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纳兰性德的词

论纳兰性德的词

论纳兰性德的词
论纳兰性德的词

山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论纳兰性德的词

姓名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成绩

论纳兰性德的词

内容摘要

纳兰性德,是清初极具盛名的一位青年才俊,纳兰性德以词闻名,现存349首,哀感顽艳,尤其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词惯用白描、直抒性灵,词风上承李煜,清新自然,不事雕琢,而且语言优美、形式和谐,不受格律的拘束,将词的文学成就提升到了更高的水平。他哀婉忧郁的词风和他的身份背景极不相称,究其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与父亲的矛盾、个人理想与政治现实的矛盾和爱情的悲剧。纳兰词之所以具有不朽的魅力,主要在于他的性格魅力,自由的天性给他的词形式方面的突破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纳兰性德词风性格爱情

Title:The study of Nanlanxingde’s poetries

Abstract

Nanlanxingde is a very prestigious young talent of the early Qing dynasty who famous for his poetries which now existing 349 songs and the style of them are gracefulness and subtleties .Especially those mourning poetries which including the sincere and the heart-broken feelings are really hard for us to read them without sadness. According to the comments of Wang Guowei, Nalan is the one who had got the great artistic achievement after the dynasty of the song of north. Nalan is Always use the techniques of Baimiao and express the feelings directly, and the style of his poetry is considered to be similar to the Li Yu. His poetry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beauty of words, the harmony of form and without the restriction of tradition rhyme requiremen ts are fresh, delicate and poignant which made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 reached to a new level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to explain the contradiction which reflected in his poetry between the melancholy style of his poetry and the background of his life: the argument with his father,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ersonal ideal and political reality and the tragedy of his love story. The immortal value of his poetry mainly lies in the nature of his character which also injected the new blood into the form of his poetry. What’s role his poetry play in the times is a very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Key W ords】Nalanxingde the style of poetry character love story.

目录

一、身平事迹 (1)

二、纳兰词的特点 (2)

(一)天然去雕饰 (2)

(二)哀感顽艳 (3)

三、纳兰词风的形成 (3)

(一)和父亲的矛盾 (4)

(二)个人理想和政治现实的矛盾 (4)

(三)爱情的悲剧 (5)

四、总结:纳兰的性格与文学风格的联系 (6)

(一)性格影响文学风格 (6)

(二)文学风格映射性格 (6)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论纳兰性德的词

纳兰性德,是清初极具盛名的一位青年才俊,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性德少聪颖,十三通六艺,十九举进士,后为康熙年间伴驾三等带刀侍卫,再迁至一等,武官正三品。纳兰性德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①纳兰性德以词闻名,现存349首,哀感顽艳,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②他的词惯用白描、直抒性灵,词风上承李煜,清新自然,不事雕琢,而且语言优美、形式和谐,不受格律的拘束,将词的文学成就提升到了更高的水平。

一、身平事迹

纳兰容若一生如昙花一现,极具传奇色彩。他降生于1655年冬天,是显贵一时的纳兰家族后代,其父是权倾朝野的宰相纳兰明珠,他和康熙皇帝同年降生。他们将走上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个成了叱咤风云、震烁古今的千古一帝,一个成了浑然天成、卓然飘逸的大词人,把情韵兼长的婉约词风又推到一个高潮的峰巅。我们的康熙王朝鼎盛一时,千古雄主康熙雷厉风行,诛杀鳌拜,整顿朝纲,而其儿时的玩伴皆好友纳兰容若却多愁善感,温文尔雅,在对自己命运的掌握上也是优柔寡断,造就了自己一生身不由己的悲剧。在别人看来,他似乎是天之骄子,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身份显赫,以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在朝堂崭露头角。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深受重用,举足轻重,随皇上唱和诗词,行文友之事,亦友亦臣,译制著述,才高八斗,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然而从小耳濡目染庙堂之上的争名夺利,他在内心深处厌倦官场上尔虞我诈和侍从单调枯燥的生活,反而非常向往“山泽鱼鸟之思”的山水生活。他在词作上造诣极深,作品以真切自然著称于世。24

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上广为流传,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成为清初词坛上的杰出代表。

1674年,纳兰性德娶两广总督千金为妻,赐淑人。卢氏生性温婉举止端庄,与容若琴瑟和鸣,相敬如宾,新婚的日子如诗如画般美好,纳兰性德和卢氏沉浸于诗词歌赋,纳兰性德也从旧日的阴霾中苏醒过来。但是仅三年后,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的精神打击,被悲痛禁锢,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词人身为满人具有得天独厚的率真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对诗词歌赋的挚爱,不屑功名利禄的潇洒,与他出身刻板望族、钟鸣鼎食的华而不实、金阶玉堂的萧瑟单调、如履薄冰的宦海斡旋形成强烈的反差,

①张钧,纳兰性德全传,长春:长春出版社,1993年版。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构成一种常人难以明白的矛盾感受和无形沉重的心理压抑。后期再加之爱妻早亡,迫于家族压力,以及挚友的各奔东西,使他深深陷入内心的困惑与惆怅。容若的人生看似虽是平坦平淡的,不管是少年时的容若,手持弓箭,策马扬鞭时的英姿飒爽,还是在花间草堂内手捧书卷独自品读时的文雅,纳兰比很多怀才不遇诗人都幸运和顺安,没有经历过落第的容若体味不了苏东坡怀才不遇时“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愁闷情怀,相反他还很排斥这种仕途抱负,反是对求之不得为大丈夫所不齿的儿女情长,对心与境合的朴素自然之外的山水,他却流连向往。他于康熙二十四年暮春,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风寒有加上心力交瘁,引发多年宿疾后一病不起,于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①。

二、纳兰词的特点

(一)天然去雕饰

纳兰性德本生是入关不久的满族显贵,他仰慕中原诗词的博大精深,加上他才思敏捷,在遣词造句上有十分的造诣,但究其本源他还是天真烂漫的马上儿女,真诚淳朴,在他的词作里都可以看到气天然去雕饰的真性情。《纳兰词》内容上也切近人间真情多写爱情友谊、边塞江南之自然风光,或咏物咏叹现实的无奈,他所作的词没有一般诗人的壮志未酬,也缺乏对当时社会的反映,在历史地位上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饮水词》主要表现个人情感。但从艺术上看,纳兰词无疑有着极高的造诣,由于纳兰性德是个极为性真的人,其性情之真又反映在他的作品了,他的创作是“诗乃真声,性情之事也”,大大地弥补他眼界不开阔,让他的词缘情而发,脍炙人口。纳兰性德的词,清新超逸,哀惋凄切,风格与南唐后主李煜的婉约之风异曲同工。倍受当时及后世好评清代词论家赞扬纳兰词“婉丽凄清”(顾贞观) 产生“家家争唱饮水词”②的轰动效应,纳兰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与陈维崧、朱彝尊三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晚清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③,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论及纳兰性德时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④在刘大杰的《文学发展史通》通过比较纳兰性德与李煜的异同中说“他们是入世不深的主观的殉情的青年,唯其如此,才能在他们的作品里,表现那一种非老年人非懂得人情世故的人们所能表现的天真和最沉痛的诗句。不用说,他们表现在文学上的精神,是贵族的、浪漫的,但是那种情感,却是最真诚、最有生气而能引起任何人的同情与喜悦。他们缺少社会人生的经验,甚至不了解实际的社会,他们只尽情地把心中所蕴藏着的情感歌唱出来,而成为最美丽的作品。他们没有派别,也无意于声律、于典故、于修辞以及其它的讲求,只是信口信手抒写自己的性灵,所以形式是短小的,词句是浅显的,但在那些作品里,包裹着赤子的天真,活跃的生命以及缠绵的情感。”⑤纳兰生在物质充裕,生活安康的贵族家庭,无柴米油盐之忧,一直保持这一颗赤子之心,他受有良好的教育,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也不同于凡夫俗子,良好的社会地位和高尚的修养也是造就纳兰出淤泥而不染的真性情的主要因素。性德品行高洁,情感真挚,写诗写词最注重的是发乎自然,十分真率,毫不造作,能够在诗词中不落俗套低表

