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_覃国慈

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_覃国慈

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_覃国慈
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_覃国慈

覃国慈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医患纠纷此起彼伏,医患关系每况愈下。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医患纠纷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冲突。这种社会冲突本来是社会运行中的常态,不可避免,并且低烈度的冲突对社会系统的运转不但不会造成太大冲击,反而由于释放了适当的紧张而有利于社会系统的稳定和发展。但如果社会冲突的激烈程度超过了社会系统的忍受限度,将会导致社会系统的失衡甚至瓦解。因此,对社会冲突不可放任自流,否则小冲突会演变为大灾难。当前,我国医患关系恶化,医患矛盾不断升级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趋势,如医患纠纷发生频率上升、对抗形式多样、处理难度加大、社会影响恶劣等。究其根源,是体制机制缺陷、医患信任下降、双方沟通不当及媒体炒作误导等原因,导致了本来在社会地位、资源占有、利益分配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差异较大的医方和患方之间的严重失和。为了推动医疗事业健康发展、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需要通过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组建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构、设立强制性医疗损害赔偿保险、发挥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等途径来重塑和谐医患关系。

关键词:社会冲突;医患纠纷;医患关系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 (2014)03-0140-05

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社会学

医患关系是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关系。传统医患关系十分融洽,被称作“白衣天使”的医务工作者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地位,患者对医生普遍充满信任与感激。比如2002年医生与患者同心协力,共同战胜“非典”就是最好的例证。现在,尽管我国医患关系总体和谐,但局部地方的不和谐已成不争的事实。从著名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医生被砍,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实习医生被杀,再到上海儿童医院发生的令人震惊的“医闹”事件和浙江温岭市的杀医案,一次次血的教训说明医患纠纷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医患关系已大不如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医患纠纷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冲突,所以我们可以从社会冲突理论的视角来厘清医患关系的现状,分析医患关系恶化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重塑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

一、社会冲突理论概述

社会冲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西方社会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L ·A ·科塞、L ·柯林斯,德国的R ·达伦多夫,英国的J ·赖克斯,等等。20世纪60年代,美国进入全球性的大动荡时期,国内社会矛盾加剧,国际社会风起云涌,一向强调稳定与整合的结构功能主义已无法解释社会现实,于是,作为结构功能理论对立物的社会冲突理论在美国应运而生。随后,由于西方社会各种冲突凸显,社会冲突日益受到社会学家们的重视,以

率先反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而著称的社会冲突理论开始流行于美国和部分西欧国家,并逐渐发展成为西方重要的社会思潮或理论流派。西方社会学家们将社会冲突理论作为分析社会变迁和社会进步的主要理论依据,但由于各自关注的侧重点不同,逐步形成了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李普塞特的“冲突一致论”、柯林斯的“冲突根源论”、科塞的“安全阀理论”等等。

尽管关于社会冲突的论述颇多,但对于“冲突”的界定却没有定论。根据西方社会学家的观点,可以把冲突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广义的冲突倾向于宽泛的内涵,比如达伦多夫认为冲突表示有明显抵触的社会力量之间的争夺、竞争、争执和紧张状态。①狭义的冲突指对立各方之间尖锐、激烈的争斗,比如威廉斯认为冲突是一方企图剥夺、控制、伤害或者消灭另一方并与另一方的意志相对抗的互动,真正的冲突是一场战斗,其目标是限制、压制、消灭对方,否则将受到对方的伤害。

关于社会冲突产生的原因,社会冲突论者认为在于社会利益的不平等。例如:达伦多夫在他的著作《社会冲突理论的探讨》中把社会冲突的起因归结为权力和权威的分配不均,因为权力和权威都是稀缺资源,社会中权力与权威的差异性分配不仅会变成社会对立的决定因素,而且会造就两种差异化角色,即拥有权威且处于支配地位的角色和没有权威且处于被支配地位的角色。科塞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是多元的,权力、地位和资源的分配不均以及价值观念的不同都有可能成为冲突的起因,不过社会成员之间

利益关系的失衡才是社会冲突的重要原因。他强调,现存不平等的分配体系所具合法性的消解是引发冲突的前提,因为面对稀缺物质资源的分配不均,人们首先在心理上、情感上表现出失望,随之从质疑分配不均迅速发展到否定其存在的合法性。

在社会学家眼中,社会冲突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齐美尔认为,并非所有的冲突都必然引发社会震荡和影响社会稳定。在社会群体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下,那种程度轻微的冲突,即使频率较高,对社会系统的运转不但不会造成冲击,反而由于释放了适当的紧张而有利于社会系统的稳定和发展。②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凡是有社会生活的地方就有社会冲突,没有不包含冲突因素的交往。要辩证地看待社会冲突,因为冲突并不全是破坏性的,它也具有促进社会结构变迁、增强冲突双方适应力等积极作用。科塞认为,在一个社会系统中,社会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冲突发生得越频繁,其激烈程度就越低。冲突可能导致法律的修改和新条款的制定,可能激发新规则和新制度的建立,还可能导致竞争对手们对本已潜存着的规范和规则的自觉意识。所以,对社会整体而言,冲突会形成一种平衡机制,既可以缓解社会中的不满和危机,提高社会系统的整合水平,也有可能提升社会系统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增强社会系统的革新精神,进而促进社会系统的改变。③因此,冲突既是社会秩序的破坏力,也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社会就是在冲突—缓解—再冲突—再缓解的循环中曲折前进的。

社会冲突论者认为社会冲突的消极作用也不可低估。例如,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一书中提出,包括不满情绪在内的敌对情绪首先都是从社会系统的运转中产生出来的,这种“微小因素”如果在萌芽状态没有及时加以消解,就会形成破坏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的压力,如果压力超过这个社会系统的忍受限度,社会系统就会瓦解。他特别指出:一个社会越开放,它对社会冲突的抵抗力就越强,相反,一个社会越封闭,它对社会冲突的抵抗力就越弱。因为开放灵活的社会结构能够直面社会冲突,不满情绪可以得到及时消解,而封闭僵硬的社会结构往往对社会冲突采取回避和压制手段,经过长期压抑,冲突容易积累,一旦爆发,其影响程度势必严重,或许会对社会结构产生毁灭性破坏作用。

尽管社会冲突具有一定的社会维持与整合功能,但不能任其发展,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和规则重建等手段积极化解。这个思想在著名的“安全阀”理论中得到了全面而深入的阐释。科塞认为,“安全阀”是一种社会运行的安全机制,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里过量的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出就不会发生爆炸一样。“安全阀”不仅可以发泄积累的敌对情绪,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稳定,而且方便统治者得到社会信息、体察民情,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所以,社会应该保持开放、灵活、包容的状态,通过可控的、合理的、合法的、制度化的机制,使各种社会紧张得以释放、社会诉求得以回应、社会冲突得以消解。

二、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

为了战胜疾病这一共同敌人,医方和患方本应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需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可是目前我国医患关系却每况愈下,矛盾纠纷不断升级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趋势。

(一)发生频率上升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不例外,各行各业也如此,所以医患纠纷是医疗行业的一个正常现象,本不应大惊小怪,但近几年医患纠纷发生频率逐年上升并有蔓延之势,实在不可小觑。根据卫生部的统计资料,2002年医患纠纷事件有5000多起,2004年8000多起,2006年10248起,2010年陡增至17243起,年均增幅在30%以上。④2007年,中国医师协会针对100家医院的调查数据显示,3年时间内,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中国医院协会等机构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期间的统计表明,我国暴力伤医事件逐年递增,每年每所医院发生的平均数从2008年的20.6次上升到了2012年的27.3次。⑤

