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性系统理论(第1章)1[1].3

线性系统理论(第1章)1[1].3

线性系统理论(第1章)1[1].3
线性系统理论(第1章)1[1].3

线性系统理论大作业小组报告-汽车机器人建模

审定成绩: 重庆邮电大学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计报告 (《线性系统理论》) 设计题目:汽车机器人建模 学院名称:自动化学院 学生姓名: 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班级:自动化1班、2班 指导教师:蔡林沁 填表时间:2017年12月

重庆邮电大学

摘要 汽车被广泛的应用于城市交通中,它的方便、快速、高效给人们带来了很大便利,这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研制出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有效、行驶安全的城市用无人智能驾驶车辆,将驾驶员解放出来,是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的有效方法之一,应用现代控制理论设计出很多控制算法,对汽车进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汽车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建模和仿真,研究了其模型的能控能观性、稳定性,并通过极点配置和状态观测器对其进行控制,达到了一定的性能要求。这些研究为以后研究汽车的自动驾驶和路径导航,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字:建模、能控性、能观性、稳定性、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概述 (1) 第二节任务分工 (2) 第二章系统建模 (2) 2 系统建模 (2) 2.1运动学模型 (2) 2.2自然坐标系下模型 (4) 2.3具体数学模型 (6) 第三章系统分析 (7) 3.1 能控性 (7) 3.1.1 能控性判据 (7) 3.1.2 能控性的判定 (8) 3.2 能观性 (10) 3.2.1 能观性判据 (10) 3.2.2 能观测性的判定 (12) 3.3 稳定性 (13) 3.3.1 稳定性判据 (13) 3.3.2 稳定性的判定 (14) 第四章极点配置 (15) 4.1 极点配置概念 (15) 4.2 极点配置算法 (15) 4.3 极点的配置 (16) 4.4 极点配置后的阶跃响应 (17) 第五章状态观测器 (18) 5.1概念 (19) 5.2带有观测器的状态反馈 (20) 5.3代码实现 (21) 5.4 极点配置和状态观测器比较 (23)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是基于自适应的基本原理,利用神经网络的特点设计而成的。它发挥了自适应与神经网络的各自长处,为非线性控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本文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采用神经网络直接自适应控制的思想设计控制器,研究了一类带干扰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控制器主要是针对不确定非线性系统中存在的两类未知项——未知函数和未知外界干扰而设计,其中未知函数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来近似,外界干扰利用非线性阻尼项来抑制,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神经网络的逼近特性,克服复杂系统难以建模等困难,并且系统稳定性和收敛性在给出的假设的条件下均能得到保证。最后设计程序进行仿真验证,在程序设计中,以高斯函数作为基函数,仿真结果表明在权值和控制的有界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文第一章到第三章详细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及神经网络控制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并对其逼近能力进行仿真; 在结束语中展望了神经网络控制的发展前景,提出以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RBF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不确定非线性系统 Abstract Neural network adaptive control is proposed combining adaptive control's advantages with neural network's characters and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nonlinear control. Based on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em and neural network direct adaptive control idea the control problem of a class of uncertain nonlinear system with disturbance is researched. The controller is designed arming at two kinds of uncertainties existing in nonlinear system--the unknown functions and the uncertain disturbance. In controller. the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is used as approximation model for the unknown functions. and nonlinear damping term is used to counteract the disturbances. so neural network's better approximation capabilities can be utilized richly and the modeling difficulties can be avoided. Meanwhile. the controlled system's stability and convergence can be guaranteed under some assumptions. At last the program is design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ler. In presented programs. Guassian function is used as basis functio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电子通讯与控制 职务说明书格式

电子通讯与控制职务说明书格式 第九研究室部门职务说明书电子控制与通讯岗位职务说明书岗位编号:205-905 编写日期:2003-11-27 岗位名称:电子通讯与控制在岗人数:6~7 所在部门:第九研究室编写人:直接上级:第九研究室主任.项目负责人直接下级:直接下级人数:审定人:本职概述:从事光电子和红外热成像技术及产品有关的电子通讯与控制组件的设计与研究工作。 跟踪.分析.报告国内外有关电子通讯与控制组件设计技术和热成像处理电子学的最新进展,了解和掌握电子电路加工与制造工艺技术.电子设计.产品和市场的动态。 职责一:参与产品开发或技术研究总体方案论证平均占工作时间百分比:15% 工作任务结合国内外电子控制技术和市场发展动态,及时报告.申请拟开展立项论证研究的课题结合总体方案论证的需求开展相关电子控制与通讯系统设计方案可行性论证,开展国内外相关技术调研建议.实施与信号处理论证研究直接相关的内部技术分析研讨会或关键技术的演示验证试验编制并提交产品开发或技术研究项目的电子控制与通讯系统论证报告工作权限工作责任工作频次工作关系内部关系外部关系建议权执行权有限责任每2~3年一次每次5~7周项目负责人.总体设计.光机结构设计.电子信号处理.可靠性预计

