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线组网技术在舰艇防空反导武器系统中的应用

无线组网技术在舰艇防空反导武器系统中的应用

无线组网技术在舰艇防空反导武器系统中的应用
无线组网技术在舰艇防空反导武器系统中的应用

无线组网技术在舰艇防空反导武器系统中的应用

姓名:初建鹏

学号:2120110240

学院:机电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初建鹏2120110240

摘要:区域防空网络化作战是未来防空作战的发展趋势。针对舰艇编队反导防空防御作战的复杂性,采用网络中心战的作战概念,分析了网络化的舰空导弹系统作战资源共享的优势。以集成火控系统(Integrated FireControl System)的构建原理为例,描述了网络化舰空导弹系统的网格结构和特点。基于多Agent协同原理。提出了网络化的舰空导弹系统两层“混合式”协同体系结构,并对该结构的协同机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区域防空;网络化作战;体系结构;组网技术

无线组网技术

1.网络化防空概况

网络技术给传统的战争概念和军队组织结构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1997 年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逊在海军学会第123次年会上称“从平台中心战法转向网络中心战法,是一个根本性转变”,并称“网络中心战”是两百年来军事领域里最重要的变革。现在,“网络中心战”思想已经引起了军事理念的创新、军事空间的拓展、军事进程的加快、军事效能的提高等多方面的革命性变化。

1.1舰艇编队的防御概况

舰艇编队面临来自各种平台(飞机、舰艇和潜艇)上发射的反舰导弹的严重威胁。上世纪90年代前,反舰导弹的“低空隐蔽突防”和“饱和攻击”战术,要求海上舰艇编队建立远、中、近程和高、中、低空的“分层防御”反导作战体系。

上世纪90年代之后,海上空袭作战的主要模式逐渐演变为在预警机指挥下,空袭飞机从舰艇编队防区外发射反舰导弹,采用远距离发射、低空突防、航路规划和饱和攻击的战术方法,以对付舰艇编队分层防御体系。另外,海湾战争以后,濒海作战作为现代海上的主要作战模式,沿岸崎岖地形和隐藏在海岸背景下敌电子战系统,将降低舰艇编队传感器的灵敏度和作用距离,增加了对导弹目标识别和探测的复杂性,从而使舰艇编队面临掠海反舰导弹快速近程袭击。海上防空反导作战的新变化,要求舰艇编队将其多个舰空导弹系统组建成网络化的舰空导弹系统,实现超视距反导作战体系和能力,如下页表1和图1所示。

北京理工大学初建鹏2120110240

表1舰艇编队反导作战体系演变历程

图1舰艇编队超视距协同反导作战体系不意图

2.区域防空网络化组网作战需求分析

对于防空作战而言,未来防空体系面临的是由多种空袭武器及其伴随的电磁干扰组成的复杂多变的一体化的空袭体系。因此,未来的空防对抗不是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对抗,而是体系与体系、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对抗,为了适应这种整体对抗,必须打破传统的防空作战样式,综合集成各种防空作战资源,实现防空体系内的各种作战要素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综合运用,以形成一个体系配套、多武器协调的良好的防御体系。

2.1网络化舰空导弹系统

网络中心战理论认为:只有在高度分解和逻辑上解耦(独立)的情况下,系统中可利用的资源才可以被完全使用。例如.如果一个传感器(例如,跟踪雷达)在逻辑上与武器系统(例如,舰空导弹)分离,

无线组网技术

那么,武器系统和传感器都可以被独立控制,并且可以被其他作战平台有效共享,充分发挥其效能。

在网络化舰空导弹系统反导防御体系中,可利用的作战资源,如传感器(Sensor)、指控系统(c )、武器系统(Shooter)等,必须在逻辑上与自身平台分离。它们在协同作战网格中是以节点的形式组织的,协同作战网格使所有节点的信息可以共享,可以对所有节点实施控制。这样,平台上的作战资源可以独立于平台之外使用,便得到了崭新的作战能力。例如,可以动态组建“集成火控系统(Integrated Fire Control System)”,将不同平台的传感器、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系统联合起来协同工作,完成防空反导作战任务,如图2所示。

图2协同作战网格和集成火控系统(IFCS)示意图

3.无线组网技术在舰艇防空反导中的应用

舰艇区域防空网络化作战不仅引起了未来防空作战形态和作战

北京理工大学初建鹏2120110240

样式的革命性变化,也对防空体系综合化、一体化、网络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全维探测预警系统

天基、空基、地(海)基预警网必须进行合理配置,统一部署,形成多维的、立体的有机整体,形成从远到近,从高到低,全空域、大范围、多层次的探测网,并通过网内信息获取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对所获取信息的有效处理,对空袭目标进行区域内全程跟踪,为拦截打击系统提供尽可能多的预警时间和尽可能精确的目标诸元。

3.2分布式指挥控制系统

建立一个区域分布式、网络化防空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减少指挥层次,形成适应性强、抗毁性高、适于灵活重组的分布扁平作战指挥体系结构,实现区域防空C4I系统内部和与区域C4I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互操作,实现区域防空战场信息共享,形成具备联合作战能力的信息共享型网络化体系结构。

3.3一体化拦截打击武器系统

未来的空袭手段多样,要求区域防空体系从功能上应具备抗击各种空袭兵器和对抗各种电磁手段的能力。但是任何单一军兵种、防空武器都将难以完成未来的防空任务,必须综合运用各种防区内不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成本的防空武器和各种信息对抗手段,建立网络化拦截打击武器系统,利用信息共享和协同交战,充分发挥拦截武器系统的自身潜能和组合后的系统潜能,使未来的防空体系成为反飞机、各类战术弹道导弹一体化的防空反导体系。通过对21世纪末发生的

无线组网技术

几场局部战争的形态和作战方式进行分析,就不难看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是防空作战向网络化转化的催化剂,防空作战的网络化已经势在必行。深入研究网络化防空的作战需求,建立与网络化防空作战相适应的防空作战体系结构,是现代高技术条件下防空体系对抗的必然要求和有效手段,是世界各国防空体系建设面临的紧迫课题。

4.网络化舰空导弹系统的协同结构

对防空反导作战任务,网络化舰空导弹协同反导作战系统可通过传感器、指控系统、武器系统等作战资源之间的相互协同,组建集成火控系统(IFCS)来完成。利用多智能体的协同原理,研究舰艇编队反导作战系统的协同机制。

