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中医预防保健试卷Microsoft Word 文档

2012年中医预防保健试卷Microsoft Word 文档

2012年中医预防保健试卷Microsoft Word 文档
2012年中医预防保健试卷Microsoft Word 文档

2012年中医预防保健试卷

2012年1月份中医预防保健培训人员

名单及成绩

2012年3月份中医预防保健培训人员

名单及成绩

2012年5月份中医预防保健培训人员

名单及成绩

2012年7月份中医预防保健培训人员

名单及成绩

2012年预防保健培训计划

预防保健是国家确定的基本卫生服项目之一。中医学历来重视预防,《内经》中就提出“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强调“防患于未然”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预防保健工作要点精神,提高基层医护人员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后防复”方面的技能进一步完善医院预防保健体系,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保健培训活动。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2012年预防保健培训计划,内容如下:

1.2012年1月份组织在肛肠医院4楼举办“小儿腹泻”讲座。

2. 2012年3月份组织在肛肠医院4楼举办“中医妇科病”专题讲座。

3. 2012年5月份组织在肛肠医院4楼举办“中医糖尿病”讲座。

4. 2012年7月份组织在肛肠医院4楼举办“高血压病”培训。

2012年预防保健培训计划目录

2012年预防保健培训计划目录

小儿腹泻培训试卷

2012.1

一、填空题

1.小儿腹泻()比较虚弱

2.为了防止虚脱可以在大米清汤里放点()和()

3.在喂奶前()分钟到()喝一杯温开水,稀释奶液。

4.小儿腹泻,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还可能造成()。

5.腹泻,首先应该在不影响孩子营养的情况下,让消化道多休息。在医生治疗开始时适当禁食,一般可禁食()小时。

二、简答题

1.发生腹泻常见原因

2.发生腹泻的表现

中医妇科病培训试卷

2012.3

一、填空题

1.三阴交五行属(),是()三条阴经相交汇的穴位。脾化生气血,肝藏血,()生血。

2.每个穴位按揉()左右,揉到穴位到()成度最好。

3.更年期包括()和()的一段时间,以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至()为标志。

二、简答题

1.子宫肌瘤,宫颈炎中医治疗方法

2.更年期的表现

中医糖尿病培训试卷

2012.5

一、填空题

1.糖尿病饮食以()为主,其他为辅,营养均衡

2.糖尿病火热者选用()类食物,;虚寒者选用()类食物,;阴虚者选用()类食物

3.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晚餐后减少()摄人量,睡前应()

二、简答题

1.糖尿病病人体质的寒热虚实辨识及饮食

2.糖尿病的辨证论治有哪些

高血压病培训试卷

2012.7

一、填空题

1.高血压病患者居室宜()

2.清淡饮食有利于高血压的防治。()食物过量易消化不良,且可发生()。

3.进补应以()为主,药补次之,药食兼补。

4.高血压用()黏贴在耳穴降压沟、肝、肾、皮质下、内分泌、神门等穴,隔天()次。左右交替使用。

二、简答题

1.高血压中医辨证

2.高血压的家庭护理

从中医养生角度谈中风的预防

从中医养生角度谈中风 的预防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从中医养生角度谈中风的预防 1、中风病预防的重要性 中风由于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一直被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重大疾病,很多医务工作者终其一生对本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不断的探索。降低中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其根本的措施应重视中风病的预防,避免和控制导致中风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 2、中医是怎样认识中风病的 中医认为,中风病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素虚,加之气候骤变或烦劳过度、忧思或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用药不当、跌仆等。而导致体内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肝风内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而中风。 3、中医提倡的预防就是“治未病”吗 是的,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就是第一防止得病,第二就是得了病防止加重和复发,这些正好针对了中风病的四个发病特点。 4、中医如何预防的呢 中医预防与现代预防是一脉相承、互为补充的。现代学者提出健康四基石:1)合理膳食;2)适量运动;3)戒烟限酒;4)心理平衡。 5、中医预防与养生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现在有很多假养生观念或错误的养生观念被大家所认同,能说一下哪些是错误的吗 张悟本出版的养生书籍四个月卖掉100万册。究其原因,是百姓有不少饮食健身误区,被“钻了空子”。 误区一:吃植物油,不吃动物油,不会加重动脉硬化。 实际上,每100克植物油含热量900千卡,是苹果的17倍,圆白菜的40倍。每餐植物油转化成的脂肪,得慢跑一个小时才能消耗掉。否则,堆积脂肪,易患各种慢性病。 误区二:牙疼不是病。 国际最新研究发现,牙周炎本身就是单独的心脑血管病发病因素。因为牙周炎发病,牙齿松动,咀嚼过程中,细菌和毒素被“囫囵吞枣”,容易造成胆固醇、脂肪等等沉积在血管上。