第七.第等专业研究室和试制研究中心职责二:设计输入控制平均占工作时间百分比:20% 工作任务根据总体下达的光机设计技术要求,制定电子通讯与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基本组成.结构.布局和性能)确定电子通讯与控制组部件的技术性能要求,明确所选用元器件的电气特性.使用环境和工艺制造条件。 按照上级设计师系统下达的电子通讯与控制性能指标要求,制定电子通讯与控制系统的设计规范,明确规定电子通讯与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控制输入与输出.功率输入.输出信号.噪声控制要求.通讯接口标准.通道带宽.通道增益和传递函数.环境适应性等性能设计方面的技术要求。 工作权限工作责任工作频次工作关系内部关系外部关系执行权全部每2~3年一次每次2~3个月项目负责人.总体设计.光机结构设计.电子信号处理.可靠性预计 第研究室和试制研究中心职责三:设计输出控制平均占工作时间百分比:40 % 工作任务按计划开展项目与产品的技术研究和电子电路设计工作根据产品研制或技术设计工作需要,组织开展关键技术试验.实验和联合技术攻关,制定联合攻关的技术方案报告或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试验.实验大纲。 在保证产品研制工作质量的条件下,严格控制各项研制成本在产品研制的各阶段要注意收集和积累能够反映产品研制工作进展和技术状态控制的各种相关资料(包括文字材料.图片.音频和

计算机模拟控制系统 建模设计

1绪论 1.1计算机控制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在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典控制理论已经发展成熟,并在不少工程技术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随着复杂系统的设计和复杂控制规律的实现上很难满足更高的要求。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为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综合增添了理论基础,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新型控制方法的实现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手段,两者的结合极大的推动了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进而计算机控制系统广泛的应用于工厂生产,逐渐融入于生产中,各类大型工厂均离不开计算机控制系统。 1.1.1系统的分类 按系统性能分: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确定系统和不确定系统。 1、线性连续系统:用线性微分方程式来描述,如果微分方程的系数为常数,则为定常系统;如果系数随时间而变化,则为时变系统。今后我们所讨论的系统主要以线性定常连续系统为主。 2、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离散系统指系统的某处或多处的信号为脉冲序列或数码形式。这类系统用差分方程来描述。 3、非线性系统:系统中有一个元部件的输入输出特性为非线性的系统。 1.1.2系统的数学模型 在线性系统理论中,一般常用的数学模型形式有:传递函数模型(系统的外部模型)、状态方程模型(系统的内部模型)、零极点增益模型和部分分式模型等。这些模型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相互进行转换。 1.2计算机模拟控制系统 模拟控制系统由给定输入、模糊控制器、控制对象、检测变送装置、反馈信号与给定输入的相加环节等组成。模拟控制系统的各处均为连续信号,在模拟系统中,给定值与反馈值经过比较器比较产生偏差,控制器对偏差进行调节计算,产生控制信号驱动执行机构,从而被控参数的值达到预期值。其典型结构如下图所示:

线性系统极点配置和状态观测器基于设计(matlab) - 最新版本

一. 极点配置原理 假设原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Cx y Bu Ax x 若系统是完全可控的,则可引入状态反馈调节器,且: 这时,闭环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x A BK x Bv y Cx =-+?? =? 二. 状态观测器设计原理 假设原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Cx y Bu Ax x 若系统是完全可观的,则可引入全维状态观测器,且: ??(y y)??x Ax Bu G y Cx ?=++-??=?? 设?x x x =-,闭环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x A GC x =- 解得: (A GC)t (0),t 0x e x -=≥ 由上式可以看出,在t 0≥所有时间内,如果(0)x =0,即状态估计值x 与x 相等。如果(0)0x ≠,两者初值不相等,但是()A GC -的所有特征值具有负实部,这样 x 就能渐进衰减至零,观测器的状态向量?x 就能够渐进地逼近实际状态向量x 。状态逼近的速度取决于G 的选择和A GC -的特征配置。 三. 状态观测的实现 为什么要输出y 和输入u 对系统状态x 进行重构。 u Kx v =-+