4.1智能体(Agent)概述

智能体(Agent)概念最早由美国Minsky教授在《SoeietyofMind》中提出的,用它来描述一个具有自适应、自治能力的硬件、软件或其它实体,日标是认识与模拟人类智能行为。作为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概念,Hewitt认为定义Agent与定义什·么是智能一样困难。大多数研究者普遍认可和接受这样一种说法,将智能体看成作用于某一特定环境,具有一定生命周期的计算实体,它具备自身的特性,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自治的运行,并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1987年Bratmna提出一种描述智能体基本特性的BDI模型,他认为一个智能体包含有三种基本状态:信念(Belieo,期望(Desire)和意图(Intention),分别代表其拥有的知识、能力和要达到的目标。所有智能体的自主行为,都是基于它的三个基木精神状态而通过与环境之

北京理工大学初建鹏2120110240

间以及智能体相互之间的交互来完成。

4.1.1智能体的特性

图3给出了一个智能体的抽象视图。在这个框图中,可以看到智能体为了影响其环境而产生动作输出。在复杂性适度的环境中,智能体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环境,最多只能部分地控制,即对环境产生影响。从智能体的视图角度来说,这意味着在相同的环境中同一个动作执行两次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效果。

智能体作为独立的智能实体,必须具有广泛的智能品质,其行为显著的反映其智能特性,处在特定环境下的智能体应该具备如下儿个特性:

图3环境中的智能体,智能体接受从环境中感知的输入,产

生输出动作作用于环境,这种交互通常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1)自主性,一个智能体应具有独立的局部于自身的知识和知识处理方法,在自身的有限计算资源和行为控制机制下,能够在没有人类和其它智能体的直接干涉和指导的情况下持续运行,以特定的方式响应环境的要求和变化。并能根据其内部状态和感知到的环境信息自主决定和控制自身的状态和行为。自主性是智能体区别于其它如过程、

无线组网技术

对象等抽象概念的一个重要特征。

(2)反应性,智能体在感知环境,响应环境的同时,并不只是简单被动的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它可以表现出受目标驱动的自发行为。智能体的行为是为了实现自身内在的目标,在某些情况下,智能体能够采取主动的行为,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改变,以达到自身目标的实现。

(3)社会性,智能体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如同现实世界中的生物群体一样,在环境中经常有很多智能体同时生存,形成一个社会性的群体。智能体不光能够自主运行,同时应该具有和外部环境中其它智能体相互协作的能力,而且在遇到冲突时能够通过协调进行冲突消解。

(4)进化性,智能体应具有开放的性质,能够在交互过程中逐步适应环境,自主学习,自主进化。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提高整个系统的智能化和可靠性。

4.2作战资源的智能体(Agent)特性

如图2所示,舰艇编队中的传感器、指控系统、武器系统等作战资源通过一种“软件智能体”连接到协同作战网格中。这种软件智能体实质上是软件模块,嵌入在传感器、指控系统、武器等系统软件的应用层中,从而形成了传感器、指控、武器等3种智能体,并具备下列功能:

①能在特定的环境下连续自发地实现功能;

②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推断能力;

北京理工大学初建鹏2120110240

③能与系统中其他智能体通信交互;

④能对周围的环境做出反应;

⑤能完成一个或者多个功能目标。

可见,网络化的舰空导弹系统中的传感器、指控、武器等3种智能体,对任务的分配可通过智能体之间的相互协商来确定,对自身的任务具有管理能力,对与其他网络节点的数据通讯进行控制,具有了系统的自治性、对环境的反应性、与其他系统的协同性、地理位置的分散性、系统设计的异构性等智能体(Agent)的基本特性。

4.3多智能体(Multi—Agent)系统的协同结构

针对多智能体(Multi—Agent)的协同结构而言,主要有集中式、分散式和混合式3种结构形式。在网络化的舰空导弹系统中,预警机上的指控系统作为全局指挥中心,集中指挥舰艇编队协同反导作战。将反导作战任务,分配发送给能独立完成任务的一个或几个“集成火控系统(IFCS)”。动态组成的“集成火控系统(IFCS)”中的指控系统作为局部指挥中心,协调传感器和武器系统工作,完成赋予的反导作战任务。这样,可以把网络化的舰空导弹系统看作是由两个层次构成的“混合式”多智能体(Multi—Agent)协同结构,如图4所示。实现这种结构的机制就是“混合式”多智能体的协同机制。

无线组网技术

图4“混合式”多智能体示意图

4.4网络化舰空导弹系统的协同机制

网络化的舰空导弹系统的协同机制,遵循“混合式”多智能体(Multi—Agent)的协商策略,具体描述如下:

①预警机上指控系统是网络化的舰空导弹系统的全局指挥中心,各个集成火控系统(IFCS)的指控系统是局部指挥中心;

②全局指挥中心负责动态组建集成火控系统(IFCS),调度作战资源完成舰艇编队反导防空作战任务,具有较高层次的战术决策能力;

③局部指挥中心负责调度其传感器和武器系统等作战资源,发挥最大能力执行全局指挥中心下达的命令要求,具有较低层次的战斗指挥能力;

④全局指挥中心预测舰艇编队防空作战态势,分析编队中作战资源运行情况,确定它们完成给定反导防御作战任务的可行性,给出来袭方向上组建IFCS的数量,并将反导作战任务发送给动态组成的IFCS,以保证动态组建IFCS能完成赋予的作战任务;

⑤局部指挥中心将全局指挥中心分配的任务转换为一组按时间排列的作战命令,调度IFCS中的传感器和武器系统,完成赋予的反导作战任务;同时,实时评估IFCS负载能力,并通过协同作战网格报告全局指挥中心,或与其他IFCS进行协商,协同完成赋予的反导作战任务。

⑥动态组成的IFCS协同反导作战过程,一直持续到全局指挥中心发出下一组反导作战任务,或者直到接到“任务结束”命令后IFCS

北京理工大学初建鹏2120110240

解体为止。

4.5区域防空武器系统网络

区域防空武器系统资源主要包括各种拦截飞机、地空导弹、高炮、弹炮结合系统,还包括各类“主动”进攻和“被动”防御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具有破坏敌方进一步空袭能力的反击兵器(远程打击编队、战术导弹等)。单纯就防御武器系统资源而言,防空武器系统网络化作战模式如图) 所示:1.主战兵器和辅助兵器通过协调中心进行统一指挥、协调交战,是主要防空作战方式;2.主战兵器直接为辅助兵器提供信息,并管理、协调指挥辅助兵器网络,是辅助防空作战方式。

图5武器系统网络图

5结束语

从“混合式”多智能体(Multi—Agent)的协商策略可以看出,局部指挥中心拥有IFCS的运行性能模型,实时监控传感器和武器系统的运行状态,实时评估IFCS负载能力,与其他IFCS进行协商完成反导作战任务.从而降低了全局指挥中心与局部指挥中心的关联性,提高了动态组建IFCS的灵活性。

无线组网技术

参考文献

[1] 王汝传.智能Agent及其在信息网络中的应用[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2] 张荣梅.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开发及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3] 吴燕.传感器与综合火控系统组网的协同作战能力系统[J].情报指挥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2005,27(2):62—66.