中医药特色保健方案

中 医 药 特 色 预 防 保 健 方 案 奋斗街道奋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全面贯彻落实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创建中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通知精神,加快中医药融 入社区,为居民提供更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特制订以下方案: 一、社区中医特色保健意义 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内容丰富,能很好的适应社区服务功能,又因简、便、廉、验等中医适宜技术为人民群众乐意接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符合低投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同时,中医药保健服务丰富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拓展了中医业务的要求,开辟了弘扬祖国医学,繁荣中医药事业的新途,发展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 二、基本原则和目标 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中医专家的指导下,运用中医理论坚持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的原则,让更多的居民受利于中医药服务。 目标:运用不同的形式使社区的老人、儿童、妇女接受中医药保健知识的宣传,并了解一般中医药防治知识,是社区居民自觉运用中医药的家庭保健意识。 三、实施内容 (一)社区老年人中医保健 老年人保健,就是通过适当的运动养性修身,定期检查,发病治病,以调和脏腑,益精养血,平和阴阳,达到延缓衰老,增年益寿

的目的。 1、指导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但要因人而异,适时适量,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 2、做好老年人精神保健工作,指导保持稳定情绪,怡情养性,面对现实,正确处理好家庭、社会和疾病方面的关系,保持心身平衡,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3、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体检,让老年人了解自己身体各主要脏腑功能状态,全面评估自身的健康状况,评估一下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是否相符,从而判断自己衰老的程度,为制定预防保健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4、根据每个老年人的具体情况,提供中医保健、运动、食疗小处方,使其脏腑强盛、阴阳协调、精气神旺,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二)社区妇女保健 (三)由于妇女在生理解剖上有胞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生产、哺育等特点,所以在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的某些方面,与男子有所不同。妇女保健,对于增强妇女体质,提高人口素质及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案如下: 1、指导妇女做好月经保健。在经期注意个人清洁,宜淋浴,不宜坐浴;保持心情平静和充足睡眠,以利于脏腑安和,气血调匀,经期不宜过劳和过逸,劳则伤气耗力,过逸则气血运行不畅;经期还要注意保暖防寒,以免影响气血运行,引起经行异常。 2、孕期指导孕妇保持安闲、宁静,不大喜大怒,思虑过度,增

精深中医预防及养生保健工作计划清单及实施方案设计

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在社区开展经常性的中医药预防疾病与养生保健服务活动,是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它能在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看慢性疑难杂症效果差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这项工作对我们来说既陌生又艰难,更具有挑战性和富有使命感,今年我们已把它纳入中心重要工作议事日程上。 因此为了确保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针对中心现有状况和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实际需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略 成员:略 二、工作计划 1、由社区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慢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心现有的“有人才、有平台、有人气、有效果”等优质资源,重点在于加强运用中医药理论,尤其是中医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理论指导居民预防调摄、养生保健,增强居民防病治病意识,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调护、愈后防复的目的。 2、加强中医队伍建设,做好相关人员专业培训,制定适宜的相关中医健康教育容和时间安排表,完善服务流程,把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贯穿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去,着重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计划每年在每个服务站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

和义诊4场次,中心2场次,共计18场次,发放具有中医药特色浓郁、脍炙人口健康处方如中医养生歌、中医养生歌、中医养生羹等。 3、容实用化、大众化、特色化、丰富化,形式多样化。 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医药在开展预防疾病和养生保健服务方面的优势,制定健康教育方案要结合社区居民的实际健康状况,因人制宜、因病制宜,突出特色,以及在指导其进行健康运动的容要具有实用行和针对性,解决各个层面居民实际健康问题,以调动居民参与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开展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健康教育和治疗,要具有针对性如对老年人以健康膳食、适量运动为主,慢性病居民以膳食(药膳)调理、保健运动为主,残疾人以肢体和心理康复为主的。 4、确定效益评估标准,不断完善,逐步达标。 在社区开展居民相关中医药特色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治疗,需要建立效益评估标准,以此确定和评价开展服务活动的效果,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 它们的标准是居民是否对应用中医药提高保健意识有明显增强,身体素质有所提高,发病率、并发症、致残率有显著下降,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疗效显著提高,参加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积极性有较大增加等等。 三、实施方案 1、我们要高度重视把中医预防和养生保健纳入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计划中,实行“一票否决权”,做到有人分管、有人专管、年头有计划、平时勤督查、年终有总结,年年有提高。 2、主要以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讲座、科普知识宣传和健