证明 输出方程对t 逐次求导,并将状态方程x Ax Bu =+代入整理,得 2(n 1)(n 2)(n 3)21n n y Cx y CBu CAx y CBu CABu CA x y CBu CABu CA Bu CA x -----=??-=??--=????----=? 将等号左边分别用z 的各分量12,, ,n z z z 表示,有 121(n 1)(n 2)(n 3) 2 n n n y C z y CBu CA z z y CBu CABu x Qx z CA y CBu CABu CA Bu -----?? ???????? -?? ????? ? ? ?????==--==?? ????????????????????----?? ? 如果系统完全能观,则 rankQ n = 即 1?(Q Q)T T x Q z -= (类似于最小二乘参数估计) 综上所述,构造一个新系统z ,它是以原系统的输出y 和输入u ,其输出经过变 换1(Q Q)T T Q -后得到状态向量?x 。也就是说系统完全能观,状态就能被系统的输入输出以及各阶倒数估计出来。 四. 实例 给定受控系统为 再指定期望的闭环极点为12,341,1,2i λλλ*** =-=-±=-,观测器的特征值为 12,33,32i λλ=-=-±,试设计一个观测器和一个状态反馈控制系统,并画出系统 的组成结构图。 []0100000101000100 05 021000x x u y x ???? ????-????=+????????-???? =

线性系统理论Matlab实践仿真报告

线性系统理论Matlab实验报告 1、本题目是在已知状态空间描述的情况下要求设计一个状态反馈控制器,从而使得系统具 有实数特征根,并要求要有一个根的模值要大于5,而特征根是正数是系统不稳定,这样的设计是无意义的,故而不妨设采用状态反馈后的两个期望特征根为-7,-9,这样满足题目中所需的要求。 (1)要对系统进行状态反馈的设计首先要判断其是否能控,即求出该系统的能控性判别矩阵,然后判断其秩,从而得出其是否可控; 判断能控程序设计如下: >> A=[-0.8 0.02;-0.02 0]; B=[0.05 1;0.001 0]; Qc=ctrb(A,B) Qc = 0.0500 1.0000 -0.0400 -0.8000 0.0010 0 -0.0010 -0.0200 Rc=rank(Qc) Rc =2 Qc = 0.0500 1.0000 -0.0400 -0.8000 0.0010 0 -0.0010 -0.0200 得出结果能控型判别矩阵的秩为2,故而该系统是完全可控的,故可以对其进行状态反馈设计。 (2)求取状态反馈器中的K,设的期望特征根为-7,-9; 其设计程序如下: >> A=[-0.8 0.02;-0.02 0]; B=[0.05 1;0.001 0]; P=[-7 -9]; k=place(A,B,P) k = 1.0e+003 * -0.0200 9.0000 0.0072 -0.4500 程序中所求出的k即为所求状态反馈控制器的状态反馈矩阵,即由该状态反馈矩阵所构成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能够满足题目要求。 2、(a)要求求该系统的能控型矩阵,并验证该系统是不能控的。

弹簧 质量 阻尼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系统设计

分数: ___________ 任课教师签字:___________ 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结课作业 学年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线性系统理论 学生姓名: 学号:

提交时间:目录

弹簧-质量-阻尼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系统设计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弹簧、阻尼器、质量块是组成机械系统的理想元件。由它们组成的弹簧-质量-阻尼系统是最常见的机械振动系统,在生活中具有相当广泛的用途,缓冲器就是其中的一种。缓冲装置是吸收和耗散过程产生能量的主要部件,其吸收耗散能量的能力大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安全与稳定。缓冲器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例如我们的汽车减震装置和用来消耗碰撞能量的缓冲器,其缓冲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稳定与驾驶员安全;另外,天宫一号在太空实现交会对接时缓冲系统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交会对接的成功。因此,对弹簧-质量-阻尼系统的研究有着非常深的现实意义。 2 弹簧-质量-阻尼模型 数学模型是定量地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揭示系统的结构、参数与动态特性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其中,微分方程是基本的数学模型,不论是机械的、液压的、电气的或热力学的系统等都可以用微分方程来描述。微分方程的解就是系统在输入作用下的输出响应。所以,建立数学模型是研究系统、预测其动态响应的前提。通常情况下,列写机械振动系统的微分方程都是应用力学中的牛顿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等。 弹簧-质量-阻尼系统是最常见的机械振动系统。机械系统如图所示,

图2-1弹簧-质量-阻尼系统机械结构简图 其中、表示小车的质量,表示缓冲器的粘滞摩擦系数,表示弹簧的弹性系数,表示小车所受的外力,是系统的输入即,表示小车的位移,是系统的输出,即,i=1,2。设缓冲器的摩擦力与活塞的速度成正比,其中,, ,,,。系统的建立 由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分析两个小车的受力情况,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如下: 对有: 对有:

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报告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自动控制基础 实验名称: 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院 (系): 自动化学院 专 业: 自动化 姓 名: 吴静 学 号: 08008419 实 验 室: 机械动力楼417室 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 实验时间:2011年05月13日 评定成绩: 审阅教师: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观测器在自动控制设计中的作用 2. 理解观测器的极点设置 3. 会设计实用的状态观测器 二、实验原理 如果控制系统采用极点配置的方法来设计,就必须要得到系统的各个状态,然后才能用状态反馈进行极点配置。然而,大多数被控系统的实际状态是不能直接得到的,尽管系统是可以控制的。怎么办?如果能搭试一种装置将原系统的各个状态较准确地取出来,就可以实现系统极点任意配置。于是提出了利用被控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重构原系统的状态,并用反馈来消除原系统和重构系统状态的误差,这样原系统的状态就能被等价取出,从而进行状态反馈,达到极点配置改善系统的目的,这个重构的系统就叫状态观测器。 另外,状态观测器可以用来监测被控系统的各个参量。 观测器的设计线路不是唯一的,本实验采用较实用的设计。 给一个被控二阶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是G (s )=12 (1)(1)K T s T s ++ ,12 K K K =观测器如图示。

设被控系统状态方程 构造开环观测器,X ∧ Y ∧ 为状态向量和输出向量估值 由于初态不同,估值X ∧ 状态不能替代被控系统状态X ,为了使两者初态跟随,采用输出误差反馈调节,加入反馈量H(Y-Y)∧ ,即构造闭环观测器,闭环观测器对重构造的参数误差也有收敛作用。 也可写成 X =(A-HC)X +Bu+HY Y CX ? ∧ ∧ ∧∧ = 只要(A-HC )的特征根具有负实部,状态向量误差就按指数规律衰减,且极点可任意配置,一般地,(A-HC )的收敛速度要比被控系统的响应速度要快。工程上,取小于被控系统最小时间的3至5倍,若响应太快,H 就要很大,容易产生噪声干扰。 实验采用X =A X +Bu+H(Y-Y)? ∧ ∧∧ 结构,即输出误差反馈,而不是输出反馈形式。 取:1212min 35 20,5,2,0.5,0.2K K T T t λ-= =====,求解12g g ?????? 三、实验设备: THBDC-1实验平台 THBDC-1虚拟示波器 Matlab/Simulink 软件 四、实验步骤 按要求设计状态观测器 (一) 在Matlab 环境下实现对象的实时控制 1. 将ZhuangTai_model.mdl 复制到E:\MATLAB6p5\work 子目录下,运行matlab ,打开ZhuangTai_model.mdl 注:‘实际对象’模块对应外部的实际被控对象,在simulink 下它代表计算机与外部接口: ● DA1对应实验面板上的DA1,代表对象输出,输出通过数据卡传送给计算机; ● AD1对应实验面板上的AD1,代表控制信号,计算机通过数据卡将控制信号送给实际对象;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报告

线性系统的坐标变换及其相关特性 坐标变换的概念: 系统坐标变换的几何意义就是换基,即把状态空间的坐标系由一个基底换为另一个基底。 坐标变换的代数表征: 对系统的坐标变换代数上等同于对其状态空间的基矩阵的一个线性非奇异变换。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坐标变换的一个状态空间描述: 对(1)式表征的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引入坐标变换即线性非奇异变换 ,则变换后的系统系统状态空间描述为: 推导过程如下: 此时,原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与变换后的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之间的系数矩阵有如下关系: 对线性时不变系统的(1),引入同样的线性非奇异变: x Ax Bu y Cx Du =+=+∑(1)1x p x -=: x Ax Bu y Cx Du =+=+∑(2)11x p x x p x --=?=1111()x p x p Ax Bu p Apx p Bu ----==+=+y Cx Du Cpx Du =+=+11,,,A p Ap B p B C Cp D D --====

换 ,则变换前后的系统的传递函数不变,即成立 。 进而得 基于上述讨论可得出在线性时不变系统变换下系统具有一些特性: (1)对线性时不变系统,不管是系统矩阵还是传递函数矩阵,其特征多项式在坐标变换下保持不变。 (2)对线性时不变系统,系统矩阵A 的特征值在坐标变换下保持不变,而特征向量在坐标变换下具有相同的变换关系,即对 的线性非奇异变换有: 线性时变系统的坐标变换的一个状态空间描述: 对线性时变的状态空间描述(3),引入坐标变换即线性非奇异变换 (4), 为可逆且连续可微,则变换后的状态空间描述为: 推导过程如下: 对 (4) 式两边关于 t 求导得: 1x p x -=()()G s G s =1111111()() [()] ()() G s Cp sI p Ap p B D C p sI p Ap p B D C sI A B D G s -------=-+=-+=-+=1x p x -=1,1,2,3i i v p v i -== : ()() ()()x A t x B t u y C t x D t u =+=+∑(3)()x p t x =()p t ()() ()()x A t x B t u y C t x D t u =+=+(5)()() x p t x p t x =+(6)

