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时

课题小桥、流水、森林、高山、大海、江河

课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A:说一说欣赏作品后的感受,并用合适的语汇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是用一段

话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

B:能在抒情、优美的音乐背景中完成一幅风景画。

2、过程与方法:A:通过倾听音乐,感受画家优美、写实、细腻的艺术风格; B:在比较中,观察不同题材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喜欢欣赏大自然优美的情感,有自主、合作学习的愿望。

重点观赏以“优美”为主题的各种美术作品的形式、材质和内容特征。难点用书面语言对音乐情境中的欣赏对象进行视觉描述,表达出其特色。兴趣点中国画的写意风格,油画的写实风格。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设问、激趣

播放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问:“你听到了什么?”二、欣赏、感受

在轻松、欢快的音乐背景中,欣赏有关小桥、流水、森林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对本课作品进行初步的审美体验和感受。问: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能些地方使你产生了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三、质疑、思考。

《深渊》这幅画,画家画了些什么?画家是怎样表现深渊景色的?看了《深渊》,你能想象作者当时是生活在怎样的社会吗?

你认为《松林的早晨》这幅画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欣赏?你能找到表现风格和这幅作品相似的作品吗?四、讨论、交流

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面上看不见青蛙,为何不把名称改为其它?假如要你来修改这幅作品,你会作何改变?

大家推测一下,当时画家当时为什么要画《深渊》这幅画?

比较《蛙声十里出山泉》与《深渊》这两幅作品,说一说这两幅作品所用的材料有什么不同?它们的表现风格有何特点?

各小组可负责某一问题的探究,由组长安排组员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组织组员发言讨论,最后由组长或组员写出学习报告。五、描述、欣赏、表现

欣赏完本课作品后,提出选择合适的词汇、用恰当的口头或书面语言对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在抒情优美的音乐背景中,鼓励学生画一幅风景画。

课后延神请同学们在课后针对性地找找有关课本中这些画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欣赏增强审美及感受能力,并用语言说说画的特色。查找有关画家生平故事,加强对作品人文背景的了解。课后反思本课是开学第一节课,主要是以欣赏评述为主,对于四年级的同学来讲,欣赏一幅作品,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在学习中,结合音乐元素与美术元素,加强学生从不同感官来欣赏作品,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课时

课题从不同角度画物体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理解、描述和描绘出物体在不同角度下呈现的不同外形特点和整体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写生对象,把握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选择不同角度,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物体的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感受物体造型美和创作的乐趣,培养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激发对生活美的感受和对美术的爱好。重点

理解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变化现象,并用线描写生的方法把对象在不同角度下的形象特点表现出来。

难点表现物体在不同角度下的形象特征的方法。兴趣点以设计新颖、结构新奇的卡通小物体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让学生从不常见的角度写生角度观察物体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活动一:回忆与质疑。

讲述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说一说:为什么达.芬奇的老师要他画那么多次鸡

蛋?(同一物体在不同角度下形状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二、活动二:发现与探密。

想一想:这些同学画出来的叮当闹钟会是一模一样的吗?为什么?叮当闹钟由哪

些几何体组成?(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大胆发表见解)

三、活动三:欣赏与描述。

你带来了什么文具(日常用品)?它是由哪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各部分的大小

比例关系怎样?

四、活动四:比较与探究。

1、这位同学画的是同一个笔筒吗?他是从哪能个角度画的?

2、你知道视平线吗?请把你带来的文具放在与视平线等高、视平线以上、视平

线以下角度仔细观察,说说它的变化。

五、活动五:创作与评价。

1、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文具,从不同角度画出它的形象。

2、从整体入手,把握文具的比例关系,用流畅的线条进行写生,注意细节的刻

画。

3、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的作品,提出评价要点,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或相互评

价。

课后延神

在课后找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观察、分析其比例、结构,从不同角度进行写生练习,加强对物象的分析能力、表现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是这学期最重要的一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能理解从不同角度表现物体,掌握平行透视的含义,理解物体不同角度的变化,能用线条表现出物体的基本特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但是在技法上还需要加强练习。

第三课时

课题我的书包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和了解书包的基本结构和作品的美感,用线描方法设计表现书包。

2、过程与方法:A:在观察与比较中了解书包的造型规律,学习表现方法; B:在评价中感受美的设计与美化生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平凡生活里的幸福,关注并珍惜身边的美好事物。

重点书包的外形特点的基本结构。

难点表现书包的背带、图案装饰、拉链等细部特征。

兴趣点 1、书包功能的设想;2、书包造型的变化;3、书包超市的游戏。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活动一:感知与体验

1、你能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书包吗?展示自己的书包或搜集的书包图片,与同学

一起分享书包的特点、使用方法、来历故事等。

2、根据对书包的外形特点和图案的观察,给最心爱的书包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二、活动二:欣赏与比较

1、你最喜欢哪能个书包,它美在哪里?

2、你能找一找书包由哪能几部分(基本结构)组成吗?

3、你发现书包是由什么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

4、你觉得哪一幅学生作品画得最好?为什么?三、活动三:思考与探究

1、说一说:你觉得怎样设计会令书包背着更舒适?

2、议一议,说一说:你知道现代书包与传统书包有什么不同吗?你认为未来的书包是怎样的?怎么样的书包最能表现你的个性?四、活动四:创作与表现

1、摆一摆:从不同角度观察书包,看哪个角度画起来比较美观,能体现书包的

特色。

2、想一想:要用线描表现书包的形状、结构、特点、细节,可以怎么画?

3、看一看:哪能个书包看起来画得美观,展示正误对比图,引导观察书包透视

表现得是否准确,线条运用是否表现出书包的质感。

4、画一画:动手画书包,老师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

和需要进行选择。

A:画一幅书包的写生图,运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现书包的造型、结构和装饰,

要求线条清晰,构图饱满。

B: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设计一个好看实用的书包,着重从款式、外形、

图案装饰等方面进行思考;

C: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设计一个未来的高科技书包,着重从功能方面进行想

象。

五、活动五:展示与评价:开办一个“书包超市”,集中展示学生作品,互赏互评,看谁画的

书包最美观,谁的书包最实用,谁的书包最有创意。

课后延神回家跟父母、爷爷、奶奶交流一下,以前的书包是怎么样的?了解书包的历史与发展;还可以收集关于书包的儿歌,如《读书郎》、《上学歌》等。课后反思本节课是以实生为主,设计为辅的一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写生的方法,学会观察、分析、比较、运用、表现,在学习中学生的想象力很好,但还是要在线条表现上加强练习。

第四课时

课题趣味纸笔插课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插接与粘贴两种纸造型方法,制作一个纸笔插。

2、过程与方法:A:在比较中感受纸造型的独特,了解纸笔插的特色。

B:在实践中探索学习两种成型方法,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新表现,发展立体

空间思维。

C:在评价中感受纸笔插的文化内涵,了解具象与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珍惜文具的人文情感。

重点学习欣赏、设计纸笔插的方法,掌握粘贴、插接两种纸造型方法。难点设计纸笔插的创意构思及插接的技巧。兴趣点笔插的趣味造型设计,布置笔插文化

展。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活动一:分享、讨论。

1、看一看:哪个纸笔插最有趣?为什么?

2、议一议:笔插的价值》(实用价值、审美价值、收藏价值)

3、说一说:你了解了哪些笔插知识?与大家分享了吗?(种类、制作材料、发展历史等)二、活动二:尝试、探索。

1、看一看、议一议:各种笔插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和美感?

2、想一想、说一说:制作设计纸笔插的步骤?书上的方法能看懂吗?你喜欢哪种方

法? 3、找一找:笔插的基本外形结构是什么?哪些部位可能进行装饰变化? 4、试一试:纸片卷一卷,折一折,贴一贴,从平面变成各种立体造型。三、活动三:创作、表现。

1、观察各种笔的长短和数量,小组讨论:准备用什么方法,做什么样的纸笔插?