①张钧,纳兰性德全传,长春:长春出版社,1993年版。

②顾贞观,祭纳兰君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③况周颐,惠风词话(卷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④王国维,人间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⑤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台湾中正书局,1980年版。

达自己的情深意切,纳兰当属古今第一人。在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平易的语言流淌出率真的情意,如“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采桑子》)①,他别出心裁,寥寥几字间就真情露出是内心的凄苦无奈,痛苦的相思。这篇《采桑子》是纳兰最为真挚不落俗套的一首代表作,语言干练精简,行云流水般将恋人们在现实的逼迫下分离永难相见的痛苦与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哀感顽艳

纳兰词的主要特点除了天然去雕饰,另外一个就是哀感顽艳,他的词显现出一种华贵的悲哀。关于纳兰的哀婉之风格可谓是众说纷纭,早有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认为纳兰词的意义是使南唐北宋令曲断而复续,“容若长调多不协律,小令则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能使南唐坠绪绝而复续。第其品格,殆叔原、方回之亚乎?”②把极尽哀怨之风的纳兰词与南唐李后主的词赋相提并论,众所周知南唐李后主的婉约之风广为流传,词曲充满了哀愁和凄怨,纵是雕栏玉砌,锦衣玉食,也是百无聊赖,国破家亡的哀思如涕如诉,与哀婉回肠的南唐遗风媲美无疑是对纳兰词的高度评价,然而纳兰诠释切肤之痛与心中的惆怅与李后主的亡国之恨又是大相径庭,他的哀虽是儿女情长,相思缱绻,却悲凉深切,隐隐作痛,久郁不散,恰似青春时特有一言难尽的共鸣。读李后主的亡国之恨时已觉得是酒入愁肠绕骨柔的愁肠百结,但读纳兰的词时才发现还有一种如烟似风的哀销骨立,更为贴近芸芸众生的惆怅。:“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③《蝶恋花》一词用皎洁的缺月悼念亡妻,美景悲情愁得十分哀怨美丽,年年燕来,年年燕去,感叹物是人非——纳兰性德的独守残冢、情系化蝶表达了他对亡妻的思念,给他的词涂上了浓重的哀怨之气,别有风味。

三、纳兰词风的形成

纳兰性德生长在贵胄之家,父亲纳兰明珠位居宰辅,显耀当朝,纳兰自己又是皇帝的一等侍卫,“密迩天子左右,人以为贵近臣无如容若者”。④他哀婉忧郁的词风和他的身份背景极不相称。据有关统计说,在纳兰性德现存的三百多首词里,“愁”字出现了90次,“泪”字用了65次,“恨”字使用了39次,其他如“断肠”、“伤心”、“惆怅”、“憔悴”、“凄凉”等字句也触目皆是。对于纳兰性德的这种矛盾的成因,历来有诸多看法:杨芳灿《纳兰词序》认为:“先生貂珥朱轮,生长华朊,其词则哀怨骚屑,类憔悴失职者之所为。盖其三生慧业,不耐浮尘,寄思无端,抑郁不释,韵淡疑仙,思幽近鬼。年之不永,即兆于斯”。吴绮《纳兰词原序》认为纳兰性德“资本神仙,虽无妨于富贵,而身游廊庙,恒自托于江湖”,“才由骨俊,疑前身或是青莲,思自胎深,想竞体俱成红豆也”⑤,也有的说说:“或言纳兰容若,南唐李重光后身也”。本文将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一)和父亲的矛盾

①纳兰性德,纳兰词,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92年版。

②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台湾中正书局,1980年版。

③纳兰性德,纳兰词,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92年版。

11清纳兰性德撰,通志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3陈乃乾辑,清名家词·通志堂词,上海:上海书店, 1936年版。

纳兰明珠本人追名逐利,性格谨慎严厉,很有政治野心,他从侍卫之职开始任职,由于机敏睿智,巧于笼络人心,深得当朝权臣遏必隆的赏识,后迁至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师,权倾一朝。他又极强的贪敛之心,铲除异己,结党擅权。纳兰明珠这样的行为在《清史稿》是这样说的:“明珠既擅政,簠簋不饰,货贿山积。市恩立威,因而要结群心;挟取货贿”①。而纳兰容若自幼个性温婉,他的志向,不在于追求个人荣禄和富贵荣华,而是希望真正地做些有利于百姓苍生的实事。纳兰性德的为人,用韩菼的话:“虽履盛处事,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省。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性德和他的父亲的弄权贪敛的作风对比鲜明,同时他也是反对父亲的这样行为的。但是纳兰性德是个至孝之人他对父亲的一向是唯命是从,正是他总是不负众望让纳兰明珠对他的要求更加严格,把在朝堂为官作为纳兰容若的锦绣前程,而对父亲言听计从的容若只得入仕为官。

纳兰性得虽然很孝顺自己的父亲,却在政治上不愿效法,他曾在诗词中批评皇帝的用人不当,惋惜才能之士的怀才不遇,深刻感受到有德贤士倍受讥谗,因此他的雄心渐渐消失,理想一点点萎缩,内心的苦闷也在一点点的在加深。他的至真至诚不同于官场同僚的谄媚阿谀,因而深受康熙的赏识和喜爱。纵然这些是常人追求一生而不得的荣耀,但于纳兰性德而言,却只是一个镜花水月的囚笼。他面对父亲的种种恶迹,联系到父亲对皇帝的作用在减弱以及政敌的不断攻击②,深知从古至今的仕途上的盈满则亏的道理,纳兰性德不得不劝谏父亲,可是父子俩在这一问题上很难达成一致的共识。因此对父亲又爱又恨的长期挣扎让纳兰性德表现在词风上,显现出真正内心的郁郁寡欢和对现实境况的不满,担心父亲的处境,害怕他遭遇厄运,所以常常有危机之感,感叹世事易变迁、浮生如梦,感到困惑于茫茫前途,家族盛衰之思浮现在心头,兴亡之感便常萦绕左右,可是纳兰明珠依然置身于那些政治斗争中不亦乐乎,所以纳兰性德的词作中又有一种忧心如焚的愁苦之感。

(二)个人理想和政治现实的矛盾

纳兰性德的个性气质来说,他虽然有着敏感细腻、忧郁悲悯的一面,但从他的自己及朋友对他的评价可以看得出:“仆亦本狂士,富贵鸿毛轻……安得从君去,心同流水清。”③“吾本落拓人,无为自拘束,倜傥寄天地,樊笼非所欲。”(《拟古四十首》之三十九)④顾贞观评价纳兰说:“其于世味也甚淡,其视勋名如糟粕,势利如尘埃,其于道义也甚真,特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⑤这才是纳兰性德最本真的一面。可悲的是,虽然纳兰始终淡泊名利,却生于一个赫赫有名的富贵之乡,性本高洁却偏偏置身于混浊尘世,性本纯灵却受到了封建贵族种种森严礼法的束缚,这一切都构成了他的个性与所处现实环境的巨大矛盾。

