/m 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36.130=32.517kN/m 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4.000=3.600kN/m 2。 三、柱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 26.44kN/m A 面板计算简图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柱箍间距0.60m 。 荷载计算值 q = 1.2×32.517×0.600+1.40×3.600×0.600=26.436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W = 60.00×1.80×1.80/6 = 32.40cm 3 ; I = 60.00×1.80×1.80×1.80/12 = 29.16cm 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PKPM计算书排版技巧大全

1、问:Word里边怎样设置每页不同的页眉?如何使不同的章节显示的页眉不同? 答:分节,每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页眉和页脚——首页不同 2、问:请问Word中怎样让每一章用不同的页眉?怎么我现在只能用一个页眉,一改就全部改了? 答:在插入分隔符里,选插入分节符,可以选连续的那个,然后下一页改页眉前,按一下“同前”钮,再做的改动就不影响前面的了。简言之,分节符使得它们独立了。这个工具栏上的“同前”按钮就显示在工具栏上,不过是图标的形式,把光标移到上面就显示出”同前“两个字来了 3、问:如何合并两个Word文档,不同的页眉需要先写两个文件,然后合并,如何做?答:页眉设置中,选择奇偶页不同/与前不同等选项 4、问:Word编辑页眉设置,如何实现奇偶页不同?比如:单页浙江大学学位论文,这一个容易设;双页:(每章标题),这一个有什么技巧啊? 答:插入节分隔符,与前节设置相同去掉,再设置奇偶页不同 5、问:怎样使Word文档只有第一页没有页眉,页脚? 答:页面设置-页眉和页脚,选首页不同,然后选中首页页眉中的小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选择无,这个只要在“视图”——“页眉页脚”,其中的页面设置里,不要整个文档,就可以看到一个“同前”的标志,不选,前后的设置情况就不同了。 6、问:如何从第三页起设置页眉? 答:在第二页末插入分节符,在第三页的页眉格式中去掉同前节,如果第一、二页还有页眉,把它设置成正文就可以了 ●在新建文档中,菜单—视图—页脚—插入页码—页码格式—起始页码为0,确定; ●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首页不同,确定; ●将光标放到第一页末,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首页不同—应用于插入点之后,确定。 第2步与第三步差别在于第2步应用于整篇文档,第3步应用于插入点之后。这样,做两次首页不同以后,页码从第三页开始从1编号,完成。 7、问:Word页眉自动出现一根直线,请问怎么处理? 答:格式从“页眉”改为“清除格式”,就在“格式”快捷工具栏最左边;选中页眉文字和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设置选无 8、问:页眉一般是---------,上面写上题目或者其它,想做的是把这根线变为双线,Word中修改页眉的那根线怎么改成双线的? 答:按以下步骤操作去做: ●选中页眉的文字,包括最后面的箭头 ●格式-边框和底纹 ●选线性为双线的 ●在预览里,点击左下小方块,预览的图形会出现双线

PKPM必须检查的计算结果输出信息

PKPM必须检查的计算结果输出信息 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6和6.4.5。 2、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参见《高规》的表3.3.13;地震规范的表5.2.5同。程序对算出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如果不满足规范的要求,将给出是否调整地震剪力的选择。根据规范组的解释,如果不满足,就应调整结构方案,直到达到规范的值为止,而不能简单的调大地震力。 3、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 新抗震规范附录E2.1规定,转换层结构上下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大于2。 新高规的4.4.3条规定,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临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临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新高规的5.3.7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当地下室的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时,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上述所有这些刚度比的控制,都涉及到楼层刚度的计算方法。目前,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 (1)高规附录E.0.1建议的方法--剪切刚度 Ki=GiAi/Hi (2)高规附录E.0.2建议的方法--剪弯刚度Ki=Vi /△i (3)抗震规范3.4.2和3.4.3条文说明中建议的方法Ki=Vi/△ui 选用方法如下: (1)对于多层(砌体、砖混底框),宜采用刚度1; (2)对于带斜撑的钢结构和底部大空间层数>1层的结构宜采用刚度2; (3)多数结构宜采用刚度3。(所有的结构均可用刚度3) 竖向刚度不规则结构的程序处理: 抗震规范3.4.3条规定,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其薄弱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pkpm需要计算两遍的地方

