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是在中国流行最广泛的佛教。据说这是观音菩萨和舍利佛的一段对话。在佛学界,对心经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心经是佛经的总括,读懂了心经,读佛经就入门了。佛教界认为,心经是有法力的,可以消除业障,启迪智慧,给每个持有心经的人带来莫大的好处。

《心经》全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解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般若犹汉语所言之智慧;菠萝蜜多,犹汉语所言之彼岸,哲理诗指人生的终极目标,即人生的真理。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就是尘世间所有物质与生命现象的总和。其中,色蕴是指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所认识的物质形态,包括固体、液体、光与温度以及各种味道。受蕴,是指由于和外界各种物质形态的接触、所产生的种种心理感受、如苦乐酸甜等。想蕴,是指由于心理感受所产生的种种性情反应,如善恶憎爱等。行蕴,指由于苦乐酸甜等种种心理感受和善恶憎爱等种种性情反应而采取的行为方式。佛教把这些行为分为善业和恶业。识蕴,指人体对物质形态、心理感受、性情反应、行为方式所产生的意念或意识活动。因此,所谓五蕴,乃是指我们具有精神作用的身体。

这句经文的大意是:观世音菩萨在深入思考人生的终极目标问题时,他透过纷繁的俗世生活,看清了生命的真实意义,因此超脱了一切的痛苦和厄运。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是梵语SARIRA的音译,即遗骨之意,特指那些道德高尚的人在去世火化后遗留于人世的灵骨。这种灵骨质地坚硬,呈结晶颗粒状,堪称神物。所以,舍利非一般凡夫俗子之遗骨,乃是有修行者生前以无量功德结晶所成。从这个意义上讲,舍利是一个人在走完他人生旅程之后的成功象征,舍利子是对成功者的一种尊称。观世音菩萨在这里告诉未来的成功者: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俗世的生活需要生命真义的指引,生命的真义也需要通过俗世的生活区实现。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俗世的生活在有生命真义的存在,生命的真义也体现在俗世的生活中。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色蕴,也同样适用于受、想、行、识这尘世间所有的物质与生命现象。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观世音菩萨告诉未来的成功者:真正的自然法则是永恒的,既不会消亡或更新,也不会由于人的好恶而有任何改变,也不会增加和减少这些法则中某邪恶条款。所以,生命的真义不会因为物质条件、个人感受、世间百态、我们的视野和意识等而有所不同;不会因为你是否愚昧以及是否考虑生老病死问题而有所差异;不会因为你是否正在遭遇或者曾经遭遇过苦难的折磨而有所改变;也不会因为你是否聪明和拥有多少财富而产生变化。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锤。依波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

有所得者,有也;无所得者,空也。所以,自然法则是真切可信的,于是我们能够觉悟到自然法则给予众生的那种公正无私的恩情。因此,我们应该做到心无挂碍,去追随人生的真理。以为心无挂碍,我们就不会畏惧任何困难,就会远离那些乱七八糟的妄想,最终让自己超脱尘世的烦恼。

【三世诸佛,依波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观世音菩萨举证说明:三世诸佛,就是因为坚定不移的追随了人生的真理,最终成了高尚而又正直、待人平等友好、知道自己何去何从的觉悟者。

【故知波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故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从这些成功者的故事中,你就可以知道,人生的真理乃是都够消弭生活烦恼的大神咒,是能够破除人间愚昧的大明咒,是能够带来光明前景的无上咒,是无可替代的无等等咒。它是如此真是灵验,绝不虚无。

【故说波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所以,《心经》的主题就是告诉各位:去吧!去吧!让我们一起去追求人生的真理吧!希望我们中间的每一位,都能够尽早的成就自己的一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般若智慧已经达到自在境界的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当他修行般若智慧达到波罗蜜多觉悟境界的时候)

照见五蕴皆空(洞见色、受、想、行、识五蕴乃是人类虚空的妄想)

度一切苦厄(所以菩萨要为众生解脱一切执着于生死烦恼的苦厄)

舍利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啊)

色不异空(你所看见的物质世界其实是你的精神世界)

空不异色(你的精神世界也就是你以为的物质世界)

色即是空(物质世界就是精神世界)

空即是色(精神世界就是物质世界)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人类所谓的感受、思想、行为和认识也是如此)

舍利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啊)

是诸法空相(其实一切法都不是法,只是人类虚空的精神幻觉)

不生不灭(真实的世界不会产生,也不会灭亡)

不垢不净(不会被尘埃沾污,也不需要去洁净)

不增不减(任何东西都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是故空中无色(在真实世界里并没有物质这一概念)

无受想行识(自然也就不存在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感受、思想、行为和认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感官对于真实世界没有任何意义)

无色声香味触法(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颜色、声音、香气、味道、感觉和概念)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你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假象,你的意识也全部都是错觉)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没有前世愚昧的事情,也没有后世报应的所谓十二因缘)

乃至无老死(就连生老病死也是胡说)

亦无老死尽(更没有生死轮回的道理)

无苦集灭道(没有生死烦恼,没有贪婪和恐惧,也没有所谓的真理)

无智亦无得(既没有智慧,也得不到任何知识)

以无所得故(这才是超越了人类精神的惟一真实的世界)