(二)对抗形式多样

发生医疗纠纷后,部分患者及其家属还是能够理性地借助法律、协商等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但非理性维权的也不在少数,包括谩骂殴打医务人员、霸占病房、破坏医院财物、停尸病房、停棺院内、拉挂横幅、封堵大门、袭击保安、反复上访等。多种方式轮番上场,持续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十天不等。参与者除患者及其家属外,还有受患方委托的黑恶势力,有的地方甚至产生了为患方提供哭丧、造势、打官司一条龙服务的专职“医闹”。

(三)处理难度加大

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的处理难度越来越大。一是行政调解难。专门管理医疗纠纷的机构是卫生行政部门,患者及其家属认为卫生行政部门与医院虽然是上下级关系,但仍然是“一家人”,在纠纷处理过程中难免偏袒医院,解决方案难以客观公正,所以对其调解很抵触,不配合、不信任、不接受。二是协商解决难。由于法院审理的周期长、成本高,加上一些群众对医疗技术和法律知识的欠缺,有的患者家属声明“不上法院,不做鉴定,不搞尸检”,直接提出高额赔款及其它五花八门的赔偿要求。比如:孩子在医院受伤的,要求医院出面申请二胎指标;老人在医院意外死亡的,要求医院给亡者的配偶找老伴;患者致残的,要求医院提供无限期的免费医疗;患者丧失工作能力的,要求解决其子女的就业问题;等等。赔偿要求不合理,医院难以接受,所以久拖不决。

(四)社会影响恶劣

医患纠纷愈演愈烈,其实无论是医方、患方还是社会

大众,都没有赢家。对于医院来说,不仅医务人员安全无保障,而且会扰乱医院的工作秩序,破坏医院的声誉。例如,2007年5月深圳一家民营医院的医护人员因担心遭到患者的袭击,集体戴着钢盔上班。尽管医院的过度防护有些滑稽可笑,但也可悲可叹,因为那是医护人员对安全无保障的一种无声反抗。再比如,2007年,南京市高淳区一家医院被堵门,致使医院“瘫痪”3个小时;同年,武夷山一家公立医院遭到患者家属邀约的50多人的围攻,导致医院关门7天。对于患者来说,过激的维权劳民伤财,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满足自己的诉求,况且极端事件有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甚至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对于社会来说,医患纠纷频发会使社会公众利益受到损害,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遭到严重阻碍。因为一旦医院不能正常开展工作,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就医活动就要搁浅。更严重的是,当前医护队伍的职业倦怠感越来越强烈,医学毕业生改行的并不鲜见,人们的从医意愿急剧下降。比如,中国医师协会的5次调研数据显示:在2002年的首次调查中,受访医生表示不愿意自己子女报考医学院校的占53.96%;2004年,这一比例上升到63%;2009年基本持平,为62.49%;在2011年的第4次调查中,不愿意的比例陡升至78.01%;2013年,仍有78%的受访医生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穿上白大褂。⑥长此以往,没有了医生,谁来守护人们的健康?

三、医患关系恶化的根源

受社会冲突理论的启迪,不难发现,是体制机制缺陷、医患沟通不当、医患信任下降以及媒体炒作误导等原因,导致了本来在社会地位、资源占有、利益分配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差异较大的医方和患方之间的严重失和。

(一)体制机制缺陷

1.医疗卫生体制有弊端。建国之初,尽管我国经济落后,医疗条件不好,但初级卫生保健全覆盖,成为世界的标杆,每次全球卫生工作大会都邀请中国代表参加并交流经验。后来,经济发展了,医疗技术提高了,可全民免费的医疗体制却终结了。20世纪90年代,为了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努力满足广大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要,政府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行多给政策、少给钱的措施,把公立医院推向市场,自负盈亏。市场机制的引入,尤其是“以药补医”政策的推行,使医院的公益性逐渐降低,医疗服务变成了一种任由市场来调节的特殊产品。在政府补贴减少的情况下,医院逐步变“以药补医”为“以药养医”,并采取过度检查、开大处方以及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等措施来维持自身运转和盈利,导致医药费大幅上涨。此次医疗体制改革,没有实现预期目标,总体上是不成功的。鉴于医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社会效益,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2009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可是,改革实行几年来,尽管推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并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的目标,但患者就医成本依然居高不下。对此,处于弱势地位的民众抱怨颇多,一旦在就医过程中遭遇挫折就容易将不满情绪发泄到医务人员身上,导致医患关系日趋紧张。

2.风险控制机制缺乏。医疗风险不可避免,即使目前医学高度发达,疾病的确诊率也只有70%,各种急症的抢救成功率也仅有70%—80%。⑦出现医疗事故后,不仅患者利益受损,医生也大伤元气,这都源于风险控制机制的缺失致使医疗风险难以转嫁。对医生而言,由于没有医疗事故保险基金,任何医疗事故都有可能让自己破产甚至声败名裂。为了规避风险,他们必须处处设防,有的带着摄像头去上班,有的通过夸大手术失败比例和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让患者接受保守治疗,还有的医生过度依赖仪器给诊断提供证据。这些举动让患者觉得医生在推卸责任或者敛财,隔阂随之产生。对患者而言,由于我国的医疗保险因人而异,根据身份不同划分为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而在这些医疗保险中,除公费医疗之外,其它保险的报销比例都不高,病人自费的比例较大,心理负担沉重,抵御风险能力弱,常常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所以在诊疗过程中对医生乱开药、过度医疗等行为心存戒备,如果遭遇医疗事故,或者对治疗效果不满意,便会觉得“人财两空”,很容易迁怒于医务人员并诉诸暴力。

3.纠纷处理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医疗纠纷有协商解决、行政调解、民事诉讼三种处理方式,它们均在处理医疗纠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自身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不足之处。例如:协商解决的赔偿标准不统一,有失公平;效率低,反悔比例高;医患双方的医疗知识不对等,医疗机构容易逃避责任。行政调解的执行部门是卫生行政部门,由于它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裙带关系”,在纠纷处理过程中很难做到中立,处理结果难以让患者信服。民事诉讼在事故处理上要依靠医疗鉴定,可医疗鉴定离不开医疗机构的协助,所以判决结果的公正性越来越受到患方的质疑。这三种纠纷处理方式都难以满足医患双方在纠纷处理过程中的要求,使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

4.资源配置机制不合理。卫生总支出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卫生投入力度的重要指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最低标准是5%,我国的比例偏低,仅有

5.1%,甚至低于非洲一些国家的支出比例。⑧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我国医疗资源供不应求。据统计,2006—2011年期间,全国执业(助理)医师人数增长了17.5%,而同期诊疗人次数却增长了62.7%,入院人数增长了93.5%。⑨在总量匮乏的同时,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均十分明显。大型仪器设备、高水平的专业医务人员大多数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基层尤其是农村医疗机构设备简陋、技术低下,无法满足群众的就医需要,患者不管大病小病都朝大医院跑,结果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小医院“门前冷落鞍马稀”。在大医院工作量急增的情况下,医生超负荷工作,

身心俱疲,理所当然留给每个病人的诊疗时间相当有限,诊疗服务的质量也难以保证。患者们与医生说不上几句话,往往拿着处方却不明白自己得了什么病,本来想多咨询一下,见医生冷漠的面孔只好欲言又止,常常抱怨“挂号两天,诊疗两分钟”,不满情绪溢于言表。