pkpm需要计算两遍的地方 1、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SATWE、TA T均在参数修正--风荷载调整信息选项卡中,待计算完成后输入计算书中的结构基本周期。 2、TAT参数修正—总信息选项卡最下边的注意: 3、SATWE参数调整—总信息: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TAT、SATWE和PMSAP可以自动计算出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并在计算书中输出。如该角度大于± 15度,用户可以把这个角度值回填到:“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度)”参数项中,重新进行计算,以体现最不利地震作用的影响。 TAT 在TAT-4.OUT 中输出; SATWE 在WMASS.OUT 中输出; PMSAP 在工程名.ABS 中输出; 4、对所有楼板采用刚性板的假定:当计算结构位移比时,需选此项。通过WDISP.OUT写字板查看。 注意:除了位移比计算外,其他设计分析不应选此项。 按照规范要求,结构的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假定下作出的,所以如果用户设定了弹性楼板,在计算位移比时应选择此项。计算完成后再去掉此项选择,以弹性楼板方式进行后续计算。执行这一开关地震力、内力计算结果不对.一般工程计算二遍,一是强制楼板刚性控制位移;二是真实情况计算内力、地震力. 5、指定薄弱层个数及相应薄弱层层号:薄弱层的判断,可通过计算结果中的刚度比.设计人通过第一次计算结果判断出薄弱层,再对此项进行填写后,再算一遍。 层刚度比的计算方式 具体操作 n 程序按用户选定的层刚度比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在WMASS.OUT中给出 n 用户确认过的薄弱层,程序自动执行对该层地震剪力增大1.15倍的增大系数。 n 对大多数一般的结构应选择第3种层刚度算法 n 选第3种计算方法时,一般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n 对于有弹性板或板厚为零的工程,应计算两次。在刚性楼板假定条件下计算层刚度并找出薄弱层。再在真实条件下计算,并且检查原找出的薄弱层是否得到确认,然后完成其他计算。n 程序检查刚度比时,分别按结构两个主轴方向x,y进行。一旦发现任一方向为侧刚不规则,则该层即为薄弱层,沿x,y向地震作用的地震剪力均乘1.15增大系数。 7、抗震规范6.1.3,高规8.1.3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震型作用下,如果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里大于总地震倾覆的50%,。。。。。。对照抗规表6.1.2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某框剪结构建筑高度小于60米,6度设防,则最初判断的抗震等级分别为:框架四级,剪力墙三级。但如果如果后续的计算显示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里大于总地震倾覆的50%,则按照抗震规范6.1.3,高规8.1.3,框架为三级抗震的等级,相当于提高了一级。对于高度小于60米的6、7、8、9度设防的情况都普遍存在这一情况。而对于高度大于60米的建筑,即使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里大于总地震倾覆的50%,框架的抗震等级也不发生变化。

pkpm(v3.1)计算书

12212计算书 项目编号: No.1项目名称: XXX项目计算人: XXX设计师专业负责人: XXX总工校核人: XXX设计师日期: 2015-XX-XX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目 录 一. 设计依据 .............................................................................................................................................................................................................. 3 二. 计算软件信息 ....................................................................................................................................................................................................... 3 三. 结构模型概况 ....................................................................................................................................................................................................... 3 1. 系统总信息 ..................................................................................................................................................................................................... 3 2. 楼层信息 ........................................................................................................................................................................................................ 6 3. 层塔属性 ........................................................................................................................................................................................................ 7 四. 工况和组合 . (7) 1. 工况设定 ........................................................................................................................................................................................................ 7 2. 构件内力基本组合系数 .................................................................................................................................................................................. 7 五. 质量信息 .. (7) 1. 结构质量分布 ................................................................................................................................................................................................. 7 六. 荷载信息 .. (8) 1. 风荷载信息 ..................................................................................................................................................................................................... 8 七. 立面规则性 .. (10) 1. 楼层侧向剪切刚度及刚度比 ......................................................................................................................................................................... 10 2. [楼层剪力/层间位移]刚度 ............................................................................................................................................................................. 10 3. 楼层薄弱层调整系数 .................................................................................................................................................................................... 11 八. 抗震分析及调整 . (11) 1. 结构周期及振型方向 .................................................................................................................................................................................... 11 2. 各地震方向参与振型的有效质量系数 .......................................................................................................................................................... 12 3. 地震作用下结构剪重比及其调整 .................................................................................................................................................................. 12 九. 结构体系指标及二道防线调整 (14) 1. 竖向构件倾覆力矩及百分比(抗规方式) ........................................................................................................................................................ 14 2. 竖向构件地震剪力及百分比 ......................................................................................................................................................................... 15 3. 单塔多塔通用的框架0.2V0(0.25V0)调整系数 ............................................................................................................................................ 16 十. 变形验算 (16) 1. 结构位移指标统计(同时适用于普通结构和复杂空间结构) ........................................................................................................................... 16 2. 大震下弹塑性层间位移角 ............................................................................................................................................................................. 20 十一. 舒适度验算 .. (21) 1. 结构顶点风振加速度 .................................................................................................................................................................................... 21 十二. 抗倾覆和稳定验算 (21) 1. 抗倾覆验算 ................................................................................................................................................................................................... 21 2. 整体稳定刚重比验算 .................................................................................................................................................................................... 21 十三. 超筋超限信息 . (21) 1. 超筋超限信息汇总 ........................................................................................................................................................................................ 21 十四. 结构分析及设计结果简图 . (21) 1. 结构平面简图 ................................................................................................................................................................... 2. 荷载简图 .......................................................................................................................................................................... 3. 配筋简图 .......................................................................................................................................................................... 4. 边缘构件简图 ................................................................................................................................................................... 5. 柱、墙轴压比简图 ............................................................................................................................................................