菩提萨埵(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观自在菩萨)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靠般若智慧抵达了波罗蜜多觉悟的彼岸)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心中没有任何牵挂和妨碍,正是因为没有受到人类精神影响的缘故)

無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没有任何恐怖,远离那些违背自然的思想)

究竟涅槃(所以菩萨观得自在,消除了一切烦恼)

三世诸佛(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世佛以及一切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都是依靠般若智慧达到波罗蜜多觉悟的境界)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到阿耨多罗无上三藐正等三菩提正觉成佛的境界)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所以般若智慧波罗蜜多觉悟是不可思议的咒语)

是大明咒(是普照一切的咒语)

是无上咒(是最最伟大的咒语)

是无等等咒(是超度一切的咒语)

能除一切苦(能够解除人生的一切生死烦恼和苦厄)

真实不虚(佛无妄语,自然真实)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所以这是众生修行般若智慧抵达波罗蜜多觉悟的密咒)

即说咒曰(咒语曰)

揭谛揭谛(去吧去吧)

波罗揭谛(走过所有的道路)

波罗僧揭谛(一起去向人生的彼岸)

菩提萨婆诃(欢呼觉悟吧)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一部經文僅二百六十個字的迷你小典,但言簡意賅,般若思想體系完整,自譯本完成後,代代傳誦不絕,至今佛教徒每日佛前課誦中,是必課的一段。一般佛教經典,尤其是大乘佛教系列,每部經典總是分成序分、正分、與流通分。如《阿彌陀經》、《金剛經》、《妙法蓮華經》等,經文大都均以「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為起首,其次,再述與會的大菩薩、大比丘僧等成員人數等,此即為該經的序分。而經文的末端,總是以「佛說是經已,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作收尾,是為該經的流通分。但自幼習誦的《心經》,卻是一開經便出現

「觀自在菩薩」,然後「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繼之。既無記載參與法會的人物,也無交代地點。好像一部經,沒有了經文的序品,便直接進入經文的核心。其實原始梵文《心經》,是有記載釋迦佛說此經的原委的。《心經》,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梵名Prajñāpāramitāhrdaya-sūtra。自梵文譯成為漢文,史上相傳計有七個同本異譯本,即:

第一譯,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約譯於五世紀。第二譯,唐三藏法師玄奘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約譯於七世紀。第三譯,摩竭提國三藏沙門法月重譯《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約譯於八世紀。案,法月,梵名Dharmacandra,音譯達磨戰涅羅,唐代譯經僧,東印度人,一稱摩提國人,開元十八(730)年安西節度使呂休林之引薦,而於二十年(732)抵長安,貢獻方術、醫方梵夾、藥草經書,並譯佛經。第四譯,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約譯於八世紀。案,利言,唐代龜茲人,名地戰溼羅,字布那羨,曾從西域沙門法月修習內外之學,開元十四年(726)受具足戒,廣研大小乘經、梵書、漢書、西域語。開元二十八年,隨師法月入長安,以方藥本草呈玄宗,參與《般若心經》

之翻譯工作,開元二十九年隨師法月西歸。天寶十三年(754)再度東遊,次年,入武威,住龍興寺及報恩寺,助不空譯經。貞元四年(788),任職譯語。次年隨侍般若三藏,任《那羅延經》之翻譯。般若,北印度迦畢試國(罽賓)人,七歲出家,十二歲受具足戒,二十三歲至中印度那爛陀寺,遊南海諸國,建中二年(781)抵廣州,旋入長安。貞元六年奉命出使加溼彌羅,受賜「般若三藏」之名及紫衣。第五譯,唐上都大興善寺三藏沙門智慧輪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約譯於九世紀。案,日本天台宗第六祖圓珍,於853年赴唐,在長安等地居五年,曾從般若怛特羅學兩部密印,又從智慧輪三藏習受兩部祕法。第六譯,大蕃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約譯於九世紀。案,法成,西藏譯經師,藏名Chos-grub,生於後藏達那,為吐蕃貴族管氏家族後裔,幼年生長於敦煌,嘗住西藏果耶寺,任吉祥天王之翻譯官,封號為「大蕃國大德三藏法師」,曾將二十多部漢文佛經譯成西藏語,會昌二年(842),法成住甘州(今張掖)修多寺,譯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流傳於敦煌一帶,敦煌石室藏有此譯本,被稱為「敦煌石室本」。第七譯,宋代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譯《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約譯成於十世紀。案,

施護,梵名Dānapāla,宋代譯經師,北印度烏填囊國(Udyana)人,世稱顯教大師。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與北印度迦溼彌國之天習災三藏,同抵汴京,駐錫於太平興國寺之譯經院,致力於經典之翻譯。一般流通於大眾,每日課誦的文本,大都是依據以上七個版本之中的玄奘譯本。而玄奘譯本與鳩摩羅什譯本,都是開門見山的以「觀自在菩薩」為開經,但其他五譯本,卻都詳實地記載了此經的前緣,如天竺沙門法月所譯的《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卻很完整地說出: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大城靈鷲山中,與大比丘眾滿百千人,菩薩摩訶薩七萬七千人俱。其名曰: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等,以為上首,皆得三昧總持,住不思議解脫。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在彼敷坐,於其眾中,即從座起,詣世尊所,面向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世尊,我欲於此會中,說諸菩薩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唯願世尊聽我所說,為諸菩薩宣祕法要。爾時世尊以妙梵音,告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具大悲者。聽汝所說,與諸眾生作大光明。