RC有源带通滤波器设计与仿真

RC 有源带通滤波器设计与仿真 摘要:简要介绍Pspice10.5的特点以及其实现有源滤波器仿真的基本方法,实现了带通滤波器设计,用仿真软件Pspice 对设计结果进行了仿真。 关键词:有源模拟滤波器;Pspice;仿真;设计 引言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数字滤波器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之中。但是模拟滤波器凭借自身的优势仍然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所有数字系统的前端,一般需要一个对微弱信号预处理的部分;在抽样量化之前,还需要一个对信号最高频率进行限制的处理。这些都只能使用模拟滤波器。RC 有源滤波器是模拟滤波器中最实用、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滤波器。其标准化电路的种类很少,仅使用及R 、C 元件,因此非常便于集成,这给推广应用带来革命性影响。因为不使用电感、特别是大型电感,也因为运放在性能的飞速提高的同时价格却一降再降,所以在成本方面有源滤波器已经变得比无源滤波器还有优势。本文基于这一点简单介绍了RC 有源滤波器的结构,以基于实现带通波器设计为例,完成了其设计过程,并利用电子仿真软件Pspice 进行了仿真。 1、OrCAD/Pspice10.5简介 对于仿真技术而言,目前最流行的是以美国伯克利分校开发的Spice 为核心的仿真软件,而以Spice 为核心开发的最好的仿真软件是OrCAD/Pspice10.5。它之所以流行就是因为他能很好地运行在PC 平台上且能很好地进行模拟数字混合信号的仿真,而且能解决很多设计上的实际问题。OrCAD10.5在以前版本的基础上扩展了许多功能,包括供设计输入的OrCADCaptureR ,供类比与混合讯号模拟用的PspiceRA/DBasics ,供电路板设计的 OrCADLayoutR 以及供高密度电路板自动绕线的SPECCTRAR 4U 。新加入的SPECCTRA ,用以支援设计日益复杂的各种高速、高密度印刷电路板设计。 OrCAD/PSpice 10.5软件的功能特点有: (1)对模拟电路不仅可进行直流、交流、瞬态等基本电路特性分析,而且可进行参数扫描分析和统计分析。 (2)以OrCAD/Capture 作为前端,除了以利用Capture 的电路图输入这一基本功能外,还可以实现OrCAD 中设计项目统一管理。 (3)将电路模拟结果和波形显示分析两个模块集成在一起。Probe 只是其中的一个窗口,在屏幕上可同时显示波形和输出文本等内容,Probe 还具有电路性能分析功能。 (4)使用PSpice 优化器能调整电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对电路的某些参数进行调整,直到电路的性能达到要求为止。 2、RC 有源滤波器的设计 根据线性系统理论,n 阶滤波器的传递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11 10 111)()()(a s a s a s b s b s b s b s U s U s A n n n m m m m i o ++++++++==---- (1) (1)式中,m ≤n ;一个复杂的传递函数可以分解成几个简单的传递函数的乘积。上式中, 若n 为偶数,可分解为n/2个二阶滤波器的级联;而若n 为奇数,则可分解成一个一阶滤波器和(n-1)/2个二阶滤波器的级联。一阶、二阶滤波器是构成高阶滤波器的基本单元,二阶 滤波器单元传递函数可以写为:0 120 122)(a s a s b s b s b s A ++++=,其中分子系数0b 、1b 、2b 决定了 传递函数的零点位置,即决定滤波器类型(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分母系数1a 、0a 决

三阶随动系统串联校正的频率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设计(论文)题目:_ 三阶随动系统串联校正的频率 __ 特性法设计及仿真研究_______ 单 位(系别):______自动化系______ 学 生 姓 名:___ 陈海龙_________ 专 业:__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__ 班 级:___ 05111106________ 学 号:___ 0511110629______ 指 导 教 师:_______汪纪锋_________ 答辩组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时间: 20 15 年 6 月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教务处制 编 号:____________ 审定成绩:____________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三阶随动系统串联校正的频率特性法设计及仿真研究 学生姓名陈海龙系别自动化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05111106 指导教师汪纪峰职称教授联系电话 42871150 教师单位自动化系下任务日期__2014 __年_12_月_ 20_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后一周内完成。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简明)技术资料 一、设计题目: 题目16 三阶随动系统串联校正的频率特性法设计及仿真研究 二、系统说明: 设三阶系统开环结构如下 (s)(s)(s)(0.11)(0.21) y k Gp r s s s =++ 三、系统参量: 校正前:系统输入信号:r (t );系统输出信号:y (t ); 校正后:系统输入信号:u (t );系统输出信号:y (t ); 四、设计指标: 1. 设定:在输入为r (t )=u (t )=a+bt ,(其中:a=4,b=1 sec. ) 2. 在保证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 =30 1sec.的前提下,其动态期望指标: 040?γ≥ ; 2.3c rad s ω≥ 。 五、设计要求: 基于频率特性法,试设计一个串联校正闭环系统(如图示),以满足系统设计指 标。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自动化系 指导教师: 汪纪峰 2014.12