(二)医患信任下降

俗话说“医者父母心”,这表明传统医患关系中医生有仁心和仁术,在患者眼中就像父母一样值得信赖。可如今彼此之间的信任基础被撼动和瓦解,医患信任逐渐下降,以至于在诊疗过程中出现了患方采取录音、手写记录等方式来记载医生诊治情况从而为日后医患纠纷保存证据的现象。造成患者对医生和医疗机构不信任的因素较多:一是行贿受贿。一些药品生产企业为了提高药物处方率而采取现金回扣、贵重礼品、娱乐活动、免费旅游等多种方式行贿医生,致使医生开具处方的依据不是患者需求而是商业利益。还有医生收取病人的礼品甚至向病人索要红包。二是不作为。部分医务人员将医患关系看作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对危重病人不交钱就不治疗、不抢救。三是失职。不少医生接诊态度冷漠,治疗粗心大意,时常有用错药、打错针、输错血、开错刀、手术时体内遗留异物等行为被曝光,让患者望而生畏。四是过度医疗和防御性治疗。为追求经济效益,医方提供超出患者实际需要的医疗服务,比如大量使用进口药品或高新检查手段、扩大检查和化验的范围,极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防止医疗纠纷,将风险病例拒之门外;为推卸责任,让病人在多个环节签署知情同意书。尽管上述失信行为只是医疗队伍中一少部分人所为,但这些现象使公众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充满猜忌的医患关系非常容易诱发医患矛盾。五是信息不对称。医方有专业的医学理论知识,而患方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医患之间的信息结构极不对称。在此情况下,如果医生没有将病情和治疗方案解释清楚,尤其是在治疗效果不如预期时,患者便会怀疑医生的医术和责任心进而产生敌对情绪。

(三)彼此沟通不当

据中国医师学会的统计,90%的医患矛盾是由沟通不当引起的,尤其是医生们对病人“不会说话”加剧了医患矛盾。⑩显然,在一定程度上,沟通已成为医患关系和谐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过程中与患者及其家属就伤病现状、治疗方案、服务费用、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的沟通交流,是医疗综合服务实践的重要环节。医患沟通具有双向性,一是患者向医务人员陈述病情及回答医护人员的询问,为诊断提供信息;二是医务人员就病情诊断、检查结果、治疗效果、康复前景等内容向患者作出分析和说明,以保障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知情权和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权。医患沟通得当,就会消除患者对病情的疑惑,增加医患间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可是,现实生活中,医患沟通不当的情况相当普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沟通方式不良。部分医生把自己与患者定位为从属关系,认为自己是主体,对病人缺乏耐心和热心,服务态度差,表情冷漠,语言生硬,有问少答甚至问而不答,眼中只有“病”而没有“人”,对病人缺乏起码的尊重和人文关怀。二是沟通不足。在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下,基层医院无人问津而大医院人满为患,大医院的医生日均接诊量过大,纵使医患双方都有沟通意愿,也由于沟通时间的压缩而难以实现。正因为如此,医患沟通流于形式,变成医务人员单方面的医嘱,患者受漠视,难免对医疗服务产生怨愤,进而酿成医患冲突。

(四)媒体炒作误导

医患关系好坏与医院“怎么做”有关系,同时与媒体“怎么说”也有关系。媒体对医疗行业的不良现象进行客观报道能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但如果新闻工作者不遵守职业道德,对医疗活动进行夸大其词、以偏概全的报道甚至恶意炒作,必然会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引发医患信任危机。相比而言,负面报道的社会影响远远大于正面报道,负面报道让公众心理紧张、恐惧和有危机感,对医患关系的杀伤力很大。本来,媒体揭露医疗行业中的阴暗面要以改善医院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增强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为目的,不能放大缺点,也不能缩小优点。可是,部分新闻工作者置新闻道德于不顾,为了抢时间、赶速度,在没有进行深入调查的情况下仅凭道听途说就草率报道,有的甚至还捕风捉影、捏造事实。不实报道加深了医患间的矛盾,把医患关系变成了一种对立关系。比如2011年9月媒体报道的“八毛门”事件,由于过分渲染10万元手术费与8毛钱之间的巨大反差,引爆全国舆论,对深圳市儿童医院及主治医生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破坏,可事件尾声患儿家长向社会公布的道歉信却被媒体有意忽略,这是一种对社会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四、重塑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

医患冲突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如果不及时遏制,说不定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为推动医疗事业健康发展并为人们创造良好就医环境,我们要正视医患冲突,标本兼治,尽力重塑和谐医患关系。

(一)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主动、热情、周到、细致、方便、廉价的优质服务,是消除病人怨气进而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最佳选择。为实现该目标,需要多方努力:

1.增加政府投入。要以充足的投入保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让医生专心治病救人而不是想方设法通过大处方、大检查来提高收入。同时,要均衡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既减轻大医院的接诊压力,也方便病人就近就医。

2.强化医德医风建设。要重视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行业自律意识,将医德纳入考核体系,确保医疗工作合法、规范、科学、有序。要注重医风建设,杜绝医务人员对工作敷衍了事、对患者漫不经心、见红包和回

扣热情高涨等现象。

3.促进医患沟通。要优化诊疗环境,合理排班,避免医务人员在嘈杂的环境里超负荷工作,保证医生有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的心情与患者沟通。医务人员要充分利用查房、治疗、护理等机会与患者适时沟通。同时,要公正书写病历,保证病人看得清楚、弄得明白。沟通时要注意语气、手势、眼神、表情、姿势,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要注意沟通技巧,既不能让患者对一般病情产生不必要的担忧,也要防止患者对重病的治疗结果期望过高。

4.规范服务价格。要加强医院的管理,规范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建立科学、公平、有效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难题。

(二)组建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构

由于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和医疗活动中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医疗纠纷只会减少不会消亡,所以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如何调解。根据达伦多夫的观点,为消除暴力性冲突或降低冲突的暴力程度,需要进行“冲突的制度化调节”,方法之一就是冲突各方协商建立解决冲突的仲裁、调停机构。当前我国处理医疗纠纷的机构尚不健全,在诉诸法律成本过高的情况下,群众热衷于以“闹”的方式来解决纠纷,逐渐陷入了“不闹不赔,越闹越赔,越赔越闹”的怪圈。为了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可以尝试组建独立于医方、患方、卫生行政部门的集受理、认定、调解于一体的第三方调解机构。为确保机构的独立性,该机构的运行经费需来自于财政,对政府负责,依法受政府监督和管理,在处置医疗纠纷中保持中立态度。为保证调解结果令人信服,该机构的机构设置、人员构成及运行规则都必须在体现独立、权威、专业、公益的同时强调人民性,让群众也有代言人,并最大限度摆脱地方各种利益因素的干扰。第三方调解机构的存在和可持续性,不仅要靠民众的口碑,更要靠公信力,因而科学透明的调解程序、客观公正的处理结果、可接受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成为必需。总体而言,组建第三方调解机构,摒弃了传统的以“维稳”为根本的医疗事故处理机制,让医患双方有个说理的地方,把医患纠纷的解决从医院内转移到了医院外,有助于避免医患正面冲突,保证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降低纠纷处理成本,消除“医闹”的生存土壤。

(三)设立强制性医疗损害赔偿保险

医疗纠纷之所以难处理,与我国的医疗事故赔偿机制有很大关系。我国2002年颁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2条规定:“医疗事故赔偿费用,……由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医疗机构支付。随着医疗服务体制的不断改革,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民众维权意识的增强,这一给付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是患者索赔困难,正当权益难保障;二是院方直接面对患者赔付,不仅承受压力过大,而且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造成医患关系紧张。要处理好医疗纠纷,除要解决好责任的归属问题之外,还要解决好赔偿的兑现问题,因为受害人的损失赔偿是否兑现关系到纠纷能否最终解决。基于我国现有给付方式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可以借鉴交通部门设立“交通强制保险”的做法,由国家通过立法来设立一种强制性医疗损害赔偿保险,强制医院、医护人员、患者、供血机构、血液制品生产机构及经销商、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及经营者等与医疗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对象购买强制性医疗损害赔偿保险,出现医疗事故后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强制性医疗损害赔偿保险分散了医疗损害赔偿的风险,有助于受害人的索赔顺利兑现,也使医疗法人不至于由于巨额赔偿而影响其正常医疗行为,使医疗纠纷的解决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医患关系的缓和。