纳兰性德置身于官场上层,对政治官场内部的尔虞我诈和贪婪腐朽很清楚,纳兰性德将封建腐朽黑暗看得十分透彻。面对乌烟瘴气的现实,他无法抑制自己的忧心忡忡和愤愤不平,对政治失意和对黑暗现实悲观失望。纳兰明珠身居高位,既给纳兰性德本人及其家族带来不少的好处,但同时也给纳兰性德增添了很多烦

①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②叶嘉莹,清词丛论,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③纳兰性德,通志堂集(卷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④纳兰性德,通志堂集(卷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⑤纳兰性德,通志堂集附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恼。在封建专制政体统治下,皇帝视臣子为棋盘上任意取舍的棋子,群臣之间为私利而借皇帝之手除掉政敌的事例屡见不鲜。纳兰性德也深知其父的处境险象环生,他感到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和不祥的预兆,整日如芒刺在背,痛苦难耐。耿直方正的性格又使他缺乏应变能力,只有谨小慎微,言行谨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时小心,处处提防,“四顾何茫茫,凝思失昏晓”的情形正是他所处环境充满着敌意和险象环生所造成的。

(三)爱情的悲剧

郑孟彤说:“自从他的妻子死后,顿觉生死无常,人生乏味,所以发之于词,遂多凄婉之音。”①冯统一也认为:“封建制度往往造成青年男女的悲剧,但纳兰在婚姻上,不能不说是侥幸的……他与卢氏胸襟相似,志趣相投。所以卢氏的早亡给纳兰短暂的一生增添了悲剧的色彩,导致了他词风的转变。”②伉俪情深之时痛失爱妻则是他人生切骨之痛,本来与爱妻两情相悦,人生却总是无奈,终究只剩下相思之苦和刻骨铭心的哀恸,,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画堂春》)③,古代男子大多妻妾成群,可容若追求的却是“一生一代一双人”的爱情,并在功名为主的年代里为伊消得人憔悴,奠定了容若诗词中最浓墨重彩的感伤基调。“纳兰为妻子作的悼亡词赤忱醇厚、情真意切将其哀恸追怀、无尽依恋的思绪赋之于词,难怪顾贞观要感叹“容若词一种凄婉处,另人不忍卒读”。卢氏的死对纳兰性德的打击异常沉重,心境发生巨变。甚至到康熙十九年(1680年)卢氏过世三周年祭日时还不相信爱妻真的已经不在人间,以为只是一场梦罢了,词中写道“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纳兰性德与其他文人的不同之处在于能将追求与失落相交杂的痛切之感毫不掩饰的表达出来,“料也觉、人间无味”这一情绪是在纳兰词中经常流露的,可以说他的厌弃尘俗世间的情绪正是从悼亡中触发或加剧的。其原词集名曰《侧帽词》颇有风流潇洒之意,至此改为《饮水词》,便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凄然哀婉,不仅如此“人间何处问多情”(《浣溪沙》)的失落感和“只因碧落重相见”的断肠痛,显然是促使纳兰早逝的重要原因。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容若的词作与他的丰富曲折的人生阅历有着斩不断理还乱的联系,要想体察到纳兰词中绝妙的真谛,就要把纳兰一生的转辗反侧的复杂情感理解通透。在盛世康熙年间纳兰留下了人人吟诵的《饮水词》,这位被后世评为"清初第一词人"的伟大词人带着人生的而不得的惆怅走完年仅三十一年的生命。

四、总结:纳兰的性格与文学风格的联系

(一)性格影响文学风格

性格个性和思想感情决定语言的格调,文章作品的风格才华都是作者真性情的体现。纳兰词之所以具有不朽的魅力,主要在于他的性格魅力。这与纳兰容若的性格密切相关。纳兰容若是一个极重感情的词人,他执著人生,却并不善于为人处世,有评价说:“至性固结,无事不真”。由于纳兰容若是个性情中人,善于把情发之于词,便能产生容易感染人的艺术效果。他的悼亡词和离别词作都倾注了自己全部的思想感情,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悲凉,这里面糅合了他的理想愿

①纳兰性德,纳兰词,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92年版。

②冯统一,纳兰性德和饮水词,读书,1982,(11)。

③纳兰性德,纳兰词,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92年版。

望,身居高位却壮志难酬的愤慨不平和痛苦悲伤,也有他对离别的爱人和朋友的怀念和追忆。尤其是那些悼亡词,更是忆往追昔,低回缠绵,可以直逼元镇悼亡清,与之堪称我国文学史上悼亡双绝。自然,情的真切需要借助恰当的艺术形式才能产生诱人的艺术魅力。

(二)文学风格映射性格

作家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对艺术形式的选择,风格是作家的性格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我们可以从文学作品的风格把握作者的性格特点,例如我们熟悉的唐朝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可以作为这个观点的典型:,李白擅长使用歌行体这种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句式使他可以尽情淋漓尽致地挥洒自己的壮志豪情,这正反映了李白豪放不羁、豁达浪漫、思想天马行空的特点。杜甫诗歌创作成就最好的是律诗,因为他恪守格律形式,严格遵守儒家规范,这正是他生性正直,有原则的性格的写照。纳兰性德不以长调见长,而善于在小令中通过人物一刹那间的玄触、行动来展示自己细腻的内心世界,这是由他敏感细腻的性格决定的,他天生多情,对世间人情百态体察入微,。纳兰性德如水的性格决定了他的词不会像那些直抒胸臆的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但它营造了一种含蓄深沉的美的境界,读者在反复的咀嚼品味中获得一种审美愉悦,所以我们不可忽视这一部分作品的艺术价值。

总之,纳兰性德向往自由、天性多情敏感给他的词形式方面以及词作抒发方式的突破很大的影响。纳兰性德虽然被现实所囚禁,但是为了理想内心做着不妥协的挣扎,在作品的创作中,纳兰是自由的实践者,在生活中受到如此多的束缚,唯其如此在作品中他才能任由自己的情感自由驰骋,生活与创作就是这样的不协调而又密切相联系着,在这种充满冲突的矛盾中,纳兰和他的作品具有醇厚隽永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纳兰性德,纳兰词,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92年版。

[2]清史稿,纳兰性德传,长春:长春出版社,1993年版。

[3]况周颐,蕙风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4]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台湾中正书局,1980年版。

[5]王国维,人间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6]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

[7]张任政,纳兰性德年谱,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顾贞观,祭纳兰君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9]叶嘉莹,清词丛论,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冯统一,纳兰性德和饮水词,读书,1982(11)。

致谢:

本论文是在XXX老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X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感谢X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XX同学和XXX同学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以及感谢和我一起进步学习的亲爱的同学们!