线性系统理论Matlab实践仿真报告指南

线性系统理论实验报告 学院:电信学院 姓名:邵昌娟 学号:152085270006 专业:电气工程

线性系统理论Matlab实验报告 1、由分析可知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因系统综合实质上是通过引入适当状态反馈矩阵K,使得闭环系统的特征值均位于复平面S的期望位置。而只有当特征根均位于S的左半平面时系统稳定。故当特征根是正数时系统不稳定,设计无意义。所以设满足题目中所需要求的系统的期望特征根分别为λ1*=-2,λ2*=-4。 (a) 判断系统的能控性,即得系统的能控性判别矩阵Q c,然后判断rankQ c,若rank Q c =n=2则可得系统可控;利用Matlab判断系统可控性的程序如图1(a)所示。由程序运行结果可知:rank Q c =n=2,故系统完全可控,可对其进行状态反馈设计。 (b) 求状态反馈器中的反馈矩阵K,因设系统的期望特征根分别为λ1*=-2,λ2*=-4;所以利用Matlab求反馈矩阵K的程序如图1(b)所示。由程序运行结果可知:K即为所求状态反馈控制器的状态反馈矩阵,即由该状态反馈矩阵所构成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能够满足题目要求。 图1(a) 系统的能控性图1(b) 状态反馈矩阵 2、(a) 求系统的能控型矩阵Q c,验证若rank Q c

大学matlab课程设计图像的傅里叶变换及其应用

课程名称: MATLAB及在电子信息课程中的应用实验名称:图像的傅里叶变换及其应用 设计四图像的傅里叶变换及其应用

一、设计目的 通过该设计,掌握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及含义。 二、设计内容及主要的MATLAB 函数 1、图像的离散傅里叶变换 假设),(n m f 是一个离散空间中的二维函数,则该函数的二维傅里叶变换定义为 n j m j e e n m f f 21),()2,1(ωωωω--∞∞-∞∞-∑∑= 其中21ωω和是频域变量,单位是弧度/采样单元。函数),(21ωωf 为函数),(n m f 的频谱。 二维傅里叶反变换的定义为21212121),(),(ωωωωωωπ πωππωd d e e f n m f n j m j ??-=-== 因此,函数),(n m f 可以用无数个不同频率的复指数信号的和表示,在频率),(21ωω处复指数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为),(21ωωf MATLAB 提供的快速傅里叶变换函数 1)fft2:用于计算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其语法格式为 b=fft2(I),返回图像I 的二维傅里叶变换矩阵,输入图像I 和输出图像B 大小相同; b=fft2(I,m,n),通过对图像I 剪切或补零,按用户指定的点数计算二维傅里叶变换,返回矩阵B 的大小为m ?n 。 很多MATLAB 图像显示函数无法显示复数图像,为了观察图像傅里叶变换后的结果,应对变换后的结果求模,方法是对变换结果使用abs 函数。 2)fftn :用于计算n 维快速傅里叶变换,其语法格式为 b=fftn(I),计算图像的n 维傅里叶变换,输出图像B 和输入图像I 大小相同; b=fftn(I, size),通过对图像I 剪切或补零,按size 指定的点数计算n 维傅里叶变换,返回矩阵B 的大小为size 。 3) fftshift :用于将变换后的图像频谱中心从矩阵的原点移到矩阵的中心,其语法格式为 b=fftshift(I),将变换后的图像频谱中心从矩阵的原点移到矩阵的中心。

全维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实 验 报 告 课程 线性系统理论基础 实验日期 2016年 6月 6 日 专业班级 学号 同组人 实 验 名 称 全 维 状 态 观 测 器 的 设 计 评分 批阅教师签字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用状态观测器获取系统状态估计值的方法,了解全维状态观测器的极点对状态的估计误差的影响; 2. 掌握全维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 3. 掌握带有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设计方法。 二、实验容 开环系统? ??=+=cx y bu Ax x ,其中 []0100001,0,10061161A b c ????????===????????--???? a) 用状态反馈配置系统的闭环极点:5,322-±-j ; b) 设计全维状态观测器,观测器的极点为:10,325-±-j ; c) 研究观测器极点位置对估计状态逼近被估计值的影响; d) 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带观测器及不带观测器时);