[4] 陈康.CEC条件下的舰艇编队防空问题[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6,31(4):32—35.

[5] 田康生.基于多代理技术的传感器管理系统[J:.现代雷达.2004,26(2):9—13.

我所认识的无线通信技术

《我所认识的无线通信技术》 姓名:XX 学号:XXXXXXXXX 班级:XXXXXXXXX 联系方式:XXXXXXXXXX

我所认识的无线通信技术 研究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可以提高人们对无线通信技术的认识,让人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注重通过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来改进自己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内容更充实。分析和研究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对无线通信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应用状况进行分析探讨,人们能够认识到无线通信技术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意义。相对比传统的有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具有诸多方面的优点,成本低廉、建筑工程周期短、适应性好、扩展 性好等。正是由于诸多的优点,无线通信被广泛的应用于车辆监控、遥控、遥测、小型无线网络、 移动通信等方面。相信我们都可以认识到手机的便捷,它让我们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通信。 一、对无线通信系统的认识 从广播电视、收音机到移动电话,从射频识别到遥控器、雷达等,无线通信这一应用已深入到 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无线电技术在社会的各行业中得 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无线通信领域各种技术的互补性日趋鲜明。然而,无线通信在满足无线的同时,势必要满足移动性的需要。移动台在不停的移动,而基站小区并没有移动,这样,一个基站的 服务能力就会有变化,当一个基站不足以服务这个移动台的时候,移动台就应该连接到别的基站小 区以维持服务,这个时候,就会用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切换,它在无线通信中无处不在。切 换有其重要的意义,那实际中是怎么样切换的呢?在什么情况、什么条件下进行切换呢?所谓切换,是指移动台在通话期间从一个小区进入另一个小区时,将呼叫在其进程中,从一个无线信道转换到 另一个无线信道的过程。切换,在我们进行无线通信的时候会经常遇到,一个小区的覆盖范围是有 限的,当我们在移动的过程中,需要从一个小区覆盖的位置移动到另外一个小区时,如果仍然使用 原来的小区的服务,势必会使得服务质量下降,因此,这时我们就会切换,从一个小区的信道切换 到另外一个小区的信道上,以此来保证较好的服务质量和正常的通信。切换是必要的,而切换,从 进行切换的方式上来分,主要分为硬切换和软切换两种。 由于无线通信网络存在的带宽需求和移动网络带宽不足的矛盾,用户地域分布和对应用需求不 平衡的矛盾以及不同技术优势和不足共存的矛盾,因此,决定了发展无线通信网络需要综合运用各 种技术手段,从全局和长远的眼光出发,采取一体化的思路规划和建设网络。发挥不同技术的个性,综合布局,解决不同区域、不同用户群对带宽及业务的不同需求,达成无线通信网络的整体优势和 综合能力。对此,我国政府管理部门也应该积极为运营商配备充足的频谱资源,为其综合规划提供 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一、全球趋势:公众移动保持增长宽带无线热点不断。当今,全球无线通信产业的两个突出特点体现在:一是公众移动通信保持增长态势,一些国家和地区增势强劲,但存在发 展不均衡的现象;二是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热点不断,研究和应用十分活跃。资料显示,在全球电信 市场普遍低调的背景下,移动通信依然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尽管全球移动市场在增长,但这种 增长也呈现出很大的不均衡性。从用户数来看,在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移动用户普 及率已经很高,因此新增用户数日益减少;而在亚洲、非洲等地区,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

常见无线通信组网方式

常见无线通信组网方式 采用何种无线组网方式,比较合适、比较经济。我公司根据两年多来的行业应用推广经验,针对不同的行业应用的要求不同,提供几种比较实用的应用方案 GPRS/CDMA无线通信的移动性、实时在线、按流量计费、通信速度快、网络覆盖范围广等诸多优点,越来越被行业应用所认识,逐步在行业内大量推广使用。在使用推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惑行业客户的问题:无线应用有哪些组网方式;采用何种组网方式,比较合适、比较经济。根据我们的行业应用推广经验,下面针对不同的行业应用的要求不同,提供几种比较实用的应用方案。 根据数据中心组网方式不同,无线组网方式可以有下面几种联网方式: 一、专线联网方式 联网拓扑图: 系统组成: A、业务处理系统:处理无线端末设备(无线终端、RTU+DTU、无线POS等)提交的各项业务数据 B、网关设备:桥接移动网络与业务处理系统间的通信通道,(可以是路由器、可以是路由器+防火墙、可以是路由器+银行网控器等设备) C、GPRS网关支持点GGSN(Gateway GPRS Supporting Node):桥接GPRS无线内部网络和客户间的网关设备。 D、GPRS网络:无线数据传输平台 E、基站:连接无线端末设备和GPRS无线内部网络的节点。 F、无线端末设备:可以是无线POS、无线终端以及嵌入式应用中的DTU设备 +各类嵌入式检测控制设备(RTU,比如环境监测设备、油田检测设备、污水监测设备等) 系统工程: 用户端: A、提供网关设备,并和无线运营商一道,调试网关设备和移动GGSN间的通信通路。 B、用户和无线运营商一道配置GGSN到用户网关设备间的VPN通道(可选项,主要是增加系统安全性) C、增加防火墙(可选项,主要是增加系统安全性,视实际情况而定) D、调试端末设备应用程序 E、调试业务主机设备 移动运营商: A、提供到用户端的专线(或由用户从电信声请获得) B、配置GGSN,调通GGSN和用户网关设备的通信通路。 C、和用户一道配置GGSN到用户网关设备间的VPN通道(可选项,主要是增加系统安全性) 系统处理流程: 无线端末设备先通过基站以无线方式登陆到无线网络,获得IP地址,然后与业务处理中心建立TCP连接,数据由移动运营商的GGSN经数据专线连接至用户的数据中心。 系统特点: 数据安全性好;通信速度快;通信质量稳定;系统初期建设成本高;适合安全性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 二、企业公网联网方式 联网拓扑图:

VPDN无线专网组网方案

VPDN无线专网组网方案 信息安全对于民航企业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正因如此,各大民航企业,无不在信息化建设上进行了大力投入。以关键数据传输电路为例,各大航空企业均使用不同运营商的电路互为主备,甚至再开通第三条电路作为再备。随着WCDMA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组建无线专网,代替传统电路作为备份电路,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成为一种趋势。 以下为中国联通为民航企业所做VPDN无线专网组网方案: 1.1拓扑结构 图1专线备份VPDN组网方式 图1描述的是VPDN专网的网络拓扑图,采用本组网方式,航空企业所有专线备份设备都处于一个客户专用网络内,用户可以给自己给无线终端设备来分配IP地址。同时,采用本组网方式,航空企业专网和互联网完全隔离,数据保密性好,航空企业专网不会受到来自互联网上的黑客及病毒的侵袭,能够有效保证稳定的传输速率和带宽。下面分别对图中各个设备进行介绍。 ●WCDMA无线路由器:通过网线连接航空企业需进行专线备份信息点。 ●联通GGSN:即网关支持节点, 用户通过WCDMA接入网络接入到GGSN,GGSN判断是VPN用户,向指定的LNS发起L2TP连接。 ●联通AAA服务器:负责对用户的域名进行鉴权认证,AAA服务器对登

录用户的域名和该用户的用户名密码核对验证。验证通过后,方可接入联通网络。 ●专线:采用联通的专线,此专线将联通的GGSN和用户的LNS设备连接起来。 ●用户侧路由器(LNS):需支持L2TP协议,RADIUS协议,要与GGSN 建立L2TP隧道。 ●企业AAA服务器:用于认证、授权、计费,实现对拨号用户名、密码和IP地址的管理,此服务器为可选配置,用于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航空企业内部营业网服务器:为用户侧应用服务器,在连接建立之后此服务器可以自由地与无线终端进行通信。 1.2VPDN建立流程 SGSN GGSN 图2 VPDN连接建立流程 用户的拨号呼叫流程如下: 1)当终端的WCDMA无线路由器通过拨号呼叫到SGSN时,SGSN通过DNS解析APN接入归属GGSN的IP地址,然后在SGSN和GGSN间启动相应的GTP隧道协议,实现骨干网内的安全传输。 2)在用户认证阶段,GGSN向联通AAA服务器发送访问请求。 3)联通AAA服务器检查域名,发现这是航空企业的域名,依据域名确定LNS 设备的IP地址,并将L2TP隧道请求消息转发给航空企业的LNS设备,LNS设备对L2TP隧道建立请求进行通过处理,隧道建立。 4)WCDMA无线路由器与航空企业的LNS设备协商请求建立PPP连接。 5)航空企业的AAA服务器对WCDMA无线路由器用户名进行认证,返回相应的认证信息。

对我国超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的另类构想

对我国超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的另类构想 曹昱 国营第451厂重庆市沙坪坝区双碑400032 [摘要] 近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反导、反飞机作战是当今防空作战的主要特点,事关战争全局。对于某些重要的军事或民用设施,保护其不受空中打击成为对抗关键。当采用导弹或高炮进行中远程及近程拦截失败后,超近程防空反导武器成为最后的屏障。为解决我国的超近程防空任务,针对目前空中打击的特点,提出了另类武器构想。 [关键词] 超近程,防空反导,另类武器,构想 0 引言 军事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必然导致人类对战争工具实现跨时代的跃升。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军队的武器装备都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空中打击战略地位的上升,具有防空反导作用的地面武器装备的发展更加令人关注。传统的地空导弹、高炮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使地面设施的防空袭能力进一步加强。但是导弹技术不断提升,采用远程飞行、隐形技术和低空变轨等方式来进行空地打击,速度和轨迹难以捉摸,空中威胁更加明显。对于某些重要的军事或民用设施,当中远距离和近程拦截失败后,必须启用超近程拦截武器做最后的防御。超近程防御主要就是指距离目标为0.5~3km的地空防御,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大口径转管机枪或小口径高炮,但是反应时间长、连发射速慢、空中拦截面积小一直是该类武器的弱点。研究更加适应于现代战争的超近程防空反导武器,刻不容缓。 1 空中打击的特点 在现代化的战争中, 空中打击已成为十分重要的战争手段。特别是高技术航空兵器的发展和导弹的大量使用, 使得空中打击不仅能摧毁坦克、装甲车辆、炮兵阵地、掩体和工事等战场目标, 还能摧毁指挥控制中心、通讯中心、机场、防空阵地等纵深的军事目标。空中打击不仅仅是地面进攻的前奏, 而且可为地面进攻的顺利推进和最后胜利创造条件。因此, 在未来战争中, 能否有效地防御空中打击已成为国家防御中的极为重要的一环。 空中兵器主要包括巡航导弹、轰炸机以及无人机,对地面目标实施毁灭性打击。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空袭兵器的种类迅速增多,远程化、隐形化、智能化等特点更加突出,加上空中侦察、控制、指挥系统的广泛应用,使空中打击手段更加多样化。 1.1 远程化 除了战略导弹外,常规巡航导弹的射程也在逐步攀升,利用舰艇或是飞机在战区外发射成为主要的攻击方式。如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采用固态燃料,二节推进发射方式,射程可达3000公里。俄罗斯的“飞毛腿”导弹,射程500公里。台湾目前部署自行研制的雄风2—E巡航导弹,射程可以覆盖我国东南的部分沿海城市。 1.2 隐形化 为避免被地面雷达捕捉到运动轨迹,现代的导弹大量采用隐身技术,包括外形设计隐身、雷达吸波隐身、红外隐身等方式,使地面雷达成为瞎子。等到发现导弹来袭时,远距离拦截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意大利的“泰西欧”3型、俄罗斯的X-15C空舰导弹都采用外形设计隐身,日本的SSM-l岸舰导弹、ASM—2空舰导弹以及瑞典的RBS—15、法意的“奥托马特”Ⅲ型采用吸波徐层隐形。美国研制的AGM-137和MGM-137等隐身战术导弹,射程在1600公里以上,据说几乎不可能被及时发现并遭到反击。 1.3 智能化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比 较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蓬勃发展,出现了各种标准的无线数据传输标准,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和不同的应用场合,本文将目前应用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了分析对比,并总结和预见了它们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Zigbee Bluetooth UWB Wi-Fi NFC Sever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mparison Abstract:A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computer technolog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ve a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emerged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tandard,they have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nd different applications,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and summarized and foresee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一.几种无线通讯技术 (一)ZigBee 1.简介: Zigbee是基于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根据这个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技术。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ZigBee是一种高可靠的无线数传网络,类似于和网络。ZigBee数传模块类似于移动网络。通讯距离从标准的75m到几百米、几公里,并且支持无限扩展。ZigBee是一个由可多到65000个无线数传模块组成的一个无线数传网络平台,在整个网络范围内,每一个ZigBee网络数传模块之间可以相互通信,每个网络节点间的距离可以从标准的75m无限扩展。与的CDMA网或GSM网不同的是,ZigBee网络主要是为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数据传输而建立,因而,它必须具有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价格低的特点。而移动通信网主要是为语音