(四)发挥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

重塑和谐医患关系离不开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作为舆论的引导者,媒体要多宣传医疗系统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尽量少报道极端的医患纠纷。要通过普及医学常识,让群众了解医学的高风险性、探索性、局限性和疾病转归的不可预见性,纠正部分群众对医疗工作的片面认识,引导群众以科学的态度正确看待医疗卫生事业。在开展舆论监督时,要把握分寸,区别个别与整体,分清主流与支流。在批评少数人的同时,要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不夸大,不偏激,并注意保护绝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在发表评论时,要兼顾医患双方,确保准确无误。总之,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客观、公平、公正,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引导医患关系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吴曲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1页。

②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③程新英:《西方社会冲突理论评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④韩金祥:《和谐医患关系建构问题研究》,《人民论坛》2013年第18期。

⑤⑥庄庆鸿、俞积:《杀医案之后,谁还愿意做医生》,《中国青年报》2013年10月30日。

⑦邢淑兰:《论改善新时期医疗卫生行业中的医患关系》,《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年第3期。

⑧唐尧、袁爽秋等:《由医患关系紧张引起的思考》,《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年第6期。

⑨何光喜:《“医患关系”难题该如何破解?》,《科技日报》2013年7月26日。

⑩南成:《对病人“会说话”才是好医生》,《源流》2013年第8期。

作者简介:覃国慈,女,1974年生,湖北巴东人,社会学博士,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湖北武汉,430077。

(责任编辑刘龙伏)

关联理论与翻译.

关联理论与翻译 2010-08-27 关联理论与翻译1 关联理论和翻译有很好的兼容性,前者能够从本体论意义上解释后者这一复杂的语码转换现象,在语码转换过程中,关联性起着关键的作用,决定着译文信息和形式等相关因素的取舍.当资源条件许可时,译文应尽力向原文趋同.鉴于翻译行为动态的认知关联特征,关联理论对翻译现象有着迄今为止最强的解释力. 作者:吕郑芳 L(U) Zheng-fang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刊名: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AOTO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xx 30(3) 分类号:H059 关键词:关联理论翻译认知语境 关联理论与翻译2 摘要:关联理论使得广告在翻译时借助于不同文化的某种共性,迎合了不同受众人群的口味,同时也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文章首先对关联理论和广告翻译分别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进而将关联理论应用于广告中所体现出的具体作用进行了介绍,最后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表现关联理论的实际表达效果。 关键词:关联理论;广告;翻译 在广告传播借助的各种手段中,语言是最为主要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这使得广告这种交际行为变得更有认知性。本文就针对如何借助关联理论进行广告翻译进行以下的论述。 一、关联理论 这一理论最早是由Sperber在1986年提出的,是在Grice这一会话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包括以下两项规则:①在同等的条件下,获取语境效果越好,相应的关联性越大。②在同等的条件下,处理话语付出努力越少,相应的关联性越大。由此可见,通过最小努力付出而收获最大语境效果就可以说达到了最佳程度的关联。 二、广告翻译 广告翻译事实上就是一种对广告自身功能进行再次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语言、消费观念、地域文化、审美价值等不同条件的影响,从而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仅仅通过对原有广告语的直接翻译和简单转码往往得不到很好的预期效果,有时起到的作用往往会和预想中的结果相反。因此,要想通过广告翻译获得良好的宣传效果,一方面要做到为处于不同环境和认知中

社会冲突理论

社会理论分为功能论与冲突论。 功能论:从系统角度考察社会生活,把文化或社会看做一个有机整体,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都发挥一定的功能并相互依存。 冲突论:冲突是社会普遍现象,是对于价值观、信仰以及对于稀缺的地位、权利和资源的分配上的争斗,它们是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 人类社会是在矛盾冲突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一、关于社会冲突的基本理论冲突亦称为抵触、矛盾、争议, 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激烈对立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 是指当事人之间存在利害关系, 但 不能完全根据自己利益要求自愿达成交易契约的状态。事实上,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 人与人、团体与团体、民族与民族、阶级与阶级都存在着许多摩擦与冲突现象。社会冲突是一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社会冲突理论是在结构功能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进入上个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后, 美国社会矛盾不断地凸现出来, 社会动荡日益突出。结构功能主义在解释这些新的社会现象时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 人们渴求对社会凸现的种种冲突和矛盾进行理论上的解释。以达伦多夫、科塞等为主要代表的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应运而生。社会冲突理论吸收了结构功能主义的有益成分, 同时对它所宣扬的社会均衡、稳定、和谐与秩序进行批判, 指出了普遍存在于当时社会的各种利益分歧和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合理地解释困扰人们的种种社会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从而树立了它在学界的地位。 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所创立的辨证冲突论推进了美国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进程, 在美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他反对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只强调均衡、共识而忽视冲突。他认为, 社会现象本身充满着辩证关系, 往往同时呈现出矛盾的二 重层面: 即稳定与变迁、整合与冲突、功能与反功能、价值共享与利益对立, 等等。

婚姻家庭社会学期末试题汇编

一.名词解释 1.家庭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和共同经济为纽带而组成的亲属团体。 2.核心家庭是指夫妻和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夫妇中有一人死亡,但有未婚子女的家庭也应该归为此类。 3.家庭网一般是指有亲属关系的家庭之间所组成的社会网络.是以家长为内 容主线,以家长、家庭为服务对象,以育儿、家庭消费、家长社区为服务主导,全面涵盖家长、家庭生活需求的方方面面 4.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它是由夫妻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关系。从法律上讲,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5.血亲和姻亲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是以具有共同祖先为特征的亲属关系。血亲又分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两种。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具体分为(1)血亲的配偶(2)配偶的血亲(3)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6.冷暴力一般是指当夫妻之间或其他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武力方 式处理,而是对对方表现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侮辱等,如不理睬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程度、夫妻间停止或者敷衍性生活、不做或者尽量少做家务,或者冷嘲热讽、侮辱对方人格等,从精神上伤害虐待对方。 7.“普纳路亚”家庭人类家庭的第二种形式。由美国人类学家L H 摩尔根命名, 并把它作为群婚家庭的典型。普那路亚(punalua)是夏威夷语,意为“亲密的伙伴”。这个名称是从最早发现实行这种家庭形式的夏威夷群岛的土著人那里来的,由共妻的一群丈夫互称"普那路亚";共夫的一群妻子也互称“普那路亚”。这种 家庭制度是群婚发展的最典型的阶段。原始社会发展到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族群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合作和社会联系,于是便产生了各族群之间的通婚。同时,在人类本身的生产方面,经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自然选择规律的作用,人们逐渐认识到族外通婚对后代体质发育有益,并形成了同母所生子女间不应发生性交关系的观念,于是在家庭内部开始排除兄弟姐妹间的婚姻关系,实行两个族群之间的通婚,这就是普那路亚家庭形式。 8.家庭生命周期指家庭有其自身产生、发展和自然结束的运动过程。一般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六个阶段。形成期(从结婚到第一个孩子出生)扩展期(从第一个孩子出生到最后一个孩子出生)稳定期(从最后一个孩子出生到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收缩期(从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到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空巢期(从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到配偶一方死亡)解体期(从配偶一方死亡到配偶另一方死亡)。家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任务。杜瓦儿将家庭

科塞社会冲突理论

刘易斯·科塞(Lewis Coser,1913-2003) 主要思想 什么是冲突?美国社会学家L.A.Coser解释说,冲突是价值观、信仰以及对于稀缺的地位、权利和资源的分配上的争斗。冲突产生于社会报酬的分配不均以及人们对这种分配不均表现出的失望,只要不直接涉及基本价值观或共同观念,那么,它的性质就不是破坏性的,而只会对社会有好处。这就是Coser强调的冲突的正面功能,他提出了冲突的五项正功能:既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内部整合的功能;冲突对于社会与群体具有稳定的功能;冲突对新社会与群体的形成具有促进功能;冲突对新规范和制度的建立具有激发功能;冲突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平衡机制。 科塞认为,弹性比较大,比较灵活的社会结构容易出现冲突,但对社会没有根本性的破坏作用,因为这种冲突可以导致群体与群体间接触面的扩大,也可以导致决策过程中集中与民主的结合及社会控制的增强,它对社会的整合和稳定起着积极的作用。相反,僵硬的社会结构采取压制手段,不允许或压抑冲突,冲突一旦积累、爆发,其程度势必会更加严重,将对社会结构产生破坏作用。为此,科塞提出,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安全阀制度,这种制度一方面可以发泄积累的敌对情绪,另一方面,可以使统治者得到社会信息,体察民情,避免灾难性冲突的爆发,破坏社会整个结构。显然科塞将冲突