2、做一做:动手制作纸笔插。围绕着笔插的实用性、装饰性和趣味性,教师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需要进行选择。

A:选择一纸成型方法制作一个纸笔插。

B:用组合的方法制作一个新奇独特的纸笔插。

C:运用具象或抽象的艺术手法设计创作一个新颖时尚的趣味纸笔插。四、活动四:展示、评价。

1、展一展:开办笔插文化展,集中展示师生搜集的笔插实物,资料图片及学生作品。

2、比一比:谁的笔插最美观,最实用,最有创意。五、活动五:思考、延伸。

生活中不少废旧用品可以加以利用,做成与众不同的笔插,你有什么新的创意?能把它作为“礼品”赠送吗?能走进学习文具商店或“精品屋”寻找点启发吗?课后延神

生活中不少废旧用品可以加以利用,做成与众不同的笔插,你有什么新的创意?能把它作为“礼品”赠送吗?能走进学习文具商店或“精品屋”寻找点启发吗?

课后反思本节课是本学期第一次手工制作设计课,对于四年级的同学来讲,动手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本节课从实用性与美观性为出发点,让学生为自己设计制作一个笔插,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理解艺术与生活的联系。

第五课时

课题自己做镇纸课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镇纸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设计制作出富有独特

美感的镇纸。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欣赏中体验镇纸的文化内涵,在设计、制作中探究动手实践的乐趣,

在交流、评价中感受镇纸艺术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留意生活,善用废弃物的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皆是美,用多种手段将生活中常见物赋予新意,引发儿童创造性地思考问题。重点

赏析了解各类镇纸作品的美感及风格特点,学习创造性地运用生活中的常见素材制作富独特美感的镇纸。

难点创造性地运用生活中的常见素材制作富有独特美感的镇纸。

兴趣点观赏奇特的镇纸珍品,探究镇纸的制作方式,交流、展示自己的作

品。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活动一: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用?

1、欣赏课本提供的南宋玉兔镇纸、学生自制镇纸图例,结合文字了解镇纸的用途。

2、展示书画创作中常用的木条或石块镇纸,说明本课我们要自己动手制作别致好看的镇纸。

二、活动二: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老师手中的这块石头(木头)可以做镇纸吗?请发表看法。

1、仔细观察图例,分析各式镇纸所用的材料和加工的方法。

2、仔细观察体会老师手中石头(木头)等的形状,说说它们象什么?可以做成什么?

什么方法做?请发表不同的看法。

3、通过教师示范,感受因材造物的手法,感受化平淡为巧妙的创意之美。三、活动三:你收集了哪些资料?是什么形状的?有花纹吗?看起来像什么?

1、展示自己收集的材料,它像什么?用语言描绘它的外形特点,说说自己打算用什么方法将它加工成镇纸。

2、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粘贴的方法来造型。

四、活动四:选择合适的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好看又别致的镇纸。 1、根据所选材料的大小、纹理、形状进行联想、构思。

2、用最喜欢、最擅长的方法加工出一件或几件好看又别致的镇纸。五、活动五:说说你是怎么创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创作? 1、自信地展示作品,发表制作感想。

2、欣赏他人的作品,珍爱自己的作品,现同学一起欣赏、把玩,发表对他人镇纸的感觉。六、活动六:剩余的材料还有用吗?怎么处理它?

1、鼓励学生将镇纸利用起来,用来压书或纸张,或者当成礼物送给家人或朋友。

2、剩余材料可继续保留,下次可做小玩具或其它,不要随意丢弃造成污染。

课后延神 1、鼓励学生将镇纸利用起来,用来压书或纸张,或者当成礼物送给家人或朋友。

2、剩余材料可继续保留,下次可做小玩具或其它,不要随意丢弃造成污染。

课后反思本节课是以镇纸为题,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制作出新颖别致的镇纸,不过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镇纸这一学习用品在学习中很少见,有很多同学根本没有听说过,所以重点就以认识、欣赏、了解、设计为主,材料也灵活多样,让学生容易接受。

课题自行车和摩托车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行车和摩托车基本结构,欣赏和学习用线描方法表现自行车或摩托车

的美感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A:观察、比较、欣赏车的不同结构、造型特点与美感; B:探究、比较、尝试实物写生和想象变化的方法; C:展示、评价、分享作业的成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美的设计与美化生活的关系,体会生活中的变化,关注并珍惜

身边的事物,培养想象、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认识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基本结构和外形特点,学习用线描方法表现自行车和摩托

车。难点表现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各部分构造细节的特点。

兴趣点自行车和摩托车的造型美、线条美、材质美,外形构造和动力功

能。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感知与体验:

1、你能说一说你见过的自行车和摩托车是什么样子的吗?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你知道自行车和摩托车可以在什么地方使用吗?二、欣赏与比较:

1、你喜欢哪一种自行车和摩托车,它美在哪里?

2、你可以分析出自行车和摩托车有什么相同的结构特点和不同特点吗?

3、你能用简单的图形绘出自行车和摩托车吗?

4、你觉得哪一幅学生作品画得最好,最有创意?具体表现在画中的什么地方?三、创作与表现:

1、看一看:观察自行车和摩托车,看看怎样画可以表现出它们的美感特点。

2、想一想: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结构、特点、细节应该怎样画?课文揭示了一种方法,想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去画呢?

3、议一议:你想画怎样的自行车和摩托车?它有怎样的造型、功能和美感?使用什么做行驶的动力?

4、画一画:以线描的方式画一辆心中的自行车和摩托车。四、展示与评价:举办“车展”,展示同学们的作品,互相评价,看看谁的自行车与摩托车最漂亮,有创意、

最舒适、最“环保”。

五、思考与研究:

1、设计怎样的自行车和摩托车,才可以与众不同,速度更快,更舒适,更环保呢?

2、你认为未来的自行车和摩托车是怎样的呢?

课后延神

课后多了解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发展,让学生跟家长一起谈论一下未来的自行车和摩托车会怎样发展,它的功能、性能将会怎样。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内容对男同学来讲是非常感兴趣的,学习积极很高,想法也很多,提了很多好

的建议,在表现时还是要加强线条的表现力,结构的把握,形体的美观等因素将会更好!

课题变写生画为装饰画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装饰画面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象的变化方法,在写生中表现出景物的装

饰化效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对比理解现实事物与装饰画的区别,了解装饰画对现实形态进行

艺术加工、变化的方法;通过欣赏和感受,体会装饰画色彩、构图、形态的美,创造出有趣的装饰画;在展示和评价中体验装饰画浓郁的装饰风格,感受装饰画艺术的实用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周围生活环境中发现景物的美感,以个性化手法美化生活、创造

生活。

重点写生画对象的装饰化表现。难点装饰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兴趣点找出现实事物与装饰画的区别;由装饰画展开的联想;举办“装饰画画廊”,装点教室环境。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感知与欣赏:

观察探索活动:看一看不同的装饰画,比一比不同点、美感点,想一想装饰画的最大特点? 1、什么是装饰画?

2、为什么要将写生画变成装饰画?

