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课程教学大纲

毛概课程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

(2014年8月修订,从2013级执行)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MaoZeDong Thought and The Socialism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China characteristics

课程代码:0511121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学分:6 课程总学时:96

课程概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必修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全面论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产生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在于使当代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准确地、完整地向学生传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主要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党的方针政策,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三、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学时分配:课内64学时,实践32学时,具体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一个总体了解,熟悉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产生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知识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的条件与过程,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

教学重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教学难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的内在关系。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四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6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及其发展规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教学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

教学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6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形式及其经验;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选择,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知识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和经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问题。

教学重点:认清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独创性和成功的历史经验。

教学难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独创性即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特色究竟在何处,有些什么样的成功经验。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4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以后,党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又经历了严重挫折。这一探索具有双重意义,也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知识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经验教训教学重点: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6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熟悉和掌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长期性;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特征。

知识点: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特征及其长期性;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基本纲领的关系。

教学难点:为什么要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复杂性。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6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深刻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 使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水平。

知识点: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本质的含义,特点及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本质两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熟悉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改革包括的主要内容。了解我们进行了怎样的开放,将如何进一步扩大开放。

知识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的特点、对策和措施。

教学重点:“三步走”战略步骤;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难点:"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科学性。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0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了解选择的历史过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内容;熟悉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新概括;全面理解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坚持公有制的重大意义;为什么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和多党制;为什么要积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正确理解在吸取人类文明成果时,必须分清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理论在国家和法的理论上的根本区别,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针;帮助学生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和重要意义,了解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针政策;使学生了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等方面。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特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济制度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意义。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其主要目标、内容和原则。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指导思想和重要性;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生态文明理念,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和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目标;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一致性。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了解党关于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立场、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了解我们党和人民对解放台湾问题的坚定信念和决心,把握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台湾方针政策建立了“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的两个重要历史过程、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了解“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及其对解放台湾的重大推动作用;了解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学习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在新形势下的坚持和发展。

知识点: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重大意义。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过程。“一国两制”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战略意义。

第一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二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认清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条件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掌握中国共产党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信心。

知识点: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和我国的外交政策。

教学重点: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学难点:中国为什么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一节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第二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4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完成这一事业,必须坚决地依靠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必须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必须加强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帮助学生认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基本力量;帮助学生树立群众观点,掌握群众路线,把自己融入广大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学重点:爱国统一战线。

教学难点: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第三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第四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党始终坚持的政治立场;充分认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途径和重大意义。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的关系。

第一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第二节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总复习(2学时)

四、考核方式

1、课程考核:期末总成绩中结课考核成绩占60%,平时考核成绩占20%、社会实践考核占20%。

2、结课考核:采用闭卷形式,由试题库组题。题型大致分为:单项选择、简答、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

3、平时考核:其中考勤占50%、口头作业占25%、书面作业1占10%、书面作业2占15%。

五、课程教学提示

1、课堂讲授:

针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性较强和时效性不够的特点,课堂讲授在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同时穿插运用其他播放录像、课堂讨论和运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方法和手段,但每次课播放视频总时长不得超过10分钟。

2、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学习获取知识。

穿插运用其他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多种教学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所授知识的理解,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以便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3、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可运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和录像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4、课内外作业:

安排三次作业,作业一般与录像或与教材内容相关,或者演讲、或写书面作业,具体题目由各任课教师自行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论述问题的能力。有时也安排课内作业,主要在课堂上利用课堂讨论使学生有发表意见或见解的机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主要教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国家教育部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修订版;

2、主要参考书:

《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二、三卷)、《江泽民文选》、《科学发展观读本》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的重要文件。

七、关于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32学时,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生分小组进行社会调查,然后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教师进行批阅,成绩登记并纳入总评。

附: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

实施方案(试行)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的总体要求,具体落实《天津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津教〔2009〕12号),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确保不流于形式,使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落到实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与《概论》理论教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全院本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体系及精神实质,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培养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二、实践教学目的、任务:

本门课程主要任务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观点、方法,分析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社会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客观地、辩证地认识国情、认识社会,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正确分析和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和社会现实存在的各种问题,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通过社会实践,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一个确定实践目标完成一篇比较完整的实践报告,辩证地、客观地、历史地、科学地分析和认识社会现实问题,以达到综合运用知识、提高能力、全面促进整体素质提高的目的。

三、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及计划安排

1、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动员

建议学时:2学时

教学内容:对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进行动员,使学生明确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计划安排、要求等事项。

2、社会实践理论教学指导

建议学时:6学时

教学内容:讲解社会实践相关理论知识和具体操作方式方法,并结合实际进行示范说明。

3、集中社会实践活动指导

建议学时:4学时

教学内容:针对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和任课班级学生思想实际和专业特点等情况,具体设计社会实践地点(区域)、时间、内容及目标等内容,带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等