中医“治未病‘诊疗一体化预防保健服务建设方案

中医治未病服务发展的历史机遇 治未病源自于《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治未病科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全民健康意识的重要途径。2013年9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列为第四项主要任务,要求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 《意见》要求: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力争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鼓励零售药店提供中医坐堂诊疗服务。开发中医诊疗、中医药养生保健仪器设备。 国家中管局2014年01月28日发布《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 国家中管局2013年11月13日发布《基层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工作指南(试用稿)》 国家中管局2013年09月24日发布《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指南(试用稿)》 页脚内容1

建设基层“中医治未病示范基地”的思考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预防疾病?如何关心人的健康?现代医学“治未病”的内容、方式、方法及发展存在的问题都是值得我们重新深入思考的问题。 【发展瓶颈】 治未病服务模式和工作流程尚不够清晰合理。 缺乏有效的产品与技术服务支撑 已有技术和产品处于“碎片化”状态,未能形成一体化的治未病服务系统。 治未病服务尚难以实现经济效益。 【建设目标】 医生可操作性强,工作积极性高。 民众接受度高,愿意选择。 社会效益突出。 经济效益显著。 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医治未病 中心”与“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体系”。 页脚内容2

中医养生预防保健手册(宣传版)

垫江县中医院中医养生保健手册 (治未病中心整理编制) 什么叫治未病 “治未病”是早在两千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中提出的防病养生谋略,我国“预防为主” 的卫生工作方针与其一脉相承,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人体健康与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规律,探索消除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和利用有益的因素,并顺应四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调养饮食与情志,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变。概括而言,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未病先防:是指人体在没有发生疾病的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下,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养生保健措施。其目的在于固护正气,增强体质,避开各种病邪的侵袭,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发生后,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采取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阻止疾病的恶化和传变,促进疾病康复的方法。强身健体、固 守正气、调节阴阳平衡是防止传变的主要 途径,以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发展。 三、病后防复:是指疾病经治疗后, 病邪基本消除,正气尚未复原,处于初愈 的康复阶段,提前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 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 被称为“三级分层预防法”,将预防思想及 养生思想贯穿于疾病的整个阶段,与现在 的三级预防有相似之处,便更突出了天人 相应、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且具有个体 化的辩证优势。 九类体质特征与调节方法 2 3 4

●平和质 特征:正常的体质。调节:饮食有节制,不要常吃过冷过热或不干净的食物,粗细粮食要合理搭配。 ●气虚质 特征:肌肉松软,声音低,易出汗,易累,易感冒。调节:多食用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等。少食空心菜、生萝卜等。 ●阳虚质 特征:肌肉不健壮,常常感到手脚发凉,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夏天不喜欢吹空调,喜欢安静,性格多沉静、内向。调节:平时可多食牛肉、羊肉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 ●阴虚质 特征:体形多瘦长,不耐暑热,常感到眼睛干涩,口干咽燥,总想喝水,皮肤干燥,经常大便干结,容易失眠。调节:多食瘦猪肉、鸭肉、绿豆、冬瓜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韭菜、辣椒、葵花子等性温燥烈之品。适合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项目。 ●血瘀质 特征:皮肤较粗糙,眼睛里的红丝很多,牙龈易出血。调节:多食山楂、醋、玫瑰花等,少食肥肉等滋腻之品。可参加各种舞蹈、步行健身法、徒手健身操等。 ●痰湿质 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易出汗,且多黏腻。经常感觉脸上有一层油。调节: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多食冬瓜等。因体形肥胖,易于困倦,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运动锻炼。 ●湿热质 特征: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易生粉刺,皮肤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脾气较急躁。调节: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芹菜、黄瓜、藕等甘寒的食物。适合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 ●气郁质 特征:体形偏瘦,常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常有胸闷,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易失眠。调节:多食黄花菜、海带、山楂、玫瑰花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气郁体质的人不要总待在家里,要多参加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 ●特禀质 特征:这是一类体质特殊的人群。其中过敏体质的人易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季节过敏。调节:多食益气固表的食物,少食荞麦(含致敏物质荞麦荧光素)、蚕豆等。居室宜通风良好。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可防止对尘螨过敏。 《黄帝内经》谈四季养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阂疟,奉收者不和,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 5 7