3、装饰画给你什么感觉?二、比较与观察:

创造表现活动:景物的基本问题,可通过讲解、讨论的方式去认识,让学生多表述景物的美感发现与提炼,并组织讨论如何将写生画的形式变成充满浪漫色彩的装饰画。

1、欣赏米尔顿、艾弗里的《有圆礼帽的静物》,

竞赛一:看谁能找出装饰画里的物品和真实物品在外形上的不同之处,并举例说明。竞赛二:看谁能找出装饰画里的物品和真实物品在色彩上的不同之处,并举例说明。 2、欣赏毕加索的《找开的窗子》,哪里与现实生活中的不一样?你看到了什么?三、欣赏与感受:欣赏课本作品,你最喜欢哪幅装饰画?为什么?四、创作与表现:

1、练一练:比比看,谁能最快将教师出示在黑板上的一些写生物象变成装饰画。

2、说一说:将自己课前收集的生活中或自然物象的图片资料拿出来,用来作为原形参照,和同学们互相说说打算如何变成装饰画。

3、提出作业要求:A:基本要求:选一幅写生画,变为一幅装饰画。 B:较高要求:画一幅写生画,再变为装饰画。

C:个性探究:掌握物象基本特征,突出简洁、明快、浪漫的美感效果。五、展示与评价:

举办“装饰画画廊”,以挂画或者摆设的形式装点环境,以自评或互评的方式,相互欣赏。课后延神你还想了解世界上著名的装饰画作品吗?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查找到这方面的资料,

并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对于同学们来说稍微有些难度,把一幅真实的写生画要变为装饰画,作为四年级的同学来说是一种考验。通过学习效果来看,还要加强复杂——简化的练习。第8课时

课题变照片为黑白画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黑白画独特的美感,学习以点线面、黑白灰和夸张造型的处理方法表现

黑白画。

2、过程与方法:A:在观察、比较中理解照片与黑白画的区别,掌握黑白画的艺术加工方法。 B:在创造、表现中体会黑白装饰画的构成美。

C:在评价、展示中感受黑白装饰画浓郁的装饰风格。 3、情感、态度、价值观:A:积极参与照片资料的收集与交流。

B:热情追求生活美、艺术美,积极参与黑白画的徒手练习与评价。

重点学习黑白画的欣赏和表现方法。难点形象的夸张,黑白灰的节奏变化。兴趣点将生活照片中的形象进行夸张变化。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欣赏与感受:

1、看一看:欣赏黑白画,讲出看黑白画的感受,“你喜欢哪件黑白画作品?为什么?”

2、说一说:教师出示收集的黑白画,让学生谈谈对画的初步印象,从色彩、造型、内容

等方面漫谈初步感受。

3、议一议: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中的对象,比较黑白画在哪些地方与照片中的景物不同?有什么不同的美感?黑白画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学习小结:不同的美感特征:黑白画鲜明、概括、简洁、单纯的黑白相间给人一种装饰性的节奏美感;照片作品形象具体,层次细腻,色调丰富,能生动地再现表现对象的原有面貌,给人以真实的美感受。

二、比较与观察:

1、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黑白画?为什么?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2、说一说:画中的黑白灰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三、创作与表现:

1、谈一谈:如何将照片变成黑白画?怎样确定和使用黑色、白色?怎样运用点、线、面来表现对象的细节?怎样对形象进行夸张?

2、赛一赛:比比看,谁能最快将教师出示在黑板上的照片变成黑白画。

3、议一议:你能根据照片画出一幅美观有趣的黑白画吗?学生将自己课前收集的照片拿出来展示交流,和同学们互相说说打算如何将照片变成黑白画。

4、画一画:A: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需要进行选

择。 B: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夸张与变形,突出物象的主要特点。四、展示与评价: 1、展一展:举办“黑白画拍卖会”,将自己的作品以拍卖标价的形式展示。 2、评一评:自评与互评。

课后延神你还想了解世界上哪些著名的黑白画作品呢?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查找到这方面的资料?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对于变彩色为黑白的方法掌握的比较好,能根据画面形象与光源关系用黑、白、灰表现出来,基本上掌握了黑涂、灰线、白留的变化方法,要练习中多运用效果会更好!

第九课时

课题改改画家的画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名家作品美妙的色彩和生动造型,学习借鉴作品风格进行联想构思及

创作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A:在欣赏中感受画家作品的艺术美,找出感兴趣的部分; B:在比较中,发现画家作品的美妙之处; C:在想象中,走近画家的心灵,大胆地联想; D:在创作中,使自己的联想、想象与画家作品完美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觉艺术之美,体现再创作的快乐。

重点模仿画家作品进行美术再创作表现。难点在感受画家作品的基础上,大胆地联想。兴趣点欣赏名家作品,讲述有关画家和作品的有趣故事。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欣赏与发现:

1、看一看:我喜欢的作品,画家想告诉我们什么?作品给了我什么感觉?哪些地方给我这种感觉?我最喜欢画面的哪部分?它有什么特点?

2、说一说:学生作品与画家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了我什么启发?

3、想一想:我要向画家学习什么?我想选哪一部分画下来?二、分析与模仿:

1、想一想:我感兴趣的这部分有什么优点?怎样去表现?(找出感兴趣的部分,从造型、色彩、表现形式、表现材料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它们的优点)

2、画一画:把感兴趣的部分用喜欢的形式画下来。三、创作与评价:

1、想一想:欣赏自己模仿的画,会产生什么联想?用什么材料、工具表现出来?

2、画一画: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使画面更完整。

3、评一评:展示作品,谁模仿得最好?谁的联想最丰富?谁的画面模仿与联想结合得最完美?

课后延神

与家人、朋友一起参观美术馆,阅读名家画册,并寻找与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临摹。

课后反思改改画家的画这节课就是通过名家的作品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喜欢的PS根据自己对画面的理解进行改变,主要从色彩、形象、背景等方面入手,学生们表现很积极,能大胆运用自己的想象对画面进行改变。

第十课时

课题水和蜡的游戏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探索蜡笔版画的美感特点,学习利用蜡的排水性特点创作蜡笔版画。

2、过程与方法:A:在观察中了解蜡笔版画的特点;

B:在游戏中掌握新技法,并提高想象力与创造力;

C:在制作中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能与同学们一起探讨蜡笔版画的特

点与制作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版画欣赏产生兴趣,体验尝试新技法的无穷乐趣。

重点学习用蜡笔版画的形式表现创作意图。难点颜料水分的控制与压印的技巧。

兴趣点 1、新技法的游戏与尝试;2、版画可反复印制的特点与特殊肌理效

果。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兴趣的启蒙:

1、玩一玩:在纸上用力涂蜡笔或油画棒,再涂上水粉颜色。

2、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斑驳的特殊效果?颜料水分和深浅的不同会改变画面效果

吗? 3、看一看:欣赏教材的范图和其它小朋友的蜡笔版画,仔细观察画面的肌理效果,思考

拓印的方法,然后教师示范“画——涂——印”的制作步骤。

4、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幅蜡笔版画?它美在哪里?有什么特点?用深色颜料和用浅色颜料的作画效果有什么不同?

二、制作的快乐:

学生独立或合作尝试进行版画的制作。

1、议一议:创作的题材。可以是植物、动物、人物、风景、生活趣事或抽象图案。

2、画一画:画稿要点、线、面结合,疏密精细有致,用笔稍用力,使线条流畅清晰,注意画稿印刷后是反转效果的。

3、涂一涂:快速均匀地涂满整个画面,注意控制水分。深色颜料对比强烈,效果明显。

4、印一印:可重复涂色多次印刷,制造不同的深浅效果,印出有层次的画面,也可反复

印制多幅。

三、想象的拓展:

1、展示:引导学生给自己的蜡笔画起一个好听又特别的名字,并将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

2、分享:评选出构思独特、效果明显的版画,请作者谈谈创作心得,交流创作体会。

课后延神

用上网或查书籍资料的方法,在课后了解版画的特点、种类与制作方法。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水和蜡的游戏方法,了解水粉和蜡笔两种材料的不同特性并很好利用它们的特性进行绘画练习,创作投入、积极,作业效果良好!

第十一课时

课题蜡和笔的游戏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了解刮蜡画的特点和制作原理,掌握刮蜡画的制作方法,用刮蜡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多彩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A:在欣赏与感受中了解刮蜡画的不同特点和表现手法。 B:在尝试与创作中感受刮蜡画的魅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A:欣赏体会刮蜡画的色彩、造型、肌理之美; B:在创作过程中培养耐心细致的习惯。

重点赏析了解刮蜡画的表现方法和美感特点,运用刮蜡画的形式进行创作。难点点、线、面的运用和变化,画面疏密效果的处理。

兴趣点运用牙签等非常规的“笔工具”刻刮,达到画笔所不能达到的效

果。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活动一: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

1、自我欣赏课本提供的优秀学生刮蜡画作品,说说画面的色彩有什么特点,用笔有什么特点?