看做是促进社会整合与适应性的过程,所强调的社会变迁是改良性的局部的社会调整,而非社会革命,其安全阀机制的探讨也不过是为资产阶级统治者献计献策而已,因此,可以说是科塞与帕森斯最终是殊途同归,都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和发展。 科塞的冲突理论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1956)中最早使用了“冲突理论”这一术语。他反对帕森斯认为冲突只具有破坏作用的片面观点,力图把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和社会冲突分析模式结合起来,修正和补充帕森斯理论。科塞从齐美尔“冲突是一种社会结合形式”的命题出发,广泛探讨社会冲突的功能。他认为,冲突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冲突具有保证社会连续性、减少对立两极产生的可能性、防止社会系统的僵化、增强社会组织的适应性和促进社会的整合等正功能。 社会冲突的类型 一是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所谓现实性冲突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的冲突,因此,冲突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例如,工人为了增加工资而参加罢工就是现实性冲突。非现实性冲突是指冲突本身就是目的,冲突高于一切,冲突就是“释放紧张状态的需要而发起的冲突”。再如,一个有恋母情结而憎恨男人的人,为了发泄愤怒而同老

社会学概论主要理论

社会学概论主要理论十分以上喔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1.社会学创立时期代表 (1)孔德(社会学之父)将社会学居于科学最高层次;“秩序”和“进步”是他的两个核心概念。 (2)卡尔·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代表 (1)涂尔干: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②社会团结理论;③失范理论;④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⑤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 (2)韦伯:①理解社会学--韦伯认为,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 ②社会行动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3.芝加哥学派:社会学起源于欧洲,但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在美国成立。 4.结构功能论 关注焦点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和《社会系统》。其AGIL功能分析图式是理解其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提出显功能与潜功能。 5.冲突理论 (1)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是最早、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 (2)辩证冲突论:德国达伦多夫--《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6.交换理论:霍曼斯提出,布劳修正--《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7.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社会学家米德,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默和戈夫曼。 8.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 9.艾尔弗雷德·舒茨--奥地利--创立现象学社会学。 11.“五脏六腑”--费孝通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1.实证主义方法论 遵循自然科学法则,用普遍因果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以孔德《实证哲学教程》为代表。 2.人文主义方法论 反实证主义方法论,是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 基本观点: (1)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 (2)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 (3)立足于微观层面,研究社会现象。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基本观点 (1)承认客观的社会规律; (2)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进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3)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注重制约人的行动的社会物质环境。 4.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 (1)后实证主义--20世纪后期,波普尔的证伪理论、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革命论”和“范式理论”占主导地位。 (2)新人文主义--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欧洲兴起的新人文主义,又称新韦伯主义。 (3)批判诠释理论--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被称为“用历史诠释学观点考察真理”的里程碑。 (4)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文学领域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对社会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社会学理论试题集

华农大社会学专业07级 西方社会学史复习参考之四 拓展部分(作为以后深入和继续学习参考) 4 简述科层制的特点,正负功能及未来发展趋势 6 简述韦伯关于“感召性权威合法化”的论述? 7 米德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观点。 8 默顿怎样批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1试论述“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争论的基本内容和分歧实质。 2 试论帕森斯“结构功能模式”同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结构论”的联系与区别。 5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8 异化劳动 9 普遍化的他人 6 米德怎样论述社会组织的心理基础。 7 简述布迪厄关于惯习“habitus”的基本观点。 8 简述城邦社会学的主要学术贡献及局限性。 4 试论哈贝马斯对西方社会学理性观的批判与重建。 5 有序的社会秩序是通过哪些环节建构的?谈谈你对此问题的见解。 6 试论世纪初期社会思潮的历史地位。 8 反功能 9 合法性 12 主观主义 13 异化 16 社会几何学 18 姿势对话 21 实践的模糊逻辑 22 时空抽离化 3 什么是社会行动?它大约可分几类? 6 布劳怎样分析社会交换论中的内部报酬与外部报酬? 7 莫顿的中程理论分析原则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原则区别 9 布劳怎样从微观的社会交换研究上升到宏观的社会结构研究? 10 简述利奥塔关于“重写现代性”的基本观点。 4 联系中国社会发展实践,详述帕森斯的A-G-I-L的模式理论。 6 试论帕森斯关于文化因素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 3 实体性社会结构 4 社会稳定 5 社会运行 6 宗教冲突 7 话语方式 8 次级结构 9 普遍语用学 10 社会建构论 11 秩序 8 简述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 9 简述吉登斯关于“时空抽离化”的论述。 2 依据人的社会化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对当前青少年社会化障碍问题的认识。 3 举例论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4 联系当代社会专业化的趋势,论述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5 模式变量 6 实践的逻辑 4 教育制度的显功能 7 莫顿如何批判宏关结构功能主义的? 4 为什么说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实现了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7 话语实践(福柯) 8 叙事知识(利奥诺) 10 本体性关怀(吉登斯)15 制度化(帕森斯) 16 旋转的中轴(贝尔) 8 怎样理解利奥塔对“元话语”的批判? 9 怎样来理解吉登斯的“方法论置括号”? 4 比较分析帕森斯的AGIL社会系统模式与丹尼尔.贝尔中轴原理的联系与区别。 5 怎样借鉴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解释观念更新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的意义? 6 概念行图示(贝尔) 7 认识的子集(利奥塔) 8 双重解读(布迪厄) 9 压抑文明(马尔库塞) 10 解放的认识兴趣(哈贝马斯) 1 当代社会学主要丛哪些角度去研究社会化问题? 2 社会互动的类型及其各自特点。

谈关联理论对语用翻译的启示(1)(精)

谈关联理论对语用翻译的启示(1) 摘要: 本文就关联理论对语用翻译 的启示进行了一些探讨。先简要介绍了交际的推理特性、文本语境、最佳关联、语言的解释性使用等关联理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阐述翻译作为语言的解释性使用、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解释性相似的观点、文本分类作为关联向导、翻译的概念以及如何处理翻译过程中基于语境的问题。我们认为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这些语用问题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语用翻译的本质,进而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 关键词: 关联理论、语用翻译 1.引言 关联理论是西方近年来影响巨大的认知语用学理论,但它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语用学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关联理论发展起来的语用学翻译理论模式日渐受到西方翻译理论界的重视。很可惜,在我国翻译界似乎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有关这方面的文献亦屈指可数。 关联理论认为,要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就要通过语境来寻找关联,要靠推理。而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其前提正是正确地认知和理解自然语言。因此,关联理论就成为当前指导语用翻译的新论。(何自然,1997) 事实上,语用翻译这个说法只是近十多年来才出现的。它实质上是一种等效翻译,如Nida (1964)提倡的“动态对等翻译”(dynamic equivalence) 和Newmark (1982)倡导的“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后来,Wilss (1982)等人还明确提出了翻译中的语用对等(pragmatic equivalence)。鉴于本文建立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之上,我们认为有必要首先简明地介绍一下关联理论中一些基本概念。 2.关联理论概说 2.1. 交际的推理特性 关联理论是认知自然语言的一种理论。因为自然语言中的每一个话语都可以有多种理解,所以,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就必须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然后再根据话语和语境的关联进行推理。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交际、沟通思想,是因为人们能够根据对方的行为或话语进行各种推理。请看: 甲:李先生,请问周小姐还要多久才回办公室? 乙:嗨,她正在向胡处长请示工作呢! 在上例中,乙并没有直接回答甲所提出的问题。假如甲乙双方都知道胡处长办事风风火火、说话干脆利落,那么,甲不难推断出周小姐很快就会回来。倘若双方已知胡处长说话罗嗦,办事拖拉,甲几乎可以断定周小姐一时肯定回不来。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理论来自实践,同时反过来指导实践。理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四个方面: (1)理论可以提供解释的能力,藉此来预测介入的结果; (2)有理论的指导,使得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有比较明确的介入方向; (3)因为理论具有推论的意义,藉此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社会工作者可以因此而积累经验,并评估其他的理论,以便寻找出其他更为有效的理论,借此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 第一节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是向我们展示家庭变迁的动态过程,帮助我们从时间角度理解家庭的研究框架,又称为家庭发展理论。 家庭生命周期概念,表示家庭从成立开始,经历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归于消亡的整个生命过程。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由希尔和汉森提出。 一、家庭发展(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 (1)家庭至少有四个组成因素: ①个别的家庭成员②家庭关系③家庭团体④家庭结构; (2)就发展理论本身而言,它有四个基本假设: ①人们的“发展”是如何受到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状态的影响;