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在医院开展经常性的中医药预防疾病与养生保健服务活动,是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它能在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看慢性疑难杂症效果差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这项工作对我们来说既陌生又艰难,更具有挑战性和富有使命感,今年我们已把它纳入中心重要工作议事日程上。 因此为了确保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针对医院现有状况和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实际需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略 成员:略二、工作计划? 1、由医院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慢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有人才、有平台、有人气、有效果”等优质资源,重点在于加强运用中医药理论,尤其是中医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理论指导患者预防调摄、养生保

健,增强患者防病治病意识,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调护、愈后防复的目的。 2、加强中医队伍建设,做好相关人员专业培训,制定适宜的相关中医健康教育内容和时间安排表,完善服务流程,把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贯穿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去,着重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计划每年在每个服务站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和义诊4场次,中心2场次,共计18场次,发放具有中医药特色健康处方如中医养生歌、中医养生歌、中医养生羹等。 3、内容实用化、大众化、特色化、丰富化,形式多样化。 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医药在开展预防疾病和养生保健服务方面的优势,制定健康教育方案要结合居民的实际健康状况,因人制宜、因病制宜,突出特色,以及在指导其进行健康运动的内容要具有实用行和针对性,解决各个层面居民实际健康问题,以调动居民参与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开展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健康教育和治疗,要具有针对性如对老年人以健康膳食、适量运动为主,慢性病居民以膳食(药膳)调理、保健运动为主,残疾人以肢体和心理康复为主的。 4、确定效益评估标准,不断完善,逐步达标。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党的十七大确定了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明确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部署。 2007年,国务院领导同志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开创性地提出了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要求,并就建立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作出了重要指示。 “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

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 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 一、工程目标 经过3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具体目标包括: 1、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治未病”工作的运行机制。 2、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提供、服务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持的示范体系。 3、总结完善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的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新型

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即“KY3H健康保障服务模式”)。 4、创新“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内容和方法,建立规范的技术方案和服务流程。 5、建立、完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评价体系。 二、组织主体与实施载体 (一)组织主体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 (二)实施载体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 2.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等各种社会力量。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服务提供体系 以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等设立的“治未病”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的“治未病”服务点及中医预防保健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 为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规范化建设,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和《“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指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一、服务功能 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目标,达到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二、服务内容 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干预效果评估等全面、综合、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服务)。 三、服务流程 健康状态信息采集、健康状态信息管理(建立健康状态信息库)、健康状态辨识、健康状态评估、健康干预方案制定、健康干预措施实施、干预效果评估等。 四、服务区域及其基本要求 (一)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区域。主要用于采集和录入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 健康检查(体检)区域应当满足设备与功能需要,可整合本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源。 (二)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主要用于分析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并进行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应当相对独立,每间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至少有一间。 (三)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主要用于根据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健康干预方案,指导服务对象进行健康干预,接受服务对象的健康咨询。应当相对独立,若因条件限制,也可与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合用,但区域面积应当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 (四)健康干预区域。主要用于根据健康干预方案,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种中医特色的健康干预服务。应当相对独立,区域面积应当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各种干预方法的服务区域应当相互隔开,服务环境的私密性能有效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五)辅助区域。主要用于服务对象的等候休息,开展健康宣教、服务管理以及特需服务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是指在中医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理论认识和技术方法,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 近年来,随着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工作逐步深入,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人民群众欢迎,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科学研究也取得了一批成果。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包括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理论构建尚不完善,技术方法的科学筛选与集成不够,技术标准和评价方法尚未系统建立,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缺乏有效机制,科技支撑的作用有待更好发挥等。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制定本《纲要》。 指导思想 以为人民健康服务和促进人民身心健康为目标,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中医理论的内涵和特点,突出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的优势和特色,以理论提升为基础,技术集成为核心,效果评价为抓手,服务应用为重点,案例示范为引导,机制创新为保障,为提高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民众健康需求为导向。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项目组织和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统筹作用,面向民众对健康的多元化需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研发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技术、产品,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 (二)坚持技术创新与服务模式创新并重。在重视理论知识、技术、产品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创新,把科技支撑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同步推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发展。 (三)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坚持传承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同时,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有关最新成果,丰富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不断继承和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理论和实践。 (四)坚持有效整合资源,支持协同创新。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机制,构建技术创新联盟,创新组织管理模式,推动创新成果向服务机构集聚,向现实服务转化。 目标 到2020年末,系统整理和诠释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理论,建立理论体系框架;优化集成一批效果明确、经济实用的中医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建立相对系统的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标准和规范;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初步形成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体系。提升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持续推动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主要任务