绘制系统的输出阶跃响应曲线。 三、实验环境 MATLAB6.5 四、实验原理(或程序框图)及步骤 利用状态反馈可以使闭环系统的极点配置在所希望的位置上,其条件是必须对全部状态变量都能进行测量,但在实际系统中,并不是所有状态变量都能测量的,这就给状态反馈的实现造成了困难。因此要设法利用已知的信息(输出量y和输入量x),通过一个模型重新构造系统状态以对状态变量进行估计。该模型就称为状态观测器。若状态观测器的阶次与系统的阶次是相同的,这样的状态观测器就称为全维状态观测器或全阶观测器。 设系统完全可观,则可构造如图4-1所示的状态观测器 图4-1 全维状态观测器 为求出状态观测器的反馈ke增益,与极点配置类似,也可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构造变换矩阵Q,使系统变成标准能观型,然后根据特征方程求出k e ; 方法二:是可采用Ackermann公式:

毕业设计 基于FPGA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学士论文 基于FPGA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摘要 随着公元的第二十一个世纪的到来,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在现代电子数字系统中,滤波器都以一个不可缺少的身份出现。其中,FIR数字滤波器又以其良好的线性特性被广泛和有针对性的大量使用。众所周知,灵活性和实时性是工程实践中对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要求。在以往使用的各种滤波器技术中,不难发现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在滤波问题上的飞跃,派生出一个全新的分支——数字滤波器。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和EDA技术,使用FPGA来实现FIR滤波器,可以同时兼顾实时性和灵活性。基于FPGA的FIR数字滤波器的研究势在必行。 本论文讨论基于FPGA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针对该毕业设计要做的基本工作有如下几点:(一)掌握有限冲击响应FIR(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的基本结构,研究现有的实现方法。对各种方案和步骤进行比较和论证分析,然后针对目前FIR数字滤波器需要的特点,速度快和硬件规模小,作为指导思想进行设计计算。 (二)基于硬件FPGA的特点,利用Matlab软件以及窗函数法设计滤波器。对整个FPGA元件,计划采用模块化、层次化设计思想,从而对各个部分功能进行更为详细的理解和分工设计。最终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语言选择VHDL硬件编程语言。 (三)设计中的软件仿真使用Altera公司的综合性PLD开发软件Quartus II,并且利用Matlab工具进行对比仿真,在仿真的过程中,对比证明,本论文设计的滤波器的技术指标已经全部达标。 关键词:数字滤波器Matlab 可编程逻辑元件模块化算法 Based On FPGA Design Of FIR Digital Filters Major: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Information Engineering)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报告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总结 学习心得 从经典控制论发展到现代控制论,是人类对控制技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现代控制论是用状态空间方法表示,概念抽象,不易掌握。对于《现代控制理论》这门课程,在刚拿到课本的时候,没上张老师的课之前,咋一看,会认为开课的内容会是上学期学的控制理论基础的累赘或者简单的重复,更甚至我还以为是线性代数的复现呢!根本没有和现代控制论联系到一起。但后面随着老师讲课的风格的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发现和自己想象的恰恰相反,张老师以她特有的讲课风格,精心准备的ppt 课件,向我们展示了现代控制理论发展过程,以及该掌握内容的方方面面,个人觉得,我们不仅掌握了现代控制理论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掌握这门知识的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以后学习其他知识及在工作上的需要大有裨益,总之学习了这门课让我受益匪浅。 由于我们学习这门课的课时不是很多,并结合我们学生学习的需求及所要掌握的课程深入程度,张老师根据我们教学安排需要,我们这学期学习的内容主要有:1.绪论;2.控制系统的状态表达式;3.控制系统状态表达式的解;4.线性系统的能空性和能观性;5.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而状态变量和状态空间表达式、状态转移矩阵、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以及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是本门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当然学习的内容还包括老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及对该学科的研究的一些深入见解。 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中,伴随着学科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出现了横向科学。作为跨接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具有横向科学特点的现代控制理论已成为我国理工科大学高年级的必修课。 经典控制理论的特点 经典控制理论以拉氏变换为数学工具,以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变换到复数域中,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并以此作为基础在频率域中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确定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通常是采用反馈控制,构成所谓闭环控制系统。经典控制理论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突出的是难以有效地应用于时变系统、多变量系统,也难以揭示系统更为深刻的特性。当把这种理论推广到更为复杂的系统时,经典控制理论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这是因为它的以下几个特点所决定。 1.经典控制理论只限于研究线性定常系统,即使对最简单的非线性系统也是无法处理的;这就从本质上忽略了系统结构的内在特性,也不能处理输入和输出皆大于1的系统。实际上,大多数工程对象都是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尽管人们做了很多尝试,但是,用经典控制理论设计这类系统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2.经典控制理论采用试探法设计系统。即根据经验选用合适的、简单的、工程上易于实现的控制器,然后对系统进行分析,直至找到满意的结果为止。虽然这种设计方法具有实用等很多完整,从而促使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对经典理论的精确化、数学化及理论化。优点,但是,在推理上却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效果也