②人们的所作所为不能与他们的“发展”分开; ③个人与团体的“发展”如何,来自于其社会环境和个人的能力; ④家庭的在事件(非有形的),可以由家庭所发生的事件来解释; 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和主要理论观点 长期以来被广为传播、采用的家庭生命周期的思想是由杜瓦尔提出的。家庭作为一个单位要继续存在下去,需要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包括:①生理需求;②文化规;③人的愿望和价值观。杜瓦尔认为家庭生命周期包括以下相互联结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 家庭生命周期与家庭发展任务

第二节家庭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与家庭系统理论的假设及观点 家庭系统理论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由几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的功能。 1、针对系统理论在家庭实务工作中的应用,杜赫提提出了家庭系统理论的主要假设: (1)家庭关系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与个人是否病态的主要因素; (2)家庭的互动模式可以代代相传; (3)家庭的健康是建立在家庭的向心力及个别家庭成员是否被尊重的平衡点上(即两者都要被重视); (4)家庭越有弹性,家庭就越有良好的功能; (5)家庭互动的分析,需要从家庭具有的婚姻和亲子关系角度探讨; (6)个人问题常和家庭的互动模式及家庭价值观有关; (7)任何家庭小系统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家庭主要系统的改变; (8)实务工作者介入到家庭,即成为家庭的一个新系统; 2、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1)家庭的每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

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分析大众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分析大众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大众传媒编织的巨大的信息网略里,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报刊、广播、电视、书籍、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渗透在我们现代生活的各个阶层和各个角落,小到个人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和娱乐,大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无一不和大众传媒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众传媒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在和社会的互动中得到发展。 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略信息化时代,大众传媒作为这个网略编织者和信息传播者,今天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大众传媒全面参与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的现代人。媒介为我们提供新闻,帮助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动向和变化;为我们提供知识,帮助我们提高素质,增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我们提供生活的有用信息,帮助我们安排日常生活;为我们提供文化享受,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为我们提供娱乐,使我们能够从工作、学习和生活紧张压力下解放出来,获得轻松和休息。如此等等,大众传媒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一而足,更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改造着我们的意识和行为。 二、大众传媒是组织社会大众强有力的工具。在我们国家,作为各级党和政府组织直接管理的报纸、电台、电视台,是党的舆论工具,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大众传媒通过信息的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同类信息传遍整个社会,协助政府

机关开展工作,并以其具有的公开性、权威性、直达性、显著性等特性在传达上级方针政策,宣传中心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大众传媒的独特的功能对社会起舆论监督作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渠道,表达具有普遍意义的意见,以舆论的方式对国家机关的政务以及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事务实施非强制性的监督。这种监督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发展、消除腐败现象、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武器。 从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来看,该理论强调社会系统都会像人体系统一样自然地协调发挥作用以确保系统自身的稳定或均衡,社会中的各部分对社会的稳定都发挥着一定的功能。以上大众传媒对人的生活和社会运行产生的影响,即为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具有稳定社会稳定的功能。 著名社会学家默顿指出社会系统中并非所有组成部分都发挥着正功能。显然,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领域,尤其是网络媒体之中可谓是鱼龙混杂,许多媒体为谋一己私利,违背职业操守,传播虚假消息,混淆公众视听,甚至存在网络欺诈等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给社会稳定带来恶劣影响。 然而,从冲突论来看,尤其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的组织直接管理报纸、电台、电视台。大众传媒在向公众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存在,宣传政府意志和主张,从而实现对大众思想和认识的引导或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统治阶级

社会学基本理论

社会学基本理论 一、社会概述 1、含义---唯实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一个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其具有共同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实名而非实体。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认为,社会的实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经济关系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 2、特征---社会是有组织、有文化的系统;社会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在任何社会发展时期,社会都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最大群体;社会有明确的空间界限,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社会具有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社会有一套自我调节机制,它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活的机制”。 3、类型---根据阶级关系与生产关系分为亚细亚社会、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根据人类学划分为原始社会、野蛮社会、文明社会;从社会存在方式划分为狩猎和采集社会、园艺社会、游牧社会、农牧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从社会整体结构划分为公社社会与社团社会。 4、德国经典社会学家滕尼斯划分为公社社会与社会。公社社会指绝大多数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个人的亲友关系上的社会。社会是指绝大多数社会关系是建立在正式的、契约化的、非人格化的、专门化的基础之上的。 5、孔德划分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与实证主义阶段。

二、文化 1、含义--指某一民族或群体代代相传的、共享的整体生活方式,是赋予一个社会以特色的长期凝结和传承下来的思考行为方式及结果。 2、基本要素--符号、语言、价值、规范 3、特性--文化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与创造出来的;文化石后天习得的;文化石共有的;文化具有象征性;文化具有复合性;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文化具有普遍性;文化具有民族性与阶级性;文化有多样性。 4、文化特质--一组文化的组成要素。 5、文化从--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成的一组文化特性。 6、文化模式--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7、类型--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共同文化与差异文化。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站主导地位的、由大多数人共享的文化。亚文化是指仅仅作为社会上一部分群体所接受或特有的文化。 8、文化共同性来源有四个要素:物质上的相似性、生活上的相似性、人类环境资源的限制与影响、文化接触与传播的影响。 9、功能--文化石民族分野的标志;文化促进社会行为有了系统的规范;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10、文化分析中的种族中心主义与相对主义。 种族中心主义是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与标准来衡量别的文化,认为自己的文化石最优的。利:增进群体内的团结,减少团体内冲突,

西方社会学主要理论

一 结构功能主义 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思想渊源 社会科学中的功能主义有着长期的历史。A.孔德和H.斯宾塞在其著作中都有所论述。□.迪尔凯姆、A.R.拉德克利夫—布朗和B.K.马林诺夫斯基对功能主义也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现代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是在以往的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他在以后的许多论著中,为形成结构功能主义的系统性理论作出了很大努力,并成为结构功能分析学派的领袖人物。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行动系统的4个子系统之一,其他3 个是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和文化系统。在社会系统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社会角色,作为角色系统的集体,以及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的社会制度,是社会的一些结构单位。社会系统为了保证自身的维持和存在,必须满足4种功能条件:①适应。确保系统从环境中获得所需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②目标达成。制定系统的目标和确定各目标的主次关系,并能调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③整合。使系统各部分协调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④潜在模式维系。维持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其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在社会系统中,执行这 4种功能的子系统分别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这些功能在社会系统中相互联系。社会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社会系统内的各亚系统之间,在社会互动中具有输入—输出的交换关系,而金钱、权力、影响和价值承诺则是一些交换媒介。这样的交换使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趋于均衡的,4种必要功能条件的满足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性。 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发展了结构功能方法。默顿认为,在功能分析上,应该注意分析社会文化事项对个人、社会群体所造成的客观后果。他提出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的概念,前者指那些有意造成并可认识到的后果,后者是那些并非有意造成和不被认识到的后果。进行功能分析时,应裁定所分析的对象系统的性质与界限,因为对某个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事项,对另一系统就可能不具这样的功能。功能有正负之分,对群体的整合与内聚有贡献的是正功能,而推助群体破裂的则是负功能。默顿主张根据功能后果的正负净权衡来考察社会文化事项。他还引入功能选择的概念,认为某个功能项目被另外的功能项目所替代或置换后,仍可