是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蒙佛聽許,佛所護念,入於慧光三昧正受。入此定已,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從經文內容中,便可得知,世

尊說經的地點在王舍城,與會的大比丘有百千人,(依施護的譯本,謂比丘千二百五十人)大菩薩七萬七千人,其中上首的菩薩為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等,而觀世音菩薩卻在此時,向佛請示欲對大眾宣說,自己體悟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經世尊首肯後,觀世音菩薩便開始宣祕法要。經文至此,法月譯本便進入與玄奘譯本相同的內容,而從經文文字內容中,便可得知,整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包括咒語等,都是觀世音菩薩說的法,全經舉出五蘊、三科、十二因緣、四諦等,濃縮了內容龐大的《般若經》,總歸結為諸法皆空之說。尤其是揭櫫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至理名言。在經文的正分中,觀世音菩薩多次呼喚佛弟子「舍利子」,在鳩摩羅什譯本作「舍利弗」,舍利弗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梵名?āriputra,自幼形貌端嚴,及長,修習諸技藝,通曉四吠陀。早年與鄰村目犍連交,投外道出家學道。後遇佛陀,遂與目犍連各率弟子二百五十人同時詣竹林精舍皈依佛陀。歸佛後,隨從佛陀,輔翼聖化,被推為上首弟子,智慧第一,引薦須達多長者皈依佛陀,捐建園精舍。曾與目犍連共同阻止提婆達多率五百比丘的破壞僧團計畫。晚年先佛入滅。一般佛經,在經文的末段,總是由佛終結,但鳩摩羅什譯本及玄奘譯本,到了「即

說咒曰︰羯諦羯諦,波羅羯諦,波羅僧羯諦,菩提娑婆訶。」便嘎然而止,沒有了下文。但其他五譯本,卻有總結,猶如一般經文的流通分,五譯本中,般若與利言所譯的譯本結語是:如是舍利弗,諸菩薩摩訶薩於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行。如是說已。即時世尊從廣大甚深三摩地起,讚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行。如是行時,一切如來皆悉隨喜。爾時世尊說是語已,具壽舍利弗大喜充遍,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亦大歡喜。時彼眾會,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七個譯本之中,以玄奘本流通最為廣遠,是故以此二百六十字,為創作主題者,代代不絕。創作的方式,多數是抄經文、寫經文、刻經文、鑄經文等。因此刻在石碑像上,歷代經幢上,屢有發現。

摩诃波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

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

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短小精悍,是大乘佛法的核心。读懂了这经,大乘佛法的思想精髓或也就可以掌握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译本有七种。唐代三藏法师玄奘的译本在中国最为盛行,那么心经讲啥呢?心经就是教你怎样除去苦厄?那么怎样除去苦厄?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成无上正觉。怎样成无上正觉?要能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什么?五蕴包括万物和“我”。要明了万物和“我”都是“空”的,就成佛了,就能除去一切苦厄。

「摩诃波若波罗蜜多心经」

「摩诃」是梵文,就是大。

「般若」是梵文,是智慧,[摩诃般若]翻成大智慧。是一种能够了悟实相,证入实相的智慧。

「波罗蜜多」是梵文。为「彼岸到」。诸佛以大智慧修行,觉悟正道,永离苦趣,证入涅槃,这是彼岸。

「心」,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核心的意思。大乘佛法是全部佛教的核心,般若是大乘佛法的核心,而《心经》是般若经典的核心,所以称为《心经》。第二是说,心是指本心。人人都有一个真心,但我们现在本有的真心被妄心所遮盖。现在这个我是个妄我,不是真的我。任何一个众生,都有和佛一样的智慧,和佛一样的德相。这是我们的本心。众生只是睡着了,正在做梦,种种颠倒。你把梦醒了,叫醒你,一醒就成佛了。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可指观世音菩萨。也可以指任何观照般若已经自在无碍了的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在修行深般若波罗蜜的时候,"深"则释为有极深的修行功夫,已达到甚深境界

「照见」有心叫作想,无心就叫作照。照的意思是离开我们的妄念,像镜子照东西一样,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五蕴」蕴是指“类、堆”。佛把世间一切事物总分为五蕴(五类),分别是:色、受、想、行、识。

「色蕴」是物质这方面,一切万物,凡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觉,意所想到的东西都是色蕴。

「受蕴」脑子所领受,内心生起的一种领纳,

「想蕴」就是种种思想。

「行蕴」就是这个想是念念不断的,

「识蕴」就是我们能够了别、认识,五蕴里,只有色蕴是有关物质,其他四个说的是心,精神方面的,

「五蕴皆空]五蕴没有任何一蕴不是空。也就是说世间事物都是“空”的。

「度一切苦厄」“苦”是痛苦,“厄”是穷困疾厄。佛认为人世间充满了苦,而人生最基本苦有[八苦],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色受想行识这五种东西很盛,荫盖了你,使你的妙明真心不能显现,因此你有烦恼,这是苦的根本。)。如何去除这些苦,得到真正的自在是佛法的根本目的。观自在菩萨在修习甚深的大智慧到彼岸时,以般若妙慧观照世间事物,了达五蕴并非实有,当体即空,因此能「度一切苦厄」。心经的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心经的中心思想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舍利子,即舍利弗,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解佛法,被称为"智慧第一"。