纳兰性德最美的14首词

纳兰性德最美的14首词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临江仙·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浣溪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采桑子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山花子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虞美人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忆江南

纳兰性德词的风格特点

纳兰性德词的风格特点 林德涛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正黄旗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的长子,文武双全,娴熟经史,尤善填词。康熙十五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侍卫。康熙二十四年纳兰因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纳兰性德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哀感顽艳,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纳兰词在我国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王国维评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潭献云“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在他不到十五年的创作生涯中,著有《通志堂集》,词先有《侧帽》一集,后增补为《饮水词》,后人汇辑本则称《纳兰词》,今存三百四十九首。又与顾贞观合辑《今词初集》一选,为清初词选中著名之本。纳兰性颖敏,多愁善感,不类贵介公子。词风真挚自然而多凄恻哀艳,悼亡之作尤称绝调。 纳兰生活在清顺治、康熙年间的高官显贵的家族之中。他虽然拥有御前随驾侍卫的个人经历和荣华富贵的生活环境,但他在爱情上却因恋人未得和爱妻去世受到重创,造就了他的词充满哀叹伤悲。他虽然能文能武,出类拔萃,却无法驾驭自己的情感,为情所困。他的大部分词中传承了凄切婉约的词风,被称为“千古伤心”词人。纳兰性德的这些特殊的环境与背景,加上他的超

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特有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一、“纳兰词”的主题风格情调体现在各个题材作品中: 纳兰性德词的题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爱情阻隔、发妻早亡的哀怨;陪皇随驾,出塞行役时的感慨;赠友抒怀的情真意切。贯穿其间的主线,是他热切追求人性的纯美,爱情的缠绵,友情的珍贵。其作品的主旨情调是伤感哀怨之音。其中尤以爱情、悼亡和乡思的题材最为凄婉动人。 (一)缠绵悱恻多情善感的情感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这首《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词的起句奇特,说情人之间,本来两情相悦,但愿天长地久,然而如若知道后来的坎坷和悲剧,倒不如总是保持“初见”时那种美好时光。接下来,批判一些变心的人却反而指责对方首先变心的行为。下阕引用长生殿的典故,谴责曾海誓山盟如今却背情弃义的薄情郎。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名言,给人们以充分的感悟和解读的空间,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假设,一种理想。对于纳兰性德说来,初见时的温馨、真诚带来了美好,然而他的理想和现实却总是那样不一致。首先,相传纳兰与表妹雪梅相爱,表妹却被召入宫,

纳兰容若(纳兰性德)及其词赏析

清词之盛,史称中兴,在芸芸优秀词人当中,人们把纳兰容若、朱竹诧、陈其年并列为三大词人。纳兰容若本名性德,容若是他的字,出身名门,其父是康朝名臣纳兰明珠。纳兰容若天资过人,精通经史,擅书道,工丹青,又善骑射,文武全才。纳兰容若十七岁入太学读书,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二岁进殿考进士,成绩优异,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官职,后升为二等,最后升为一等。在当时,纳兰容若是人人羡慕的旷世奇才。作为当时康熙身边的御前侍卫,随康熙游历四方,和唱诗词,深得皇上器重。不过,在纳兰容若心中却厌倦庸俗的官场生活,无意功名富贵。 人无完人,纳兰容若的一生得到了常人所没有的富贵与地位,但他失去的远远比他所得到的来得重要。纳兰容若少年之时恋上了某位女子,可惜后来这位女子被诏入宫中作康熙妃嫔,天子夺了心中所爱,作为殿下之臣又能如何?古代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纳兰容若在十七岁时与卢氏成亲,刚开始的时候还没走出恋人入宫的阴影,后来相处之下渐生情愫,少年夫妻恩爱不在话下。无奈天意弄人,结发之妻却在她双十年华时病逝而去。自古诗人、词人俱是风流不羁,至情至性,受到如此沉重的精神打击,纳兰容若对名气、地位、富贵更无心一顾。续弦,却难圆旧梦,若不是对那份感情的执著,那些哀婉凄伤的词句便不会出现了。纳兰容若始终无法忘记与亡妻共同度过的美好日子,他的内心充斥着矛盾、压抑、痛苦、悲观,一天天憔悴消瘦,在康熙二十四年暮春,他一病不起,溘然长逝,终年三十一岁。 纳兰容若博学多才,尤以词著称于世。传世的《纳兰词》是纳兰容若毕生词创作的总集,当时的文人学士俱有高度评价,在民间“家家争唱”,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在当代,有不少评论指纳兰词“思想境界不高”之类的话,纳兰容若的词多以抒发友情与爱情,没有描写祖国河山如何美好,也没有描写民间百姓如何疾苦。“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人间词话》),文人雅士写诗写词最重要的是发乎自然,情感真切,人类之间的情感是最为微妙的,能够在情感上有此境界的史上不多。 翻阅《纳兰词》满目皆是愁、恨、泪、惆怅、断肠……单是一个“愁”字也用了九十多次,而每一个“愁”字在不同的词中意思也不同。纳兰容若一生所作甚多,只能选出部分我所喜爱的作品并稍作简释,由于古代诗词大多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不同的看法,细细品味,自有另一种感觉。闲话少叙,下面就来赏析一下纳兰容若的绝妙文笔。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这首词是容若悼念亡妻所作的,词句色调以青白为主,透出淡雅、悲伤感觉,概叹世间美好的事太短暂了,希望青春与爱情能够得到永生。) 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古典诗词鉴赏: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鉴赏及训练

古典诗词鉴赏: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鉴赏及训练 蝶恋花·出塞 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注释】 1、无定据:没有一定。宋代毛开《渔家傲·次丹阳忆故人》词:可忍归期无定据,天涯已听边鸿度。 2、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3、牧马:指古代作战用的战马. 4、谁可语:有谁来和我一起谈谈。 5、从前幽怨:过去各民族、各部族间的战事。 6、铁马金戈: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代指战事.兵事。 7、青冢:长遍荒草的坟墓。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传冢上草色常青,故名。杜甫《咏怀古迹》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8、一往情深深几许:化用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句意。几许:多少。 【译文】 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谁可同语?只有萧瑟的西凤吹拂着枯老鲜红的枫树。 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铁马金戈南征北战,最终只剩日落黄昏青草掩藏着坟墓。满腹幽情情深几许,夕阳照射深山飘洒着潇潇秋雨。 【创作背景】 这首出塞词,当为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奉命与副统郎谈等出塞远赴梭龙途中所作,词人时年二十八岁。[13] 【作品鉴赏】 《蝶恋花·出塞》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通过对塞外古战场的描写,抒发了对历代兴亡和历史变迁的感慨。。这首小令,是侍从康熙帝出塞之作。表面是吊古,但有伤今之意,刚健中含婀娜。说从前幽怨,也不是很古的从前,铁马金戈,青冢黄昏,隐约透示着满清入关以前各族间的战事痕迹。今古河山无定据,含而不露,不让人得以指摘。纳兰氏与爱新觉罗氏是世仇,虽仕于清廷,怕还是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词的上片写景,描写塞外古战场的荒凉景象。今古河山无定据,首句以议论开篇,简朴的文字有一种历史纵深感,而且形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氛围。今古二字,包括古往今来。面对大好河山,多少风云人物,你争我夺,或长期或短暂地占据它,但谁也没有永久地据有这些地方。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二句白描,描绘出一幅塞外和平图景,画角声声,矫健的牧马频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二句仍用描写,放眼望去,整个塞北,平沙万里,荒漠凄凉,连个说话的人也很难找到。西风飒飒,只有那几株枫树,又一次被吹红了叶子。使人联想起为争夺这块土地鏖战厮杀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惨象。这些红叶,又一次把人带进了对历史的回忆,加深了作品的纵深的历史感。 词的下片抒情,写自己出塞的感触。从前幽怨应无数。首句议论,直接承上阕对古战场

纳兰性德爱情词初探(一)