社会学的现代发展与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学的现代发展与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学从创立到繁荣,其中心都在欧洲。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中心逐渐转移到了美国。二战之后,欧洲社会学研究又进入复兴和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并且向世界其他地区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拓展,使得社会学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也受到高度重视,并迅速发展起来。 大致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社会学进入现代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是: 第一,加速化,即自从二战后,西方社会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学调查。可以说,社会学的应用研究成为一种世界趋势。 第二,多样化,即西方社会学没有统一的社会学理论,观点分歧,学派林立。 第三,分科化,即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趋势加强,分科社会学种类增多。 第四,定量化,即在研究方法方面,社会学越来越注重定量研究,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大大加快了资料处理的速度,使社会学研究方法准确、快速、规范。第五,心理化,即侧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 自古典社会学以来,社会学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即能否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在这点上社会学理论往往被分为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阵营;二是关注社会的组成,即社 会是如何产生及为何产生,也即社会是如何运行的。围绕这两点,社会学在现代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学派。在这里,仅选择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理论流派作一简介。 一、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初步形成于20世纪30-40年代,鼎盛于60年代,至今仍是西方社会学中的主要流派之一。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

塔尔科特·帕森斯(T.Parsons,1902-1979的社会学理论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第一,社会行动论。帕森斯认为,人们的社会行动包括以下四个结构要素:行动者、目的、情境、规范,而且在它们的基础上构成了更高一级的社会行动体系。社会行动体系包括有机行为体系、人格体系、社会体系、文化体系四个亚系统。因此,人的社会行动要受到有机体、人格、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第二,一般系统理论。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不过是更一般意义上的行动系统的一个亚系统。他认为,一般行动系统具有四个基本的功能要求:适应功能(即系统保持与外部环境的交换,并将获得的生存资源分配给整个行动系统。它由行为有机体系来承担、目标获得功能(即确立目标的优先顺序,并调动系统的资源来实现这些目标。它由人格系统来承担、整合功能(即系统必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功能总体。它由社会系统来承担、潜在模式维持功能(即系统根据某种规范维持某种社会行动的延续性。它由文化系统来承担。这四个功能必要条件的满足与否,决定了社会系统或其他一切行动系 统的生存能力。第三,均衡论。帕森斯系统功能理论的核心是强调社会系统的整合和均衡。他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系统总是趋于稳定与均衡状态的,一旦发生反常现象,原有的均衡被破坏,社会系统就会通过反馈机制进行自我调节,自发地返回均衡。帕森斯的宏观的、高度抽象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对西方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他的理论没有充分地看到社会冲突与社会变革的作用,具有明显的保守倾向。 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 Merton,1910-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层理论。默顿主张建立一个介于宏观理论与纯粹经验研究两者之间的“中层理论”。这种中层理论能将理论与经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最终推动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第二,均衡功能论。在默顿看来,社会单位对系统可能有正功能,也可能有负功能;可能有“显功能”,也可能有“潜功能”。他认为,社会单位对整个体系之和谐与整合与否,应由验证法来一一加以研究,不可一概而论。默顿的功能论是一种均衡的功能论。他不仅想知道为什么个人会顺从他人和群体的意志去行事,而且也想知道为什么某些人会走向偏差而导致社会的非整合。

关联理论与语用翻译关系

关联理论与语用翻译关系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的使用与理解,既 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 的过程,也研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 的解码和推理过程。翻译虽然也是通过语言进行沟通,却和日常语言活动所不同,它涉 及到源语和目的语两种不同语言,是一种语 际交流。翻译研究着重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如何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语用学和翻译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 达[1]。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借鉴语用学 理论来探讨翻译活动。1986年法国语言学家、哲学家DanSperber和英国语言学家DeirdreWilson出版了《关联性:交际与认知》,提出了涉及交际与认知的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这一语用学理论主要研究信息交 际的推理过程,尤其注重语言交际的话语解 释原则。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探讨翻译活动,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过程和翻译行为,从而 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本文在概述关联理论

核心内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关联理论与语 用翻译的关系,探讨关联理论对语用翻译的 指导作用,并结合实际讨论语用等效翻译等 问题。 一、关联理论的主要观点 1.推理是语言交际的核心 一般地说,语言交际的模式有两种:代 码模式和推理模式。语言交际会同时涉及这两种模式,但在交际过程中,认知—推理过 程是基本的,编码—解码模式过程则附属于 认知—推理过程[2]。 依据关联理论,语言交际活动涉及两种 意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前者指话语的 字面意义,是交际者向交际对象传递某种信 息的意图,后者则指交际者传递该信息意图 的意图。交际者为使听话人懂得自己的意图,总是以明示的方式表达信息;听话人为了了 解交际者的意图,必须将信息进行演绎推理。语言交际实质上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交际者对听话人的认知环境和交际情景加以 评估,并据此通过话语向听话人示意/传达 自己的交际意图;听话人则依据该话语提供

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整理 一、冲突理论的起源 (一)马克思 马克思的冲突理论关注的是阶级冲突,阶级和阶级冲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它一直贯穿于马克思的理论当中,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并且剥削其他阶级,但是,被统治阶级发现,在可能的情况下,必须通过革命方式来推翻统治阶级,建立一种更加有利于自己利益的社会秩序。 马克思、恩格斯更多地强调由经济而造成的冲突。 (二)韦伯 韦伯的多元分层冲突理论。马克斯·韦伯认为,社会不同群体以及个人利益都能够形成人类社会中的冲突关系,而不仅仅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单一的冲突。韦伯强调的是,社会分层的多维层面,尤其是阶级、地位和权力组织等维度。在韦伯看来,冲突关系的基础可以来自于很多不同的利益类型,包括社会的、物质的和政治的。而其中对社会系统的解释最为重要的利益类型,是政治的或者组织的冲突和统治。 韦伯同时强调冲突的缘起与政治权威合法性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被统治者撤销了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他们更有可能寻求冲突”。由于社会缺乏有效的流动机制,主要是缺乏向上流动的机制,一小部分人掌握了权力、财富和声望,而作为被统治者的绝大部分人则被排除在外,而被统治者拒绝合法性来自于整个社会权力、财富和声望的高度相关。于是他们怀疑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一旦他们当中少部分人利用自身的魅力将被统治者的不满情绪调动起来,冲突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三)齐美尔 齐美尔的有机功能论理论认为冲突是社会互动交往的一种形式,冲突是普遍存在和不可避免的,冲突既是利益冲突的反映,也是社会行动者本能的反应,冲突并不一定引起社会各系统的崩溃和变迁。社会冲突是促进社会有机体团结和统一、保持社会系统整体完整的过程。他的有机功能论是科塞思想的直接理论渊源。科塞从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的着作中形成了他的冲突理论。 齐美尔关注的是不太激烈的冲突,认为冲突不激烈,对社会的整合发挥积极作用;如果冲突激烈,则会对社会的整合发挥消极作用。 二、成熟时期的传统冲突理论 (一)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社会学理论试题集