PKPM2010楼板计算书

楼板计算书 日期: 5/13/2011 时间:11:27:23:49 pm 一、基本资料: 1、房间编号: 3 2、边界条件(左端/下端/右端/上端):铰支/铰支/铰支/铰支/ 3、荷载: 永久荷载标准值:g = 3.50+ 2.50(板自重)= 6.00 kN/m2 可变荷载标准值:q = 2.00 kN/m2 计算跨度Lx = 2200 mm ;计算跨度Ly = 2300 mm 板厚H = 100 mm;砼强度等级:C30;钢筋强度等级:HPB300 4、计算方法:弹性算法。 5、泊松比:μ=1/5. 6、考虑活荷载不利组合。 7、程序自动计算楼板自重。 二、计算结果: Mx =(0.04045+0.03645/5)*(1.35* 6.00+0.98* 1.00)* 2.2^2 = 2.10kN·m 考虑活载不利布置跨中X向应增加的弯矩: Mxa =(0.04045+0.03645/5)*(1.4* 1.00)* 2.2^2 = 0.23kN·m Mx= 2.10 + 0.23 = 2.32kN·m Asx= 238.82mm2,实配φ 8@200 (As = 279.mm2) ρmin = 0.239% ,ρ= 0.279% My =(0.03645+0.04045/5)*(1.35* 6.00+0.98* 1.00)* 2.2^2= 1.96kN·m 考虑活载不利布置跨中Y向应增加的弯矩: Mya =(0.03645+0.04045/5)*(1.4* 1.00)* 2.2^2 = 0.21kN·m My= 1.96 + 0.21 = 2.17kN·m Asy= 238.82mm2,实配φ 8@200 (As = 279.mm2) ρmin = 0.239% ,ρ= 0.279% 三、跨中挠度验算: Mq -------- 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1)、挠度和裂缝验算参数: Mq =(0.03645+0.04045/5)*(1.0* 6.00+0.5* 2.00 )* 2.2^2 = 1.51kN·m Es = 210000.N/mm2 Ec = 29791.N/mm2 Ftk = 2.01N/mm2 Fy = 270.N/mm2 (2)、在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作用下,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 Bs: ①、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按下列公式计算: ψ= 1.1 - 0.65 * ftk / (ρte * σsq) (混凝土规范式 7.1.2-2)σsq = Mq / (0.87 * ho * As) (混凝土规范式 7.1.4-3) σsq = 1.51/(0.87* 73.* 279.) = 85.090N/mm2 矩形截面,Ate=0.5*b*h=0.5*1000*100.= 50000.mm2 ρte = As / Ate (混凝土规范式 7.1.2-4) ρte = 279./ 50000.=0.00559 ψ= 1.1 - 0.65* 2.01/(0.00559* 85.09) = -1.644 当ψ<0.2 时,取ψ= 0.2 ②、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模量的比值αE: αE =Es / Ec =210000.0/ 29791.5 = 7.049 ③、受压翼缘面积与腹板有效面积的比值γf':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