现代控制理论第2章l

第2章 线性系统理论 线性系统是实际系统的一类理想化模型,通常用线性的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描述。其基本特征是满足叠加原理,可分为线性定常系统和线性时变系统。 现代控制理论中,采用状态变量法描述系统,它既能反映系统内部变化情况,又能考虑初始条件,也为多变量系统的分析、综合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2.1 基本概念 输入:外部施加到系统上的全部激励。 输出:能从外部测量到的来自系统的信息。 状态变量:确定动力学系统状态的最小的一组变量。 状态向量:若n 个状态变量)(1t x ,)(2t x ,…,)(t x n 是向量)(t x 的各个分量,即 )(t x 为状态向量。 状态空间:以各状态变量作为基底组成的n 维向量空间。在特定的时间,状态向量)(t x 在状态空间中只是一个点。 状态轨迹:状态向量)(t x 在状态空间中随时间t 变化的轨迹。 连续时间系统:)(t x 的定义域为某时间域],[f 0t t 内一切实数。 离散时间系统:)(t x 的自变量时间t 只能取到某实数域内的离散值。 状态方程:描述系统状态变量与输入变量之间动态关系的一阶微分方程

组或一阶差分方程组。一般形式为 或 式中 u ——输入向量; k ——采样时刻。 状态方程表征了系统由输入引起的内部状态的变化。 输出方程:描述输出变量与系统输入变量和状态变量间函数关系的代数方程,具有形式 它是一个代数变换过程。 状态空间表达式: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联立,构成对动态系统的完整描述,总称为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又称动态方程。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具有下列一般形式: 1)连续时间系统 ? ??+=+=)()()()()()()()()()(t t t t t t t t t t u D x C y u B x A x & (2–1) 式中 A (t )——系统矩阵或状态矩阵,n ?n 矩阵; B (t )——控制矩阵或输入矩阵,n ?p 矩阵; C (t )——观测矩阵或输出矩阵,q ?n 矩阵; D (t )——输入输出矩阵,q ?p 矩阵; x ——状态向量,n 维; u ——控制作用,p 维; y ——系统输出,q 维。 2)离散时间系统

线性系统理论综述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大作业论文线性系统理论综述及其应用

这学期学习的线性系统理论属于系统控制理论的一个最为基本和成熟发展的分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介绍采用系统理论解决工程问题的一般步骤,明确建模、分析、综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并重点介绍线性系统模型的特征和分析方法;介绍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结余状态空间方法的分析和系统结构特征和结构的规范分解以及状态反馈及其性质等。 一.线性系统理论研究内容综述 系统是系统控制理论所要研究的对象,从系统控制理论的角度,通常将系统定义为由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动态系统是运动规律按照确定规律或者确定的统计的规律岁时间演化的一类系统,动态系统的行为由各类变量间的关系来表征,系统的变量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一类是反映外部对系统的影响或者作用的输入变量组,如控制、投入、扰动等;二是表征系统状态行为的内部状态变量组;三是反映系统外部作用或影响的输入变量组如响应,产出。表征系统动态的过程的数学描述具有两类基本形式,一是系统的内部描述,另一组是输入变量对状态变量的组的动态影响。从机制的角度来看,动态系统可被分类为连续系统变量动态系统和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从特征的角度,动态系统可分别分类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参数集成系统和分布参数系统;从作用时间类型角度,动态系统可被称为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 线性系统理论是系统控制理论最为成熟和最为基础的分支。他是现代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经典控制理论的延申。现代控制理论主要是着重研究现性状态的运动规律和改变这种规律的可能性和方法。线性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是建立在建模的基础上。在建模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把线性系统的理论进一步区分为“分析理论”和“综合理论”。分析理论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是着重于研究对系统性能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的结构特性。系统综合理论是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综合目的是使系统的性能达到期望的指标或实现最优化。 线性系统理论的研究对象为线性系统,线性系统为最为简单和最为基本的一类动态系统。线性系统理论是系统控制理论中最为充分、发展最为成熟和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开支。线性系统的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其模型满足线性叠加原理。对于线性系统的研究也可以进一步分为线性是不变系统和线性时不变系统两类。对系统进行建模也是控制理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系统建模的作用多样性和基本型、途径以及系统的建模的准则=====系统建模的简单性和分析的结果的准确性之间做出适当的折中。 线性控制理论在1960年前后开始了从经典控制理论到现代理论的过渡。反应这种过渡的重要标志成果是,卡尔曼把在分析力学中广为采用的状态空间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