健康干预方案

中医预防保健科健康干预方案 本科室根据中医体质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将受检者的健康信息分析汇总,归结为九种体质类型,如下: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平和质及特禀体质,并根据不同受检者的体质类型制定了相应的健康干预方案: 一、气虚体质中医特色疗法干预方案:隔姜片灸神阙(即肚脐),温针灸气海、足三里等穴,以补气温阳健脾;早晚睡前及下床前摩腹以调畅气机,平衡阴阳;注意作息,夜晚早睡以助阳气收藏,晨起适量运动以助阳气升发,使自身顺应阴阳气机的变化,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配合小米山药粥以健脾养胃,真正做到适劳逸,调饮食。 二、阳虚体质中医特色疗法干预方案:隔附子或盐灸神阙穴以及温针灸或者艾条直接灸关元、脾俞、肾俞、命门、足三里等穴以温补脾肾阳气;根据虚寒体质秋冬季易发作的疾病,利用“冬病夏治”的原理以温阳的药物穴位贴敷脾俞、胃俞、肾俞、中脘、足三里等穴以温补脾肾阳;掌擦脐下关元穴附近以温下焦元气;早卧早起以顺应天地阴阳气机的变化,饮食宜食牛羊肉等温性食物以补阳,可配合服用附子理中丸及桂附地黄丸以温脾肾阳。

三、阴虚体质中医特色疗法干预方案:针刺太溪、三阴交、肾俞等滋阴之要穴以滋肾阴;早睡早起,晨起多进行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以助阳气的升发,饮食不宜辛辣过烫以防耗散阳气伤阴血,宜进食清淡。 四、气郁体质中医特色疗法干预方案:膀胱经第一二侧线走罐,肝俞、胆俞闪罐后留罐以调畅气机;点按太冲穴并配合深呼吸;先逆时针摩腹再顺时针摩腹以顺肝气;早睡早起,晨起多进行户外运动如慢跑步、爬山等以调畅情志,有时间多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如唱歌、跳舞等以抒发心中的不悦,饮食宜清淡,真正做好调饮食、畅情志。 五、血瘀体质中医特色疗法干预方案:膈俞刺络拔罐,针刺血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以活血祛瘀、益气通络;按揉腹部或摩腹以通腹部上下之气机,气行则血行;早睡早起,并多做户外运动,饮食宜清淡不宜进食生冷油腻之品,以防伤胃气,可配合服用血府逐瘀丸以活血化瘀。 六、痰湿体质中医特色疗法干预方案:点按丰隆、太溪、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中脘等健脾祛湿要穴,以助脾胃运化之功,从而化痰湿;早晚摩腹以助运化;忌大量饮酒及进食肥甘厚腻之品以防生痰湿,饮食宜清淡,可配合食用茯苓、薏米、小米、红豆熬制的粥品以健脾祛湿,早睡早起多进行户外锻炼,重要在于改善饮食及作息习惯,方能更好地改善痰湿体质。

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工作任务方案

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工作任务方案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区域中医药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的临床能力,提高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及临床服务能力的整体水平,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 一、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一)项目目标 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实施,加强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科和康复科建设,大力培养和提高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升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的整体水平,初步形成区域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建设模式,为下一步在全国全面推广打好基础。 (二)项目范围及内容 1、项目范围 在全国遴选175个市(地)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项目建设。 2、遴选原则 地市级设有独立的中医药管理部门或卫生行政部门内设有独立的中医处(科),有专职人员负责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工作。 政府举办的地市级中医医院设有“治未病”科室,具备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的基本设施设备,区域划分合理,有专职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人员。 辖区内区级中医医院和一定数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备初步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工作的基础条件。 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支持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事业的发展,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建立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有相关的配套资金投入。 3、项目内容 (1)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提供平台建设。项目单位建设完善“治未病”科和康复科,配备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康复等诊疗设备,制订和实施高危人群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指南及康复科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开展服务效果总结、分析及评价工作,提高中医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 (2)深入基层积极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发挥市级中医医院技术和指导中心功能,为基层提供咨询指导等工作。一是中医健康教育。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包括:积极开展现场咨询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中医预防保健知识指导;定期深入基层有针对性的根据不同人群开展各类健康讲座;发放中医预防保健知识手册和宣传资料等。二