2、猜猜它们是用什么工具材料制作的?

二、活动二:它们是用什么工具材料做的?怎么做?

1、仔细阅读课本提供的步骤图及表述制作步骤的文字,了解刮蜡画的制作方法。

2、通过教师示范,直观感受刮蜡画的制作方法,了解刮蜡画的趣味性在于其颜色变化之

美,线条与色块的虚实对比之美。

三、活动三:你能分别说说这五幅画的特点吗?你想用刮蜡画的方法表现什么题材? 1、引导学生再次欣赏五幅学生作品,引导它们分析画面的不同特点。

2、启发学生积极回忆,引导它们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寻找表现的题材,如喜欢的人、喜欢的食物、爱去的地方、印象深刻的事情等。

四、活动四:确定表现内容,用刮蜡画的方法创作一幅画。

1、帮助学生确定表现的题材,建议画一张小草稿,构想画面完成的最终效果。

2、按步骤1与2迅速制作一张刮蜡纸,然后在刮蜡纸上用牙签或圆珠笔进行创作,启发学生利用牙签的尖与秃,改变牙签的角度刻刮出有丰富变化的线条。

五、活动五:说说你是怎么创作的?为什么要这么创作?

1、将画作贴到展示板上,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画,谈谈自己的创作心得。

2、欣赏他人的作品,发表对他人作品的感觉。

课后延神

思考:1、怎样在涂过蜡的画纸上刻画出点、线、面? 2、一幅画里只有点或只有线(面)好不好看?

课后反思

本节课其实是对以前内容的复习,让学生了解刮画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大胆丰富的想象以及灵活多样的表现技巧,通过材料和特殊性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第十二课时

课题拓印的游戏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学习拓印版画的欣赏方法,掌握简单的拓印方法,并

创作一幅纸版画。

2、过程与方法:A: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拓印版画的独特美体验我国汉代画像砖的文化内涵。 B:在拓印的过程中,体验拓印的乐趣,提高拓印的技能、技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A:培养动手能力和有秩序的学习习惯。

B:体会纸版画所特有的形式美感,激发探究审祖国古代艺术和对拓印版画的审美兴趣。重点学习制作拓印版画基本方法。难点底版制作及拓印技巧。

兴趣点拓印版画美感的欣赏;拓印方法的探索;拓印效果的展示。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感知与思考:

1、看一看:展示不同的拓印作品,让学生感受拓印的特别效果与美感。

2、想一想: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3、说一说:学生讨论、汇报。二、尝试与体验:

1、找一找:寻找在课室内可以拓印的物件。

2、玩一玩:学生尝试拓印活动。

3、评一评:学生举起作品展示,教师进行简单评价。三、欣赏与探究:

1、想一想:展示《山村日记》与学生作品,学生欣赏、探究拓印的方法;这幅作品什么地方最美?猜猜它是怎样做出来的。

2、看一看:出示步骤示范图,为学生提供参考启发。

3、说一说:学生思考、讨论、汇报。

4、小结拓印版画创作方法:板书——画、剪(撕)、粘贴、印。四、创作与表现:

1、教师示范拓印版画创作过程。

2、学生小结制作拓印版画的要点。

3、学生进行拓印版画创作。五、展示与评价:

1、举办“趣味版画展”,展示学生作品,全班自由参观。

2、学生互评:选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3、教师导评:挖掘被忽略的作品,引导学生自评。

4、学生自评:评价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与创作过程。

课后延神

跟家人一起分享今天所学的知识;回家找一找,还有什么材料可以用来拓印成美术作品。课后反思

拓印游戏这节课学生比上节课的兴趣还要浓厚,在玩的过程中不断探究拓印的过程和乐趣,虽然学生的作业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学生对这种方法很感兴趣,能积极的投入到创作中——非常值得鼓励

第十三课时

课题弹涂的游戏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弹涂纸孔版画的方法,包括刻版和弹涂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A:在观察中了解孔版画的特点、材料与制作方法; B:在游戏中进行弹涂技法的尝试与探索;

C:在创作中感受孔版画的艺术表现力,培养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欣赏孔版画的活动,享受创作弹涂孔版画的乐趣。

重点学会刻板、弹涂的技法,提高想象能力的动手制作能力。难点水分的控制,力度的掌握及色彩的搭配。兴趣点游戏式的弹涂过程,一个版可反复印制多幅作

品。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欣赏、比较:

1、美的享爱: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听教师讲解引导,共同欣赏画家丝网版画作品《潮汕农家》,感受孔版画朦胧丰富的独特美感。

2、学生作品:欣赏课本范围及其它儿童孔版画作品,比较孔版画与其它版画的不同之处,印制出的作品是正面性图纹,画面细腻,层次感强。

3、师生讨论:版画的种类,制作方法,阴刻的概念。二、尝试、感受:

1、观看示范:教师示范弹涂孔版画的基本步骤,学生仔细观察刻和喷的技法。

2、技法尝试:在游戏中尝试弹涂时水分的控制和弹涂力度的掌握。调配好颜料,用牙签刷在废纸上刮喷,观察比较感受不同力度和水分的情况下色点的变化。

三、制作、实践:

学生进行分层练习,可以二人小组合作,也可独立完成:制作步骤:A:设计底

稿 B:刻制底版 C:弹涂颜料 D:整理完成四、共享、评价:

1、互赏:给自己的作品起个题目,全班一起举办上型弹涂孔版画展。

2、评论:选出最佳设计、最佳手工、最佳效果等优秀作品,给予学生鼓励。

课后延神

1、讨论利用漏印的原理,制作弹涂孔版画还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哪些材料巧妙利用?

2、联

想弹涂孔版画还可以应用在生活里哪些地方?

课后反思

这一单元的材料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内容,在学习中学生知道了很多和平时画画不一样的方法的技巧,也认识了很多平时不用的材料经过加工后会变得如此美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真的很欣慰!

第十四课时

课题克隆“动物园”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用对折剪、叠剪法一次剪出两个以上重复的动物形象,并运用疏密排列、

色彩对比的方法组织画面构图。

2、过程与方法:A:在欣赏中,体验多个重复形象所构成的形式美和情趣美; B:在尝试中,体验剪纸艺术技法的巧妙与剪纸纹饰的特点; C:在展示中,体验合作与创造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剪纸艺术的美和动物的形态美,激发学生对生活

的热爱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重点正确掌握对折剪、叠剪法,剪出多个重复动物形象并进行画面构图的艺术处

理。难点抓准动物形体特征,大胆折剪、叠剪出多个造型夸张的动物形象。

兴趣点 1、一次折剪、叠剪出多个重复花样的方法。2、“克隆”出多个动物后构成画面。教学过程

与方法

一、观察与发现:

1、交流与分享课前收集的有关的动物资料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形体观察分析,找出基本特征。

2、三幅剪纸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美在哪里?突出动物特征,造型夸张。二、尝试与探索:

1、参考教材剪法范例,想一想是怎样剪出来的?引导学生自主尝试、探索“克隆”多个动物的剪法和作品摆放方法。

2、欣赏学生作品,构思创作内容和表现方法。

3、巧妙利用纸材,进行“克隆动物园”为主题的剪纸创作。三、分享与评价:

1、提出评价目标:A:“克隆”的动物和装饰纹样美不美? B:画面内容是否生动有趣、切合主题?