基于wifi的无线组网技术

基于WIFI的无线网状(Mesh)组网技术 摘要: 目前, 无线局域网由于相对有线网络的众多优点受到广泛应用, 其中WiFi 因高效的工作能力而受到热捧, 但是WiFi 由于支持范围有限, 使得它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这里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不添加有线基础设施、扩大成本的情况下, 考虑将网上的无线设备作路由器使用, 对数据进行不断转发, 通过多个无线跳来进行组网, 即利用无线网状( Mesh)组网技术, 在低成本的条件下, 大大的扩展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考虑到无线网状组网技术在当前市场上的应用,其业务支持能力和性能方面的优势, 证明了想法提出的合理性机可行性。基于WiFi的无线网状(Mesh)组网技术不仅具有WiFi本身的优势, 还解决了W iFi 的覆盖范围小的问题, 因此会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和很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无线网状网络;无线局域网;WiFi;无线跳 1.WiFi技术的探讨与研究 WIFI全称Wireless Fidelity,意思是无线保真技术。又称802.11b 标准,该技术使用的是2.4GHz附近的频段。它的最大优点就是传输速度较高,可以达到11Mbps,在信号较弱或有干扰的情况下,带宽可调整为5.5Mbps、、2Mbps和1Mbps,带宽的自动调整,有效地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主要特性为:速度快,可靠性情况高,在开放性区域,通讯距离可达305米,在封闭性区域,通讯距离为76米到122米,方便与有线以太网络整合,组网的成本更低。同时它还能与已有的各种 802.11 DSSS 设备良好的兼容。 1.1 WIFI 现状及特点 WIFI 无线宽带计入技术有以下几个特点: (1)WIFI 的覆盖半径可达300 英尺左右,约合 100 米,办公室自不用说,就是在整栋大楼中也可使用。(2)传输速度快,虽然有时WIFI 传输的无线通信质量不是很好,但传输速率比较快,可以达到11 Mbps,如果无线网卡使用的标准不同的话,WIFI 的速度也会有所不同。(3)建网成本低:只要在机场、车站、咖啡店、图书馆等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方设置“热点”,并通过高速线路将因特网接入上述场所。(4)更健康更安全:IEEE802.11 实际发射功率约 60~70 毫瓦,而手机的发射功率约 200 毫瓦至 1 瓦间,手持式对讲机高达 5 瓦,而且 WIFI 无线网络使用方式并非像手机直接接触人体,对人体的辐射较小,使用起来应该是绝对安全的。 1.2 WIFI 技术剖析 1.2.1 WIFI 的网络构成。站点(Station),网络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基本服务单元(Basic Service Set,BSS)。网络最基本的服务单元。最简单的服务单元可以只由两个站点组成。站点可以动态的连接(associate)到基本服务单元中。 分配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DS)。分配系统用于连接不同的基本服务单元。分配系统使用的媒介(Medium)逻辑上和基本服务单元使用的媒介是截然分开的,尽管它们物理上可能会是同一个媒介,例如同一个无线频段。接入点(Acess Point,AP)。接入点既有普通站点的身份,又有介绍如到分配系统的功能。扩展服务单元(Extended Service Set,ESS)。由分配系统和基本服务单元组合而成。这种组合是逻辑上,并非物理上的。不同的基本服务单元物有可能在

超近程反导武器系统探讨

超近程反导武器系统探讨 黎春林,冯顺山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灾害预防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摘 要:简要介绍现代防空反导武器系统的发展概况,并分析研究了当前发展用于高价值目标防空反导的超近程反导武器系统的必要性,并对其使用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总体设想。 关键词:导弹防御;超近程;防空武器 中图分类号:T J7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086X(2003)01 0012 03 Research on super close in antimissile weapon system LI Chun lin,FENG Shun shan (BIT,National Key Lab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xplosive Di sasters,Beijing100081,Chi na) Abstract:Brief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bout the air defence and antimissile weapon systems.And analyzes the necessary to develop a super close in antimissile weapon for the defence of high value objective. And a tentative plan is given. Key words:Missile defence;Super close in;Antiaircraft weapon 1 引 言 当今,进攻性洲际弹道核导弹已成为国际间实现威慑力量平衡、确保互有把握摧毁的有力装备,战术导弹已成为地面机动发射平台、作战飞机、战舰乃至坦克的主要武器装备。在众多的导弹武器中,巡航导弹因其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超强的突防能力、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和高效作战能力等特点,在近年发生的高技术现代局部战争中独领风骚,美英等西方军事大国为了达到无风险作战的目的,大量使用了巡航导弹对高价值目标进行空中打击,使其成为了现代战争中的重要空袭武器。 目前,导弹特别是战术巡航导弹的威胁日趋严重,对导弹的防御特别是高价值目标在未来战争中的生存问题已成为人们广为关注的焦点。为了在未来战争中夺取反空袭作战的胜利,大力发展反巡航导弹武器系统已是当务之急。 2 反导武器系统的发展概况 近年来,空袭兵器正在向隐身化、超距离打击和战术运用多样化方向发展,导弹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而反导工作的研究也正随着新的作战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反导武器系统。如美国的 爱国者地对空导弹系统、英国的 海狼舰载防空导弹系统、以色列的 巴拉克舰载防空导弹系统等。 按防御区域分类,目前,导弹的防御可分为点防御和面防御[1,2],通常采用的反导方法有三种:!在导弹发射前,毁其于发射平台之上;?弹道拦截,主要采用分层拦截战术,由飞机 空空导弹、面空导弹、 2003年2月 第31卷 第1期 现代防御技术 MODERN DEFENC E TECHNOLOGY Feb.2003 Vol.31 No.1 收稿日期:2002 05 22;修回日期:2002 07 02 作者简介:黎春林(1968-),男,四川篷溪人,高工,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武器系统论证及弹药工程。 通信地址:102202 北京1024信箱三室 电话:(010)66753277