纳兰性德爱情词初探(一) 【内容提要】 纳兰性德的词作充满了凄婉哀厉的情调,形成了个人与社会现实十分明显的矛盾。从纳兰性德的身世及其有关爱情的词章中,可明确看出他个人对爱情的态度和观点,他对封建社会制度下青年男女冲破封建樊篱、追求个人幸福、争取婚姻自由的行为是同情和赞扬的。纳兰性德是我国满族历史上第一个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词人,同时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他是隶属正黄旗的满族人,他所在的家族也属满族一个著名的显赫部族。纳兰性德的父亲明珠大学士,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声威显赫的著名官僚,曾任康熙的内务总管、弘文院学士,后又历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直至武英殿大学士,累加太子太师,这是相当于其他朝代的宰相之职。他为官声誉不好,在任职期间,独览朝纲,卖官鬻爵,大肆贪污受贿,为人极其贪婪。他“广置田产,市买奴仆”。“田产丰盈,日进斗金”。“簠簋不饬,货贿山积”。及至后来获罪,当朝廷“籍没其产,有天府所未有者”〔(1)〕。当时社会上普遍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要作官,问索三,要讲情,问老明”〔(2)〕。索三指索额图,老明即是明珠。由此可见其冲天势焰。当然,明珠在朝廷如何翻云覆雨、弄权捭阖,不能由纳兰性德负责,但由此形成的优裕生活条件及特殊的社会地位却会对他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样的家庭环境,使纳兰性德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和严格教育,他个人又具“豪迈挺拔之材,勤勤学问”〔(3)〕。他与大多数纨袴子弟不同,对荣华富贵的生活并不十分热衷,也不像许多八旗子弟那样,整日追求声色犬马,沉湎于风花雪月的温柔乡中,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而是将个人的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学习和钻研经史之中。他学习的刻苦精神是令人佩服的,即使有病在身,也丝毫不松懈。“偶有管见,书之别简。或良朋莅止,传述异闻,客去辄录而藏焉。逾三、四年,遂成卷”〔(4)〕。17岁时,入太学就读,一年后,首次参加乡试即中举人。来年会试,却因患“寒疾”在殿试的关键时刻不能参加,功亏一篑。为三年后再次参加考试,学习更加刻苦,并拜宿儒徐干学为师。据徐回忆,“自癸丑五月始,逢三六九黎明骑马过余邸,讲论书史,自暮乃去”〔(5)〕。22岁第二次参加进士考试,终于高中二甲第七名,被授予三等侍卫之职,后晋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在清初,清廷对侍卫的选拔是十分严格的,能当上侍卫是十分荣耀的,首先家庭和父兄要为皇上宠信,而上三旗子弟则又受到格外优渥,因为“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皆天子自将之军,爰选其子弟,命曰侍卫,用备宿卫侍从”。在侍卫中,又以殿前侍卫最为尊贵,这种职务“多以王公胄子勋戚世臣充之,御殿则在帝左右,扈从则给事起居,满洲将相多由此出”〔(6)〕。康熙将纳兰性德选在身边,一再提拔,可见对其看重和准备委之以重任的用心。而纳兰性德也得以长期伴随皇帝身边,跟随巡视、狩猎,也时与皇上一起吟诵唱和,探讨诗文。由于他出众的学问和应对能力,深得皇上信任赏识。他在病重期间,康熙十分关心,不仅派遣太监时时查询病况,委派御医值班疗理,还“亲处方药赐之”;病逝后,又遣使赐奠,恤慰有加,从这可以看出康熙明显的眷顾之意。几乎可以肯定,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展现在他面前的将是一条通向将相仕宦的云衢大道。 纳兰性德虽然过早逝世,但在短暂的一生中,却留下了大量的诗、文、赋、词、杂识等作品,表现出多方面的文学才能。其中,词作尤为出色。其《纳兰词》共收词作342首。梁启超谓“容若小词,直追李主”〔(7)〕。把纳兰性德与南唐二主相提并论,不仅说明了他的词在艺术上达到的高度,同时也表明其词在格调和内容上也有与之相近之处。李煜是亡国之君,他的词充满凄婉艳丽的色调是很自然的,而纳兰性德出生于“康熙盛世”,有着高贵的血统和权势显赫的家庭,不仅是从小生活在钟鸣鼎食宰辅之府的“贵介公子”,且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又有“一等殿前侍卫”的荣衔,虽然后来其父明珠获罪被查抄,但在他的有生之年,家庭和个人却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红楼梦》中形容贾府兴盛用语)。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作品却也充满哀感顽艳的情调就不能不说是一个与社会现实有着明显矛盾的现象了。他在3

纳兰性德的词学主张与审美倾向——兼谈王国维对其-未染汉人风气-之评的认识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纳兰性德的词学主张与审美倾向——兼谈王国维对其"未染汉 人风气"之评的认识 作者:李红雨, LI Hong-yu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北京,100081 刊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10,30(6) 参考文献(24条) 1.况周颐蕙风词话 1986 2.徐乾学通议大夫一等侍卫进士纳兰君墓志铭 1979 3.王国维人间词话 1995 4.徐乾学通志堂集序 1979 5.许宗元中国词史 2001 6.张任政纳兰性德年谱:自序 2001 7.胡薇元岁寒居词话 1986 8.张任政纳兰性德年谱:丛录 2001 9.朱彝尊紫云词序·曝书亭集 2005 10.纳兰性德赋论 1994 11.纳兰性德填词 1979 12.纳兰性德与顾梁汾书 1979 13.周太玄倚情楼词话 1914(02) 14.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 1986 15.纳兰性德拟古(四十首之十五) 1979 16.纳兰性德与梁药亭书 1979 17.冯金伯词苑萃编 1986 18.梁启超渌水亭杂识跋 1989 19.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 1979 20.张涛;杨雨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写情--纳兰性德和他的清初第三派 2009(02) 21.谭献复堂词话 1986 22.纳兰性德原诗 1979 23.王易词曲史 2001 24.陈廷焯词坛丛话 1986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9616077870.html,/Periodical_znmzdxxb-rwshkxb201006029.aspx

纳兰性德诗词

纳兰性德诗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茫茫碧海,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伴。 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何路向家园,历历残山剩水。都把一春冷淡,到麦秋天气。

料应重发隔年花,莫问花前事。纵使东风依旧,怕红颜不似。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谢却茶靡,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杆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吹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行来渡寺失题名 驻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劳劳尘世几时醒 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萧。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总是别时情,那得分明语。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纳兰性德诗词研究 (1)

文献检索论文人间惆怅客心事泪纵横——纳兰性德诗词研究 院(系)名称:文学院 专业名称:新闻学 学生年级:1 0 学生姓名:蔡秋茗陈绮婷 刘颖莹钟颖婷 学生学号:10105031002 10105031006 10105031030 10105031067 授课教师:闻祥花 二○一一年十二月

人间惆怅客心事泪纵横 ——纳兰性德诗词研究 摘要 纳兰性德,一个迷一般的男子,他虽然只活了短短的31年,但却留下了大量的诗、文、赋、词、杂识等作品,表现出多方面的文学才能。其中,词作尤为出色。其《纳兰词》共收词作342首。梁启超谓“容若小词,直追李主”。本文从生平经历、爱情史、词作艺术风格和与李煜词的对比来一一解读纳兰性德的诗词。 关键词:纳兰性德,历史背景,爱情,艺术风格,李煜词 前言 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即公元1655年1月19日),在北京诞生了一位词坛巨擘,这位才华横逸的大词人就是可与陈维崧、朱彝尊等辈颉颃的清代初期的满族词人纳兰性德。 性德原名成德,后避东宫允礽讳遂改性德。字容若,小字成哥,号楞伽山人。性德的先祖原是蒙古人,姓上默特,后灭纳兰部,占其领地遂改姓纳兰,居叶赫之地,自明初内附后金,随清入关,为满洲正黄旗。其父为纳兰明珠,武英殿大学士,累加太子太师,为康熙朝权重一时的宰相。其母为觉罗氏,一品夫人。娶妻卢氏,赠淑人,为两广总督尚书卢兴祖之女,先卒。继室官氏,赠淑人。后娶妾沈宛。有二子一女。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他一袭白色缎子丝袍,内衫绣着贵气淡色的月季纹饰