中医药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是什么

中医药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是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调养身体或是生病之后,首先会采用中医中药的方法来医治,足以看出中药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中医作为传统精粹和瑰宝,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很多的好处,而且不同的中药发挥的功效及具有的价值也是有所不同的,那么中医药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是什么? 中医药作为纯天然疗法,在养生保健方面受到人们的青睐。 中医药在延年益寿、养生保健方面与西医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养 生保健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这样才能扩大中医药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使中医传统疗法造福于人民。 中医养身有着悠长得历史,有也很多的讲究,如何正确的中医养生是我们要学习的,在养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些中医养生的误区,如何正确的适用中医药材。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

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时下,由于媒体广泛传播,广告中各种“补品”的神奇、灵验功效的宣传往往夸大其词,人们基于求补心,出现了很多无“虚”求补者。世上绝无“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补药。古往今来,违反“虚则补之”的法则,乱求补药招灾者,比比皆是。如人参,中医称谓大补元气,宁神益智,益肺健脾,堪称补药中之极品。若遇心衰、休克、出血、体质虚弱、阳痿等症状者,人参确有药到病除之效。然而,若补不对症,轻则不适,重则致人死命。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中医药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是什么也都心中有所了。只要能够不断的提高养生保健意识,正确的使用中药调理自己的身体,完全可以预防一些疾病的出现,而且生病之后也要及时正确医治,才能真正的保障自身健康。

国家中医“治未病”重点专科建设要求(2014版)

国家中医“治未病”重点专科建设要求(2014版) 一、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国家中医“治未病”重点专科培育项目(以下简称“专科”)建设管理,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果,增强专科可持续发展能力,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本要求旨在指导专科开展建设与管理工作,并作为专科“十二五”中期评估和终末评审验收的依据。 第三条专科建设应符合《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的要求,并结合本要求进行建设和改进。 二、基本条件 第四条专科科室名称符合《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的有关规定。 第五条按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有关要求,进行专科的基本条件建设。 第六条按照《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国中医药发〔2009〕23号)、《中医医院临床科室环境形象建设范例》和《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的有关要求,结合本专科特点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 三、人才队伍 第七条专科专职医护人员≥8人,中医类医护人员比例≥70%;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执业医师占科室医师比例≥30%;具有中医专业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科室医师比例≥30%。 第八条专科负责人应具备从事中医专业10年以上工作经历,同时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备指导健康状态管理和“治未病”服务人群干预方案的制定、实施和效果总结的能力。 第九条学术带头人应从事中医工作20年以上,同时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治未病”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具备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学术发展方向和科研创新工作的能力。 第十条学术继承人应从事中医工作8年以上,同时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年以上,具备全面继承本专科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思想和“治未病”服务理论和技术方法的能力。 第十一条技术骨干应从事中医工作5年以上,同时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熟练掌握应用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中医健康咨询指导和中医特色技术干预服务。 四、服务水平和能力 第十二条开展中医健康管理全程服务,为服务对象提供高水平、个性化、快捷方便的体检服务,制订包括个性化养生食谱、起居调养、情志调节、保健功法、经穴按摩方法等在内的健康调养方案,提供针灸、推拿、膏方、拔罐、穴位敷贴、药浴等个性化健康干预措施。 第十三条积极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常见病多发病高危人群和偏颇体质人群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 术指南,组织制订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常见病多发病高危人群和偏颇体质人群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指南,并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在应用过程中不断优化完善。 第十四条对“治未病”服务人群进行随访追踪,并对常见病多发病高危人群和偏颇体质人群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指南的应用进行效果总结分析,按时完成总结分析报告。 第十五条根据《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国中医药医政医管便函〔2013〕81号)的技术目录,积极应用中医药特色干预技术和方法。专科特色“治未病”服务技术项目≥8种。 第十六条上级医师能够正确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不断提高中医“治未病”服务质量和

中医预防保健(精)