无线常见的组网方式

无线常见的组网方式 1. 无线组网 组网要求:在局域网内用无线的方式组网,实现各设备间的资源共享。 组网方式:在局域网中心放置无线接入点,上网设备上加装无线网卡。 2 . 点到点连接 ①单机与计算机网络的无线连接 组网要求:实现远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中心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心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在单机上加装无线网卡外接定向天线与网络中心相对。 ②计算机网络间的无线连接 组网要求:实现远端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中心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心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在远端计算机网络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与网络中心相对。 3 . 点到多点的连接 ①异频多点连接 组网要求:有 A 、 B 、 C 三个有线网络, A 为中心网络,要实现 A 网分别与 B 网和 C 网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 A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在 B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 A 网相对;在 A 网加装另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在 C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 A 网的第二个定向天线相对。 ②同频多点连接 组网要求:有 A 、 B 、 C 、 D 四个有线网络, A 为中心网络,要实现 A 网分别与 B 网、 C 网、 D 网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 A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全向天线,在 B 网、 C 网、 D 网各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 A 网相对, A 网与 B 、 C 、 D 三网以相同的频率建立连接。 4 . 面向区域的移动上网服务 组网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为在此区域内的移动设备提供移动上网服务。 组网方式:在区域内进行基站选点,在每个基站放置无线接入点外接全向天线,形成多个互相交叠的蜂窝来覆盖要联网的区域。移动设备上加装无线网卡,即可享受在此范围内的移动联网服务。 5. 中继连接 ①跨越障碍物的连接 组网要求:两个网络间要实现无线组网,但两个网络的地理位置间有障碍物,不存在微波传输所要求的可视路径。 组网方式:采用建立中继中心的方式,寻找一个能同时看到两个网络的位置设置中继点,使两个网络能够通过中继建立连接。 ②长距离连接 组网要求:两个网络间要实现无线组网,但两个网络的距离超过了点对点连接能达到的通信距离。 组网方式:在两个网络间建立一个中继点,使两个网络能够通过中继建立连接。 6 . 网状网连接 无线网状网是纯无线网络的系统,网络内的各个 AP 之间可以通过无线通道直接相互连接。 相互间无线连接的 AP 数量可以不受限制。通常一个城市里面可以有上万台 AP 同时在

校园无线网组网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设计说明书学院名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名称:12级网工(4)班 学生姓名: 学号: 题目:校园无线网络组网方案设计 指导教师 姓名: 起止日期:2014年6月9日-2014年6月16日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工作的逐步深入,如何建设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网络,如何为未来数字化教育发展培养信息化人才,已经成为所有教育单位关注的焦点。随着校园网络信息化的普及,校园内越来越要求尽可能方便、快速、移动式的使用网络,同时,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网络访问将走出有线网络的场合,以及如室外广场、大型教室、礼堂、会议室、图书馆和体育场馆等场所,也同样要求能够访问校园网络,这对于校园网的管理者和建设者来说,是急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这对于笔记本电脑用户数量颇为庞大的安徽某些高校来说,更是个迫在眉睫的课题。经过严格测试与甄选,最终“相中”了锐捷网络的STWN(安全可信无线网络)整体解决方案,成功构建了快速、高效、无盲区、高安全、易管理的无线校园网络。其从网络设计、规划、实施的整个过程,对于国内高校建设无线校园网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然而无线网络为校园网建设提出了新的可行的思路。无线局域网标准、b 能够与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进行平滑无缝的连接,并能与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和终端设备互联,与有线网络资源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整合性。 二、方案设计 概述 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是通信行业的一个时髦词语,而且可以肯定它是一种人人都想使用的技术。WLAN 变得如此流行的原因是易于安装和使用。通过WLAN 系统,用户无须考虑复杂的线路连接和布置问题。可是WLAN系统也不是完全的“无线”,因为只有客户端是可移动的,而服务器或者说接入设备是固定的。 使用WLAN 解决方案,网络服务商和企业能给他们的客户提供无线局域网服务,这些服务包括: (1)使用带有WLAN 功能的设备组建一个无线网络。这个网络可以成为接入固网或者Internet 的入口。 (2)配置了无线PCI 网卡的客户端可以与无线网络建立连接并访问固网或Internet。 (3)WLAN 客户端与传统的局域网的互连。 (4)通过不同的加密和认证方式实现安全的访问。 (5)WLAN 功能使用户能够安全的访问网络并且能在同一移动区域内进行快速漫游。 2.校园各子网设计

无线集群通信系统组网

无线集群通信系统组网 1.无线集群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 无线集群通信系统是专用指挥调度通信系统,它的用户数要比公用网少得多,故通常采用大区制小容量网络。从发展进程来看,最早出现的基本系统是单组网,当覆盖范围扩大时,在基本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基站;当用户增加、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时,就发展成为以基本系统为基本模块,将基本模块叠加成多区的区域网。因此,按照组网方式可把无线集群通信系统划分为4种网络结构:单区、单点(单中心、单基站)网络,单区、多点(单中心、多基站)网络,多区、多中心网络,多区、多层次、多中心网络。 各类型网络结构图中的“中心”是指具有控制、交换功能的通信中心,它同时具有与市话网连接的功能;“基站”是指具有无线电信号收发功能的基地站。 就城市轨道交通集群调度系统来说,采用单中心、多基站网络是比较合适的。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来说,可以采用多区、多中心网络,以使所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形成一个可以互连互通的统一的移动通信网络。 2. 无线集群通信系统的组网制式 (1)大区制。大区制一般在一个服务区域(一个城市)设置一个基站,利用直放站(中继器)加大其覆盖范围,若话务量大,则可以配置较多的无线信道。在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的一条线路中,若采用大区制组网,则可以在一个车站设置基站,在全线其他车站设置直放站。 大区制的优点为:不存在越区切换问题,工程造价低。大区制的缺点为:可靠性较低;存在多径干扰的场点较多;单基站的载频受限,使扩容受到限制。(2)中区制。中区制一般在一个城市只设置少量基站,利用直放站加大其覆盖范围,若话务量大,则可以配置较多的频点。在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的一条线路中,若采用中区制组网,则可以在少数几个车站设置基站,在全线其他车站设置直放站,非相邻基站的载频一般允许进行空间复用。在城市轨道交通中,中区制基站与直放站利用同轴漏泄电缆或城市轨道交通传输网相连接。 中区制的特点为:频率资源利用率较高,越区切换频次较少,干扰较少,系统可靠性较高,工程造价较低,扩容灵活、方便。