花边,墨黑的头发被羊脂玉发簪挽起,腰系玄纹白玉腰带,脚踏白鹿雍皮靴,浑身散发着一股异于兰麝木香的檀香味。他手执一卷书,漠漠地在庭院踯躅徘徊。他不食人间烟火,似九天垂云而下的仙者,以高贵清逸,非凡脱俗,名垂人间。纳兰才华横溢,多愁善感,心思细腻,能诗擅词,尤工小令。出身显贵,仕途昌盛,“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一生留下三百多首词,在繁花似锦的词坛里却瞩目璀璨。与陈维松、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但他却以孤独惆怅的身影悄然离世,徒留一抹淡淡哀伤缱绻人间。 一、断肠声里忆平生 ——激流暗涌的大清王朝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1]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女真族(满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清朝完成了国家统一,奠定了领土疆域的基础,但随着封建制度日益衰落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充分暴露。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激起了广大人民民族的思想和民主思想的高潮。阶级关系复杂民族矛盾尖锐。 清朝重农轻商,但随着农业经济的恢复和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原有的单一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几千年来稳定发展的自然经济亦逐步在国外资本主义的影响下向商品经济与工业化转化。文史哲不分家。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性亦是清代文学在中国文学的特殊性。 “一词之不慎就酿成大狱”文字狱使得清朝大批文人谨小慎微,造成清初一段时期文学上形式主义的泛滥。文字狱成为清政府进行专制统治的手段之一。在思想上提倡程朱理学,大帝与大臣商讨《四书》,科举根据朱注四书,是程朱理学在文化思想中占有绝对统治地位。 清初无论诗词散文,或是小说戏曲和民间讲唱文学,都呈现出全面繁荣局面。文学以小说成就最高,无论长篇短篇还是文言白话,都取得巨大成就。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小说的高峰,《儒林外史》是我国最成熟的古典讽刺小说。曹雪芹的《红楼梦》则是章回小说的最高峰和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戏剧里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殿》继承和发展了明代传奇的传统,在民间悄然蓬勃发展的地方戏用自身粗犷的形式和生动的语言博得群众的喜爱。清诗词虽上不及唐诗,但亦被称为词的中兴时期,诗艺高超,才华富丽,风格不拘一格,各有千秋。清初有三大家,陈维崧学苏辛、朱彝尊学姜张、纳兰性德学南唐二主。 清朝是由满族统治,与一直待在中原的汉族,文字不一致,生活习惯大不相同,

论纳兰性德情词的艺术特色

论纳兰性德情词的艺术特色 李翠翠 摘要纳兰性德作为满族第一词人,最能代表其个性的作品是他的情词(包含悼亡词)。其情词在其艺术特色上别具一格。其一,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描绘;其二,凄婉的意境美;其三,巧妙的结构安排——时空转换;其四,朴实流利且富于情韵的语言特征。对纳兰情词艺术特色的分析概括,能够深化对纳兰词艺术特色的理解。 关键词纳兰性德情词艺术特色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康熙时大学士、宰相明 珠之子,清朝满族成就卓异的词人。陈廷焯言,“词兴于唐,盛于宋,衰于元,亡于明,而再振于我国初”。[1]纳兰性德在清初词坛上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王国维誉其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2]况周颐认为“纳兰容若为国初第一词人”。[3]纳兰性德有词集《饮水词》,作词主情致,现存三百多首词中多凄婉之作,被陈维崧评为“哀感顽艳”。而其最具特色,最令人动容的无疑是他的情词。纳兰性德情词“不光占有纳兰词三分之一多的篇幅,而且是其全部词作的精华,是诗人呕心沥血,拘其眼泪,和墨铸成的珍品”。 [4]被黄天骥称为“玫瑰色和灰色的和谐的”[5]情词,其艺术特色上自有其独到之处。 一、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描绘 读者读罢纳兰性德的情词,一个个真实可感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就会深深烙刻在读者的脑海中。在其情词中有怀春的少女,有闺中的思妇,有亡妻的音容笑貌,有孤寂的征人游子,亦有感伤的宫中女子。这一系列的主人公形象都以

他们各具特色的外貌、动作、心理感染着无数的读者,三百多年来缓缓地诉说着他们各自的衷肠与情怀。 (一)怀春少女形象 灵动的少女在豆蔻年华之际、在鸟语花香的春日,容易生发出百无聊赖之感、怀春孤寂之思。纳兰性德以其细腻的笔触将少女的这一微妙心理揣摩刻画地惟妙惟肖。如《南乡子》这首词: 飞絮晚悠飏,斜日波纹映画梁。刺绣女儿楼上立,柔肠。爱看晴丝百尺长。风定却闻香。吹落残红在绣床。休堕玉钗惊比翼,双双。共喒 苹花绿满塘。 这首词以轻灵的笔调描绘了少女怀春的形象,上片先摹绘时景,夕阳下柳絮在和风中漫天飞舞,落日的余晖斜射在池塘上,波影映照着画梁。而后将女主人公“刺绣女儿”推出,“刺绣女儿楼上立”,此时少女心中满怀无限的柔情,独立高楼颙望晴空之中飘荡着的长长的游丝。通过这一情态的刻画,透漏了她春日迟迟、春怀寂寂的形貌。下片又以景起,进一步描绘她的孤寂。晚风停止了吹拂,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败落的花瓣被风吹到了绣床边,池塘中的水鸟、鱼儿正吞食吮吸着满塘绿色的浮萍。而后又用小心“休堕玉钗”的细节和怕“惊比翼”的心理,反衬出她的怀春之情。前后两片都是前景后情的结构,但各有侧重。将少女怀春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将少女怀春的情感翻进入深,使一个鲜活灵动、美妙传神的怀春少女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纳兰还有诸多词作描写怀春的少女,如《菩萨蛮》(隔花才歇廉纤雨),少女在春雨停歇之后无心于自己的妆容打扮,凝视楼阁、走出闺阁、看“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不禁生出怀春伤春的意绪。而“独自立瑶阶”一“独”字将怀春少女的孤寂之情点染而出,而“透寒金缕鞋”一“透”字则使一个心绪凝重、久思而难以释怀的怀春少女的形象跃然纸上。而《生查子》(东风不解愁)中则塑造了一个月夜怀春的少女形象。词中通过少女一系列的行动来展示她怀春伤春的意绪。词中先写少女在伤怀之时偏偏春风吹来,轻拂她的罗裙,她不禁怨起东风的不解人意,而后又在灯前顾影自怜自伤,最后立于樱树之下