[色]指「五蕴」中的「色蕴」,一些能感受到的东西,是真实存在。也就是平时说的[物质]。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几句都是说色(物质)和空是等同的。为什么同样的意思要重复四次?原来这四句是对不同的人说的。

「色不异空」是对凡夫说的。因为凡夫执著世间的物质东西是实有,所以告诉你是空。让你破除这样一个执著。

[空不异色]是对一些证了空,却执著空的人说的,空成了被执著的东西。这是提醒空也是色,

[色既是空,空既是色]这两句是对菩萨说的。菩萨圆融无碍,对他们来说色空不二。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五蕴」中[色]所产生的东西既然是空,所以眼睛所接受[受]的也都是空,所引起的[想]当然也是虚妄的,于是表示思想迁流的[行]蕴也是虚妄的,那些了别[识]当然也是虚妄的。「色」字一破,下面的就都破了。所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法」佛说的法是一切事物,有形的、无形的、道理、概念、抽象的、具体的,一切一切都可以称之为法。

舍利子,这一切诸法本来是空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本来没有五蕴。所以就没有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眼耳鼻舌身]是人用来感知色蕴(物质)的器官,[意]就是受想行识四蕴。这六样合称为[六根],一句合起来代指五蕴,前面加个”无“,就是说五蕴皆空。

[色声香味触]分别对[眼耳鼻舌身]的感知内容。也代指色蕴,这六样称[六尘]。前面加个”无“字,还是说五蕴皆空

「法」是一切事物。

[六根]加上[六尘]为[十二入]([十二处]),所以这句也可以指[十二入皆空]。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这句话代表十八界皆是空。[界]是界限、区别、种类。眼等六根成六界,色等六尘又成六界,眼识到意识是六识,又成六界,共成[十八界]。(十八界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是教导我们,破除十二因缘的法执,文中的[无明]和[老死]是[十二因缘]中的两个,因为十二因缘全部内容太多,摘了这两个出来作为代表整个十二因缘。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叫做[四谛]。[谛]是真实不颠倒之义。

人生是苦,真实不虚,就称为[苦谛]。一切可以招引苦果的种种恶因,例如无明,爱见等烦恼叫做[集谛]。一切苦恼永远的消灭叫[灭谛]。一切能灭除苦恼的圣道(道即道路与方法)叫做[道谛]。

事相的显现,若梦中物事,醒来之后就消失。当体全空,本来无苦无集,无道可修。故曰:「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智]指[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菩萨修行成佛,就是把八识转成四智。前五识转「成所作智」,第六识意识成为「妙观察智」,如镜照物,观察得很清楚,但是没有受影响,没有分别,没有痕迹。第七是执我,变为「平等性智」。执我有自、有他就不平等。自他都一样,一切都同体,就转为平等性智。第八识变为「大圆镜智」,这也是个比喻,镜子无所不照,一个又大又圆的镜子。我们的镜子是平面的,只照一方,如果镜子是大的圆球,就无所不照。这个智慧无所不照,称为大圆镜智,成佛的智慧,所以佛就是把八识转成四智。

为什么说「无智」?就是说,转识成智还是在你没有成佛之前的事。真正到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是什么呢?就是这句话: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不是还要你转,你本来就具一切如来智慧。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大圆镜智,本自具足,不是你修持转而得的。所以「无智」。

[得]是指[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可译作「无上」,

「三藐三菩提」译为「正等正觉」。合称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所证的最高无上之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成就无上正等菩提。所谓新成只是恢复原来的本有,若有新得,就会有所增。经中前已示明「不增不减」,所以「无得」。「以无所得故」,这一句,总结以上五蕴等皆空的理由。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菩提萨埵」就是通常说的“菩萨”的全称。指立志解救众生,要自觉觉他的人。观世音就是一位菩萨。

菩萨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就心无挂碍。「心无挂碍」,也就自然「无有恐怖」了。无有恐怖,就自然「远离颠倒梦想」,观照纯熟,妄想自然不起,一念不生,这就叫做[究竟涅槃][颠倒]是一切不理智的思想行动。颠倒者,凡夫有四倒,二乘有四倒。

[凡夫的四倒]是把不净的当干净的,把无常的当作常(就是把变化的当作永恒不变的),把无我的当做我(这个我,是个主宰的意思,认为自己焉能主宰自己。其实都是业缘牵引,根本无我。),把苦当做乐。

[梦想]即是妄想。

[究竟涅槃][涅槃]之义是寂灭,或翻圆寂。因般若才能从无量烦恼中得到解脱。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诸佛]指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佛。

不但是菩萨依般若而修,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一切诸佛也都是依般若而得最高无上之正觉。

至于以前一直讲「无得」,此处突然出现佛得无上正等正觉,这正显中道,无得之得,才是真得。得而无得,佛不作是念,认为自己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密咒为什么称为[密],因它的奥义不是众生的思维所能了达。般若也正是这样,「众生之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般若」。此两者都是不可思议,所以用咒来形容赞叹般若。

所以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深般若]即是「大神咒」,因为同具无比的妙用;