远距离无线网络组网方案

LF7-2平台临时组网方案 一、组网概况 LF7-2平台位置示意图如下: LF7-2平台位置赤湾大厦西南方268米处, 两者之间不存在较大遮挡,赤湾大厦ChiWan Building具备电信宽带接入条件; 1) LF7-2平台网络需通过赤湾大厦接入Internet; 2) LF7-2平台所需网络带宽为使用时长为 二、组网方案: 根据LF7-2平台与赤湾大厦的位置特点, 可以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将网络信号从赤湾 大厦传输至LF7-2平台现在位置, 网络带宽最小

方案一: 室外高功率无线接入器TL-WA7210N 设备无线中继进行网络延伸 TL-WA7210N 工作在2.4GHz 无线频段,符合IEEE 802.11b/g/n 标准,并采用业界领先的无线芯片方案,充分保证无线局域网的高效稳定性能。TL-WA7210N 的无线传输速率高达150Mbps 。 TL-WA7210N 无线输出功率达500mW (27dBm ),配合内置的12dBi 的双极化定向天线,使无线信号传输得更远,覆盖面积更广,理论传输距离可达2000M 。网络拓扑结构如下: TL-WA7210N 壳体采用室外型设计。不仅防尘,防水,还能充分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在高低温环境下都能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TL-WA7210N 提供AP 、AP Client 、Bridge 、Multi-Bridge 、Repeater 、AP Client Router 和AP Router 多种实用工作模式。无论是点对点无线传输,还是无线覆盖,都可以轻松应对。组网更加自由,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TL-WA7210N 支持SSID 隐藏、无线MAC 地址过滤、64/128/152位WEP 加密及WPA-PSK/WPA2-PSK 、WPA/WPA2安全机制,保障无线网络不被侵犯或盗用。 TL-WA7210N 支持IP 与MAC 地址绑定功能,可以将内网电脑的IP 地址与MAC 地址一一进行绑定,有效防止伪造数据包,从而有效遏制内网ARP 攻击,保证内网数据安全。

G无线通信网络蜂窝结构体系和关键技术

5G 无线通信系统:前景和挑战 5G 无线通信网络 蜂窝结构体系和关键技术 演讲人:蓝之远 小组成员:蓝之远、孔胜、黄栋、刘威阳、 刘冰、徐迪、徐明月、赵晓通 2014年10月

目录

一、摘要 第4代无线通信系统已经部署或即将被部署在许多国家。然而,随着无线移动设备和服务爆炸式的发展,它们仍然面临着甚至4G不能调解的一些挑战,例如,频谱危机和高能耗。无线系统设计人员面临着不断增长的高数据率和移动性要求的需求的新的无线应用。因此,已经开始研究第五代无线系统,预计将在2020年部署。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一个潜在的蜂窝体系结构,分室内场景和室外场景,并讨论5G无线通信系统各种有前途的技术,比如,大规模MIMO,节能高效通信,认知无线电网络和可见光通信。还讨论了未来面对这些潜在的技术的挑战。 二、介绍 创新和有效的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已在提高世界经济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无线通信网络在全球ICT战略中可能是最关键的因素,是许多其他工业的支柱。它是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欧洲移动天文台报道称:移动通信业在2010年有总计1740亿欧元收入。一举超过了航空工业和制药业。无线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沟通能力、在商业活动和社交活动中的生活。 无线移动通信显着的成就反映技术更新快速步调。从第2代移动通信系统(2G)在1991年的初次露面到3G系统在2001年首次着手进行,无线移动系统从一个单纯的电话系统已经变换成一个能传输丰富多媒体内容的网络。4G无线系统设计满足高级国际移动通信(IMT-A)的需求,利用IP协议提供所有服务。在4G系统,采用一种高级无线电接口,是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输入多输出(MIMO)和链路适配(或自适应)技术。4G无线网络可以支持在低速移动中1 Gb/s速率,例如漫游/本地无线接入;在高速移动中最高100Mb/s,例如移动接入。长期演进(LTE)和它的延伸,先进的长期演进系统,作用可实现的4G系统,最近已部署或很快将在全球部署。 然而,订制移动宽带系统的用户数量每年都在以引人关注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更快的移动互联网接入服务,时尚的手机,总的来说,与他人或获取信息的即时通信。当今更强大的智能手机和便携式电脑越来越受欢迎,它追求先进的多媒体功能。这导致了无线移动设备和服务的爆发。EMO指出,从2006年以来移动宽带每年以92%的速度增长。它已被无线世界研究论坛的预测(WWRF)到2017年时有7万亿无线设备服务于7亿人口;换句话说,连接网络的无线设备将达到世界人口的1000倍。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无线上网,很多研究需要面临解决的挑战。 最关键性的挑战之一是物理上为蜂窝通信分配的射频(RF)频谱十分稀缺。蜂窝频率使用超高频段的手机,通常范围从几百MHz到几GHz。这些频谱大量被使用,使运营商获得更多的频谱很困难。另一个挑战是,先进的无线技术的部署是以高能耗为代价。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能量消耗的增加会间接的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目前被认为是对环境的一大威胁。此外,它已被报道,蜂窝运营商基站(BSS)的能耗占他们的电费账单70%。事实上,节能高效的通信不在4G无线系统的初始条件之一,但它是后一阶段的问题。其他挑战,例如,平均频谱效率,高速率和高移动性,无缝覆盖,不同的服务质量(QoS)要求,和分散的用户体验(不同的无线设备/接口和异构网络不兼容性),仅举几例。 所有上述问题给蜂窝服务供应商施加更多压力,他们正面临着不断增加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大的网络容量,更高的频谱效率,更高的能源效率,高流动性的新的无线应用所需

无线组网技术

无线组网(一)――点对点网络的应用环境 点对点无线网络又叫Ad-Hoc网络,主要适用于有临时需求的双机互连。Ad-Hoc网络没有有线基础设施的支持,网络中不存在无线AP,网络中的节点均由移动主机构成。不管是台式机还是笔记本电脑,只要有两台或者两台以上配有无线网卡的计算机,只需简单设置,就能随时随地实现无线局域网连接。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这种点对点网络,从设置上来说较简单。以我司TL-WN821N无线网卡和笔记本自带的Intel 4965AGN无线网卡组网为例,介绍双机互联的设置步骤,具体设置请看以下步骤。 一、TL-WN821N无线网卡的设置 步骤1:安装无线网卡驱动程序。 安装无线网卡驱动程序时,推荐在驱动文件中直接双击“setup”文件进行安装。 步骤2:运行TL-WN821N客户端应用程序,选择“配置文件管理”。此时您可以新建一个配置文件或者修改原有的配置文件。