纳兰性德诗词名大全

如梦令清平乐青衫湿生查子相见欢昭君怨如梦令如梦令 长相思相见欢清平乐弹琴峡 题壁 鹧鸪天 生查子鹧鸪天鹧鸪天点绛唇咏风兰点绛唇蝶恋花木兰词卜算子新柳采桑子采桑子酒泉子蝶恋花 采桑子画堂春浣溪沙浣溪沙 采桑子采桑子采桑子采桑子 采桑子采桑子临江仙寒柳减字木兰花 柳枝词秣陵怀古浪淘沙菩萨蛮 采桑子采桑子浣溪沙记征人语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浪淘沙河传采桑子 南乡子为忘妇题照菩萨蛮菩萨蛮菩萨蛮 菩萨蛮蝶恋花菩萨蛮菩萨蛮 菩萨蛮高楼望月菩萨蛮菩萨蛮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盛京满庭芳 浣溪沙梅花落江行临江仙 于中好七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 妇生辰 如梦令如梦令金缕曲慰西溟天仙子渌水亭秋夜浣溪沙眼儿媚咏梅汤泉应制 扈驾西山朝中措拟冬日景忠山应 制 摊破浣溪沙 浣溪沙姜女庙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踏莎行浣溪沙 蝶恋花谒金门减字木兰花新 月 虞美人 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浪淘沙望海好事近山花子清平乐采桑子浣溪沙浣溪沙生查子荷叶杯浣溪沙浣溪沙菩萨蛮虞美人秋夕信步临江仙虞美人曹子建七哀拟古折杨柳拟古 梦江南虞美人虞美人鬓云松令 沁园春南乡子天仙子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玉连环影落花时采桑子采桑子九日 南楼令塞外重九点绛唇黄花城早望菩萨蛮菩萨蛮 清平乐清平乐发汉儿村题壁于中好于中好 于中好百字令宿汉儿村浣溪沙浣溪沙 浣溪沙浣溪沙南歌子古戍风流子秋郊射猎清平乐琵琶仙中秋望江南咏弦月浣溪沙 赤枣子临江仙景山蕉园 净业寺金人捧露盘净业寺观莲,有怀 荪友 梦江南清平乐忆梁汾 渔父于中好咏史采桑子点绛唇

减字木兰花临江仙孤雁汤泉应制汤泉应制扈驾马兰峪赐观温泉恭纪十韵扈跸霸州雄县观鱼柳条边班婕妤怨歌茅斋芳树密云 古北口中元前一夕枕上偶成拟冬日景忠山应 制 山海关 兴京陪祭福陵玉泉十二韵玉泉南海子南海子南海子汤泉应制入直西苑 菩萨蛮于中好于中好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明月棹孤舟海淀拟古拟古

写纳兰容若的高考作文

写纳兰容若的高考作文 【篇一:语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纳兰性德】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纳兰性德 美丽的绝响――论纳兰性德的词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词人,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词家三绝”。但 若论才情卓异,令词成就斐然,独成一家,却要数这位满族贵公子。纳兰词崇尚南唐后主李煜,语出天然,感情率真,时人无从追随。 纳兰性德因为尊贵的出身、短命的一生(仅活了三十一岁)和“天分 绝高”(况周颐《蕙风词话》)的才情引人瞩目,正是他,为小令词 在清代词坛上弹奏了美丽的绝响。 词在宋代获得成熟发展后,经历了元、明的衰落,到清代重又繁荣,这种变化与时代风气的变化密切相关。尽管清词的中兴与唐末宋初 宋词的兴起有着一些相似的背景,但这一文学样式在清代仍然展现 了不同的特点与风貌,象小令词这种体式,经过纳兰性德的五彩笔,将比兴的手法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写景状物更趋细腻,语言风格 更显活泼。词历经清代已渐趋式微,纳兰时期的清词可以说是词发 展史上绽放的一次最后的璀璨。 情真,情深,令人回肠 初识纳兰,不在历代词选里,在一本武侠小说里(梁羽生的作品 《七剑下天山》),叙述一位闯入禁宫的江湖侠女结识了当时的相 国公子纳兰容若(性德字),与之心灵相通,诗词唱和,但苦于地 位悬殊,最后侠女挥了慧剑,远走江湖。故事情节算不得离奇,但 嵌于故事当中的几首纳兰小词却让我十分沉醉。不懂词为何物,甚 至不懂词之真义,却能为这些文字构造的某种意境所吸引,这是中 国文字的特质,而这几首纳兰词也契合了当时“强赋新词”的少年情怀,因而,象“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沁园春》)、“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摊破浣溪沙》这些词句竟 能记诵。 纳兰出身贵胄,是康熙朝相国明珠之长子,其生活经历很平静,除 了前妻亡故和几次出使边陲,无多周折。但他是一个天生敏锐而善 感之人,内心世界非常丰富,此种情形就象是窗外花落,有人茫然 无所觉,有人伤春悲秋,而有人则宛如感到此花坠入心波,荡起涟漪,其层次粗微因人而异。优厚的物质生活不但无法让纳兰满足, 反而感觉到难言的压抑:“羡煞软红尘里客,一味醉生梦死”(《金

纳兰性德的最美十首词

纳兰性德的最美十首词 《木兰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 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缺。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山花子》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

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 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采桑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 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 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采桑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于中好》 (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 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 五更依旧落花朝。

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如园无此声 《减字木兰花》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山花子》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似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论纳兰性德的诗歌创作观

第21卷 第3期2007年6月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21 No.3 Jun.2007论纳兰性德的诗歌创作观 罗 艳 (新疆财经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摘 要]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的满族词人,在文坛上所获得的评价达到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高度。他的诗歌创作观始终贯穿一个根本宗旨,即诗歌要抒写诗人的情感个性。该文结合纳兰性德的诗歌创作实践分析了其诗歌创作观,即诗歌创作应重视情致的抒写,倡导比兴寄托,主张恰当用典、学古求变,反对因袭模仿。 [关键词]纳兰性德;诗歌;创作观 [中图分类号]I207 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304(2007)03-0074-03 On Nalanxingde!s Poetry Creation Viewpoint LUO Yan (College of News and M edia,Xi njiang Finance University,Uru mchi,Xinjiang830012,Chi na) Abstract:Nalanxingde was a famous Ci writer of Man nationality at the beginning of Qing Dynasty.He was appraised the unique Ci writer in the literary field since North Song Dgnasty.His basic view about peom writing was to reflect the poet!s e motion and personality.The present paper anslyses the poetry creation viewpoint through Nalanxingde!s o wn writing practice.focusing the attention on sentimentality,advocates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maintains proper allusion, borrows archaic and pursues innovation,opposes plagiarism and imita tion. Key words:Nalanxingde;poe try;creative writing view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的满族词人,本名成德,字容若,康熙时权臣明珠的长子。纳兰性德在创作实践与古今诗词选编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诗歌创作观。因此,我们要想真正解读纳兰性德的作品,就必须对其诗歌创作观进行探讨。 一、重视情致的抒写 自?诗经#开始,中国古代诗人就比较重视文学的抒情特征。屈原曾自述其创作宗旨在于 发愤以抒情。晋代陆机提出 诗缘情而绮靡以后,诗歌的抒情特征逐渐成为一种基本观念。纳兰性德作为一个满汉文化兼济的作家,自觉地接受了这个古代文学创作的优良传统,并提出了 诗乃心声,性情中事也(出自?通志堂集#,以下不做注释的引用均出自?通志堂集#的创作观),即诗歌创作要重视情致的抒写。纳兰性德重视情致的创作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是他对花间词的肯定。他说: 仆少知操觚,即爱?花间#致语,以其言情人微,音调铿锵。自然协律。他从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角度,先肯定花间词抒情入微含蓄,继而肯定抒情内容与音调韵律语言形式上的完美结合。他借此说明创作要达到情致,必须用自然真切的语言表达出作家的内心感悟和隐蔽的情思。 其二是他努力创作了大量情致充实的作品。纳兰性德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常写愁怀恨绪的作品。妻子的早亡、友人的坎坷、时序的变迁、古今的更替,都会使他伤感不已,为此写下了不少抒怀之作,多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下面,我们不妨从他写夫妻的作品中去理解这一创作观。纳兰性德本是一个多情的人,与卢氏结为夫妻,感情一向笃厚。然而年轻丧偶,对纳兰性德是沉重的打击,纳兰性德写下许多悼亡词。如(金缕曲?亡妇忌日有 [收稿日期]2006-10-11 [基金项目]新疆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4BSH016),该文为其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罗艳(1977-),女,甘肃清水县人,新疆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新疆财经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应用文写作研究。