是「大明咒」,因同具智光普照之相;是「无上咒」,因都是以实相为体;是「无等等咒」,因为般若与咒同是一心,无有一法能同此心相等,此心能等同一切诸法,令它们同归实相正印

故知咒与般若都能「度一切苦厄」,能惠予众生真实之利,「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以前经文是显说,观自在菩萨指出般若即咒,此处经文是咒,乃是密说,指示咒即般若。所以本经显密圆融不可思议。既有般若[妙法];又有无边[密义]。所以此咒「正以不翻为妙」。梵咒本来不许翻译的,因为怕持的人着了解释,反而添知见,心乱了。但此经是自利利他的,终不能忘记众生,离了大悲本愿。姑将咒义略述一二:揭谛揭谛,是说度过去呀!度过去呀!波罗揭谛,是向彼岸度过去呀!波罗僧揭谛,是彼岸大家度过去呀!菩提萨婆诃,是速速证到菩提呀!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话

竺摩法师

「心经讲话」自序

一心经与佛法关系

二提示般若的要点

三心经盛行的原因

四经题的综集解释

1 略解经题的意义

2 尊重般若的梵音

3 确定真理的法印

4 世智佛智的比观

5 粗陈般若的种类

6 波罗密多的名义

7 分析心识的种类

8 本经和十二部经

五译本与译者略历

1 译本的略史

2 译者的简历

六圣者的自在生活

七五蕴皆空的真义

八观空所得的利益

九融相归性的正观法

十泯相证性的体悟

1 观五蕴空

2 观十二处空

3 观十八界空

4 观十二因缘空

5 观四谛空

6 观六度空

十一三乘共证的断果

十二诸佛不共的智果

十三般若无上的神力

十四密咒加持的效益

「心经讲话」自序

心经在华译诸大乘经中,可说是一部文句极其简短的经典;但是它所包涵的义理,却是非常的深广,世出世间法和利大小乘教义,都有概要的提示。因此,也有人要求,最好能写一部既简单又明白、既切要又确当的注解。这倒是极好的想法,只是说来容易写来难,确实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笔者在廿多年来,曾经讲过心经五六次:第一次是在一九五四年五月,暹罗龙华佛教社所建筑的太虚大师舍利塔落成,恭请暹僧王朱点法粉,邀我由香港飞去主礼舍利奉安入塔,讲弥勒上生经後,又在曼谷中华佛学研究社宣讲心经三天,因为时间短促,只讲了一个轮廓。第二次是五七年七月,在吉隆坡扶风精舍,为诸信众,作了七天的通俗演讲。第三次是七八年五月,在美国旧金山慈恩寺开光法会中,用不纯熟的粤语,生吞活剥地讲了一番。第四、五两次,是八月由美国归来,在槟城三慧讲堂和马来西亚佛学院各讲一遍,尚有多少研究的性质。第六次是同年十一月阿弥陀佛诞,在新加坡佛缘林佛七期间,每晚宣讲,情形非常踊跃,虽然在第三四晚大雨滂沱,漳宜路有些地方水涨两尺多,而自大小坡和中鲁远道而来的听众都不顾危险,涉水而过,形色欢悦,得未曾有!在这数次的讲说中,事前都未预算出版讲录,因我觉得有关心经的著作,古今以来的大德缁素,尤其是中日两国的佛教学者,他们所写的心经注解,已不下三四百家之多,其中有不少名著,发挥经义,淋漓尽致,用不著我再来浪费纸张和笔墨,纵使我能写一本注释出来,绝不会比别人家的高明,所谓「言前人之所未言,发前人之所未发」,那又是谈何容易?常见有人为心经写序,多有

赞为「言所未言,发所未发」;其实呢,前人早已言之,早已发之,只是自己短视,未曾见及,未曾发现吧了。那么,我这次为何又要出版「心经讲话」呢?这因为这次飞美之前,搜集了多少参考的资料;回来又为讲堂和学院的同学们讲解,其中亦有人作笔记的;同时亦有人希望出版一部比较简要明白的讲录。因此,便有这本讲话出版了。不过所讲的话,都是普通话,毫无特别,仍不免是「仰古德之鼻息,拾前人之牙慧」,更谈不到什么「言所未言,发所未发」了。

我有一个感觉,在讲心经时,觉得经中有好些地方,对於修学佛法的人,是极有利的;因它虽然是著重空义的发挥,但决非如普通一般哲学的空理空论,不落边际,而是处处空有齐举,解行并进的。如经文开头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正是简约地揭发出一个教人由修养而得解脱的法门。我们现在所以受苦受难,是因未空五蕴,在五蕴法上生起执见情爱,起惑造业,故受诸苦;同时即使能依五蕴法作观,若是落於虚妄分别,仍是成为解脱清净自性的障碍。如我们现在见到一尊佛像,以五蕴法来说,见到是眼受「色」(色蕴),感「受」了这色,就会生起「想」,想起佛陀庄严的相好,功行、以及教义,又会从教义更生起「行」动的实践,然後「识」别了解是非邪正的道理。对於佛像可以生起这五种知解的作用,对於其他各种事物,亦一样可以生起这五种知解作用。这作用运想构思惯了,久而久之,就会在心体上丛生一些「知识影像」,好似一张网盖覆著,把我们本来无物的清净自性盖覆了,迷昧了,自己不觉不知,反而妄认这不清净的知解作用,以为是自己的真心,简直是认贼作子。正是「譬如百千大海,弃去不用,而认一浮沤体」。现在观自在菩萨工夫得力,以甚深般若的妙观,照察而知这在五蕴上所起的知解作用,都是因缘假法,虚妄无体的,把这一张盖覆自性的网揭开,就可明心见性,直透真源,清净自在,得大解脱,什么苦厄都可以消除了。所以心经一开始,就教导我们这一个离苦得乐的简明方法,我们能依之修学,观空五蕴,扬弃一切虚妄分别的知见,就可对这烦扰的人生,生起清净自在的实际受用。