社会学理论试题集

华农大社会学专业07级 西方社会学史复习参考之四 拓展部分(作为以后深入和继续学习参考) 4 简述科层制的特点,正负功能及未来发展趋势 6 简述韦伯关于“感召性权威合法化”的论述? 7 米德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观点。 8 默顿怎样批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1试论述“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争论的基本内容和分歧实质。 2 试论帕森斯“结构功能模式”同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结构论”的联系与区别。 5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8 异化劳动 9 普遍化的他人 6 米德怎样论述社会组织的心理基础。 7 简述布迪厄关于惯习“habitus”的基本观点。 8 简述城邦社会学的主要学术贡献及局限性。

4 试论哈贝马斯对西方社会学理性观的批判与重建。 5 有序的社会秩序是通过哪些环节建构的?谈谈你对此问题的见解。 6 试论世纪初期社会思潮的历史地位。 8 反功能 9 合法性 12 主观主义 13 异化 16 社会几何学 18 姿势对话 21 实践的模糊逻辑 22 时空抽离化 3 什么是社会行动?它大约可分几类? 6 布劳怎样分析社会交换论中的内部报酬与外部报酬? 7 莫顿的中程理论分析原则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原则区别 9 布劳怎样从微观的社会交换研究上升到宏观的社会结构研究? 10 简述利奥塔关于“重写现代性”的基本观点。 4 联系中国社会发展实践,详述帕森斯的A-G-I-L的模式理论。 6 试论帕森斯关于文化因素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 3 实体性社会结构 4 社会稳定 5 社会运行 6 宗教冲突 7 话语方式 8 次级结构 9 普遍语用学 10 社会建构论 11 秩序 8 简述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 9 简述吉登斯关于“时空抽离化”的论述。

关联理论与文化翻译

2007年6月第8卷 第2期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un.2007 V ol.8 N o.2 关联理论与文化翻译 * 央 泉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13)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由于生存环境、宗教信仰、价值标准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语言的正确理解与翻译都离不开文化。翻译的本质是文化翻译。本文拟就关联理论来探讨译者在对原语文化的认知以及在译语文化转换中所运用的关联机制,即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性;文章提出译者要传达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就必须找出原作品中的最佳关联性,并将其再现在译语作品中,让译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同样的关联而达到正确解读译语作品的目的。 关键词:关联理论;文化翻译;最佳关联转换 一、关联理论关联理论是法、英学者D.Sperber,和D.Wilson 在其合作出版的 关联性:交际与认知 (1986/1995)专著中提出来的,1995年二人又出版了该书的修订版。他们认为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互明的前提是在于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关联机制包括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最大关联(most relev ance)是指在交际中受体在理解话语时付出了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最佳关联(optima l relev ance)是指受体在理解话语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从关联理论的途径研究翻译,就突出了翻译的认知特性,它研究译者的交际能力,也就是翻译能力。关联翻译理论把翻译看成是一个语际间的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翻译不是静态的,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交流,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依据不同编码对符号进行再解释的一个无止境的过程(Gentzler ,1993:185)。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自己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Gen tx ler 认为,把文化而不是文本作为翻译单位,把文化研究纳入翻译研究中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翻译领域的一场变革,即翻译领域的?文化转向#(cultural shift)。奈达在 语言?文化?翻译 中指出:?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起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1993:110)。因此,依据翻译的性质和任务,我们完全可以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把翻译视为文化再现(cul tur e reappearance)。 二、语言翻译的实质是文化翻译 (一)关于文化 ?文化#一词,中国古来已有,古籍 周礼 说:?观乎人文以成天下#,就含文化的意思。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 原始文化 (1871)一书中,首次对文化作了明确的阐述:?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由于英汉民族在生存环境、宗教信仰、价值标准、历史典故、文化征象等方面有着许多显著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中西两种不同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如果不了解词语的文化涵义,对其褒贬色彩掌握不准,就可能因理解错误而导致翻译失误。因此,著名翻译家王佐良先生指出:?翻译者 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他要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他在寻找与原文相当的&对等词?的过程中,就要做一番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里的含义、作用、范围、情感色彩、影响等等都相当。#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所以翻译从本质上来说是文化翻译。 萨丕尔认为:语言不仅是人类传达知、情、意的交际工具,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人类文化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ar t and par cel)。?语言按其本质是文化的#,这一论点的依据是:第一,语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儿,是人类最基本的文化成果;第二,语言不具有生物遗传性(bio lo gically inherited),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本领,第三,符号性是语言的文化性质的主要标志。第四,语言的文化性质还表现在它对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的反映作用:语言的发展与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人类社会的每一步进展都有可以在语言中找到注脚;最后,语言的文化性充分表现在它对文化的凝聚功能中:几乎找不到任何一种人类文化的行为、活动、经验、劳作或创造是不可以用语言文字来加以叙述、描写或记录的。(刘宓庆,1999:31-32) (三)中西文化的异同性及其根源 要解决中外语文之间的翻译问题,仅仅从文字技巧上来着手是很难的,我们必须从文化上来处理中外文字上的差异,因为这些差异源于生活上的不同而形成。(刘靖之,2000:22) 1 地理环境的差异语言的产生和形成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地理环境所产生的语言具有其不同的特定含义。初学英语的人,不明白英国人为什么见面就大谈天气,如?L ov ely w eather ,isn't it?#究其根源,我们不难发现,这是由其地理位置所决定的。英国是一个岛国,天气变化无常,且多阴雨。天气成了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所以人们对天气的谈论较多,久之便成了打招呼的一种文化了。在我国,吃饭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人特别关心的问题,因而成了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见面时总爱说?吃饭了吗?#之类的话。现在说话人一般并不十分关心对方是否吃了饭,就如同英国人见面谈天气一样,对天气本身其实并无多大兴趣,只是打个招呼而已。例如老 162 * 收稿日期:2007-05-11 作者简介:央泉(1969-),男,湖南慈利人,讲师,硕士。

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理论

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理论 达伦多夫是德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其主要著作有《社会冲突理论的探讨》、《走出乌托邦》、《阶级后的冲突》等。达伦多夫继承了马克思的辩证理论,认为社会冲突具有普遍存在性并对社会变迁产生深远影响,并因此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学理论流派——辩证冲突理论。 辩证冲突理论的基本观点 达伦多夫创立辩证冲突理论始于对功能主义的批判。针对功能主义过分强调社会系统的结构稳定、系统整合、功能协调和价值共识,达伦多夫认为,这实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均衡模式研究,与真正的现实社会不相符。事实上,社会具有辩证的两面性:一方面表现为静态的均衡性,另一方面又呈现出动态的冲突性;社会结构既有稳定性,又时刻处于变迁之中;社会系统既具有整合功能,但其各子系统又无时不处于相互冲突之中;社会各

部分进行功能协调时,既会发挥正功能又会发挥反功能;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则往往建立在对一部分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的压制基础之上的。达伦多夫的社会冲突理论既承认社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强调社会冲突,是典型的辩证社会学观点。 社会冲突的源动力 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既不能归结为诸如人的侵犯性冲动等心理因素,也不能归结为偶然的历史事件,而要归结为特定的社会结构,即社会权威结构。 达伦多夫继承马克思.韦伯的观点,认为权力就是不顾他人反对而实现自身意志的能力,而权威则是合法化的权力。在社会中,基于权力和权威,人们分化为行使权力、拥有权威的人群,以及服从权力、丧失权威的人群。这种分化存在于各种社会组织或团体之中,拥有权威的人群处于统治地位,可以发布命令;失去权威的人群处于被支配地位,只能服从上级命令,且违反权威命令将受到惩罚。达伦多夫将上述统治地位与服从地位的结合称为权威结构,而“强制协作联合体”则指一切具有权威结构的社会成员的结合形式,如企业组织、政党、政府以及工会、教会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