2、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共同分享成功的乐趣。课后延神

1、收集动物图片资料,进一步了解动物形态特征。

2、和家人一起试着用折剪法和叠剪法一次剪出多个重复的图样。

课后反思

在这节中利用学生对动物的这种情感,对“克隆”“COPY”和“再创造”这些手法的运用与理解,使学生明白剪纸的乐趣。

第十五课时

课题家乡绿梦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剪纸的独特艺术魅力,掌握欣赏方法,学习以多层折剪法表现出连续纹

样和进行主题创作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A:在欣赏中感知剪纸创作的独特魅力,感受大自然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密切

关系;

B:在尝试中体验剪纸艺术技法的美妙; C:在展示中分享合作与创造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植物、动物的形态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绿色家园

的向往,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学习以多层折剪表现连续纹样和进行主题创作的方法。难点 1、动物剪纸纹样之间的连接性。2、树木剪纸造型的美感特征。兴趣点 1、一次折叠剪出多个连续重复纹样时的惊喜。 2、用连续纹样构成画面的乐趣。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欣赏与感受:

1、两幅中外艺术家的优秀剪纸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

2、画面的构图有什么特点?

3、美在哪里?二、观察与发现:

探索、比较教材中几幅剪纸作品的剪法技巧,并说出其技法特点和艺术美感。三、尝试与探索:

你知道是怎样剪出来的吗?

1、参考教材剪法范例,自主尝试、探索连续花边的剪法。

2、进行纹样连接性的提示,关注树木造型的练习。

3、欣赏同龄人作品,探讨和构思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

4、进行以“家园绿梦”为主题的剪纸创作。四、分享与评价:

1、提出评价目标:

A:剪出的草、树连续花边是否散断?

B:植物、动物或人物造型和装饰纹样美不美? C:构思的作品内容是否切合课题? 2、展示分享自评:

说一说你的构思和纸材、色彩运用如何?课后延神

以“家乡绿梦”为主题的目的是唤起孩子们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自己的绿色家园,热爱身边的每一棵草、每一棵树,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后反思

主题性剪纸在四年级是第一次接触,学生突然表现的很有兴趣,以前接触的都是窗花等简单通俗的,而现在有了一个主题,像画画一样,只不过要全部剪出来,学生虽然手法不是很熟,但是目的已经达到了,学生又增长了见识,更加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第十六课时

课题海底宴会课型工艺、设计

1、知识与技能:掌握和运用拼色剪纸造型方法,以及色彩搭配、大小组合、整体布局等组织

原理。

2、过程与方法:A:在欣赏、联想中,体验模拟海洋生物参加盛宴的感受; B:在尝试与探究中体验拼色剪纸的剪纸技法,激发创作灵感; C:在展示与评价中感受合作与创造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海洋世界的探秘精神,激发和培养保护生态、保护海洋环境的

环保情感和意识。

重点学习主题性彩色剪纸创作的方法,突出画面远近层次与主题意境的表达。难点运用拼色剪纸技法和组织画面的方法、大胆想象和表现海洋生物的特征。兴趣点 1、模拟海洋生物参加盛大宴会;2、海底宴会类型的设计与布置。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欣赏与联想:

播放海洋世界影片,引导探秘式的欣赏和联想。

说一说:想到海底去探秘吗?想到海底去梦游吗?如果你是一只海洋生物,你和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一起参加了一个盛大的宴会,你想看到什么景象呢?如果你是宴会的主人,你会邀请什么样的客人?你会怎样设计和布置宴会呢?

二、比较和探索:

1、看一看:这幅剪纸作品表现了哪些海洋生物?

2、想一想:作品中每个生物的形象是否一样?它们的特点和个性相同吗?它们的色彩是怎样搭配的?海底的远近空间和主要物体是靠什么来突出的?表现了一个什么内容的主题宴会?

3、说一说:你们喜欢教材中哪一幅作品?为什么?每幅作品的构图、色彩搭配、形象大水是不是一样?

4、试一试:剪制一个海洋生物形象,体会剪纸的技法要点。三、创作与表现:

1、议一议:确立什么主题的宴会?小组怎样分工合作?

2、做一做:选取一位同学用大块色纸先剪出主体,其它同学剪出其它形象,选用深色衬底将各种形象整体布置。

(注意事项:纸一定要注意运用冷暖色、深浅色搭配,最多选用三四种颜色,每

个形象大小不能一样)

四、分享与评价:

评价引导:1、构思奇特,想象丰富; 2、特别的纸材,特别的剪法; 3、分享成功,合作愉快。

课后延神思考人类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如果不注重保护海洋环境会导致何种后果?人类应如何保护海洋环境?自己在环保方面可以怎样做?课后反思主题的变化给学生带来了一些小小的难度,不过大家合作起来就不一样了,看着同学们自己在那里分工、讨论、拼贴、组合真的为他们感到欣慰,大家懂得了如何去参与、如何去设计、至于作品效果怎样?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第十七课时

第十七课时

课题编织乐园课型设计、应用

1、知识与技能:学习欣赏编织工艺品的方法,学习运用经纬编织和交叉编织法设计工艺小品。

2、过程与方法:A:在观察过程中感受编织工艺的艺术美;

B:在尝试中探索“经纬编织法”和“交叉编织法”;

C:在创作中感受色彩搭配的装饰艺术表现手法,发挥想像力进行创新表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A:知道编织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对编织产生兴趣; B:培养对民间艺术品的审美兴趣。

重点掌握“经纬编织法”和“交叉编织法”,学会设计平面和立体造型的小工艺品。难点运用编织技法进行创意构思与创作。兴趣点编织工艺品的取材、造型及编织技

法。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编织与生活:

1、找一找:生活中的编织品(日用品、工艺品)有哪些?

2、说一说:选自己喜欢的编织品(选一图片或实物),说说其造型、色彩与编织方法特点。二、对比与思考:

1、想一想:编织工艺品与编织日用品有什么异同?

2、猜一猜:教材中的编织品有什么作用?(感知编织工艺品与日用品的艺术特征)

3、找一找:从造型、选材、色彩等特点,找找“传统编织与现代编织”有什么异同?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在比较中学习,提高观察力)三、观察与学习:

两种编织技法学习:

1、看一看:书上介绍的两种编织技法(经纬编织法、交叉编织法)能看懂吗?鼓励尝试,看看有什么困难。

2、说一说:我喜欢哪一种方法?我掌握了哪一种方法?四、设计与表现:

1、看一看:教材中不同的编织品能给你什么启示?可以学习的地方在哪里?

2、想一想:如何把刚才制作的“编织品”进行添加、创新改成别的编织工艺品?你准备与同学合作设计一组怎样的编织品?给它们起个有趣的名字。

3、做一做:选择一种编织方法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编织工艺小品。五、展示与评价:

评一评:你运用什么编织方法和艺术手法表现你的编织作品?美在哪里?

课后延神

想一想:编织的方法还可以有哪些?

课后反思

手工是很多学生非常喜欢的课型,尤其是四年级的同学手工课比较少——当说到要上的时候在家都很兴奋,这节课我们主要进行经纬的编织方法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随意编织自己喜欢的物品,有的编的杯垫、有的编的爱心等。

第十八课时

课题站立的纸筒人课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各种纸筒人作品的美或特点,学习折、剪、卷、贴等技法,制作一个站

立的纸筒人。

2、过程与方法:A:在观察中了解纸筒人的造型规律,学习制作技巧。 B:在游戏中进行创新设计,提高想像力与创造力。

C:在制作中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及立体造型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变废为美的意识与能力,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重点纸筒人的设计制作与装饰方法。

难点纸筒人的风格设计,五官服饰特点的表现。兴趣点纸筒人的角色化,纸偶戏的创编与表演。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分享、描述:

1、玩一玩:师生一起收集身边有关筒形玩偶的实物和图文资料,带回学校一起玩,一起欣赏,分享快乐。

2、说一说:它美在哪里?你知道它的制作材料和造型装饰特点吗?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稳稳地站立?它为什么舍弃了手和脚等细部结构?二、观察、探究:

1、听一听:教师讲童话故事的片断,根据情节的发展出示纸筒人范作和课本图例。

2、看一看:观察纸筒人的形象特征,包括头部装饰、服饰设计、五官表情、色彩装饰等。

3、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纸笥人,为什么?