此外,经文中的:空三科法,由有相到无相;空四谛法,由苦集到灭道;空十二因缘法,由顺生到还灭;空六度法,由相对到绝对;远离梦想颠倒,由生死到涅槃;依般若波罗蜜多故,由烦恼到菩提;能除一切苦,由悲观到乐观;大众度到彼岸,由消极到积极;在在都是教人即知即行、自利利他的方法。所以学佛的人,未能广学八万四干法门,只要能选择心经中所讲的方法去修习,解行相应,皆境圆明,那所起的受用,亦是如「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了。

佛历二五二三(一九七九)年五月十日卫塞节。

一心经与佛法关系

现在讲的这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可以简称「般若心经」;还有更简单通俗的称呼,叫做「心经」。这个心经的经名,很通俗普遍,不但学佛的人都知道,就是未学佛的人,亦多有听过这个经名;只是懂得它的道理的人,却是很少。如有些人,把「般若波罗密多」的「多」字,拖到下面与「心」字连在一起读,於是就变成了「多心经」。自己以为读得不错,或者这部经是讲很多心的,真是会笑弯了人的肚肠!因找遍了佛说约三藏十二部经,也找不到有一部叫做「多心经」的经。凡是佛教的经典,都是释迦牟尼佛讲的;而佛是出生在印度,所以中国的大乘佛经,都是从印度的梵文翻译过来的。除了大乘的三藏经典,还有小乘的巴利文三藏,卷数之多,真如汗牛充栋,说之不尽;而其部派的教史与教义,亦有很大的演变。原始的小乘佛教,最初只有根本的上座部和大众部,後来演化成二十部;大乘原来的教义,则不出性相空有之学。性空之学,弘盛於龙树大师,亦名中观学,传来中国谓之空宗,或三论宗;相有之学,传之於弥勒无著,亦名瑜伽学,在中国谓之唯识学,或法相唯识宗。所以凡是说相有的经典,都属於唯识部门所摄;而说性空的经典,则属於中观学系的典籍。现在讲的这部心经,是属於中观性空部门的宝典。在

佛教的大藏经中,属於般若部门的经典,不但义理湛深,即数量亦相当丰富,总共有七百四十七卷。在中国唐代初期所编的大藏经,共有五千零四十八卷(现代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已增至一万多卷),把般若经的卷数与之一比,已占全藏卷数七分之一强。而唐玄奘法师所译的大般若经六百卷,尤称般若部门之巨构。这可见般若经在全部佛教中所处地位,是非常地重要。古今诸家判教,抑扬教法虽各有不同的见解,但对於般若法门,都是十分重视的。如唯识宗立三时教??有相教、无相教、中道教,把般若经判在第二时教,是属於空的无相教,由於无相的法空,就接近了最高深、最圆满的中道教。天台宗五时判教,把般若判在第四时教,由於般若时的融通淘汰,荡执成智,才悟入法华的圆教。但天台判教的五时,有「别五时」与「通五时」,别五时固然判般若为第四时教,而通五时则通前华严、阿含、方等,通後法华、涅槃,於其中间,常演般若妙义。所以佛陀曾说:「初自鹿苑,终至泥洹,於其中间,常说般若」。天台判的别五时,说佛讲般若经讲了二十二年;但在通五时中,更证明了佛陀的一生,常谈般若。可见般若经不但卷数很多,义理亦很重要,如果不重要,何必常常演说般若呢?太虚大师尝说:「业力是佛法重要的一法」;我想,般若更是佛法重要的一法。因般若与业力,同是佛法的根本要义,大乘佛教以般若为根本,小乘佛教以业力为根本。知道大小乘的根本教义,是在般若与业力,才能把握到佛教的重心。同时业力固然重要,六道众生的上下升沉,不是有什么最高的神在主宰、在操纵,完全就是操纵在每个人自己所造的业力;而业力是幻现於妄心,华严经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楞伽经则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心欲使之善,则所生之法都是清净;心欲使之恶,则所造之法都是染污的。清净的天宫净土,染污的地狱苦器,都从每个人自己的心识所创造,所发现;而染净的主使,则受控制於自己所做善恶的业力。所以魔力不大,业力最大,然而心识之力更大,它可以转移业力。我们学佛的目标,在净法的追求,先要净化身心,才能净化世界,故维摩谓:「众生心净故国土净,心垢故国土垢」;然欲修习净法,消除罪业,又非从修习般若「行深般若波罗密多」不为功,因从文字般若而修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功深,才达到学佛的究竟目的实相般若。所以说,业力固然是佛法重要的一法,而般若亦是佛法重要的一法,并无有错。