古人养生理念:养生之道亦是长寿之道 武之望,生卒年代不祥,字叔卿,明代陕西临潼人。武氏于1626年编著《济阳纲目》,全书108卷,内容宏瀚,书中以治疗内科杂症为主,纲目清晰,分析透彻。涉及老年医学除虚损、延年、养老等诸卷外,其他卷也有部分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养生以不伤为本,大法以防病为先。养生之道亦是长寿之道,武氏认为养生以不伤为本,并列数种养生伤身之由,告诫世人,要求人们处事要坦然随和、怡淡欢愉、情绪稳定、心境舒畅、生活规律、饮食适宜、劳逸得当、养成良好习惯,不能思虑无穷、患得患失。同时还指出:言伤者,初亦不觉,久则损寿,亦既当防患于未然。总之,意欲养生长寿,必先防病;意欲防病,先防伤身的养生思想,给世人很多有益启示。 2.衰老源于营卫俱损,防老应重视调补脏腑。营卫二者,同出一源,为水谷精气所化生,营行脉中,营养周身;若营卫虚损,周身失养、卫外失司,则内失濡养,外受邪干,必早衰。脏腑亏虚,尤其是脾肾虚衰与衰老有密切关系乃为医家公认。故武氏认为,防老必当调补脏腑,而调补之法并非一味温补,而应以“平和药调之”。他还认为,防老除以药剂调理脏腑以外,尚应忍喜怒以养阴阳之气,节嗜好以固真元之精。 3.立方以平和为主,治病以食疗为佐。老年人容易气血虚损,脏腑功能日渐衰弱,尤其是脾胃运化受纳失司居多,故用药当以平和清淡之品为佳。所以武氏立方治疗主张平和为主,并在注重平和为主的同时,重视食疗的作用,认为老年人无大病者,只宜食治,反映了武氏对食疗的重视。 ⒋广采医方,益寿延年。武氏治学严谨,以济世之心广采医方,其中涉及老年病症之医方达数百首。内中既有养生延年之方,又有防病祛疾之剂,治疗分补气补血、益阴益阳等,有单方、复方、食疗方,可谓蔚为大观,为老年医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内容。

预防保健科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

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预防保健科管理者加强预防保健科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应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人健康状态,管理个人健康状态风险,进行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含中医体检、健康体检)、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干预效果评估等全面、综合、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并开展妇女、儿童健康保健工作(含儿童预防保健接种等)。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应加强对预防保健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本科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有条件的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应开设健康评估与健康调养服务部门。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可设立传统疗法门诊或其他提供相关 健康干预服务的门诊。 第八条中医医预防保健科应设置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区域、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健康干预区域,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

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区域主要用于采集健康状态信息,包括中医体检(如体质辨识、证素辨识等)、健康体检。健康体检区域应满足体检设备与功能的需要,可整合本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源;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主要用于分析健康状态信息并进行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主要用于根据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的结论,为服务对象进行健康咨询与健康指导。健康干预区域主要用于健康干预方案,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种中医特色的健康干预服务。 有条件的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可以设置中医特色干预室(如膏方门诊、药膳房、针疗、灸疗、熏蒸、推拿、理疗、导引、音疗等)。 第九条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设备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其设备应配备健康状态信息采集的中医体检设备(如体质辨识评估系统、证素辨识评估系统、中医经络检测仪器、中医四诊仪、全身功能检测仪等)、健康体检所需的理化仪器设备等相关设备。同时,可根据医院条件配备艾灸治疗仪、熏蒸(洗)设备、电磁治疗仪等健康干预设备,设备和相关功能检查室应全院共享。 第十条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和业务规范、诊疗方案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根据本科室情况,建立各种针法、各种灸法(包括天灸)、穴位贴敷、埋线、推拿、砭石、刮痧、熏洗、熏蒸、音疗、足浴等预防保健科常用诊疗设备操作规范和相关管理制度。 三、人员队伍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经过中医专业培训的其他类别执业医师、专业营养师或治疗师。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第十三条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医师应接受过预防保健专业系统培训,掌握中医预防保健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中医类别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熟练掌握预防保健科常用健康评估技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42条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一、基本理念和知识 (一)中医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目的的保健活动。 (二)中医养生的理念是顺应自然、阴阳平衡、因人而异。 (三)情志、饮食、起居、运动是中医养生的四大基石。 (四)中医养生保健强调全面保养、调理,从青少年做起,持之以恒。(五)中医治未病思想涵盖健康与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的发展;三是“瘥后防复”,防止疾病的复发。 (六)中药保健是利用中药天然的偏性调理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服用中药应注意年龄、体质、季节的差异。 (七)药食同源。常用药食两用的中药有:蜂蜜、山药、莲子、大枣、龙眼肉、枸杞子、核桃仁、茯苓、生姜、菊花、绿豆、芝麻、大蒜、花椒、山楂等。(八)中医保健五大要穴是膻中、三阴交、足三里、涌泉、关元。 (九)自我穴位按压的基本方法有:点压、按揉、掐按、拿捏、搓擦、叩击、捶打。 (十)刮痧可以活血、舒筋、通络、解郁、散邪。 (十一)拔罐可以散寒湿、除瘀滞、止肿痛、祛毒热。 (十二)艾灸可以行气活血、温通经络。