4、议一议:纸筒人的基本结构是什么?它的设计重点在哪些地方?除了纸筒与彩纸,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于装饰纸筒人?

三、创作、表现:

1、想一想: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有什么特征?你如何利用纸筒的形状?打算用哪些材料?人物哪些部位需要强调,哪些可以省略?准备小组合作的同学可以讨论设计的主题及分配各自负责制作的角色。

2、试一试:用手中收集的纸筒和纸等材料,尝试用折、卷、撕、揉、贴等各种方法制作纸筒人的基本形状,掌握纸立体构成的技巧,体验纸造型的魅力。

3、做一做:根据学生个性能力的差异,分层次进行练习。一般学生要求能用卡纸、彩纸制作一个能站立的纸筒人。能力较强的同学要求能根据一定的主题,进行小组分工合作、综合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独特有趣的纸筒人。注意纸筒人的服饰色彩搭配及五官表情的表现。

四、评价、游戏:

1、摆一摆:将制作好的纸筒人进行组合摆放与展示。

2、说一说: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小组合作的同学可以创编故事,分角色表演纸偶戏节目,在游戏中介绍自己制作的纸筒人物。

3、评一评:投票选取出大家心目中最出色的作品,设创意奖、幽默奖、个性奖、表情奖等,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课后延神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后思考并留意,生活中不少废旧物品也可以充分利用,只要巧妙设计,都可以变废为美,增添生活的情趣。

课后反思纸筒人的制作需要运用很多手工制作方法,在激励引导下,学生能合作起来,共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为我们展现了很多精美的纸筒人。

第十九课时

自行车和摩托车

教学目标:通过自行车和摩托车写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他们抓住物体的特征精细描写的技能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自行车和摩托车的造型特点。对未来自行车和摩托车的设想。

教学难点:

作业要求:中国少儿美术联盟/X&asKf仔细观察,大胆想像,画出你心中有特殊本领的自行车或摩托车。

教学用具:铅笔、画纸、范画、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讲述课题及要求,教师导入课题: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简便交通工具,小型的童车也是小朋友喜爱的活动玩具,自行车虽然零件不少,整体结构骨架虽很简单,但必须理解,理解之后,只要按照课本所示的作画步骤从大体形入手,再把各部分一一画下来,一辆真实的自行车就会出现在你折下,不信,大家试试看。

二、讲述观察方法及作画的步骤。观察一辆自行车先从大的结构骨架特点着眼,用几何形概括其各部分的形状,以便对整辆车有大致的认识。重点观察车头、三角架、车座、车轮。再仔细了解各部分构造的细节。绘画时也与观察方法一致,先从大的结构画起,再画到细部。教师在黑板演示画出自行车的基本骨架,再画细部,简要地讲述自行车的写生步骤。

三、比较与分析。摩托车与自行车的区别:相同之处-两个轮子、车头不同之处-发动机、粗壮、车座等。教师在黑板演示画出自行车的基本骨架,再画细部,简要地讲述自行车的写生步骤。

四、学生练习:分别选好位置、角度、开始作画。(任选自行车或摩托车)教师巡视指导,指导学生开个好头并逐一细致地表现细部。

五、畅谈未来的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变化。

六、学生创作:画出你心中有特殊本领的自行车或摩托车。

展示评比。

第二十课时

复习测试;

一、测试目标:

1、测试学生的画面组织构图能力。

2、测试学生的线条表现能力。

3、测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测试学生对物象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二、测试题目:

1、写生画《我的————————》如:我的书包、我的钢笔盒、我的教室等三、测试要求:

1、在写生中能仔细观察定写生物象的特征,合理的处理画面的构图、比例、关系,物象的结构、线

条等因素,和谐的在一幅画面中准确的表现出来。 2、独立、安静的作画;

3、形象活泼生动,线条流畅,构图合理,比例透视恰当,有强烈的审美感受。四、测试画面规格:8K

测试方式:随堂检测的方式。(一课时

一年级美术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及正确使用。 2、用不同工具和材料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老师事先把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放在一只袋子里。 二、发展阶段: (一)以儿歌拍节拍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小口袋真神奇,装着纸剪和画笔, 大家一起来动手,展现多彩新天地。 (二)出示:神奇的口袋(让同学来猜猜里面装着什么?) 10、剪刀11、毛笔12、印13、各种彩卡等 (三)欣赏用各种工具画出来的画 (四)作业要求: A、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及它们不同性能和特点。 B、尽量大胆、自由地表现,

C、用简单的点、线、面来组合画面欣赏各种图片和课本 三、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工具的使用和表现。 四、讲评: 欣赏同学用各种工具表现出来的作品 五、收拾整理 教学目标: 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三、讲授新课: 1、思考与讨论阶段 分组展示自己所具备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座谈、开展积极想像,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组集体一起排列出新颖的立体造型。 2、发展阶段 人人参与,把瓶罐重叠或向四周扩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种抽象或具象的图案与造型。通过组与组参观,相互补充,拓宽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排列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修改。 3、收拾与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好工具与材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1、运用所学到的排列方法,在课后回家利用各种物品进行排列 组合各种图形的练习。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目录 第1课聚聚散散 (2) 第2课点的魅力 (4) 第3课“五谷”作画 (6) 第4课主体与背景 (9) 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 (11) 第6课色彩的渐变 (14) 第7课色彩的情感 (16) 第8课我画的动漫形象 (20) 第9课对称的美 (23) 第10课那一刻的我 (26) 第11课走进春天 (30) 第12课平凡的美 (32) 第13课吹塑纸版画 (34) 第14课藏书票 (36) 第15课设计文化衫 (38) 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子 (42) 第17课会游的玩具 (45) 第18课电脑美术---笔刷画画 (47) 第19课光的魅力 (49) 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51)

第1课聚聚散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体验起作品中的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尝试,体会聚与散的不同艺术效果。 3.通过实践,尝试,使学生知道聚与散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4.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作品体验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具学具:水彩、毛笔、纸、水罐、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教案全册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东昌府区沙镇中心小学 教学设计 _______--_______学年________学期 学科: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任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年级______班

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二、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三、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神奇的口袋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及正确使用。 2、用不同工具和材料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教具学具: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老师事先把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放在一只袋子里。 上课时,可让学生通过猜或用手摸等游戏的方法让学生说出里面放的都是些什么东西,以便引起学生们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阶段: (一)以儿歌拍节拍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小口袋真神奇,装着纸剪和画笔, 大家一起来动手,展现多彩新天地。 (二)出示:神奇的口袋(让同学来猜猜里面装着什么?) 1、剪刀 2、蜡笔 3、水彩颜料 4、水笔 5、钢笔 6、铅笔 7、毛笔 8、油画笔 9、橡皮泥10、剪刀11、毛笔12、印13、各种彩卡等 (三)欣赏用各种工具画出来的画 (四)作业要求: A、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及它们不同性能和特点。 B、尽量大胆、自由地表现, C、用简单的点、线、面来组合画面欣赏各种图片和课本 三、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工具的使用和表现。 四、讲评: 欣赏同学用各种工具表现出来的作品 五、收拾整理 第二课大家都来做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石子、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具,集体排列立体图形。 2、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体验材料的美感。 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2、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具学具:收集可乐罐、沙、石、瓶盖等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全册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小学四年级人美版美术下册教案全集及教学设计 第八册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采用散点式的结构,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19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 本册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人文内容也有递进关系, 本教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结合了相关学科的要求组织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内容。所包括的课题,涵盖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四个领域,并保持他们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同时,每课的教学目标上都努力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书中的大量图片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课外知识,和参考的范围更广了,同时在教学上给老师带来了更多的难度,验证了一句话“教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本书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艺术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四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趋形成,绘画水平处于半抽象半具象的阶段,学生绘画能力相差比较大。 2、学生观察力也日趋成熟,对周围的事物有感性的认识了,所以在绘画中已经体现出了自己的情感。但对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还必须进一步提高。