活动,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和方法收集、获取资料。

4、分散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

建议学时:10学时

教学内容:对学生自主设计社会实践地点(区域)、时间、内容及目标等内容进行审核,督促学生落实自主分散社会实践活动,检查学生自主分散实践的效果和质量。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和方法收集、获取资料。

5、社会实践报告选题、开题指导

建议学时:4学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根据个人的关注方向确定选题,指导学生就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理论基础、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等进行研讨。

6、社会实践报告写作、修改指导

建议学时:6学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运用理论对收集、获取资料进行阐释论述,形成一份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分析透彻,具有较强说服力社会实践报告,引导学生从活动中得出符合课程教育目的要求的正确结论。

四、社会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方式及过程要求

1、课程社会实践教学形式主要包括现场实践为主,集中授课为辅。

本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现场实践的组织实施方式采取集中实践和自主分散实践相结合以自主分散实践为主的方式进行。

集中实践是指由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按照社会实践教学大纲、指导书及实践教学实施计划的要求,组织学生组成实践活动团队(一般4-6人为一组),在指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区域)内开展的指定目标的课程社会实践活动。

自主分散实践是指学生按照社会实践教学大纲、指导书及实践教学实施计划规定内容,在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督导下个人选择时间、地点、目标开展的课程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以外在指定的地点(区域)内开展的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可视为集中实践的补充活动(如假期回家等),兼有集中实践与自主分散实践双重属性。

2、课程社会实践的地点(区域)一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线现场。在保证社会实践

完成教学大纲要求、保证社会实践效果和质量的前提下,按照“就近不就远”、“相对稳定”、“节约时效”的原则,并结合课程理论教学重点、结合学生学科专业特点、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或典型意义的社会实践的地点(区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3、社会实践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概论》课程任课教师为该教学班级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教师和学生应该遵循实践教学的规范化要求,严格按照每一个阶段的程序规范完成教学活动。

4、社会实践中指导教师的基本要求

(1)在实践教学前撰写填报指导班级详细的实践教学实施计划,主要项目应包括拟定时间、拟去地点、组织形式、实践内容、具体要求等内容。

(2)做好学生社会实践组织动员活动,学习社会实践大纲和实践计划,下达社会实践任务,对学生提出注意事项及要求,按照授课大纲标准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和案例讲解,引导学生有效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3)参与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研究出现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具体指导;对集中实践活动中认真组织,亲自参加,抓好重点,指导全面,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保证每次活动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在分散社会实践活动中按照教学内容审核、督促及检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帮助学生自己组织、自主活动,调动学生参加实践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对学生选题进行评议,明确提出修改意见;指导学生制定出符合规范的完整方案;对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监督检查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写作过程,对调查报告及时进行指导,反馈修改意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查阅和整理支持。

(5)课程社会实践结束时,及时评定成绩、撰写评语,提交针对性强的总结报告。

5、社会实践中学生的基本要求

(1)掌握并理解《概论》课程相关的理论内容,认真学习社会实践理论指导课程内容,做好参与实践教学的知识储备;

(2)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态度端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服从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的统一安排和指挥,遵章守纪,认真完成集中及自主分散实践环节各项活动并认真填写相关资料、表格。

(3)从实际出发,按照布置在老师指导下确定选题,写作过程态度认真,工作深入,积极运用各种方式和方法获取材料,独立撰写完成一份符合规范化要求的社会实践报告;(4)课程社会实践结束时,按时提交作为考核依据的社会实践论文等材料。

五、考核方式方法与评分要求

1、社会实践课成绩归所属课程成绩,并按20%计入《概论》课程期末总成绩。

2、社会实践报告要求

(1)调查报告参考格式(见附表1),字迹工整、清晰、语句通顺;内容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层次清晰、逻辑合理。

(2)可从参考题目中选题,也可自拟题目,角度要小而新颖。主要使用自己亲自调查得来的第一手材料;如果引用材料,要真实可靠、简明扼要,并要注明出处。

(3)社会调查报告既要立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理论,又要反映亲自参加社会实践的调查情况。紧密联系实际,能够结合调查研究,进行理论分析,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4)调查报告字数2500字左右。

六、社会实践调查参考选题

(一)政治、社会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知度调查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民生工程调查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调查研究

十八大以来社会民众对党中央反腐倡廉的认可度调查

本地区城市公共基础建设问题调查研究

本地区基层民主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的调查研究

本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的情况调查

本地区如何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诚实信用原则实施问题研究

城管综合执法长效机制研究

城市社区发展调查与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转型和行政改革典型调查

城镇老龄事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村民自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与功能变迁调查

地震对非地震灾区居民影响状况的调查

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和问题的调查分析

反腐倡廉的典型调查

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法制化、规范化的调查研究

服务型政府建设个案研究

妇女地位和生活方式变化调查研究

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关注弱势群体,服务弱势群体(农民工、城市贫民、留守儿童、空巢家庭)贯彻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典型调查