步骤3:进入配置文件管理界面后,选择“高级”选项卡。“网络类型”选择“Ad Hoc”模式即可。 步骤4:点击确定后,在“常规”选项卡中会要求输入一个网络名称,如:本例中输入了“123”这个网络名称。

步骤5:点击确定后,在无线网络连接属性中配置一个IP地址。至此,TL-WN821N无线网卡配置完成。

二、Intel 4965AGN无线网卡的设置 步骤1:在笔记本上双击无线连接图标,弹出无线网络连接属性框。然后切换到“无线网络配置”选项卡,勾选“用Windows配置我的无线网络设置”选项,如下图所示。 步骤2:单击右下角“高级”按钮,将会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在其中点选“仅计算机到计算机”选项,然后去掉“自动连接到非首选的网络”复选框,最后单击“关闭”按钮。

无线AP组网方案

无线AP组网方案 无线局域网(WLAN:Wir eless Local Area Networ k)是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体地说就是在组建局域网时不再使用传统的电缆线而通过无线的方式以红外线、无线电波等作为传输介质来进行连接,提供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无线局域网的基础还是传统的有线局域网,是有线局域网的扩展和替换,它是在有线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无线集线器、无线访问节点、无线网桥、无线网卡等设备来实现无线通信的。目前无线局域网使用的频段主要是S频段(2.4GHz~2.4835GHz)。 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模式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Ad-hoc模式,即点对点无线网络;另一种是Infr astructur e模式,即集中控制式网络。 1,Ad-hoc模式 Ad-hoc网络是一种点对点的对等式移动网络,没有有线基础设施的支持,网络中的节点均由移动主机构成。网络中不存在无线AP,通过多张无线网卡自由的组网实现通信。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要建立对等式网络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 1)首先为您的电脑安装好无线网卡,并且为您的无线网卡配置好IP地址等网络参数。注意,要实现互连的主机的IP必须在同一网段,因为对等网络不存在网关,所以网关可以不用填写。 2)设定无线网卡的工作模式为Ad-hoc模式,并给需要互连的网卡配置相同的SSID、频段、加密方式、密钥和连接速率。 注:TP-LINK全系列无线网卡产品都支持此应用模式。

2,Infrastructur e模式 集中控制式模式网络,是一种整合有线与无线局域网架构的应用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无线网卡与无线AP进行无线连接,再通过无线AP与有线网络建立连接。实际上Infr astructur e模式网络还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建立连接的模式;一种是无线AP与无线网卡建立连接的模式。 “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模式是目前很多家庭都使用的模式,这种模式下无线路由器相当于一个无线AP集合了路由功能,用来实现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的连接。例如我司的无线路由器系列,它们不仅集合了无线AP功能和路由功能,同时还集成了一个有线的四口交换机,可以实现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的混合连接,如下图所示: 另一种是“无线AP加无线网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无线AP应该如何设置,应该如何与无线网卡或者是有线网卡建立连接,主要取决于您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以及您预定要用到的设备。因为无线AP有多种工作模式,不同的工作模式它所能连接的设备不一定相同,连接的方式也不一定相同。下面是我司的无线AP TL-W A501G(以下简称为501G)的工作模式及其设置。我们的501G支持5种基本的工作模式,分别是:AP模式、AP client模式、r epeater模式、Bridge(Point to Point)模式和Br idge(Point to Multi-Point)模式。 1)AP模式

无线网络组建实训报告终审稿)

无线网络组建实训报告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实训报告

要浏览游戏推广的页面后再能上网,类似高铁站、机场等区域的免费WIFI,请给出解决方案。 企业管理者为了加强对来访者的WIFI接入管理,希望能对接入的WIFI进行上网限制,最好能实现独立的访客网络,不允许接入员工办公网络,避免公司重要信息泄漏。 二、无线网络设计原则 1、安全稳定: 众所周知,无线网络的性能要受到障碍物、传输距离等因素的影响,而企业对于网络的最基本要求就是稳定。另外,无线网络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任何一台拥有无线网卡的PC就可以登录到企业的无线网络,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威胁,为此,企业无线网络必须要安全。 2、覆盖范围: 由于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有限,组建企业无线网络时,必须考虑到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让无线网络信号覆盖企业的每一个地方,实现无缝覆盖。 3、可扩充性: 为了企业发展的需要,组建企业无线网络时,可扩充性也是企业的一个需求。 4、可管理性: 设备和信息的集中管理可以快速有效地帮助管理人员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也能使各种网络资源的分配更合理,因此网络的建设一定让网管人员方便管理。 三、接入速率需求分析 局域网接口速率: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 802.11a带宽最高可达54Mbps,使用的是开放的5GB频段802.11b 带宽最高可达11Mbps,使用的是开放的2.4GB频段802.11g带宽最高可达54Mbps,使用的是开放的2.4GB频段802.11n带宽最高可达300Mbps,使用的是开放的2.4GB或者5GB频段 四、设备选型 1传输介质的选择 : 有线传输介质是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双绞线和同轴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蓬勃发展,出现了各种标准的无线数据传输标准,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和不同的应用场合,本文将目前应用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了分析对比,并总结和预见了它们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Zigbee Bluetooth UWB Wi-Fi NFC Sever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mparison Abstract:A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computer technolog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ve a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emerged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tandard,they have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nd different applications,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and summarized and foresee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一.几种无线通讯技术 (一)ZigBee 1.简介: 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ZigBee是一种高可靠的无线数传网络,类似于CDMA和GSM网络。ZigBee数传模块类似于移动网络基站。通讯距离从标准的75m到几百米、几公里,并且支持无限扩展。ZigBee是一个由可多到65000个无线数传模块组成的一个无线数传网络平台,在整个网络范围内,每一个ZigBee网络数传模块之间可以相互通信,每个网络节点间的距离可以从标准的75m无限扩展。与移动通信的CDMA网或GSM网不同的是,ZigBee网络主要是为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数据传输而建立,因而,它必须具有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价格低的特点。而移动通信网主要是为语音通信而建立,每个基站价值一般都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上,而每个ZigBee―基站‖却不到1000元人民币。每个ZigBee网络节点不仅本身可以作为监控对象,例如其所连接的传感器直接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还可以自动中转别的网络节点传过来的数据资料。除此之外,每一个Zigbee网络节点(FFD)还可在自己信号覆盖的范围内,和多个不承担网络信息中转任务的孤立的子节点(RFD)无线连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