佛法有两种:一种是证法,一种是教法。证法,是佛陀内自修证的境界,是第一义谛,非语言文字思量之所能及。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教法,是佛陀为怜众生的迷情,解除众生的苦难,从自己所证真实无妄的理体,而起利他方便的作用,於无分别中而起分别,无言说中而起言说,从大悲心中流露出无量的言教,後世编成了三藏的经典。法华方便品说:「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诸佛智慧,就是实相般若的证法;其智慧门,就是方便般若的教法。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说:「我说胜义,是诸圣者内自所证,超过一切寻思境相,寻思但行有相境界;我说胜义不可言说,寻思但行言说境界;我说胜义绝诸表示,寻思但行表示境界;我说胜义绝诸诤论,寻思但行诤论境界」。这佛陀内自所证的超过寻思、言说、表示、诤论的胜义谛相,便是证法;那寻思所行,言说所及的世俗谛相,就是教法。

这两种证法与教法,与般若的理趣,亦极接近,因般若亦有「有言般若」与「无言般若」?有言般若,是寻思所行,言说所及的,即三般若中的文字般若、观照般若,也就是教法;而无言般若,便是佛所修证而悟得的实相般若,也就是离言的证法。有人说金刚经,佛在「饭食讫、洗足已,敷座而坐」,寂然入定。是说的「无言般若」;到後来出定开口说金刚经,才是「有言般若」。所以证教二法,与有言无言两种般若,亦是相通的。

二提示般若的要点

现在再把般若的要义,举出几点:

1.般若是诸佛的父母:般若为诸佛的父母,亦是一切经典的根源。大般若经说:「般若波罗密,能生诸佛」。大智度论说:「般若能生诸佛,摄持菩萨,佛法即般若」。又说「般若波罗密是诸佛之母;诸佛以法为师、

法者,即是般若波罗密」。又说?「甚深般若波罗密多,能生诸佛一切功德;能示世间诸法实相。由此因缘,我等诸佛,常以佛眼观视,护念甚深般若波罗密多,为报彼恩,不应暂舍」。金刚般若则说:「一切诸佛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本经亦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此,学佛者如不多听般若经,不明了般若的奥义,恐亦不能明了其他一切大乘的经典。

2.般若是诸法的先导:诸法、是指六度中前五度所修的事功;般若,是指第六度的智眼。前五度如布施等所修的一切善行,都要靠般若的智慧来做先导,因般若是「择法智眼」,没有智眼的观照明了,如盲人行夜路,难免有堕坑落堑的危险。故智论说:「五度如盲,般若如导」。原因是在般若的空智,能扫荡执情,心无住著,使一切法都能离去烦恼的缠缚,解脱自在;不然,住相行善,都与世善相同,不能成为出世的佛法了。如金刚般若所说:「若菩萨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般若智照,如日如灯,行於大道,明达标的;无此智导,如盲如暗,难脱坑堑。如修人天善行的人,上生天堂,福乐自然,但报尽仍会堕落三途。永嘉证道歌云:「有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原因亦在缺乏了般若的智导,所修善行,未能忘情,执相成病,落於有漏的爱染,难成无漏功德,故不能超脱三界的轮回道路。明朝莲池大师,一晚在法堂看经,看到一个「父子作贼」的故事,忽然哈哈大笑。同伴问他为何大笑如此?他说:「笑他父子情忘,始能作贼」。原来有一个贼子,一向不知父亲是靠偷窃为生的。一日见父年老,要求传受一艺,以维持生计。老贼笑而不答,至当晚三更,呼子一同出门,行止在一巨富家,在窗下挖一地洞,命其子跟随爬入,登堂入室,撬开衣橱之门,命子入内,还将橱门关锁,自己溜归大睡。贼子在橱难出,情急计生,作老鼠咬衣服声。女主人惊醒急启其门,贼子乘机冲出,循原洞爬出而逃。主人喊贼,众人黑夜追捕将及,贼子又情急智生,捧大石坠井,追者围观,以其投井,贼子乃得从容而归,怒叱其父狠心,弃之不顾!父笑问他如何无事归来?贼子具道其故。父闻而呵呵大笑,并告其子说:「吾法已付与汝,以後汝自有法维持家计」!这便是莲池「笑他父子情忘,始能做贼」的缘故。如情不忘,如何肯把儿子锁在柜里,自己跑了。必要忘情,始有奇迹出现。我们学般若法门,亦是如此,学到情忘执破,自会水到渠成,出现新的境界,好比「山回路转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3.般若以空义为总持:总持、是总一切法,持一切义,包括了全部佛法的含义。佛法可以定慧为总持,亦可以陀罗尼为总持;而佛法的般若,却以空义为总持。大般若云:「般若本摄一切法尽,唯其空故,涵摄一切」。般若注重扫荡执情。以显毕竟空理,然此空埋,空而不空,涵摄诸法。因此空,非凡夫所执空洞死板的顽空,非外道所执虚无断灭的恶趣空,非二乘无为枯寂的偏空,而是菩萨破掉顽空、恶空、偏空所显的非空非有的胜义空。胜义虽空,却是空而不空的妙有,不空而空的真空。所谓「毕竟空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能包涵一切法,能总摄一切法的空,也便是心经中所说的「诸法空相」的空。故虚大师说:「此经为诸法之总持,此咒又为此经之总持」。