(十三)煎服中药避免使用铝、铁质煎煮容器。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十四)保持心态平和,适应社会状态,积极乐观地生活与工作。 (十五)起居有常,顺应自然界晨昏昼夜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并持之以恒。(十六)四季起居要点:春季、夏季宜晚睡早起,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 (十七)饮食要注意谷类、蔬菜、水果、禽肉等营养要素的均衡搭配,不要偏食偏嗜。 (十八)饮食宜细嚼慢咽,勿暴饮暴食,用餐时应专心,并保持心情愉快。(十九)早餐要好,午餐要饱,晚餐要少。 (二十)饭前洗手,饭后漱口。 (二十一)妇女有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等生理周期,养生保健各有特点。 (二十二)不抽烟,慎饮酒,可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二十三)人老脚先老,足浴有较好的养生保健功效。 (二十四)节制房事,欲不可禁,亦不可纵。 (二十五)体质虚弱者可在冬季适当进补。 (二十六)小儿喂养不要过饱。 三、常用养生保健内容

中医治未病诊疗一体化预防保健服务建设方案

中医治未病诊疗一体化预防保健服务 建设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中医治未病服务发展的历史机遇 治未病源自于《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治未病科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全民健康意识的重要途径。 9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列为第四项主要任务,要求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 《意见》要求: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力争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鼓励零售药店提供中医坐堂诊疗服务。开发中医诊疗、中医药养生保健仪器设备。 国家中管局 01月28日发布《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 国家中管局 11月13日发布《基层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工作指南(试用稿)》 国家中管局 09月24日发布《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指南(试用稿)》 2 2020年4月19日

3 2020年4月19日 建设基层“中医治未病示范基地”的思考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预防疾病?如何关心人的健康?现代医学 “治未病”的内容、方式、方法及发展存在的问题都是值得我们重新深入思考的问题。 【发展瓶颈】 治未病服务模式和工作流程尚不够清晰合理。 缺乏有效的产品与技术服务支撑 已有技术和产品处于“碎片化”状态,未能形成一 【建设目标】 医生可操作性强,工作积极性高。 民众接受度高,愿意选择。 社会效益突出。 经济效益显著。 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医

省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

xx省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xx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xx-xx 年)》(粤府办〔xx〕14号),推进全省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大力发展各级中医医院的预防、养生、保健服务,实施xx省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重点加强地市级和县区级中医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制定如下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试行版》),在三年建设周期内,通过重点扶持一批地市级中医医院、县区级中医医院加强“治未病”服务平台的规范化建设与科学管理,提高“治未病”服务水平和能力,丰富“治未病”服务项目与技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完善各级中医医院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功能,筑牢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引领地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二、建设内容 按照xx年中医药强省建设专项资金使用计划,省财政按每个地级以上市、县区级中医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项目100万元的标准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共投入6100万元开展项目建设工作。经费主要用于: (一)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的要求,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建设与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1.“治未病”科应为中医医院兼具管理与临床职能的一级科室,由院领导直接管理,设立专职的科室负责人,可涵盖或设置体检(提供中西医健康评估)、健康咨询指导、中医调养、随访管理及健康宣教等部门。不得把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理疗科等临床科室及国医堂、名中医工作室等纳入“治未病”科范畴。中医医院应提供与医院规模、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等,以保证“治未病”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治未病”服务质量。 2.“治未病”科的功能定位和应具有的管理职能:“治未病”科是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和方法,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目的的科室。在现阶段以“未病先防、瘥后防复”作为主要功能定位。“治未病”科可具有以下管理职能:一是统筹并整合资源,构建“治未病”服务链。充分利用医院现有资源,实现健康评估、干预、追踪管理等一条龙服务。相关科室独立存在,但可纳入“治未病”服务链,或为“治未病”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协调各相关专科介入疾病病前管理。协助各专科选择合适的优势病种,推进疾病管理,并前移到病前状态管理。三是基层辐射。通过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