3、学生对于绘画比较感兴趣,但由于写实期的学生往往回认为画的越来越好,这种意识往往束缚他们大胆的创作欲望,变得越来越小,束手束脚,唯恐别人说画的不好。 三、教学目标: 1、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美术材料与工具的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根据视觉的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术语的意思和一般的表达方式,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2、教学要求、 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工具、体验造型乐趣,感受废旧材料的制作乐趣。 2)、在美术教学中看、画、做、说、玩融为一体,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的兴趣。 3)、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路,发展创新意识。 4)、感受各种材料的特点,提高动手能力,了解艺术形式美感与设计功能的统一。 5)、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提高视觉感受能力、 6)、形成崇高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态度。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一年级美术全集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一年级美术全集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omplete works of first grade art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一年级美术全集 课题:流动的颜色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吹画后产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副完整的作品。 教学重点:了解三原色,发挥想象力。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使用水彩颜料。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红、黄、蓝三色水彩颜料,吸管一根,毛笔、水罐。 2、教师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外、范画。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请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学生作品及作画步骤,然后讨论:这些作品分别是怎样画出来的,使用了几种颜色,吸管在今天的作业中有什么用处? (2)发展阶段 1、首先要调颜色。

2、在学生做作业之前教师可以先就颜色的调配示范一下:在调色盘里放一点水,毛笔蘸水且水不滴落,在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色时可用1——2种颜色。 3、最后用笔将调好的不同颜料滴落在作业之上。 4、然后用倾斜画面、用吸管吹等方法使颜色流淌。 教师要强调学生在游戏、作业过程中注意观察色彩融合后有什么变化。交流观察到的色彩变化情况,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 5、最后,对画面进行添画,时期构图、情节更加丰满。 (3)收拾与整理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4)课后拓展: 用吹画的方法绘制抽象作品。 课题:变化无穷的线条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尝试不同画笔画出不同形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变化以及工具材料和线的关系,充分体验线条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是了解不同形态的线条。 教学难点:是能用线条表达情绪。 教学准备:各种绳子等材料。 教学过程: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1、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2、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3、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1、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课 题:插接造型(制作) 一课时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空间立体想象能力的创造才能,培养精心、细致的制作作风。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课前准备:教师备教具,学生备硬纸片、剪刀。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课: 出示插接造型范品,让学生观赏。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二、新课: 讲解什么是插接造型,使学生认识到:一些简单的材料,通过插接构成形式的制作,可以设计出成功的艺术品。 ●三、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分组尝试制作。 1、学生分组研究制作方法。 2、学生尝试制作,互助帮助解决困难,教师辅导。 ●四、教师指出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结纠正。 ●五、学生分组,合作一个插接造型。 ●六、评讲: 学生把本组的作品摆好,集体参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观感。 课 题:风(想象画) 一课时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感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风吹时所引起的物象变化的景象,用绘画语言表现出来。

课前准备:1、学生备画具。 2、有关刮风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放刮风的录音给学生听。 问:这是什么声音?能不能画出来? ●二、新课: 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画的学生作品。 讲解课文,使学生理解画题的要求——通过风中的人和物表达无形的风。 ●三、请学生描述他们对风吹时见到的印象(包括微风、阵风、台风等),应借助具体物象 或被风吹而产生形态变化的物象来表现风,出可根据此印象进行夸张性的联想进行表现。 ●四、启发学生构思: 应抓住风吹时物象变化最鲜明的一两件物组织画面,可根据构思的情节,画出人的反应,运用线条、色彩等造型要素,把吹风时的气氛、景象绘画出来。 ●五、学生作业。 ●六、评讲。 课 题 瓜果(中国画)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画瓜果,巩固前一课所学到的基本技法(执笔、运笔、用水、用墨的运用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中锋、侧锋、以及轻重、缓急的运笔方法,色的运用等。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中锋、侧锋、以及轻重、缓急的运笔方法,色的运用等。 课前准备:范画及示范用品。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问:“上一节课是用什么笔墨技法画成的?”并宣告学习任务。 ●二、讲新课:

小学美术 上海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一、课题:古塔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古塔的造型特点,体会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提高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表达能力。 2、通过对祖国各地名胜古塔图片的欣赏,初涉建筑艺术领域,了解古塔的基本造型特征;收集有关古塔的资料,掌握建筑领域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各种建筑,提高审美欣赏能力。 三、学情分析: 通过欣赏、了解有关图片和资料,学生很好的掌握了建筑领域的一些常识性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一般常识,感受古塔的造型特点及其美感。提高学生观察欣赏、自由表述的能力。 难点:勾画出塔的形状及塔上的装饰。 五、教学手段运用及分析: 通过范画的展示,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加深学生对古塔的印象。 六、教学方法运用及分析: 通过观察法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古塔的基本形状和造型特点,经过学生的谈论、交流加深了对古塔的印象。 七、重点教学环节设计:

(一)导入设计 1、提问导入:你见过什么塔?登上去过吗?登上去有什么感受? 2、抽生回答,并小结。 3、引出课题《古塔》 (二)新课教学设计 1、欣赏、述评,感受古塔的独特美感。 ①打开课本欣赏各地方的塔 ②通过观察,说说你最喜欢哪座古塔?这些古塔有什么异同? ③抽生回答。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塔作个介绍。 塔是宗教建筑之一,最早的古塔是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专门用来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经……等,教师出示范画,学生观察、比较。 3、介绍塔的形状及造型特点 塔的基本外形如:三角形、层层叠叠、 木塔古朴、庄严, 铁塔雄伟、壮观, 白塔圣洁、美丽。 (三)师生互动设计 抽生到黑板上勾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古塔,教师点评并做适当的修改和添加。 (四)学生活动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聚聚散散 教材分析: 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引导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具准备: 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 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 “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 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 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

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三、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四、交流体验 第二节 一、师生交流: 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二、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执教时间:2月23日——2月24日 札记:在用喷洒的方法进行作业时,很容易溅在身上,一定要提前嘱咐好学生避让,喷洒时动作幅度小一些,尽量保持好卫生。 第2课小圆点的魅力 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奥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教学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

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 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 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 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

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三、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四、交流体验 第二课时 一、师生交流: 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课题 1.认识美术工具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能力目标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情感目标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重点、难点 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学具:水彩笔、油画棒等美术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 程序老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 一、引导阶段 二、发展阶段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 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 知道了。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 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要完整。 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 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 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 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 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 什么?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 些?为什么?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 蜡笔: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 工具 彩色铅笔:蜡笔的色彩比较鲜艳、 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 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 油画棒: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 具,色彩鲜艳、浓烈 彩色铅笔: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 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 小的小朋友使用。 欣赏中国画、书法、油画、水彩 画、版画、儿童画作品。

三、实践阶段 四、课后拓展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 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引导观察思考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课 件展示。 课件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 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 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 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 视。 收集和尝试一种你没有用过的美术工具 和材料。 到美术用品店去观察文房四宝是什么? 又发现了什么新的工具和材料。 学生正确回答问题。 1、你能认识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有 ()种? 2、通过学习你又认识了那些绘画 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3、你能爱护和正确的使用工具和 材 料吗? 作业课内作业 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观察和 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 课外作业

人美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四季的色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色彩变化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 教学重难点: 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四季图片) 2.问题:(1)你看到了什么? (2)听到了什么? (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 3.自学:打开书第2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季,是的季节。”来形容它。 4.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 5.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 二. 新授: 1、欣赏:(1)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 (2)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分组活动:(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什么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四季的色彩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 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上节课知识导入. 二.新课: 欣赏教材中的四幅画: 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 ①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 (写实性、装饰性) ②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③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课题:聚聚散散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体验起作品中的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尝试,体会聚与散的不同艺术效果。 3、通过实践,尝试,使学生知道聚与散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4、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作品体验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教具学具:水彩、毛笔、纸、水罐、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