基层党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情况的调查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建设的典型调查

家庭保姆问题调查研究

家庭暴力问题研究

家乡发展前景调研

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典型调查

建设和谐社区的典型调查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和经验的调查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

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老区脱贫现状及途径

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典型调查

垄断行业改革问题研究

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社会公平感与纳税行为的关系调查研究

社会公益捐赠行为调查分析

社会生活中中介组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调查分析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政策和社会救助工作研究

社区服务问题研究

社区老年人心理状况调查

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我国当代社会结构变动的单项调查

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的典型调查

寻找党的好干部

养老方式变化趋势及原因调查分析

影响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因素调查与分析(二)经济

天津市物联网行业发展现状调查

天津市新一代电子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调查西青区国有企业纳税情况调查研究

杨柳青物价调查

天津市出租车运营状况调查

滨海新区某领域、行业发展构想

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市场调查报告

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调查

地方性中小金融结构发展研究

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调查分析

东部带动和支持西部发展的方式和经验研究

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问题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典型调查

个体户减少的状况和原因调查研究

各类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的案例研究

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

公共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查研究

股市及股民风险意识

关于当前劳动关系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发展灯光夜市的调查报告

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研究规范税收征收管理,强化税务稽查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研究

合理房地产税收体系建立研究

货币、保险和期货市场发展与监管问题研究

积极发展旅游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

积极利用外资、优化外商投资结构的研究

家政服务业发展调查研究

金融风险防范与我国金融业改革研究问题

利益格局深刻变动和调整状况和影响的调查研究垄断行业改革问题研究

民间投资问题研究

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发展调查

人民币的升值问题

如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社区物业管理体制和模式的典型调查

手机消费调查

售后服务利与弊

税制改革问题

缩小贫富差距,增强社会保障

我国企业家队伍成长发展的调查分析

我国私营企业二次创业问题调查

物价上涨问题

下岗职工再就业心态调查报告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典型调查

现代服务业布局研究

乡镇企业与集体经济

消费贷款的现状与对策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典型调查

新型科技企业的定位和管理调查研究

信息化对企业价值增值作用的调查研究

循环经济研究

债券市场发展与规范化研究

中国居民消费、偏好与资产收益研究

中国式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发展与完善调查研究中国特色经济增长与失业问题研究

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安全发展问题

资源节约型企业典型调查

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典型调查(三)文化、教育、卫生

学生上课玩手机现状调查

学院教学管理满意度调查

高校学生手机上网情况调查

当代大学生运用新媒体情况调查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调查

艾滋病、血吸虫病以及癌症等疾病状况调查

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

城市与农村生育观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本地区如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

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

地方民间文化的收集与整理

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泛滥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调查和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课新课改实施情况调查

关于文化市场管理情况调查

加强教育普及,实现教育创新(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校扩招)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的典型调查

教育资源的均衡性问题

科技创新的体制和机制保障调查研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

四川地震与民众爱国精神调研

民警身体状况调查

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嬗变的调查与分析

时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与状况的调查研究

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推进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调查

行人闯红灯现象调查

学校乱收费问题调查研究

医疗改革(农村、社区合作医疗制度、城市医疗保险、虚假医疗广告、医患关系)医疗与药品的监管体制、机制和现状的调查

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典型调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中小学教育

(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杨柳青工业园区卫生状况调查

京杭运河天津段污染源调查

天津市循环产业发展状况调查

大江大河污染及治理情况调查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量研究

关于水环境污染及防治情况的调查

加大环保力度,保护修复自然生态

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

节能减排科普宣传行动

节约环保型企业调查

排污企业调查情况

如何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及计划生育政策

如何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杨柳青镇农村居民收入状况调查

城镇化战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研究

城市中农民工现状调查

村民自治制度建设的典型调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调查

留守儿童调查研究

农村财务管理调查报告

农村彩电市场潜力巨大

农村大学生的土地问题和户口问题

农村党员先进性情况调查

农村耕地保护

农村共青团工作现状调查

农村合作医疗

农村环境保护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调查研究

农村清洁能源的调查

农村生育观的变化趋向及原因分析

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和发展完善的调查研究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农村征地以及农民权益保护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

农民股份公司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问题

农民税赋负担问题调查

农民养老保险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典型调查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典型调查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的关系

物价上涨对农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影响乡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六)青少年、大学生相关

90后大学生恋爱心理调查

大学毕业求职消费调查

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调查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

中小学国防教育问题研究

流行时尚文化

青年个性化发展的调查与哲学思考

青少年犯罪特点调查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青少年新的生活方式

特殊青年群体

青少年犯罪

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就业

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

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和伦理道德建设的调查研究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影响调查

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调查报告

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状况调查

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

(七)其他自选题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