4.般若为诸经的首长:古代判教的大德,从竖的时间,有判般若为第三时教,或第四时教;若约横的空间来说,不论何时,佛说了义大乘之教典,都可称为诸经之首长。况佛说大乘诸经,每部经都有它的重要义理,强调此重要义理,即以此经为最、为首、为长、并无不可。或一经的陈义最高,说理最圆,卷数最多的,指为众经之首,亦无不可。平常在中国的佛教界,向来多推「法华为众经之长」,或推「华严为经中之王」;但在数量上说,法华只有七卷二十八品;华严有「四十华严」、「六十华严」,最多亦不过八十卷的华严经;而大般若经一部,就有六百卷,洋洋大观,不可谓为诸经之长,众经之王吗?又从义理上说:华严是「兼别明圆」的「别教大乘」也好,法华是「纯圆独妙」的「同教大乘」也好;然不经大乘般若的荡执成智,何来法华的纯圆独妙,华严的圆顿大教呢?又法华所诠显的最高理境是「诸法实相」,华严最高的陈义是「一真法界」;然此类最高的境界,如不经般若的观照工夫的洗链与演进,试问从那里,用甚来完成与表现「诸法实相」或「一真法界」的理性呢?故金刚般若说:「此经为大乘者说,为最上乘者说」;足见佛说般若,以般若为佛法的中心时,赞叹此般若,并善巧强调此般若为最高的佛法,又有何不可呢?

三心经盛行的原因

心经在中国,自唐至今,千多年来,流传甚广,老妪能诵,竖子知名,深入民间,脍炙人口,比较其他的华译经典,更为盛行。在日本,亦极流行。普通人有把心经称为「绘心经」、或「盲心经」。意思是因为那些不懂文字,不识经文的人,犹如盲者,把心经用图案画绘出来,好像通俗的连环图一样,特别印行出来,方便她们认识心经。由此可知道这心经,是多普遍地流行於民间,比之在中国的普遍流行,并无逊色。探其盛行如此,约有几种原因:

1.简明切要:心经译文,简洁明畅,文句不多,涵义却深,大小乘的教义,戒定慧的三学,几乎都具备了。如经中说的四谛十二因缘,是小乘法;「无智亦无得」等六度,是大乘法;三般若的内容,即包括了戒定慧的三无漏学。

2.句短易记:心经的译文,短小精明;且字数不多,只有二百六十个字,便於读诵,容易记忆。所以不但在中国的大小丛林里,朝晚功课,必须背诵;就是在寺院内外的老妪,亦多能读,竖子亦多知其名,或亦能念诵。

3.适合口调:心经的译笔,明朗流畅,合於读者的胃口,容易念诵。

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句子,一读再读,便可琅琅上口,不会忘记。

4.文约理诣:心经文句虽简,而涵义湛深。如「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及「无智亦无得」等文句,性相空有的奥义,莫不具备。「诸法空相」,是显性空的空相;不生灭、垢净、增减,是显诸法「法尔如是」的真理是有的,不是空了什么都没有,才叫做空。

5.现前蒙益:念诵心经,能得冥阳两利,存殁均可沾益。平时寺院里超度先灵,多念阿弥陀经、心经、往生咒,看来心经好似专利死者的,其实是与生者更有利。如大唐西域记所载:玄奘法师在西游取经途中,经流沙,越葱岭,遇一大河阻隔前路,四顾无人,又无舟楫可渡,正在旁徨之间,忽见水面漂著人用的器物,知上流必有人住,乃溯流而上,果见有老僧卧病草舍,乏人照顾,怜而服侍之;至病愈欲走,老僧意有所感,出梵本心经授之,并谓:「来日取经途中必遭诸多灾厄,若诵此经,便可解除」。後来奘公背熟此梵本心经,果於途中,解除许多灾难。如有一次公渡?,以相貌庄严,为土著选中,欲杀之以祭河神。公以取经未成,焉可先死其身,乃央求他们,待取经归来,供其祭神。土著不肯,绑之欲杀。时公无奈,临危不乱,默诵梵本心经有验,忽起风暴,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大祸将临。土著睹情大惊失色,知公神明,不可侵犯,乃松其绑,投地哀求谢罪,天复清明如故。自此奘公每遇灾难,诵之即解其危。凭此灵感,归译其文,辗转抄写,广为宣播,纸贵洛阳,风行一时,此亦为心经弘盛的原因。

6.显密双修:佛教分有显教和密教,信徒随根选修,各蒙其利。本经是提示显密双修,真俗并观,诵文可得显益,持咒更获密护,定慧两运,现未俱利,因此人多喜欢读诵,这亦是本经普遍流行的原因。

四经题的综集解释

自有华译心经以来,古今缁素读诵其文,讲解其义的大德,不知凡几

;注解本经的作者,亦不下三数百家:解文则各抒心得,互竞其美;释题则深浅互异,广略不一。然虽各据所说,发挥其义,而在形式上解题的方式,以依智者大师五重玄义的规模为多。现为便利说明起见,亦采用其方式;不过笔者浅识,重在说明,有理可知,无玄可谈,故把「玄义」易为「意义」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