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5、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6、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7、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8、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课题:小圆点的魅力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圆点在纸上不同位置的感觉。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76913

第1课认识美术工具 教材分析: 工具和材料是进行美术活动的重要条件,如何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这些引导是这一节课的难点。在课堂上我把它定位为美术课教学中的综合。探索领域,目的是想结合儿童以 往的(学前)绘画经验,进行延伸由此引发全体孩子对学习美术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2、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3、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教学重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准备: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回顾学前绘画经验引语: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 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 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为什么? 蜡笔小知识:1、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2、同彩色铅笔相比,蜡笔的色彩比较鲜

艳、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3、蜡笔即可以用来画线条,也 可用于大面积的涂色。 油画棒小知识:1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彩色铅笔小知识: 1、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 3、比较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 画愿望。 三、引导观察思考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课件展示: 1、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生自由议论。 6、课件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是谁了吗? 7、怎样爱护这些工具和材料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四年级美术教案 四年级美术第七册计划 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1、在《会走的玩具》一课学习完毕后,自己设计、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间会走的玩具并进行

最新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 教案全册

四年级美术下教案

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 老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加与示范,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圆点,师生一起进行总结出三种感觉: 1.下落感 (悬空的感觉) 2.稳定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样,四平八稳。) 3.安定感 (没有地方可以掉了) 老师拿出2个小圆黑点,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引感和排斥感。 (请出2位同学上来进行摆放) 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 4.相互吸引感 5.相互排斥感。 老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象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和心理感觉!(出示课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讲解) (主体物---苹果,具有下落感) (二)、同学们都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张贴两张点的范图) 1.直线、曲线的感觉 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朝其它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所以点排列在一起会有线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2.移动的感觉 圆点从大到小,是一种透视现象,渐变后会产生移动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出示课件---火车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在生活中,小圆点无处不在,看: 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图片,联系生活,从身边寻找灵感,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如---衣服、鞋、围棋、人民会堂灯、药丸、被子等等!) 老师加于讲解,并渗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的相关知识。 (四)、小圆点不仅仅出现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而且美术作品中,也有他们可爱的身影呢!你们看!出示课件,展示画面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明白小圆点的作用和独特的画面艺术效果。 同学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老师从构图、色彩等审美角度讲解,让学生认识俄国莫斯科画家康定斯基、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老先生及其美术作品,使学生在美术欣赏和审美能力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最后重点介绍点彩画派的创始人法国画家修拉和其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五)、利用小圆点还可以摆放、拼出很多漂亮的图形呢!大大小小的圆点组合在一块,就成了一张美丽的作品了! 出示课件,展示小圆点的美术作品、书本范作。 让学生结合美术作品,知道什么是抽象和具象作品。并从作品中发现小圆点有大小之分、聚散之分,有无规则之分等。 出示老师的示范作品(2张) 继续讲解抽象和具象美术作品的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的方法。 指导绘画、制作 小圆点展示自己的魅力这么久了,现在该轮到我们一展自己的魅力了!但是小圆点还有几句话要给我们交代,它要和我们说什么呢?展示课件图片和播放声音: 老师再复述一遍,并根据不同水平定下三个评价标准(1个红点、2个红点、3个红点)。 1.每位同学用彩色小圆点进行装饰或用小圆点拼出其形状。 2.要美观。 3.更需要创意。 (播放轻音乐,愉悦课堂气氛) 方法不限,可以大小彩点结合使用,也可以直接点出作品,或点出作品轮廓后再填充彩点,还可以和线条互相结合在一起使用,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灵活机动。

2018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目录 第1课影子的游戏 (2) 第2课走近大自然 (5) 第3课花地毯 (8) 第4课分一分变一变 (10) 第5课有趣的半圆形 (12) 第6课摸一摸,画一画 (14) 第7课纸风铃 (16) 第8课瓢虫的花衣裳 (18) 第9课生活中的趣事 (21) 第10课泡泡飞啊飞 (23) 第11课太空里的植物 (25) 第12课妈妈的节日 (28) 第13课各式各样的水果 (31) 第14课可爱的动物 (33) 第15课乘上大船游世界 (35) 第16课打开的柜门 (37) 第17课会摇的玩具 (39) 第18课电脑美术 (41) 第19课化装舞会 (43) 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46)

第1课影子的游戏 教学目标: 1、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2、通过和添加的表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 3、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加和组合。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的皮影戏。 2、寻找影子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变化无穷的造型。 3、描画的影子清晰并且造型基本准确。 课前准备:1、收集剪影作品2、在大自然中寻找影子。3、收集马蒂斯的剪纸作品。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肯定看过《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红军桥》、《济公斗蟋蟀》、《渔童》等诸多美术影片,小朋友有没有觉得它和其他的卡通片不同呢?我们给它一个恰当的名称叫做皮影戏,这些影片都是吸取皮影造型与动作技巧来制作的。那小朋友知道有关皮影戏的哪些知识呢? 二、学习新课 介绍皮影“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课题:色彩的冷与暖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运用色彩冷暖知识,给学生一把打开色彩知识大门的钥匙,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培养色彩美感意识,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运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识上,有目的地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 教学重难点: 1、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性,并会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 2、了解产生冷暖对比的原因,认识冷暖色彩并会正确运用。 教具学具:水粉颜色、毛笔、笔洗、调色盒、色相卡、色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水粉画的用具及美术书。 二、新授: (一)导入 教师提问:(1)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 (2)那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 分别让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 (3)通过观察,你体会并感觉到色彩有什么属性? ---色彩有冷与暖。 (二)导入课题:“色彩的冷与暖是色彩的一种属性。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种冷与暖的感觉,好不好?” 板书课题:色彩的冷与暖 三、讲授新课: (一)结合作品,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 “色彩有有彩色和无彩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属于无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属于有彩色。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感觉一下有彩色的冷与暖。我们知道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色彩的冷暖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1、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

(1)冷色调画面《雪地》,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给人以冷的感觉。 (2)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3)同时欣赏这两幅画面 启发提问: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师根据回答情况小结:那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色调(色彩总倾向)。通过观察比较,我们体会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温度相同的室内,一个屋子涂成蓝色,另一个屋子涂成红色,两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差别就很大。两间屋子给人温度差别可以达到三、四度,原因是蓝色能减慢人们的血液循环,给人感觉较冷;而红色刺激人们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加快,给人感觉较暖。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体会色彩的冷与暖。 回忆我们刚才作品里所见,再联想一下可以发现,在我们的周围生活里,什么事物常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看哪位同学想象的更丰富。 分别让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以暖的感觉;天空、大海给人以冷的感觉。 师小结给予鼓励:看来大家平时是很注意观察事物的。只有经常去注意观察事物,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色彩中的冷与暖。究竟什么颜色属于冷色?什么颜色属于暖色呢? (二)放映色轮,让生观察并谈谈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从色轮中区别冷暖。(1)在12个基本色相中,最亮的黄色和最暗的紫色是以色彩明度为基准划分的。提问:仔细观察,在冷暖对比中最暖的是什么色?(朱红色)最冷的是什么色?(蓝色)这两色是冷暖对比的中心轴。 (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色彩冷暖的规律。 提问:谁能从色轮中找出冷色和暖色? 将色相卡分成两部分摆放(冷、暖两个序列),并说出自己分的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偏红偏黄的色彩属于暖色,偏蓝偏绿的色彩属于冷色。因此在色环中红、橙、黄属于暖色,绿、紫、蓝属于冷色。 (3)绘画中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如:黄和黄绿比?黄暖黄绿冷;黄绿与绿比?黄绿又显得暖,而绿则比黄绿冷。所以,色彩的冷暖决不是死记硬背才能记住的它需要相对比较去感觉。 (4)同样的一幅画面,用不同的冷暖色调表现时,给人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冷与暖不同的色彩感觉在绘画中当然是很重要的问题。一样的画面它们的冷暖色调是完全不同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