纳兰性德词的特点

云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纯任性灵,纤尘不染 ——浅谈纳兰性德词的特色 学生姓名:陈玉婷 学号: 118580046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 2011级专升本

纯任性灵,纤尘不染 ——浅谈纳兰性德词的特色内容提要:纳兰性德,一个出生贵族家庭的性情中人,一个具有落拓无羁的性格,超逸脱俗的秉赋,出众的才华,敢于傲视功名的一等带刀侍卫,一个虽身在高门广厦,却常有山泽鱼鸟之思的少年才俊,一个能将爱情、友情、乡情揉碎了再捏成词,谱成曲,叫人不忍卒读,又令人百感交集的“清初第一词人”,“千古第一伤心人”。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能叫当时“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实在是耐人寻味。 关键词:纳兰性德鲜明题材真纯特色独特环境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初词人,正黄旗人。出身贵胄,其父纳兰明珠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其本人天资聪颖,博通经史,工书法,擅丹青,又精骑射,十七为诸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二甲七名,赐进士出身,后晋一等侍卫,常伴康熙出巡边塞,深得皇帝宠信隆遇。康熙二十四年纳兰因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纳兰性德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哀感顽艳,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纳兰词在我国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王国维评曰:“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①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著有《通志堂集》②,词先后结集《侧帽》、《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现存348首。③纳兰词独具真情锐感,直指本心,其中以爱情(悼亡)词最哀感顽艳,引人共鸣。 纳兰生活在清顺治、康熙年间的高官显贵的家族之中,他虽然拥有御前随驾侍卫的个人经历和荣华富贵的生活环境,但他在爱情上却因恋人未得和爱妻去世受到重创,造就了他的词充满哀叹伤悲。他虽然能文能武,出类拔萃,却无法驾驭自己的情感,为情所困。他的大部分词中传承了凄切婉约的词风,被称为“千古伤心”词人。纳兰性德的这些特殊的环境与背景,加上他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特有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一、鲜明的题材特色 纳兰性德词的题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爱情阻隔、发妻早亡的哀怨;陪皇随驾,出塞行役时的感慨;赠友抒怀的情真意切。贯穿其间的主线,是他热切追求人性的纯美,爱情的缠绵,友情的珍贵。其作品的主旨情调是伤感哀怨之音。其中尤以爱情、悼亡和乡思的题材最为凄婉动人。(一)缠绵悱恻的爱情词 纳兰性德虽出身贵胄,一生富贵安逸,却天生了一颗多愁善感的心,一段女儿柔肠。他善于描摹少女的风情万种,借描写少女的春愁秋怨表达自己对情人、恋人的相思之苦,相离之怨。 《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原是瞿塘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栏杆处寂无声。几回断肠处,风动护花铃。” 《菩萨蛮》:“窗前桃蕊娇如倦,东风泪洗胭脂面。人在小红楼,离情唱《石州》。夜来双燕宿,灯背屏腰绿。香尽雨阑珊,薄衾寒不寒?” 这两首词是纳兰性德初恋时的作品,前一首背景不明晰,可以认为是写自己在月下等待恋人来,对方却爽约,作者这时想到“原是瞿塘风间阻”遇到阻力。后一首背景更清晰了,这就是相传纳兰与表妹雪梅相恋,雪梅被纳兰母亲软禁于小红楼。作者认为恋人终日在“泪洗胭脂面”从而关心其“薄衾寒不寒”。这两首词从不同角度描述作者当时相知不能相见的苦痛。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一朵芙蓉”,“ 小晕红潮”,“凝情”,“ 叩玉钗”仅仅几个词就把小女儿那种娇俏可爱的羞态描摹得惟妙惟肖,她那百转千回、欲说还休的风情跃然眼前。这是不是纳兰性德那传说中的自小就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表妹呢?如果是,那将是一个多么惹人喜爱的可人儿,她的入宫又会带给多情人几多的伤感啊!

纳兰性德词风成因试论

纳兰性德词风成因试论 纳兰性德,字容若,满族,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传世的《纳 兰词》①共收录了342首词作。王国维曾赞他“北宋以来,一 人而已”②,作为出身清朝贵族统治阶级的他,本应指点江山 意气风发,但他的作品却格外的凄婉哀伤,原因何在,一直 是后人研究的焦点。 一、政治上的矛盾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父亲是当时权倾朝野的纳兰明珠,母亲是皇室爱新觉罗家族英亲王阿济格的第五个女儿,他的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是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氏之一.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什,是叶赫部落的贝勒,他的妹妹孟古姐姐在万历十六年嫁给努尔哈赤为妃,并生下皇子皇太极,即后世所说的清朝的建立者清太宗。此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亲关系一直十分密切。可以说,纳兰性德从一出生就注定了他统治阶级的特权,但荣华富贵并不能使这位词人驻足,相反,显赫的家世成了他一生的羁绊,一方面,他的父亲虽然是权倾朝野的大臣,但当时与康熙皇帝的原配皇后赫舍里氏的叔叔索额图一派争权斗争十分激烈,加之他骄傲自大,恃宠而骄,越发的引起了康熙的不满,纳兰性德作为康熙的侍卫,清楚的看到了危机,但一方面作为人臣,他希望忠于皇帝,另一方面,作为明珠的儿子,他希望为父亲解除危机,这就造成了他在政治上的矛盾心里。另外,纳兰性德十分看重友谊,作为风雅的词人,他结交的都是一些江南布衣文人,这些人中还有很多是明朝的遗老遗少,他们不满于清朝统治,而一方面纳兰性德作为清朝统治阶级的一员,要效忠满清王朝,另一方面,作为明朝遗老遗少的朋友,他又对清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怀疑,这无疑加深了纳兰性德政治上的内心冲突与矛盾。举一个例子: 《满江红》 问我何心?却构此,三楹茅屋。可学得,海鸥无事,闲飞闲宿。百感都随流水去,一身还被浮名束。误东风,迟日杏花天,红牙曲。 尘土梦,蕉中鹿。翻覆手,看棋局。且耽闲殢酒消他薄福。雪后谁遮檐角翠,雨余好种墙阴绿。有些些,欲说向寒宵,西窗烛。 很明显,这首词中我们可以读出纳兰不愿被“浮名束”,希望远离官场的高风亮节,以及为友人的愤愤不平,应该说,纳兰心中所有政治内心的矛盾与煎熬都可以从这首词中找到影子。 二、侍卫生涯 纳兰性德17岁入太学读书,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人,19岁因病未能参加殿试,此后几年他奋发苦读,并拜徐乾学为师,

纳兰性德诗词集

LOGO 纳兰性饨诗词集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纳兰性德”相关的作品23篇。 (纳兰性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徳)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徳) 萧萧儿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蛉下早弦。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纳兰性徳)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己成灰。 (纳兰性徳)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结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纳兰性徳)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颱,痴数春星。 (纳兰性徳)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纳兰性徳) 正是辘轴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纳兰性徳)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萸yi (茅草的嫩芽,形容美人手的洁白柔嫩)。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 (纳兰性德)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